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源效率高、能得到噪声及脉动小的输出电压、能根据作为电源供给对象的负荷电路的动作状况改变输出电压、即使该输出电压变化时也能不使输出电压发生大变化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源电路,将来自直流电源的电源电压变换为根据输入的第一电压切换信号的第一直流电压输出;
第二电源电路,将来自上述第一电源电路的第一直流电压变换为根据输入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的第二直流电压输出;
电压切换控制电路,根据从外部输入的至少一个电压切换信号分别生成上述第一电压切换信号及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其生成第一直流电压输出,使该第一直流电压成为使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第二直流电压的必要的最小输入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第二直流电压降低到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二电源电路使得第二直流电压降低到所定值之后,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得第一直流电压降低到与该所定值对应设定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第二直流电压上升到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得第一直流电压上升到与该所定值对应设定的值之后,对第二电源电路使得第二直流电压上升到该所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延迟电路,根据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外部的电压切换信号延迟第一延迟时间,作为上述第一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第二延迟电路,根据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外部的电压切换信号延迟第二延迟时间,作为上述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控制电路,根据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分别生成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第二直流电压降低到所定值,则上述控制电路对上述第二延迟电路使得该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作为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使得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延迟上述第一延迟时间,作为第一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第二直流电压上升到所定值,则上述控制电路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使得该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作为第一电压切换信号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二延迟电路使得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延迟上述第二延迟时间,作为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另一种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源电路,将来自直流电源的电源电压变换为根据输入的第一电压切换信号的第一直流电压输出;
若干第二电源电路,将来自上述第一电源电路的第一直流电压分别变换为根据对应输入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的各第二直流电压输出;
电压切换控制电路,根据从外部输入的至少一个电压切换信号分别生成上述第一电压切换信号及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其生成第一直流电压输出,使该第一直流电压成为使各第二电源电路分别输出对应的第二直流电压的必要的最小输入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各第二电源电路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之后,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得第一直流电压降低到所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得第一直流电压上升到所定值之后,对各第二电源电路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延迟电路,根据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外部的电压切换信号延迟第一延迟时间,作为上述第一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若干第二延迟电路,根据对应输入的各第二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外部的电压切换信号延迟各自设定的第二延迟时间,作为上述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分别输出;
控制电路,根据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分别生成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和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则上述控制电路对上述各第二延迟电路使得该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作为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使得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延迟上述第一延迟时间,作为第一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则上述控制电路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使得该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作为第一电压切换信号输出,同时,对上述各第二延迟电路使得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延迟分别设定的各第二延迟时间,作为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又一种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源电路,将来自直流电源的电源电压变换为根据输入的第一电压切换信号的第一直流电压输出;
第二电源电路,将来自上述第一电源电路的第一直流电压变换为根据输入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的第二直流电压输出;
电压切换控制电路,根据从外部输入的至少一个电压切换信号分别生成上述第一电压切换信号及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第一电压检测电路,根据来自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的第一电压切换信号检测第一直流电压的电压,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输出该检测结果;
第二电压检测电路,根据来自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检测第二直流电压的电压,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输出该检测结果;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其生成第一直流电压输出,使该第一直流电压成为使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第二直流电压的必要的最小输入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第二直流电压降低到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二电源电路使得第二直流电压降低到所定值,若根据来自上述第二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检知第二直流电压降低到该所定值,则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得第一直流电压降低到与该所定值对应设定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第二直流电压上升到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得第一直流电压上升到与该所定值对应设定的值,若根据来自上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检知第一直流电压上升到该所定值,则对第二电源电路使得第二直流电压上升到上述所定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又一种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源电路,将来自直流电源的电源电压变换为根据输入的第一电压切换信号的第一直流电压输出;
若干第二电源电路,将来自上述第一电源电路的第一直流电压分别变换为根据对应输入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的各第二直流电压输出;
电压切换控制电路,根据从外部输入的至少一个电压切换信号分别生成上述第一电压切换信号及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输出;
第一电压检测电路,根据来自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的第一电压切换信号检测第一直流电压的电压,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输出该检测结果;
