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8662C - 空调机及温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及温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8662C CN1258662C CNB018200516A CN01820051A CN1258662C CN 1258662 C CN1258662 C CN 1258662C CN B018200516 A CNB018200516 A CN B018200516A CN 01820051 A CN01820051 A CN 01820051A CN 1258662 C CN1258662 C CN 125866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display floater
- air conditioner
- remote control
- frame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24F11/523—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emperature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6—Sleep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means responsive to temperature, e.g. bimetal sp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上,通过在显示运行状态的显示面板上进行半透半反射处理,使得只可看到被光源照射的图案,可消除误认,也可提高外观的美感。并且,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背面设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不损害外观的美感。又,通过在显示面板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之间设置绝缘机构,可防止显示面板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短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及温度检测装置。
技术背景
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上设置显示运行状态的显示机构,传统的显示机构设计为图38、图39所示那样。图38是断面图,图39是正视图。室内机的前面,显示面板10盖在前面板2上地利用爪部10a、10b的配合安装在前面板2上,而显示面板10印刷了文字、图形、符号等图案12。
在显示面板10上,在图案12的上方形成孔部10c。扩散透过光束的扩散体111堵住孔部10c地固定在显示面板10上。在扩散体11的背后配置实际上装在电路基板5上的LED等光源6。
从光源6射出的光束利用反射板7导向扩散体11,从孔部10c射出均匀的光束。这样,图案12的上方发光,让使用者可视觉辨认空调机在图案12上显示出的运行状态。
但是,虽然上述显示机构可容易视觉辨认光源6的点亮,但从远处读取与点亮的光源6对应的图案12则是困难的。因此,为了视觉辨认空调机的运行状态,使用者必须接近空调机,会感到使用上不方便。
对此,在实开昭58-108333号公报上介绍了具有利用光源照射图案的显示机构的空调机。根据该公告,在显示面板上设置画图案的透明的文字板,且在文字板的背后配置光源。当点亮光源时,光源射出的光束透过文字板使图案显示而可视觉辨认。因此,使得即使使用者在稍远的位置也可容易视觉辨认空调机的运行状态。
又,也介绍过在文字板与光源之间配置扩散体的实施例。因此,即使从显示面板的外面入射的光透过文字板,由于例如乳白色的扩散体而看不到室内机的内部,从而不妨碍美观。
又,传统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框体如图40的侧视图所示那样。利用前面板2覆盖安装在壁面上的机壳4的前面地构成框体20。在机壳4内配置风扇马达、换热器、控制部等。在前面板2的前面可自由拆装地设置具有前格栅(图未示)的开口面板3。
但是,如果采用上述的实开昭58-108333号公报上介绍的空调机,则因为从显示面板的外面入射的光透过文字板,使例如乳白色的图案由于扩散体而可视觉辨认。这样,当外光入射到显示面板上时,难以区别因外光而可视觉辨认的图案与因光源而可视觉辨认的图案。因此,存在不能明确掌握空调机的运行状态的问题。
又,如果采用传统的空调机,当为了节能化而增大换热量使换热器大型化时,框体20的进深D(参照图40)增加。因此,存在对使用者产生压迫感而不能获得舒适的室内空间的问题。
又,在传统的空调机的构成中,存在例如在就寝时那样设置了空调机的房间变暗的状况下,不能确认运行状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虽然有的在显示机构的显示面板上加上半透半反射膜,但在设计为这样的显示机构的时候,当设计为在空调机上设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使用者可从远方操作空调机的遥控器的信号时,必须在显示机构之外再在框体上设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用的罩,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
又,将加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兼做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用罩时,存在半透半反射膜带电而使半透半反射膜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之间发生短路的问题。
并且,在将接受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配置在框体20内显示面板的里侧(在此作为一例是右端部里侧)时,会产生其它问题。即,由于在显示面板上进行了上述那样的半透半反射处理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在此反射,所以,到达距离变短,并导致不能接受信息。
又,过去,提出过各种为了使被空调室内的上下温差均匀而实现舒适的室内空间的空调机。例如,特开平5-26508号公报,是根据地面温度算出的地附近空气温度与空调机吸入部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差的大小,开闭吹出口,切换风量的形式,而地面温度是检测来自地面的辐射温度而算出的。即,设计为当室内的上下空气温差大而使采暖时的足下产生寒冷的不舒服感觉时,缩小吹出口的开口面积增大吹出速度,同时增大风量。
又,特开平10-311591号公报,是当吹出温度与吸入温度之间的温差小时,减少室内送风机的风量,温差大时增大风量的形式。即,当采暖时室温设定高而风量设定小时,因为增大采暖能力减小风量而使吸入温度与吹出温度之间的温差增大,并由于密度差变大使浮力的影响增强而暖风难以到达地面,而这种形式可防止以上的情况,是设计为尽可能提高地面附近的温度,尽可能减小风速的形式。
又,在特开平9-152180号公报上还介绍了将控制吹出风向的上下方向的吹出百叶窗的角度控制向下的方法。
但是,不同于传统的空调机的将被空调室内的上下温差设计得均匀的想法,也有追求优先「足下」的舒适感的「足下优先」运行的情况。采暖时是提高「足下温度(地面温度)」的运行,制冷·除湿时是「足下温度」不太冷的运行。
又,当考虑就寝时的制冷运行时,只要保持人体附近的地面附近的温度稍低即可,上部空间的温度上升也无妨。这意味着节能运行也成为可能。
又,在传统的空调机上,作为用于检测地面温度的辐射温度检测机构使用的辐射传感器多采用热敏电阻,采用该热敏电阻方式不能测出地面的绝对温度,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抗变化探知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变化的装置,温度检测速度以及温度检测精度不良。
不使用挡住干扰红外线的入射而集束来自地面的红外线且将焦点位置对在传感器上的透镜或限制朝向传感器的干扰红外线入射角的导件的传统的采用热敏电阻的辐射传感器,温度检测范围——视角非常大,存在即使是在希望只检测地面的温度时也还检测出周围壁的温度的缺陷。
又,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机,当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通过设置在室内机上的换热器时,与作为向室内吹出的空调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这样的空调机上,利用无线式遥控开关(无线遥控器,以下叫做「遥控开关」),不用说可进行运行/停止操作,甚至进行制冷运行、采暖运行、除湿运行等运行模式、设定温度、风量等的设定。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接受来自遥控开关发出的红外线信号的光接受部,当在该光接受部接收来自遥控开关发出的操作信号时,设置在室内机内的微型计算机(微机)根据接受的操作信息控制各机器,进行空气调节。
然而,在空调机上,有的具有在商店的店头(铺面)或展览会上展示时进行的演示实验模式(以下叫做「演示模式」),该演示模式是只运行室内机进行演示试验的运行模式。
在具有这样的演示模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上,要进行演示模式运行时,是同时按压两个遥控钮,并设置插入电池的方法或演示模式运行专用开关,但具有这样功能的开关,因为在通常的空调运行时是不必要的,所以,一般设置在室内机的内部。
但是,在具有上述演示模式的空调机上,设定演示模式时,因为必须同时按压两个遥控钮,并将插入电池的方法或开关切换到「演示模式运行」,所以,存在比较麻烦的问题。
当在商店的店头等处展示时,通常是将机种不同的多个室内机并排设置在墙面上。因此,在相对这样设置的多个室内机设定演示模式时,要进行设置在各室内机内部的开关的切换和同时操作两个遥控钮,操作复杂,需要很长的时间。
又,在具有上述演示模式的空调机上,如果利用室内机的开关操作进行演示模式运行,则因为在通常谁都可操作的状态下设置,所以,存在往往错误设定演示模式的问题。演示模式,如上述那样,因为是在商店的店头或展览会等展示时设定的模式,所以,当错误设定为该模式时,就不能进行通常的空调运行。
发明介绍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不损害美观而可明确掌握运行状态的空调机。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没有压迫感而可获得舒适的室内空间的空调机。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将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兼做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用的罩时,即使半透半反射膜带电而在半透半反射膜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之间也不会短路的空调机。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损害美观而可切实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空调机。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优先「足下」的舒适感的空调机。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缩小温度检测范围而可只检测特定的对象的温度检测装置。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传统相比提高了温度检测速度以及温度检测精度且可实现空调机等的节能和舒适的空气调节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使用它的空调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上,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同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上进行半透半反射(ハ一フミラ一)处理,使前述光源射出的光透过地形成前述图案。
如果采用该构成,从光源射出的光束透过图案射出而使图案可视觉辨认。又,从外面向显示面板入射的外光在经过半透半反射处理过的面上反射映出反射像。
因此,可明确掌握空调机的运行状态,防止误认。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前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大致整面上的半透半反射膜上,除前述图案部分以外都层叠了不透明体膜。如果采用该构成,从外面向显示面板入射的外光在配置于显示面板的大致整个面上的半透半反射膜上反射。
而且,可简单地在显示面板上形成进行过半透半反射处理的图案。又,可防止因使用而导致的图案的损伤。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前述显示面板的进行过半透半反射处理的面由平面构成。如果采用该构成,从外面向显示面板入射的光束在显示面板上反射,可形成不变形的反射像。
因此,利用外光形成不变形的反射像,可提高美观性。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沿着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向的2边设置用于支撑前述显示面板的托架部,并且使前述托架部的厚度比形成前述图案的显示部薄,同时将前述显示部与前述托架部之间的分界线设计为直线。
如果采用该构成,可利用托架部支撑显示面板,并利用从外面射入显示面板的显示部的外光在半透半反射膜上映出显示部与托架部之间的分界线。此时,分界线的像在显示部的端部附近形成直线。
