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3850C - 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及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及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23850C CN1323850C CNB038019426A CN03801942A CN1323850C CN 1323850 C CN1323850 C CN 1323850C CN B038019426 A CNB038019426 A CN B038019426A CN 03801942 A CN03801942 A CN 03801942A CN 1323850 C CN1323850 C CN 132385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spool
- recess
- ribbon cartridge
- colour band
- conical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3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QLYBLABXAHUDN-UHFFFAOYSA-N bis(4-fluorophenyl)-methyl-(1,2,4-triazol-1-ylmethyl)silane;methyl n-(1h-benzimidazol-2-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NC(NC(=O)OC)=NC2=C1.C=1C=C(F)C=CC=1[Si](C=1C=CC(F)=CC=1)(C)CN1C=NC=N1 VQLYBLABXAHUD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54—Locking devices applied to printing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1/00—Ink ribbons; Renovating or testing ink ribb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 B41J33/52—Brak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由筒部(a)、形成于筒部(a)内部的中心孔(206)、形成于筒部(a)的上端的凹部(205)、突出设置在凹部(205)上,从中心孔(206)放射状地设置,具有锥面的多个离合部(207)构成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202、203),通过是于带轴上端侧的前端部的壁厚比位于所述凹部侧的基端部薄,使带轴中心侧部分的壁厚比带轴外周侧部分的壁厚薄,从而使离合部(207)的锥面相对于所述凹部的垂直方向倾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热转印打印机上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色带盒。
而且,本发明涉及在热转印打印机中,强力地保持色带盒的色带盒保持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为了表示组装到配电盘等电器设备中的电线的种类、功能,在电线上进行文字、记号的表示。此时,由于不能直接在电线上进行打印,可以先在短管上打印文字、记号,并将短管套在电线上来表示。而且,在书、活页封面的正反面纸上粘贴表示文字、内容的胶条,而在这个胶条的表面上打印题名等的文字。
不论是哪种情况,都要通过热转印打印机进行印字,而热转印打印机,将短管、胶条压在压纸滚筒等的被打印材料的表面,从上面压住色带和打印头,打印头加热以后融化色带上的墨水,将文字、记号热转印到短管或胶条上。
当色带盒安装到打印机上之前,由于色带的引出带轴和卷带带轴处于自由状态,卷在带轴上的色带的卷是松弛的,如果以这个状态安装到打印机上,有时会发生文字的打印不良。而且,由于色带是消耗品,必须将使用完的色带取出,装入新的色带,但是,以往都是采用将色带预先收容在色带盒里,将每个色带盒装入打印机的色带盒装入方式。
色带盒方式的优点是容易处理很薄的色带,安装也很方便。但是其反面,作为其缺点,色带用完以后,色带盒也全部报废,对环境造成损害,另外也提高了单价。
相对于色带盒方式,有一种只交换卷在带轴上的色带的带轴卷装方式。这种处理方式与色带盒方式不同,单价很低,废弃部分少,因此对环境的损害也小。
而且,将上述的色带盒安装到热转印打印机上时,必须保持色带盒不动。因此,以往都是通过合成树脂材料部件的弹性,压住或卡住色带盒以保持不动。
但是,在色带盒中,为了使在非安装时使内部的色带无法自由转动,色带盒容器的一部分形成欠口,并卡在色带带轴上,形成防止旋转的部件。在这种具备防止旋转部件的色带盒中,通过装入打印机本体,设置在打印机本体上的带盘旋转轴就会顶起所述防止旋转部件,并解除带盘的卡合。由于这种方式,在解除之际由于施加在色带盒上的顶起力很大,以过去的合成树脂部件保持机构不能充分地进行保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课题在于,解决所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以最小的部件数量消除色带未安装时的松弛问题,而且可以既对应色带盒方式又可以对应带轴卷装方式的热转印用的色带盒。
