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495498A - 液晶显示器及其测试方法和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测试方法和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5498A
CN1495498A CNA031648525A CN03164852A CN1495498A CN 1495498 A CN1495498 A CN 1495498A CN A031648525 A CNA031648525 A CN A031648525A CN 03164852 A CN03164852 A CN 03164852A CN 1495498 A CN1495498 A CN 1495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liquid crystal
line
crystal indicator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648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9395C (zh
Inventor
文盛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5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93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93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4Check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02F1/136272Auxiliary l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CD装置,包括液晶板和选通驱动信号线。该液晶板包括一带有多个选通连线的选通线,和通过连线连接到选通连线的选通驱动信号线。由此,因为用于VI测试的附加测试线和测试焊盘可以省去,液晶板组件的空间增大。而且提高了VI测试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及其测试方法和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及其检测方法和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最常用的便携式平板显示器(FPD)。
典型的液晶显示器(LCD)包括具有产生电场的电极和偏光器的一对平板,以及具有介电各向异性的一层液晶层,其中将该液晶层放置在两块平板之间并受到电极生成的电场的控制。场强的变换改变着液晶层分子的取向,使其趋向于平行或垂直于电场方向。LCD经由偏光器使光穿过液晶层并重新取向液晶分子来改变光偏振方向。偏光器将偏振变化转换为光的透射率变化并由此得到需要的图像。
多个选通连线(gate line)和数据连线分别以行或列的方向分布在其上形成有TFT的平板上。象素电极通过TFT同选通线和数据线相连。在经选通线接收的选通信号的控制下,TFT控制着数据信号向象素电极的传输。选通信号是在多个选通驱动IC(集成电路)中产生的。选通驱动IC接收来自带有一个或多个DC/DC变换器的驱动电压发生器的开启电压和断开电压,并在信号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它们合成为选通信号。通过将信号控制器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在多个数据驱动IC中产生数据信号。
信号控制器、驱动电压发生器等设置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印刷电路板通常布置在平板外侧,而将驱动IC布置在平板和PCB之间的柔性印刷电路(FPC)薄膜上。LCD通常提供两块PCB,其中一块放置在平板的上方,而另一块则位于平板的左侧。左侧那块称为选通PCB,而上方那块则叫做数据PCB。放置在选通PCB和平板之间的选通驱动IC接收来自选通PCB的信号,放置在数据PCB和平板之间的数据驱动IC接收来自数据PCB的信号。
可以不使用这样的选通PCB而只采用数据PCB。这时,选通侧FPC薄膜和形成预该膜上的选通驱动IC的位置得以保持。在不使用这样的选通PCB的情况下,为了可以将信号从信号控制器、驱动电压发生器等传送给每个选通驱动IC,分散的导线应该被布置在数据FPC薄膜和平板上以及选通FPC薄膜上。
此外,选通驱动IC可以直接形成在液晶平板组件(玻璃基底上芯片-COG-型)上,这样也可以省去选通侧FPC薄膜。这种情况下,分散的导线应该被布置在数据FPC薄膜和平板上。
此时,会进行直观检查(VI)测试来检查LCD的制造过程。对于具有上述结构LCD的VI测试,会在平板上制备连接到选通连线的附加测试线和测试焊盘。测试焊盘的尺寸应当大于一个预定尺寸,例如,800μm×800μm,以确保满足VI测试的可靠性。
然而,由于LCD的尺寸尽量减小,所以用于测试线和测试焊盘的空间变得不够,从而增加了VI测试的难度。
另一方面,即使有足够的用于测试导线和测试焊盘的空间,还需要改变信号线的排布以防止它们之间的干扰。为了VI测试而对信号线的改变会造成增加信号线线长以及增加线阻,从而对正常的信号传输造成不良影响。由选通连线和测试焊盘之间的距离引起的延时的增加,也会使VI测试的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损害LCD装置的VI测试实施的情况下,提供增加空间和减小信号延迟的优点。
一种使用本发明的典型的LCD装置包括:一液晶板,其包括一带有多个第一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一显示信号线,一带有多个与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交叉的第二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二信号线,多个开关元件,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连接一条第一显示信号连线和一条第二显示信号连线,以及与开关元件连接的象素电极;一为第一或第二显示信号连线传送驱动信号的第一驱动信号线,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线与第一和第二显示信号线、开关元件以及象素电极分离,还包括一个连接到其近端的第一焊盘;以及,多个放置在第一驱动信号线和至少第一显示信号线一部分之间的第一连线,它至少与第一驱动信号线和第一显示信号线一部分之一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LCD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的驱动器。
优选的,每个驱动器都是一块芯片并形成在液晶板上。
更优选的,每个驱动器是直接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
在又一实施例中,LCD装置还包括多个电气连接和物理连接到液晶板的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其中驱动器设置在该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上。
在再一实施例中,LCD装置还包括一个为第一或第二显示信号连线传输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线,其中第二驱动信号线与第一和第二显示信号线、开关元件和象素电极是分离的,还包括一个连接到其近端的第二焊盘。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驱动信号线和第一显示信号线之间的距离最好小于第二驱动信号线和第一显示信号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LCD装置还包括多个布置在第二驱动信号线和至少第一显示信号线的另一部分之间的第二连线,它至少与第二驱动信号线和上述第一显示信号线的另一部分之一连接。这里,第一和第二连线最好交替布置。
连线的一端最好连接到第一显示信号线,而其另一端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
第一连线可以包括电气分离的两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这两部分最好分别连接到第一显示信号线和第一驱动信号线。
或者以其它任何方式,第一连线最好电连接到第一显示信号线和第一驱动信号线。
其他实施例的LCD装置包括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的短路条。
优选地,第一驱动信号线还包括多个连接到其中间部位的第二焊盘。
同样优选地,第一驱动信号线与第二显示信号线形成在同一层中,第一连线包括一个与象素电极形成在同一层中的连接件,且该连接件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
同样优选地,第一驱动信号线与第一显示信号线形成在同一层中,而至少一部分第一连线与该显示信号线形成在同一层中。
第一驱动信号线最好延伸到液晶板的边缘。
优选地,第一显示信号线传送用于开启和断开开关元件的选通信号,而第二显示信号线通过开关元件为象素电极传送数据信号。
第一驱动信号线最好传输断开电压或接地电压。
优选地,第一显示信号线为象素电极传输数据信号,而第二显示信号线控制开关元件的开启和断开,由此控制数据信号向象素电极的传输。
第一驱动信号线最好向驱动器传送灰度电压、时钟信号或驱动电压。
作为用于LCD装置的测试方法,且该LCD装置包括一带有多个第一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一显示信号线;一带有多个与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交叉的第二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二显示信号线;多个开关元件,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在一条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上;与开关元件连接的象素电极;以及一驱动信号线,其包括分别在第一信号线近端和中间部分连接到其上的第一和第二焊盘,一种使用本发明的LCD装置的典型测试方法包括:通过向第一焊盘提供第一测试信号以及向第二焊盘提供第二测试信号,由开关元件驱动象素电极;并切断驱动信号线和第一显示信号线之间的连接。