因此,前面格栅的窗棂与显示面板的纵向平行,可提高美观性。又,通过减薄托架部的厚度,可使分界线的反射像接近显示部的上下端面而可见。这样,可使该反射像不醒目而可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框体上设计与前述托架部配合的爪部或槽部。如果采用该构成,因为不在显示面板上突设爪部从而可容易将显示面板安装到框体上。并且,可将半透半反射膜的形成面设计为平面。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与前述光源之间设置扩散体。如果采用该构成,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在扩散体上扩散透过,以均匀的光量从图案射出光。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图案的视觉辨认性。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对前述扩散体着色。如果采用该构成,可以所希望的颜色从图案射出光。因此,可对应运行状态改变发光色,进一步明确把握运行状态。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前述框体由具有前面格栅的前部和安装在壁面上且宽度比前述前部短的后部构成,将前述前部的前面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前方凸的曲面,同时将前述前部与前述后部之间的分界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后方凸的曲面。如果采用该构成,因为框体后部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被框体前部遮挡而看不见,同时框体前部的上下端的进深浅,所以,感觉到框体的进深浅。因此,可提供减轻压迫感而舒适的室内空间。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后部的侧面上设计水平延伸的纹路。这样,使用者的眼睛产生错觉而感到框体后部的进深浅,可进一步减轻压迫感。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平行设计前述前面格栅的窗棂、前述纹路、前述显示面板。如果采用该构成,前面格栅的窗棂、前述纹路、前述显示面板成水平排列配置,可提高美观性。又,即使作为室内装饰也可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
又,本发明,是在具有由具有前面格栅的前部和安装在壁面上且宽度比前述前部短的后部构成的室内机框体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将前述前部的前面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前方凸的曲面,同时将前述前部与前述后部之间的分界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后方凸的曲面。如果采用该构成,框体前部的上下端的进深变浅。这样,可进一步感觉到框体的进深浅,从而可提供减轻压迫感而舒适的室内空间。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后部的侧面上设计水平延伸的纹路。这样,使用者的眼睛产生错觉而感到框体后部的进深浅,可进一步减轻压迫感。
又,本发明,是在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同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与前述半透半反射膜之间设置绝缘机构。
这样,不必在框体上另外设计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用的罩,减少部件数量,同时因为不必在框体表面上设置多个罩,所以可将框体的构成设计得简单。并且,因为可充分保证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与显示面板的半透半反射膜之间的绝缘性,所以除上述效果以外,即使半透半反射膜带电时,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上也不会短路,这样,可将遥控信号接收装置设置在靠近显示面板侧,可扩大遥控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入射角。
又,本发明,是在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同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表面上设置进行过电气绝缘的绝缘机构。
这样,因为可充分保证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与显示面板的半透半反射膜之间的绝缘性,即使半透半反射膜带电时,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上也不会短路,这样,可将遥控信号接收装置设置在靠近显示面板侧,可扩大遥控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入射角。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机构是绝缘片。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绝缘机构上进行绝缘涂漆。
又,本发明的空调机,是在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同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的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相向的位置上设置进行了电气绝缘的绝缘机构。
这样,因为可充分保证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与显示面板的半透半反射膜之间的绝缘性,即使半透半反射膜带电时,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上也不会短路,这样,可将遥控信号接收装置设置在靠近显示面板侧,可扩大遥控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入射角。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机构是绝缘片。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机构是绝缘涂漆。
又,本发明,是在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同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将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的前述半透半反射膜的透过率设计得比其它区域高。
这样,通过提高半透半反射膜的透过率,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因此,可不损害美观而切实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息。
又,本发明,是在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同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空调机上,其特征在于:去掉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的前述半透半反射膜。
这样,通过只去掉那部分的半透半反射膜,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因此,可不损害美观而切实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息。
又,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在前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进行腐蚀,这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上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
又,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在前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进行光扩散印刷,这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上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而且,通过将光扩散印刷兼作商标名称等的显示印刷,可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又,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通过在前述显示面板的里面贴扩散片,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上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
又,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通过在前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凸透镜形状部,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聚光而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
又,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上,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通过在前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凸透镜形状部,且在该凸透镜形状部的表面上进行腐蚀或光扩散印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该凸透镜形状部的表面上反射,而更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
又,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来自被空调室地面的辐射温度的辐射温度检测机构、指示「足下优先」运行的足下优先运行指示机构、从前述辐射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辐射温度算出地面温度Tf的地面温度运算机构、判断前述地面温度运算机构算出的地面温度Tf与设定室温Ts的差「Tf-Ts」与多个既定温差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温差判别机构、利用前述温差判别机构的判断结果修正室内送风机的设定转速的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利用前述温差判别机构的判断结果修正前述设定室温Ts的设定室温修正机构、修正吹出风向百叶窗设定角度的百叶窗设定角度修正机构,在前述足下优先运行指示机构的足下优先运行时启动前述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前述设定室温修正机构、前述百叶窗设定角度修正机构。
这样,首先在作为采暖模式的具体例而足下优先运行时,如果地面温度Tf低于设定室温Ts既定值以上,则室内送风机的设定转速上升既定值,且风速风量增大同时设定室温也上升既定值,风向百叶窗也朝向下方。因此地面温度上升,可使「足下」的舒适性优先。
其次在作为制冷·除湿运行模式的具体例而足下优先运行时,如果地面温度Tf低于设定室温Ts既定值以上,则室内送风机的设定转速上升既定值,且风速风量增大同时设定室温也上升既定值,风向百叶窗朝向水平方向。因此地面温度上升而消除过冷从而可使「足下」的舒适性优先。
并且,从节能的角度,作为休息制冷运行模式的例子而足下优先运行时,可根据地面温度Tf与设定室温Ts的温差控制室内送风机的设定转速、设定室温、风向百叶窗方向,只要地面温度冷到适度即可达到既使室内上部空间的温度上升也无妨的「足下」优先运行。
又,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采用被光导件缩小了视角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检测装置上,具有光导件和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而前述光导件由具有圆柱形凹部的导热体构成,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前述凹部的内侧底面上。
这样,可缩小温度检测范围而只检测特定的对象的温度,并且与过去相比提高了温度检测速度以及温度检测精度。
又,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采用被光导件缩小了视角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检测装置上,具有光导件和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而光导件由具有开口部面积比内侧底面积大的截头圆锥状的凹部的导热体构成,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前述凹部的内侧底面上。
这样,可相对既定视角减小干扰红外线入射角,可只检测特定的对象的温度,并且与过去相比提高了温度检测速度以及温度检测精度。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温度检测装置上,通过设置至少覆盖前述光导件的开口部且嵌合在前述光导件的外面的透镜,进一步缩小温度检测范围而只检测特定的对象的温度。
