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1168A -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51168A CN1551168A CNA2004100465310A CN200410046531A CN1551168A CN 1551168 A CN1551168 A CN 1551168A CN A2004100465310 A CNA2004100465310 A CN A2004100465310A CN 200410046531 A CN200410046531 A CN 200410046531A CN 1551168 A CN1551168 A CN 1551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gh speed
- track
- speed duplicating
- recording medium
- duplic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63—Subcode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02—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to be execute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9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8—Re-recording, i.e. transcribing information from one optical record carrier on to one or more similar or dissimilar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833—Copying or moving data from one record carrier to anothe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复制设备,能在从第一记录媒体高速向第二记录媒体复制中完成预定时间周期的高速复制时禁止数据段的下一高速复制,这样的数据段不能以高速复制但可响应以高速重新复制该数据段的请求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以原来速度复制。因此可达到复制设备禁止一次拷贝数据到许多记录媒体的保护版权目的。当用户发出再次执行数据段高速复制命令时,经受一次高速复制的数据段的高速复制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被推迟。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数据段在该预定周期内被以高速复制。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2000年12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0135355.1、发明名称为“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的申请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制设备和一种复制方法,它能通过特有地执行被复制节目数据的一个管理功能来保护版权。
背景技术
在最近几年中,一种用作重放设备能重放来自一个CD(Compact Disc-压缩式光盘)的数据的CD播放机已变得非常普及。另外,一种记录和重重放频数据的例如一种MD(mini disc-小型光型)的光盘媒体,以及一种这类光盘媒体的记录/重放设备也变得十分流行。
此外,一种音频系统也被普及,它是一个CD播放机和一个用作MD的记录/重放设备的MD记录机/播放机以及与其它部件一道的组合。
顺便指出,在一个例如CD播放机和MD记录机/播放机的系统中,音频数据是按单位来控制的,每个单位称为所谓节目。在这个规范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节目意味着记录在一个光盘上并作为一个单位来控制的一个数据组。在音频数据情况下,例如一个节目相当于一段音乐。一个节目下文也称为一个轨道。因此,一般来说,一段音乐也称为一个轨道。
通常,在类似上述的一个音频系统中,用CD播放机从一个CD上重放的音频数据可以用一个MD记录机/播放机以一个已知的复制记录过程被记录在一个MD上。
也有能执行所谓高速复制的系统以便缩短记录时间。
在高速复制时,光盘旋转驱动控制系统或在CD播放机中采用的重放信号处理系统被如此控制以致于以一预定的多倍速从一个CD重放音频数据,该多倍速比正常重放速度要高。同时,在MD记录机/播放机中采用的记录信号处理系统也被控制,因此该系统以相应于CD的多倍重放速度的多倍速工作,以便接收由CD播放机重放的音频数据并将它记录在MD上。
在包括一个CD播放机作为重放单元和一个MD记录机/播放机作为记录单元的集成设备中,例如,它很容易执行上面所述的高速复制的控制,因而CD播放机和MD记录机/播放机以一预定的多倍速同时工作。甚至在具有与记录设备单独提供的一个重放设备的分离部件系统中,重放设备一般可以用控制电缆连接到记录设备,从而构成重放设备能与记录设备连通的配置。在这样的配置中,高速复制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同步控制连接到记录设备的重放设备的工作来实现。
然而,一个复制操作产生由作者创作的一首音乐作品或诸如此类的数据的一个拷贝例如一首歌曲,这样一来,作者的权利受到侵犯。一个复制操作因此应被处理为无论何时尽可能避免的一个动作。然而,通过执行高速复制,每个时间单位能被复制的轨道数目多于从正常的1倍速复制所获得的轨道数目。
因此,用户能将一张CD或记录在一张CD上的一个轨道拷贝到许多MD上,其数量已超出凭常识判断为正常的私人使用的范围,并将每个包含一个拷贝的MD用于某些目的。
如果用户被允许进行高速复制,那么用户能在比正常的1倍速复制更短的时间周期内并以比正常的1倍速复制更有效的方式将一张CD或记录在CD上的一个轨道拷贝到许多MD上。那就是说,从另一方面来讲,高速复制引起版权的侵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称为HCMS(High-speed Copy ManagementSystem-高速拷贝管理系统)的标准已被提出。
依照HCMS标准,当一个数字音乐源例如一个CD以高速复制被拷贝到媒体例如一个MD上时,作为一段音乐完成高速复制的一个轨道的下一个高速复制在该轨道高速复制开始时刻起至少74分钟的周期内被禁止。高速复制的禁止周期设置为74分钟,这是因为CD的最大总的正常播放时间是74分钟。因为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在重放一个CD所要求的时间周期内被禁止,所以每个轨道的复制效率几乎等于一倍速复制的效率。如果一个复制设备依照上面所述的HCMS被设计成限制高速复制,那么用户被允许在不侵犯作者版权的范围内执行复制。应当指出,一个具有复制功能的设备的规范可以人为地确定,只要该规范不违背标准。
下面是依照HCMS标准限制高速复制的一个通常可能的操作的例子。
假设用作复制源的一个光盘已记录着如图1A所示的数据。如图所示,光盘包含5个记录轨道Tr1至Tr5。用户已在一早先预定的时间以高速仅复制了轨道Tr3。因此,轨道Tr3被设置作为HCMS管理的对象。也就是说,下一个高速复制被禁止直到自在早先预定时间所执行的高速复制开始起经过一个74分钟周期为止。应当指出,其它4个轨道Tr1、Tr2、Tr4和Tr5不是HCMS管理的对象,因此它们中的每一个可以在任何其它时间以高速被复制。
假设企图在这样的情况下执行图1A中所示的CD上记录的所有轨道的复制,用户通过用图1B所示的CD上的轨道Tr1开始进行重放操作来开始高速复制。应当指出,在CD上轨道Tr1至Tr5被顺序地按轨道编号次序被重放。
在这个情况中,轨道Tr1和Tr2可以被顺序地高速复制,因为它们不是HCMS管理的对象。在轨道Tr2的高速复制的终了,操作进入复制轨道Tr3的后一阶段,其是HCMS管理的对象。然而,当一个高速复制操作到达复制在按照上面所述的CD的轨道重放次序进行高速复制过程中用作为HCMS管理对象的一个轨道的时间时,高速复制操作被中断以防止后来的复制和记录过程被执行。
通过执行如上所述的操作,在HCMS管理控制下的轨道在此刻不属于高速复制。也就是说,遵守HCMS规则的一个操作被执行。
然而,在上面所述的高速复制的限制性规范下,复制轨道的记录操作本身被中止,因此在上述例子的轨道Tr3之后按照图1B所示的重放次序轨道Tr4和Tr5不经受高速复制,尽管轨道Tr4和Tr5不是HCMS管理的对象。
这样的一个复制功能的限制对用户来说是不合理的并成为复制功能的方便性的一个额外的干扰。具体地说,如果一个用作HCMS管理对象的特定的一段音乐在该段音乐的后来的高速复制期间在许多段音乐中被发现,那么控制被执行,以便在企图复制该特定段的音乐的时刻中止高速复制并停止复制操作本身,引起作为HCMS管理对象的特定段的音乐以及跟在HCMS管理对象后面的后一段音乐的复制操作被禁止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面所述的问题以防止具有复制功能的设备的自如运用受干扰,同时作者的版权保护仍得到考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制设备,它能选择一个预定速度复制方式或者一个高速复制方式,允许在一个比该预定速度复制方式要短的时间周期内以一个记录从第一记录媒体重放数据的操作执行数据的复制,以便将以节目单位控制的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媒体,该复制设备包括时间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经过的时间,时间测量控制装置,用于请求时间测量装置对从记录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并以节目单位控制以进行高速复制的许多段数据中选择的特定数据段开始一个时间测量,时间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时间测量装置对从记录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并以节目单位控制以进行高速复制的许多数据段中选择的特定数据段所产生的时间信息,操作装置,用于从记录在第一记录媒体并以节目单位控制的许多段数据中选择一个作为高速复制的对象的用户所希望的特定数据段;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对由操作装置选择的作为高速复制的对象的用户所希望的特定数据段参照在时间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时间信息并按照参照的时间信息从预定速度复制方式转换为高速复制方式或反之亦然。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复制设备,它能选择一个预定速度复制方式或者一个高速复制方式,允许在一个比该预定速度复制方式要短的时间周期内以一个记录从第一记录媒体重放数据的操作执行数据的复制,以便将以节目单位控制的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媒体,该复制设备包括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在第一记录媒体中存储的一段数据有关的并用于指示与该信息有关的该段数据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是否已经经受高速复制的信息,高速复制判断装置,用于形成关于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被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一段数据根据在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并与该段数据有关的信息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是否已经经受高速复制的判断,以及记录控制装置,用于将等待状态分配给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由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是经受高速复制的一段数据的一段数据的高速复制,以及用于实现在第一记录媒体中存储的并由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在优先级基础上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是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一段数据的一段数据的高速复制。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制处理方法,用于禁止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经受高速复制的一个节目的高速复制直到作为对再次执行该节目的高速复制命令的反应该预定时间周期结束为止,该复制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即形成一个关于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被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一个节目是否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判断,以及允许在第一记录媒体中存储的并被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判断为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预定速度复制。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制处理方法,用于执行把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一个节目顺序高速复制到在禁止对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经受高速复制的节目的高速复制的复制设备中的第二记录媒体上,直到作为对再次执行该节目的高速复制命令的反应该预定时间周期结束为止,该复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即顺序地形成关于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被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节目是否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判断;将等待状态分配给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被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以及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高速复制;以及实现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被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以及在优先级基础上判断为过去不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高速复制;形成关于每个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判断为不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所有节目是否每个已完成高速复制到第二记录媒体的判断;以及记录每个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节目到第二记录媒体上,从完成每个在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判断为不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所有节目高速复制在第二记录媒体上已经经过预定时间周期的一个节目作为开始。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对象、特性和优点,从下面的说明和所附的权利要求,并与附图相结合,将会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同样的部件或元件用同样的符号表示。
图1A是说明在用作高速复制源的单放记录媒体CD中存储的轨道中仅一个轨道Tr3的复制过程的模型图;
图1B是接着图1A所示的高速复制说明在用作高速复制源的单放记录媒体CD中存储的所有轨道的复制过程的模型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个复制设备的方块图;
图3A是说明用于描述簇的一个数据结构的示意图,簇是可写入记录媒体MD的每一个记录单位;
图3B是说明用于描述组成簇的扇区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C是说明用于描述一个声音组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D是说明用于描述一个声音组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E是说明用于描述一个声音帧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用于存储可写入记录媒体MD的管理信息的U-TOC(Tableof Contents-目录表)扇区的一个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链接可写入记录媒体MD上分离的可写入记录区的方法的模型图;
图6是说明单放媒体CD的帧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7A是说明单放媒体CD的块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7B是说明在记录在单放媒体CD上的子码信息中的Q通道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8A是说明在图7B中所示的Q道通的数据被记录在导入区的情况中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8B是说明在图7B中所示的Q道通的数据被记录在一个轨道区和一个导出区的情况中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包含在记录在单放媒体CD的导入区中的TOC中的数据的图;
图10A是说明在单放媒体CD的方式1中Q通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0B是说明在单放媒体CD的方式2中Q通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0C是说明在单放媒体CD的方式3中Q通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0D是说明在可写入记录媒体MD中Q通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1是说明字母数字字符和它们相应的以二进制和八进制格式表示的数字码的一个表的图;
