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5150A - 多载波发送装置,多载波接收装置,以及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发送装置,多载波接收装置,以及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65150A CN1465150A CN02802401A CN02802401A CN1465150A CN 1465150 A CN1465150 A CN 1465150A CN 02802401 A CN02802401 A CN 02802401A CN 02802401 A CN02802401 A CN 02802401A CN 1465150 A CN1465150 A CN 14651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ot
- pilot signal
- carrier
- signal
- st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213 extrap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6—Frame synchronisation, e.g. packet synchronisa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witching point detection or subframe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allow the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04L27/345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allow the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carrier recovery at the receiver end, e.g. by transmitting a pilot or by using additional signal points to allow the detection of ro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3—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 H04L25/0232—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by interpolation between sound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产生具有预定时间变化模式的并由导频载波携载的导频信号。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仅将导频信号插入到导频载波中。接收方装置计算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的相关值并以此为基准识别行,该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发送方装置使用多载波将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插入传统上不用于信息传送的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并发送所述子载波。由此改善多载波调制的无线通信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上述的无线通信基于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诸如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系统的多载波调制系统实现。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信,更加特别是,移动通信不仅仅处理声音,而且处理作为发送目标的诸如图像和数据的不同类型信息。由于期望在未来对发送不同内容的要求进一步增加,所以期望要求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发送来增加发送更多的内容。但是,当在移动通信中执行高速发送时,由于多径的原因,延迟波形的影响不能再被忽视,并且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fading)的原因,波形的传输特性也恶化。
作为一种提供频率选择性衰落控制的技术,MC(多载波)调制系统成为关注的焦点。该多载波调制系统是一种使用多载波(子载波)来发送数据的技术,其中载波的发送速度受到抑制从而避免了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发生,因此将采用多载波调制系统提供高速发送。
特别是,在多载波调制系统中,其中载送数据的多个子载波是彼此正交的,OFDM调制系统是一种具有最高频率使用效率的系统,并且该系统可以在相对简单的硬件结构中实现,所以,这种系统是关注的焦点和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的焦点。
根据一种基于OFDM调制系统的MC调制系统,发送方发送导频信号,以至于接收方可以执行信道估计,等等。精确的信道估计需要使用多个导频信号的平均信道估计值来处理以抑制噪声分量。
但是,通常的MC调制系统需要许多导频信号才能获得想要的精确的信道估计,而这阻止了通常的MC调制系统发送其相应的数据信号,并导致传输效率的恶化。
正如未审查日本专利公开No.HEI 11-205276所揭示的,根据基于通常MC调制系统的无线通信,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仅仅载送诸如峰值抑制信号等不需要解码的信号以及不用于发送导频信号或信息信号的信号。这是由于在诸如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模拟回路产生了DC偏移的影响,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遭受解码精确度恶化的影响以及不能执行精确的信道估计。因此,避免使用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发送信息而导致传输效率的恶化。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MC调制系统,通过改善发送导频信号的方法以及改善执行信道估计的方法,能够在无线通信中改善传输效率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多载波接收装置以及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该目的通过以下装置实现,即位于发送方的装置发送导频信号,其中导频信号在导频载波上载送并具有时间变化模式,以及位于接收方的装置执行信道估计,信道估计是通过将多个导频信号相关实现的,其中多个导频信号在导频载波上载送并以时间顺序接收。
附图简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1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示例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1发送装置的导频信号插入部分输出的信号串的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阵列;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1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示例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1接收装置的信道估计部分中使用的导频信号;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1的第二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3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3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例了本发明的信号和抽取导频信号之间的相关值;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4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4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5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5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实施的最佳模式
