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125405B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5405B
CN106125405B CN201610805529.XA CN201610805529A CN106125405B CN 106125405 B CN106125405 B CN 106125405B CN 201610805529 A CN201610805529 A CN 201610805529A CN 106125405 B CN106125405 B CN 106125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front frame
slide way
backlight modu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55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5405A (zh
Inventor
唐志强
李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55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5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5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5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5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5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前框,背板包括立板和沿水平方向开设在立板表面的底板,在立板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滑扣,前框包括侧壁和沿水平方向开设在侧壁表面的支臂,在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与前框长度方向平行的滑道,滑扣可在滑道内且沿长度方向上滑动,且在滑动时,滑扣被限制在滑道内,以防止从滑道长度的垂直方向上脱离。所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面板和上述背光模组。本发明采用滑道滑扣的结构来实现无螺钉固定,可减小背板在固定端所占的宽度距离,满足现有面板资源在宽度方向上的允留距离,无需再额外增加边宽,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化。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中主要包括前框、背板、导光板、胶框和膜片等。
在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超薄设计时,设计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前框101、背板102、胶框103、导光板104、面板105、前框下支臂1011、前框上支臂1012和螺钉翻边1021,从图1中可以看出,背板102和前框101采用背面锁固螺钉的固定方式,其具体固定方式为:在前框下支臂1011和背板102的背面分别开设螺纹孔和螺钉翻边1022,在背面锁固螺钉以实现背板102和前框101的固定,但由于采用该固定方式,螺钉翻边1021在背板102的宽度方向上占据一定的空间,为保证前框上支臂1012能够完全覆盖住前框支臂下的各个组件,需增加前框上支臂1012的边宽距离。下面结合图2具体说明各个尺寸间的关系。
在背板的背面锁固螺钉所占宽度距离为d1,d1大小通常在7.0mm,导光板受热膨胀预留距离用d2表示,以55寸为例d2=2.0mm左右,胶框在宽度方向上压住导光板的尺寸大小用d3表示,即胶框开口与导光板侧面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d3以55寸为例d3=2.5mm左右,因此在背板宽度方向上d1+d2+d3=11.5mm。面板上BM区域的宽度距离用D2表示,目前面板BM区域的宽度最小值在5mm,即D2最小值为5mm,面板边缘到背板边缘距离D1,D1可以做到2.0mm,因此D1+D2=7.0mm,为避免不均匀漏光现象的发生并不影响用户在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观感受,面板上BM区域的内边界线应应该覆盖住胶框的开口位置处,这样,为了减少面板的边缘显示不均匀问题,需要满足d1+d2+d3的总值小于D1+D2的总值的关系。
上述示例中,d1+d2+d3=11.5mm以及D1+D2=7.0mm,显然无法满足前述的d1+d2+d3的总值小于D1+D2的总值的关系,且d1+d2+d3的总值比D1+D2的总值大4.5mm,因此,如图1中相关技术的背光模组结构中极其出现面板边缘的显示不均匀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1中相关技术中,在现有面板资源内BM区域宽度值不变的情况下,即D2=5mm,对背光模组装配时,为保证前框的支臂能够完全覆盖住支臂下方的组件,需增加D1值以保证D1+D2的总值至少等于d1+d2+d3的总值,上述示例中D1需增大4.5mm,相应地,前框上臂的边宽需增大4.5mm,以保证前框支臂完全覆盖住支臂内的组件,该相关技术中的前框和背板的固定方式加大了前框的结构尺寸。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采用背面锁固螺钉的方式对前框和背板进行固定,由于螺钉会在宽度方向上占据空间,在面板有限资源内,为保证前框支臂能够完全覆盖住支臂下方的各个组件,采用现有技术的固定方式需要加大前框支臂的边宽距离,不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提供一种新的前框和背板的固定方式,以克服背锁固定方式下侧边结构所占空间过宽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板底板和围设在所述底板边缘的立板,在所述立板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滑扣;所述前框包括侧壁,所述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前框长度方向平行的滑道,其中,所述滑扣可在所述滑道内且沿长度方向上滑动,且在滑动时,所述滑扣被限制在所述滑道内,以防止从所述滑道长度的垂直方向上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立壁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立壁相垂直,所述立壁与所述立板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相贴合,所述反射片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