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9273C - 通信终端之间个性化项目的传递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之间个性化项目的传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9273C CN1309273C CNB02821658XA CN02821658A CN1309273C CN 1309273 C CN1309273 C CN 1309273C CN B02821658X A CNB02821658X A CN B02821658XA CN 02821658 A CN02821658 A CN 02821658A CN 1309273 C CN1309273 C CN 130927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user
- call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82—Text-based messaging services in telephone networks such as PSTN/ISDN, e.g. User-to-User Signalling or Short Message Service for fixed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file transfer between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力求使通信方式和表达形式更加个性化。利用允许被服务的用户向另一个与对所述用户的呼叫相关的用户发送由用户产生的数量有限的信息和/或从另一个与对所述用户的呼叫相关的用户接收由用户产生的数量有限的信息的用户到用户信令(UUS)补充业务并且与正常通信信道平行工作,即可在呼叫建立期间或呼叫期间传输个性化项目。个性化项目类型的实例是正文消息、图画消息、动画或振铃音。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有用于在呼叫建立期间和呼叫期间处理个性化项目的传递的处理器和应用程序的通信终端。个性化项目用来使被呼叫的个人意识到某事或仅仅使呼叫更加个性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项目使通信终端处于呼叫建立模式或呼叫模式的同时,使用户能够从第一通信终端向第二通信终端传递项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力求使通信方式和表达形式更加个性化。其实例是短讯业务(SMS)、聊天、用图画传递消息、动画、振铃音、运营商图标、振动、可更换的盖子、个人图画的图册。但是用户发现,这些特征还有某些限制,并一直在寻找某些更先进的事物。
按照GSM 02.87规格,规定用户至用户的信令(UUS)补充业务允许被服务的用户向与对所述用户的呼叫相关的另一用户发送用户产生的数量有限的信息和/或从与对所述用户的呼叫相关的另一用户接收用户产生的数量有限的信息。用户到用户信令(UUS)信道,例如,在呼叫建立期间与语音信道平行工作,可以用于通信。根据用户订购的业务,被服务的用户可以在呼叫的不同阶段发送和接收用户到用户的信息(UUI)。
PCT国际专利申请WO 99/25107公开了一种在移动远程和数据通信系统中使在呼叫建立期间第一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把诸如振铃音或个人图标类型等数据传输给第二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成为可能的方法。UUS用作呼叫建立期间把这些数据传输给第二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载体。
发明概述
在能够检查呼叫建立期间和/或呼叫期间收到的信息之前,用户往往无法决定是否保存所述信息,就是说,在振铃音的情况下,在听到所收到的振铃音之前,用户往往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保存它。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或者至少减轻这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通信终端来达到的,所述通信终端能够处理从呼叫通信终端传输来信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于处理呼入信息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临时保存接收的个性化信息并且最好在呼叫结束之后给用户一个机会,把所述信息保存在专用存储器中。
PCT国际专利申请WO 99/25107所公开的通信终端没有提供任何允许用户在将所接收的信息存入专用存储器之前对其进行检查/尝试的装置。因此,用户对呼入信息的处理没有充分的控制。
采用本发明,用户有可能检查或尝试临时存储的信息,并在此后抛弃或保存它。另外,当不必检查所述接收到的信息时,会提醒用户有把接收到的信息保存在专用存储器中的可能性。这使大得多的一组用户可以利用对所述信息的接收。
用户还可以选择设置,其中,终端首先询问是否要执行接收到的信息。具体地说,若所述用户一般地对接收个性化项目感兴趣,但是想要对每个接收到的信息一个一个地进行判断,以便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拒绝项目,或者以便拒绝某些类型的项目,则这是有利的。应用程序最好在询问用户所述信息是否应该执行之前,首先检查所接收的信息能否在有关的终端上执行。在询问用户是否执行所述信息的同时,所述终端可以显示有关所述项目的通知。所述通知最好描述所述信息,使得用户知道,例如,已经接收到的项目类型。
若通信终端包括电子电话薄,则用户可以选择一个设定,其中对于电话薄中选定的电话号码,不执行接收到的信息。或者,用户可以选择一个设置,其中接收的项目只在电话薄中存在呼叫线路识别符时才执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便于发送在呼叫建立期间或呼叫期间传递的信息。
这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能够向被呼叫的通信终端传递信息的通信终端达到的。所述通信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并处理呼出信息的传递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具有多个用户可调整的设置,用来处理呼出信息,因此所述设置包括至少”先问”设置,其中用户有机会在呼叫建立期间判断是否发送信息。
PCT国际专利申请WO 99/25107所公开的通信终端没有提供任何逐个呼叫地调整通信终端在呼叫建立期间或呼叫期间在处理呼出信息方面的行为。因此,用户对呼出信息的处理没有充分的控制。
采用本发明,用户能够选择在呼叫建立期间或呼叫期间通信终端对呼出信息希望的行为。这使信息的接收可以被大得多的一组用户和在数目多得多的情况下利用。
用户可以选择设置,其中,所述终端先问是否要发送默认信息。具体地说,若所述用户一般地对发送个性化项目感兴趣,但是想要针对每个发起的呼叫判断是否要发送信息,以便能够在某些情况下避免发送信息。应用程序还包括”接通”设置,其中发起呼叫时自动发送默认信息。可以提供选择例程,以便允许用户在所述通信终端中从预定义的菜单中选择一条默认信息。应用程序还可以包括这样的设置,其中向电话薄中若干组电话号码中选定的电话号码发送默认信息。用户还可以让默认项目取决于所拨打的电话号码。
用户往往不能够在检查呼叫建立期间和/或呼叫期间接收到的信息之前判断是否保存它,就是说在振铃音的情况下,用户常常不能在听到所述振铃音之前判断是否有必要保存它。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克服或者至少减轻这个问题。
这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在通信终端彼此处于呼叫建立模式或呼叫模式的同时,使用户能够从第一通信终端向第二通信终端传递信息的方法来达到的。第一通信终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信息。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并临时保存所述信息,而且第二通信终端最好在呼叫结束之后给用户一个机会把所述信息保存在专用存储器中。
于是,临时保存的信息可以让用户检查,此后将其抛弃或保存。还有,当不必检查接收到的信息时,提醒用户有把接收到的信息保存到专用存储器的可能性。
当用于处理第二通信终端的呼叫建立期间的项目的设置是”先问”时,接收到所述项目后的第一步骤是校验所述终端的项目功能是否可用。然后通知用户已经接收到可以执行的项目,并询问所述用户是否应该执行所述项目。
可以显示关于收到项目的通知,最好在呼叫完成之前向用户提供拒绝所述项目的可能性,或者在所述呼叫完成之前播放所述项目。呼叫结束之后,给用户一个机会把所述项目保存在专用存储器中。
当用于处理第二通信终端的呼叫建立期间的项目的设置是”接通”时,校验所述终端的项目功能是否可用,然后,若项目功能可用,则执行所述项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通信终端彼此处于呼叫建立模式或呼叫模式的同时,便于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向第二通信终端传递项目的方法。
这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在通信终端彼此处于呼叫建立模式或呼叫模式的同时使用户能够从第一通信终端向第二通信终端传递项目的方法来达到的,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一通信终端启动呼叫的步骤,因此第一终端具有用于处理呼出个性化信息的多个用户可调整的设置,包括”先问”设置,并且所述目的是通过当第一终端的”先问”设置被激活时询问用户是否要发送信息的步骤来达到的。
