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7216A - 电信系统和呼叫的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信系统和呼叫的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17216A CN1317216A CN99810591A CN99810591A CN1317216A CN 1317216 A CN1317216 A CN 1317216A CN 99810591 A CN99810591 A CN 99810591A CN 99810591 A CN99810591 A CN 99810591A CN 1317216 A CN1317216 A CN 13172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criber board
- positional information
- mobile radio
- radio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71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772 mu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057322 Synechocystis sp. (strain PCC 6803 / Kazusa) Methionine aminopeptidase C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616 trans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9—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91—Fixed mobile con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30—Determin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a subscrib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在通信系统里建立呼叫的一种方法,以及通信系统里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的交换装置。第二个用户台发送请求获得第一个用户台的位置信息的一个请求给通信系统。然后,通过位置信息提取装置,从第一个用户台连接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中提取位置信息。通过位置信息提供装置将提取出来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由于跟第一个移动台没有建立任何无线电路径,所以为了提供位置信息而占用的资源可以最小。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连接的通信系统,还涉及在通信系统中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建立呼叫连接的一种方法,其中第一个用户台是一个移动台,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第二个用户台跟一个通信网连接,这个通信网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还涉及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连接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交换装置,其中第一个用户台是一个移动台,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第二个用户台跟一个通信网连接,这个通信网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
发明背景
图5说明符合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标准的典型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组成。这样一个通信系统常常被分成一个交换子系统NSS和一个基站子系统BSS。交换子系统NSS包括一个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一个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多个访问位置寄存器VLR以及移动交换中心MSC。为了清楚起见,只画出了两个移动交换中心MSC和一个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基站子系统BSS包括无线电收发信机和用来连接无线电收发信机的交换中心这样的设施。图5所示的网络被简化了,为了清楚起见,基站子系统BSS的细节被省略了。为了将这样的通信系统跟另一个通信系统连接起来,提供了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这个GMSC用来确定通信系统里当前为移动用户台MS提供服务的MSC/VLR,并将呼叫接续给这个移动台MS。
为此目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跟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连接,其中储存了用户信息和移动信息,使进来的呼叫能够被接续到移动台MS。网络操作员对用户数据进行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里进行的。
由图5可见,GSM网络包括多个移动交换中心MSC,每一个都覆盖预定数量的小区,每个小区都覆盖移动台MS能够在其中移动的一个服务区。为此,每个移动交换中心MSC都跟一个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连接。当一个漫游移动台进入分配给某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的一个服务区时,这个移动交换中心MSC通知有关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告诉它移动台MS到了。
为了将呼叫接续给移动台MS,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还跟移动交换中心MSC连接,通过这个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台可以获得服务。移动交换中心MSC为这一移动交换中心覆盖的移动台MS提供必需的交换功能。特别是移动交换中心MSC能够监视它的移动台的移动,并管理处理和更新位置注册更新程序必需的资源。在所述移动交换中心MSC里能够获得相应移动台MS的位置信息,它们储存在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里。归属位置寄存器总是包括移动台MS当前所在小区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或者移动交换中心的地址。如果移动台MS位于不是它的归属GSM网络的另一个GSM网络里,移动台MS这个归属GSM网络里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就包括指向另一个网络的HLR的另一个GSM网络的地址。
对应于物理设备的基站子系统BSS为叫做小区的划定地理区域提供覆盖,在图5里用六边形表示。每一个基站子系统BSS都包括跟移动台MS通信所必需的设备,比方说多个交换中心(没有画出)。从功能上讲,基站子系统BSS提供由基站控制器BSC完成的控制功能,以及由基站收发信机系统BTS完成的发射功能(这两个都没有画出)。基站收发信机系统BTS对应于覆盖每一个小区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基站子系统能够为几个小区提供服务,因为它可以有多个基站收发信机系统BTS。
现有技术
在图5所示按照上述方式工作的传统GSM网络里,有网络信息说明移动台MS的当前位置。然而,这些网络信息储存在GSM网络内部。
WO 96/25830公开了一种传统通信系统。为了确定所述通信系统里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移动台的位置,这个通信系统建立起由一个位置处理器产生的呼叫连接。为了确定移动台的位置而建立的这种连接叫做模拟呼叫连接。在这个模拟呼叫连接里,在位置处理器和所述移动台之间建立一个呼叫连接。因此,必须在这个移动台跟为这个移动台暂时所处区域提供服务的最近的或者最合适的基站之间建立一条无线电路径。这个位置处理器包括移动台类别和用于模拟呼叫连接的用户台。当系统已经将一则寻呼消息发送给所述移动台时,或者在所述移动台已经针对这一寻呼消息发送了一个响应以后,这一模拟呼叫连接被释放。这一响应用于确定这个移动台所处的小区。所谓的移动台的时间提前可以用于获得这个移动台在小区内更加精确的位置。
US 5625668公开了另一种传统的通信系统,它采用一种查询系统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请求获得一个用户台的位置信息的主叫用户首先访问一个数据库处理设备。这个数据库处理设备通过最近的蜂窝台访问移动台。必须在最近的蜂窝台和移动台之间建立一条无线电路径。然后,通过安装在所述移动台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来确定移动台的当前位置。这样获得的位置信息被通过所述无线电路径发射给最近的蜂窝台,然后进一步发射给数据库处理设备,再将这些位置信息转发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
在WO 96/25830和US 5625668公开的传统通信系统里,必须访问移动无线电通信网里的移动台。因此,发出请求的用户台每次请求获得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的时候,都必须在最近的蜂窝台和相应的移动台之间建立无线电路径,使得这条无线电路径要承担很重的信令负荷。因此,对移动台位置信息的请求跟呼叫连接一样要消耗相同的资源。“资源消耗”这个术语指的是在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跟移动台建立呼叫而必须占用的装置,也就是必须使用的装置。由于小区内无线电路径条数是有限的,在一个小区内能够同时处理的呼叫的个数也是有限的。一个小区里同时处理的实际的呼叫的个数因为请求获得这个小区内移动台的位置信息的请求个数而减少。
发明目的
考虑到上述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将网络内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小。
目的的解决方法
为了这一目的,采用了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其中第一个用户台是一个移动台,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包括位置信息提取装置,用于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中提取第一个移动台在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的位置信息,还包括位置信息提供装置,用于响应请求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请求,提供所述位置信息给第二个用户台。
