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1424A - 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摄像组件、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摄像组件、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31424A CN1331424A CN01129560.0A CN01129560A CN1331424A CN 1331424 A CN1331424 A CN 1331424A CN 01129560 A CN01129560 A CN 01129560A CN 1331424 A CN1331424 A CN 13314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optical element
- installed surface
- fixed
-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3100 immo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2—Optical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justing optical elements during the assembly of optical system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学元件固定结构,它能使光学元件粘接固定前光学元件的轴调整变得简单,在轴向调整后能提高光学元件安装精度。它具有:在光线能透过的透光面周围有一侧面的透镜3、具有面对侧面的第1安装面5a以及角度与第1安装面5a不同的第2安装面5b的中间支承部件5、以及具有面对第2安装面5b的安装面2c的支架2,支架2以及相对于支架2进行了位置调整的透镜3通过中间支承部件5进行粘接固定。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具体来说,涉及用固体摄像器件来读取光学图像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装置等中所使用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图像读取组件、和图像读取装置。
一般,利用CCD(电荷耦合器件)等固体摄像器件把图像变成光图像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如图14所示,通过成像透镜902使物体901在固体摄像器件903上成像后进行读取。并且,固体摄像器件903采用一种把许多个微小的光电变换单元(以下简称为像素,该像素通常是很微小的,约为数μm×数μm)排列成直线状的一行固体摄像器件。
另一方面,最近,为了读取彩色图像,如图15所示有时也采用这样一种固体摄像器件906,即把对红色(red,以下简称为R)、绿色(Green,以下简称为G)和兰色(Blue,以下简称为B)具有光谱灵敏度峰值的像素R(6a)、G(6b)、B(6c)分别排列成直线状,共计3行。
通常,这种固体摄像器件906的位置调整精度要求在5个轴线方向上均达到很高的精度水平,尤其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必不可少的技术是按上述方法对固体摄像器件906进行位置调整后,把固体摄像器件906固定在框架上时,要防止固体摄像器件906的位置产生偏移。
之所以需要这种技术,是因为不管位置调整到多么高的精度,若在固定时位置产生偏移,则必须重新调整位置,在采用可分离的固定方法的情况下,只能将该部分报废处理,别无他法,使得位置调整时间增长,成本提高。
这种固定,过去大都采用螺钉固定的方法,若用螺钉固定,则产生的问题是,其位置偏移量高达数百μm~数十μm。
为了消除这种故障,也可以采用箭头(镞)、球、弹簧等复杂的结构部件来代替螺丝固定方法,但,这样一来部件价格昂贵,结果成本更高。
所以,现在大量进行试验用粘接剂进行固定,此法与螺丝固定方法相比,位置偏移量小,并且也不增加部件数量。这种粘接剂固定方法也大体分为2种。一种是被贴接部位互相搭接,另一种是在被贴接部位之间留有间隙。
前一种被称为贴合粘接,后一方法称为充填粘接。
充填粘接方法是在被粘接物之间留出间隙,该间隙的大小超过位置调整所需的余量,在该间隙内充填粘接剂进行粘接固定。过去,这种充填粘接方法,例如特开平7-297993号公报所述的那样。此法即使受到被粘接物形状精度的影响,也可以适当设定被粘接物之间的间隙量,以防止被粘接物相互搭接,在其间隙内充填粘接剂进行固定。
再者,通过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而安装到头部支承部件上的方法,如图16所示。
图16所示的方法,如该图(a)所示,在工件91l的一个面上涂敷粘接剂912,使工件911相对于工件支承部件913进行定位,通过该粘接剂912把工件911固定到工件支承部件913上,这时,如该图(b)所示,利用光导向器L从工件911和工件支承部件913的间隙处向粘接剂912上照射紫外线,这样使粘接剂912固化,把工件911固定到工件支承部件913上。而且如果工件911或工件支承部件913二者之一是能透过紫外线的材料,那么可通过这种能透过紫外线的材料把紫外线照射到粘接剂912上。
然而,在这种过去的部件的固定结构中,由于为防止被粘接物相互搭接,而设定被粘接物之间的间隙量,在该间隙内充填粘接剂进行固定,所以,产生了以下问题。
以下根据图17所示的模型图来说明该充填粘接方法,同时具体地说明其存在的问题。
在图17中,914是被粘接物工件,915是工件支承部件,916是粘接剂。利用此法把工件914固定在工件支承部件915上。
因此,在互相不能搭接的状态下对工件914和工件支承部件915进行粘接固定时,即使产生工件914和粘接面914a的位置误差量A(工件914的位置调整余量)、以及工件支承部件侧915的粘接面915a的误差量C,也不能使工件侧的粘接面914a和工件支承部件915侧的粘接面915a互相搭接,而且要确保充填粘接剂916的间隙,因此必须有间隙B。所以,粘接剂916的膜厚最小为B,最大为A+B+C,粘接剂916的膜厚误差在A+C的长度的范围内。
