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2541C - 多向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向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02541C CN1202541C CNB011093692A CN01109369A CN1202541C CN 1202541 C CN1202541 C CN 1202541C CN B011093692 A CNB011093692 A CN B011093692A CN 01109369 A CN01109369 A CN 01109369A CN 1202541 C CN1202541 C CN 120254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ush
- input device
- button switch
- rot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4—Operating parts, e.g. turn knob
- H01H2019/146—Roller type actu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8—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的,可通过一个操作部件对多个电子部件进行操作,适合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装置。由于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通过一个操作部件18,对1个旋转型电动部件(D1)和两个第1,第2按钮开关(S1,S2)进行操作,故可提供下述旋转型电动部件,其与过去相比较,可对多个电子部件进行操作,适合用于要求多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鼠标等的计算机终端装置,便携电话机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多向输入装置。
下面根据图18,对过去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结构进行描述,旋转型电动部件50由旋转型编码器形成,并且在由构成该旋转型电子部件50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件形成的绝缘基座51中,在中心部,具有设置于圆形的孔51a的基板部51b,多个接触片52埋设于该基板部51b中。
另外,旋转型电动部件50的盖53设置有具有圆形的孔53a的筒状部53b,该盖53按照覆盖绝缘基座51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绝缘基座51上。
此外,旋转型电动部件50中的由合成树脂的成型件形成的旋转体54包括圆板部54a,相对圆板部54a的两侧突出的轴部54b,54c,设置于中心部的六边形的非圆形通孔54d,在圆板部54a的面上,形成编码图案55。
还有,在这样的旋转体54中,将轴部54b嵌合于绝缘基座51中的孔51a中,并且将轴部54c嵌合于筒状部53b中的孔53a中,此外通过绝缘基座51和盖53,沿轴线方向夹持旋转体54,该旋转体54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
即,旋转体54通过绝缘基座51与盖53,按照不相对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式保持。
再有,在安装旋转体54时,如果设置于旋转体54上的编码图案55与接触片52接触,另外,将旋转体54旋转,则在于接触片52上滑动的同时,编码图案55也旋转,产生脉冲信号,通过这样的结构,形成旋转型电动部件50,并且这样的旋转型电动部件50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P2上。
另外,过去的多向输入装置包括按钮开关56,该按钮开关56包括框架56a和按钮56b,该框架56a接纳接点部(图中未示出),其由合成树脂的成型件形成,该按钮56b以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该框架56a上,该按钮开关56在与旋转型电动部件50,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P2上。
操作部件57包括较大直径的操作部57a;轴体57b,57c,该轴体的直径小于该操作部57a,该轴体从操作部57a的两侧突出;正六边形球体部57d,其设置于轴体57b的一端。
此外,该操作部件57通过下述方式安装,该方式为:将轴体57b一侧的正六边形球体部57d从绝缘基座51一侧,嵌入旋转体54的通孔54a中,通过框架56a,保持轴体57c,另外,在轴体57c与框架56a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58,从而操作部件57位于水平线Z2上。
由此,操作部件57可进行旋转动作,以及以正六边形球体部57d中的与旋转体54的接触部为支点的倾倒动作。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过去的多向输入装置中,如果旋转操作部件57中的操作部57a,则通过轴体57b的正六边形球体部57d,使旋转体54旋转,在于接触片52上滑动的同时,编码图案55旋转,产生脉冲信号。
