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200A - 总成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总成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0200A CN1190200A CN97126476A CN97126476A CN1190200A CN 1190200 A CN1190200 A CN 1190200A CN 97126476 A CN97126476 A CN 97126476A CN 97126476 A CN97126476 A CN 97126476A CN 1190200 A CN1190200 A CN 11902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 assembly
- driving force
- developing
- chamb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991 mold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846 repe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0959 ear midd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039 cover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30182556 Polyacetal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UGBHKTXTAQXES-UHFFFAOYSA-N Selenium Chemical compound [Se] BUGBHKTXTAQX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N.C=CC1=CC=CC=C1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4 agglom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97 bl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56 central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2 coars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copper tin Chemical compound [Cu].[Sn]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9 electrical w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8 plas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68 poly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669 sele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1 sele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46 therm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03G2221/1633—Details concerning the developing proces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上的总成,包括: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部件;显像部件;色剂容纳部分;色剂搅动部件;驱动力传送部件;锁定部件;驱动部件;其中驱动部件被设置在色剂容纳部分的外面;驱动力从驱动部件传送给驱动力传送部件,使该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一个凸件接收向着色剂容纳部分的推力,该凸件具有一个沿着与驱动部件的旋转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斜面和一个与凸件的斜面啮合的啮合部件。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总成和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这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利用一种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在一个记录材料上形成一个图像。这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例子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一个电子照相打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或类似的打印机)、一个传真机和一个字处理机或类似的处理机。
总成整体地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充电部件、显像装置和清除装置,并且该总成相对于成像装置的主组件是可拆卸地安装的。该总成可以整体地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部件、显像装置和至少一个充电部件和清除装置。作为另一个例子,总成可以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和至少显像装置。
在利用一种电子照相成像处理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利用该总成,该总成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和能够作用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的处理装置,并且该总成作为一个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一个主组件上(总成型)。利用这种总成型,实际上用户能够进行该装置的维护而不依赖于一个维修人员。因此,目前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广泛地使用总成型。
本发明在于对这种总成做进一步的改进。
总成设置有一个位于色剂盒中的色剂供给部件并且该供给部件在色剂盒中也起着搅动色剂的作用。利用一个外部驱动力通过一个像齿轮或类似物这样的驱动传输部件来驱动该色剂供给部件。
用于驱动色剂供给部件的驱动传输部件穿透一个色剂盒壁。该驱动传输部件从色剂室结构的外面被安装。利用一个锁定部件来防止驱动传输部件从色剂室结构上掉下来。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总成和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防止了色剂颗粒粘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总成和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一个色剂搅动部件能够工作情况良好地操作。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总成和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在一个用于把驱动力传送给一个色剂搅动部件的驱动传送部件与一个色剂容纳部分的一个内侧之间能够确实地设置有一个间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总成和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在一个用于把一个驱动传送部件和一个在色剂盒中的色剂供给部件连接的锁定部件与一个色剂盒中的一个内侧之间确实地设置有一个间隙,以致于防止色剂的粘结,因此能够保证高质量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上总成,该总成包括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一个显像部件,用于把在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形成的一个潜像显像;一个色剂容纳部分,用于容纳用于由显像部件使潜像图像显像的色剂;一个色剂搅动部件,用于搅动容纳在色剂容纳部件中的色剂;一个驱动力传送部件,用于把旋转驱动力传送给色剂搅动部件以便使色剂搅动部件转动;驱动力传送部件穿过在色剂容纳部分中设置的一个孔;一个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被设置在色剂容纳部分的内侧以便防止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该孔从色剂容纳部分上脱落下来;一个驱动部件,用于驱动驱动力传送部件;该驱动部件被设置在色剂容纳部分的外面;驱动力从驱动部件传送给驱动力传送部件,以致于该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一个凸件接收向着色剂容纳部分的推力,该凸件具有一个沿着与驱动部件的旋转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斜面和一个与该凸件的斜面啮合的啮合部件。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图1是一个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立式截面图。
图2是一个在图1中所示装置的外部视图。
图3是一个总成的截面图。
图4是一个在图3中所示总成的外部视图,如从顶部右侧看的视图。
图5是在图3中所示总成的右手侧视图。
图6是在图3中所示总成的左手侧视图。
图7是一个在图3中所示总成的外部视图,如从顶部左侧看的视图。
图8是一个在图3中所示总成的底部左侧的外部视图。
图9是一个在图1中所示装置的主组件的总成容纳部分的外部视图。
图10是一个在图1中所示装置的主组件的总成容纳部分的外部视图。
图11是一个感光鼓和一个用于驱动该感光鼓的驱动机构的垂直截面图。
图12是一个清除单元的视图。
图13是一个图像显像单元的视图。
图14是一个图像显像单元的部分分解图。
图15是一个图像显像室架的齿轮保持结构部分和驱动图像显像单元的齿轮的部分分解图,描述了它们的后侧。
图16是一个连色剂室架和图像显像室架在内的图像显像单元的侧视图。
图17是一个在图15中所示的齿轮保持结构部分的平面图,如从图像显像单元的内侧看的平面图。
图18是一个图像显像滚筒齿轮箱的视图。
图19是一个图像显像室架的视图。
图20是一个色剂室架的视图。
图21是一个色剂室架的视图。
图22是一个在图21中所示的色剂密封部分的立式图。
图23是一个支承感光鼓充电滚筒的结构的立式图。
图24是一个用于在图1中所示装置的主组件的驱动系统的结构图。
图25是一个在该装置的主组件侧上设置一个连接机构的视图和在总成侧上设置的一个连接机构的视图。
图26是一个在该装置的主组件侧上设置一个连接机构和在总成侧上设置的一个连接机构的视图。
图27是一个把该装置主组件的凸缘和该装置主组件的连接部分连接起来的机构的截面图。
图28是一个齿连接轴和其间距的正视图,如当在装置主组件中的总成被驱动时所看的正视图。
图29是一个齿连接轴和其间距的正视图,如当在装置主组件中的总成被驱动时所看的正视图。
图30是一个在装置主组件中的总成和其相邻机构的立式图,它描述当总成被安装到装置主组件上或从装置主组件取下时所看到的在电接触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31是一个压缩式螺旋弹簧和其安装的侧视图。
图32是一个在感光鼓室架和图像显像室架之间连接的立式图。
图33是一个总成纵向端部的视图,它描述了感光鼓怎样被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中。
图34是一个感光鼓轴承部分的立式图。
图35是一个感光鼓轴承部件的侧视图,描述了它的外形。
图36是一个感光鼓轴承部分的分解截面图,它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37是一个感光鼓轴承部分的分解图。
图38是一个总成的平面图,它描述了在方向和幅值方面在总成中产生的各种轴向力之间的关系。
图39是一个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色剂室架的开口和它的相邻机构的视图。
图40是一个连接部分的截面图,它描述了连接部分的中心机构。
图41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水平截面图。
图42是一个图41中所示装置的一个驱动传送部件的侧视图。
图43是一个图41中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44是一个用在图41所示装置中的一个色剂供给齿轮的侧视图。
图45是一个图44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46是一个沿着在图45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7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水平截面图。
图48是一个图47中所示装置的一个驱动传送部件的侧视图。
图49是一个图47中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50是一个用在图47所示装置中的一个色剂供给齿轮的侧视图。
图51是一个图50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52是一个沿着在图51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53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水平截面图。
图54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视图。
图55是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56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水平截面图。
图57是一个驱动传送部件的正视图。
图58是一个图57中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59是一个用在图56所示装置中的一个色剂供给齿轮的侧视图。