若干第二电压检测电路,根据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应输入的各第二电压切换信号分别检测对应的第二直流电压的电压,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分别输出该检测结果;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其生成第一直流电压输出,使该第一直流电压成为使各第二电源电路分别输出对应的第二直流电压的必要的最小输入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各第二电源电路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若根据从上述各第二电压检测电路分别输入的检测结果检知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则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得第一直流电压降低到所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若从外部输入电压切换信号,以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对第一电源电路使得第一直流电压上升到所定值,若根据来自上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检知第一直流电压上升到该所定值,则对各第二电源电路使得各第二直流电压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第一电源电路用开关调节器构成,上述第二电源电路用串联调节器构成。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可知,按照本发明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电源效率高,能得到噪声及脉动小的输出电压,能根据作为电源供给对象的电子设备的使用状况改变输出电压,即使该输出电压变化时也不会使输出电压发生大变化。因此,能以最适的电源电压设计用于实现电子设备所希望功能的电路,能适时改变电源电压,降低电子设备的消耗电力,得到对环境良好的电子设备。在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设备中,能延长该电池的寿命,延长使用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构成例的概略方框图。
在图1中,直流稳压电源装置1由开关调节器2、串联调节器3及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构成,上述开关调节器2能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切换输出电压,上述串联调节器3能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切换输出电压,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分别控制将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输出到开关调节器2及串联调节器3的时间。电压切换信号Sa是用于根据需要切换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的电压值的信号。
从电池等直流电源7向开关调节器2输入电源电压VA,从该电源电压VA生成与电压切换信号Sa相对应的电压VB输出。从开关调节器2输出的电压VB输入串联调节器3,从该电压VB生成与电压切换信号Sa相对应的电压VC输出。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由第一延迟电路11、第二延迟电路12及控制电路13构成,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延迟所定时间T1向开关调节器2输出,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延迟所定时间T2向串联调节器3输出,上述控制电路13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a控制第一延迟电路11和第二延迟电路12的动作。上述控制电路13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a分别向第一延迟电路11输出控制信号S1,向第二延迟电路12输出控制信号S2。第一延迟电路11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S1向开关调节器2输出基于电压切换信号Sa的电压切换信号Sa1,第二延迟电路12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S2向串联调节器3输出基于电压切换信号Sa的电压切换信号Sa2。
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a,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到所定值A,则控制电路13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使得上述延迟电压切换信号Sa生成的电压切换信号Sa1向开关调节器2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将电压切换信号Sa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2向串联调节器3输出。与此相反,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a,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到所定值C,则控制电路13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将电压切换信号Sa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1向开关调节器2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使得延迟电压切换信号Sa生成的电压切换信号Sa2向串联调节器3输出。
图2表示图1的开关调节器2的电路例。
在图2的开关调节器2中,用电阻R1和R2对输出电压VB进行分压,或者用电阻R3和R4对输出电压VB进行分压,该分压电压与在标准电压发生电路21生成输出的所定标准电压Vr1有电压差,在误差放大器A1放大上述电压差。再在比较器A2比较产生三角形波脉冲信号的振荡电路22的输出信号与误差放大器A1的输出信号的各电压,比较器A2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晶体管Q1的接通时间。
从开关晶体管Q1输出的信号在由二极管D1、线圈L1及电容器C1所构成的平滑电路中被平滑,作为输出电压VB向串联调节器3输出。另外,开关SW1根据从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1向误差放大器A1的反转输入端输出电阻R1和R2分压而得的分压电压Vd1,或者电阻R3和R4分压而得的分压电压Vd2中某个。例如Vd1<Vd2场合,若电压切换信号Sa1上升到高电平,开关SW1将分压电压Vd2输入误差放大器A1,这样,输出电压VB随之降低。若电压切换信号Sa1下降到低电平,开关SW1将分压电压Vd1输入误差放大器A1,这样,输出电压VB随之上升。
图3表示图1的串联调节器3的电路例。
在图3的串联调节器3中,用电阻R11和R12对输出电压VC进行分压,或者用电阻R13和R14对输出电压VC进行分压,该分压电压与在标准电压发生电路25生成输出的所定标准电压Vr2有电压差,在误差放大器A11放大上述电压差。误差放大器A11控制输出控制用晶体管Q11的动作,使得输出电压VC在所希望的电压成为一定。
开关SW2根据从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2向误差放大器A11的非反转输入端输出电阻R11和R12分压而得的分压电压Vd11,或者电阻R13和R14分压而得的分压电压Vd12中某个。例如Vd11<Vd12场合,若电压切换信号Sa2上升到高电平,开关SW2将分压电压Vd12输入误差放大器A11,这样,输出电压VC随之降低。若电压切换信号Sa2下降到低电平,开关SW2将分压电压Vd11输入误差放大器A11,这样,输出电压VC随之上升。上述输出控制用晶体管Q11可以使用被称为LDO(Lwo Drop Out)那样的低饱和电压的晶体管。
另外,使得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成为这样的值:在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控制用晶体管Q11必需的漏极·源极间电压Vds上加上最低限度的余量。例如,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为2V,联稳压器3的输出控制用晶体管Q11的饱和电压为0.15V场合,加上作为余量电压的0.05V,从开关调节器2输出2.2V的电压。
图4表示图1的第一延迟电路11及第二延迟电路12的电路例。由于第一延迟电路11和第二延迟电路12的电路构成相同,在图4中,括号内的符号表示第二延迟电路12的场合。
在图4中,第一延迟电路11由“或”电路31、“与”电路32、33、倒相电路34及延迟电路35形成,上述延迟电路35由电阻36、电容器37及缓冲电路38形成。另一方面,第二延迟电路12由“或”电路41、“与”电路42、43、倒相电路44及延迟电路45形成,上述延迟电路45由电阻46、电容器47及缓冲电路48形成。
在第一延迟电路11中,来自控制电路13的控制信号S1输入“与”电路32的一方的输入端,同时,通过倒相电路34输入“与”电路33的一方的输入端。电压切换信号Sa输入“与”电路32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同时,通过延迟电路35输入“与”电路33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在延迟电路35中,电压切换信号Sa被延迟与电阻36和电容器37的时间常数相对应的时间,通过缓冲电路38向“与”电路33输出。“与”电路32及33的各输出信号输入到“或”电路31的对应的输入端,“或”电路31的输出信号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a1。
在这种构成中,若输入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1,则从“与”电路32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a,“与”电路33的输出端成为低电平,从“或”电路3 1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a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1。与此相反,若输入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1,则“与”电路32的输出端成为低电平,从“与”电路33的输出端输出在延迟电路35使电压切换信号Sa延迟的信号,从“或”电路31的输出端输出在延迟电路35使其延迟的信号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1。
同样,在第二延迟电路12中,来自控制电路13的控制信号S2输入“与”电路42的一方的输入端,同时,通过倒相电路44输入“与”电路43的一方的输入端。电压切换信号Sa输入“与”电路42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同时,通过延迟电路45输入“与”电路43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在延迟电路45中,电压切换信号Sa被延迟与电阻46和电容器47的时间常数相对应的时间,通过缓冲电路48向“与”电路43输出。“与”电路42及43的各输出信号输入到“或”电路41的对应的输入端,“或”电路41的输出信号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a2。
在这种构成中,若输入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2,则从“与”电路42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a,“与”电路43的输出端成为低电平,从“或”电路41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a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2。与此相反,若输入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2,则“与”电路42的输出端成为低电平,从“与”电路43的输出端输出在延迟电路45使电压切换信号Sa延迟的信号,从“或”电路41的输出端输出在延迟电路45使其延迟的信号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2。