此外,如果沿与轴线方向(即,水平线Z2)相垂直的方向按压操作部件57,则以正六边形球体部57d中的与旋转体54的接触部为支点,轴体57c抵抗螺旋弹簧58而移动,操作部件57在倾斜线Y2所示的位置,进行倾倒动作,通过轴体57c,按压按钮56b,对按钮开关56进行操作。
还有,如果解除操作部件57的按压,通过螺旋弹簧58,操作部件57返回到原始的水平线Z2上的位置,并且按钮开关56也返回到原始状态。
按照上述方式,对过去的多向输入装置进行操作,但是,在将过去的多向输入装置用于比如,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场合,其这样使用,通过旋转型电动部件51,进行上下,或左右的螺旋的操作,另外通过按钮开关56,进行确定操作。
再有,过去的多向输入装置在操作部件57的倾倒动作时,相对旋转体54,正六边形球体部57d进行圆运动,为了使该圆运动顺利进行,正六边形球体部57d与通孔54d之间松动地嵌合,于是,在旋转操作部件57时,在正六边形球体部57d与旋转体54之间,沿旋转方向产生松动,操作部件57的旋转无法直接传递给旋转体54。
另外,通过对操作部件57反复进行倾倒动作,在正六边形球体部57d与旋转体54之间,产生磨耗,由此,沿旋转方向的松动较大,操作部件57的旋转便更加不能直接传递给旋转体54。
由于过去的多向输入装置通过操作部件57,对1个旋转型电动部件51,1个按钮开关56进行操作,故具有下述问题,即通过一个操作部件57对电子部件的操作很少,不适合于要求多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输入装置,其为小型,可通过一个操作部件对多个电动部件进行操作,适合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1解决方案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该装置包括具有旋转体的旋转型电动部件,以及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包括与旋转体结合的轴体,在该轴体的轴线方向的外周部,设置有直径大于上述轴体的操作部,通过该操作部件的旋转,对上述旋转型电动部件进行操作,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轴体通过花键连接于开设在上述旋转体中的非圆形的孔中,上述操作部件沿轴线方向可滑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还具有与上述轴线方向平行设置且以互相间隔开方式相对的第1和第2按钮开关;驱动体,该驱动体的一端部位于上述第1和第2按钮开关之间,另一端部分岔形成一对臂部,该一对臂部相对上述操作部与操作侧下方的两侧面接触,该驱动体与上述操作部件沿上述轴线方向的滑动连动进行移动,操作上述第1,第2按钮开关。
作为第2解决方案,其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将上述驱动体的一端部支承,以该一端部为支点,另一端部呈圆弧状旋转。
作为第3解决方案,其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上述操作部件中的轴体的一端部通过花键与上述旋转体连接,设置与上述轴体的另一端部面对的第3按钮开关,在沿上述轴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按压上述操作部件时,上述操作部件进行倾倒动作,通过上述轴体,对上述第3按钮开关。
由于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通过一个操作部件18,对1个旋转型电动部件D1,与两个第1,第2按钮开关S1,S2进行操作,故可提供下述的多向输入装置,与过去相比较,该装置可进行多个电子部件操作,适合用于要求多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由于可通过操作部件18沿轴线方向G2的滑动动作,借助驱动体20,对沿轴线方向G2并排设置的两个第1,第2按钮开关S1,S2进行操作,从而可提供操作简单,小型的装置。
由于驱动体20包括分支的一对臂部20c,20d,该对臂部20c,20d相对操作部18a,与操作侧下方的两侧面18b接触,故驱动体20不会对操作部18a的操作造成不利影响,可提供操作性良好,薄型的装置。
由于两个第1,第2按钮开关S1,S2按照间隔开的方式相对地设置,在两个第1和第2按钮开关S1,S2之间,设置有驱动体20,故可获得空间因素良好,更薄的,小型的装置。
由于将驱动体20的一端支承,以该一端为支点,另一端呈圆弧状旋转,故可提供驱动体20的活动范围很小,小型的装置。
由于操作部件18中的轴体18c的一端部通过花键与旋转体8连接,设置面对轴体18d的另一端部的第3按钮开关S3,在沿与轴线方向G2相垂直的方向,按压操作部件18时,操作部件18进行倾倒动作,通过轴体18d操作第3按钮开关S3,故可对更多的电子部件进行操作,可提供适合用于要求多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由于操作部件18进行倾倒动作,通过轴体18d,对第3按钮开关S3进行操作,故可提供其操作简单,并且小型的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局部剖面的平面图;