又,本发明,是在上述构成的温度检测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前述光导件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同时前述光导件的一部分直接嵌合在前述印刷电路板上。
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上,通过设置上述构成的温度检测装置,可实现节能和舒适的空气调节。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空调机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空调机的前面板的立体图。
图4是在向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垂直的平面上剖开显示机构时的断面的断面图。
图5是前面板的凹部的一部分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前面板的凹部的一部分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7是显示面板1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8是关于图4的断面的构成而只放大显示面板的光源侧的面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9是图7的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图10是图4的空调机的显示部的侧视断面图。
图11是空调机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侧视断面图。
图12是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A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正视图,图13B、图13C是右侧视图。
图14A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正视图,图14B、图14C是右侧视图。
图15A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正视图,图15B、图15C是右侧视图。
图16A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正视图,图136、图16C是右侧视图。
图17A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正视图,图17B、图17C是右侧视图。
图18A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正视图,图18B、图18C是右侧视图。
图19是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断面图。
图20是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1所示是设定室温修正的修正值。
图22所示是室内送风机构设定转速修正的修正值。
图23是说明「足下优先」运行的流程图。
图24是展示安装在空调机上的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的一例的图。
图25A、B、C是温度检测装置的侧断面的模式图。
图26A是导热体的一例的正视图,图26B是俯视图,图26C是图26A的B-B线断面图。
图27是红外线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28A是温度检测装置的一例的俯视图,图28B是图28A的C-C线断面图。
图29是空调机的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图30是空调机的室内机和遥控器的外观的简要立体图。
图31是打开图30的室内机的开口面板的状态图。
图32是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简要构成图。
图33是展示图30的室内机的简要构成的简要断面图。
图34是图30的遥控器的概要图。
图35是图30的显示面板的概要图。
图36是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电路的简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37是运转模式设定的流程图。
图38是传统的空调机的显示面板附近的侧断面图。
图39是传统的空调机的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图40是传统的空调机的侧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参照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为了便于说明,对与技术背景项中所述的构成同样的构成采用同一符号。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机的侧视图。
如果用图1和图2说明室内机的外观的构成,则构成室内机的外观的框体20,是将前面板2安装在机壳4上且将开口面板3安装在前面板2上构成的。
在此,将与机壳4相对地配置前面板2的方向定为前方(在图2中朝向左方),与该前方相对的方向称为后方(在图2中朝向右方)。
机壳4,是支撑在室内机的内部且在其前方侧配置的换热器、送风机、控制部等(图未示)地构成的部件,后方侧的面在将该室内机安装在使用者的屋内时成为安装在壁上的面。又,在机壳4的一面上,设计用于将由前述送风机运行而产生的气流从室内机外向室内机内吸入的吸入口4b,该吸入口4b在为了使用室内机而设置在屋内的状态(以下简称设置状态)成为朝向天花板的方向的面,且称该面为上面。又,称与机壳4的该上面相对侧的面(图未示)为下面,相对该下面配置上面的方向称为上方,相对前述上面配置前述下面的方向称为下方。上述配置在室内机内部的换热器等部件,因为可以是作为空调机一般因该具备的众所周知的部件,因此不再详细说明。
又,机壳4的侧面,利用腐蚀加工形成向水平方向延伸的纹状突起4a。这是为了让使用者的眼睛产生错觉而感到机壳4的进深浅的构成,这样,可进一步减轻压迫感。另外,也可代替突起4a在机壳4上印刷纹路。又,也可粘贴印刷了纹路的贴片。
前面板2,覆盖安装在机壳4前方侧的换热器、送风机、控制部等地形成,让使用者不能直接看到室内机内部。又,在前面板的上面设置用于由于前述送风机的运行而产生的压力差使室内机外的空气向室内机内吸入的吸入口3b。
将前面板2的立体图展示在图3上,前述前面板2是利用将树脂材料注射成型的成型方法成型的,在其成型时形成用于安装显示面板1的凹部2c。
又,在前述前面板2的前方侧,可自由拆装且自由开闭地设置开口面板3,利用该开闭动作,使设置在开口面板3与前面板2之间的过滤网(图未示)的清洁工作容易进行,该过滤网用于除去由于前述送风机的运行而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
而且,在开口面板3上具有多个连通室内机外与室内机内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通风口,构成使室内机外与室内机内可通风,同时,具有用于让使用者看不见室内机内的前面格栅3a。
又,前述前面板2的侧面与机壳4的侧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前面板2的侧面设计为比机壳4的侧面更向侧方突出的形状。又,前面板2的背面2a从侧面看向后方凸出,前面板2的前面2b以及前面格栅3a的吸入口3b从侧面看向前方凸出。因此,机壳4的侧面的一部分被前面板2挡住,同时前面板2的上下端的进深变浅。这样,当为了节能化而增大换热量使换热器大型化时,即使框体20变大也感到进深D变浅。使用者压迫感减轻而可获得舒适的室内空间。
另外,虽然是将前面板2的背面2a作为分界且使分割的框体20的后部的宽度设计得比前部短同时将分界设计为曲面,但也可将机壳4的中间或前面板2的中间作为框体20的前部与后部的分界,且将后部的宽度设计得比前部短同时将分界设计为曲面。
在开口面板3的下方,在前面板2的前方面上,安装水平方向延伸的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1通过在水平方向滑动地安装在前述凹部2c上,且利用设置在凹部2c上的爪部2d卡合固定。
又,如后述那样,显示面板1设计为镜子状。而且,通过水平配置由带状的镜子构成的显示面板1、前面格栅3a的窗棂、突起4a使设计风格统一而提高美观性,使得即使作为室内装饰也可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
然后,参照图4至图8说明关于本实施形式的显示机构25及其配置的构成。图4是在向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垂直的平面上剖开前述显示机构25时的断面的断面图,图5及图6是前面板的凹部的一部分的构成的立体图,图7是显示面板1的整体的立体图,图8是关于图4的断面的构成而只放大显示面板1的光源6侧的面的构成的断面图。
如果说明显示机构25的构成,则显示机构25,具有由LED等那样利用电力发光的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6、安装该光源6同时对应空调机的使用状态控制对前述光源6通电的电路基板5、相对前述光源6在与配置该电路基板5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且与前述电路基板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显示面板1、设置在前述前面板2的与前述光源6相向位置上且贯通前述前面板2的开口部2g、一端嵌入该开口部2g同时将发自前述光源6的光导向前述显示面板的反射板7。
显示面板1,其材料是例如玻璃或透明树脂等光透过率高的材料,其形状设计为使纵向的一方的长边的两端从短边突出既定厚度(将该突出的部分叫做托架部1a)的断面形状,将该断面设计为只延伸既定长度的形状。又,在该托架部1a上,在纵向的既定位置如图7所示那样设置被卡止部1e。
又,显示面板1的配置,是将长方形的断面的长边的一方配置在光源6的配置侧,另一方配置在使用者可看到的前方侧,但希望光源6的配置侧的长边所在的面(以下叫做里面1c)是平面,前方侧的面可以是平的也可具有某种程度的曲率。另外,图面所示是具有既定曲率的形状的情况。
并且,如果将该曲率设计得与显示面板1附近的框体20具有的曲率大致相同的曲率则成为同一面从而使外观良好,又,具有该曲率的情况,与没有该曲率的情况相比,如后述那样还可使图案12放大地发光。通过放大显示图案12可让使用者更容易确认显示事项。
显示面板1的里面1c的构成,在图8中放大示出,在里面1c上,在大致整面上利用蒸镀或溅射的成膜方法形成反射光的例如铝等金属构成的薄膜。此时,通过将其膜厚以及/或者材料调整到既定值,形成半透半反射膜15,该膜具有光源6的光可透过的程度的光透过率。又,例如该半透半反射膜15如上述那样用反射光的铝形成的时候,半透半反射膜15则具有导电性。
在前述半透半反射膜15的光源6的配置侧,形成既定的图案12。该图案12的形成,是在除图案12以外的大致整面上尽可能形成光的透过率低的面,利用蒸镀或溅射成膜、或者贴片等形成由具有黑系色的不透明体构成的不透明体膜16。这样,形成图案12的部分与除图案12以外的部分相比光透过率高,可使光源6发出的光良好透过。具有这样构成的例子示于图9,作为图案12选择「L」的文字时,如符号12b所示那样可设计为光透过「L」的内侧的文字(图9中斜线部分透光而显示为比周围明亮的状态)。
又,在上述构成中,虽然形成图案12的部分与除图案12以外的部分相比光透过率高地构成,但在形成图案12的部分与除图案12以外的部分相比光的透过率低地构成时,例如作为图案12选择「L」的文字时,如图9的符号12a所示那样可设计为光透过「L」的周围的文字12a。
另外,作为图案12,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以构成「L」的文字为例,但当然也可利用显示采暖或制冷等的运行状态的文字或箭头等记号、表示除湿运行中的图形等形成图案12。
下面,对显示机构25的显示动作进行说明,当空调机在既定的状态时,电力从电路基板5提供给光源6而使光源6发光。从光源6发出的光,利用反射板7基本无衰减地放射到显示面板的配置方向。当放射的光入射到显示面板1时,作为入射到形成不透明体膜16的部分的光被该不透明体膜16吸收或反射,几乎不透光,入射到没有形成不透明体膜16的部分的光不被吸收或反射而入射到半透半反射膜15。入射到半透半反射膜15的光中的一部分透过半透半反射膜15点亮而让使用者可视觉辨认。
下面,对显示面板1的安装进行说明,设置在前面板2上的凹部2c的主要部分的详细情况如图5所示那样构成。在凹部2c的下面的后方侧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槽部2e。在凹部2c的上面形成多处爪部2d和设置在既定部位的卡止部2f。又,如图6所示那样,在凹部2c的后侧面上形成从该后侧面向前方突出的可向前后方向变形的按压部2h。如图7所示那样,在显示面板1的上下端,沿纵向延伸形成厚度比形成图案的显示部1b薄的托架部1a。
作为上述那样的构成,是将显示面板1从前面板2的侧方沿水平方向滑动地插入凹部2c的。这样,显示面板1被按压部2h向前方按压而使前面板2的托架部1a与爪部2d以及按压部2h相接,按压在前面。
当插入显示面板1至既定位置时,设置在凹部2c的上部的卡止部2f卡合在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上端的被卡止部1e上而被固定。这样,可防止显示面板1沿水平方向移动,可确定配置位置。
另外,希望设置在开口面板3的下端的卡合部3c卡合在爪部2d上,使开口面板3卡合固定在前面板2的前面地构成且让使用者看不到爪部2d地构成。
下面,说明光源6关闭而从空调机外面射入的外光入射到显示面板1上的情况。当外光入射到显示面板1上时,外光,使得有一部分在设置于显示面板1上的半透半反射膜15上反射。该反射的光,照射到用于分隔设置了托架部1a的面与托架部1a的分界线1d附近。
其结果,在显示面板1上映出托架部1a以及分界线1d的像,不显示图案12,让使用者看不到图案12。因此,不用担心因外光而看到图案12,而只能看到来自光源6的光照射的图案12。这样,可明确把握空调机的运行状态防止误认。
另外,当将显示面板1的里面1c设计为曲面或凹凸面时,因为反射像变形损害美观性,因此最好将里面1c形成平面。
又,如果将前述分界线1d沿水平方向设计为直线形则反射像成为直线,使前面格栅3a(参照图1)的窗棂、显示面板1的纵向以及突起4a(参照图1)平行,设计风格统一可提高美观性。