图12是说明在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HCMS表的图;
图13是说明一个单放媒体CD的模型图,在该CD中在HCMS管理下的轨道与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同时并存;
图14示出表示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A是说明记录在单放媒体CD上的轨道的模型图,该CD用作重放源;
图15B是说明在可写入记录媒体MD上一个记录区的模型图,该MD用作记录标的;
图16A是说明在复制开始前记录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中的分类数据表的图;
图16B是说明在完成第一轨道Tr1的高速复制后记录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中的分类数据的表的图;
图16C是说明在完成第三个轨道Tr3的高速复制后记录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中的分类数据的表的图;
图16D是说明在完成第五至第十个轨道Tr5至Tr10的高速复制后记录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中的分类数据的表的图;
图16E是说明在完成第二轨道Tr2的高速复制后记录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中的分类数据的表的图;
图17A是说明复制到可写入记录媒体MD上的轨道的模型图;
图17B是说明在轨道重新排列过程之前复制到可写入记录媒体MD上的轨道的次序的模型图;
图17C是说明在轨道重新排列过程之后复制到可写入记录媒体MD上的轨道的次序的模型图;
图18示出说明从单放媒体CD复制到可写入记录媒体MD的次序的一个表;
图19是说明在轨道重新排列过程之前在U-TOC扇区0中的一个指针表和一个管理表的图;
图20是说明在轨道重新排列过程之后在U-TOC扇区0中的指针表和管理表的图;以及
图21示出表示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参照附图描述如下。在由该实施例实现的复制设备中,音频数据可以从一个CD重放,并记录在一个MD上,也可从该MD重放。本发明使用一个用作具有允许所谓一个复制记录过程把从CD重放的音频数据记录到MD上的配置的CD/MD混合机的记录和重放设备作为举例。
该实施例以如下次序被描述:
1.复制设备的配置
2.MD轨道格式
3.U-TOC
4.CD子码和TOC
5.实施例的典型HCMS管理操作
6.实施例的复制操作
6-1.第一实施方式
6-2.第二实施方式
1.复制设备的配置
描述从解释MD/CD混合机的配置开始,它是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现的图2的复制设备。
图2是说明由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制设备的方块图。在该图所示的复制设备中,一个MD 90被安装在一个MD单元上,供将数据记录到MD 90上和从MD 90上重放数据,MD 90是一MO(磁光)光盘。
MD 90被用作允许将音频数据记录在上面的媒体。在记录或重放操作时,MD 90被一主轴马达2驱动旋转。
在记录或重放操作时,一个光头3发射一激光束照在由磁光光盘实现的MD 90上,分别用作记录头或重放头。具体来说,在记录操作中,光头3输出一高电平激光用于加热一记录轨道到Currie温度。另一方面,在重放操作中,光头3输出一相对地低电平的激光用于从由于磁克耳效应由光头3反射的光中检测数据。
鉴于上述理由,光头3被配备有一个光学系统和一个检测器用于检测反射光。光学系统包括一个激光二极管、一个偏振束分裂器和一个物镜3a。物镜3a由一个2轴机构4固定,可以朝光头3方向或离开光头3方向移动。一个螺纹机构5固定光头3并整个以MD 90的径向方向移动。
一个磁头6a被固定在MD 90另一边光头3的对应位置上。磁头6a将一个由供给MD 90的数据调制的磁场加到MD 90上。
螺纹机构5在径向方向与光头3一道移动磁头6a。
在重放操作中,由光头3从由MD 90反射的光束中检测的信息被加至一个RF放大器7。RF放大器7处理供给它的信息,提取一个重放RF信号、一个跟踪误差信号、一个聚焦误差信号、凹槽信息等等。凹槽信息是在一个凹槽上以预定间隔产生的作为摆动被记录的绝对位置信息,凹槽是在MD90上的一个记录轨道。所提取的重放RF信号被加到一个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
跟踪误差和聚焦误差信号被加到一个伺服电路9,另一方面凹槽信息被馈至一个地址译码器10供被解调。通过由地址译码器10执行的译码过程所获得的地址信息,作为数据被包含在重放RF信号中的以及通过由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执行的解码过程所获得的地址信息、子码信息和其它信息被加至一个MD控制器11,以便供各类控制使用。MD控制器11是微型计算机。
应当指出,MD控制器11在MD单元中起着执行各类控制的一个部件的作用。
伺服电路9按照从RF放大器7中接收的跟踪误差和聚焦误差信号,从MD控制器11中接收的一个轨道跳转命令和一个访问命令以及主轴马达2的旋转速度检测信息,产生各种伺服驱动信号。各种伺服驱动信号被用于通过控制2轴机构4和螺纹机构5执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并用于控制主轴马达2到一恒定线性速度。
在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中,重放RF信号经受EFM(八-十四调制)解调和在暂时由一个存储器控制器12存储在一个缓冲存储器13中之前的一个译码过程例如一个CIRC(交叉交织里德所罗门编码)译码过程。应当指出,重放数据被光头3从MD 90中读出并立即以1.41Mbit/秒的传送速度从光头3传送到缓冲存储器13。
在缓冲存储器13中存储的重放数据被用相应于0.3Mbit/秒传送速度的定时读出并被供给一个音频压缩/解压缩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在该单元中重放数据受到重放信号处理例如一个用作音频压缩和16比特量化的对应物的译码过程,其被变换成44.1KHz取样速率的数字音频数据。数字音频数据然后被加至一个D/A变换器15,用于将该数据变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其接着被加到一个开关电路50的一个端子TMD上。
在MD 90的重放操作中,一个用于控制复制设备操作的系统控制器21总体上执行控制以设置开关电路50到端子TMD。这样,通过将由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输出的一个信号借助于D/A变换器15变换为一个模拟音频信号所获得的一个重放音频信号经由开关电路50、音量调节单元51和功放52被加到扬声器53上。扬声器53最后将重放音频信号作为一个输出声音输出。
应当指出,缓冲存储器13的写入和读出重放音频数据的操作由存储器控制器12通过分别地控制写指针和读指针来执行,在缓冲存储器13中,每个指针都规定一个存取地址。通过如上所述使写操作的比特率大于读操作的比特率,缓冲存储器13可以总是保持在其中留下的数据固定在某种程度的数目的均衡状态。然而,因为写操作被断续地执行,所以重放音频数据不会使缓冲存储器13溢出。
由于经过缓冲存储器13以这种方式输出重放音频信号,所以输出重放音频信号的操作决不会暂停,即使光头3一般由于外部干扰逸出离开记录轨道。这是因为在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重放音频数据用光之前,光头被恢复到记录轨道的正确位置,因此可以对该位置上的数据进行存取,以便重新开始从CD 91读出数据的操作。这样一来,重放操作可以被继续,不会影响重放输出。也就是说,复制设备的防振动特性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记录和重放设备也有一个数字接口54。由于重放操作中的译码,由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产生的重放数据也加到数字接口54。数字接口54通过使用在重放操作期间所提取的其中的子码信息编码重放数据,以便产生具有预定数字接口格式的一个数据流。该数据流可以一般作为一个光数字信号输出到一个数字输出端子56。也就是说,重放数据可以作为没有被变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的数字数据输出到一个外部设备。
在记录音频数据到MD 90上的操作中,一个被记录的信号即一个模拟音频信号被加到一个模拟输入端子17。模拟音频信号在被加到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以便执行在数字音频数据上音频压缩编码过程从而产生具有减小到约1/5的数据量的压缩数字音频数据之前被一个A/D变换器18以44.1KHz取样速率变换成具有16量化的比特的数字音频数据。
此外,也有可能记录通过数字接口54输入到MD 90的数据。也就是说,具有数字接口格式被一个外部设备加到数字输入端子55的信号由数字接口54译码,其然后从被译码信号中提取数字音频数据、子码等等。子码等等的控制信息被加到系统控制器21上。另一方面,具有16量化比特和44.1KHz取样速率的数字音频数据被加到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以便执行对数字音频数据的音频压缩编码过程从而产生具有减小到约1/5的数据量的压缩数字音频数据。
另外,在后面要描述的CD单元中从一个CD 91重放的音频数据也可以在已知的所谓复制记录过程的操作中被记录到MD 90上。在这种情况下,从CD 91重放的并由EFM/CIRC译码器37译成CD重放数据cdg的音频数据被加到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以便执行在CD重放数据cdg上音频压缩编码过程从而产生具有减小到约1/5的数据量的压缩数字音频数据。CD重放数据cdg是具有16量化比特和44.1KHz取样速率的数字音频数据。
数字输入PLL电路58是一个部件,用于通过数字接口54接收数字音频数据输入或由后面要描述的CD单元输出的CD重放数据cdg,并用于产生一个与插入到输入数据中的同步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CLK.M。时钟信号CLK.M具有等于一般44.1KHz基频fs的倍数的预定频率。
时钟信号CLK.M的频率被进一步倍频或分频以产生一个所希望的频率。在将加到MD单元上的数据记录为MD 90上的数字数据的操作中,具有所希望频率的一个信号可以至少被用作供由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执行的信号处理或供输入或输出数据传送用的时钟信号。
由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压缩的待记录数据被存储器控制器12暂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该数据被从缓冲存储器13中读出并被加到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中。在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中,该数据在被加到一个磁头驱动电路6之前经受一个CIRC编码过程和诸如EFM解调的编码过程。
磁头驱动电路6把代表在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中已完成编码过程的待记录数据的一个磁头驱动信号加到磁头6a上。被加在磁头6a上的该磁头驱动信号将磁极N和S的一个磁场加到MD 90。在那个时候,MD控制器11把一个控制信号加到光头3上,驱动光头3产生一个高记录电平的激光束。
顺便指出,在MD 90的录入和重放数据操作中,有必要从MD 90事先读出管理信息,即P-TOC(Pre-mastered Table of Contents-预先掌握的目录表)和U-TOC(User TOC-用户目录表)。根据管理信息,MD控制器11识别在MD 90上数据要记录的区域的地址和在MD 90上数据要被读出的区域的地址。从MD 90读出的管理信息被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缓冲存储器13因此被分为存储被记录数据或重放数据的缓冲区和存储管理信息的TOC区。
MD控制器11在MD 90第一次安装在MD单元上时通过事先执行从MD 90的最内侧周线上重放信息的操作来读取管理信息,并将管理信息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最内侧周线是专用于管理信息的一个记录区。管理信息可以在把数据录入到MD 90上和从MD 90重放数据的以后的操作中被参照。
U-TOC可以依照MD 90的录入数据或擦除数据操作被编辑和更新。每当数据被记录到MD 90或从MD 90擦除数据,MD控制器11编辑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U-TOC。MD控制器11然后将被编辑的U-TOC在一预定的定时情况下存储到MD 90上的U-TOC区。
记录和重放设备还具有一个CD 91的重放系统,其用于单放光盘。
CD 91被安装在CD单元上以便从CD 91重放数据。
主轴马达31驱动CD 91以一恒定线性速度(CLV)旋转。光头32读出记录在CD 91上的PIT格式数据并把该数据加至RF放大器35。在光头32中采用的一个物镜32a由一个2轴机构固定,可以以跟踪和聚焦方向移动。
螺纹机构34固定光头32并以CD 91的径向方向移动。
除了一个重放RF信号外,RF放大器35也产生一个聚焦误差信号和一个跟踪误差信号,这些误差信号被加到伺服电路36。
根据聚焦误差和跟踪误差信号,伺服电路36产生各类驱动信号例如一个聚焦驱动信号、一个跟踪驱动信号、用于2轴机构33、螺纹机构34和主轴马达31控制操作的一个螺纹驱动信号和一个马达驱动信号。
重放RF信号被加到EFM/CIRC译码器37。在EFM/CIRC译码器37中,首先重放RF信号被进行二进制转换以便产生一个EFM信号。EFM信号然后被进行例如EFM解调过程以及一个CIRC译码过程,使得从CD 91读出的信息译成具有16量化比特以44.1KHz取样速率译码的数字音频数据。
EFM/CIRC译码器37也能提取控制数据例如TOC(目录表)和子码,并把TOC和子码加到系统控制器21上供各类控制使用。
通过由EFM/CIRC译码器37执行的二进制转换所获得的EFM信号也被加到一个PLL电路39。
PLL电路39输出一个时钟信号PLCK,它与从EFM/CIRC译码器37接收的EFM信号的通道比特同步。以原来的一倍速,时钟信号PLCK的频率是4.3218MHz。时钟信号PLCK被用作EFM/CIRC译码器37后面的级中特有的信号处理电路的时钟信号。
由EFM/CIRC译码器37输出的数字音频数据在D/A变换器38中被变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它被加到转换开关电路50。在CD 91的重放操作中,系统控制器21执行控制以设置转换开关电路50到端子TCD。这样,通过将由EFM/CIRC译码器37输出的一个信号借助于D/A变换器38变换为一个模拟音频信号所获得的一个重放音频信号经由转换开关电路50、音量调节单元51和功放52加到扬声器53上。扬声器53最后将重放音频信号作为一个输出声音输出。
在这个实施例中,CD重放数据可以被复制或记录在MD 90上。在这个情况下,由EFM/CIRC译码器37输出的数字音频数据照原来样子被加到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
此外,由EFM/CIRC译码器37输出的数字音频数据也可以被加到数字接口54,用于经由数字输出端子56输出具有数字格式的CD重放数据cdg到外部设备。
在从CD 91重放数据的操作中,必须事先从CD 91中读出管理信息,即TOC。根据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器21识别其中在CD 91上记录的轨道数目和每个轨道的地址,它们被用于控制重放操作。系统控制器21通过在CD91被第一次安装在CD单元上时事先执行从CD 91最内侧周线重放信息的控制来读出在TOC中包含的管理信息,并把TOC一般存储在系统控制器21所采用的内部RAM 21a中。最内侧周线是用在管理信息上的一个记录区。在TOC中包含的管理信息可以在把数据录入到CD 91和从CD 91重放数据的以后的操作中被参照。
系统控制器21通过一个总体上控制复制设备的微型计算机来实现。系统控制器21给出各种命令到MD控制器11,以便请求MD控制器11执行控制MD单元的操作。在MD 90录入或重放数据的操作中,系统控制器21接收管理信息例如来自MD控制器11的子码。
就CD单元来说,系统控制器21一般执行该单元操作的直接控制。
在系统控制器21中采用的内部RAM 21a是一个暂时存储在由系统控制器21执行必要过程中所要求的各类信息的存储器。
在这个实施例中,系统控制器21依照具有基于在CD单元中获得的PCLK信号的频率的预定频率的一个时钟信号,发布至MD控制器11的各种命令、各类数据和在CD单元中正在进行的一个重放操作的状态。应当指出,各类数据包括在CD重放操作中获得的TOC和子码。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系统控制器21具有一个HCMS管理表存储器22和一个定时器单元23。HCMS管理表存储器22和定时器单元23被用于执行HCMS管理。
HCMS管理表存储器22可以一般用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一个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来实现。由一个存储器件例如EEPROM实现的HCMS管理表存储器22可以被用作非易失存储器,用于存储例如后面要描述的分类轨道和由定时器单元23为该轨道测量的定时器时间。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即使例如复制设备被复位或电源被关闭情况下仍保持其所存储的数据。此外,在系统控制器21中内部RAM 21a内的一个预定存储区可以被分配给这样一个表,而不是采用一个单独的RAM作为HCMS管理表存储器22。
应当指出,使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和定时器单元23的HCMS管理操作将在下面描述。HCMS管理是各类信息管理和为实现依照HCMS规则限制复制操作的操作控制。
应当指出,这样的控制系统的实现是具有代表性的。作为一个替代,也可以提供一个CD控制器在CD单元上执行控制。此外,系统控制器21和MD控制器11也可以在一个集成单元中来实现。
操作单元19包括记录键、停止键和AMS(Auto Music Sensor-自动音乐探测器)键、搜索键和复制键,其可以由用户操作以便执行MD 90或CD 91的录入或重重放乐数据的操作。复制键的操作用于设置原速复制或高速复制。
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9,也可以输入一个作为附加数据被记录的字符串到MD 90上,以便确认字符串的分类并设置一个分类方式。
由操作单元19产生的操作信息被加到系统控制器21。系统控制器21通过依照操作信息执行一个操作程序驱动其它部件执行必要的操作。
应当指出,操作单元19可能包括一个附加远程操作功能,用于依照一般由红外线遥控器发布的命令执行操作。
显示器单元20执行必要的操作以便显示例如MD 90和CD 91的播放时间和记录时间的信息。此外,系统控制器21也显示包括时间方面信息的各类信息例如重放以及记录操作的总运行时间和经过的时间,轨道号码和显示器单元20上的操作方式。
因此,具有上述配置的记录和重放设备可以执行MD重放操作、MD记录操作,和CD重放操作以及从CD 91至MD 90的复制操作。
