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36515A - 发送与接收的装置与方法以及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与接收的装置与方法以及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6515A
CN1236515A CN97199413A CN97199413A CN1236515A CN 1236515 A CN1236515 A CN 1236515A CN 97199413 A CN97199413 A CN 97199413A CN 97199413 A CN97199413 A CN 97199413A CN 1236515 A CN1236515 A CN 1236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ignal
unit
constan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9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隆泰
田仲正敏
西冈稔
坂内达司
西野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36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6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04N21/4307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 H04N21/43072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n the sam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8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the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recurring cycli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error resilience
    • H04N19/6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error resilience involving the insertion of resynchronisation markers into the bit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errors at the de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1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decomposing into objects, e.g. MPEG-4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5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scrambling of additional data or processing content descrip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5Multiplexing of several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3Channel coding or modulation of digital bit-stream, e.g. QPSK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42Synchronization processes, e.g. processing of PCR [Program Clock Re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04N21/4305Synchronising client clock from received content stream, e.g. locking decoder clock with encoder clock, extraction of the PCR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7Demultiplexing of several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5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decrypting of additional data, reconstructing software from modules extracted from the transport 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送与接收的装置与方法以及传输的系统与方法,发送装置中,压缩输入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并在每一恒定单元输出;汇集多个单元的压缩手段输出信号,用同步信号添加手段添加1个同步信号后向传输线路发送。接收装置中,将1个同步信号和压缩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单元的信息接收,同步信号去除手段从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去压缩手段逐个单元对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压缩过的视频信号去压缩。此系统可将多个信息信号包含于1个集合单元高效率传输。

Description

发送与接收的装置与方法以及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传输数字图像、声音等信号而对其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由其形成的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此之前,关于传输数字图像、声音等信号用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在日本专利特开平2-270430号公报有记载。
图32是表示使用已有的数字信号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的传输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在该图中,103是多路复用电路,对提供给数字音频信号输入端子101的16位长的数据与提供给控制信号输入端子102的多个控制信号以规定的顺序重新排列各位数据。104是编码电路,该编码电路104对计17位的数据生成8位的检错、纠错码,添加于一定的区域,生成25位的串行数据。105是调制、加同步电路,输入上述25位的串行数据。一旦输入该串行数据,在该调制、加同步电路105,首先,在生成、添加奇偶校验位P之后,进行二相传号调制,再添加作为同步信号的前同步信号SYNC,作为格式化的数据输出。利用端子101、102及各电路103、104、105构成数字信号发送装置A。
106是传输线路,是例如同轴电缆或光缆。107是同步检测、解调电路,通过上述传输线路106输入传输的数据。这里,在检测出作为同步信号的前同步信号SYNC的同时,接着发生时钟信号,利用该时钟信号进行解调。使用奇偶校验位P对该解调数据进行检错。108是解码电路。该解码电路108利用纠错码的核对纠正传输线路106上发生的差错,或者对能检测出,但不能纠正的差错输出根据需要进行插补等处理用的标志。
109是分离电路,在这里,数字音频抽样与控制信号分离,分别从各自的输出端子110、111输出。同步检测解调电路107、译码电路108、分离电路109及输出端子110、111构成数字信号接收装置B。
上述已有技术的传输系统中,不能够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包含多个信息信号,因此信息信号不能高效率地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利用改良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传输系统、传输方法高效率地进行信息信号的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发送方法及装置中,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包含多个信息。为此,该发送方法及装置分别具有压缩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步骤和与此相应的压缩手段、汇集多个单元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同时在其上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步骤和与此相应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以及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的步骤及与此相应的发送部。
又,本发明的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具备分别将一个同步信号与多个单元的压缩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且从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步骤及与此相应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以及将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的压缩视频信号逐单元去压缩的步骤及与此相应的去压缩手段。
利用上述发送方法、接受方法、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的适当的组合构成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在本发明中,“时间”一词用于特指“时刻”时,使用“时刻”、“时间点”、“定时”或“时间的位置”或“时间位置”这样的说法。而“时间”一词用于特指“时间的长度”时,使用“时间的长度”、“时间长”、“时间间隔”或“时间的间隔”。
附图概述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图2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3表示作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图4表示作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5(A)是表示非压缩系统中在一处发生差错时的情况的概念图。
图5(B)是表示压缩系统中在一处发生差错时,以像素的正方形区域作为1个区域处理的情况的概念图。
图5(C)是表示压缩系统中在一处发生差错时,将1行像素的区域作为1个区域进行处理的情况的概念图。
图5(D)是表示压缩系统中在一处发生差错时,以整个画面的区域作为作为1个区域进行处理的情况的概念图。
图6.表示作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图7.表示作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8.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图9.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10.表示作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在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对ECC编码器12输入的输入信号的时刻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
图11.表示作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12.表示作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在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对ECC编码器12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时刻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
图13.表示作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14.表示作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在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对输入ECC编码器12输入信号的时刻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
图15.表示作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发送侧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16.表示作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在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对ECC编码器12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时刻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
图17.表示作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接收侧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18.表示作为本发明第7或第8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其他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19.表示作为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在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对输入ECC编码器12输入信号的时刻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
图20.表示作为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发送侧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21.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在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对ECC编码器12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时刻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
图22.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接收侧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23.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图24是表示数据格式的图,(A)表示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压缩信号的数据格式。(B)表示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非压缩信号的数据格式。
图25.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26表示通常使用的5C2V同轴电缆的电缆长度与衰减量的关系。
图27表示本发明第13实施例使用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图28表示本发明第13实施例使用的信号抖动的详细内容。
图29表示里德-所罗门(Reed Solomon)码的纠错能力。
图30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图31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接收侧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图32表示已有的传输系统。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加以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表示传输系统及其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
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是作为各变形例或发展例的第2实施例及其后各实施例的基础。
图1的上半部分是实施发送方法的发送装置基本构成部分。在本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中,离散余弦变换(DCT)手段1按在每一压缩处理单元(即1DCT数据块)(在本实施例中1DCT数据块为64字节),对输入的数字图像输入信号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简称DCT,一种正交变换)(将空间坐标值变换为频率)后输出。在离散余弦变换之前随机分布的视频信号的像素值(例如辉度值)有在变换后能量分布集中于低频分量的性质。利用这种性质,进行去除离散余弦变换手段变换后所得高频项的操作,借助于此进行信息压缩(compress)。量化手段2是用于每一数据块对输入的离散余弦变换手段1的输出信号进行量化(按字长截断)的部分,将离散余弦变换手段1的输出信号的各系数除以某一除数(在本情况下相当于量化级),进行舍弃余数取整数(rounding)的操作。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是将输入的量化手段2的输出信号变换为可变长度码的部分。该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将量化手段2的输出信号变换为预先根据出现机率等决定的、单元长度非恒定的可变长度码。
上述离散余弦变换手段1、量化手段2、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构成将输入的数字视频信号的信息量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即每一数据块)输出的压缩手段4。同步信号添加手段5汇集多个数据份额的输入可变长度编码手段的输出信号,对其添加同步信号,将添加1个同步信号的多个数据块的视频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输出(发送)到作为传输线路的同轴电缆6。
图1的下半部分是接收装置的基本构成部分。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中,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从输入(接收)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可变长度译码手段8将输入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可变长度码)译码成可变长度编码之前的数字信号。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可变长度码)按照预先根据出现机率决定的规则由该可变长度译码手段8译码为可变长度编码之前的数字视频信号。
反量化手段9在每一数据块对其输入的可变长度译码手段8的输出信号进行反量化(恢复为原来的字长)。该反量化手段9对可变长度译码手段8的输出信号的每一数据块进行反量化。反离散余弦变换手段(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手段,简称IDCT手段)10对输入的反量化手段9的输出信号进行反离散余弦变换(将频率变换为空间坐标值)后输出。该可变长度译码手段8、反量化手段9、反离散余弦变换手段10构成去压缩手段11。
在该第1实施例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汇集1个同步信号及多个恒定信息单元(每一单元为1个数据块)的信息信号(即视频信号),并且将其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输出(发送)。本实施例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使用数字视频信号作为信息信号,对该数字视频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compress)。
在本第1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中,汇集1个同步信号及多个恒定信息单元(每一单元为1个数据块)的信息信号(即视频信号),并且将其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输入(接收)。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使用数字视频信号作为信息信号,将该数字视频信号去压缩(decompress)。
由这样的传输装置、传输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其间的传输线路构成传输系统或传输方法。
下面用图2对利用上述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加以说明。
图2是1个集合信息单元数据格式的图解。在图2(A),信息信号a(视频信号a)、信息信号b(视频信号b)、信息信号c(视频信号c)及信息信号d(视频信号d)是分别将视频输入信号的信息量压缩,并形成数据块的,各信息信号a、b、c、d表示1个数据块的信息信号。进而汇集多个这种一数据块的信息信号,并且添加1个同步信号(示于图中的左端),形成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号。再者,在图2(A)的例子中,1个同步信号与4个信息信号不占有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全部,而与此不同的是,如图2(B)的例子所示,也可以用1个同步信号和规定数目的信息信号占有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全部。还有,如图2(C)所示,可以构成为“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内,包含同步信号、信息信号,以及其他非视频信号本身必要信息(作为辅助数据信号)(示于图2(C)的左端),并且对每一集合信息单元进行接收和发送”。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特征是,配置成“将1个同步信号与多个单元的数据块的压缩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借助于此,可以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包含多个信息信号,可以高效率地进行信号的传输。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由离散余弦变换手段1、量化手段2及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构成压缩手段4,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压缩信息信号的结构即可。
又,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传输线路采用同轴电缆6,但是也可以采用光纤、平行馈电线、其他导线等别的有线或无线的手段。
又,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视频信号作为信息信号,但是使用其他信息信号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2
图3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其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在刚才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第2实施例是从第1实施例发展而来的,在从发送装置部分向接收装置部分传输的信号上再增加纠错码进行纠错。
在图3中,ECC(error correction code)编码器12是在作为所输入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的输出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每一数据块的视频信号上添加纠错码(error correctioncode,以下简称ECC)的装置,接收装置根据该纠错码对编码差错进行检错或纠正。还有,在本实施例中,纠错码使用Reed Solomon码(里德-所罗门码)。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是汇集多个数据块的所输入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对其添加同步信号的手段,将多个数据块的视频信号添加1个同步信号后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向作为传输线路的同轴电缆6输出(发送)。
ECC(error correction code)译码器14根据作为所输入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每一数据块的纠错码,对编码的视频信号的差错进行检测、纠正。可变长度译码手段15接受输入的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可变长度码),将其译码为可变长度编码之前的数字信号。可变长度译码手段15按照预先依据出现几率决定的规则将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可变长度码)译码为可变长度编码之前的数字视频信号。
在这第2实施例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该装置具备将作为输入的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信息量加以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进行输出的压缩手段4、汇集n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n取1)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添加纠错码的ECC编码器12,以及汇集多个单元的ECC编码器12输出信号,同时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而且从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发送输出信号。简单地说,采用本实施例的发送是对规定单元的信息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是1个数据块的视频信号)每n个该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n取1)添加纠错信号,作为小集合信息单元,再汇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所述小集合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发送。
在这第2实施例的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中,采取如下所述结构,即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与当作多个单元压缩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去除所接收的信号中的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对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每一添加纠错码的小集合信息单元根据该纠错码纠正视频信号差错的ECC译码器14,以及对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中的压缩视频信号每一单元进行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11。
简单地说,该第2实施例的接收配置成将汇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恒定信息单元信息信号的信息组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对规定单元的信息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为1个数据块的视频信号)根据纠错码在添加纠错码的每一单元(在本实施例是每一数据块)进行纠错。
由这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其间的传输线路构成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下面用图4对利用上述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进行说明。
图4表示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的数据格式。在图4(A)中,信息信号a(视频信号a)、信息信号b(视频信号b)、信息信号c(视频信号c)及信息信号d(视频信号d)是将视频输入信号的信息量压缩,并形成数据块的,分别表示1个数据块的信息信号。将纠错信号(纠错码)添加于各个一数据块信息信号上,并且汇集多个这种信息信号,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形成1个集合信息单元。再者,在图4(A)中,同步信号与添加纠错信号的信息信号不占有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全部,但如图4(B)所示,也可以使同步信号与添加纠错信号的信息信号占有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全部。还有,如图4(C)所示,同步信号、信息信号、纠错信号、辅助数据信号也可以包含于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进行接收和发送。该辅助信息数据信号不是视频信号本身,而是传递必要的信息的信号。
采取这样的结构,使发生差错的频度减小,在不将信息信号压缩就输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面称为使用非压缩系统的情况)下,少许差错在视觉上不容易受到注意。但是在对信息信号进行压缩后输出(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称使用压缩系统的情况)下,将发生不能忽略的差错。采用本实施例,可以减少这样的差错发生的频度。
例如,在1个区域的1个地方有差错发生的情况下,在非压缩系统中,如图5(A)所示,差错处是1个点,该差错不容易觉察。但是在压缩系统中,如图5(B)、图5(C)及图5(D)所示,差错处所涉及整整1个区域,差错再不能忽略。又,图5(A)是表示在非压缩系统1处发生差错时的概念图。图5(B)是在压缩系统1处发生差错的情况,是表示将像素的正方形区域作为1个区域处理时的概念图。图5(C)是在压缩系统1处发生差错的情况,是表示将1行像素的区域作为1个区域处理时的概念图。图5(D)是在压缩系统1处发生差错的情况,是表示将整个画面的区域作为1个区域处理时的概念图。在各图中都是以黑点表示差错发生处,网状部分(阴影网状部分)表示图像受发生差错的部分(方形黑点部分)影响的区域。
特别是,在代表有线传输信号的系统(下称有线系统)的同轴电缆和光缆中,在传输线路上发生差错的频度据说一般是1×10-12,在非压缩系统中向来认为视觉上不发生差错(无差错)。但是在本实施例2中,考虑到如上所述在压缩信号中发生差错之际1个差错对其他区域发生影响,差错发生频度会进一步下降,会减少到这种万一发生的差错的影响实质上可以忽视的程度。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对每一数据块的视频信号添加纠错码,但是如图4(D)、(E)所示,但是对每几个单元的视频信号添加一个纠错码,例如每两个数据块的视频信号(2单元,即n=2)添加纠错码等,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3
图6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在前面的实施例已经说明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第3实施例是从第1实施例发展而来的。发送侧具备与多个压缩手段相连的多路复用手段,接收侧具备分配手段和多个去压缩手段。于是,构成多个压缩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在1个传输系统传输。
图6的上半部分是发送装置的基本构成部分。在本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中,1a、1b、1c分别是与就图1及图3所作出的说明相同的离散余弦变换手段,2a、2b、2c分别是同样的量化手段,3a、3b、3c分别是同样的可变长度编码手段,分别利用这些手段构成压缩手段4a~4c。16是分别将输入的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a、3b、3c的输出暂时存储,依序选择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a、3b、3c的输出信号,按时序进行输出的多路复用手段。17是在多路复用手段16的输出信号中对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每一数据块的视频信号添加纠错码的ECC(纠错码)编码器,接收装置根据该纠错码对差码进行检测或检测。在本实施例中纠错码使用Reed-Solomon码。
图6的下半部分是接收装置的基本构成部分。在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中,19a、19b、19c分别是与就图1及图3所作出的说明相同的可变长度译码手段,9a、9b、9c分别是同样的反量化手段,10a、10b、10c分别是同样的反离散余弦变换手段,利用这些手段分别构成去压缩手段11a、11b、11c。18是根据与多路复用手段进行选择相同的规则将按照时序输入的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依序分配到各去压缩手段的分配手段。19a~19c是将从分配手段18输入的信号(可变长度码)译码为发送装置内进行可变长度编码之前的数字信号用的可变长度译码手段。可变长度译码手段19a~19c按照预先根据出现几率等决定的规则将分配手段18的输出信号(可变长度码)译码为可变长度编码之前的数字视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3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具有多个将输入的视频信号的信息量加以压缩,并在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每一数据块输出的压缩手段4a、4b、4c,利用对这些压缩手段4a~4c的各输出信号的每一数据块进行选择,并且将其串行输出的多路复用手段16、汇集n个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所述多路复用手段16的输出信号并添加纠错码的ECC编码器17,以及汇集多个单元的所述ECC编码器17的输出信号,同时对其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的输出信号。这种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可以发送多种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中,利用将1个同步信号与多个单元的压缩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根据检测信号对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每一添加纠错信号的单元进行纠错的ECC译码器14、按照多路复用的规则分配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的分配手段18,以及对分配手段18的输出信号中信息量压缩视频信号在每一信息单元进行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11a~11c进行接收。这种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能够接收作为信息信号的多种视频信号,并且能够对各信号进行译码。
