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3094A -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53094A CN1553094A CNA031299539A CN03129953A CN1553094A CN 1553094 A CN1553094 A CN 1553094A CN A031299539 A CNA031299539 A CN A031299539A CN 03129953 A CN03129953 A CN 03129953A CN 1553094 A CN1553094 A CN 15530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mentioned
- guider
- discharge
-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器领域涉及一种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它包括由安装在底板(100)的室内部基板(110′)上面引导空气流向的下侧空气导向器(320)、两端支撑在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320)上并形成空调器室内部空气流动的室内风扇(410)、与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结合并引导从室内风扇(410)排出的空气的上侧空气导向器(340)、安装在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320)和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的上部并把室内风扇(410)排出的空气向空调器的外部引导的排出导向器(250)构成。并且上述排出导向器(250)的上端边缘作成与前面板(200)的上端部的排出框架(240)的下端边缘对应吻合的形状。上述的本发明,能向更宽阔的空间排出空气,所以能最大化空调器的效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空气调节器领域涉及一种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分空气流动导向结构是关于引导室内风扇在空调器室内部分形成的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整体式空调器是在一个外壳内[case]具备构成空调器的所有部件,其例子可举窗式空调和墙壁嵌入式空调。这样的窗式空调和墙壁嵌入型空调位于空气需要调节的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并把空调的前端面露出在空气需要调节的空间里,把空调的后端面露出在外部空间。
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整体型空调器的构成如图1以及图2所示。
如图所示,空调的底面用底板(1)形成,并在上述底板(1)上安装空调的各种零部件。上述底板(1)是左右宽的长方形状,并横向设置有分隔板(3)。分隔板(3)把空调内部分成室内部和室外部。分隔板(3)的两端各自具备向空调的前方曲折延长的端部侧板(5,5′),端部侧板(5,5′)之间有划区侧板(6),上述划区侧板(6)与上述分隔板(3)是另外形成并安装的,被上述分隔板(3)划区的室内部形成空气流动的部分和不形成空气流动的部分并具有驱动室内风扇(17)的电机(19)。图号7是在上述分隔板(3)上的换气孔。
上述底板(1)的室内部前端设置有冷凝水接盘(9),上述冷凝水接盘(9)上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1),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为热交换循环的流体和空气调节的空间里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上端由上述热交换盖(13)封闭。上述热交换盖(13)其两端各自支撑在上述分隔板(3)的端部侧板(5)和划区侧板(6)上。热交换盖(13)向其下部延长设置有加热器(15),并且加热器(15)安装在室内热交换器(11)的背面对应的位置上。
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的后方设置有室内风扇(17)。室内风扇(17)在分隔板(3)的端部侧板(5)和划区侧板(6)之间各自支撑其两端部。室内风扇(17)提供空调器的室内部里空气流动的原动力。室内风扇(17)的一端部支撑在分隔板(3)端部侧板(5)上的辅助板(18)上,另外一端部连接在上述划区侧板(6)上的安装孔(6′)里设置的电机(19)上并由其驱动旋转。
设置室内风扇(17)的上述分隔板(3)的内侧具备扭曲面(21),上述扭曲面(21)起着引导由上述室内风扇(17)形成的气流的作用。
另一方面,前面板(23)形成空调器的室内部外观。前面板(23)前面具备有吸入格栅(24),其前面上端具备有向前面上部倾斜的排出部(24′)。
为了把由上述扭曲面(21)导向的空气排出到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里,在上述排出部(24′)上具备排出导向部件(27)。排出导向部件(27)设置在与上述热交换器盖(13)的上端对应的排出部(24′)上,并且具备有调节从排出部(24′)排出的空气方向的百叶窗(29)。
被上述分隔板(3)分隔的室外部和室内部有选择地连通并把室外部的新鲜空气向空气调节的空间送去,在分隔板(3)上具备有换气孔(30)。而且换气孔(30)上设置有过滤空气中异物质的过滤器(32),并且换气孔(30)上设置有换气门(34)来开闭换气孔(30)。(参见图1、2)
包含空气调节器的室外部和室内部一部分的外观由外套(36)形成,上述外套(36)是四角桶状并形成空调器的两侧面和上面及下面外观。
空调器的室外部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38)。室外热交换器(38)通过热交换循环的流体和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把需要空气调节的的空间的热量排向室外。包住室外热交换器(38)的护罩(40)设在底板(1)上。护罩(40)把通过外套(36)的背面两端流入的室外空气均衡地引导到室外热交换器(38)上。