这样,对移动台位置信息的这一请求不会占用网络资源就是本发明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里,第二个用户台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相连,或者跟连接到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的一个交换电话网相连,或者跟连接到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的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相连。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封塞装置,用于禁止所述位置信息提供装置提供第一个用户台的位置信息给第二个用户台。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地理区域确定装置,用于确定第一个用户台是不是位于某一地理区域内。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案包括路由选择装置,用于根据地理区域确定装置确定的结果的基础之上将呼叫建立请求传递给第一个用户台,从而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建立呼叫。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里,第一个和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一部分,所述交换电话网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者任何其它数据网。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里,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里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说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交换中心的位置,或者跟这个交换中心有关的数据库的位置,或者第一个用户台所处无线电小区的位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案包括位置信息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转换成地理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里,所述位置信息转换装置用于将位置信息转换成全文本信息,或者转换成有关地理区域的一个地图,说明第一个用户台的当前位置。
为了本发明的目的,进一步采用了一种方法,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建立呼叫,其中第一个用户台是一个移动台,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包括从第二个用户台接收获得第一个用户台的位置信息的请求的步骤,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提取位置信息,说明第一个用户台当前位置的步骤,以及将提取出来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方法实施方案还包括在所述位置信息的基础之上,确定第一个用户台是不是位于预定地理区域内的步骤,以及如果这个移动台在这个预定地理区域内,就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建立呼叫的步骤。
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禁止将所述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的步骤。
本发明的方法的再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将所述位置信息转换成地理信息的步骤。
为了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移动通信系统的交换装置,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其中第一个用户台是一个移动台,跟第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包括位置信息提取装置,用于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中提取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第一个用户台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提供装置,用于响应请求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请求,将第一个用户台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
在本发明中交换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里,第二个用户台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或者跟连接到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的一个交换电话网连接,或者跟连接到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的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
本发明中交换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封塞装置,用于禁止所述位置信息提供装置将第一个用户台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
本发明中交换装置的再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地理区域确定装置,用于确定第一个用户台是不是位于预定地理区域以内。
本发明中交换装置的又一个实施方案包括一个路由选择装置,用于在地理区域确定装置确定的结果的基础之上,将呼叫建立请求传递给第一个用户台,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建立呼叫。
在本发明中交换装置的再一个实施方案里,第一个和第二个无线电通信网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一部分,所述交换电话网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者任何其它数据网。
在本发明中交换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里,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能够获得的网络信息说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的一个交换中心或者跟这个交换中心有关的数据库或者第一个用户台所处无线电小区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交换装置的又一个实施方案里,包括位置信息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转换成地理信息。
在本发明中交换装置的再一个实施方案里,所述位置信息转换装置将所述位置信息转换成全文本信息,或者转换成有关地理区域的一个地图,说明第一个用户台的当前位置。
在再一个实施方案里,本发明的交换装置是GSM网络中的一个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
从后面的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看出更多的实施方案和本发明的改进方法。
附图简述
通过参考附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会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和本发明的优点。在这些附图中,
图1说明本发明中在第一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的通信系统的第一个实施方案;
图2说明本发明中在第一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的通信系统的第二个实施方案;
图3a、b说明本发明中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连接的图2所示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工作流程图;
图4说明本发明中在第一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的通信系统的第三个实施方案;
图5说明传统GSM网络的基本结构。
第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位置信息提取)
图1说明本发明中在第一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的通信系统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数字2指的是第一个移动台。第一个移动台2和第二个移动台3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连接。第三个移动台5跟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8连接。第四个用户台跟交换电话网7连接。在图1里为了简单起见,省略了网络的细节。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里的通信系统还包括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和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第一个和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和8、交换电话网7、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和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被互相连接起来。虽然图1说明位置信息提取装置的时候针对的是两个网络,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使用这些网络,而是完全能够只针对一个网络工作(后面将介绍)。
第一个和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和8可以是任何一种公共或者专用陆地移动网PLMN或者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一部分。交换电话网7可以是一个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者任何其它数据网。
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和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最好是在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的一个交换装置里。
已经指出,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和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都可以放在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的其它单元里,比方说放在支持所述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跟其它通信网连接的连接交换中心里,在用于储存用户信息的中心数据库里,用于完成交换功能,负责管理呼叫的一个管理交换中心里,或者用于临时储存用户台的用户信息,完成交换功能,负责跟所述临时数据库连接的呼叫的管理的一个临时数据库里,或者在用于跟移动台通信的一个基站交换中心里。
