CN1553088A -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53088A CN1553088A CNA031299474A CN03129947A CN1553088A CN 1553088 A CN1553088 A CN 1553088A CN A031299474 A CNA031299474 A CN A031299474A CN 03129947 A CN03129947 A CN 03129947A CN 1553088 A CN1553088 A CN 15530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indoor
- air
- air conditioner
-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316 z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体型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是:电机支撑部设置在引导排出的空气的气体导向部的一侧,支撑了向室内风扇提供旋转动力的室内电机的一端;支撑室内电机的另一端的室内电机安装部;以及包括将室内电机的上端罩着的电机外盖部等构成。室内电机安装部或者设置在气体导向部的上面,或者与气体导向部一体形成。室内电机安装部或设置在形成空调器底面的基座盘的上面。电机外盖部与安装了电器元件的控制器盒形成为一体。还有就是室内电机安装部是由树脂构成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体式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安装简便简单并使电机安装更加牢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构成正如图1和图2所示。
正如图中所示,空调器的底面由基座盘(1)形成,在上述基座盘(1)上面安装了组成空调器的各种配件。基座盘(1)沿左右形成了长方形,在其横向上设置了拦截竖起的分隔板(3)。分隔板起到了将空调器的内部划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的作用。在分隔板(3)的两端各具备有向空调器的前方弯曲并延长的端部侧壁(5,5′),在端部侧壁(5,5′)之间具备有区划侧壁(6)。区划侧壁(6)和分隔板(3)是分别形成并安装的,依据分隔板(3)的划分将室内侧划分为形成空气流动的部分和不形成空气流动的部分,具备有将在下面说明的驱动室内风扇(17)的电机(19)。在分隔板(3)形成有换气孔。
基座盘(1)的室内侧前端设置有冷凝水托盘(9)。在冷凝水(9)上设置室内热交换器(11)。室内热交换机(11)在热交换循环的运行流体和在为调节空气的空间中吸入的空气之间执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11)的上端依据热交换器电机外壳(13)而遮蔽。热交换器电机外壳(13)的两端分别支撑了分隔板(3)的端部侧壁(5)和区划侧壁(6)。热交换器电机外壳(13)中设置了沿下部延长的加热器(15),加热器(15)安装在与室内热交换器(11)的背面相对应的位置上。
室内热交换器(11)的后方设置了室内风扇(17)。室内风扇(17)位于分隔板(3)的端部侧壁(5)和区划侧壁(6)之间,而且分别支撑了室内风扇(17)的两端部。为了使空调器的室内侧的空气流动,室内风扇(17)提供了原动力。室内风扇(17)的一端部得到了具备在分隔板(3)的端部侧壁(5)上的辅助板(18)的支撑,另一端部和在区划侧壁(6)中形成的安装孔(6′)上设置的电机(19)连接而旋转。电机(19)依据设置在区划侧壁(6)的电机支撑部(19′)而得到了支撑。
设置了室内风扇(17)的分隔板(3)的内侧具备了涡流导向板(21)。涡流导向板(21)起到了引导将依据室内风扇(17)形成的气流的作用。
一方面,前面控制板(23)形成了空调器的室内侧外观。前面控制板(23)在其前面具备有形成了调节空气的空间中的空气向空调器的内部吸入的通路的吸入格栅(24),在其前面上端朝着前方上部具备有倾斜的排出部(24′)。
在排出部(24′)中为了使依据涡流导向板(21)引导的空气送向空气调节空间所希望的方向,具备了排出引导部件(27)。排出引导部件(27)设置在与热交换器电机外壳(13)的上端对应的排出部(24′)的位置上,为了调节排出部(24′)排出的空气的方向具备有百叶窗板(29)。
依据分隔板(3)区划的室内侧和室外侧选择性的连通起来,并为了使室外侧的新鲜的空气流入到调节空气的空间,在分隔板(3)中具备有换气孔(30)。在换气孔中(30)中设置有祛除空气中混杂的异物质的的过滤器(32),在换气孔(30)中设置有换气门(34),用来开闭换气孔(30)。
再有,包括部分空调器的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外观由电机外壳(36)形成。电机外壳(36)形成为四边形桶状,并形成了空调器的两侧面和上面及下面的外形。
空调器的室外侧设置了室外热交换器(38)。室外热交换机(38)通过在热交换循环的运行流体和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起到了将为调节空气的空间中的热量向室外排除的作用。为了包围住室外热交换机(38)支撑部(40)设置在基座盘(1)上。支撑部(40)将引导通过电机外壳(36)的背面两端吸入的室外空气,并均匀的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8)。
支撑部(40)的内侧具备有能使空调器的室外侧空气的流动的室外风扇(42)。在基座盘(1)上设置的电机固定架(44)上安装的电机(46)的旋转一侧设置了室外风扇(42)并驱动。