图60是一个图59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61是一个驱动传送部件的视图。
图62是一个色剂供给齿轮的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描述本发明所希望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一个总成B的“横向”方向意味着在该方向中总成B被安装到一个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上或从该主组件中取下,并且与一个记录介质的被传送的方向一致。总成B的“纵向”方向意味着该方向与总成B被安装到一个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上或从该主组件中取下的方向相交(实际上与横向垂直)。它与记录介质的表面平行和与记录介质被传送的方向相交(实际上与记录介质传送的方向垂直)。此外,“左”或“右”意味着相对于记录介质被传送的方向的“左”或“右”,如从上面所看到的。
图1是一个实施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激光打印机A),它描述了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基本机构;图2是一个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外部视图;和图3-8是实施本发明的总成的附图。具体地说,图3是一个总成的截面图;图4是该总成的一个外部视图;图5是该总成的一个右手侧视图;图6该总成的一个左手侧视图;图7是从该总成的顶部左侧看的外部视图;和图8是从该总成的底部左侧看的外部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总成B的“顶”表面意味着当总成B位于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中时表面向上的面,“底”表面意味着表面向下的面。(电子照相成像装置A和总成B)
首先,参照图1和2,将描述一个作为实施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激光打印机A。图3是一个实施本发明的总成的截面图。
参照图1,激光打印机A是一个通过一个电子照相成像过程在一个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OHP纸,和纤维)上形成一个图像的装置。它在一个以一个鼓形式的电子照相感光鼓(此后称为感光鼓)上形成一个色剂图像。具体地说,利用一个充电装置对感光鼓进行充电,和利用一个目标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从一个光学装置被射入到感光鼓的充电的圆周表面上,根据图像数据在该表面上形成一个潜像。利用一个显像装置把这个潜像显像成一个色剂图像。同时,利用一个取纸滚筒3b、一个传送滚筒对3C和3d和定位滚筒对3e与色剂成像同步地把位于一个送纸盒3a中的记录介质2转向和传送。然后,电压被施加一个图像转印滚筒4上,该图像转印滚筒作为一个用于转印在总成B的感光鼓7上形成的色剂图像的装置,由此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此后,利用一个导向传送器3f把在其上已经转印有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2传送给一个定影装置5。该定影装置5具有一个驱动滚筒5c,和一个包括一个加热器5a的定影滚筒5b,并且当记录介质2通过定影装置5时把热和压力施加到定影装置5上,以致于已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的图像被定影到记录介质2上。然后,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2,并且利用排纸滚筒对3g、3h、3i把记录介质2通过一个相反路径3j排到一个出纸槽6中。出纸槽6位于成像装置A的主组件14的顶端。在此应该指出的是:一个可转动挡板3k可以与一个排纸滚筒对3m共同操作以便排出记录介质2而不使它通过相反路径3j。取纸滚筒3b、传送滚筒对3C和3d、定位滚筒对3e、导向传送器3f、排纸滚筒对3g、3h、3i和排纸滚筒对3m构成了一个传送装置3。
参照图3-8,在总成B中,另一方面,具有一个感光层7e(图11)的感光鼓7被旋转,以便通过把电压施加到作为一个感光鼓充电装置的充电滚筒8上来均匀地对它的表面进行充电。然后,一个利用图像数据来调制的激光由光学系统1通过一个曝光口1e射到感光鼓7,以便在感光鼓7上形成一个潜像。这样形成的潜像利用色剂和显像装置9被显像。具体地说,充电滚筒8被设置在与感光鼓7接触以便对感光鼓7进行充电。通过感光鼓7的旋转使充电滚筒8旋转。显像装置9给感光鼓7的圆周表面区域(待显像的区域)提供色剂,以致于在感光鼓7上形成的潜像被显像。光学系统1包括一个激光二极管1a、多面镜1b、一个透镜1c、和一个反射镜1d。
在显像装置9中,利用一个色剂供给部件9b的旋转把包含在一个色剂盒11A中的色剂传送给一个显像滚筒9c。该显像滚筒9c包括一个静止磁铁。显像滚筒9c也被旋转以致于一个具有摩擦电荷的色剂层在显像滚筒9c的圆周表面上被形成。感光鼓7的图像显像区域被提供有从这个色剂层来的色剂,该色剂以反射潜像的方式被传送到感光鼓7的圆周表面上,使潜像变为可视的色剂图像。显像叶片9d是一个调整附着于显像滚筒9c的圆周表面上色剂的量和也对色剂摩擦充电的叶片。靠近显像滚筒9c,一个色剂搅动件9e旋转地被配置以便在图像显像室中循环地搅动色剂。
在通过把具有与色剂图像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压提供给图像转印滚筒4使在感光鼓7上形成的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2之后,利用色剂消除装置10把在感光鼓7上的残余清除掉。色剂消除装置10包括一个与感光鼓7接触配置的弹性色剂消除叶片10a,并且的利用弹性色剂消除叶片10a刮掉在感光鼓7上剩余的色剂,这些剩余的色剂被收集到一个废色剂收集器10b中。
总成B以下列的方式被构成。首先,一个包括一个用于存储色剂的色剂盒11A(色剂存储部分)的色剂室架11与一个装有像一个显像滚筒9c这样的显像装置9的图像显像室架12连接在一起,然后,一个色剂消除室架13与前面两个结构11和12连接以便构成该总成B,在色剂消除室架13中安装有感光鼓7、像弹性色剂消除叶片10a这样的色剂消除装置10和充电滚筒8。这样形成的总成B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A的主组件14中。
总成B设置有一个曝光口和一个转印孔13n,一个利用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通过该曝光口被射到感光鼓7上,感光鼓7通过转印孔13n与记录介质2对立。曝光口1e是清除室架11的一部分,并且转印孔13n位于图像显像室架12和色剂消除室架13之间。
下面将描述在该实施例中的总成B的外壳的结构。
在这个实施例中的总成以下列方式被构成。首先,色剂室架11与图像显像室架12被连接起来,然后色剂消除室架13与前两个结构11和12旋转地连接起来以便构成外壳。在这个外壳中安装有上述的感光鼓7、充电滚筒8、显像装置9、色剂消除装置10等等,以便构成总成B。这样形成的总成B可拆卸地安装到在一个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中设置的总成容纳装置中。(总成B的外壳结构)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的总成B的外壳是通过把色剂室架11、图像显像室架12和色剂消除室架13连接起来构成的。下面将描述这样形成外壳的结构。
参照图3和20,色剂供给部件9b被旋转地安装在色剂室架11中。显像滚筒9c和显像叶片9d被安装在图像显像室架12中,靠近显像滚筒9c,色剂搅动件9e被旋转地安装以便在图像显像室内循环地搅动色剂。参照图3和19,一个杆状天线9h被安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中,该杆状天线9h在显像滚筒9c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实际上与显像滚筒9c平行。以上述方式装备的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被焊接在一起(在该实施例中,利用超声波),以便形成构成一个图像显像单元D(图13)的第二结构。
总成B的图像显像单元设置有一个鼓光栅组件18,它盖住感光鼓7以便防止感光鼓7被长时间周期地曝光或在总成B从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取下时或取下之后防止感光鼓7与外部物体接触。
参照图6,鼓光栅组件18具有一个光栅罩18a和连接部件18b和18c,该光栅罩18a使在图3中所示的转印孔13n被盖住或被露出,连接部件18b和18c支承鼓光栅组件18。在相对于记录介质2被传送的方向的上游侧上,右手侧连接部件18c的一端被安装在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的一个孔40g中,如在图4和5中所示的。左手侧连接部件18c的一端被安装在色剂室架11的底部分11b的一个突起部分11h中。左手侧和右手侧连接部件18c的其它端在相对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与光栅罩18a的对应纵向端连接。连接部件18c是由金属杆构成的。实际上,左手侧和右手侧连接部件18c通过光栅罩18a被连接起来;换句话说,左手侧和右手侧连接部件18c是一个单个连接部件18c的左手端和右手端。连接部件18b仅被设置在光栅罩18a的一个纵向端上。连接部件18b的一端在相对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与光栅罩18a连接,在该位置上连接部件18c被连接到光栅罩18a上,连接部件18b的另一端围绕着图像显像室架12的一个定位杆12d被安装。连接部件18b由合成树脂形成。
在长度上不同的连接部件18b和18c与光栅罩18a和色剂室架11一起构成了一个四件连接结构。当总成B插入到一个成像装置中时,从总成B伸出的连接部件18c的部分18cl与在该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的总成容纳空间S的横壁设置的静止接触件(没有示出)相接触,并且驱动鼓光栅组件18以便打开光栅罩18a。
由光栅罩18a和连接部件18b和18c构成的鼓光栅组件18载有由一个没有示出的围绕着定位杆12d安装的螺旋弹簧施加的压力。该弹簧的一端被固定到连接部件18b上,而另一端被固定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以致于在该方向上产生的压力使光栅罩18a盖住转印孔13n。
再次参照图3和12,色剂消除室架13与感光鼓7、充电滚筒8、和色剂消除装置10的各个部件安装在一起,以便构成作为一个清除单元C(图12)的第一结构。
然后,利用一个连接部件22以一种相互可转动的方式把上述的图像显像单元D和清除单元C连接起来,以便构成总成B。具体地说,参照图13,图像显像室架12的两个纵向(显像滚筒9c的轴向)端设置有一个支臂部分19,该支臂部分19具有一个圆孔20,该圆孔20与显像滚筒9c平行。另一方面,在色剂消除室架(图12)的每个纵向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支臂部分19的凹槽部分21。支臂部分19被插入到这个凹槽部分21中,连接部件22被压入到色剂消除室架13的安装孔13e中、穿过支臂部分19的底部分的圆孔20并且进一步被压入到一个隔墙13t的孔13e中,以致于图像显像单元D和清除单元C被连接以便在连接部件22上它们相互是可转动的。在连接的图像显像单元D和清除单元C中,一个压缩式螺旋弹簧22a位于这两个单元之间,该螺旋弹簧的一端围绕着一个由支臂部分19的基底部分装配的没有示出的定位杆安装,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相对色剂消除室架13的凹槽部分21的顶壁被压缩。其结果是:图像显像室架12被向下压以便可靠地保持显像滚筒9c朝着感光鼓7向下被压。具体地说,参照图13,一个具有比显像滚筒9c的直径更大的直径的滚筒9i与显像滚筒9c的每个纵向端连接,和该滚筒9i压住感光鼓7以便在感光鼓7和显像滚筒9c之间保持一个预定间隙(大约为300μm)。色剂消除室架13的凹槽部分21顶部表面被倾斜,以致于当图像显像单元D和清除单元C被组合时压缩式螺旋弹簧22a被逐渐地压缩。也就是:图像显像单元D和清除单元C围绕着连接部件22彼此相对是可转动的,其中利用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弹力精确地维持在感光鼓7的圆周表面和显像滚筒9c的圆周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间隙)。
由于压缩式螺旋弹簧22a与图像显像室架12的支臂部分19的基底部分连接,所以除了支臂部分19的基底部分之外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弹力不影响其它地方。在图像显像室架12设置有一个用于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专用弹簧安装件的情况下,弹簧座邻近地方必须被加强以便精确地维持感光鼓7和显像滚筒9c之间的预定间隙。然而,根据在上述方式中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位置,不需要加强弹簧座邻近地方,即在这个实施例的情况下,不需要加强支臂部分19的基底部分的邻近地方,因为支臂部分19的基底部分本身的强度和硬度是较大的。
下面将详细描述上述的把色剂消除室架13和图像显像室架12保持在一起的结构。(总成B导向装置的结构)
其次,当总成B被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上或从其上取下时,总成B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总成B。在图9和10中示出了这个导向装置。图9是该导向装置的左手侧的一个视图,如从总成B由一侧安装到成像装置A(如从图像显像单元D侧的那一侧上看)上的那一侧上看(在箭头X的方向上)的视图。图10是该导向装置的右手侧的一个视图,如从与上述相同侧看的视图。
参照图4、5、6和7,色剂消除室架13的每个纵向端设置有当总成B安装到装置主组件14上或从其上取下时作为一个导向装置的装置。这个导向装置由一个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和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和13bL构成,该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作为一个总成定位导向件,该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和13bL作为当总成B被安装上或被取下时用于控制总成B的位置的装置。