又,通过减薄托架部1a的厚度,可使分界线1d的反射像接近上下端面而可见。这样可使该反射像不醒目,可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并且,如果设计为至少在半透半反射膜15的不形成不透明体膜16的部分上配置扩散体膜17,则从光源6射出的光在前述扩散体膜17上均匀扩散之后照射到图案12上。因此,因为光从图案12上均匀射出所以不形成光的照射斑,可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视觉辨认性。
又,通过对前述扩散体膜17着色,可简单地从图案12射出所希望的颜色的光。这样,如果改变每个显示运行状态的图案12上的发光颜色,则可更明确地把握运行状态。
另外,即使在将扩散体18设置在光源6的前方时也可发挥同样的效果。使用了该扩散体18的效果,即使在使图案12发光时、即使在让除图案12以外的部分发光而显示图案的影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又,虽然在显示面板1的前侧面,在只有图案12或除图案12以外的部分形成不透明体膜16,并且即使在其前方形成半透半反射膜15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但因为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形成图案12可防止因空调机的使用而导致的图案12的损坏所以更好。
下面,参照图11说明的是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上设置了接收来自使用者用于指示空调机的运行操作的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下,在前述显示面板1的后方,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说明过的构成的基础上配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时的构成。在图11中,与上述实施形式中同样的构成采用同一符号记述,在此只介绍改变的地方。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说明过的构成的基础上配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是因为通过设计为这样的构成不必另外设计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接收信息用的罩。
在图11中,21是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安装在与显示面板1的后方相对设置的电路基板5上,代替上述的实施形式中的光源6、反射板7的构成。
在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的前方面上粘贴由绝缘片等构成的第1绝缘机构23。另外,进行绝缘片23的绝缘涂漆处理也可获得同样的构成。
在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相对的前面板2的凹部2c上,虽然与上述实施形式一样设计开口部2j,但在该开口部2j的前方以及后方覆盖开口部2j地安装由透明的绝缘片等构成的第2绝缘机构24。
又,在显示面板1的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相向的部分进行绝缘涂漆处理22(第3绝缘机构)代替施加半透半反射膜15、不透明体膜16。(也可在半透半反射膜15、不透明体膜16之上再施加第3绝缘机构)。
这样,为了在设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时提高电气绝缘性而设置第1绝缘机构、第2绝缘机构以及/或者第3绝缘机构,是因为在显示面板上施加半透半反射膜15时在半透半反射膜15上使用了铝等导电性材料,所以往往半透半反射膜15受静电等的影响带电而在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与半透半反射膜15之间发生短路。
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因为是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设备,所以应该尽可能靠近信号入射的开口部2j。这是因为遥控器的入射角与离开口部2j的距离有关,该距离越近可使入射角越大。
但是,如上述那样,如果使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靠近半透半反射膜15,明显地两者的绝缘性会因此下降,必须要有保证其绝缘性的绝缘机构。
因此,通过在由显示面板、前面板、遥控信号接收装置构成的信息接收部的各处进行贴付绝缘片等绝缘涂漆处理,使电器绝缘性提高,可不使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与半透半反射膜15之间短路,可提高绝缘性能,因此可使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稳定工作。
下面,说明以不损害美观性而可切实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为目的的空调机。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立体图。另外,因为图12与图1所示构成几乎相同,所以不再重复说明。在显示面板1中心附近靠左的里侧,配置显示空调机的运行状态的多个LED灯30。又,在显示面板1的右侧端部里侧,配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
图13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图,图13A是正视图,图13B、图13C是右侧视图。
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进行半透半反射处理,在图13A中的面积A的里侧配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在此图未示出,以下的实施形式也同样)。与此对应,在与该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相对的面积A上,如图13B所示那样,提高半透半反射膜15的光的透过率。或者,如图13C所示那样,只在该部分除去半透半反射膜15。这样,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延长到达距离。顺便说明,在显示面板1中心附近靠左侧的里侧如图13A所示那样,配置上述LED灯30。在以下所示实施形式中也这样。
图14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图,图14A是正视图,图14B、图14C是右侧视图。与上述相同,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进行半透半反射处理(在此图未示出,以下的实施形式也同样),并在图14A上的右端部里侧配置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
与此对应,在上述实施形式所示构成的基础上,在与该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相对的面积A,如图14B所示那样,在显示面板1的表面进行腐蚀31。或者,如图14C所示那样,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进行腐蚀31。这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1的表面或里面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延长到达距离。
图15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图,图15A是正视图,图15B、图15C是右侧视图。与上述相同,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进行半透半反射处理,并在图15A上的右端部里侧配置上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
与此对应,在上述实施形式所示构成的基础上,在与该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相对的面积A内以及附近,如图15B所示那样,在显示面板1的表面进行光扩散印刷(メジユ-ム印刷)32。或者,如图15C所示那样,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进行光扩散印刷(メジユ-ム印刷)32
这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1的表面或里面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延长到达距离。另外,在此作为一例展示的是印刷「ABCDE」的商标名称的样式。这样,通过将光扩散印刷兼作商标名称等的显示印刷,可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图16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图,图16A是正视图,图16B是右侧视图。与上述相同,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进行半透半反射处理,并在图16A上的右端部里侧配置上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
与此对应,在上述实施形式所示构成的基础上,在与该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相对的面积A,如图16B所示那样,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粘贴具有光扩散效果的扩散片33。这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延长到达距离。
图17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图,图17A是正视图,图17B是右侧视图。与上述相同,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进行半透半反射处理,并在图17A上的右端部里侧配置上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
与此对应,在上述实施形式所示构成的基础上,在与该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相对的面积A内,在显示面板1的表面形成凸透镜形状部34。这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聚光,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延长到达距离。
图18是模式化展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图,图18A是正视图,图18B是右侧视图。与上述相同,在显示面板1的里面进行半透半反射处理,并在图18A上的右端部里侧配置上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
与此对应,在上述实施形式所示构成的基础上,在凸透镜形状部34的表面进行腐蚀31或光扩散印刷(メジユ-ム印刷)32。这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凸透镜形状部34的表面反射,更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21,延长到达距离。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如果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不损害美观而可切实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空调机。
具体地说,在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相对的显示面板的区域(面积),通过提高半透半反射膜的光透过率,或者只在该部分除去半透半反射膜,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容易到达信号接收元件,延长到达距离。
又,如果采用本发明,在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相对的显示面板的区域,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进行腐蚀处理,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
又,如果采用本发明,在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相对的显示面板的区域上,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进行光扩散印刷(メジユ-ム印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而且,通过将光扩散印刷兼作商标名称等显示印刷,可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又,如果采用本发明,在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相对的显示面板的区域,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表面粘贴具有光扩散效果的扩散片,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显示面板的表面反射,容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