开设在侧壁内部,所述第二滑道开设在侧壁表面上,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相通,所述第一滑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滑道的高度,所述滑扣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开设在所述立板表面上,所述第一立柱开设在所第二立柱的顶面上,所述第一立柱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立柱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的垂直方向上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滑道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第一滑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且所述第二滑道上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立柱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在滑动时,以使所述第一立柱可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滑道内,以及所述第二立柱被限制在所述第二滑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沿水平方向上向内逐级降低的阶梯状,包括用于放置所述胶框立壁的第一阶梯和用于放置所述导光板的第二阶梯。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滑道内开设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开口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立柱的横截面,以使所述第一立柱能够从所述避让孔进入到所述第一滑道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置于胶框支撑部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前框,背板包括立板和用于放置所述导光板的底板,在立板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滑扣,前框包括侧壁和沿水平方向开设在侧壁表面的支臂,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与前框长度方向平行的滑道,滑扣可在所述滑道内且沿长度方向上滑动,且在滑动时,滑扣被限制在所述滑道内,以防止从滑道长度的垂直方向上脱离,实现前框和背板的固定相连。
本发明通过改变前框和背板的结构,将前框与背板的固定方式由相关技术中的背锁方式改为侧锁方式,滑道滑扣式的固定设计作为无螺钉的设计,可充分利用前框侧壁和背板立板在高度方向上的现有空间,省去了背板和前框上锁固螺钉的结构,减小相关技术中背面锁固螺钉所占据的宽度空间,从而降低背板固定端所占宽度距离d1值的大小,在d2和d3不变的情况下,整体上减小d1+d2+d3的值,使得其总值小于D1+D2的总值,可以减少面板边缘区域显示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的,也无需增大前框支臂的边宽就可使得前框支臂完全覆盖住支臂内的各个部件,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化。
再进一步的,由于本发明中采用无螺钉的侧锁固定方式,且用于固定的滑道和滑扣均属于背光模组的内部结构,从外观面上看不到锁固结构,体现出一体化结构的外观美感。
以及,装配过程中,仅需将前框的滑道沿滑扣的轨迹滑动,即可完成前框与背光模组的组件装配,比相关技术中螺钉固定方式的工艺更简单,拆解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来获得其他的附图。
需指出的是,对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中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说明,在结构示意图中已标出,竖直方向为与所述立板平行的方向,水平方向为与所述底板平行的方向。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尺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M区域的沿A向局部放大结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背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背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胶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前框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前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尺寸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背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前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固定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五中背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五中前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前框 102-背板 103-胶框 104-导光板 105-面板
1011-前框支臂 1021-背板沉槽1022-螺钉翻边
200-背光模组 201-前框202-背板 203-胶框 204-导光板
205-面板 206反射片
2011-侧壁 2012-支臂 2013-第一滑道 2014-第二滑道 2015-避让孔
2021-立板 2022-底板 2023-第二立柱 2024-第一立柱
2025-第一台阶面 2026-第二台阶面2031-立壁 2032-支撑部
301-背板 302-前框 3011-底板 3012-立板 3013-第一立柱 3014-第二立柱
3021-支臂 3022-侧壁3023-固定孔 3024-凸起
401-背板 402-前框4011-立板 4012-底板 4013-立柱 4014-楔形台
