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68763A - 显示盖板、显示模组、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盖板、显示模组、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068763A CN119068763A CN202310636050.8A CN202310636050A CN119068763A CN 119068763 A CN119068763 A CN 119068763A CN 202310636050 A CN202310636050 A CN 202310636050A CN 119068763 A CN119068763 A CN 1190687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ubstrate layer
- cover plate
- display cover
- buffer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盖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显示盖板、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该显示盖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缓冲层、基材层以及支撑层,缓冲层和支撑层涂覆于基材层的相对两端面,缓冲层的模量小于支撑层的模量。基材层在加工完成后,其上下表面是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微裂纹,基材层的下表面在增加支撑层后,则可抵抗外力冲击所产生的凹陷变形,同时还可对下表面的微裂纹进行填充,有效地降低了基材层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微裂纹因扩展而导致基材层破碎。以及,基材层的上表面在增加缓冲层后,同样可以填充上表面的微裂,降低微裂纹的扩展概率,同时还可抵挡一定外力冲击,进一步地提升基材层的抗冲击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盖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盖板、具有该显示盖板的显示模组、具有该显示模组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折叠终端是显示屏可进行内折或外折的终端机型。通常,其显示模组包括盖板组件、屏幕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其中,目前市售的盖板组件主要有聚酰亚胺盖板组件和玻璃盖板组件两种。聚酰亚胺盖板组件具有优异的耐弯折性能,抗冲击性好,可直接用于显示模组的保护,但,其缺点是材料的表面质感差。玻璃盖板组件具有硬度大、挺行好、透过率高等优点,其缺点是受到终极易碎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盖板、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用于改善玻璃盖板组件抗碎裂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盖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缓冲层、基材层以及支撑层,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支撑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相对两端面,所述缓冲层的模量小于所述支撑层的模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在基材层的上表层设置一缓冲层,以及在其下表层设置一支撑层,并且,缓冲层和支撑层均通过涂覆的方式设置在基材层上,同时,缓冲层的模量小于支撑层的模量。由于基材层在加工完成后,其上下表面是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微裂纹。在装配过程中,若是直接或间接地贴附在显示层等膜材上,基材层的上表面在外力冲击作用下容易出现凹陷,远离外力冲击的下表面的微裂纹则受到拉伸力而扩展,因而,基材层的下表面先发生破裂而导致整个基材层破碎。而基材层的下表面在增加支撑层后,则可抵抗外力冲击所产生的凹陷变形,同时还可对下表面的微裂纹进行填充,有效地降低了基材层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微裂纹因扩展而导致基材层破碎。以及,基材层的上表面在增加缓冲层后,同样可以填充上表面的微裂,降低微裂纹的扩展概率,同时还可抵挡一定外力冲击,进一步地提升基材层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包括玻璃层,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20μm~100μm,所述基材层的模量为63GPa~130GPa。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为透光柔性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兼具透光性和抗冲击性,可提升基材层的抗破裂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0μm~60μm,所述缓冲层的模量为0.5MPa~1000MPa。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为透光柔性层,所述支撑层包括聚硅氮烷树脂、聚酰亚胺、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层兼具透光性和抗冲击性,可提升基材层的抗破裂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2μm~25μm,所述缓冲层的模量为0.5GPa~7GPa。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和/或,所述支撑层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和支撑层在常温25℃断裂延长率和/或低温-20℃断裂延长率相同的情况下,可满足显示盖板内折或外折所需的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盖板还包括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设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化层的作用是降低基材层被刮花的概率,以及降低基材层在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破碎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层包括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氨酯以及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10μm~60μm,所述硬化层的硬度≥2H,所述硬化层的表面水滴角≥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盖板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接层用于将基材层粘接至外设的显示面板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盖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具有上述显示盖板的基础上,该显示模组的抗破裂性能更高。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或所述的显示盖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具有上述显示模组或显示盖板的基础上,该终端设备的显示端的抗冲击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的缓冲层、基材层以及支撑层的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的硬化层、缓冲层、基材层以及支撑层的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的缓冲层、基材层、支撑层以及粘接层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的硬化层、缓冲层、基材层、支撑层以及粘接层的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处于内折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处于外折状态下的剖面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显示盖板;
10、缓冲层;
20、基材层;
30、支撑层;
40、硬化层;
50、粘接层;
200、显示模组;