上述护罩(40)的内侧具备让空气向空调器室外部流动的室外风扇(42)。而且室外风扇(42)连接在底板(1)电机托板(44)上的电机(46)转子轴上运作。
上述底板(1)的室外部设置热交换循环的压缩机(48),而且分隔板(3)和护罩(40)由支撑片[brace](49)连接。符号21′是上侧板。
现有技术整体型空调器动作如下,在这里以制热运转来说明。
如果驱动空调器则驱动室内风扇(17)和室外风扇(42)形成流动到空调器的内外部的气流。首先室内部里由室内风扇(17)的驱动把需空气调节的空间里的空气通过上述吸入格栅(24)吸入到内部,通过吸入格栅(24)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进行热交换变为相对低的温度。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的空气吸入到室内风扇(17),并从上述室内风扇(17)排出后由扭曲面(21)引导流动。顺着上述扭曲面(21)引导的空气经过上述排出部(27)由百叶窗(29)决定风向后排出到需空气调节的空间里。
而且,由室外风扇(42)把外部的空气通过外套(36)的背面部吸入到室外部里,并通过护罩(40)和分隔板(3)之间流动。通过护罩(40)和分隔板(3)流动的空气吸入到室外风扇(42)上,并从室外风扇(42)排出后经过室外热交换器(38)。在室外热交换器(38)中从上述室外风扇(42)排出的空气与热交换循环系统的流体进行热交换并把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里的热量排出到室外。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室内风扇(17)是把两端支撑在分隔板(3)的端部侧面和划区侧板(6)的状态下由电机(19)驱动旋转,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把空气吸入到上部,这样的空气被上述扭曲面(21)引导并通过排出部(24′)的排出导向部件(27)供给到需空气调节的空间里。
但是,上述排出部(24′)及排出导向部件(27)为了更加有效地向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供给空气有必要改变形状。但是为了这些,引导空气的扭曲面(21)的上端部的形状也有必要改变,所以有扭曲面(21)全部都得重新制作的问题。
而且,为了使由扭曲面(21)引导的空气向多方向排出,扩大扭曲面(21)的上端部的话,这样扭曲面(21)的上端部引起了周边的零部件装配困难的问题。如果扩大扭曲面(21)的上端,由此作业者的操作半径也会减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使空调器的室内风扇形成的气流顺利流动,并且能向更多方向排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由安装在底板的室内部底板上面引导空气流向的下侧空气导向器、两端支撑在下侧空气导向器上并形成空调器室内部空气流动的室内风扇、与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结合并引导从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的上侧空气导向器、安装在下侧空气导向器和上侧空气导向器的上部并把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向空调器的外部引导的排出导向器构成。(参看图8、9、10)
上述排出导向器的上端边缘形成与前面板上端部的排出框架的下端边缘对应吻合的形状。(参看图4、9)
上侧空气导向器和下侧空气导向器的上端具备有卡口及段差面,如果连接上侧空气导向器和下侧空气导向器交叠,形成与排出导向器下端部对应吻合的形状,故排出导向器连接在空气导向器上。(参看图8)
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整体型空调器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中,由于具备排出导向器,从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没有泄漏地排出到比较宽阔的空间里,所以有空气流动比较顺利的优点。
优点及积极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导向结构中把排出导向器单独制造使其安装在前面板上。
因此,上述排出导向器的上端与形成在上述前面板上的排出框架的下面对应,所以空气通过上述排出格栅及排出框架的两侧向上方排出,而且也可以向两侧排出。因此有加强空调器效率的效果。
空气不仅通过排出格栅排出,而且还能通过形成在两侧的格栅部排出,故同时向比较宽阔的范围排出空调器内部的空气,因此有空调器效率上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整体型空调器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整体型空调器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较好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结构的斜视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内部构成分解斜视图。
图5是以室内部为基准图示本发明底面板的斜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部分排出导向器的斜视图。
图7是图6的A-A’线的部分剖面图。
图8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风扇、室内电机安装部、下侧空气导向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结构的斜视图。
图10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状态的部分侧剖面图。
各图中:
图1、2符号说明:
1:底板、 3:分隔板、
5、5′:端部侧板、 6:划区侧板、
6′:安装孔、 7:换气孔、
