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487686A - 用于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7686A
CN1487686A CNA031537790A CN03153779A CN1487686A CN 1487686 A CN1487686 A CN 1487686A CN A031537790 A CNA031537790 A CN A031537790A CN 03153779 A CN03153779 A CN 03153779A CN 1487686 A CN1487686 A CN 1487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ignaling
signaling code
codes
sp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37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Ī�����ķ��³ķ��
莫里·德纳姆·鲁姆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48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7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18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6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the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97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interference
    • H04B2201/709709Methods of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非线性的存在能导致发射机产生代码凸起,该代码凸起投影到用于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递信息符号的信道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执行以双极性形式表示的信令代码的向量积,而在代码凸起会出现的地方产生信令代码,以预测至少一个对应于至少一个相应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

Description

用于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用于预测对应于一种代码凸起(code spur)的信令代码,该代码凸起属于发生在例如一个扩频通信系统比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的那种类型。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方法,用于预测上述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
背景技术
CDMA系统允许多个信道的信息在同一时间、同一频率上的传送。与传统的信息符号被使用某种形式的载波调制直接表达的通信系统不同,在CDMA系统中,通过使用比信息符号长的序列或代码来调制载波,来表达每个信息符号。例如,在发射机端,每个信息信道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具有已知长度的信令代码,因而每个信道的信息符号速率被转换或“扩展”到特定系统的共同的更高的调制速率(码片速率)。单个的信道接着被加在一起以产生一个复合信号,该复合信号被通信系统所传输。为每个信道选择的代码在数学上正交,所以任意两个代码的点积是零。在接收机端,接收到的复合信号被投影到扩频处理中使用的代码之一上,投影的输出是原始的符号数据,该数据在发射机端使用上面的代码被扩频。不同长度扩频码(扩频因子)的使用使得具有不同符号数据速率的信道可以被扩展到共同的系统码片速率。
虽然CDMA系统提供了很多益处,但是受复合信号的高度时变的功率特性(power profile)的影响,这种系统的一个挑战是对信号峰值均值功率比(PAR)的管理。在这方面,被组合的信道数目越多,给定复合信号的即时功率与均值相比较越可能增加,一个目标是保持给定复合信号的PAR低于预定的PAR例如10dB。一般地,许多复合CDMA信号近似于高斯噪声,因而有0.001%的可能性信号超过平均功率10dB。然而,即使在10dB范围内,在实际的传输系统中,这样的信号需要使用一种发射机,该发射机具有很宽的线性动态范围以能够保持线性传送路径,而这是一个所需的要求。为了提供能够处理峰值超出均值功率10dB的信号的线性发射机,发射机处理的即时功率一般需要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大十倍。
如果复合信号不是被线性放大,则会出现对信号峰值的压缩,这不可避免的导致在相邻信道上的三阶互调积(spectral regrowth,频谱再生,)。任何多频CDMA系统的容量都十分依赖于控制频谱再生,以防止由于加入噪声而使相邻信道的容量急剧减少。实际上,发射机不是完全线性的,并且利用了如此多的技术以保证不会发生过度的频谱再生。这些技术包括在放大器中的前馈和预畸变线性化技术来试图扩展线性工作范围。另一种流行的技术是限幅,它限制复合信号的峰值。这种方法能够将发射机的工作范围扩展几分贝,这对于减少频谱再生或者允许使用带有更少净空(headroom)的较低成本的放大器都是很有价值的。
