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0898A - 图象形成装置及调色剂以及复制物 - Google Patents
图象形成装置及调色剂以及复制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60898A CN1460898A CN03131179.2A CN03131179A CN1460898A CN 1460898 A CN1460898 A CN 1460898A CN 03131179 A CN03131179 A CN 03131179A CN 1460898 A CN1460898 A CN 14608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toner
- black
- infrared
- reflective propert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4—Preventing copies being made of an original
- G03G21/043—Preventing copies being made of an original by using an original which is not reproducible or only reproducible with a different appearence, e.g. originals with a photochromic layer or a colour backgrou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象形成装置,通过使用具有反射红外线特性的黑色调色剂提供能判别复制物和原稿的复制物,同时能防止误用没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其它机型用的黑色调色剂。图象形成装置(1)具备电子照相处理装置(48),其设置了具有包含红外线反射特性黑色调色剂的显影剂的显影器(44),形成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图象。而且具备检测装置(51),其检测形成的调色剂象是否有红外线反射特性;和控制装置,其根据检测装置(51)的检测结果控制各装置,能可靠形成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图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有机颜料的调色剂及图象形成装置以及形成了图象的复制物。
背景技术
为进行图象数据的显影在图象形成装置具备的黑色调色剂的黑色颜料中一般使用碳黑。通常黑色具有吸收光的性质,所以使用了碳黑的黑色颜料也通常具有吸收紫外线·红外线等光的光学特性。因此向使用含有碳黑的黑色调色剂形成图象的复制物照射紫外线和红外线时,吸收紫外线·红外线。
但近年图象形成装置显著进步,使用这些图象处理技术得到的复制物变得精密,其真伪的判别变难。因此利用图象形成装置等复制、伪造禁止复制的有价证卷和纸币等的犯罪发生,而成为社会问题。
若把具有所述紫外线·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颜料在黑色调色剂中使用,则可得到具有与原稿不同光学特性的复制物。因此对使用了具有紫外线·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的纸币等复制物通过检测光学特性能可靠判别是真品还是伪造物(复制物)。
但为了判别是否是具有紫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需要照射紫外线,而紫外线有在安全性方面处理困难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装置,通过使用具有容易处理的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提供可判别复制物和原稿的复制物,同时能防止误用没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其它机型用的黑色调色剂。
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具备电子照相处理装置,其具备的显影剂包含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并且具备检测装置,其检测用该电子照相处理装置形成的调色剂象是否有红外线反射特性;具备控制装置,其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各装置驱动的结构。
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把用扫描器等读取原稿图象所得到的图象数据变换成静电潜影,通过用含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的显影剂使静电潜影显影,在纸张等记录媒体上形成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图象。具有检测装置,其具备红外线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检测黑色调色剂是否有红外线反射特性;控制装置,其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各装置,从而能可靠形成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图象。
黑色图象一般具有吸收红外线的性质。但用所述图象形成装置得到的复制物具有将照射到黑色图象上的红外线反射的与通常图象不同的特性,所以能与原稿容易区别。因此有价证卷、纸币等以伪造目的被精密复制,是真品的原来的原稿还是伪造物的复制物,在人们的视觉不能判别情况下,它也能判别。而且能得到在视觉上与原稿没有任何变化的复制物,不伤害复制物的图象质量。
根据所述结构在使用现在碳黑的其它机型用的黑色调色剂被安装使用时,能用检测装置检测被用户所知。因此能防止误用本发明图象形成装置专用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以外的黑色调色剂,能形成根据所述黑色调色剂特性的最合适的图象。
作为结果是能防止有价证卷、纸币等的伪造。