现在参考附图,在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
将使用图1中所示框图说明根据实施方案1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根据该实施方案的发送装置由下列结构构成,数字调制部分(MOD)101,S/P(串/并)转换部分102,导频信号发生部分(PL-GEN)103,导频信号插入部分(PL-INS)104,IDFT(逆傅立叶变换)部分105,P/S(并/串)转换部分106,保护间隔插入部分(GI-INS)107,D/A(数/模)转换部分108,无线发送部分(RF-TX)109以及天线110。
该数字调制部分101对发送数据执行诸如QPSK的预定调制并将已调制信号输出到串/并转换部分102。该串/并转换部分102将调制的信号转换为子载波载有的并行数据串,其中该已调制信号是串行数据串。
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产生导频信号并将产生的导频信号输出到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适当地将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产生的导频信号插入到串/并转换部分102的输出信号中。在这种情况下,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使至少一个子载波仅仅载有导频信号。由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产生导频信号的方法以及通过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插入导频信号的方法以后将详细描述。
逆傅立叶变换部分105对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的输出信号实施逆傅立叶变换,并将结果输出到并/串转换部分106。并/串转换部分106将逆傅立叶变换部分105的输出的并行数据串信号转换为串行数据串并输出到保护间隔插入部分107。保护间隔插入部分107将并/串转换部分106的输出信号分割成码元,并执行填加与每一个码元后端的预定长度相对应的部分相同信号的处理(保护间隔分配处理)。数/模转换部分108将作为保护间隔插入部分107的数字信号串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到无线发送部分109。无线发送部分109执行预定的无线处理,诸如对数/模转换部分108输出的基带信号进行放大和上变换,并通过无线方式从天线110发送该基带信号。
然后,将使用图2详细说明通过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产生导频信号的方法以及通过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插入导频信号的方法。图2示出了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输出的信号串的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的阵列。
图2所示情形中,信号区域载有从a到i的9个子载波。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允许子载波e仅仅载有导频信号。而且,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也适当地将导频信号插入到诸如子载波a以及i的其他子载波的数据信号中。
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产生具有时间变换模式的导频信号,即导频信号“1”以及导频信号“-1”交替出现,如“1,-1,1,-1,1,-1,…”。
接着,将使用图3所示框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1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根据该实施方案的接收装置由以下结构构成,天线201,无线接收部分(RF-RX)202,A/D(模/数)转换部分203,保护间隔删除部分(GI-DEL)204,串/并转换部分205,DFT(傅立叶变换)部分206,导频信号抽取部分(PL-EXT)207,并/串转换部分208,存储器209,导频信号解码部分(PL-DEC)210,信道估计部分(CH-EST)211,信道补偿部分(CH-COM)212以及数字解调部分(DEM)213。
无线接收部分(RF-RX)202实施预定的无线处理,诸如对天线201接收的无线信号放大和下变换并将该信号作为基带信号输出到模/数转换部分203。模数转换部分203将无线接收部分202输出的模拟基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到保护间隔删除部分204。保护间隔删除部分204删除来自模/数转换部分203的输出信号中的保护间隔部分并输出到串/并转换部分205。串/并转换部分205将保护间隔删除部分204的输出信号从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并输出到傅立叶变换部分206。傅立叶变换部分206通过傅立叶变换将串/并转换部分205的输出信号转换为不同子载波的分量,并输出到导频信号抽取部分207。
导频信号抽取部分207从傅立叶变换部分206的输出信号中抽取导频信号,输出到导频信号解码部分210,并将剩余的数据信号输出到并/串转换部分208。并/串转换部分208将导频信号抽取部分207作为并行数据串输出的数据信号转换为串行数据串并暂时存储在存储器209中。
导频信号解码部分210解码导频信号抽取部分207输出的导频信号,该解码是通过使用与发送方所用的相同模式找到相关性而实现的,并向信道估计部分211输出该解码导频信号。信道估计部分211使用由导频信号解码部分210解码的多个时间顺序的导频信号来估计一个信道,并将信道估计值输出到信道补偿部分212。通过信道估计部分211进行导频载波信道估计的方法将在以后详细描述。
信道补偿部分212基于信道估计部分211输出的信道估计值,补偿存储在存储器209中数据信号的信道失真,并在补偿信道失真之后,将该数据信号输出到数字解调部分213。数字解调部分213解调信道补偿部分212的输出信号并获得已接收数据。
接着,通过信道估计部分211的导频载波信道估计方法将使用图4来说明。图4示例了信道估计部分211在不同时间所使用的导频信号。
在图4所示情形下,例如,码元S0在时间周期t0到t1中解码。然后,在时间t4,完成对应于四个码元S0到S3的导频信号解码。信道估计部分211对在时间周期t0到t4期间解码的四个码元S0到S3的导频信号执行相关处理,以计算信道估计值。该信道估计值是位于时间t2的值,该值是时间周期t0到t4的中间值。而且,信道估计部分211对在时间周期t1到t5期间解码的四个码元S1到S4的导频信号执行相关处理,以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该信道估计值是位于时间t3的值,该值是时间周期t1到t5的中间值。在此以后,信道估计部分211依次以一个码元间隔对四个码元的导频信号执行相关处理。
由于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信道估计值是基于多个码元(图4所示情形中的四个码元)的导频信号的,因此与基于一个码元导频信号而获得信道估计值的情形相比,噪声分量被抑制,所以改善了信道估计值的精确度。而且,改善的精确度导致导频信号数量的减少以及传输效率的提高。其次,通过内插以这种方式计算的该信道估计值以及其他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可能获得数据部分的信道估计值。
本实施方案已经描述了这样的情形,即导频信号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产生,也就是导频信号“1”和导频信号“-1”在子载波e上交替出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以及如果导频信号模式对于发送方和接收方都已知的情况下,它可能获得相似的效果。