也可以置换为图5所示的移位寄存器SR1和SR2,代替图4中第一延迟电路11中的延迟电路35及第二延迟电路12中的延迟电路45。在图5中,输入到移位寄存器SR1的输入端IN的电压切换信号Sa被延迟由移位寄存器SR1的段数及标准时间CLK的频率所决定的时间T1,从移位寄存器SR1输出端OUT输出。同样,输入到移位寄存器SR2的输入端IN的电压切换信号Sa被延迟由移位寄存器SR2的段数及标准时间CLK的频率所决定的时间T2,从移位寄存器SR2输出端OUT输出。其他动作与图4所示电路相同,说明省略。也可以使用计数器代替图5的移位寄存器。
图6表示图1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1的各信号例的时间图,参照图6再稍详细地说明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的动作。
在图6中,若为了使输出电压VC降低到所定值A,电压切换信号Sa上升到高电平,则控制电路13向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1,同时,向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2。因此,从第一延迟电路11输出的电压切换信号Sa1在延迟时间T1后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从第二延迟电路12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a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2。
这样,电压切换信号Sa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从2.0V降低到1.5V。进而,若经过延迟时间T1,电压切换信号Sa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从2.2V降低到1.8V。这种场合,延迟时间T1设定为比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从2.0V降低到1.5V所需要的时间多少长一些。
这样,使得输出电压VB及VC分别降低时,与输出电压VB相此,输出电压VC的电压降低幅度大的理由是因为:要吸收因使各输出电压VB及VC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素,如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控制用晶体管Q11的饱和电压此0.15V多少要大些,或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的脉动增加等。因此,当这种变化因素几乎不存在场合,也可以使得输出电压VB及VC的电压降低幅度相同。
接着,若为了使输出电压VC上升到所定值,电压切换信号Sa下降到低电平,则控制电路13向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1,同时,向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2。因此,从第二延迟电路12输出的电压切换信号Sa2在延迟时间T2后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从第一延迟电路11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a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1。
这样,电压切换信号Sa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从1.8V上升到2.2V。进而,若经过延迟时间T2,电压切换信号Sa2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从1.5V上升到2.0V。这种场合,延迟时间T2设定为此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从1.8V上升到2.2V所需要的时间多少长一些。
下面,参照图7说明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的动作流程,图7是表示图1的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图7中,最初,控制电路13监测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的信号电平变化(步骤ST1),没有检测到信号电平变化场合(步骤ST1的“否”),继续进行步骤ST1的处理。若检测到信号电平变化(步骤ST1的“是”),控制电路13判断电压切换信号Sa的信号电平是否高电平(步骤ST2),若信号电平是高电平场合(步骤ST2的“是”),控制电路13将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 1向第一延迟电路11输出,同时,向第二延迟电路12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2(步骤ST3)。
接着,第二延迟电路12马上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步骤ST4),经延迟时间T1后,第一延迟电路11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步骤ST5),返回步骤ST1。另一方面,在步骤ST2,若信号电平是低电平场合(步骤ST2的“否”),则控制电路13将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1向第一延迟电路11输出,同时,向第二延迟电路12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2(步骤ST6)。此后,第一延迟电路11马上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步骤ST7),经延迟时间T2后,第二延迟电路12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2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步骤ST8),返回步骤ST1。
在上述说明中,以将输出电压VC切换为两种电压场合为例作了说明,但也可以切换为三种或三种以上电压。
图8是表示这种场合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1的构成例的概略方框图。图8例示将输出电压VC切换为三种电压场合。
在图8中,直流稳压电源装置1A由开关调节器2A、串联调节器3A及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A构成,上述开关调节器2A能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将输出电压切换为三种,上述串联调节器3A能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将输出电压切换为三种,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A分别控制将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输出到开关调节器2A及串联调节器3A的时间。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A由第一延迟电路11A、第二延迟电路12A及控制电路13A构成,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A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延迟所定时间T1向开关调节器2A输出,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A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延迟所定时间T2向串联调节器3A输出,上述控制电路13A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控制第一延迟电路11A和第二延迟电路12A的动作。
上述控制电路13A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分别向第一延迟电路11A输出控制信号S1,向第二延迟电路12A输出控制信号S2。第一延迟电路11A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S1向开关调节器2A输出基于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第二延迟电路12A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S2向串联调节器3A输出基于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的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
从直流电源7向开关调节器2A输入电源电压VA,从该电源电压VA生成与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相对应的电压VB输出。从开关调节器2A输出的电压VB输入串联调节器3A,从该输出电压VB生成与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相对应的电压VC输出。
若分别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则控制电路13A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使得上述延迟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生成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分别向开关调节器2A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A,将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分别向串联调节器3A输出。
与此相反,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则控制电路13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A,将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分别向开关调节器2A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A,使得延迟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生成的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分别向串联调节器3A输出。
图9表示图8的开关调节器2A的电路例,在图9中,与图2相同者标以相同符号,说明省略,仅说明与图2不同点。
图9与图2的不同点在于设有分压电路51,以代替图2中的电阻R1-R4及开关SW1。
在图9的开关调节器2A中,分压电路51以与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相对应的分压此对输出电压VB进行分压输出。误差放大器A1对该分压电压VdA与标准电压Vr1的电压差进行放大。
进而,在比较器A2比较产生三角形波脉冲信号的振荡电路22的输出信号与误差放大器A1的输出信号的各电压,比较器A2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开关晶体管Q1的接通时间。例如,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则分压电路51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改变分压比,使得分压电压Vd变小;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B上升,则分压电路51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改变分压比,使得分压电压Vd变大。
