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9663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19663A CN1519663A CNA2004100040113A CN200410004011A CN1519663A CN 1519663 A CN1519663 A CN 1519663A CN A2004100040113 A CNA2004100040113 A CN A2004100040113A CN 200410004011 A CN200410004011 A CN 200410004011A CN 1519663 A CN1519663 A CN 15196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document
- storage device
- rising
- pal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B65H1/1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positively-acting mechanical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6—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 B65H2301/362—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of stationary material
- B65H2301/3621—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of stationary material perpendicularly to a first direction in which the material is already in registered position
- B65H2301/36212—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of stationary material perpendicularly to a first direction in which the material is already in registered position centering, positioning material symmetrically relatively to said first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1—Rack-and-pinion, cogwheel in cog railway
- B65H2403/411—Double rack cooperating with one pinion, e.g. for performing symmetrical displacement relative to pin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7—Bottom pivotable, e.g.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ransport direction, e.g. arranged at rear side of sheet suppo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2—Wid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当安装在文档托盘上的文档检测器是“开”(S11:是)时,控制器基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文档大小表,判断文档是否是标准大小(S12)。当文档是标准大小(S12:是)时,经过预定时间之后(S13:是),控制器基于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的检测输出升高/降低文档托盘,并且使文档托盘在能够立即提供及传送文档的最顶层的状态下等待。如上构造的成像设备能够根据文档的放置状态,判断是否执行文档的提供及传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送纸器的成像设备,该送纸器安装在图像读取设备例如复印机和扫描仪中,或者安装在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和传真机中,用于一张接一张地取出成堆存放在纸张存放装置中的例如文档的纸张,并且将纸张提供给并传送到纸张传送路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种以纸张的形式将文档自动传送到读取设备并且一张接一张地读取文档的设备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等中,执行高效的图像读取或成像操作。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文档读取速度、变换到电子数据的速度和从电子数据成像的速度更快,而且这种读取设备中可以一次设置的文档的纸张数目被显著增加到100至200张,以便能够高速处理更大量的文档。此外,随着文档读取设备的文档传送装置的改进,可以传送的文档类型也增加了。
在提供并传送大量放置纸张例如文档并且读取该文档图像的图像读取设备中,放置纸张的托盘被保持在能够装载最大数量纸张的待机状态下,当由按键操作等等输入读取开始信号,以便开始读取文档时开始提升托盘,并且执行将文档提供给预定传送路径的操作。因此,通过升高托盘达到能够将文档提供给传送路径的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存在着完成文档读取所需的总读取时间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执行控制,以便自检测到文档被放置在托盘上经过预定时间之后自动升高托盘并且在输入读取开始信号之前完成托盘升高的操作,从而缩短总读取时间。例如,在公开待审的日本专利申请No.11-237771(1999)、No.10-250853(1998)和No.7-17640(1995)中公开了这种图像读取设备。
但是,送纸器能够通过简单地检测纸张被放置在纸张存放单元中,来自动升高纸张存放单元直到纸张的最顶层接触到纸张传送装置,使用这种送纸器,由于可能在操作用于调整文档放置位置的文档调整平板的同时,启动纸张存放单元的升高操作,用户可能会感到困惑。
而且,可能在准确调整好纸张放置位置之前,升高纸张存放装置,纸张的最顶层可能会接触到纸张传送装置,于是很容易出现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在将文档放置到托盘时启动托盘的升高,用于对准文档传送位置的文档调整平板的位置就被移位,而且文档的放置条件就有缺陷。如果在有缺陷的放置条件下传送文档,就会出现图像位置的移位或倾斜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工作效率的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通过基于用于调整纸张放置位置的调整装置的位置,来控制纸张存放装置的升高/降低运动,从而避免在有缺陷的存放条件下传送纸张。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包括送纸器和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用于在纸张传送装置所传送的纸张上成像。该送纸器包括:纸张存放装置,用于存放一张接一张层叠放置的多张纸张;升高/降低驱动装置,用于升高/降低该纸张存放装置;和纸张传送装置,用于从最顶层一张接一张地取出纸张并且将纸张传送到预定传送路径,其中通过利用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使最顶层与纸张传送装置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装置,被安装成可相对于纸张存放装置滑动,用于调整纸张的放置位置;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调整装置的位置;和控制装置,用于基于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由升高/降低驱动装置所引起的纸张存放装置的升高/降低移动。
在本发明中,基于调整装置的位置,控制纸张存放装置被升高/降低,其中调整装置被安装成可相对于纸张存放装置滑动以便调整纸张的放置位置。因此,当调整装置的检测位置是预定位置时,就可能控制纸张存放装置被升高,以便所存放的纸张的最顶层接触到纸张传送装置,或者当调整装置的检测位置不是预定位置时,就可能控制纸张存放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以便所存放的纸张的最顶层不接触到纸张传送装置,或者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纸张存放装置被升高。于是,由于根据用于调整纸张放置位置的调整装置的位置来控制纸张存放装置的操作,就可能防止例如由于缺陷调整的纸张放置位置而引起的倾斜条件下的纸张传送以及这种条件下的成像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纸张信息;测量装置,用于基于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测量存放在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大小(dimension);和判定装置,用于基于测量装置所测量的大小,来判定纸张是否与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纸张信息相对应。在这种配置中,当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控制装置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
在本发明中,基于调整装置的位置来测量所存放纸张的大小,并且基于测量结果来判定该纸张是否是存储装置中所预存储的纸张类型。接着,当判定该纸张是预存储的纸张类型时,升高纸张存放装置。因此,当纸张的测量大小显示与预存储的纸张信息相对应的值时,就判定该纸张被正确地放置,并且升高纸张存放装置以便使纸张的最顶层接触到纸张传送装置。另一方面,当纸张的测量大小不与所存储的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纸张存放装置被保持在待机状态,以便不会使纸张的最顶层接触到纸张传送装置,或者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被升高。利用这种控制,就可能防止纸张在缺陷存放的条件即倾斜条件下被传送到纸张传送装置,从而避免引起问题。而且,可能提供足够的时间来执行校正纸张放置条件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定时器装置。在这种配置中,当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自判定装置做出判定之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装置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另一方面,当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不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控制装置停止对升高/降低驱动装置的控制。