特别是由这个实施例执行的从CD 91到MD 90的复制操作可能是以原来的一倍速运行的常规速度复制操作或以比正常的一倍速高一预定倍数或N倍速运行的高速复制操作,其中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高速复制操作中,首先一个在CD单元中使用的伺服电路36以等效于等于正常一倍速的N倍的N倍速的CLV驱动主轴马达31,其中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这个状态下,数据从CD 91被重放。假设N是2。在这种情况下,PLL电路39设置一个2×4.3218MHz=8.6436MHz的时钟频率,其等于正常1倍速时钟频率的2倍,作为相当于2倍速的锁定状态的一个目标值。应当指出,系统控制器21控制一个转换开关操作,以便改变PLL电路39的目标值。
在PLL电路39实施如上所述的锁定状态情况下,CD 91被控制到以2倍CLV稳定旋转,EFM/CIRC译码器37以及D/A变换器38正在执行以2倍速的正常处理。
然后,通过执行以这个方式的2倍速下的处理,具有16量化比特和88.2KHz(=2×44.1KHz)取样速率的CD重放数据cdg被以正常1倍速的2倍的传送速率传送到在MD单元中使用的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
CD重放数据cdg也被以2倍传送速率加到在MD单元中使用的数字输入PLL电路58。数字输入PLL电路58设置时钟频率等于正常1倍速时钟频率的2倍,作为相应于2倍速的锁定状态的一个目标值。应当指出,MD控制器11控制一个转换开关操作,以便依照由系统控制器21发出的命令改变数字输入PLL电路58的目标值。
当数字输入PLL电路58实施如上所述的锁定状态情况下,等于正常1倍速的2倍时钟频率的一个时钟频率被获得,作为时钟信号CLK.M的频率。对于时钟信号CLK.M设置的时序,音频压缩/解压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14执行信号压缩过程并把数据传送到存储器控制器12。因而,有可能与从CD单元以2倍传送速率接收的CD重放数据同步地执行被记录信号的处理。
由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从缓冲存储器13读出数据的操作,由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的信号处理以及在MD单元中包括将数据记录到MD 90上的所有其它处理以操作时序执行,该时序通过适当采用由MD控制器11产生的主时钟信号或在基于在MD 90上形成的摆动周期的旋转控制期间所获得的一个时钟信号等等来设置。
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MD单元中的记录操作期间,数据以比把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13的速度高的一个速度从缓冲存储器13中读出并记录到MD 90。因此数据必须从缓冲存储器13中读出并间歇记录到MD 90,从而缓冲存储器13总是保持在其中余下的数据固定在某种程度的数目的均衡状态。具体来说,当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数据数目超过一预定值时,数据被写到MD 90。当把数据写入到MD 90的操作使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数据数目小于一预定值或等于0时,写操作被处于等待状态,直到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数据数目被恢复到允许写操作重新开始的预定值为止。这些操作被重复执行。
鉴于上述理由,必须设置MD 90的驱动转速、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的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的传送速率以及信号处理速度为N倍速复制的相应值,即对应于CD单元中N倍速的相应值。
假设在N倍速复制期间,MD 90的驱动转速、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的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的传送速率以及信号处理速率为相当于在CD单元中1倍速的相应值。在这种情况下,把数据写入到MD 90的操作的等待状态仅仅被缩短或写操作被连续不断地执行,而不是断续地把数据恰当地记录在MD 90上。
然而,应当指出,MD 90的驱动转速、EFM/CIRC编码器和译码器单元8的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的传送速率以及信号处理速率也可以根据一般包括缓冲存储器13的容量的状态被设置为相当于在CD单元中预定的N倍速的相应值。
2.MD轨道格式
下面介绍在磁光光盘(MD)90上记录数据轨道的簇格式。
数据被以簇单位记录到小型光盘系统中的磁光盘上。簇的格式参照图3A至3E来说明。
在小型光盘系统中一个完整的记录轨道是如图3A所示的一个簇(CL)的邻接序列。簇是一个最小记录单位。1簇相当于2至3个圆形轨道。
每个簇如图3B所示包括一个由4个扇区SFC至SFF组成的子数据区和一个由32个扇区S00至S1F组成的主数据区。在音频系统的情况下,主数据是以ATRAC(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自适应变换声编码)处理被压缩的音频数据。
用作二个数据单位,一个扇区是2,352字节长度。
4扇区子数据区被用于存储子数据或用作一个链接区。另一方面,32扇区主数据区被用于存储主数据和TOC数据。因为这时采用的CIRC技术的交织长度大于CD或类似物的13.3ms的扇区长度,所以链接区的扇区是为一致起见所提供的被废弃的扇区,因此扇区基本上被用作一个保留区。扇区也可以被用于记录处理的某些段和某些控制数据。
应当指出,每个扇区被赋有一个地址。
扇区进一步分为细分单位,每个称之为一个声音组。具体来说,如图3C和3D所示,2个扇区包括11个声音组。
也就是说,2个邻接扇区即一个偶数扇区例如扇区S00和一个奇数扇区例如扇区S01,包括11个声音组SG00至SG0A,如图3C和3D所示。一个声音组SG由424字节组成,用于容纳相当于11.61ms时间周期内一个数目的压缩数据。
如图3D和3E所示,一个声音组SG被分成一个记录左声道数据的区和一个记录右声道数据的区。例如,声音组SG00被用于记录左声道数据L0和右声道数据R0,而声音组SG01被用于记录左声道数据L1和右声道数据R1。
应当指出,记录右声道或左声道数据的区是212字节长度,并称之为声音帧。
3.U-TOC
簇以图3A至3E所示的格式被遍布磁光盘(MD)90的整个区域。MD 90的区域也可以看作一个包含以MD 90的径向遍布的周线的区域。在这个情况下,最内侧周线是管理区,剩余的周线是跟在管理区后面的节目区。
应当指出,最内侧周线包括一个通过相位凹坑记录单放数据的单放区,和跟在单放区后面的一个磁光区。磁光区允许执行磁光记录和重放操作。上述的管理区覆盖单放区和磁光区的最内侧周线。
因此,磁光区包括一部分管理区和跟在管理区后面的一部分节目区。节目区包括一个主数据区,它是一个可记录的用户区。在这个主数据区中的每个扇区被用于记录音频数据。
管理区的单放区被用于存储P-TOC(预先掌握的目录表),其被用于控制光盘的整个区域。在管理区中磁光区的最内侧周线被用于存储U-TOC(用户目录表)。U-TOC是用于控制在节目区中所记录的节目的信息表。
下文介绍U-TOC扇区,其用于存储用来控制MD 90录入和重放轨道的操作的管理信息。
图4是说明用于存储可写入记录媒体MD的管理信息的U-TOC扇区0的一个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应当指出,扇区0到31可以被用作U-TOC扇区。也就是说,在管理区中1簇的扇区S00至S1F全部可以用作U-TOC扇区。一般来说,扇区1和4被用于存储字符信息。扇区2被用作用于存储记录日期和记录时间的区。
U-TOC扇区0是用于主要记录在由用户记录的轨道上的管理信息以及在可利用来新记录附加轨道的空白区上的管理信息。在U-TOC扇区0上所记录的管理信息包括开始地址、终了地址、版权信息和每个节目的增强信息。一个节目的版权信息也可以被认为该节目的一个特征或一个轨道方式。
在试图记录一个轨道到MD 90中时,例如系统控制器21搜索MD 90上空白区的U-TOC扇区0并记录该轨道的音频数据到空白区。在重放操作中,记录一段音乐的被重放的区从U-TOC扇区0中被识别。然后进行对该区的访问以执行重放操作。
如图4所示,U-TOC扇区0在其开始处有一个标题。该标题包含12字节,用作一个同步模式。标题后面跟3字节数据,即“簇H”、“簇L”和“扇区”,其被用于存储这个扇区的地址。跟在这3个字节后面的数据包括一个制造者码、一个方式码、“First TNO”、“Last TNO”、扇区使用状态“usedsector(已用的扇区)”、“disc serial No(光盘序列号)”和光盘ID。“First TNO”和“Last TNO”分别为第一节目和最后一个节目的号码。
光盘ID后面跟着一个缺陷区的指针P-DFA,其说明用于存储MD 90上产生的一个缺陷的存储单元的信息的一个开始表槽(部分入口)的位置。指针P-DFA后面跟着一个空槽的指针P-EMPTY,它说明第一空表槽的位置。指针P-EMPTY后面跟着一个空白区的指针P-FRA,它说明用于存储空白区存储单元信息的一个开始表槽的位置。指针P-FRA后面跟着轨道号码指针P-TNO1、P-TNO2,......和P-TNO255,每个说明用于存储节目信息的一个开始表槽。然后,光盘ID一直到P-TNO255构成一个相应表指针数据部分。
U-TOC扇区0用一个由255表槽组成的管理表终结,每个表槽有8字节长度。每个表槽包含一个开始地址、一个终止地址、一个轨道方式和链接信息。
在由本实施例提供的磁光光盘90情况下,数据可能不一定被记录在光盘90上的相邻区。也就是说,一个顺序排列的数据阵可以被记录在记录媒体90上的许多分离部分。一个部分是一段沿时间轴连续的被记录在一个物理地相邻的簇中的一部分数据。
在光盘90的录入和重放数据的记录和重放单元或MD单元中,数据如上所述暂时被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对存储在光盘90上的分离记录区中的数据块的顺序访问通过使用光头3断续地被进行,以便把该数据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3。通过适当调节从光盘90到缓冲存储器13的传送速率和反过来从缓冲存储器13读出数据操作的传送速率,原来的顺序排列的数据阵可以被恢复为重放数据。
具体来说,因为断续地写数据到缓冲存储器13的操作的传送速率高于反过来从缓冲存储器13中读出数据的操作的传送速率,所以一个音频数据的连续重放操作可以无任何干扰地被执行。
此外,当一个比已经记录的节目短的节目被记录以便改写该已经记录的节目时,剩余区可以被规定为通过使用指针P-FAR控制的一个可记录区,而毋需删除占有剩余区的已经记录的节目部分。这样一来,记录区可以被有效地使用。
下文参照图4介绍通过使用指针P-FRA链接可获得的分离区的技术,以便管理可记录区。
假设说明用于存储一个空白区的存储单元信息的开始表槽位置的指针P-FRA被设置在03h,其中后缀h表示该数字代表16进制格式。数字03h是在由255个表槽组成的管理表部分中一个槽的号码。在槽03h中,已存储有数据。
存储在槽03h中的数据是一个部分的开始地址和终止地址,其可以被用于在光盘90上的一个可获得的记录区。因此,开始和终止地址代表该部分的开头和末尾。
存储在槽03h中的数据也包括链接信息。链接信息是下一个槽的号码,在这个例子中它是18h。存储在槽18h中的数据是下一个部分的开始和终止地址,其可以被用作在槽03h所描述的部分后面的光盘90上的一个可获得的记录区。
存储在槽18h中的数据也包括链接信息。链接信息是下一个槽的号码,在这个例子中它是2Bh。存储在槽2Bh中的数据是下一个部分的开始和终止地址,它可以被用作在槽18h所描述的部分后面的光盘90上的一个可获得的记录区。
由此可见,每个包含在光盘90上一个可获得的记录区的开始和终止地址的槽通过使用一段链接信息被互相链接。在这样的一个管理每个用作一个记录区的所有部件的链接上第一槽的号码用指针P-FRA表示,而最后一个槽包含00h的连接信息。
通过跟踪用由指针P-FRA表示的槽开始的链接至包含链接信息00h的最后一个槽,在光盘90上的分离部分可以象光盘90上的被链接区那样被处理。由此可见,在光盘上一个可记录部分可以与数据已被记录的部分相区分。
在上述描述中,指针P-FRA被用作举例说明链接光盘90上分离部分的技术。应当指出,其它指针P-DFA、P-EMPTY、P-TNO1、P-TNO2,......和P-TNO255被用于表示以与指针P-FRA同样方式链接不同类型的分离部分的第一槽。
4.CD的子码和TOC
下面介绍CD上记录的子码和TOC。
TOC被记录在所谓导入区,子码如后面所述被插入到数据中。
帧是记录在具有CD格式的光盘上的数据的最小单位。98个帧构成一个块。
帧的结构如图6所示。
如图所示,一个帧由588比特组成。头24个比特是同步数据,它后面是14位子码数据区。子码数据区后面是一个数据序列以及该数据的奇偶检验位。
如上所述,每个具有上述配置的98个帧构成1个块。从一个帧提取的每个帧的子码数据段被收集形成如图7A所示的块子码数据。
从一个块的第一和第二帧即图7A所示的帧98n+1和98n+2中提取的子码数据段是一个同步模式。从该块的第三至第98帧即图7A所示的帧98n+3和98n+98中提取的子码数据段是每个96比特通道数据。96位通道数据是一个帧的P、Q、R、S、T、U、V和W子码数据。
P和Q通道被用于控制例如访问控制。然而,应当指出,P通道仅仅说明轨道之间的姿态部分。更细的控制通过使用Q通道(Q1至Q96)来执行。96位Q通道数据具有图7B所示的格式。
在Q通道数据开头的4位即Q1至Q4是用于表示其中音频通道号码、一个增强、一个CD-ROM标识和是否能数字拷贝的控制数据。
控制数据后面是4位Q5至Q8,其是表示子Q数据类型的地址。
地址后面是72位Q9至Q80,用作子Q数据。剩余的位Q81至Q96是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检验)位。
因此,导入区被用于存储子Q数据,即在TOC中的信息。
在存储在导入区中的Q通道数据的72位Q9至Q80中的子Q数据具有图8A所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子Q数据包含每段具有8位长度的数据段。
在子Q数据开头的数据段是一个轨道号码。导入区是在具有00号码的轨道上。
轨道号码后面是POINT,其后面进一步跟着表示以分为单位的时间信息的MIN、表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信息的SEC以及一个帧号码。
最后三个数据段是PMIN、PSEC和PFRAME,其中每个根据POINT的值具有不同的含义。
设置在01至99范围的POINT的值是一个轨道号码并表示PMIN、PSEC和PFRAME的如下含义。具有一个等于POINT值的轨道号码的该轨道的开始点或绝对时间地址以由PMIN规定的分钟、由PSEC规定的秒和由PFRAME规定的帧号码来表示。
设置为A0的POINT的值表示PMIN是第一轨道的轨道号码,PSEC表示CD-DA(数字音频)、CD-I或CD-ROM(XA)规范。
设置为A1的POINT值表示PMIN是最后一个轨道的轨道号码。
设置为A2的POINT值表示导出区的开始点或绝对时间地址以由PMIN规定的分钟、由PSEC规定的秒和由PFRAME规定的帧号码来表示。
假设例如6个轨道已在光盘90上记录。在这个情况下,在TOC中的子Q数据具有如图9所示的结构。
如图9所示,所有轨道号码(TNO)被设置为0。
一个块号码是作为如上所述由98个帧组成的块数据读入的子Q数据的一个单位的数目。
三个相邻块包含相同的TOC数据。
具有0n值的POINT的PMIN、PSEC和PFRAME代表第n个轨道即轨道#n的开始点,其中n=1至6。
具有A0值的POINT的PMIN是第一轨道的轨道号码01。在这个情况下,PSEC标识光盘。一个值为00的PSEC代表该光盘是一个普通的音频CD。应当指出,一个值为20的PSEC代表该光盘是一个符合XA规范的CD-ROM,一个值为10的PSEC代表该光盘是一个CD-I。
具有A1值的POINT的PMIN是最后一个轨道的轨道号码,具有A2值的POINT的PMIN、PSEC和PFRAME是导出区的开始点。
块号码n+27和其后的块号码的TOC数据与块号码n至n+26的TOC数据相同。
记录在导出区和用于记记录乐数据和如轨道#1至#n的数据的节目区中的子Q数据包括如图8B所示的信息。
在子Q数据开头的数据段是一个轨道号码。在01至99范围中n的轨道号码是轨道号码#n。一个AA轨道号码代表导入区。
轨道号码后面是代表轨道更细部分的一个索引。
索引后面进一步跟着MIN和SEC,其代表轨道播放时间,FRAME代表一个帧号码。
FRAME后面进一步跟着AMIN、ASEC和AFRAME,用于分别代表以分、秒为单位的绝对时间地址和一个帧号码。
此外,如通常所知,CD的Q通道数据随方式是方式1、2或3而变。
首先,方式1的CD的Q通道数据参照图10A来说明。
在图10A中所示的头四位Q1至Q4是用于表示其中音频通道号码、一个增强和一个CD-ROM标识的CTL。
也就是说,四位控制数据定义如下:
0***-------------2通道音频
1***-------------4通道音频
*0**-------------CD-DA(CD数字音频数据)
*1**-------------CD-ROM
**0*-------------不能数字拷贝
**1*-------------能数字拷贝
***0-------------无预先增强
***1-------------具有预先增强
控制数据CTL被设置为代表CD实际内容的一个值。后面所述的方式2和3的Q通道数据的控制数据CTL Q1至Q4以如方式1同样的方式设置。
下面四位Q5至Q8是一个地址ADR,其是表示数据Q9至Q80类型的控制位。
例如,当以16进制格式表示时0001或1的ADR表示接着的子Q数据Q9至Q80是方式1的音频CD的Q数据。
72位Q9至Q80是子Q数据,剩余位Q81至Q96是一个CRC码。
在72位Q9至Q80中的子数据具有图10A所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子Q数据由每个具有8位长度的数据段组成。
在子Q数据开头的数据段是一个轨道号码TNO。一个在01至99范围中n的轨道号码是轨道号码#n。一个AA轨道号码表示导出区。
轨道号码后面是代表轨道更细部分的一个索引。
索引后面进一步跟着MIN和SEC,其代表轨道播放时间,FRAME代表一个帧号码。
FRAME后面进一步跟着AMIN、ASEC和AFRAME,用于分别代表以分、秒为单位的绝对时间地址和一个帧号码。绝对时间地址是在第一轨道的开始点开始直到导出区的连续时间信息,其用0分、0秒和一个0帧号码表示。绝对时间地址因此是用于管理光盘90上轨道的绝对地址信息。
图10B是说明方式2的Q通道数据结构的一个图。
方式2的Q通道数据的地址ADR Q5至Q8被设置为以十六进制格式表示的0010或2,表示子Q数据Q9至Q80是方式的音频CD的Q数据。
方式2的子Q数据Q9至Q80是最多13位(十进制位)N1至N13或52(4×13)位(二进制位)的数据。数据N1至N13后面是全0位,其后面进一步跟着绝对时间AFRAME的一个帧号码和一个CRC码。
数据N1至N13是表示CD产品号的识别信息。数据N1至N13被用于所谓条形码。
图10C是说明方式3的Q通道数据的结构的一个图。CD规范允许一段方式3的Q通道数据被插入到至少100个相邻子码块中。
方式3的Q通道数据的地址ADR Q5至Q8被设置为以十六进制格式的0011或3,表示子Q数据Q9至Q80是方式3的音频CD的Q数据。
在方式3的子Q数据Q9至Q80的区中,一个由60位组成的ISRC(国际标准记录码)I1至I12被存储。
ISRC是用作一个轨道特有的号编或标识,其是一段音乐。一般来说,ISRC是用于为管理版权识别记录在CD上的轨道的一个国际标准码。
ISRC后面是0位,其后面进一步跟着绝对时间AFRAME的一个帧号码和一个CRC码。
在构成ISRC的数据I1至I12中的数据段I1至I5每个6位长度。6位被示出在图11的表中的二进制列上,用6位和八进制表示法表示的字符一起被示出在图11的表中。剩余数据段I6至I12每个以4位BCD表示法表示。两个0位被插入到数据I1至I5和数据I6至I12之间。
12位I1至I2是一个国家代码,其是以图11中所示的表示法表示的2个字符,用以识别国家名。
18位I3至I5是一个所有人代码,其是以图11中所示的表示法表示的2个字母数字字符和2个数字字符,用以以24480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识别所有人的名字。
8位I6至I7是记录年份,其是二个4位数字I6和I7,每个以BCD格式表示。