基座盘(1)的室外侧设置了构成热交换循环的压缩机(48),分隔板(3)和支撑部(40)依据托架(49)连接。图面中未说明的符号21′是上面板。
具有上述构成的依据以往技术的一体型空调器的操作如下所述,在这里以制冷运转为基准进行说明。
驱动空调器的话,室内风扇(17)和室外风扇(42)也被驱动并形成了在空调器内外部流动的气流。首先,在室内侧中依据室内风扇(17)的驱动使调节空气的空间中的空气通过吸入格栅(24)向内部吸入,通过了吸入格栅(24)的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时进行了热交换,从而温度相对的变低了。通过了室内热交换器(11)的空气吸入到室内风扇(17)中,而在室内风扇(17)排出并依据涡流导向板(21)引导,依据涡流导向板(21)引导的空气经过排出部(27)并依据百叶窗板(29)来决定风向,并向调节空气的空间排出。
再有,在室外侧中依据室外风扇(42)的驱动外部的空气通过电机外壳(36)的背面部吸入,并通过支撑部(40)和分隔板(3)之间被引导。通过支撑部(40)和分隔板(3)的之间被引导的流动的空气吸入到室外风扇(42)中,并在室外风扇(42)中排出并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8)。在室外热交换器(38)中从室外风扇(42)排出的空气通过时,与热交换循环的运行流体进行热交换,并将调节空气的空间中的热量向室外排出。
但是,以往技术的空调器存在如下的问题点。
即,电机(19)的一端与室内风扇(17)连接,另外一端则依据设置在区划侧壁(6)中的电机支撑部(19′)得到支撑。再有,电机支撑部(19′)是用金属材质构成的,区划侧壁(6)则依据螺栓等缔结手段来安装。所以就存在着电机(19)安装比较困难的问题点。
另一方面,电机支撑部(19′)另外形成并连接,长时间使用时连接部出现松动,产生了电机(19)没有得到坚固的支撑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安装简便牢固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是由设置在引导排出空气的气体导向部的一侧,支撑向室内风扇提供旋转动力的室内电机的一端的电机支撑部;支撑室内电机的另一端的室内电机安装部;将室内电机的上端罩住的电机外盖部构成。室内电机安装部可以安装在气体导向部的上面也可以与气体导向部一体形成或者安装在空调器底面的基座盘上。电机外盖部与安装了电器元件的控制盒一体形成。室内电机安装部由下面的底面板,从底面板向上突出形成的支撑带构成,支撑带具有与室内电机一侧端电机外壳的下部外周面相对应的形状,从而形成了支撑室内电机的一侧端电机外壳的安装部,室内电机安装部是由树脂材料构成。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构造的一体式空调器其整体重量减少,组装作业和组装工序也减少,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空调器内部的空气泄露以及减少噪音扩散。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以往技术展示一体型空调器的构成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依据以往技术展示一体型空调器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具备有一个正确的电机安装构造的实施例的,展示一体型空调器构成的斜视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安装构造的一体型空调器的内部构成的部分斜视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构成了一体型空调器的实施例的基座盘的斜视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构成的气体导向部的
实施例的构成斜视图。
图7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构成的室内风扇和室内电机安装部的实施例子的构成斜视图。
图7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构成的室内电机的
实施例的构成正面图。
图7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构成的室内电机安装部的实施例的构成斜视图。
图7d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构成的展示室内电机安装在室内电机安装部状态的的斜视图。
图8a是展示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构成的控制器盒的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8b是展示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构成的摘掉控制器盒的电机外盖部状态下的室内电机安装状态图。
关于图面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
100:基座盘、 110:基座、
120:分隔板、 124:冷凝水通孔、
130:下侧支撑部、 132:半圆部、
134:加强筋、 136:安装部、
138:插入孔、 200:前面控制板、
210:吸入格栅(或吸入架)、 220:气体过滤器、
230:前面构架、 232:标识部、
240:排出构架、 242:框架部、
244:排出格栅、 246;垂直筋、
248:水平筋、 310:室内热交换机、
320:下侧气体导向部、 322:基座部、
324:后壁部、 326:侧壁部、