在本发明中,当纸张的测量大小与存储装置所存储的纸张信息相对应时,就判定该纸张被正确放置,并且升高纸张存储装置,或者,当纸张的测量大小不与存储装置所存储的纸张信息相对应时,就判定该纸张未被正确放置,并且不移动纸张存储装置。因此,永远不会在缺陷存放的条件即倾斜条件下将该纸张传送到纸张传送装置,从而避免出现问题。而且,可能提供足够的时间来执行校正纸张放置条件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定时器装置。在这种配置中,当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自判定装置做出判定之时起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后,控制装置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另一方面,当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不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自判定装置做出判定之时起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控制装置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
在本发明中,当纸张的测量大小与存储装置所存储的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后升高纸张存储装置,或者,当纸张的测量大小不与存储装置所存储的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升高纸张存储装置。因此,通过将第二预定时间设置得比第一预定时间长,就可能在纸张的测量大小不与存储装置所存储的纸张信息相对应时,延迟纸张的升高移动。因此,即使在放置不是预定大小的纸张时,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将纸张放置在纸张存放装置中,从而防止纸张在缺陷存放的条件下被传送到纸张传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还包括纸张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纸张是否被放置在纸张存放装置中。在这种配置中,当纸张检测装置检测到存放在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并且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装置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另一方面,当纸张检测装置检测到存放在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并且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不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控制装置就停止对升高/降低驱动装置的控制。
在本发明中,只有当纸张被正确放置并且该纸张的放置位置被准确调整时,才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升高纸张存放装置。因此,在将纸张放置到纸张存放装置期间,或者当纸张未被正确放置时,不执行纸张存放装置的升高,所以用户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来放置纸张并且调整纸张的放置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还包括纸张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纸张是否被放置在纸张存放装置中。在这种配置中,当纸张检测装置检测到存放在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并且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后,控制装置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另一方面,当纸张检测装置检测到存放在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并且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不与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控制装置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
在本发明中,当纸张被正确放置并且该纸张的放置位置被准确调整时,才在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后升高纸张存放装置,反之当该纸张的放置位置未被准确调整时,则在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升高纸张存放装置。因此,在将纸张放置到纸张存放装置期间,或者当纸张未被正确放置时,就可能延迟纸张存放装置的升高,所以用户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来放置纸张并且调整纸张的放置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接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存放在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的最顶层与纸张传送装置之间的接触状态。在这种配置中,控制装置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纸张存放装置,直到接触检测装置检测到接触状态时为止。
在本发明中,由于升高纸张存放装置直到纸张的最顶层与纸张传送装置彼此接触为止,纸张传送装置就能够在纸张被正确放置之后传送纸张。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在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将纸张存放装置升高到预定位置,在该位置中纸张的最顶层与纸张传送装置相分离。
在本发明中,在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进行纸张存放装置的升高操作期间,执行控制以便不引起纸张的最顶层与纸张传送装置彼此接触。因此,即使在升高纸张存放装置之后,也能够容易地操作调整装置,所以纸张永远不会在缺陷存放条件下被传送到纸张传送装置。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和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整体配置的垂直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功能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读取设备的操作部件的结构示例的简图;
图4是示出文档大小表的一个示例的简图,该表存储了将被提供并且传送给图像读取设备的纸张类型;
图5是从背面看去的文档托盘的仰视图;
图6A、6B、7A和7B是说明文档托盘的操作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控制器从通电直到文档托盘进入待机状态时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9至图11示出说明从放置文档直到读取文档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2至图15示出说明由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所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和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简要配置的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将基于示出一些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整体配置的垂直剖视图。图1中,标号1代表图像读取设备,图像读取设备大致包括光系统(opticalsystem)2和放置在光系统2之上的ADF(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自动文档送纸器)3,并且用作能够读取文档两个表面上的图像的扫描仪设备。
光系统2包括CCD读取单元(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11,用作第一读取单元;光源单元13;和反射镜单元14。通过使用光源单元13和反射镜单元14,光系统2使放置在预定位置的CCD读取单元11读取文档的图像,该文档被放置在由平板玻璃制成的文档平台12上并且被支撑在平面状态。CCD读取单元11包括图像透镜11a和CCD11b,并且通过图像透镜11a将来自文档的反射光聚焦到CCD11b,其中来自文档的反射光经过后面将说明的各部件。
光源单元13包括光源13a;凹反射镜13b,用于将光源13a发出的用于读取的照射光会聚到文档平台12上的预定读取位置;狭缝13c,用于只通过来自文档的反射光;和反射镜13d,具有以相对于文档平台12的表面45°放置的反射面,以便将通过狭缝13c的光的光径改变90°。
反射镜单元14包括一对具有垂直放置的反射面的反射镜14a和14b,以便将光径已被光源单元13的反射镜13d改变90°的光的光径再改变180°。
如标号13e和13f所表示的,通过在图中开放箭头的与文档平台12表面平行的方向(子扫描方向)上移动光源单元13并且在开放箭头方向上相似地移动反射镜单元14,能够读取放置在文档平台12上的文档图像。此时,有必要将反射镜单元14的移动速度调整成光源单元13的移动速度的一半。这些光源单元13和反射镜单元14通过步进电机来移动(参见图2)。
注意,CCD读取单元11可以被设计成在子扫描方向上扫描缩小光读取系统(或等放大倍数光读取系统)单元的同时,将通过由文档反射光源13a发出的光而产生的反射光通过图像透镜11a聚焦到CCD11b,缩小光读取系统(或等放大倍数光读取系统)单元是通过将至少图像透镜11a、CCD11b和光源13a构造成一个单元而产生的。
而且,光系统2包括在子扫描方向上的另一个文档平台16,位于与文档平台12分离的位置上。在光源单元13静止在文档平台16之下的状态下,光源单元13能够读取传送到文档平台16上的文档的一个表面(以下称作前表面)的图像。纸张卸出托盘17被安装在接近于传送到文档平台16的文档的出口的位置。
另一方面,ADF3包括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图像传感器)21,用作位于面对文档平台16的位置的第二读取单元。ADF3一次从成堆状态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中拾取该文档的一张纸,并且使CIS21读取文档的另一个表面(以下称作后表面)上的图像。因此,ADF3还包括各种滚轮R1至R10、检测器S1至S7、弯曲传送路径23和阻挡/歪斜校正区24。
注意,CIS21包括以阵列形式排列的图像传感器,例如光导装置(透镜阵列,例如SELFOC透镜),和光源(LED阵列光源或荧光灯)。
注意,各种滚轮R1至R10由文档传送电机驱动(参见图2)。而且,尽管以后将详细说明,导入滚轮离合器(参见图2)连接到导入滚轮R1和分离滚轮R2,它们与传输装置例如皮带连接,阻挡滚轮离合器(参见图2)连接到阻挡滚轮R8和R9之一。通过在以后将说明的控制器(参见图2)的控制之下连接或断开这些离合器,文档传送电机的驱动力被传送到导入滚轮R1、分离滚轮R2和阻挡滚轮R8和R9,或者被切断。
文档托盘22是电子托盘。当由传动装置S1a和传感器体S1b组成的光文档检测器S1检测到已放置文档时,文档托盘22在预定定时开始被升高,所放置的文档堆的最顶层上推导入滚轮R1。该导入滚轮R1由支架25支撑,以便能够被自由地升高/降低以及移位。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检测到导入滚轮R1的移位时,特别是检测到导入滚轮R1被推起时,文档托盘22暂时停止升高并且在此状态保持待机。
注意,当文档被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并且文档托盘22被置为如上所述的待机状态之后,如果文档托盘22停留在空闲状态预定时间而没有输入开始读取操作的信号,文档托盘22可以继续在此状态保持待机,但最好是暂时将文档托盘22降低到预定高度位置,并且将其保持在待机状态以便防止导入滚轮R1变形。
