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7744A - 薄化基板及制造工艺及应用此基板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薄化基板及制造工艺及应用此基板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7744A CN101187744A CNA2007101968344A CN200710196834A CN101187744A CN 101187744 A CN101187744 A CN 101187744A CN A2007101968344 A CNA2007101968344 A CN A2007101968344A CN 200710196834 A CN200710196834 A CN 200710196834A CN 101187744 A CN101187744 A CN 1011877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substrate
- transmitting plate
- inorganic light
- auxiliary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及其制造工艺,该薄化基板包括一无机透光板材以及一辅助层,且辅助层与无机透光板材相叠而构成一叠层。其中,辅助层有助于提升薄化基板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薄化基板的可靠度。无机透光板材的厚度与辅助层的厚度的比值实质上小于或等于4,而叠层的总厚度实质上小于或等于20mm,且叠层的弯曲强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150MPa。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前述薄化基板的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基板及其制造工艺与应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及其制造工艺以及应用此薄化基板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平面显示器(例如,液晶平面显示器、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电浆显示器等)已被广泛的应用在中、小型可携式电视、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以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电子或计算机产品。然而,为因应市场的需求,平面显示设备的屏幕不断朝向大尺寸以及重量减轻的方向发展。
于现有技术中,将基板薄化是一种能使平面显示器的重量与厚度减小的方法。然而,薄化后的基板的弯曲强度会减弱,进而降低基板的可靠度,尤其当基板尺寸偏大时,基板的可靠度更低。如此,在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运送途中的外力破坏,而影响制造工艺良率。因此,如何增加薄化后的基板强度成为目前显示面板制作技术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具有较高的可靠度,并可适用于后续的加工。
本发明另关于一种显示面板的基板制造工艺,可制得具有较高可靠度的基板。
本发明还关于一种应用上述的薄化基板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具有较高的制造工艺良率。
为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内容,在此提出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而薄化基板包括一无机透光板材以及一辅助层,其中辅助层与无机透光板材相迭而构成一迭层。无机透光板材的厚度与辅助层的厚度的比值实质上小于或等于4并大于0,而迭层的总厚度实质上小于或等于20mm,且迭层的弯曲强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150MPa。
为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内容,在此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基板制造工艺。首先,提供一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且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上具有多个显示元件。然后,提供一辅助层于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上,以使辅助层与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构成一迭层。其中,辅助层与显示元件分别位于无机透光板材的相对两侧,且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的厚度与辅助层的厚度的比值实质上小于或等于4并大于0。此外,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与辅助层的总厚度实质上小于或等于20mm,且迭层的弯曲强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150MPa。
为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内容,在此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制造工艺。首先,提供一薄化后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且薄化后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上具有多个第一显示元件。接着,提供一第一辅助层于薄化后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上,以形成一第一基板。其中,辅助层与薄化后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构成一第一迭层,且第一辅助层与第一显示元件分别位于第一无机透光板材的相对两侧。然后,提供一第二基板,并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一组立制造工艺,以形成由多个显示面板单元构成的一显示面板数组。其中,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辅助层与第二基板分别位于第一无机透光板材的相对两侧。
本发明的薄化基板包括无机透光板材及辅助层,其中辅助层可用以强化整体薄化基板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薄化基板所具有的结构强度会大于无机透光板材的结构强度。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克服在对薄化基板加工、搬运或是进行制造工艺时,因基板强度不佳而导致基板损坏的问题,故可以得到较佳的制造工艺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的剖面图。
图2及图3为具有不同缓冲图案的薄化基板的上视图。
图4~图7为具有不同缓冲图案的薄化基板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的剖面图。
图9A~图9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合材料层可具有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A~图10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图。
图11为图10B的显示面板的上视图。