尽管限幅帮助处理了相邻信道频谱再生的问题,但是它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信道内调制质量的降级,因为丢失了应当被传送的部分能量。这种降级可能会导致解调过程中的错误,或者是信道中的关于诸如来自干扰源的噪声等其它因素的边际损失(loss of margin)。因此,给定复合信号能被限幅的程度是由复合信号能被解扩和解调的程度所限制的。因此,典型的商业CDMA系统,例如第三代伙伴组织计划宽带CDMA(3GPP W-CDMA)系统和美国技术工业过渡标准95(TIA IS-95),在误差向量幅度(EVM)或相似因子Rho方面,规定了对给定复合信号的信道内调制质量的要求。此外,3GPP W-CDMA系统规定了所谓的调制误差向量能够投影到特定扩频因子的代码域内的任何一个代码的程度的限制。
然而,上述损失能量有一个较为不明显的后果,即误差能量在代码域的分布。如果误差能量是随机的,那么它将均匀地投影到代码域中的所有代码,这将导致正被有效用作传输信道的代码上普遍但是很小的边际损失。然而,如果误差能量恰好投影到另一个代码,而不是投影到全部或是大量代码上,那么接收机就在所讨论的代码处看到一个很大的多余的误差信号或代码凸起。
在代码域,由对复合信号限幅而产生的典型的误差向量不会带来误差在整个代码域的平均分布,这一点很容易看到。因此,为了最优化系统的性能,就希望将误差能量投影到没利用的代码上,而使CDMA系统天然的正交性给有效的或是使用中的信道的调制质量带来好处。
在代码域中产生代码凸起的根本原理,与频域中众所周知的原理是类似的。在这方面,当两个不同频率f1和f2的正弦波在频域线性相加时,频域将只包含原始的频率。然而,如果两个信号被允许以压缩方式通过非线性变换,比如一个放大器,那么这两个信号将相乘而产生新的频率成分,最成问题的通常是在2f1-f2和2f2-f1处三阶互调积的产生。
在一个理想的CDMA发射机中,复合信号的产生是扩频信道线性组合的结果。然而,如果发射机被压缩或是已有一个故意的畸变被加入,比如信号限幅,那么将产生与上述频域例子相类似的互调积。
通常假定任意两个相同长度扩频码的乘积创建新的第三个代码。如果第三个新的代码并不与选择用来传送原始信号的代码之一一致,那么,正象上面所暗指的,由于代码的正交性,在解扩时对于有效信道的质量的影响是很小的。然而,如果误差能量主要落在一个使用的或有效的代码上,即与这个代码相一致,那么,由于在期望信号和误差向量之间没有正交性,解扩信道的质量会进一步降级。因而,希望能够预测误差向量是如何在代码域被表示的。
在调制域中,扩频码由值为+1和-1的二相相移键控(BPSK)调制来表示。表1列出了一个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CF)代码集,长度为8,取自3GPP W-CDMA标准,代码通过使用按位反转哈达马德(Hadamard)索引编号方式被标识。通常,对于扩频因子2n,一个特定的OVSF代码可以被标识为Cn(索引)。例如下面序列中的第六个代码(1,-1,1,-1,-1,1,-1,1)被表示为C3(5)。
                     索引       OVSF代码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3  1  1 -1 -1 -1 -1  1  1
                      4  1 -1  1 -1  1 -1  1 -1
                      5  1 -1  1 -1 -1  1 -1  1
                      6  1 -1 -1  1  1 -1 -1  1
                      7  1 -1 -1  1 -1  1  1 -1
                            表1
如上所述,任意两个同一扩频因子的代码在传送路径中非线性特性存在的情况下将相乘,而产生上述的互调积,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原理。作为示例,如果代码C3(3)和C3(5)通过使用非线性函数而组合,例如限幅或压缩,则代码凸起将会在由C3(3)和C3(5)的向量积给出的代码处产生。这里展开为: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根据上面的表1,可以看到序列1,-1,-1,1,-1,-1,1与索引数字6相匹配,因此,最初,在非线性传送存在的情况下,C3(3)×C3(5)将会产生在C3(6)处的代码凸起。
然而,在实际中,当经受典型的削幅级别时,例如,通过循环削减一个复数信号的模至50%,取自在代码域中同一个正交集的两个代码靠它们自己是不产生任何其它的代码的。因此,对于拥有多条有效信道的信号,此原理不能用于预测代码凸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为通信系统预测信令代码的方法,该信令代码来自长度为2n的n阶正交信令代码集,该信令代码对应于一个代码凸起,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代码空间中的所述n阶正交信令代码集中选择至少为三个的奇数个信令代码;以及执行对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的运算,以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当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以双极性形式表示时,该运算对应于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的向量积。