而且,第2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所述热转印用色带盒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
进而,本发明的第3课题在于,解决所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确实地保持安装于热转印打印机上的色带盒的热转印打印机的色带盒保持机构。
为了解决所述第一课题,本发明的热转印用色带盒的特征在于:在将卷装了色带的带轴收容到色带盒本体的热复用色带盒中,将所述带轴可以自由旋转地配置在色带盒本体的上壁和底壁之间,在所述底壁上,形成用于将带轴的中心孔的下端部接合到热转印打印机的色带用旋转轴上的贯通孔,在所述上壁上,可上下摇动地设置着挡板,该挡板具备与所述中心孔的上端部接合的短轴部、和可与在所述带轴的中心孔的上端周围以放射状形成的离合部接合的接合爪。
另外,也可以通过在所述色带盒本体的上壁上切开切槽而形成所述挡板。
而且,也可以在所述色带盒本体的侧壁上形成可以插拔内部的所述带轴的开口部。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课题,本发明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的特征在于:由筒部;形成于所述筒部内部的中心孔;形成于所述筒部上端的凹部;和突出设置在所述凹部上,上端与带轴的上端大致一致,并从所述中心孔呈放射状设置,具有锥面的多个离合部构成,所述离合部分别具备:作为所述锥面而形成的第一侧面;和作为相对于所述凹部基本呈垂直的面而形成的第二侧面,通过使位于带轴上端侧的前端部的壁厚比位于所述凹部侧的基端部薄,使所述带轴中心侧部分的壁厚比带轴外周侧部分的壁厚薄,从而使所述离合部的锥面相对于所述凹部的垂直方向倾斜,所述筒部具备形成于内面的纵方向的突条。
而且,也可以在所述筒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凸缘,在所述筒部的外面形成小径部。
进而,为了解决第二课题,也可以将分别具备上述本发明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的特征的第一带轴与第二带轴组合起来,作为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
另外,在所述第一带轴与所述第二带轴中,作为本发明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的上述特征,没有必要是共同的,也可以由分别不同的特征构成。
为了解决所述第三个课题,本发明的热转印打印机的色带盒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热转印打印机本体上,设置使压纸滚筒和打印头向相对地按压或者背离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动部件、和配置在色带盒的下部并与第一滑动部件联动的第二滑动部件,在第二滑动部件上,形成:当压纸滚筒与打印头从背离状态向按压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滑动部件与所述色带盒接合的接合部。
另外,也可以:由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立起的立起片和从立起片的前端向横向突出形成的接合爪以倒L字形形成所述接合部,并且在接合爪的内侧形成从基部到前端倾斜的倾斜部,该倾斜部与所述色带盒的底壁接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热转印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从底面观看色带盒的立体图。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色带盒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第一滑动部件与第二滑动部件的滑动方式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第一滑动部件与第二滑动部件的滑动方式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第一滑动部件与第二滑动部件的滑动方式的放大图。
图7是交换色带盒时的打印机本体的俯视图。
图8(a)以及图8(b)是色带盒的立体图。
图9是除去了底壁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10(a)以及图10(b)分别是带轴(卷装带轴)的立体图以及剖面图。
图11是色带盒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2是热转印打印机的旋转轴将挡板顶起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3是其它色带盒的俯视图。
图14是其它色带盒的俯视图。