又,如果采用本发明,在与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相对的显示面板的区域,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凸透镜形状部,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聚光,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
并且,如果采用本发明,通过在凸透镜形状部的表面进行腐蚀处理或光扩散印刷,使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难以在凸透镜形状部的表面反射,更易到达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延长到达距离。
以下,说明以实现优先「足下」舒适性的「足下优先」运行为目的的空调机、可缩小温度检测范围而只检测特定的对象物的温度的空调机、以及可比过去提高温度检测速度和温度检测精度且以实现节能和舒适的空气调节为目的的空调机。
图19是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一例的断面图。在图19中,40是空调机的室内机、41是室内送风机、42是室内换热器、43是风向百叶窗、44是辐射温度检测机构。如图19中箭头所示那样,室内空气被室内送风机41吸入,在室内换热器42换热,从被风向百叶窗43控制的风向吹出。也可如图24所示那样,从室内机40的本体底面的正面看在右侧设置辐射温度检测机构44。
图20是说明使用了在图19中所示的室内机40内装的微机的控制部构成中除去通常具有的控制部分而只提取并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部分的方框图。在图20中,44是辐射温度检测机构、51是地面温度Tf运算机构、52是判断地面温度Tf与设定室温Ts的差「Tf-Ts」与多个既定温差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温差判别机构、53是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4是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55是百叶窗设定角度修正机构、56是足下优先运行指示机构。
说明在以上那样的构成中足下优先运行时的动作原理。
首先说明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在图21中,对应地示出了判断地面温度Tf与设定室温Ts的差「Tf-Ts」与多个既定温差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温差判别机构52的判别划分及其结果、与利用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修正的设定室温修正值。
根据Tf-Ts划分,在那时的设定室温上加上1.3℃或0.7℃。例如以采暖运行进行说明。假设设定室温Ts1为20℃、地面温度Tf1为5℃。则Tf1-Ts1=-15℃,低于-2℃,所以,根据表1在设定室温Ts1(20℃)上加上1.3℃,并以设定室温Ts2(Ts1+1.3=21.3℃)控制空调机的运行。
如后述那样,因为风向百叶窗43也向下修正角度,所以,经过采暖运行时间地面温度不久跟着上升。当地面温度超过Tf2(19.3℃)少许(α℃)时,则(Tf2+α)-Ts2=(19.3+α)-21.3=-2+α(单位℃),因为比-2℃高,所以,根据图21,设定室温的修正值为0.7℃,以设定室温Ts3(Ts1+0.7=20.7℃)控制空调机的运行。
又,经过采暖运行时间,当地面温度超过Tf3(22.7℃)少许(α℃)时,则(Tf3+α)-Ts3=(22.7+α)-20.7=+2+α(单位℃),因为比+2℃高,所以根据图21,设定室温的修正值为0℃,设定室温返回Ts1(20℃),并控制空调机的运行。
之后,地面温度下降,当下降到Tf4(22℃)以下时,则因为Tf4-Ts1=22-20=+2(单位℃),为2℃以下,所以根据图21,加上设定室温的修正值0.7℃,使设定室温达到Ts3(Tf1+0.7=20.7℃),并控制空调机的运行。
又,当无论因为什么原因,之后地面温度下降,下降到Tf5(18.7℃)以下时,则因为Tf5-Ts3=18.7-20.7=-2(单位℃),在-2℃以下,所以根据图21,加上设定室温的修正值1.3℃,使设定室温达到Ts2(Ts1+1.3=21.3℃),并控制空调机的运行。
空调机被图未示出的遥控器等将使用者希望的设定室温指示到空调机本体的控制部。与该手动指示不同,也有自动运行、自由运行等空调机自身读取室内温度、外界温度等环境条件自动设定的情况。又,出于空调机(机械)的安全性等原因,也有机械自身自动控制的情况。比较设定温度与室温,控制压缩机的能力等而将室内温度控制到使用者希望的设定温度。
在上述的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上,虽然是利用最初的设定室温Ts1进行上述控制的,但如果设定室温变到Tsn,则在那点上改变,算出Tf-Tsn并利用图21进行修正控制。
下面,说明足下优先运行时的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54。在图22上,对应地示出了判断地面温度Tf与设定室温Ts的差「Tf-Ts」与多个既定温差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温差判别机构52的判别划分及其结果、与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54修正的转速修正值。
根据Tf-Ts划分,在那时的设定转速上加上120rpm或60rpm。如上述那样以采暖运行时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设定室温Ts1为20℃、地面温度Tf1为5℃。则Tf1-Ts1=-15℃,低于-2℃,所以,根据图22在室内送风机41的设定转速F1rpm上加上120rpm,以(F1+120)rpm运行室内送风机。如上述那样利用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使设定室温也上升1.3℃,并且百叶窗5也向下修正角度,所以地面的温度跟着上升。
与上述同样,当地面温度超过Tf2(19.3℃)少许(α℃)时,(Tf2+α)-Ts2=(19.3+α)-21.3=-2+α(单位℃),因为比-2℃高,所以,根据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图21),设定室温的修正值为0.7℃,在设定室温为Ts3(Ts1+0.7=20.7℃)的同时,利用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54(图22)在室内送风机41的设定转速F1rpm上加上60rpm,以(F1+60)rpm运行室内送风机。
并且,经过采暖运行时间,当地面温度超过Tf3(22.7℃)少许(α℃)时,(Tf3+α)-Ts3=(22.7+α)-20.7=+2+α(单位℃),因为比+2℃高,所以根据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图21),设定室温的修正值为0℃,设定室温返回Ts1(20℃),同时根据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54(图22),室内送风机41的设定转速修正也为0rpm,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也返回F1rpm地运行室内送风机。
之后,地面温度下降,当下降到Tf4(22℃)以下时,因为Tf4-Ts1=22-20=+2(单位℃),为2℃以下,所以利用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图21)使设定室温增加修正值0.7℃,达到Ts3(Ts1+0.7=20.7℃),同时利用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54(图22),在室内送风机41的设定转速F1rpm上加上60rpm,以(F1+60)rpm运行室内送风机。
又,当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在之后地面温度下降,下降到Tf5(18.7℃)以下时,因为Tf5-Ts3=18.7-20.7=-2(单位℃),为-2℃以下,所以利用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图21)使设定室温增加修正值1.3℃,达到Ts2(Ts1+1.3=21.3℃),同时利用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54(图22)在室内送风机41的设定转速F1rpm上加上120rpm,在(F1+120)rpm下运行室内送风机。另外,作为修正后的设定转速上限,设定转速不能上升到超过「强风」转速的转速。
在以上所述中,虽然是利用最初的设定室温Ts1进行上述控制的,但如果设定室温变到Tsn,则在那点上改变,算出Tf-Tsn并与设定室温修正机构53(图21)一同进行室内送风机设定转速修正机构54(图22)的修正控制。
下面,说明足下优先运行时的百叶窗设定角度修正机构55。
如果将百叶窗角度相对室内机以垂直(下)方向为0°、以水平(前)方向为90°,则「足下优先」运行开始时的百叶窗角度在采暖运行时约为22°(在说明中称「向下」),在制冷·除湿运行时变为约90°(在说明中称「水平方向」)。又,遥控器的风向显示变为「自动」。当在「足下优先」运行中利用「风向」键改变设定时,风向百叶窗43变为新设定的方向。即使解除「足下优先」运行(切换到通常的运行等其他运行),也继续「足下优先」运行中的风向。另外,在空调机上,从风向百叶窗的正面看在右端有步进电动机以驱动风向百叶窗,控制其角度。
足下优先运行指示机构56是通过按压设置在遥控器上的「足下优先」键向本体发送信号,在本体的控制部上视觉辨认该指示而进行的。在「足下优先」运行中如果按压「足下优先」键则被解除。
下面,用图23所示的足下优先运行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运行开始,利用步骤60判断是否足下优先运行。在足下优先运行时,在步骤69判断是否为采暖运行,在采暖运行时,则在步骤70判断风向百叶窗43是否向下。不向下时在步骤71风向百叶窗43变为向下。
在步骤69判断为不是采暖运行,而是制冷或除湿运行时,在步骤72判断风向百叶窗43是否为水平方向。当不是水平方向时,在步骤73风向百叶窗43改变为水平方向。在步骤60不是足下优先运行时返回步骤60这边。
然后利用步骤61检测辐射温度,在步骤62算出地面温度Tf,在步骤63判断地面温度Tf-设定室温Ts是否在-2℃以下。如果在-2℃以下,则在步骤64在室内送风机的设定转速F上加上+120rpm运行,同时,在步骤65在设定室温Ts上加上1.3℃进行控制。在步骤63如果地面温度Tf-设定室温Ts高于-2℃,则在步骤66判断温差Tf-Ts是否大于-2小于2℃,大于-2小于2℃时,在步骤67在室内送风机的设定转速F上加上+60rpm运行,同时在步骤68在设定室温Ts上加上0.7℃进行控制。在步骤66如果温差Tf-Ts大于2℃,则不做任何修正。以后反复上述的步骤。
如以上那样足下优先运行时,如果地面温度Tf下降,设定室温Ts以及室内送风机的设定转速上升既定值,因为风向百叶窗43也在采暖运行时朝向下方向、制冷·除湿运行时朝向水平方向,所以,地面温度上升,采暖时暖和,制冷时也可消除过冷从而可优先「足下」的舒适性。
然后,作为休息运行指示机构,利用遥控器等向空调机本体的控制部指示「休息运行」,当定时使如果到设定时间则空调机停止运行时从设定时间起空调机自动判断为「休息运行」,当屋内明亮而可感知「休息运行」等制冷运行时则设定比设定室温Ts适当上升设定值的地面温度设定值,同时设定室内送风机的转速、风向百叶窗43的方向,可达到只要地面温度冷却到适度既使室内上部空间的温度上升也无妨的「足下」舒适优先运行,因此而可实现节能的制冷运行。
下面,说明辐射温度检测机构(以下,有时叫做温度检测装置)44、地面温度Tf运算机构51,而辐射温度检测机构44通过采用红外线传感器80可精确测出位于远处的物体的温度,其中红外线传感器80使用在辐射温度计上采用的温差电堆。
一般辐射温度计,虽然多为将视角收缩得极小的形式,但应用在空调机上则必须检测较大的地面面积,而必须另外进行适合于空调机的光学设计。又,作为装在空调机(室内机40)上的辐射温度检测机构44,还必须要求具有品位的外观形状。
图24所示是安装在空调机(室内机40)上的本发明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的一例。室内机40离地面的高度约2m,检测约2张榻榻米的地面面积45的表面温度的平均值时,温度检测装置(图未示)的视角θ约40°。
在此,因为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上使用的一般的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的视角在100°以上,所以,在前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周围设置光导用筒等以缩小视角。图25所示为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44的侧断面的模式图。在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的周围设置光导用筒81、81’、81”,使视角θ’大于视角θ”。通常,从视角θ’、θ”内的被测定面放射的红外线在光接受部82可测到,此外,来自视角θ’、θ”外的干扰红外线在光导用筒81、81’、81”内面反射,在光接受部82可测到。此时,干扰红外线入射角E、F,视角大的一方大,与之对应温度检测误差也变大。另一方面,图25C,虽然具有与图25A同样的视角,但通过将筒81”设计为底部狭窄的形状,使干扰红外线入射角G小于干扰红外线入射角E。
在该图中,为了简化,在筒的内面干扰红外线反射的次数只有1次。从该图了解到,视角大的一方干扰红外线入射角大,结果温度检测误差也变大。
为了减小前述温度检测误差可挡住干扰红外线的入射,可在筒81、81’、81”的上部设置透过红外线的透镜(图未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采用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检测机构44上,为了精确测定被测定面的温度,条件是必须只检测从温度检测机构44的视角内入射的红外线。这时,从光导用筒或透镜放射的红外线也成为测定误差的原因,所以,最好前述筒或透镜的温度与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常为同样温度。