进一步,本实施方案已经描述了这样的情形,即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仅仅分配给一个子载波,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它可能在多个子载波上安排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并通过相互内插这些信道估计值,可以获得各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和获得数据部分的信道估计值。
更进一步,本发明已经描述了这样的情形,即导频信号模式以时间顺序发送,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果至少以时间顺序安排导频信号模式,并且接收方意识到导频信号插入的时间,因此尽管导频信号模式不是以时间顺序同时发送的,但是它也可能执行信道估计。当信道变化慢慢地发生,以及具有发送的导频信号的子载波可以在导频信号不发送的时间发送信息数据的时候,该方法特别有效,这将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再进一步,在图4中,在时间t0和时间t1的信道估计值可通过外插法计算,所以,它也可能对码元S0和S1执行信道估计和补偿。
更进一步,它也可能使用以时间顺序安排的这些导频信号来估计频率偏移。图5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第二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并旨在使用导频信号估计频率偏移。当与图3比较时,图5中所示的接收装置采用了增加频率偏移补偿部分(OFFSET-COM)501以及频率偏移估计部分(OFFSET-EST)502的结构。
在图5中,导频信号解码部分210向信道估计部分211以及频率偏移估计部分502输出解码的导频信号。该频率偏移估计部分502使用解码的导频信号来估计频率偏移值,并将该估计结果输出到频率偏移补偿部分501。
模/数转换部分203将无线接收部分202输出的模拟基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到频率偏移补偿部分501。该频率偏移补偿部分501基于频率偏移估计部分502的估计结果,补偿包含在模/数转换部分203输出信号中的频率偏移值并输出到保护间隔删除部分204。
由于从频率偏移估计部分502中计算的频率偏移值是基于多个码元的导频信号,它的噪声分量与基于一个码元导频信号计算频率偏移值的情形相比减少了。因此,数据部分的频率偏移值可以通过将以这种方式计算的频率偏移值和其他子载波的频率偏移值平均来获得。更进一步,不仅仅执行一次频率偏移估计和补偿,而是重复多次执行,这将减少来自傅立叶变换部分206输出信号的频率偏移的影响,所以改善了传输特性。
(实施方案2)
这里,在根据通常MC调制系统的无线通信中,包括DC分量的子载波不用于发送导频信号或信息信号。这是因为,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的解码精度由于DC偏移影响而导致恶化,该DC偏移是在诸如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模拟回路中产生,它不可能执行精确的信道估计。
另一方面,当正和负的导频信号数量在预定范围之内是相同的(积分值变为0),诸如在上述实施方案1中所说明的“1,-1,1,-1,…”,该导频信号即使存在一些DC偏移,而在计算相关值的处理中取消这些导频信号,所以计算的相关值不会改变,而不管存在DC偏移与否。
这将在下面说明。假设一种情形,即作为实例,在子载波上载有具有“1,-1,1,-1”模式的导频信号串,该子载波包含DC分量。当不存在DC偏移时,在解码过程中,在接收方的接收信号为“1,-1,1,-1”,所以相关值用导频信号串如下给出:
1×1+(-1)×(-1)+1×1+(-1)×(-1)=4。而且,当存在“+0.5”的DC偏移时,在解码过程中,在接收方的接收信号是“1.5,-0.5,1.5,-0.5”以及相关值用该导频信号如下给出:
1.5×1+(-0.5)×(-1)+1.5×1+(-0.5)×(-1)=4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案,相关值变得相同,而不管是否存在DC偏移,所以即使通过使用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发送导频信号,接收方可以解码导频这些信号,而不受DC偏移的影响。所以,可以减少通过其他子载波发送的导频信号数量并且相应的发送数据信号使得提高传输效率成为可能。
(实施方案3)
这里,在使用OFDM的通信系统中,可能考虑一种情形,即以时间顺序连续发送的多个OFDM码元作为一个单元(帧)来处理,以及在时分基的帧中,发送导频信号或发送数据。在这样的一种通信系统中,有必要在初始化同步的过程中检测帧开始位置。
以上的实施方案1和2已经说明了这样的情形,即使用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来执行信道估计,但是这些导频信号也可以用于获得帧同步,以在初始化同步的过程中检测帧的开始位置。实施方案3将描述一种情形,即使用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来获得帧同步。
图6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案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旨在使用导频信号获得帧同步。与图1相比,图6所示的发送装置采用了填加用于对发送数据执行编码的数据编码部分(COD)601的结构。在图6中,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将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产生的导频信号适当地插入到数字调制部分101的输出信号中,并输出到串/并转换部分102。
在这种情况下,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在与该帧周期的相同循环周期中,产生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例如,当一个帧由32个OFDM码元构成时,长度为32的导频信号串{C1,C2,C3,…,C32}用于帧同步。该串的每一个元素(element)每次分配给每一个OFDM码元的一个预定子载波,并在每一帧中重复。
图7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案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旨在使用导频信号来获得帧同步。与图3相比,在图7中所示的该接收装置采用了填加帧同步获取部分(FRAME-SYN)701以及数据解码部分(DEC)702的结构。在图7中,并/串转换部分208将傅立叶变换部分206输出的并行数据串的信号转换为串行数据串,导频信号抽取部分207抽取一个导频信号。而且,为了说明简洁起见,图7省略了导频信号解码部分210,信道估计部分211以及信道补偿部分212。
当将预先存储在内部的复制(replica)信号每次位移一个OFDM码元时,帧同步获取部分701用1帧导频信号来计算相关值,该导频信号是导频信号抽取部分207抽取的,并识别相关值达到帧开始位置时的最大值(在图8所示情形中的t1)的时间。这使得获取帧同步成为可能。接着,帧同步获取部分701向数字解调部分213以及数据解码部分702输出指示帧开始位置的定时信号。
数字解调部分213基于帧同步获取部分701输出的定时信号,判决数据断开(break)位置,并解调存储器209中的输出信号。该数据解码部分702基于帧同步获取部分701输出的定时信号来判决数据断开位置,并解码数字解调部分213的输出信号以得到接收数据。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案,发送方在正如帧周期的相同循环周期中,发送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以允许接收方获取帧同步。而且,该实施方案使用作为发送单元的一个帧,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其他发送单元,对于发送方在正如发送单元周期的相同循环周期中,发送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也是可能的,因此接收方可以在相应的发送单元中获取同步。