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可以包括多个信令代码,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产生多个信令代码作为另一个信令代码的替换,所述另一个信令代码占据代码空间的一部分,并且是长度为2(n-x)的(n-x)阶正交信令代码集的成员,这里x小于n,并且所述多个信令代码互相正交且实际上占据代码空间的所述部分的全部。所述多个信令代码可以是进一步的(n-x+1)阶信令代码集的成员。所述多个信令代码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所述另一个信令代码或是它的按位反转,其与所述另一个信令代码或是它的按位反转相连结,并且,所述多个信令代码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所述多个信令代码的其它的信令代码构成正交信令代码。
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可以少于或等于九个信令代码。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可以少于或等于七个信令代码。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可以少于或等于五个信令代码。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可以是三个信令代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为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分配扩频码,所述方法包括:编辑正交信令代码的多个组合;对于取自信令代码多个组合的每一组合中的至少三个的奇数个正交信令代码组合,使用上面提到的依照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方法,预测至少一个对应于至少一个相应的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从信令代码的多个组合中识别这样的信令代码组合,其与其它信令代码组合相比,较少出现与有效信令代码相一致的代码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元件,该程序元件包括使计算机执行依照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元件可以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具体实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令代码域,包括使用上面提出的方法产生的有效信令代码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的发射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发射机链;以及耦连到所述发射机链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用于从代码空间的n阶正交信令代码集中选择至少为三个的奇数个信令代码,以及执行对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的运算,以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当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以双极性形式表示时,这个运算对应于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的向量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上面提到的发射机设备,并且是例如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双极性形式表示的信令代码的向量积的用途,以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
因而,可以分别预测对应于一个或多个代码凸起的一个或多个信令代码,而且因此如果需要的话,适当地选择用于采用例如CDMA方案的通信系统的信令代码的一个子集,该子集将会避免或至少是减轻上述与代码凸起联系在一起的问题。选择所述信令代码子集的能力的另一个优点是,控制将被传输的代码的EVM和峰值码域误差(PCDE)的能力,以使EVM和PCDE保持在可以接受的参数内。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下面将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其中:
图1是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发射机设备的示意图,该发射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是与图2中发射机设备一起使用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到7是测量的抽样信号和有效信令代码的屏幕快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通信系统100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使用多级接入技术,例如扩展频谱多级接入技术,比如W-CDMA技术。