由这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其间的传输线路构成传输系统或传输方法。
下面用图6与图7对利用如上所述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3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分立的数字视频输入信号a~c并行输入各压缩手段4a~4c,各输入信号a~c的信息量受到压缩,并且分别在各自的每一数据块输出。压缩手段4a~4c的各输出信号由多路复用手段16暂时存储,逐个选择每一数据块,并串行输出到ECC编码器17。利用ECC编码器17将纠错码添加于多路复用手段16的输出信号的每n个单元的数据块上后,由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添加同步信号。
在本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中,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用ECC译码器14根据纠错码对信号进行纠错。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利用分配手段18根据多路复用手段16选择的规则分配给各去压缩手段,并行输入各去压缩手段11a~11c。以此将分配手段18的输出信号去压缩成为数字视频输出信号a~c。
下面用图7对利用这样的传输系统或传输方法及构成这种系统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与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加以说明。
图7是表示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的图。在图7(A)中,信息信号a(视频信号a)、信息信号b(视频信号b)、信息信号c(视频信号c)是将视频输入信号a、视频输入信号b、视频输入信号c的信息量加以压缩并分为多个恒定长度的数据块的信号,表示1个数据块的信息信号。对这种一数据块信息信号分别添加纠错信号(纠错码)后汇集多个,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形成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
还有,在图7(A)的例子中,添加同步信号与纠错信号的信息信号不占有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全部,但是如图7(B)的变形例所示,添加同步信号与纠错信号的信息信号也可以占有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全部。
还有,如图7(C)的变形例所示,也可以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包含同步信号、信息信号、纠错信号及这些以外的辅助数据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而且,这种辅助数据信号不是视频信号本身,而是必要的信息信号。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包含多个信息(信号)源,借助于此,可以高效率地进行信号传输。
还有,多路复用手段16采用对每一作为规定单元的数据块添加识别是和数字视频输入信号a~c的哪一个视频输入信号相符合的识别信号的结构,分配手段18也可以采用根据多路复用手段16对每一数据块添加的识别信号分配视频信号a~c的结构。
在图7(A)~(C)的例子中,对信息信号的每一数据块(单元)添加纠错码,但是与此不同,像图7(D)、(E)那样例如对信息信号的每2个数据块(2个单元)添加纠错信号等,对信息信号的每多个数据块(多个单元)添加纠错码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又,在本实施例中,举出了按照实施例2的类型使用纠错码的例子,但是与此不同,即使不用纠错码的实施例1类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4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图。还有,在刚才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零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该实施例4是从第1实施例发展而来的,在发送侧,用混洗方法发送压缩信息和非压缩信息,另一方面,在接收侧,可以用去混洗方法接收压缩信息和非压缩信息。
在图8中,混洗手段20将每1帧单元的数字声音输入信号在该1帧单元中改换时间系列上的排列并输出,这形成非压缩部26。多路复用手段21暂时存储输入的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的输出信号和移动手段20的输出信号,依序选择,在时序上串行输出。
分配手段23按照多路复用手段21选择的规则将输入的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分配到去混洗手段24或去压缩手段11。去混洗手段24将输入的分配手段23的输出信号,即1帧单元的数字声音输入信号,在该1帧单元中改换时间系列上的排列的声音数据复原,这构成非去压缩部27。
换句话说,在这第4实施例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具备将作为输入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信息量加以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4、不压缩作为输入的信息信号的音频信号,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非压缩部26、对每一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选择压缩手段4及非压缩部26各自的输出信号,并且将其串行输出的多路复用手段21、将多路复用手段21的输出信号汇集n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添加纠错信号的ECC编码器22,以及汇集多个数据块的ECC编码器22的输出信号并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输出的集合信息单元的输出信号被送到输出传输线路。这一实施例的发送侧的特征在于,在输出的集合信息单元的信号中包含作为信息量经过压缩、具有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的压缩信息信号和作为信息量未经压缩、具有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的非压缩信息信号两者。
在这第4实施例的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中,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数据块的压缩信息信号及非压缩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在接收装置中,具备从接收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根据纠错信号对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添加纠错信号的每一单元进行信号的纠错的ECC译码器14、以多路复用规则分配ECC译码器的输出信号的分配手段23、对每一个单元将分配手段23的输出信号中的压缩信息信号加以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11,以及将分配手段23的输出信号中的非压缩信息信号(即音频信号)加以输出的非去压缩部27。这一实施例中的接收侧的特征在于,将接收的集合信息单元信号中作为信息量经过压缩、具有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的压缩信息信号和作为信息量未经压缩、具有恒定信息单元的非压缩信息信号加以接收,将各信息信号加以分离、译码并取出。
这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其间的传输线路构成传输系统或传输方法。
下面根据图8及图9对借助于这样的传送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加以说明。
在这实施例4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数字视频输入信号被输入压缩手段4,信息量得以压缩。另一方面,数字音频输入信号不经过信息量压缩就从混洗手段输出。压缩手段4及混洗手段20的输出信号由多路复用手段21暂时存储,依序选择、串行、即按照时序输出到ECC编码器22。在ECC编码器22中,对多路复用手段21的输出信号上添加纠错码,再用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添加同步信号。
在该实施例4的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中,以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以ECC译码器14根据纠错码进行信号的纠错。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按照多路复用手段21选择的规则由分配手段23分配到去压缩手段11或去混洗手段24,并行输入去压缩手段11或去混洗手段24。以此使分配手段23的输出信号中视频信号得以去压缩,变成数字视频输出信号,音频信号未经去压缩就成为数字音频输出信号。
下面用图9对借助于这样的传送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加以说明。
图9表示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的数据格式。在图9(A)中,压缩信息信号a(视频信号a)、压缩信息信号b(视频信号b)、压缩信息信号c(视频信号c)分别为将视频输入信号的信息量加以压缩,并形成数据块的信号,分别等于1个数据块的信息信号。另一方面,非压缩信息信号(音频信号)是不经过压缩就将音频输入信号分成数据块的信号,等于1个数据块的信息信号。对这些数据块分别添加纠错信号(纠错码),然后将其汇集多个,在其上添加1个同步信号,形成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号。还有,在图9(A)中,同步信号和添加纠错信号的信息信号不占有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全部。与图9(A)不同,如图9(B)所示,也可以使同步信号和添加纠错信号的信息信号占有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全部。又图9(C)所示,同步信号、信息信号、纠错信号,此外还有不是视频信号本身,而是必要的信息被当作辅助数据信号,都可以包含于1个信息单元进行即使和发送。
利用形成图9(A)、(B)、(C)所示的结构,可以将多个信息(信号)源包含于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高效率地进行信号传输。
也可以使所述多路复用手段21采取具有对作为规定单元的每一数据块添加识别与数字视频输入信号a~c的哪一个视频输入信号符合的识别信号的功能的结构,使分配手段23采取具有根据多路复用手段21添加在每一数据块上的识别信号分配视频信号a~c的功能的结构。
还可以不同于图9(A)、(B)、(C)所示的那样对每一数据块的视频信号添加纠错码,而是对每多个单元的视频信号或音频信号添加纠错码,诸如图9(D)、(E)所示的那样,对每2个数据块(2单元)添加1个纠错信号等。这时也能够取得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4中叙述了以实施例2的结构为基础,使用纠错码的例子,但是与此不同,不使用纠错码的实施例1的结构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5
图10表示作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对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这第5实施例是从第1实施例发展而来的。在这一实施例的发送侧,将时刻信息添加于经过数据压缩的信息信号上,进行ECC编码,再将其暂存于缓存器,然后输出信号。另一方面,在接收侧再现时刻信息。根据该时刻信息,接收侧对缓存器进行控制,将信息信号的各数据块延迟输出,使其恢复发送侧ECC编码之前的时间间隔状态,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在图10中,上半部是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下称数据块)进行识别,并且添加表示ECC编码器12的输入信号被输入ECC编码器12的时刻的信息(以下称为时刻信息(Time Stamp),简称为TS)。这样,在ECC编码器12的输入信号上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后,输入ECC编码器12。ECC编码器12对输入ECC编码器12的信号的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再对这样添加了时刻信息的每一数据块添加纠错码,并将添加了订正码的信号输出到缓存器29。缓存器29设置于ECC编码器12和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之间,是为了暂时存储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而设置的。该缓存器29存储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将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恒定时间选择为1个行周期。
除了上述结构外,也可以采用一种结构,使缓存器29存储到数量相当于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息时,将该集合信息单元汇成一组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
作为变形例,不使用ECC编码器12时,其结构如下。即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采取对每一数据块都识别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被输出的时刻信息(TS)的结构,对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在其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然后再输出到缓存器29。在该情况下,缓存器29设置于压缩手段4和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之间。因此,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被暂时存储于缓存器29内,并将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
在图10中,下半部分是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时间信息再现手段30对每一数据块识别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添加的时刻信息。缓存器31根据该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的指示,在与时刻信息对应的定时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信号按数据块逐一输出到去压缩手段11。31为缓存器,设置于ECC译码器14和去压缩手段11之间,是为了暂时存储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而设置的。
作为变形例,不使用ECC译码器14时,其结构如下。即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对每一数据块都识别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添加的时刻信息。根据该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的指示,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信息信号)的缓存器31在与时刻信息对应的定时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信号按数据块逐一输出。在这种情况下缓存器31设置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和去压缩手段11之间,暂时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
换句话说,上述图10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中,在每一数据块对在刚才说明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表示信号从压缩手段4输出的时刻或是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表示信号输入ECC编码器12的时刻的信息进行识别(检测)。然后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对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的每一数据块分别添加时间信息,而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对ECC编码器12的输入信号的每一数据块分别添加时间信息。本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最具特征之处在于采取对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的结构。
另一方面,上述图10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中,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不使用ECC译码器14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识别表示包含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的时刻的信息,或是在使用ECC译码器14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识别表示包含于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中的时刻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时刻信息,在不使用ECC译码器14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使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延迟,而在使用ECC译码器14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使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延迟。这一实施例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最具特征之处在于,采取根据添加于每一数据块的时刻信息,在不使用ECC译码器14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使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延迟输出,或在使用ECC译码器14的情况下,使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延迟输出的结构。
传输系统或传输方法由这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其间的传输线路构成。
下面使用图11对利用如上所述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加以说明。
图11表示作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
在图10,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中,数字视频输入信号被输入压缩手段4,压缩信息量,按恒定信息单元分成数据块后输出。图11(a)所示的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ECC编码器12。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对每个数据块添加表示ECC编码器12的输入信号被输入的时刻的时刻信息(TS)(图11(b))。在这里,信息信号1~信息信号3分别添加时刻信息1(TS1)~时刻信息3(TS3)。
接着,在ECC编码器12,将纠错码添加于各信息信号1~信息信号3和时刻信息1(TS1)~时刻信息3(TS3)。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见图11(c))存储于缓存器29。将恒定时间内(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1个行周期)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缓存器29的输出信号(图11(d))被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在那里添加同步信号,然后通过传输线路传输。
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5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然后,用ECC译码器14对每一数据块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图11(e))上添加纠错码。根据该纠错码,对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进行纠错。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借助于缓存器31,根据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图11(f))中的时刻信息1(TS1)~时刻信息3(TS3)使信息信号1~信息信号3延迟并输出这些信号(图11(g))。该延迟的实施使得信息信号1~信息信号3的时间间隔与传输时这些信号输入ECC编码器12的时间间隔相同。此后,缓存器31的输出信号由去压缩手段11进行去压缩,成为数字视频输出信号。
借助于采取这样的结构,根据猝发状发送到接收侧的信息,再现发送侧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的输入端位置上的时间间隔。这样使用时刻信息,可以将信息信号包含于1个集合信息单元,以便能够再现正确的时间间隔,因而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号的传输。
还有,本实施例表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的例子,但是在实施例1、2以外的其他实施例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6
图12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对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这第6实施例是从第1实施例发展而来的。在这一实施例中,发送侧将时刻信息添加于经过数据压缩的ECC编码的信息信号上,再将其暂时存储于缓存器,然后输出到传输线路。另一方面,在接收侧再现时刻信息,使用该信息对缓存器进行控制。借助于此,再现ECC编码后的时间间隔,然后对这些信号进行ECC译码和去压缩。
在图12中,上半部是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基本结构部分。其中,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下称数据块)识别并且添加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被输出的时刻信息(TS)。这样,在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的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再输出到缓存器29。缓存器29设置于ECC编码器12和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之间,是为了暂时存储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而设置的。该缓存器29存储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并将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恒定时间选择为1个行周期。也可以不同于上述实施例,采用一种结构,使缓存器29存储到恒定数量相当于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息时,能够将该集合信息单元汇成一组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
作为变形例,不使用ECC编码器12时,其结构即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的结构取为对每一数据块识别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被输出的时刻信息(TS),并对每一数据块在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上添加时刻信息后。输出到缓存器29。在这种情况下缓存器29设置于压缩手段4和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之间。因而,暂时存储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并将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
在图12中,下半部分是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对每一数据块识别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添加的时刻信息。按照该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的指示,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的缓存器31在与时刻信息对应的定时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信号按数据块逐一输出到ECC译码器14。31为缓存器,设置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和ECC译码器14之间,是为了暂时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而设置的。
作为变形例,不使用ECC译码器14时,其结构如下。即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对每一数据块都识别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添加的时刻信息。根据该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的指示,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的缓存器31在与时刻信息对应的定时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信号按数据块逐一输出。缓存器31设置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和去压缩手段11之间,暂时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
换句话说,上述图12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中,在前面说明过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识别(检测)表示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输出的时刻的信息,而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识别(检测)表示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输出的时刻的信息。然后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对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的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而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对ECC编码器12的输入信号的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本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最具特征之处在于,采取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添加信息信号从压缩手段4输出的时刻信息,而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对每一数据块添加信息信号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时刻信息。
另一方面,上述图12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基本构成部分中,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依据时刻信息使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在每一数据块延迟,然后对每一数据块识别表示包含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的时刻的信息。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最具特征之处在于,根据对每一数据块添加的时刻信息,使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在每一数据块延迟输出。
这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其间的传输线路构成传输系统或传输方法。
下面用图13对利用如上所述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加以说明。
在图12,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数字视频输入信号被输入压缩手段4,压缩信息量,按恒定信息单元分成数据块后输出。图13(a)所示的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ECC编码器12。压缩手段4输出的信息信号1~信息信号3在ECC编码器12被添加纠错码。接着,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参照图13(b))由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对每一数据块添加表示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输出的时刻信息(TS)(图13(c))后被输入缓存器29。在这里,信息信号1~信息信号3分别被添加时刻信息1(TS1)~时刻信息3(TS3)。
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存储于缓存器29,并将在恒定时间内(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1个行周期)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图13(d))。缓存器29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在那里添加同步信号,然后通过传输线路传输。
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5(图12)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基本结构部分,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然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图13(e))根据该输出信号中的时刻信息1(TS1)~时刻信息3(TS3)延迟并输出。该延迟用缓存器39实施,并且使得信息信号1~信息信号3的时间间隔与传输时各数据块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时间间隔相同。此后,缓存器31的输出信号(图13(f))被输入ECC译码器14,在这里根据纠错码对信号进行纠错。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图13(g))由去压缩手段11进行去压缩,成为数字视频输出信号。
借助于采取这样的结构,根据猝发状传送到接收侧的信息,再现在发送侧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的所述时间间隔。这样使用时刻信息,可以将信息信号包含于1个集合信息单元,以便能够再现正确的时间间隔,因而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号的传输。
时刻信息不经过压缩而传输,因此接收后可以不经过去压缩就当场使用。
还有,本实施例表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的例子,但是在实施例1、2以外的其他实施例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7