接着,当输入输送文档的启动信号时,导入滚轮R1和分离滚轮R2被驱动并且被旋转以便从文档堆的最顶层一张接一张地拾取文档。分离滚轮R2和R2a被置于导入滚轮R1的下游端。导入滚轮R1由支架25支撑,支架25围绕分离滚轮R2的旋转轴而被可移动地支撑。而且,导入滚轮R1被设计成依靠其自身的重量与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的最顶层接触。此外,提供制动器(未示出)以便不会将导入滚轮R1降低超过必要的量。如后面所述,支架25具有可伸出部件,由光传感器等组成的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能够根据支架25的摆动角检测导入滚轮R1的高度。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可伸出部件安装在支架25上来放置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可直接检测导入滚轮R1的高度,但是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可以被放置在与支架25分离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连接装置可以用于检测支架25的高度位置。
分离滚轮R2被置于面对分离滚轮R2a的位置,分离滚轮R2a(可以代替使用摩擦垫)具有转距限制器。因此,即使在导入滚轮R1拾取文档的多张纸时,也只有附着在导入滚轮R1的文档最顶层被分离滚轮R2和R2a拾取,于是确保文档被分离以及一次仅传送一张纸,而不会以重叠状态输送文档。
注意,文档是否确实被分离滚轮R2和R2a分离以及提供,是由传动装置S3a和传感器体S3b所组成的输送纸张检测器S3来进行检测的。于是,在预定定时将文档传送到下游端的弯曲传送路径23。
在弯曲传送路径23中,文档被传送滚轮R3至R7所传送,文档是否被强制传送是由输送纸张检测器S4来检测,输送纸张检测器S4由传动装置S4a和传感器体S4b所组成,用于检测来自弯曲传送路径23的文档的卸出。弯曲传送路径23具有能够以稳定的方式传送任何种类文档的弯曲部分,并且是利用能够平滑地传送例如可读文档中最厚文档即最硬文档的弯曲部分来构造的。
从弯曲传送路径23卸出的文档被传送到阻挡/歪斜校正区24。当输送纸张检测器S5检测到文档的前端时,来自上游端的传送力使文档的前端与阻挡滚轮R8及R9的接合处接触,使阻挡滚轮R8及R9在停止的状态下经过预定时间,来执行阻挡及歪斜校正,其中输送纸张检测器S5位于靠近阻挡/歪斜校正区24的出口的阻挡滚轮R8及R9之前。输送纸张检测器S5由传动装置S5a和传感器体S5b所组成。
设计阻挡/歪斜校正区24是为了使文档S在传送滚轮R6及R7与阻挡滚轮R8及R9之间处于被充分拉直的状态,并且尽可能地不受传送路径的传导表面的束缚,以便允许在阻挡/歪斜校正区24执行文档的上述阻挡/歪斜校正,阻挡/歪斜校正区24处于从位于弯曲传送路径23下游端的传送滚轮R6及R7到阻挡滚轮R8及R9的范围内。注意,设置传送滚轮R6及R7与阻挡滚轮R8及R9之间的距离,以便在传送方向上至少确保文档中最小文档的长度能够被文档输送器处理。换句话说,留在弯曲传送路径23中的文档的末端部分越短,文档的阻挡/歪斜校正就执行得越平滑。
在预定定时继续传送已在阻挡/歪斜校正区24执行阻挡/歪斜校正的文档,并且文档被传送到第一读取位置Pos1,以便暴光并且扫描文档的前表面。而且,文档经过第二读取位置Pos2,以便暴光并且扫描文档的后表面。光源单元13面对第一读取位置Pos1,CIS21面对第二读取位置Pos2。
这样读取了文档的前表面图像或前后两个表面的图像,于是文档被卸出到纸张卸出托盘17,纸张卸出托盘17由卸出滚轮R10及R11(卸出滚轮R11被放置在光系统2端)支撑在图像读取设备1侧面,位于低于文档卸出点的位置。由卸出纸张检测器S6来检测文档卸出操作的确认,卸出纸张检测器S6由传动装置S6a和传感器体S6b所组成。
上述操作被一次接一次地重复进行,直到输送完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所有文档都为止,并且已经被读取的所有文档被一张接一张地卸出到纸张卸出托盘17上。
顺便提一下,由于一张接一张地输送文档时文档堆的高度降低了,控制文档托盘22被升高与导入滚轮R1的位置降低相应的量,以便总是保持文档堆的最顶层与导入滚轮R1之间的预定高度关系。因此,文档托盘22能够依靠支点22a旋转,通过升高/降低平板31将其推起能够使位于支点22a的相反端的肋状物22b被升高,但是当升高/降低平板31被降低时肋状物22b被降低。与肋状物22b相反的升高/降低平板31的一端被固定在平板支撑轴32上,升高/降低电机33通过升高/降低机械部件34驱动以及旋转平板支撑轴32,升高/降低机械部件34由传输元件(齿轮)链组成。
后面将说明的控制器(参见图2)基于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检测信号来驱动及控制升高/降低机械部件34的升高/降低电机33,以此来保持待机期间文档托盘22的位置。能够由后面将说明的操作部件(参见图2),根据通常使用条件下频繁设置的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数目,任意设置待机期间文档托盘22的位置,或者由服务者或用户适当地设置。
而且,在弯曲传送路径23的入口端高度位置与出口端高度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将文档托盘22升高/降低以及移位,该范围是不可避免地由弯曲传送路径23形成的,设置该范围是为了确保如上所述文档的稳定传送。当文档托盘22在此范围内朝降低方向移动时,文档托盘22与导入滚轮R1之间的距离增加,因此能够放置大量的文档并且通过将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大量文档的最顶层升高到能够被输送到弯曲传送路径23的入口处的状态,就能够一张接一张地输送大量文档。
而且,文档托盘22具有文档调整平板30,用于通过对准文档的侧边来调整文档的放置位置,文档调整平板30的位置由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来检测,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用于检测文档的宽度(与文档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注意,文档托盘22也装有第二文档大小检测器S7,第二文档大小检测器S7由传动装置S7a和传感器体S7b所组成,用于检测文档的长度(文档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的长度由第一和第二文档大小检测器S0及S7来检测,并且基于检测结果来选择图像信息的纸张,后面将说明的控制器也使用检测结果来控制文档托盘22的高度位置。
同时,当读取文档平台12上的文档时,根据第三文档大小检测器(参见图2)所检测的文档大小,将光源单元13从图1中的位置Pos3(当读取固定位置时光源单元13的开始位置)向位置Pos4(读取最大文档时光源单元13的返回位置)移动预定距离,第三文档大小检测器用于检测放置在文档平台12上的文档的大小。
另一方面,当读取传送文档时,光源单元13停在第一读取位置Pos1(读取移动文档时光源单元13的位置)。而且,光源单元13使用位置Pos3与位置Pos4之间的位置,或者位置Pos3与第一读取位置Pos1之间的位置,作为基于光源单元检测器(参见图2)的检测结果的初始(home)位置,光源单元检测器用作光源单元13的位置检测器。因此,当光源单元13未被使用,即处于待机状态时,它就停在该初始位置。
这里,为了读取放置在文档平台12上的文档,位于图像读取设备1的背面(纸面的背面)的一部分ADF3由附着在ADF3与光系统2之间的铰链(未示出)可移动地支撑。ADF3围绕作为移动支撑的铰链移动,并且相对于文档平台12朝上打开。换句话说,通过使ADF3向上移动来打开它,图像读取设备1的文档平台12的上表面能够从图1的前视侧释放开来,所以能够将ADF3不能传送的文档类型放置在文档平台12上,例如书籍资料和装订文档,因为它们不是纸张形式。
注意,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文档垫35安装在ADF3的下表面,即面对文档平台12的表面。
这样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能够读取三种模式的文档,即固定读取模式、移动读取模式和双面读取模式。固定读取模式是扫描光源单元13和反射镜单元14并且由CCD读取单元11读取放置在文档平台12上的例如书籍资料等文档图像的模式。移动读取模式和双面读取模式是通过一次自动输送一张纸来由ADF3读取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图像的模式。在移动读取模式下,由CCD读取单元11读取文档,而在双面读取模式下,使用CCD读取单元11和CIS21两者来读取文档图像。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在文档具有大约例如普通复印纸厚度的情况下,能够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的最大数目是大约200张纸。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1的功能性结构的方框图。在图2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1所示的那些相同或相应的结构,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图像读取设备1包括由微型计算机等组成的控制器41,执行各种控制操作。第一和第二文档大小检测器S0和S7的检测结果以及第三文档大小检测器S9的检测结果被提供给控制器41,基于这些文档大小检测器S0、S7和S9的检测结果,控制器41改变对要使用的张纸以及定时的控制,第一和第二文档大小检测器S0和S7用于检测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大小,第三文档大小检测器S9用于检测放置在文档平台12上的文档大小。
在使用CCD读取单元11读取文档时,如上所述,控制器41驱动并且控制步进电机42以移动光源单元13和反射镜单元14,并且根据由光源单元检测器S8所检测的光源单元13的位置,来控制光源13a和CCD11b以便读取文档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使用ADF3读取文档时,控制器41基于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检测结果,驱动并且控制升高/降低电机33;将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堆的最顶层保持在固定高度;通过控制文档传送电机43、导入滚轮R1的导入滚轮离合器44和阻挡滚轮R8及R9的阻挡滚轮离合器45来传送文档,直到文档检测器S1检测到文档托盘22上的所有文档都已被输送;以及通过控制CCD11b和CIS21来读取文档图像。
而且,控制器41在操作部件46上显示必要信息,并且接收施加到操作部件46上的输入操作,操作部件46由液晶触板等组成。
而且,存储部件49例如存储器连接到控制器41,将存储能够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大小的文档大小表作为纸张信息存储在部分存储区中。
在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堆的最顶层在待机状态下与导入滚轮R1相接触,并且处于立即能够输送文档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检测到已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时,控制器41就判断要放置文档,驱动并且控制升高/降低电机33降低文档托盘22,消除导入滚轮R1与文档堆之间的接触。
当降低文档托盘22时的降低量可以是在图像读取设备1的制造或装运期间预置的值,或者是根据通常使用情况下频繁设置的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数量,由服务人员或用户在操作部件46上任意设置的值。
图3是示出图像读取设备1的操作部件46的结构示例的简图。尽管图1未示出,操作部件46位于图像读取设备1的上表面,包括各种硬按键(K1到K8)和由液晶触板组成的操作员控制面板P。
安装在操作部件46中的各种硬按键(K1到K8)包含:K1为用于输入数字的十键键区,K2为中断键,K3为清除键,K4为全部清除(全部删除)键,K5为用于启动文档读取的开始键,以及K6、K7和K8为分别选择传真功能、打印机功能和复印功能的功能切换键。