附图标号: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薄化基板
110、110a:无机透光板材 112、114:表面
120、120a、210、3 10、410、510、610、710、810、910、920、930:辅助层
130、130a:显示元件 140、140a:黏着层
412、512、612:凸起 712:凹陷
812、814:材料层 1000:显示面板
1010、1020:基板 1030:显示介质层
A:显示面板数组 D:深度
H:高度 L:预切割线
S、S1:迭层 T:总厚度
T1、T2、T3、T4:厚度 U:显示面板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薄化基板可应用在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例如:穿透型显示面板、半穿透型显示面板、反射型显示面板、彩色滤光片于主动层上(color filter on array)的显示面板、主动层于彩色滤光片上(arrayon color filter)的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A)显示面板、水平切换型(IPS)显示面板、多域垂直配向型(MVA)显示面板、扭曲向列型(TN)显示面板、超扭曲向列型(STN)显示面板、图案垂直配向型(PVA)显示面板、超级图案垂直配向型(S-PVA)显示面板、先进大视角型(ASV)显示面板、边缘电场切换型(FFS)显示面板、连续焰火状排列型(CPA)显示面板、轴对称排列微胞型(ASM)显示面板、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型(OCB)显示面板、超级水平切换型(S-IPS)显示面板、先进超级水平切换型(AS-IPS)显示面板、极端边缘电场切换型(UFFS)显示面板、高分子稳定配向型显示面板、双视角型(dual-view)显示面板、三视角型(triple-view)显示面板、三维显示面板(three-dimensional)或其它型面板、或上述的组合。此外,显示面板也可以是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例如:荧光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磷光电激发光显示面板、或上述的组合,且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电激发光材质包含有机材质、无机材质、或上述的组合,而电激发光材质的分子,包含小分子、高分子或上述的组合。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的剖面图。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100包括一具有一表面112以及一对应于表面112的表面114的无机透光板材110。并且,由于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较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薄化基板100的整体结构强度,本实施例还在无机透光板材110的表面112上配置一辅助层120。于本实施例中,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之间可以是通过静电接合。于其他实施例中,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之间可以是通过配置于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之间的一黏着层(未绘示)接合。
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相迭而构成一迭层S。此外,在一较佳的情况下,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T1与辅助层120的厚度T2的比值实质上小于或等于4并大于0,且迭层S的总厚度T实质上小于或等于20mm。迭层S的弯曲强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150MPa。
在本实施例中,无机透光板材110的材料包括玻璃、石英或是其他适合的无机透光材料,或者是前述材料的组合。在一较佳的情况下,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可介于0.03mm至15mm之间,但不限于此,也可小于0.03mm,如:0.028mm、0.025mm、0.022mm、0.02mm、0.015mm、0.01mm、0.009mm、0.008mm、0.007mm等等,但大于0mm或者也可小于20mm,如:19.5mm、18mm、17mm、16mm、15.5mm等等。此外,无机透光板材的透光度实质上为5%~100%,较佳地,实质上为50%~100%。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弯曲强度,较佳地,实质上介于50MPa至200MPa之间,但不限于此。
辅助层120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其中,有机材料包括尼龙类、高分子橡胶类、氟化树脂类、压克力类、聚碳酸脂酯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酯类(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醚醚酮类(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聚醚类、聚酮类、聚醇类、聚醛类、聚芳香烃类、聚烯类、聚炔类、聚环氧烷类、聚环烷类、或其它其他适合的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无机材料包括金属、金属合金、陶瓷材料、或其他适合的无机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由于考虑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T1与辅助层120的厚度T2的比值约实质上小于或等于4并大于0,也即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T1除以辅助层120的厚度T2或辅助层120的厚度T2除以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T1,而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实质上可介于0.03mm至15mm之间,且迭层S的总厚度T实质上小于或等于20mm为范例时,因此辅助层120的厚度T2实质上可介于0.01mm至5mm之间。
此外,在较佳的情况下,辅助层120的弯曲强度实质上介于50MPa至1000MPa之间,而当辅助层120的材质以有机材料为例时,弯曲强度实质上介于50MPa~170MPa。另外,若为避免刮伤无机透光板材110,因此辅助层120的维氏硬度(Vicker’s Hardness),较佳地,实质上小于或等于600kg/mm2,但不限于此,也可不考虑此因素及/或此数值。再者,辅助层120的面积与无机透光板材110的面积的比值可以是实质上大于或等于1或者是实质上小于或等于1。在较佳的情况下,辅助层120的面积与无机透光板材110的面积的比值实质上介于0.1至1.5之间。其中,当前述比值实质上大于1时辅助层120还可覆盖无机透光板材110的侧面(即与辅助层120所覆盖的无机透光板材110的表面112相邻的侧边,即厚度方向T1或更延伸至表面114上)。另外,由于前述提及辅助层120可以提高薄化基板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因此以下将以由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相迭而构成的迭层S的弯曲强度的公式来加以说明。迭层S的弯曲强度的公式如下式1所示:
Pc=(∑fi·Pi)×(T/T1)2………………………(式1)
其中,Pc为迭层S的弯曲强度(单位:MPa),fi为第i层的体积比,pi为第i层的弯曲强度(单位:MPa),T1为迭层S的基板(即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单位:mm),而T为迭层S的总厚度(单位:mm)。