图14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图14的电路是在图10中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下称数据块)添加信号输入ECC编码器12的时刻信息的情况。对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这第7实施例是从第1实施例发展而来的。在这一实施例中,以规定单元计算手段和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实施例5的发送侧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而用规定单元延迟手段与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构成接收侧的时刻信息再现手段。
该第7实施例(图14及图15)就实施例5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及其对时刻信息的添加和再现提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
图14的上半部是发送侧部分,下半部分是接收侧部分。
如该实施例所示,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由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和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构成。本实施例在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处理的信息信号是视频信号,假设汇集该信号的多个恒定信息单元,以形成规定的单元。
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是对行周期进行计数的手段,该手段对输入ECC编码器12的数据块是在从预定的基准起第几个行周期时输入的进行计数,将该计数值以N位的形式输出。在这里,所谓预定的基准是时刻基准。具体地说,可以采用接收与发送之间使用共同的时钟的结构,也可以使用某一特定的时刻作为基准。或者还可以采用预先从发送侧输送到接收侧的时钟信号或同步信号等特定的信号作为基准。
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对帧进行计数时,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可以根据帧的始端或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进行帧的计数。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对场(field)进行计数时,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可以根据场的始端或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对场进行计数。而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对行进行计数时,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可以根据行的始端或水平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对行进行计数。也就是说,收、发双方对相同且恒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计数即可。
这里对技术用语加以定义。所谓“帧”是指形成一个画面的周期,在NTSC制式中,是指2次垂直扫描的周期。所谓“场”是指视频信号进行一次垂直扫描的周期,所谓“行”是指1次水平扫描的周期。
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是对从作为行周期的基准的位置(定时)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输入编码器12的定时为止的时间长度进行计数的手段,该计数值作为时刻信息以M位输出。
还有,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对帧进行计数的情况下,以帧的始端或垂直同步信号上升或下降沿的位置(定时)作为固定位置(定时)。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可以对从所述固定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输入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对场进行计数的情况下,以场的始端或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的位置(定时)作为固定位置(定时)。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可以对从所述固定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输入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还有,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对行进行计数的情况下,以行的始端或水平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的位置(定时)作为固定的位置(定时)。而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可以对从所述固定的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即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输入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因此,整个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以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输出的N位的信号作为高端,以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输出的M位的信号作为低端,将总计(M+N)位的时刻信息添加在ECC编码器12的输入信号上。
另一方面,作为变形例,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时,采取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对每一数据块进行识别并添加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输出的时刻信息(TS)的结构,在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上对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后将其输出到缓存器29a。还可以采用缓存器29a设置于压缩手段4和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之间,暂时存储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将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一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的结构。
在接收侧,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由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a与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a构成。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a对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提供的N位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输入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是在预定基准时刻起第几个行周期被输入的的信息)进行识别。
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a对发送侧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提供的M位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表示从行周期的作为基准的位置、例如行的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即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被输入ECC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信息)进行识别。
缓存器31a存储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视频信号),对每一数据块延迟到达到规定的时刻为止,然后将其输出。所谓规定的时刻是指从与表示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a识别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的时刻信息对应的时刻(定时)起经过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a识别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后的时刻。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ECC译码器14的变形例的情况下,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对每一数据块识别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所添加的时刻信息。按照该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的指示,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的缓存器31a在与该时刻信息对应的时刻逐个数据块输出其存储的信息信号。缓存器31a设置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和去压缩手段11之间,形成暂时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的结构。
下面对这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加以说明。该说明是对在视频信号的行周期取为规定单元的情况下,对将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在1个行周期发生的数目集合形成规定单元(即行)的情况进行的。实施例5所述的时刻信息由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从压缩手段4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还有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入ECC编码器12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是在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规定单元(行周期)时从压缩手段4输出或输入ECC编码器12的。上述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信号表示从作为规定单元(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行的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也就是信息信号(视频信号)从压缩手段4输出或输入ECC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
下面对本发明的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进行说明。该说明是在视频信号的行周期取为规定单元的情况下,对将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在1个行周期发生的数目集合形成规定单元(即行)的情况进行的。实施例5所述的时刻信息由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从压缩手段4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还有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入ECC编码器12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是在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规定单元(行周期)时从压缩手段4输出或输入ECC编码器12的。上述规定单元内信息信号表示从作为规定单元(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行的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也就是信息信号(视频信号)从压缩手段4输出或输入ECC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然后根据上述每一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到达到规定的时刻。该所谓规定的时刻是从表示规定单元时刻信息的时刻对应的时刻(定时)起经过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的时刻后。但是,上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是表示(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从压缩手段4输出的,或(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入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在从规定的基准起第几个行周期时输入的信息所对应的时间。
下面用图15对如上所述的传输系统的运作加以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传输系统或传输方法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运作的图。
在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数字视频输入信号被输入压缩手段4进行信息量的压缩。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图15(a))被输出到ECC编码器12,作为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的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及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对每一数据块添加那时的时刻信息,即表示输入信号被输入ECC编码器12的时刻信息(TS)(图15(b))。这里,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输出的时刻信息以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输出的N位的信号(在图15中,N是行号,记作2、3…)作为高端位,以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输出的M位的信号(在图15中,M记作T1、T2…)作为低端位构成。而且,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输出的N位信号是表示该数据块在从预定基准起第几行周期时输入ECC编码器12的行号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输出的M位的信号是表示从形成输入ECC编码器12的数据块所属行周期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行的始端)起,到该数据块被输入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又,在这里对各视频信号添加时刻信息。接着,在ECC编码器12对各视频信号和时刻信息(TS21~TS33)添加纠错码。然而,上述添加的、图15所示的时刻信息是TS21~TS33,而且,TSnm的n、m两者都是1以上的自然数,n是表示数据块是在第几个行周期的时候被输入ECC编码器12的行号(相当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m表示从形成输入ECC编码器12的数据块所属的行周期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行的始端)起,到该数据块当前被输入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表示m行内时刻的编号(相当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的编号)。
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参照图15(c))暂时存储于缓存器29a,将该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缓存器29a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被添加同步信号之后(图15(d))通过传输线路传输。
另一方面,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中,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从接收信号(图15(e))中去除同步信号。然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图15(f))在ECC译码器14根据纠错码对信号进行纠错。接着,根据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图15(g))中的时刻信息(TS21~TS33),利用缓存器31a将每一个数据块延迟后输出,使视频信号的各数据块在形成与发送时所输入视频信号相同的时间间隔(图15(h))。也就是说,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a识别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添加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N位)即行号,而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a识别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a供给的M位的时刻信息(从行的始端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被输入ECC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规定单元内信息)。
按照该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a及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a的指示,缓存器31a存储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每一块延迟至达到规定的时刻为止然后输出。所谓该规定的时刻是从与N位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属于从预定基准起的第几行的时刻信息)对应的时刻起,经过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T1~T5)相当的时间后的时刻。该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T1~T5)是表示从该视频信号数据块所属行的固定视频信号行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输入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时刻信息。然后,缓存器31a的输出信号被去压缩成为数字视频输出信号。
利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得到与实施例5相同的效果。
又,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的,但是在其他实施例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在这里,本实施例中,信息信号使用视频信号,视频信号的规定单元取1行视频信号。规定单元可以取n帧(n为1以上的自然数)视频信号,也可以取n场、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视频信号。但是,也可以将视频信号以外的信号作为信息信号,只要规定单元是恒定的时间间隔即可。
又,本实施例中1个集合信息单元由1个行周期内发生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构成,但是也可以与此不同,也可以由作为视频信号n个(n为1以上的自然数)行周期内发生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构成。还可以用别的形式,即由作为视频信号的n场(n为1以上的自然数)、n帧(n为1以上的自然数)周期内发生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构成1个集合信息单元。
又,作为信息信号规定单元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只要是与行、场、帧中的任何一个的周期同步的位置就可以。因此,该固定时间位置不必一定是行、场、帧中的任何一个的始端。例如,即使是在垂直同步信号或水平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部分也能够建立同样的位置,只要是恒定周期的固定位置(定时)即可。
又,作为规定单元计数手段,在规定单元是1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行计数器,在规定单元是1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场计数器,在规定单元是1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帧计数器。借助于这些计数器的使用,可以采用通用的计数器,以此可以降低装置的成本。
又,下述图18表示一种方式,该方式在图9(B)中对每一规定单元在同步信号中,或与同步信号一起,分配规定的识别号(在本实施例中,是加在每一行的行号,在图18中,识别号1…识别号n(n是1以上的自然数)的1~n相当于行号)进行信息传输。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不要本实施例7中的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和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a。
也就是说,在图14的上半部分的发送侧中,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多个汇集形成规定单元,同时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规定单元的识别码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所述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该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另一方面,在图14的下半部分的接收侧中,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多个汇集形成规定单元,同时该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规定单元的识别码的情况下,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然后,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一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如下所述。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时间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在那里,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又,在以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情况下,例如将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在1个行周期中发生的数目汇集形成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情况下,可以不要本实施例7中的图14的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和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a。
在省略这样的50a和52a的变形例的发送侧中,在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多个汇集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该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另一方面,在省略上述50a和52a的变形例的接收侧中,在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多个汇集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由对恒定信息信号或规定单元的数目进行计数得到的、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该接收侧的结构和方法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TS),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如下所述。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时间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又,在本实施例中图14的缓存器31a分别同时使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延迟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但是也可以与此不同,缓存器31a采取在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之后,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的结构。
实施例8
图16及图17表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图16的电路是在图12中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下称数据块)添加ECC编码器12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时刻信息的情况。还有,对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这第8实施例是从第1实施例发展而来的。在这一实施例中,以规定单元计数手段和规定单元内计算手段构成实施例6的发送侧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而用规定单元延迟手段与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构成接收侧的时刻信息再现手段。
这一实施例(图16及图17)特别就实施例6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及对其时刻信息的添加和再现提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
图16的上半部是发送侧部分,下半部分是接收侧部分。
如该实施例所示,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由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和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构成。在这里,本实施例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等处理的信息信号是视频信号,其恒定信息单元多个汇集形成规定单元。
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是对行周期进行计数的手段,改手段对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数据块是从预定的基准起第几个行周期时输出的进行计数,将该计数值以N位输出。在这里,所谓预定基准是时刻的基准。具体地说,可以采用收发之间使用共同的时钟的结构,也可以将某一特定的时刻作为基准。或者还可以采用预先从发送侧传输到接收侧的数据块或同步信号等特定的信号作为基准。
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对帧进行计数时,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可以根据帧的始端或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进行帧的计数。而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对场(field)进行计数时,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可以根据场的始端或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对场进行计数。而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对行进行计数时,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可以根据行的始端或水平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对行进行计数。也就是说,收发双方只要能够对相同的、恒定时间周期进行计数即可。
在这里,如同刚才在实施例7中所说明的那样,所谓“帧”是指形成一个画面的周期,在NTSC制式中,是指2次垂直扫描的周期。所谓“场”是指视频信号中一次垂直扫描的周期,所谓“行”是指1次水平扫描的周期。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是对从作为行周期的基准的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也就是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从编码器12输出的时刻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并将该计数值作为时刻信息以M位输出的手段。
还有,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对帧进行计数时,以帧的始端或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的位置(定时)作为固定位置(定时)。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可以对从该固定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从编码器12输出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而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对场进行计数时,以场的始端或垂直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的位置(定时)作为固定位置(定时)。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可以对从所述固定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输入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还有,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对行进行计数时,以行的始端或水平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的位置(定时)作为固定位置(定时)。而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可以对从所述固定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从编码器12输出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因此,整个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以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输出的N位的信号作为高端,以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输出的M位的信号作为低端信号,将总计(M+N)位的时刻信号添加在ECC编码器12的输入信号上。
另一方面,作为变形例,不使用ECC编码器12时,采取使得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能够对每一数据块识别并添加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输出的时刻信息(TS)的结构,在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上对每一数据块添加时刻信息后输出到缓存器29b。也可以采用缓存器29b设置于压缩手段4和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之间,暂时存储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将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的结构。
其次,在接收侧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由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b与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b构成。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b对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提供的N位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ECC编码器12输出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在从预定基准时刻起第几个行周期时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