本发明图象形成装置的结构是具备显示装置,显示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结构使用没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时,在显示检测结果的操作面板等的显示装置上被显示,能不进行图象形成。这样在不是本图象形成装置用的黑色调色剂时不进行形成图象,所以能防止制成没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复制物,结果是关系到防止有价证卷、纸币等的伪造。且用适用于所述图象形成装置的黑色调色剂进行图象形成,所以能得到良好的图象。
本发明的原稿图象读取装置具备原稿检测装置,其检测原稿图象是否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控制装置,其具备把原稿检测装置检测的结果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控制结构。
根据所述结构能容易判别读取的原稿是否为含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图象。
因此对间接复制就产生弊端的原稿若先使用所述图象形成装置进行复制,则就能限制用得到的复制物使用所述图象形成装置再次复制(即间接复制)。
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使用的黑色调色剂作为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含有甲亚胺黑色有机颜料。
根据所述结构在图象形成装置中能把红外线反射特性付与黑色调色剂。而且含有甲亚胺黑色有机颜料的红外线反射特性黑色有机颜料在人们的视觉上与现在的碳黑没有不同,能很好地在本发明的所述图象形成装置中使用。
黑色调色剂作为粘结剂树脂,其特点是使用聚脂、苯乙烯丙烯酸丁二烯聚合物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结构,红外线反射性黑色颜料对粘结剂树脂能得到良好的分散性和着色性。且作为调色剂能得到理想的带电性和显影性等。
黑色调色剂的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的特点是对粘结剂树脂以重量0.5~15%的比例使用。
根据所述结构,红外线反射性黑色颜料对粘结剂树脂能得到更良好的分散性和着色性。
本发明的复制物至少是用含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有机颜料的显影剂形成图象的复制物,具备通过反射红外线可判别出是含有通常黑色有机颜料的显影剂形成的复制物的结构。
通过所述结构,本发明的复制物具有把照射到黑色图象上的红外线反射的与通常图象不同的特性,所以能与吸收红外线的一般黑色复制物容易区别。因此有价证卷、纸币等以伪造目的被精密复制,是真品的原来原稿还是伪造物的复制物人们的视觉不能判别情况下,它也能判别。而且能得到在视觉上与原稿没有任何变化的复制物,不伤害复制物的图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图象形成装置的整体说明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检测单元结构的方块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原稿检测单元结构的方块图;
图4是表示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图1到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且本发明不限定于该
实施例所示的方式。
首先用图1说明本发明图象形成装置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发明图象形成装置具备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的数字复印机1结构的剖面图。
数字复印机1由大体划分的图象读取装置30和激光记录部40构成。
图象读取装置30包括:原稿放置台22,由透明玻璃构成;双面处理原稿自动送进装置(运送装置:以下称RADF)21,用于把原稿自动供给运送到原稿放置台22上;原稿图象读取单元即扫描单元32,用于把放置在原稿放置台22上的原稿图象扫描读取。
用图象读取装置30读取的原稿图象作为图象数据送到未图示的图象处理部,对图象数据施行规定的图象处理。
RADF21是把未图示的原稿托架上放置多张的原稿一张一张地自动向位于扫描单元32上的原稿放置台22上给送的装置。而且RADF21为了根据用户的选择把原稿的单面或双面在扫描单元32上读取,其结构包括:单面原稿用的运送路径、双面原稿用的运送路径、运送路径的切换装置、掌握管理通过各部的原稿状态的传感器群、及控制运送的控制部等。
用于读取原稿放置台22上原稿图象的扫描单元32包括:灯反射组件,在原稿面上进行曝光;第一扫描单元31a,安装有把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反射的第一反射镜34a用于把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象导向光电变换元件(CCD)36;第二扫描单元31b,安装有第二、第三反射镜34b、34c用于把来自第一反射镜单元34a的反射光象导向光电变换元件(CCD)36;光学透镜35,用于在光电变换元件(CCD)36上结象;光电变换元件(CCD)36,把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象变换成电的图象数据。
图象读取装置30的结构为通过RADF21和扫描单元32的相关动作,边把应读取的原稿顺次放置在原稿放置台22上边使扫描单元32沿原稿放置台22的下面移动以读取原稿。
特别是控制使第一扫描单元31a沿原稿放置台22从左向右以一定的速度V行走,第二扫描单元31b以对其速度V是V/2的速度沿同一方向平行扫描。
这样把放置在原稿放置台22上的原稿图象按每一条线顺次向CCD36结象以读取图象。
把通过用扫描单元32读取原稿图象所得到的图象数据送到图象处理部,实施各种处理后一次记忆在图象处理部的存储器内。然后根据输出指示读取存储器内的图象转送到激光记录部40,在记录纸上形成图象。
该激光记录部40包括:运送系统41,运送形成图象用的记录材料纸张;激光写入单元43;用于形成图象的电子照相处理部48。
激光写入单元43具有:半导体激光光源,根据从用所述扫描单元32读取后的存储器读取的图象数据,或从外部装置转送来的图象数据射出激光;多面反射镜,把激光等角速度偏向;修正f-θ透镜,把用等角速度偏向的激光在构成电子照相处理部48的感光鼓上用等角速度偏向,等。
