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5254C - 成像装置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处理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5254C CN1265254C CNB03104932XA CN03104932A CN1265254C CN 1265254 C CN1265254 C CN 1265254C CN B03104932X A CNB03104932X A CN B03104932XA CN 03104932 A CN03104932 A CN 03104932A CN 1265254 C CN1265254 C CN 126525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developer
- contact portion
- imaging device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28—Prevention of damage or soiling, e.g. mechanical abrasion
- G03G21/1832—Shielding members, shutter, e.g. light, heat shielding, prevention of toner scatter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2—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a peelable sealing film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7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8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oner level or concent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using seals, e.g. to prevent scattering of to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在成像装置上拆装的处理盒,包括:具有向显影构件供应显影剂的供应开口部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可以拆卸地安装在该显影剂容纳容器上的显影剂密封构件、拔出该显影剂密封构件用的把手部和在该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与设置在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主体电接点连接的接点部。该处理盒在未去除所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隔断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借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忘记拔出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的显影材料密封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在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的处理盒、显影装置以及可拆装前述处理盒和/或前述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所谓成像装置是指利用电子照相成像过程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装置,包括例如,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装置,以及文字处理器等。
此外,所谓处理盒是指将电子照相感光鼓和至少显影机构成一整体地盒式化,并且相对于电子成像装置主体可进行拆装的装置。
利用电子照相成像过程的成像装置,将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照射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利用显影机构向该潜像供应作为记录材料的显影剂将其显影,进而,通过将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体上转印到记录媒体上,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
在这种成像装置中,采用将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作用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处理机构成一整体地盒式化,或者,至少将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显影机构成一整体地盒式化,将该盒可拆装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处理盒方式。由于采用这种处理盒方式,可以由用户自己进行装置的维修等,所以,可极大地提高其操作性能,这种处理盒方式在成像装置中被广泛使用。
此外,这种处理盒具有保持容纳赋予电子照相感光体以显影剂的显影剂载置机构的显影容器,以及容纳供应给显影容器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为了在开始使用之前将显影剂容纳容器内的显影剂密封以防止显影剂飞散,使用将显影容器和显影剂容纳容器隔离的显影剂密封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构成是当开始使用处理盒时,可以将其去除。在把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之前,将显影剂密封构件从盒内部拔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的开口部即被打开,从而可以向显影容器和显影剂载置体供应显影剂。
此外,在处理盒方式的成像装置中,容纳在盒内的显影剂容纳容器内的显影剂由于形成图像而被消耗。然后,在显影剂消耗光时,通过用户更换处理盒,可以再次进行成像作业。因此,随着能够供应给盒内的成像的显影剂的消耗,有必要随时通知用户剩余的显影剂的量是多少。此外,为了在显影剂被消耗时,促使用户按照盒的更换时间,高效率地适当而准确地准备和更换新的盒,在处理盒或成像装置主体上,大多配备可以逐次检测显影剂剩余量的显影剂量检测机构。
另一方面,在采用将显影容器和显影剂容纳容器隔离、将显影剂容纳容器内的显影剂密封的显影剂密封构件形式的前述处理盒中,在开始使用时,必须将显影剂密封构件拔出。但是,当将忘记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处理盒原封不动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状态下使成像装置动作时,显影剂不能供应给显影剂载置体和电子照相感光体,不能获得图像输出。
因此,作为用于避免这一情况,检测有无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机构,人们提出了特开平09-197945号公报所述的机构。在前述公报中描述的检测有无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机构的装置主体的盒安装部上配置有检测处理盒内有无显影剂密封构件用的光电断续器的发光部和光接收部。当把处理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时,在没有把处理盒内的显影剂密封构件拔出的情况下,从发光部发出的光被显影剂密封构件遮挡,不会到达光接收部。随之,与光电断续器连通的检测回路检测出没有去除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情况。进而,根据该检测结果,在例如装置主体的显示部上显示出显影剂密封构件没有被拔出,通知用户。
发明内容
但是,在前述公报所述的检测机构中,必须在装置主体上配备具有发光部和光接收部的光电断续器以及该光电断续器的检测回路。从而,需要追加部件和回路,成为高价的结构。
此外,还有在显影剂密封部件的端部(拔出方向的端部)安装凸起部件,使没有拔出显影剂密封部件的处理盒从物理角度上不能装入成像装置主体的方法。不过,如果采用该方法,为了使处理盒根本不能装入成像装置主体,需要给其安装相当大的凸起部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忘记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情况的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密封构件把供应开口部堵塞,将显影剂容纳到显影剂容纳容器中,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向显影构件供应显影剂,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到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必设置专用的检测机构就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忘记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情况的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密封构件把供应开口部堵塞,将显影剂容纳到显影剂容纳容器中,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向显影构件供应显影剂,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到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显影剂密封构件未去除的状态下将显影装置或者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不进行成像动作的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显影剂密封构件未去除的状态下将显影装置或者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会通知用户忘记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显影构件,用于将形成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显影剂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潜像显影用的显影剂,它具有将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的供应开口部;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堵塞前述供应开口部,将显影剂密封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内,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把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把手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以便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测定电极构件,其沿前述显影构件的横向设置,用于通过向前述显影构件施加电压来检测根据在前述显影构件和前述测定电极构件之间的显影剂量生成的电容量;接点部,在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该接点部与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上的主体电接点电连接,并且把对应于显影剂的量从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前述主体电接点,从而使前述成像装置主体能够检测显影剂的量,其中,在未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将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隔断。