于本实施例中,假设无机透光板材1 10的厚度T1为与辅助层120的厚度T2皆为0.4mm,而无机透光板材110与辅助层120的弯曲强度分别为135MPa与125MPa。将前述这些参数代入式(1)的运算过程则如下所示:
f1=0.4/(0.4+0.4)=0.5,f2=0.4/(0.4+0.4)=0.5,且T1/T2或T2/T1=1.0时,
Pc=[(0.5·135MPa)+(0.5·125MPa)]×((0.4+0.4)/0.4)2=520MPa………………………………………(式2)
其中,f1为无机透光板材110的体积比,而f2为辅助层120的体积比。
由式(2)可知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相迭所构成的迭层S所具有的弯曲强度(520MPa)较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弯曲强度(135MPa)大。换言之,通过辅助层120可以提高薄化基板100的可靠度,因此可提升应用此薄化基板100的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良率。若使用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T1为与辅助层120的厚度T2皆为10mm,而无机透光板材110与辅助层120的弯曲强度分别为50MPa与50MPa。将前述这些参数代入式(1)的运算过程则如下所示:
f1=10/(10+10)=0.5,f2=10/(10+10)=0.5,且T1/T2或T2/T1=1.0时,
Pc=[(0.5·50MPa)+(0.5·50MPa)]×((1 0+1 0)/10)2=200MPa…………………………………………(式3)
由式(3)可知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相迭所构成的迭层S所具有的弯曲强度(200MPa)较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弯曲强度(50MPa)大。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助层对于外力的缓冲效果,本发明还可以在辅助层上形成缓冲图案。下文搭配图2~图7举例介绍辅助层上可具有的多种不同的缓冲图案。当然,以下说明仅为实施范例,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图2及图3为具有不同缓冲图案的薄化基板的上视图,而图4~图7为具有不同缓冲图案的薄化基板的的剖面图。
请参照图2,薄化基板200的辅助层210上具有一缓冲图案。缓冲图案可以是环状图案(例如:多个同心环、多个非同心环、或其它环状图案、或前述的组合)。另外,请参照图3,薄化基板300的辅助层310上的缓冲图案也可以是格状图案。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缓冲图案也可以是螺旋状图案、或是其他适合的缓冲图案。
比外,请参照图4,薄化基板400的辅助层410的缓冲图案,在其它实施例上也包括多个凸起412,且凸起412的剖面图形状为椭圆形。其中,凸起412的高度H与辅助层410的厚度T3的比值,较佳地,实质上介于0.01至1之间,但不限于此。另外,请参照图5,薄化基板500的辅助层510的凸起512的剖面图形状为块状。请参照图6,薄化基板600的辅助层610的凸起612的剖面图形状为锥形。再者,上述图形的凸起的剖面图形状包含半圆形、波浪状、五边形、梯形、六边形、或其它多边形。另外,请参照图7,薄化基板700的辅助层710可具有多个凹陷712。其中,凹陷712的深度D与辅助层710的厚度T4的比值,较佳地,实质上介于0.1至1之间,但不限于此。此外,图7所述的凹陷712的剖面形状,是以四边形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为曲线形、圆形、椭圆形、半荾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其它多边形。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的剖面图。请参照图8,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800与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100相似,两者的差异之处在于辅助层810为一复合材料层。其中,复合材料层包括一材料层812以及一材料层814,其中材料层812位于无机透光板材110与材料层814之间。而且,若为避免辅助层810损害无机透光板材110,材料层812的维氏硬度,较佳地,实质上小于材料层814的维氏硬度,但不限于此,也可不考虑此因素。于本实施例中,材料层812较佳地可以是有机材料,而材料层814较佳地可以是无机材料,也可对换之或者也可二者材料相同。
此外,复合材料层也可以是层状复合层910(layer complex-layer)(如图9A所示)、织状复合层920(fiber complex-layer)(如图9B所示)、粒子复合层930(doping particle complex-layer)(如图9C所示)、或是其他适合的复合层、或者是前述复合层的组合。其中,如图9A所示,层状复合层910具有一第一材料层912与一第二材料层914,且第一材料层912与第二材料层914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材质,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层可视实际需求而调整第一材料层912与第二材料层914的层数。其中,第一材料层912或第二材料层914的材质可以是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上述的组合。
另外,辅助层120可视情况而移除,例如:当薄化基板100上的元件已经制作完成时,或是当应用薄化基板100的显示面板(未绘示)组立或切割完成时。
此外,无机透光板材110上具有多个显示元件130,而且显示元件130配置于表面114上。于本实施例中,无机透光板材110可做为彩色滤光片的基板,而无机透光板材110上的显示元件130可以是彩色滤光单元。在另一实施例中,无机透光板材可做为主动元件数组基板,因此,无机透光板材上的显示元件例如是薄膜晶体管等主动元件。另外,显示元件也可以是薄膜晶体管及彩色滤光单元的组合,以形成一彩色滤光片于矩阵上(Color Filter onArray;COA)基板或一矩阵于彩色滤光片上(Array on Color Filter;AOC)基板。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此提出一种上述的薄化基板100的制造工艺。请再参照图1,可先提供一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且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上具有多个显示元件130。然后,提供一辅助层120于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上,以使辅助层120与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构成一迭层。其中,辅助层120与显示元件130分别位于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的相对两侧。此外,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的厚度T1与辅助层120的厚度T2的比值实质上小于或等于4并大于0。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与辅助层120的总厚度实质上小于或等于20mm,且迭层S的弯曲强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150MPa。于本实施例中,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之间可以是通过静电接合。于其他实施例中,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之间可以是通过配置于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之间的一黏着层(未绘示)接合。