另外,也可能由于工件914侧的粘接面914a和工件支承部件915侧的粘接面915a的面精度的影响,使粘接剂916的膜厚误差达到I+J那么大。
一般,由于粘接剂固化时进行收缩,所以,为了防止粘接剂固化后使被粘接物产生位移,尽量减少粘接剂的涂敷量是很重要的。但是,利用上述充填粘接方法时粘接剂的膜厚不能小于B,所以,在粘接剂的膜厚为B的情况下,即使粘接剂的固化收缩造成位置偏移量大于允许值,有时也可能无法用更改粘接剂膜厚的方法来解决,无法减少固定后的位置偏移量。
再者,由于粘合剂的膜厚误差在A+C的范围内,所以粘接剂的固化收缩量也随其误差而变化。于是,固定后的工件914的位置也产生误差,有时无法确保必要的位置精度。通常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在固化时的体积收缩率为5~10%。若考虑体积收缩率在7%的情况,粘接剂的固化形状为正方形时在三座标的各个方向上约收缩2%。
所以,粘接剂的膜厚若产生0.5mm的差,则固化收缩量在各个方向上均产生约10μm的差。在用树脂注塑成形法来制作被粘接物时,上述粘接剂的膜厚误差A+C有可能达到0.5μm以上,所以,固定后的位置偏移完全有可能造成问题。
由于上述情况,过去的充填粘接方法产生的问题是:喷墨工件的固定位置无法保持必要的精度,所以,生产时合格率下降,固定精度不合格的被粘接物不得不报废处理,结果制造成本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特开平10-309801号公报中提出了以下技术。
该技术是:在工件和工件支承部件之间安装中间支承部件,利用粘接剂把该中间支承部件固定到工件上,同时,通过粘接剂固定到工件支承部件上,由于在工件和工件支承部件之间安装中间支承部件,所以,只要把工件的粘接面和中间支承部件的粘接面上粘接的粘接剂、以及工件支承部件的粘接面和中间支承部件的粘接面上粘接的粘接剂的膜厚减小到必须的最小限度,而且使其保持一定,即使不严格控制工件粘接部位和工件支承部件粘接部位的位置精度,也能使工件的安装达到很高精度,能提高合格率,同时能防止生产后的工件固定力减小。
然而,在工件为固体摄像器件,工件支承部件为固体摄像器件支承部件,用粘接剂把中间支承部件安装到固体摄像器件和工件支承部件之间的情况下,在固体摄像器件的粘接固定前的位置调整中,使利用成像透镜进行成像后的线条图像位于固体摄像器件上,而且按规定的要求精度来读取了光学特性时,在固体摄像器件的5个轴线上很容易地进行了位置调整之后,能使固体摄像器件的安装达到很高精度,能提高合格率,同时由于尚没有具体的构成被用于防止生产后的固体摄像器件的固定力减小,所以,尚有改进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读取组件及图像读取装置,它能在光学元件的粘接固定前使光学元件的轴向调整简单易行;能在轴向调整后使光学元件的安装达到很高的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中具有:
光学元件,它在能透过光线的透光面的周围具有侧面;
中间支承部件,它具有与上述侧面相对置的第1安装面、以及形成的角度与该第1安装面不同的第2安装面;以及
基座部件,其安装面面对上述第2安装面。
该基座部件以及相对于该基座部件进行了位置调整的上述光学元件通过上述中间支承部件进行粘接固定。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上述光学元件的规定位置上把光和电的变换部件固定到上述基座部件上。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固定时所用的粘接剂是光固化型粘接剂,上述中间支承部件至少对于使上述光固化型粘接剂进行固化的光来说是透光性的。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支承部件的第1安装面和第2安装面进行正交。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支承部件具有肋。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上具有面对上述中间支承部件的第1安装面的平面部。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平面部与上述光学元件的光轴相平行。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平面部是对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进行研磨而形成的。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种垫片,该垫片具有一种对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进行仿形的侧面对置面、以及另一种对中间支承部件的第1安装面进行仿形的仿形面,该垫片的侧面对置面面对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上述垫片的仿形面面对上述光学元件的第1安装面。
再者,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光学元件在规定位置上把光和电的变换部件固定到上述基座部件上,在对上述光学元件的变换部件为最佳有效区域的两侧面上分别布置了各个第1安装面。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把固体摄像器件布置在成像透镜的成像位置上的图像读取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透镜,它在光线可透过的透光面的周围有一侧面;
中间支承部件,它具有第1安装面和第2安装面,前者面对上述侧面;后者形成的角度不同于上述第1安装面;以及
基座部件,其安装面面对上述第2安装面,该基座部件和相对于该基座部件进行位置调整后的透镜通过上述中间支承部件进行粘接固定。
再者,本发明的图像读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透镜和上述固体摄像器件之间具有罩子。
再者,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像透镜由多个透镜构成。