图2为沿图1中的2-2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局部剖面的正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动作的主要部分剖面的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编码器主体部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编码器主体部的内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编码器主体部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编码器主体部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编码器主体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编码器主体部的主要部分剖面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编码器主体部分的主要部分剖面的正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将编码器主体部的绝缘基座与旋转体组合的透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编码器主体部的旋转体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旋转型电动部件的透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旋转型电动部件的侧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旋转型电动部件的剖视图;
图18为过去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局部剖面正视图。
首先对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所采用的旋转型电动部件D1的结构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型电动部件D1由旋转型编码器形成,当特别是根据图6~17,对其结构进行描述时,由绝缘材料的成型件形成的绝缘基座1由矩形状的主基座部2;相对该主基座部2,形成直角,呈直立方式设置的侧壁部3;一对副基座部5构成,该对副基座部5从该主基座部2的两侧,通过厚度较小部4连接。
另外,在主基座部2中,包括有设置于其两侧的端面上的凹部2a,设置于正面的端面的中间部的圆柱状的凸部2b;具有设置于底面的锥状部的一对钩搭部2c。
此外,侧壁部3相对主基座部2的顶面的角部,呈直立方式设置,在该侧壁部3上,具有圆形的孔3b,该孔3b具有设置于中心部的凸缘部3a;一对退出孔3c,其按照从该孔3b的两侧延伸至主基座部2的方式设置;一对顶壁部3d,其沿与顶部成垂直的方向延伸;槽部3e,其设置于一对的顶壁部3d之间;钩搭部3f,其设置于上述一对顶壁部3d的顶面上,形成高差;突起3g。
此外,一对副基座部5具有其前端保持圆弧体,设置于端面的凸部5a。
还有,在上述绝缘基座1中,从图10所示的状态,将厚度较小部4弯曲,将副基座部5中的凸部5a压入主基座部2中的凹部2a,由此,如图13所示,便形成矩形的绝缘基座1。
由金属板形成的多个接触片6包括接触部6a,以及端子部6b,该多个接触片6分别按照埋设的方式安装于副基座部5上,该接触部6a从绝缘基座1的顶面,朝向上方突出,该端子部6b从绝缘基座1的底面,朝向下方突出,前端部的平直面在基本位于与绝缘基座1的一端,即侧壁部3的相同的位置,按照平行状态定位的方式弯曲。
由金属形成共用接触片7包括一对接触部7a,以及端子部7b,该共用接触片7以埋设方式安装于靠近侧壁部3一侧的主基座部2的位置,该接触部7a从绝缘基座1的顶面朝向上方突出,位于侧壁部3的退出孔3c处,并且端子部7b从绝缘基座1的底面,朝向下方突出。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接触片6的一部分跨过主基座部2与副基座部5而埋设,在该接触片6的一部分上,形成将上述的主基座部2与副基座部5连接的厚度较小部4。
另外,对于该厚度较小部4,也可将不同于接触片6的板状的金属部件埋设于绝缘基座1中,通过金属部件形成厚度较小部4,另外,将主基座部2与副基座部5连接的厚度较小部4也可由构成绝缘基座1的绝缘材料形成的厚度较小部4形成。
由绝缘材料的成型件形成的圆筒状的旋转体8包括设置于一端侧的轴部8a;保持部8b,其与该轴部8a连接,其直径大于轴部8a;产生棘爪用凹凸部8d,其设置于与作为保持部8b的一侧的旋转轴方向相垂直的端面8c上;端面8e,其设置于轴部8a与保持部8b之间,与作为保持部8b的另一侧的旋转轴方向相垂;设置于中心部的六边形的非圆形孔8f。
特别是如图14所示,由金属板形成的编码部件9包括环状的板状部9a,其形成编码图案,多个舌片9b,其相对板状部9a的内周面弯曲,形成编码图案。
此外,该编码部件9按照埋设或压入的方式安装于旋转体8上,形成编码图案的环状的板状部9a位于端面8e上,形成编码图案的舌片9b处于在保持部8b的外圆周面露出的状态,该舌片9b朝向旋转体8的轴线方向G1(参照图8)延伸。
还有,通过将旋转体8中的轴部8a插入侧壁部3中的孔3b内,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旋转体8与编码部件9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
此时,如图17所示,轴部8a保持较小的间隙K1,松阔地嵌合于孔3b中,旋转体8可进行相对绝缘基座1的倾倒动作。
再有,在旋转体8安装于绝缘基座1上时,共用接触片7中的一对接触部7a处于与端面8e相对的状态,处于与作为编码部件9的共用图案的板状部9a接触的状态。
另外,在旋转体8安装于绝缘基座1上时,多个接触片6分别夹持旋转体8的圆周面,设置于相反侧的位置,从而与作为编码部件9中的编码图案的舌片9b实现离合,另外,一对接触部6a以保持相位差的方式,与编码图案接触。
