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3135A - 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33135A CN1533135A CNA031158781A CN03115878A CN1533135A CN 1533135 A CN1533135 A CN 1533135A CN A031158781 A CNA031158781 A CN A031158781A CN 03115878 A CN03115878 A CN 03115878A CN 1533135 A CN1533135 A CN 15331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pty
- server
- meeting
- user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主要用于基于七号信令和多方通话资源卡、语音卡,采用多层分布式处理结构的一个系统平台。a.用户通过手机拨打一长串数字,该长串数字由营运商提供的特服号和多方通话系统提供的会议室号构成;b.在营运商提供的交换机上作一设置,当该长串数字通过交换机时,交换机自动在特服号和会议室号之间加入一识别标记,并连同用户的主叫号传递给多方通话系统;c.应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主叫号和会议室号等指令结合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发送响应的话机指令到电话形式的客户端进行接通或挂断话路。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通过这种方法,能一次性识别主叫号码和会议室号或组号,并整合到多方通话系统中,性能可靠,使用识别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及互连网领域,尤其是用于向广大用户提供优良的、多用途的、高效的指挥、调度、会议通信服务的多方通话系统的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的融合化、多途径化及CTI、IP技术的发展,电信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先进的电话与数据综合的服务。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通信行业的开放,中国通信庞大的市场容量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网络运营商都逐步将市场竞争的焦点从当初以争夺网络资源、优化网络结构为主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网络资源竞争,转向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服务为主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资源竞争。运营商都在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提高用户满意度,稳定老用户;通过更多的服务内容和良好的服务吸引新用户,抢夺市场。
电信运营商为了全面满足众多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将传统的语音网络改造成可为增值服务商及广大用户提供多元化的通讯增值服务,使原来主要跑语音业务的单一网络演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电信增值业务网。
本申请人已申请了一种多方通话系统。具有交换和控制双重功能的,专门用于移动通信调度及会议的基于通讯公网基础之上的虚拟集群专网,将先进的无线通讯网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向广大用户提供优良的、多用途的、高效的指挥、调度、会议通信服务。但是就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用于多方通话系统的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主要用于基于七号信令和多方通话资源卡、语音卡,采用多层分布式处理结构的一个系统平台。
a、用户通过手机拨打一长串数字,该长串数字由营运商提供的特服号和多方通话系统提供的会议室号或组号构成;
b、在营运商提供的交换机上作一设置,当该长串数字通过交换机时,交换机自动在特服号和会议室号或组号之间加入一识别标记,并连同用户的主叫号传递给多方通话系统;
c、多方通话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主叫号和会议室号或组号等指令结合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发送响应的话机指令通过系统中7号信令控制模块、硬件服务器和IVR服务器到电话形式的客户端进行接通或挂断话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a、多方通话正在进行,如该用户为所指定的会议室或组中的成员,则多方通话系统发送响应的话机指令通过系统中7号信令控制模块、硬件服务器和IVR服务器到电话形式的客户端进行接通话路。
b、多方通话还未进行,如主叫方是主持人或组长,则进行开会或多方通话处理,如主叫方不是主持人或组长,则进行鉴权处理,如被允许,则进行开会或多方通话处理。
所述的七号信令控制模块是负责操作、控制七号信令,将从七号信令得到话路消息和地址信息经过包装后,提交给前面的模块,同时,从前面的模块中接受各种命令,经过处理后,向营运商的交换机发出响应的命令。
所述的硬件服务器是对多方通话资源卡、语音卡进行调度控制,合理地利用资源,接收到前台关于进行多方通话或者其他指令后,对资源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向信令控制台发出相应的指令;对通讯终端的按键、声音等进行控制,满足整个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要求。