328:突起卡口、 330:下侧风扇支撑部、
332:半圆突起、 334:固定筋、
336:冷凝水水道、 337:电机安装部、
338,338′:电机支撑部、 340:上侧气体导向部、
342:突起卡口、 344:断差面、
346:上侧风扇支撑部、 410:室内风扇、
420:室内电机、 422:电机机体、
424、424′:电机外壳、 426、426′:电机外壳辅助部、
428:电机旋转轴、 430:室内电机安装部、
432:安装面、 440:轴承组装体、
442:轴承电机外壳、 442′:插入槽、
500:控制器盒、 510:机体部、
512:电机外罩部、 514:连接槽部、
520:外盖部、 522:连接钩、
530:电容器、 540:电容器安装部、
600:壳体、 610:把手、
650:室外盖、 660:外盖断差部、
700:屏蔽组装体、 710:屏蔽支架、
720:屏蔽、 820:送风扇、
850:上侧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具备有一个正确的电机安装构造的实施例的,展示一体型空调器构成的斜视图。正如图中所示,空调器的外观是由:形成地底面的基座盘(100),安装在基座盘(100)的上面前端部的形成了空调器的前面的前面控制板(200),安装在基座盘(100)的上面后端部周围的形成了空调器的后面及两侧面的壳体(600),连接在壳体(600)的上端的形成了上面的室外盖(650)等构成。一方面,空调器的左右侧设置了窗框(700)。
图4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安装构造的一体型空调器的内部构成的部分斜视图。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构成了一体型空调器的实施例子的基座盘的斜视图。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构成的气体导向部的正确实施例子的构成斜视图。
正如图中所示,空调器的底面由基座盘(100)形成的,象这样的基座盘(100)使用了类似树脂等的材质形成的,它的构成包括形成底面的基座(110)和,区划空调器的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分隔板(120),还有下侧支撑部(130)等构成。
基座(110)以沿左右较长形成的上述分隔板(120)为基准,分别形成了与前方部相当的室内侧基座(110′)和与分隔板(120)的后方部相当的室外侧基座(110″)。当空调器安装在建筑物的窗户上时,室内侧基座(110′)位于室内并形成了室内侧的底面。当空调器安装在建筑物的窗户上时,室外侧基座(110″)位于室外并形成了室外侧的底面。
分隔板(120)起到了划分空调机的室内部和室外部的作用,其前面向后方塌陷安装了将要在下面说明的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后壁部(324)。为了向室外部引导从将要在下面说明的室内热交换器(310)发生的冷凝水,分隔板(120)的一侧中形成了冷凝水通孔(124)。
室外侧基座(110″)的上面为使下侧支撑部(130)向上方突出而形成为一体,这样的下侧支撑部(130)与将要在下面说明的上侧支撑部(850)结合。即,下侧支撑部(130)与上侧支撑部(850)结合,从而形成了与将要在下面说明的室外热交换器(830)侧连通的通孔(860),送风扇(820)位于这样的通孔(860)中。为此,形成类似这样通孔(860)的下半部的半圆部在上述下侧支撑部(130)的上端部形成。
正如图5所示,在下侧支撑部(130)的侧端部沿上下形成了加强筋(134),起到了加强下侧支撑部(130)的强度的作用。再有,在加强筋(134)的上端形成了反三角形状的安装部(136),从上方开始就起到了可以使上侧支撑部(850)容易安装的作用。在下侧支撑部(130)的半圆部(132)两端上,插入孔(138)分别向着上方开口并形成穿孔。插入孔(138)是插入将要在下面说明的上侧支撑部(850)的插入突起(未图示)的部分。
基座盘(100)的室内侧的前端上面设置了前面控制板(200)。前面控制板(200)的构成包括:在前面具备的成为室内空气流入通路的吸入格栅(210),在吸入格栅(210)后方设置的气体过滤器(220),能够安装吸入格栅(210)的前面构架(230),还有在前面构架(230)的上端部插入并设置的排出构架(240)等构成。
前面控制板(200)的上端部前端沿前方倾斜的形成,在这里具备有标识部(232)。排出构架(240)的两端中框架部(242)呈一体形成,在空调器内部完成热交换的空气再次向室内排出的排出格栅(244)能够拆装在框架部(242)之间的空间上。再有,在排出构架(244)中为了制约排出的空气的方向和同时为防止手指等的插入,沿左右形成了多数个水平筋拱(248)。再有,水平筋(248)的下部设置了引导排出空气流动的垂直筋(246)。还有,排出构架(240)的下面与引导空调机内部排出的空气的排出引导部(250)结合。
在前面控制板(200)的内侧设置了相当于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310)。室内热交换器(310)是为了使通过吸入架(210)吸入的空气和热交换循环的运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准确的讲是设置在将要在下面说明的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前端部的上面。
正如图6所示,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构成包括:形成了地底面的基座部(322),构成了基座部(322)的后端的内面形成为环状的后壁部(324),还有,在后壁部(324)的两侧端向前方垂直弯曲延长形成的侧壁部(326,326′)等构成。