下面将通过实例介绍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里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例如,假设第四个用户台4请求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发送要求获得位置信息的一个请求以及第一个移动台2的标识给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这个标识符可以是第一个移动台2的被叫号码、第一个移动台2在通信网里的注册名称或者能够用于识别第一个移动台2的任何其它标识符。
从第四个用户台4收到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的请求的时候,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中提取包括第一个移动台2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
这一网络信息包括一个参数,说明例如这个网络的名称。这个网络名称本身可以作为粗略的位置信息。单独从这个网络名称有可能推断例如第一个移动台当前在哪一个国家。A1表示例如澳大利亚,D1或者D2表示德国,I TIM或者I OMNITEL表示意大利。这个参数还可以说明第一个移动台2当前所处的具体无线电小区或者服务区的位置,或者当前正在为第一个移动台2提供服务的交换中心或者无线电收发信机台的位置。这个交换中心可以是连接交换中心,或者管理交换中心。这个参数也可以说明|临时数据库的位置,或者当前为这个移动台提供服务的基站交换中心的位置。
然后将提取的位置信息转发给所述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4。
除了第四个用户台4将数据请求发送给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使这个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提取位置信息以外,还可以在第一个实施方案的另一种方式中,让第四个用户台4将所述请求发送给位置信息提供装置。在这种方式中,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访问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后者从通信系统或者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里提取所述位置信息,并将提取的位置信息提供给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然后,所述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将位置信息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4。
在第一个实施方案的又一种方式里,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包括一个位置信息存储器。如果所述位置信息储存在这个位置信息存储器里,这个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就可以用于经常性地、在特定的时刻或者当位置信息发生改变的时候提供提取的位置信息给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然后,从第四个用户台收到请求的时候,这个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就可以将提取的位置信息直接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4。
如果第二个移动台3或者第三个移动台5请求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跟第四个用户台4请求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的过程相似。
如上所述,已经指出,为了将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移动台3,让交换电话系统7和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8分别包括第四个用户台4和第三个移动台5是不必要的。如果第四个用户台4请求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或者第二个移动台3的位置信息,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8就可以被省略。如果第三个移动台5请求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或者第二个移动台3的位置信息,包括第四个用户台的交换电话网7就可以被省略。
如上所述,既然原则上在第一个移动台2,也就是所考虑的移动台,和第四个用户台4,也就是发出请求,要求提供所述移动台的位置信息的用户台,之间没有建立任何无线电路径,就达到了降低资源消耗的目的。
第二个实施方案
图2和图3说明本发明中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提供呼叫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第二个实施方案。
用户台2、3、4和5的布局,第一个和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和8、交换电话网7、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和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的布局,跟参考图1所介绍的第一个实施方案里的布局相似。在图2里,为了清楚起见,省去了通信网络6、7和8的细节。
在图2里,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是在第四个用户台4请求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中介绍的。除了第四个用户台4请求获得所述位置信息以外,第二个移动台3或者第三个移动台5也可能请求获得所述位置信息,而不会改变图2所示的布局。
除了第一个移动台2和第四个用户台4以外,图2中所有的单元最好都包括在通信系统中一个交换中心里。这个交换中心最好是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的交换中心。
假设包括第一个移动台2的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是一个GSM网络,第一个实施方案中描述的连接交换中心等同于GSM中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中心数据库等同于GSM中的归属位置寄存器,管理交换中心等同于GSM中的移动交换中心MSC,临时数据库等同于GSM中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基站交换中心是基站子系统BSS中的一个交换中心。于是,除了第一个移动台2和第四个移动台4以外,图2描述的所有单元最好都放在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或者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里。然而,为了将本发明的原理改变成某种GSM网络的结构或者具有相似结构的另一种网络,有可能将图2所描述的单元单独放在信关移动交换中心、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移动交换中心MSC或者基站子系统BSS的交换中心里,只有第一个移动台2和第四个用户台4除外。
在图2里,跟参考图1描述的单元相似的单元都用相同的引用数字表示,省去了对它们的描述。图2画出了第一个移动台2、第四个用户台4、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和用于禁止所述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提供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给第四个用户台4的封塞装置11。启动这个封塞装置11来防止将位置信息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4,或者关闭它,从而允许第一个移动台2提供位置信息给第四个用户台4。这样就使第一个移动台2能够防止将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4。在第二个实施方案的一个变种里,可以启动这个封塞装置11来防止提供位置信息,或者通信系统可以关闭它,作为为顾客提供的特殊服务,也就是为这个系统的用户或者第一个移动台2的用户。
图2还说明确定第一个移动台2是不是位于一预定地理区域内的地理区域确定装置12。在第二个实施方案的一个变种里,所述通信系统、第一个移动台2或者第四个用户台4都拥有定义预定地理区域的装置。于是,这个预定地理区域可以由通信系统自己定义,或者由第一个移动台2的用户定义,或者由请求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第四个用户台4定义。
在所述预定地理区域是由第一个移动台2中用于定义预定地理区域的装置定义的情况下,只有在第一个移动台2处于这个预定地理区域内的时候,才允许将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提供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4。如果发现它在预定地理区域以外,就不给发出请求的第四个用户台4提供任何位置信息。而在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另一个变种里,可以在所述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或者地理区域确定装置12里提供消息提供装置,用来提供消息给发出请求的第四个用户台4,说明第一个移动台2位于预定地理区域以外。
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当第一个移动台2位于特定预定地理区域内,比方说在某个镇子里的时候,使用第四个用户台4的用户才对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感兴趣。于是,这个预定地理区域可以由第四个用户台4来定义,并且只有当第一个移动台2位于这个预定地理区域内,也就是在这个镇子里的时候,才将位置信息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
通过在所述通信系统内自己定义预定地理区域,只有在用户台在通信系统的某个部分内的时候,才提供位置信息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这个部分可以是一个小区,一个交换中心管理的一组小区,一个特定的网络管理区域或者一个特定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因此,提取位置信息增加的成本可以通过限制传输线路的使用而加以限制。如果第二个实施方案的下一个变种里,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位于GSM网络的基站子系统BSS里,以及位置信息提供装置位于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里,这样做特别有用。其原因将在下面描述。
发出请求的用户台--在这里是第四个用户台4--发送请求获得位置信息的请求和所述移动台的标识符给这个移动台的归属GSM网络,在这个实例里,这个移动台是第一个移动台2。这个归属GSM网络是所述移动台连接注册的GSM网络。归属GSM网络里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包括提供这一通信业务所必需的所述移动台的所有信息。它至少还包括为所述移动台当前所在区域提供服务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或者移动交换中心MSC的地址信息。在最坏的情况下,当移动台正在另一个GSM网络里漫游的时候,这个归属GSM网络里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只包括另一个GSM网络的地址。这种最坏的情况将在下面讨论。