另外,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此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的薄化基板100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是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为例,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图10A~图10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而图11为图10B的显示面板的上视图。首先,请参照图10A,提供一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无机透光板材110具有一表面112以及一与表面112相对应的表面114。无机透光板材110上具有多个显示元件130,而且显示元件130配置于表面114上。
接着,提供一辅助层120于无机透光板材110的表面112上,以使辅助层120与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构成一迭层S。也使得,辅助层120与显示元件130分别位于无机透光板材110的相对两侧。其中,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接合的方式可以是辅助层120通过一黏着层140贴附于无机透光板材110上。其中,黏着层140可为光固化胶材、热固化胶材、或其他适合的胶材,或者是前述胶材的组合。或者是,辅助层120与无机透光板材110之间可通过静电接合。此时,已初步完成显示面板的基板1010。
然后,请同时参照图10B与图11,提供另一基板1020。其中,基板1010上的辅助层120与基板1020分别位于无机透光板材110的相对两侧。然后,对基板1010与基板1020进行一组立制造工艺,以形成由多个显示面板单元U构成的一显示面板数组A。在组立制造工艺之后,可移除辅助层120,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也可以在形成显示元件130之后移除辅助层120,或是视情况而移除辅助层120。
于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基板1010与基板1020之间形成一显示介质层1030,如:液晶层、电激发光元件层、或上述的组合。此时,已初步完成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0。此外,无机透光板材110可具有多条预切割线L,且这些预切割线L可划分出多个显示面板单元U。本发明可在基板1010与基板1020之间形成显示介质层1030之前或之后沿着预切割线L对显示面板数组A进行切割,以获得复数个显示面板单元U。
请继续参照图10B,基板1020制作方法可为如下所述。首先,提供一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a,而且无机透光板材110a上具有多个显示元件130a。然后,提供一辅助层120a于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a上,以形成一基板1020。其中,辅助层120a与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110a构成一迭层S1。辅助层120a与显示元件130a分别位于无机透光板材110a的相对两侧,且辅助层120a与基板1010分别位于无机透光板材110a的相对两侧。于本实施例中,辅助层120a可以是通过一黏着层140a贴附于无机透光板材110a上。其中,黏着层140a可为光固化胶材、热固化胶材、或其他适合的胶材,或者是前述胶材的组合。于其他实施例中,辅助层120a与无机透光板材110a也可以是通过静电接合。
值得注意的是,基板1010与基板1020相似,差异之处在于:基板1010可做为彩色滤光片,而无机透光板材110上的显示元件130可以是彩色滤光单元。此时,基板1020可做为主动元件数组基板,而显示元件130a可以是薄膜晶体管。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基板1010可做为COA基板或AOC基板,而显示元件130可为彩色滤光单元与薄膜晶体管的组合,则基板1020上的显示元件130a为共通电极。再者,本发明的上述制造方法的实施例,是以基板1010、1020上具有多个显示单元U来做为说明,而此时的基板1010、1020称为母板,且其仍需切割才会形成数个独立的显示面板,也可称于母板上的面板为半成品或未完成品。但独立的显示面板则称为成品。易言之,辅助层120、120a可运用于半成品、未完成品及成品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薄化基板包括一无机透光板材以及一辅助层。其中,辅助层有助于提高薄化基板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可提升薄化基板的可靠度。也因此,本发明的薄化基板较能承受搬运中、加工制造工艺中或产品出厂输送时的外力碰撞,故可提升应用本发明的薄化基板的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良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32)
1.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薄化基板包括:
一无机透光板材;以及
一辅助层,与该无机透光板材相迭而构成一迭层,其中该无机透光板材的厚度与所述的辅助层的厚度的比值实质上小于或等于4并大于0,且所述的迭层的总厚度实质上小于或等于20mm,而其弯曲强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150M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薄化基板还包括多个显示元件,配置于所述的迭层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上述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的厚度实质上介于0.03mm至15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的厚度实质上介于0.01mm至5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的弯曲强度实质上介于50MPa至200MPa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的弯曲强度实质上介于50MPa至1000MPa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的维氏硬度实质上小于或等于600kg/mm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为一复合材料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层为层状复合层、织状复合层或粒子复合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层包括一第一材料层与一第二材料层,该第一材料层位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与所述的第二材料层之间,且所述的第一材料层的维氏硬度实质上小于所述的第二材料层的维氏硬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上具有一缓冲图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图案为环状图案、格状图案、或上述的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图案包括多个凸起、多个凹陷或上述的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包括椭圆形凸起、块状凸起、锥形凸起或上述的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的辅助层的厚度的比值实质上介于0.01至1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凹陷的深度与所述的辅助层的厚度的比值实质上介于0.01至1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的面积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的面积的比值实质上介于0.1至1.5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之间通过静电接合。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薄化基板还包括一黏着层,配置于所述的辅助层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之间。
