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9026C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9026C CN1259026C CN 00130338 CN00130338A CN1259026C CN 1259026 C CN1259026 C CN 1259026C CN 00130338 CN00130338 CN 00130338 CN 00130338 A CN00130338 A CN 00130338A CN 1259026 C CN1259026 C CN 125902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aging material
- package body
- mentioned
- absorbent commodity
- individ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rapper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个别包装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上述包装材料由薄片构成,且该薄片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被膜层,该被膜层以从聚氨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之中选择的树脂作为主成分,上述一面的静摩擦系数是0.4~1.2,平均动摩擦系数是0.3~1.0,而且在测定动摩擦系数时观察到的载荷的变动幅度是25 cN以下。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个别包装卫生巾或パンテイライナ一等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及利用该包装材料个别包装吸收性物品的收性物品个体包装体。
已有人使用柔软的聚乙烯薄膜等作为卫生巾或パンテイライナ一等吸收性物品的个别包装材料。例如在特开平11-164849号公报中,以在吸收性物品的包装过程中的包装材料的移动性和在个体包装体的外包装时的作业性并立为目的,提出了在一面上以规定的面积率形成印刷层的包装材料。
但是,以往的包装材料是将吸收性物品的个体包装体形成10个或者20个的数个整列,然后将数个整列容纳在包装袋中形成包装体,此时存在个体包装体彼此间容易滑移的不良情况。具体而言,排列中央部分臌起形状的吸收性物品或伸缩材料形成的吸收性物品厚度是不均匀的,因此其个体包装体的厚度也变得不均匀。其结果,导致个体包装体更容易滑移,一部分个体包装体从整列状态飞出等不良情况,不能高效率地形成规定的整列包装,往往生产率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数个整列地包装吸收性物品的个体包装体,个体包装体相互不发生滑移、整列包装时的操作性良好、生产率提高并且制造费用降低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
本发明提供在用于个别包装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中,上述包装材料由薄片构成,且该薄片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被膜层,该被膜层以从聚氨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之中选择的树脂作为主成分,上述一面的静摩擦系数是0.4~1.2、平均动摩擦系数是0.3~1.0、而且在动摩擦系数测定时观察到的载荷变动幅度是25cN以下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从而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本发明提供具备上述包装材料和吸收性物品、该包装材料的上述被膜层形成面朝向外方地利用该包装材料个别地包装该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物品个体包装体。
图1是利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装材料包装的卫生巾的个体包装体的斜视图。
图2是包装袋的一部分断面斜视图,该包装袋容纳数个利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装材料包装的卫生巾的个体包装体。
图3是在图2中的III-III线断面图。
图4是表示包装材料的外面摩擦系数的测定记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个体包装体的纵断面的示意图。
以下,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一边参考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1使用在用于个别包装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2中,个别包装形成的个体包装体3排成数个整列、再层叠成数层容纳在包装袋4中。