在发送之前允许用户选择要发送的项目。要传递的项目可以是针对所有源自第二通信终端的呼叫的默认项目,或者要传递的项目可以是针对每一个源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呼叫的、由用户从所述通信终端预定义的菜单中选择的项目。默认项目可以取决于所拨的号码。项目可以指定给要向其发送所述项目的所选的电话号码或所选的几组电话号码。
附图简要描述
图1显示通信终端的已知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示意地表示与蜂窝网络通信的电话的主要部分。
图3表示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用于向呼叫方传递被处理的信息的用户到用户信令元素的实例。
图4表示网络的基本部分,可以通过该网络来实现本发明。
图5a-8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处理个性化项目功能的通信终端的显示器的不同窗口。
图9a-9b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个性化项目功能的操作设置的流程图。
图10表示按照本发明利用个性化项目功能处理呼叫建立的流程图。
图11表示按照本发明利用个性化项目功能处理呼入的流程图。
图12表示按照本发明在呼叫期间发送个性化项目的流程图。
图13表示具有不同数目软键的通信终端的空闲模式显示。
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按照第一方面,参照手持便携式电话,最好是蜂窝/移动电话,描述按照本发明通信终端中在呼叫建立期间和在呼叫期间所传递的个性化项目。所述电话的实施例示于图1,其中蜂窝/移动电话1以透视图表示。正如将会看到的,电话1配备有前盖2,前盖2的窗框3包围显示组件3的保护窗口。蜂窝移动电话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具有通/断按钮4、扬声器5(只示出开孔)、小键盘7、电池14、显示器/LCD 3和微音器6(只示出开孔)。
小键盘7具有第一组作为字母数字键的键8,用户可以通过键8输入电话号码、写短讯(SMS)、写名字(与所述电话号码相联系的)等。12个数字键8中的每一个都分别配备有数字”0-9”或符号”#”或”*”。在字母方式下,每个键与若干正文编辑用的字母和特殊符号相联系。
小键盘7还包括两个菜单选择键或软键9、两个呼叫处理键12和导航键10。软键的功能取决于电话的状态和菜单中利用导航键的导航。所述菜单选择键9的当前功能在显示器中紧接在键9的上面,显示于单独的字段。两个呼叫处理键12用来建立呼叫或会议呼叫、结束呼叫或拒收呼入。这个键盘配置是Nokia 6210TM电话机的特征。
导航键10是上/下键,设置在电话前表面的中央,显示器3和数字字母键组8之间。用户将可以以此用其姆指来控制此键。这是设置需要准确马达运动的输入键的最佳位置。许多有经验的电话用户都习惯于单手操作。他们把电话机放在手中手指尖和手掌之间。以此姆指便可自由地输入信息。
图2示意地示出电话机/终端最佳实施例的最重要的部分,所述部分对理解本发明极其重要。微音器6记录用户的语音,由此形成的模拟信号在音频部分20中进行编码之前在A/D(模/数)转换器(未示出)中进行模/数转换。编码后的语音信号传输到处理器18(物理层处理器),它例如支持GSM终端软件。处理器18还形成设备的外围终端的接口,包括RAM和ROM存储器17a和17b、SIM卡16、显示器3和小键盘7(从图1)以及数据、电源等。处理器18通过发射机/接收机电路19和天线21控制与网络的通信。音频部分20对所述信号进行语音解码,从处理器18通过D/A(数/模)转换器(未示出)传输到到扬声器5。
处理器18通过总线24连接到RAM存储器17a和快速ROM存储器(只读闪存)17b、SIM卡16、显示器3和小键盘7(以及数据和电源等)。电话薄23也通过总线24连接到处理器18。电话薄23可以存储在SIM卡16上和/或快速ROM存储器17a中。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用户到用户信令装置22由处理器18控制,并在按照GSM规格在UUS信道中提供用户到用户信令,在呼叫建立期间与语音信道并行工作。
按照GSM 02.87规格的定义,用户到用户信令(UUS)补充业务允许被服务的用户向与对该用户的呼叫相关的另一用户发送用户产生的数量有限的信息和/或从与对该用户的呼叫相关的另一用户接收用户产生的数量有限的信息。所述信息应该透明地(亦即,不更改内容地)通过网络传输。正常时,网络应该不解释所述信息,或者对所述信息发生作用。
被服务的用户可以根据用户所订购的业务在呼叫的不同阶段上发送和接收用户到用户信息(UUI)。
按照GSM规格,这些业务允许用户到用户信息在呼叫发起和结束期间被发送和接收,同时用户到用户信息嵌入呼叫控制消息中。所述业务通过在建立呼叫时插入用户到用户信息隐含地被激活,或者显性地用适当的程序激活。
或者,用户到用户信息可以在被服务的用户已经收到远方得到所述呼叫的通知的指示之后,在建立连接之前被发送和接收。用户到用户信息在收到远方对所述呼叫的接受之前由被服务的用户发送,可以作为所述呼叫被建立之后向远方递送的网络选项。
最后,用户到用户信息只有在连接建立时才可以被发送和接收。
用户到用户信息业务最好应该允许用户到用户信息以每条消息128个八位字节的最大长度发送。
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只在两个用户都是GSM PLMN/IDSN用户时或非IDSN网络提供传递用户到用户信息的装置时才可以被递送,。
某些网络可以支持用户到用户信息的传输,对于服务1每条消息最大长度32个八位字节。在网络互通的情况下,每条消息超过32个八位字节时,只有用户到用户信息的前32个八位字节被传输。有关用户到用户信息的限制是不会通知任何用户的。
GSM网络可以支持用户到用户信令业务隐含地请求32八位字节。
只有转发用户订购了相关用户到用户信令业务时,才不支持允许转发用户到用户信令请求和用户到用户信息的所述网络选项。完成对繁忙用户呼叫的补充业务的一般原理是保留原呼叫建立的全部信息,并把所述信息重新用来完成对繁忙用户补充业务呼叫,对于用户到用户信令补充业务应该仍旧有效。因此,包含于原呼叫建立中的用户到用户信息应该存储在网络中,并重新用来完成对繁忙用户补充业务呼叫。
对这些操作和错误进行编码的组件类型的正式定义在UUS补充业务规格中提供。
所述消息的消息结构用于UUS补充业务中。所述消息结构的一般定义和解释用的密钥可以在ETSI EN 300 403-1中找到。
用户到用户信息元素将在用户之间传递信息。网络对所述信息不作解释,而是透明地携带并递送到接收用户。所述信息可以称作图3所示的用户到用户信息元素。用户到用户信息元素的第一个八位字节中字节8是0,其余7个字节用作信息元素的识别符。第二个八位字节定义用户到用户内容长度。第三个八位字节包括协议鉴别符,它规定要传输的消息的协议,而第四和其他八位字节定义包括所发送的用户信息的用户信息字段。
对用户信息字段的内容没有限制。除用户信息消息外,用户到用户信息元素可以包括建立、报警、连接、断开、进展、释放和释放完成消息。
现将参照图4解释按照本发明的处理用户信息传输的最佳实施例。SS7网络33是CCITT规定的对所述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互联的网络,这个SS7网络33在包含蜂窝电话的计费信息的所谓智能网络(IN)中连接到业务控制点(SCP)34,主页位置寄存器(HLR)包含相关的用户信息,用以提供远程通信业务,而SMS网关和SMS网际移动交换中心(MSC)37用以把消息路由到移动台(电话1)。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36和SMS网关与SMS网际移动交换中心(MSC)37处理SMS,并在SMSC 36和SS7网络33之间路由SMS。
从SS7网络33,呼叫(与UUS信道平行)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39被路由到移动台1和基站处理器(BSC)38。基站收发信台(BTS)40建立通向移动台1的无线电连接。
本发明通信终端的最佳实施例适合于用来与GSM网络连接,但是,本发明当然也可以应用于与其他通信终端网络的连接。它可能是蜂窝网络,不同形式的无绳通信终端系统或访问所述系统/网络组的双频带通信终端。
处理器18连接到移动电话的用户接口。于是,处理器18监视电话中的活动并控制对其作出反应的显示器3。
因此,处理器18检测状态改变事件的出现并改变电话的状态,从而改变显示正文。当他/她激活包括一个或几个菜单选择键9的小键盘7时,用户可能导致状态改变事件,而这些类型的事件称作入口事件或用户事件。但是,与所述通信终端通信的网络也可能导致状态改变事件。这些类型的事件和用户控制能力以外的其他事件称作非用户事件。没有一个用户事件包括呼叫建立、电池电压改变、天线状态改变、关于收到SMS的消息等呼叫建立过程中的状态改变。
通信终端中处理个性化项目的功能基本上包括在菜单结构中,因此将联系菜单结构进行解释。每一个实施例中的起点都是通信终端处于空闲模式,这意味着通信终端已接通,并准备好用于任何可能的操作。空闲模式的显示因实施例而异,取决于在每个实施例中使用的软键9的数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终端有两个软键,但显然,有一个、三个或更多的软键的通信终端也可以按照本发明设置处理个性化项目的功能。在图13中,示出了具有不同数目的软键的通信终端的空闲模式显示。为了适应本发明的概念,具有不同数目的软键的通信终端的其他显示(未示出)也要改变。
图5a-12表示配备有处理个性化项目的功能的通信终端的流程图,现将参照这些附图描述本发明不同的实施例。首先,描述本发明概念的操作设置,其后将会描述本发明概念的操作。
个性化项目功能的操作设置,或者可以作为对所有呼叫的一般设置进行调整,或者作为不同的操作方式进行调整,但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操作模式进行不同的选择。操作模式亦称简档(profile),是一组(grove)设置,例如,报警方式、振铃音种类、振铃音量或消息报警,可以加以调整以适应某些环境或喜好。关于这一点的实例可以是通信终端的正常使用,在最好避免使用正常报警而只用振动报警的午餐会上、参加可以使用鸣响报警的集会、把头戴耳机连接到通信终端而同时在移动中或者在非常嘈杂并有旋至最大音量的扬声器的环境中。通过选择某些模式或简档,所有这些特性都很容易加以改变。