再者,本发明的图像读出组件的图像读取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固定结构的图像读取组件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固定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3(A)是表示用垫片来代替图2平坦面的图。
图3(B)是表示垫片使用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固定结构的另一种变形例的图。
图5是图1的图像读取组件中所用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图1的图像读取组件中所用的固体摄像装置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把固体摄像装置安装到本发明的图像读取组件的支架上的情况的图。
图8是表示把固体摄像装置安装到本发明的图像读取组件的支架上的另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读取组件装配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读取组件的另一例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已装配的图像读取组件的断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一例的复印机的概要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写入组件的图。
图14是表示过去的物体、成像透镜和固体摄像器件的光学位置关系的图。
图15是过去的固体摄像器件的概要正面图。
图16是表示过去的工件安装方法的图。
图17是过去的充填粘接方法的模型图,其中,(A)是其上面图,(B)是该图(A)的H-H断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固定结构的图像读取组件的图。
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组件1具有:
透镜3,这是一种光学元件,在来自原稿面上的作为图像光的光线能透过的透光面的周围,有一种作为侧面的边缘面面3a;
中间支承部件5,它具有第1安装面5a和第2安装面5b,前者面对边缘面面3a;后者的位置角度不同于第1安装面5a,在本实施例中与第1安装面形成90度角,其作用是把透镜3和支架2结合在一起,以及
支架2,这是基座部件,它具有面向第2安装面5b的安装面2c。
在该图像读取组件1上,支架2以及相对于支架2进行了位置调整的透镜3通过中间支承部件5进行粘接固定。
上述透镜3也如图2所示,在其边缘面面3a上具有被布置在同一直径上的平坦面3b。该平坦面3b是通过切削、磨削而形成的,是根据需要而研磨成的。由于这样形成平坦面3b,所以能扩大与中间支承部件5的第1安装面5a的粘接面积,能提高固定强度。
上述支架2在调整后利用被调整的布置关系来对透镜3和固体摄像器件7进行固定。该支架2具有:园弧状沟槽部2b、与园弧状沟槽部2b相邻接的平面状安装面2c、用于安装固体摄像器件7的安装面2d、以及用于在由透镜3、6等构成的成像透镜系统和固体摄像器件7之间进行遮光的遮光罩2a。通过设置该遮光罩2a,能防止干扰光等的影响,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该支架2借助于螺丝紧固、铆接、粘接、焊接等固定方法而被固定在下述的复印机等图像读取装置的规定位置上。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把支架2上形成的沟槽部的形状设定为园弧状。因为在调整后透镜3变成活动状态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该形状是任意的。
上述中间支承部件5所用的材质可选用光(紫外线)透过率高的材料,例如ARTON(JSP公司的商品名)、Zeonex(Zeon公司的商品名)、聚碳酸酯等。
上述中间支承部件5在粘接剂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进行移动,使两个粘接面相对于透镜调整时镜头位置移动而进行滑动,能跟踪透镜3的移动。
上述中间支承部件5的第1安装面5a和第2安装面5b、即2个粘接面垂直相交,这样能在6个轴向上对透镜3进行位置调整,能独立地调整各个轴向。
如图2所示,利用2个中间支承部件5,使其与光学元件侧的粘接面、即透镜3的边缘面3a的平坦面3b形成一种对置状态,这样能减小粘接剂固化时固化收缩所产生的影响。
如图1所示,由于在中间支承部件5的两个粘接面之间设置透光性的肋部5c,所以,在使光固化型粘接剂固化时不会增加光损耗,能提高中间支承部件5的强度。
因为上述中间支承部件5的透镜侧固定面即第1安装面5a和支承部件侧固定面即第2安装面5b互相垂直,所以,对于向透镜的X、Y、Z、α、β、γ各位置调整方向的移动,能互相独立地进行调整。
若分析一下中间支承部件5借助于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而与调整透镜3和支架2相连接的情况,则首先在X、Z轴方向调整时,透镜3和中间支承部件5通过支架2的支承部件侧固定面,即支架安装面2c而在支架上滑动,进行调整。
并且,在Y方向上调整时,移动透镜3在中间支承部件5的透镜侧固定面即第1安装面5a上滑动进行调整。
图3(A)是表示用于取代图2的平坦面的垫片的图;图3(B)是表示图3的垫片使用状态的图。
如图3所示,把大体上呈沟道断面形状的垫片13a安装到边缘面3a上,以代替在透镜3的边缘面3a上形成平坦面3b。这样,通过安装垫片13a,可以不在透镜3的边缘面3a上形成平坦面3b,能获得与形成平坦面3b时相同的效果。
图4是表示图1的固定结构的另一种变形例。
如图4(A)所示,也可以不在透镜3的边缘面3a上形成平坦面3b,而是如图4(B)所示用线接触3c来粘接透镜3和中间支承部件5。在此情况下,与形成平坦面时相比固定强度下降,但可省略平坦面加工和垫片。
图5是固体摄像装置的平面图,图6是固体摄像装置的斜视图。