包装材料1由矩形的薄片构成,有外面和内面。包装材料1的内面是完成规定的剥离处理而载置卫生巾2的面。利用包装材料1个别包装卫生巾2而形成个体包装体3时,包装材料1的外面是形成该个体包装体3的外面的面。
于是,包装材料1,在其至少一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面侧的静摩擦系数是0.4~1.2。如果静摩擦系数不到0.4,个体包装体3彼此就容易滑移,不能高效率地形成规定的整列包装,生产率差。如果静摩擦系数超过1.2,个体包装体3的摩擦变大,在生产线上发生卡住,搬运性降低,生产率同样差。从防止个体包装体3的彼此滑移和更加提高生产线上的个体包装体3的搬运性出发,静摩擦系数最好是0.6~1.0。
另外,包装材料1在其外面侧的平均动摩擦系数是0.3~1.0。如果平均动摩擦系数不到0.3,和上述的静摩擦系数的情况相同,个体包装体3彼此容易滑移,不能高效率地形成规定的整列包装,生产率差。如果平均动摩擦系数超过1.0,个体包装体3的摩擦变大,在生产线上发生卡住,搬运性降低,生产率同样差。从防止个体包装体3的彼此滑移和更加提高生产线上的个体包装体3的搬运性出发,平均动擦系数最好是0.4~0.7。
包装材料1,在其动摩擦系数测定时观察到的载荷变动幅度是25cN以下。如果载荷变动幅度超过25cN,防止个体包装体3彼此滑移的效果差。从更加提高防止个体包装体3彼此滑移的效果出发,载荷变动幅度是20cN以下,特别最好是15cN以下。载荷变动幅度的下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制,越接近0越好,但在现实中下限值是5cN左右。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静摩擦系数和平均动摩擦系数是指使包装材料1的外面相互接触而摩擦时的值。
包装材料1的静摩擦系数和平均动摩擦系数按照JIS K7125,使用下述的方法测定。测定环境是JIS K7100中规定的状态。
将包装材料切成纵×横=100mm×100mm的大小,以此作为测定试样。接着,在63mm×63mm×厚7mm的不锈钢板上带有吊钩的机具(有63mm×63mm的正面和背面,有4个面为63mm×7mm的侧面,在一个侧面的中央设置吊钩的不锈钢制夹具)上,测定试样的测定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包装材料的外面)表面卷绕地进行固定,得到测定用的滑片。在测定试样上不发生松弛或不发生折皱地用测定试样覆盖上述机具的整个背面,打开通孔使吊钩贴紧(按照与吊钩相同的方向贴紧包装材料的纵向),再使用胶带将正面贴紧,就得到滑片。
接着,将包装材料切成纵×横=250mm×100mm的大小,使切出的包装材料的测定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包装材料的外面)作为表面,在不锈钢板上无折皱地用胶带贴在摩擦系数测定时的滑动台(纵500mm×横300mm的不锈钢板)上,由此作为滑动测定台(要使切出的包装材料的纵向和不锈钢板的纵向相同)。
使该滑动测定台成为水平后,与上述滑片的背面接触,在该滑片上施加载荷,滑片和砝码的载荷计为1Kg,在拉伸速度为200mm/min、拉伸距离为60mm、记录速度为30mm/min的条件下进行摩擦系数的测定。
从所得到的记录按照常规方法求出静摩擦系数,再从滑动后的平均载荷求出平均动摩擦系数。(作为动摩擦系数,静摩擦力是0.35Kg,静摩擦系数是0.35。)
求出滑动测定台和固定在滑片上的包装材料相互在纵向上的彼此摩擦系数的5点及各自横向上的摩擦系数的5点共计10点的平均值,作为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对于在动摩擦系数测定时观察到的载荷变动幅度,越使拉伸速度低速,表面特性不同的倾向就越变得显著,因此本发明在拉伸速度为50mm/min、拉伸距离为80mm、记录速度为30mm/min的条件下按照上述顺序进行测定。在图4中示出了摩擦系数的测定记录的一个例子。从该记录分别求出上述滑片进行滑动时经过最初的载荷峰值P后的载荷的极大平均值(在求出动摩擦系数的记录范围,计算出至经过上述峰值P后的第3极大值的平均值载荷,图4中A1、A2、A3)和极小平均值(在求出动摩擦系数的记录范围,计算出至经过上述峰值P后的第3极小值的平均值载荷,图4中B1、B2、B3),以极大平均载荷和极小平均载荷的差作为载荷的变动幅度。
包装材料1在作为上述静摩擦系数和平均动摩擦系数定测定面的外面具有以规定的树脂作为主成分的被膜层,以此上述静摩擦系数和平均动摩擦系数以及载荷的变动幅度在上述的范围内。
作为上述被膜层的主成分的上述树脂,例如使用聚氨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具体而言,从摩擦性和耐热性优良、并且将包装材料1的周边热封而形成个体包装体3时的热封性良好方面出发,优选使用聚氨酯树脂。
上述被膜层以上述树脂作为主成分。即,上述被膜层可以由100%上述树脂构成,或者可以由上述树脂和少量的各种添加剂构成。作为这种添加剂,例如使用碳酸钙或硫酸钡等无机填充物。通过使用这种无机填充物使上述被膜层的表面粗糙度变大,得到更大的摩擦力。上述添加剂的量最好是上述被膜层的1~10重量%左右。
上述被膜层形成为遍及包装材料1的整个外面。上述被膜层的面积率是上述外面的面积的85%以上,特别是95~100%,这从更连续地形成表现摩擦力的部位、更加提高防止个体包装体3彼此滑移的效果方面考虑是合适的。在考虑半径1cm的圆的场合,最好在包装材料1外面的任意部分测定的在该圆内的上述面积率成为上述值以上地形成上述被膜层。