1000、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顶”、“底”、“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推动部,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第一推动部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推动部,第二推动部也可以命名为第一推动部,而不背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并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术语也并不限定所指示的特征一定不同。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在一个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显示屏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模组通常包括盖板组件、显示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其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画面质感,盖板组件为玻璃盖板组件,该玻璃盖板组件包括玻璃盖板主体以及设置在玻璃盖板主体上的粘接层体,利用粘接层体与显示组件或其他膜材连接。然而,玻璃盖板主体在加工完成后其上下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微裂纹,玻璃盖板组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粘接层体过于柔软,玻璃盖板主体的上表面则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出现凹陷,那么,远离外力冲击的下表面处的微裂纹受到向外扩展的拉力而逐步破裂,最终导致玻璃盖板主体破裂。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盖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缓冲层、基材层以及支撑层。其中,缓冲层和支撑层是通过涂覆工艺附着在基材层的相对两端面的,并且,缓冲层的模量小于支撑层的模量。如此,缓冲层和支撑层可对基材层上可能出现的微裂纹进行填充,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降低微裂纹出现进一步破裂的概率,同时,支撑层的抗冲击韧性是高于缓冲层的抗冲击韧性,能够进一步地降低远离外力冲击的下表面的微裂纹则受到拉伸力而扩展,从而提升基材层整体的抗冲击能力,显示盖板的抗破裂性能更加优越。
请参考图3、图7和图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100的剖面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处于内折状态下的剖面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处于外折状态下的剖面图。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盖板1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缓冲层10、基材层20以及支撑层30,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涂覆于基材层20的相对两端面,缓冲层10的模量小于支撑层30的模量。
这里,缓冲层10、基材层20以及支撑层30是沿显示盖板100的厚度方向进行层叠设置的,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的初始状态应是流体状态,能够在基材层20的相对两个端面上流动,从而填充基材层20相对两个端面上的微裂纹,而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最终状态应是固态,能够稳定地形成于基材层20上。
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和应变之比,例如,弹性模量,其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数值越大,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同时,在不同的受力状态下,可分为拉伸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以及纵向压缩量等。例如,外力冲击是由缓冲层10向支撑层30方向作用于基材层20,缓冲层10则受到压应力,其模量可为剪切模量,而支撑层30则受到拉应力,其模量可为拉伸模量。
缓冲层10的模量小于支撑层30的模量可指的是支撑层30的形变量小于缓冲层10的形变量,即,支撑层30难以发生形变,从而对基材层20的下端面进行支撑,以降低该端面上的微裂纹发生扩展。
这里,由于显示盖板100应用于显示模组上,因而,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均具有一定的透光率。并且,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可通过相同的材料制的,例如,采用树脂类、聚氨酯进行制造,为满足模量上差异,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的厚度可不相同。或者,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还可通过不同的材料制的,依据材料性能上的差异来调整二者模量的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盖板100,在基材层20的上表层设置一缓冲层10,以及在其下表层设置一支撑层30,并且,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均通过涂覆的方式设置在基材层20上,同时,缓冲层10的模量小于支撑层30的模量。由于基材层20在加工完成后,其上下表面是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微裂纹。在装配过程中,若是直接或间接地贴附在显示层等膜材上,基材层20的上表面在外力冲击作用下容易出现凹陷,远离外力冲击的下表面的微裂纹则受到拉伸力而扩展,因而,基材层20的下表面先发生破裂而导致整个基材层20破碎。而基材层20的下表面在增加支撑层30后,则可抵抗外力冲击所产生的凹陷变形,同时还可对下表面的微裂纹进行填充,有效地降低了基材层20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微裂纹因扩展而导致基材层20破碎。以及,基材层20的上表面在增加缓冲层10后,同样可以填充上表面的微裂,降低微裂纹的扩展概率,同时还可抵挡一定外力冲击,进一步地提升基材层20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材层20包括玻璃层,基材层20的厚度为20μm~100μm,基材层20的模量为63GPa~130GPa。
这里,玻璃层可为超薄玻璃或微晶超薄玻璃。
基材层20的厚度可为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55μm、60μm、65μm、70μm、75μm、80μm、85μm、90μm、95μm、100μm等。当然,除了上述整数数值,还可20.3μm、40.13μm以及90.98μm等小数数值。
基材层20的模量为63GPa、70GPa、75GPa、80GPa、85GPa、90GPa、95GPa、100GPa、105GPa、110GPa、115GPa、120GPa、125GPa、130GPa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层10为透光柔性层,缓冲层10包括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可以理解地,由于显示盖板100盖设显示模组上,因而,缓冲层10需满足透光性。
缓冲层10包括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者,为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如此设置,缓冲层10兼具透光性和抗冲击性,可提升基材层20的抗破裂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层10的厚度为10μm~60μm,缓冲层10的模量为0.5MPa~1000MPa。
缓冲层10的厚度可为10μm、12μm、15μm、20μm、22μm、25μm、30μm、32μm、35μm、40μm、42μm、45μm、50μm、52μm、55μm、60μm等。
缓冲层10的模量为0.5MPa、1MPa、10MPa、100MPa、120MPa、130MPa、140MPa、150MPa、200MPa、250MPa、300MPa、350MPa、400MPa、450MPa、500MPa、550MPa、600MPa、650MPa、700MPa、750MPa、800MPa、850MPa、1000MPa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30为透光柔性层,支撑层30包括聚硅氮烷树脂、聚酰亚胺、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可以理解地,由于显示盖板100盖设显示模组上,因而,支撑层30也需满足透光性。