更进一步,发送方在正如帧周期的相同循环周期中,产生与负导频信号数量相同的正导频信号,并将这些导频信号在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上发送,正如实施方案2中情形所述,因此接收方可以解码这些信号而不受DC偏移的影响。这使得减少用其他子载波发送的导频信号数量成为可能,因此通过发送相应的数据信号提高了传输效率。
(实施方案4)
当提供频率选择性衰落控制的技术时,除了MC调制系统以外,存在一种扩频系统。该扩频系统是一种通过使用称为“PN码”的扩频码在频率轴上扩频信号来改善抗干扰性能的系统,并因此获得扩频增益。该扩频系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扩频系统和跳频系统。决定采用特别是使用直接扩频系统的CDMA系统用于IMT-2000,即下一代移动通信。
接着,合并MC调制系统和CDMA系统的MC-CDMA系统近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MC-CDMA系统。实施方案4将描述的情形是,通过将本发明应用到MC-CDMA系统来执行信道估计。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4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并指出了一种情形,即本发明应用于MC-CDMA系统。在图9所示的发送装置中,与图1中那些共同的部分分配有相同的参考数字,因此相应的说明将省略。与图1相比,图9所示的发送装置采用了填加包括多个数字调制部分101-1到101-n(n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和多个扩频部分(SPR)901-1到901-n以及多路复用部分902的结构。
扩频部分901-1到901-n扩频各自数字调制部分101-1到101-n的输出信号,并输出到多路复用部分902。多路复用部分902多路复用扩频部分901-1到901-n的输出信号并输出到串/并转换部分102。该串/并转换部分102将多路复用部分902的输出信号一码片一码片地转换为并行数据串。
图10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案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并指出了一种情形,即本发明应用于MC-CDMA系统。在图10所示的接收装置中,与图3所示的公共部分分配有如图3所示的相同参考数字,因此相应的说明将被省略。与图3相比,图10中所示的接收装置采用了填加多个数字解调部分213-1到213-n(n为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和多个解扩部分(DES)1001-1到1001-n的结构。
解扩部分1001-1到1001-n使用特定的扩频码对信道补偿部分212的输出信号执行解扩处理,并将信号输出到相应的数字解调部分213-1到213-n。该数字解调部分213-1到213-n解调各自解扩部分1001-1到1001-n的输出信号并得到接收数据。
这里,通过使导频载波载有小区识别信号,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频率波段以支持多小区系统。进一步,通过采用用于导频载波信号串的模式信号串,其中这些模式信号串在邻小区之间是相互正交的,该实施方案可以仅仅抽取各自小区中的导频信号,并因此更加精确地执行信道估计。
更进一步,也可以通过在频率方向中扩频导频信号,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扩频增益更加精确地执行信道估计。再进一步,本实施方案也可以使用导频信号估计频率偏移。
(实施方案5)
实施方案5将描述的一种情形是,通过将本发明应用到一个MC-CDMA系统中来获得帧同步。
在使用一种MC-CDMA系统的通信系统中,也可能处理多个MC-CDMA码元,该码元作为一个单元(帧)以时间顺序连续地发送,以及以时分基发送导频信号和发送帧中的数据。在这样的一种通信系统中,有必要在初始化同步的过程中检测帧开始位置。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5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并指出了一种这样的情形,将本发明应用到一个MC-CDMA系统。与图9相比,图11所示的发送装置采用了填加用于编码发送数据的数据编码部分601-1到601-n的结构。在图11中,导频信号插入部分104适当地将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产生的导频信号插入到数字调制部分101的输出信号中,并输出到串/并转换部分102。
同时,导频信号发生部分103在如同该帧周期的相同循环周期中产生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例如,当一个帧由32个MC-CDMA码元构成时,长度32的导频信号串{C1,C2,C3,…,C32}用于帧同步。该串的每一个元素每次分配给每一个MC-CDMA码元的预定子载波,并在每一帧中重复。
图12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案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旨在使用导频信号获取帧同步。与图10相比,在图12中所示的接收装置中,采用了填加帧同步获取部分701和数据解码部分702-1到702-n的结构。在图12中,并/串转换部分208将傅立叶变换部分206输出的并行数据串转换为串行数据串,接着,导频信号抽取部分207抽取导频信号。进一步,为了说明简洁起见,图12省略了导频信号解码部分210,信道估计部分211以及信道补偿部分212。
当将暂时存储在内部的复制信号每次位移一个MC-CDMA码元时,帧同步获取部分701用导频信号抽取部分207抽取的1帧导频信号来计算相关值,并识别相关值达到帧开始位置时的最大值的时间。这使得获取帧同步成为可能。然后,帧同步获取部分701向解扩部分1001-1到1001-n,数字解调部分213-1到213-n以及数据解码部分702-1到702-n输出指示帧开始位置的定时信号。
解扩部分1001-1到1001-n基于帧同步获取部分701输出的定时信号判决数据断开位置,并对存储器209的输出信号使用特定的扩频码执行解扩处理,并输出到相应的数字解调部分213-1到213-n。该数字解调部分213-1到213-n基于帧同步获取部分701输出的定时信号判决数据断开位置,并解调相应的解扩部分1001-1到1001-n的输出信号。该数据解码部分702-1到702-n基于帧同步获取部分701输出的定时信号判决数据断开位置,并解码数据解码部分702-1到702-n的输出信号以得到接收数据。
这里,通过使导频载波载有小区识别信号,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频率波段以支持一个多小区系统。进一步,通过采用用于导频载波信号串的模式信号串,其中这些模式信号串在邻小区之间是相互正交的,该实施方案可以仅仅抽取自己小区中的导频信号,并因此更加精确地执行信道估计。
更进一步,也可以通过在频率方向中扩频导频信号,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扩频增益更加精确地执行信道估计。再进一步,本实施方案也可以使用导频信号来获取帧同步。
正如以上所述,通过使用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串,执行信道估计和帧同步获取,本发明可以减少导频信号以估计信道和获取帧同步,因此来提高传输效率。进一步,即使使用包含不可能用于信息发送的DC分量的子载波发送导频信号,接收方可以解码导频信号而不受DC偏移的影响,所以可能提高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基于2001年6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199925以及2001年12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388235,其中公开的全部内容特地在此包含引作参考。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优选地用于基于诸如一种调制系统的多载波调制系统的无线通信中。
Claims (24)
1.一种多载波发送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串;以及