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构件,用于将形成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显影剂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潜像显影用的显影剂,它具有将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的供应开口部;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堵塞前述供应开口部,将显影剂密封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内,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把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把手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以便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测定电极构件,其沿前述显影构件的横向设置,用于通过向前述显影构件施加电压来检测根据在前述显影构件和前述测定电极构件之间的显影剂量生成的电容量;接点部,在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该接点部与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上的主体电接点电连接,并且把对应于显影剂的量从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前述主体电接点,从而使前述成像装置主体能够检测显影剂的量,其中,在未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将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隔断。
此外,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处理盒可拆装,该成像装置用于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它包括:(i)主体电接点;(ii)检测机构;(iii)可拆卸地安装前述处理盒的安装部;(iv)作为安装到前述安装部上的处理盒,该处理盒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显影构件,用于将形成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显影剂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潜像显影用的显影剂,它具有将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的供应开口部;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堵塞前述供应开口部,将显影剂密封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内,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把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把手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以便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测定电极构件,其沿前述显影构件的横向设置,用于通过向前述显影构件施加电压来检测根据在前述显影构件和前述测定电极构件之间的显影剂量生成的电容量;接点部,在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该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电连接,并且把对应于显影剂的量从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前述主体电接点,从而使前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显影剂的量,其中,在未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将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隔断;(v)传送前述记录媒体用的传送机构。
此外,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显影装置可拆装于该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为用于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它包括:(i)主体电接点;(ii)检测机构;(iii)可拆卸地安装前述显影装置的安装部;(iv)作为安装到前述安装部上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具有:显影构件,用于将形成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显影剂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潜像显影用的显影剂,它具有将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的供应开口部;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堵塞前述供应开口部,将显影剂密封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内,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把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把手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以便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测定电极构件,其沿前述显影构件的横向设置,用于通过向前述显影构件施加电压来检测根据在前述显影构件和前述测定电极构件之间的显影剂量生成的电容量;接点部,在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该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电连接,并且把对应于显影剂的量从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前述主体电接点,从而使前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显影剂的量,其中,在未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将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隔断;(v)传送前述记录媒体用的传送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的简略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一种实施形式的纵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一种实施形式在开始使用前的状态的外观透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开始使用前的状态的显影装置单元的放大纵剖面图。
图5A和图5B是说明将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一种实施形式中的显影剂密封构件粘贴在显影剂溶媒容器上的状态用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的量检测机构的简略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的量检测回路的一个例子的图示。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利用显影剂量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显影剂的剩余量与检测电压的关系的图表。
图9A、图9B、图9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一种实施形式中显影剂密封构件与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接点部的状态的透视图。图9A是表示显影剂密封构件拔出前的状态,图9B表示正在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图9C表示将显影剂密封构件拔出后的状态。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将未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处理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的状态下的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把手部与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接点部的关系的简略结构图。
图11是说明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方法用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方法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用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方法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用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方法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可拆装地安装根据本发明构成的处理盒的成像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特别以电子照相式激光束打印机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成像装置A具有鼓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下面简单地称之为感光鼓)9。该感光鼓9首先利用作为带电机构的带电辊10带电。其次,通过照射从具有激光二极管,光学多面镜,透镜,反射镜等的光学机构来的与图像信息相应的激光光束,在感光鼓9上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应的静电潜像。利用显影机构用显影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视像,即显影剂像。
显影机构配备有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其内部装有磁辊的显影辊筒11,以及在赋予显影辊筒11表面上的显影剂以摩擦带电电荷的同时,作为显影剂量限制构件用于形成规定厚度的显影剂层用的显影刮刀12,它们被保持在作为显影框体的显影容器13上。如后面所述,该显影容器13成一整体地熔接到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14上,构成显影装置单元19。