在图5a中示出通信终端或电话1的空闲显示50,其中包括两个指示信号强度53和电池电平52的条纹。另外,有一个时间指示54、本电话所连接的运营商或网络识别符55和指示所述两个软键9当前功能(菜单:访问菜单结构;姓名:访问电话薄)的两个标签51。
在空闲状态下,用户可以按左软键9”菜单”选择功能(示于图5a),并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直至出现指示”设置”的显示3,如同图5a的显示56。这个显示包括指示显示模式(“设置”)的标题59,右上角的菜单层次指示58和显示图画的图画(未示出),或者描述显示菜单的功能等。菜单层次指示59指示当前正在显示的菜单的规定数目,并可以用来直接跳转到菜单,而无需在菜单中用导航键10进行滚动。显示56还包括显示器右部的指示线57,所述指示线57利用该线上的弯曲部分指示所述菜单是该菜单层次上若干其他菜单之一。它对应于菜单层次指示59的最后一个数字。
当显示56示出”设置”时,按左软件9”选择”,即可激活设置功能(步骤201),将出现一个显示,指示设置用的第一子菜单。反之,若按右软键9”退出”(步骤299),则通信终端回到图5的空闲模式(空闲模式显示50)。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在显示上将指示不同设置用的其他一些子菜单。这些子菜单中的一个是显示61,它用标题60”个性化项目设置”指示。
当显示61示出”个性化项目设置”时,按左软键9”选择”,即激活个性化项目用的设置功能(步骤202),将出现显示62,用标题63指示所述功能用的第一设置,”发送个性化项目”。按左软键9”选择”可改变此设置(步骤203),在显示64上示出所述第一设置可用的选项。正如在显示64上示出的,作为每一个呼叫建立的标准,对于发送个性化项目的功能,可用的选项有”接通”65,”断开”66和”先问”67。这些选项中的一项被高亮度显示,以便指示按下软键9”选择”时哪一个选项会被执行。执行或用导航键10滚动选择任何一个选项,和/或按下左软键9之后,通信终端将被带回显示61。在大部分子菜单中,都可以按右软键9”后退”,使通信终端回到比目前高的菜单层次。
反之,若用导航键10从显示61向下滚动将会出现显示68,用标题69指示所述功能用的第二设置”个性化项目”。所述设置用来选择某一项个性化项目作为所述功能被接通时准备用于发送的默认项目。在显示68,用标题70指示个性化项目的类型和所选项目的名称。按左软键9”选择”可以改变所述设置(步骤204),第二设置用的可用的个性化项目类型将示于显示71。如显示71所示,可用的个性化项目类型有”正文”72、”图画”73、”动画”74和”振铃音”75。选择这些功能中的一个,将把所选个性化项目作为每一个设定的呼叫的标准。
显示71中第一类型是”正文”72,它在按下左软键9”选择”时执行。按上/下导航键10,可以访问其他可能的选项:”图画”73、”动画”74和”振铃音”75,并代替”正文”被高亮度显示。通过选择或执行第一类型”正文”72,将会出现显示114,指示一个作为默认个性化项目选择的不同正文选项的清单。按左软键9”选项”,将出现显示134(见图6),指示处理个性化项目可用的某些选项(选择135、观看136、编辑137和删除138)。自然,也还可以有其他选项。这些选项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通过按左软键9”选择”来选择。若选择了第一选项”选择”,则使通信终端退回显示71,并将默认使用所选的个性化项目。
若选择了第二选项”观看”136,则正文消息将会全文显示在新的显示(未示出)上。按右软键10”后退”,可以离开所述显示,而使通信终端回到显示114。
若选择第三选项”编辑”137,则正文消息将会全文显示在编辑显示上(未示出),在这里可以对正文进行编辑。用导航键10向后和向前移动,右软键9”清除”,删除正文,小键盘7输入新的正文,而左软键9”就绪”结束编辑,并回到显示114。
若选择第四选项”删除”138,则正文消息将被删除,但此前将会显示确认显示(未示出),询问用户,以确认要删除正文消息。按左软键9”OK”执行确认,此后通信终端回到显示114。不然,若选择右软键”后退”,通信终端将回到显示134。
在显示71中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再按左软键9”选择”,将选择第二类型个性化项目”图画”73,出现显示124,指示一个可以选择为默认个性化项目的不同图画125-128的清单。图画项目可以用类似于上面联系图6显示134描述的正文项目的方式处理。
在显示71中用导航键10继续向下滚动,再按左软键9”选择”,将选择第三类型个性化项目”动画”74,出现显示119,指示一个可以选择为默认个性化项目的不同动画120-123的清单。动画项目可以用类似于上面联系图6显示134描述的正文消息的方式处理。
在显示71中用导航键10继续向下滚动,再按左软键9”选择”,将选择第四类型个性化项目”振铃音”75,出现显示129,指示一个可以选择为默认个性化项目的不同振铃音130-133的清单。振铃音项目可以用类似于上面联系图6显示134描述的正文项目的方式处理。
若在显示68之后利用导航键10从显示61继续向下滚动,则出现另一个显示76,利用标题77指示第三设置,所述功能的”发送对象”。这个设置用来选择个性化项目要送到哪一个接收者。在显示76中利用第二标题78指示准备把个性化项目送到哪些接收者。按左软键9”选择”,可以改变这个设置(步骤205),并在显示79中显示第三设置可用的接收者组别。在显示79中示出一些接收者组别80,82-84,它们前面有一个框81,用以打叉指示应该包括所述框旁边的接收者组别作为个性化项目默认接收者组别。按左软键9使所述框打叉。所述框81尚未打叉,而又高亮度显示时,左软键9的标题51指示”标记”,而所述框已经打叉时,左软键9的标题51指示”不标记”。按右软键9”后退”,将用确认显示(未示出)执行接收者组别的选择,在这里按左软键”是”接受所述改变,此后通信终端回到显示76。不然,若按右软键”否”拒绝所述改变,则通信终端回到显示79继续改变。
若在显示76之后用导航键10从显示68继续向下滚动,则出现再一个显示85,用标题86指示第四设置,所述功能的”编写器”。这个设置用来建立新的可以使用的个性化项目。可以按左软键9”选择”执行编写器(步骤206),示出显示87,带有可以建立的可用个性化项目88-91的清单。可以选择每一种个性化项目类型,通过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和/或按左软键9”选择”以建立新的个性化项目。这会使通信终端进到编辑菜单(未示出),在这里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个性化项目88-91。建立新的个性化项目之后,将其保存,按左软键9通信终端便回到显示85。进入显示68,并在菜单中选择新的项目,即可使新的个性化项目用作默认项目。
在图5a中,示出另一个显示92,指示所示设置只是可能的设置中的一个实例而已,还有许多设置的方案可以使用。
如上所述,也可以针对操作模式或简档以不同的方式对个性化项目功能的操作设置进行调整。在图5b中,示出一些描述这一点的显示。在空闲模式(显示50),如上所述,用户可以按左软键9”菜单”(示于图5a)选择这些功能,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直至显示3指示”简档”,如图5b中的显示170所示。这个显示包括标题171,指示显示模式(“简档”),菜单层次指示,在右上角,图画(未示出)显示一幅描述显示菜单的功能的图画等,在显示的右部显示一条指示线,用线上的弯曲部分指示所述菜单是所述菜单层次中若干其他菜单之一。
显示170示出”简档”时,通过按左软键9”选择”来激活简档的设置功能(步骤210),将会出现显示172,指示简档173-176的清单。可能有比显示172中示出的更多的简档。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选择简档173-176中的每一个:利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并按左软键9,当一个简档被高亮度显示时即”选择”了简档173-176之一。当一个简档被选择时,出现显示177(步骤211),指示所选简档可以如何处理的不同选项178-180。第一选项178”激活”用以执行所选简档。按左软键9”选择”执行第一选项,此后通信终端回到空闲模式,显示50,在显示中示出标题(未示出),指示所选简档的名称。第二选项179”个性化”用来设置所述简档的不同设置:振铃音、振铃音量、所述简档的名称、振动报警、屏幕保存等。当第二选项179被高亮度显示时,按左软键9”选择”(步骤212),将出现带有所述简档第一设置的显示(未示出)。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通过简档的其他不同的设置,不久便出现显示”个性化项目用的设置”。按左软键9”选择”(步骤201),可改变个性化项目的设置。这在上面联系一般操作设置已经描述过了。
另一个替代方案是:有可能进行这样的设置,使得对于电话薄23的某个号码,个性化项目应当作为默认情况被接受或拒绝。还有可能进行这样的设置:只有在存在呼叫线路识别符(CLI)时才应接受个性化项目。
现将联系呼叫建立、在呼叫过程中和针对呼入描述本发明的概念。这将参照图6-8和图10-12中的流程图。
从空闲模式(图5a的显示50)开始,用户利用数字键8输入他想要呼叫的接收端的电话号码。所输入的号码101的一个实例示于显示101(见图6)(步骤220)。输入一个数字后,指示左软键9的当前功能的标签51从”选择”变为”选项”,指示右软键9的当前功能的标签51从”姓名”变为”清除”。输入电话号码101后,用户可以按左呼叫处理键12进行呼叫,按一下右呼叫处理键12删除所输入的全部数字,回到空闲模式,按右软键9”清除”,一次删除一位数字,或按左软键9”选项”出现显示102,带有如何使用所输入的电话号码101的不同选项103-106。有比显示102中示出的更多的选项,但为使之比较明白,示出的选项被限制为几个。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可以高亮度显示第四选项106”包括个性化项目”,并按左软键9”选择”进行选择(步骤221)。出现显示107,指示可以在呼叫建立时包括的个性化项目108-113的选择。第一个项目108”默认”是对于所述简档已经选为默认个性化项目的项目,或者选为所有模式或简档用的一般个性化项目。如何选择这个默认个性化项目,前面联系操作设置已经描述过了。若按左软键9”选择”选择第一项目108”默认”(步骤222),则通信终端回到显示102。通过在菜单中上/下滚动,直至”呼叫”选项被高亮度显示,按左软键9”选择”或按左呼叫处理键12,便可以开始呼叫建立过程。通信终端与网络查知它支持用户到用户信令(步骤224),并在UUS元素的数据字段上加上个性化项目,通过UUS信道发送所述UUS元素(步骤225)。当UUS元素传输到接收端时,呼叫建立过程完成,呼叫已经建立(步骤226)。
