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97834A -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497834A CN119497834A CN202380013934.6A CN202380013934A CN119497834A CN 119497834 A CN119497834 A CN 119497834A CN 202380013934 A CN202380013934 A CN 202380013934A CN 119497834 A CN119497834 A CN 1194978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inner frame
- backlight module
- unit
- refle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框架结构(2),包含一内框(3)及多个结合于内框(3)上的外框(4)。内框(3)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外周面的第一接合件(31),且第一接合件(31)于外周面至少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外框(4)沿着第一方向(X)可拆离地结合于内框(3)上,而使内框(3)被外框(4)所围绕。每一外框(4)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内周面的第二接合件(41)。每一外框(4)以第二接合件(41)与内框(3)的第一接合件(31)在第一方向(X)上互相配合而结合于内框(3)上。利用内框(3)与外框(4)直接结合的方式进行组装,可以减少组装部材数量,也提升组装及重工便利性。还提供一种包含框架结构(2)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23年6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310736560.2、发明名称为“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申请中。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学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已广泛的应用于可携式电视、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以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电子或电脑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现有的显示器通常包含一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透过其框架组件来连接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是将框架组件、光源和各个光学片进行组合。由于目前背光模组构成元件仍嫌复杂,也容易造成毛边异物残留,并且无法进行维修,也进一步提高了重工成本。因此如何增加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减少部材以降低毛边异物残留,并且可以轻易的进行清洁,降低组装不良所造成的材料重工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良率,便成为相当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减少部材数量的框架结构。
本发明框架结构,包含一内框及多个结合于该内框上的外框。该内框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外周面的第一接合件,且该第一接合件于该外周面至
少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外框沿着该第一方向可拆离地结合于该内框上,而使该内框被所述外框所围绕。每一所述外框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内周面的第二接合件,其中,每一所述外框以该第二接合件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在该第一方向上互相配合而结合于该内框上。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每一所述外框包括一侧壁,及一连接于该侧壁的底壁,该第二接合件设置于该侧壁的内周面,该侧壁及该底壁共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该内框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内框还包括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朝向所述外框的底壁延伸。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内框还包括多个分别埋设于相对应的固定柱内的螺帽,每一所述外框的底壁具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分别对应于该内框的所述固定柱,该框架结构还包含多个穿过所述穿孔且对应锁合于所述螺帽上的锁合件。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呈凹槽状,而每一所述外框的该第二接合件呈凸条状。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环绕于该外周面设置,以同时沿该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方向,每一所述外框的第二接合件的数量为多个并区分为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群组,以及沿着该第二方向延伸的一第二群组,属于该第一群组的所述第二接合件在该第一方向上能够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互相配合滑移,直到属于该第二群组的所述第二接合件在该第二方向上定位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内框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反射部,及一围绕所述反射部的框围部,该第一接合件设置于该框围部的外周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如前述的框架结构,及一光源。该光源包含一灯板,及多个呈矩阵排列于该灯板上的发光件,该内框的每一所述反射部具有开口,该内框设置于该灯板上使所述发光件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开口而伸置于相对应的反射部内。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一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承置于该内框上,其中,该内框还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框围部上的定位件,该定位件围绕于该光学单元的周缘。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一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具有多个光学膜片,该内框的该框围部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平台,用以供该光学单元的各个所述光学膜片黏合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如前述的背光模组,及一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每一所述外框还包括一顶壁及至少一限位件,该顶壁位于该内框的该框围部上方,该限位件设置于顶壁上且围绕于该显示面板的周缘。