如在图5中所示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是一个空心圆柱件。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是与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一起整体地被构成的,并且从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的圆周表面径向地伸出。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设置有一个装配法兰13aR1,该装配法兰13aR1也与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是一个整体。因此,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和装配法兰13aR1构成了右手侧导向件13R,该导向件13R利用穿过装配法兰13aR2的螺孔的小螺杆固定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由于右手侧导向件13R被固定到色剂消除室架13,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在固定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的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侧壁上延伸。
参照图11,一个鼓轴件是由一个包括较大直径部分7a2在内的鼓轴部分7a、一个盘型法兰部分29和一个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构成的。该较大直径部分7a2被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的孔13kl中。该盘型法兰部分29与一个定位销13c接合,该定位销从色剂消除室架13的纵向端壁的侧壁伸出,以便防止转动,并且该盘型法兰部分29利用一个小螺杆13d被固定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向外伸出(向前,也就是,与图6所指出的方向相垂直)。上述旋转支承一个围绕着感光鼓7安装的正齿轮7n的静止鼓轴7a从盘型法兰部分29向内延伸(图11)。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和鼓轴7a是同轴的。盘型法兰部分29、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和鼓轴7a整体地由像钢这样的材料构成。
参照图6,具有一个稍微远离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的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L。该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L是又长又窄的,实际上它在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的径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也从色剂消除室架13向外伸出。它与色剂消除室架13整体地形成。为了容纳这个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L,盘型法兰部分29设置有一个切去部分。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L向外伸出的距离是这样的,以致于它的端部表面实际上与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的端部表面一般高。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L在固定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的显像滚筒齿轮箱9v的侧壁上延伸。如从上面描述明显看到的,左手侧导向装置13L由单独的两个部件组成:金属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和合成树脂的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L。
下面将描述一个调整接触部分13j,该调整接触部分13j是色剂消除室架13的顶部表面的一部分。在下面对调整接触部分13j的描述中,“顶部表面”意味着当总成B位于一个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中时面向上的表面。
参照图4-7,清除单元C的顶部表面13i的两个部分13j构成了调整接触部分13j,其中两个部分13j相对于与插入总成B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正好是接近右和左前弯头13p和13q的部分,当总成B被安装到主组件14中时,调整接触部分13j调整总成B的位置和状态。换句话说,当总成B被安装到主组件14中时,调整接触部分13j与设置在一个成像装置(图9、10和30)的主组件14中的固定接触件25接触,并且围绕着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调整总成B的转动。
下面将描述在主组件14侧上的导向装置。参照图1,当一个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的盖35围绕着一个支承点35a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地打开时,主组件14的顶部部分被暴露,总成容纳部分出现,如在图9和10中所示的。相对于插入总成B的方向,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左和右内壁分别地设置有导向件16L(图9)和16R(图10),它们从与支承点35a相反的侧斜着向下延伸。
如在图中所示的,导向件16L和16R包括导向部分16a和16c,和分别与导向部分16a和16c连接的定位槽16b和16d。导向部分16a和16c斜着向下延伸,如从由箭头X指示的方向看,也就是,从插入总成B的方向上看。定位槽16b和16d具有一个半圆截面,该半圆截面完全与总成B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或13aR的截面匹配。在总成B完全地被安装到该装置主组件14中之后,定位槽16b和16d的半圆截面的中心分别地与总成B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和13aR的轴线相重合,并因此与感光鼓7的轴线重合。
如从插入或取下总成B的方向上看的导向部分16a和16c的宽度是足够宽的,以便允许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搭接在它们上并具有一个合理的活动量。因此,直径比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的直径更窄的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和13bL分别地比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更宽松地安装到导向部分16a和16c中,而利用导向部分16a和16c来控制它们的旋转。换句话说,当安装总成B时,总成B的角度被保持在一个预定的范围之内。在把总成B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之后,总成B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与导向件13R和13L的定位槽16b和16d接合,相对于总成B插入方向,位于总成B的色剂消除室架13的前部分上的左和右调整接触部分13j分别地与固定定位部件25接触。
总成B的重量分布是这样的,即,当与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的轴线重合的线是水平的时候,总成B的图像显像单元D侧在该线上产生比清除单元C侧更大的转矩。
总成B以下列方式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首先,用一个手通过抓住总成B的凹进部分17和突起部分11c使总成B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分别地插入到在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的总成容纳部分的导向部分16c和16a中,并且相对于总成B的插入方向,向着前面部分的斜下方向把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和13bL也插入到导向部分16a和16c中。然后,利用总成B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和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和13bL分别地随着导向部分16a和16c更进一步插入总成B,直到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达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定位槽16b和16d为止。然后,由于总成B的重力的原因,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分别地被安置在定位槽16b和16d中;总成B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相对于定位槽16b和16d被准确地定位。在这种状态下,与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的轴线重合的线也与感光鼓7的轴线重合。因此,感光鼓7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14相当准确地被定位。在此应该指出的是:感光鼓7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最终定位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被完成的同时产生。
同样在这种状态下,在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静止定位件25和总成B的调整接触部分13j之间具有一个微小的间隙。在这时,由手释放总成B。然后,在使图像显像单元D侧下降和使清除单元C侧上升的方向上围绕着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转动总成B直到总成B的调整接触部分13j与对应的静止定位件25接触为止。其结果是:总成B相对于成像装置主组件14被准确地定位。此后,通过围绕着支承点35a顺时针转动盖35来闭合该盖35。
为了从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上取下总成B,利用与上述步骤相反的步骤来进行。具体地说,首先打开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盖35,并且通过抓住上述顶部和底部突起部分11c,也就是由手抓住总成的手持部分向上拉总成B。然后,使总成B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在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定位槽16b和16d中转动。其结果是:总成B的调整接触部分13j与对应的静止定位件25分离。接着,进一步地拉总成B。然后,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脱离定位槽16b和16d,并且部分地进入固定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上的导向件16R和16L的导向部分16a和16c中。在这种状态下,进一步地拉总成B。然后,根据控制总成B的角度,总成B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13aL和旋转控制导向装置13bR和13bL通过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导向部分16a和16c斜着向上滑动,以致于总成B能够从成像装置主组件14完全地被取出而除了导向部分16a和16c之外不与其它部分接触。
参照图12,正齿轮7n围绕着感光鼓7的纵向端中的一端被安装,该端是与安装螺旋鼓齿轮7b的一端相反的端。当把总成B插入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时,正齿轮7n与一个位于成像装置主组件中的图像转印滚筒4同轴的齿轮(没有示出)相啮合,并且把使图像转印滚筒4旋转的驱动力从总成B传送给图像转印滚筒4。(色剂室架)
参照图3、5、7、16、20和21将详细描述色剂室架。图20是一个在色剂封口被焊接之前看到的色剂室架的视图,图21是一个装上色剂之后色剂室架的视图。
参照图3,色剂室架11由两部分组成:顶部和底部11a和11b。参照图1,顶部部分11a向上突出,占据了在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光学系统1的左手侧上的空间,以致于总成B的色剂容量能够被增加而不增加成像装置A的尺寸。参照图3、4和7,色剂室架11的顶部部分11a具有一个凹进部分17,它位于顶部部分11a的纵向中心部分上,并且作为一个把柄。该成像装置的一个操作者能够通过抓住总成B利用顶部部分11a的凹进部分17和底部分11b的面向下的一侧来操作总成B。在底部分11b的纵向方向上,在底部分11b的面朝下的表面上延伸的突起部分11c用于防止总成B从操作者的手中滑出。再次参照图3,顶部部分11a的法兰11a1与底部分11b的上升缘法兰11b1对齐,法兰11a1被安装在底部分11b的法兰11b1的上升缘之内,以致于色剂室架11的顶部的壁和底部部分在焊接表面U上正好相遇,然后,通过利用施加超声波来熔化焊条使色剂室架11的顶部和底部11a和11b被焊接起来。用于把色剂室架11的顶部和底部11a和11b接合起来的方法不需要被限制在超声波上。通过加热或受迫振动可以把它们焊接起来,或可以把它们粘接起来。此外,除了当利用超声波把顶部和底部11a和11b被焊接起来时保持顶部和底部11a和11b对齐的法兰11b1之外,色剂室架11的底部分11b设置有一个阶梯部分11m。阶梯部分11m位于一个开口11i的上方,并且实际上与法兰11b1在一个平面上。下面将描述阶梯部分11m的结构和它的相邻部分。