图中:104-第一滑动部件,108-色带盒,115-第二滑动部件,118、119-接合部,202-带轴,203-卷装带轴,204-色带盒本体,209-上壁,215-挡板,220-短轴部,221-接合爪。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热转印打印机的构成,特别是色带盒保持机构以及色带盒进行说明。
在图1中符号101表示热转印打印机本体。在热转印打印机本体101中,设置着压纸滚筒102和打印头103。压纸滚筒102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打印头103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打印机本体上,由图中未表示的弹簧,从压纸滚筒103背离地施加弹簧力。而且,打印头103接合到第一滑动部件104的立起片105上。因此,通过第一滑动部件104滑动,使打印头103可以相对于压纸滚筒102向按压或背离的方向移动。
压纸滚筒102与打印头103只要向相对地按压或背离方向移动即可。所以,也可以使压纸滚筒102与第一滑动部件104联动,使压纸滚筒102在按压或背离固定的打印头103的方向移动。
接着,在热转印打印机本体101上设置两根旋转轴106、107,在这些旋转轴106、107上安装色带盒108。在色带盒108的内部,收容配置色带109和其卷带盘110。另外,如图2所示,在色带盒108的底壁111的近旁,对应横切色带109与卷带盘110之间的线段P的两端部的侧壁被切开,形成接合承受部112、113,而且在一端部上形成贯通孔114。
而且,在色带盒108的下部配置着板状的第二滑动部件115。第二滑动部件115最好由金属等高强度材料构成,如图3(a)所示,在其一侧的两端上形成一对接合部118、119。这些接合部118、119分别由立起的立起片116和从立起片116的前端向横方向突出而形成的接合爪117构成,由立起片116和接合爪117形成倒L字型。在各接合爪117的内侧,形成从基部到前端倾斜的倾斜部120。另外,由拉簧121在第二滑动部件115上施加弹簧力,使之一直保持要向第一滑动部件104侧移动的趋势。
以在安装时,在对应第二滑动部件115的接合部118、119的位置上安装的方式形成所述色带盒108的两端的接合承受部112、113。
而且,如图4所示,在第二滑动部件115的前端侧,形成基本呈三角形的孔122,在这个三角孔122中,接合着形成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104的前端的突轴123。于是,第二滑动部件115在一定范围内与第一滑动部件104联动并滑动。另外,将第一滑动部件104的滑动量设定为第二滑动部件115的滑动量的大约两倍的程度。
在所述的构成中,当进行色带交换时,通过适当的装置将第一滑动部件104向图的右侧滑动,如图6以及图7所示,使压纸滚筒102和打印头103背离移动。
这样,在使第一滑动部件104滑动时,突轴123位于第二滑动部件115的三角孔122的前面,也就是第一滑动部件104侧的图4所示的部位,因此,滑动到滑动量一半程度为止,突轴123都只是在三角孔122的内侧移动,第二滑动部件115不移动。当第一滑动部件104超过滑动量的一半后,所述突轴123接触到图5所示的三角孔122的内侧的壁,如果再进一步移动,突轴123就会挤压第二滑动部件115并抵抗拉簧121的弹簧力,而第二滑动部件115也与第一滑动部件104联动,一直移动到图6的位置。
接着,从压纸滚筒102和打印头103之间取出色带109,并拆下使用完的色带盒108,在热转印打印机本体101的旋转轴上穿过新的色带盒108,进行安装。此时,如图3(a)所示,第二滑动部件115的一方的接合部118,穿过色带盒108的底壁111的贯通孔114直到其中途部。进而,在打印头103与压纸滚筒102之间装上被打印材料(图未表示)后,使第一滑动部件104向反方向滑动,将打印头103按压压纸滚筒102地进行移动。
在滑动第一滑动部件104时,如图6所示,突轴123位于第二滑动部件115的三角孔122的里面,但是,如图1以及图3所示(b),由拉簧121的弹簧力,使第二滑动部件115一直保持向第一滑动部件104侧移动的趋势,因此,与第一滑动部件104联动,第二滑动部件115也移动。第二滑动部件115由弹簧力的作用移动后,其接合部118、119也向同方向移动,接合部118、119的接合爪117的倾斜部120与色带盒108的底壁111的接合承受部112、113接合,但是,底壁111通过接合爪117的倾斜部120压向下方,因此,可以牢固地保持色带盒108。
在这样地接合的时刻,第二滑动部件115在图5的位置停止,不再继续移动。另一方面,第一滑动部件104再继续移动,于是突轴123如图4所示移动到三角孔122的前面侧,同时,打印头103压住压纸滚筒102。于是,就可以打印。
如上所述,由于第二滑动部件115与第一滑动部件104一起移动并与色带盒108接合,因此,通过用金属等高强度材料构成第二滑动部件115,可以确实地将色带盒108保持在第二滑动部件115上。所以,当把色带盒108安装到打印机本体上时,如图3(b)所示,即使由于设置在打印机本体上的旋转轴106、107将色带盒108的防止旋转部件125顶起来解除了防止旋转作用,也可以充分牢固地保持色带盒108。
而且,在第二滑动部件115的行程的前半部结束对色带盒108的保持,以后,由于截断了与第一滑动部件104的机械接触,因此为了保持色带盒108,第二滑动部件115不按压打印头103,而是以一定的压力由压纸滚筒102压住打印头103,因此不会对打印质量造成影响。
另外,上述第一滑动部件104与第二滑动部件115的移动,不只是色带盒108,也可以在交换打印用管、胶条等消耗品时同样进行。