导频信号插入装置,用于将分割的导频信号串插入到以时间顺序发送的多个载波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其中导频信号插入装置使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载送导频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导频信号串。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其中导频信号发生装置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所述的导频信号串,即组成导频信号串的正和负导频信号的数量在预定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其中导频信号发生装置产生具有与发送单元的循环周期模式相同的循环周期模式的导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其中数据是根据多载波CDMA系统发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其中使用导频载波来发送小区识别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其中导频载波信号串在相邻小区之间是相互正交的。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其中导频信号也在频率方向扩频。
9.一种多载波接收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抽取装置,用于抽取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以及
信道估计装置,用于通过相关以时间顺序安排的多个抽取的导频信号来执行信道估计,其中抽取的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10.一种多载波接收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抽取装置,用于抽取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
频率偏移估计装置,用于通过相关以时间顺序安排的多个抽取的导频信号来估计频率偏移,其中抽取的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和
频率偏移补偿装置,用于使用通过该频率偏移估计装置获得的频率偏移估计值来补偿频率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载波接收装置,其中频率偏移估计装置进一步对受到频率偏移补偿处理的信号执行频率偏移估计。
12.一种多载波接收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抽取装置,用于抽取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以及
同步获取装置,用于通过相关以时间顺序安排的多个抽取的导频信号来检测发送单元的开始位置,其中抽取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13.一种多载波接收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抽取装置,用于抽取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以及
小区识别信号估计装置,用于估计在以时间顺序安排的多个抽取的导频信号上多路复用的小区识别信号。
14.一种基站装置,包括一个多载波发送装置,所述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串;以及
导频信号插入装置,用于将分割的导频信号串插入到以时间顺序发送的多个载波中。
15.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包括一个多载波发送装置,所述的多载波发送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导频信号串;以及
导频信号插入装置,用于将分割的导频信号串插入到以时间顺序发送的多个载波中。
16.一种基站装置,包括一个多载波接收装置,所述的多载波接收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抽取装置,用于抽取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以及
信道估计装置,用于通过相关以时间顺序安排的多个抽取的导频信号来执行信道估计,其中抽取的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17.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包括一个多载波接收装置,所述的多载波接收装置包括:
导频信号抽取装置,用于抽取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以及
信道估计装置,用于通过相关以时间顺序安排的多个抽取的导频信号来执行信道估计,其中抽取的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18.一种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发送方的装置发送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被分割的导频信号串,其中在多个载波上载有该导频信号串,
以及接收方的装置通过相关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多个导频信号执行信道估计,该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19.一种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发送方装置发送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被分割的导频信号串,其中在多个载波上载有该导频信号串,
以及接收方装置通过相关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多个导频信号执行频率偏移估计,该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20.一种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发送方装置发送具有时间变化模式的被分割的导频信号串,其中在多个载波上载有该导频信号串,以及
接收方装置通过相关导频载波上载有的多个导频信号检测发送单元的开始位置,该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21.一种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发送方装置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导频信号串,即组成所述导频信号串的正和负导频信号的数量在预定范围内相同,以及发送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
接收方装置通过相关包含所述DC分量的子载波上载有的多个导频信号执行信道估计,其中该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22.一种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发送方装置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导频信号串,即组成所述导频信号串的正和负导频信号的数量在预定范围内相同,以及发送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
接收方装置通过相关包含所述DC分量的子载波上载有的多个导频信号执行频率偏移估计,其中该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23.一种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发送方装置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导频信号串,即组成所述导频信号串的正和负导频信号的数量在预定范围内相同,以及发送包含DC分量的子载波上载有的导频信号,