9:冷凝水接盘、 11:室内热交换器、
13:热交换盖、 15:加热器、
17:室内风扇、 18:辅助板、
19:电机、 21:扭曲面、
21′:上侧板、 23:前面板、
24:吸入格栅、 24′:排出部、
27:排出部、导向部件、 29:百叶窗、
30:换气孔、 32:过滤器、
34:换气门、 36:外套、
38:室外热交换器、 40:护罩、
42:室外风扇、 44:电机托板、
46:电机、 48:压缩机、
49:支撑片;
图3-10符号说明:
100:底盘、 110:基板、
110′:室内部基板、 110″:室外部基板、
120:分隔板、 124:冷凝水通孔、
130:下侧护罩、 132:半圆部、
134:加强肋、 136:安装部、
138:插入孔、 160:压缩机安装部、
200:前面板、 210:吸入格栅、
220:空气过滤网、 230:前面框架、
232:显示窗、 240:排出框架、
242:格栅部、 244:排出格栅、
246:垂直肋、 248:水平肋、
250:排出导向器、 252:后面、
254:前面、 256:左侧面、
257:右侧面、 258:安装部、
259、259′:段差部、 259a:连接肋、
259b:安装槽、 310:室内热交换器、
320:下侧空气导向器、 322:基板部、底面部、
324:后壁部、 326:侧壁部、
328:卡口、 329:前端上面、
330:下侧风扇支撑部、 332:半圆凸起、
334:固定肋、 335:安装肋、
336:凝缩水导槽、 340:上侧空气导向器、
342:卡口、 344:段差面、
346:上侧风扇支撑部、 410:室内风扇、
420:室内电机、 430:室内电机安装部、
432:安装面、 440:轴承组件、
442:轴承盖、 442′:插入槽、
500:控制盒、 600:机壳、
610:把手、 650:室外部盖、
652:盖格栅部、 660:盖段差部、
700:屏蔽组件、 710:屏蔽支架、
720:屏蔽、 810:室外电机、
820:送风扇、 830:室外热交换器、
840:压缩机、 850:上侧护罩、
852:上侧半圆部、 854:段差部、
860:通孔。
具体实施例
以下,参看附图3-10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整体型空调器可行的实施例。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整体型空调器一般设置在窗户的下端部,空调的外观是由形成底部的底盘(100)、安装在上述底盘(100)上部前段空调前面的前面板(200)、安装在上述底盘(100)上部后端周边上并形成空调后面及两侧面的机壳(600)、连结在机壳(600)上端并形成上面的室外部盖(650)构成。而且在空调的左右两侧设置屏蔽组件(700)。
图4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内部构成分解斜视图。图5是室内部本发明底面板的斜视图。
据图,空调的底面是由底盘(100)形成,并且这样的底盘(100)用树脂材料注塑形成,并且底盘(100)由形成底面的基板(110)、区分空调室内部和室外部的分隔板(120)及、下侧护罩(130)构成。(参看图4、5)
上述基板(110)以左右方向形成的上述分隔板(120)为基准分成前方的室内部基板(110’)和属于上述分隔板(120)的后方的室外部基板(110”)。上述室内部基板(110’)在空调安装在建筑物窗户上的时候位于屋内并形成室内部底面。上述室外部基板(110”)在空调安装在建筑物窗户上的时候位于屋外并形成室外部底面。
上述分隔板(120)起着划开空调的室内部和室外部的作用,并且前方是向后面凹陷进去而安装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后壁部(324)。上述分隔板(120)的一侧上形成把室内热交换器(310)产生的冷凝水引向外部的冷凝水通孔(124)。
在室外部基板(110″)上面有与之形成整体并向上侧突出的下侧护罩(130),并且这些下侧护罩(130)上连接上侧护罩(850)。即,连接下侧护罩(130)和上侧护罩(850)形成与室外热交换机(830)连通的通孔(860),并且这个通孔(860)里位有送风扇(820)。而且为了这些下侧护罩(130)的上端部上有构成这个通孔(860)的下半部的半圆部(132)。(参看图4、5)
在上述下侧护罩(130)的侧部上、下形成加强肋(134)而加强下侧护罩(130)的强度。而且,在上述加强肋(134)的上端形成逆三角形的安装部(136),使上侧护罩(850)容易从上方安装。上述下侧护罩(130)的半圆部(132)两端上的插入孔(138)各自向上部开口。上述插入孔(138)是插入上侧护罩(850)插入凸起(未图示)的部分。
上述底盘(100)的室内部前端上面设置前面板(200)。前面板(200)是由具备在前面并成为屋内的空气流路的吸入格栅(210)、设在吸入格栅(210)后面的空气过滤网(220)、安装吸入格栅(210)的前面框架(230)、插入并设在上述前面框架(230)上端的排出框架(240)构成。
上述前面板(200)的上端部向前方倾斜并在这里设置显示部(232)。上述排出框架(240)两端的格栅部(242)与之形成整体,这二格栅部(242)之间的空间可以拆卸地设置在空调内部热交换的空气重新向室内排出的排出格栅(244)。它是控制空气的方向同时防止手指插入的多个水平肋(248),左右方向形成在上述排出格栅(244)上。(参看图3、4)
上述水平肋(248)下部可以控制地设置引导空气排出的垂直肋(246)。而且上述排出框架(240)下面连接有引导从空调内部排出的空气流向的排出导向器(250)。
上述排出导向器(250)在图6和图7详细图示。如图所示,排出导向器(250)的后面(252)和前面(254)向前方倾斜构成,并且左侧面(256)向左侧倾斜形成,右侧面(257)向右侧倾斜形成。因此,排出导向器(250)具有上端周边比下端周边宽的喇叭管形状。
而且,上述排出导向器(250)的上端周边上有多数个安装部(258)水平延长形成,这样的安装部(258)由螺丝等安装在前面框架(230)的上端下面。即,排出框架(240)的下面周边使上述排出导向器(250)的上端周边一致地安装,所以使沿着上述排出导向器(250)引导的空调器内部的空气通过上述排出格栅(244)或通过形成在上述排出框架(240)的两侧面的格栅部(242)排出。
上述排出导向器(250)的上端周边形成有使其与前面框架(230)间的结合变得容易并且防止空气泄漏的交叠(overlap)段差部(259)。并且上述交叠(overlap)段差部(259)的侧面形成有连接肋(259a),使上述前面框架(230)的安装顺利进行。另外,上述连接肋(259a)的左右侧形成有插入上述前面框架(230)的上端部下面的安装凸起(未图示)的安装槽(259b)。