若宁可采用默认个性化项目以外的其他个性化项目,则用导航键10向下滚动,直至其他选项109-113中任何一个被高亮度显示,并按左软键9”选择”来选择想要的项目(步骤223)。若想要新的个性化项目,则应选择项目109”编写器”,并出现类似于显示87的显示,可以创建新的个性化项目。如何创建新的个性化项目,前面联系操作设置中的编写器已经描述过了。创建新的个性化项目之后,通信终端回到显示102。可以像上面针对默认项目108所描述的,开始呼叫建立过程。若想用正文项目110,则在显示107中已经选择的项目110”正文”后出现显示114。显示114包括不同的标准的或预制的正文项目115-118的清单。若用导航键10在所述清单中向下滚动,则可以显示更多的正文项目。用导航键使一个想要的正文项目高亮度显示,并按左软键9”选项”进行选择。所述选择之后,将出现显示134,带有可以如何处理所选正文项目的某些选项(“选择”135、”观看”136、”编辑”137和”删除”138)。这些选项如何工作,前面联系图5a和5b和操作设置已经描述过了。处理和选择正文项目之后,通信终端回到显示102。呼叫建立过程可以像上面针对默认项目和编写器项目109所作的描述那样开始。若选择”动画”项目111、”图画”项目112、或”振铃音”项目113中任何一个,则重复类似于”正文”项目110的过程。
按照描述设置的部分,个性化项目功能上可以至少具有例如,”接通”、”断开”和”先问”等操作。在”断开”设置情况下,通信终端不发送或接收个性化项目。若第一通信终端发送个性化项目,但第二通信终端不接受或不接收,则第一通信终端将会得到第二通信终端不接收个性化项目的通知。
当通信终端在”先问”设置情况下检测到呼入时(步骤250),或当个性化项目附在所述呼叫上时,通信终端将会检查接收终端的个性化项目功能是否可用(步骤251)。若所述功能可用,则在显示148上示出”个性化项目附在呼叫上”的报警通知149(步骤252)。若无个性化项目可用,则按正常方法发出关于呼入的警报。报警通知149通知被叫用户个性化项目附在所述呼叫上,若有必要,可以显示。按左软键9”选项”可以在显示150上示出不同的选项151-153。第一选项”回答”151意味着接受并执行个性化项目(步骤254),并建立所述呼叫(步骤255)。按左软键9”选择”执行之。执行个性化项目141、145和147的实例示于显示140、144和146。图画140也包括标题143,它指示呼叫者,若存在呼叫线路识别符(CLI),则电话图标142指示所述终端处于呼叫模式。不然,若在显示150时按右软键9”后退”,则通信终端进到显示154,具有与显示148相比不同的另一个右软键9的标题指示51。若选择第二选项152”拒听”,则结束呼叫建立过程(步骤259)。选择第三选项153”拒绝项目”时,接收并建立呼入(步骤255),但个性化项目不显示。完成呼叫之后(步骤257),接收端会得到一个机会(步骤260),把所接收的个性化项目保存在专用的存储器中(步骤261)。此后通信终端回到空闲模式(步骤262)。
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个性化项目的接收端也应该有机会在接受所传输的个性化项目之前检查所述个性化项目,并回答所述呼叫。
当通信终端在”接通”设置的情况下检测到呼入时(步骤250),以及当个性化项目附在所述呼叫上时,所述通信终端将会检查接收终端的个性化项目功能是否可用(步骤251)。若所述功能可用,则所述通信终端将执行个性化项目(步骤254),否则按照正常途径发出关于呼入的警报。所执行的个性化项目141、145和147示于显示140、144和146。所述通信终端的用户对”回答”151具有正常选项(步骤255),或”拒听”所述呼叫(步骤256),如显示156所示。通过按左软键9”选择”来访问显示156。不然,若在显示156时按右软键9”后退”,则通信终端将会进到显示155,显示155具有与显示140、144或146相比不同的另一个标题指示51。完成呼叫之后9步骤257),接收端就会得到机会(步骤260),把所收到的个性化项目保存在专用存储器中(步骤261)。此后通信终端回到空闲模式(步骤262)。
当呼叫建立和在进行中时,示出图8中的显示157。显示还包括指示呼叫在进行中的标题159和指示所述终端处于呼叫模式的电话图标158。右软键9”保持”可用来保持所述呼叫(不挂断)。按左软键9”选项”,将会出现显示160,指示选项161-164的清单。若用导航键10沿着所述清单向下滚动,则还会有更多选项可用,但为明了起见,显示159限于所显示的选项。在所述清单中向下滚动,可以使”发送个性化项目”选项164高亮度显示。按左软键9”选择”并以此选择”发送个性化项目”选项164时(步骤271),将出现带有不同个性化项目类型的清单的显示165(步骤272)。自然还可以有像默认或编写器这样的更多的选项,如显示107所示(见图6)。可以通过利用导航键10在所述清单中上/下滚动来使想要的选项被高亮度显示,并且可以用过按左软键9”选择”来选择所述想要的选项(步骤273(默认个性化项目)),(步骤274(编写新的个性化项目)),以及(步骤275(选择标准/预制的个性化项目))。通信终端与网络一起查知它支持用户到用户信令(UUS)(步骤276),并把个性化项目添加到UUS元素的数据字段,并通过UUS信道发送UUS元素(步骤277)。当UUS元素被传递到接收端并在显示(未示出)示出确认通知时,通信终端回到显示127(步骤278)。若网络不支持用户到用户信令,则在显示(未示出)中将会示出一个通知,并继续进行语音呼叫(步骤278)。
如上所述,收到的个性化项目可以保存在接收通信终端的专用存储器中。例如,作为个性化项目收到的振铃音可以作为呼叫线路识别符(CLI)振铃音指定给接收端通信终端的电话薄中呼叫方电话号码。另一个实例是,作为个性化项目接收的图画或图标可以作为呼叫线路识别符(CLI)图标指定给所述电话薄中呼叫方电话号码。
除了正文消息、图画、动画或振铃音以前的实例以外,应该指出,适宜于增加通信终端个性化,并可能与呼叫平行发送的任何项目都可以包括在个性化项目中。其他项目的实例是图标(logos)、名片(business card)等。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例或表示一个实施例各实例的附图,而是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改变的。例如,上面示出并描述了具有两个软键的通信终端,但显然,具有一个、三个或更多软键的通信终端也可以提供按照本发明处理个性化项目的功能。可以改变通信终端的显示来适应本发明的概念。
Claims (40)
1.一种在各通信终端(1)彼此处于呼叫建立模式或呼叫模式的同时、使用户能够在第二通信终端(1)上处理从第一通信终端(1)接收的信息(72-75)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通信终端(1)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1)发送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终端(1)接收并临时存储所述信息;以及
-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呼叫期间或在所述呼叫结束后,给用户一个机会(260),把所述信息保存在专用存储器(26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允许用户在所述第二终端(1)选择拒绝(153)或执行呼入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信息是在呼叫建立期间接收的,则允许用户同时拒绝所述信息和所述呼入(152)。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允许用户拒绝或执行所述信息之前,显示关于所述接收的信息的通知(14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显示所示通知(149)之前,检验所述终端是否有与所述信息相关的功能可用(251)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呼叫建立期间传输所述信息时,允许用户在呼叫建立之前拒绝所述信息。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呼叫建立期间传输所述信息时,允许用户在呼叫建立之前执行所述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当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终端(1)的呼叫建立期间处理信息用的设置是”接通”时,
-接收所述信息;
-检验所述终端是否具有与所述信息相关的功能可用(251);以及
-若有所述项目功能可用(254),则执行所述项目。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处理所述传递的信息,以便在所述接收通信终端(1)的通信终端显示器(3)上显示所述传递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这样处理所述传递的信息,以便在所述接收通信终端(1)上播放所述传递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这样处理所述传递的信息,以便将所述传递的信息存储在所述接收通信终端(1)的专用存储器或临时存储器中,所述传递的信息随后可以删除。
12.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把所述传递的信息作为呼叫线识别(CLI)振铃音指定给所述接收通信终端(1)的电话薄(23)中的始发方电话号码。