UMTS包括核心网络102,该网络能够通过UMTS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106与第一用户装置(UE)单元104通信。核心网络102通过第一接口IU与UTRAN 106通信。第一UE单元104能够通过射频(RF)接口UU与UTRAN 106通信。依照UMTS标准,核心网络102、UTRAN 106和第一UE单元104提供接入层(未示出)和非接入层(未示出)。UTRAN 106包括第一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108和第二RNS 110,第一和第二RNS 108、110能够与核心网络102通信。第一RNS 108还能够与第一UE单元104通信,第二RNS 110能够与第二UE单元112通信。
第一RNS 108包括第一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114,该控制器能够与核心网络102通信,且与第一节点B 116耦连,第一节点B 116能够与第一UE单元104通信。第二RNS 110包括第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118,该控制器能够与核心网络102通信,且与第二节点B 120耦连,第二节点B 120能够与第二UE单元112通信。
尽管在本例中参考了第一和第二节点B 116、120以及第一和第二UE单元104、112,但是应当意识到,这些实体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在其它通信系统的情况下也可参考其它适当的实体。
参考图2,第一和/或第二节点B 116、120包括发射机设备200。为了表述简单和清晰,这里只描述了发射机设备200与本发明直接相关的的基本单元。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任何必需的硬件和/或软件的更多细节方面。
发射机设备200包括通过第一数据总线206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04耦连的微处理器202。如果需要,能够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代替DSP 204。DSP 204通过第二数据总线210与RF单元208耦连,RF单元208与天线212耦连。
正如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那样,为了支持第一和/或第二节点B 116、120的操作,微处理器202和DSP/FPGA 204都可以被适当地编程以执行所需的功能。
在本例中,微处理器202被另外安排来执行对代码数据的操作,该代码数据经由至少三个到向量乘法单元214的输入216而被接收到,所述至少三个输入分别地与代码预测/分配单元220的至少三个输出相耦连。向量乘法单元214的输出218也与代码预测/分配单元220耦连,并且代码预测/分配单元220的代码分配输出222被安排来向第一数据总线206提供数据。
DSP 204包括多个处理链224,每一个处理链对应于系统100中的一个信道。每个处理链包括代码输入226和符号输入228。RF单元208包括必要的硬件和/或软件以将DSP 204提供的数字信号转换到RF域以通过天线212传播。
在操作中(图3),代码分配/预测单元220产生(步骤300)发射机设备200所建议的第一代码集,用于给大量的UE单元传送数据。在本例中,四个信令代码或者扩频码被用于从第一节点B 116的发射机设备向四个UE单元(图1中只示出一个)传送数据。构成所述第一信令代码集的代码是正交的。
一旦产生,预测单元220确定(步骤302)所述第一信令代码集中的信令代码是否都是同阶。在扩展频谱的情况下,信令代码的阶是扩频码的扩频因子或代码级别。参考图4,所述第一信令代码集包括第一信令代码C6(9)、第二信令代码C6(25)、第三信令代码C6(32)和第四信令代码C6(47)。当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信令代码C6(9)、C6(25)、C6(32)、C6(47)分别被用于扩频代码时,由于前面提到的非线性,就在信道上产生对应于第一凸起代码C6(6)的第一代码凸起,在信道上产生对应于第二凸起代码C6(22)的第二代码凸起,在信道上产生对应于第三凸起代码C6(48)的第三代码凸起以及在信道上产生对应于第四凸起代码C6(63)的第四代码凸起。为了避免疑惑,术语“凸起代码”应被理解为指的是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为了预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凸起代码C6(6)、C6(22)、C6(48)、C6(63),预测单元220为向量乘法单元214提供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信令代码C6(9)、C6(25)、C6(32)、C6(47)的组合。向量乘法单元214计算(步骤304)从预测单元220接收到的信令代码的组合的向量积,向量积运算的结果由向量乘法单元214返回到预测单元220。应当理解到,所述信令代码是以双极性形式被表达的,其组合被提供给向量乘法单元214。如果以二进制形式表达,使用从(1,-1)到(0,1)的映射,则向量乘法单元214能够被异或组合逻辑函数代替。
由预测单元220提供到向量乘法单元214的信令代码的组合是信令代码中至少三个的组合,在给定信令代码组合中的信令代码的数量是奇数。在一个给定的t个信令代码的集中,给定r个信令代码的可能组合数由下面的表达式给出:
t ! ( t - r ) ! r !