收到对位置信息的请求时,归属GSM网络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里的位置信息提供装置跟归属GSM网络里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联系,接收信息说明下一步要跟哪一个访问位置寄存器VLR移动交换中心MSC或者GSM网络联系。然后,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移动台正在这另一个GSM网络里漫游,归属GSM网络里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跟这另一个GSM网络里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联系。接下来,这另一个GSM网络里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联系相应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从中获得有关下一步要联系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或者移动交换中心MSC的信息。于是,这个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联系相应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或者移动交换中心,它说明基站子系统BSS里相应的交换中心里包括所述位置信息提取装置。通过将例如位置信息的提供限制在这种情况中,当移动台位于归属GSM网络时,可以避免上述信令负荷,获取位置信息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可以得到限制。
图2还画出了路由选择装置13,它被用于根据地理区域确定装置12的确定结果,将呼叫建立请求传递给第一个移动台2,在第一个移动台2和第四个用户台4之间建立呼叫。这个路由选择装置只用于当地理区域确定装置认为第一个移动台2在预定地理区域内的时候才建立呼叫。这样,就有可能提供一个服务给第四个用户台4的用户,其中只有当第一个移动台2位于特定预定区域内的时候才能跟第一个移动台2建立呼叫。对于限制呼叫成本,这样做是有利的。
图2还画出了用于将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提取的位置信息转换成地理信息的位置信息转换装置15。这个位置信息转换装置15可以用于将位置信息转换成描述第一个移动台2在通信系统内的地理位置的全文本,或者转换成说明其当前位置的有关地理区域的地图。
图2还画出了一个中心存储器14,用于储存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提取的位置信息。这样就可以集中储存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提取的位置信息。储存在中心存储器14里的位置信息可以由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经常性地更新,或者当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改变时更新。这样安排好以后,提供位置信息给发出请求的第四个用户台4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显著地缩短。
尽管说明的时候考虑了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但是,这个中心存储器14也可以跟位置信息转换装置15放在一起,用来储存已经转换过去的位置信息,或者跟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放在一起,用来储存要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4的位置信息。
下面将参考图3描述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工作过程。图3画出了一个流程图,说明参考图2描述的本发明中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工作过程。
在图3所示流程图的步骤10里,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收到请求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的一个请求。这个位置信息请求可以来自跟图1所示交换电话网7连接的第四个用户台4,来自跟连接第一个移动台2的同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连接的第二个移动台3,或者跟图1所示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8连接的第三个移动台5。在步骤11里,位置信息提取装置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能够获得的网络信息里提取位置信息。所述网络信息包括一个参数,说明例如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自己的名称。这个参数可以进一步地说明关于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更加具体的信息,比方说分配给第一个移动台2所处多个小区的交换中心或者数据库的位置。这个参数也可以说明跟第一个移动台2联系的具体小区或者无线电发射机的位置。
这个参数可以具有分配给上面相应单元的编号的格式,但也可以是这个单元所处城市或者区域的名称。
如果这个参数具有编号的格式,就可以通过查表方式很容易地将它转换过去,使非专业人员也能看懂。
在步骤12里,判断是否能够获得第一个移动台2的位置信息。这最好是由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或者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2来进行,但也可以由图2所示任何一个其它单元来进行,除了用户台2和4以外。如果无法获得任何位置信息,这一操作就进入步骤19,将一则消息发送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在这一实例中这个用户台是第四个用户台4,这一消息说明不能提供任何位置信息,或者无法跟第一个移动台2取得联系。这一消息最好是由位置信息提供装置9来发送。这种情况出现在这个移动台关机时候。如果在步骤12里认定能够获得第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这一流程就进入步骤13。
在步骤13里判断位置信息的格式是否适合提供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例如,包括第一个用户台所处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的相应小区的编号的位置信息只对不了解这些小区的具体编号方式的用户不合适。这最好是由所述位置信息转换装置15来完成,但也可以由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来完成。如果在步骤13里认定这个位置信息的格式不合适,用户很难理解它的含义,操作就进入步骤14,其中,位置信息被转换成说明跟有关地理区域有关,当前位置的全文本信息或者地理信息。如果已经转换了位置信息,或者如果在步骤13里认定格式适合于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4,操作就进入步骤15,其中要提供给第四个用户台4的位置信息储存在中心存储器14里。不得不指出,存储步骤也可以在步骤11里提取完位置信息以后或者在步骤14里转换完位置信息以后立即进行。于是,操作进入步骤16。
在步骤16里判断是否启动了呼叫限制。这最好是由路由选择装置13来完成。如果已经启动了呼叫限制,那么,只有当地理区域确定装置12认为第一个移动台2位于预定地理区域之内时,这个路由选择装置13才将呼叫接续给第一个移动台2。因此,在步骤20里确定第一个移动台2是不是位于这个预定地理区域内。如上所述,这个预定地理区域可以通过请求用户台来确定,在这个实例里,这个用户台是第四个用户台4,由第一个移动用户台2或者通信系统自己来确定,分别包括定义预定地理区域的装置。如果第一个移动用户台2位于预定地理区域以外,操作就进入步骤21,其中的消息被提供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说明第一个移动台2位于预定地理区域以外,或者无法取得联系。如果在步骤20里认定第一个移动台2位于预定地理区域以内,这个路由选择装置13就在步骤S22里跟第一个移动台2建立呼叫。
如果在步骤16里确定呼叫限制已经启动,操作就进入步骤17,其中判断是否封塞将位置信息提供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在这个实例里,这个用户台是第四个用户台4。如果封塞装置11没有封塞,操作就进入步骤18,将位置信息提供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也就是这个实例里的第四个用户台4。然后,发出请求的用户台的用户决定是否呼叫第一个移动台。如果在步骤17里认定位置信息的提供被封塞了,操作就进入步骤19,位置信息提供装置9发送一则消息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比方说“没有位置信息”或者“位置信息的提供被封塞”。
必须指出,上述操作既可以在建立呼叫连接之前进行,也可以在呼叫连接的建立过程中进行,还可以在呼叫连接期间进行。如果上述操作是在呼叫连接期间进行的,就可以省去步骤16。如果上述操作是在呼叫连接的建立过程中进行的,步骤22就改成其中的消息被发送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说明第一个移动台2位于预定地理区域内。这一消息最好是由位置信息提供装置9发送的。
第三个实施方案(在GSM网络中的应用)
下面参考图4介绍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里,利用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方案公开的本发明的原理被用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每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都包括一个中心数据库(例如GSM网络里的HLR),其中包括用户的各种信息,比方说注册限制、注册的业务、辅助业务激活的状态或者管理计费信息所需要的信息。在GSM网络里,存在同样的信息,再加上专用信息,比方说跟保密功能有关的信息。
只要涉及到位置管理,所有通信系统的目的都是考虑进移动台的移动,为了将呼叫接续到移动台而做好准备。为此,网络必须记住每一个移动台是否在某个地方(也就是说它要注册),如果是这样,还要记住它在哪个位置。这一网络信息至少应当足以将呼叫接续到为相应移动台提供服务的管理交换中心,在GSM网络里,也就是负责这一通信的移动交换中心MSC。
除此以外,在多数通信系统里(也在GSM里),关于移动台的位置有更加准确的网络信息,以便将寻呼限制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进行。
现在,本发明的原理是从通信系统中已经有的网络信息中提取说明某一移动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提取出来的这一位置信息提供给请求获得这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的用户台。然后,发出请求的用户台的用户就能够在所述位置信息的基础之上决定是否呼叫这个移动台。