一种本发明的LCD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一液晶显示板,其包括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带有多个第一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一显示信号线,一带有多个与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交叉的第二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二显示信号线,多个开关元件,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在一条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上,与开关元件连接的象素电极,与第一和第二显示信号线分离并包括分别在第一信号线近端和中间部分连接到其上的第一和第二焊盘的驱动信号线,以及多个连接第一显示信号线和驱动信号线的连线;通过向第一焊盘提供第一测试信号以及向第二焊盘提供第二测试信号,由开关元件驱动象素电极;并切断连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LCD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形成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的短路条,并在液晶显示板的制造工序后除去该短路条。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并同叙述部分一起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解释。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LCD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LCD象素的等效电路;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LCD的配置;
图4说明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LCD的TFT板的配置,其中将图3中数据和选通连线相交区域以及分别连接选通和数据连线的接点部分进行了放大;
图5是TFT板的截面图,截面取自图4的V-V′线;
图6是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选通驱动信号线和短路条的放大视图;
图7是TFT板的截面图,截面取自图6的VII-VII′线;
图8是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选通驱动信号线和短路条的放大视图;
图9是TFT板的截面图,截面取自图8的IX-IX′线;
图10示出了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LCDs的选通测试信号的波形;以及
图11示出了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LCDs的选通测试信号的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参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解释。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多个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不应解释为仅限于这里所举的实施方式。
在图中,为了清楚,夸大了各层的厚度和区域。通篇相同部件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当指出一部件,例如层、薄膜、区域、基板或平板在另一部件“上”时,可以理解为直接在另一部件上,也可以认为存在中介部件。相反的,当指出一个部件“直接在另一部件上”时,则表示没有中介部件存在。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及其测试方法和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LCD的框图,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LCD象素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LCD包括一个液晶板组件300,连接到组件300上的一选通驱动器400和一数据驱动器500,连接到选通驱动器400的一驱动电压发生器700,连接到数据驱动器500的一灰度电压发生器800,以及一用于控制LCD的信号控制器600。
液晶板组件300包括多个显示信号连线G1-Gn和D1-Dm以及多个与其连接的象素并基本以矩阵形式排列。从结构的观点看,该液晶板组件300包括构成一对的下层板100和上层板200,而液晶层3放置在其间。
显示信号连线G1-Gn和D1-Dm形成在下层板100上,包括多个传送选通信号(称为“扫描信号”)的选通连线G1-Gn和多个传送数据信号的数据连线D1-Dm。选通连线G1-Gn基本在行方向上延伸,相互间基本平行,而数据连线D1-Dm在列方向上延伸并相互基本平行。
每个象素包括一个连接到信号连线G1-Gn和D1-Dm′的开关元件Q和一对电容,即连接到开关元件Q的一液晶电容CLc和一储能电容CST。储能电容CST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施例省去。
开关元件Q设置在下层板100上,并具有三个端口:一个连接到选通连线G1-Gn的控制端,一个连接到数据连线D1-Dm的输入端,以及一个连接到液晶电容CLc和储能电容CST的输出端。作为例子,图2所示的开关元件Q是一个MOS晶体管,且该MOS晶体管由一个具有无定形硅或多晶硅的沟道层的TFT实现。
液晶电容CLC具有连接到下层板100上的象素电极190和连接到位于上层板200上的公共电极270的两个端口,而置于两电极190和270间的液晶层3作用为电介质。象素电极190连接到开关元件Q。公共电极270覆盖整个上层板200的表面,且接收一个公共电压Vcom
与图2不同,公共电极270可以形成在下层板100上,在这种情况下,两电极190和270具有线状或条状图案。
作用为为液晶电容CLC′提供附加电容的储能电容CST′包括象素电极190和在下层板100上的分离导线(未示出),其通过一绝缘层与象素电极190叠加,并接收一个例如公共电压Vcom′的预定电压。替代该分离导线,该储能电容CST′可以包括一通过绝缘层与象素电极190叠加的邻接选通连线(经常被称为前选通连线)。
为了彩色显示,通过在象素电极190占据的区域提供多个红、绿和蓝色滤色器230之一,使每个象素表现其各自的颜色。图2所示的彩色滤色器230形成在上层板面向象素电极190的区域上。作为选择,彩色滤色器230可以位于下层板100上象素电极190的上方或下方。
将一个或多个偏光器(未示出)设置在下层板100和上层板200的外表面上。
回来参照图1,驱动电压发生器700具有一个或多个DC/DC变换器,生成闭合开关元件Q的开启电压Von和断开开关元件的断开电压Voff
虽然没有在图中示出,还可以增加一公共电压发生器来从DC/DC变换器电压中生成公共电压(Vcom)。
灰度电压发生器800生成多个与象素透射率有关的两组灰度电压。灰度电压中的一组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具有正极性,而另一组相对其则具有负极性。
又被称为扫描驱动器的选通驱动器400,连接到液晶板组件300的选通连线G1-Gn,它产生作为驱动电压发生器700的开启电压Von和断开电压Voff组合的选通信号,并将该选通信号提供给选通连线G1-Gn
又被称为源驱动器的数据驱动器500,连接到液晶板组件300的数据连线D1-Dm,并将选自灰度电压发生器800的灰度电压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数据连线D1-Dm
信号控制器600控制选通驱动器400和数据驱动器500。
下面参照图3,将对如图1和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典型LCD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示意性分布视图。
如图3所示,PCB550放置在带有选通连线G1-Gn和数据连线D1-Dm的液晶板组件300的上方。在PCB550上形成例如信号控制器600、驱动电压发生器700以及灰度电压发生器800的电路组件。液晶板组件300和PCB550通过多个数据FPC薄膜510进行相互的电连接和物理连线。
每块数据FPC薄膜510设置有置于其上的数据驱动IC540和多个数据引线520以及多个选通驱动信号连线521-524。数据导线520连接到数据驱动IC的输出端并在接点部分C2上连接到数据连线D1-Dm,并将数据信号从数据驱动IC540传送到数据连线D1-Dm
虽然图3只是示意性地表示了4条选通驱动信号连线521-524,但其实际数目可以等于或大于5条。
信号连线521传送断开电压Voff,而信号连线522传送接地电压。信号连线523传送例如垂直同步启动信号,而信号连线524传送例如开启电压Von和/或选通时钟信号的信号。信号连线521-524同数据驱动IC540都连接到PCB550的电路组件。后面将会对信号连线521-524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除了数据FPC薄膜510外,一不带数据驱动IC 540的FPC薄膜(未示出)可以附到PCB550和液晶板组件300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附加的FPC薄膜上设置选通驱动信号连线521-524。