根据上面对奇数个信令代码的组合的表达式的运算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
有效代码  3代码   5代码   7代码   9代码   代码凸起的  代码的
 的数量   的组合  的组合  的组合  的组合  全部数量    全部数量
   1        0       0       0       0         0           1
   2        0       0       0       0         0           2
   3        1       0       0       0         1           4
   4        4       0       0       0         4           8
   5        10      1       0       0         11          16
   6        20      6       0       0         26          32
   7        35      21      1       0         57          64
   8        56      56      8       0         120         128
   9        84      126     36      1         247         256
   10       120     252     120     10        502         512
                                 表2
应当注意,可能的不同代码的全部数量总是等于2n-1,这里n是有效代码的数量。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代码凸起将投影到已使用的代码或其它代码凸起上,并且因此在代码域上将有少得多的离散代码凸起。
因此,在本例中,在三信令代码子集中只有四种组合是可能的,并且需要通过向量乘法单元214来运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信令代码C6(9)、C6(25)、C6(32)、C6(47)中三个的四种组合的向量积运算,分别揭示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凸起代码C6(6)、C6(22)、C6(48)、C6(63);在有效信令代码被用于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信令代码对应的信号受非线性支配,在图4中可看到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凸起代码C6(6)、C6(22)、C6(48)、C6(63)处的代码凸起。
为了方便对代码凸起扩频码的计算,在上面的例子中,对任一正交集的代码索引的二进制表示法执行异或运算,产生两个OVSF代码乘积的集中的索引数字。这种关系同时在IS-95&CDMA2000中的沃尔什代码的哈达马德编号方式和用于3GPP W-CDMA系统中的按位反转哈达马德代码编号方式中有效。异或运算对任意的奇数个代码进行,因而Cn(x)、Cn(y)和Cn(z)之积的代码索引由xyz给定。
参考之前的图3,可以想象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凸起代码C6(6)、C6(22)、C6(48)、C6(63)中的一个或多个与预测单元220计划用作用于传送数据的有效信令代码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信令代码C6(9)、C6(25)、C6(32)、C6(47)中的一个或多个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202确定(步骤306)信令代码计算的一致性是否构成传送质量的可接受的降级级别。如果信令代码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则由预测单元220产生的第一信令代码集通过第一数据总线206被传送到DSP 204。然而,在本例中,如果第一信令代码集导致代码凸起与被用于传送数据的代码不可接受的一致的级别,其中用于传送数据的代码即有效信令代码,那么预测单元220确定(步骤308)是否可产生目前为止未生成的另一信令代码集。如果不能产生其它信令代码集,那么传送(步骤310)最可接受的信令代码集到DSP 204,否则产生(步骤312)另一信令代码集,并且重复从步骤302到308的分析。
参考图5,如果第四信令代码C6(47)被第五信令代码C6(48)所替换,则来自第一信令代码集的任意三个的信令代码的组合的向量积产生在其它有效信道上的代码凸起。这由图5中代码凸起明显的消失而显示出来。
在另外一个例子(图6)中,由于系统需求,例如不同信道的不同符号速率,预测单元220产生属于不只一个正交信令代码集的信令代码,每个信令代码集有不同的阶;每个信令代码集也是总的信令代码域的成员。例如,现在由预测单元220产生的第一信令代码集包括新的第一信令代码C6(17),该代码是一个六阶信令代码集的成员,或者在本例中是扩频因子6,和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该代码是一个四阶信令代码集的成员,或者在本例中是扩频因子4。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占据代码域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预测单元220确定(步骤302)第一信令代码集包括多个信令代码,这些信令代码是多于一个以上的不同阶代码集的成员。从而,预测单元220识别(步骤314)信令代码集的最高阶数n,新的第一信令代码C6(17)和/或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属于所述信令代码集,即通过第一信令代码集,预测单元220确定最高阶的一个或多个代码的阶的数值。类似地,预测单元220也识别(步骤316)信令代码集的最低阶数n-x,新的第一信令代码C6(17)和/或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属于所述信令代码集,即通过第一信令代码集,预测单元220确定最低阶的一个或多个代码的阶的数值。
为了能够执行来自第一信令代码集的信令代码的组合的向量积运算,构成第一信令代码集的信令代码需要是单个正交信令代码集的成员,并且因此是单阶的。从而,预测单元220用来自最高阶n的信令代码集的代码替换作为最低阶n-x的信令代码集成员的任一信令代码。取自最高阶n的信令代码集的所使用的信令代码是这样的代码,其在代码域占据的部分、或空间,与上述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将占据的代码域的部分相同。