如上所述,符合GSM标准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它等价于参考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介绍的连接交换中心,将它跟其它网络连接起来,比方说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这样的交换电话网或者数据网。GMSC跟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相连接,其中储存了两种信息:用户信息和移动信息,使进来的呼叫能够被接续到移动台。这一移动信息至少说明为移动台当前所处小区提供服务的移动交换中心MSC的位置。网络操作员对移动台数据的所有管理操作都是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里进行的。
如果移动台从一个位置区(一组小区)漫游到另一个位置区,MSC就记录所述位置过程,其信息储存在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里,或者保存在MSC里。如果移动台漫游到一组小区组成的一个位置区外面,对应的移动交换中心MSC就将所述变化告诉这个移动台所属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如果新的移动台进入一个位置区,相应的MSC就通知相应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说明现在是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在负责跟这一新的移动台建立通信连接,也就是呼叫连接。
因此,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至少包括关于这个位置区或者当前为这个移动台提供服务的移动交换中心MSC的网络信息。这一网络信息可以是网络里的一个物理地址,或者是它的位置,比方说这个区域的名称或者附近城镇的名称。通过查阅表就能够很容易地将物理地址转换成用户能够看懂的位置信息。
图4给出了本发明中简化了的第三个实施方案,首先,在实际建立呼叫之前,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内的用户50请求获得GSM网络内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其次,GSM网络内的移动台60请求获得在同一GSM网络里注册的另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内的用户台50发送请求获得位置信息的一则请求和说明这个移动台的身份的标识符给这个GSM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 51。这一发射可以通过用一个专用位置信息程序扩展通用功能协议GFP,利用无连接信令业务来完成。如果发出请求的用户台还没有注册获得这项业务,使它能够请求获得某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信息移动交换中心GMSC 50就拒绝这一请求。是拒绝还是接受一个请求是由所述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 51内的请求拒绝装置61决定的。然后,这个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 51里的位置信息请求解释装置52解释这一进来的位置信息请求,并将位置信息请求转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53。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和归属位置寄存器53之间的信号传输是在必须扩展到支持这样一种功能的移动应用部分C(MAP/C)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收到这样一个请求的时候,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53内的位置信息提取装置54从储存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53的网络信息中提取出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例如,这些网络信息可以跟一个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相关,这个漫游号码是用于GSM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和正在访问的移动台之间进来的呼叫的第二个分支的漫游号码。被访问的移动交换中心MSC是这个移动台当前所在区域的移动交换中心MSC。
位置信息提取装置54从网络信息中提取的位置信息的格式常常不适合于最终用户,这个用户不了解这个GSM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的结构,也就是说,最终用户无法从这一格式直接获得所述用户台的位置信息。因此,提供了一个位置信息转换装置55,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转换成全文本或者跟相关地理区域的地图有关的地理信息,说明所述移动台的当前位置。这一转换可以通过利用一个简单的转换表通过将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变换过去来实现。如果使用的是GSM建议给出的,在GSM网络里提供的位置区信息LAI和小区全球标识(CGI),位置信息就可以很容易地转换成LAI/CGI说明的城市或者区域的名称。如果使用MSRN,就可以使用相应MSC所在城市或者区域的名称,并据此转换所述位置信息。然后由位于归属位置寄存器VLR 53里的位置信息提供装置将转换过的位置信息发射给这个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这可以通过使用扩展的MAP/C信令协议来完成。这个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 51发出一个位置信息响应,然后通过通用功能协议GFP发送给发出请求的用户50。
下面介绍GSM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内移动台如何请求获得在同一个GSM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内注册的另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用于在这个移动交换中心MSC 58和发出请求的移动台60之间的信令协议是通用功能协议GFP,这个通用功能协议被专用位置信息程序利用无连接信令业务加以扩展。这个通用功能协议GFP可以用于直接传输应用部分(DTAP)信令协议。发出请求的移动台60发出一个位置信息请求,同时将一个标识符,比方说这个移动台的主叫方号码,发送给移动交换中心MSC 58。如果发出请求的这个用户台还没有注册这一业务,让它请求获得位置信息,移动交换中心MSC 58中的请求拒绝装置62就拒绝这一请求。这个移动交换中心MSC 58包括位置信息请求识别装置59,用于识别位置信息,并利用移动应用部分MAP/D信令协议将请求转发给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53,这一协议的能力已经得到扩充,以便支持这样的功能。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53在移动台60请求获得同一GSM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另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操作,它跟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内的一个用户请求获得上述GSM无线电移动通信网内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信息这种情况下是一样的。因此,对它的说明可以省去。然后通过位置信息提供装置56,利用移动应用部分D(MAP/D)信令协议,将提取出来并转换过的位置信息发射回移动交换中心MSC 58。
在图4所示第三个实施方案的改进版中,可以提供封塞装置57,用于禁止位置信息提供装置56将移动台的位置信息提供给发出请求的用户台50或者发出请求的移动台60。如同参考图2所介绍的一样,这个封塞装置被这个用户根据被请求的是什么位置信息而启动/关闭。但是,在第三个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改进版里,这个封塞装置是由GSM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启动/关闭的。这可以作为为用户提供的一项特殊服务。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没有一个需要跟被请求获得其位置信息的移动台建立无线电连接。因此,有可能减少无线电路径的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资源的使用。
这里指出,在其它实施方案里,上述特征和方法步骤以及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征可以一起使用。
在以上描述和权利要求中给出的引用数字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进行理解,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3)
1.在第一个用户台(2)和第二个用户台(3、4、5)之间提供呼叫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一个用户台是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连接的一个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用于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提取说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第一个移动台(2)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用于响应请求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请求,将所述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3、4、5)。
2.权利要求1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二个用户台(3、4、5)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相连,或者跟连接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的交换电话网(7)相连,或者跟连接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的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8)相连。
3.权利要求1或2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封塞装置(11),用于禁止所述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将第一个用户台(2)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3、4、5)。
4.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地理区域确定装置(12),用于判断第一个用户台(2)是不是位于预定地理区域内。
5.权利要求4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路由选择装置(13),用于根据地理区域确定装置(12)的判断结果,将呼叫建立请求传递给第一个用户台(2),在第一个用户台(2)和第二个用户台(3)之间建立呼叫。
6.权利要求2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个和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是一个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一部分,所述交换电话网(7)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者一个数据网的一部分。