此时,如图11所示,接触片6处于沿与轴线方向G1相垂直的方向设置的状态,从而在编码图案上实现滑动接触。
由金属板形成的接合部件10包括矩形的板状的基部10a;接合部10b,其在该基部10a的中间部,呈C字形切口弯曲,在前端部,具有凸部10b;圆形的孔10c,其设置于基部10a的底部;一对侧板10d,其相对基部10a的两侧部弯曲;切起部10e,其设置于该侧板10d上;T型的顶边板10g,其在前端部,具有嵌合部10f;C字形的顶边部10j,其相对基部10a的底边弯曲,在中间部,具有矩形的孔10h。
还有,该嵌合部件10按照嵌合部10b与设置有凹凸部8d的旋转体8的端面8c相对的方式,与绝缘基座1对齐,将凸部2b插入孔10c中。
此后,将顶边板10g位于顶壁部3d上,将该板10g压入,将嵌合部10f钩搭于钩搭部3f上,将顶边板10g设置于槽部3e中,将顶边部10g安装于侧壁部3上。
再有,在安装上述顶边板10g的同时,将底边板10j位于主基座部2的底面上,将该板10j压入,使钩搭部2c位于孔10h中,将底边板10j钩搭于钩搭部2c上,将底边板10j安装于主基座部2上。
按照上述方式,嵌合部件10处于安装于旋转体8的上下位置上的状态,侧板10d处于设置于旋转体8的左右位置的状态。
另外,在安装嵌合部件10时,嵌合部10b中的凸部在可与设置于旋转体8中的端面8c的凹凸部8d嵌合脱开的状态,与凹凸部8d嵌合,从而构成棘爪机构。
此外,嵌合部件8,接触片6,以及共用接触片7以绝缘基座1作为基准面,处于沿旋转体8方向延伸的状态。
还有,通过这样的方案,形成编码器主体部E1。
再有,如图15~17所示,安装板12由可锡焊的金属板形成,其包括平板部12c,该平板部12c包括具有设置于中间部的圆形的较大的孔12a的筒状部12h和设置于底部的较小的孔12b;一对臂部12d,其从该平板部12c的两侧部,相对地弯曲;矩形的孔12e,其设置于该臂部12d的中间部;安装部12f,其从臂部12d的侧端部弯曲;凸部12g,其设置于平板部12c中的安装部12f一侧。
另外,如图15~17所示,使这样的安装板12位于编码器主体部E1中的嵌合部件10一侧,首先,在将筒状部12h位于旋转体8内部的状态,将绝缘基座1中的凸部2b插入较小孔12b中。
此后,在嵌合部件10的侧板10d上,压入臂部12d,使切起部10e位于孔12e中,将臂部12d钩搭于切起部10e上,由此,安装板12止动于嵌合部件10上,将安装板12安装于嵌合部件10上。
此外,在安装安装板12时,平板部12c处于与接合部件10中的板状的基部10a的外侧重合的状态,臂部12d在相对旋转体8的左右的横向位置,安装于接合部件10中的侧板10d上,另外,相对沿旋转体8的轴线方向G1延伸的臂部12d的侧端部弯曲的安装部12f的底面,位于与相对绝缘基座1的底面延伸的接触片6与共用接触片7的L字形的端子部6b,7b基本上相同的位置。
还有,在安装安装板12时,如图17所示,在筒状部12h与旋转体8之间,具有间隙K2,该间隙K2大于间隙K1。
再有,旋转体8通过接合部件10,与侧壁部3接触。
按照上述方式,形成作为旋转型电动部件D1的旋转型编码器,在这里是通过旋转型编码器给出的,但是,显然,还可适合采用其它的旋转型电动部件。
另外,如图16所示,在安装有安装板12的旋转型电动部件D1中,使主基座部2与副基座部5的底面侧,与印刷电路基板P1相对,将凸部12g插入印刷电路基板P1中的孔13中,从而旋转型电动部件D1实现定位,接触片6,共用接触片7的端子部6b,7b,以及安装板12中的安装板12f处于位于形成于印刷电路基板P1的顶面上的布线图案(图中未示出)上的状态。
此外,按照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接触片6,共用接触片7,以及安装板12按照通过焊糊平面地设置于布线图案上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P1上,由此,旋转型电动部件D1按照与旋转体8的轴线方向G1保持平行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P1上。
下面对作为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旋转型电动部件D1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操作进行描述,首先,穿过安装板12中的孔12a,将后面将要描述的操作部件18嵌合于旋转体8中的孔8f中,实现接合,之后,如果旋转操作部件18,则旋转体8与编码部件9以轴部8a作为支承部而旋转。
还有,旋转体8中的凹凸部8d进行与嵌合部10b嵌合脱开动作,进行棘爪动作,舌片9b与接触片6实现接触离开,并且共用接触片7在平时与板状部9a接触,从而在接触片6与共用接触片7之间,产生2相的脉冲信号。
再有,在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中,如图1~5所示,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旋转型电动部件D1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P1上。
另外,如图1~5所示,第1,第2,第3按钮开关S1,S2,S3分别由框架16,以及按钮17构成,该框架16接纳有接点部(图中未示出),该按钮17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框架16上,在平时朝向上方偏置。
此外,该按钮开关S1,S2沿基板P1的面的方向,与轴线方向G1相垂直,并且与轴线方向G1平行地相对并排设置,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P1上,此外,按钮开关S3按照与旋转型电动部件D1保持规定间距的方式,在轴线方向G1的延长线上,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P1上。