电子照相处理部48具备感光鼓42及感光鼓42周围的带电器422、显影器44、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51、转印器421、清洁器423、除电器(未图示)等。
感光鼓42边沿箭头A方向旋转边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带电器422使形成静电潜影前的感光鼓42带电。显影器44用黑色调色剂进行静电潜影的显影化。且显影器44上有收容调色剂装料盒的调色剂容器45。图象形成装置1专用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收容在调色剂容器45内。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将在后面描述。
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51配置在显影器44的下流一边。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51由红外线发光元件51a及红外线受光元件51b构成。红外线发光元件51a把红外线照射在感光鼓42上的调色剂象上。红外线受光元件51b通过红外线受光检测照射的红外线是否被反射。转印器421把感光鼓42上形成的调色剂象转印在纸等记录媒体上。清洁器423进行转印完了后感光鼓42的清洁。未图示的除电器把感光鼓42除电。
运送系统41包括:运送部424,向进行图象形成的电子照相处理部特别是配置了转印器的转印位置运送纸页;盒式给纸装置411、412、413,用于向该运送部424送入纸页;手动给纸装置414,用于把需要尺寸的纸适当给纸;定影器46,用于定影转印后在纸上形成的图象特别是调色剂象;再供给路径415,用于为了在定影后的纸的背面再次形成图象而再供给纸。
在定影器46的下流一边配置有后处理装置47接受记录了图象的纸并对该纸实施规定的处理。
从存储器读取的图象数据通过用激光写入单元43扫描激光光线在电子照相处理部48内的感光鼓42的表面上作为静电潜影而形成。然后在电子照相处理部48内静电潜影作为调色剂象被显影。
下面说明在电子照相处理部的显影工序。
表面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感光鼓42边按箭头A方向旋转边在显影器44向静电潜影部分吸附调色剂。吸附在感光鼓42上的调色剂象在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51检测是否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调色剂象被检测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时,通过转印器421在从运送部424运送来的纸上转印调色剂象。
这样用调色剂可视象化的图象在从多级给纸单元的某一个给纸部运送的纸(纸张)面上被静电转印定影。然后形成图象的纸张(纸)从定影器46经由排纸辊向后处理装置47内运送。
转印完了的感光鼓42用清洁装置423清洁,再用未图示的除电器除电。
在用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51检测出调色剂象不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时,不进行从转印器421向纸的转印。
下面用图2说明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51的检测有无红外线反射特性的方法。图2是表示检测黑色调色剂有无红外线反射特性检测装置结构的方块图。
红外线反射特性检测装置在由控制部10构成的检测部100实施,控制部10由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51及CPU11和判别部12构成。检测结果向由操作部13和包含操作键的液晶显示画面14构成的显示部200发送或向图象记录驱动控制部300发送。
红外线反射特性的检测是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51的红外线发光元件51a向感光鼓42上的调色剂象照射红外线。红外线受光元件51b检测从调色剂象反射的红外线,即检测从发光元件51a照射的红外线的反射。红外线受光元件51b的检测结果送到机器控制部10内的判别部12。判别部12判别红外线受光元件51b是否接受了红外线光,即判别感光鼓421上的调色剂象是否使用了红外线反射特性黑色调色剂。该判别结果送到CPU11,CPU11根据判别结果向显示部200送显示指示。
在判别部12被判断调色剂象没使用红外线反射特性黑色调色剂时,CPU11指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14上是「该调色剂不是本机型专用的调色剂,所以不能得到合适的图象」或「该调色剂不是本机型专用的调色剂,所以不能进行原稿和复制物的区别」等的显示。
通过该显示画面用户知道调色剂容器45内收容的黑色调色剂不是本图象形成装置用的调色剂(没有红外线反射特性)。
本图象形成装置1能制成在判别出黑色调色剂没有红外线反射特性时不进行图象形成的结构。
即在判别出黑色调色剂没有红外线反射特性时,也可以是显示部200把所述显示例在画面上显示的同时,从CPU11向图象记录驱动控制部300送出不实施图象记录的指示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能制成不进行不是图象形成装置1用的例如使用通常碳黑的黑色调色剂图象形成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能得到图象形成装置1专用的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确实被使用,具有合适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的图象。且用本装置形成的复制物具有反射红外线的光学特性,所以能可靠判别原稿和用图象形成装置得到的复制物。
而且本图象形成装置1在没使用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时是否进行图象形成也可由用户设定。这时当用户通过显示画面14和操作部13进行设定时CPU11实行符合设定的控制。
本实施例结构黑色调色剂有无红外线反射特性的识别是在每次向各记录媒体(纸张)记录图象时进行的,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在图象形成装置1的试预热时实施。