在色剂室架11的顶部和底部11a和11b被接合之前,一个色剂供给部件9b被安装到底部分11b中,一个连接件11e通过色剂室架11的侧壁上的孔11e1与色剂供给部件9b的端部连接。孔11e1位于底部分11b的纵向端的一端,具有孔11e1的侧板也具有一个色剂填充口11d,该填充口实际上类似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在图6中所示的。色剂填充口11d的三角形边由一个第一边、一个第二边和一个第三边组成,其中第一边是两个相互垂直的边中的一个边,并且沿着在色剂室架11的顶部和底部11a和11b之间的接合处延伸,第二边沿着实际上与第一边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三边,即斜边,它沿着底部分11b的斜边延伸。换句话说,虽然色剂填充口11d位于接近孔11e1,但是应使色剂填充口11d尽可能的大。接着,参照图20,色剂室架11设置有一个开口11i,色剂通过该开口11i从色剂室架11供给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中,并且一个封口(后面将描述)被焊接以便封闭这个开口11i。此后,色剂通过色剂填充口11d被填充到色剂室架11中,然后利用一个色剂封闭盖11f将色剂填充口11d封闭以便构成一个色剂单元J。色剂封闭盖11f是由聚乙烯、聚丙稀或类似物构成的,并且被压入或粘入到色剂室架11的色剂填充口11d上以致于不脱落。接着,利用超声波把色剂单元J焊接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以便构成图像显像单元D,在后面将描述该焊接。用于构成色剂单元J和图像显像单元D的方法不限于超声波焊接;它也可以被粘接或被铰接,该铰接利用两个单元的材料的弹性。
参照图3,色剂室架11的底部分11b的倾斜面K给出了一个角θ,以致于在底部上的色剂被消耗时,在色剂室架11的顶部部分中的色剂自然地向下滑。具体地说,当成像装置主组件14被水平地放置时,希望在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的总成B的倾斜面K和水平线Z之间的形成的角θ是近似65度。底部分11b设置有一个向外的突出部分11g,以致于它不影响色剂供给部件9b的旋转。色剂供给部件9b的清除区域的直径近似是37mm。突出部分11g的高度根据倾斜面K的设想延伸范围只是近似为0-10mm。这是由于下列的原因:如果突出部分11g的底部表面大约是倾斜面K的设想延伸范围,那么从倾斜面K的顶部部分自然下滑的并且供给图像显像室架12的色剂将有一部分色剂不能供给到图像显像室架12,这部分色剂在倾斜面K与向外的突出部分11g相遇的区域中被收集。相反地,在这个实施例中的色剂室架11的情况下,色剂从色剂室架11可靠地被提供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中。
色剂供给部件9b由一个具有直径近似为2mm的钢杆构成的,并且是一个曲轴形式的。参照图20,该图示出了色剂供给部件9b的一端,色剂供给部件9b的一个轴颈端9b1被安装到一个孔11r中,该孔11r位于色剂室架11中,并且与色剂室架11的开口11i相邻。轴颈的另一端被固定到连接件11e上(该轴颈被固定到连接件11e上的地方在图20中看不见)。
如上所述,给色剂室架11的底壁设置向外突出部分11g作为用于色剂供给部件9b的清除空间使它能够给总成B提供稳定的色剂供给效率而不增加费用。
参照图3、20、和22,开口11i位于在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之间的连接处上,色剂从色剂室架11通过该开口11i提供给图像显像室架12。开口11i由一个凹进表面11k包围着,该凹进表面11k也由色剂室架11的法兰的顶部和底部部分11j和11j1包围着。顶部部分11j的纵向外边(顶部)和底部部分11j1的纵向外边(底部)分别地设置有槽11n,这些槽相互平行。在凹进表面11k上面的法兰的顶部部分11j是一个门形的,该法兰的底部部分11j1的表面与凹进部分11k的表面垂直。参照图22,槽11n的底表面11n1的平面是在凹进表面11k的表面向外侧上(朝着图像显像室架12)。然而,色剂室架11的法兰可以被构成类似在图39中所示的法兰,在图39中法兰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11j位于相同的平面中并且包围着开口11i,它与一个亮边的顶部和底部件类似。
参照图19,一个字母符号12u代表图像显像室架12的平面,该表面面对色剂室架11。法兰12e被设置在从扁平面12u稍微凹进的一个平面上,该法兰12e与扁平面12u平行并且包围着该扁平面12u的所有四个边。法兰12e的纵向边设置有一个舌状部分12v,该舌状部分12v被安装到色剂室架11的槽11n中。舌状部分12v的顶部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超声波焊接的角边缘12v1(图22)。在各个部件被组装到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中之后,图像显像室架12的挡块被安装到色剂室架11的槽11n中,两个结构11和12沿着舌状部分12v和槽11n被焊接在一起(后面将详细描述)。
参照图21,一个能够在总成B的纵向方向上容易撕开的覆盖膜51被粘到凹进面11k上以便把色剂室架11的开口11i密封;即它靠在开口11i的四边的旁边被粘在色剂室架11的凹进面11k上。为了通过撕开覆盖膜51来打开开口11i,总成B设置有一个扯裂带52,该扯裂带52从开口11i的纵向端52b向后折叠、在与纵向端52b相反的端上,该扯裂带52在像一个毡垫(图19)这样的弹性密封件54和色剂室架11的相反面之间穿过、并且从总成B稍微地被伸出。稍微地伸出扯裂带52的端部分52a被粘到引出接片11t上,该引出接片11t将由手(图6、20、和21)来抓住。引出接片11t与色剂室架11整体地被构成,其中在引出接片11t和色剂室架11之间的连接部分实际上是薄的以致于引出接片11t能够容易地从色剂室架11上撕下。除了圆周区域之外,弹性密封件54的表面覆盖有一个合成树脂膜带55,该带55具有一个小的摩擦系数。该带55被粘到弹性密封件54上。此外,位于色剂室架11的另一纵向端部分上的扁平面12e,也就是位于与弹性密封件54所在位置相反端上的扁平面12e覆盖有弹性密封件56,该弹性密封件56被粘到扁平面12e上(图19)。
弹性密封件54和56横跨法兰12e整个宽度,在对应的纵向端上被粘到法兰12e上。当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被连接时,弹性密封件54和56准确地覆盖到围绕着凹进面11k的法兰11j的对应纵向端部分上,弹性密封件54和56横跨法兰11j的整个宽度与舌状部分12v搭接。
此外,当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被连接时,为了把它们相对彼此精确地定位,色剂室架11的法兰11j设置有一个圆孔11r和一个方孔11q,它们分别地与图像显像室架12的圆杆12w1和方杆12w2接合。圆孔11r与圆杆12w1紧密地安装在一起,而方孔11q沿纵向方向与方杆12w2松散地安装在一起,同时在纵向方向上与此紧密地安装。
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在它们被接合在一起之前被独立地组装成一个组合部件。然后,在按照下列方式被组合。首先,图像显像室架12的定位圆杆12w1和定位方杆12w2被安装到色剂室架11的定位圆孔11r和定位方孔11q中,图像显像室架12的舌状部分12v位于色剂室架11的槽11n中。然后,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彼此朝着对方被压。结果,通过压法兰11j的对应纵向端部分使弹性密封件54和56接触,同时,作为一个隔板位于图像显像室架12的扁平面12u的每个纵向端上的一个肋状突出部分12z靠近色剂室架11的法兰11j被定位。肋状突出部分12z整体地与图像显像室架12被构成,并且相对于纵向方向被设置扯裂带52的两端上,以致于扯裂带52在相对的肋状突出部分12z之间通过。
如上所述,由于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彼此朝着对方被压,所以在舌状部分12v和槽11n之间施加超声波振动。其结果是:角边缘12v1通过摩擦加热被熔化并且与槽11n的底部熔接在一起。因此,色剂室架11的槽11n的突出部分11n1和图像显像室架12的肋状突出部分12z相互保持密封地接触,并且在色剂室架11的凹进面11k和图像显像室架12的扁平面11u之间留有一个间隔。上述的覆盖膜51和扯裂带52安装在这个间隔中。
为了把存储在色剂室架11中的色剂提供给图像显像室架12,色剂室架11的开口11i必须被开封。这个操作用下列方式来进行。首先,粘到从总成B伸出的扯裂带52的端部分52a(图6)上的引出接片11t从色剂室架11上被割断或被撕断,然后由操作者的手拉出。这将撕开覆盖膜51以便使开口11i开封,这就使色剂从色剂室架11提供给图像显像室架12。在扯裂带52从总成B拉出之后,总成B的纵向端由弹性密封件54和56保持密封,该弹性密封件54和56位于色剂室架11的法兰11j的对应纵向端上。由于弹性密封件54和56仅在它们的厚度方向上被变形(压缩)同时维持它们的六边形形状,所以它们能够保持总成非常有效的密封。
如上所述,由于构成了色剂室架11面对图像显像室架12的侧和图像显像室架12面对色剂室架11的侧,所以通过给扯裂带52简单地施加一个足以撕下覆盖膜51的力能够从两个结构11和12之间滑动地拉出扯裂带52。
如上所述,当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被接合在一起时,一个使用超声波的焊接方法被利用来产生摩擦热,该摩擦热使角边缘12v1熔化。该摩擦热易于在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中产生热压力,由于该压力这些结构可以被变形。然而,根据这个实施例,色剂室架11的槽11n和图像显像室架12的舌状部分12v在它们的几乎整个长度上相互啮合。换句话说,当两个结构11和12被接合时,焊接部分和它的相邻部分被加强,因此,该热压力不能够使这两个结构变形。
作为用于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的材料,可以利用塑料材料,例如:聚苯乙烯、ABS树脂(丙烯睛-丁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和类似物。
参照图3,这个图是该实施例中总成B的色剂室架11垂直截面图,和示出了在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之间的界面和它的相邻部件。
现在将参照图3来详细描述在该实施例中的总成B的色剂室架11。在一个色剂盒11A中保存的色剂是单成分色剂。为了使该色剂有效地自由下落到开口11i中,色剂室架11设置有倾斜面K和L,它们在色剂室架1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倾斜面L位于开口11i的上方,倾斜面K位于色剂室架11的后面,如从开口11i的方向看(在色剂室架11的宽度方向上)。倾斜面L和K分别是色剂室架11的顶部和底部部分11a和11b的一部分。在把总成B安置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之后,倾斜面L斜着面朝下,倾斜面K斜着面朝上,在倾斜面K和与在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之间的界面垂直的线m之间的角θ3近似为20度-40度。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色剂室架11的顶部部分11a的结构被设计,以致于在色剂室架11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被接合起来之后,倾斜面K和L分别地保持上述角。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保存色剂的色剂盒11A能够有效地使色剂供给到开口11i。
下面将详细描述图像显像室架。(图像显像室架)
参照图3、14、15、16、17和18来描述总成B的图像显像室架12。图14是一个描述把各种部件组装成图像显像室架12的视图;图15是一个描述显像室驱动力传送单元DG被组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的视图;图16是在驱动力传送单元DG被连接之前显像单元的侧视图;图17是一个显像室驱动力传送单元DG的侧视图,如从图像显像室架12内侧看的侧视图;和图18是一个图像显像滚筒齿轮箱的视图,如从内侧看的视图。
如上所述,显像滚筒9c、显像叶片9d、色剂搅动件9e和用于检测色剂剩余部分的杆状天线9h被组装成图像显像室架12。
参照图14,显像叶片9d包括一个近似为1-2mm厚的金属板9d1和一个聚氨酯橡胶9d2,利用热熔胶、双面粘带或类似物把聚氨酯橡胶9d2粘到金属板9d1。当聚氨酯橡胶9d2处于与显像滚筒9c的基体接触时,它调整在显像滚筒9c的圆周表面上载有的色剂。作为安装叶片的图像显像室架12的叶片安装参照扁平面12i的两端设置有一个定位销12i1、一个突出部分12i3和一个螺旋孔12i2。定位销12i1和突出部分12i3分别地安装到金属板9d1的孔9d3和切口9d5中。然后,一个小螺旋杆9d6穿过金属板9d1的螺旋孔9d4中并且被旋入到上述具有内螺纹的螺旋孔12i2中,以便把金属板9d1固定到扁平面12i上。为了防止色剂泄漏,一个由MOLTPLAN和类似物构成的弹性密封件12S沿着金属板9d1纵向顶部边缘被粘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同样地,一个弹性密封件12S1沿着容纳显像滚筒9c的弧形底壁部分的边缘12j从弹性密封件12S的每个纵向端开始被粘到色剂室架11上。此外,一个薄的弹性密封件12S2沿着一个颚形部分12h被粘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它与显像滚筒9c的基体接触。
显像叶片9d的金属板9d1被弯成90度,在与聚氨酯橡胶9d2相反的侧上形成一个弯曲部分9d1a。
接着,参照图14和18,将描述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包括:(1)显像滚筒9c;(2)定位滚筒9i,用于保持在显像滚筒9c的圆周表面和感光鼓7之间的间隙恒定,该定位滚筒9i是由绝缘合成树脂构成的并且构成一对轴套盖,它们在每个纵向端盖住显像滚筒9c以便防止在感光鼓7的铝圆筒部分和显像滚筒9c之间漏电;(3)显像滚筒轴承9j(在图14的放大部分中示出了);(4)显像滚筒齿轮9k(螺旋齿轮),该显像滚筒齿轮9k接收从一个与感光鼓7连接的螺旋鼓齿轮7b来的驱动力并且使显像滚筒9c旋转;(5)一个螺旋弹簧式接触件9l,该螺旋弹簧式接触件9l的一端与显像滚筒9c的一端接触(图18);和一个磁铁9g,该磁铁9g位于显像滚筒9c中以便把色剂粘到显像滚筒9c的圆周表面上。在图14中,齿轮箱9v已经与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连接起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首先被设置在图像显像室架12的侧板12A和12B之间,然后,当齿轮箱9v与图像显像室架12接合时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与齿轮箱9v接合在一起。