本发明背光模组,包含一光源、一反射单元,及多个外框。该光源包含一灯板,及多个呈矩阵排列于该灯板上的发光件。该反射单元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反射部、一围绕所述反射部的框围部,及至少一设置于该框围部的第一接合件,该第一接合件于该框围部的外周面至少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每一所述反射部具有开口,该反射单元设置于该灯板上使所述发光件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开口而伸置于相对应的反射部内。所述外框沿着该第一方向可拆离地结合于该反射单元上,而使该反射单元被所述外框所围绕,每一所述外框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内周面的第二接合件,其中,每一所述外框以该第二接合件与该反射单元的该第一接合件在该第一方向上互相配合而结合于该反射单元上。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一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具有多个光学膜片,该反射单元的该框围部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平台,用以供该光学单元的各个所述光学膜片黏合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一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承置于该反射单元上,其中,该反射单元还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框围部上的定位件,该定位件围绕于该光学单元的周缘。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反射单元还包括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朝向所述外框延伸,所述固定柱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反射单元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相
对应的固定柱的外环面且呈放射状间隔排列的肋条,所述肋条沿所述固定柱的轴向延伸,且压抵于该灯板。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光源的该灯板具有多个开孔,该反射单元的所述固定柱分别对准于该灯板的所述开孔。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每一所述外框包括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分别对应于该反射单元的所述固定柱,该反射单元的所述固定柱伸入该灯板的所述开孔之中,且未伸入该底壁的所述穿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如前述的背光模组,及一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一所述外框还包括一顶壁及至少一限位件,该顶壁位于该内框的该框围部上方,该限位件设置于顶壁上且围绕于该显示面板的周缘。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通过多个外框的设计,沿着该第一方向可拆离地结合于该内框上,而使该内框被所述外框所围绕,并且配合每一所述外框以该第二接合件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在该第一方向上互相配合而结合于该内框上,所以可以减少组装公差。另外不需要采用习知技术中的上框,所以可以减少组装部材数量,也提升组装及重工便利性,降低毛边异物残留以及组装时刮伤膜片与增加异物的风险。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局部放大图,说明图1中框示处的放大态样;
图3是一放大分解图,说明一内框与两个外框的结构;
图4是一局部放大图,说明该外框的结构;
图5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该内框与一光源及一光学单元组合后的态样;
图6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该内框与所述外框的锁合方式;
图7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该内框与所述外框组合后的态样;及
图8是一示意图,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有关本发明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进行详细说明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作表示。此外,以下实施方式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底、顶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用以说明,而非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参阅图1至图3,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框架结构2、一光源6,及一光学单元7。该框架结构2包含一内框3及多个结合于该内框3上的外框4。参阅图3及图4,该内框3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外周面的第一接合件31,且该第一接合件31于该外周面至少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外框4沿着该第一方向X可拆离地结合于该内框3上,而使该内框3被所述外框4所围绕。每一所述外框4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内周面的第二接合件41,其中,每一所述外框4以该第二接合件41与该内框3的该第一接合件31在该第一方向X上互相配合而结合于该内框3上。该框架结构2通过多个外框4的设计,沿着该第一方向X可拆离地结合于该内框3上,而使该内框3被所述外框4所围绕,并且配合每一所述外框4以该第二接合件41与该内框3的该第一接合件31在该第一方向X上互相配合而结合于该内框3上,所以可以减少组装公差。另外不需要采用习知技术中的上框,所以可以减少组装部材数量,也提升组装及重工便利性,降低毛边异物残留以及组装时刮伤膜片与增加异物的风险。
参阅图1及图2,于本实施例中,该光源6包含一灯板61,及多个呈矩阵排列于该灯板61上的发光件62。该内框3为一反射单元的结构,并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反射部32,及一围绕所述反射部32的框围部33。该内框3的每一所述反射部32具有开口321,该内框3设置于该灯板61上使所述发光件62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开口321而伸置于相对应的反射部32内(如图5所示)。因此,该内框3就是立体造型反射片,或是可以称之为反射单元。该光学单元7承置于该内框3上,并具有多个光学膜片71。该内框3的该框围部33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平台331,用以供该光学单元7的各个所述光学膜片71黏合固定。其中,所述光学膜片71利