右侧的侧壁部(326)中形成了将要在下面说明的上侧气体导向部(340)的突起卡口(342)被卡住的突起卡口(328)。再有,右侧的侧壁部(326)中形成了半圆槽形状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类似这样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中沿着半圆槽的中央形成了半圆突起(332)并插入将要在下面说明的轴承组装体(440)。还有,在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的上端部为了防止安装在此的轴承组装体(440)脱落的用来固定的固定筋(334)向前方突出的形成。
后壁部(324)的整体为了具有与划分空调器的室内部和室外部的分隔板(120)的前面塌陷部相对应的形状而形成为环状。再有,基座部(322)的前端形成了冷凝水水道(336)。冷凝水水道(336)是为了排出在其上端安装的室内热交换器中发生的冷凝水的。
将要在下面说明的安装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电机安装部(337)在基座部(322)的左侧端部上面中向上方排出的形成。再有,在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左侧侧壁部(326′)以及上侧气体导向部(340)中形成了将要在下面说明的支撑室内电机(420)右侧的电机支撑部(338,338′)。
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上端与上侧气体导向部(340)结合,类似这样的上侧气体导向部(340)的上部设置了贯通的排出引导部(250)。上侧气体导向部(340)的侧面形成了突起卡口(342),并与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侧壁部(326)中形成的突起卡口(328)结合,并与上侧气体导向部(340)结合。
再有,上侧气体导向部(340)的两侧下端形成了断差面(344),类似这样的断差面(344)与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侧壁部(326)前端上面(329)结合,这样就使其与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结合变的容易,并有效的起到了卡断空气泄露的作用。
上侧气体导向部(340)的侧面形成了上侧风扇支撑部(346),并与在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侧壁部(326)中一体形成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结合,从而支撑了室内风扇(410)。
室内风扇(410)正如图7a所示,使用了向内部将吸入的空气沿圆心方向排出的贯流风扇,被排出的空气随着上,下侧气体导向部(320,340)及排出引导部(250)被引导,并通过排出格栅(244)向调节空气的空间排出。
室内风扇(410)的左侧安装了能够使室内风扇(410)旋转的室内电机(420)。室内电机(420)或者安装在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基座部(322)左侧上面,或者直接安装在与基座盘(100)的上面连接的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一端。
室内电机(420)正如图7b所示,室内电机(420)的电机机体(422)左右侧结合了电机外壳(424,424′),两侧的电机外壳(424,424′)是依靠螺栓结合的。
电机外壳(424,424′)的侧面中央向外部侧方突出形成了电机外壳辅助部(426,426′),左侧的电机外壳辅助部(426)依据将要在下面说明的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安装面(432)而得到了支持,右侧的电机外壳辅助部(426′)依据气体导向部(320,340)的电机支撑部(338,338′)而得到支持。再有,沿室内电机(420)的右侧方向电机旋转轴(428)突出的形成,类似这样的电机旋转轴(428)与将要在下面说明的室内风扇(410)的左侧端结合。
支撑室内电机(420)的左侧的室内电机安装部(430)正如图7c所示,并由此形成了底面板(430′)的下面,而且与底面板(430′)垂直的一体形成了支撑带(430″)。
支撑带(430″)的上端中央部朝下方塌陷,形成了安装室内电机(420)的左侧电机电机外壳辅助部(426)的安装面(432),支撑带(430″)的右侧形成了从底面板(430′)向上方突出的电机外壳安装部(434)。电机外壳安装部(434)具有与室内电机(420)的左侧电机外壳(424)外周面对应形状的构成。
如上所述,室内电机(420)安装在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状态正如图7d所示,类似这样的室内电机(430)的上侧依据将要在下面说明的控制器盒(500)一体形成的电机电机外盖部(512)而被围住。
室内风扇(410)的右侧中心轴上安装了轴承组装体(440)。轴承组装体(440)由插入内部的轴承(未图示)和将此包围的橡胶材质的轴承电机外壳(442)等构成。轴承电机外壳(442)形成为皮带轮的形状,沿圆周面在中央部形成了插入槽(442′)。接着,在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侧壁部(326)中形成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的半圆突起(332)与插入槽(442′)结合。