4021-支臂 4022-侧壁 4023-第一滑道 4024-第二滑道 4025-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一些问题,本发明通过改变前框和背板的结构,将前框与背板的固定方式由相关技术中的背锁方式改为侧锁方式,滑道滑扣式的固定设计作为无螺钉的设计,可充分利用前框侧壁和背板立板在高度方向上的现有空间,省去了背板和前框上锁固螺钉的结构,减小相关技术中背面锁固螺钉所占据的宽度空间,从而降低背板固定端所占宽度距离d1值的大小。
具体的,本申请中提供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背板所述背板底板和围设在所述底板边缘的立板,在立板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滑扣;前框包括侧壁,侧壁的内侧设置有滑道,滑扣可置入滑道中,以实现背板与前框之间连接固定,以及胶框包括立壁和支撑部,支撑部的凸起方向与立壁相垂直,立壁与立板相贴合,导光板置于底板内表面上。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在M区域的沿A向局部放大结构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有:背光模组200和面板205,其中背光模组200包括:前框201、背板202、胶框203和导光板204。
其中,背板202包括底板2022和围设在底板2022边缘的立板2021、以及底板2022用于放置导光板204,在立板2021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滑扣;前框201包括侧壁2011,侧壁2011的内侧设置有与前框201长度方向平行的滑道,该滑扣可在该滑道内且沿长度方向上滑动,且在滑动时,该滑扣被限制在该滑道内,以防止从该滑道长度的垂直方向上脱离。
具体的,图9为胶框20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胶框203包括立壁2031和支撑部2032,支撑部2032沿水平方向开设在立壁2031的表面,其中,立壁2031可与背板的立板2021相贴合,以及支撑部2032的底面与导光板204的出光面相贴合,以压紧导光板204防止其从背光模组的前面弹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胶框的结构并不局限与图9中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现本发明目的情况下可以做出相应变形。
具体的,图5为背板20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背板20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背板202包括立板2021、底板2022、第二立柱2023、第一立柱2024、第一阶梯面2025和第二阶梯面2026。
该滑扣开设于立板2021的外表面上,该滑扣包括第一立柱2024和第二立柱2023,第二立柱2023开设在立板2021表面上,第一立柱2024开设在第二立柱2023的顶面上,第一立柱2024的横截面大于第二立柱2023的横截面,第一立柱2024和第二立柱2023之间形成用以固定的台阶面。滑扣在立板2021两侧上成对开设,为实现稳定的固定,并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装配过程中的操作难度,滑扣的数目优选为4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背板202与第二立柱2023及第一立柱2024可一体成型,也可是第二立柱2023及第一立柱2024一体成型,与背板202装配在一起,以及第二立柱2023及第一立柱2024可以分别独立成型,如:第一立柱2024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立柱2023的顶端表面上,本实施例在于形成第二立柱2023及第一立柱2024的结构,对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方式中,底板2022为沿水平方向逐级降低的阶梯状,其中,第一阶梯面2025用于放置胶框的立壁2031,且胶框立壁2031底面与第一阶梯面2025相贴合,第二阶梯面2026用于放置导光板204和反射片206,导光板204放置于反射片206的表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其他可能变形例中,为了进一步薄型化设置,可以不设置反射片206,采用背光的底板2022的内表面涂附反射涂层,以达到反射作用;以及背板202的结构可以背光模组结构设计变形,如:不设置阶梯状,底板2022与立板2021为直角结构。
图7为前框201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前框201包括侧壁2011和支臂2012,支臂2012沿水平方向开设在侧壁2011表面,支臂2012用以覆盖住前框内的各个组件,侧壁2011内开设与前框201长度方向平行的滑道。
其中,滑道包括第一滑道2013和第二滑道2014,第一滑道2013开设在侧壁2011内部,第二滑道2014开设在侧壁2011表面上,第一滑道2013与第二滑道2014相通,第一滑道201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二滑道2014的高度,这样,在第一滑道2013与第二滑道2014之间存在台阶面,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侧壁2011内的第一滑道2013和第二滑道2014呈T型分布,T型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前框支臂2012,以使滑扣在可在滑道内沿长度方向上滑动。
具体的,在前框201和背板202沿竖直方向的截面上,第一滑道2013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一立柱2024截面上的宽度,第一滑道2013的深度大于等于第一立柱2024的高度,可保证第一立柱2024能够完全进入到第一滑道2013中。以及第二滑道2014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二立柱2023截面上的宽度,第二滑道2014的深度小于等于第二立柱2023的高度,保证第二立柱2023能够完全进入到第二滑道2014中。以及第一立柱2024的垂直方向上宽度大于第二滑道2014的高度,在滑动时,以使第一立柱2024可被限制在第一滑道2013内,以及第二立柱2023被限制在第二滑道2014内。
这样,第一立柱2024在第一滑道2013中移动,第二立柱2023在第二滑道2014中移动,第一滑道2013与第二滑道2014之间的台阶面可限制第一立柱2024在第一滑道2013内沿长度的垂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滑扣限制在前框201内侧的滑道中,实现背板202和前框201的固定相连。
为方便前框和背板的装配,降低操作难度,增加工作效率,在前框的第二滑道中开设避让孔,避让孔的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在第二滑道上2014开设凹台得到避让孔2015,避让孔2015作为背板上滑扣的进出通道,滑扣由此避让孔2015进入到前框侧壁2011后,再推动背板202使得滑扣在侧壁2011内的滑道进行移动。