注意,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1不具有用于向外部传真机发送/从外部传真机接收传真数据的传真通信装置以及用于在纸张上成像的成像装置,因此它不必具有功能切换键K6至K8。但是,由于图像读取设备1有时作为附加设备连接到包括传真通信装置和成像装置的成像设备,可以预先提供这些功能切换键K6至K8。
操作员控制面板P具有各种软按键。在操作员控制面板P中,K11至K13分别表示用于显示设置文档大小的设置屏、有关待机时间的设置屏和有关待机高度的设置屏的软按键。
在用于设置文档大小的设置屏中,除标准大小之外,用户能够任意设置文档大小。在有关文档托盘22的待机时间的设置屏中,可能设置在文档调整平板30的操作完成之后开始升高文档托盘22之前的待机时间。在有关文档托盘22的待机高度的设置屏中,可能设置文档托盘22的缺省高度(待机高度)。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有关文档大小的设置屏,并且显示操作员控制面板P上的选择键K14和K15、大小设置建K16和K17以及确认键K18。当选择文档的长度或宽度时使用选择键K14和K15,大小设置建K16和K17用于输入文档的大小(宽度或长度)。
当操作员控制面板P上的确认键K18被按下时,在该设置屏中设置的文档大小被存储在文档大小表(参见图14)中,文档大小表在存储部件49中被存储为纸张信息。当用户设置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时,由控制器41读取所存储的文档大小,并且检测文档是否具有预定大小。
图4是示出文档大小表的一个示例的简图,该表存储了将被提供并且传送给图像读取设备1的纸张类型。如图4所示,在文档大小表中,与文档类型相关联地以毫米单位或英寸单位存储文档的大小。正如文档大小表中预存储的大小,有标准大小的值,例如明信片、A打印大小纸张、B打印大小纸张、发票、信纸、法律声明(legal)和休闲纸(leisure)。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文档调整平板30的滑动位置,接着基于检测值(特别是后面将说明的电阻器的电阻值)判断所放置的文档是否具有预定大小。因此,除文档类型和文档大小之外,检测值也可以被与每种大小相关联地存储在文档大小表中。而且,除文档大小表之外,还可以准备用于将检测值变换成长度单位的变换表,并且可以参考这两个表来判断所放置的文档是否具有预定大小。
此外,如上所述,用户能够在操作部件46的操作员控制面板P上任意设置要使用的文档大小,设置值被存储在文档大小表的用户设置栏中。注意,当控制器41检测文档大小时,并不区分对待存储在用户设置栏中的设置值和标准大小的值。
图5是从背面看去的文档托盘22的仰视图。文档调整平板30包括一对侧板30a和30a,用于在主扫描方向(与文档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对准文档的两边;导轨齿轮部件30b和30b,连接到各侧板30a和30a的一端,在主抓扫描方向上伸展。导轨齿轮部件30b和30b由引导元件(未示出)支撑,以便它们能够在主抓扫描方向上相对于文档托盘22自由地滑动,即一对侧板30a和30a彼此靠近或远离。
一对导轨齿轮部件30b和30b由固定元件50固定,与靠近文档托盘22的中心放置的小齿轮51啮合,以便它们面对彼此。于是,当操作一个侧板30a时,另一个侧板30a与该侧板30a连接,并且也被移位。
此外,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被构造成如例如公开待审的日本专利申请No.7-17640(1995)所说明的。特别是,电阻器52被与导轨齿轮部件30b平行放置,当侧板30a上的接触片30c与电阻器52的顶端接触时,检测接触片30c与电阻器52的一端之间的电阻值的变化,以便检测侧板30a的位置。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是所谓的滑动量型检测器。
图6A、6B、7A和7B是说明文档托盘22的操作的侧视图。如上所述,文档托盘22能够在支点22a上旋转,通过升高/降低平板31将其推起能够升高位于支点22a的相反端的肋状物22b,但是当升高/降低平板31被降低时肋状物22b也被降低(参见图6A)。
例如,当文档被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时,文档的最顶层的高度位置与导入滚轮R1的位置之间存在图7B所示的关系,这时光遮挡平板25a阻挡了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一对光发射元件S2a与光接收元件S2b之间的光,以便产生没有形成两个元件S2a与S2b之间光径的状态,即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处于“关”状态。
在本例中,控制器41通过推起升高/降低平板31来升高文档托盘22,并且当已经形成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这对光发射元件S2a与光接收元件S2b之间的光径时,即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刚刚被接通时,停止文档托盘22的升高。
因此,由于其自身的重量或导入滚轮R1、支架25的施加力等,导入滚轮R1与文档堆的最顶层接触,进入能够立即输送文档的状态,并且转入待机状态。
而且,如图6B所示,例如,当放置太多文档时,即当导入滚轮R1被推起超过适合于从文档堆的最顶层输送文档的高度时,附着在支架25上的光遮挡平板25a没有阻挡设置在固定位置处的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这对光发射元件S2a与光接收元件S2b之间的光,于是形成了两个元件S2a与S2b之间光径。换句话说,尽管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处于“开”状态,该状态也不是从“关”状态转换到“开”状态的状态。
当传送文档时,在这种状态下不能够执行令人满意的传送,因此出于安全的考虑,暂时将文档托盘22降低。于是,如图7B所示,光遮挡平板25a阻挡了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这对光发射元件S2a与光接收元件S2b之间的光,产生了没有形成两个元件S2a与S2b之间光径的状态,即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处于“关”状态。
接下来,控制器41再次控制文档托盘22以便升高文档托盘22,直到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被关闭为止。因此,由于其自身的重量或导入滚轮R1、支架25的施加力等,导入滚轮R1与文档堆的最顶层接触,纸张输送器进入能够立即输送文档的状态,并且转入待机状态。
参照流程图,以下将说明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的操作。
图8是说明控制器41从通电直到文档托盘22进入待机状态时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当接通电源开关(未示出)(步骤S1)时,控制器41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接通,即判断两个元件S2a与S2b之间的光径是否形成(步骤S2)。
当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没有被接通时(S2:否),控制器41驱动并且控制升高/降低电机33以升高文档托盘22(步骤S3)。当文档托盘22被升高时,导入滚轮R1被推起,元件S2a与S2b之间的光径被形成,即当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时(S2:是),控制器41驱动并且控制升高/降低电机33开始降低文档托盘22(步骤S4)。
接下来,控制器41继续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断开(步骤S5),并且等待直到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断开(S5:否)。在此期间,控制器41驱动并且控制升高/降低电机33继续降低文档托盘22。
当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断开(S5:是)时,控制器41驱动升高/降低电机33从此状态通过预定数目的步骤(steps)以降低文档托盘22,并且停止文档托盘22(步骤S6),从而将文档托盘22移动到第一待机状态,并且将文档托盘22保持在此状态(步骤S7)。这里,第一待机状态是放置文档之前的状态,如上所述,文档托盘22的高度位置是由服务人员或用户根据频繁设置的上述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数量通过操作操作部件46所预置的高度。在此状态下,控制器41暂停控制。
图9至图11示出说明从放置文档直到读取文档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假设文档托盘22在设置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的上述控制之下,处于第一待机状态(步骤S7)。
首先,控制器41判断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是否为“开”(步骤S11),从而判断文档是否被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当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为“关”(S11:否)时,控制器41判断文档没有被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并且等待直到放置文档为止。
当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为“开”(S11:是)时,即当控制器41判断文档被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时,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检测文档的大小,控制器41判断所放置文档是否是标准大小(步骤S12)。当判断所放置文档是否是标准大小时,控制器41从存储部件49中读取上述文档大小表,并且判断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所检测的值是否相应于存储在该表中的值。这里,用户利用操作部件46所设置的文档大小(用户设置值)也被看作标准大小。而且,由于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利用文档调整平板30的侧板30a的位置来检测的文档的大小,检测值包含一些误差。因此,当将检测值与存储在该表中的值进行比较时,需要考虑预定可允许的误差量,来判断所设置文档是否是标准大小。
当判断所放置文档是标准大小(S12:是)时,利用控制器41的定时器功能等来判断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13)。当在步骤S12中判断所放置文档不是标准大小(S12:否)时,或者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S13:否),判断是否已经通过操作操作部件46来输入开始读取文档的启动信号(步骤S31)。当已经输入启动信号(S31:是)时,执行后面将说明的步骤S32中的以及之后的过程,或者当没有输入启动信号(S31:否)时,控制器41返回步骤S12中的过程。
当已经经过预定时间(S13:是)时,控制器41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断开(步骤S14)。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没有被断开(S14:否)时,即当此时由于文档堆比较厚使导入滚轮R1在文档托盘22的高度位置(第一待机状态)上接触到文档时,控制器41仅将文档托盘22降低预定量(步骤S15),并且返回到步骤S14中的过程。