作为其它同步识别的例子可举出黑色调色剂没有时的从瓶补给调色剂时或安装黑色调色剂装料盒时。这时第一红外线检测单元最好设置在调色剂容器45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也可以是把作为原稿判别部的第二红外线检测单元61配置在图象形成装置1的图象读取装置30上的结构。
红外线检测单元61由红外线发光元件61a和红外线受光元件61b形成。第二红外线检测单元61设置在原稿放置台22下部适合检测的地方。在进行读取放置在原稿放置台22上的原稿之前,对各原稿进行有无红外线反射特性的检测。
下面用图3说明第二红外线检测单元61检测原稿红外线反射特性装置的结构。图3是表示检测原稿有无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单元结构的方块图。
原稿有无红外线反射特性的检测是在用控制部10构成的原稿判别部150实施的,控制部10由第二红外线检测单元61及CPU11和判别部12构成。检测结果送到由操作部13和包括操作键的液晶显示画面14构成的显示部200。或送到原稿读取驱动部400。
说明原稿有无红外线反射特性的检测。
当原稿放置在原稿放置台22上实施原稿读取动作前,红外线发光元件61a向原稿照射红外线。红外线受光元件61b检测从红外线发光元件61a照射的红外线是否从原稿被反射。接着把红外线受光元件61b检测的结果送到机器控制部10内的判别部12。在判别部12判别红外线受光元件61b是否受光了红外线,即原稿是否使用了红外线反射性黑色调色剂。该判别结果送到CPU11,CPU11根据判别结果把指示送到显示部。
判断原稿是使用了红外线反射性黑色调色剂的情况下,CPU11发出指示在显示画面14上显示「本原稿使用了红外线反射性调色剂」等的意思。这样用户就知道了原稿是红外线反射性的黑色图象,即是使用了红外线反射性调色剂的复制物。
图象形成装置是当间接复制就产生弊端的原稿用图象形成装置时,通过判断原稿有无红外线反射性的黑色图象能限制间接复制。即图象形成装置也能结构是:在原稿判别部150判别出原稿图象有红外线反射性时,CPU11向原稿读取驱动控制部400送出停止图象读取装置30驱动意思的指示。这样能可靠防止使用有红外线反射特性黑色调色剂的复制物间接复制。从而在有价证卷、纸币等的防止伪造上发挥作用。
接着在下面说明本发明的黑色调色剂。
本发明的黑色调色剂是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该黑色调色剂使用了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具体说就是能举出用下述一般式(1)表示的甲亚胺黑色有机颜料。
本实施例作为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的一例使用了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彩粉黑(クロモフアィンブラツク)A-1103(商标)。该黑色调色剂与把碳黑作为颜料的现在的黑色调色剂不同,能见到把照射的红外线反射用的白色化。因此使用该黑色调色剂形成复制物时,通过向复制物照射红外线确认有无白色化,就能容易且可靠地确认是否是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黑色调色剂的复制物。
该种黑色调色剂作为粘结剂树脂最好是使用聚脂、苯乙烯丙烯酸丁二烯聚合物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该结构,黑色调色剂所述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能得到对所述粘结剂树脂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着色性。对调色剂能得到理想的带电性和显影性等。
该黑色调色剂中所述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最好对粘结剂树脂以重量0.5~15%的比例使用。根据该结构,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能得到对所述粘结剂树脂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着色性。
下面看图4表示的本发明黑色调色剂的红外线反射特性的比较例。
图4表示了现在的碳黑和对把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作为粘结剂的聚脂树脂以5%重量的比例使用的调色剂,利用红外线受光元件表示检测的水平。该图是把全反射作为100%比较的。这里红外线发光元件的波长定为是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具有最高反射率的800nm。
如该图所示,知道了使用红外线反射性黑色有机颜料的调色剂(本发明的调色剂)与碳黑比较具有非常高的红外线反射性。
本实施例是以黑色单色的图象形成装置举例说明的,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也可是包括例如黑色、黄色、深红色、青绿色调色剂的彩色图象形成装置。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提供通过使用具有反射容易处理的红外线光学特性的黑色调色剂,能得到可判别复制物和原稿的复制物的图象形成及其装置,同时提供能防止误用没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其它机型用黑色调色剂的图象形成装置。
Claims (8)
1、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原稿图象读取装置;静电潜影形成装置,其把得到的图象数据变换成静电潜影;电子照相处理装置,其把调色剂象形成在静电潜影部分上;控制装置,其控制各装置的驱动,把调色剂图象转印·定影在记录媒体上以形成图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处理装置具备含有甲亚胺黑色有机颜料的显影剂,形成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图象。