由合成树脂的成型件等形成的操作部件18包括直径较大的鼓状的操作部18a;圆柱状的轴体18c,18d,其从操作部18a的两个侧面18b的中心部,朝向操作部件18的轴线方向G2突出,其直径小于操作部18a;六边形的非圆柱状的非圆形部18e,其设置于该轴体18c的端部上。
还有,在该操作部件18中,从安装板12一侧,轴体18c以筒状部12h作为导向部,插入孔12a中,将非圆形部18e与旋转体8中的非圆形的孔8f嵌合。
此时,非圆形部18e与孔8f按照相互紧靠的方式嵌合,处于沿旋转方向,没有松动的状态。
再有,在将轴体18c插入孔8f中时,另一轴体18d处于与第3按钮开关S3中的按钮17接触的状态。
另外,此时,如图1,2所示,旋转体8的轴线方向G1与操作部件18的轴线方向G2处于保持一致的状态。
如图1~5所示,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外壳19包括具有孔19a的顶壁19b;侧壁19c,其从顶壁19b的周围,朝向下方延伸;凹部状的保持部19d,其设置于侧壁19c上。
此外,该外壳19按照覆盖旋转型电动部件D1与第1,第2,第3按钮开关S1,S2,S3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P1上,在安装外壳19时,操作部18a的一部分从孔19a,朝向外方突出。
还有,操作部件18可进行旋转动作,沿轴线方向G2的滑动操作,以及沿与轴线方向G2相垂直的方向按压而造成的倾倒动作。
由合成树脂的成型件等形成的驱动体20包括基部20a;圆弧状的支承部20b,其设置于基部20a的一端;一对臂部20c,20d,其从基部20a的另一端,呈两股状分开。
再有,该驱动体20设置于印刷电路基板P1上,支承部20b通过外壳19中的保持部19d保持,按照通过一对臂部20c,20d夹持操作部18a的方式设置,臂部20c,20d可分别与操作部18a中的两侧面18b接触。
另外,一对臂部20c,20d可与位于操作部18a的操作侧(相对孔19a突出的部分)的下方的侧面18b接触,在该驱动体20中,以支承部20b为支点,另一端部的臂部20c,20d呈圆弧状旋转。
下面对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动作进行描述,首先,通过手指,旋转相对孔19a突出的操作部18a。
于是,轴体18c,18d旋转,由此,通过非圆形部18e,编码部件9与旋转体8一起旋转,接触片6与作为编码图案的舌片9b滑动接触,发生脉冲信号。
还有,在接合部件10与凹凸部8d中的凹部嵌合时,该脉冲信号按照为OFF的方式设定。
接着,如果沿与轴线方向G2相垂直的方向,按压操作部件18中的操作部18a,如图2,图4所示,操作部件18以旋转型电动部件D1为支点,按照轴体18d一侧倾斜规定角度A1的方式,进行倾倒动作,由此,第3按钮开关S3中的按钮17朝向下方移动,对第3按钮开关S3进行操作(从接点ON到OFF,或从接点OFF到ON)。
即,如图4所示,在操作部件18的倾倒动作中,通过操作部件18的按压,首先,旋转体8中的轴部8a的下方与形成绝缘基座1中的孔3b的侧面接触,另外,如果进一步连续按压,以接触部T1为支点,旋转体8开始倾倒,同时,编码部件9中的板状部9a中的最外周部与绝缘基座1接触,以由该编码部件9中的接触部T2与轴部8a中的接触部T1形成的两个点为支点,旋转体8倾倒,随着该旋转体8的倾倒动作,操作部件18与旋转体8一起,进行倾倒动作。
其结果是,如图4所示,旋转体8按照与操作部件18相同的规定角度A2倾斜,旋转体8中的安装板12一侧的部分相对旋转体8中的绝缘基座1一侧的部分,移动较大量,但是通过较大的间隙K2,允许旋转体8的倾倒动作。
此外,由于在旋转体8倾倒时,沿轴线方向G1延伸的编码图案(舌片9b),与沿和其相垂直的方向设置的接触片6接触,故仅仅使编码图案与接触片6的接触位置朝向下方移动,便确实保持两者的接触状态。
还有,由于接触片6与舌片9b相接触的位置按照接近旋转体8的倾倒中心的方式设置,故接触有接触片6的部分的舌片9b的位移很小,由此,难于产生不需要的脉冲信号。
然后,当解除操作部件18的按压时,轴体18d通过第3按钮开关S3中的发生偏置的按钮17,恢复到原始状态,操作部件18与旋转体8恢复到原始的水平状态,第3按钮开关S3也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进行接点的切换。
再有,在该操作部件18进行倾倒动作时,轴体18d由设置于外壳19上的纵向槽(图中未示出)导向,从而正确地进行朝向下方的移动。
之后,当从中立状态,沿轴线方向G2,即如图5所示,沿箭头X1方向,使操作部件18滑动时,通过操作部18a的侧面18b,拉动其中一个臂部20c,以支承部20b为支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体20。
于是,在基部20a,对第1按钮开关S1操作(从接点ON到OFF,或从接点OFF到ON)。
另外,当解除操作部件18的移动时,通过第1按钮开关S1中的偏置按钮17,将基部20a压回,通过臂部20c,操作部18也返回到中立状态,并且第1按钮开关S1也恢复到原始状态。
此外,如果从中立状态,沿轴线方向G2,即沿箭头X2方向,使操作部件18滑动时,通过操作部18a的侧面18b,拉动其中一个臂部20d,以支承部20b为支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体20。
于是,在基部20a,对第2按钮开关S2操作(从接点ON到OFF,或从接点OFF到ON)。
还有,当解除操作部件18的移动时,通过第2按钮开关S2中的偏置按钮17,将基部20a压回,通过臂部20d,操作部18也返回到中立状态,并且第2按钮开关S2也恢复到原始状态。
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动作。