如图3所示,由横向延伸的选通连线G1-Gn以及纵向延伸的数据连线D1-Dm的交叉部分确定的多个象素区域在液晶板组件上形成了一个显示区域D。在显示区域D的周围形成一用于阻止显示区域外部光泄入的黑色矩阵220(由阴影区域表示)。虽然选通连线G1-Gn或数据连线D1-Dm在显示区域D中基本相互平行地延伸,但是它们分组扇形地相互靠近,由此相邻信号连线之间的距离就变小了。然后,信号连线又一次变得近似平行。
四块选通驱动IC440位于液晶板组件300显示区域D外侧靠近其左边缘的部分,并以列方向排布。在选通驱动ICs440的附加形成了多个选通驱动连线321,322,323a-323d和324。一些选通驱动信号连线321、322和324经由位于液晶板组件300的上边缘附近的接点部分C4电连接到数据FPC薄膜510上相应的选通驱动信号连线521,522和524,它们还经由接点部分C3连接到选通驱动IC440的输入端。接点部分C3位于相应驱动信号连线321,322和324之一的线路一端,或位于相应的连线321,322和324上。因为连线321和322的线宽很宽,所以连线321和322的接点部分C3可以直接位于连线321和322上。连线321和322上的接点部分C3的尺寸要比其它接点部分C3要大。
信号连线323a-323d中的最上方信号连线323a通过接点部分C4连接到数据FPC薄膜510的选通驱动信号连线523,还通过接点部分C3连接到最上方选通驱动IC440的输入端。余下的信号连线323b-323d经过接点部分C3连接到邻近选通驱动IC440的输入/输出端。选通驱动信号连线321,322,323a-323d和324在选通驱动IC440的下方或是其外侧。
选通驱动信号连线321,322,323a-323d和324中靠近显示区域D的两条连线321和322,经过接点部分C1连接到选通连线。更详细的,两信号连线321和322交替连接到一系列选通连线上。测试焊盘321p和322p位于相应信号连线321和322的下端。由于分别接收断开电压Voff和接地电压,连线321和322比其它连线323a-323d和324要更宽一些。
在液晶板组件300的上边缘附近形成并纵向延伸的短路条320连接到选通驱动信号连线521-524以及数据线,用于开关元件Q的静电放电保护。该短路条320在完成液晶板组件300后通过沿切割线EG的边缘碾磨被除去。
虽然图中只给出了一条短路条320和四条选通驱动信号连线321,322,323a-323d和324,但显然该数目是可变的。
在接点部分C1-C4处,液晶板组件300上信号连线321,322,323a-323d和324,选通连线G1-Gn′和数据连线D1-Dm′,以及信号连线521-524之间的连接部分是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来实现的,这将在稍后作更详细的说明。
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数据驱动IC540可以放置在液晶板组件300上而不是在数据FPC薄膜510上。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数据驱动IC540接连地横向排列在液晶板组件300上,而多个数据驱动信号连线(未示出)传送来自外部装置的控制信号、灰度电压等,该数据驱动信号连线设置在液晶板组件300上,并在行方向上延伸。此外,在这些数据驱动信号连线中,两条最接近数据连线D1-Dm的连线交替连接到数据连线D1-Dm′上。在分别连接到数据连线D1-Dm′的数据驱动信号连线的端点上形成单独的测试焊盘。每条连接到数据连线D1-Dm的数据驱动信号连线向所有的数据驱动IC540传送相同的信号,这些相同信号实例是时钟信号、来自灰度电压发生器800的灰度电压,以及驱动电压,例如接地电压和数据驱动IC540的供电电压。
下文中介绍的LCD同上面段落中刚刚介绍的LCD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线路连接,除了数据驱动信号连线和数据连线D1-Dm的相互连接取代了选通驱动信号连线321和322与选通连线G1-Gn的相互连接。
这样的LCD的实施在下面将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安装在PCB550上的信号控制器600从外部图像控制器(未示出)接收RGB图像信号R、G、B,以及用于控制其显示的输入控制信号。该输入控制信号例如可以是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主时钟信号CLK、以及数据启动信号DE。信号控制器600产生选通控制信号CONT1和数据控制信号CONT2,并根据输入图像信号R、G、B和输入控制信号,处理图像信号(R、G、B)使之适于液晶板组件300操作。接着,信号控制器600将选通控制信号CONT1送到选通驱动器400,并将数据控制信号CONT2和处理过的图像信号R′、G′、B′送到数据驱动器500。
选通控制信号CONT1包括一个用于通知一帧开始的垂直同步启动信号STV、一个控制开启电压Von′的输出定时的选通时钟信号CPV,以及一个确定开启电压Von′的持续时间的输出启动信号OE。数据控制信号CONT2包括一个通知水平周期开始的水平同步启动信号STH、一个启动提供数据电压给数据连线的加载信号LOAD或TP、一个关于公共电压Vcom′使多个数据电压反向的反向控制信号RVS,以及数据时钟信号HCLK。在下文中,除非有其它指示,否则多个数据电压的极性会按介绍的那样理解为关于公共电压Vcom′
与此同时,驱动电压发生器700产生开启电压Von和断开电压Voff而灰度电压发生器800则产生多个灰度电压从而将它们提供给数据驱动器500。
在这期间,包括在选通控制信号CONT1中的信号,如选通时钟信号CPV和输出启动信号OE,通过信号连线524和324,接着通过接点部分C3并行提供给选通驱动IC440。信号如垂直同步启动信号STV通过信号连线523和323a,接着通过接点部分C3被提供给第一选通驱动IC440。
此外,通过信号连线521,321,522和322以及接点部分C3,将断开电压Voff和接地电压并行提供给选通驱动器IC440。
数据驱动器500依次接收一组已经在同一时间经过处理的图像数据R′、G′、B′,并响应信号控制器600的数据控制信号CONT2将图像数据R′、G′、B′转换为从灰度电压发生器800中选择的模拟数据电压。
响应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选通控制信号CONT1,选通驱动器400向选通连线G1-Gn′提供开启电压Von,由此开启连接在其上的开关元件Q。
在向其提供开启电压Von的开关元件Q的开启周期(称为“1H”或“1水平周期”并与一个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启动信号DE和选通时钟CPV的周期相等)中,数据驱动器500向相应的数据连线D1-Dm提供数据电压。通过开启的开关元件Q,提供给数据连线D1-Dm的数据信号被提供给相应的象素。
公共电压Vcom和提供给象素的数据电压之间的差值作为液晶电容CLC′的充电电压,被称为象素电压。液晶分子根据象素电压具有不同取向,而它们的取向决定了透过液晶电容CLC′的光的偏振极性。偏光器将光的偏振转换为光的透射。
通过递归地(recursively)向下一选通连线提供前面所述的操作,在一帧中将开启电压Von依次提供给选通连线G1-Gn′中的每一个,由此每个象素接收到它的数据信号。
在前一帧结束后的随后一帧中,控制提供到数据驱动器500的反向控制信号RVS,这样提供给每个象素的数据电压极性就从前一帧的状态发生反向(帧反向)。依靠反向控制信号RVS的特性,通过同一数据连线传送的数据电压极性可以在同一帧中改变(线反向),而在一个实例上提供的数据电压极性也可以改变(点反向)。
该过程在下文中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最上方选通驱动IC440首先接收垂直同步启动信号STV,选择驱动电压发生器700的两个电压Von和Voff的开启电压Von,然后把选择的开启电压Von输出到第一选通连线G1。与此同时,将断开电压Voff提供给所有其它的选通连线G2-Gn。通过开启电压Von使连接到第一选通连线G1的开关元件Q导通,而第一行的数据信号就通过开关元件Q提供给在第一行上所有象素的液晶电容CLC和储能电容CST
当在第一行的液晶电容CLC和储能电容CST的充电在一个预定周期结束时,在最上方(即第一)选通驱动IC440向第一选通连线G1提供断开电压Voff,使得连接其上的开关元件Q断开,并向第二选通连线G2提供开启电压Von
当根据该操作向每条选通连线都至少提供了一次开启电压Von时,则第一选通驱动IC440提供一个进位信号(carry signal),即,一个扫描结束的通知信号给第二选通驱动IC440。
在接收到该进位信号后,第二选通驱动IC440以如上所述相同的方式对连接其上的所有选通连线执行扫描。当对所有选通连线的扫描结束时,第二选通驱动IC440经由信号连线323c向下一个选通驱动IC440提供进位信号。当最后一个选通驱动IC440以该方式完成其扫描操作时,则完成了一帧的处理。
如上所述,液晶板组件300包括两块板100和200,其中装配有TFTs的下层板100称为“TFT板”。图3中的选通驱动信号连线321,322,323a-232d以及324形成在TFT板100上。该TFT板100的结构特征将在下文中参照图4-7进行详细描述。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TFT板的布局图,其中将图3中数据和选通连线相交区域以及分别连接选通和数据连线的接点部分C1和C2进行了放大。图5是TFT板的截面图,截面取自图4的V-V′线。图6是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选通驱动信号线和短路条的放大视图。图7是TFT板的截面图,截面取自图6的VII-VII′线。
选通线121,124和129以及连接部分122形成在绝缘基底110上。选通线和连接部分是由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用于选通线的金属可以是例如铝(Al)或其合金,钼(Mo)或钼-钨合金(MoW),铬(Cr)和钽(Ta)。
选通线121,124和129包括多个水平延伸的选通连线121,作为每条选通连线121的一部分的选通电极124,以及连接到选通电极124的端部的选通焊盘129,这样从选通焊盘129的外侧接收的扫描信号就能传送到选通连线121。连接部分122从选通焊盘129以相对于选通连线124的方向延伸。
选通线121,124和129以及连接部分122可以形成为单层,但是也可以以多层结构形成。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最好一层由低阻材料制成而其它层由对于不同材料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材料制成。多层结构可以优选为例如由铬和铝合金,或者钼(或其合金)和铝的双层结构构成。