20位I8至I12是记录的轨道的序列号,其是五个4位数I8至I12,每个以BCD格式表示。
由这些信息段组成的ISRC被作为子码插入,其具有一个随轨道而变,允许该轨道被识别的值。
小型光盘的Q通道数据的结构在图10D中所示出。
如图所示,在小型光盘情况中,Q通道数据包括一个轨道号码TNO、索引信息INDEX和一个CRC码,但没有时间信息。
此外,认为用于存储CTL控制数据Q1至Q4和ADR地址Q5至Q8的区域每个被用“0000”填上。
5.实施例的典型HCMS管理操作
从迄今的说明可以看出,在这个实施例中,以一预定的高倍速的多速复制可以被执行。然而,也如在常规设备的描述中所提到的,会担心以高速复制同样的光盘或同样的轨道的频繁操作可能侵犯版权,因为这样的高速复制操作可能超出正常私人使用的范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由这个实施例实现的复制设备执行的高速复制操作中,通过施加每个轨道的一个限制来保护版权,其依照HCMS标准被用作一个记录的对象。也就是说,复制设备被设计成执行HCMS管理的配置。
前面已描述的内容被再一次证实如下。依照HCMS标准,作为一段音乐完成高速复制的一个轨道的下一个高速复制在开始该轨道高速复制的时间点以后至少74分钟的周期内被禁止。
由该实施例执行的典型HCMS管理操作被说明如下。
图12是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典型数据映象结构。
在图12所示的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相应于管理号码1至50的项目区被提供。已规定如经受HCMS管理的轨道一样多的管理号码。在这个例子中,最多50个轨道可以经受HCMS管理。
存储在相应于每个管理号码的项目区中的信息被分为二个主要类别,即一个轨道ID和一个定时器ID。轨道ID进一步被分为光盘特定信息和一个轨道号码。光盘特定信息包括总播放时间、轨道总数和导出地址。
在光盘特定信息中所包含的三段信息,即总播放时间、轨道总数和导出地址可以根据记录轨道的光盘上的TOC信息获得。
从参照图8A和9的描述可以看出,CD的TOC说明用分、秒和帧表示记录在该CD上的每个轨道的开始点和导出区的开始点。因此,根据这些开始点,可以获得在光盘特定信息中所包含的三段信息,即总播放时间、轨道总数和导出地址。更明确地说,总播放时间作为所有轨道播放时间之和来求得。轨道总数根据具有A1值的POINT的最后一个轨道的数目来求得。导出地址通过参照具有A2值的POINT的导出轨道的开始点求得。
当总体上考虑总播放时间时,轨道总数和导出地址时,可能把它们看作CD特定信息,即一个CD独有的信息。也就是说,一套这些三段信息可以象光盘特定信息一样被处理。然后,通过组合CD特定信息和在一个CD中由CD特定信息识别的一个轨道号码,可以获得用作一个轨道ID供识别一个轨道的信息。
应当指出,因为总播放时间、轨道总数、导出地址和轨道号码分别是2字节、1字节、2字节和1字节长度,所以一个轨道ID具有6字节的总长度。
一个定时器ID被分配给在定时器单元23中配备的许多定时器中的每一个。在图12中所示的一个定时器ID区被用于存储在定时器单元23中配备的定时器的定时器ID,供如下所述的HCMS管理用。
在定时器单元23中配备有与可控制轨道一样多的定时器。一般来说,可控制轨道的数目,即最大轨道数是50。因此,在这个情况中,配备有50个定时器。所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也包含50项目,每个包含一个定时器ID字段。在这个情况中,2字节定时器ID字段被用于存储具有在01h(或十进制数1)至32h(或十进制数50)范围中的一个值的定时器ID。
一开始,没有轨道被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然后,当二个轨道Tr1和Tr2被以高速从CD复制到MD时,如图12所示轨道Tr1和Tr2被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为方便起见,下文令CD称为CD-1。
根据从CD-1读出并存储在RAM 21a的TOC信息,假设总播放时间、轨道总数和导出地址分别求得为45分37秒、18和45分55秒。
在这个情况中,采用CD-1轨道Tr1的高速复制一致的定时,系统控制器21首先存储表示45分37秒的4537h的总播放时间、代表18个轨道的18h的轨道总数和代表45分55秒的4555h的导出地址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第一项目中,如图12所示该项目用管理号码1表示。在轨道号码字段中,代表轨道号码1的01h值被列入。轨道号码1是开始高速复制的轨道的ID。
如上所述,帧号码被从总播放时间和导出地址的表示中忽略。然而,应当指出,实际上帧号码可能被包含在列入总播放时间和导出地址的每个字段中的数值表示中。
此外,当一个轨道ID新存储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时,在时间器单元23中使用的一个未使用的定时器被选择并被启动。所选择的定时器的定时器ID与新列入的轨道ID联系起来。在定时器单元23中使用的每个定时器是一个74分钟定时器。一旦被启动,定时器工作以便递减计数从启动时间开始的74分钟周期。应当指出,每个定时器可以被设置为倒过来递增从0至74分钟计数。
在这个情况中,所选择的定时器的定时器ID与总播放时间、轨道总数、导出地址和轨道ID一样被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相同项目的定时器ID字段中。
也就是说,01h的定时器ID被列入为与从CD-1的轨道Tr1的高速复制开始相联系的已启动的定时器。因此,在用管理号码1表示的项目的定时器ID字段中,01h的值如图12所示被列入。
然后,当从CD-1的轨道Tr1的高速复制被完成时,开始从CD-1的轨道Tr2的高速复制。
在这个情况中,在用管理号码2表示的项目的定时器ID字段中,02h值被列入为CD-1的轨道Tr2,如图12所示。也就是说,CD-1的轨道Tr2的ID被列入到用管理号码2表示的项目的定时器ID字段中,同时,具有在定时器单元23中一般为02h的一个ID的定时器被启动,而02h的定时器ID被列入到相同项目的定时器ID字段中。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与CD-1不同的CD-2的轨道Tr1被进行高速复制。
在这个情况中,CD-2的轨道Tr1被列入到如图12中所示的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用管理号码3表示的一个项目中。具体来说,列入到该项目中的内容是轨道ID和定时器ID 03h,其是被赋予在记录在CD-2上的轨道Tr1的高速复制开始时被启动的定时器。轨道ID包括CD-2的光盘特定信息和一个轨道号码01h。在这个情况中,光盘特定信息包括一个总播放时间1211h、一个轨道总数03h和一个导出地址1234h。
在上述的情况中,经受高速复制的3个轨道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所列入的3个轨道所启动的具有01h、02h和03h定时器ID的定时器实际上在定时器单元23中自它们各自的轨道的高速复制操作开始起递减计数。在一个时间点上,具有01h、02h和03h定时器ID的定时器分别具有定时器时间180、200和210,如图12所示。
当系统控制器21对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一个轨道的所启动的定时器的定时器时间需要参照HCMS管理表存储器22时,系统控制器21规定所希望轨道的ID和在对HCMS管理表存储器22访问中的定时器的ID以读出定时器时间。更明确地说,为了获得记录在CD-1上轨道Tr1的定时器时间,系统控制器21对用轨道Tr1的ID和分配给轨道Tr1的定时器的ID表示的一个项目,即用管理号码1表示的一个项目进行定时器时间的访问。
由在定时器单元23中使用的每个定时器所测得的时间具有一个最大值74分钟。在图12中所示的每个定时器的定时器时间是代表在74分钟周期中的剩余时间的数字。因此,一个定时器时间的开始值代表以一个预定分辨率的74分钟周期。对于20秒分辨率,例如定时器以20秒间隔递减计数,即定时器每20秒递减的定时器时间,初始定时器时间被设置为如下值:
74×60/20=222<255
因为初始值小于255,因此定时器可以用一个具有1字节大小的变量来充分地实现。
当等于74分钟的时间周期过去时,即当相应于存储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一个轨道ID的一个定时器的定时器时间变为0时,在相应于该定时器的轨道ID和定时器ID的一个项目中的所有信息段都被从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抹去。
在如图12所示用管理号码1至50表示的项目的例子中,用4和4以后的数字的管理号码表示的项目没有被使用。在一个未使用的项目中,全部0被存储。具体来说,0000h、00h、0000h和00h被分别存储在总播放时间、轨道总数、导出地址和轨道号码的字段中。定时器ID字段也被设置为00h,表示这个项目没有定时器被使用。
在这个实施例中,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以上述方式被配置。应当指出,存储在每个项目的字段中的数字表示仅仅是具有代表性的表示法。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该实施例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表示法。
假设例如在此刻,如图12所示轨道被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以及与所列入轨道相联系的定时器正在测量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HCMS管理被执行以限制所列入轨道的高速复制如下。
首先,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三个轨道,即CD-1的轨道Tr1和Tr2以及CD-2的轨道Tr1如图12所示是处于HCMS管理之下以禁止轨道的高速复制。更明确地说,复制设备被设计成具有如下规范的一种配置,即至少禁止完成了高速复制的轨道例如CD-1的轨道Tr1或Tr2或CD-2的轨道Tr1由用户再次执行高速复制的企图中的复制和记录操作。也就是说,该规范禁止具有与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列入的一个轨道ID匹配的一个ID的轨道的高速复制。
其次,复制设备的配置必须允许免除高速复制禁止的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免除高速复制禁止的一个轨道是一个不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轨道。这样的一个轨道的例子首先是记录在一个不是CD-1和CD-2的CD上的轨道,记录在CD-1上不是轨道Tr1和Tr2的轨道以及记录在CD-2上不是轨道Tr1的轨道。
如上所述,当相应于存储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一个轨道ID的一个定时器的递减计数周期结束时,在相应于轨道ID和该定时器的定时器ID的一个项目中的所有信息段被从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抹去,因此用轨道ID表示的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以后被允许。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定时器时间首先具有相当于约50分钟的一个值180。因此,当大约50分钟周期从此刻起过去了时,对记录在CD-1上的轨道Tr1来说,在一个用管理号码1表示的项目中的所有信息段被从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抹去,因此在CD-1上的轨道Tr1的高速复制以后被允许。
这样一来,在这个实施例中,被以高速复制一次的一个轨道的再次高速复制在该轨道高速复制操作开始后一般74分钟周期内被禁止,因此在该周期内再次高速复制该轨道的企图将以失败告终。因此有可能保护版权免遭在短时间内执行同一轨道的多次拷贝操作的侵犯。
如上所述,记录在一个CD上的TOC信息被与一个轨道号码结合构成一个轨道ID。然而,应当指出,一个轨道ID也可以从前面参照图10C说明的一个ISRC来构成。然而,在这个情况中,因为ISRC是插入到每个轨道的数字音频数据内的信息,所以关于记录在一个CD上的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是否被允许或被禁止的判断必须在该轨道被从该CD重放以及方式3的Q通道数据被提取之后形成。
在这个实施例的情况中,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在图12中所示的一个轨道ID从TOC信息中被形成,所以关于记录在一个CD上的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是否被允许或被禁止可以在该轨道被从该CD重放之前形成。
为了比较的目的,假设HCMS管理的执行是基于上面所述的ISRC。在这种情况中,系统控制器21在从一个CD以1倍速重放一个轨道的操作被开始之后检测在方式3的Q通道数据中所包含的一个ISRC所花的时间是约1秒,其在至少一个ISRC总是被包含在100个子码块中的假设下相应于75个子码块。尽管这样的一个时间取决于实际重放速度,但是一个ISRC可以在1秒内以几乎非常高的可靠性被检测。此外,在根据ISRC执行HCMS管理中,ISRC本身被用作一个轨道ID。因此,与图12所示的轨道ID不同,从该CD的TOC信息创建一个轨道ID的过程被取消。因而,根据ISRC的HCMS管理可以认为是充分可行和有用的技术。
正如一个较简单的HCMS管理技术一样,有可能实现全部管理,从而用作一个拷贝源的一个记录媒体例如CD被看作一个单位。更确切地说,在这种情况中,通过把前面参照图12解释的光盘特定信息与一个定时器ID相结合来执行管理。
也就是说,一般仅仅一个光盘ID,即光盘特定信息被存储在图12所示的轨道ID字段中,供每次执行高速复制用。除了光盘ID,一个定时器ID被存储。当该光盘的高速复制开始时,在定时器单元23中用定时器ID表示的一个定时器被启动。
然后,当企图进行高速复制一个CD时,该CD的光盘ID被与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光盘ID相比较。如果该CD的光盘ID与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任何一个光盘ID匹配的话,那么该光盘的高速复制被禁止。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该CD的光盘ID与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任何一个光盘ID不匹配,那么该光盘的高速复制被允许。
然而,在这个简单的HCMS管理的情况中,管理按光盘单位执行。因此,例如当记录在该CD上的轨道Tr1被以高速复制时,不仅轨道Tr1而且剩余的轨道Tr2及记录在该CD上以后的轨道在从轨道Tr1的高速复制开始起的74分钟周期内被禁止。
应当指出,初始定时器时间或本实施例为保护版权所采用的高速复制禁止周期不限制于74分钟,特别是如果不必遵守HCMS规则的话。依照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实际使用条件和版权保护效果的结果,高速复制禁止周期可以被设置为小于或大于74分钟的一个值。
令轨道的平均播放时间是约3分钟。在这个情况中,初始定时器时间可以不用怀疑地被设置为3分钟,其等于一个轨道的播放时间。此外,一个定时器的时间测量的开始不一定与同该定时器相关的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的开始相重合。相反,一个定时器的时间测量可以在与该定时器相关的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期间的某一时间开始。例如,一个定时器的时间测量可以不用怀疑地在与该定时器相关的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的终了时开始。
6.实施例的复制操作
6-1.第一实施方式
通过采用迄今给出的描述作为基础,下面的描述说明用该实施例执行的复制操作的一个例子。该复制操作在通过采用前面参照图12所述的技术执行HCMS管理的条件下被实现。
图13是说明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举例说明一个典型的复制操作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
如图所示,四个轨道Tr1至Tr4已被记录在一个CD上。作为HCMS管理的目前状态,轨道Tr1和Tr3被免除HCMS管理,而轨道Tr2和Tr4每个是HCMS管理的一个对象。也就是说,轨道Tr2和Tr4在以现在的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74分钟内曾经进行过一次高速复制,并因此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上,从而禁止从那里高速复制。另一方面,轨道Tr1和Tr3没有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因此它们的高速复制被允许。
在HCMS管理的这样一个状态中,假设用户如图13所示将CD安装在用这个实施例实现的复制设备上。然后,用户执行一个为实现以高速复制设置一个高速复制方式的操作和一个从CD到MD复制全部轨道的操作。
在这种情况中,CD单元以轨道号码增加的次序从CD重放轨道,而MD单元在一个复制记录操作中把轨道记录到MD上。因此,复制操作从轨道Tr1开始。
因为记录在CD上的第一被复制轨道Tr1被免除HCMS管理,所以轨道Tr1的高速复制被允许。这样一来,在用这个实施例实施的复制设备中,轨道Tr1被进行高速复制,被记录到MD上。在轨道Tr1的高速复制的开始时,把轨道Tr1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过程也被执行。因为轨道Tr1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所以禁止重新高速复制轨道Tr1的管理被执行,直到自轨道Tr1的高速复制开始起的74分钟周期已过去为止。
当轨道Tr1的高速复制被完成时,试图开始轨道Tr2的高速复制。然而,因为轨道Tr2已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所以禁止重新高速复制轨道Tr2的管理被执行。
在这个情况下,这个实施例为轨道Tr2把复制速度转换到1倍速,它的高速复制被禁止,在以1倍速的复制操作中将轨道Tr2从CD拷贝到MD。
然后,轨道Tr2的1倍速复制操作的完成被当作开始轨道Tr3的高速复制的时间。因为记录在CD上的轨道Tr3被免除HCMS管理,所以轨道Tr3的高速复制被允许。因此,在用这个实施例实现的复制设备中,复制速度被转换回到预定的多倍速上,并且轨道Tr3被进行高速复制,被记录在MD上。
当轨道Tr3的高速复制完成时,试图开始轨道Tr4的高速复制。然而,因为轨道Tr4已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所以禁止重新高速复制轨道Tr4的管理被执行。在这个情况中,非常象轨道Tr2一样,这个实施例为轨道Tr4把复制速度转换到1倍速,它的高速复制被禁止,在以1倍速的复制操作中将轨道Tr4从CD拷贝到MD。
在常规设备中,当试图开始一个轨道的高速复制时,在以高速复制方式执行的一个记录操作期间该轨道的高速复制被禁止,复制操作本身是不连续的。
另一方面,在这个实施例情况中,高速复制被允许的一个轨道被进行高速复制,而对高速复制被禁止的另一个轨道来说,复制速度被转换到1倍速供执行如上所述的其它轨道的复制操作。
在高速复制方式下,对高速复制被禁止的一个轨道来说,复制速度被转换到1倍速,即一个低的速度供执行该轨道的不违背HCMS规则的复制操作。用这种方法,以高速复制方式执行的记录操作可以被继续直到最后一个轨道,不会在处理的过程中暂停复制/记录操作。