然而,在x大于一的情况下,会发生多于一组的替换。在这方面,用第二阶的代码替换第一阶的代码的处理是递归的处理。为了用第二阶的代码替换第一阶的代码,必须执行阶数在数值上从n-x到n的信令代码的大量的中间替换。在这方面,通过一系列替换步骤,用在数值上高一阶的代码对来自在数值上从n-x到n的每一阶的信令代码集的信令代码做替换,即用n阶的信令代码对(n-x)阶的信令代码做替换,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包括用阶数为(n-x+a+1)的代码对阶数为(n-x+a)的代码的替换,这里‘a’是步骤计数器变量,满足下面的不等式0≤a<x。本例中,步骤计数器a总是单位递增。
对于用另一个阶的信令代码对一个阶的信令代码做替换的每个实例,可以计算和储存一个映射表以用于当需要替换信令代码时预测单元220的检索。
结合图3参考图7,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最终需要被第六阶的信令代码替换。为了达到此目的,预测单元220设置(步骤318)计数器变量“计数器”为阶数n-x,n-x是在第一信令代码集中找到的代码的最低阶。从而,预测单元220用(计数器+1)阶的代码替换(步骤320)(计数器)阶的代码。当这样做的时候,从(计数器+1)阶的信令代码集选择的代码是这样选择的,以使它们占据代码域中被(计数器)阶的信令代码占据的部分。一旦替换已经完成,预测单元220确定(步骤322)是否以最高n阶的代码的替换已经完成。如果没有,那么计数器变量增加(步骤324)一,并且用作为(计数器+1)阶信令代码集成员的信令代码对作为(计数器)阶信令代码集成员的信令代码所做的替换被重复。然而,应当意识到,重复的替换处理不仅是替换之前用于替换(计数器-1)阶代码的(计数器)阶信令代码,而且也执行对一个和多个之前没有用于替换的、取自第一信令代码集的信令代码的替换,这些信令代码是(计数器)阶信令代码集的成员,即那一级别的有效信令代码加上同一级别的被替换的代码被下一个高级别的代码进一步替换。
关于图7中的例子的情况,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被取自第五阶信令代码集的正交信令代码所替换,这些正交信令代码在代码域中占据与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完全相同的部分。为替换新的第二信令代码C4(9)而产生的第五阶信令代码,在本例中通过步骤320的单次循环,接着被取自第六阶信令代码集的正交信令代码所替换。这次循环产生了第一替换信令代码C6(32),第二替换信令代码C6(33),第三替换信令代码C6(34)和第四替换信令代码C6(35)。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替换信令代码C6(32)、C6(33)、C6(34)、C6(35)在信令代码域中与新的第一信令代码C4(9)占据相同的部分。
既然第六阶是在第一信令代码集中找到的信令代码的最高阶,即全部的替换信令代码都已经产生,那么预测单元220根据上述处理步骤304到310,处理来自第一信令代码集的n阶信令代码和那些通过执行步骤320到324而产生的代码。
在本例中,执行处理步骤304的结果是对在扩频码C6(16)、C6(17)、C6(18)、C6(19)、C6(32)、C6(33)、C6(34)和C6(35)处的代码凸起的识别。
应当注意,在上面的例子中,有效信道只在最高和最低级别存在,并且向量积运算因而在最高级别应用,最高阶是大于三的奇数个有效/替换代码存在于其上的唯一级别。倘若有三个和更多的其上出现有效信道的级别,就存在中间步骤,经由该中间步骤,由于有从较低级别到下一个较高级别的替换代码,其中在较高级别上存在有效信令代码,因此代码凸起预测算法应当在该级别进行,以预测拥有属于该级别的信令代码的代码凸起,即执行每一次投影处理迭代后,针对做为所述信令代码集成员的信令代码,(至少)可以执行上述步骤304的预测处理,其中所述信令代码的阶与被用于在替换处理中做替换的信令代码的阶相同。然而,如果给定的级别包括有效信令代码,那么只需调用代码凸起预测算法。
一旦预测单元220已经选择了适当的信令代码集以用于在所需数量的信道上分别传送符号,要传送的所述适当的信令代码集和符号,通过各个代码和符号输入226、228,被传输到DSP 204,以做为多个处理链224的各个输入之用。
一旦符号根据公知的扩展频谱尤其是W-CDMA技术而被处理,处理过的数字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总线210被传输到RF单元208,以转换为复合RF信号,该复合RF信号通过天线212被传播。
本发明可选择的实施例可以作为与计算机系统一起使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而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是例如存储在实体数据记录介质上的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比如软盘、CD-ROM、ROM或者硬盘,或者包含在计算机数据信号中,该信号通过实体介质或无线介质被传送,例如微波或红外线。这一系列计算机指令能构成全部或部分上述功能,并且也能够存储在任何易失性的或非易失性的存储器装置中,比如半导体、磁性、光学或者其它存储器装置。

Claims (13)

1.一种为通信系统预测信令代码的方法,该信令代码来自长度为2n的n阶正交信令代码集,所述信令代码对应于代码凸起,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代码空间的所述n阶正交信令代码集中选择至少为三个的奇数个信令代码;以及
执行对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的运算,以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当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以双极性形式表示时,这个运算对应于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的向量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包括多个信令代码,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产生多个信令代码作为另一个信令代码的替换,所述另一个信令代码占据代码空间的一部分,并且是长度为2(n-x)的(n-x)阶正交信令代码集的成员,这里x小于n,并且所述多个信令代码互相正交且实际上占据所述代码空间的所述部分的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信令代码是另一个(n-x+1)阶信令代码集的成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信令代码中的每个信令代码包括所述另一个信令代码或是它的按位反转,其与所述另一个信令代码或是它的按位反转相连结,并且,所述多个信令代码中的每个信令代码相对于所述多个信令代码中其它信令代码构成正交信令代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是七个或少于七个的信令代码。