这样,滑扣能够由避让孔2015进入前框侧壁2011内,第一立柱2024在第一滑道2013内移动,第二立柱2023在第二滑道2014内移动,第一滑道2013和第二滑道2014间的台阶面,可限制第一立柱2024在垂直于立板2021上的位移,起到限位的作用。
具体的,第一立柱2024在第一滑道2013中移动,第二立柱2023在第二滑道2014中移动,实现滑扣和滑道的固定相连,进而实现前框201和背板202的固定,相应地,前框立板2012上成对开设的避让孔2017与滑扣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该滑扣能够完全进入到滑道内,使得滑扣既能在滑道内横向移动,同时滑道又能限制滑扣在垂直于立板2021方向上的位移,应当满足如下的形位关系:
避让孔2015的开口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立柱2024的横截面,避让孔2015的开口形状与第一立柱2024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其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正方形等,保证第一立柱2024能够通过避让孔2015进入到第一滑道2013内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一些可能实现结构中,继续如图7所示,前框201为U型框,U型框表示前框201的截面呈类似U字型,其中,前框201包括侧壁2011和支臂2012,以及后支臂(图中未示出标号),支臂2012位于显示模组的前端面,用于覆盖胶框等组件以及固定面板,后支臂位于显示模组的背面边缘,与背板连接。
进一步的,当背板的底板2022为沿水平方向逐级降低的阶梯状的结构中,其中,后支臂设置于底板的第一阶梯面2025的外表面上,由于第一阶梯面2025与后支臂的配合,更利于背光模组的薄型化。
本实施例其他一些可能实现变形结构中,前框201可以不设置支臂2012和/或后支臂。示例的,由于本发明提供方案中,减少了背光模组的边缘组件的占用空间,这样,面板可延伸在背光模组的正面边缘,以形成无边框的背光模组,即可省略支臂2012;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现本发明目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后支臂,或同时省略支臂201和后支臂。
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框201与背板202的具体装配方式为:第一立柱2024由避让孔2015进入到第一滑道2013内,第二立柱2023也相应地进入到第二滑道2014内,当滑扣进入到滑道内后,沿滑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背板202,使得滑扣在滑道内进行移动,通过滑扣台阶面与滑道台阶面相扣,即第一滑道2013与第二滑道2014之间的台阶面贴合于滑扣中第一立柱2024和第二立柱2023间的台阶面,实现前框201与背板202的固定相连,导光板204底面与背板底板2022相贴合,胶框立壁2041与所述立板2021相贴合,导光板204的侧面与所述胶框的支撑部2042相贴合,面板205置于所述支撑部2042上表面,面板205底面与支撑部2042上表面相贴合,面板205由支臂2012压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通过改变前框201和背板202的结构,将前框201与背板202的固定方式由现有技术中的背锁方式改为侧锁方式,滑道滑扣式的固定设计作为无螺钉的设计,可充分利用前框侧壁和背板立板在高度方向上的现有空间,省去了背板和前框上锁固螺钉的结构,减小相关技术中背面锁固螺钉所占据的宽度空间,从而降低背板固定端所占宽度距离d1值的大小,在d2和d3不变的情况下,整体上减小d1+d2+d3的值,使得其总值小于D1+D2的总值,可以减少面板边缘区域显示不均匀的问题,减少了背光模组的边缘结构组件所占用空间宽度。
以及进一步的技术效果还包括:也无需增大前框支臂的边宽就可使得前框支臂完全覆盖住支臂内的各个部件,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化。
由于本发明中采用无螺钉的侧锁固定方式,且用于固定的滑道和滑扣均属于背光模组的内部结构,从外观面上看不到锁固结构,体现出一体化结构的外观美感。以及在背光模组装配过程中,仅需将前框的滑道沿滑扣的轨迹滑动,即可完成前框与背光模组的组件装配,比相关技术中螺钉固定方式的工艺更简单,拆解方便。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尺寸图10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图10所示,由于该发明中前框和背板所采用侧锁的固定方式,省去现有技术中前框和背板背面上锁固螺钉的结构,可将背板固定端所占宽度距离d1由7mm降低至2mm,导光板受热膨胀预留距离d2和胶框在宽度方向上压住导光板的距离d3保持不变,将d1+d2+d3的总值由现有技术中的11.5mm降低至6.5mm,根据先前分析D1+D2总和为7mm,降低后的d1+d2+d3的总值满足现有前框的边宽允留距离,前框支臂无需加宽即可完全覆盖住支臂下方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螺钉固定所占据宽度距离较大的问题,在现有前框和面板资源内,无需增加前框边宽即可完全覆盖住前框上臂下的区域,解决了在对前框和背板固定时需增加边框尺寸的问题,利于背光模组的窄边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实施例一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提到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200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背光模组200包括有:前框201、背板202、胶框203和导光板204。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背光模组中前框201和背板202的固定方式,将现有技术中前框和背板的螺钉固定方式改变为滑道滑扣的固定方式,该固定方式可以省去固定螺钉所占的宽度距离,滑道滑扣式的固定设计作为无螺钉的设计,可充分利用前框侧壁和背板立板在高度方向上的现有空间,省去了背板和前框上锁固螺钉的结构,减小现有技术中背面锁固螺钉所占据的宽度空间,从而可将背板固定端所占宽度距离d1,导光板受热膨胀预留距离d2和胶框在宽度方向上压住导光板的距离d3保持不变,整体上减小d1+d2+d3的值,使得其总值小于D1+D2的总值,无需增大前框支臂的边宽就可使得前框支臂完全覆盖住支臂内的各个部件,无需加大前框边宽,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化,无螺钉的固定方式又可降低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三