图14示出代表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执行的操作,即如图13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给出的复制操作的流程图。应当指出,系统控制器21执行由该流程图代表的操作。
如图所示,该处理从步骤S101开始,在该步骤上,系统控制器21进入等待进行高速复制的请求的状态。当用户通过一般地执行一个开始高速复制操作发出一个高速复制的请求时,该处理流程进行到步骤S102。
在步骤S102,HCMS管理表存储器22被查询有关被复制的当前轨道的信息。当前轨道是记录在选作此刻被复制轨道的CD上的轨道中的一个。当步骤S102的操作被第一次执行时,在图13所示的该CD的重放次序中第一轨道被当作是当前轨道。
该处理流程然后进到步骤S103,以便形成关于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是被禁止还是被允许的判断,即通过在步骤102上查询HCMS管理表存储器22是否发现有关当前轨道的信息的判断。查询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结果表明当前轨道的信息没有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这可以解释为允许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在这种情况中,该处理流程进入到步骤S104。另一方面,查询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结果表明当前轨道的信息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这可以解释为禁止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在这种情况中,该处理流程进入到步骤S108。
如上所述,如果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被允许,那么该处理流程随后进入到步骤S104,以形成关于当前复制速度是1倍速还是高速的判断。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当前复制速度是高速,那么该处理流程直接进入到步骤S112。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的结果表明当前复制速度是1倍速,那么该处理流程经由步骤S105、S106和S107进入到步骤S112。
在步骤S105,执行暂时中止CD的重放操作和MD的记录操作的控制。在紧挨着的前一个轨道的重放操作完成之后但在当前轨道的重放操作之前暂时中止CD的重放操作。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将紧挨着的前一轨道的数据写入MD上数据的最后一个存储单元的一个区的操作完成的时刻,MD的记录操作被暂时中止。在后面要描述的在步骤S109上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105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106,把复制速度从1倍速转换到高速的控制被执行。也就是说,在CD单元中CD的旋转速度被控制到N倍CLV,在CD单元中使用的供给各种部件的一个时钟信号的频率如前面参照图2所述那样,也被设置为等于正常时钟频率的N倍的一个值。
该处理流程然后进入到步骤S107,进入等待在CD单元中各种伺服控制操作以N倍速执行之后达到稳定条件的状态。然后,该处理流程进入到步骤S112。应当指出,系统控制器21能够通过监测PLL电路39的工作状态来确定PLL电路39是否已进入N倍速上的锁定状态来形成一个关于在CD单元中各种伺服控制操作是否在步骤S107上已达到稳定的判断。一般来说,在这个实施例的实际实现中,当PLL电路39进入N倍速上的锁定状态时,会产生一个预定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中,系统控制器21能够通过检测锁定状态所产生的信号来形成关于在CD单元中各种伺服控制操作是否在步骤S107上已达到稳定的判断。
在步骤S112,把当前轨道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过程被执行。更详细地说,一个轨道ID根据目前安装在CD单元上的CD的TOC信息和如前面参照图12所述的当前轨道的号码来构成。该轨道ID和一个定时器ID然后被列入到由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可获得的管理号码表示的一个项目中。然后,由被列入定时器ID表示的一个定时器被启动。
在把当前轨道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处理完成之后,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113,在该步骤上CD和MD单元的控制操作开始,以便正确地执行后面的复制当前轨道的过程。当该处理流程经由步骤S104和S112或经由步骤S104、S105、S106、S107和S112到达步骤S113时,控制被执行以同步地执行作为高速复制的MD单元的记录操作和CD单元的重放操作。另一方面,当该处理流程经由步骤S108或经由步骤S108、S109、S110、S111和S112到达步骤S113时,同步地执行作为1倍速复制的MD单元的记录操作和CD单元的重放操作的控制被执行。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3上所形成的判断的结果表明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被禁止,那么该处理流程进行到步骤S108,以形成关于当前复制速度是一倍速还是高速的判断。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当前复制速度是1倍速,那么该处理流程直接进到步骤S113,开始作为1倍速复制的MD单元的记录操作和CD单元的重放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8上所形成的判断的结果表明当前复制是高速,那么该处理流程经由步骤S109、S110和S111进入到步骤S113。在步骤S109,暂时中止CD的重放操作和MD的记录操作的控制被执行。在步骤S110,把复制速度从高速转换到1倍速的控制被执行。该处理流程然后进入步骤S111,进入等待在CD单元中各种伺服控制操作以1倍速被执行之后达到稳定条件的状态。然后,该处理流程进入到步骤S113,开始当前轨道的1倍速复制操作。
该处理流程继续从步骤S113到步骤S114,进入等待在目前正在进行重放操作的CD中更换轨道的状态。当轨道更换被检测时,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115。
在步骤S115,系统控制器21形成一个关于在用作复制记录媒体源的CD中是否存在作为未被复制对象的剩余的待重放轨道的判断。一般来说,轨道从CD以轨道号码递增的次序被重放。在这种情况中,步骤S115的判断一般通过确定在步骤S114上所检测的一个轨道更换是否出现在重放具有最末轨道号码的一个轨道的操作之后。
如果在步骤S115上所形成的判断的结论表明在CD中存在作为未被复制对象的剩余的待重放轨道,那么该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102,在该步骤上查询HCMS管理表存储器22有关一个新的待复制的当前轨道的信息。当该处理流程从步骤S115返回到步骤S102时,CD上的下一个待重放的并在下一个复制操作中被记录到MD中的轨道如在步骤S114中所检测的轨道更换所表示的被当作新的当前轨道。
通过重复执行上述的步骤S102至S115的操作,可以连续地执行复制操作,对如同图13所示的那些允许高速复制的轨道执行高速复制,对如同一图所示的那些禁止高速复制的轨道执行一倍速复制。
如果在步骤S115中所形成的判断的结论表明在CD中不再存在作为未被复制对象的剩余的待重放轨道,那么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116,在该步骤上CD的重放操作和MD的记录操作被停止。此外,必要的结束处理,例如更新记录在MD上的U-TOC的过程如果要求的话依照迄今所获得的处理结果被执行。
6-2:第二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被用作举例说明复制操作。另外在由第二实施方式举例说明的复制操作中,如图12所示HCMS管理被执行,以便实现高速复制方式的复制和记录。
第二实施方式通过参照图15A至21被用于举例说明复制操作。
在这个例子中用作复制源的记录媒体是一个如图15A所示的记录10个轨道Tr1至Tr10的CD-A。另一方面,用作复制目的的记录媒体MD是如图15B所示根本没有音频数据被记录在它的可记录用户区的所谓空白光盘。应当指出,如一般所知,数据在一个MD的信号面上创建的圆形轨道上从最内侧周线开始以朝向最外层的周线轨道方向被记录。
在第二实施方式下,记录在图15A所示的CD-A上的所有数据经受以高速复制方式复制和记录到如图15B所示的MD的过程。
图16A至16E各个是说明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数据和由第二实施方式举例说明的复制操作过程中的步骤的图示。这些图用步骤①至⑦说明复制操作的一个过程。
更具体来说,图16A示出在把记录在如图15A所示的CD-A中的所有数据复制到如图15B所示的MD中的操作之前刚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数据。如图16A所示,记录在CD-A上的轨道Tr2和Tr4的轨道ID被分别列入到由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管理号码1和2表示的项目中。
两个轨道ID均包括公共信息,即40分23秒的CD-A总播放时间,轨道总数10和41分00秒的导出地址,如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由管理号码1和2表示的两个项目中,存储在总播放时间字段中的值4023h、轨道总数字段中的值10h、导出地址字段中的值4100h所表示的。由管理号码1表示的项目包括在轨道号码字段中的轨道号码02h和在轨道Tr2的定时器ID字段中的定时器ID 01h。另一方面,由管理号码2表示的项目包括在轨道号码字段中的轨道号码04h和在轨道Tr4的定时器ID字段中的定时器ID02h。
此刻,在由管理号码1表示的项目中由定时器ID 01h表示的一个定时器的定时器时间是30。另一方面,在由管理号码2表示的项目中由定时器ID 02h表示的一个定时器的定时器时间是200。在这个管理状态下,在记录在CD-A上的10个轨道中的二个轨道Tr2和Tr4现在在HCMS管理下禁止从那里高速复制。
假设例如用户安装分别如图15A和15B中所示的CD-A和MD到由这个实施例实现的复制设备上,并然后在操作单元19上执行一个预定的操作,在由图16A中所示的管理状态代表的条件下开始高速复制。
当所要求的高速复制被开始时,本质上CD单元从CD-A以轨道号码递增的次序重放轨道Tr1至Tr10,并将重现的轨道传送到MD单元。MD单元然后把从CD-A重放的轨道Tr1至Tr10的音频数据写入到MD上。
如从图16A所示的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项目可见,从CD-A最先重放的轨道Tr1没有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因此,轨道Tr1可以以高速复制。这样一来,首先在该过程的步骤①,轨道Tr1被以高速复制。在轨道Tr1高速复制开始的时刻,轨道Tr1被列入到一般由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一个管理号码3表示的一个项目中。然而,应当指出,用这样一个时刻列入轨道Tr1的操作在图16A中没有明白地示出。更确切地说,标识轨道Tr1和在那个时间被启动的一个定时器的定时器ID的轨道ID被列入到用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一个管理号码3表示的项目中。对如在下文描述的以前经受高速复制的一个轨道也执行这个数据列入操作。
当自在该过程的步骤①上所执行的轨道Tr1的高速复制开始起大约等于轨道Tr1的播放时间的一个时间周期过去时,在图16A中所示的HCMS管理状态改变为在轨道Tr1的高速复制的结束时在图16B中所示的一个HCMS管理状态。
如图16B所示,由于在轨道Tr1的高速复制期间在相应定时器中发生的递减计数操作,定时器ID 01h和02h的定时器时间被递减对应于轨道Tr1高速复制持续时间的差,到达小于在图16A中所示的那些值的值。然而,在图16B所示的管理状态中,在CD-A上的轨道Tr2和Tr4的高速复制仍被禁止,如同是在图16A所示的管理状态。
在该过程的步骤①上所执行的轨道Tr1的高速复制被完成以后,CD单元一般执行重放轨道Tr2的一个操作。然而在此时,如由图16B中所示的HCMS管理状态所表示的那样,轨道Tr2的高速复制仍被禁止。
在这样的情况中,轨道Tr2本身的复制操作在这个第二实施方式的这个阶段不能执行但将在以后执行。相反,在重放次序中的下一个轨道被以高速顺序地复制。下面的轨道都是在此刻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即允许高速复制的轨道。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推迟此刻当作HCMS管理对象的轨道,即高速复制被禁止的轨道的复制。相反,高速复制此刻被允许的轨道以高速从CD-A顺序地按照重放次序被复制并记录到MD。
在这种情况中,轨道Tr2后面的轨道Tr3是在重放次序中高速复制被允许的第一轨道。因此,在轨道Tr1的高速复制完成之后,在该过程的步骤②轨道Tr3被以高速复制。也就是说,在轨道Tr1的多倍速复制被完成之后,在CD单元中发生至轨道Tr3的轨道变更。轨道Tr3随后以与轨道Tr1同样的方式被以多倍速复制。然后,通过以多倍速的重放操作所获得的数据被记录在MD上。
在该过程的步骤②中执行的轨道Tr3的高速复制完成之后,HCMS管理状态转换为在图16c中所示的状态。
如图16c所示,由于在轨道Tr3的高速复制期间在各自的定时器中发生的递减计数操作,定时器ID 01h和02h的定时器时间被递减对应于轨道Tr3高速复制持续时间的差,到达小于在图16B中所示的那些值的值。然而,在图16C所示的管理状态中,定时器ID 01h和02h的定时器时间还没有变为0,表示在CD-A上的轨道Tr2和Tr4的高速复制仍被禁止,如同是在图16B所示的管理状态。
因此,在该过程的步骤②上所执行的轨道Tr3的高速复制完成之后,作为在重放次序中下一个轨道的轨道Tr4的复制操作没有被执行。依照HCMS管理的现在的状态,轨道Tr4后面的6个轨道Tr5至Tr10都可以进行高速复制。因此,在该过程的步骤③上,复制设备以高速连续地复制轨道Tr5至Tr10。
当在该过程的步骤③上所执行的轨道Tr5至Tr10的高速复制完成时,2个轨道Tr2和Tr4,每个被当作HCMS管理的对象因此在高速复制开始时不能进行高速复制,它们仍被从如图15A所示的CD-A重放。
在该过程的步骤③上所执行的轨道Tr5至Tr10的高速复制完成的时刻,HCMS管理的状态转变成图16D所示的状态。在这个图所示的状态中,由于相应于高速复制的时间已过去,所以定时器ID 01h的定时器时间已变成0。该定时器时间和定时器ID被列入到由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管理号码1表示的图15A的轨道Tr2的项目中。
也就是说,在该过程的步骤③上所执行的轨道Tr5至Tr10的高速复制完成的时刻HCMS管理的状态表明记录在CD-A上的轨道Tr2已被免除HCMS管理,因而轨道Tr2的高速复制此后被允许。
另一方面,在同样的时刻,轨道Tr4的与定时器ID 02h有关的定时器时间没有变为0。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刻的HCMS管理的状态表明轨道Tr4仍是HCMS管理的对象,因而轨道Tr4的高速复制仍被禁止。
实际上,列入由管理号码1表示的项目中的数据如上所述的那样在定时器时间变为0的时刻被从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抹去。然而,为使解释易于理解,列入到记录在CD-A上的轨道Tr2的由管理号码1表示的项目中的数据在图16D中被保留。
在这样的HCMS管理状态中,高速复制被允许的轨道Tr2在这个第二实施方式中该过程的步骤④上的高速复制中被以高速复制。
在该过程的步骤④上所执行的轨道Tr2的高速复制完成的时刻,剩下的待复制的轨道仅是轨道Tr4。在该过程的步骤④上所执行的轨道Tr2的高速复制被完成时刻HCMS管理的状态如图16E所示。如这个图所示,轨道Tr4的由存储器22中的管理号码2表示的项目包括与定时器ID 02h有关的定时器时间110。HCMS管理的这个状态表明轨道Tr4的高速复制仍被禁止。
在这样的情况中,剩下的轨道Tr4在该过程的步骤⑤上被以1倍速进行复制和记录。当轨道Tr4的1倍速复制和记录完成时,在该过程的步骤⑥上执行结束复制和记录操作的处理。更具体来说,在CD单元完成CD-A的重放操作之后,MD单元在轨道Tr4的数据被完成写入MD的时刻结束把音频数据记录到MD的操作。
图17A和17B是说明由MD单元在图16所示的过程的步骤①上所执行的数据记录的结果的图。
更明确地说,图17A是说明在MD上一个可记录的用户区的图,该区如图15B所示是处在空白状态但现在包含以轨道为单位所记录的数据。在图17A至17C中所示的轨道号码Tr1至Tr10与在图15A中所示的CD-A的那些号码相同。
如图17A所示,在前面所述的过程的步骤①至⑥上所执行的复制处理中,MD单元把轨道的音频数据写入到可记录的用户区,从在内周线上的区开始,以朝着外周线的方向一个挨一个以下列次序写入:Tr1→Tr3→Tr5→Tr6→Tr7→Tr8→Tr9→Tr10→Tr2→Tr4。在这个图中,在轨道Tr4的记录区的末尾与正好在导出开始地址之前的存储单元之间的一个区是空白区。
这个图也示出记录一个轨道的每个区的开始和结束地址,其如在后面解释U-TOC扇区0的一个管理状态中所描述的那样被存储在U-TOC扇区0中。开始和结束地址被说明如下。应当指出,记号A0至A21各表示一个地址,它们实际上有一个实际值。
[轨道号码(区):开始地址,结束地址]
[Tr1:A0,A1]
[Tr2:A2,A3]
[Tr3:A4,A5]
[Tr4:A6,A7]
[Tr5:A8,A9]
[Tr6:A10,A11]
[Tr7:A12,A13]
[Tr8:A14,A15]
[Tr9:A16,A17]
[Tr10:A18,A19]
[空白区:A20,A21]
MD单元基本上通过顺序地将升序的轨道号码以轨道记录在MD上的时间顺序分配给轨道来控制记录在MD上的轨道。
在图16所示的过程的步骤①至⑥,轨道Tr1至Tr10以图17B的下面一行上所示的次序Tr1→Tr3→Tr5→Tr6→Tr7→Tr8→Tr9→Tr10→Tr2→Tr4从CD-A复制到MD。
在图17B上面一行上所示的轨道号码以在该过程的步骤①至⑥在下面一行上所示的次序被分配给记录在MD上的各自的轨道。更详细地说,轨道号码#1、#2、#3、#4、#5、#6、#7、#8、#9和#10分别被分配给记录在CD-A上的轨道Tr1、Tr3、Tr5、Tr6、Tr7、Tr8、Tr9、Tr10、Tr2和Tr4。
在如迄今对第二实施方式所解释的复制操作一样的复制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即轨道被以记录次序记录在MD上,与分配给CD中的轨道的升序的轨道号码的次序不匹配。
如果轨道记录在MD上的次序,即由MD单元分配给轨道的升序的轨道号码的次序仍处于与如图17B中所示的由CD分配给轨道的升序的轨道号码的次序不匹配的状态,那么用户将产生与由MD单元分配给轨道的升序的轨道号码的次序不协调的感觉。用户自然希望由MD单元分配给轨道的升序的轨道号码的次序与由用作复制源的CD分配给轨道的升序的轨道号码的次序匹配。在这种情况中,用户必须不怕麻烦通过重新排列MD上的轨道来编辑MD。因此,用户负担的工作量就增加了。因此希望通过把轨道号码以与在CD单元中设置的相同的次序分配给轨道来控制记录在MD上的轨道,尽管记录在MD上的轨道通过如对第二实施方式所解释的复制操作一样的复制操作来获得。