而且,色带盒的接合部、和与该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滑动部件的部位也不限于上述的例子。
接着,参照图8(a)~图14,对本发明的热转印打印机的构成,尤其对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以及色带盒进行说明。
图8(a)以及(b)是色带盒的立体图,图9是除去底壁的状态的仰视图,图10(a)以及(b)分别是带轴的立体图以及剖面图。在上图中,符号A表示热转印用的色带盒。这个色带盒A,是将卷装了热转印色带201的带轴202和卷取色带201用的带轴203安装到带盒204内而构成的,带轴202与卷装带轴203由合成树脂构成,在中央筒部a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凸缘b,在筒部a的内部形成中心孔206,在筒部a的上端形成凹部205,在凹部205上,从所述中心孔206放射状地形成多个突片状的离合部207。而且,在所述筒部a的内面上沿其纵方向形成有突条208。
在图10(a)以及(b)中,特别以卷装带轴203的情况为例对带轴进行了图示。在卷装带轴203中,在筒部a的外面设置着小径部261,并形成高度差。通过打印头(图未示出)打印后的色带201由于打印而消耗了墨水的部位的影响,会产生歪斜。因此,当色带201卷向卷装带轴203时,会产生色带201纵向的外缘部卷装不顺利的情况。但是,由于设置了小径部261,从带轴202送出并由打印头打印后的色带201就可以顺利地卷装到最后。
另一方面,如图9、图13以及图14所示,也可以不需要在带轴202上设置筒部a的小径部261以及凸缘b,而将色带201直接卷装到平滑的筒部a。由于不设置筒部a的小径部261以及凸缘b,在色带盒本体204的内部,可以将带轴202以及卷装带轴203配置得更近,实现色带盒本体的小型化。
而且,对带轴202与卷装带轴203的配置没有特殊限定,也可以为与如图9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
如图10(a)以及(b)所示,在带轴202以及卷装带轴203的离合部207上,具备相对于凹部205的垂直方向倾斜的锥面。如图10(a)所示,通过使带轴上端侧的前端部的壁厚比凹部205侧的基端部更薄,带轴中心侧部分的壁厚比带轴外周侧部分的壁厚更薄,而形成该离合部207的锥面。而且,离合部207,在与后述的接合爪221接合的两个侧面之中,只将一方的侧面(第一侧面207a)作为锥面,而另一方的侧面(第二侧面207b)作为相对于凹部205基本呈垂直的面。
色带盒本体204,由上壁209和底壁210与侧壁211构成盒状,在其内部,设置着可自由旋转地收容所述带轴202和色带201的卷装带轴203的收容部212,并且在将从所述带轴202引出的色带201卷装到卷装带轴203的途中,设置着用于露出色带201的一对小带轮213。在底壁210上用于定位色带带轴202和卷装带轴203的圆弧状突缘214的内侧形成收容部212。在小带轮213的内侧,形成空间,热转印打印机的打印头(图未示出)就位于该空间中。
另外,如图2所示的色带盒108中的接合承受部112、113那样,也可以在图8(a)的上下两端部的侧壁上形成切口。同样,如图2所示的色带盒108中的贯通孔114那样,也可以在色带盒本体204的底壁210上形成贯通孔。这样形成接合承受部以及贯通孔,并与上述的色带盒保持机构组装在一起,就可以确实地保持安装在热转印打印机上的色带盒。
在色带盒204的上壁209上,在对应带轴202和卷装带轴203的位置上形成两个挡板215。即,通过在上壁209上对向地形成长短两个基本呈U字形的切槽217、218,在切槽217、218的内侧形成挡板215,在两个切槽217、218之间形成L字形的连结部219。如图11所示,在所述挡板215的一端、对应所述带轴202和所述卷装带轴203的各中心的部分,形成短轴部220,在短轴部220的更前端、对应所述带轴202以及卷装带轴203的各离合部207的部分上,形成突起状的接合爪221。而且,所述挡板215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可以从外部按压的按压部222。按压这个按压部222后,则挡板215以所述连结部219为中心做上下杠杆状的摇动。
根据所述构成,在色带盒本体204内的色带带轴202与卷装带轴203的中心孔206的上部,插入所述色带盒本体204的挡板215的短轴部220,因此,如图11所示,色带带轴202与卷装带轴203可以以所述短轴部220为中心自由旋转。而且,在色带带轴202与卷装带轴203的中心孔206的上端周围的放射状离合部207上,接合着所述挡板215的接合爪221,因此,所述带轴202和卷装带轴203都处于锁定状态,不能旋转。所以,在未装入热转印打印机上时,不能随便旋转。当色带1松弛时,如图12所示,按下挡板215的按压部222并摇动挡板215,解除其接合爪221与色带带轴202或卷装带轴203的离合部207的接合后,可以用手指或棒等旋转露出于底壁210的贯通孔216(参照图8)的带轴202或卷装带轴203。
另外,也可以不将挡板与色带盒的上壁形成一体,而与色带盒的上壁分开形成。
如图12所示,当将所述构成的色带盒装入热转印打印机时,只要将设置于热转印打印机上的旋转轴226插入形成于所述色带盒本体204的底壁210上的贯通孔216即可。然后,当由图未示出的装置,将色带盒插入热转印打印机的规定位置并进行固定时,旋转轴226的上端顶起挡板215的短轴部220,所以挡板215摇动,接合爪221浮起,解除与离合部207的接合,解除锁定状态。在旋转轴226的外面上,沿其纵方向形成突条223。将旋转轴226从色带盒A的贯通孔216插入色带带轴202与卷装带轴203的各中心孔206,则由于旋转轴226的突条223与中心孔206的突条208接合在一起,因此当旋转轴226旋转后,则色带带轴202与卷装带轴203也旋转。