在显影剂容纳容器14内,设置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送入显影容器13内的搅拌构件15-1、15-2。通过所述搅拌构件15-1、15-2的旋转,将显影剂容纳容器14内的显影剂送往显影容器13内的显影辊筒11。此外,在显影容器13内,在显影辊筒11的附近配备显影剂搅拌构件16,使显影容器13内的显影剂循环。
容纳在显影剂容纳容器14内的显影剂,利用上述结构,通过搅拌构件15-1、15-2的旋转,被送出到显影容器13。而且,在显影容器13内,显影剂一面利用显影剂搅拌构件16进行搅拌,一面被送至显影辊筒11。同时,显影剂吸附于内装磁辊的显影辊筒11的表面上。然后,显影剂被显影辊筒11旋转传送,由显影刮刀12赋予摩擦带电电荷。然后在显影辊筒11上形成规定厚度的显影剂层,而且显影剂被传送到感光鼓9的显影区域。供应给该显影区域的显影剂,向感光鼓9上的静电潜像上转移,形成显影剂像。此外,显影辊筒11被连接到显影偏压电路上,通常,外加在交流电压上叠加直流电压的显影偏压电压。
另一方面,置于记录媒体盒3a内的记录媒体2,与前述显影剂像的形成同步地被拾取辊3b和传送辊对3c、3d及3e传送到转印位置。在转印位置上,配置作为转印机构的转印辊4,通过向转印辊4上外加电压,将感光鼓9上的显影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2上。
接受了显影剂像的转印的记录媒体2经由传送导向件3f传送到定影机构5。定影机构5备有驱动辊5c和内装加热器5a的定影辊5b,向通过的记录媒体2加热和加压,将转印的显影剂像定影到记录媒体2上。然后,利用排出辊对3g、3h经由反转通路3i将记录媒体2向排出托盘6排出。该排出托盘6配置在成像装置A的上表面。此外,也可以使可摆动的舌门3j动作,不经由反转通路3i而排出到排出托盘上。前述拾取辊3b、传送辊对3c、3d和3e、传送导向件3f以及排出辊对3g和3h等构成记录媒体2的传送机构3。
利用转印辊4将显影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2上之后的感光鼓9,利用清洁机构17除去残留在感光鼓9上的显影剂后,供应给下一个成像过程。清洁机构17利用与感光鼓9接触设置的弹性清洁刮刀17a刮掉感光鼓9上残留的显影剂,收集到刮除的显影剂储存箱17b内。
下面,参照图2及图3对可拆装地安装到成像装置A上的处理盒B进行说明。处理盒B由显影装置单元19和感光体单元20构成。显影装置单元19经由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将保持显影辊筒11和显影刮刀12等的显影机构的显影容器13,和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容纳14连通起来,通过熔接等成一整体地形成。感光体单元20,将感光鼓9、清洁刮刀17a等清洁机构17以及带电辊10等安装到鼓框体18上形成。同时,如图3所示,利用侧盖(L)37和侧盖(R)38从两侧夹持,将这些显影装置单元19和感光体单元20结合成一个整体,将其盒式化。此外,在图2中,51和52是作为构成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测定电极构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详细情况将在后面描述。同时,在侧盖(L)37上,形成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上的接点部51a、52a(参照图3)。此外,图3是表示处理盒使用开始前的状态的外观透视图。在图3中,30是如后面所述的用于将显影容器13和显影剂容纳容器14隔离的显影剂密封构件。
处理盒B的显影剂容纳容器14,如图2所示,由显影剂容纳部14a、14b两个容纳部构成。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14a、14b的各底面相交的部位处,形成限制从容纳部14b汲取显影剂的高度用的底部隔离部14c。从显影剂容纳部14b向显影剂容纳部14a进行的显影剂的供应,通过形成在底部隔离部14c上的开口部14d进行。同时,在显影剂容纳部14a、14b的内部分别配置搅拌构件15-1、15-2。同时,邻接于显影容器的显影剂容纳部14a内的搅拌构件15-1,配置在相对于搅拌构件15-2的下方。借此,利用由显影剂的自身重量的下落,可以顺滑地进行穿过开口部14d之后的显影剂的传送。
搅拌构件15-1、15-2,都是由旋转棒构件15a、以PPS(对聚苯硫)作为材料的弹性片15b以及压紧构件15c构成。弹性片15b用螺钉或者粘结、熔接和热铆接等方式固定到旋转棒构件15a上。
显影剂容纳部14b内的搅拌构件15-2沿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一面搅拌显影剂容纳部14b内的显影剂,一面通过开口部14d将其送入显影剂容纳部14a内。同时,显影剂容纳部14a内的搅拌构件15-1沿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一面搅拌显影剂容纳部14a内的显影剂,一面经由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将其送入显影容器13内。同时,在这些搅拌构件15-1、15-2的旋转角速度分别为ω1、ω2时,设定成ω1>ω2。这样,通过将邻接显影容器13的显影剂容纳部14a的搅拌构件15-1的旋转角速度ω1设定得更快,容易向显影辊筒11供应显影剂。反之,远离显影容器13的上游侧的搅拌构件15-2的旋转角速度ω2,在能够向显影容纳部14a内供应显影剂的范围内,设定得较慢。借此,可以防止由在远离显影辊筒11的位置处的过度搅拌引起的显影剂的恶化。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将ω1设定成约为ω2的两倍,但在不进行初始搅拌构件的位相重合的情况下,为了使各个搅拌构件的位相总是不吻合,最好是避开整数倍。
这样,利用底部隔离部14c将一个显影剂容纳容器14分割成两个显影剂容纳部14a、14b。同时,通过采用在各显影剂容纳部14a、14b中设置搅拌构件15-1、15-2,将显影剂汲取到底部隔离部14c的高度的结构,可以分散显影剂的重量,所以可以防止运输时因显影剂的倾泻引起的转矩的增加。
此外,如前面所述,使下游侧的搅拌构件15-1的位置相对于上游侧的搅拌构件15-2靠下,由开口部14d限制向下游侧的显影剂容纳部14a的显影剂的传送量。同时,关于搅拌构件的旋转角速度,通过使下游侧的搅拌构件15-1的旋转角速度更快(ω1>ω2),防止远离显影辊筒11的上游侧的显影剂容纳部14b中的过度搅拌,可以防止显影剂的恶化和过剩供应。此外,在下游侧的显影剂容纳部14a,显影剂很好地循环,可以稳定地向显影辊筒11供应显影剂。
如上面所述构成的处理盒B,如图1所示,可拆装地安装到设置在成像装置A的装置主体上的处理盒安装部8上。在该处理盒上的装置主体的两个侧壁部的内表面上形成导向机构(图中未示出)和定位机构(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导向机构对形成于处理盒B的两个侧壁面上的被导向部(图中未示出)进行导向;所述定位机构对处理盒B进行定位。同时,在处理盒安装部8的侧壁部设置在安装处理盒B时分别连接到前述处理盒B的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上的电接点部(53、54)(参照图6、图7和图10等)。电接点部(53、54)分别设置在对应于接点部51a、52a的位置处。当打开装置主体的处理盒门7,将处理盒B安装到处理盒安装部8上时,如后面所述,各个接点部51a和53,52a和54电连接。
下面,参照图4和图5A、5B,对直到使用处理盒为止,用于密封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14、防止显影剂飞散、隔离显影剂容纳容器14和显影容器13的显影剂密封构件30,进行详细说明。
显影剂密封构件(下面简单地称之为密封构件)30,直到开始使用处理盒之前,将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容器14与显影容器13隔离,将显影剂容纳容器14密封,在使用处理盒时,将其去除。密封构件30的构成为在Al(铝)膜的上下层叠PET(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薄膜,然后在其安装面上层叠热熔敷层(密封剂层)。同时,如图4和图5所示,密封构件30以堵塞显影剂容纳容器14的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方式粘贴在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周边部。如图5A和5B所示,密封构件30在层叠的PET薄膜的一个层上,在其上下两端部分上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切痕部30c。而且,在将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开封时,密封构件可以被撕裂。通过进行后面所述的开封动作,沿前述切痕30c将密封构件30撕裂,将显影剂容纳容器14的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开封。此外,如图5A和5B所示,该密封构件30具有相对于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约2倍以上的长度,以其大致一半堵塞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方式粘贴在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周边部。同时,不粘贴的密封构件30的其它部分,在前述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30a折回,与堵塞前述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部分重叠,从另一侧的端部向外部拉出。
同时,当密封构件30与粘贴在显影供应开口部14e周边部的显影剂容纳容器14和显影容器13成一整体地结合时,密封构件30与粘贴在和显影容器13的与显影剂容纳容器14相对的相对面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上毛毡等弹性密封构件(图中未示出)接触并被压紧。此外,通过显影剂容纳容器14和显影容器13之间被拉出到外部的端部(把手端部)30b安装到构成拉手部的把手构件14p上。该把手构件14p与显影剂容纳容器14成一整体地形成,与显影剂容纳容器14连接的连接部分14q,以其厚度特别薄,可以切断的方式形成(参照图3和图9A至9C)。前述把手构件14p,在包装处理盒B时,为了使其总长度较短以提高包装效率,将其弯折约90°进行包装(参照图3和图9A)。同时,在新的处理盒B即将使用之前,用户拉起密封构件30的把手构件14p,切断壁薄的连接部分14q,通过向图9B所示的箭头方向将其拔出,密封构件30沿切痕30c被撕裂。借此,显影剂容纳容器14的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被开封。
下面,利用图6至图8,对作为可以逐次检测出随着显影剂容纳容器14和显影容器13内的显影剂的消耗而减少的显影剂的剩余量的检测机构的显影剂量检测机构(显影剂剩余量检测机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形式中的显影剂量检测机构,如图6所明确表示的那样,作为构成显影剂检测部的测定电极构件的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分别配置在显影容器13的内部和显影剂容纳容器14的显影剂容纳部14a的内部。同时,该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配置在将搅拌构件15-1夹持的相对的位置处。同时,搅拌构件15-1的弹性片15b以至少与第二电极52接触,并且滑动接触该电极表面的位置关系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51、52为沿显影辊筒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用不锈钢板材等导电性构件制作。此外,作为电极,可以用例如不锈钢(SUS)、铁、磷青铜、铝、导电性树脂等导电性材料制作。但是,为了不影响磁性体的显影剂的循环,优选地使用非磁性SUS等非磁性金属材料。