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b对发送侧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提供的M位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表示从行周期的作为基准的位置、例如行的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信息)进行识别。
缓存器31b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输出信号(视频信号),对每一数据块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到达到规定的时刻为止,然后将其输出。所谓规定的时刻是指从与表示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b识别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信息对应的时刻起经过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b识别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后的时刻。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ECC译码器14的变形例的情况下,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对每一数据块识别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所添加的时刻信息。按照该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的指示,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的缓存器31b在与该时刻信息对应的时刻逐个数据块输出其存储的信息信号。缓存器31b也可以采取设置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和去压缩手段11之间,形成暂时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的结构。
下面对这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加以说明。该说明是以视频信号的行周期作为规定单元的情况,并且是就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在1个行周期发生的数目汇集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进行的。实施例6所述的时刻信息由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该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从压缩手段4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还有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是在从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规定单元(行周期)时从压缩手段4或ECC编码器12输出的。又,所谓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用于表示该信息信号从作为规定单元(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行的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也就是到从压缩手段4或ECC编码器12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
另一方面,下面对本发明的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进行说明。该说明是在以视频信号的行周期作为规定单元的情况下,就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1个行周期发生的数目汇集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进行的。实施例6所述的时刻信息由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该规定单元时刻信息用于表示(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从压缩手段4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或(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是在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规定单元(行周期)时从压缩手段4或ECC编码器12输出的。而所谓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用于表示该信息信号(视频信号)从成为规定单元(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行的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也就是到从压缩手段4或ECC编码器12输出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然后采取根据上述每一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到达到规定的时刻后输出的结构。该所谓规定的时刻是从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的时刻对应的时刻(定时)起经过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后的时刻。但是上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是表示(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从压缩手段4输出的,或是(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入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是从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行周期时输入的的信息所对应的时间。
下面用图17对如上所述的传输系统的运作加以说明。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传输系统或传输方法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运作的图。
在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数字视频输入信号被输入压缩手段4,信息量被压缩。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图17(a))被输出到ECC编码器12,在ECC编码器12对各视频信号添加纠错码。接着,作为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的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及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对每一数据块添加那时的时刻信息,即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参看图17(b))输出的时刻信息(TS)(参看图17(c))。
这里,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输出的时刻信息以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输出的N位的信号(在图17中,N是行号,记作2、3…)作为高端位,以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输出的M位的信号(在图17中,M记作T1、T2…)作为低端位构成。
而且,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输出的N位的信号是表达行编号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该行编号表示上述数据块在从预定基准起第几行周期时从ECC编码器12输出。而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输出的M位信号是表示从成为ECC编码器12的输出数据块所属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行的始端)起,到该数据块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又,在这里对各视频信号添加时刻信息(TS21~TS33)。在这里,TSnm的n、m两者都是1以上的自然数,n是表示数据块是第几个行周期时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的行编号(相当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m表示从成为ECC编码器12的输出数据块所属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行的始端)起,到该数据块当前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视频信号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表示行内时刻的编号(相当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的编号)。
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暂时存储于缓存器29b,将该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
缓存器29b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被添加同步信号之后(图17(d))通过传输线路传输。
另一方面,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中,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从接收信号(图17(e))中去除同步信号。然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图17(f))根据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的时刻信息(TS21~TS33),利用缓存器31b对每一数据块将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延迟后输出,使其与发送时视频信号的输入的时间间隔相同(图17(g))。接着用ECC译码器14根据纠错码对信号进行纠错(图17(h))。亦即,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b辨认利用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添加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N位)(即行号),而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b辨认利用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51b提供的M位时刻信息(从行的始端起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位置(定时)的数据块为止的规定单元内信息)。
按照该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b及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53b的指示,缓存器31b存储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每一块被延迟至达到规定的时刻为止然后输出。所谓该规定的时刻是从与N位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属于从预定基准起第几行的时刻信息)对应的时刻起,经过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T1~T5)相当的时间后的时刻。该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T1~T5)是表示从该视频信号数据块所属的行的固定视频信号行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输入的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时刻信息。然后,缓存器31b的输出信号在ECC译码器14根据纠错码对信号进行纠错,再加以去压缩成为数字视频输出信号。
利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得到与实施例6相同的效果。
又,本实施例的结构是在实施例2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而成的,但是在其他实施例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信息信号使用视频信号,视频信号的规定单元取1行视频信号。因此,规定单元可以取n帧(n为1以上的自然数)视频信号,规定单元也可以取n场、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视频信号。但是,也可以将视频信号以外的信号作为信息信号,只要规定单元是恒定时间间隔即可。
又,本实施例中1个集合信息单元由1个行周期内发生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构成,但是也可以与此不同,也可以以视频信号的n个(n为1以上的自然数)行周期内发生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构成。还可以用别的形式,即以视频信号的n个场(n为1以上的自然数)周期、n个帧(n为1以上的自然数)周期内发生的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构成集合信息单元。
又,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定时)只要是与行、场、帧中的任何一个的周期同步的位置就可以。
因此,该固定时间位置不必一定是行、场、帧中的任何一个的始端。例如,即使是垂直同步信号或水平同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部分也能够建立同样的位置,只要是恒定周期的的固定位置(定时)即可。
又,作为规定单元计数手段,在规定单元是1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行计数器,在规定单元是1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场计数器,在规定单元是1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帧计数器。借助于使用这些计数器,可以使用通用的计数器,因此可以降低装置的成本。
又,像就图9(B)所述那样,如后面要讲的图18所示,在采取对每一规定单元在同步信号中,或与同步信号一起,分配规定的识别号传输信息的方式时,可以不要本实施例中的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b和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b。在这里所谓识别号在本实施例中是加在每一行的行号,在图18中,识别号1…识别号n(n是1以上的自然数)的1…n相当于行号。
在图16的上半部分的发送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规定单元的识别码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所述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用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该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时间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另一方面,图16的下半部分的接收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该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规定单元的识别码的情况下,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时间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如下所述。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时间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其中,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又,在以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情况下,例如将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在1个行周期中发生的数目集合形成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情况下,可以不要本实施例中的规定单元计数手段50a和规定单元延迟手段52a。
亦即,图16的发送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该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另一方面,图16的接收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由表示对恒定信息信号或规定单元的数目进行计数得到的、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而该接收侧的结构和方法是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TS),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如下所述。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又,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同一缓存器31b,该缓存器31b同时使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延迟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但是也可以与此不同,缓存器31b采取在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之后,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的结构,或在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之后,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的结构。
实施例9
图19表示作为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即图14的电路是每一恒定信息单元(下称数据块)在图10中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添加向ECC编码器12输入信号的时刻信息的情况。还有,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其说明。
这第9实施例是从第1实施例发展过来的。在这一实施例中,以N位计数器与M位计数器构成实施例5的发送侧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同样,以N位计数器与M位计数器及时刻信息读出手段、时刻信息存储手段、时刻信息比较手段构成接收侧的时刻信息再现手段。
亦即,本实施例特别就实施例5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及该时刻信息的添加、再现方法提供更加详细的别的实施例。
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由作为规定单元计数手段的N位计数器54a与作为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的M位计数器55a构成。
在这里,本实施例9的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等处理的信息信号是接收和发送之间需要保持时间同步关系的信号、即视频信号,以视频信号的行周期作为规定单元。因而,汇集作为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1个行的周期内发生的数目(即多个)形成规定单元。
N位计数器54a是对输入的视频信号中行周期的数目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对输入ECC编码器12的数据块是在预先规定的基准起第几个行周期的时候输入的进行计数,将该数值以N位输出。这里所谓预先规定的基准就是时间基准,采用接收和发送使用相同的时钟的结构。这可以以某一特定的时间为基准,也可以以在先前从发送侧送到接收侧的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等特定信号为基准。
也就是说,N位计数器54a以与输入时钟端子的基本时钟信号同步从CE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行始端定时为基准对行数进行计数,换句话说,以N位输出表示根据从OE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数据块发生的定时ECC编码器12输入的数据块在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行周期的时候输入的计数值。
M位计数器55a是就输入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对从作为行周期的基准的位置,例如其所属的行的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也就是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输入ECC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并将该计数值作为时刻信息以M位输出的计数器。
也就是说,M位计数器55a与输入时钟端子的基本时钟信号同步,并且根据从复位(RESET)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行的始端定时(复位开始定时信号)对该计数值进行复位(RESET),以继续对从行的始端到当前为止的时间继续计数。然后根据从OE端子(输出启动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发生的时间,将该计数值、即表示从行的始端(定时)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被输入ECC编码器12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计数值以M位输出。
在这里,本实施例9中基本时钟使用27MHz或36MHz的基本时钟。还有,该基本时钟的信息可以在接收装置中从发送装置送来的载波信号再现,也可以用与传输视频信号的传输线路不同的传输线路从发送装置传输到接收装置。又,和这种基本时钟相同,可以从由发送侧送到接收侧的视频信号再现M位计数器55a对时刻信息(TS)进行计测时作为基准信号的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或者也可以用与传输视频信号的传输线路不同的传输线路从发送侧向接收侧发送该基准信号。
因而,作为整个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以N位计数器54a输出的N位的信号作为高端,以M位计数器55a输出的M位的信号作为低端,将合计(N+M)位的时刻信息添加在ECC编码器12的输入信号上。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采取对每一数据块识别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输出的时刻信息的结构,对每一数据块在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上添加时刻信息后输出到缓存器29a。缓存器29a设置于压缩手段4和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之间,暂时存储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缓存器29a采取能够将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的结构即可。
接着,在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中,规定单元延迟手段由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作为第1计数器的N位计数器58a以及比较手段60a构成。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由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作为第2存储器的M位计数器59a以及比较手段60a构成。
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是从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只提取出添加于每一数据块的时刻信息并输出的手段。
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以N位作为高端,以M位作为低端,按照提取的顺序存储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提取的时刻信息(TS)的数值,并以N位作为高端,以M位作为低端,将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的数值输出。又根据下述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a的指示,将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a的输出信号输入缓存器61a,每当缓存器61a存储的最早的数据块从缓存器61a输出,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就将仅次于当前正在输出的时刻信息(TS)的下一个较早的时刻信息(TS)输出。
N位计数器58a在N位计数器58a的输入端子上输入最早接收的数据块的时刻信息(TS)的高端位(N位)的数值(L)减去K(K为1以上的自然数,取决于数据块相互间的时间间隔)的差值(L-K)。此后,每当发送侧提供的复位开始定时信息(RST)被输入CE端子,N位计数器58a与发送侧提供的基准时钟(F)同步地从(L-K)的数值起逐一递增计数,输出其当前的计数值。
M位计数器59a每当发送侧提供的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输入复位端子,使M位计数器59a的计数值复位。M位计数器59a与发送侧提供的基准时钟(F)同步地从其复位值(例如“0”)起进行递增计数,同时输出其当前的计数值。
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a将作为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的输出信号的时刻信息(TS)的高端位(N位)的数值与N位计数器58a的输出值加以比较,又将作为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的输出信号的时刻信息(TS)的低端位(M位)的数值与M位计数器59a的输出值进行比较,然后,在达到两者数值相等的情况下,对缓存器61a输出指示信号,令缓存器61a将其存储的最早的数据块输出。又,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a对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输出指示信号,令其将仅次于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的较早的时刻信息(TS)输出。
缓存器61a暂时存储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并对应于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a的输出信号,将缓存器61a存储的最早的数据块输出到去压缩手段11(可变长度译码手段15)。又,缓存器61a将存储于缓存器61a的最早的数据块输出到去压缩手段11(可变长度译码手段15)之后,将仅迟于已输出数据块的数据块作为最早的数据块处理。这样,缓存器61a在每一次输出最早的数据块时,都将依序输出的数据块的下一个数据块作为最早的数据块处理。
在本实施例9,使用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存储器作为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及缓存器61a。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ECC译码器14的变形例的情况下,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逐个数据块地对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添加的时刻信息进行辨认。按照该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的指示,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的缓存器61a在与时刻信息对应的定时逐个数据块输出其存储的信息信号。缓存器61a设置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与去压缩手段11之间,只要是能够暂时存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的结构即可。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9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在以视频信号的行作为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汇集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1个行周期内发生的数目形成规定单元时,实施例5所述的时刻信息由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从压缩手段4(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出的,或输入ECC编码器12(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在从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规定单元(行)的周期时输出或输入。而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表示从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即到从压缩手段4(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出的,或输入ECC编码器12(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9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在以视频信号的行周期作为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汇集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1个行周期内发生的数目形成规定单元时,实施例5所述的时刻信息由规定单元时刻信息和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从压缩手段4(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出的,或输入ECC编码器12(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数据块是从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规定单元(行周期)的时候输出或输入的。而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表示从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即到从压缩手段4(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出的,或输入ECC编码器12(在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根据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到规定的时刻为止。该所谓规定的时刻是从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对应的时刻起经过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后的时刻。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9的传输系统的运作加以说明。
在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数字视频输入信号输入压缩手段4,信息量得以压缩。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图20(a))输出到ECC编码器12,这时,也就是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输出的时刻信息(TS)或输入ECC编码器12的信号的输入时刻信息(TS)被添加到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每一数据块上(图20(b))。这里,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输出的时刻信息由N位的高端位和M位的低端位构成。其高端位的信号是N位计数器54a输出的N位的信号。该N位信号表示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该规定单元时刻信息示出表示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在从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行周期的时候从压缩手段4输出,或输入ECC编码器12的行号(图20中记为行号:2、3…。)。