而且,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离合部207中,在与接合爪221接合的两个侧面之中,只将第一侧面207a作为锥面,而第二侧面207b为相对于凹部205呈基本垂直的面。因此,带轴202以及卷装带轴203的锁定状态的旋转的阻力,可以根据使带轴旋转的方向而使之改变。也就是,当向离合部207的锥面(第一侧面207a)与接合爪221接合的方向旋转时,与向离合部207的第二侧面207b与接合爪221接合的方向旋转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旋转。
当色带盒在没有安装在热转印打印机上的状态下发生色带松弛时,使用者必须自己缠绕卷装带轴部。在这样的状态中,通过采用上述的离合部的构成,促使使用者只向一个方向旋转色带,可以容易地解决色带201的松弛问题。
而且,如图8所示,设置着对应卷装带轴203的贯通孔216的边缘的倾斜面216a。通过这个倾斜面216a,在色带盒没有安装到热转印打印机的状态下旋转卷装带轴203时,可以使使用者的手指方便地接触从色带盒本体204的底壁210中露出的卷装带轴203的一部分。由此,当色带松弛时就能够容易地旋转卷装带轴203。
而且,在图8中,表示了只将倾斜面216a设置在对应卷装带轴203的贯通孔216上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对应带轴202的贯通孔216上设置。
图13是其它的色带盒的俯视图。如在这个图中所示的色带盒304那样,也可以在色带盒本体的两侧部中,切开侧壁211而形成开口部224。该开口部224,以可以插拔内部的色带带轴202与卷装带轴203的尺寸形成。因此,可以自由拆装由色带带轴202和卷装带轴203构成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即,当安装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时,先使劲按住挡板215的按压部222,使短轴部220向上浮起,并从所述开口部224插入色带带轴202或卷装带轴203并收容到收容部212内,然后放下挡板215的短轴部220即可。与此对应,当取出内部的色带带轴202或卷装带轴203时,也同样地先使劲按住挡板215的按压部222,使短轴部220向上浮起,并从所述开口部224拔出色带带轴202或卷装带轴203即可。
图14是其他的色带盒的俯视图。图14所示的色带盒本体404,与图13所示的色带盒本体同样具有开口部224a、224b,但是在插拔带轴202的开口部224a附近的底壁上,形成凸条225。通过设置凸条225,可以减轻在插拔带轴时,带轴与色带盒本体的底壁之间的接触阻力,可以使色带的交换进行得更容易。除去凸条225外,图14所示的色带盒本体404,与图8~图13所示的色带盒本体204、304一样,因此省略对其详细记述。另外,在图14中,表示了在开口部224a侧只设置三根凸条225的例子,但是对突条的形状、配置以及根数没有特殊的限定。而且,也可以在卷装带轴203侧的开口部224b的底壁上设置突条。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例,在这个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改变,不言而喻这个发明也涉及到这些改变。
本申请,基于2002年2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2002-054824)以及2002年2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2002-054825),其内容作为本发明的参考。
(产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以及色带盒中,色带201安装到色带盒本体204中,因此向热转印打印机装入时,只要将设置在热转印打印机上的旋转轴226插入形成于所述色带盒本体204的底壁210上的贯通孔216地装入即可。所以色带201的处理很容易,装入特性也不错。
而且,当挡板与色带盒的上壁形成为一体时,可以用最少的部件数消除色带在非安装状态时发生的松弛。
进而,当在色带盒本体204的侧部形成开口部时,可以只交换被带轴202卷装的色带201,因此也可以作为带轴卷装方式而采用。由此,处理简单,同时单价也很便宜,废弃的部分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小,并且既可以应用色带盒方式又可以应用带轴卷装方式。
而且,在本发明的热转印打印机的色带盒保持机构中,第二滑动部件与第一滑动部件一起移动并与色带盒接合。由此,安装于热转印打印机上的色带盒,可以被第二滑动部件牢固地保持。
Claims (3)
1.一种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其特征在于:由
筒部;
形成于所述筒部内部的中心孔;
形成于所述筒部上端的凹部;和
突出设置在所述凹部上,上端与带轴的上端大致一致,并从所述中心孔呈放射状设置,具有锥面的多个离合部构成,
所述离合部分别具备:
作为所述锥面而形成的第一侧面;和
作为相对于所述凹部基本呈垂直的面而形成的第二侧面,
通过使位于带轴上端侧的前端部的壁厚比位于所述凹部侧的基端部薄,使所述带轴中心侧部分的壁厚比带轴外周侧部分的壁厚薄,从而使所述离合部的锥面相对于所述凹部的垂直方向倾斜,