7.权利要求1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说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的一个交换中心,或者跟这个交换中心连接的一个数据库,或者第一个用户台(2)所在的一个无线电小区的位置。
8.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位置信息转换装置(15),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转换成地理信息。
9.权利要求8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信息转换装置(15)将所述位置信息转换成全文本,或者转换成说明第一个用户台(2)当前位置的有关地理区域的一个地图。
10.在通信系统里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建立呼叫的方法,其中第一个用户台是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连接的一个移动台,包括以下步骤:
-从第二个台接收获得第一个用户台的位置信息(S10)的一个请求;
-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中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中提取说明第一个用户台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S11);和
-将所述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S18)。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位置信息的基础之上判断第一个用户台是否位于预定地理区域(S20)内;和
-如果这个移动台位于预定地理区域内,就在第一个用户台和第二个用户台之间建立呼叫(S22)。
12.权利要求10或者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禁止将所述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S17)。
13.权利要求10~12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位置信息转换成地理信息(S14)。
14.移动通信系统的交换装置,用于在第一个用户台(2)和第二个用户台(3、4、5)之间提供呼叫,其中第一个用户台是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连接的一个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位置信息提取装置(9),用于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能够获得的网络信息提取说明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第一个用户台(2)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和
-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用于响应对所述位置信息的请求,将第一个用户台(2)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3、4、5)。
15.权利要求14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个用户台(3、4、5)跟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连接,或者跟连接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的交换电话网(7)连接,或者跟连接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的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8)连接。
16.权利要求14或者15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封塞装置(11),用于禁止位置信息提供装置(10)将第一个用户台(2)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个用户台(3、4、5)。
17.权利要求14~16之一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地理区域确定装置(12),用于确定第一个用户台(2)是不是位于预定地理区域内。
18.权利要求14~17之一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路由选择装置(13),用于在地理区域确定装置(12)判断结果的基础之上,将呼叫建立请求传递给第一个用户台(2),在第一个用户台(2)和第二个用户台(3)之间建立呼叫。
19.权利要求14~18之一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个和第二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一部分,交换电话网(7)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者数据网的一部分。
20.权利要求14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个移动无线电通信网(6)中能够获得的网络信息说明所述移动无线电通信网一个交换中心的位置,或者跟这个交换中心有关的一个数据库的位置,或者第一个用户台所在无线电小区的位置。
21.权利要求14~20之一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置信息转换装置(15),用于将位置信息转换成地理信息。
22.权利要求21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信息转换装置(15)将位置信息转换成全文本,或者转换成说明第一个用户台当前位置的相关地理区域的地图。
23.权利要求19的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装置是GSM网里的一个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9831086.2 | 1998-07-10 | ||
DE19831086A DE19831086C2 (de) | 1998-07-10 | 1998-07-10 |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17216A true CN1317216A (zh) | 2001-10-10 |
Family
ID=787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9810591A Pending CN1317216A (zh) | 1998-07-10 | 1999-07-08 | 电信系统和呼叫的建立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56831B1 (zh) |
CN (1) | CN1317216A (zh) |
AU (1) | AU5034499A (zh) |
CA (1) | CA2336621C (zh) |
DE (1) | DE19831086C2 (zh) |
GB (1) | GB2357012B (zh) |
WO (1) | WO20000035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60461B1 (en) | 1997-08-04 | 2003-05-06 | Mundi Fomukong | Authorized location reporting paging system |
JP4035803B2 (ja) * | 1999-02-19 | 2008-01-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
AU1967200A (en) * | 1999-11-23 | 2001-06-0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enabling a user to be notified of his/her positioning requests |
GB9928416D0 (en) * | 1999-12-01 | 2000-01-26 | Nokia Networks Oy |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553236B1 (en) | 2000-03-28 | 2003-04-22 | Ericsson Inc. | On demand location function for mobile terminal |
US7047019B1 (en) * | 2000-05-26 | 2006-05-16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communication signal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EP1244321B1 (en) * | 2000-11-16 | 2005-01-26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of registering posi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general calling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3949902B2 (ja) * | 2001-02-28 | 2007-07-2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位置管理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
US6757545B2 (en) * | 2001-03-01 | 2004-06-29 | Steven P. Nowak | Loc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it |
US6968195B2 (en) * | 2001-03-01 | 2005-11-22 | Openwave Systems Inc. | Enhanced PDE selection |
JP2002259383A (ja) | 2001-03-05 | 2002-09-13 | Nec Corp | 携帯電話機、及び位置検索システム、並びに位置検索方法 |
DE10160471A1 (de) * | 2001-12-10 | 2003-06-18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Herstellung von Telekommunikationsverbindunge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zwischen mit diesem verbundenen Teilnehmerstellen und/oder gesonderten Netzen |
US7647422B2 (en) * | 2001-11-06 | 2010-01-12 | Enterasys Networks, Inc. | VPN failure recovery |
US8972589B2 (en) | 2002-03-01 | 2015-03-03 | Enterasys Networks, Inc. | Location-based access control in a data network |