用不同大小的凸耳711分别与所述不同高度的阶梯平台331黏合。利用这些不同高度的阶梯平台331以及不同大小的凸耳711,就可以容易辨识出正确的所述光学膜片71,以及其贴附位置,提高贴胶作业的准确性与效果。参阅图5,该内框3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框围部33上的定位件34,该定位件34围绕于该光学单元7的周缘,当该光学单元7承置于该内框3的该框围部33上,该定位件34能避免该光学单元7产生横向位移,避免移动过程或信赖性测试时的震动而造成所述光学膜片7偏移,影响光学质量。该内框3、该光源6,与该光学单元7组装完成后,再将所述外框4结合于该内框3上。
参阅图3及图4,更详细地说,该内框3的该第一接合件31,环绕于该框围部33的外周面设置,并同时沿该第一方向X及一第二方向Y延伸,该第二方向Y不平行于该第一方向X。所述外框4的数量为二,每一所述外框4包括一侧壁42,及一连接于该侧壁42的底壁43。该第二接合件41设置于该侧壁42的内周面,该侧壁42及该底壁43共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40,该内框3容置于该容置空间40内。所述第一接合件31呈凹槽状,而每一所述外框4的该第二接合件41呈凸条状,因此该内框3与所述外框4以所述第二接合件41在所述第一接合件31内横向滑移的方式进行组装。
每一所述外框4的第二接合件41的数量为多个并区分为沿着该第一方向X延伸的一第一群组41a,以及沿着该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第二群组41b。属于该第一群组41a的所述第二接合件41在该第一方向X上能够与该内框3的所述第一接合件31互相配合滑移,直到属于该第二群组41b的所述第二接合件41在该第二方向Y上定位于该内框3的所述第一接合件31。也就是说,当所述外框4要与该内框3结合时,所述外框4中属于该第一群组41a的所述第二接合件41沿着该第一方向X,也就是该内框3的短边方向进行滑移组装,因此在该第一方向X以外的其他方向皆可以限位,只有在该第一方向X形成滑槽卡合形式而达到互相配合滑移的效果。直到属于该第二群组41b的所述第二接合件41在该第二方向Y上,也就是该内框3的长边方向上,所述第二接合件41定位于该内框3的所述第
一接合件31内。当所述外框4完全结合于该内框3后,不论是该第一群组41a或是该第二群组41b的所述第二接合件41,皆定位于该内框3的所述第一接合件31内。如此一来,除了在该第一方向X与该第二方向Y皆具有定位效果之外,同时在一第三方向Z同样能产生限位效果,防止所述外框4在该第三方向Z上相对于该内框3移动。此一组装作业的方式,便可以有效降低重工难度。
参阅图6,该内框3还包括多个固定柱35,及多个分别埋设于相对应的固定柱35内的螺帽36。所述固定柱35沿该第三方向Z朝向所述外框4的底壁43延伸。每一所述外框4的底壁43具有多个穿孔431,该光源6的该灯板61具有多个开孔611,所述穿孔431分别对应于该灯板61的所述开孔611以及该内框3的所述固定柱35。该框架结构2还包含多个穿过所述穿孔431且对应锁合于所述螺帽36上的锁合件5。当所述外框4完全结合于该内框3后,每一所述外框4的穿孔431会对准该内框3的所述固定柱35,并让所述锁合件5可以对应锁合于所述固定柱35内的螺帽36上,以加强所述外框4与该内框3的组装稳定性。若所述外框4未完全组合于该内框3上,所述穿孔431无法对准所述固定柱35,导致所述锁合件5无法进行锁合,因此可以作为判断所述外框4是否组装到位的依据。
另外,该反射单元的所述固定柱35伸入该灯板61的所述开孔611之中,且未伸入所述外框4的该底壁43的所述穿孔431,也就是说,所述固定柱35并未凸出于所述外框4,因此,所述外框4沿着该第一方向X并接在一起时,并不会被所述固定柱35的延伸方向所干涉。如此一来,可利用所述固定柱35的设计,来对准该灯板61的所述开孔611,并在卡合时提供明显的定位效果。同时,该内框3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固定柱35的外环面且呈放射状间隔排列的肋条37,所述肋条37沿所述固定柱35的轴向延伸。当所述锁合件5完成锁合后,位于所述固定柱35的外环面的肋条37会压抵于该灯板61,可以对该灯板61施以应力,避免所述灯板61翘曲。
除此之外,由于该灯板61的所述开孔611的大小仅能容纳所述固定柱35,所述肋条37无法穿过,且所述肋条37的突出长度略小于所述固定
柱35的突出长度,当所述固定柱35伸入该灯板61的所述开孔611之中时,所述肋条37并不会一起进入所述开孔611,而是接触压抵于该灯板61上,提供组装人员对位正确的手感之外,同时使得所述固定柱35不会进一步伸入该底壁43的所述穿孔431,避免所述固定柱35撞击到该底壁431而造成所述固定柱35毁损。
参阅图7,为所述外框4组合于该内框3上的态样。
参阅图8,于该背光模组上设置一显示面板8,即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外框4还包括一顶壁44及至少一限位件45,该顶壁44位于该内框3的该框围部33上方。该显示面板8承置于该顶壁44上,该限位件45设置于顶壁44上且围绕于该显示面板8的周缘,以限位该显示面板8。
该框架结构2以所述外框4取代现有技术中的上框与背框,减少组装部材数量,降低成本,亦能减少上框的组装工时,以及由上而下组装上框时刮伤膜片与增加异物的风险。同时,利用该内框3与所述外框4直接滑移组装的设计,取代现有技术中以卡勾互相卡合的结构,减少组装公差并同时可以符合三维方向的限位固定结构。此一设计可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减少组装所衍伸出的相关问题,并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改善背光模组薄化与信赖性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减少传统多部材搭配所衍生出的连动影响,减少部材数量的成本,并进一步减少组装所衍伸出的相关问题与组装治具。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2 框架结构
3 内框
31 第一接合件
32 反射部
321 开口
33 框围部
331 阶梯平台
34 定位件
35 固定柱
36 螺帽
37 肋条
4 外框
40 容置空间
41 第二接合件
41a 第一群组
41b 第二群组
42 侧壁
43 底壁
431 穿孔
44 顶壁
45 限位件
5 锁合件
6 光源
61 灯板
611 开孔
62 发光件
7 光学单元
71 光学膜片
711 凸耳
8 显示面板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第三方向
Claims (19)
- 一种框架结构,包含:内框,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外周面的第一接合件,其中,该第一接合件于该外周面至少沿第一方向延伸;及多个外框,沿着该第一方向可拆离地结合于该内框上,而使该内框被所述外框所围绕,每一所述外框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内周面的第二接合件,其中,每一所述外框以该第二接合件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在该第一方向上互相配合而结合于该内框上。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外框包括侧壁,及连接于该侧壁的底壁,该第二接合件设置于该侧壁的内周面,该侧壁及该底壁共同围绕出容置空间,该内框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该内框还包括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朝向所述外框的底壁延伸。