因此,在以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具有截头圆锥形光导用凹部的导热体作为光导用筒的一例,且透镜镶嵌在该导热体上,从而减少与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误差。
以下,是用图面说明将本发明的温度检测机构44用在空调机时的实施例。
图26A所示是本发明的导热体的一例的正视图,图26B是俯视图,图26C是B-B线断面图。导热体(有时写为铝导件)90具有开口部94的面积比内侧底面95的面积大的截头圆锥形光导用凹部。又,在导热体90的外侧底面上形成用于直接嵌合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凸部96,并在内侧底面95上穿设用于贯通红外线传感器的电极引线的孔97,在导热体90的凹部内形成槽93,作为嵌合滑动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的凸部的定位机构。
在此,通过将导热体90的凹部设计为图25C所示那样的截头圆锥形,对于既定的视角,可减小干扰红外线入射角。
另外,导热体90的材料,只要导热性以及热容量大且容易成形即可,最好是金属,更好的则是铝。导热性强可使周围温度与红外传感器的温度相同,热容量大可不易受周围温度的急剧变化的影响,可稳定检测温度。
图27所示是本发明的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的立体图。在金属外壳11与设置在金属外壳83上面的红外线透过过滤器85的内侧具有温差电堆。温差电堆,在硅基板上串联连接多个热电偶,其一端的热接点侧是光接受部,另一端的冷接点侧连接在金属外壳83上构成。利用该构成,温差电堆的检测速度比作为感温阻抗的热敏电阻快。
所有的物体,放射与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比例的红外线。因此,从屋内的地面也放射红外线,它入射到距离其约2m的空调机的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在前述热电偶的两端产生几乎与入射的红外线能量成比例的电压。
又,设置电极引线86,在金属外壳83的侧面设置凸部87,作为在图26B中的槽93上嵌合滑动的定位机构。
另外,图26的导热体90与图27的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之间的定位机构,可形成突条代替图26B中的槽93,也可形成槽代替图27的凸部87。
图28A所示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44的一例的俯视图,图28B是图28A的C-C线断面图。在此,导热体90采用图26的形式,而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采用图27的形式。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通过在导热体90的槽93上嵌合滑动凸部87定位在内侧底面95上,同时电极引线86贯通孔97。而且,将具有导热体90的外面形状和同样的内面形状的透镜91嵌合在导热体90上。这样构成温度检测机构44。
在温度检测机构44上,例如,导热体90的温度比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的温度高0.5℃时,检测出的被测定物的温度产生约高出5℃的误差。因此,要高精度地检测温度,可尽量减小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与导热体90和透镜91的温差。即,使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与导热体90大面积接触,消除透镜91与导热体90的间隙,这样可高精度地检测温度。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可减少导热体90的凹部内面的红外线的反射,导热体90的凹部内面最好进行消光的黑色处理。
另外,透镜91最好设计为多眼菲涅耳透镜。因为在被测定面上对与多眼同数量的点进行红外线检测,可进行将它们平均的温度测量。在此使用11个多眼透镜。设计特别多眼的原因是,可在应检测温度的较大地面温度上对11个点平均地检测温度。因为单眼透镜时,只能主要检测地面中心部分的温度。
又,透镜91的焦点,必须精确地聚合在温差电堆型红外线传感器80的光接受部。另外,透镜91采用红外线透过率高、廉价的材料,最好是硅透镜,更好的是聚乙烯透镜。
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因为不需要市售的辐射温度计那种程度的精度,所以,不采用高价的硅,而是用廉价的聚乙烯,这样,可廉价地实现温度检测装置。
另外,不特别限定导热体90和透镜91的外面形状,只要是设置在空调机上不损害外观美的形状即可。
而且,作为将温度检测机构44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方法,是在导热体90的底面连接在印刷电路板92上的同时,凸部96直接嵌合在印刷电路板92上形成的孔内。又,电极引线86贯通印刷电路板92且利用焊锡98固定在印刷电路板92上,透镜91咬合在印刷电路板92上。
下面,说明在使用本发明的温度检测机构44的空调机上检测地面温度的方法。图29所示是使用本发明的温度检测机构44的空调机的一例控制电路方框图。用运算放大电路(图未示)构成的放大电路100,在空调机的生产时利用偏离调节电路105预先调节偏离电压。并且,因为放大电路100由于周围温度的变化输出特性产生变化,所以设置环境温度修正电路104。而且,当受到来自地面的红外线照射时,在红外线传感器80的热电偶的两端产生电压,该电压被放大电路100放大到约5000倍向微机102的A/D口(图未示)输入。微机102利用设置在红外线传感器80附近的环境温度检测用热敏电阻101检测周围温度,将其作为红外线传感器80自身的温度,并根据放大电路100的输出值算出地面温度。
因为一般各个红外线传感器上入射的红外线能量与作为传感器输出的感应电压存在标准偏差,所以,在空调机的生产时进行感度调节,并对各个红外线传感器将修正数据存入不挥发性存储器IC103。而且,在地面温度检测时将根据该修正数据修正计算的值作为地面温度检测值。
另外,在红外线传感器80的感度调节时,可采用不反射红外线且维持稳定的绝对温度的装置,即所谓表面黑体。
下面,说明用于计算地面温度的计算式。在地面温度检测时的前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周围温度上,将关闭放大电路100的红外线传感器输入开关时的放大电路100的输出电压设为Vz,将打开放大电路100的红外线传感器输入开关时的放大电路100的输出电压设为Vs。又,当设前述红外线传感器周围温度为Ta、放大电路100的输出电压的温度梯度为A时,则
(地面温度)=Ta-(Vz-Vs)/A[℃]
在此,A的值采用存储在不挥发性存储IC103内的修正数据。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虽然说明的是对地面温度的测定,但对壁面温度测定也是同样的。
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在空调机的室内机40上,为了检测屋内的地面温度,采用温差电堆构成的红外线传感器80,可精确测量地面的绝对温度。
又,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是不需要市售的辐射温度计那种程度的精度的,在电路等上也通过兼具空调机过去所具有的功能,可比较廉价地实现。
又,通过采用铝铸造制作用于缩小视角的引导件90,可增加形状的自由度,增大热容量,所以,即使对于周围温度的急剧变化也不易受到影响,可检测稳定的地面温度。
下面,说明目的在于在商店的店头或展览会上展示时,不用设定演示实验模式而可实现演示实验模式的运行的空调机。
如图30所示那样,室内机40,由设置换热器和室内风扇的框体(本体罩)20、为了确认过滤网污染可开闭从而可看到本体内部的开口面板(前面板)3、吹出冷热气体的吹出口110、吸入室内空气的前面格栅(吸入口)3a、显示运行状况的显示面板(本体液晶显示装置)1、吹出来自除加湿装置(图未示)的被除加湿过的空气的除加湿用吹出口111构成。又,具有遥控进入运行、切换状态的操作的遥控器112。
又,如图31所示那样,在打开开口面板3的状态下,与开口面板3的前面格栅3a相向地在框体20的吸入口上配置右过滤器113、左过滤器114,在该右过滤器113、左过滤器114的大致中心部分别安装空气清洁过滤器115、116,在本体的右侧,在除加湿装置的室内空气的除加湿用吸入口上配置除加湿用过滤器117。
该空调机,如图32所示那样由设置在被空调室内的室内机40和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117构成,室内机40与室外机117通过循环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118a、118b连接。
在室内机40上,设置室内换热器119,制冷剂配管118a、118b的各一端连接在该室内换热器119上。并且,制冷剂配管118a的另一端连接在室外机117的阀120a上。该阀120a通过四通阀121连接在压缩机122上。
并且,在室外机117上设置室外换热器123。该室外换热器123,一方连接在四通阀121上,另一方通过膨胀阀21连接在阀120b上。在阀120b上,连接制冷剂配管118b的另一端。这样,在室内机40与室外机117之间构成形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封闭循环通道。
空调机,当利用图未示的压缩机马达的驱动而运行压缩机122时,制冷剂沿制冷循环系统循环。在图32中,如箭头所示采暖运行时(采暖模式:实线箭头)和制冷运行时(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虚线箭头)的制冷剂的流动那样,空调机,根据四通阀121的切换,运行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包括除湿模式)和采暖模式,通过控制膨胀阀124的阀开度,调整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如图33所示那样,室内机40,在框体20上形成前面格栅3a和吹出口110,并在该框体20内配置室内换热器119。室内机40,利用设置在框体20的里面的图未示的基板以既定的高度固定在被空调室的壁面等上。
在该框体20内,与室内换热器119一同配置横流风扇125,利用横流风扇125的驱动室内的空气从前面格栅3a通过过滤器113、114吸入框体20内。吸入框体20内的空气穿过室内换热器119之后从吹出口110吹出到室内。该空气通过穿过室内换热器119而与室内换热器内循环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变成可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空气。
在室内机40的吹出口110上,设置使空气流上下的横百叶窗126和在横百叶窗126的里侧左右变换空气流的纵百叶窗127,利用该横百叶窗126和纵百叶窗127,可改变从吹出口110吹出的空调风的方向。纵百叶窗127是手动改变方向的,主要通过控制横百叶窗126的方向来控制从吹出口110吹出的空调风的风向。另外,也可与横百叶窗126一同控制纵百叶窗127的方向。
图34所示的遥控器112,由显示运行状态的遥控显示部130、当向室内机发送信号时就亮灯的发信显示131、运行空调机的『运行/停止』开关132、设定室内温度的温度开关133、切换运行状态的『运行切换』开关134、改变风量的『风量』开关135等构成。
空调机的运行,每次按压遥控器112的『运行切换』开关134则运行模式按『自动』—『采暖』—『制冷』—『除湿』—『自动』进行变换且显示在遥控显示部130上,从而选择运行模式。
当按压遥控器112的『运行/停止』开关132时,在室内机40的显示面板1上顺序显示运行内容、设定温度、室内温度,运行中则常显示室内温度。
要停止运行时,如果按压遥控器112的『运行/停止』开关132,则室内机40的显示面板1的显示消失,运行停止。希望改变温度时,例如希望上升1℃时,如果按压一次遥控器112的『温度』开关133的『Δ』开关,则设定温度变化1℃,采暖·制冷运行模式时,在遥控显示部130和室内机40的显示面板1上显示设定温度。又,在自动·除湿运行模式时,显示遥控显示部130上设定的温度,在室内机40的显示面板1上显示设定温度。此时,室内机40的显示面板1的设定温度的显示约4秒后返回室温显示。希望改变风量时,每次按压遥控器112的『风量』开关135,风量改变,在遥控显示部130上依次显示为『自动风量』—『风量Δ』—『风量ΔΔ』—『风量ΔΔΔ』—『自动风量』,在室内机40的显示面板1上依次显示为『自动风量』—『风量微风』—『风量弱风』—『风量强风』—『自动风量』。
该遥控器112的开关,当进行开关操作时将对应各开关的操作状态的既定格式的操作信号作为红外线信号(红外线发光元件的开/关信号)进行发送。
如图35所示那样,在室内机40的中心部具有显示面板1,该显示面板1由对应室内的湿度亮灯的湿度灯140、对应室内的污染改变颜色的清洁度灯141、根据遥控器的操作钮的信号显示室内环境和运行状况的显示部142、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光接受部143构成。
如图36所示那样,在室内机40上,设置有电源基板150、控制基板151、显示基板152。在电源基板150上,设置马达电源153、控制电路电源154、串行电源155以及马达驱动电路156,使得可提供运行空调机用的电力(例如单相100V的交流电)。又,在控制基板151上,设置串行电路157、驱动电路158以及微型计算机(微机159)。又,在显示基板152上,设置显示电路160、接收信息电路161。
在电源基板150的马达驱动电路156上,连接驱动前述横流风扇125的风扇马达162,对应来自设置在控制基板151上的微机159的控制信号从马达电源153提供驱动电力。此时,微机159进行控制使来自马达驱动电路156的输出电压变化。这样,调整从室内机40的吹出口110吹出的空调风的风量。
在控制基板151的驱动电路158上,连接向室外机117提供电力的电力继电器(Ry)163和操作横百叶窗126的横百叶窗马达(RM)164。根据来自微机159的信号操作电力继电器(Ry)163,开闭用于向室外机117提供电力的接点163a。空调机,通过关闭接点163a,可向室外机117提供电力。
横百叶窗马达(RM)164,根据微机159的控制信号动作,改变横百叶窗126的方向,使得向希望的区域吹出空调风。