上述低端位的信号是M位计数器55a输出的M位信号,表示下述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在图20中记为T1、T2…。),该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示出成为由压缩手段4输出,或输入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数据块所属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在这里是行的始端起,到该数据块从压缩手段4输出或输入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即从始端起到当前输入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又,在这里对各视频信号添加时刻信息(TS21~TS33、TS(行号)(行内时刻))。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基本时钟及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由别的传输线路从发送侧送到接收侧。
接着,在ECC编码器12对各视频信号和时刻信息(TS21~TS33)添加纠错码(参照图20(c))。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暂时存储于缓存器29a,将一定的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缓存器29a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添加同步信号后(图20(d))通过传输线路传输。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9的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中,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从接收信号(图20(e))中去除同步信号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图20(f))在ECC译码器14根据纠错码进行纠错。接着,根据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图20(g))中的时刻信息(TS21~TS33),由缓存器61a使视频信号延迟,形成与发送时视频信号的输入ECC编码器12的时间间隔相同的时间间隔(图20(h))。
作为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的数据块存储于缓存器61a,另一方面,利用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读出该数据块上添加的时刻信息(TS),将该数值存储于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还有,一旦新的数据块从ECC译码器14输出,就将该新的数据块存储于缓存器61a,读出与该数据块对应的时刻信息(TS),将该数值依序存储于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
另一方面,在作为第1计数器的N位计数器58a输入最早接收的数据块的时刻信息(TS)的高端N位数值(L)减去K(K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差值(L-K),此后,每当发送侧提供的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被输入N位计数器58a,N位计数器58a的输出信号就被逐一递增计数。
又每当发送侧对作为第2计数器的M位计数器59a提供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时,M位计数器59a即复位。M位计数器59a的输出信号从其复位值(例如“0”)起逐一递增计数。
接着,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a将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存储的最早的时刻信息(TS)的高端位(N位)的数值与N位计数器58a的输出值加以比较,又将最早的时刻信息(TS)的低端位(M位)的数值与M位计数器59a的输出值进行比较。在达到两者数值相等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a的输出信号对缓存器61a作出指示,令其将最早的数据块输出。缓存器61a按照该指示输出最早的数据块,同时对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发出指示,令其输出仅次于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的较早的数据块的时刻信息(TS)。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输出仅次于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的较早的数据块的时刻信息(TS)。
此后,将仅次于最早的数据块的较早的数据块的时刻信息的高端位(N位)的数值与N位计数器58a的输出值加以比较,又将时刻信息的低端位(M位)的数值与M位计数器59a的输出值进行比较。在达到两者相等的情况下,向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和缓存器61a输出信号。缓存器61a输出仅次于最早数据块的较早数据块(当前的最早数据块)。时间信息存储手段57a输出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之后第2位的较早时刻信息(TS)(仅次于当前最早数据块的较早数据块时刻信息(TS))。
反复进行与上面所述相同的运作,同时缓存器61a的输出信号在这以后被去压缩为数字视频输出信号。
又,在图19的系统中,作为变形例,如图18所示,在对每一规定单元在同步信号中,或与同步信号一起,分配规定的识别号(在本实施例中是加在每一行上的行号,图18中识别号1…识别号n(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1~n相当于行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不要本实施例的N位计数器54a及58a。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9的图19的发送侧,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规定单元的识别码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所述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用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即M位计数器55a构成。该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的信息构成。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9的图19的接收侧,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该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规定单元用的识别码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用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的信息构成。该接收侧由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作为第2计数器的M位计数器59a,以及比较手段60a构成。上述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根据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的信息构成,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又,在以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情况下,例如汇集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1个行周期中发生的数目形成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情况下,可以不要本实施例中的N位计数器54a和58a。
亦即,在发送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即M位计数器55a构成。该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的信息构成。
另一方面,接收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由表示对恒定信息信号或规定单元的数目进行计数得到的、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构成。该接收侧由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作为第2计数器的M位计数器59a,以及比较手段60a构成。上述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a根据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对预定信息信号或规定单元的数目进行计数得到的、从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构成,根据该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得到与实施例5相同的效果。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28、时刻信息再现手段30而成的,但是在其他实施例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使用1行视频信号作为规定单元,但是只要规定单元具有恒定间隔即可。因此,规定单元可以取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视频信号,也可以取n场、n帧(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视频信号。
又,视频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定时)只要是与行、场、帧的任一种同步即可。
因此,视频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定时)不必一定是行、场、帧中的任何一个的始端。
又,作为编号计数手段,在规定单元是1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行计数器,在规定单元是1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场计数器,在规定单元是1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帧计数器。
实施例10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的图。这实施例10以N位计数器和M位计数器构成与实施例6(图12)的发送侧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相当的部分,又以N位计数器与M位计数器以及时刻信息读出手段、时刻信息存储手段、时刻信息比较手段构成与接收侧的时刻信息再现手段相当的部分。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6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中对每一数据块添加ECC编码器12输出信息时的时刻信息的情况。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这实施例10中,特别对实施例6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以及该时刻信息的附加、再现方法,提供更加详细的别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由作为规定单元计数手段的N位计数器54b与作为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的M位计数器55b构成。
在这里,本实施例的发明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等中处理的信息信号是接收和发送之间需要保持时间同步关系的视频信号,以视频信号的行周期作为规定单元。因而,汇集作为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一个行周期内发生的数目(即多个)形成作为规定单元的行。
N位计数器54b用于在输入的视频信号中对行周期的数目进行计数,计算ECC编码器12输出的数据块在预定基准起第n个行周期的时候输出,再以N位将该数值输出。这里所谓预定基准是时间的基准,采用收发之间时钟共用的结构,也可以以某一特定的时间为基准。或者也可以使用先前从发送侧送到接收侧的数据块或同步信号等特定信号为基准。
也就是说,N位计数器54b以与其时钟信号输入端子输入的基本时钟信号同步从CE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行始端定时为基准对行的数目进行计数。然后,N位计数器54b依据从OE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发生的定时,以N位输出表示ECC编码器12输出的数据块在预定基准起第n个行周期时输出的计数值。
M位计数器55b是就ECC编码器12输出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对从作为行周期的基准的位置,例如其所属的行的始端位置(定时)起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被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用的计数器,该计数值作为时刻信息以M位输出。
因而,M位计数器55b与时钟信号端子输入的基本时钟信号同步,并且根据从复位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行始端定时(复位定时信号)对该计数值进行复位,借助于此,对从行的始端起到当前为止的时间不间断地进行计数。M位计数器55b根据从OE端子输入的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发生的定时,以M位输出该计数值、即表示从行的始端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即到视频信号的数据块被从ECC编码器12输出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计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基本时钟使用27MHz或36MHz的基本时钟。而且,这种基本时钟的信息可以在接收装置中从发送装置送来的载波信号再现,也可以用与传输视频信号的传输线路不同的传输线路从发送装置送到接收装置。又,与这种基本时钟相同,可以从发送装置送往接收装置的视频信号再现在M位计数据55b计算时刻信息(TS)时作为基准的信号、即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TS),又可以用与传送视频信号的传送线路不同的传送线路从发送侧将该基准信号送到接收侧。
因此,作为整个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将N位计数器54b输出的N位信号作为高端,将M位计数器55b输出的M位信号作为低端,将总计(N+M)位的时刻信息添加在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上输出。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变形例的情况下,采取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在每一数据块对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输出的时刻信息(TS)加以识别的结构,对于每一数据块,在压缩信号4的输出信号上添加时刻信号后输出到缓存器29b。缓存器29b设置于压缩手段4与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之间,将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暂时存储,缓冲器29b将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作为一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
其次,在接收侧的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中,由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b、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作为第1计数器的N位计数器58b,以及比较手段60b构成预定单元延迟手段。又由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b、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作为第2计数器的M位计数器59b,以及比较手段60b构成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
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b是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只提取授予每一数据块的时刻信息输出的手段。
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把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提取的时刻信息(TS)的值,以N位为高端,M位为低端,对于每次提取依序存储,将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的数值,以N位为高端,M位为低端输出。且按照后述的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b的指示,将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b的输出信号输入缓存器61b,当储存在缓存器61b中的最早的数据块每次从缓存器61b输出时,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就输出当前输出的时刻信息(TS)的下一个较早时刻信息(TS)。
N位计数器58b将由最早接收的数据块的时刻情息(TS)的高端位(N位)的值(L)减去K(K是1以上的自然数,是根据数据块相互间的时间间隔预先决定的值)所得到的值(L-K)输入N位计数器58b的输入端子。此后,每当从发送侧提供的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被输入CE端子时,N位计数器58b与从发送侧提供的基准时钟(F)同步地从(L-K)的值开始进行递增计数并输出其当前的计数值。
M位计数器59b是每当从发送侧提供的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被输入复位(Reset)端子时,使M位计数器59b的计数值复位的计数器。M位计数器59b与发送侧提供的基准时钟(F)同步地从复位的值(例如“0”)开始递增计数,同时输出当前的计数值。
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b将作为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的输出信号的时刻信息(TS)中的高端位(N位)的值与N位计数器58b的输出值加以比较,又将作为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的输出信号的时刻信息(TS)中的低端位(M位)的值与M位计数器59b的输出值进行比较。然后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b在两者达到相等值的情况下,对缓存器61b发出要缓存器61b输出其所存的最早的数据块的指示信号。又,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b对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a,发出要它输出仅次于最早存储时刻信息(TS)的较早时刻信息(TS)的指示信号。
缓存器61b暂时存储同步信号示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对应于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b的输出信号,将存储在缓存器61b中的最早的数据块输出到去压缩手段11(可变长度译码手段15)。又,缓存器61b将储存在缓存器61b中的最早的数据块输出到去压缩手段11中的可变长度译码手段15后,将仅迟于已输出数据块的数据块作为最早的数据块处理。这样,缓存器61每次输出最早的数据块时,都将依次输出的数据块的下一个数据块作为最早的数据块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以及缓冲器61b采用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out,简称FIFO)存储器。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ECC译码器14的变形例的情况下,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对利用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添加的时刻信息逐个数据块进行辨认。按照该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的指示,储存着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的缓存器61b在与时刻信息对应的时刻将其储存的信息信号逐个数据块地输出。缓存器61设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和去压缩手段11之间,只要采取将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暂时存储的结构即可。
对本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在视频信号的行周期被用作规定单元的情况下,即就汇集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一个行周期内产生的数目形成作为规定单元的行的情况进行说明。实施例6中所记载的时刻信息是由规定单元时刻信息和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的。所谓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压缩手段4(不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或者由ECC编码器12(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分别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数据块是在第几个规定单元(行)的周期的时间输出的。而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表示从成为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规定单元(行)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始端位置(定时)开始,到当前为止,即到从压缩手段4(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或者从ECC编码器12(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长度。
另一方面,对本实施例10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在以视频信号的行周期作为规定单元的情况下,即就汇集作为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一个行周期内产生的数目,形成作为规定单元的行的情况进行说明。实施例6中记载的时刻信息由规定单元时刻信息和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所谓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表示从压缩手段4(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或者从ECC编码器12(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数据块是从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规定单元(行周期)时输出的。而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表示从成为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规定单元(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即始端位置(定时)到当前为止,即到压缩手段4(不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或ECC编码器12(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输出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长度。而且采用根据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的信息信号(视频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将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到规定的时刻的结构。所谓规定的时刻,是从与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对应的时刻起经过与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刻信息相当的时间后的时刻。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10的传送系统的运作加以说明。
用这种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将数字视频输入信号输入压缩手段4,信息量得到压缩。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图22(a))被输出到ECC编码器12。在ECC编码器12对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的各视频信号添加纠错码。接着,对每一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添加输出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参照图22(b))的时刻信息(TS)(图22(c))。这里,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输出的时刻信息由N位的高端位和M位的低端位构成。其高端位的信号是N位计数器54b输出的N位的信号。该N位信号表示规定单元时刻信息,该规定单元时刻信息示出表示视频信号的数据块在预定基准起第几个行周期时被输出的压缩手段4或ECC编码器12的行号(图22中记为行号:2、3……)。
所述低端位的信号是M位计数器55b输出的M位信号,表示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图22中记作T1、T2……),该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示出从成为输出到压缩手段4或ECC编码器12的视频信号数据块所属行周期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这里就是行的始端起,到该数据块从压缩手段4或ECC编码器12输出的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即从行的始端起到当前输出视频信号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还在各视频信号上添加时刻信息(TS21~TS33、TS(行号)(行内时刻))。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基本时钟及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借助于别的传送线路从发送侧传送到接收侧。
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被暂时存储于缓存器29b,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被作为一个集合单元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缓存器29b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添加同步信号后(图22(d))经过传送线路传送。
另一方面,在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中,在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从接收的信号(图22(e)中去除同步信号之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图22(f))根据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的时刻信息(TS21~TS33),由缓存器61b将视频信号延迟后输出,使发送时视频信号具有与从ECC编码器12输出相同的时间间隔(图22(g))。接着,用ECC译码器14根据纠错码对信号进行纠错(图22(h))。
作为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输出的信号的数据块被存储于缓存器61b。另一方面,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b读出添加在该数据块上的时刻信息(TS),将该数值存储于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还有,一旦把新的数据块从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输出,该新的数据块即存储于缓存器61b,读出与该数据块对应的时刻信息(TS),该数值依序存储于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
在作为第1计数器的N位计数器58b输入最早接收的数据块的时刻信息(TS)的高端N位的值(L)减去K(K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数值(L-K)。然后,每当由发送侧提供的复位开始定时信号(RST)输入N位计数器58b,N位计数器58b的输出信号从被复位的数值(例如“0”)起逐一递增计数。
接着,利用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b将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9b存储的最早的时刻信息(TS)的高端位(N位)的数值与N位计数58b的输出值加以比较,又对最早的时刻信息(TS)的低端位(M位)的数值与M位计数器59b的输出值进行比较。然后,在两者达到相等的值时,时刻信息比较手段60b的输出信号对缓存器61b发出指示,使其输出所存储的最早的数据块。缓存器61b按照该指示输出最早的数据块。而且对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发出指示、使其输出仅次于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的较早数据块。时刻信号存储手段57b输出仅次于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的较早的时刻信息(TS)。
此后,将仅次于最早数据块的较早数据块的时刻信息的高端位(N位)的数值与N位计数器58b的输出值比较,又将时刻信息的低端位(M位)的值与M位计数器59b的输出值比较。然后,与上面所述相同,在两者的值达到相等的程度时,向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及缓存器61b输出信号,缓存器61b输出仅次于最早数据块的较早数据块(当前的最早数据块)。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输出仅次于最早存储的时刻信息(TS)的较早的时刻信息(TS)(仅次于当前的最早数据块的较早数据块的时刻信息(TS))。
反复进行与上面所述相同的操作,缓存器61b的输出信号此后被去压缩成为数字视频输出信号。
又,作为变形例,如图18所示,对每一规定的单元在同步信号中或与同步信号一起分配规定的识别码进行信息传送的方式,可以不要本实施例中的N位计数器54b及58b。(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码是添加在每一行上的行号,在图18中,识别号1…识别号n(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1~n相当于行号。)
亦即,本实施例10的图21的上半部分中所示的发送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并且该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规定单元用的识别码时,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由对从作为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M位计数器55a构成。这一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作为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的信息构成。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10的图21的下半部所示的接收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规定单元用的识别码的情况下,由表示从作为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信息构成。其构成包括根据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的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b、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作为第2计数器的M位计数器59b,以及比较手段60b。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其结构取为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作为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的信息构成,根据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又,作为变形例,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作为恒定时间内存储的信息的情况下,例如汇集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在视频信号的1个行周期内发生数目形成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N位计数器54b、58b可以不要。