于是,通过重复地执行步骤S14和S15中的过程,即使在将超过预置数量文档的文档强行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控制器41能够确认导入滚轮R1是否不高于提供及传送文档的预定高度。接着,当导入滚轮R1的高度位置高于预定高度时,控制器41仅将文档托盘22降低预定量,因为存在导入滚轮R1引起提供及传送文档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采用上述控制,当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断开(S14:是)时,控制器41开始升高文档托盘22(步骤S16),并且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接通(S17)。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没有被接通(S17: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16中的过程。换句话说,文档托盘22继续被升高,直到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时为止。
接着,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S17:是)时,控制器41停止移动文档托盘22(步骤S18)。从而,完成文档托盘22的升高,文档托盘22进入第二待机状态(步骤S19)。
第二待机状态是这样的状态:其中已经完成文档设置并且已准备好提供及传送文档,文档托盘22的高度位置是与此时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的实际数量相应。
接下来,控制器41判断是否已经输入开始文档读取过程的启动信号(步骤S20)。当判断已经输入启动信号(S20:是)时,控制器41提供及传送文档(步骤S21),并且在读取文档图像之后将文档卸出到纸张卸出托盘17(步骤S22)。在此期间,控制器41判断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是否被切断(步骤S23),并且判断是否已经输送了文档托盘22上的所有文档。
当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被切断(S23:是)并且判断已经输送了所有文档时,控制器41返回到上述步骤S2中的过程。此后,文档托盘22返回到第一待机状态。
当在步骤S23中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不是“关”(S23:否)时,即当文档托盘22上仍然有后续文档时,控制器41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接通(步骤S24)。
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关”(S24:否)时,即当导入滚轮R1的高度随着文档堆高度的降低而被降低时,控制器41仅将文档托盘22升高预定量(步骤S25)。此后,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24中的过程,并且升高文档托盘22直到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为止。
当步骤S24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开”(S24:是)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21中的过程,并且执行文档的提供及传送以及文档的读取。
于是,随着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被取入,文档托盘22被升高,以便在执行步骤S21中的文档提供以及步骤S22中的读取过程时,将文档堆的最顶层保持在固定高度。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1中输入开始读取文档的启动信号(S31:是)时,控制器41判断已经完成文档设置,并且执行与上述步骤S14至S18中相同的过程,以便准备文档的提供及传送。特别是,控制器41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切断(步骤S32),并且如果输出没有被切断(S32:否),控制器41仅将文档托盘22降低预定量(步骤S33),并且返回到步骤S32中的过程。
当在步骤S32及S33的控制下,当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切断(S32:是)时,控制器41开始升高文档托盘22(步骤S34),并且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接通(步骤S35)。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没有被接通(S35: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34中的过程。换句话说,文档托盘22继续被升高直到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时为止。
然后,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S35:是)时,控制器41停止移动文档托盘22(步骤S36)。在文档托盘22的移动停止之后,控制器41执行上述步骤S21至S25中的过程,以便执行文档的提供及传送以及读取过程。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中没有输入启动信号(S20:否)时,控制器41判断是否已经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步骤S41)。当已经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S41:是)时,控制器41判断是否将新文档加到文档托盘22上,并且仅将文档托盘22降低预定量,接着停止文档托盘22(步骤S42)。另一方面,当没有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S41: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20中的过程。
接下来,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检测文档是否是标准大小(步骤S43)。当文档是标准大小(S43:是)时,利用控制器41的定时器功能等来判断自文档调整平板30的操作结束起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44)。当已经经过预定时间(S44:是)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14中的过程,并且执行步骤S14至S18中的控制,以便将文档托盘22停止在第二待机状态。
而且,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S44:否),判断是否已经输入开始读取过程的启动信号(步骤S45)。当已经输入启动信号(S45:是)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32中的过程,或者,当没有输入启动信号(S45: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44中的过程。而且,当在步骤S43中由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所检测的文档大小不是标准大小(S43: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31中的过程。
如上所述,当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的检测结果显示与预置大小相对应的值时,控制器41判断文档被正确放置,并且移动文档托盘22使文档与导入滚轮R1接触。另一方面,当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的检测结果显示不与预置大小相对应的值时,控制器41判断文档没有被正确放置,并且不开始文档托盘22的移动。因此,有可能防止在文档托盘22上的纸张的缺陷放置条件下开始文档托盘22的移动,从而解决了缺陷放置条件下文档到导入滚轮R1的传送以及所形成图像的位置移位及倾斜等问题。
而且,尽管从通电到第一待机状态的图8流程图说明了一种不使用检测器对文档托盘22的位置进行直接检测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对文档托盘22的位置进行直接检测的检测器来控制文档托盘22的高度。例如,有可能提供检测文档托盘22最低点的检测器,并且基于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将文档托盘22调整到第一待机状态下文档托盘22的预定高度,或者使用检测文档托盘22最高点的检测器。通常,初始状态(通电时)下文档托盘22的高度是能够放置最大数量文档的最低点,但是可以将其设置在任意中间高度。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步骤S12中文档不是标准大小时,控制器41进入步骤S31,但是,当此时从操作部件46没有输入启动信号时,控制器41再次返回到步骤S12。因此,不能执行文档提供及传送的准备(建立如下状态:文档托盘22被升高,导入滚轮R1与文档堆的最顶层接触,并且文档能够被立即输送),除非用户按下“开始”键K13,并且操作操作部件46来指示读取文档。所以,在第二实施例中,即使在没有输入启动信号时,如果已经经过预定时间(第二预定时间),文档托盘22被进入第二待机状态以便准备文档的提供及传送。
注意,由于图像读取设备1的结构及操作原理完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了对这些内容的说明。
图12至图15示出说明由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1所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假设在读取文档时文档托盘22在第一待机状态下待机(步骤S7)。注意,处于第一待机状态的文档托盘22的高度是可以改变的,用户能够基于用户请求或过去的记录从操作部件46设置高度。
首先,图像读取设备1的控制器41判断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是否是“开”(步骤S51),从而判断文档是否被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当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是“关”(S51:否)时,控制器41判断文档没有被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并且等待直到放置了文档为止。
当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是“开”(S51:是)时,通过即当控制器41判断文档被放置在文档托盘22上时,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检测文档大小,控制器41参考存储在存储部件49中的文档大小表,来判断所放置文档是否是标准大小(步骤S52)。
当判断文档是标准大小(S52:是)时,使用控制器41的定时器功能等来判断是否已经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例如几秒钟)(步骤S53)。当已经经过第一预定时间(S53:是)时,控制器41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切断(步骤S54)。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没有被切断(S54:否)时,即当由于文档堆较厚而使导入滚轮R1与此时文档托盘22的高度位置(第一待机状态)上的文档相接触时,控制器41仅将文档托盘22降低预定量(步骤S55),并且返回到步骤S54中的过程。在步骤S54的过程中,控制器41确认是否由于某些原因例如将超过预定数量的文档强制装入到文档托盘22中,而使导入滚轮R1高于提供及传送文档的预定高度。因为导入滚轮R1高于预定高度会引起文档提供及传送时出现问题,所以要执行该确认操作。
利用这种控制,当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切断(S54:是)时,控制器41开始升高文档托盘22(步骤S56),并且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接通(步骤S57)。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没有被接通(S57: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56中的过程。换句话说,文档托盘22继续被升高,直到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为止。