图10表示图8的串联调节器3A的电路例,在图10中,与图3相同者标以相同符号,说明省略,仅说明与图3不同点。
图10与图3的不同点在于设有分压电路55,以代替图3中的电阻R11-R14及开关SW2。
在图10的串联调节器3A中,分压电路55以与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相对应的分压比对输出电压VC进行分压输出。误差放大器A11对该分压电压VdB与标准电压Vr2的电压差进行放大。误差放大器A11进行输出控制用晶体管Q11的动作控制,使得输出电压VC在所希望的电压成为一定。例如,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则分压电路55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改变分压比,使得分压电压VdB变大;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则分压电路55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改变分压比,使得分压电压VdB变小。
图11表示第一延迟电路11A及第二延迟电路12A的电路例,在图11中,与图4相同者标以相同符号,说明省略。由于第一延迟电路11A和第二延迟电路12A的电路构成相同,在图11中,括号内的符号表示第二延迟电路12A的场合。
在图11中,第一延迟电路11A由“或”电路61、62、“与”电路63-66、“异或”电路67、倒相电路68、D触发器69、70及延迟电路35形成。第二延迟电路12A由“或”电路71、72、“与”电路73-76、“异或”电路77、倒相电路78、D触发器79、80及延迟电路45形成。
在第一延迟电路11A中,来自控制电路13A的控制信号S1分别输入“与”电路63及65的一方的输入端,同时,通过倒相电路68分别输入“与”电路64及66的一方的输入端。电压切换信号Sb输入“与”电路63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同时,输入D触发器69的D输入端,从D触发器69的输出端Q输出的信号输入“与”电路64的另一方的输入端。电压切换信号Sc分别输入“与”电路65的另一方的输入端、D触发器70的D输入端、“异或”电路67的一方的输入端及延迟电路35的输入端,从D触发器70的输出端Q输出的信号输入“与”电路66的另一方的输入端。
输入到延迟电路35的电压切换信号Sc被输入“异或”电路67的另一方的输入端,从“异或”电路67的输出信号分别输入D触发器69及70的各时钟信号输入端CP。“与”电路63及64的各输出信号分别输入“或”电路61的对应输入端,“与”电路65及66的各输出信号分别输入“或”电路62的对应输入端,“或”电路61的输出信号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b1,“或”电路62的输出信号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c1。
在这种构成中,若输入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1,则从“与”电路63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b,“与”电路64的输出端成为低电平,从“或”电路61的输出端不延迟地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b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1。同时,从“与”电路65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c,“与”电路66的输出端成为低电平,从“或”电路62的输出端不延迟地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c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c1。
接着,若输入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1,则“与”电路63及65的输出端分别成为低电平,从“与”电路64的输出端输出来自D触发器69输出端Q的输出信号,同时,从“与”电路66的输出端输出来自D触发器70输出端Q的输出信号。因此,电压切换信号Sb通过D触发器69、“与”电路64及“或”电路61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1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b延迟了延迟电路35的延迟时间T1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1输出。而电压切换信号Sc通过D触发器70、“与”电路66及“或”电路62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c1输出,因此,电压切换信号Sc延迟了延迟电路35的延迟时间T1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c1输出。
同样,在第二延迟电路1 2A中,若输入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2,则从“或”电路71的输出端不延迟地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b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2,同时,从“或”电路72的输出端不延迟地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c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c2。另外,若输入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2,则电压切换信号Sb延迟了延迟电路45的延迟时间T2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2输出,电压切换信号Sc延迟了延迟电路45的延迟时间T2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c2输出。
第二延迟电路12A除了改变符号之外,与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A场合实行同样动作,因此,详细说明省略。另外,如图12所示,也可以置换为图5的移位寄存器SR1和SR2,以代替图11中第一延迟电路11A中的延迟电路35及第二延迟电路12A中的延迟电路45,或者也可以使用计数器代替上述移位寄存器。
开关调节器2A根据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切换输出电压VB的电压值,串联调节器3A根据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切换输出电压VC的电压值。这时,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A与图1场合相同,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到所定值场合,对串联调节器3A进行切换,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之后,对开关调节器2A进行切换,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到所定值场合,对开关调节器2A进行切换,使得输出电压VB上升之后,对串联调节器3A进行切换,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电压切换控制电路中使用包括存储装置的CPU等,存储所定延迟时间,通过所定的控制程序实行上述动作。
这样,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在开关调节器2将直流电源7供给的电源电压VA变换成输出电压VB,再在串联调节器3将上述输出电压VB变换成输出电压VC,供给负荷电路,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到所定值场合,对串联调节器3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到该所定值之后,对开关调节器2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到所定值场合,对开关调节器2使得输出电压VB上升之后,对串联调节器3A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到该所定值。这样,能提高电源效率,同时,能得到噪声及脉动小的输出电压,能根据作为电源供给对象的负荷电路的动作状况改变输出电压,即使在该输出电压变更时也能使得输出电压不发生大变动。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延迟电路控制开关调节器和串联调节器的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间,但也可以分别检测开关调节器和串联调节器的各输出电压,根据上述检测而得的各输出电压控制开关调节器和串联调节器的各输出电压的切换时间,这种构成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构成例的概略方框图。在图13中,与图1相同者标以相同符号,说明省略。
图13中所示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81由开关调节器2、串联调节器3、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及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构成。上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检测上述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是否成为所定电压,输出该检测结果;上述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检测上述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是否成为所定电压,输出该检测结果;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根据来自上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的各检测结果分别控制将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输出到开关调节器2及串联调节器3的时间。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根据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分别控制向开关调节器2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输出该电压切换信号Sa的时间,以及向串联调节器3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输出该电压切换信号Sa的时间。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向开关调节器2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分别输出的电压切换信号Sa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a1,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向串联调节器3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分别输出的电压切换信号Sa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a2。