支撑层30包括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者,为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如此设置,支撑层30兼具透光性和抗冲击性,可提升基材层20的抗破裂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30的厚度为2μm~25μm,缓冲层10的模量为0.5GPa~7GPa。
基材层20的厚度可为2μm、4μm、6μm、8μm、10μm、12μm、14μm、16μm、18μm、20μm、22μm、24μm、25μm等。
基材层20的模量为0.5GPa、1GPa、1.2GPa、1.5GPa、2GPa、2.2GPa、2.5GPa、3GPa、3.2GPa、3.5GPa、4GPa、4.2GPa、4.5GPa、5GPa、5.2GPa、5.5GPa、6GPa、6.2GPa、6.5GPa、7GPa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层10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和/或,支撑层30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
可以理解地,目前折叠显示终端通常包括内折产品和外折产品。其中,在发生弯折时,内折产品是显示盖板100中的缓冲层10受到压应力,支撑层30受到拉应力;外折产品是显示盖板100中的缓冲层10受到拉应力,支撑层30受到压应力。因此,为了同时满足两个弯折场景下的使用,且显示盖板100不发生断裂,缓冲层10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和,支撑层30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
而在其他使用场景中,仅缓冲层10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或者,仅支撑层30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即可。
如此设置,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在常温25℃断裂延长率和/或低温-20℃断裂延长率相同的情况下,可满足显示盖板100内折或外折所需的结构强度。
请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盖板100还包括硬化层40,硬化层40设于缓冲层10背离基材层20的一端面上。
可以理解地,硬化层40的作用是保护基材层20的上表面,提升基材层20防刮花的性能,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基材层20在受到冲击时不破碎。
硬化层40的初始状态可为固体,直接贴附在缓冲层10上。或者,硬化层40的初始状态为流体状态,能够在缓冲层10上流动,最终在缓冲层10上固化,即呈固体状态。
如此设置,硬化层40的作用是降低基材层20被刮花的概率,以及降低基材层20在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破碎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硬化层40包括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氨酯以及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可以理解地,由于显示盖板100盖设显示模组上,因而,硬化层40也需满足透光性。
硬化层40包括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氨酯以及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者,为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氨酯以及硅氧烷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硬化层40的厚度为10μm~60μm,硬化层40的硬度≥2H,硬化层40的表面水滴角≥90°。
基材层20的厚度可为10μm、12μm、14μm、16μm、18μm、20μm、22m、24μm、26μm、28μm、30μm、32μm、34μm、36μm、38μm、40μm、42μm、44μm、46μm、48μm、50μm、52μm、54μm、56μm、58μm、60μm等。
硬化层40的硬度≥2H,则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
表面水滴角是接触角,是指气、液、固三相交点处所作的气-液界面的切线,该切线在液体一方的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睁伏侍,是润适程度的量度。当表面水滴角≥90°时,硬化层40表面越粗糙,润湿性越差。
请参考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盖板100还包括粘接层50,粘接层50设于支撑层30背离基材层20的一端面上。
可以理解地,粘接层50的作用是将支撑层30连接至外设显示面板或膜材上。粘接层50可为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或者OCR(OpticalClearResin)光学胶中的一种。
如此设置,粘接层50用于将基材层20粘接至外设的显示面板上。
以下进行落笔测试,将测试样品下表面贴合50μm的粘接层50(OCA光学胶)和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放置在大理石板上进行测试。其中,各测试组中的硬化层40均为丙烯酸材质,缓冲层10均为聚氨酯材质,模量为450MPa,基材层20为玻璃,厚度为30μm,支撑层30均为聚酰亚胺材质,模量为8000MPa。具体数据请参考下表:
方案1 | 方案2 | 方案3 | 方案4 | 方案5 | 方案6 | |
硬化层40/μm | 5 | 5 | 5 | 5 | 5 | 5 |
缓冲层10/μm | / | 15 | / | 25 | 15 | 15 |
基材层20/μm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支撑层30/μm | / | / | 15 | / | 10 | 20 |
落笔/mm | 10 | 15 | 40 | 25 | 60 | 62 |
铅笔硬度/H | 6H | 2H | 5H | HB | 2H | 2H |
从方案1、方案2和方案3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在基材层2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涂覆缓冲层10或支撑层30是对基材层20落笔均有一定提升,在基材层20的下表面增加支撑保护层对落笔提升效果超过在基材层20的上表面增加缓冲保护层,并且表面硬度损失较少。从方案2和方案4对比可以看出,增加基材层20的上表面的缓冲层10的厚度,可以提升落笔高度,但是硬度损失较大。从方案2、方案4和方案5对比可以看出,在方案2的基础上增加下表面10μm支撑层30(方案5)对铅笔硬度基本无影响,但比基材层20的上表面的缓冲层10增加10μm(方案4)对落笔提升效果更好。从方案5和方案6对比可以看出,基材层20的下表面的支撑层30的厚度从10μm增厚至20μm对落笔提升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明显。考虑到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的厚度增厚会影响弯折可靠性,因此,基材层20的下表面的支撑层30厚度以20μm以下为最佳。
请参考图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显示盖板1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硬化层40、缓冲层10、基材层20、支撑层30以及粘接层40,缓冲层10和支撑层30涂覆于所述基材层20的相对两端面,缓冲层10的模量小于支撑层30的模量;硬化层40的厚度为10μm~60μm,硬化层40的硬度≥2H,硬化层40的表面水滴角≥90°;基材层20包括玻璃层,基材层20的厚度为20μm~100μm,基材层20的模量为63GPa~130GPa;缓冲层10的厚度为10μm~60μm,缓冲层10的模量为0.5MPa~1000MPa;支撑层30的厚度为2μm~25μm,缓冲层10的模量为0.5GPa~7GPa;缓冲层10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和/或,支撑层30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硬化层40包括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氨酯以及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缓冲层10为透光柔性层,缓冲层10包括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支撑层30为透光柔性层,支撑层30包括聚硅氮烷树脂、聚酰亚胺、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请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200,包括上述的显示盖板100。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200,在具有上述显示盖板100的基础上,该显示模组200的抗破裂性能更高。