在上述被膜层的面积率不到100%的场合,以规定的图案例如龟甲模样、格子模样等规定的重复图案或文字、图形、符号等图案形成该被膜层。
例如采用凹板印刷、苯胺印刷、丝网印刷等印刷方法,将例如以上述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液涂布在构成包装材料1的薄膜的一面上,然后进行干燥,由此形成上述被膜层。另外,也可以使用热融涂布机等在构成包装材料1的薄膜的一面上将上述树脂涂布成薄膜状,然后进行干燥,形成上述被膜层。
上述被膜层以单位重量为0.05~5g/m2、尤其是1~3g/m2地形成,这从表现所希望的摩擦力、而且热封包装材料1的周边而维持形成个体包装体3时的热封性考虑是适合的。
作为包装材料1的构成材料,可举出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烯烃系弹性体等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包装材料1由这些材料的单层薄膜或者层压薄膜构成。另外,在包装材料1的内面进行后述的剥离处理时,包装材料要求耐热性,因此在包装材料1的内面上最好使用密度是0.93g/cm2以上的具有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耐热性的树脂。
在构成包装材料1的薄膜上形成上述被膜层之前,对该薄膜实施规定的表面加工,使其表面成为梨皮面或压花面,可以提高所得包装材料1的触感等。另外,在上述薄膜上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表面处理,也可以提高该薄片和上述薄膜的附着性。
包装材料1的内面是接触卫生巾2的面。因此,最好是对在该内面涂布成卫生巾的非皮肤接触面的、用于固着所穿衣服的热融粘结剂完成剥离处理。对于剥离处理来说,使用硅氧烷等剥离剂。从在包装材料1的内面无斑点而且均匀地涂布的角度考虑,该内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是0~10μm,尤其最好是0~5μm。
如果排列中央部分臌起形状的卫生巾或伸缩材料使卫生巾形成图1所示的个体包装体3,该个体包装体3具有中央部的厚度比其他部位厚的隆起部,成为具有厚度不均匀的立体形状。这样的立体形状的个体包装体,如图2和3所示,如果放入包装袋,在该过程中个体包装体3彼此会滑移,就容易引起一部分个体包装体从整列状态飞出等的不良情况。但是,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材料1,包装材料1外面的微细凹凸相互啮合,就难以滑移。其结果是,将个体包装体数个整列包装时的操作性良好,生产率提高,达到降低制造费用。即,因为形成个体包装体时的厚度不均匀,所以包装材料1作为该个体包装体的表面为非平面形状的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是特别合适的。
具体而言,使用包装材料1个别包装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形成个体包装体3时,如图5所示,即使是个体包装体3中的隆起部3a的厚度T1和其周边部3b的厚度T2的差是3mm以上、尤其是4mm以上,隆起部3a的宽度W1是个体包装体3的宽度W2的50%以下、尤其是30%以下,而且个体包装体的表面是非平面形状的,作为包装材料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材料,个体包装体相互也不发生滑移,整列包装时的操作性也良好。在此,所谓隆起部3a的宽度W1是指,对平面观察个体包装体3时的XY平面中的X方向和Y方向测定的隆起部3a的长度中的短者,在隆起部3a具有最窄部(例如颈缩部)时,该窄部的宽度为隆起部3a的宽度W1,而在隆起部3a是一定的宽度时,该宽度成为隆起部3a的宽度W1。另外在隆起部3a不具有最窄部、而且也不是一定的宽度时(例如宽度是连续地宽大或者变窄时),最大宽度成为隆起部3a的宽度W1。
实施例1
个体包装薄膜A的制造
作为树脂使用70重量%的密度为0.935g/cm3的L-LDPE和30重量%的密度为0.925g/cm3的LDPE的混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从T模头挤出,形成厚度35μm的单层薄膜。在该薄膜的一面形成由聚氨酯树脂构成的、单位重量为1.0g/m2的被膜层。被膜层以面积率为100%地形成。接着,在薄膜的相反面涂布作为剥离剂的硅氧烷并进行干燥,实施剥离处理,得到个体包装薄膜A。
实施例2
个体包装薄膜B的制造
使用聚氨酯树脂,形成单位重量为1.5g/m2的被膜层。除此之外,和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得到个体包装薄膜B。
比较例1
个体包装薄膜C的制造
在薄膜的整个一面上以面积率50%形成格子状的被膜层,除此之外,和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得到个体包装薄膜C。
比较例2
个体包装薄膜D的制造
除了不形成被膜层之外,和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得到个体包装薄膜D。
性能评价