也就是说,发送侧中,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时,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作为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即M位数器55b构成。这种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由表示从作为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TS)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的信息构成。
另一方面,在接收侧,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在汇集多个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由表示从对恒定信息信号或规定单元的数目进行计数得到的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基准的固定位置(时刻)起到添加信息信号(TS)的位置(时刻)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即低端位(M位)构成。该接收侧由根据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使每一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的时刻信息读出手段56b、时刻信息存储手段57b、作为第2计数器的M位计数器59b,以及比较手段60b构成。该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时刻信息(TS)由表示从对恒定信息信号或规定单元的数目进行计数得到的信息信号的作为规定单元基准的固定位置(定时)起到添加时刻信息的位置(定时)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的低端位(M位)构成。而且,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使恒定信息单元(数据块)延迟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取得与实施例6相同的效果。
还有,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39、时刻信息再现手段40而成的,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时刻信息添加手段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规定单元取1行视频信号,但是只要是恒定间隔即可。因此,规定单元也可以取n行视频信号(n为1以上的自然数,还可以取n场、n帧(n为1以上的自然数)。
又,视频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定时)只要是与行、场、帧中的任何一种同步的位置就可以。
因此,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定时)可以不必一定是行、场、帧的任何一种的始端。
又,作为编号计数手段,在规定单元是1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行计数器,而在规定单元是1场的情况下使用场计数器,在规定单元是1帧的情况下使用帧计数器。
实施例11
图2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1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零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图23的上半部分表示发送侧、下半部分表示接收侧。本实施例11是实施例2的发送侧配备非压缩部和识别信号添加手段,而接收侧具备识别信号认识手段和非去压缩部,利用这些手段进行工作的装置。
在图23中,非压缩部32不进行信息量压缩就把数字视频信号输出。识别信号添加手段33添加识别可变长度编码手段3的输出信号和非压缩部32的输出信号中的哪一个被输入,并识别是信息量压缩过的信号(下称压缩信号)还是信息量未经压缩的信号(下称非压缩信号)用的识别信号。该识别信号添加手段33在输入的信号是压缩信号的情况下将该压缩过的信号的数据块集合多个数据块的份额输出。同步信号添加手段34对识别信号添加手段33的输出信号添加同步信号,在应该发送的信号是压缩信号的情况下,将在多个数据块的视频信号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组合构成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另一方面,同步信号添加手段34在应该发送的信号为非压缩信号的情况下将1个数据块的视频信号上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组合构成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结构。构成的这些集合信息单元的信号被输出到作为传输线路的同轴电缆6。
35是从输入(接收)的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36根据识别信号添加手段33对输入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35的输出信号添加的信号,识别是输入了压缩信号或非压缩信号,并在识别为压缩信号时,向下述ECC译码器37输出信号,而识别是非压缩信号时,则向下述非去压缩部38输出信号。38是不进行去压缩就将输入的识别信号认识手段36的输出信号输出的非去压缩部,37是ECC译码器,根据所输入识别信号认识手段36的输出信号的每一规定单元(即每一数据块)的纠错信号,对编码的视频信号进行检错和纠错。
本实施例11的图23上半部分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中,该装置具备:将输入的视频信号的信息量加以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进行输出用的压缩手段4、汇集n个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并添加纠错信号的ECC编码器12、不加压缩地在每一恒定集合信息单元将输入的信息信号输出的非压缩部32、在输入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时将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汇集多个单元输出,在输入非压缩部32的输出信号时输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并且添加识别是否压缩信号的识别信号的识别信息添加手段33,以及在识别信息添加手段33的输出信号上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34。利用这一结构可以发送同步信号添加手段34的输出信号。这种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将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压缩过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压缩信号集中多个单元作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发送的发送装置,以及将1个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量未经压缩信息信号(即非压缩信号)的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发送的发送装置,是一种能够添加识别是从哪一个发送装置输出的信号的信号,再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11的图23下半部分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其结构具备将一个同步信号与多个单元的压缩信息信号或一个未压缩信息信号作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从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35、根据识别是否压缩信号的识别码分配同步信号去除手段35的的输出信号的识别信号辨认手段36、在识别信号辨认手段36的输出信号是压缩信号时,对添加纠错信号的每一个恒定信息单元根据纠错信号对信号进行纠错的ECC译码器37、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将ECC译码器37的输出信号加以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11,以及输入识别信号认识手段的输出信号中的非压缩信号的非去压缩部38。这种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如下:具备将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被压缩的恒定信息单元(即数据块)压缩信号汇集多个单元作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的接收装置,以及将一个同步信号与1个恒定信息单元非压缩信号中的一个作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的接收装置,识别在一个集合信息单元中是包含着1个单元的信息信号还是包含着多个单元的信息信号,根据该识别结果对接收装置进行选择。
以这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传输线路构成传输系统。
下面用图24对如上所述的传输系统及构成该系统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进行收发的数据格式加以说明。
图24表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图24(a)表示本实施例的压缩信号的数据格式。如图所示,压缩信息信号a(视频信号a)、压缩信息信号b(视频信号b)、压缩信息信号c(视频信号c)是将视频输入信号的信息量加以压缩、数据块化的信号,对每个这样数据块信息信号添加纠错信号(纠错码),并汇集多个数据块,然后对汇集的多个数据块添加一个同步信号,形成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息。
另一方面,图24(b)表示本实施例的非压缩信号的数据格式,非压缩信息信号(视频信号)是没有对视频输入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就数据块化的信号,一个这样的1数据块信息信号的再添加一个同步信号,形成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信号。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可以把多个信息(信号)源包含于一个集合信息单元中,又,利用识别信号不仅可以传输压缩信号,也可以传输非压缩信号,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号的传输。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对信息信号的每一数据块添加纠错码,但是作为另一例子,对信息信号的每2个数据块(2单元)添加一个纠错信号等信息信号的每多个数据块添加一个纠错码的方法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本实施例11所公开的是实施例2增加发送或接收非压缩信息信号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但是,与此不同,在其他实施例(即实施例1-5)增加发送或接收非压缩信息信号的装置或方法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2
图2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传输系统的、1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先前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志,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是将SDI标准(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standard,即SMPTE 259M“PROPOSED SMPTE STANDARD FOR TELEVISOIN 10 Bit 4∶2∶2 Component and4fsc Composite Digital Signals”)使用于第2实施例的结果。
图25(A)表示作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图25(A)的(a)表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数据格式的整体。
在图25(a)的(a)中,辅助数据空间(Ancillary Data Space)是设置同步信号和信息信号以外的信号,并非视频信号本身,但却是必要的信息信号、即辅助数据信号的区域。该辅助数据空间设有268字长(1字为10位)。有效视像行空间(Active Video LineSpace)是设置信息信号的区域。有效视像行空间的字长设有1440字长(相当于分量数字视频信息的一行)。
还有,EAV(有效视像结束)是一个同步码,是设置于紧靠PAYLOAD(有效区域,即Active Area)的后面的同步码。SAY(有效视像开始,即Start of Active Video)也是一个同步码,是设置于PAYLOAD(有效区域)近前的同步码。ANC数据包(ANCData packet,即辅助数据包)是辅助性放入EAV与SAV间的HANC(水平ANC)区域的任选数据。通常将音频数据插入HANC使用。以上为SDI标准规定的数据格式的大概情况。
图25(A)的(b)是对本发明详细表示SDI标准中有效视像行空间(Active Video LineSpace)的图。在图25(A)的(b)中,恒定信息单元定义为174字的字长。8个这种恒定信息单元汇集形成1个有效视像行空间。而其余的48字(1440-174×8=48)可以作为未使用区域容纳空白(blank)数据,或者也可以用于容纳辅助数据等添加选择。
图25(A)的(c)详细表示本实施例的恒定信息单元,在图25(A)的(C)中,数据包有效区域(Data Packet Payload)是设置压缩过的信息的区域,具有162字长。ReedSolomon码在设置ECC的区域,4个字长。时间标记(Time Stamp)是表示时间的信息,有3个字长。而SAD(源地址,即Source Address)是发送侧装置地址,可以与DAD(Destination Address,即目标地址)一起用于装置的路由选择。DAD是接收侧装置地址,表示DT(数据类型)块内的数据(在DVCPRO的情况下为162字)是什么数据。
PT(数据包类型)表示SDI数据包的类型,例如TIME STAMP表示是有效还是无效等,表示在WC(Word Count,即字计数)SDI数据包有效区域中的有效数据长度。
还有,在本实施例12中对视频信号的每一数据块添加纠错码,但是,与此不同,如图4(D)、(E)所示,对信息信号的每2个数据块(2单元)添加一个纠错信号,甚至对信息信号的每数个数据块添加一个纠错码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该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将M字节(在本实施例中为1440字)的信息信号作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收发的传输系统(SDI标准的系统)中,将实施例1~实施例6所记载的发送装置、发送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取为N字节(M>N,M、N为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为174字)。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12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M字节(本实施例中为1440字)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收发送传输系统(SDI标准的系统)中,将实施例1~实施例6中的记载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恒定信息单元定为N字节(M>N,且M、N为自然数)(实施例中N为174字)。
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像使用例如已有的SDI标准的装置那样,即使将设置信息信号的数据区域设置得足够大的已有的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中,使用现有的装置,也可以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包含多个信息信号。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号的传输。
图25(B)表示在该实施例12中,在先前说明的实施例7的传输系统中使用的一个集合信息单元的又一数据格式的情况。
在这里,图25(B)的(a)是根据SDI标准规定的数据格式,与图25(A)的(a)相同。
下面说明本发明使用SDI标准的一个实施例。图25(B)的(b)详细表示出SDI标准中的有效视像行空间(Active Video Line Space)。在图25(B)的(b)中,恒定信息单元设定为171字,8个这种恒定信息单元汇集形成1个有效视像行空间。还有,其余的72字也可以作为未使用区域容纳空白数据,或者也可以收容辅助数据使用,可以用作追加选择。
其次,图25(B)的(c)详细表示本实施例的恒定信息单元。在图25(B)的(c)中,DIF数据块数据(DIF Block Data)是设置压缩过的信息的区域,DIF数据块ID(DIF Block ID)是识别压缩过的信息的内容的识别信息,各设两个区域,TYPE(方式)是表示压缩方式或流的格式的信息区域,TT(Tranimission type,即传输方式)是表示传输速率或视频帧编号的信息区域,ST(Signal type,即信号类型)是分别设置表示信号类型的信息的区域,Reserved Data(保留数据区)是为了将来的目的而预约,以便能够添加例如时刻信息的信息区域,ECC是设置4字节的Read Solomon码的区域。
又,在本实施例中对视频信号的每一数据块添加一个纠错信号,但是作为另一例子,对视频信号的每2个数据块添加一个纠错信号等,对视频信号的每数个数据块添加一个纠错码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实施例12,图23中上半部分所示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以M字节(本实施例中为1440字)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进行收发的传输系统(SDI标准系统)中,实施例1~实施例6记载的发送装置或发送方法的恒定信息单元定为N字节(M>N,且M、N为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N为171字)。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2图23的下半部份所示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以M字节(在本实施例中为1440字)的信息信号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进行收发的传输系统(SDI标准的系统)中,实施例1~实施例6记载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的恒定信息单元定为N字节(M>N,且M、N为自然数,本实施例中N为171字)。
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即使在例如现有的使用SDI标准的装置那样,设置信息信号的数据区域被设定得足够大的现有的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中,使用现有的设备也能够在一个集合信息单元中包含许多信息信号,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号的传输。
还有,本实施例表示对实施例2使用SDI标准的情况。与此不同,对其他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11使用SDI标准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13表示在实施例12中,将4个字的Reed Solomon码用作ECC是最合适的。
下面就在同轴电缆上传输数字信号时,要添加多大长度的纠错码才能够确保充分的纠错能力又不大使传输效率降低进行叙述。
首先,作为传输线路,使用长度为所传输数字信号的衰减量在其时钟频率的一半的频率(传输频率的一半的频率)上不超20dB~30dB的电缆。
也就是说,图26表示广播台内和播音室通常使用的5C2V同轴电缆的长度与衰减量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信号传输时钟的频率使用270MHz,因此其一半频率处的信号衰减量相当于20dB~30dB的传输距离(电缆长度)在传输数据频率为270MHz时为200米~280米,在360MHz的情况下为170米~250米。也就是说,与该频率之半处的信号衰减量不超过30dB范围相当的传输距离(电缆长度)在传输时钟频率为270MHz时小于280米(约小于300米),在360MHz的情况下小于250米。在本实施例的差错率测定中使用的5C2V同步电缆的长度取200米及150米进行实验。又,时钟频率取270MHz。
使用如上所述的传输线路,从简略表示于图27左侧的发送装置发送下述表1所示的6个测定条件的信号。由该图右侧简略表示的接收装置接收,测定其差错率。
                            表1
                          测定条件
电缆长度    抖动频率     抖动量 信号振幅
条件1  200m     1MHz  0.3ns~0.7ns  90%
条件2  200m     1MHz  0.4ns~0.7ns  100%
条件3  150m     1MHz  0.6ns~0.7ns  90%
条件4  150m     2MHz  0.6ns~0.7ns  100%
条件5  150m     2MHz  0.6ns~0.7ns  90%
条件6  200m   2MHz~6MHz  0.4ns  100%
在这里,用色条作为信号,在发送装置一方添加的抖动频率为1MHz~6MHz,抖动量小于0.7ns,信号振幅使用90%或100%。也就是说,抖动使用图28所示范围进行测定。图28表示SMPTE259M规定的传输条件的一部分。
这里,所为抖动(Jitter)是相对于数字信号传输理想位置(定时)的时间变动,所谓时抖动(Timing Jitter)是指在比某一特定频率(通常是10Hz或更低)高的频率发生的数字信号传输位置(定时)的变动。又,所谓校准抖动(alignment jitter)是指相对从数字信号的传输信号提取(再现)的时钟信号的位置(定时)变动,所谓单元间隔(UnitInterval,下称UI)是指1时钟周期的时间,相当于传输串行信号时的标称最短时间。发明人在本实验中使用的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这些信号的传输方法在SMPTE259M标准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场(field)单元的检错用差错测定器进行,差错的数目进行了计数。又从测定时间与差错数目算出差错率和重现发生间隔。又由于进行着场单元的检错,即使在场单元中的差错数目是1位以上,作为测定结果,也当作在1场中有1次差错的情况对待。因此,实际差错率也考虑了解扰引起的差错扩散和在1场内发生多个差错的情况,有可能比下面所示的差错率测定结果更坏。
按照上述条件,发明人进行了实验,其结果示于表2~表7。
                        表2
                在条件1测定的结果
抖动量 测定时间 差错的数目   差错率 差错发生间隔
 0.3ns0.4ns0.5ns0.6ns0.7ns 24小时42分6小时31分3小时38分2小时59分2小时49分     362079257 1.25×10-139.47×10-135.66×10-122.72×10-119.39×10-11  12小时14分1小时5分10秒10分54秒2分16秒40秒
                  表3
            在条件2测定的结果
抖动量 测定时间 差错的数目   差错率 差错发生间隔
 0.4ns0.5ns0.6ns0.7ns 21小时32分9小时57分17小时1分5小时28分     22208 9.56×10-121.03×10-121.21×10-121.51×10-12   10小时46分9小时57分51分3秒41分
                      表4
              在条件3测定的结果
抖动量 测定时间 差错的数目     差错率  差错发生间隔
 0.6ns0.7ns  48小时53分23小时49分     02 8.64×10-14 11小时54分30秒
                        表5
              在条件5测定的结果
抖动量 测定时间 差错的数目    差错率 差错发生间隔
 0.6ns0.7ns  2小时45分1小时0分     412   1.50×10-121.23×10-11     41分15秒5分
                  表6
            在条件5测定的结果
抖动量 测定时间 差错的数目    差错率 差错发生间隔
 0.6ns0.7ns 1小时12分1小时39分     6235809 5.34×10-103.62×10-9     7秒1秒
                    表7
              在条件6测定的结果
抖动量 测定时间 差错的数目 差错率 差错发生间隔
2MHz3MHz4MHz5MHz6MHz 12小时8分1小时1分1小时0分1小时2分1小时1分     911745946572822 7.71×10-121.76×10-106.11×10-106.54×10-102.86×10-9     8分21.0秒6.1秒5.7秒1.3秒
这里,差错率用下述式公计算:
差错率=差错数目/(测定时间×270Mbps)
即使是如上所述的条件,在严格的环境中差错率往往达到1×10-8左右。这个程度的差错率在传输已有的非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时肉眼几乎检查不出来,因此实际应用上没有问题。
但是在传输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和DVC(Digital Video Casstte)的标准中规定的压缩信号时,如图5所示,1位的差错在DCT的区域单元(area layer,区层)、片单元(slice layer,片层),或GOP(图像组,Group of Picture)单元(层,layer)均有差错扩散,形成大的图像质量劣化。图像质量劣化的影响程度因压缩算法和位差错发生处所的不同而不同,但是不管怎么说,对差错不采取对策,在实用上是要形成问题的。
例如在时钟频率为270MHz的条件下传输速度为27Mbps的压缩信号的情况下,在位差错率(误码率)为1×10-11时平均差错发生间隔约为1小时,在位差错率为1×10-10时平均差错发生间隔为约6分钟,位差错率为1×10-9时,平均差错发生间隔约为37秒,位差错率为1×10-8时,平均差错发生间隔约为3.7秒,因此,即使传输参数是如上所述条件也达不到实用要求。
这里,作为差错的对策,有将重发存在差错的数据包的方法,但是这样做会由于重发而产生传输时间的延迟,而且单向传输系统(例如SMPTE259M)中难以实现重发的机制。
另一方面,添加纠错码的方法由于传输的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信号比例减少,所以传输效率低下。如果为了减少添加信息而缩短纠错码的码长,则纠错能力降低。因此,添加什么程度的码长的纠错码才能够使传输效率不大降低,且确保充分的纠错能力就成了问题。
本实施例是解决这样的问题的例子,下面详细说明要添加什么程度的码长的纠错码才行及其理由。
图29是表示Reed Solomon码的纠错能力的图。在这里,图29的横轴所示的BER(Bit Error Rate)表示位差错率,即表示传输线路上位差错的发生率,图9的纵轴所示的Pbe(Block error rate)是数据块差错率,表示即使进行纠错也不能纠正的数据块的发生率。
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数据块长度N=255字节(1字节=8位),这是添加8位的Reed Solomon码的情况下的最大的数据块长度。又,图29是将加扰的NRZI码引起的差错扩散也考虑在内的图。亦即,这种方式是进行随机化使传输线路上数字信号的1和0平均发生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一旦发生差错,差错将传播到后续11位中的6位。因此,一旦发生差错,差错必然扩散到2字(这里1字是10位)。因此,ReedSolomon的纠错能力必须是T=2以上,纠错码最短也必须在4字节以上。
还有,纠错码本身也包含于数据块中。在将纠错码作为恒定值情况下,数据块越长纠正能力越低,因此图29表示纠错能力最低的情况下的纠正能力。
这里,T表示1数据块中能够纠正的符号(字节)的数目。例如在对数据块添加4字节的Reed Solomon(纠错)码的情况下,在1个数据块中,能够纠正最多2个符号(字节)的符号(字节)差错(T=2),在添加2字节的Reed Solomon(纠错)码的情况下,在1个数据块中,能够纠正最多1个符号(字节)的符号(字节)差错(T=1)。又,T=0表示没有添加纠错码的情况。
下面根据表2~表7及图9对要添加多少码长的纠错才合适及其理由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表2~表7所示的差错率的测定结果,即使传输参数在上述条件内,即SMPTE 259M标准中的条件内,在严峻的条件下也存在位差错率达到1×10-8左右的情况。因此,使用图29,探讨在添加2n字节(即T=n,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ReedSolomon(纠错)码的情况下能否保证充分的纠错能力。
[1]添加2字节(T=1)的Reed Solomon码的情况:
假如位差错率为1×10-8,则添加2字节(T=1)的Reed Solomon码,用其进行纠错,以此可以将数据块差错率改善到约1×10-9。这一数值如果设定是在传输传输速率27Mbps的压缩信号的情况,相当于在26小时发生1次数据块差错的差错发生间隔。因此,使用2字节(T=1)的Reed Solomon码要进行充分的纠错是困难的。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也考虑加扰NRZI码引起的差错扩散,如上所述,Reed Solomon码的纠错能力必须是T=2以上(即纠错码最短也在4字节以上),2字节(T=1)的Reed Solomon(纠错)码在本实施例中没有意思。
[2]添加4字节(T=2)的Reed Solomon码的情况:
假如位差错率为1×10-8,则添加4字节(T=2)的Reed Solomon码,用其进行纠错,以此将数据块差错率改善到3×10-13。这一数值在传输传输速率为27Mbps的压缩信号时相当于数据块的差错约10年发生1次的差错发生间隔。因此,用4字节(T=2)的Reed Solomon码进行纠错,可以进行充分的纠错。
如上所述,以Reed Solomon码作为纠错码,将其长度定为4字(T=2),以此可以满足减少添加信息,并且得到充分的纠错能力两方面的条件。
还有,在Reed Solomon码与信息信号的每一字节添加的奇偶位并用的情况下,知道发生差错的符号(字节)位置。借助于此,在接收装置或接收方法中,利用奇偶位检测出差错所在处,然后利用Reed Solomon码进行纠错,以此使纠错能力发生下述情况:
在奇偶错检测中检测出1个数据块内有4处错误字节时,能够对该4个字节进行纠错。
在奇偶错检测中检测出1个数据块内有3处错误字节时,能够对该3个字节进行纠错。
在奇偶错检测中检测出1个数据块内有2处错误字节时,能够对该2个字节和其他位置不明的1字节进行纠错。
在奇偶错检测中检测出1个数据块内有1处错误字节时,能够对该1个字节和其他位置不明的1个字节进行纠错。
在奇偶错检测中1个数据块内没有检测差错误字节的情况下,能够对1个数据块中位置不明的2个字节进行纠错。
如上述所探讨的那样,添加规定的字节数的Reed Solomon(纠错)码,可以在实质上实现无差错。
又,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借助于添加共同的纠错码,与压缩方式无关地保证无差错环境。
而且还可把纠错做成相同的数据包格式,从而使得用于互相连接的总成本降低。也就是说,即使压缩手段有各种改变,也使用相同的Reed Solomon(纠错)码,其构成装置的结构可做成相同的,可以降低成本。
实施例14
图30表示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对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省略重新说明。实施例14是在实施例2的图3的接收侧配备9-8变换手段,同样,在发送侧也配备8-9变换手段的装置。
在这里,本实施例中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由N行×J列(本实施例中取N=8,J=是70,(8×170)位,亦即170字节)构成。又,作为规定单元的行可以用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构成此规定单元的各字具有N行(N位的行,N是1以上的自然数,在本实施中取N=8。)配置作为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位的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M=2)配置作为冗余信号的奇偶校验信号的第2区域(N+M=10位)。例如,在收发之间的传输速率是270Mbps(每秒M位)的情况下是1440字,在360Mbps的情况下是1920字(1字=10位)。又,这里所谓作为规定单元的行能够构成的最大信息量,即恒定信息量,是(N行×I列)位,在本实施例中N=8,I=1440(传输速率为270Mbps的情况下)或1920(传输速率为260Mbps的情况)。
在表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的结构图30的方框图中,作为X-Y变换手段的8-9变换手段70,在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以各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N行×3列,在本实施例中为8×170)为单元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恒定信息量[即N行×I列,在本实施例中为8×1440(传输速率为270Mbps时)或8×1920(传输速率为360Mbps时)]的情况下,可以把ECC编码器12的(N行×J列)构成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部份配置于第2区域。该8-9变换手段70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上述所谓恒定信息量是配置构成作为规定单元的行的各字中实质性信息信号的N行(N位的行)第1区域能够构成的最大信息量。
另一方面,在没有使用ECC编码器12的情况下,发送侧可构成X-Y变换手段(即8-9变换手段),在输入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N行×J列)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恒定信息量时,能以把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的视频信号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2区域,而且配置成将该8-9变换手段70的输出信号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上述所谓恒定信息量是配置构成作为规定单元的行的各字中实质性信息信号的N行(N位的行)第1区域能够构成的最大信息量。