不同于实施例一中背板202和前框201的固定方式为滑道滑扣连接,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背板和前框的固定方式。
本实施例中背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背板301包括立板3012和底板3011,立板3012与底板3011成垂直开设,在立板3012的外表面上开设第一立柱3013,第一立柱3013的数目可为一个或者多个,在立板3012外表面成对开设,在第一立柱3013的顶面上开设第二立柱3014,第二立柱3014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立柱3013的横截面积,对第二立柱3014的顶面进行倒角处理,使得第二立柱3014的外表面为锥面。
本实施例中前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前框302包括支臂3021和侧壁3022,支臂3021和侧壁3022成垂直开设,在侧壁3022的内表面上开设固定孔3023,背板301上所开设的立柱数目和前框中所开设的固定孔3023的数目相对应,固定孔3023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14所示,固定孔3023的外边缘表面为带有锥面的凸起3024,凸起3024的锥度与第二立柱3014外表面的锥度相适应,以便第二立柱3014能够沿锥面进入到固定孔3023内,若凸起3024的锥度过大,由于第二立柱3014材料的弹性有限,将无法进入到固定孔3023内,进而无法实现前框302和背板301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前框302和背板301的具体固定方式为:将背板上的第二立柱3014与前框侧面上的固定孔3023相对齐,沿着固定孔3023上的锥面将第二立柱3014压入到固定孔3023内,将第二立柱3014卡住在固定孔3023内,通过固定孔内凸起3024和第二与第一立柱的台阶面的贴合,实现对背板301的限位,完成对前框302和背板301的固定。将第二立柱的表面进行倒角处理使其带有锥面特征,目的在于第二立柱3014快速与固定孔3023相接,沿锥面进入到固定孔3023内,实现前框302和背板301的固定。
由于立柱成对开设在立板侧壁上,所以立柱与固定孔进行固定连接时,背板能够受力均匀,可实现稳定的固定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固定方式通过背板上的立柱与前框上对应的固定孔3023卡接,实现对前框302和背板301的固定,该固定方式直接将立柱压入到固定孔3023内即可,便于操作,在前框302上不开设滑道等结构,可有效地保证前框的强度,该结构的背板301在进行固定时所占空间与实施例一种所述背板302所占空间相同,可将背板固定端所占宽度距离d1,导光板受热膨胀预留距离d2和胶框在宽度方向上压住导光板的距离d3保持不变,降低后的d1+d2+d3的总值满足现有前框的边宽允留距离,充分利用前框和背板在竖直高度上的所占空间,降低宽度方向上所占距离,无需再额外增加边宽,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化。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背板和前框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是基于前实施例的变形例,本实施例中背板包括立板和底板,前框包括支臂和侧壁,为降低前框的加工难度,提高装配任务的工作效率,与前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背板上不开设立柱,相应地,在前框的侧壁上也不开设滑道和避让孔,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固定方式为:将背板的立板表面与前框侧壁的内表面相贴合,通过粘合剂将二者进行粘结固定。优选粘合剂进行粘结,粘合剂作为一种既简单又可靠的粘结方法,广泛用于塑料自身粘结及非塑料的粘结。
该固定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比,背板和前框的结构简单,无需在背板上开设滑扣,相对应地,在前框侧壁内也不需要开设用以放置滑扣的滑道,便于加工,通过粘结的方式实现前框和背板的固定,优选粘合剂进行粘结,该结构的背板在进行固定时所占空间与实施例一中所述背板所占空间相同,可将背板固定端所占宽度距离d1,导光板受热膨胀预留距离d2和胶框在宽度方向上压住导光板的距离d3保持不变,整体上降低d1+d2+d3的总值,使得降低后的d1+d2+d3的总值满足现有前框的边宽允留距离,无需再额外增加边宽,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化。但该固定方式为不可拆卸固定,对前框和背板进行固定后,无法再进行拆装,给后续的操作维修带来不便。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滑扣和滑道的结构形式,作为前述实施例中滑扣和滑道的变形例,本实施例中前框和背板的结构形式与实施例一中的大体结构相似,不做额外描述,本实施例只针对不同点做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背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背板401包括立板4011和底板4012,底板4012成阶梯状逐级降低,底板4012的具体结构和前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在此只针对不同点进行说明,不同点为滑扣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的滑扣包括立柱4013和楔形台4014,所述立柱4013开设在立板4011表面上,立柱4013的形状可为棱柱、圆柱体等,为降低在滑动过程中立柱所受的摩擦阻力,方便背板的滑动,立柱4013的形状优选为圆柱体,立柱4013的顶面开设楔形台4014,楔形台4014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为楔形,为保证滑扣能够完全卡住在滑道内,楔形底部的边宽应大于立柱的直径,滑扣成对地开设在两侧立板4011上,为实现背板401和前框402间稳固的连接,并同时降低在装配过程中的操作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滑扣数目优选为2对。