21.一种显示面板的基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的基板制造工艺包括:
提供一薄化后的无机透光板材,且其上具有多个显示元件;以及
提供一辅助层于薄化后的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上,以使该辅助层与薄化后的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构成一迭层,其中所述的辅助层与所述的显示元件分别位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的相对两侧,而薄化后的该无机透光板材的厚度与所述的辅助层的厚度的比值实质上小于4并大于0,且薄化后的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与辅助层的总厚度实质上小于或等于20mm,且所述的迭层的弯曲强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150MPa。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基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之间通过静电接合。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基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层是通过一黏着层贴附于所述的无机透光板材上。
24.一种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包括:
提供一薄化后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且其上具有多个第一显示元件;
提供一第一辅助层于薄化后的所述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上,以形成一第一基板,其中所述的辅助层与薄化后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构成一第一迭层,且所述的第一辅助层与所述的第一显示元件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的相对两侧;以及
提供一第二基板,并对所述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一组立制造工艺,以形成由多个显示面板单元构成的一显示面板数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辅助层与第二基板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的相对两侧。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制造工艺还包括在所述的组立制造工艺之后,移除所述的第一辅助层。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制造工艺还包括对所述的显示面板数组进行切割,以获得复数个显示面板单元。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立制造工艺包括在所述的第一基板与所述的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显示介质层。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层与所述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之间通过静电接合。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层是通过一第一黏着层贴附于所述的第一无机透光板材上。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薄化后的第二无机透光板材,且其上具有多个第二显示元件;以及
提供一第二辅助层于薄化后的所述的第二无机透光板材上,以形成一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的辅助层与薄化后的第二无机透光板材构成一第二迭层,所述的第二辅助层与所述的第二显示元件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二无机透光板材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的第二辅助层与所述的第一基板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二无机透光板材的相对两侧。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辅助层与所述的第二无机透光板材之间通过静电接合。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辅助层是通过一第二黏着层贴附于所述的第二无机透光板材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1968344A CN100520513C (zh) | 2007-12-11 | 2007-12-11 | 薄化基板及制造工艺及应用此基板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1968344A CN100520513C (zh) | 2007-12-11 | 2007-12-11 | 薄化基板及制造工艺及应用此基板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7744A true CN101187744A (zh) | 2008-05-28 |
CN100520513C CN100520513C (zh) | 2009-07-29 |
Family
ID=39480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1968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513C (zh) | 2007-12-11 | 2007-12-11 | 薄化基板及制造工艺及应用此基板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20513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5276A (zh) * | 2011-12-01 | 2013-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制造轻薄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CN105182575A (zh) * | 2015-10-15 | 2015-12-2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薄化方法 |