在作为构成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测定电极的显影辊筒11、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中,利用外加显影偏压机构61,将电压外加到显影辊筒11上。同时,在显影辊筒11和第一电极51之间,以及在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分别诱发静电电容。同时,通过利用连接到第二电极52上的检测机构60测定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静电电容,高精度地检测出显影剂容纳容器14内的显影剂量。进而,利用连接到第一电极51上的检测机构60’测定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静电电容,检测出显影容器13内的显影剂量。同时,利用这两个检测结果,高精度地检测出处理盒B的显影剂量。
下面,参照图7对用于本实施形式的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检测回路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7中,具有根据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的量变化的静电电容Ca的显影剂检测部50,经由电接点52a和54连接到显影剂量检测回路100的控制回路102上。这里,连接到第二电极52上的接点部52a,配置在处理盒B的侧盖(L)37上,电接点部54配置在装置主体的盒安装部8侧。此外,基准电容元件Cb,连接到显影偏压回路101上,设定利用经由显影偏压回路101外加的AC(交流)电流I1检测显影剂量时的基准电压V1。不言而喻,当把处理盒B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时,通过配置在装置主体上的接点104电连接到显影辊筒11的电接点11a上,由显影偏压回路101将显影偏压外加到显影辊筒11上。控制回路102,通过把AC电流I3和电阻R2产生的电压降下部分V2加到用电阻R3、R4设定的V3上,决定基准电压V1,其中,所述AC电流I3是利用电位器VR1将外加到基准电容元件Cb,即基准阻抗元件上的AC电流I1分流的电流值。
从而,外加到显影剂量检测部50上的AC电流I2,输入到放大回路103内,作为显影剂量的检测值V4(=V1-I2×R5)输出。同时,将该输出值V4用作显影辊筒11和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值。
此外,具有随着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的量变化的静电电容Ca’的显影剂量检测部50’,也经由电接点51a和53连接到与前面所述的具有同样结构的控制回路102’上。同时,利用与控制回路102’连接的放大回路103’最终输出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值。这里,连接到第一电极51上的接点部51a配置在处理盒B的侧盖(L)37上,电接点部53配置在装置主体的盒安装部8侧。
在上述结构的显影剂量检测机构中,检测出来的电压与显影剂量的关系,如图8所示,随着显影剂量的减少,静电电容降低,检测电压电平上升。这种特性,对于用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检测出的检测电压是一样的。
在上述结构的显影剂量检测机构中,在处理盒部的显影剂容纳容器14内的显影剂量多时,夹持在显影辊筒11和第二电极52之间的空间内有充分的显影剂。而且,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被搅拌构件15-1搅拌,防止显影剂偏斜,使显影剂的高度稳定,所以,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静电电容,持续稳定地显示出高的数值。同时,当由于处理盒B的使用,显影剂不断消耗时,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的高度降低。与此相应地,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静电电容也不断减少。即,通过检测出显影辊筒11和第二电极52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可以逐次地检测出显影剂容纳容器14的显影剂容纳部14a内的显影剂的量。进而,显影剂被消耗,显影剂容纳容器14内的显影剂被消耗光之后,通过测定显影辊筒11与电压电极51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出显影容器13内的显影剂量的变化,可以高精度地检测出显影容器13内的显影剂的量,一直到处理盒B的寿命结束为止,可以检测出显影剂的剩余量。
此外,如前面所述,显影辊筒11及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以夹持搅拌构件15-1的方式相对地配置。利用前述结构,显影辊筒11以及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由搅拌构件15一1不断地搅拌,可以防止显影剂的偏置,使显影剂的高度稳定。进而,通过使搅拌构件15-1的弹性片15b至少与第二电极52接触的结构,可以将吸附在第二电极表面上的显影剂刮掉。从而,可以一直稳定而且正确地检测出显影剂的剩余量。
如上所述,通过逐次检测出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以及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静电电容,检测出随着将处理盒B安装到装置主体的处理盒安装部8上,使成像装置A动作引起的显影剂的消耗而减少的显影剂的剩余量。同时,通过以该信息作为基础,显示显影剂的消耗量,促使用户准备新的处理盒或者显影剂补充盒,进而,可以利用没有显影剂的检测信息,促使用户进行处理盒的更换或者显影剂的补充。
下面,利用图9至图11说明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检测结构的一种实施形式。
如前面所述,密封构件30,以堵塞显影剂容纳容器14的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方式粘贴在其周边部,在向外部拉出的端部(把手端部)30b上安装把手构件14p。同时,把手构件14p与显影剂容纳容器14成一整体地形成,并如图3及图9A所示,大致弯折90°。从而,在用户即将使用新的处理盒之前,拉起密封构件30的把手构件14p,将其切断,然后将其拉向图9B的箭头方向。借此,沿切痕30c将密封构件30撕裂,将密封构件30从处理盒拉出。借此,显影剂容纳容器14的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被开封,显影剂容纳容器14内的显影剂,经由显影剂开口部14e被供应给显影容器13内,成为可以使用的状态。
但是,这样的密封构件30的开封动作必须由用户自己进行。因此,在用户忘记拔出密封构件30、将密封构件30还堵塞显影剂供应开口部14e的处理盒B插入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内的状态下,成像装置进行输出动作时,不仅不能获得图像输出,而且还可能成为引起转矩上升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以本实施形式为例,在未拔出密封构件30而将处理盒B插入安装到装置主体内使成像装置动作的情况下,前述搅拌构件15-1起动时的轴的转矩显示出约为2N·m的大数值。与此相对地,在将密封构件30拔出的状态下安装处理盒B时的正常动作中,所述该转矩成为0.7N·m,可以将轴的转矩大幅度地减少约65%。
因此,根据本实施形式,采用在未拔出密封构件30的状态下把处理盒B安装到装置主体上的情况下,从结构上隔断前述显影剂量的检测机构的电接点部的导通的结构。利用前述结构,由显影剂量的检测值检测出忘记把密封构件30拔出,由提示机构通知用户,可以预先防止前述问题的发生。此外,由于不必特别设置新的检测构件,所以,不必增加成本就能达到防止忘记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目的。
本实施形式中密封构件30的有无的检测,利用显影剂剩余量检测机构,根据用各个检测电极检测出来的检测电压的电压电平进行。从而,对于进行这种电压电平的检测,特别是,作为覆盖遮挡连接到第二电极52上的接点部52a的构件,采用可以将成像装置主体的电接点部54与处理盒接点部52a绝缘,并且可以通过将密封构件30拔出而将其去除的构成的把手构件14p。
新的处理盒B,如图3及图9A所示,安装于密封构件30的拉出到外部的端部(把手端部)30b上的把手构件14p,以覆盖接点部52a的方式弯折。该接点部52a用于将第二电极52连接到检测机构60上,配置在侧盖(L)37上。在原封不动保持这种状态(即,未拔出密封构件30),将处理盒B安装到装置主体上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连接到第一电极51上的接点部51a与装置主体侧的电接点部53电连接,但是,把手构件14p夹持在连接到第二电极52上的接点部52a与装置主体侧的电接点部54之间,成为两个接点部52a、54之间的电连接被隔断的状态。
此外,在将处理盒B向装置主体上安装之前,将把手构件14p拉起并切断,通过将其拉向图9B所示的箭头方向拔出密封构件30,如图9C所示,接点部52a第一次成为露出的状态。通过将这种状态的处理盒B安装到装置主体上,在连接到第一电极51上的接点部51a与装置主体侧的电接点部53电连接的同时,连接到第二电极52上的接点部52a电连接到装置主体侧的电接点部54上。
下面,利用图11的流程图说明进行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直到打印待机状态为止的动作。
首先,将处理盒B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步骤F101),当电源开关接通或者门开关接通时(步骤F102),首先从CPU输出显影AC接通的信号,外加显影AC信号(步骤F103)。借此,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和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步骤F104)。
这里,在将未拔出密封构件30的状态的处理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的情况下,显影剂未流入到显影容器13内的显影辊筒11和第一电极52之间。从而,用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第一电极51检测出来的检测电压,作为图8所示的“没有显影剂电平(x)”被检测出来。此外,对于显影辊筒11和第二电极52之间的检测电压,由于如图10所示,第二电极52的接点部52a与装置主体侧的电接点部54被把手构件14p隔断从而被绝缘,所以第二电极52的回路检测出两个接点52a、54为开路状态。即,检测出图8中的“没有处理盒电平(y)”的电压。
这样,通过检测出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检测电压为“没有显影剂电平(x)”,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检测电压作为“没有处理盒电平(y)”被检测出来,可以检测判断出密封构件30未被拔出。这样,当根据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电压,以及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电压检测结果,未检测出“没有显影剂电平(x)”以及“没有处理盒电平(y)”的情况下,作为“有处理盒”以及“有显影剂”,开始常规多项预运转(步骤F109)。并且此后,进入主马达接通(步骤F110),带电AC的接通(步骤F111),显影AC的接通(步骤112)。然后,在步骤F113,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在步骤F114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当根据第一电极51侧的检测输出显影剂为没有时,在步骤F117,进行“没有显影剂”的显示,通知用户。然后,当有显影剂时,进行步骤F115(负转印接通),进入待机状态。