再次参照图14,在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中,显像滚筒9c在纵向端与金属法兰9p紧密地安装在一起。这个金属法兰9p具有一个显像滚筒齿轮轴部分9P1,它在显像滚筒9c的纵向方向上向外延伸。显像滚筒齿轮轴部分9P1具有一个扁平部分,在显像滚筒齿轮轴部分9P1上安装的显像滚筒齿轮9k与该扁平部分啮合,以便防止在显像滚筒齿轮轴部分9P1上旋转。显像滚筒齿轮9k是一个螺旋齿轮,它的齿成一个角度,以致于由该螺旋齿轮的旋转所产生转向力朝着显像滚筒9c的中心(图38)。磁铁9g的轴的一端向外穿过金属法兰9p并且与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啮合以便非转动地被支承,上述磁铁9g轴的一端被构成一个D形横截面。上述显像滚筒轴承9j设置有一个圆孔,该圆孔具有一个防止转动凸块9j5,该防止转动凸块9j5伸入到该孔中,并且C形轴承9j4被完全地安装在该孔中。金属法兰9p旋转地安装在C形轴承9j4中。显像滚筒轴承9j被安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的一个切口12f中,通过把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的凸块40g穿过显像滚筒轴承9j的对应孔9j1来把显像滚筒轴承9j固定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然后把它们插入到图像显像室架12的对应孔12g中。在该实施例中的轴承9j4具有一个C形法兰。然而,即使轴承9j4的实际轴承部分的横截面是C形的,也不会有问题。显像滚筒轴承9j的上述孔具有一个台阶,轴承9j1安装到该孔中。换句话说,它是由一个大直径部分和一个小直径部分组成的,并且防止转动凸块9j5从大直径部分的壁中伸出,C形轴承9j4的法兰安装到该大直径部分中。用于显像滚筒轴承9j和将在后面描述的轴承9f的材料是聚醛、聚胺、或类似物。
虽然磁铁9g被封闭在显像滚筒9c中,但是磁铁9g在它的两端从显像滚筒9c中伸出,并且磁铁9g的具有D形横截面的端9g1被安装到齿轮箱9v的D形支承孔9v3中,如图18中所示的。在图18中,位于显像滚筒齿轮箱9v的顶部部分中的D形支承孔9v3是看不见的。在显像滚筒9c的一端上,一个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空心轴颈9w不可移动地被安装到显像滚筒9c中,并且与内圆周表面接触。一个与轴颈9w成为一体的并且具有比轴颈9w的直径更小的直径的圆柱部分9w1使磁铁9g与螺旋弹簧式接触件9l绝缘,该螺旋弹簧式接触件9l与显像滚筒9c电接触。具有所示法兰的轴承9f是由绝缘合成树脂构成的,并且它被安装到与上述磁铁支承孔9v3同轴的轴承容纳孔9v4中。一个与轴承9f整体构成的销部分9f1安装到轴承容纳孔9v4的一个销槽9v5中,以便防止轴承9f转动。
轴承容纳孔9v4具有一个底部,在该底部上设置有一个环形显像偏压接触件12l。当显像滚筒9c被组装到齿轮箱9v上时,螺旋弹簧式接触件9l与环形显像偏压接触件12l接触并且被压缩,由此建立电连接。该环形显像偏压接触件12l具有一个引导部分,该引导部分包括:一个第一部分12La,它从环形部分的外圆周垂直地伸出,安装到轴承容纳孔9v4的凹进部分9v6中,并且沿着轴承9f的外壁延伸直到位于轴承容纳孔9v4上的切去部分为止;一个第二部分12lb,它从切去部分延伸,在切去部分上被弯曲;一个第三部分12lc,它是由第二部分12lb弯曲获得的;一个第四部分12ld,它是由第三部分12lc沿着显像滚筒9c的方向向内或径向弯曲获得的;和一个外部接触部分12le,它是在相同的方向上由第四部分12ld弯曲获得的。
为了支承具有上述形状的显像偏压接触件12l,显像滚筒齿轮箱9v设置有一个支承部分9v8,它在显像滚筒9c的纵向方向上向内延伸。支承部分9v8与显像偏压接触件12l的引导部分的第三部分12lc、第四部分12ld和外部接触部分12le相接触。第二部分12lb设置有一个固定孔12lf,一个在显像滚筒9c的纵向方向上从显像滚筒齿轮箱9v面向内的壁向内伸出的定位杆9v9被压入到该固定孔12lf中。当总成B被组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时,显像偏压接触件12l的外部接触部分12le与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显像偏压接触件125相接触,以致于显像偏压被施加到显像滚筒9c上。下面将描述显像偏压接触件125。
显像滚筒齿轮箱9v的两个圆柱形凸块9vl被组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的对应孔12m中,该孔12m被设置在纵向端上,如在图19中所示的。其结果是:显像滚筒齿轮箱9v被精确地定位在图像显像室架12上。然后,一个未示出的小螺杆穿过显像滚筒齿轮箱9v的每个螺旋孔中,然后被旋入到图像显像室架12的内螺纹螺旋孔12c中以便把显像滚筒齿轮箱9v固定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
如从上面描述中清楚看到的,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把显像滚筒9c安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中,首先组装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然后把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连接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
按照下列描述的步骤来组装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首先,把磁铁9g穿过显像滚筒9c与金属法兰9p安装在一起,把轴颈9w和用于显像偏压的螺旋弹簧式接触件9l与显像滚筒9c的端部接合在一起。此后,围绕着显像滚筒9c的每个纵向端部安装定位滚筒9i和显像滚筒轴承9j,相对于显像滚筒9c的纵向方向,显像滚筒轴承9j位于外侧上。然后,把显像滚筒齿轮9k安装在位于显像滚筒9c的端部上的显像滚筒齿轮轴部分9P1上。应该指出的是:磁铁9g的具有一个D形横截面的纵向端9g1在连接有显像滚筒齿轮9k的一侧上从显像滚筒9c中伸出;它从空心轴颈9w的圆柱部分9w1的端部伸出。
接着,将描述用于检测色剂剩余量的杆状天线9h参照图14和19,杆状天线9h的一端被弯成类似曲轴的形状,其中可与曲轴的臂部分相比的部分构成了一个接触部分9hl(色剂剩余量检测接触件122),并且必须是与连接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上的色剂检测接触件126电接触的。下面将描述色剂检测接触件126。为了把杆状天线9h安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中,首先,把杆状天线9h通过图像显像室架12的一个侧板12B的通孔12b插入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中,穿过通孔12b的一端位于图像显像室架12的相反侧板的一个未示出的孔中,以致于由侧板来支承杆状天线9h。换句话说,由通孔12b和在相反侧上未示出的孔来使杆状天线9h适当地定位。为了防止色剂侵入到通孔12b中,一个未示出的密封件(例如,一个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环、一块毡或海绵、或类似物)被插入到通孔12b中。
当显像滚筒齿轮箱9v被连接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时,杆状天线9h的接触部分9hl,也就是可与一个曲轴的臂部分相比的部分被定位,以致于防止杆状天线9h移动或移出图像显像室架12。
在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被接合起来之后,图像显像室架12的侧板12A与色剂室架11的侧板相重叠,部分地盖住色剂室架11的底部分11b的色剂密封盖11f,其中侧板12A是杆状天线9h通过其被插入的侧板。参照图16,侧板12A设置有一个孔12x,一个用于把驱动力传送给色剂供给部件9b的供给色剂齿轮9s(图15)的轴固定部分9s1穿过该孔12x。轴固定部分9s1是供给色剂齿轮9s的一部分,并且与连接件11e(图16和20)连接,以便把驱动力传送给色剂供给部件9b。如上所述,连接件11e与色剂供给部件9b的纵向端的一端相啮合并且由色剂室架11旋转地支承。
参照图19,在图像显像室架12中,色剂搅动件9e与杆状天线9h平行并且旋转地被支承。色剂搅动件9e也被形成类似一个曲轴。色剂搅动件9e的曲轴轴颈等效部分中的一部分被安装到侧板12B的一个轴承孔(没有示出)中,而其它部分与色剂搅动齿轮9m安装起来,该色剂搅动齿轮9m具有一个由在图16中所示的侧板12A旋转支承的轴部分。色剂搅动件9e的曲柄等效部分被安装到色剂搅动齿轮9m的轴部分的槽口中,以致于色剂搅动齿轮9m的旋转被传送给色剂搅动件9e。
下面将描述把驱动力传送给图像显像单元D。
参照图15,磁铁9g具有D形横截面的轴9gl与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的一个磁铁支承孔40a相啮合。其结果是:磁铁9g不旋转地被支承。当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被连接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上时,显像滚筒齿轮9k与一个齿轮组GT的一个齿轮9q啮合,色剂搅动齿轮9m与一个小齿轮9s2啮合。由此,供给色剂齿轮9s和色剂搅动齿轮9m能够接收由显像滚筒齿轮9k传送来的驱动力。
从齿轮9q到供给色剂齿轮9s的所有齿轮是惰齿轮(空转齿轮)。与显像滚筒齿轮9k啮合的齿轮9q和一个与齿轮9q成为一体的小齿轮在一个与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成为一体的定位杆40b上被旋转地支承。一个与小齿轮9q1啮合的大齿轮9r和一个与大齿轮9r成为一体的小齿轮9r1在一个与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成为一体的定位杆40c上被旋转地支承。小齿轮9r1与供给色剂齿轮9s啮合。供给色剂齿轮9s在一个作为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的一部分的定位杆40d上被旋转地支承。供给色剂齿轮9s具有轴固定部分9s1。供给色剂齿轮9s与小齿轮9s2啮合。小齿轮9s2在一个作为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的一部分的定位杆40e上被旋转地支承。定位杆40b、40c、40d和40e具有近似为5-6mm的直径,并且支承齿轮组GT的对应齿轮。
考虑到上述的结构,利用一个单个部件(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能够支承构成齿轮组的齿轮。因此,当组装总成B时,能够把齿轮组GT部分地预先组装到显像装置齿轮保持器40中;能够预先地组装组合件以便简化主要组装过程。换句话说,首先,把杆状天线9h和色剂搅动件9e组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中,然后,分别地把图像显像滚筒单元G和齿轮箱9v组装到显像室驱动力传送单元DG和图像显像室架12中,以便构成图像显像单元D。
参照图19,数字符号12p代表图像显像室架12的一个开口,该开口在图像显像室架12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在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被接合起来之后,开口12p正好与色剂室架11的开口11i相遇,使保存在色剂室架11中的色剂能够被提供到显像滚筒9c上。上述色剂搅动件9e和杆状天线9h沿着开口12p的一个纵向边缘在开口12p的整个长度上被设置。
适合用于图像显像室架12的材料与上述用于色剂室架11的材料是相同的。(电接触件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8、9、11、23和30将描述当总成B被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时,在总成B和成像装置主组件14之间建立电连接的接触件的连接和定位。
参照图8,总成B具有多个电接触件:(1)圆柱引导件13aL,它作为一个与感光鼓7接触的导电接触件,以便通过成像装置主组件14把感光鼓7接地(实际的接地接触件是圆柱引导件13aL的端表面;当它被称作为一个导电接地接触件时,由数字119来表示)(2)导电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它与充电滚筒轴8a电连接以便把充电偏压从成像装置主组件14施加到充电滚筒8上;(3)导电显像偏压接触件121,它与显像滚筒9c电连接以便把显像偏压从成像装置主组件14施加到显像滚筒9c上;(4)导电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它与杆状天线9h电连接以便检测色剂剩余部分。这四个接触件119-122从总成结构的侧壁或底壁露出。具体地说,它们都被布置以便侧总成结构的左壁或底壁露出,如从插入总成B的方向上看,并且利用一个足以防止漏电的预定距离使它们彼此分离。接地接触件119和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属于清除单元C,显像偏压接触件121和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属于图像显像室架12。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也作为一个总成检测接触件,成像装置主组件14通过该总成检测接触件来检测总成B是否已经被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
参照图11,接地接触件119是由上述导电材料构成的盘型法兰部分29的一部分。因此,感光鼓7通过一个接地板7f、鼓轴7a和接地接触件119被接地,其中接地板7f与感光鼓7的鼓部分7d电接触,鼓轴7a与法兰29和圆柱引导件13aL成为一体并且与接地板7f接触,接地接触件119是圆柱引导件13aL的端表面。在该实施例中的法兰29是由像钢这样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和显像偏压接触件121是由近似为0.1-0.3mm厚的导电金属板(例如,不锈钢板和磷青铜板)构成的,并且沿着总成的内表面被布置(延伸)。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在与驱动总成B的一侧相反的侧上从清除单元C的底壁上露出。显像偏压接触件121和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也在与驱动总成B的一侧相反的侧上从图像显像单元D的底壁上露出。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螺旋鼓齿轮7b被设置在感光鼓7的一个轴端上,如在图11中所示的。螺旋鼓齿轮7b与显像滚筒齿轮9k啮合以便使显像滚筒9c旋转。当它旋转时,它在该方向(在图11中用箭头标记d指示的方向)上产生轴向力。这个转向力向着安装螺旋鼓齿轮7b的一侧推感光鼓7,感光鼓7设置在色剂消除室架13中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微小的活动。此外,当固定到正齿轮7n上的接地板7f被压到鼓轴7a上时产生反作用力在箭头标记d的方向上被加到该轴向力上。其结果是:鼓齿轮7b的外边缘7b1保持与固定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轴承38的内端的表面相接触。因此,在感光鼓7的轴向方向上感光鼓7相对于总成B的位置被调整。接地接触件119从色剂消除室架13的侧板13k露出。鼓轴7a沿着轴线伸入到由一个感光层7e覆盖的基鼓7d(在该实施例中为铝鼓)中。基鼓7d和鼓轴7a通过基鼓7d的内圆周表面7d1和与鼓轴7a的端表面7a1接触的接地板7f被电连接。