6.一种为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分配信令代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编辑正交信令代码的多个组合;
对于取自信令代码多个组合的每一组合中的至少三个的奇数个正交信令代码的组合,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预测至少一个对应于至少一个相应的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
从信令代码的多个组合中识别这样的信令代码组合,其与所述多个信令代码组合中的其它信令代码组合相比,较少出现与有效信令代码相一致的代码凸起。
7.一种计算机程序元件,包括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元件,该元件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9.一种信令代码域,包括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而产生的有效信令代码的组合。
10.一个用于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的发射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发射机链;以及
耦连到所述发射机链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用于从代码空间的n阶正交信令代码集中选择至少三个的奇数个信令代码,以及
执行对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的运算,以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当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以双极性形式表示时,这个运算对应于所述至少三个信令代码的向量积。
11.一种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机设备。
12.一种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机设备。
13.一种以双极性形式表示的信令代码的向量积的用途,以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
CNA031537790A 2002-09-24 2003-08-20 用于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4876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256624A EP1404029B1 (en) 2002-09-24 2002-09-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ng a signalling code corresponding to a code spur
EP02256624.4 2002-09-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7686A true CN1487686A (zh) 2004-04-07

Family

ID=31970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537790A Pending CN1487686A (zh) 2002-09-24 2003-08-20 用于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96130B2 (zh)
EP (1) EP1404029B1 (zh)
JP (1) JP2004120745A (zh)
CN (1) CN1487686A (zh)
DE (1) DE60224044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3285B1 (ko) * 2006-01-04 2012-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들모드 단말기의 세션 설정 프로토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4345896B2 (ja) * 2006-03-22 2009-10-14 株式会社半導体理工学研究センター 無線受信装置とその復調方法
US9288089B2 (en) 2010-04-30 2016-03-15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ing
CN105379170B (zh) 2013-04-16 2019-06-21 康杜实验室公司 高带宽通信接口方法和系统
US9100232B1 (en) 2014-02-02 2015-08-04 Kandou Labs, S.A. Method for code evaluation using ISI ratio
US11240076B2 (en) 2014-05-13 2022-02-01 Kandou Labs, S.A. Vector signaling code with improved noise margin
CN106797352B (zh) * 2014-07-10 2020-04-07 康杜实验室公司 高信噪特性向量信令码
KR102517583B1 (ko) 2015-06-26 2023-04-03 칸도우 랩스 에스에이 고속 통신 시스템
EP3610576B1 (en) 2017-04-14 2022-12-28 Kandou Labs, S.A. Pipelin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or vector signaling code channel