此外,在步骤F104检测出“没有显影剂电平(x)”以及“没有处理盒电平(y)”时,在步骤F105判断为有密封构件的状态,在步骤F106进行“有密封构件”的显示,通知用户没有拔出密封构件。此后,在步骤F107,将处理盒从装置主体取出,在步骤F 108从处理盒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后,返回步骤101,将拔出密封构件的处理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将显影剂检测机构中的两个接点部中的一个接点部遮挡,特别是,可以利用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把手构件覆盖接点部,隔断处理盒与装置主体的电连接。并且,利用被遮挡的电压检测电平和另外一个电压检测电平,可以检测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可以制成廉价的结构,并且可以缩短检测时间。同时,通过促使用户进行拔出密封构件的作业,无需专门的检测构件,就可以事先防止忘掉拔出密封构件。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用相对于第二电极52的两个接点部52a、54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所述接点部,只要是当在未拔出前述把手构件14p情况下将处理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时,从结构上将接点部覆盖隔断电连接的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形式中,对把手构作为与密封构件是分开的独立构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把手构件与密封构件形成一个整体。此外,也可以将把手构件以可以从前述侧盖切断的方式形成。
如上所述,通过进行密封构件的有无检测,被包装的处理盒也可以与成像装置主体同时通知用户,能够提高使用性。
下面,用图12对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形式中,不将接点部遮挡,用前述显影剂剩余量检测方式,只用检测电压电平来检测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即,不采用由密封构件30的把手构件14p覆盖连接到电极上的接点部的结构,在这一点上与前述实施形式不同,处理盒的其它结构以及显影剂剩余量检测回路和显影剂剩余量检测输出特性均与前述实施形式相同。下面,根据图12所示的表示直到打印待机动作的流程图,说明基于本实施形式进行的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检测。
将处理盒B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步骤G101),当电源开关接通或者门开关接通时(步骤G102),从CPU输出显影AC接通的信号,外加显影AC(步骤G103)。借此,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步骤G104)。同时,当基于该检测结果,检测出“没有处理盒电平(y)”(图8)的电压时,在步骤G119进行“没有处理盒”的显示,通知用户。此外在步骤G104,当检测出有处理盒的电平的电压时,在步骤G105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基于该结果,当未检测出“没有显影剂电平(x)”(图8)时,开始常规多项预运转(步骤G110)。然后,进入主马达接通(步骤G111),带电AC接通(步骤G112),显影AC接通(步骤G113)。然后,在步骤G114,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在步骤G115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然后,当根据第一电极51的输出没有显影剂时,在步骤G118,进行“没有显影剂”的显示,通知用户,如果有显影剂的话,进行步骤G116(负转印接通),进入待机状态。
此外,在步骤G105,通过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检测出“没有显影剂电平(x)”时,在步骤G106判断为有密封构件的状态,在步骤G107进行“有密封构件”的显示,通知用户没有拔出密封构件。然后,在步骤G108,从装置主体上取出处理盒,在步骤G109,从处理盒上拔出密封构件之后,返回步骤G101,将拔出密封构件的处理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
在本实施形式中,不设置遮挡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接点部的构件,可以利用检测显影剂剩余量的电压电平检测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此外,无需特别的构件,可以采用廉价的结构,并且可以缩短检测时间。而且,通过促使用户进行密封构件的拔出作业,无需专门的检测构件,就可以预先防止忘记拔出密封构件。
下面,利用图13对检测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在前面所述的图12所示的实施形式中,仅利用显影剂检测电压电平进行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但在本实施形式中进行的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的特征为,由显影剂量检测的电压电平和作为安装在处理盒上的存储媒体的存储内容进行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检测。本实施形式的处理盒,在处理盒框体上安装有存储媒体存储装置,在存储媒体存储器上,记录处理盒的批号以及处理条件等初始值和使用状况,成像装置及处理机构的特性等各种数据,与此同时,还记录判断处理盒的新旧的信息。此外,其它显影剂剩余量检测回路以及显影剂剩余量输出特性,和前述实施形式一样。
下面,根据图13所示的直到待机的动作为止的流程图,说明基于本实施形式进行的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
将处理盒B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步骤H101),接通电源开关或接通门开关(步骤H102)。然后,在步骤H103,开始与处理盒上的存储媒体存储器通信,利用该通信,当没有处理盒时,在步骤H120进行“没有处理盒”的显示,通知用户。当在步骤H103有处理盒时,继续进行通信,在步骤H104检测是否存储有新的处理盒的信息。根据其结果,如果安装的处理盒不是新的处理盒的话,判断为密封构件被拔出,进入常规多项预运转序列(步骤H111~步骤H114)。然后,在步骤H115,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检测,在步骤H116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同时,当根据第一电极51侧的输出,没有显影剂时,在步骤H119进行“没有显影剂”的显示,通知用户,如果有显影剂,进行步骤H117(负转印接通),进入待机状态。
此外,在步骤H104检测出是新的处理盒时,外加显影AC(步骤H105),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显影剂剩余量检测(步骤H106)。基于该检测结果,当未检测出“没有显影剂电平(x)”时,判断为已经拔出密封构件,进入前述常规多项预运转序列(步骤H11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H106检测出“没有显影剂电平(x)”时,在步骤H 107判断为有密封构件的状态,在步骤H108进行“有密封构件”的显示。然后,通知用户密封构件未被拔出。然后,在步骤H109,将处理盒从装置主体上取出,在步骤H110,从处理盒上拔出密封构件。然后,返回步骤H101,将拔出密封构件的处理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
此外,利用图14说明检测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
本实施形式与前述图13所示的实施形式一样,具有如下特征:由显影剂量检测的电压电平和作为安装在处理盒上的存储媒体的存储内容进行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检测。采用将显影剂检测机构中的两个接点部中的一个接点部遮挡的结构,特别是,采用由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把手构件覆盖电接点部,隔断与装置主体的电连接的结构。
在图14中,将处理盒B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步骤J101)。当接通电源开关或者接通门开关时(步骤J102),在步骤J103,开始与处理盒上的存储媒体存储器通信。然后,通过该通信,当没有处理盒时,在步骤J120,进行“没有处理盒”的显示,通知用户。当在步骤J103有处理盒时,继续通信,在步骤J104进行是否存储有新处理盒的信息的检测。根据该结果,当判断为安装的处理盒不是新处理盒,而是已经使用过的处理盒时,进入常规多项预运转序列(步骤J111~步骤J114)。此外,当在步骤J104检测出新处理盒信息时,外加显影AC(步骤J105),进行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显影剩余量的检测(步骤J106)。这里,关于显影辊筒11与第二电极52之间的检测电压,如图10所示,第二电极52的接点部52a与装置主体侧的接点部54部被把手构件14p隔断。从而,检测出在第二电极52的检测回路中,接点部52a、54处于开路状态。即,检测出图8中的“没有处理盒电平(y)”的电压。基于该检测结果,当未检测出“没有处理盒电平(y)”的电压时,判断为密封构件已被拔出,与前面所述一样,进入常规多项预运转序列(步骤J11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J106检测出“没有处理盒电平(y)”时,在步骤J107判断为有密封构件的状态(即,忘记拔出密封构件的状态),在步骤J108进行“有密封构件”的显示,通知用户没有拔出密封构件。然后,在步骤J109,将处理盒从装置主体上取出,在步骤J110从处理盒上拔出密封构件。然后,返回步骤J101,将拔出密封构件的处理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上。
如上所述,从安装到处理盒上的存储媒体存储器的信息和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电压检测电平,可以进行显影剂密封构件有无的检测。从而,可以缩短检测时间。而且,通过促使用户进行密封构件的拔出作业,无需特别的检测构件即可以预先防止忘记拔出密封构件。
此外,在前述各种实施形式中,通知忘记拔出密封构件的机构,在成像装置主体上的显示部上,除显示“有密封构件”之外,还可以加上“请拔出密封构件”等敦促用户进行拔出密封构件作业的显示,或者点亮报警灯等。此外,通过在进行通信输出的个人计算机等的画面上,用插图和图像等显示拔出密封构件的信息和具体的作业内容(拔出密封构件的作业),可以使用户更容易理解。
如上面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将与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连接的接点部中的一个接点部遮挡的结构,特别是,通过采用利用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把手构件覆盖接点部,隔断与装置主体的电连接的结构,借助被遮挡的接点部的检测电压电平与另一个接点部的检测电压电平,可以检测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无需特殊的构件,构成廉价的结构,并且可以缩短检测时间。
此外,通过用显影剂量检测机构中的至少两个电极检测出来的显影剂量的检测电压电平,可以检测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不必设置遮挡显影剂检测机构的接点部的构件,可以用廉价的结构进行准确的检测。
进而,由于可以由安装到处理盒上的存储媒体存储器的信息和显影剂量检测机构的电压检测电平进行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有无的检测,所以,可以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
在检测出有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时,利用提示机构将此状态通知用户,通过敦促用户进行显影剂密封构件的拔出作业,无需特殊的检测构件,就可以预先防止忘记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