本实施例中前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前框402包括支臂4021和侧壁4022,在侧壁4022内部开设滑道,其中滑道的结构和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形式相同,滑道中包括第一滑道4023和第二滑道4024,本实施例中的前框与实施例一中前框结构不同点为,本实施例中的前框402在第二滑道4024中开设了滑台4025,滑台4025的台阶面成楔形,滑台4025的坡度与滑扣楔形台4014的坡度相同,在对背板401和前框402的装配过程中,使得滑扣和滑台能够方便配对,提高装配工作效率,滑台4025的坡度可略大于滑扣楔形台4014的坡度,滑台4025的开口面积应大于滑扣上楔形台4014的底面积,确保楔形台4014能够完全进入到滑道中,所开设滑台4025的数目与滑扣的数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固定方式通过背板上滑扣与前框上对应滑道相连接,滑扣上楔形台和立柱间的台阶面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间的台阶面相贴合,实现前框和背板的固定,本实施例对滑扣和滑道的结构形式作出改进,在滑扣上开设楔形台,楔形台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为楔形,前框在第二滑道中开设了滑台,滑台的台阶面成楔形,滑台的坡度与滑扣楔形台的坡度相同。
本实施例作为无螺钉固定方式,将前框和背板的背锁固定方式改为侧锁的固定方式,可减小背板固定端所占的宽度距离d1值,导光板受热膨胀预留距离d2和胶框在宽度方向上压住导光板的距离d3保持不变,降低后的d1+d2+d3的总值小于D1+D2的总值,无需额外加大前框支臂的边宽,前框支臂就可以完全覆盖住支臂下方的各个部件,满足现有前框的边宽允留距离,充分利用前框和背板在竖直高度上的所占空间,降低宽度方向上所占距离,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化。
在对前框和背板进行装配中,滑扣和滑道分别通过楔形台和滑台的配合,可以迅速对准,确定装配位置,当楔形台进入到滑台内时,推动前框向前移动即可实现对前框和背板的固定,与实施例一相比,无需自行对准滑扣和避让孔的位置即可进行装配,降低了在装配过程中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和围设在所述底板边缘的立板,在所述立板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滑扣,所述底板为沿水平方向上向内逐级降低的阶梯状,包括用于放置胶框立壁的第一阶梯和用于放置导光板的第二阶梯,其中,所述滑扣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开设在所述立板表面上,所述第一立柱开设在所第二立柱的顶面上,所述第一立柱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立柱的横截面积;
U型前框,包括侧壁、前支臂以及后支臂,所述前支臂位于背光模组的前端面,用于覆盖背光组件边缘,以及所述后支臂位于背光模组的背面边缘,且所述后支臂被置于所述背板的第一阶梯的外表面上,以及所述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前框长度方向平行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开设在侧壁内部,所述第二滑道开设在侧壁表面上,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相通,所述第一滑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滑道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一立柱的垂直方向上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滑道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第一滑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且所述第二滑道上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立柱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在滑动时,以使所述第一立柱可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滑道内,以及所述第二立柱被限制在所述第二滑道内以防止从所述滑道长度的垂直方向上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立壁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立壁相垂直,所述立壁与所述立板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相贴合,所述反射片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滑道内开设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开口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立柱的横截面,以使所述第一立柱能够从所述避让孔进入到所述第一滑道中。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置于胶框的支撑部上表面。
CN201610805529.XA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125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5529.XA CN106125405B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5529.XA CN106125405B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5405A CN106125405A (zh) 2016-11-16
CN106125405B true CN106125405B (zh) 2020-11-03

Family

ID=5727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5529.XA Active CN106125405B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54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448A (zh) * 2016-11-30 2017-05-24 奥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窄边框显示装置
CN108257512A (zh) * 2018-03-09 2018-07-06 奥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54136B (zh) * 2020-05-29 2025-03-18 江苏欧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智慧黑板
CN114428422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255837A (zh) * 2020-11-03 2021-01-22 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防蓝光超轻薄背光模组