微机159以及电源基板150的连接在串行电源155上的串行电路157,连接在室外机117上,微机159通过该串行电路157在与室外机117之间进行串行通信。
又,在微机159上,连接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65以及检测室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166,并且,连接设置在显示基板152上的信息接收电路161以及显示电路160。
在室内机40上,设置往室外机117上连接配线的端子台167。在该端子台167的端子167a、167b、167c上,连接从室内机40向室外机117提供电源用的配线和用于在室内机40与室外机117之间进行串行通信的配线。
空调机,根据后述的遥控器的开关的操作开始通常的空调运行时,通过打开电力继电器(Ry)163闭合接点163a向室外机117提供电力。此时,设置在室内机40上的微机159与设置在室外机117上的图未示出的微机之间进行串行通信,控制室外机117的动作。
显示基板152设置显示运行状态的显示面板1和信息接收电路161,而信息接收电路161配置了具有接受来自遥控器112的开关的操作信号的受光元件的信息接收部168。具有受光元件的信息接收部168,连接在信息接收电路161上,利用受光元件接受的操作信号从信息接收电路161输出到微机159。
在空调机上,由遥控器112的开关、和接收从该遥控器112的开关发出的操作信号的信息接收部168以及信息接收电路161形成遥控操作装置(参照图36),使遥控器112的开关的操作信号通过信息接收电路161输入微机159。微机159根据该操作信号控制空调机的动作。
微机159,当接受来自遥控器112的开关的指示运行开始的操作信号(基于运行/停止钮的操作的操作信号)时,打开电力继电器163向室外机117提供电力,同时利用串行通信一边控制室外机117一边进行空调运行。
又,在本实施形式的空调机上,具有作为在商店的店头或展览会上进行空调机的演示试验的运行模式的演示实验模式(以下叫做「演示模式」)。
该演示模式的设定,是在设置于室内机40的控制基板151上且连接微机159的存储元件169上,利用别的机构(演示试验专用遥控器170)将演示模式的信号发送到微机159,并利用微机159将演示模式暂时存储在存储元件169中。在将演示模式存储在存储元件169中的状态下,室外机117出厂,在店头展示。本实施形式的演示模式中,不能利用通常的遥控器112的开关进行对应设定的温度的空调运行,并且也不能控制室外机117。
演示模式,设计为在室内机40的显示面板1上指示运行状态、室内温度、室内湿度、运行状态的公告功能等依次显示,且持续反复显示。
另外,演示模式的解除,是电气连接室内机40与室外机117,利用遥控器112的操作,当确认室内机40与室外机117之间串行通信处于ON状态时,利用来自微机159的信号解除储存在存储元件169内的演示模式。一旦解除,演示模式不能再次存储在存储元件169内,因此,通过安装空调机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演示模式,另一方面,可简单实施店头的演示模式,可省去过去那样为进行演示模式的操作的麻烦。
下面,参照图37说明本实施形式的大致作用。
首先,在步骤200,用与平常不同的演示试验专用遥控器170向室内机40发送演示模式信号,而利用信息接收部168接收信号。在步骤201,接收了演示模式用信号的微机159进行分析,如果判断在操作信号中包含着「演示模式」的指定,则移到步骤202。
在步骤202,利用微机在存储元件169内存储演示模式。商品以存储元件169内存储了演示模式的状态出厂。
在存储元件内存储了演示模式的状态下移到步骤203。将处于上述步骤203的室内机40的插头171连接到商用电源上,并移到步骤204。
在上述步骤204,如果将室内机40的插头171连接到商用电源上,则微机159判断存储元件169内是否存储了演示模式。当判断存储了演示模式时,移到步骤205。
在步骤205,判断室外机117是否连接在室内机40上。当判断没有连接室外机时移到步骤206。
在上述步骤204,在判断没有储存演示模式时,或在步骤205判断连接了室外机时,移到步骤208,成为利用遥控器112的通常运行模式。
在此,利用上述步骤206实行演示模式运行,在显示面板1上指示运行状态、室内温度、室内湿度、运行状态的公告功能等依次显示,且持续反复显示。
在步骤206实行的运行处理中,因为如上述那样使与室外机117的通信无效,所以不进行关于室外机的处理,而只进行关于室内机40的显示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206的演示模式运行中,即使使用通常的遥控器操作,也只能停止运行,即使运行停止,还是维持演示模式储存在存储元件169内的状态。
当希望再次进行演示模式运行时,返回步骤203,通过将室内机40的插头171连接到商用电源上,或利用演示试验专用遥控器170的操作开始运行,使存储在存储元件中的演示模式运行。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形式的空调机上,因为利用存储元件存储着演示模式,所以,与按压遥控器的多个开关的操作,或利用运行切换开关设定演示模式的情况相比,程序简单,且不必使设置在室内机上的运行切换开关具有演示模式的设定功能,可以降低成本。
又,当室内机连接到室外机上时,演示模式解除,一旦解除了演示模式没有再恢复的方法,使用中不会再切换到演示模式,不会发生故障。
这样,如果采用本发明,在通常的运行模式之外,还具有作为展示用的运行模式的演示实验模式的空调机上,因为设置存储了演示实验模式的存储元件,且商品以存储元件内存储了演示模式的状态出厂,当在店头将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插头连接到商用电源上时,则可进行前述演示实验模式的运行,所以,没有复杂的操作,可简捷地进行演示模式运行。
又,前述存储元件内存储的演示实验模式,因为当空调机的室内机与室外机电气接线时,演示模式被解除,所以,不会因使用中的误操作再次恢复演示模式,可防止故障。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空调机,无论是室内机与室外机成为一体的形式或单独分开的形式,都可用作具有制冷、采暖、冷暖、空气清洁功能的空调机等。又,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可用于上述的空调机等。
Claims (23)
1、一种空调机,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前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大致整面上的半透半反射膜上,除前述图案部分以外都层叠了不透明体膜,并使前述光源射出的光透过而形成前述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显示面板的进行过半透半反射处理的面由平面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沿着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向的2边设置用于保持前述显示面板的托架部,并且使前述托架部的厚度比形成前述图案的显示部薄,并将前述显示部与前述托架部之间的分界线设计为直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沿着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向的2边设置用于保持前述显示面板的托架部,并在前述框体上设计与前述托架部配合的爪部或槽部,且使前述托架部的厚度比形成前述图案的显示部薄,并将前述显示部与前述托架部之间的分界线设计为直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与前述光源之间设置扩散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与前述光源之间设置扩散体,且对前述扩散体着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框体由具有前面格栅的前部和安装在壁面上且横宽比前述前部短的后部构成,将前述前部的前面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前方凸的曲面,并且将前述前部与前述后部之间的分界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后方凸的曲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框体由具有前面格栅的前部和安装在壁面上且横宽比前述前部短的后部构成,将前述前部的前面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前方凸的曲面,并且将前述前部与前述后部之间的分界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后方凸的曲面,且在前述后部的侧面上设计水平延伸的纹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框体由具有前面格栅的前部和安装在壁面上且横宽比前述前部短的后部构成,将前述前部的前面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前方凸的曲面,并且将前述前部与前述后部之间的分界设计为从侧面看向后方凸的曲面,在前述后部的侧面上设计水平延伸的纹路,并且平行设计前述前面格栅的窗棂、前述纹路、前述显示面板。
10、一种空调机,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与前述半透半反射膜之间设置绝缘机构。
11、一种空调机,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表面上设置进行过电气绝缘的绝缘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机构是绝缘片。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绝缘机构上进行绝缘涂漆。
14、一种空调机,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的与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相对的位置上设置进行电气绝缘的绝缘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机构是绝缘片。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机构是绝缘涂漆。
17、一种空调机,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将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的前述半透半反射膜的透过率设计得比其它区域高。
18、一种空调机,具有室内机的框体、配置在前述框体内的光源、配置在前述框体的前面并利用前述光源的点亮可视觉辨认地显示图案的带有半透半反射膜的显示面板、以及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部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遥控信号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去掉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的前述半透半反射膜。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在前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进行腐蚀。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在前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或里面进行光扩散印刷。
21、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在前述显示面板的里面贴扩散片。
22、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在前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凸透镜形状部。
23、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显示面板的相对前述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的区域,在前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凸透镜形状部,且在该凸透镜形状部的表面上进行腐蚀或光扩散印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04507/2000 | 2000-10-04 | ||
JP304506/2000 | 2000-10-04 | ||
JP2000304506A JP3751516B2 (ja) | 2000-10-04 | 2000-10-04 | 空気調和機 |
JP2000304507A JP4829401B2 (ja) | 2000-10-04 | 2000-10-04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JP304506/00 | 2000-10-04 | ||
JP304507/00 | 2000-10-04 | ||
JP306524/00 | 2000-10-05 | ||
JP306524/2000 | 2000-10-05 | ||
JP2000306524A JP3813057B2 (ja) | 2000-10-05 | 2000-10-05 | 温度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JP309582/00 | 2000-10-10 | ||
JP309582/2000 | 2000-10-10 | ||
JP2000309582A JP3781619B2 (ja) | 2000-10-10 | 2000-10-10 | 空気調和機 |
JP2000376758A JP2002181345A (ja) | 2000-12-12 | 2000-12-12 | 空気調和機 |
JP376758/2000 | 2000-12-12 | ||