所述的应用服务器是系统的逻辑处理服务器,负责系统的整体逻辑,包括会议或多方通话管理、会议室或组管理、通讯录、计费、短信等功能的处理;IVR服务器是接收IVR形式的命令控制,进行相应的控制。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通过这种方法,能一次性识别主叫号码和会议室号或组号,并整合到多方通话系统中,性能可靠,使用识别率高。采用Intel Dialogic的硬件(会议卡,语音卡)技术和七号信令网关。稳定的、不断进步着的硬件是整个系统成功发展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这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主要用于基于七号信令和多方通话资源卡、语音卡,采用多层分布式处理结构的一个系统平台,
a、用户通过手机拨打一长串数字138005712011169,该长串数字由营运商提供的特服号13800571201和多方通话系统提供的会议室号或组号1169构成;
b、在营销商提供的交换机上作一设置,当该长串数字通过交换机时,交换机自动在特服号13800571201和会议室号或组号1169之间加入一识别标记#,并连同用户的主叫号13605717788传递给多方通话系统;
c、多方通话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主叫号13605717788和会议室号(或组号)1169等指令结合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发送响应的话机指令通过7号信令控制模块、硬件服务器和IVR服务器到电话形式的客户端进行接通或挂断话路。当会议正在进行,如该用户为1169会议室或组中的成员,则多方通话系统发送响应的话机指令通过系统中7号信令控制模块、硬件服务器和IVR服务器到电话形式的客户端进行接通话路。当会议还未进行,如主叫方是主持人,则进行开会处理,如主叫方不是主持人,则进行鉴权处理,如被允许,则进行开会处理。
开始通话后,用户可以发送各种控制命令来对会议进行控制,如主持人发言使得所有与会人员只能听到主持人的声音,所有成员在屏幕上将以灰色人物显示,并提示该用户处于单听状态;设置某人单听可以让某人只能接听不能发言,同时该人在屏幕上以灰色显示,并提示该用户单听;各个因各种原因未能参与会议的电话将以图片列表显示于屏幕一角,主持人可以分别对该用户发出追呼指令,若追呼后该成员电话接入,则该成员将不再以图片标示,该成员对应人物图片将显示于其坐椅上。
所述的七号信令控制模块是负责操作、控制七号信令,将从七号信令得到话路消息和地址信息经过包装后,提交给前面的模块,同时,从前面的模块中接受各种命令,经过处理后,向营运商的交换机发出响应的命令。
所述的硬件服务器是对多方通话资源卡、语音卡进行调度控制,合理地利用资源,接收到前台关于开会或者其他指令后,对资源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向信令控制台发出相应的指令;对通讯终端的按键、声音等进行控制,满足整个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要求。
所述的应用服务器是系统的逻辑处理服务器,负责系统的整体逻辑,包括会议管理、会议室管理、通讯录、计费、短信等功能的处理;IVR服务器是接收IVR形式的命令控制,进行相应的控制。
Claims (5)
1、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主要用于基于七号信令和多方通话资源卡、语音卡,采用多层分布式处理结构的一个系统平台,其特征是:
a、用户通过手机拨打一长串数字,该长串数字由营运商提供的特服号和多方通话系统提供的会议室号或组号构成;
b、在营运商提供的交换机上作一设置,当该长串数字通过交换机时,交换机自动在特服号和会议室号或组号之间加入一识别标记,并连同用户的主叫号传递给多方通话系统;
c、多方通话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主叫号和会议室号或组号等指令结合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发送响应的话机指令通过系统中7号信令控制模块、硬件服务器和IVR服务器到电话形式的客户端进行接通或挂断话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a、多方通话正在进行,如该用户为所指定的会议室或组中的成员,则多方通话系统发送响应的话机指令通过系统中7号信令控制模块、硬件服务器和IVR服务器到电话形式的客户端进行接通话路。
b、多方通话还未进行,如主叫方是主持人或组长,则进行开会或多方通话处理,如主叫方不是主持人或组长,则进行鉴权处理,如被允许,则进行开会或多方通话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七号信令控制模块是负责操作、控制七号信令,将从七号信令得到话路消息和地址信息经过包装后,提交给前面的模块,同时,从前面的模块中接受各种命令,经过处理后,向营运商的交换机发出响应的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件服务器是对多方通话资源卡、语音卡进行调度控制,合理地利用资源,接收到前台关于进行多方通话或者其他指令后,对资源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向信令控制台发出相应的指令;对通讯终端的按键、声音等进行控制,满足整个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服务器是系统的逻辑处理服务器,负责系统的整体逻辑,包括会议或多方通话管理、会议室或组管理、通讯录、计费、短信等功能的处理;IVR服务器是接收IVR形式的命令控制,进行相应的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158781A CN100481854C (zh) | 2003-03-19 | 2003-03-19 | 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 |
US10/422,446 US20040125933A1 (en) | 2002-12-31 | 2003-04-23 | Managing and initiating conference call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158781A CN100481854C (zh) | 2003-03-19 | 2003-03-19 | 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33135A true CN1533135A (zh) | 2004-09-29 |
CN100481854C CN100481854C (zh) | 2009-04-22 |
Family