所述筒部具备形成于内面的纵方向的突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凸缘,
在所述筒部的外面形成小径部。
3.一种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带轴和第二带轴构成,其中第一带轴,由
第一筒部;
形成于所述第一筒部的内部的第一中心孔;
形成于所述第一筒部的上端的第一凹部;
形成于所述第一筒部的内面的纵方向的突条;和
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上,上端与所述第一带轴的上端大致一致,并从所述第一中心孔呈放射状设置,具有第一锥面的多个第一离合部构成,
所述第一离合部各自具备:
作为所述第一锥面而形成的第一侧面;和
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凹部基本呈垂直的面而形成的第二侧面,
通过使位于第一带轴上端侧的第一前端部的壁厚比位于所述第一凹部侧的第一基端部薄,使所述第一带轴中心侧部分的壁厚比第一带轴外周侧部分的壁厚薄,从而使所述第一离合部的第一锥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垂直方向倾斜,
其中第二带轴,由
第二筒部;
形成于所述第二筒部的内部的第二中心孔;
形成于所述第二筒部的上端的第二凹部;
形成于所述第二筒部的内面的纵方向的突条;和
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部上,上端与所述第二带轴的上端大致一致,并从所述第二中心孔呈放射状设置,具有第二锥面的多个第二离合部构成,
所述第二离合部各自具备:
作为所述第二锥面而形成的第一侧面;和
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二凹部基本呈垂直的面而形成的第二侧面,通过使位于第二带轴上端侧的第二前端部的壁厚比位于所述第二凹部侧的第二基端部薄,使所述第二带轴中心侧部分的壁厚比第二带轴外周侧部分的壁厚薄,从而使所述第二离合部的第二锥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凹部的垂直方向倾斜,
在所述第二筒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凸缘,
在所述第二筒部的外面形成小径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054825A JP4378911B2 (ja) | 2002-02-28 | 2002-02-28 | 熱転写用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
JP54824/2002 | 2002-02-28 | ||
JP2002054824A JP2003251902A (ja) | 2002-02-28 | 2002-02-28 | 熱転写印字機の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保持機構 |
JP54825/2002 | 2002-02-28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710005103 Division CN101003218A (zh) | 2002-02-28 | 2003-02-28 | 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及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 |
CNB2007100051022A Division CN100558562C (zh) | 2002-02-28 | 2003-02-28 | 热转印用色带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2811A CN1612811A (zh) | 2005-05-04 |
CN1323850C true CN1323850C (zh) | 2007-07-04 |
Family
ID=2776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8019426A Expired - Lifetime CN1323850C (zh) | 2002-02-28 | 2003-02-28 | 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及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KR (2) | KR20050042202A (zh) |
CN (1) | CN1323850C (zh) |
AU (1) | AU2003211545A1 (zh) |
TW (1) | TWI225830B (zh) |
WO (1) | WO20030723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34035B2 (en) | 2010-07-29 | 2014-05-27 | Brady Worldwide, Inc. | Media cartridge with shifting ribs |