2、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原稿图象读取装置;静电潜影形成装置,其把得到的图象数据变换成静电潜影;电子照相处理装置,其把调色剂象形成在静电潜影部分上;控制装置,其控制各装置的驱动,在把调色剂图象转印·定影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处理装置具备含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调色剂的显影剂,同时具备检测装置,其检测用该电子照相处理装置形成的调色剂象是否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所述控制装置,其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各装置的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象形成装置具备显示装置,其显示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稿图象读取装置具备原稿检测装置,其检测原稿图象是否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把所述原稿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显示于显示装置。
5、一种黑色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是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所使用的至少具有黑色有机颜料和粘结剂树脂的黑色调色剂,所述黑色有机颜料是含有红外线反射性能的甲亚胺黑色有机颜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调色剂作为粘结剂树脂是使用聚脂、苯乙烯丙烯酸丁二烯聚合物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色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红外线反射性的黑色有机颜料相对所述粘结剂树脂含有重量0.5~15%的比例。
8、一种复制物,其中,至少是用含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黑色有机颜料的显影剂形成图象的复制物,通过反射红外线可判别出含有通常黑色有机颜料的显影剂形成的复制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1514/02 | 2002-05-16 | ||
JP2002141514A JP4280460B2 (ja) | 2002-05-16 | 2002-05-16 | 画像形成装置 |
JP141514/2002 | 2002-05-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60898A true CN1460898A (zh) | 2003-12-10 |
CN100351706C CN100351706C (zh) | 2007-11-28 |
Family
ID=2941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311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1706C (zh) | 2002-05-16 | 2003-05-16 | 图象形成装置及调色剂以及复制物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57024B2 (zh) |
JP (1) | JP4280460B2 (zh) |
CN (1) | CN10035170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53510B2 (en) | 2003-01-16 | 2007-08-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Ball grid array package construction with raised solder ball pads |
US8133647B2 (en) * | 2007-10-12 | 2012-03-13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Black toners containing infrared transmissive |
US8293443B2 (en) * | 2007-10-12 | 2012-10-23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Black toners containing infrared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ng colorants |
US7894732B2 (en) | 2008-02-28 | 2011-02-22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IR fluorescent toner compositions |
US20090280425A1 (en) * | 2008-05-09 | 2009-11-12 | Gary Allen Denton | Black Toner Formulations |
JP5024308B2 (ja) * | 2009-02-23 | 2012-09-1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現像用トナー |
US8192906B2 (en) * | 2009-03-13 | 2012-06-05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Black toner formulation |
US8064102B1 (en) * | 2010-07-01 | 2011-11-22 | Xerox Corporation | Embedding frequency modulation infrared watermark in digital document |
JP6111677B2 (ja) | 2012-03-23 | 2017-04-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生成方法及び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 |
KR20190119869A (ko) * | 2018-04-13 | 2019-10-23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토너 중의 형광체를 검출하는 광검출부를 구비하는 프린터 |