-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该内框还包括多个分别埋设于相对应的固定柱内的螺帽,每一所述外框的底壁具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分别对应于该内框的所述固定柱,该框架结构还包含多个穿过所述穿孔且对应锁合于所述螺帽上的锁合件。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呈凹槽状,而每一所述外框的该第二接合件呈凸条状。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环绕于该外周面设置,以同时沿该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方向,每一所述外框的第二接合件的数量为多个并区分为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群组,以及沿着该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群组,属于该第一群组的所述第二接合件在该第一方向上能够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互相配合滑移,直到属于该第二群组的所述第二接合件在该第二方向上定位于该内框的该第一接合件。
-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该内框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反射部,及围绕所述反射部的框围部,该第一接合件设置 于该框围部的外周面。
-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结构,及光源,该光源包含灯板,及多个呈矩阵排列于该灯板上的发光件,该内框的每一所述反射部具有开口,该内框设置于该灯板上使所述发光件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开口而伸置于相对应的反射部内。
- 如权利要求8的背光模组,还包含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承置于该内框上,其中,该内框还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框围部上的定位件,该定位件围绕于该光学单元的周缘。
-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含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具有多个光学膜片,该内框的该框围部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平台,用以供该光学单元的各个所述光学膜片黏合固定。
-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及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一所述外框还包括顶壁及至少一限位件,该顶壁位于该内框的该框围部上方,该限位件设置于顶壁上且围绕于该显示面板的周缘。
-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光源,包含灯板,及多个呈矩阵排列于该灯板上的发光件;反射单元,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反射部、围绕所述反射部的框围部,及至少一设置于该框围部的第一接合件,该第一接合件于该框围部的外周面至少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每一所述反射部具有开口,该反射单元设置于该灯板上使所述发光件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开口而伸置于相对应的反射部内;及多个外框,沿着该第一方向可拆离地结合于该反射单元上,而使该反射单元被所述外框所围绕,每一所述外框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内周面的第二接合件,其中,每一所述外框以该第二接合件与该反射单元的该第一接合件在该第一方向上互相配合而结合于该反射单元上。
-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含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具有多个光学膜片,该反射单元的该框围部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平台,用以供该光学单元的各个所述光学膜片黏合固定。
- 如权利要求12的背光模组,还包含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承置于该反射单元上,其中,该反射单元还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框围部上的定位件,该定位件围绕于该光学单元的周缘。
-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反射单元还包括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朝向所述外框延伸,所述固定柱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方向。
-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反射单元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固定柱的外环面且呈放射状间隔排列的肋条,所述肋条沿所述固定柱的轴向延伸,且压抵于该灯板。
-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光源的该灯板具有多个开孔,该反射单元的所述固定柱分别对准于该灯板的所述开孔。
-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每一所述外框包括底壁,该底壁具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分别对应于该反射单元的所述固定柱,该反射单元的所述固定柱伸入该灯板的所述开孔之中,且未伸入该底壁的所述穿孔。
-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及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一所述外框还包括顶壁及至少一限位件,该顶壁位于该内框的该框围部上方,该限位件设置于顶壁上且围绕于该显示面板的周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365602 | 2023-06-20 | ||
CN202310736560 | 2023-06-20 | ||
PCT/CN2023/109385 WO2024259778A1 (zh) | 2023-06-20 | 2023-07-26 |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497834A true CN119497834A (zh) | 2025-02-21 |
Family
ID=91269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80013934.6A Pending CN119497834A (zh) | 2023-06-20 | 2023-07-26 |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497834A (zh) |
TW (1) | TWI837048B (zh) |
WO (1) | WO202425977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22444B1 (ko) * | 2004-06-01 | 2005-10-19 | 최귀송 | 백라이트 유닛 |