选通线121,124和129以及连接部分122由例如氮化硅(SiNx)形成的选通绝缘层140所覆盖。
由例如无定形硅构成的半导体层150形成在选通电极124上方的选通绝缘层140上。形成在半导体层150上的欧姆接触层163和165分居在选通电极124的两侧。欧姆接触层163和165由例如掺杂有n型杂质例如磷(P)的无定形硅组成。
数据线171,173,175,176和179,选通驱动信号线132,136,137和138,以及短路条130形成在欧姆接触层163和165以及选通绝缘层140上,并且它们由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这里的金属可以是例如铝或其合金,钼或钼钨合金,铬以及钽。
数据线171,173,175,176和179包括多个垂直延伸的数据连线171,从每条数据连线171分支出来的源极173,在选通电极124上与源极173相对的漏极175,连接到数据连线171的数据焊盘179,使得将从数据焊盘179的外侧接收的数据信号传送到数据连线171,而其连接部分176将相应的数据焊盘1 79相互连接到短路条130。
选通驱动信号线132,136,137和138包括驱动信号连线132,分别连接到驱动信号连线132两端的焊盘137和138,以及将焊盘138和短路条130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分136。
基板110上的两焊盘137和138分别位于基板左下部分的左边缘和其左上部分的上边缘。位于左上部分的上边缘的焊盘138从数据FPC薄膜510的选通驱动信号连线521接收断开电压Voff和接地电压并将它们传送到驱动信号连线132。位于左下部分左边缘的焊盘137是为检查目的而预留的。
数据线171,173,175,176和179,选通驱动信号线132,136,137和138以及短路条130同选通线121,124和129一样,可以形成为单层。它们也可以以多层结构形成。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最好一层由低阻材料制成而其它层由对于不同材料具有良好接触导电性的材料制成。
这里,选通电极124,半导体层150,源极173以及漏极175形成了TFT。
由氮化硅或有机绝缘材料构成的保护层180覆盖在数据线171,173,175,176和179,选通驱动信号线132,136,137和138,以及短路条130上。而且它还覆盖在半导体层150和选通绝缘层140的开口部分上。保护层180具有分别露出位于接点部分C2的数据焊盘179和位于接点部分C4的选通驱动信号线焊盘138的接触孔183和185。保护膜180还具有分别露出选通驱动信号线和驱动信号连线132的焊盘137的接触孔184和186,以及露出漏极175的接触孔181。
在接点部分C1上,保护层180进一步还具有分别露出选通焊盘129和在接点部分C1的连接部分122的接触孔182和187。
象素电极190,辅助选通焊盘95,辅助数据焊盘97,选通驱动线的辅助焊盘96和98,以及连接件94都形成在保护层180上,而且它们是由例如ITO(铟锡氧化物)和IZO(铟锌氧化物)的透明导电材料构成。
象素电极190通过接触孔181连接到漏极175并从那里接收数据信号。辅助选通焊盘95和辅助数据焊盘97分别通过接触孔182连接到选通焊盘129,通过接触孔183连接到数据焊盘179,并且它们在保护焊盘129和179的同时也提高了焊盘129和179对外部电路装置的附着力。辅助焊盘96和98分别通过接触孔184和185连接到选通驱动信号线的焊盘137和138。连接件94通过接触孔186连接到驱动信号连线132,还通过接触孔187连接到连接部分122。
驱动信号连线132与其它信号连线相比非常宽,连接其上的焊盘具有与其线宽相同的尺寸。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用于检查该结构LCD的选通连线G1-Gn的状态的VI测试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当液晶板组件300制造完成时,沿切割线EG执行一个用于去除液晶板组件300的无用部分的边缘碾磨操作。通过该操作,将短路条130除去。
检查装置的探针(未示出)与接点部分(例如C4)和连接到选通连线G1-Gn′的两条信号连线321和322之一(例如信号连线321)的测试焊盘(例如321p)接触,然后向其提供一个带有满足开启开关元件Q的电压(例如,开启电压Von)的选通测试信号。因此,开启电压Von通过接点部分(例如,C1)提供给所有连接到信号连线(例如,321)的选通连线上,从而开启所有相应的开关元件Q。
这时,使用检查装置,通过接点部分C2向所有的数据连线D1-Dm提供一个数据测试信号。因此,与该数据测试信号的电压相对应,提供了开启电压Von的选通连线上的象素都变亮。在VI测试中经常使用黑白色彩来提高亮度对比。
接着,人工检查员用他/她的眼睛检查诸如象素亮度的显示状态,并判断其工作状态例如选通和数据连线中是否存在断路。
当连接到信号连线321的选通连线的VI测试结束时,断开提供给信号连线321的测试信号。接着,通过接点部分C4和测试焊盘322P向信号连线322提供一个新的测试信号,按上述相同的方法对其余连接到信号连线322的选通连线执行VI测试。
当完成对全部选通连线G1-Gn的VI测试时,使用适当的装置例如激光切边装置,沿接点部分C1与信号连线321和322之间的的切割线L切除连接部分122。
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传输用于驱动选通驱动IC的信号的信号连线321和322,可以省去在现有技术中必须准备的单根测试线或焊盘,这样增加了液晶板的设计空间。而且,通过使用信号连线321和322,由于它们与其它信号线相比的大线宽所表现出来的低阻抗,VI测试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此外,因为信号连线321和322的大线宽,用于连接选通驱动IC440的接点部分C3直接形成在信号连线321和322上,而它们的尺寸大小与信号连线321和322的线宽一致。因此,取代了向信号连线的末端提供测试信号,可以通过直接向重复安置在信号连线321和322上的接点部分C3提供测试信号来进行VI测试。
参照图8和9,将在下文中对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TFT板的结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图8是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选通驱动信号线和短路条的放大视图,图9是TFT板的截面图,截面取自图8的IX-IX′线。
在图3、6和7中示出了用于VI测试的两条信号连线321和322。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只使用了一条信号连线,因此通常所有的选通连线G1-Gn连接到一条信号连线上。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短路条130和选通驱动信号连线132,136,137和138同数据线171,173,175,176和179形成在同一层中,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它们同选通线121,124和129形成在同一层中。因此,在没有其它连接件的情况下连接部分122把选通驱动信号连线132和选通焊盘129直接相连。与此同时,辅助数据焊盘97延伸连接到数据焊盘179和短路条130。
换言之,短路条130和选通驱动信号线132,136,137和138插在基板110和选通绝缘层140之间,并通过保护层180和选通绝缘层140形成了露出选通驱动信号线137和138的接触孔184和185。此外,通过保护层180和选通绝缘层140形成了露出短路条130的接触孔188,并且通过接触孔188将辅助数据焊盘97连接到短路条130。
在上述实施例中,选通驱动器以芯片形式直接安装在液晶板组件300上。但是,也可以用另一种实施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主旨,其中使用同TFTs、选通连线和数据连线相同的处理方法直接在液晶板组件300上形成选通驱动器,或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多个选通驱动ICs安装在选通FPC薄膜上。在后面提到的实施方式中,多个选通驱动信号连线形成在选通FPC薄膜上,而形成在液晶板组件300上的选通驱动信号连线作用为各个选通FPC薄膜之间或选通FPC薄膜和数据FPC薄膜之间的连接件。
图10和11示出了用于这种VI测试的选通测试信号的典型波形。
图10示出了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LCD的选通测试信号的波形。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选通连线交替连接到每个具有两条焊盘137和138的两条选通驱动信号连线321和322。根据现有技术的LCD,除了选通驱动信号线还还包括两条测试线,而且选通连线交替连接到两条测试线,其中每条都带有在其末端的一个测试焊盘。将具有如图10所示的波形A11的选通测试信号提供给每个LCDs,从而可以观察从选通连线输出的信号波形A12-A14。
更具体的,对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LCD,将选通信号A11提供给两个焊盘137和138,由此,在两焊盘137和138的最远端的选通连线、也就是一条大致位于液晶板组件300的中央的选通线上观察到波形A12和A13。
对于现有技术的LCD,将选通测试信号A11仅提供给制备在单测试线一端的测试焊盘,由此,在对于测试焊盘最远端的选通连线、即大致位于液晶板组件300边缘的选通连线上观察到波形A14。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出波形A12和A13显得比根据现有技术的输出波形A14在输出信号上的延迟和减少要小。
输出波形A12是从“分离线型”LCD上观察到的,而输出波形A13则是来自“前选通型”LCD。
图11示出了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LCD的选通测试信号的波形。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测试过的LCD,如图8所示,所有的选通连线都连接到一条具有两个焊盘137和138的选通驱动信号连线321上。为了比较,还准备和测试了参照图10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LCD。