接着,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S57:是)时,控制器41停止文档托盘22的移动(步骤S58)。从而,结束了文档托盘22的升高,文档托盘22进入第二待机状态(步骤S59).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2中判断文档不是标准大小(S52:否)时,或者在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前(S53:否),判断是否已经通过操作操作部件46输入开始读取文档的启动信号(步骤S80)。当已经输入启动信号(S80:是)时,执行步骤S82中的以及之后的过程,或者,当没有输入启动信号(S80:否)时,判断是否已经经过第二预定时间(步骤S81)。
这里,第二预定时间可以通过操作部件46被设置在例如从0秒到几秒的范围内。相似地,第一预定时间也可以通过操作部件46被设置在例如从0秒到10秒的范围内。注意,需要将第二预定时间设置得比第一预定时间长。
当没有经过第二预定时间(S81: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52中的过程,或者,当已经经过第二预定时间(S81:是)时,控制器41进入步骤S52中的过程,并且使文档托盘22在能够提供及传送文档的状态下等待,即第二待机状态。
注意,当在步骤S52中获得与标准大小不相应的检测值时,在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可以控制文档托盘22移动到正好在第二待机状态之前的高度,而不是将文档托盘22升高到第二待机状态,并且停止文档托盘22。利用这种控制,有可能在升高及停止文档托盘22之后,容易地保持能够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的状态,从而防止由于文档调整平板30的位置移位而在缺陷放置条件下输送文档。
当在步骤S80中判断已经输入开始读取文档的启动信号(S80:是)时,控制器41判断已经完成文档设置,并且执行与上述步骤S54至S58中相同的过程,以便准备文档的提供及传送。特别是,控制器41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切断(步骤S82),并且如果输出没有被切断(S82:否)时,控制器41仅将文档托盘22降低预定量(步骤S83),并且返回到步骤S82中的过程。
当利用步骤S82及S83中的控制操作来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切断(S82:否)时,控制器41开始升高文档托盘22(步骤S84),并且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接通(步骤S85)。当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没有被接通(S85: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84中的过程。换句话说,文档托盘22继续被升高,直到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时为止。
接着,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S85:是)时,控制器41停止文档托盘22的移动(步骤S86)。此时,文档托盘22进入能够提供及传送文档的第二待机状态。
接下来,控制器41判断是否已经输入开始文档读取的启动信号(步骤S60)。当判断已经输入启动信号(S60:是)时,控制器41提供及传送文档(步骤S61),并且在读取文档图像之后,将文档卸出到纸张卸出托盘17上(步骤S62)。在此期间,控制器41判断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是否被切断(步骤S63),从而判断是否已经输送了文档托盘22上的所有文档。
当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被切断(S63:是)并且判断已经输送了所有文档时,控制器41使文档托盘22返回到第一待机状态(参见图8)。
当步骤S63中文档检测器S1的输出不是“关”(S63:否)时,即当文档托盘22上仍然留有后续文档时,控制器41判断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否被接通(步骤S64)。
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是“关”(S64:否)时,即当随着文档堆高度的降低而使导入滚轮R1的高度被降低时,控制器41仅将文档托盘22升高预定量(步骤S65)。此后,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64中的过程,并且升高文档托盘22直到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被接通时为止。当导入滚轮位置检测器S2的输出在步骤S64中是“开”(S64:是)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61中的过程,并且执行文档的提供及传送以及文档读取过程。
于是,随着文档托盘22上的文档被取入,文档托盘22被升高,以便在执行步骤S61中的文档提供以及步骤S62中的文档读取过程时,将文档堆的最顶层保持在固定高度。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0中没有输入启动信号(S60:否)时,控制器41判断是否已经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步骤S71)。当已经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S71:是)时,控制器41判断新文档被加到文档托盘22上,并且仅将文档托盘22降低预定高度,然后停止文档托盘22(步骤S72)。另一方面,当没有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S71: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60中的过程。
接下来,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检测文档是否是标准大小(步骤S73)。当文档是标准大小(S73:是)时,利用控制器41的定时器功能等来判断自文档调整平板30的操作结束起是否已经经过第三预定时间(步骤S74)。这里,第三预定时间可以具有与第一预定时间相同的值,或者是0秒。
当已经经过第三预定时间(S74:是)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54中的过程,并且执行步骤S54至S58中的控制,从而将文档托盘22停止在第二待机状态。
而且,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S74:否),判断是否已经输入开始读取过程的启动信号(步骤S75)。当已经输入启动信号(S75:是)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82中的过程,或者,当没有输入启动信号(S75: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74中的过程。而且,当在步骤S73中由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所检测的文档大小不是标准大小(S73:否)时,控制器41返回到步骤S80中的过程。
如上所述,当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的检测结果显示与预置大小相对应的值时,控制器41判断文档被正确放置,并且移动文档托盘22使文档与导入滚轮R1接触。另一方面,当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的检测结果显示不与预置大小相对应的值时,控制器41判断文档调整平板30没有被正确放置,并且不开始文档托盘22的移动。因此,有可能防止在文档托盘22上的纸张的缺陷放置条件下开始文档托盘22的移动,从而解决了缺陷放置条件下文档到导入滚轮R1的传送以及所形成图像的位置移位及倾斜等问题。
注意,尽管流程图中没有示出,随着放置文档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当文档托盘被升高到能够提供及传送文档的状态(第二待机状态),如果文档被强行拉出,控制器41使用文档检测器S1的检测结果作为触发信号,控制文档托盘22使其在第二待机状态下等待。
此外,当自文档进入第二待机状态的时间到输入启动信号时所经过的时间非常长时(例如5分钟或更长),文档托盘22可以被暂时降低到第一待机状态。而且,不仅可以依赖于所经过的时间,而且可以依赖于操作部件46上的任何键的操作作为触发信号,来执行从第一待机状态到第二待机状态的转变。
注意,利用如下方法来执行由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所进行的对文档大小的判断:其中当完成文档调整平板30的操作时,即当预定时间内第一文档大小检测器S0的输出值没有变化时,就进行上述判断,此时使用控制器41的定时器功能等开始时间测量,以便测量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预定时间。因此,当在时间测量期间再次操作文档调整平板30时,定时器被复位,并且再次开始测量时间。
第三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将本发明的纸张输送器应用于图像读取设备的模式,但是也可能将本发明应用于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设备、具有扫描仪功能、打印机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多功能设备。第三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体现为成像设备的情况。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简要配置的垂直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包括: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成像单元210,用于在纸张上成像;后处理单元260,用于对其上成像的纸张执行后处理;和纸张输送单元270,用于将纸张提供及传送给成像单元210。成像单元210被放置在图像读取设备1的下面,后处理单元260和纸张输送单元270分别被放置在成像单元210的侧面和下面。
注意,图像读取设备1具有从文档读取图像的功能,图像读取设备1的配置及操作与上述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成像单元210具有如下功能:基于通过在图像读取设备1中读取文档图像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外部信息处理器(未示出)传送来的图像数据,在从纸张输送单元270所提供的纸张上形成图像。
更具体地说,在将图像数据传送到图像处理部件(未示出)并且对图像数据执行预定图像处理之后,图像数据被暂时存储在图像处理部件内的图像存储器中,接着在预定定时被一张接一张地读出并被传送到激光写入单元227,激光写入单元227是光写入设备。
激光写入单元227包括:半导体激光光源,用于根据图像存储器所传送的图像数据发射激光;多边形反射镜,用于以等角速度偏转激光;和f-θ透镜(f-θlens),用于校正以等角速度偏转的激光,以便以等角速度将激光偏转到光电导体鼓222上。
注意,尽管本实施例使用激光写入单元作为光写入设备,也可以采用固定扫描型的光写入头单元,这种光写入头使用发光元件阵列,例如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和EL(Electro Luminescence,场致发光)。