ID=3428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158781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1854C (zh) | 2002-12-31 | 2003-03-19 | 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81854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06219A1 (fr) * | 2005-07-08 | 2007-01-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appel à plusieurs abonnés |
US9521262B2 (en) | 2012-02-28 | 2016-12-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ing terminal to join conference |
-
2003
- 2003-03-19 CN CNB031158781A patent/CN10048185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06219A1 (fr) * | 2005-07-08 | 2007-01-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appel à plusieurs abonnés |
CN1893677B (zh) * | 2005-07-08 | 2010-04-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方呼叫的方法 |
US9521262B2 (en) | 2012-02-28 | 2016-12-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ing terminal to join conferen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81854C (zh) | 2009-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12010004619B4 (de) | Bestimmung der Verfügbarkeit von Identitäteninformationen und deren Übergabe in Peer-to-Peer-Netzwerken | |
CN1200548C (zh) | 用于路由选择的带内信令 | |
CN100562045C (zh) | 虚拟呼叫中心系统及虚拟呼叫方法 | |
CN105306757B (zh) | 一种交互同步的多方通话方法和系统 | |
US817524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teleconferencing without pre-reservation of conference resources | |
CN105120119B (zh) | 一种多方通话会议的界面交互控制方法与系统 | |
US714264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ifying phonebook for varied hearing disabilities | |
CN106209592A (zh) | 微信客服系统及其客服服务消息交互方法 | |
CN112040073B (zh) | 一种智能查号服务器、查号系统及查号方法 | |
CN103200173B (zh) | 基于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电话会议系统的融合方法 | |
CN101969513A (zh) | 电话会议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
CN101453524A (zh) | 一种多媒体业务的实现方法 | |
CN101257541B (zh) | 基于ip技术的数字程控调度通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0473092C (zh) | 一种在下一代网络中提供个性化回铃音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1090417A (zh) | 一种Parlay网关构建多媒体呼叫中心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0407682C (zh) | 一种多方通话系统 | |
CN103731565A (zh) | 一种实现高清视频通话的呼叫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1610488B (zh) | 跨网络通讯工具统一编号及拨打系统及方法 | |
CN100481854C (zh) | 一种多方通话的一次性识别方法 | |
CN1307827C (zh) | 一种在网络可视电话之间建立呼叫连接的方法 | |
CN109151231A (zh) | 客服系统、呼入业务的处理方法以及业务的处理方法 | |
CN103581452B (zh) | 一种通过cdma移动终端进行电话会议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0568898C (zh) | 一种基于ParlayAPI的多媒体呼叫中心系统 | |
CN1538728B (zh) | 一种多方通话中杂音抑制的方法 | |
CN116233080A (zh) | 数字人视频终端适配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568, building 5, No. 4, Guanhe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SHID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3, 5 building, Hu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477, Wensanlu Road, Zhejiang, 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hidao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