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左侧设置了装着电器元件的控制器盒(500)。如图8a所示,控制器盒(500)由机体部(510)和电机外盖部(520)构成,机体部(510)形成为左侧方开口的盒的形状,右侧与围住室内电机(420)上部的电机电机外盖部(512)一体形成。还有,机体部(510)的前面左侧端沿上下按规定的间距形成了连接槽部(514)。
机体部(510)的开口部分依据电机外盖部(520)遮蔽。类似这样的电机外盖部(520)的前端部沿上下按规定间距形成了连接钩(522),并与机体部(510)的连接槽部(514)结合。接下来,电机外盖部(520)将其前端部沿轴向旋转,从而可以开闭。
在电机外盖部(520)的外面安装电容器(530)而具备有电容器安装部(540,图8b所示)。电容器安装部(540)在电机外盖部(520)的外面下端形成。
电容器安装部(540)的上端部中具备了可以在电机外盖部(520)卸载的电容器电机外壳(542)。电机外盖部(520)大致形成为半圆桶型,其上端部具备有连接钩(522),并与在电机外盖部(520)具备的缔结钩(524)可以旋转的连接。电容器外壳(542)起到了遮蔽与电容器(530)连接的作用。
图8b是室内电机(420)安装状态的概要图。这是将控制器盒(500)的电机外盖部(520)脱落的状态从其左侧前方观察的斜视图,在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基座部上面左侧端部分形成的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上端安装了室内电机(420)的左侧端。
再有,与室内电机安装部(430)以及控制器盒(500)的电机外盖部(520)连接的左侧电机电机外罩部(512′)罩住室内电机(420)的左侧端的电机外壳辅助部(426)的上侧。
接下来,在室外侧中,构成空调器的室外侧后面及侧面外观的壳体(600)将沿着基座盘(100)的室外侧基座(110″)的周边安装。类似这样的壳体(600)的后面和侧面形成了框架部,并通过这里室外的空气或是吸入或是排出。在壳体(600)的侧面上端为了使方便的拾取空调器而形成了把手(610)。
壳体(600)的上端安装了室外盖(650)。室外盖(650)的前端形成了盖断差部(660),在类似这样的盖断差部(660)中装着了将要在下面说明的屏蔽组装体(700)的屏蔽支架(710)。
在壳体(600)的后面和前面形成了经过其前部分外部空气得以吸入的吸入格栅。再有,室外盖(650)的上面形成了按规定大小的盖格栅(652)。室外盖(650)的盖格栅(652)也成为室外的空气向空调器的室外侧吸入的通路。
一方面,屏蔽组装体(700)是用来遮蔽空调机和窗户之间产生的缝隙,由屏蔽支架(710)和窗框(720)构成。屏蔽支架(710)经过室外盖(650)和基座盘(100)可以滑动的安装。即,屏蔽支架(710)沿左右方向可以滑动的插入于空调器的中央部两侧端,就使空调器安装于窗户上时遮蔽了空调器和窗户之间产生的缝隙,起到了掐断室内外空气流动的作用。屏蔽支架(700)的下端插入在基座盘(100)的下端,从而形成了滑动的安装。
基座盘(100)的室外侧基座(110″)上一体形成的电机安装部(未图示)尽管未图示,但是具备了室外电机,类似这样的室外电机的旋转轴后端为了给室外侧空气流动提供原动力而设置了送风扇(820)。
送风扇(820)中具备了连接风叶轮末端的风扇环圈(未图示)。风扇环圈能将积存在基座盘(100)上的冷凝水进起并甩向设置于送风扇(820)后方的室外热交换机(830)中,在进行制冷运转时降低了室外热交换机(830)的温度,从而提高了制冷的效率。在室外热交换机(830)中,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和热交换循环的运行流体进行热交换。再有,在室外侧基座(110″)的上面形成的压缩机安装部(未图示)中设置了构成热交换循环的压缩机(840)。
在基座盘(100)中形成的下侧支撑部(130)的上部装着了上侧支撑部(850)。在上侧支撑部(850)上形成了与下侧支撑部(130)中形成的半圆部(132)相对应的上侧半圆部,并形成了与室外热交换机(830)侧连通的通孔(860),在类似这样的通孔(860)中设置了送风扇(820)。
以下将要说明依据本发明的具有上述构成的一体型空调器的操作。
依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运转可以分为制冷和制热,但是本说明书仅对其中的制冷运转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制冷方式上是将调节空气的空间中的热量向室外排出。
为此,驱动空调器的话,在室内侧室内风扇(410)旋转并通过前面控制板(200)的吸入格栅(210)向空调器的内部吸入调节空气空间中的空气。
通过吸入格栅(210)吸入的空气经过气体过滤器(220)得到了净化,通过室内热交换机(310)时与热交换循环的运行流体进行热交换。通过室内热交换机(310)时进行了热交换,从而使温度相对降低的空气吸入到室内风扇(410)中。
吸入到室内风扇(410)再次排出的空气随着气体导向部(320,340)的引导向排出引导部(250)流动。再有,向排出引导部(250)流动的空气通过排出格栅(244)向调节空气的空间排出。类似这样排出的空气在调节空气的空间循环流动待温度上升后,再次通过吸入格栅(210)流向空调器的内部。
接下来,从室内热交换机(310)转达获得热量的运行流体向室外侧的室外热交换机转达热量并与从外部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向外部排出了热量。
即,如果上述送风扇(820)依据室外电机(未图示)驱动旋转的话,室外的空气通过壳体(600)的吸入格栅部,电机外壳支架部(660)以及下部构架(未图示)吸入到空调器的室外侧,并通过支撑部(130,850)和基座盘(100)的分隔板(120)之间流动。向支撑部(130,850)和基座盘(100)的分隔板(120)之间引导的空气吸入到送风扇(820)并流向室外热交换机(830)。