US9108449B2 (en) | 2010-07-29 | 2015-08-18 | Brady Worldwide, Inc. | Cartridge assembly with edge protector |
US8395647B2 (en) | 2010-07-29 | 2013-03-12 | Brady Worldwide, Inc. | Printer with pivotable platen |
US9102180B2 (en) | 2010-07-29 | 2015-08-11 | Brady Worldwide, Inc. | Cartridge assembly with ribbon lock |
US8714471B2 (en) | 2010-07-29 | 2014-05-06 | Brady Worldwide, Inc. | Friction core brake |
JP5654504B2 (ja) * | 2012-01-23 | 2015-01-14 |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 印字装置 |
JP6297514B2 (ja) * | 2015-03-19 | 2018-03-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GB201513537D0 (en) | 2015-07-31 | 2015-09-16 |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 Tape support arrangement |
USD930072S1 (en) * | 2020-11-17 | 2021-09-07 | Zhuhai Boyeezon Technology Co., Ltd | Label tape cassette |
JP1705408S (ja) * | 2021-05-14 | 2022-01-19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87358A (en) * | 1984-05-15 | 1987-08-18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Transfer material holding cassette including core rotation inhibiting means |
JPS63283971A (ja) * | 1987-05-16 | 1988-11-21 | Hitachi Maxell Ltd | 感熱転写体用カ−トリッジ |
JPH0732713A (ja) * | 1993-07-23 | 1995-02-03 | Fujicopian Co Ltd | 回転体の逆転防止機構 |
JPH11157192A (ja) * | 1997-11-26 | 1999-06-15 | Alps Electric Co Ltd | 熱転写プリンタ用リボンカセット |
JP2000141799A (ja) * | 1998-11-10 | 2000-05-23 | Max Co Ltd | リボンコア |
CN1313198A (zh) * | 1992-10-13 | 2001-09-1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盒与打印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8160U (ja) * | 1984-06-22 | 1986-01-18 | 株式会社 セコニツク | サ−マルラインプリンタ |
JPS61133356U (zh) * | 1985-02-07 | 1986-08-20 | ||
JPS63163954U (zh) * | 1987-04-14 | 1988-10-26 | ||
JP2577972B2 (ja) * | 1988-09-26 | 1997-02-05 |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固定機構 |
JPH0362860U (zh) * | 1989-10-25 | 1991-06-19 | ||
JP2884381B2 (ja) * | 1993-02-05 | 1999-04-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字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印字テープの逆転防止方法およびその解除方法 |
JP3272632B2 (ja) * | 1996-04-05 | 2002-04-08 | 長野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 熱転写プリンタ |
-
2003
- 2003-02-27 TW TW092104471A patent/TWI225830B/zh active