WO2003079229A1 (en) * | 2002-03-15 | 2003-09-25 | Fujitsu Limited | Region information search method and region information search device |
US9635540B2 (en) * | 2002-03-25 | 2017-04-25 | Jeffrey D. Mull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cellular phones and security measures for the same |
DE10225388B4 (de) * | 2002-06-07 | 2004-05-19 | 4D-Lab Mobile Solutions Gmbh | Verfahren zur Standort-Ermittlung in Mobilfunknetzen |
US20050195756A1 (en) * | 2004-02-26 | 2005-09-08 | Frattura David E. | Status announc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US7580403B2 (en) * | 2004-02-26 | 2009-08-25 | Enterasys Networks, Inc. | Status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
WO2005091901A2 (en) * | 2004-03-10 | 2005-10-06 | Enterasys Networks, Inc. | Dynamic network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7945945B2 (en) * | 2004-08-06 | 2011-05-17 | Enterasys Networ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dress block enhanced dynamic network policy management |
US7347628B2 (en) | 2004-11-08 | 2008-03-25 | Enterasys Networks, Inc. | Optical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system |
US8086232B2 (en) * | 2005-06-28 | 2011-12-27 | Enterasys Networks, Inc. | Time synchronized wireless method and operations |
US7801542B1 (en) * | 2005-12-19 | 2010-09-21 | Stewart Brett B | Automatic manage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social networks, groups of users, or assets |
US8391858B1 (en) * | 2010-06-15 | 2013-03-05 | Sprint Spectrum L.P. |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handoffs through comparison of non-preferred wireless coverage areas |
US8359028B1 (en) | 2010-06-15 | 2013-01-22 | Sprint Spectrum L.P. |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handoffs through comparison of historical call lengths |
US8457069B1 (en) | 2010-07-30 | 2013-06-04 | Sprint Spectrum L.P. | Selec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handoff based on active set characteristics |
US8254920B1 (en) | 2010-08-10 | 2012-08-28 | Sprint Spectrum L.P. | Reducing the usage of non-preferred wireless coverage areas |
US8873508B1 (en) * | 2010-10-21 | 2014-10-28 | Sprint Spectrum L.P. | Assigning a resource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soft handoff capabilities |
US8644178B1 (en) | 2011-01-20 | 2014-02-04 | Sprint Spectrum L.P. |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s based on wireless coverage area characteristics |
US8825044B2 (en) | 2011-03-10 | 2014-09-02 | Sprint Spectrum L.P. | Redirec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different frequency |
US8565759B1 (en) | 2011-05-04 | 2013-10-22 | Sprint Spectrum L.P. | Selective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with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likelihood of roaming |
US9185606B1 (en) * | 2012-10-12 | 2015-11-10 | Sprint Spectrum L.P. | Assignment of wireless network resources |
US8965379B1 (en) | 2013-01-30 | 2015-02-24 | Sprint Spectrum L.P. | Assigning traffic channel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traffic channel utilization |
US9351278B1 (en) | 2014-01-21 | 2016-05-24 | Sprint Spectrum L.P. | Controlling wireless paging parameters based on device type prevalence |
US9763141B1 (en) | 2014-01-21 | 2017-09-12 | Sprint Spectrum L.P. | Controlling handoff and channel assignment parameters based on device type |
JP5894621B2 (ja) * | 2014-02-18 | 2016-03-30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加入者所在検索方法、pbxシステム、およびpbx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9344873B1 (en) | 2015-06-15 | 2016-05-17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Limiting data service for a home terminal roaming near home covera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92182B1 (en) | 1987-05-15 | 1996-07-24 | Securicor Datatrak Limited | Mobile transmitter/receiver |
JP3015379B2 (ja) | 1988-09-30 | 2000-03-06 | 株式会社東芝 | 移動無線機の位置登録方式 |
US5153902A (en) | 1990-04-27 | 1992-10-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Multi-exchange paging system for locating a mobile telephone in a wide area telephone network |
EP0454647B1 (en) * | 1990-04-27 | 1998-06-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recting calls to mobile telephone subscribers |
US5119504A (en) | 1990-07-19 | 1992-06-02 | Motorola, Inc. | Position aided subscriber unit for a satellite cellular system |
CA2076434C (en) * | 1991-10-09 | 1996-07-02 | Gary Joe Grimes | Incoming communications forwarding technique utilizing a called party location indicator |
US5546445A (en) | 1991-12-26 | 1996-08-13 | Dennison; Everett |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that uses position of a mobile unit to make call management decisions |
US5369681A (en) * | 1992-05-12 | 1994-11-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tilizing paging areas |
JP3286347B2 (ja) | 1992-07-21 | 2002-05-2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移動端末位置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
FI95186C (fi) | 1992-10-06 | 1995-12-27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Solukkoradioverkko sekä sijainninpäivitys- ja puhelunmuodostusmenetelmät solukkoradioverkossa |
MX9404062A (es) | 1993-06-03 | 1995-01-3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Transferencia de llamada dentro del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celulares. |
US5490203A (en) | 1993-07-26 | 1996-02-06 |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 Method and system utilizing a location caching strategy to locate nomadic users in a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ystem |
JPH0758850A (ja) * | 1993-08-09 | 1995-03-03 | Canon Inc | 在席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出退社管理システム |