室外热交换机(830)中通过空气时,与热交换循环运行载体进行热交换。在这里空气作为制冷形式,从运行流体那里获得热量,并向空调器的壳体(600)后方排出。
一方面,依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电机安装部(430)是用树脂等材质构成的,安装在同是由树脂材质构成的下侧气体导向部(320)的上面,或者基座盘(100)的上面。
即,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形成只是围住室内电机(420)下侧的外周面,其形状简单组装也便利而且还具有重量轻的特点。
本发明的权利并非局限在上面说明的实施例子中,只是受到申请范围的限定,在本发明的领域上可以通过掌握的知识在申请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形及改革。
举例来讲,尽管实施例中室内电机安装部(430)是另外形成组装的,但是与基座盘(100)或是下侧气体导向部(320)一体形成也是可能的。
Claims (8)
1.一种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设置在引导排出空气的气体导向部一侧,支撑向室内风扇提供旋转动力的室内电机的一端的电机支撑部;支撑室内电机的另一端的室内电机安装部;将室内电机的上端罩住的电机外盖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室内电机安装部安装在气体导向部的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室内电机安装部与气体导向部一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室内电机安装部安装在形成空调器底面的基座盘上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室内电机外盖部与安装了电器元件的控制盒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电机安装部是由下面的底面板和底面板向上方突出形成的支撑带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电机安装部的支撑带具有与室内电机一侧端电机外壳的下部外周面相对应的形状,从而形成了支撑室内电机一侧端电机外壳的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室内电机安装部是由树脂材料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299474A CN100344909C (zh) | 2003-05-30 | 2003-05-30 |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299474A CN100344909C (zh) | 2003-05-30 | 2003-05-30 |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53088A true CN1553088A (zh) | 2004-12-08 |
CN100344909C CN100344909C (zh) | 2007-10-24 |
Family
ID=34322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2994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4909C (zh) | 2003-05-30 | 2003-05-30 |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44909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8202B (zh) * | 2006-11-06 | 2012-10-10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8224596A (zh) * | 2018-03-20 | 2018-06-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调器 |
CN108224598A (zh) * | 2018-03-20 | 2018-06-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调器 |
CN108469075A (zh) * | 2018-03-20 | 2018-08-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49833A (ja) * | 1984-01-18 | 1985-08-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
JPH062886A (ja) * | 1992-06-19 | 1994-01-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US5467610A (en) * | 1994-03-09 | 1995-11-21 | Carrier Corporation | Low profile room air conditioner indoor section construction |
JPH08159513A (ja) * | 1994-12-08 | 1996-06-21 | Fujitsu General Ltd |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