充电偏压接触件120被连接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它与支承充电滚筒8的位置相邻(图8)。参照图23,利用一个与充电滚筒轴8a接触的复合弹簧8b,充电偏压接触件120与充电滚筒8的充电滚筒轴8a电接触。该复合弹簧8b由一个压缩弹簧部分8b1和一个内接触部分8b2构成。压缩弹簧部分8b1位于弹簧座120b和充电滚筒轴承8c之间。内接触部分8b2从压缩弹簧部分8b1的弹簧座侧端伸出并且压在充电滚筒轴8a上。充电滚筒轴承8c可滑动地组装到一个引导槽13g中,弹簧座120b位于该引导槽13g的封闭端。引导槽13g在一个设想线的方向上延伸,该设想线穿过充电滚筒8和感光鼓7的横截面的中心,该引导槽13g的中心线实际上与这个设想线重合。参照图23,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在其露出的位置上进入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中、沿着色剂消除室架13的内壁延伸、在与充电滚筒8的充电滚筒轴8a移动的方向相切的方向上弯曲、和在弹簧座120b上结束。
接着,将描述显像偏压接触件121和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两个接触件121和122被设置图像显像单元D的底面上(图像显像单元D的表面,当总成B位于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时它面向下),该底面是在与色剂消除室架13的侧板13k相同的侧上。设置显像偏压接触件121的上述第三部分121e,也就是从图像显像单元D露出的部分,以便穿过正齿轮7n与充电偏压接触件120相对。如上所述,显像偏压接触件121通过与显像滚筒9c的纵向端电接触的螺旋弹簧式触头9l与显像滚筒9c电接触(图18)。
图38示出了在由螺旋鼓齿轮7b和显像滚筒齿轮9k与显像偏压接触件121产生的轴向力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当总成B被驱动时,感光鼓7在图38中的箭头标记d的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在螺旋鼓齿轮7b侧上的感光鼓7的端表面保持与在图38中没有示出的轴承38(图32)相接触;在感光鼓7的纵向方向上感光鼓7的位置被固定。另一方面,与螺旋鼓齿轮7b啮合的显像滚筒齿轮9k在一个箭头标记e的方向上被推,该方向与箭头标记d的方向相反。其结果是:它压迫正在压显像偏压接触件121的螺旋弹簧式触头9l。因此,由螺旋弹簧式触头9l在一个箭头标记f的方向上产生的压力被减小,也就是在用显像滚筒9c压显像滚筒轴承9j的方向上。由此,这就保证了螺旋弹簧式触头9l和显像偏压接触件121必定保持相互接触,而在显像滚筒9c的端表面和显像滚筒轴承9j之间的摩擦被减小以便允许显像滚筒9c光滑地转动。
在图8中所示的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与图像显像室架12接合,并且相对于插入总成B的方向(在图9中箭头标记x的方向)在显像偏压接触件121的上游侧上被露出。如从图19中看到的,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是杆状天线9h的一部分并且在显像滚筒9c的纵向方向上延伸,该杆状天线9h是由像金属线这样的导电材料构成的。如前面所述的,杆状天线9h在显像滚筒9c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与显像滚筒9c保持一个预定的间隔。当总成B被插入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时,杆状天线9h与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色剂检测接触件126相接触。在杆状天线9h和显像滚筒9c之间在电容量根据在它们之间防止的色剂量来变化。因此,利用一个与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色剂检测接触件126电连接的控制部件(没有示出)作为电位差来检测在这个电容量中的变化,以便确定色剂剩余量。
当色剂位于显像滚筒9c和杆状天线9h之间时,色剂剩余部分意味着感应一个预定电容量的色剂量。换句话说,控制部件检测在色剂盒11A中的色剂量已经减小到一个预定量;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控制部件通过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检测电容量已经达到第一预定值,因此,确定在色剂盒11A中的色剂量已经下降到一个预定量。直到检测到电容量已经达到该第一值为止,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控制部件通知用户应该更换总成B,例如,它使一个指示灯闪光或使一个喇叭发出声音。相反,当控制部件检测到电容量示出了一个比第一预定值更下的第二预定值时,它确定总成B已经被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直到它检测到总成B被完全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为止,它不允许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成像操作被起动。
控制部件可以通知用户在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没有安装总成B,例如,利用一个指示灯闪烁。
下面将描述在总成B的电接触件和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电接触件之间的电连接。
参照图9,在成像装置A中的总成容纳空间S的左手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四个接触件,当总成B被插入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时该四个接触件与上述接触件119-122接触;一个与接地接触件119电接触的接地接触件123;一个与充电偏压接触件120电接触的充电偏压接触件124;一个与显像偏压接触件121电接触的显像偏压接触件125;和一个与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电接触的色剂检测接触件126。
如在图9中所示的,接地接触件123是在定位槽16b的底部部分上。显像偏压接触件125、色剂检测接触件126和充电偏压接触件124在低于导向部分16a和与左手侧壁相邻的总成容纳空间S的底部部分上面向上被设置。它们在垂直的方向上能够弹性地移动。
在此将描述在每个接触件和引导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参照图6,图6示出了总成B在一个实际水平位置,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在最低的水平位置上。显像偏压接触件121位于比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更高的位置,充电偏压接触件120位于比显像偏压接触件121更高的位置。旋转控制引导件13bL和圆柱引导件13aL(接地接触件119)位于比充电偏压接触件120更高的位置,旋转控制引导件13bL和圆柱引导件13aL近似地在相同的水平面上。根据插入总成B的方向(由箭头标记x)指示的方向),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和旋转控制引导件13bL在最上游被定位,显像偏压接触件121、圆柱引导件13aL(接地接触件119)和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在朝着下游的方向上被定位。根据这样定位的设置,充电偏压接触件120靠近充电滚筒8被定位;显像偏压接触件121靠近显像滚筒9c被定位;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靠近杆状天线9h被定位;和接地接触件119靠近感光鼓7被定位。换句话说,在每个接触件和相关部件之间的距离能够被减小而在总成B和成像装置主组件14之间没有复杂地设置一个长电极。
每个接触件的实际接触区域的大小如下。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测量为大约10.0mm;显像偏压接触件121在垂直方向上近似为6.5mm,在水平方向上近似为7.5mm;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的直径为2.0mm,在水平方向上近似为18.0mm;接地接触件119,它是个圆柱,它的外径近似是10.0mm。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和显像偏压接触件121是矩形的。在测量接触区域的大小中,“垂直”意味着与插入总成B的方向x平行的方向,“水平”意味着与方向x垂直的方向。
接地接触件123是一个导电板簧。它被设置定位槽16b(鼓轴7a的位置被固定)中,总成B的接地接触件119,也就是圆柱引导件13aL被安装到该定位槽16b中(图9、11、和30)。它通过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机壳接地。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6也是一个导电板簧。它与导向部分16a相邻地被设置,它在水平方向上跟在导向部分16a之后,但垂直方向上在导向部分16a的下面。其它的接触件124和125也与导向部分16a相邻地被设置,在水平方向上它们比色剂检测接触件126稍微远离导向部分16a,在垂直方向上它们低于导向部分16a。接触件124和125设置有一个压缩式螺旋弹簧129,因此它们从弹簧129的保持器127中伸出。参照充电滚筒接触件124将更详细地描述该结构。参照在图30中充电滚筒接触件124的放大图,充电滚筒接触件124位于保持器127中以致于它允许从保持器127向上伸出而不滑脱。然后,保持器127被固定到电基底上,该电基底与成像装置主组件14接合。接触件127通过一个导电压缩式螺旋弹簧129与布线线路电连接。
在插入到成像装置A中的总成B由导向部分16a引导到一个预定位置之前,成像装置A的接触件123-126保持由弹簧伸出的状态直到允许它们伸出为止。在这种状态下,接触件123-126中没有一个与它们的配对件相接触,也就是总成B的接触件119-122。当进一步插入总成B时,接触件123-126与对应的总成B的接触件119-122一个接一个地相接触。然后,当总成B的圆柱引导件13aL通过总成B的附加向内移动被安装到定位槽16b中时,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接触件123-126由总成B的对应接触件119-122被向下压来反抗在保持器127中的压缩式螺旋弹簧的弹力。其结果是:在接触件123-126和接触件119-122之间的接触压力被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当总成B由导向部件16被引导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的一个引导位置时,总成B的接触件可靠地与成像装置主组件14的接触件相接触。
当总成B被安装到预定位置中时,以一个板簧形成的接地接触件123与从圆柱引导件13aL伸出的接地接触件119相接触(图11);接地接触件119与接地接触件123电连接,其结果是:感光鼓7被接地。充电偏压接触件120和充电滚筒接触件124电连接以便允许高电压(由通过叠加AC电压和DC电压合成的电压)被施加到充电滚筒8上。显像偏压接触件121和显像偏压接触件125相互电连接以便允许把高电压施加到显像滚筒9c上。色剂剩余部分检测接触件122与色剂检测接触件126电连接,并且反映在显像滚筒9c和杆状天线9h(接触件122)之间的电容量的信息通过接触件122被传送给成像装置主组件14。
此外,总成B的接触件119-122被设置在总成B底侧上,因此,在接触件119-122和对应的接触件之间接触的的可靠性不受在与插入总成B的箭头x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它们的位置关系的精确度的影响。
因而,总成B的所有接触件被定位在总成结构的一侧上。因此,成像装置主组件14和总成B的机械部件和电布线部件能够分别地定位在总成容纳空间S的适当侧上和总成B上,以便减小组装步骤数和简化操作。
当在把总成B插入到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之后盖上盖35时,在总成侧上的连接装置与在成像装置主组件侧上和盖35同步移动的连接装置相连接,使感光鼓7和类似物能够接收从成像装置主组件14来的驱动力以便被转动。
此外,由于总成B的所有电接触件被设置在总成结构的一侧上,所以在成像装置主组件14和总成B之间能够建立可靠的电连接。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的每个电接触件的定位能够减小在总成B必须被确定的对应电极之间的距离。(耦合连接和驱动结构)
下面将描述一个连接装置的结构,该装置一个用于把驱动力从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传送给总成B的驱动传送机构。
参照图11,图中示出了一个耦合连接部分的纵向截面图,其中感光鼓7被安装到总成B上。
总成侧连接装置被提供给安装到总成B上的感光鼓7的一个纵向端,如在图11中所示的。该连接装置是以在一个鼓法兰36上形成的外连接轴37(圆柱结构)形式的,该鼓法兰36被固定到感光鼓7的一端上。凸件37a的端表面37a1与外轴37的端表面平行。外轴37与一个轴承38啮合以便起到一个鼓轴的作用。在这个例子中,鼓法兰36、外轴37和凸件37a整体地被构成。鼓法兰36整体地设置有一个螺旋鼓齿轮7b以便把驱动力传送给在总成B中的显像滚筒9c。因此,如在图11中所示的,鼓法兰36是一个塑料树脂材料整体模压的产品,它具有一个鼓齿轮(螺旋齿轮)7b、外轴37和凸件37a,以便构成一个具有传送一个驱动力功能的驱动力传送部件。
凸件37a具有一个扭转的棱柱体结构,具体地说,它具有一个实际上为等边三角形的横截面并且在轴向方向上被逐渐地扭转到一个小的范围。该棱柱体的角部分被弄圆。用于与凸件37a啮合的凹槽39a具有一个多边形的横截面,并且在轴向方向上被逐渐地扭转到一个小的范围。凸件37a和凹槽39a在相同的方向上被扭转成具有相同的的扭转间距。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9a的截面实际上是三角形的。该凹槽39a被设置在一个内连接轴39b中,该内连接轴39b相对于该装置的主组件14在轴向方向上是可转动的和可移动的。结构这个实施例的结构,当总成B被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上时,凸件37a进入到在主组件14中设置的凹槽39a中。当凹槽39a开始转动时,凹槽39a和凸件37a进入相互啮合状态。当凹槽39a的旋转力被传送给凸件37a时,实际为等边三角形凸件37a的边线37a2和凹槽39a的内表面39a2相互均匀地被接触,因此它们的轴线成为一直线。为了实现这个,外连接凸件37a的外切圆R0的直径比内连接凹槽39a的内切圆R1的直径更大,而比内连接凹槽39a的外切圆R2的直径更小。该扭转产生这样的一个力以致于凸件37a被推向凹槽39a,因此凸件37al被靠在凹槽39a的端部39al上。因而,产生一个轴向力在箭头d方向上推动螺旋鼓齿轮7b,由此,与凸件37a成为一体的感光鼓7在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上稳定地被定位在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中。