图11中所示的选通测试信号的波形A1提供给与图10中情况相同的位置,并在与图10相同的位置处观察输出波形。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波形A2是从分离线型LCD观察到的,而波形A3则是从前选通型LCD观察到的。波形A4是从现有技术LCD观察到的。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出波形A2和A3与根据现有技术的输出波形A4相比,表现出较小的延迟和减少。
如上所述相同的VI测试操作可以和用于选通驱动信号线连接到选通连线G1-Gn′的LCD类似,用于数据驱动线连接到数据连线D1-Dm′的LCD。
具体来说,用检查装置向选通连线G1-Gn提供开启电压Von,从而使所有相应的开关元件Q开启。然后将测试信号提供给连接到FPC薄膜线的接点部分和连接到数据驱动信号线的数据连线D1-Dm的数据驱动信号线的测试焊盘上。进而对正在接收测试信号的数据连线上的象素,选通连线和数据连线进行检查。如上所述,相同的VI测试操作可以应用在数据连线D1-Dm通常连接在一条数据驱动信号连线的LCD中。
在没有附加测试线和测试焊盘的情况下,通过一些选通连线和数据驱动信号线来进行VI测试,增加了液晶板的设计空间,并且由于减小了因导线中连线的紧密间隔引起的信号干扰而提高了信号传送中的准确性。此外,通过使用由于比其它信号线更大线宽而呈现低阻抗的传送断开和接地电压的信号连线,提高了VI测试的的准确性。
虽然焊盘和选通驱动信号线之间(或焊盘和数据驱动信号线之间)的连接部分由于VI测试被分开,它们中的一些保持连接到选通驱动信号线(或数据驱动信号线),并从而起到了并联电阻的作用。因此,选通驱动信号线(或数据驱动信号线)的电阻变小,并从而提高了信号传送的效率。
而且,因为通过焊盘将测试信号传送到选通连线或数据连线减少了信号延迟,提高了测试准确性。
此外,驱动信号连线非常宽,而连接其上的焊盘具有与其一致的宽度。因此,测试中的手工操作的准确性也由于用于提供测试信号的手工操作变得容易也相应提高。
另外,测试信号没有提供到连接驱动信号线两端的焊盘,直接连接到用于连接驱动IC的驱动信号线的接点部分的尺寸随驱动信号连线的宽度而变宽。这样,当向接点部分提供测试信号时,信号延迟进一步减小了。
在连同当前认为最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时,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受所示实施例的限制,相反的,本发明旨在覆盖包括在附加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更改和等效方案。

Claims (2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液晶板,包括一带有多个第一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一显示信号线,一带有多个与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交叉的第二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二信号线,多个开关元件,开关元件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在一条第一显示信号连线和一条第二显示信号连线上,以及与开关元件连接的象素电极;
一个用于为第一或第二显示信号连线传送驱动信号的第一驱动信号线,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线与第一和第二显示信号线、开关元件以及象素电极分离,还包括一个连接到其近端的第一焊盘;
多个置于第一驱动信号线和至少部分第一显示信号线之间的第一连线,它至少与第一驱动信号线和部分第一显示信号线之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的驱动器。
3.如权利要求2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每个驱动器都是一块芯片。
4.如权利要求3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每个驱动器都形成在液晶板上。
5.如权利要求4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每个驱动器都直接连到第一驱动信号线。
6.如权利要求3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电气和物理连接到液晶板的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其中驱动器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上。
7.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一个为第一或第二显示信号连线传输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线,其中第二驱动信号线是与第一和第二显示信号线、开关元件和象素电极分离,还包括一个连接到其附近端点的第二焊盘。
8.如权利要求7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线和第一显示信号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驱动信号线和第一显示信号线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7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置于第二驱动信号线和至少第一显示信号线的另一部分之间的第二连线,它至少与第二驱动信号线和第一显示信号线的另一部分之一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连线交替布置。
11.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连线的一端连接到第一显示信号线,而其另一端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
12.如权利要求1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连线包括电气分离的两部分,并且这两部分分别连接到第一显示信号线和第一驱动信号线。
13.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连线电连接到第一显示信号线和第一驱动信号线。
14.如权利要求12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的短路条。
15.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线还包括多个连接到其中间部分的第二焊盘。
16.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第一驱动信号线与第二显示信号线形成在同一层中;
第一连线包括一个与象素电极形成在同一层中的连接件;
且该连接件连接到第一驱动信号线。
17.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线与第一显示信号线形成在同一层中,而至少部分第一连线与显示信号线形成在同一层中。
18.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线延伸到液晶板的边缘。
19.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显示信号线传送用于开启和断开开关元件的选通信号,而第二显示信号线通过开关元件为象素电极传送数据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线传输断开电压或一个接地电压。
21.如权利要求2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显示信号线为象素电极传输数据信号,而第二显示信号线控制开关元件的开启和断开,由此控制数据信号向象素电极的传输。
22.如权利要求2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线向驱动器传送灰度电压、时钟信号或驱动电压。
2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带有多个第一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一显示信号线,一带有多个与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交叉的第二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二显示信号线,多个开关元件,开关元件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在一条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上,与开关元件连接的象素电极,以及一驱动信号线,该驱动信号线包括分别在第一信号线近端和中间部分连接到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一和第二焊盘,该测试方法包括:
通过向第一焊盘提供第一测试信号以及向第二焊盘提供第二测试信号,由开关元件驱动象素电极;并且
切断驱动信号线和第一显示信号线之间的连接。
2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制造一液晶显示板,其包括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带有多个第一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一显示信号线,一带有多个与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交叉的第二显示信号连线的第二显示信号线,多个开关元件,开关元件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在一条第一显示信号连线上,与开关元件连接的象素电极,与第一和第二显示信号线分离并包括分别在第一信号线近端和中间部分连接到其上的第一和第二焊盘的驱动信号线,以及多个连接第一显示信号线和驱动信号线的连线;