上述排出导向器(250)的下端周边形成有下端交叠(overlap)段差部(259’)。下端交叠(overlap)段差部(259’)是把上述排出导向器(250)的下端周边内侧按一定厚度切断的,并在此安装有上侧空气导向器(340)以及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上端的安装肋(335),固能防止空气泄漏。
上述前面板(200)的内侧设置有相当于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310)。室内热交换器(310)是为使通过上述吸入格栅(210)吸入的空气和热交换循环系统的流体进行热交换的,设置在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前端部上面。
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320)如图8所示,由底面部(322)和构成底面部(322)的后端内面弯曲的后壁部(324)和上述后壁部(324)的两侧端向前方垂直弯曲延长的侧壁部(326)构成。
上述侧壁部(326)形成有连接上侧空气导向器(340)卡口(342)的卡口(328)。而且,上述右侧的侧壁部(326)形成有半圆槽形状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这样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里半圆槽的中央形成有半圆凸起(332)而插入轴承组件(440)。在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的上端部有不让轴承组件(440)脱离并进行固定的固定肋(334)向前方突出形成。
上述后壁部(324)弯曲成形使其有与整体上把空调器区划为室内部和室外部的分隔板(120)的前面凹陷部相对应的形状。并且,上述底面部(322)的前端形成有冷凝水导槽(336),上述冷凝水导槽(336)是为把其上端安装的上述室内热交换器(310)发生的冷凝水进行排水的。
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结合上侧空气导向器(340),并且上述上侧空气导向器(340)和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上部如图9所示设置有排出导向器(250)。上述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的侧面形成有卡口(342)与形成在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320)侧壁部(326)上的卡口(328)结合,使上述上侧空气导向器(340)与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相结合。
上述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的侧面形成有段差面(344),这样的段差面(344)结合在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侧壁部(326)前端上面(329)使与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结合变容易并有效地切断空气的泄漏。
上述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的侧面与形成有上侧风扇支撑部(346)与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侧壁部(326)整体形成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结合而支撑室内风扇(410)。(参看图8、9、10)
上述室内风扇(410)如图10所示使用把吸入的空气向圆心方向排出的轴流扇,排出的空气由上述上,下侧空气导向器(320,340)以及排出导向器(250)引导并通过上述排出格栅(244)排出到需空气调节的空间里。
上述室内风扇(410)的左侧安装有旋转上述室内风扇(410)的室内电机(420)。上述室内电机(420)安装在上述底盘(100)上面的室内电机安装部(430)上。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上面中央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半圆槽形状的安装面(432)并在此安装上述室内电机(420)。
上述室内风扇(410)的右侧中心轴安装有轴承组件(440)。轴承组件(440)有向内部插入的轴承(未图示)和盖住它的橡皮材料轴承盖(442)构成。轴承盖(442)中央部形成有插入槽(442′)。因此,插入槽(442′)结合有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侧壁部(326)形成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的半圆凸起(332)。
室外部上沿着上述底盘(100)的室外部基板(110″)周边安装有构成后面以及侧面外观的机壳(cabinet)(600)。这样的机壳(600)的后面和侧面形成有格栅部,使空气通过这里吸入或排出。机壳(600)的侧面上端另外形成有容易拿取空调器的把手(610)。(参看图4)
上述机壳(600)的上端安装有室外部盖(650)。上述室外部盖(650)的前端形成有盖段差部(660),如此的盖段差部(660)安装有屏蔽组件(700)的屏蔽支架(710)。
上述机壳(600)的后面和侧面形成有横跨前部分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格栅。并且,上述室外部盖(650)的上面也形成有一定大小的盖格栅部(652)。并且上述室外部盖(650)的盖格栅部(652)也成为室外空气流入到空调器室外部的流路。
另外,屏蔽(curtain)组件(700)封闭空调器和窗户之间的缝隙,并由屏蔽支架(710)和屏蔽(720)构成。上述屏蔽支架(710)跨在上述室外部盖(650)和底盘(100)上安装并可滑动。即,上述屏蔽支架(710)插入到空调器的中央部两侧端并可左右滑动,故空调器安装在窗户时封闭空调器和窗户之间的缝隙起着切断室内外空气的流动的作用。上述底盘(100)的下端形成有安装部(未图示)使上述屏蔽支架(710)的下端插入并滑动。