鉴于上述理由,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该过程的步骤⑥上所执行的复制和记录处理被完成之后,在该过程的步骤⑦上以在CD单元中相同的次序设置重新排列记录在MD上的轨道的处理被自动执行。更确切地说,在这个处理中,在用别种方法处理轨道的图17B中所示的记录在MD上的轨道次序被改变为如图17C所示的次序。也就是说,分配MD上的轨道号码#1至#10对应地到从CD-A复制的轨道Tr1至Tr10的控制被执行。
下面说明实现在该过程的步骤⑦上所执行的处理的一种配置。
为了执行该处理,首先必不可少的是,在执行复制和记录过程时,系统控制器21存储在CD单元中所设置的轨道次序。
因此,在执行例如由第二实施方式示例说明的复制操作中,如图18所示的一个复制次序表被配备在RAM 21a中。每当在通过图16所示的过程的步骤①至⑥逐个轨道复制的期间执行从CD-A复制一个轨道的复制操作时,系统控制器21对复制操作的一个次序号码以一个槽记录在复制次序表中的轨道的轨道号码。实际上,图18是说明复制次序表内容的图,它作为经由图16所示的过程的步骤①至⑥逐个轨道复制的最后结果来获得。
系统控制器21更新记录在U-TOC中的数据,以便将轨道重新排列为一个新的次序,下面将参照复制次序表的内容来描述。
图19是说明在一个轨道重新排列过程之前在图16所示的过程的步骤⑥上所执行的复制和记录操作结束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3中的在U-TOC扇区0中的部分项目指针表和管理表(或部分项目表)的图。对于一个部分项目,包含一个表槽。
在部分项目指针表中每个部分项目指针和在管理表中每个链接信息都是1字节数据,而在管理表中每个开始地址和每个结束地址都是3字节数据。在部分项目指针或链接信息中的符号“-”代表一个部分项目指针或链接信息00h,而在开始地址或结束地址中的符号“-”代表一个开始地址或一个终止地址0000 00h。
因此,P-DFA的符号“-”代表一个P-DFA值00h,它表示在光盘1上可记录用户区中没有缺陷。
在U-TOC扇区0中,值01h至0Ah设置在部分项目指针P-TNO1至P-TNO10上,值0Bh设置在部分项目指针表中的部分项目指针P-FRA上,开始地址A0至A20设置在部分表中,终止地址A1至A21设置在部分表中,与在图17B的上面一行中所示的轨道号码#1至#10对记录在MD上的轨道的分配和图17A所示的开始和终止地址对由轨道号码#1至#10表示的记录区和一个空白区的分配相匹配。另一方面,在U-TOC扇区0的部分表中轨道Tr1至Tr#10的存储单元与在图17A和图17B下面一行中所示的它们的存储单元相匹配。
如图19所示,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1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1设置在01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一轨道的轨道Tr1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0和终止地址A1的一个部分项目01h。
以同样的方式,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2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2设置在02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二轨道的轨道Tr3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2和终止地址A3的一个部分项目02h。
由于同样原因,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j的部分指针P-TNOj设置在0jh,指向部分项目0jh,其中j=3至8。部分项目0jh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j个轨道的轨道Trm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k和终止地址Al,其中k=2j-2,l=2j-1和m=j+2。
也就是说,对于j=3,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3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3设置在03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三个轨道的轨道Tr5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4和终止地址A5的一个部分项目03h。以同样方式,对于j=4,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4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4设置在04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四个轨道的轨道Tr6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6和终止地址A7的一个部分项目04h。由于同样原因,对于j=5,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5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5设置在05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五个轨道的轨道Tr7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8和终止地址A9的一个部分项目05h。
同样,对于j=6,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6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6设置在06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六个轨道的轨道Tr8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0和终止地址A11的一个部分项目06h。类似地,对于j=7,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7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7设置在07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七个轨道的轨道Tr9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2和终止地址A13的一个部分项目07h。最后,对于j=8,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8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8设置在08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八个轨道的轨道Tr10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4和终止地址A15的一个部分项目08h。
以同样方式,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9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9设置在09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九个轨道的轨道Tr2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6和终止地址A17的一个部分项目09h。
由于同样原因,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10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10设置在0A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的第十个轨道的轨道Tr4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8和终止地址A19的一个部分项目0Ah。
同样,部分项目指针P-FRA设置在0Bh,指向包含记录从CD-A复制其它轨道可获得的一个空白区的开始地址A20和终止地址A21的一个部分项目0Bh。
应当指出,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每个部分项目01h至0Bh不包含链接信息。
类似地,部分项目指针P-EMPTY设置在0Ch,指向在该管理表中的第一未用部分项目0Ch。包括最后一个部分项目FFh的所有后来的部分项目都是未被使用的。未用部分项目通过使用链接信息段被链接。
用存储在图19所示的U-TOC中的信息,记录的轨道通过从轨道号码#1至轨道号码#10的轨道号码次序被控制,这些号码设置在MD上并且与前面所述的如图17B所示的设置在CD上的从轨道Tr1至轨道Tr10的轨道次序不匹配。为了使设置在MD上从轨道号码#1至轨道号码#10的轨道号码次序与如图17C所示的设置在CD上的从轨道Tr1至轨道Tr10的轨道次序相匹配,需要将存储在U-TOC中的信息通过参照图18所示的复制次序表修改为反映与该轨道次序相匹配的一个轨道号码次序的U-TOC信息。
从CD-A复制的轨道Tr2被用于示例说明对存储在U-TOC中的信息进行修改的一个例子。
因为轨道Tr2作为第九个轨道被复制,因此,在MD上记录轨道Tr2的一个区被描述在图19所示的U-TOC的部分项目09h中,其用设置在09h的MD上的轨道号码#9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9指向,并包含开始地址A16和终止地址A17。为了把轨道Tr2当作MD上具有轨道号码#2的一个轨道,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2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2设置在09h,以指向描述轨道Tr2的部分项目09h。
以与对轨道Tr2所描述的上面的例子同样的方式对U-TOC信息进行其它的更改,以使设置在MD上从轨道号码#1至轨道号码#10的轨道号码次序与图17C所示的设置在CD上的从轨道Tr1至轨道Tr10的轨道次序相匹配。图20是说明在U-TOC扇区0中部分项目指针表和管理表(或部分项目表)的数据的图,其通过为使轨道号码次序与轨道次序相匹配所进行的更改来获得。
在图20的下部中所示的管理表的数据与图19所示的数据相同。另一方面,在图20的上部中所示的部分项目指针表的数据与图19所示的不同。
更具体来说,在图20上部中所示的部分项目指针表现在包含如下数据。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1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1设置在01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1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0和终止地址A1的一个部分项目01h。
以同样方式,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2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2设置在09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2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6和终止地址A17的一个部分项目09h。
由于同样原因,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3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3设置在02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3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2和终止地址A3的一个部分项目02h。类似地,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4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4设置在0A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4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8和终止地址A19的一个部分项目0Ah。同样,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j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j设置在0k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j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l和终止地址Am的一个部分项目0kh,其中j=5至10,k=j-2,l=2j-6和m=2j-5。
更明确地说,对于j=5,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5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5设置在03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5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4和终止地址A5的一个部分项目03h。以同样方式,对于j=6,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6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6设置在04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6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6和终止地址A7的一个部分项目04h。由于同样理由,对于j=7,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7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7设置在05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7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8和终止地址A9的一个部分项目05h。类似地,对于j=8,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8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8设置在06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8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0和终止地址A11的一个部分项目06h。同样,对于j=9,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9的部分项目指针P-TNO9设置在07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9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2和终止地址A13的二个部分项目07h。最后,对于j=10,相应于MD上轨道号码#10的部分项目指针P-TN10设置在08h,指向包含记录轨道Tr10的一个区的开始地址A14和终止地址A15的一个部分项目08h。
应当指出,在这种情况中,指向描述一个空白区的部分项目指针P-FRA和指向在管理表中第一未用部分项目的部分项目指针P-EMPTY与图19所示的那些相同。
当更新U-TOC的处理,即把轨道重新排列成一个新的次序的过程被结束时,用该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举例说明的复制操作全部完成。
依照用第二实施方式举例说明的复制操作,该操作从顺序记录在所发现的在操作开始时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上执行的高速复制的结果开始。在高速复制完成之后,HCMS管理的状态通常被检验以识别在高速复制过程中已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如果这样的轨道被识别出来,那么该轨道排在其它未复制轨道的前面进行高速复制并记录到目标光盘。
这个过程被重复直到在高速复制过程中已变为免除HCMS管理的所有轨道已被高速复制为止。剩下的在高速复制过程中没有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被顺序地以1倍速复制。鉴于这个理由,复制速度被从高速转换到1倍速。
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比较表明,在两个例子中,在以高速复制方式的高速复制过程中是管理对象的一个轨道被顺序地以1倍速复制。
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中,被免除HCMS管理或在高速复制过程中已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在成批处理中被首先以高速复制,而剩下的在高速复制过程中没有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在检验HCMS管理状态之后被以1倍速复制。因此,在第二例子中转换复制速度的操作数目小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数目,由此具有较高复制效率的优点。此外,改变主轴马达或诸如此类的转速以实现速度变化的控制操作的数目也减少,这导致降低功耗的可能优点。
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可能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即轨道被以与分配给CD中的轨道的升序轨道号码的次序不相配的记录次序记录到MD。为了给用户提供复制和记录的方便,也需要考虑一个器件,它通过更新如上所述的在U-TOC中存储的信息,使在复制目标中的轨道次序与复制源中的轨道次序相匹配。在这方面,因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中,轨道从用作复制源的一个记录媒体按轨道次序被复制,所以上述考虑是不必要的。
下面的说明通过参照图21所示的流程图解释用第二实施方式举例说明的复制操作的实施过程。非常象用图14所示的流程图所表示的处理,系统控制器21执行用流程图所代表的操作。
如图所示,该处理从步骤S201开始,在该步骤上,系统控制器21进入等待进行高速复制的一个请求的状态。当用户通过一般执行一个启动高速复制的操作发出一个高速复制请求时,该处理流程进入到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一个当前轨道被确定作为根据一个重放次序例如在用作复制源的一个记录媒体的在CD单元中设置的轨道号码次序被复制的轨道。在下面的说明中,一个当前轨道是用作复制的一个当前对象的轨道。