通过向第一焊盘提供第一测试信号以及向第二焊盘提供第二测试信号,由开关元件驱动象素电极;并且
切断连线。
25.如权利要求24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形成一连接第一驱动信号线的短路条,并且
在液晶显示板的制造工序后除去该短路条。
CNB031648525A 2002-08-23 2003-08-25 液晶显示器及其测试方法和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3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0050134/2002 2002-08-23
KR1020020050134A KR100900537B1 (ko) 2002-08-23 2002-08-23 액정 표시 장치, 그 검사 방법 및 제조 방법
KR0050134/02 2002-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498A true CN1495498A (zh) 2004-05-12
CN100359395C CN100359395C (zh) 2008-01-02

Family

ID=32291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6485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395C (zh) 2002-08-23 2003-08-25 液晶显示器及其测试方法和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777854B2 (zh)
JP (1) JP4714408B2 (zh)
KR (1) KR100900537B1 (zh)
CN (1) CN100359395C (zh)
TW (1) TW200426747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6221C (zh) * 2004-11-12 2007-10-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
CN100492104C (zh) * 2004-09-07 2009-05-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基片及其制造方法
US7705924B2 (en) 2005-02-22 2010-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est method thereof
CN1773357B (zh) * 2004-11-08 2010-05-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改善了与测试线的连接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
CN101419345B (zh) * 2007-10-22 2010-09-29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器及其内建的测试电路
CN101025880B (zh) * 2006-02-20 2010-10-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测试显示装置的感应单元的方法
US8085379B2 (en) 2005-03-29 2011-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963709B (zh) * 2009-07-21 2012-08-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玻璃上芯片型液晶显示器及其检查方法
CN103325327A (zh) * 2013-06-20 2013-09-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检测线路及其检测方法
CN105739149A (zh) * 2014-12-31 2016-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和制造方法
US9542057B2 (en) 2014-10-16 2017-01-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Wir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06448530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910446A (zh) * 2017-04-19 2017-06-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TWI631539B (zh) * 2014-01-15 2018-08-01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5601B2 (en) * 2003-01-08 2012-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p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0828294B1 (ko) * 2004-04-29 2008-05-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TWI288268B (en) * 2004-12-10 2007-10-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A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or LCD
KR101112551B1 (ko) * 2005-02-07 2012-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7710739B2 (en) 2005-04-28 2010-05-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060134730A (ko) * 2005-06-23 2006-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101219037B1 (ko) * 2005-07-01 2013-01-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022576B2 (ja) * 2005-07-08 2012-09-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0736575B1 (ko) * 2006-04-28 2007-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소자용 모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96619B1 (ko) * 2007-01-08 2008-01-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KR101304415B1 (ko) * 2007-01-25 2013-09-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080108830A (ko) * 2007-06-11 2008-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382381B (zh) * 2008-03-06 2013-01-11 Pervasive Display Co Ltd 非揮發型顯示裝置
KR20090126052A (ko) * 2008-06-03 2009-1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표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1644863B (zh) 2008-08-06 2011-08-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Tft-lcd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KR101490485B1 (ko) * 2008-10-30 2015-0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571775B1 (ko) * 2009-03-09 2015-1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어레이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어레이 기판의 리페어 방법
US8525541B2 (en) 2010-09-09 2013-09-03 Himax Display, Inc. Test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WI404956B (zh) * 2010-09-20 2013-08-11 Himax Display Inc 液晶顯示面板的測試方法
KR20120079351A (ko) * 2011-01-04 2012-07-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862554B1 (ko) 2012-01-03 2018-05-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모기판