接收方装置通过相关包含所述DC分量的子载波上载有的多个导频信号检测发送单元的开始位置,其中该导频信号具有与发送方所使用的相同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18的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其中发送方装置根据一种多载波CDMA系统执行数据发送以及通过小区识别信号将该导频信号多路复用,接收方装置估计在导频信号上多路复用的小区识别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99925/2001 | 2001-06-29 | ||
JP2001199925 | 2001-06-29 | ||
JP2001388235A JP2003087218A (ja) | 2001-06-29 | 2001-12-20 |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通信方法 |
JP388235/2001 | 2001-12-2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65150A true CN1465150A (zh) | 2003-12-31 |
Family
ID=26617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802401A Pending CN1465150A (zh) | 2001-06-29 | 2002-06-28 | 多载波发送装置,多载波接收装置,以及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30179776A1 (zh) |
EP (1) | EP1401133A1 (zh) |
JP (1) | JP2003087218A (zh) |
CN (1) | CN1465150A (zh) |
WO (1) | WO2003003634A1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9426B (zh) * | 2004-01-29 | 2010-06-23 |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多载波、多小区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CN1649338B (zh) * | 2005-03-11 | 2010-06-23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接收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2055229A1 (zh) * | 2010-10-27 | 2012-05-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Sounding信道的使用方法和系统 |
CN101288282B (zh) * | 2005-07-08 | 2012-08-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中用于测量和补偿多载波通信的dc频调上的dc噪声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185277B (zh) * | 2005-05-26 | 2013-03-06 | 诺基亚公司 | 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提供确认信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704077A (zh) * | 2014-11-25 | 2016-06-22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接收系统、多载波信号频带检测方法及其解调制装置 |
CN107094042A (zh) * | 2016-02-18 | 2017-08-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信道信息指示方法、系统及接收端设备 |
CN107566023A (zh) * | 2011-02-18 | 2018-01-09 |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
CN112823500A (zh) * | 2018-08-31 | 2021-05-18 | 赛峰数据系统公司 | 对遥测信号进行日期标记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19945A1 (en) * | 2003-05-02 | 2004-11-0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Increasing effective number of data tones in a multi-t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412012B2 (en) * | 2003-07-08 | 2008-08-12 | Nokia Corporation | Pattern sequence synchronization |
US20050047496A1 (en) * | 2003-08-13 | 2005-03-03 | Mcintire William K. | Modem with pilot symbol synchronization |
EP1542488A1 (en) * | 2003-12-12 | 2005-06-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ilot signal adapted to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KR20050075553A (ko) * | 2004-01-15 | 2005-07-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반송파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역방향 파일럿설계 방법 |
KR20050075242A (ko) * | 2004-01-16 | 2005-07-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주파수 인터리빙 mc-cdma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럿 채널기반의 채널추정방법 |
KR100818774B1 (ko) | 2004-01-29 | 2008-04-03 | 포스데이타 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반송파 및 직접 시퀀스확산 스펙트럼 신호를 중첩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4102375B2 (ja) * | 2004-03-25 | 2008-06-1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装置 |
KR100739511B1 (ko) * | 2004-06-25 | 2007-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파일럿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640581B1 (ko) * | 2004-07-02 | 2006-10-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상향 링크 통신시 엑세스 사용자의 주파수 옵셋을제어하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 및 주파수옵셋 제어 방법 |
CN102868510B (zh) * | 2004-10-29 | 2016-04-20 | 夏普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和无线发射机 |
US20060093051A1 (en) * | 2004-11-03 | 2006-05-04 |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isting DC interference of an OFDM system |