在下一个步骤S203,HCMS管理表存储器22被查询有关待复制的当前轨道的信息,以形成关于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被禁止还是被允许,即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所发现的当前轨道的信息是否是HCMS管理的一个对象。
查询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结果表明当前轨道的信息被列入到HCMS管理表存储器22,这可以解释为当前轨道被禁止高速复制。在这种情况下,该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202,在该步骤上,下一个当前轨道被确定。更详细地说,根据重放次序,在当前轨道后面的一个新的待复制轨道被确定。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如果当前轨道是轨道Tr2,它是HCMS管理的一个对象,那么该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202,在该步骤上,轨道Tr3被确定为下一个待复制轨道。由于同样原因,如果当前轨道是轨道Tr4,它是HCMS管理的另一个对象,那么该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202,在该步骤上,轨道Tr5被确定为下一个待复制轨道。
另一方面,查询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结果表明当前轨道的信息没有被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作为HCMS管理的一个对象,这可以解释为当前轨道被允许高速复制。在这种情况中,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204,在该步骤上启动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的过程被执行。在下一个步骤S205,高速复制被启动的当前轨道在高速复制开始的时刻被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在下一个步骤S206,把高速复制被启动的当前轨道的轨道号码列入图18所示的复制次序表的过程被执行。
该处理流程然后进到步骤S207,进入等待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被完成的状态。当当前轨道的高速复制的完成被检测时,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208。
在步骤S208,系统控制器21形成关于在重放次序中最末一个轨道是否已被进行在步骤S202至S207执行的处理过程的判断。在这些处理过程中,记录在CD上的每个轨道被以重放次序检验以确定轨道是否是HCMS管理的一个对象。被确定是HCMS管理的一个对象的一个轨道的复制被推迟。仅仅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被进行高速复制。
如果在步骤S208上所形成的判断表明是否定的,即在重放次序中最末一个轨道没有经受在步骤S202至S207上执行的处理过程,那么这些处理过程在下一个待复制轨道上被执行。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08上所形成的判断的结果表明是肯定的,即在重放次序中最末一个轨道已经经受在步骤S202至S207上执行的处理过程,那么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209。例如,在图16所示的例子情况下,当记录在CD-A上除Tr2和Tr4外的所有轨道Tr1至Tr10已完成高速复制并被记录在MD上时,流程从步骤S208进到S209。
在步骤S209,系统控制器21形成一个关于是否存在一个轨道,它应被复制但还没有经受复制的判断。一个应被复制但还没有经受复制的轨道是其信息被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的轨道,表示根据在步骤S203上所形成的判断的结果在那里高速复制被禁止。
如果一个应被复制但还没有经受复制的轨道存在,那么该处理流程进入到步骤S210。
在步骤S210,存储在HCMS管理表存储器22中的当前数据被检查,以形成一个关于还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轨道是否已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判断。如果还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轨道已变成免除HCMS管理,那么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211。另一方面,如果这样的轨道不存在,那么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212。在步骤S211,还没有经受高速复制但已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被排在其它轨道的前面被高速复制。
更详细来说,在步骤S211,在已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许多轨道中在重放次序中第一轨道被选作为被复制的轨道。应当指出,如果仅有一个还没有经受高速复制但已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轨道,那么该轨道自然被选作要复制的轨道。然后启动选作被复制轨道的轨道的高速复制的控制被执行。
接着,在下一个步骤S213,高速复制在步骤S211被启动的当前轨道在高速复制开始的时刻以与步骤S205相同的方式被列入HCMS管理表存储器22。
然后,在下一个步骤S214,把如下面所述的分别在步骤S211或S212启动高速复制或1倍速复制的当前轨道的轨道号码列入到图18所示的复制次序表的过程被执行。
该处理流程然后进到步骤S215,进入等待当前轨道的复制完成的状态。当当前轨道的复制的完成被检测时,该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209。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10上所形成的判断的结果表明没有还未经受高速复制的轨道已变成免除HCMS管理,那么该处理流程如上所述进到步骤S212。在步骤S212,在没有经受高速复制和还没有变成免除HCMS管理的许多轨道中在重放次序中的第一轨道被选作为复制对象。选作待复制轨道的轨道的1倍速复制然后被启动。最后,该处理流程经由步骤S214和S215返回到步骤S209。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09所形成的判断的结果表明不再有应复制但还没有经受复制的轨道,那么该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216。
在步骤S216,U-TOC被更新,因此如前面参照图17至20所描述的那样,使得在由MD单元管理之下已复制轨道的轨道次序与在由CD单元管理之下记录在CD上的轨道的轨道次序相匹配。当更新U-TOC的过程结束时,由图21所示的流程图表示的处理结束。
应当指出,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配置。
例如,上述的实施例各实现一个由用于驱动用作复制目标的一个记录媒体的MD记录机/播放机与用于驱动用作复制源的一个记录媒体的CD播放机组合而成的复制设备。值得指出,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于这样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用于驱动用作复制目标的一个记录媒体的记录设备与用于驱动用作复制源的一个记录媒体的记录设备被分开来提供。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于一个包括许多MD记录机和播放机的复制系统和一个采用用于驱动磁带媒体例如DAT和一个磁带盒式记录机的记录或重放系统。
今后,除了拷贝从用作复制源的记录媒体重放的音频数据的复制系统的应用外,可以相信,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复制借助于诸如无线电调谐器或数字卫星广播的调谐器从复制源所接收的音频数据的系统,只要复制源可以被一般的拷贝管理系统控制。
由本发明提供的复制设备具有符合规则的管理功能,从而在从前一高速复制的开始时刻开始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曾经经受上一次高速复制的节目或轨道的下一次高速复制被禁止。在复制设备的配置中,一个被禁止高速复制的节目不以高速被复制。相反,一般地根据目前的管理状态,复制速度被从高速转换到低速。例如,在一个实际的典型应用中,允许高速复制的节目以高速被复制。另一方面,被禁止高速复制的节目以低速被复制和记录。
因此,按照本发明,当一个在此刻被禁止高速复制的节目是以高速复制方式在高速复制过程中被复制时,该节目可以在一个预定时机以低速复制。因此,此刻这样的节目被确定为是正在进行复制的一个对象,该节目的复制操作不被中止。这样一来,本发明能在保护版权的同时保持复制功能的方便性。
在本发明的配置中,以节目记录在用作复制源的记录媒体上的次序执行在用作复制目标的一个记录媒体上的节目复制和记录。当在复制和记录过程中遇到一个被禁止高速复制的节目时,该节目被以低速复制。对于一个被允许高速复制的节目,高速复制被执行。
在这样的配置中,节目被从用作复制源的一个记录媒体以该节目被记录到该记录媒体的次序被复制。因此,该节目以与该节目记录到用作目标的记录媒体上相同的次序被记录在用作目标的一个记录媒体上。
在上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配置中,如果被选作复制对象的一个节目恰好是在禁止其高速复制控制下的节目,那么这个节目暂时被从复制对象列表中排除,另一个节目被选作替代的下一个复制对象。也就是说,在此刻高速复制被禁止的并因此暂时被从复制对象的列表中排除的节目的高速复制被推迟到以后的预定机会。
在这样的配置中,预计被复制且允许高速复制的节目排在其它节目的前面以高速首先被复制和记录在目标记录媒体上。因此,复制操作的时间利用率被改善。此外,转换用于驱动记录媒体的系统和用于处理信号的系统的操作次数可以减少,导致例如处理效率的增强和功耗的减少等改进。
上面所述的复制和记录通过参照管理状态来执行。在复制对象的列表上的并允许高速复制的节目首先以高速被复制。另一方面,在复制对象的列表上的并禁止高速复制的节目被放到推迟复制对象的列表中。在复制对象的列表上的最后一个节目被处理之后,推迟复制对象的列表被搜索以发现在复制和记录过程中高速复制的状态被从禁止更改为允许的节目。在推迟复制对象的列表中的并允许高速复制的节目被以高速首先复制。另一方面,在推迟复制对象的列表中的但仍禁止高速复制的节目一般以低速被复制。
利用上面所述的另一个配置中所采用的附加过程,禁止高速复制并且因此被放入推迟复制对象的列表中的节目的状态,可以在复制和记录的过程中从禁止更改为允许。这样的节目因此可以被进行高速复制。因此,复制操作的时间利用率可以被改善。
如上所述,高速复制从在复制对象的列表上的并允许高速复制的节目和在推迟复制对象的列表上的并且高速复制状态从“禁止”改变为“允许”的节目开始。对在推迟复制对象的列表上的但仍禁止高速复制的节目,复制操作继续低速复制。然而,在这种情况中,节目被以与在用作复制源的一个记录媒体上的节目的记录次序不同的次序被记录到用作复制目标的一个记录媒体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自动执行更改在用作复制目标的记录媒体上的节目次序的处理,以使得在用作复制目标的记录媒体上的节目次序与在用作复制源的记录媒体上的节目次序相匹配。
因此可能获得具有与用作复制源的记录媒体上的节目次序相匹配的节目次序的用作复制目标的记录媒体,因而使得复制功能更好,即使应该复制并允许高速复制的节目被排在其它节目的前面以高速首先被复制和记录在一个目标记录媒体上。此外,因为不再需要用户执行后来的编辑工作以改变节目次序,因此用户担负的工作量减少了。
尽管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使用特定的术语被描述,这样的描述仅是为示例性的目的,应当明白,可以进行不偏离下面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改变和变化。
Claims (11)
1.一种复制设备,能选择一个预定速度复制方式或者一个高速复制方式,允许在比所述预定速度复制方式要短的时间周期内以记录从所述第一记录媒体重放的记录数据的操作执行数据的复制,以便将以节目单位控制的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媒体,所述复制设备包括:
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中存储的所述数据段之一有关的且用于指示与所述信息有关的所述数据段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是否已经经受高速复制的信息;
第一高速复制判断装置,用于形成关于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被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一个数据段根据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并与所述数据段有关的信息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是否已经经受高速复制;以及
记录控制装置,用于将正在进行中的状态分配给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由所述第一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预定时间周期内是经受高速复制的数据段的一个数据段的高速复制,以及用于实现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由所述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预定周期内在优先级基础上是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数据段的一个数据段的高速复制。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制设备,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高速复制判断装置,用于形成关于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并被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以及由所述第一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所有数据段是否已经以高速复制到所述第二媒体的判断,其中所述记录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并由所述第一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已经经受高速复制的数据段在由所述第二高速复制判断装置所形成的判断的结果表明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并由所述第一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所有数据段已经被以高速复制到所述第二记录媒体情况下开始顺序地高速复制。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制设备,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高速复制判断装置,用于形成关于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并由所述第一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所有数据段是否已经以高速复制到所述第二记录媒体的判断,其中所述记录控制装置在由所述第二高速复制判断装置所形成的判断的结果表明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存储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并由所述第一高速复制判断装置判断为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没有经受高速复制的所有数据段已经以高速复制到所述第二记录媒体的情况下对具有进入所述正在进行的状态的高速复制的数据段开始顺序地高速复制。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制设备,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
时间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时间的消逝;
时间测量控制装置,用于请求所述时间测量装置对从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并以节目单位控制以进行高速复制的数据段中选择的特定数据段开始时间测量;以及
比较装置,用于将通过由所述时间测量控制装置启动的所述时间测量的结果所获得的时间信息与所述预定时间周期相比较。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制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记录媒体具有一个用于存储控制节目区的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该节目区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一记录媒体重放的数据段和在所述节目区中存储的所述数据段的重放次序;以及
存储在所述第二记录媒体的所述管理区中的所述管理信息被编辑以使存储在所述第二记录媒体的所述节目区中的所述数据段的所述重放次序与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所述数据段的重放次序相匹配。
6.一种复制处理方法,用于禁止存储在第一记录媒体上的并经受高速复制的一个节目在以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的高速复制,直到作为对再次执行在所述节目上的高速复制的命令的一个反应的所述预定时间周期的消逝结束为止,所述复制过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形成关于存储在第一记录媒体中的并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一个节目是否是高速复制禁止的一个对象的判断;和
允许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中的并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被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一个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预定速度复制。
7.按照权利要求6的复制过程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测量经过的时间;