9-8变换手段71可以把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配置在第2区域的视频信号重新配置在第1区域。亦即,9-8变换手段71是采取能复原为作为N行×J列(在本实施例中是8×170)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的结构的Y-X变换手段。这种9-8变换手段71的输出信号输出到ECC译码器14。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ECC译码器14的情况下,接收测的结构可以采用将9-8变换手段71的输出信号输出到去压缩手段11,以便能够将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中配置在第2区域的视频信号只重新配置在第1区域的结构。但是,上述9-8变换手段71结构上做成能够复原为作为N行×J列(本实施例中为8×170)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的Y-X变换手段。
也就是说,对于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由N行(N位的行)(在本实施例中取N=8,是8位的行)×J列构成。又,作为规定单元的行可以用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构成此规定对于的各字具有配置作为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第1区域和配置作为冗余信号的奇偶信号等的第2区域。第1区域由N行(即N位)(N为1以上的自然数)构成,而第2区域由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构成。在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恒定信息量时,形成作为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第2区域的结构。而上述恒定信息量是配置构成作为规定单元的行的各字中实质性信息信号的N位第1区域能够构成的最大信息量。
另一方面,对于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上面所述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由N行(N位的行)(在本实施例中N=8。)×J列构成。又,作为规定单元的行可以用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构成此规定单元的各字具有配置作为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的第1区域和配置作为冗余信号的奇偶校验信号等的第2区域。该第1区域为N行(N位的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又,第2区域由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构成。形成作为在第2区域配置的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视频信号只可以在第1区域重新配置的结构,亦即形成可以复原为作为N位的行(本实施例中是8位的行)的N行×J列的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的结构。
这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传输线路构成传输系统与传输方法。
下面用图31对如上所述的传输系统的运作加以说明。
图31表示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的数据格式。
图30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中,数字视频输入信号被输入压缩手段4,信息量得到压缩。压缩手段4的输出信号被输入ECC编码器12,在ECC编码器12中,对各信息信号添加纠错信号。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被输入作为X-Y变换手段的8-9变换手段70,这里,在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恒定信息量的情况下,如图31所示,在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的各数据块中,将只在第1区域(相当于B0~B7的区域)存在的视频信号(参照图31(a))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2区域(相当于B8或B8、B9)的奇偶校验信号存在区域(参看图31(b))。这时,存在于第2区域的奇偶校验信号被废弃。又,配置于所述奇偶校验信号存在区域时,第1区域有空位,则插入虚拟信号(伪信号)。这样编制的信号被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上述所谓恒定信息量,是配置构成作为规定单元的行的各字中实质性信息信号的N行(N位的行)第1区域能够构成的最大信息量。
在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能构成配置着构成作为规定单元的行的各字中实质性信息信号的N行(N位的行)第1区域的恒定信息量的情况下,将ECC编码器12的输出信号原封不动地输出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13。
另一方面,图30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中,在用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去除接收的信号中的同步信号后,如果有在第2区域配置的视频信号,在9-8变换手段71,同步信号去除手段7的输出信号可以重新配置于第1区域。也就是说,可以复原为N位的行(在本实施例中是8位的行)的N行×J列的、作为恒定信息单元的数据块。换句话说,进行与发送侧进行8-9变换时的规则对应的逆变换,复元为与进行8-9变换前的状态相同的状态。该9-8变换手段71的输出信号在ECC译码器14根据每一数据块添加的纠错码对信号进行纠错。此外,ECC译码器14的输出信号利用去压缩手段11去压缩后,成为数字视频输出信号。
利用这样的结构,在输入的信息信号多的情况下,即使在不能以规定单元进行收发时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采取对应措施。
在这里,图31中所谓TYPE,表示压缩数据的类型,例如DVCPRO为221h。又,MPEG带有MPEG用的类型。其次,REV是Reserved(保留的)的略语,是表示保留着,以便在将来用于在规范方面可定义新的位,而且用户不随便使用的区域。其次,所谓ST是Signal type(信号类型)的略语,表示信号的类型。用于识别相同DVCPRO的各种信号类型,相同的DVCPRO也有场频率为50Hz/60Hz(59.94Hz)的不同,以及辉度信号和色信号取样数数的不同等。所谓TT是Transmission type的略语,表示传输方式。是不仅对通常数据再现的1倍速度传输的传输方式,而且对4倍速和8倍速等各种传输方式进行识别,同时进行帧的识别用的。
还有,在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结构中设置X-Y变换手段70及Y-X变换手段71而成的,但是将这些手段设置于其他实施例的结构中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又,在本实施例中,X-Y变换手段70及Y-X变换手段71采取能够在X-Y变换及Y-X变换进行或不进行之间进行切换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取总是进行X-Y变换及Y-X变换的结构。
上面对本发明在某种程度上详细地说明了其较佳形态,但是这种较佳形态现在公开的内容在结构的细节方面理应有所变化,各要素的组合与顺序的变化能够在不超过申请的发明范围及思想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应用性
利用各实施例中详细说明的结构,采用本发明,可以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包含多个信息信号。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号传输。

Claims (130)

1.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以及汇集多个单元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同时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而且结构上做成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
2.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对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还具有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选择所述多个压缩手段的各输出信号,并且将其串行(按时序)输出的多路复用手段,以及汇集多个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手段的输出信号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而且结构上做成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
3.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将输入的信息信号不加压缩就输出的非压缩部、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选择所述压缩手段及所述非压缩部的各输出信号,并且将其串行输出的多路复用手段,以及汇集多个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手段的输出信号,同时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而且结构上做成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
4.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将输入的信息信号不加压缩就输出的非压缩部、输入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时汇集多个所述单元输出,输入所述非压缩部的输出信号时输出一个所述集合信息单元,同时添加识别是否压缩信息量的信号的识别码的识别信息添加手段,以及对所述识别信息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而且结构上做成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辨认表示输出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的时刻的时刻信息,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对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冗余信号的第2区域,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还设置X-Y变换手段,该变换手段所取结构能够在根据所述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在第2区域配置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的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并且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奇偶校验信号的第2区域,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能够构成所述规定单元的第1区域的恒定信息量时还设置X-Y变换手段,该变换手段所取结构能在第2区域配置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的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至少一部分。
8.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取结构具备对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将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汇集n个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对其添加纠错信号的ECC编码器,以及汇集多个单元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而且结构上做成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
9.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对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还具有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选择所述多个压缩手段的各输出信号,并且将其串行输出的多路复用手段、汇集n个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所述多路复用手段的输出信号对其添加纠错信号的ECC编码器,以及汇集多个单元的ECC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对其添加1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而且结构上做成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
10.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将输入的信息信号不加压缩就输出的非压缩部、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选择所述压缩手段及所述非压缩部的各输出信号,并且将其串行输出的多路复用手段、汇集n个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所述多路复用手段的输出信号,对其添加纠错信号的ECC编码器,以及汇集多个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对其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而且结构上做成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
11.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进行压缩,并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输出的压缩手段、汇集n个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添加纠错信号的ECC编码器、在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将输入的信息信号不加压缩就输出的非压缩部、输入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时将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汇集多个单元输出,在输入所述非压缩部的输出信号时输出一个集合信息单元,同时添加辨认是否信息量压缩过的信号的识别码的识别信息添加手段,以及对所述识别信息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添加一个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添加手段,而且结构上做成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添加手段的输出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每一所述恒定信息单元辨认表示输入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入信号的时刻的时刻信息,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对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入信号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
13.根据权利要求8~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每一所述恒定信息单元辨认表示输出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出信号的时刻的时刻信息,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对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时刻信息添加手段。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而且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冗余信号的第2区域,并且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还设置X-Y变换手段,该变换手段所取结构能够根据所述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在所述第2区域配置所述ECC编码器的输出信号的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至少一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8~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且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奇偶校验信号的第2区域,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能够构成所述规定单元的第1区域的恒定信息量时还设置X-Y变换手段,该变换手段所取结构能在第2区域配置所述压缩手段的输出信号的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至少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5~7、12~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时,所述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规定基准起到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计数手段,以及对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5~7、12~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所述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数目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计数手段,以及对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5~7、12~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时,所述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所述信息信号的所述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5~7、12~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并且所述规定单元具有用于识别各所述规定单元的识别码的情况下,所述时刻信息添加手段由对从所述信息信号的所述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
20.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1个同步信号和内含多个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的集合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压缩过的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有多种。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由信息量压缩过的恒定信息单元的压缩信息信号与信息量未经压缩的恒定信息单元的非压缩信息信号构成。
24.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20~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将1个同步信号和一个信息量未经压缩的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发送的另一发送装置,以及添加识别是从哪一个发送装置输出的信号的信号的添加手段。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每n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添加纠错信号进行发送。
26.根据权利要求20~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每一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添加时刻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从规定基准起到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以及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数目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以及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所述信息信号由对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规定单元内计数手段构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所述规定单元具有辨认各所述规定单元用的识别码的情况下,所述信息信号由表示从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0~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冗余信号的第2区域,所述规定单元在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该发送装置所取结构能够根据所述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将所述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
32.根据权利要求20~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奇偶校验信号的第2区域,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装置所取结构在所述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能够构成所述规定单元的第1区域的恒定信息量的情况下,能在第2区域配置所述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至少一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1~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被发送的信号是通过有线传输线路传输的。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有线传输线路的同轴电缆的长度是传输的信息信号的衰减量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的一半的频率上不超过20dB~30dB的长度时,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36.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30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传输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27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37.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25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传输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36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38.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39.根据权利要求33~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码由Reed Solomon码和所述信息信号的每一字节上添加的奇偶校验位构成。
40.根据权利要求1~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M个字节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进行收发的传输系统中将N个字节(M>N,M、N为自然数)作为恒定信息单元进行发送。
41.一种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个同步信号和内含多个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的集合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发送的发送方法。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被压缩过的信号。
43.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有多种。
44.根据权利要求41~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包含信息量被压缩过的恒定信息单元的压缩信息信号和信息量未经压缩的恒定信息单元的非压缩信息信号。
45.根据权利要求41~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和1个恒定信息单元中信息量未经压缩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发送的另一发送步骤,还有添加信号以识别是用哪一种发送方法输出的信号的步骤。
46.根据权利要求41~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每n单元(n为1以上的自然数)添加纠错信号后进行发送。
47.根据权利要求41~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的每1个添加信息信号输入的时刻信息。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从预定基准起到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和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构成。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数目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和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构成。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从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5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所述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所述规定单元用的识别码的情况下,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从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
52.根据权利要求41~5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冗余信号的第2区域,所述规定单元在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该方法所取结构能够根据所述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将所述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
53.根据权利要求41~5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奇偶校验信号的第2区域,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输入的信息信号的信息量超过能够构成所述规定单元的第1区域的恒定信息量时,该方法所取结构能在所述第2区域配置所述实质性信息信号的至少一部分。
54.根据权利要求41~5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发送的信号是通过有线传输线路发送的。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
56.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有线传输线路的同轴电缆的长度是所传输的信息信号的衰减量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的一半的频率上不超过20dB~30dB的长度时,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57.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30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传输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27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58.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25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传输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36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59.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并且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60.根据权利要求54~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码由Reed Solomon码和所述信息信号的每一字节上添加的奇偶校验位构成。
61.根据权利要求54~6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M个字节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进行收发的传输系统中,将恒定信息单元作为N个字节(M>N,M、N为自然数)进行发送。
62.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单元的压缩过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以及对每一单元将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
63.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单元的压缩过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根据多路复用的规则分配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的分配手段,以及对每一单元将所述分配手段的输出信号中进行过信息量压缩的信息信号加以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
64.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单元的压缩过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根据多路复用的规则分配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的分配手段、对每一单元将所述分配手段的输出信号中进行过信息量压缩的信息信号加以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以及将所述分配手段的输出信号中信息量未经压缩的信息信号加以输出的非去压缩部。
65.根据权利要求62~6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对恒定信息单元辨认表示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所包含的时间的信息,并根据所述时刻信息使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延迟的时刻信息再现手段。
66.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单元的压缩过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对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添加纠错信号的每一单元根据纠错信号进行信号的纠错的ECC译码器,以及将所述ECC译码器的输出信号中进行过压缩的信息信号每一单元加以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
67.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单元的压缩过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对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添加纠错信号的每一单元根据纠错信号进行信号的纠错的ECC译码器、根据多路复用的规则分配所述ECC译码器的输出信号的分配手段,以及将所述分配手段的输出信号中进行过信息量压缩的信息信号每一单元加以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
68.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和多个单元的压缩过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去除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去除手段、对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添加纠错信号的每一单元根据纠错信号进行信号的纠错的ECC译码器,根据多路复用的规则分配所述ECC译码器的输出信号的分配手段、将所述分配手段的输出信号中进行过信息量压缩的信息信号每一单元加以去压缩的去压缩手段,以及将所述分配手段的输出信号中信息量未经压缩的信息信号加以输出的非去压缩部。