上述底盘(100)的室外部基板(110″)上整体形成的电机安装部(未图示)上安装室外电机(810)(参考图4),这样的室外电机(810)的旋转轴后端设置有向室外部提供空气流动的原动力的送风扇(820)。
上述室外热交换器(830)是使外界吸入的空气与热交换循环系统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另外,上述室外部基板(110″)的上面形成的压缩机安装部(160)设置有热交换循环系统构成要素的压缩机(840)。(参看图4)
形成在上述底盘(100)上的下侧护罩(130)的上部安装有上侧护罩(850)。上述上侧护罩(850)上形成有与上述下侧护罩(130)形成的半圆部(132)对应的上侧半圆部(852)形成和室外部热交换器(830)侧连通的通孔(860),这样的通孔(860)里设置有上述送风扇(820)。(参看图4、5)
上述上侧护罩(850)的下端形成有段差部(854)。段差部(854)从上侧护罩(850)的一面向下部延长一定距离使其安装到下侧护罩(130)的一面。段差部(854)应当形成在与安装部(136)没有干涉的位置上。上侧护罩(850)的下面在与插入孔(138)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插入凸起(未图示)。插入凸起插入到插入孔(138)里使上侧护罩(850)连接到下侧护罩(130)上。
图中未说明的符号500是控制盒。(参看图4、5)
以下说明有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整体型空调器的作用。
本发明的空调器能以制冷以及制热模式运作,在本说明书中以制冷模式运作为例子。制冷模式中空调器把需空气调节的空间的热排出到室外。
为此,如果驱动空调器,在室内部室内风扇(410)旋转使为空气调节的空间的空气通过前面板(200)的吸入格栅(210)吸入到空调器的内部。
通过上述吸入格栅(210)吸入的空气被空气过滤器(220)净化,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0)与热交换循环系统的流体进行热交换。而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0)进行热交换而相对低温度的空气吸入到室内风扇(410)里。
由上述室内风扇(410)吸入并重新排出的空气由空气导向器(320,340)引导并流动到排出导向器(250)里。并且流动到上述排出导向器(250)的空气通过上述排出格栅(244)排出到需空气调节的空间里。这样排出的空气在需空气调节的空间内部循环而温度上升后重新通过上述吸入格栅(210)进入到空调器的内部。
上述从室内热交换器(310)得到热的流体传递到室外部的室外热交换器(830)与外部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向外部排出热量。
如果上述送风扇(820)被室外电机(810)驱动而旋转转的话,室外的空气通过机壳(600)的上下侧面形成的吸入格栅吸入到空调器的室外部,并通过护罩(130,850)和底盘(100)的分隔板(120)之间而流动。引导到护罩(130,850)和分隔板(120)之间的空气由送风扇(820)吸入而流向上述室外热交换器(830)上。
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830)和热交换循环系统的流体进行热交换。因为是制冷模式,所以上述空气从工作流体得到热量后向空调器的机壳(600)后方排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结构中单独构成排出导向器(250),故空气的排出范围更加广泛,并且这样的结构在图10中图示。
通过空调器的吸入格栅(210)流入到内部的空气由室内风扇(410)向圆周方向排出,故由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后壁部(324)向上部引导。而且,这样的空气经过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上端和上侧空气导向器(340)之间的空间之后,通过排出导向器(250)到达上述排出框架(240)上。
这时,到达上述排出框架(240)的空气被排出格栅(244)的垂直肋(246)和水平肋(248)控制排出方向,并且通过形成在上述排出框架(240)两侧的格栅部(242)向两侧放射。这样的空气的排出状态用图3的箭头图示。
通过上述排出格栅(244)排出的空气被上述垂直肋(246)和水平肋(248)向左右方向控制排出方向并向上排出去。而且经过上述左侧格栅部(242)的空气向左侧方‘A’方向排出,经过上述右侧格栅部(242)的空气向右侧方‘B’方向排出,故能排出到需调节空气的空间里。
本发明的权力不限定在上面所属的实施例,在请求范围记载权力范围,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里有一般的知识的人在请求范围记载的权力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形和改变是明显的。
Claims (3)
1.一种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安装在底板的室内部基板上面并引导空气流向的下侧空气导向器、两端支撑在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上并形成空调器室内部空气流动的室内风扇、与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结合并引导从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的上侧空气导向器、安装在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和上侧空气导向器的上部并把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向空调器的外部引导的排出导向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排出导向器的上端边缘形成与前面板上端部的排出框架的下端边缘对应吻合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其特征是:上述上侧空气导向器和下侧空气导向器的上端具备有插入卡口及段差面,并且如果连接上侧空气导向器和下侧空气导向器,上述插入卡口及段差面互相吻合并形成与上述排出导向器下端的段差部交叠对应的形状,故可使排出导向器连接在上下侧空气导向器合成的空气导向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31299539A