US7916797B2 (en) * | 2004-12-11 | 2011-03-29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Residual frequency, phase, timing offset and signal amplitude variation tr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FDM systems |
JPWO2006077696A1 (ja) | 2005-01-18 | 2008-06-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携帯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KR100868679B1 (ko) * | 2005-06-01 | 2008-11-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KR101084139B1 (ko) | 2005-06-15 | 2011-11-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DFT spread OFDMA 시스템의 파일럿 전송방법 |
JP4922677B2 (ja) * | 2005-07-01 | 2012-04-2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US7539475B2 (en) * | 2005-07-08 | 2009-05-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termina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C tone special treatment |
US7773679B2 (en) * | 2005-07-08 | 2010-08-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ase st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C tone special treatment |
US7508842B2 (en) * | 2005-08-18 | 2009-03-2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
ES2504190T3 (es) * | 2005-09-06 | 2014-10-08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Aparato transmisor de radio, aparato receptor de radio, método de transmisión de radio, método de recepción de radio,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
DE602005010457D1 (de) | 2005-12-02 | 2008-11-27 | Alcatel Lucent | Digitaler Empfänger für FDM-Signale |
ATE412297T1 (de) * | 2005-12-02 | 2008-11-15 | Alcatel Lucent | Mehrträgersignal mit wählbarem pilotmuster |
WO2007091320A1 (ja) * | 2006-02-08 | 2007-08-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fdm受信装置および自動周波数制御方法 |
DE602006009490D1 (de) * | 2006-06-07 | 2009-11-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Multiträger System mit mehreren Null-Subträgern im Sendesignal aufgrund der variablen Empfangsbandbreite und der daraus resultierenden mehreren möglichen dc Subträger |
CN100571243C (zh) * | 2006-07-14 | 2009-1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帧同步方法 |
WO2008029459A1 (fr) * | 2006-09-06 | 2008-03-1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Dispositif de réception radio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
CN107819491B (zh) * | 2016-09-12 | 2021-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
US11050594B2 (en) * | 2019-12-03 | 2021-06-29 | Harris Global Communications, Inc. |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multiple spread carrie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8077A (ja) * | 1996-07-11 | 1998-01-27 | Takuro Sato | 通信装置 |
JP2762406B1 (ja) * | 1996-12-16 | 1998-06-04 | 株式会社ワイ・アール・ピー移動通信基盤技術研究所 | 直接拡散符号分割通信システム |
JP3732618B2 (ja) * | 1997-06-12 | 2006-01-05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変調信号受信装置 |
JPH118600A (ja) * | 1997-06-18 | 1999-01-12 | Hitachi Denshi Ltd |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変調信号伝送方式 |
US6285655B1 (en) * | 1997-09-08 | 2001-09-04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rthogonal spot beams, sectors, and picocells |
JP3581281B2 (ja) * | 1999-11-11 | 2004-10-2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Ofdm−cdma方式受信装置およびofdm−cdma方式送信装置 |
-
2001
- 2001-12-20 JP JP2001388235A patent/JP2003087218A/ja active Pending
-
2002
- 2002-06-28 US US10/344,097 patent/US2003017977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06-28 WO PCT/JP2002/006535 patent/WO2003003634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2-06-28 EP EP20020738843 patent/EP140113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2-06-28 CN CN02802401A patent/CN146515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9426B (zh) * | 2004-01-29 | 2010-06-23 |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多载波、多小区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854188B (zh) * | 2004-01-29 | 2013-03-13 |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多载波、多小区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CN1649338B (zh) * | 2005-03-11 | 2010-06-23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接收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185277B (zh) * | 2005-05-26 | 2013-03-06 | 诺基亚公司 | 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提供确认信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288282B (zh) * | 2005-07-08 | 2012-08-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中用于测量和补偿多载波通信的dc频调上的dc噪声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457966A (zh) * | 2010-10-27 | 2012-05-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Sounding信道的使用方法和系统 |