JP376758/00 | 2000-12-12 | ||
JP2001026280A JP3850221B2 (ja) | 2001-02-02 | 2001-02-02 | 空気調和機 |
JP26280/01 | 2001-02-02 | ||
JP26280/2001 | 2001-02-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78188A CN1478188A (zh) | 2004-02-25 |
CN1258662C true CN1258662C (zh) | 2006-06-07 |
Family
ID=27554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2005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8662C (zh) | 2000-10-04 | 2001-10-03 | 空调机及温度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326055B1 (zh) |
CN (1) | CN1258662C (zh) |
AU (2) | AU9417701A (zh) |
DE (1) | DE60143534D1 (zh) |
HK (1) | HK1061063A1 (zh) |
WO (1) | WO200202933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54641A (zh) * | 2013-05-13 | 2014-11-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空调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01930B2 (ja) | 2006-12-08 | 2010-07-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KR101447755B1 (ko) * | 2008-11-10 | 2014-10-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
JP6235827B2 (ja) * | 2013-08-12 | 2017-11-22 |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 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6076858B2 (ja) * | 2013-08-23 | 2017-02-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清浄機 |
KR101702169B1 (ko) | 2013-10-02 | 2017-0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101706812B1 (ko) | 2013-10-02 | 2017-02-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20150043573A (ko) * | 2013-10-11 | 2015-04-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CN104637385B (zh) * | 2013-11-14 | 2017-1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功能演示方法 |
WO2015079506A1 (ja) * | 2013-11-26 | 2015-06-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制御装置 |
KR101662377B1 (ko) | 2014-01-27 | 2016-10-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CN104296312B (zh) * | 2014-09-11 | 2017-07-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分体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分体空调 |
CN104266308A (zh) * | 2014-09-24 | 2015-01-07 | 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投影功能的空调 |
CN104566808B (zh) * | 2014-12-24 | 2017-10-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7850332B (zh) * | 2015-07-30 | 2020-09-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收纳罩及具备收纳罩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
JP2017072333A (ja) * | 2015-10-09 | 2017-04-13 |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 空調運転計画生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2017138075A (ja) * | 2016-02-05 | 2017-08-10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5864962B (zh) * | 2016-04-01 | 2018-09-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温度可视化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WO2017175305A1 (ja) * | 2016-04-05 | 2017-10-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
JPWO2018016065A1 (ja) | 2016-07-22 | 2019-02-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110189652B (zh) * | 2019-05-25 | 2021-06-29 | 北京东方星月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 一种广告牌的挡雨装置 |
CN111554135B (zh) * | 2020-05-28 | 2021-10-15 | 滁州学院 |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
CN115523594B (zh) * | 2022-08-25 | 2025-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51362U (zh) * | 1981-03-17 | 1982-09-22 | ||
JPS5966278U (ja) * | 1982-10-26 | 1984-05-02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照明表示装置 |
JP2770600B2 (ja) * | 1991-04-19 | 1998-07-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
JPH05223319A (ja) * | 1992-02-13 | 1993-08-31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JPH0666639A (ja) * | 1992-08-20 | 1994-03-11 |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 赤外線温度計 |
JPH0771785A (ja) * | 1993-08-31 | 1995-03-1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3369337B2 (ja) * | 1994-12-12 | 2003-01-20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H10281594A (ja) * | 1997-03-31 | 1998-10-2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調和装置の冷媒分流装置 |
JPH1183066A (ja) * | 1997-09-05 | 1999-03-26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3791159B2 (ja) * | 1997-11-20 | 2006-06-28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 |
JPH11211204A (ja) * | 1998-01-24 | 1999-08-0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液晶表示付リモコン |
JP2000074706A (ja) * | 1998-06-17 | 2000-03-14 | Denso Corp | 指示計器 |
-
2001
- 2001-10-03 AU AU9417701A patent/AU9417701A/xx active Pending
- 2001-10-03 DE DE60143534T patent/DE60143534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0-03 EP EP01974674A patent/EP132605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0-03 CN CNB018200516A patent/CN125866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0-03 AU AU2001294177A patent/AU2001294177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1-10-03 WO PCT/JP2001/008727 patent/WO2002029332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
- 2004-06-07 HK HK04104057A patent/HK1061063A1/xx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54641A (zh) * | 2013-05-13 | 2014-11-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326055A1 (en) | 2003-07-09 |
AU2001294177B2 (en) | 2004-07-22 |
EP1326055B1 (en) | 2010-11-24 |
CN1478188A (zh) | 2004-02-25 |
AU9417701A (en) | 2002-04-15 |
HK1061063A1 (en) | 2004-09-03 |
DE60143534D1 (de) | 2011-01-05 |
EP1326055A4 (en) | 2005-01-26 |
WO2002029332A1 (en) | 2002-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8662C (zh) | 空调机及温度检测装置 | |
CN100338401C (zh) | 具备除湿和换气功能的空调机 | |
CN1090735C (zh) | 用于气候自动控制的器件和方法 | |
CN1179158C (zh) | 多室型空调装置与多室型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946279A (zh) | 机柜温控装置、处理装置、系统及方法 | |
CN1124466C (zh) | 通信系统 | |
CN1219276C (zh) | 火灾探测器 | |
CN1277058C (zh) | 轴流风机及采用其的投影机 | |
CN1865794A (zh) | 通风/照明管道、通风/照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95958C (zh) | 空调机用的室内机 | |
CN1513101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900614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76366A (zh) | 空调器的排气气流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928701A (zh) | 投影装置 | |
CN1283055A (zh) | 通信中继基站的冷却控制方式 | |
CN1948845A (zh) | 空调器 | |
CN1605804A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928702A (zh) | 投影装置 | |
CN1609519A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862118A (zh) | 空调器 | |
CN1664452A (zh) |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928708A (zh) | 投影装置 | |
CN1425150A (zh) | 手写数据输入装置及方法和个人认证装置及方法 | |
CN2593281Y (zh) | 自动摄影印相销售方法及其装置、印相纸单元和印相样张 | |
CN1248078C (zh) | 一种检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106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