JP7258624B2 (ja) * | 2019-03-27 | 2023-04-17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内装部品 |
CN112130776B (zh) * | 2019-06-25 | 2024-09-20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装置、打印系统、记录媒介及潜像嵌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75987A (ja) * | 1987-01-16 | 1988-07-20 | Dainichi Color & Chem Mfg Co Ltd | バ−コ−ド記録体 |
JPH01167867A (ja) * | 1987-12-24 | 1989-07-03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374980B2 (ja) | 1992-07-20 | 2003-02-1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湿式現像剤、その製法及び湿式現像剤を用いた印刷物 |
JPH08320589A (ja) * | 1995-05-24 | 1996-12-03 | Mita Ind Co Ltd | 黒色感光性トナー |
JP2000212208A (ja) * | 1999-01-28 | 2000-08-0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光重合性組成物、画像形成材料、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1134027A (ja) * | 1999-08-20 | 2001-05-18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2
- 2002-05-16 JP JP2002141514A patent/JP428046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4-28 US US10/423,964 patent/US695702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5-16 CN CNB031311792A patent/CN1003517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3330338A (ja) | 2003-11-19 |
US6957024B2 (en) | 2005-10-18 |
US20030215249A1 (en) | 2003-11-20 |
CN100351706C (zh) | 2007-11-28 |
JP4280460B2 (ja) | 2009-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29828B2 (ja) | 文書改ざん防止装置 | |
CN100351706C (zh) | 图象形成装置及调色剂以及复制物 | |
CN100594436C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处理控制方法 | |
US4586811A (en) | Confidential document reproduction prevention method | |
CN1138185C (zh) | 检测密封部件是否除去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3311373B2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
US756776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controlling method | |
CN193267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475869A (zh) | 映像读取装置及成像装置 | |
CN185598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 |
US20090269088A1 (en) | Remaining toner quantity detect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070196133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inted material,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US7035568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image reader | |
JP430190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256440A (zh) |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5598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24722A (zh) | 成像装置 | |
CN140563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670629A (zh) | 成像装置及成像系统 | |
CN1767991A (zh) | 纸盘、及具有该纸盘的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51999A (ja) | 画像形成方法 | |
CN1397843A (zh) |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检测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34721A (zh) | 光扫描单元及具有该光扫描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JP200415552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577147A (zh) | 防止转印辊在成像系统中被污染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