如图5、6所示,固体摄像装置7具有其上面形成了布线图形73的玻璃基板71、以及通过凸块(bump)74而与玻璃基板71进行电连接的固体摄像器件75。在玻璃基板71上在与固体摄像器件75的图像区域相对应的部分上具有凸起部71a。该凸起部71a和固体摄像器件75通过薄层的粘接剂而进行粘接。通过对玻璃基板71的布线图形73和FPC(挠性印制电路板)77进行电连接,即可取出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后的电信号。而且,固体摄像装置也可以采用把陶瓷结构体和基板组合而形成的过去众所周知的一般CCD。
图7是表示在图像读取组件的支架上安装固体摄像装置的情况的图。
如图7所示,固体摄像装置7在支架2的安装部上进行定位和安装。这时,固体摄像装置7和成像透镜30(调整透镜3、固定透镜6)在成像透镜30侧进行位置调整。
图8是表示把固体摄像装置安装到图像读取组件的支架上的另一例的图。
如图8所示,固体摄像装置7通过L字形的中间支承部件8安装在支架2的安装面上并使其能调整自如。在此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固体摄像装置7相对于支架2的位置调整。
图9是表示图像读取组件装配例的图,图11是已装配成的图像读取组件的断面图。
如图9(A)所示,图像读取组件具有:由多块透镜3、6构成的成像光学系统、具有被固定在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位置上的固体摄像器件的固体摄像装置7、以及作为对它们进行支承用的支承部件即支架2,该图像读取组件的组装方法是:把多个透镜3、6分为调整位置后进行固定的调整透镜3、以及不调整位置就进行固定的无调整透镜6,然后,把无调整透镜6固定在支架2上所设置的无调整透镜固定部2e上,然后,把调整透镜3与无调整透镜6的光轴对准后进行固定,然后,如图9(B)所示,把固体摄像装置7与被组装的光学系统的光轴对准后进行固定,这样,如图11所示,装配成图像读取组件。而且,符号K是装有IC的基板。
图10是表示图像读取组件装配的另一例的图。
如图10(A)所示,图像读取组件具有:由多块透镜3、6构成的成像光学系统、具有被固定在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位置上的固体摄像器件的固体摄像装置7、以及作为对它们进行支承用的支承部件即支架2,该图像读取组件的组装方法是:把多个透镜3、6分为调整位置后进行固定的调整透镜3、以及不调整位置就进行固定的无调整透镜6,然后,把无调整透镜6固定在支承部件上所设置的无调整透镜固定部2e上,与被固定的无调整透镜6的光轴对准后对固体摄像装置7进行固定,然后,如图10(B)所示,对固体摄像装置7,把调整透镜3的光轴对准到无调整透镜6的光轴上或者无调整透镜6和固体摄像装置7的综合特性轴上,进行固定。
图12是多功能型数字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图,它作为具有本发明的读取组件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
如图12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其构成部分有:自动原稿送入装置101、摄像组件150、写入组件157、供纸组件130以及后处理组件140。自动原稿送入装置101把原稿自动地送入到读取组件150的接触玻璃106上,把读取结束后的原稿自动地排出来。摄像组件150对放置在接触玻璃106上的原稿进行照明,利用光电变换装置CCD154来读取,写入组件157根据被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号在感光体115上形成图像,把图像转印到从供纸组件130供给的转印纸上,进行定影。定影结束后的转印纸被排出到后处理组件140内,进行分页和装订等所需的后处理。
首先,摄像组件150由放置原稿的接触玻璃106和光学扫描系统构成,光学扫描系统由曝光灯151、第1反射镜152、透镜153、CCD摄像敏感元件154、第2反射镜155和第3反射镜156等构成。曝光灯151和第1反射镜152被固定在图中未示出的第1托架上,第2反射镜155和第3反射镜156被固定在图中未示出的第2托架上。当读取原稿时,第1托架和第2托架按照二比一的相对速度进行机械扫描,以防止光程长发生变化。该光学扫描系统由图中未示出的扫描驱动马达进行驱动。
原稿图像被CCD图像敏感部件154读出,从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被进行处理。若使透镜153和CCD摄像敏感元件154按照图12的左右方向进行移动,则能改变图像放大率。
也就是说,可以按照指定的放大率来设定透镜153和CCD摄像敏感元件154在图4中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写入组件157由激光输出组件158、成像透镜159、和反射镜160构成,在激光输出组件158的内部,设置了作为激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以及由马达驱动而进行高速恒速旋转的多边形反射镜。
从激光输出组件158照射的激光在上述恒速旋转的多边形反射镜的作用下进行偏转,通过成像透镜159在反射镜160上折回,在感光体面上聚光成像。偏转的激光在与感光体115旋转方向相垂直的所谓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曝光扫描,由下述图像处理部的MSU606来进行输出图像信号的行单位的记录。并且,按照与感光体115的旋转速度和记录密度相对应的规定周期来重复进行主扫描,这样即可在感光体面上形成图像、即静电潜像。
这样从写入组件157输出的激光照射到图像制作系统的感光体115上,在感光体115的一端附近的激光照射位置上,布置一种用于产生主扫描同步信号的光束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根据从该光束传感器输出的主扫描同步信号,进行主扫描方向的图像记录定时控制,以及下述图像信号输出输入用的控制信号的生成。
图13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固定结构的写入组件的图。
如图13所示,写入组件由LD201、平行光管(collimator)透镜202、光程合成用光学系统203、多边形透镜204、反射透镜205、fθ透镜206和同步传感器207,用于在感光鼓208上形成静电潜像。这种写入组件的LD201和平行光管透镜202的固定结构200也可采用本发明。
而且,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即在不脱离本发明主要内容的范围内可以产生各种变形实施例。