如上面所述,根据本发明,在未去除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处理盒显影装置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由于前述把手或者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将由测定电极构件检测出来的信号向检测机构传递用的接点部覆盖,所以,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忘记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
此外,不必设置专门的检测机构,利用检测显影剂容纳容器和显影框体内的显影剂的量用的检测机构就可以可靠地检测出忘记将显影剂密封构件拔出。
此外,在未去除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显影装置或者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可以防止成像装置主体进行成像动作。
此外,在未去除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显影装置或者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可以通知用户忘记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敦促用户进行拔出显影剂密封构件的作业。
Claims (20)
1.一种处理盒,为可在成像装置主体上拆装的处理盒,包括:
电子照相感光鼓;
显影构件,用于将形成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
显影剂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潜像显影用的显影剂,它具有将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的供应开口部;
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堵塞前述供应开口部,将显影剂密封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内,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把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
把手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以便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
测定电极构件,其沿前述显影构件的横向设置,用于通过向前述显影构件施加电压来检测根据在前述显影构件和前述测定电极构件之间的显影剂量生成的电容量;以及
接点部,在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该接点部与设置在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主体电接点电连接,并且把对应于显影剂的量从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前述主体电接点,从而使前述成像装置主体能够检测显影剂的量,
其中,在未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将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隔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盒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具有盖构件,
前述接点部设置在前述盖构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方向上,前述接点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上游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把手部与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成一整体地成形,并且在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方向上,向上游侧弯折且能够从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切断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把手部与前述盖构件成一整体地成形,并且在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方向上,向上游侧弯折且能够从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切断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把手部在安装前述处理盒的安装方向上弯折到上游侧,且覆盖前述接点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把手部由绝缘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具有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的第一电极部和设置在支承前述显影构件的显影框体上的第二电极部,
进而,前述接点部具有与第一电极部连接的第一接点部和与第二电极部连接的第二接点部,
在未去除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上时,前述把手部至少覆盖第一接点部或者第二接点部中的任意一个,隔断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处理盒进一步具有将前述把手部与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连接起来的连接部,前述连接部的厚度比前述把手部以及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的厚度薄。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处理盒进一步具有将前述把手部与前述盖构件连接起来的连接部,前述连接部的厚度,比前述把手部以及前述盖构件的厚度薄。
11.一种显影装置,为可以在成像装置上拆装的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构件,用于将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
显影剂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潜像显影用的显影剂,它具有将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的供应开口部;
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堵塞前述供应开口部,将显影剂密封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内,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把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
把手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以便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
测定电极构件,其沿前述显影构件的横向设置,用于通过向前述显影构件施加电压来检测根据在前述显影构件和前述测定电极构件之间的显影剂量生成的电容量;以及
接点部,在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该接点部与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上的主体电接点电连接,并且把对应于显影剂的量从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前述主体电接点,从而使前述成像装置主体能够检测显影剂的量,
其中,在未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将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隔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具有盖构件,
前述接点部设置在前述盖构件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方向上,前述接点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密封构件的上游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把手部,与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整体成形,在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方向上,向上游弯折并且可以从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切断地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把手部,在安装前述显影装置的安装方向上,向上游侧弯折,并且覆盖前述接点部。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把手部用绝缘材料制成。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具有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的第一电极部和设置在支承前述显影构件的显影框体上的第二电极部,
进而,前述接点部具有与第一电极部连接的第一接点部和与第二电极部连接的第二接点部,
在未去除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上时,前述把手部至少覆盖第一接点部或者第二接点部中的任意一个,隔断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具有将前述把手部与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连接起来的连接部,前述连接部的厚度,比前述把手部以及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的厚度薄。
19.一种成像装置,其处理盒可拆装,该成像装置用于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它包括:
(i)主体电接点;
(ii)检测机构;
(iii)可拆卸地安装前述处理盒的安装部;
(iv)作为安装到前述安装部上的处理盒,该处理盒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显影构件,用于将形成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显影剂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潜像显影用的显影剂,它具有将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的供应开口部;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堵塞前述供应开口部,将显影剂密封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内,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把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把手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以便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测定电极构件,其沿前述显影构件的横向设置,用于通过向前述显影构件施加电压来检测根据在前述显影构件和前述测定电极构件之间的显影剂量生成的电容量;接点部,在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该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电连接,并且把对应于显影剂的量从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前述主体电接点,从而使前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显影剂的量,其中,在未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处理盒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将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隔断;