放置在光电导体鼓222周围的是:起电机223,用于将光电导体鼓222充电到预定电势;显影装置224,用于通过将调色剂(toner)提供给静电潜像,将形成在光电导体鼓222上的静电潜像变成可视图像;传送装置225,用于将形成在光电导体鼓222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传送到所传送的纸张;中和器229,用于将电荷从已经传送调色剂图像的纸张上除去,并且将纸张从光电导体鼓222上分离;和清除装置,用于在传送调色剂图像之后将剩余的调色剂收集起来。
已经传送图像的纸张被传送到定影(fixing)单元217,并且定影单元217将图像定影到纸张上。纸张卸出滚轮219将已经定影图像的纸张卸出到外部。
后处理单元260用于对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执行例如在中间装订及折弯等处理,后处理单元260安装在纸张卸出滚轮219的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端,在执行预定后处理之后,传送到后处理单元260的纸张被卸出到升高/降低托盘261上。
而且,成像单元210包括纸张托盘251和手工输送托盘254,手工输送托盘254用于从外部取入任意纸张。接着,纸张传送装置250将纸张托盘251或手工输送托盘254所提供的纸张传送到光电导体鼓222、传送装置225等所位于的图像传输位置。
此外,之字形路径221安装在定影单元217的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端,用于在纸张的背面再次形成图像。之字形路径221所翻转的纸张通过双面(double-sides)单元255再次被提供给纸张传送装置250。注意,不仅在可以将图像形成在纸张的双面上时,而且可以在卸出纸张之前翻转纸张的前面和背面时,使用之字形路径221和双面单元255。
纸张输送单元270被放置在上述成像单元210的下面,包括连接到成像单元210的纸张传送装置250的多个存纸盒252及253,并且存放大量不同大小的纸张。
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中的是:控制器(未示出),用于以链接的方式操作上述各部件,以便基于图像读取设备1所读取的文档图像,将图像形成在从纸张输送单元270提供给成像单元210的纸张上。
注意,虽然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示出了在图像读取设备1中安装操作部件46的模式,但是当然可以将操作部件46安装在成像单元210的适当位置中。
Claims (8)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纸张存放装置,用于存放一张接一张层叠放置的多张纸张;
升高/降低驱动装置,用于升高/降低所述纸张存放装置;
纸张传送装置,用于从最顶层一张接一张地取出纸张并且将纸张传送到预定传送路径,其中通过利用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使最顶层与所述纸张传送装置相接触;和
成像装置,用于在所述纸张传送装置所传送的纸张上形成图像,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整装置,被安装成可相对于所述纸张存放装置滑动,用于调整纸张的放置位置;
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调整装置的位置;和
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由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所引起的数纸张存放装置的升高/降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纸张信息;
测量装置,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测量存放在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大小;和
判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测量装置所测量的大小,来判定纸张是否与所述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
其中,当所述判定装置判定纸张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时器装置,
其中,当所述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自所述判定装置做出判定之时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以及
当所述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不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所述控制装置停止对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时器装置,
当所述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自所述判定装置做出判定之时起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以及
当所述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不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自所述判定装置做出判定之时起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纸张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纸张是否被放置在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中,
其中,当所述纸张检测装置检测到存放在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并且所述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以及
当所述纸张检测装置检测到存放在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并且所述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不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所述控制装置停止对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纸张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纸张是否被放置在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中,
其中,当所述纸张检测装置检测到存放在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并且所述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以及
当所述纸张检测装置检测到存放在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并且所述判定装置判定该纸张不与所述纸张信息相对应时,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何一项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经过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将所述纸张存放装置升高到预定位置,在该位置中纸张的最顶层与所述纸张传送装置相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存放在所述纸张存放装置中的纸张的最顶层与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之间的接触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高/降低驱动装置升高所述纸张存放装置,直到所述接触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接触状态时为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30133/03 | 2003-02-06 | ||
JP030133/2003 | 2003-02-06 | ||
JP2003030133A JP4059781B2 (ja) | 2003-02-06 | 2003-02-06 |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19663A true CN1519663A (zh) | 2004-08-11 |
CN100345061C CN100345061C (zh) | 2007-10-24 |
Family
ID=3282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0401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5061C (zh) | 2003-02-06 | 2004-02-04 | 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43191B2 (zh) |
JP (1) | JP4059781B2 (zh) |
CN (1) | CN100345061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3284B (zh) * | 2006-02-03 | 2011-07-13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CN105775883A (zh) * | 2016-02-26 | 2016-07-20 |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纸文件回收的装置及方法 |
CN110950115A (zh) * | 2019-12-11 | 2020-04-03 | 苏州德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纸张扫描运送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77267B2 (en) * | 2004-03-16 | 2014-03-18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annotated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ettable variable value feature |
JP2008050144A (ja) * | 2006-08-25 | 2008-03-06 | Kyocera Mita Corp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67240A (ja) * | 2006-09-08 | 2008-03-21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取光学系、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80624A (ja) * | 2006-09-27 | 2008-04-10 | Oki Da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40522A (ja) * | 2007-08-06 | 2009-02-26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給送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34357B2 (ja) | 2008-10-10 | 2014-03-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給紙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211003B2 (ja) * | 2009-09-18 | 2013-06-12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67703B2 (ja) * | 2014-12-25 | 2018-08-01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媒体供給装置 |