如上所述,若采用本发明光学元件固定结构,则其效果是:在光学元件粘接固定前能简化光学元件的轴向调整方法;在轴向调整后能提高光学元件安装精度。
并且,若采用本发明的读取组件,则能在成像透镜侧调整偏心,所以能简化固体摄像器件的位置调整方法,能利用螺丝紧固和无调整方法进行安装,同时,能提高光学元件的安装精度,所以,能进行高精度的读取。
再者,若采用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则能进行高精度的读取,所以,能进行高精度的图像扫描。
Claims (14)
1.一种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对光学元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学元件,它在能透过光线的透光面的周围具有侧面;
中间支承部件,它具有与上述侧面相对置的第1安装面、以及形成的角度与该第1安装面不同的第2安装面;以及
基座部件,其安装面与上述第2安装面相对;
该基座部件以及相对于该基座部件进行了位置调整的上述光学元件通过上述中间支承部件进行粘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上述光学元件的规定位置上把光和电的变换部件固定到上述基座部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固定所用的粘接剂是光固化型粘接剂,上述中间支承部件至少对于使上述光固化型粘接剂固化的光来说是透光性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支承部件的第1安装面和第2安装面正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支承部件具有肋部。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上具有与上述中间支承部件的第1安装面相对的平面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平面部与上述光学元件的光轴相平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平面部是对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进行磨削而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种垫片,该垫片具有对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进行仿形的侧面对置面、以及对中间支承部件的第1安装面进行仿形的仿形面,该垫片的侧面对置面面对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上述垫片的仿形面面对上述光学元件的第1安装面。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上述光学元件的规定位置上,把光和电的变换部件固定到上述基座部件上,在对上述光学元件的变换部件来说为最佳有效区域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布置了第1安装面。
11.一种把固体摄像器件布置在成像透镜的成像位置上的图像读取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透镜,它在光线透过的透光面的周围有一侧面;
中间支承部件,它具有第1安装面和第2安装面,第1安装面面对上述侧面;第2安装面形成的角度不同于上述第1安装面;以及
基座部件,具有与上述第2安装面相对的安装面;
该基座部件和相对于该基座部件进行位置调整后的透镜通过上述中间支承部件进行粘接固定。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读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透镜和上述固体摄像器件之间具有罩子。
13.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像透镜由多个透镜构成。
14.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采用了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90578/2000 | 2000-06-26 | ||
JP2000190578A JP4113320B2 (ja) | 2000-06-26 | 2000-06-26 | 光学エレメントの固定構造、読み取りユニット、画像走査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1424A true CN1331424A (zh) | 2002-01-16 |
CN1196007C CN1196007C (zh) | 2005-04-06 |
Family
ID=1869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295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007C (zh) | 2000-06-26 | 2001-06-26 | 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摄像组件、图像读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95257B2 (zh) |
JP (1) | JP4113320B2 (zh) |