13.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的信息可以作为呼叫线识别图标加以存储,所述呼叫线识别图标被传递给连接到每一个呼叫线识别符的被呼通信终端(1)。
1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1)可以设置成接受或拒绝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1)的电话薄(23)中选定的电话号码传递来的任何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的通信终端(1)可以设置成只有在所述接收通信终端(1)的电话薄(23)中存在所述呼叫线识别符(CLI)时,才接受所述传递的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的信息包括正文消息(72)、振铃音(75)、图画(73)、动画(74)、图标、名片或具有个性特征的其他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1)的显示器(3)上显示关于所述传递的信息的通知(149)。
18.一种在通信终端彼此处于呼叫建立模式或呼叫模式的同时、使用户能够从第一通信终端(1)向第二通信终端(1)传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起呼叫(2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终端(1)具有用于处理呼出个性化信息的多个用户可调整的设置(202),包括“先问”设置,并且当所述第一终端(1)的所述“先问”设置被激活时,询问用户是否应该发送信息(221)。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传递关于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1)发起的每一个呼叫的信息,所述传递的信息最好是由所述第二通信终端(1)始发的所有呼叫的默认信息(222),或者所述传递的信息是用户针对由所述第二通信终端(1)始发的每一个呼叫从所述通信终端(1)中预定义的信息组菜单中选择的(223)。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信息组取决于所述拨打的电话号码。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点具有用于选择一组或多组准备向其发送个性化项目的接收端的设置,所述第一终端(1)检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一组要向之发送信息的接收端(81-85),若检验结果是肯定的,则发送个性化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性化信息被分配给准备向其发送信息的选定的电话号码或选定的多组电话号码(80,82-84)。
23.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的信息包括正文消息(72)、振铃音(75)、图画(73)、动画(74)、图标、名片或具有个性特征的其他信息。
24.一种能够处理从呼叫通信终端(1)传递来的信息的通信终端(1),它包括:
信息管理器,用于处理呼入信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管理器包括用于临时存储所接收的个性化信息的单元和用于给用户一个机会把所述信息保存在专用存储器中的单元。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具有用于处理呼入信息的多个用户可调整的设置(202),所述设置包括“先问”设置,其中所述用户具有针对每一次传输决定是否执行所述接收的信息的机会(253)。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接通”设置,其中在接收到时自动执行(254)所述接收的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1)是带有电子电话薄(23)的移动电话,因此,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一种设置,其中对于所述电话薄(23)中选定的电话号码不执行所述接收的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1)是带有电子电话薄(23)的移动电话,因此,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一种设置,其中只有当电话薄(23)中存在呼叫线识别符(CLI)时才执行所述接收的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5至28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包括识别所述传递的信息的例程。
30.如权利要求25至29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包括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传递的信息时分析所述传递的信息的特性的例程。
31.如权利要求25至30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包括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的显示器(3)上显示关于所述传递的信息的通知的例程。
32.如权利要求25至31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的信息包括个性化项目的电子表示,因此,所述应用程序包括用于在所述被叫通信终端(1)中自动利用所述信息,以便在所述通信终端(1)中显示、执行、存储或以任何其他途径利用所述个性化项目的例程。
33.如权利要求25至3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1)是移动电话并且所述信息包括振铃音(75),因此,所述应用程序包括一个例程,所述例程在所述用户请求时自动把所述接收的振铃音存储在振铃音数据库中并把所述接收的振铃音设置为与所述电话薄(23)数据库中所述发送终端(1)电话号码有关的报警信号。
34.如权利要求25至3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的信息是正文消息(72)、振铃音(75)、图画(73)、动画(74)、图标、名片(business card)或其他有个性特征的信息。
35.一种能够在呼叫建立期间和/或呼叫期间向被叫通信终端(1)传递信息的通信终端(1),它包括:
信息管理器,用于处理呼出信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管理器具有用于处理所述呼出信息的多个用户可调整的设置(202);
因此,所述设置至少包括“先问”设置,其中所述用户有机会(253)决定是否发送信息。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接通”设置,在所述”接通”设置下,一旦发起呼叫就自动发送默认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包括选择例程,用于允许所述用户从所述通信终端(1)中几组预定义信息的菜单中选择默认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1)是带有电子电话薄(23)的移动电话,因此,所述应用程序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设置下,向所述电话薄(23)中选定的各电话号码或多组电话号码发送默认信息。
39.如权利要求37至38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1)是移动电话,因此,所述默认信息取决于所拨打的电话号码。
40.如权利要求35至39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的信息包括正文消息(72)、振铃音(75)、图画(73)、动画(74)、图标、名片或其他有个性特征的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9/984,608 US7286821B2 (en) | 2001-10-30 | 2001-10-30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personalisation means |
US09/984,608 | 2001-10-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9107A CN1579107A (zh) | 2005-02-09 |
CN1309273C true CN1309273C (zh) | 2007-04-04 |
Family
ID=2553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2165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273C (zh) | 2001-10-30 | 2002-10-24 | 通信终端之间个性化项目的传递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86821B2 (zh) |
EP (1) | EP1444846B1 (zh) |
JP (1) | JP2005507625A (zh) |
KR (1) | KR100732002B1 (zh) |
CN (1) | CN1309273C (zh) |
AT (1) | ATE332064T1 (zh) |
BR (2) | BRPI0213809B1 (zh) |
DE (1) | DE60212873T2 (zh) |
ES (1) | ES2268119T3 (zh) |
RU (1) | RU2282951C2 (zh) |