使用以上所述的方法测定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个体包装薄膜外面的静摩擦系数和平均动摩擦系数以及载荷变动幅度。
另外,使用各个体包装薄膜将具有中央部分臌起形状的隆起部的卫生巾个体包装成图1所示的状态,并按照以下的基准对个体包装体形成20个整列、成捆装入包装袋时的生产线加工性进行评价。该个体包装体的厚度是不平均的,表面形成为非平面形状(不是平坦的)。同时测定在该个体包装体中的隆起部的厚度T1和其周边部的厚度T2的差、以及隆起部的宽度W1对个体包装体的宽度W2的比。使用千分表型厚度计在10g/cm2的载荷下T1和T2的值。这些结果汇集示于表1中。
个体包装体的成捆装入时的生产线加工性
○…个体包装体彼此不发生滑移,能够无故障地成捆装入。
×…个体包装体彼此滑移、整列状态崩溃,不能成捆地装入。
表1
被膜层 | 包装材料 | 个体包装体 | ||||||||
构成树脂 | 单位重量(g/m2) | 面积率(%) | 静摩擦系数 | 平均动摩擦系数 | 载荷变动幅度(cN) | 隆起部厚度T1和周边部厚度T2的差(mm) | 隆起部宽度W1对个体包装体宽度W2的比(%) | 生产线加工性 | ||
实施例 | 1 | 聚氨酯树脂 | 1.0 | 100 | 0.70 | 0.55 | 16 | 5.0 | 30 | ○ |
2 | 聚氨酯树脂 | 1.5 | 100 | 0.80 | 0.60 | 14 | 5.0 | 30 | ○ | |
比较例 | 1 | 聚氨酯树脂 | 1.0 | 50 | 0.60 | 0.45 | 30 | 5.0 | 30 | × |
2 | 聚氨酯树脂 | 0 | 0 | 0.25 | 0.20 | 22 | 5.0 | 30 | × |
正如从表1可清楚地知道,在成捆装入整列状态容易崩溃的、厚度不均匀的个体包装体时,如果使用形成被膜层的、静摩擦系数和平均动摩擦系数以及载荷变动幅度在特定范围内的各实施例的个体包装薄膜,个体包装体彼此就不发生滑移,能够成捆地顺利装入。
如以上所述,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数个整列地包装吸收性物品,个体包装体彼此也不发生滑移、整列包装时的操作性良好、生产率提高并降低制造费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
Claims (5)
1、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其用于个别包装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材料由薄片构成,且该薄片的至少一面的整个面上形成有被膜层,该被膜层以从聚氨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之中选择的树脂作为主成分,上述一面的静摩擦系数是0.4~1.2,平均动摩擦系数是0.3~1.0,而且在测定动摩擦系数时观察到的载荷的变动幅度是25cN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其中,上述树脂由聚氨酯树脂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形成个体包装体时彼此的厚度是不均匀的,该个体包装体的彼此表面为非平面形状。
4、吸收性物品的个体包装体,其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材料和吸收性物品,并利用上述包装材料,使该包装材料的上述被膜层形成面朝向外方地个别包装该吸收性物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个体包装体,其中,该个体包装体在其中央部分具有隆起部,该隆起部的厚度和其周边部的厚度的差是3mm以上,而且该隆起部的宽度是该个体包装体的宽度的50%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0990799A JP3748748B2 (ja) | 1999-10-29 | 1999-10-29 | 吸収性物品の包装材 |
JP309907/1999 | 1999-10-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3949A CN1293949A (zh) | 2001-05-09 |
CN1259026C true CN1259026C (zh) | 2006-06-14 |
Family
ID=17998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13033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026C (zh) | 1999-10-29 | 2000-10-27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748748B2 (zh) |
CN (1) | CN1259026C (zh) |
TW (1) | TW5285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X2009001331A (es) * | 2006-08-04 | 2009-02-16 | Playtex Products Inc | Envoltura de tampon. |