CN (1) | CN1196007C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81851C (zh) * | 2004-11-05 | 2008-04-1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固定结构、透镜组件、图像读取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7561348B2 (en) | 2004-11-05 | 2009-07-14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structure, lens block, image rea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405129A (zh) * | 2009-04-03 | 2012-04-04 | 乙太精密有限公司 | 用于制造透镜阵列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209277A (zh) * | 2012-01-16 | 2013-07-17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827750A (zh) * | 2019-01-30 | 2019-05-31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适用于三维扫描振镜实验台的可调角度工件夹具 |
CN110109225A (zh) * | 2018-02-01 | 2019-08-09 | 佳能株式会社 | 光学元件、光学装置和成像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63294B2 (ja) * | 2000-03-27 | 2003-11-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 |
JP2004074627A (ja) * | 2002-08-20 | 2004-03-11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924938B2 (en) * | 2003-03-19 | 2005-08-02 | Ricoh Company, Ltd. | Zoom lens, camera, and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
US20040190164A1 (en) * | 2003-03-28 | 2004-09-30 | Bentley Joseph R. | Lens mount |
JP4152826B2 (ja) * | 2003-07-17 | 2008-09-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33458A (ja) * | 2004-11-05 | 2006-05-25 | Ricoh Co Ltd | 鏡筒の固定構造、レンズブロック、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842535B2 (ja) * | 2004-11-05 | 2011-12-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スキャ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DE102005004006B4 (de) * | 2005-01-27 | 2007-02-01 | Carl Zeiss Ag | Haltevorrichtung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zum Handhaben von Linsen sowie Verfahren zur Veredelung von Linsen |
JP4500738B2 (ja) | 2005-06-20 | 2010-07-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171626A (ja) * | 2005-12-22 | 2007-07-05 | Ricoh Co Ltd |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DE102006039894A1 (de) * | 2006-08-25 | 2008-03-13 | Carl Zeiss Smt Ag | Baugruppe, op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augruppe |
JP4991241B2 (ja) * | 2006-10-18 | 2012-08-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42372B2 (ja) * | 2007-11-26 | 2013-02-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ミラー、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32881B2 (ja) | 2009-04-10 | 2014-06-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撮像装置、車載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JP2011197086A (ja) * | 2010-03-17 | 2011-10-06 | Ricoh Co Ltd | レンズ偏心機構を有する結像レンズユニット |
JP5593269B2 (ja) * | 2011-05-31 | 2014-09-1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288995B2 (ja) * | 2013-09-06 | 2018-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69955B2 (ja) * | 2014-07-25 | 2018-01-3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コリメータレンズの筐体への固定方法、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9185016A (ja) * | 2018-04-06 | 2019-10-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画像投写装置及び移動体 |