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根据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1向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输出用于表示上述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是否成为所定值的判定结果的电压检测信号Sd1。同样,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根据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2向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输出用于表示上述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是否成为所定值的判定结果的电压检测信号Sd2。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根据所输入的电压检测信号Sd1控制电压切换信号Sa2的输出时间,根据所输入的电压检测信号Sd2控制电压切换信号Sa1的输出时间。
图14表示图13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81的各信号例的时间图,参照图14再稍详细地说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的动作例。图14中输出电压VB及VC的值为一例。
若为了使输出电压VC降低,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例如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则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马上使得对上述串联调节器3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的电压切换信号Sa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因此,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从2.0V降低到1.5V,同时,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监视输出电压VC,若检测到输出电压成为1.5V,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2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
若电压检测信号Sd2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则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使得对上述开关调节器2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的电压切换信号Sa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因此,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从2.2V降低到1.8V,同时,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监视输出电压VB,若检测到输出电压成为1.8V,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
接着,若为了使输出电压VC上升,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例如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则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马上使得对上述开关调节器2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的电压切换信号Sa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因此,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从1.8V上升到2.2V,同时,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监视输出电压VB,若检测到输出电压成为2.2V,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
若电压检测信号Sd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则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使得对上述串联调节器3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的电压切换信号Sa2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因此,串联调节器3的输出电压VC从1.5V上升到2.0V,同时,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监视输出电压VC,若检测到输出电压成为2.0V,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
图15表示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的电路例。由于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的电路构成相同,在图15中,括号内的符号表示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的场合。
在图15中,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由比较器91、模拟开关92、93、倒相电路94、生成所定电压V1(图14场合为2.2V)输出的定压发生电路95及电阻96、97形成。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由比较器101、模拟开关102、103、倒相电路104、生成所定电压V2(图14场合为2.0V)输出的定压发生电路105及电阻106、107形成。
在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中,来自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的电压切换信号Sa1输入模拟开关9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INS,通过倒相电路94输入模拟开关9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INS。若高电平信号输入控制信号输入端INS,则模拟开关92、93接通,处于导通状态,若低电平信号输入控制信号输入端INS,则模拟开关92、93断开,处于断路状态。若模拟开关92接通,发自定压发生电路95的定压V1输入比较器91的反转输入端。另外,若模拟开关93接通,则电阻96、97对定压V1进行分压而得的电压V3(图14场合为1.8V)输入此较器91的反转输入端。输出电压VB输入比较器91的非反转输入端。
若电压切换信号Sa1成为高电平,则模拟开关92断开,成为断路状态,同时,模拟开关93接通,分压电压V3输入比较器91的反转输入端。因此,若输出电压VB成为1.8V以下,则比较器91的输出端成为低电平,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输出低电平的电压检测信号Sd1。与此相反,若电压切换信号Sa1成为低电平,则模拟开关93断开,成为断路状态,同时,模拟开关92接通,分压电压V1输入比较器91的反转输入端。因此,若输出电压VB成为2.2V以上,则此较器91的输出端成为高电平,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输出高电平的电压检测信号Sd1。
同样,在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中,来自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的电压切换信号Sa2输入模拟开关10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INS,通过倒相电路104输入模拟开关10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INS。若高电平信号输入控制信号输入端INS,则模拟开关102、103接通,处于导通状态,若低电平信号输入控制信号输入端INS,则模拟开关102、103断开,处于断路状态。若模拟开关102接通,发自定压发生电路105的定压V2输入比较器101的反转输入端。另外,若模拟开关103接通,则电阻106、107对定压V2进行分压而得的电压V4(图14场合为1.5V)输入比较器101的反转输入端。输出电压VC施加在比较器101的非反转输入端。
若电压切换信号Sa2成为高电平,则模拟开关102断开,成为断路状态,同时,模拟开关103接通,分压电压V4输入比较器101的反转输入端。因此,若输出电压VC成为1.5V以下,则比较器101的输出端成为低电平,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输出低电平的电压检测信号Sd2。与此相反,若电压切换信号Sa2成为低电平,则模拟开关103断开,成为断路状态,同时,模拟开关102接通,分压电压V2输入比较器101的反转输入端。因此,若输出电压VC成为2.0V以上,则比较器101的输出端成为高电平,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输出高电平的电压检测信号Sd2。
下面,参照图7说明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的动作流程,图16是表示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图16中,最初,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监测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的信号电平变化(步骤ST11),没有检测到信号电平变化场合(步骤ST11的“否”),继续进行步骤ST11的处理。若检测到信号电平变化(步骤ST11的“是”),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判断电压切换信号Sa的信号电平是否高电平(步骤ST12),若信号电平是高电平场合(步骤ST12的“是”),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步骤ST13)。
接着,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判断输出电压VC是否成为所定电压V4以下(步骤ST14),若没有成为所定电压V4以下(步骤ST14的“否”),返回步骤ST14,若成为所定电压V4以下(步骤ST14的“是”),则使电压检测信号Sd2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步骤ST15)。此后,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步骤ST16)。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判断输出电压VB是否成为所定电压V3以下(步骤ST17),若没有成为所定电压V3以下(步骤ST17的“否”),返回步骤ST17,若成为所定电压V3以下(步骤ST17的“是”),则使电压检测信号Sd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步骤ST18),返回步骤ST11。