WO2018018722A1 (zh) * | 2016-07-28 | 2018-02-0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71691B2 (ja) * | 1996-02-29 | 2002-04-02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3202718B2 (ja) * | 1999-02-23 | 2001-08-27 | 鹿児島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製造用治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TW591288B (en) * | 2003-04-25 | 2004-06-11 | Au Optronics Corp |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CN1755448A (zh) * | 2004-09-28 | 2006-04-05 | 台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显示器的复合式塑料基板 |
-
2007
- 2007-12-11 CN CNB2007101968344A patent/CN10052051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5276A (zh) * | 2011-12-01 | 2013-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制造轻薄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KR20130061485A (ko) * | 2011-12-01 | 2013-06-1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경량 박형의 액정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
US9033757B2 (en) | 2011-12-01 | 2015-05-19 | Lg Display Co., Ltd. | Method of fabricating lightweight and th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3135276B (zh) * | 2011-12-01 | 2016-03-16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制造轻薄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KR101880710B1 (ko) * | 2011-12-01 | 2018-07-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경량 박형의 액정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
CN105182575A (zh) * | 2015-10-15 | 2015-12-2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薄化方法 |
WO2018018722A1 (zh) * | 2016-07-28 | 2018-02-0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US10247973B2 (en) | 2016-07-28 | 2019-04-02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20513C (zh) | 2009-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28822B2 (en) |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cover plate,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CN107195642B (zh) |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2476296B1 (ko)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US10084152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 |
US20180072022A1 (en) | Curved stack structures,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curved electronic devices | |
US20140030496A1 (en) | Window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a display panel | |
EP2631748B1 (en) | Touch panel having improved visibilit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7329627A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240179863A1 (en) |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11404663B2 (en)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structure having optical clear resin in space formed by quadrilateral anti-flow barrier and cover plat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120135181A1 (en) |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panel structure | |
TWI680393B (zh) | 柔性觸摸屏及柔性顯示裝置 | |
CN104615293B (zh) | 触控面板和其触控显示装置 | |
US20220190277A1 (en) | Flexible cover plat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exible cover plate | |
US20150309628A1 (en) | Panel package structure | |
CN107315499A (zh) |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KR20140129805A (ko) | 터치센서 | |
CN203786704U (zh) | 偏光片模块和触摸显示模组 | |
CN101187744A (zh) | 薄化基板及制造工艺及应用此基板的显示面板制造工艺 | |
US10955976B2 (en) | Flexible display | |
KR20160012000A (ko) | 터치센서 및 제조방법 | |
CN108962934A (zh) |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TWI327103B (en) | Thin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display panel applying the same | |
JP5084765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2667682B (zh) | 触摸面板的板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摸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