WO (1) | WO200303917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107642D0 (en) * | 2001-03-27 | 2001-05-16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ndling user-to-user information received during a call |
DE10207291A1 (de) * | 2002-02-21 | 2003-09-18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Identifizierung eines ersten Teilnehmers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netzes, Empfangsendeinrichtung zur Identifizierung eines ersten Teilnehmers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netzes und Sendeendeinrichtung |
KR100612438B1 (ko) * | 2003-08-25 | 2006-08-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화중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기능을 구비한 아이피 단말 및그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GB2408425B (en) | 2003-11-22 | 2007-11-14 | Nokia Corp | Data delivery |
US20050153740A1 (en) * | 2004-01-13 | 2005-07-14 | Binzel Charles P. | Linked storage for enhanced phone book entri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
US7346342B2 (en) * | 2005-02-02 | 2008-03-18 | Kyocera Wireless Corp. | Automatic data send to call destination |
DE102005006331B4 (de) * | 2005-02-10 | 2008-12-04 | Pixcall Gmbh |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mit Übermittlung von Zusatzinformationen |
US20060194574A1 (en) * | 2005-02-28 | 2006-08-31 | Kouros Azimi | Incoming telephone call indicators |
US20070003036A1 (en) * | 2005-06-28 | 2007-01-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dentifying a caller who uses an unrecognized terminal |
US7751534B2 (en) * | 2005-08-19 | 2010-07-06 | Nicholas Su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emergency voice and image e-mail transmitter device |
KR20070023049A (ko) * | 2005-08-23 | 2007-02-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실버 세대를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방법 |
US7474889B2 (en) * | 2005-08-30 | 2009-01-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forming wireless device users of incoming calls or pages in environments inhospitable for notification |
US20070101366A1 (en) * | 2005-10-27 | 2007-05-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analyzing information and executing function corresponding to analyzed information in portable terminal |
CN100442752C (zh) * | 2005-12-05 | 2008-1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转送的系统和方法 |
EP1819125A1 (en) * | 2006-02-10 | 2007-08-15 | Siemens S.p.A.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liver precustomized business card multimedia contents through IMS based PLMNs for improving the existing calling line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US8175656B2 (en) * | 2006-02-24 | 2012-05-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coming communication alerts at a wireless device |
KR100704898B1 (ko) * | 2006-02-27 | 2007-04-09 | (주)폴리다임 | 아이콘 변환 시스템 및 서비스 방법 |
US8199902B1 (en) * | 2006-05-22 | 2012-06-12 | Avaya Inc. | Passing URL for XML documents via a telephone signaling system |
FR2904747B1 (fr) * | 2006-08-01 | 2009-02-13 | Wavecom Sa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personnalisation d'un terminal de radio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 radiocommunication, carte sim, serveur, produit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moyen de stockage correspondants |
US20080242277A1 (en) * | 2006-09-29 | 2008-10-02 | Funmobiltiy Inc. | Communicating community features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
CN101212768B (zh) * | 2006-12-31 | 2012-07-04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主叫识别铃声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212728B (zh) * | 2006-12-31 | 2012-09-05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个性化cid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212727B (zh) * | 2006-12-31 | 2012-10-10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来电昵称提示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212770B (zh) * | 2006-12-31 | 2012-09-05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个性化来电提示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212769B (zh) * | 2006-12-31 | 2012-07-04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主题提示系统及方法 |
DE102007005675A1 (de) | 2007-01-31 | 2008-08-07 |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 Elektronische Visitenkarte |
US8478345B2 (en) * | 2007-03-26 | 2013-07-0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that facilitates user selection of a communication line for an outgoing call on a mobile device |
US7860489B2 (en) * | 2007-03-26 | 2010-12-2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calls received at a mobile device |