69.根据权利要求66~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辨认表示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所包含的时间的信息,并根据所述时刻信息使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延迟的时刻信息再现手段。
70.根据权利要求66~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辨认表示所述ECC译码器的输出信号中所包含的时间的信息,并根据所述时刻信息将所述ECC译码器的输出信号每一恒定信息单元延迟的时刻信息再现手段。
71.根据权利要求62~7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冗余信号的第2区域,同时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具有X-Y变换手段,该变换手段能够将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的实质性信息信号重新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
72.根据权利要求62~7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奇偶校验信号的第2区域,同时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具有X-Y变换手段,该变换手段能够将所述同步信号去除手段的输出信号中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的实质性信息信号重新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
73.根据权利要求65、69~7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规定单元,并且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从预定基准起到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以及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所述时刻信息再现手段由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从预定基准起到规定单元为止的时间对应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延迟手段,以及使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构成。
74.根据权利要求65、69~7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并且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数目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以及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所述时刻信息再现手段由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规定单元数目对应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延迟手段,以及使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构成。
75.根据权利要求65、69~7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并且由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所述时刻信息再现手段由将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构成。
76.根据权利要求65、69~7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所述规定单元具有识别各所述规定单元用的识别码,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从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所述时刻信息再现手段由将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延迟手段构成。
77.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1个同步信号和内含多个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的集合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的接收装置。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被压缩过的信号。
79.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的信息信号有多种。
80.根据权利要求77~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由信息量被压缩过的恒定信息单元的压缩信息信号和信息量未经压缩的恒定信息单元的非压缩信息信号构成。
81.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77~8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以及将1个同步信号和1个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量未经压缩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的第2接收装置,而且结构上做成识别在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是包含1单元的信息信号还是包含多个单元的信息信号,并根据该识别结果选择接收装置。
82.根据权利要求77~8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上做成根据所述纠错信号,对规定单元的信息信号在添加纠错信号的每一个单元进行纠错。
83.根据权利要求77~8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取结构根据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使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延迟并输出。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并且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从预定基准起到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以及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该装置所取结构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从所述预定基准起到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为止的时间对应的时间,而且使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
85.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并且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数目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以及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该装置所取结构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规定单元的数目对应的时间,而且使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
86.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并且由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该装置所取结构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87.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所述规定单元具有用于识别各所述规定单元的识别码,并且由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该装置所取结构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88.根据权利要求78~8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冗余信号的第2区域,同时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该装置所取结构能够将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的实质性信息信号重新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
89.根据权利要求77~8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奇偶校验信号的第2区域,同时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该装置所取结构能够将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的实质性信息信号重新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
90.根据权利要求62~8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被发送的信号是通过有线传输线路传输的。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
92.根据权利要求90或9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的长度是信号的衰减量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的一半的频率上不超过20dB~30dB的长度,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93.根据权利要求90或9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30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同轴电缆接收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27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94.根据权利要求90或9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25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同轴电缆接收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36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95.根据权利要求90或9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并且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96.根据权利要求90~9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码由Reed Solomon码和所述信息信号的每一字节上添加的奇偶校验位构成。
97.根据权利要求62~9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M个字节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进行收发的传输系统中,将恒定信息单元作为N个字节(M>N,M、N为自然数)进行接收。
98.一种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个同步信号和内含多个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的集合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是压缩过的信号。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有多种。
101.根据权利要求98~10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信息信号由信息量被压缩过的恒定信息单元的压缩信息信号和信息量未经压缩的恒定信息单元的非压缩信息信号构成。
102.根据权利要求98~10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将1个同步信号和1个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量未经压缩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接收的第2接收步骤,而且结构上做成添加识别1个集合信息单元中是包含1个单元的信息信号还是包含多个单元的信息信号,并根据该识别结果选择所述接收方法。
103.根据权利要求98~10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纠错码,对规定单元的信息信号在添加纠错信号的每1单元进行信号的纠错。
104.根据权利要求98~10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取结构根据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上添加的时刻信息使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延迟并输出。
105.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并且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从预定基准起到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以及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一定的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从预定基准起到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对应的时间,而且使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
106.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并且所述时刻信息由表示输入的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数目的规定单元时刻信息,以及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规定单元时刻信息所表示的规定单元的数目对应的时间,而且使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所表示的时间。
107.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恒定时间长度的规定单元,并且由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108.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多个所述信息信号的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同时所述规定单元具有用于识别各所述规定单元的识别码,并且由表示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的固定位置起到添加所述时刻信息的位置为止的时间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构成时,根据对每一该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添加的时刻信息,对每一恒定信息单元的信息信号将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延迟与所述信息信号的规定单元内时刻信息对应的时间。
109.根据权利要求98~10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在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冗余信号的第2区域,同时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该方法所取结构能够将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的实质性信息信号再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
110.根据权利要求98~10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定信息单元是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并汇集1个以上所述恒定信息单元形成规定单元的情况下,而且所述规定单元具有N行(N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实质性信息信号的第1区域以及M行(M为1以上的自然数)配置奇偶校验信号的第2区域,同时所述规定单元能够以恒定信息量以下的信息信号构成时,该方法所取结构能够将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的实质性信息信号再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
111.根据权利要求98~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接收的信号是通过有线传输线路传输的。
112.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
113.根据权利要求111或11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的长度是信号的衰减量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的一半的频率上不超过20dB~30dB的长度,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14.根据权利要求111或11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30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同轴电缆接收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27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15.根据权利要求111或11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是25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同轴电缆接收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360MHz,并且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16.根据权利要求111或11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17.根据权利要求111~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码由Reed Solomon码和所述信息信号的每一字节上添加的奇偶校验位构成,而且所取结构在用所述奇偶校验位检测出所述信息信号中的差错处所之后,用所述ReedSolomon码对所述信息信号中的差错进行纠正。
118.根据权利要求98~1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M个字节的信息信号作为1个集合信息单元进行收发的传输系统中,将N个字节(M>N,M、N为自然数)作为恒定信息单元进行接收。
119.一种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传输线路在根据权利要求1~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与根据权利要求62~9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之间传输信号。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传输线路是同轴电缆。
121.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长度是信号的衰减量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的一半的频率上不超过20dB~30dB的长度,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22.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是30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同轴电缆接收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27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23.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是25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同轴电缆接收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36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24.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25.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用权利要求41~6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方法和权利要求98~1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利用传输线路将信号从发送侧传输到接收侧。
126.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线路是同轴电缆。
127.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长度是信号的衰减量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的一半的频率上不超过20dB~30dB的长度,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28.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是30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同轴电缆接收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27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29.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是250米以下的5C2V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同轴电缆接收的信息信号的载波频率是360MHz,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130.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的传输方法是SMPTE259M或SMPTE292M标准规定的方法,所述纠错码是4字节的Reed Solomon码。
CN97199413A 1996-09-05 1997-09-05 发送与接收的装置与方法以及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Pending CN12365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485896 1996-09-05
JP234858/96 1996-09-05
JP4560397 1997-02-28
JP45603/97 1997-02-28
JP189400/97 1997-07-15
JP18940097A JPH10303877A (ja) 1996-09-05 1997-07-15 送信装置と受信装置とこれらを用いた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送信方法と受信方法とこれらを用いた伝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6515A true CN1236515A (zh) 1999-11-24

Family

ID=27292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9413A Pending CN1236515A (zh) 1996-09-05 1997-09-05 发送与接收的装置与方法以及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1261164A1 (zh)
JP (1) JPH10303877A (zh)
KR (1) KR100326125B1 (zh)
CN (1) CN1236515A (zh)
WO (1) WO199801055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3301C (zh) * 2005-05-31 2009-11-25 国家半导体公司 视频同步信号去除电路
CN101882095A (zh) * 2009-05-08 2010-11-10 索尼公司 信号处理装置和纠错方法
CN109654671A (zh) * 2018-12-29 2019-04-19 北京合创三众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数据传输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12135168A (zh) * 2014-11-20 2020-12-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39876A3 (en) 1997-06-19 2011-01-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system, multiplexer and demultiplexer used therefor, and error correcting encoder and decoder
JP2005150808A (ja) * 2003-11-11 2005-06-09 Ntt Data Corp 監視映像記録システム
FR2895193A1 (fr) * 2005-12-16 2007-06-22 Nextamp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stimation de la qualite d'un ensemble de donnees numeriques
JP4803752B2 (ja) * 2007-10-01 2011-10-26 日本放送協会 誤り訂正符号化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誤り訂正復号化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4003492A (ja) * 2012-06-19 2014-01-09 Nippon Hoso Kyokai <Nhk>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1896B2 (ja) * 1991-08-09 2001-03-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ビデオ信号の記録装置
US5289277A (en) * 1992-11-05 1994-02-22 Zenith Electronics Corp.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signal format converter
JPH06343065A (ja) * 1993-02-26 1994-12-13 Sony Corp デコーディングシステム、デマルチプレクス方法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JP2734335B2 (ja) * 1993-05-12 1998-03-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方法
JP2954475B2 (ja) * 1994-02-18 1999-09-27 リーダー電子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伝送システムを評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5923384A (en) * 1994-08-12 1999-07-13 Sony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apable of routing and transmitting digital data of different types
US5629736A (en) * 1994-11-01 1997-05-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ded domain picture composition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5477368A (en) * 1994-12-29 1995-12-19 At&T Corp. High power lightwave transmitter using highly saturated amplifier for residual AM suppression
JP3644995B2 (ja) * 1995-01-25 2005-05-11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符号化伝送方式におけるタイムスタンプ値演算方法
US5751694A (en) * 1995-05-22 1998-05-12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temporally related data stream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3301C (zh) * 2005-05-31 2009-11-25 国家半导体公司 视频同步信号去除电路
CN101882095A (zh) * 2009-05-08 2010-11-10 索尼公司 信号处理装置和纠错方法
CN101882095B (zh) * 2009-05-08 2013-03-13 索尼公司 信号处理装置和纠错方法
CN112135168A (zh) * 2014-11-20 2020-12-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CN109654671A (zh) * 2018-12-29 2019-04-19 北京合创三众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数据传输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39513A1 (en) 1999-09-01
KR100326125B1 (ko) 2002-02-27
KR20000068487A (ko) 2000-11-25
EP1261164A1 (en) 2002-11-27
EP0939513A4 (en) 1999-11-24
WO1998010557A1 (en) 1998-03-12
JPH10303877A (ja) 199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24C (zh) 短信元复用atm传送系统及传送方法
CN1141842C (zh) 图象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及图象数据再生装置
CN1164058C (zh) 分组传输装置
CN1751516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映象数据的强势系统
CN1271815C (zh) 编码装置和译码装置
CN1638321A (zh) 发送设备和方法、接收设备和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CN1170285A (zh) 多路传输方法和系统及其中采用的声音跳动吸收方法
CN1227031A (zh) 发送和接收动态图像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926872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数据结构
CN1202072A (zh) 数字广播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重放装置
CN101040522A (zh) 使用1/4速率编码的健壮数据的数字电视传送和接收设备、以及方法
CN1663282A (zh) 运动画面数据的代码转换/发送方法和装置和运动画面数据的代码转换/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296686A (zh) 发送接收装置
CN1148919A (zh) 可变速率传输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650561A (zh) 音频数据编码转换发送方法以及编码转换接收方法、设备、系统和程序
CN1612510A (zh) 广播接收装置
CN1178508C (zh) 数据收发系统及其方法
CN1525708A (zh) 无线局域网设备
CN1914922A (zh) 内容的编码、分发及接收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程序
CN1291053A (zh) 记录装置及编码装置
CN1322072A (zh) 信息传输和终端、数字广播、输出时间计算的设备及方法
CN1578446A (zh) 信号记录装置和方法,信号再生装置和方法
CN1236515A (zh) 发送与接收的装置与方法以及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CN1258271C (zh) 数字广播接收设备
CN1748421A (zh) 图像数据发布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以及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