CN1553094A (zh) | 2003-05-30 | 2003-05-30 |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31299539A CN1553094A (zh) | 2003-05-30 | 2003-05-30 |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53094A true CN1553094A (zh) | 2004-12-08 |
Family
ID=3432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31299539A Pending CN1553094A (zh) | 2003-05-30 | 2003-05-30 |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55309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6345B (zh) * | 2006-06-07 | 2010-07-07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
WO2021103179A1 (zh) * | 2019-11-29 | 2021-06-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的壳体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
-
2003
- 2003-05-30 CN CNA031299539A patent/CN155309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6345B (zh) * | 2006-06-07 | 2010-07-07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
WO2021103179A1 (zh) * | 2019-11-29 | 2021-06-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设备的壳体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25018A (zh) | 通风系统 | |
CN2694154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 |
CN2694155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 |
CN1553094A (zh) |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 |
CN101078556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 |
CN100344909C (zh) |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 |
CN1553085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空气泄漏防止结构 | |
CN100340813C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底面板 | |
CN1314927C (zh) |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电机安装结构 | |
CN1888694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结构 | |
CN1553090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空气导向装置 | |
CN1548815A (zh) | 一体型空调机的换气门安装结构 | |
CN100344910C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加湿装置 | |
CN1626945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553091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风扇支撑结构 | |
CN1888604A (zh) | 空调器的配管结构 | |
CN2692552Y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
CN1553087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屏蔽组件安装结构 | |
CN1712790A (zh) |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 |
CN2667367Y (zh) |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机壳构造 | |
CN1626936A (zh) | 一体型空调器换气门驱动装置 | |
CN1553099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 |
CN1626931A (zh) |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机壳构造 | |
CN1553096A (zh) | 一体型空调器的正面面板 | |
CN1626935A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