US9491328B2 (en) | 2015-02-28 | 2016-11-08 | Xerox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output plex format using automatic page detection |
JP6579797B2 (ja) * | 2015-05-20 | 2019-09-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775918B2 (ja) * | 2015-05-20 | 2020-10-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669381B2 (ja) * | 2015-09-04 | 2020-03-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給紙装置 |
JP6645698B2 (ja) * | 2015-11-18 | 2020-0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0571846B2 (en) | 2018-03-13 | 2020-02-25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and conveyance method |
JP7229723B2 (ja) * | 2018-10-30 | 2023-02-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7395833B2 (ja) * | 2019-03-18 | 2023-12-12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562290B2 (ja) * | 2020-05-27 | 2024-10-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215646969U (zh) * | 2021-07-07 | 2022-01-25 |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扫描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50555B2 (ja) * | 1987-02-03 | 1996-11-06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用紙収納装置 |
DE69028897T2 (de) * | 1989-11-05 | 1997-03-20 | Canon Kk | Gerät zum Zuführen von blattförmigen Vorlagen und Bilderzeugungssystem |
JPH04286550A (ja) * | 1991-03-11 | 1992-10-12 | Canon Inc |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 |
JPH06324540A (ja) * | 1993-05-12 | 1994-11-25 | Konica Corp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を備えた複写機 |
JP3402673B2 (ja) | 1993-06-30 | 2003-05-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材積載装置 |
US5610688A (en) * | 1993-11-05 | 1997-03-1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llegal use prevention |
US5552859A (en) * | 1994-02-08 | 1996-09-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rocking sheet stacking plate |
JP3418814B2 (ja) * | 1995-04-28 | 2003-06-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紙排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H10250853A (ja) | 1997-03-10 | 1998-09-22 | Minolta Co Ltd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JP3553766B2 (ja) * | 1997-06-13 | 2004-08-11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機の印刷用紙供給搬送装置 |
US6091927A (en) * | 1997-11-17 | 2000-07-18 | Ricoh Company,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documents to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canner, or the like |
JPH11237771A (ja) | 1997-12-17 | 1999-08-31 | Ricoh Co Ltd | 原稿給紙装置 |
JP2000072265A (ja) * | 1998-09-01 | 2000-03-07 | Canon Inc | シートサイズ検知可能な原稿送り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3990835B2 (ja) * | 1999-02-02 | 2007-10-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US6266512B1 (en) * | 1999-12-23 | 2001-07-24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of using input size determination for improvements in productivity and imaging |
JP2001315980A (ja) * | 2000-05-12 | 2001-11-13 | Canon Aptex Inc | シート供給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321432A (ja) * | 2001-04-26 | 2002-11-05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3724791B2 (ja) * | 2001-06-01 | 2005-12-07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
2003
- 2003-02-06 JP JP2003030133A patent/JP405978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1-14 US US10/757,677 patent/US704319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2-04 CN CNB2004100040113A patent/CN10034506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3284B (zh) * | 2006-02-03 | 2011-07-13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CN105775883A (zh) * | 2016-02-26 | 2016-07-20 |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纸文件回收的装置及方法 |
CN110950115A (zh) * | 2019-12-11 | 2020-04-03 | 苏州德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纸张扫描运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45061C (zh) | 2007-10-24 |
US7043191B2 (en) | 2006-05-09 |
US20040156662A1 (en) | 2004-08-12 |
JP2004238160A (ja) | 2004-08-26 |
JP4059781B2 (ja) | 2008-03-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45061C (zh) | 成像设备 | |
CN1222844C (zh) | 纸处理设备及具有该设备的成象设备 | |
CN1523455A (zh) | 纸张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3715919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275451C (zh) | 图象读取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 |
CN1577137A (zh) | 送纸器,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573590A (zh) | 纸张传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61669C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573589A (zh) | 连接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
CN102107787B (zh) | 供纸装置、原稿运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28439A (zh) | 纸后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 | |
CN1921541A (zh) | 图像扫描装置及多功能装置 | |
JP4067870B2 (ja) | 画像読取り装置 | |
CN1854046A (zh) | 片材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 |
CN1583535A (zh) | 纸张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65507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499316A (zh) | 图像形成系统及维护执行程序 | |
JP2003054769A (ja) | 用紙供給用昇降機の容量制御システム | |
CN1825884A (zh) | 维护信息通信终端、管理主机、成像装置及通信方法 | |
CN1577136A (zh) | 送纸器,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625214A (zh) | 图像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4863257B2 (ja) | 画像処理モード操作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51965B2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62134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689948A (zh) | 纸张处理装置和设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