(v)传送前述记录媒体用的传送机构。
20.一种成像装置,其显影装置可以拆装,该成像装置为用于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它包括:
(i)主体电接点;
(ii)检测机构;
(iii)可拆卸地安装前述显影装置的安装部;
(iv)作为安装到前述安装部上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具有:显影构件,用于将形成在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显影剂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将前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潜像显影用的显影剂,它具有将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的供应开口部;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堵塞前述供应开口部,将显影剂密封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内,并且为了能够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把显影剂供应给前述显影构件,该显影剂密封构件可去除地安装在前述显影剂容纳容器上;把手部,设置在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以便将前述供应开口部开封;测定电极构件,其沿前述显影构件的横向设置,用于通过向前述显影构件施加电压来检测根据在前述显影构件和前述测定电极构件之间的显影剂量生成的电容量;接点部,在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该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电连接,并且把对应于显影剂的量从前述测定电极构件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前述主体电接点,从而使前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显影剂的量,其中,在未拔出前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前述显影装置安装到前述成像装置主体上时,前述把手部覆盖前述接点部,将前述接点部与前述主体电接点的电连接隔断;
(v)传送前述记录媒体用的传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052730A JP2003255806A (ja) | 2002-02-28 | 2002-02-28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052730/2002 | 2002-0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1326A CN1441326A (zh) | 2003-09-10 |
CN1265254C true CN1265254C (zh) | 2006-07-19 |
Family
ID=2775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0493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5254C (zh) | 2002-02-28 | 2003-02-27 | 成像装置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处理盒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04476B2 (zh) |
JP (1) | JP2003255806A (zh) |
KR (1) | KR100501857B1 (zh) |
CN (1) | CN126525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48191B2 (ja) * | 2002-03-25 | 2006-1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720802B2 (ja) * | 2002-11-06 | 2005-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3858875B2 (ja) * | 2003-08-25 | 2006-12-20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現像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3919779B2 (ja) * | 2003-08-29 | 2007-05-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594997B1 (ko) * | 2003-11-25 | 2006-06-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현상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JP4341957B2 (ja) * | 2003-12-25 | 2009-10-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42255A (ja) * | 2004-02-27 | 2005-09-08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把持部材部品 |
JP4035516B2 (ja) * | 2004-02-27 | 2008-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095589B2 (ja) * | 2004-02-27 | 2008-06-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4716411B2 (ja) * | 2005-03-07 | 2011-07-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装置構造、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4681946B2 (ja) * | 2005-05-27 | 2011-05-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740503B1 (ko) * | 2005-06-16 | 2007-07-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소자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용 카트리지 |
JP4841000B2 (ja) * | 2006-12-11 | 2011-12-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USD583860S1 (en) * | 2007-09-10 | 2008-12-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Toner cartridge |
USD585482S1 (en) * | 2007-09-10 | 2009-01-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Toner cartridge |
JP5570237B2 (ja) * | 2009-03-02 | 2014-08-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06236B2 (ja) | 2009-04-30 | 2014-05-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554963B2 (ja) * | 2009-10-30 | 2014-07-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WO2011074707A1 (ja) | 2009-12-16 | 2011-06-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感光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8422893B2 (en) | 2010-01-21 | 2013-04-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US8422908B2 (en) * | 2010-01-21 | 2013-04-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US8437680B2 (en) * | 2010-01-25 | 2013-05-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JP5473728B2 (ja) * | 2010-03-31 | 2014-04-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CN102103354B (zh) * | 2011-02-25 | 2012-09-05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JP5808233B2 (ja) * | 2011-11-29 | 2015-1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966809B2 (ja) * | 2012-09-21 | 2016-08-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79572B2 (ja) * | 2012-12-05 | 2015-09-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支持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228714A (ja) | 2013-05-23 | 2014-12-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68456B2 (ja) * | 2013-07-12 | 2016-02-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250567B2 (en) | 2013-07-12 | 2016-02-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container for detecting developer amount based on capacitance,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440400B2 (ja) * | 2013-09-24 | 2018-12-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23090B2 (ja) * | 2013-09-24 | 2017-11-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535398B2 (en) | 2014-09-04 | 2017-0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cartridge,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8369395B (zh) * | 2015-12-11 | 2021-05-28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墨粉瓶 |