US9081220B2 (en) * | 2005-06-27 | 2015-07-14 | Grafte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Inc. | Optimized frame system for a display device |
JP2007207506A (ja) * | 2006-01-31 | 2007-08-16 |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CN203365850U (zh) * | 2013-07-25 | 2013-12-25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 |
KR102130517B1 (ko) * | 2013-12-24 | 2020-07-0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
CN204479876U (zh) * | 2015-04-01 | 2015-07-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外框和显示装置 |
CN106125405B (zh) * | 2016-09-07 | 2020-11-03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14578603A (zh) * | 2020-12-02 | 2022-06-03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214335422U (zh) * | 2021-01-19 | 2021-10-01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罩及具有该反射罩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
CN217879902U (zh) * | 2021-08-07 | 2022-11-22 | 惠州市粤泰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的网点反射片结构 |
CN116171466B (zh) * | 2021-09-24 | 2025-03-28 |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17954873U (zh) * | 2022-02-10 | 2022-12-02 | 贵州习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方便拆卸的液晶显示屏边框结构 |
TWM641295U (zh) * | 2022-12-07 | 2023-05-21 | 理想家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 窗戶安裝框體 |
-
2023
- 2023-07-26 CN CN202380013934.6A patent/CN119497834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7-26 WO PCT/CN2023/109385 patent/WO2024259778A1/zh unknown
- 2023-07-31 TW TW112128563A patent/TWI837048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37048B (zh) | 2024-03-21 |
WO2024259778A1 (zh) | 2024-12-26 |
TW202501431A (zh) | 2025-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91859B2 (en) |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US7675584B2 (en) | Housing structure with frame and bezel for a display module having protrusion/s at lower portion of bezel to create up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front-surface portion of bezel covering the display module when fastened to frame | |
JP5035951B2 (ja) | 表示装置 | |
US9507193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 |
CN103018924B (zh) | 电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 |
WO2012023484A1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CN1725069A (zh) |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1684908A (zh) |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
US9423640B2 (en) |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positioning portion opposite to a second positioning portion and televis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06896554B (zh) | 显示器设备 | |
EP4006633B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030160909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WO2012020593A1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KR20130028432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4428422A (zh)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200926523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WO2012020592A1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CN119497834A (zh) |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20130035120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 |
KR100902250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어셈블리 | |
US9581846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 |
CN220381416U (zh) |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0936373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2071205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 |
JP2005100692A (ja) |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