在该实施例中,凸件37a的扭转方向与感光鼓7的旋转方向相反,感光鼓7的旋转方向是从凸件37a的端部朝着它的自由端旋转的方向,如从感光鼓7的方向看;凹槽39a的扭转方向与从凹槽39a的入口朝着内侧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和鼓法兰36的螺旋鼓齿轮7b扭转方向与凸件37a的扭转方向相反。
外轴37和凸件37a被设置在鼓法兰36上,以致于当鼓法兰36被安装到感光鼓7的端上时,它们与感光鼓7的轴是同轴的。由36b表示一个啮合部分,当鼓法兰36被安装到感光鼓7上时,该啮合部分36b与基鼓7d的内表面啮合。利用一个卷边或粘结被鼓法兰36安装到感光鼓7上。基鼓7d的圆周上覆盖有一个感光层7e。
如上所述,该实施例的总成B如下:
一个总成可拆卸地安装到一个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中,其中所述主组件包括:一个电动机61、一个主组件侧齿轮43,用于接收从所述电动机61来的驱动力、和一个由扭转表面限定的孔39a,所述孔39a实际上是与齿轮43同轴;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鼓7;
可作用在所述感光鼓7上的处理装置(8、9、10);和
一个与所述扭转表面啮合的扭转外凸件37,所述扭转凸件37被设置在所述感光鼓7的一个纵向端上,其中当所述主组件侧齿轮43与孔39a和与其相互啮合的凸件37一起转动时,旋转力从所述齿轮43通过在所述孔39a和所述凸件37之间的啮合传送给所述的感光鼓7。
扭转凸件37被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7是一个纵向端上,并且具有一个非圆柱形横截面,它实际上与所述感光鼓7的转轴是同轴的,其中所述感光鼓7的所述凸件37具有这样一个直径和结构,以致于它能够占有一个与驱动旋转部件(主组件侧齿轮43)的凹槽39a对应的第一相对旋转位置,在该驱动旋转部件中允许在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和一个与驱动旋转部件的所述凹槽39a对应的第二相对旋转位置,在该驱动旋转部件中防止在一个旋转方向上进行相对旋转移动,同时所述驱动旋转部件的转轴和所述感光鼓7的转轴实际上成一条直线。
如上所述,一个正齿轮7n被固定到感光鼓7的另一端上。
用于正齿轮7n和鼓法兰36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聚缩醛(polyacetal)、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酰胺(polyamide)和聚丁烯对苯二酸盐(polybutylenetelephthalate)或其它的树脂材料。然而,其它的材料也是适用的。
围绕着总成B的外连接轴37的凸件37a设置有一个与外轴37同轴的圆柱凸件38a(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该凸件38a与固定到一个色剂消除室架13上的一个轴承38成为一体。例如,当总成B被安装和被取下时,外连接轴37的凸件37a被保护,由此它不被损坏或变形。因而,能够防止在通过连接装置的驱动期间由于凸件37a的损害引起的可能的活动和振动。
当总成B被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上或从其上取下时,轴承38起着一个定向件的作用。具体地说,当总成B被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上时,轴承38的凸件38a和主组件的侧定向部分16c相互接触,凸件38a起着把总成B定位到安装位置(导向装置13aR)的作用,以便实现相对于该装置的主组件14安装和取下总成B。当总成B被安装到安装位置时,利用一个在定向部分16c中形成的定位槽16d来支承凸件38a。
在感光鼓7、鼓法兰36和外连接轴37之间具有一个在图11中所示的关系。具体地说,H>F≥M,和E>N,其中H是感光鼓7的一个外直径;E是鼓齿轮7b的齿高的圆直径;F是感光鼓7的轴承的一个直径(外轴37的轴部分的外直径,和轴承38的内直径);M是外连接凸件37a的一个外切圆直径;和N是在感光鼓7和鼓法兰36之间的啮合部分的一个直径(鼓的内直径)。
根据H>F,在轴承部分上的滑动负载力矩能够比当鼓圆柱件7b被支承时的力矩减小;由于当法兰部分被模压时,该模具在图中箭头p的方向上正常地被分开,根据F≥M,由于不设置下切部分,所以能够简化模压结构。
根据E>N,齿轮部分的模压结构在安装总成B的方向上看的左侧模具上形成,因此,能够简化右手侧模具以便改进模具的受命。
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设置有主组件的连接装置。当总成B被插入时(图11,25),该主组件连接装置在与感光鼓的旋转轴成一直线的位置上具有一个内连接轴39b(圆柱形结构)。如在图11中所示的,内连接轴39b是一个与一个大齿轮43成为一体的驱动轴,齿轮43用于把驱动力从电动机61传送给感光鼓7。内连接轴39b在大齿轮43的旋转中心上从大齿轮43横边上伸出。在该实施例中,大齿轮43和内连接轴39b整体地被模压。
在主组件14中的大齿轮43是一个螺旋齿轮,它与固定到或与电动机61的轴61a成为一体的一个小螺旋齿轮相啮合;它的扭转方向和倾斜角在这样的以致于当驱动力从小齿轮62被传送时,由产生的轴向力使内连接轴39b向外轴37移动。因此,当为了成像而驱动电动机61时,利用轴向力使内连接轴39b向外轴37移动,以便在凹槽39a和凸件37a之间建立啮合。凹槽39a被设置在内连接轴39b的一端上,它与内连接轴39b的旋转中心成一直线。
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力从电动机轴61a的小齿轮62直接地传送给大齿轮43,但是,它可以通过一个减速齿轮组、皮带轮装置、一对摩擦滚筒、一个定时传送带和一个皮带轮的组合来传送驱动力。
参照图24、27到29,将描述一个结构,该结构用于把与可打开盖35的闭合操作相关的凹槽39a和凸件37a啮合。
如在图29中所示的,一个侧板67被固定在主组件14的大齿轮43和侧板66之间,与大齿轮43同轴成为一体的内连接轴39b由侧板66、67旋转地支承。一个外凸轮63和一个内凸轮64紧密地插入到大齿轮43和侧板66之间。内凸轮64被固定到侧板66上,外凸轮63旋转地与内连接轴39b啮合。实际上与轴向方向垂直和彼此面对的外凸轮63和内凸轮64的表面是凸轮表面,也是与内连接轴39b同轴的螺旋表面,并且彼此相接触。一个压缩式螺旋弹簧68被压缩在大齿轮43和侧板67之间并且围绕着内连接轴39b被安装。
如在图27中所示的,一个臂63a在一个径向方向上从外凸轮63的外圆周伸出,当可打开盖35被闭合时,在与打开侧相反的一个位置上利用一个定位销65a把臂63a的一端与一个连杆65的一端连接。连杆65另一端通过一个定位销65b与臂63a的一端结合。
图28是从图27中右侧看的视图,当可打开盖35闭合时,连杆65、外凸轮63等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其中凸件37a和凹槽39a被啮合以致于从大齿轮43来的驱动力能够被传送给感光鼓7。当盖35被打开时,定位销65a围绕着转轴35a销上旋转,以致于臂63a通过连杆65被拉起,外凸轮63被转动;因此,在外凸轮63和内凸轮64之间产生相对的滑动移动以便使大齿轮43移动远离感光鼓7。这时,利用外凸轮63来推大齿轮43,并且使大齿轮43对着在侧板67和大齿轮39之间安装的压缩式螺旋弹簧68移动,利用这种移动内连接凹槽39a与外连接凸件37a分离,如在图29中所示的,以便释放连接来使总成B进入到可取下状态。
相反,当盖35闭合时,把连杆65与盖35连接起来的定位销65a围绕再转轴35a向下转动,连杆65向下移动以便向下推臂63a,以致于外凸轮63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利用该转动,由弹簧68使大齿轮43向左移动到在图28中所示的一个位置,以致于大齿轮43再次被设置在图28中的一个位置上,并且内连接凹槽39a与外连接凸件37a啮合以便重新建立一个驱动传送状态。从而,根据可打开盖35的打开和闭合,总成B的可拆状态和可传送驱动状态被建立。当通过可打开盖35的闭合使外凸轮63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以便把大齿轮43从图29的位置移动到左侧时,内连接轴39b和外连接轴37的端表面相互靠在一起,以致于外连接凸件37a和内连接凹槽39a可以不相互啮合。然而,一旦成像装置A起动,它们将产生啮合,如在后面将要描述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总成B被安装到该装置的主组件14上或从其上取下时,可打开盖35被打开。在可打开盖35的打开和闭合的相互关系中,内连接凹槽39a在水平方向(箭头j的方向)移动。当总成B被安装到该装置的主组件14上或从其上取下时,主组件14和总成B的连接(37a、39a)没有被进行。并且它们不被啮合。因此,总成B相对于主组件14的安装和取下能够平滑地进行。在该实施例中,利用由压缩式螺旋弹簧68推动大齿轮43迫使内连接凹槽39a朝着总成B移动。当外连接凸件37a和凹槽39a将产生啮合时,它们可以相互靠着,因此,它们没有完全地啮合。然而,当在总成B被安装到主组件14上之后电动机61首先被转动时,内连接凹槽39a被转动,利用该转动它们瞬时地产生啮合。
下面将描述构成连接装置的啮合部分的凸件37a和凹槽39a的结构。
在主组件14中设置的内连接轴39b在轴向上是可移动的,如在此后描述的,但是它在径向(径向方向)上是不可移动的。当总成B被安装到主组件14中时,总成B在它的纵向和总成安装方向((图9)x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在纵向方向上,允许总成B在总成容纳空间S中设置的导向件16R,16L之间移动。
当总成B被安装到主组件14中时,在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的其它纵向端的盘型法兰部分29上形成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L的一部分实际上没有间隙地安装到主组件14的定位槽16b(图9)中,以便完成正确的定位,固定的感光鼓7上对正齿轮7n与一个用于把驱动力传送给图像转印滚筒4的齿轮(没有示出)产生啮合。另一方面,在感光鼓7的一个纵向端(驱动侧)上,利用设置在主组件14中的一个定位槽16d来支承在色剂消除室架13上形成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
利用在主组件14的定位槽16d中支承的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鼓轴7a和内连接轴39b被对齐而具有不大于2.00mm的偏移,以致于完成了在连接过程中的第一个对齐功能。
通过闭合可打开盖35,内连接凹槽39a水平地移动以便进入到凸件37a中。
然后,在驱动侧上(连接侧),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定位和驱动传送。
当主组件14的驱动电动机61被旋转时,内连接轴39b朝着外轴37移动(与在图11中的箭头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当在外连接凸件37a和凹槽39a之间达到相互定位时(在该实施例中,凸件37a和凹槽39a实际上具有等边三角形的结构,每旋转120度达到定位),它们产生啮合,以致于旋转力从主组件14传送给总成B(从在图29中的状态到在图28中的状态)。
外连接凸件37a和凹槽39a的等边三角形的尺寸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内连接凹槽39a的三角形槽的横截面大于外连接凸件37a的三角形凸件的横截面,因此,它们平滑地产生啮合。
从需要稳固性的角度来看,该凸件的三角形形状的外圆直径的下限大约是8.0mm,在该实施例中,它是8.5mm,该凹槽的三角形形状的内圆直径是9.0mm,它们的间隙是0.5mm。
为了实现具有小间隙的啮合连接,希望在啮合之前建立确定的同心度。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希望对于具有0.5mm间隙的啮合提供1.0mm的同心度,圆柱轴承的凸件38的凸件长度要比外连接凸件37a的凸件长度更大,利用多于两个在轴承的凸件38a中设置的突出定向件13aR4来引导内连接轴39b的外圆周,利用该突出定向件,在凸件37和凹槽39a之间的啮合连接之前的同心度至少被维持在1.0mm,以便使连接稳定的啮合(第二对准功能)。
当成像操作开始时,内连接轴39b被旋转而外连接凸件37a位于凹槽39a中,内连接凹槽39a的内表面靠到凸件37a的等边三角形的棱柱体的三个边线上,以致于驱动力被传送。同时,外轴37移动到与内连接轴39b对齐,以致于多边棱柱体的内连接凹槽39a的内表面均匀地与凸件37a的边线相接触。
因此,利用电动机61的作用自动地在外轴37和内连接轴39b之间建立了轴对齐。通过把驱动力传送给感光鼓7,总成B趋于转动,由此,在总成B的色剂消除室架13的上表面上形成的调整接触部分13j(图4、5,图6、7和图30)推动固定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上的定位件25(图9、10和图30),因此,把总成B相对于主组件14正确地定位。
当没有进行驱动(成像操作没有被进行)时,在径向方向上在外连接凸件37a和凹槽39a之间设置有间隙,以致于连接装置的啮合和分离是容易的。当进行驱动时,稳定地设置有推动力,以致于能够抑制滑动和振动。
在该实施例中,外连接凸件和凹槽实际上具有等边三角形形状,但是当它们是等边多边形结构时,它们能够提供相同的效果。由于利用等边多边结构能够进行该精确度的定位,所以等边多边结构是希望的。但是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如果利用轴向力来建立啮合,那么其它的多边形状也可用的。外连接凸件可以是具有一个大头的外螺纹形式,内连接凹槽可以是一个互补内螺纹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三个头的三角形外和内螺纹与上述外连接凸件和内连接凹槽相对应。
当外连接凸件和内连接凹槽被比较时,凸件更容易被损坏,它具有差的机械应力。根据这一点,该实施例在可更换的总成B中设置有外连接凸件,并且在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中设置有内连接凹槽,该成像装置需要具有比总成更高的使用受命。然而,总成B可以具有一个凹槽,主组件可以相应地具有凸件。
图33是一个详细描述在右手侧导向件13R和色剂消除室架13之间的安装关系的视图;图34是一个描述右手侧导向件13R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的纵向截面图;图35示出了色剂消除室架13右侧的一部分视图。图35是表示一个与右手侧导向件13R整体形成的轴承38的安装部分外形的侧视图。
下面将描述把具有一个组合轴承38的右手侧导向件13R(38)安装到在图11中所示的色剂消除室架13上,和把感光鼓7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