JP6628043B2 (ja) * | 2016-09-07 | 2020-01-0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操作ガイドラベル |
US10969730B2 (en) | 2019-02-25 | 2021-04-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uni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26532B2 (ja) | 1992-02-10 | 2001-0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5768658A (en) | 1995-07-21 | 1998-06-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de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450569B2 (ja) | 1996-01-16 | 2003-09-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372747B2 (ja) | 1996-02-09 | 2003-02-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JP3382465B2 (ja) | 1996-07-04 | 2003-03-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337915B2 (ja) | 1996-07-04 | 2002-10-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445069B2 (ja) * | 1996-07-24 | 2003-09-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323749B2 (ja) | 1996-08-01 | 2002-09-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磁気シール装置及び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3689552B2 (ja) | 1997-04-07 | 2005-08-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フレー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H11143226A (ja) | 1997-11-11 | 1999-05-28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
US6122458A (en) * | 1997-11-12 | 2000-09-19 | Minolta Co., Ltd. | Replaceable developer supplying device and replaceable imaging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3083091B2 (ja) * | 1997-12-09 | 2000-09-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納容器のシール部材、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486555B2 (ja) * | 1998-06-05 | 2004-0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供給容器 |
JP2000089567A (ja) | 1998-09-11 | 2000-03-31 | Canon Inc | シャッタ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
JP3530751B2 (ja) | 1998-10-09 | 2004-05-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530752B2 (ja) | 1998-10-09 | 2004-05-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現像剤供給容器及び測定部品 |
EP1016939B1 (en) | 1998-12-28 | 2006-02-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unit frame |
JP3943761B2 (ja) * | 1999-06-08 | 2007-07-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092335A (ja) | 1999-09-17 | 2001-04-06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量検出部材 |
JP3745231B2 (ja) | 2000-01-13 | 2006-0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290355A (ja) | 2000-04-06 | 2001-10-19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720671B2 (ja) | 2000-04-06 | 2005-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026056A (ja) | 2000-07-12 | 2002-01-25 | Sony Corp | 半田バンプの形成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6587650B2 (en) | 2000-07-28 | 2003-07-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developer amount detector |
JP3658289B2 (ja) | 2000-07-28 | 2005-06-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02139904A (ja) | 2000-10-31 | 2002-05-17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58720A (ja) | 2001-03-05 | 2002-09-11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4819232B2 (ja) | 2001-03-09 | 2011-11-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3697168B2 (ja) | 2001-03-09 | 2005-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68513A (ja) | 2001-03-09 | 2002-09-20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2002
- 2002-02-28 JP JP2002052730A patent/JP2003255806A/ja active Pending
-
2003
- 2003-02-25 US US10/372,401 patent/US680447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2-27 KR KR10-2003-0012183A patent/KR10050185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2-27 CN CNB03104932XA patent/CN126525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30161644A1 (en) | 2003-08-28 |
US6804476B2 (en) | 2004-10-12 |
JP2003255806A (ja) | 2003-09-10 |
KR20030071538A (ko) | 2003-09-03 |
KR100501857B1 (ko) | 2005-07-20 |
CN1441326A (zh) | 2003-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5254C (zh) | 成像装置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处理盒 | |
US12169381B2 (en) | Toner cartridge electrical contacts | |
CN101614987B (zh) | 显影盒 | |
US9354586B2 (en) |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335540A (zh) | 显影剂容器和量检测系统,处理盒,显影及图像形成设备 | |
CN1267842A (zh) | 图像显影装置、成象盒、电子照相成象装置、和显影部件的框架 | |
CN101620400B (zh) | 调色剂盒及使用该调色剂盒的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
CN117826552A (zh) | 成像设备 | |
WO2013063933A1 (zh) | 处理盒及其余量检测方法和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321920A (zh)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
JPH10333415A (ja)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CN101424904B (zh) |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5675552B2 (ja) | 重量を用いたトナーボトルの存在及びレベル検知 | |
CN101398655B (zh) | 色粉盒、设有色粉盒的成像设备及循环利用色粉盒的方法 | |
JP6700767B2 (ja) |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装置本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5289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5049528A (ja) |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廃トナー満杯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135667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記憶媒体 | |
US20110182624A1 (en) |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developing device | |
JP2986646B2 (ja) | 電子写真装置 | |
JP3937735B2 (ja)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02958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KR100534113B1 (ko) | 화상형성장치 | |
JP2004279616A (ja)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0089551A (ja) |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