再有,在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用于比如,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场合,该装置可这样使用,通过旋转型电动部件D1,进行上下的滚动的操作,另外,通过第1与第2按钮开关S1,S2,进行左右的滚动的操作,此外,通过第3按钮开关S3,进行确定操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旋转体8的倾倒动作是通过以绝缘基座1为支承部件,进行倾倒动作的实例进行描述的,但是,也可将安装板12,或其它的部件用于支承部件。在上述实施例中,操作部18a与圆柱状的轴体18c,18d成一体形成,但是也可通过一根非圆形的轴形成轴体18c,18d,通过花键将操作部18a连接于其上。
Claims (3)
1.一种多向输入装置,其包括具有旋转体的旋转型电动部件以及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包括与旋转体结合的轴体,在该轴体的轴线方向的外周部,设置有直径大于上述轴体的操作部,通过该操作部件的旋转,对上述旋转型电动部件进行操作,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轴体通过花键连接于开设在上述旋转体中的非圆形的孔中,上述操作部件沿轴线方向可滑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还具有与上述轴线方向平行设置且以互相间隔开方式相对的第1和第2按钮开关;驱动体,该驱动体的一端部位于上述第1和第2按钮开关之间,另一端部分岔形成一对臂部,该一对臂部相对上述操作部与操作侧下方的两侧面接触,该驱动体与上述操作部件沿上述轴线方向的滑动连动进行移动,操作上述第1,第2按钮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驱动体的一端部支承,以该一端部为支点,另一端部呈圆弧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件中的轴体的一端部通过花键与上述旋转体连接,设置与上述轴体的另一端部面对的第3按钮开关,在沿上述轴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按压上述操作部件时,上述操作部件进行倾倒动作,通过上述轴体,对上述第3按钮开关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072474A JP3869996B2 (ja) | 2000-03-10 | 2000-03-10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JP072474/2000 | 2000-03-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13621A CN1313621A (zh) | 2001-09-19 |
CN1202541C true CN1202541C (zh) | 2005-05-18 |
Family
ID=18590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0936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2541C (zh) | 2000-03-10 | 2001-03-05 | 多向输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441325B2 (zh) |
EP (1) | EP1139273B1 (zh) |
JP (1) | JP3869996B2 (zh) |
KR (1) | KR100403431B1 (zh) |
CN (1) | CN1202541C (zh) |
DE (1) | DE60125629T2 (zh) |
TW (1) | TW4751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55991A (ja) * | 2000-03-10 | 2001-09-2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入力装置 |
EP1132855A3 (en) * | 2000-03-10 | 2005-11-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Input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JP4125931B2 (ja) * | 2002-08-26 | 2008-07-30 | 株式会社ワコー | 回転操作量の入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操作装置 |
DE10315721B4 (de) * | 2003-04-04 | 2005-12-08 | Siemens Ag | Bedienein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einer Anzeige, auf der Menüs, Funktionen und Funktionswerte darstellbar und mittels eines Bedienelementes anwählbar und auswählbar sind |
TW584357U (en) * | 2003-06-24 | 2004-04-11 | Benq Corp | A dial-switch |