KR101913839B1 (ko) * 2012-04-10 2018-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테스트 방법
US20130321362A1 (en) * 2012-06-05 2013-12-0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rive Method of Panel Display Device
TWI467269B (zh) * 2012-07-02 2015-01-01 E Ink Holdings Inc 顯示面板的測試結構及其測試方法與測試後的測試結構
US9741277B2 (en) 2012-07-02 2017-08-22 E Ink Holdings Inc. Test structure of display panel and test structure of tested display panel
US20140139256A1 (en) * 2012-11-20 2014-05-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panel
CN103676382B (zh) * 2013-12-26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2196093B1 (ko) 2014-02-04 2020-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4035217B (zh) * 2014-05-21 2016-08-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外围测试线路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6876476B (zh) * 2017-02-16 2020-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及电子设备
US10288913B2 (en) * 2017-04-19 2019-05-14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panel
CN111696460B (zh) * 2020-06-30 2022-07-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1910A (en) * 1874-06-09 Improvement in hydraulic hoisting-cranes
US39246A (en) * 1863-07-14 Improvement in breech-loading fire-arms
US115906A (en) * 1871-06-13 Improvement in stove-pipe joints
US151909A (en) * 1874-06-09 Improvement in joiners clamps
US1556487A (en) * 1924-07-25 1925-10-06 Orry S Burton Refrigerator
US4574518A (en) * 1981-09-08 1986-03-11 Aftco Mfg. Co., Inc. Fishing clip
EP0437481B1 (en) * 1988-10-04 1995-03-15 PETROS Peter Emmanuel Surgical instrument prosthesis
US5013292A (en) * 1989-02-24 1991-05-07 R. Laborie Medical Corporation Surgical correction of female urinary stress incontinence and kit therefor
US4938760A (en) * 1989-03-29 1990-07-03 American Medical Systems, Inc. Female suspension procedure
US5611515A (en) * 1991-12-03 1997-03-18 Boston Scientic Corporation Bladder neck suspension procedure
WO1993010715A2 (en) * 1991-12-03 1993-06-10 Vesitec Medical, Inc. Surgical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US5439467A (en) * 1991-12-03 1995-08-08 Vesica Medical, Inc. Suture passer
US5972000A (en) * 1992-11-13 1999-10-26 Influence Medical Technologies, Ltd. Non-linear anchor inserter device and bone anchors
CA2124651C (en) * 1993-08-20 2004-09-28 David T. Gre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nd adjusting an anchoring device
JP3029531B2 (ja) * 1994-03-02 2000-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5899909A (en) * 1994-08-30 1999-05-04 Medscand Medical Ab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treating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JP3556315B2 (ja) * 1995-03-20 2004-08-18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及び半導体素子
US5591163A (en) * 1995-06-14 1997-01-07 Incont,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paroscopic urethropexy
US5668032A (en) * 1995-07-31 1997-09-16 Holmberg; Scott H. Active matrix ESD protection and testing scheme
KR100326356B1 (ko) * 1995-08-07 2002-06-20 가나이 쓰도무 정전기대책에 적합한 액티브매트릭스방식의 액정표시장치
JP3251474B2 (ja) * 1995-09-06 2002-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AUPN562295A0 (en) * 1995-09-26 1995-10-19 Compton, Jeffrey Spencer Dr Easy load device for raney style scalp clips
KR100232177B1 (ko) * 1996-07-22 1999-12-01 구본준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쇼팅바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244182B1 (ko) * 1996-11-29 2000-02-01 구본준 액정표시장치
US6039686A (en) * 1997-03-18 2000-03-21 Kovac; S. Robert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the long term cure of recurrent urinary female incontinence
US6068591A (en) * 1998-02-17 2000-05-30 Bruckner; Norman I. Pubo-urethral support harness apparatus for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ES2149091B1 (es) * 1998-03-10 2001-05-16 Gil Vernet Vila Jose Maria Dispositivo para la fijacion y soporte ajustables en altura de organos anatomicos internos.
US6106545A (en) * 1998-04-16 2000-08-22 Axya Medical, Inc. Suture tensioning and fixation device
JPH11352505A (ja) 1998-06-12 1999-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481465B2 (ja) * 1998-07-14 2003-1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の集合基板
US6042536A (en) * 1998-08-13 2000-03-28 Contimed, Inc. Bladder sling
KR100293981B1 (ko) * 1998-08-21 2001-07-12 윤종용 액정표시장치
US6050937A (en) * 1998-09-21 2000-04-18 Benderev; Theodore V. Surgical tension/pressure monitor
US6302840B1 (en) * 1998-09-21 2001-10-16 Theodore V. Benderev Surgical monitor
US6246074B1 (en) * 1998-09-30 2001-06-12 Lg.Philips Lcd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with testing circuit
KR100397594B1 (ko) * 1999-03-08 2003-09-13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검사 방법