EP3550355A1 (en) | 2018-04-06 | 2019-10-09 | Ricoh Company, Ltd. |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and mobile objec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93573A (en) | 1982-03-19 | 1985-01-15 | Ricoh Company, Ltd. | Printing apparatus |
US4780739A (en) * | 1985-09-06 | 1988-10-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nti-vibration imaging device |
GB2182288B (en) | 1985-11-01 | 1990-09-19 | Ricoh Kk | Printing device |
US4846595A (en) | 1986-05-28 | 1989-07-11 | Ricoh Co., Ltd. | Frame structure of a printer with positioning openings |
GB9110156D0 (en) * | 1991-05-10 | 1991-07-03 | Lee Filters Limited | Optical element support |
JPH0511202A (ja) * | 1991-07-04 | 1993-01-19 | Toshiba Corp | 光学装置 |
US5210648A (en) * | 1991-09-24 | 1993-05-11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Adjustable mount for cylindrical lens with independent rotational feature |
JP3224280B2 (ja) | 1992-07-27 | 2001-10-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自動配線機及びコロナ放電装置の自動配線機 |
US5680260A (en) * | 1996-04-12 | 1997-10-21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Optical element assembly having optical elements with mounting extensions |
JP3791130B2 (ja) * | 1996-08-19 | 2006-06-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投写型表示装置 |
JPH10119169A (ja) | 1996-08-31 | 1998-05-12 | Ricoh Co Ltd | リサイクル可能な物品及びその物品を構成するシート状部材 |
TW306651U (en) * | 1996-11-13 | 1997-05-21 | Mustek Systems Inc | Lens positioning and adjusting device in scanner |
US6000784A (en) | 1997-03-11 | 1999-12-14 | Ricoh Company, Ltd. |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n ink jet head |
US6217684B1 (en) | 1998-01-27 | 2001-04-17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parts |
US6224709B1 (en) | 1998-01-27 | 2001-05-01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for assembling parts |
US6738198B2 (en) * | 1998-01-29 | 2004-05-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element holding mechanism, image-shake correcting device and optical apparatus |
US6473553B1 (en) * | 1998-04-17 | 2002-10-29 | Seagate Technology Llc | Apparatus for holding and engaging micro-machined object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JP3503929B2 (ja) | 1999-06-09 | 2004-03-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用レンズおよび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469772B1 (en) | 1999-06-30 | 2002-10-22 | Ricoh Company, Ltd. | Light source unit for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used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es |
JP3875813B2 (ja) | 1999-08-30 | 2007-01-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複数ビーム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361177B2 (en) * | 1999-11-02 | 2002-03-26 | Fujitsu Denso Ltd. | Optical device fixing device |