JP5335496B2 (ja) * | 2009-03-11 | 2013-11-06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保護シート |
TWI421392B (zh) * | 2010-12-27 | 2014-01-01 | Fomson Dev Entpr Co Ltd | 抗撕裂包材結構製造方法及抗撕裂製品 |
JP2024143329A (ja) * | 2023-03-30 | 2024-10-11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個装吸収性物品 |
-
1999
- 1999-10-29 JP JP30990799A patent/JP374874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
- 2000-10-19 TW TW89121906A patent/TW52859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10-27 CN CN 00130338 patent/CN125902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28594B (en) | 2003-04-21 |
CN1293949A (zh) | 2001-05-09 |
JP2001120592A (ja) | 2001-05-08 |
JP3748748B2 (ja) | 2006-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45073B2 (en) | Edge coated roll of tap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EP1434827B1 (en) | Laminates with structured layers | |
US4725466A (en) | Non-sealable, biaxially oriented multi-layer polypropylene film | |
EP0434180B1 (en) | Film coating for rigid, smooth surfaces | |
KR102500332B1 (ko) | 이축배향 폴리프로필렌계 필름 | |
EP0826491A2 (en) | Film with substrate layer containing antiblocking agent | |
JP7526665B2 (ja) | 基材間のインターリーフとして使用されるフィルム | |
CN1259026C (zh)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 | |
KR20230033705A (ko) | 이축배향 폴리프로필렌계 필름 | |
WO2002040268A1 (en) | Sheet material with anti-slip surface | |
EP1533353A2 (en) | Structured release liner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the same | |
US20180038116A1 (en) | Anti-slip, liquid management flooring surface cov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
CN1304859A (zh) |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材料 | |
EP1167018A3 (en) | Polyamide layered films | |
KR20210043050A (ko) | 내오염성이 뛰어난 바닥재 | |
EP3914445B1 (en) | Film for use as interleaf between substrate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use and stack of substrates | |
JP2023143695A (ja) | 二軸延伸ポリエチレンフィルム、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 | |
Janorkar et al. | Effect of erucamide and silica loadings on COF behavior of POP multilayer films in repetitive testing | |
JP3644826B2 (ja) | 吸収性物品の個装体 | |
CA2190334C (en) | Polymeric films | |
GB2296203A (en) | Coating process with a precoating step | |
JP2020050346A (ja) | 包装材及び包装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BB1A | Publication of app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