CN112596296A (zh) * 2020-12-31 2021-04-02 江苏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射型全息光栅背光结构
CN112859437A (zh) * 2021-01-22 2021-05-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光led背光模组的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3223406B (zh) * 2021-05-10 2022-07-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4527601B (zh) 2022-03-03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CN119497834A (zh) * 2023-06-20 2025-02-21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4259803A1 (zh) * 2023-06-20 2024-12-26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反射片定位设计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9785A (zh) * 2005-05-27 2006-11-29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CN101620339A (zh) * 2008-06-30 2010-01-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EP2357511A1 (en) * 2009-12-22 2011-08-17 Funai Electric Co., Ltd. Bezel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103438405A (zh) * 2013-08-27 2013-12-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块的定位结构
CN203365850U (zh) * 2013-07-25 2013-12-2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WO2014162800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7656A (zh) * 2015-05-12 2015-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边框、显示屏模组、拼接屏模组
CN105629551A (zh) * 2016-03-28 2016-06-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9785A (zh) * 2005-05-27 2006-11-29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CN101620339A (zh) * 2008-06-30 2010-01-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EP2357511A1 (en) * 2009-12-22 2011-08-17 Funai Electric Co., Ltd. Bezel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module
WO2014162800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203365850U (zh) * 2013-07-25 2013-12-2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3438405A (zh) * 2013-08-27 2013-12-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块的定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5405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540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55687A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背板
EP3699893B1 (en) Led display module
CN104660940B (zh) 一种电视显示器及其边框结构
CN105223717A (zh) 面框及具有该面框的曲面液晶显示设备
CN104660939B (zh) 一种电视显示器边框及电视显示器
CN204362193U (zh) 一种电视显示器边框及电视显示器
CN113759611B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5355143A (zh) 一种显示产品边框及其生产工艺
US8545089B2 (en) Back frame, mold for back frame and bracing pie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CN107255878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08507000U (zh) 边框架、交互智能平板及智能书写装置
CN205015584U (zh) 面框及具有该面框的曲面液晶显示设备
CN210323673U (zh) 一种新型窄边框液晶模组结构
CN216868013U (zh) 液晶显示器用支撑铝板
CN108422836A (zh) 一种车门后角窗区域的导槽与后角窗的连接结构
WO2018090732A1 (zh) 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10720926U (zh) 窄边框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CN202587189U (zh) 电视机装配结构及电视机
US20130128180A1 (en) Multifunctional plastic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CN211959719U (zh) 一种通道闸机机箱
CN208737139U (zh) 液晶电视结构
CN207117807U (zh) 液晶电视的液晶模组结构
CN220954350U (zh) 一种墙面面板固定结构
CN209343092U (zh) 一种背光源胶铁、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