另外,在步骤ST12中,若信号电平为低电平场合(步骤ST12的“否”),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步骤ST19)。接着,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判断输出电压VB是否成为所定电压V1以上(步骤ST20),若没有成为所定电压V1以上(步骤ST20的“否”),返回步骤ST20,若成为所定电压V1以上场合(步骤ST20的“是”),则使电压检测信号Sd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步骤ST21)。
此后,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2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步骤ST22),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判断输出电压VC是否成为所定电压V2以上(步骤ST23),若没有成为所定电压V2以上(步骤ST23的“否”),返回步骤ST23,若成为所定电压V2以上(步骤ST23的“是”),则使电压检测信号Sd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步骤ST24),返回步骤ST11。
在上述说明中,以将输出电压VC切换为两种电压场合为例作了说明,但也可以切换为三种或三种以上电压。
图17是表示这种场合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81A的构成例的概略方框图。图17例示将输出电压VC切换为三种电压场合。在图17中,与图8相同者标以相同符号,说明省略。
在图17中,直流稳压电源装置81A由开关调节器2A、串联调节器3A、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及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构成。上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检测上述开关调节器2A的输出电压VB是否成为所定电压,输出该检测结果;上述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检测上述串联调节器3A的输出电压VC是否成为所定电压,输出该检测结果;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根据来自上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的各检测结果分别控制将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输出到开关调节器2A及串联调节器3A的时间。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根据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分别控制向开关调节器2A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输出该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的时间,以及向串联调节器3A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输出该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的时间。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向开关调节器2A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分别输出的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分别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向串联调节器3A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分别输出的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分别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
从直流电源7向开关调节器2A输入电源电压VA,从该电源电压VA生成与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相对应的电压VB输出。从开关调节器2A输出的电压VB输入串联调节器3A,从该输出电压VB生成与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相对应的电压VC输出。
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根据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向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输出用于表示上述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是否成为所定值的判定结果的电压检测信号Sd1。同样,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根据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向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输出用于表示上述串联调节器3A的输出电压VC是否成为所定值的判定结果的电压检测信号Sd2。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根据所输入的电压检测信号Sd1控制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的输出时间,根据所输入的电压检测信号Sd2控制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的输出时间。
若分别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到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对上述串联调节器3A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马上将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输出。因此,上述串联调节器3A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到与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相对应的电压,同时,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监视输出电压VC,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C成为与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相对应的电压,则将向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2从例如高电平降低到低电平。
若电压检测信号Sd2从高电平降低到低电平,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对上述开关调节器2A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将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输出。因此,上述开关调节器2A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到与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相对应的电压,同时,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监视输出电压VB,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B成为与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相对应的电压,则将向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1从高电平降低到低电平。
接着,若分别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到所定值,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对上述开关调节器2A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马上将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输出。因此,上述开关调节器2A使得输出电压VB上升到与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相对应的电压,同时,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监视输出电压VB,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B成为与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相对应的电压,则将向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1从例如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
若电压检测信号Sd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则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对上述串联调节器3A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将电压切换信号Sb及Sc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输出。因此,上述串联调节器3A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到与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相对应的电压,同时,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监视输出电压VC,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C成为与电压切换信号Sb2及Sc2相对应的电压,则将向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
图18表示图17的第一检测电路82A及第二检测电路83A的电路例。由于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的电路构成相同,在图18中,括号内的符号表示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的场合。
在图18中,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由解码器111、比较器112、113、“与非”电路114、生成所定电压V11输出的定压发生电路115、模拟开关SW1-SW8及电阻R1-R8形成。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由解码器121、比较器122、123、“与非”电路124、生成所定电压V12输出的定压发生电路125、模拟开关SW11-SW18及电阻R11-R18形成。