WO2012055229A1 (zh) * | 2010-10-27 | 2012-05-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Sounding信道的使用方法和系统 |
US11240084B2 (en) | 2011-02-18 | 2022-02-01 | Sun Patent Trust | Method of signal generation and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
CN107566023A (zh) * | 2011-02-18 | 2018-01-09 |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
CN107566023B (zh) * | 2011-02-18 | 2020-10-16 |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
US11943032B2 (en) | 2011-02-18 | 2024-03-26 | Sun Patent Trust | Method of signal generation and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
US11063805B2 (en) | 2011-02-18 | 2021-07-13 | Sun Patent Trust | Method of signal generation and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
CN105704077A (zh) * | 2014-11-25 | 2016-06-22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接收系统、多载波信号频带检测方法及其解调制装置 |
CN105704077B (zh) * | 2014-11-25 | 2019-05-24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接收系统、多载波信号频带检测方法及其解调制装置 |
CN107094042A (zh) * | 2016-02-18 | 2017-08-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信道信息指示方法、系统及接收端设备 |
CN112823500A (zh) * | 2018-08-31 | 2021-05-18 | 赛峰数据系统公司 | 对遥测信号进行日期标记的方法 |
CN112823500B (zh) * | 2018-08-31 | 2024-04-05 | 赛峰数据系统公司 | 对遥测信号进行日期标记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401133A1 (en) | 2004-03-24 |
US20030179776A1 (en) | 2003-09-25 |
WO2003003634A1 (fr) | 2003-01-09 |
JP2003087218A (ja) | 2003-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65150A (zh) | 多载波发送装置,多载波接收装置,以及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 |
US774691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code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1239752B1 (ko) | 송신장치, 송신방법, 수신장치, 및 수신방법 | |
US8718036B2 (en) | Configurable pilo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4000057B2 (ja) | Ofdm通信装置 | |
CN1278504C (zh) | 多载波发送装置、多载波接收装置及多载波无线通信方法 | |
JP4515501B2 (ja) |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元方式を用いる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イロット信号を送受信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CN1805422A (zh) | 在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前同步序列的方法 | |
EP1492280A1 (en) | Quality driven adaptive channel assignment in an OFDM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692586A (zh) | 在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生成前置序列的装置和方法 | |
JP5301323B2 (ja) |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496620A (zh) | 多载波发送/接收装置 | |
JP2009527187A (ja) | 送信時間インターバルのグルーピングを使用してofdmシステムの基準信号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KR20090125208A (ko) | 효율적으로 동일-채널 간섭을 억제하는 채널 추정 | |
CN1951033A (zh) |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使多载波和直接序列扩频信号重叠的方法和设备 | |
KR20120003479A (ko) | 이동단말장치 및 무선통신방법 | |
CN1783862A (zh) | 实现网络设备频带范围扩展的方法和系统 | |
JP5254433B2 (ja) | 共有制御チャネル上で送られる時間領域シーケンスの検出 | |
CN1574821A (zh) |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
JP2006014372A (ja) |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送信機 | |
CN102084610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序列的方法 | |
EP2378687A1 (en) |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JP4406337B2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及び同期検出方法 | |
JP2004357339A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通信方法 | |
CN1501605A (zh) | 一种可以纠正大范围频偏的ofdm时间、频率同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