- 2003-02-28 CN CNB038019426A patent/CN132385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2-28 KR KR1020057004854A patent/KR2005004220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02-28 WO PCT/JP2003/002371 patent/WO200307236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2-28 KR KR1020047010423A patent/KR10054541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2-28 AU AU2003211545A patent/AU200321154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87358A (en) * | 1984-05-15 | 1987-08-18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Transfer material holding cassette including core rotation inhibiting means |
JPS63283971A (ja) * | 1987-05-16 | 1988-11-21 | Hitachi Maxell Ltd | 感熱転写体用カ−トリッジ |
CN1313198A (zh) * | 1992-10-13 | 2001-09-1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盒与打印装置 |
JPH0732713A (ja) * | 1993-07-23 | 1995-02-03 | Fujicopian Co Ltd | 回転体の逆転防止機構 |
JPH11157192A (ja) * | 1997-11-26 | 1999-06-15 | Alps Electric Co Ltd | 熱転写プリンタ用リボンカセット |
JP2000141799A (ja) * | 1998-11-10 | 2000-05-23 | Max Co Ltd | リボンコ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50042202A (ko) | 2005-05-04 |
CN1612811A (zh) | 2005-05-04 |
TW200400124A (en) | 2004-01-01 |
KR20040087313A (ko) | 2004-10-13 |
AU2003211545A1 (en) | 2003-09-09 |
KR100545412B1 (ko) | 2006-01-24 |
TWI225830B (en) | 2005-01-01 |
WO2003072366A1 (fr) | 2003-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58562C (zh) | 热转印用色带盒 | |
CN1323850C (zh) | 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及用于卷装色带的带轴组 | |
CN1203999C (zh) | 热转印打印机用色带盒 | |
KR19990014291A (ko) | 테이프 카트리지 및 테이프 인쇄 장치 | |
US6224276B1 (en) | Ink ribbon cartridge including ink ribbon damaging means and rotation direction restricting means | |
CN1490166A (zh) | 记录装置 | |
CN1177735C (zh) | 包装结构及被包装的用纸 | |
US5469789A (en) | Printing sheet making and printing apparatus | |
EP3378819B1 (en) | Bobbin for thermal transfer sheet or image-receiving sheet, bobbin and sheet combination, and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 |
CN1572684A (zh) | 供纸盘和具有该盘的打印机 | |
CN1765717A (zh) | 设有边缘引导件的进给器 | |
CN1411999A (zh) | 色带盒以及采用该色带盒的热敏打印机 | |
CN1139495C (zh) | 色带盒 | |
CN201336109Y (zh) | 无底标签纸 | |
CN1223199A (zh) | 喷墨打印机中用于输送记录纸的装置 | |
CN1775536A (zh) | 热转印印刷机 | |
CN106394005A (zh) | 一种无底纸打印机通道系统 | |
CN2827974Y (zh) | 用纸托盘 | |
CN222610734U (zh) | 一种印刷机的版辊轴固定夹具 | |
CN212981842U (zh) | 一种用于印刷品印刷的导向机构 | |
CN1576038A (zh) | 纸张传送机构 | |
EP3357848A1 (en) | Bobbin for thermal transfer sheet or image receiving sheet, combined body of bobbin and sheet, and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 |
CN1577402A (zh) | 票类发售装置 | |
JP2005343020A (ja) | プリンタ | |
CN205705781U (zh) | 打印机及其传送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