KR100628440B1 (ko) * 1999-05-26 2006-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1053282A (ja) * 1999-08-11 2001-02-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検査方法
JP4202571B2 (ja) 1999-12-21 2008-12-24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58594B2 (ja) * 1999-12-28 2010-04-28 日本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モジュール
JP4783890B2 (ja) * 2000-02-18 2011-09-28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265248A (ja) * 2000-03-14 2001-09-28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検査方法
KR100385082B1 (ko) * 2000-07-27 2003-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053479B2 (ja) * 2000-09-14 2012-10-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マトリクス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69160B1 (ko) * 2000-12-29 2007-10-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테스트 패드
KR100831280B1 (ko) * 2001-12-26 2008-05-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2104C (zh) * 2004-09-07 2009-05-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基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773357B (zh) * 2004-11-08 2010-05-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改善了与测试线的连接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
US7894034B2 (en) 2004-11-08 2011-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 to test lines having auxiliary test line with plural extending conductive layers in contact with at least one test line
CN100346221C (zh) * 2004-11-12 2007-10-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
US7705924B2 (en) 2005-02-22 2010-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est method thereof
US7847872B2 (en) 2005-02-22 2010-1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est method thereof
US8085379B2 (en) 2005-03-29 2011-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025880B (zh) * 2006-02-20 2010-10-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测试显示装置的感应单元的方法
CN101419345B (zh) * 2007-10-22 2010-09-29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器及其内建的测试电路
CN101963709B (zh) * 2009-07-21 2012-08-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玻璃上芯片型液晶显示器及其检查方法
CN103325327A (zh) * 2013-06-20 2013-09-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检测线路及其检测方法
TWI631539B (zh) * 2014-01-15 2018-08-01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US9542057B2 (en) 2014-10-16 2017-01-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Wir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05739149A (zh) * 2014-12-31 2016-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06448530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448530B (zh) * 2015-08-07 2019-08-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910446A (zh) * 2017-04-19 2017-06-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33421A (ja) 2004-04-30
JP4714408B2 (ja) 2011-06-29
US20040119925A1 (en) 2004-06-24
TW200426747A (en) 2004-12-01
KR100900537B1 (ko) 2009-06-02
US20100301891A1 (en) 2010-12-02
US7777854B2 (en) 2010-08-17
KR20040017707A (ko) 2004-02-27
CN100359395C (zh) 200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5498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测试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503040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755444A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932594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877666A (zh) 显示基板及测试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的装置和方法
CN1617034B (zh) 液晶显示器
CN1485666A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4310024A5 (zh)
CN1722215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495493A (zh) 液晶显示器
CN1908787A (zh) 液晶显示器
CN1410957A (zh) 显示装置
CN1955800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811890A (zh) 显示面板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945413A (zh) 液晶显示器
CN1858640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和包括该阵列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818749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面板组件、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修理方法
JP200431002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1006326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improved circuit substrate connection
CN101295720A (zh)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CN1815313A (zh)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包含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CN1591102A (zh) 液晶显示板
CN1920505A (zh) 温度传感器、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液晶显示器
US804048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667686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MONI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2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