形成关于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中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被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一个节目的所测量的所述时间是否至少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允许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中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被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高速复制被执行,如果所述判断的结果表明所述节目的所测量的所述时间消逝是至少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周期的话。
8.按照权利要求7的复制过程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即允许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被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一个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预定速度复制被执行,如果所述判断的结果表明所述节目的所测量的所述时间消逝小于所述预定时间周期的话。
9.一种复制处理方法,用于执行存储在第一记录媒体上的一个节目顺序地高速复制到在一个禁止存储在第一记录媒体上的并经受高速复制的一个节目在用现在时刻作为参照的过去的一个预定时间周期内的高速复制直到作为对再次执行在所述节目上的高速复制的命令的反应的所述预定时间周期结束为止的复制设备中第二记录媒体,所述复制过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顺序地形成关于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并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的一个节目是否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判断;
分配正在进行的状态给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被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高速复制,并实现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在优先基础上被判断为过去不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高速复制;
形成关于每个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和被判断为不是高速复制禁止的一个对象的所有节目是否每个已完成高速复制到所述第二记录媒体的判断;以及
记录每个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和被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节目到所述第二记录媒体,在每个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和被判断为不是高速复制禁止的一个对象的所有节目的所述高速复制到所述第二记录媒体完成时,用具有所述预定时间周期的消逝完成的所述节目中的一个开始。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一个复制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测量经过的时间;
形成关于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被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一个对象的一个节目所测量的所述时间的消逝是否至少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周期的判断;以及
允许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被判断为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一个节目的高速复制被执行,如果在每个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规定为进行高速复制和被判断为不是高速复制禁止的对象的所有节目已经以高速复制到所述第二记录媒体之后所述判断的结果表明所述节目的所测量的所述时间消逝至少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周期的话。
11.按照权利要求9的复制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个用于存储控制节目区的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该节目区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一记录媒体重放的数据段和在所述第二记录媒体上的所述节目区中存储的所述数据段的重放次序;以及
编辑存储在所述第二记录媒体上的所述管理区中的所述管理信息,以使得存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所述节目区中的所述数据段的所述重放次序与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上的所述数据段的重放次序相匹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59285/99 | 1999-12-17 | ||
JP35928599A JP4304802B2 (ja) | 1999-12-17 | 1999-12-17 | ダビング装置 |
JP359285/1999 | 1999-12-17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353551A Division CN1213424C (zh) | 1999-12-17 | 2000-12-15 |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51168A true CN1551168A (zh) | 2004-12-01 |
CN1295698C CN1295698C (zh) | 2007-01-17 |
Family
ID=184637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465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5698C (zh) | 1999-12-17 | 2000-12-15 |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
CNB0013535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424C (zh) | 1999-12-17 | 2000-12-15 |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3535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424C (zh) | 1999-12-17 | 2000-12-15 |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388965B2 (zh) |
JP (1) | JP4304802B2 (zh) |
KR (1) | KR100718713B1 (zh) |
CN (2) | CN1295698C (zh) |
ID (1) | ID28660A (zh) |
MY (1) | MY122624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10337B1 (en) * | 1999-08-27 | 2008-02-20 | Sony Corporation | Non-volatile memory |
JP3589152B2 (ja) * | 2000-05-02 | 2004-11-17 |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
JP2002216419A (ja) * | 2001-01-19 | 2002-08-02 | Sony Corp | ダビング装置 |
JP4500675B2 (ja) * | 2002-06-04 | 2010-07-14 |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 無線信号損失の検出 |
JP2004014084A (ja) * | 2002-06-11 | 2004-01-15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情報再生記録システム、情報再生記録方法、情報再生記録処理プログラム |
US7038981B1 (en) * | 2002-06-26 | 2006-05-02 | Sonic Solutions, Inc. |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udio track digital audio extraction speed |
EP1378904A1 (en) * | 2002-07-01 | 2004-01-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disk high-speed replaying/recording apparatus |
KR100510494B1 (ko) * | 2002-10-16 | 2005-08-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기록 매체 복사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520115B1 (ko) * | 2002-12-27 | 2005-10-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레이리스트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
US7496004B2 (en) * | 2003-05-02 | 2009-02-24 | Sony Corporation | Data reproducing apparatus, data reproducing method, data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
JP3595551B1 (ja) * | 2003-07-02 | 2004-1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記録装置と情報記録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
US7301857B2 (en) * | 2003-08-01 | 2007-11-27 | Chrysler Llc | Media player including a resume function |
JP2005158182A (ja) * | 2003-11-27 | 2005-06-16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
US20070223872A1 (en) * | 2006-03-21 | 2007-09-27 | Kan-Li Huang | Dubbing method utilizing label for identifying dubbing status |
JP2012068809A (ja) * | 2010-09-22 | 2012-04-05 | Buffalo Inc | 記憶装置 |
CN102291773B (zh) * | 2011-07-18 | 2014-12-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和设备 |
US9798627B2 (en) * | 2012-05-25 | 2017-10-24 | Veritas Technologies Llc | Backup image duplication |
CN108364242A (zh) * | 2018-01-31 | 2018-08-03 | 北京安妮全版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保存中间文件的版权确权方法及装置 |
US11594226B2 (en) | 2020-12-22 | 2023-02-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synthesis of translated speech using speaker-specific phonem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89338B2 (ja) * | 1991-10-03 | 1999-12-1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ダビング方法 |
JP3148723B2 (ja) * | 1992-04-16 | 2001-03-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記録再生装置 |
JP2882302B2 (ja) * | 1995-02-24 | 1999-04-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情報の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
JPH11259971A (ja) * | 1998-03-10 | 1999-09-24 | Sony Corp | ダビングシステム、ダビング方法 |
JP2000276834A (ja) * | 1999-03-19 | 2000-10-06 | Sony Corp | 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再生システム、及びダビング動作管理方法 |
-
1999
- 1999-12-17 JP JP35928599A patent/JP430480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12-02 KR KR1020000072668A patent/KR10071871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12-05 US US09/730,028 patent/US638896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12-07 ID IDP20001058D patent/ID28660A/id unknown
- 2000-12-14 MY MYPI20005873A patent/MY122624A/en unknown
- 2000-12-15 CN CNB2004100465310A patent/CN129569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12-15 CN CNB001353551A patent/CN121342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304802B2 (ja) | 2009-07-29 |
KR20010082565A (ko) | 2001-08-30 |
KR100718713B1 (ko) | 2007-05-15 |
MY122624A (en) | 2006-04-29 |
JP2001176175A (ja) | 2001-06-29 |
CN1213424C (zh) | 2005-08-03 |
US20010033531A1 (en) | 2001-10-25 |
US6388965B2 (en) | 2002-05-14 |
ID28660A (id) | 2001-06-21 |
CN1295698C (zh) | 2007-01-17 |
CN1301018A (zh) | 2001-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5698C (zh) |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 |
CN1118051C (zh) | 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及记录媒体 | |
CN1232981C (zh) | 编辑方法 | |
CN1255807C (zh) | 删除节目规定部分的编辑方法及其编辑装置 | |
CN1107313C (zh) | 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 | |
CN1253884C (zh) | 微型盘存储介质的记录方法 | |
CN1606781A (zh) | 编辑装置和编辑方法 | |
CN1957333A (zh) |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程序、程序存储介质、数据传送系统、数据结构和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 |
CN1156842C (zh) | 转录设备和转录方法 | |
CN1698120A (zh) | 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 |
CN1265376C (zh) |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 |
CN100347778C (zh) | 记录方法和存储介质驱动装置 | |
CN1223438A (zh) | 记录设备和带接收功能的记录设备 | |
CN1457494A (zh) | 转录设备 | |
CN1465069A (zh) | 再生装置和编辑装置 | |
CN1265375C (zh) | 再现设备、记录和再现系统、再现方法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 |
CN1192389C (zh) |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 |
CN1256731C (zh) | 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和记录方法 | |
CN1185651C (zh) | 复制系统和复制方法 | |
CN1265373C (zh) | 在存储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记录方法 | |
CN1507628A (zh) | 编辑方法和装置 | |
CN1276422C (zh) | 再现方法和装置 | |
CN1244930C (zh) |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 |
CN1299287C (zh) | 再现方法及装置、记录方法及装置以及产生管理表的方法 | |
CN1127084C (zh) | 重放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