US8463325B2 (en) * | 2007-03-26 | 2013-06-1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ing feature icons in a user interface that facilitates user selection of a communication line for an outgoing call on a mobile device |
US8121262B1 (en) * | 2007-07-20 | 2012-02-21 | Avaya Inc. | Text feedback to an on-hold party |
US8175651B2 (en) * | 2007-12-17 | 2012-05-08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ng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system interaction |
US9270800B2 (en) * | 2008-03-04 | 2016-02-23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lternate line selection information on a mobile device |
US7929998B1 (en) * | 2008-03-04 | 2011-04-19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Depicting signal strength and battery level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
CN101741957A (zh) * | 2008-11-17 | 2010-06-16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来电显示系统及来电显示方法 |
WO2010066283A1 (en) * | 2008-12-08 | 2010-06-17 | Nokia Corporation | Gesture input using an optical input device |
US20110190012A1 (en) * | 2010-02-04 | 2011-08-04 | Christopher Guy Williams | Telephone call handling system |
US8447021B2 (en) * | 2010-03-19 | 2013-05-21 | Skype | Hold detection and handling |
US8416939B1 (en) * | 2010-07-26 | 2013-04-09 | Walgreen Co.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amless music on hold |
CN101998328A (zh) * | 2010-11-29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通话过程中传送文本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JP5664428B2 (ja) * | 2011-04-18 | 2015-02-04 | 株式会社ナカヨ | 設定データ通信機能を有する電話端末 |
CN102892095A (zh) * | 2011-07-18 | 2013-0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信息发送方法、保存方法、终端和系统 |
CN102572801A (zh) * | 2012-01-31 | 2012-07-1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方法、用户终端及通话系统 |
CN105282296A (zh) * | 2014-07-17 | 2016-01-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陌生来电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
CN106657558A (zh) * | 2015-11-04 | 2017-05-10 | 牛勇 | 一种手机通讯系统 |
CN106776739A (zh) * | 2016-11-17 | 2017-05-3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图片管理方法、图片管理装置和终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36345A2 (en) * | 1989-12-20 | 1991-07-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Voice and image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
WO1999025107A2 (en) * | 1997-11-06 | 1999-05-20 | Telia Ab (Publ) | Call setup in mobile systems |
WO2000021267A2 (en) * | 1998-10-06 | 2000-04-13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r-to-user information transf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6027974A1 (en) | 1995-03-08 | 1996-09-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telephone set having calling party dependent ringing |
JPH0918375A (ja) * | 1995-06-30 | 1997-01-17 | Sony Corp |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US5875239A (en) * | 1995-11-22 | 1999-02-23 | Koralewski; Karen L. | Telephone call screening system |
US5889852A (en) * | 1997-02-10 | 1999-03-30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Photo screen scroll graphic user interface |
SE517491C2 (sv) * | 1997-06-06 | 2002-06-1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obiltelefonapparat |
US6567671B2 (en) * | 1997-08-11 | 2003-05-20 |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all screening |
US6075976A (en) * | 1997-09-12 | 2000-06-1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two units and means for supporting one unit on the other |
US6034863A (en) * | 1997-11-12 | 2000-03-07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Apparatus for retaining a workpiece in a process chamber within a semiconductor wafer processing system |
US6366651B1 (en) * | 1998-01-21 | 2002-04-02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capability to convert between voice and text message |
US6192116B1 (en) * | 1998-08-31 | 2001-02-2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CID/CIDCW information with a user inputted message |
FI982159L (fi) * | 1998-10-06 | 2000-04-07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puhelinyhteyden täydentämiseksi lisätiedoilla |
FI107363B (fi) | 1998-11-27 | 2001-07-13 | Nokia Networks Oy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tietoliikenneverkon palvelun toteuttamiseksi |
KR100344786B1 (ko) * | 1999-07-15 | 2002-07-19 |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망에서 발신자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발신자 정보 전송방법 |
US6553106B1 (en) * | 1999-12-27 | 2003-04-22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Alphanumeric messaging system |