US6492956B1 (en) | 2000-09-08 | 2002-12-10 | Fischer Custom Communications, Inc. | RF current injecting antenna device |
-
2000
- 2000-06-26 JP JP2000190578A patent/JP411332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6-26 US US09/888,600 patent/US679525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6-26 CN CN01129560.0A patent/CN119600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81851C (zh) * | 2004-11-05 | 2008-04-1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固定结构、透镜组件、图像读取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7561348B2 (en) | 2004-11-05 | 2009-07-14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structure, lens block, image rea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405129A (zh) * | 2009-04-03 | 2012-04-04 | 乙太精密有限公司 | 用于制造透镜阵列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209277A (zh) * | 2012-01-16 | 2013-07-17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209277B (zh) * | 2012-01-16 | 2015-09-23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109225A (zh) * | 2018-02-01 | 2019-08-09 | 佳能株式会社 | 光学元件、光学装置和成像装置 |
CN110109225B (zh) * | 2018-02-01 | 2021-10-22 | 佳能株式会社 | 光学元件、光学装置和成像装置 |
CN109827750A (zh) * | 2019-01-30 | 2019-05-31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适用于三维扫描振镜实验台的可调角度工件夹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6007C (zh) | 2005-04-06 |
JP4113320B2 (ja) | 2008-07-09 |
US6795257B2 (en) | 2004-09-21 |
US20020018306A1 (en) | 2002-02-14 |
JP2002006188A (ja) | 2002-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6007C (zh) | 光学元件的固定结构、摄像组件、图像读取装置 | |
US6472247B1 (en) |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the same | |
CN1291847C (zh) | 树脂透镜阵列和光学写入头 | |
CN1304865C (zh) | 图像读出装置和应用该读出装置的成像装置 | |
CN1229665C (zh) | 扫描光学装置 | |
CN1540292A (zh) | 光学式旋转编码器 | |
CN1313280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40750A (zh) | 光学扫描设备 | |
CN1975505A (zh) |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428661A (zh) | 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它的彩色图象形成装置 | |
CN100345432C (zh) | 图像传感器 | |
CN1192271C (zh) | 成像光学装置 | |
CN1379583A (zh) | 图像写入装置,光源,光源单元,微透镜以及微透镜的制造方法 | |
CN1247991A (zh) | 多光束扫描装置 | |
CN101079098A (zh) | 光学反射信息读取传感器和电子装置 | |
CN1356575A (zh) | 多光束扫描光学系统、多光束扫描光学设备及成像设备 | |
JP4157880B2 (ja) | 固体撮像素子の固定構造及び画像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02988B2 (ja) | 固体撮像素子の取付け構造、並びに、画像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210760A (ja) |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93584C (zh) | 固体摄像器件的固定结构及其图像读取装置 | |
CN1908726A (zh) | 光束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透镜 | |
CN101055439A (zh) | 彩色激光打印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746719A (zh) |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2270803A (ja) | 固体撮像装置、画像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95159C (zh) | 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