显示模组200还可包括显示面板,即,具有输出的显示屏。显示盖板100则是设置在显示屏的显示端面,以对显示屏进行保护。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1000,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200或的显示盖板100。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00,在具有上述显示模组200或显示盖板100的基础上,该终端设备1000的显示端的抗冲击性能更高。
这里,终端设备100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车载设备等,但不仅限于此。尤其可指显示屏可进行内折、外折以及内、外折的终端设备1000。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缓冲层、基材层以及支撑层,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支撑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相对两端面,所述缓冲层的模量小于所述支撑层的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包括玻璃层,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20μm~100μm,所述基材层的模量为63GPa~130G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透光柔性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0μm~60μm,所述缓冲层的模量为0.5MPa~100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透光柔性层,所述支撑层包括聚硅氮烷树脂、聚酰亚胺、有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2μm~25μm,所述缓冲层的模量为0.5GPa~7GPa。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和/或,所述支撑层的常温25℃断裂延长率≥5%,低温-20℃断裂延长率≥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盖板还包括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设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包括环氧树脂、丙烯树脂、聚氨酯以及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10μm~60μm,所述硬化层的硬度≥2H,所述硬化层的表面水滴角≥9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盖板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端面上。
12.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盖板。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盖板;或,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36050.8A CN119068763A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显示盖板、显示模组、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36050.8A CN119068763A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显示盖板、显示模组、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68763A true CN119068763A (zh) | 2024-12-03 |
Family
ID=93639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36050.8A Pending CN119068763A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显示盖板、显示模组、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068763A (zh)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10636050.8A patent/CN11906876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96439B (zh) | 柔性覆盖窗 | |
KR102610808B1 (ko) | 보호 필름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 |
TWI661344B (zh) | 顯示裝置 | |
US11308827B2 (en)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viscoeleastic fluid layers | |
JP7389915B2 (ja) |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カバー、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及び折り畳み式電子装置 | |
US20200260604A1 (en) |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cover plate,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KR20220024880A (ko) | 유연한 디스플레이 커버 플레이트, 유연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유연한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 |
US20200139672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protective cover window | |
CN113035065B (zh) | 盖板和显示装置 | |
EP3582063A1 (en) | Window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111833735A (zh) | 改善可见性的柔性覆盖窗 | |
US20200183444A1 (en) | Narrow border plastic cover with optimal opto-mechanical properties | |
CN113583584A (zh) | 一种保护膜、屏幕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5116342A (zh) | 盖板及显示模组 | |
CN113257129A (zh) | 柔性盖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
TWI827189B (zh) | 具有經改善強度的可撓性覆蓋窗 | |
US20240365656A1 (en)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9068763A (zh) | 显示盖板、显示模组、终端设备 | |
CN217238773U (zh) |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2397667A (zh) | 显示装置 | |
KR20230134015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01187744A (zh) | 薄化基板及制造工艺及应用此基板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 | |
CN220627334U (zh) | 显示装置 | |
CN220550134U (zh) | 保护膜、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
CN118440607A (zh) | 保护膜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Termi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Honor De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