WO2018217783A1 (en) 2017-05-22 2018-11-29 Kandou Labs, S.A. Multi-modal data-driven clock recovery circuit
US10116468B1 (en) 2017-06-28 2018-10-30 Kandou Labs, S.A. Low power chip-to-chip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US10693587B2 (en) 2017-07-10 2020-06-23 Kandou Labs, S.A. Multi-wire permut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N111684772B (zh) 2017-12-28 2023-06-16 康杜实验室公司 同步切换多输入解调比较器
US11831472B1 (en) 2022-08-30 2023-11-28 Kandou Labs SA Pre-scaler for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7172B1 (ko) * 1997-10-14 2006-04-03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통신시스템에서 비선형 효과를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AU729775B2 (en) * 1998-05-12 2001-0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of a mobile station's transmit power
AU7885700A (en) * 1999-09-07 2001-04-10 Ericsson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intelligent modulation code assignment
US6191652B1 (en) * 1999-10-22 2001-02-20 Powerwave Technologies, Inc. Amplifier distortion correction using cross-modulation
EP1117184A1 (en) * 2000-01-17 2001-07-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DMA cellular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US6982946B2 (en) * 2001-04-05 2006-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rtly orthogonal multiple code tre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04029B1 (en) 2007-12-12
EP1404029A1 (en) 2004-03-31
US7496130B2 (en) 2009-02-24
US20040062296A1 (en) 2004-04-01
DE60224044D1 (de) 2008-01-24
DE60224044T2 (de) 2008-11-06
JP2004120745A (ja) 2004-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2186C (zh) 码分多址通信中的四相扩频码
CN1092427C (zh) 用于产生信号波形的沃尔什qpsk片调制设备
CN1297072C (zh) 无线电基站装置及其使用的译码装置和译码方法
CN1487686A (zh) 用于预测对应于代码凸起的信令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278505C (zh) 实现专用信道闭环发射分集功能的方法
CN1196288C (zh) 可变速率传送方法及可变速率传送装置
EP1801993B1 (en) Dynamic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EP10218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of a composite carrier signal
CN1674466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加扰码识别符的方法
CN1322412A (zh) 正交收发分集方法和装置
CN1742445A (zh) 用于确定可接受的传输格式组合集的方法及装置
CN1277526A (zh) 使用正交可变扩展系数码来调制数据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384635A (zh) 生成伪噪声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CN1567730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解码设备
CN1248421C (zh) 用于扩频通信系统的有效扩频器
CN1496045A (zh) 用于产生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复四相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CN1249090A (zh) 一种用来解扩展在通信系统中的编码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CN1333609A (zh) 码分多址扩频方法及码分多址终端设备
CN1269927A (zh) 用于分配扩频码的方法
KR100392620B1 (ko) 월시코드생성기,신호송신장치및신호수신장치
CN1140074C (zh) 调频电路
CN102710264B (zh) 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155185C (zh) 用于限制cdma信号动态范围的方法
US20050265224A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2D spreading code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120528A (zh) 代码序列和无线电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