KR100491606B1 (ko) * | 2000-09-29 | 2005-05-27 |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 폴더식 통신단말장치 및 폴더식 통신단말장치에 있어서의표시제어방법 |
WO2003003584A1 (en) * | 2001-06-29 | 2003-01-09 | Netcontinuu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mpression using a hybrid coding scheme |
US7174163B2 (en) * | 2001-07-17 | 2007-02-06 | Comvers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ages for caller identification over a mobile network |
-
2001
- 2001-10-30 US US09/984,608 patent/US728682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
- 2002-10-24 BR BRPI0213809-3A patent/BRPI0213809B1/pt unknown
- 2002-10-24 DE DE60212873T patent/DE60212873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0-24 AT AT02785299T patent/ATE332064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10-24 WO PCT/EP2002/011907 patent/WO2003039176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10-24 CN CNB02821658XA patent/CN130927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0-24 ES ES02785299T patent/ES2268119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0-24 BR BR0213809-3A patent/BR0213809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10-24 JP JP2003541293A patent/JP2005507625A/ja active Pending
- 2002-10-24 RU RU2004116330/09A patent/RU2282951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10-24 KR KR1020047006323A patent/KR10073200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10-24 EP EP02785299A patent/EP144484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36345A2 (en) * | 1989-12-20 | 1991-07-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Voice and image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
WO1999025107A2 (en) * | 1997-11-06 | 1999-05-20 | Telia Ab (Publ) | Call setup in mobile systems |
WO2000021267A2 (en) * | 1998-10-06 | 2000-04-13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r-to-user information transf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268119T3 (es) | 2007-03-16 |
RU2282951C2 (ru) | 2006-08-27 |
US7286821B2 (en) | 2007-10-23 |
JP2005507625A (ja) | 2005-03-17 |
DE60212873D1 (de) | 2006-08-10 |
KR100732002B1 (ko) | 2007-06-25 |
EP1444846A1 (en) | 2004-08-11 |
BRPI0213809B1 (pt) | 2019-05-07 |
US20030083050A1 (en) | 2003-05-01 |
CN1579107A (zh) | 2005-02-09 |
ATE332064T1 (de) | 2006-07-15 |
KR20050039708A (ko) | 2005-04-29 |
BR0213809A (pt) | 2004-10-19 |
DE60212873T2 (de) | 2007-08-09 |
EP1444846B1 (en) | 2006-06-28 |
RU2004116330A (ru) | 2005-10-10 |
WO2003039176A1 (en) | 2003-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09273C (zh) | 通信终端之间个性化项目的传递 | |
KR100718655B1 (ko) | 이동 호들에 대한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징 서비스(mms)호출영상들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0342736C (zh) | 语音邮件短消息业务方法及装置和用户终端 | |
JP4542299B2 (ja) | 通信網内で情報を交換する方法と装置 | |
CN1218600C (zh) | 显示业务提供商标识 | |
CN1729704A (zh) | 即时通讯和存在服务 | |
KR101269950B1 (ko) | 사전 프로그래밍된 가입자 응답 | |
CN1246231A (zh) | 涉及电信接入和控制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 |
CN1717666A (zh) | 一种指示接收到电子消息的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提供计算机化图标订购服务的服务器、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283027A (zh) | 简易响应系统 | |
EP1719340B1 (en) | Method and application for arranging a conference call in a cellular network and a mobile terminal operat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 |
CN101287039A (zh) | 一种来电显示方法、网络设备及通信终端 | |
CN101288291A (zh) | 无需讲话就响应语音连接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终端设备 | |
EP1298900A1 (en) | Telephony call control using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with a wireless link | |
CN1159943C (zh) | 备有邮件接收功能的通信终端装置 | |
JP2003530024A (ja) | 無線個人的ディジタル補助装置における英数字住所録変換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859742A (zh) |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 |
CN1480004A (zh) | 对漫游用户的呼叫的管理 | |
CN1411672A (zh) |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0610114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originating and destination telephones to conduct a call session | |
EP1350377A2 (en)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multi-part messages by users of cellular phones | |
CN1980272B (zh) | 来电显示实现系统、终端及其方法 | |
CN1878338A (zh) | 一种实现被叫播放主叫定制的振铃媒体的方法 | |
EP1745615B1 (en) |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initiating an enhanced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 |
JP3886129B2 (ja) | 留守番電話サービスに用いる交換システム、留守番電話サービスに用いる移動端末、留守番電話サービ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9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