USD516565S1 (en) * | 2003-09-11 | 2006-03-0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ctuator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USD542285S1 (en) | 2003-09-11 | 2007-05-0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ctuator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JP4363155B2 (ja) | 2003-10-20 | 2009-11-1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回転・押圧操作型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ATE534067T1 (de) * | 2008-05-02 | 2011-12-15 | Alps Electric Co Ltd | Multidirektionale eingabevor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45195A (en) * | 1989-03-20 | 1990-07-31 | C & K Components, Inc. | Rotary switch |
US5446481A (en) * | 1991-10-11 | 1995-08-29 | Mouse Systems Corporation | Multidimensional hybrid mouse for computers |
EP0623942A1 (de) * | 1993-04-20 | 1994-11-09 | FRITZ HARTMANN GERÄTEBAU GMBH & CO KG | Codiervorrichtung |
JP3222714B2 (ja) * | 1995-01-24 | 2001-10-2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押圧・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
US5606155A (en) * | 1995-02-06 | 1997-02-25 | Garcia; Ricardo L. | Rotary switch |
US5594220A (en) * | 1995-08-22 | 1997-01-14 | Us Controls Corp. | Rotary switch with cam operated sliding contact engaging noble metal stationary contact bar surface |
JP3824723B2 (ja) * | 1996-12-27 | 2006-09-20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多方向スイッチ |
JP4026201B2 (ja) * | 1997-01-24 | 2007-12-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多方向操作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多方向操作装置 |
JPH10241501A (ja) * | 1997-02-25 | 1998-09-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付複合操作型電子部品 |
TW369658B (en) | 1997-03-13 | 1999-09-1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Rotary operation electric components and the coordinate input apparatus using the rotary operation electric components |
JP3951357B2 (ja) * | 1997-05-27 | 2007-08-0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
JPH1139998A (ja) * | 1997-07-16 | 1999-02-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回転型エンコーダ |
JP3694392B2 (ja) * | 1997-08-22 | 2005-09-14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複合操作型電気部品 |
JPH11121210A (ja) * | 1997-10-08 | 1999-04-30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付回転型電気部品 |
JP3911800B2 (ja) * | 1997-11-10 | 2007-05-0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
JP3766207B2 (ja) * | 1998-05-25 | 2006-04-12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複合操作型電気部品 |