CN1126539A (zh) * | 1994-02-07 | 1996-07-10 | 哈罗德Ii·佩斯 | 移动位置报告装置及方法 |
US5539924A (en) | 1994-03-10 | 1996-07-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within a geographic region |
US5625668A (en) | 1994-04-12 | 1997-04-29 |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 Position reporting cellular telephone |
KR960016653B1 (ko) | 1994-05-14 | 1996-12-19 | 재단법인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소 | 가입자 위치정보 접근방법 |
US6334061B1 (en) | 1994-12-21 | 2001-12-25 |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 Integrated vehicle applique unit for the position enhanced cellular system |
SE512065C2 (sv) | 1995-02-16 | 2000-01-24 | Europolitan Ab |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positionsbestämning av en mobilstation i ett cellulärt mobiltelefonsystem |
US5577103A (en) * | 1995-03-10 | 1996-11-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ethod of providing service information to subscribers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the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
US5659596A (en) * | 1995-04-12 | 1997-08-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end users |
US5684859A (en) | 1995-05-01 | 1997-11-0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oading location specific information to selective call receivers |
CA2228417A1 (en) | 1995-08-04 | 1997-02-20 | Aeris Communications,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utilizing control channels |
US5946626A (en) * | 1995-12-26 | 1999-08-31 | At&T Cor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subscriber of two-way paging service |
KR19980021532A (ko) * | 1996-09-17 | 1998-06-25 | 유기범 | 시디엠게이 개인 휴대 통신에서의 엠에스 로케이션을 위치 파악 서비스 방법 |
ES2244011T3 (es) * | 1996-10-28 | 2005-12-0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Procedimiento y red telefonica para la conmutacion de comunicaciones telefonicas. |
WO1998021911A1 (en) * | 1996-11-12 | 1998-05-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vice for routing information updates |
US6198933B1 (en) * | 1997-05-06 | 2001-03-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communicates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roaming mobile stations |
US6195556B1 (en) * | 1997-07-15 | 2001-02-27 | Metawav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mobile station's position using directable beams |
US6163701A (en) * | 1997-07-25 | 2000-12-19 | Motorol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918159A (en) * | 1997-08-04 | 1999-06-29 | Fomukong; Mundi | Location reporting satellite paging system with optional blocking of location reporting |
US6108533A (en) * | 1997-08-22 | 2000-08-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Geographical database for radio system |
US6272347B1 (en) * | 1997-09-30 | 2001-08-07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ion based on physical location of wireless terminals |
US6226317B1 (en) * | 1998-03-30 | 2001-05-01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iding in the location of a subscriber unit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
-
1998
- 1998-07-10 DE DE19831086A patent/DE19831086C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07-08 CA CA2336621A patent/CA2336621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7-08 GB GB0100794A patent/GB2357012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7-08 CN CN99810591A patent/CN1317216A/zh active Pending
- 1999-07-08 WO PCT/EP1999/004821 patent/WO200000355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1999-07-08 AU AU50344/99A patent/AU5034499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9-07-09 US US09/350,372 patent/US655683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9831086C2 (de) | 2001-10-18 |
GB0100794D0 (en) | 2001-02-21 |
GB2357012B (en) | 2003-06-11 |
CA2336621C (en) | 2010-09-14 |
WO2000003555A1 (en) | 2000-01-20 |
AU5034499A (en) | 2000-02-01 |
DE19831086A1 (de) | 2000-01-13 |
GB2357012A (en) | 2001-06-06 |
US6556831B1 (en) | 2003-04-29 |
CA2336621A1 (en) | 2000-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17216A (zh) | 电信系统和呼叫的建立方法 | |
CN1199511C (zh) | 用于支持无线电接入网间切换的方法 | |
CN1225137C (zh) |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不同计费费率及指示移动台位置的方法 | |
CN1270742A (zh) | 数字蜂窝通信网中与位置有关的www业务 | |
CN1132453C (zh) | 向移动无线网络中的用户提供通用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437822A (zh) | 提供位置相关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035308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和移动性管理方法 | |
CN102523570A (zh) | 一种网络侧用户面实体选择方法 | |
CN1279789C (zh) | 在一个物理移动交换中心覆盖的多子网间实现通信的方法 | |
CN1669349A (zh) | 存储用户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909726A (zh) |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接入点提供充足lai/rai的方法和系统 | |
AU659814B2 (en) | A method for setting up an incoming call to a mobile radio in a cellular mobile radio network | |
CN101052200A (zh)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路由更新方法 | |
CN1522085A (zh) | 一种位置定位系统及方法 | |
CN103716774A (zh) | 一种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选择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633203A (zh) | 一种目标用户设备上报位置报告的处理方法 | |
CN1780477A (zh) | 一种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重选方法 | |
CN101094500A (zh) | 异种网络间漫游方法 | |
CN1794860A (zh) | 改进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性管理的方法 | |
CN1852304A (zh) | 一种选择网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的方法 | |
CN1269378C (zh) | 一种智能网实现用户位置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 |
CN1266980C (zh) | 一种实现漫游状态通知业务的方法 | |
CN1117499C (zh) | 多址接入通信系统、管理多址接入通信系统的方法以及处理装置通信系统 | |
CN1917697A (zh) | 一种在核心网节点池内转移用户的方法与节点 | |
CN1466400A (zh) | 一种避免话路迂回的通信方法及其网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