在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中,来自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A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与解码器111的输入端I1及I2相对应输入。解码器111用所定方法对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进行解码,从输出端A-D输出上述解码而得的信号。从该输出端A输出的信号分别输入模拟开关SW7及SW8的控制信号输入端INS,从输出端B输出的信号分别输入模拟开关SW5及SW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INS。同样,从输出端C输出的信号分别输入模拟开关SW3及SW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INS,从输出端D输出的信号分别输入模拟开关SW1及SW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INS。
电阻R1-R8的串联电路对来自定压发生电路115的所定电压V11进行分压,生成分压电压Vd1-Vd7。所定电压V11及分压电压Vd2、Vd4、Vd6由对应的模拟开关SW1、SW3、SW5、SW7控制,控制它们向比较器112的非反转输入端的输入。分压电压Vd1、Vd3、Vd5、Vd7由对应的模拟开关SW2、SW4、SW6、SW8控制,控制它们向比较器113的反转输入端的输入。输出电压VB分别输入比较器112的反转输入端及比较器113的非反转输入端,比较器112及比较器113的各输出信号输入“与非”电路114的对应输入端,“与非”电路114的输出信号成为电压检测信号Sd1。
解码器111根据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从输出端A-D中某个输出高电平信号,使得对应的模拟开关接通,使其处于导通状态。例如,定压V11为2.21V,分压电压Vd1为2.19V,分压电压Vd2为2.01V,分压电压Vd3为1.99V,分压电压Vd4为1.81V,分压电压Vd5为1.79V,分压电压Vd6为1.51V,分压电压Vd7为1.49V。
这种场合,若解码器111的输出端D成为高电平,则模拟开关SW1及SW2分别接通,处于导通状态,2.21V施加在比较器112的非反转输入端,2.19V施加在比较器113的反转输入端。在这种状态下,当2.19V≤VB<2.21V时,电压检测信号Sd1成为低电平,上述场合之外时,电压检测信号Sd1成为高电平。解码器111的输出端A-C成为高电平时也同样,说明省略。这样,电压检测电路82A检测输出电压VB是否成为与所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b1及Sc1相对应的电压,输出根据该检测结果的电压检测信号Sd1。
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与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场合相比,除了符号变更之外,动作相同,详细说明省略。另外,如图19所示,也可以分别使用两个D/A变换器DAC1和DAC2,或D/A变换器DAC11和DAC12,以代替图18的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A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中的定压发生电路,各模拟开关及各分压电阻。在图19中,括号内符号表示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A场合。D/A变换器DAC1和DAC2,以及D/A变换器DAC11和DAC12分别输出与从解码器各输出端A-D输出的信号电平相对应的电压。
这样,在第二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中,使输出电压VC降低到所定值场合,对串联调节器使得输出电压VC降低,在第二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该输出电压VC是否降低到所希望的电压,若第二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该输出电压VC已降低到所希望的电压,则对开关调节器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使输出电压VC上升到所定值场合,对开关调节器使得输出电压VB上升,在第一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该输出电压VB是否上升到所希望的电压,若第一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该输出电压VB已上升到所希望的电压,则对串联调节器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这样,能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同时,输出电压VC降低到所希望的电压后,能马上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输出电压VB上升到所希望的电压后,能马上使得输出电压VC上升,能加快输出电压VC的可变速度。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设有一个串联调节器,输出一个输出电压VC,但也可以设置若干串联调节器,从各串联调节器分别输出输出电压,上述这种装置作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构成例的概略方框图。图20表示在图1构成场合设置二个串联调节器的例子,与图1相同者用相同符号表示,说明省略,仅说明与图1不同点。
图20与图1的不同点在于:设有串联调节器3B和3C,以代替串联调节器3,同时,与上述串联调节器3B和3C相对应设有第二延迟电路12B和第二延迟电路12C,以代替第二延迟电路12;控制电路13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a,控制第一延迟电路11、第二延迟电路12B及第二延迟电路12C的动作。伴随上述变更,图1的控制电路13在图20中为控制电路13B,图1的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在图20中为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B,图1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1在图20中为直流稳压电源装置1B。
在图20中,直流稳压电源装置1B由开关调节器2、串联调节器3B,3C及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B构成,上述串联调节器3B,3C能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切换输出电压,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B分别控制将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输出到开关调节器2及串联调节器3B,3C的时间。从开关调节器2输出电压VB,该输出电压VB输入串联调节器3B,由该电压VB生成与电压切换信号Sa相对应的电压VC1输出;另一方面,从开关调节器2输出电压VB,该输出电压VB输入串联调节器3C,由该电压VB生成与电压切换信号Sa相对应的电压VC2输出。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4B由第一延迟电路11、第二延迟电路12B、第二延迟电路12C及控制电路13B构成。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B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延迟所定时间T2B向串联调节器3B输出,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C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延迟所定时间T2C向串联调节器3C输出,上述控制电路13B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a控制第一延迟电路11、第二延迟电路12B和第二延迟电路12C的动作。上述延迟时间T2B和T2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设定为比开关调节器2的输出电压VB上升所需要的时间多少长些。
上述控制电路13B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a分别向第一延迟电路11输出控制信号S1,向第二延迟电路12B输出控制信号S2B,向第二延迟电路12C输出控制信号S2C。第二延迟电路12B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S2B向串联调节器3B输出基于电压切换信号Sa的电压切换信号Sa2B,第二延迟电路12C根据所输入的控制信号S2C向串联调节器3C输出基于电压切换信号Sa的电压切换信号Sa2C。
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a,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则控制电路13B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使得上述延迟电压切换信号Sa生成的电压切换信号Sa1向开关调节器2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B及12C,将电压切换信号Sa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2B及Sa2C向串联调节器3B及3C对应输出。
与此相反,若输入电压切换信号Sa,以便使得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则控制电路13B对上述第一延迟电路11,使得上述电压切换信号Sa作为电压切换信号Sa1向开关调节器2输出,同时,对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B及12C,使得上述延迟电压切换信号Sa生成的电压切换信号Sa2B及Sa2C分别向串联调节器3B及3C输出。
串联调节器3B及3C与图3所示的串联调节器3电路构成相同,因此,说明省略,同时,上述第二延迟电路12B及12C与图4及图5所示的第二延迟电路12电路构成相同,因此,说明省略。另外,图8所示构成场合与图20相同,因此,其说明省略。
这样,在第三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中,使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场合,对串联调节器3B及3C,使得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降低后,对开关调节器2,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使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场合,对开关调节器2,使得输出电压VB上升后,对串联调节器3B及3C,使得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上升。这样,设有若干串联调节器场合,也能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设有一个串联调节器,输出一个输出电压VC,但也可以设置若干串联调节器,从各串联调节器分别输出输出电压,上述这种装置作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另一构成例的概略方框图。图21表示在图13构成场合设置二个串联调节器的例子,图21与图13相同部分用相同符号表示,说明省略,仅说明与图13不同点。