JP3837926B2 (ja) * | 1998-07-30 | 2006-10-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回転形電子部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JP3951485B2 (ja) * | 1998-12-25 | 2007-08-0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回転・押圧操作型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TW508606B (en) * | 1999-07-27 | 2002-11-0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
-
2000
- 2000-03-10 JP JP2000072474A patent/JP386999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2-06 TW TW090102547A patent/TW475189B/zh active
- 2001-03-05 DE DE60125629T patent/DE6012562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05 EP EP01302005A patent/EP113927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3-05 CN CNB011093692A patent/CN120254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07 US US09/800,617 patent/US644132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09 KR KR10-2001-0012267A patent/KR10040343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403431B1 (ko) | 2003-10-30 |
TW475189B (en) | 2002-02-01 |
JP3869996B2 (ja) | 2007-01-17 |
DE60125629T2 (de) | 2007-10-04 |
EP1139273A3 (en) | 2004-04-21 |
CN1313621A (zh) | 2001-09-19 |
US6441325B2 (en) | 2002-08-27 |
US20010020573A1 (en) | 2001-09-13 |
JP2001256866A (ja) | 2001-09-21 |
KR20010091949A (ko) | 2001-10-23 |
EP1139273A2 (en) | 2001-10-04 |
EP1139273B1 (en) | 2007-01-03 |
DE60125629D1 (de) | 2007-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55337A (zh) | 滑动操作式开关 | |
CN1202541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CN1447216A (zh) | 旋转操作型输入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 |
CN1139957C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CN1739177A (zh) | 复合开关装置 | |
CN1407420A (zh) | 操纵杆装置 | |
CN1172339C (zh) | 推压开关 | |
CN1156864C (zh) | 复合操作型电子部件 | |
CN1135462C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CN1871681A (zh) | 旋转·按压操作型电子部件及采用了该部件的电子设备 | |
CN1812029A (zh) | 按扣开关 | |
CN1263198C (zh) | 可挠性基板用连接器 | |
CN1722328A (zh) | 旋转式输入装置 | |
CN1492972A (zh) | 开关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 |
CN1250171A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CN1250170A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CN1304150A (zh) |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 |
CN1402283A (zh) | 开关装置 | |
CN1194289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CN1862738A (zh) | 开关装置 | |
CN1198202C (zh) | 电位器一体式多向输入装置 | |
CN1221999C (zh) | 带按钮开关的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62658A (zh) | 扁平型警报器的接点间隙调整方法及其调整夹具 | |
CN1871680A (zh) | 旋转·按压操作型电子部件及采用了该部件的电子设备 | |
CN1261840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