KR0123022B1 (ko) * | 1995-03-20 | 1997-12-01 | 구자홍 | 창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조립구조 |
CN2229046Y (zh) * | 1995-06-20 | 1996-06-12 | 无锡市科宇电器有限公司 | 低噪音窗式空调器 |
CN2315480Y (zh) * | 1997-10-13 | 1999-04-21 |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电机支架的后固定结构 |
JP2000028156A (ja) * | 1998-07-08 | 2000-01-25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室内ユニットの部品構造及び部品の組立方法 |
US6182460B1 (en) * | 1998-08-26 | 2001-02-06 | Carrier Corporation | Window room air conditioner |
CN1170087C (zh) * | 2001-01-06 | 2004-10-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窗式空调器 |
-
2003
- 2003-05-30 CN CNB031299474A patent/CN10034490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8202B (zh) * | 2006-11-06 | 2012-10-10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8224596A (zh) * | 2018-03-20 | 2018-06-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调器 |
CN108224598A (zh) * | 2018-03-20 | 2018-06-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调器 |
CN108469075A (zh) * | 2018-03-20 | 2018-08-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44909C (zh) | 2007-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762000Y (zh) | 离心送风机及具有离心送风机的空调装置 | |
CN1124417C (zh) | 电动送风机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 |
CN1942716A (zh) |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 |
CN2694155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 |
CN1254644C (zh) | 一体型空调机 | |
CN1252125A (zh) | 一种空调器的户外单元 | |
CN100344909C (zh) |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 |
CN1740658A (zh) | 窗式空气调节器 | |
CN100350197C (zh) | 空调器 | |
CN1727766A (zh) | 空调系统 | |
CN1314927C (zh) |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电机安装结构 | |
CN2761893Y (zh) | 送风机的叶轮 | |
CN1553094A (zh) |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 |
CN100340813C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底面板 | |
CN1553091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风扇支撑结构 | |
CN2692552Y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
CN1626936A (zh) | 一体型空调器换气门驱动装置 | |
CN1553085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空气泄漏防止结构 | |
CN1888682A (zh) | 空调器的风扇以及电机设置结构 | |
CN2667367Y (zh) |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机壳构造 | |
CN1553102A (zh) |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 |
CN1553090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空气导向装置 | |
CN1626935A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
CN1888684A (zh) | 空调器的电机设置结构 | |
CN1888683A (zh) | 空调器的控制盒设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4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