图21与图13的不同点在于:设有串联调节器3B和3C,以代替串联调节器3,同时,与上述串联调节器3B和3C相对应设有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C,以代替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根据电压切换信号Sa,分别控制向开关调节器2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输出该电压切换信号Sa的时间,以及向串联调节器3B、3C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83C输出该电压切换信号Sa的时间。伴随上述变更,图13的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在图21中为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图13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81在图21中为直流稳压电源装置81B。
在图21中,直流稳压电源装置81B由开关调节器2、串联调节器3B、3C、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83C及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构成。上述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检测串联调节器3B的输出电压VC1是否成为所定电压,输出该检测结果;上述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C检测串联调节器3C的输出电压VC2是否成为所定电压,输出该检测结果;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根据来自上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83C的各检测结果,分别控制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输出到开关调节器2及串联调节器3B,3C的时间。
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根据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分别控制向开关调节器2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输出该电压切换信号Sa的时间,以及向串联调节器3B、3C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83C输出该电压切换信号Sa的时间。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分别向开关调节器2及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输出的电压切换信号Sa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a1,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分别向串联调节器3B、3C及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83C输出的电压切换信号Sa成为电压切换信号Sa2。
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根据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1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电压检测信号Sd1。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根据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2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电压检测信号Sd2B,该电压检测信号Sd2B表示串联调节器3B的输出电压VC1是否成为所定值的判断结果。同样,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C根据从上述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2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电压检测信号Sd2C,该电压检测信号Sd2C表示串联调节器3C的输出电压VC2是否成为所定值的判断结果。
若为了使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例如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则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马上使得对上述串联调节器3B、3C、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83C的电压切换信号Sa2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因此,串联调节器3B、3C使得输出电压VC1降低,同时,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监视输出电压VC1,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C监视输出电压VC2。
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C1成为所定值,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2B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同样,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C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C2成为所定值,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2C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
若电压检测信号Sd2B及Sd2C一起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则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因此,开关调节器2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到所定值,同时,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监视输出电压VB,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B成为所定值,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
接着,若为了使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从外部输入的电压切换信号Sa例如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则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马上使得电压切换信号Sa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因此,开关调节器2使得输出电压VB上升,同时,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监视输出电压VB,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B成为所定值,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
若电压检测信号Sd1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则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使得对串联调节器3B、3C、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83C的电压切换信号Sa2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因此,串联调节器3B、3C使得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上述到所定值,同时,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监视输出电压VC1,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C1成为所定值,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2B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
同样,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C监视输出电压VC2,若检测到输出电压VC2成为所定值,则使得向电压切换控制电路84B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Sd2C从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83C与图15所示的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的电路构成相同,说明省略。图17所示构成场合也与图21相同,说明省略。
这样,在第四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源装置中,使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降低到对应的所定值场合,对串联调节器3B及3C,使得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降低。此后,在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C分别检测上述输出电压VC1及VC2是否分别降低到所希望的电压。若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B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83C检测到上述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降低到所希望的电压,则对开关调节器2,使得输出电压VB降低。另外,使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上升到对应的所定值场合,对开关调节器2,使得输出电压VB上升。此后,在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检测上述输出电压VB是否上升到所希望的电压,若通过第一电压检测电路82检测到上述输出电压VB上升到所希望的电压,对串联调节器3B及3C,使得输出电压VC1及VC2分别上升。这样,在设有若干串联调节器场合,也能得到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以设有二个串联调节器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能适用于设有若干串联调节器场合。另外,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各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所连接的负荷电路使用开关调节器代替串联调节器。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