右手侧导向件13R的一个背表面具有组合轴承38,该轴承38与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同心并且具有一个小的直径,如在图33、34中所示。轴承38通过一个在圆柱定向件38aR的径向(纵向)中部上设置的圆盘部件13aR3延伸到它的圆柱端上。在轴承38和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之间形成一个向色剂消除室架13的内侧开口的圆形槽38aR4。
如在图33、35中所示的,色剂消除室架13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接收轴承的一部分圆形圆柱形孔13h,圆形缺口部分13h1具有面对的端部,该端部具有在比轴承安装孔13h的直径更小和比外轴37的直径更大之间的一个间隙。由于外轴37与轴承38相啮合,所以它与轴承安装孔13h隔开。在色剂消除室架13的侧表面上整体地形成一个定位销13h2,并且它紧密地安装到导向件13R的装配法兰13aR1中。通过这样做,以一个单元形式的感光鼓7能够在与轴向(纵向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上被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中,并且当右手侧导向件13R在纵向方向上被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时,右手侧导向件13R的定位相对应色剂消除室架正确地被确定。
当感光鼓7单元待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时,感光鼓7单元在与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移动,以便把它插入到轴承安装孔13h中,同时利用位于色剂消除室架13中的鼓齿轮7b移动外轴37穿过圆形缺口部分13h1,如在图33中所示的。根据这个状态,与在图11中所示的左手侧引导件13aL成为一体的鼓轴7a通过色剂消除室架13的一个外侧边缘13k被插入,一个小螺钉13d通过引导件13aL的盘型法兰部分29被旋入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中,因此,把引导件13aL固定到色剂消除室架上以便支承感光鼓7的一个端部。
接着,把与右手侧导向件13R成为一体的轴承38的外圆周安装到轴承安装孔13h中,轴承38的内圆周与外轴37啮合;然后,把定位销13h2安装到右手侧导向件13R的装配法兰13aR1的孔中。接着,把一个小螺钉13aR2通过装配法兰13aR1旋入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中,因此,把右手侧导向件13R固定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
利用这种方式,感光鼓7被正确地和坚固地固定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由于感光鼓7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被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纵向端结构被简化了,并且色剂消除室架13的纵向尺寸能够被减小。因此,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被缩小了。圆柱引导件13aL具有一个紧靠在色剂消除室架13上的大法兰部分29,与法兰29成为一体的鼓轴7a紧密地被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右手侧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与支承感光鼓7的轴承38是同轴的并且是一体的。轴承38被嵌入到色剂消除室架13的轴承安装孔13h中,因此,感光鼓7能够与记录材料2的供给方向垂直地被定位。
左侧圆柱引导件13aL、大的法兰29和从法兰29伸出的静止鼓轴7a是一个整个金属,因此,感光鼓7的定位是准确的,并且它的寿命被改进了。即使总成B被重复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上和从其上取下,圆柱引导件13aL不会被损害。如在前面结合电接触件所描述的,感光鼓7的电接地是容易的。右手侧圆柱引导件13aL具有一个比轴承38的直径更大的直径,轴承38和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利用一个圆盘部件13aR3被连接起来。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与装配法兰13aR1连接,因此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和轴承38相互被加强和加固。由于右手侧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具有一个大直径,所以它具有足够的受命来承受总成B相对于成像装置的重复安装和取下,尽管它是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
图36、37是说明把与右手侧导向件13R成为一体的轴承38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的另一种方法的纵向截面分解图。
这些图是示意图并且示出了作为一个主要部件的感光鼓7的轴承38。
如在图36中所示的,在轴承安装孔13h的外侧边缘上设置有一个沿着圆周延伸凸缘13h3,凸缘13h3的外圆周是一部分圆柱结构。在这个例子中,除了圆盘部件13aR3之外延伸到装配法兰13aR1的右手侧圆拄形导向装置13aR的一部分围绕着凸缘13h3的外圆周被紧密地安装。轴承38的轴承安装孔13h和轴承38的外圆周松散地被安装。根据这个结构,虽然由于缺口环形部分13h1使轴承安装孔13h是不连续的,但是缺口环形部分13h1的开口能够被防止。
为了同样的目的,在凸缘13h3的外圆周上可以设置多个限制凸件13h4,如在图34中所示的。
利用具有下列精确度的金属模具来制造限制凸件13h4,例如,对于外圆直径的IT公差为9级,相对于轴承安装孔13h的内侧圆周同心度为-0.01mm或更小。
当轴承38安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上时,轴承38与外圆周相对的一个内圆周表面13aR5限定了色剂消除室架13的限制凸件13h4,同时色剂消除室架13的限制凸件13h4和轴承38的外圆周被啮合,以致于能够防止在组装期间由于缺口环形部分13h1可能引起的不同心。(用于连接色剂消除室架(鼓室架)和图像显像室架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把充电滚筒8和色剂消除装置10组装到色剂消除室架13中和把显像装置9组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中之后,把总成B的图像显像室架12和色剂消除室架13组装成一个单元。
下面参照图12、13和32来描述把色剂消除室架13和图像显像室架12组装成一个单元的结构的基本特征。在下列的描述中,“右手侧和左手侧”意味着参照记录介质2被传送的方向从上面看的右手侧和左手侧。
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中的可拆卸安装的总成包括:一个电子照像感光鼓7:一个显像装置9,用于把在电子照像感光鼓7上形成的一个潜像显像;一个支承显像装置9的图像显像室架12,一个支承电子照像感光鼓7的鼓室架13;一个容纳色剂存储部分的色剂室架11;一个压缩式螺旋弹簧,它的一端与图像显像室架12连接,位于显像装置的纵向端的一端上,另一端与鼓室架13相接触;一个第一凸件(右手侧支臂部分19),它在与显像装置9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图像显像室架12伸出,并且位于显像装置9的纵向端的上方;一个第二凸件(左手侧支臂部分19);一个第一凸件的第一孔(右手侧圆孔20);一个第二凸件的第二孔(左手侧圆孔20);一个第一连接部分(在右手侧上的凹槽部分21),它位于在电子照像感光鼓7的上方鼓室架13的右手侧纵向端中,并且与第一凸件(在右手侧上的支臂部分19)啮合;一个第二连接部分(在左手侧上的凹槽部分21),它位于感光鼓7的上方鼓室架13左手侧纵向端中,并且与第二部分(在左手侧上的支臂部分19)啮合;一个第一连接部分(在右手侧上的凹槽部分21)的第三孔(在图12中右手侧上所示的孔13e);一个第二连接部分(左手侧上的凹槽部分21)的第四孔(在图12中左手侧上所示的孔13e);一个第一插入部件(在图12中右手侧上的连接部件22,它穿过第一孔(右孔20)和第三孔(右孔13e),使第一凸件(右支臂部分19)和第一连接部分(右凹槽部分21)相互啮合以便把鼓室架13和图像显像室架12连接;一个第二插入部件(在图12中左手侧上的连接部件22,它穿过第二孔(左孔20)和第四孔(左孔13e),使第二凸件(左支臂部分19)和第二连接部分(左凹槽部分21)相互啮合以便把鼓室架13和图像显像室架12连接。
通过下列步骤把上述构成的总成B的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连接起来:第一连接步骤,用于把图像显像室架12的第一凸件(右支臂部分19)和鼓室架13的第一连接部分(右凹槽部分21)连接起来;第二连接步骤,用于把第二凸件(左支臂部分19)和第二连接部分(左凹槽部分21)连接起来;第一插入步骤,用于把第一插入部件(右连接部件22)穿入到第一凸件(右支臂部分19)的第一孔(右孔20)和第一连接部分(右凹槽部分21)的第三孔(右孔13e)中,使第一凸件(右支臂部分19)和第一连接部分(右凹槽部分21)相互啮合以便把鼓室架13和图像显像室架12连接起来;第二插入步骤,用于把第二插入部件(左连接部件22)穿入到第二凸件(左支臂部分19)的第二孔(左孔20)和第二连接部分(左凹槽部分21)的第四孔(左孔13e)中,使第二凸件(左支臂部分19)和第二连接部分(左凹槽部分21)相互啮合以便把鼓室架13和图像显像室架12连接起来。在通过上述步骤相互连接之后,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一起构成了总成B。
根据这个实施例,通过把连接部件22插入到它们相应的连接部分中能够容易地把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连接起来,通过拉出连接部件22也能够容易地使图像显像室架12与鼓室架13分离,如在上面描述中看到的。
在上面描述的步骤之中,显像装置9预先包括显像滚筒9c,用于把第一凸件和第一连接部分连接起来的第一连接步骤和用于把第二凸件和第二连接部分连接起来的第二步骤同时被进行,其中:
(1)保持感光鼓7和显像滚筒9c平行;
(2)显像滚筒9c沿着感光鼓7的圆柱表面移动;
(3)图像显像室架12随着显像滚筒9c的移动而旋转地移动;
(4)由于图像显像室架12的相对移动使第一和第二凸件(在右手侧和左手侧上的支臂部分19)进入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在右手侧和左手侧上的凹槽部分21)中;
(5)第一和第二凸件(两个支臂部分19)完全地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两个凹槽部分21)啮合。
由于上述的步骤被严格地遵守,所以沿着感光鼓7的圆柱表面环形地移动显像滚筒9c能够使支臂部分19朝着凹槽部分21移动,此时感光鼓7的纵向端已经安装有定位滚筒9i。这样在支臂部分19和凹槽部分21的连接点被固定。因此,支臂部分19和凹槽部分21的结构能够被设计以便容易地使图像显像室架12的支臂部分19的孔20和凹槽部分21两个侧壁上的孔13a同心。
如上所述,通常的做法是:在通过把色剂室架11和图像显像室架12连接起来形成图像显像单元D和把色剂消除室架13和充电滚筒8组装成清除单元C之后,把图像显像单元D和清除单元C组装成一个单元。
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被设计以致于当根据上述的步骤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位于相互接触时,第一和第二凸件对应的孔20和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对应的孔13e实际上变为同心。
参照图32,支臂部分19的端部19a的外形形成了一个弧形,该弧形的中心与孔20的中心重合,凹槽部分21的底部部分21a的外形也形成了一个弧形,该弧形的中心与孔13e的中心重合。支臂部分19的端部19a的弧形部分的半径稍微小于凹槽部分21的弧形底部部分的半径。在支臂部分19和凹槽部分21之间半径中的轻微差别是这样的以致于当凹槽部分21的底部部分21a与支臂部分19的端部19a相接触时,具有一个倒角端部的连接部件22能够容易地插入到鼓室架13(色剂消除室架13)的孔13e中,然后插入到支臂部分19的孔20中。当连接部件22被穿入时,在支臂部分19的端部19a和凹槽部分21的底部部分21a之间形成一个弧形间隙,利用连接部件22转动地支承支臂部分19。为了描述方便,在图32中的间隙g被夸张了,但是实际的间隙g小于连接部件22的端部倒角部分的尺寸或小于孔20的倒角边缘的尺寸。
参照图32,当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被连接起来时,它们移动以致于支臂部分19的孔20形成一个轨迹RL1或RL2,或一个落入轨迹RL1和RL2之间的轨迹。凹槽部分21的顶壁的内表面20a被倾斜以致于当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如上所述相互朝着对方移动时,压缩式螺旋弹簧22a逐渐地被压缩。换句话说,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被定形以致于当它们相互朝着对方移动时,如上所述,在图像显像室架12连接有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部分和凹槽部分21的顶壁的上述内表面20a之间的间隙被逐渐地减小。在这个实施例中,在连接过程的当中,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顶端与倾斜内表面20a的一部分20a1相接触,在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完全被接合之后,压缩式螺旋弹簧22a保持与倾斜内表面20a的弹簧座部分20a2相接触,压缩式螺旋弹簧22a从倾斜部分20a1伸出。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轴线和弹簧座部分20a2的平面垂直相交。
因为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如上所述的被构成,所以当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被连接成一个单元时,它不需要利用一个专用压缩装置来压缩压缩式螺旋弹簧22a;压缩式螺旋弹簧22a自动地位于一个适当的位置以便相对感光鼓7压显像滚筒9c。换句话说,在图像显像室架12和鼓室架13被连接成一个单元之前,压缩式螺旋弹簧22a能够被安装到图像显像室架12的弹簧座12t上。
轨迹RL1与感光鼓7的横截面的中心重合,轨迹RL2实际上是一条直线,它与倾斜表面20a1的距离从图的右手侧朝着左手侧逐渐地减小。
参照图31,利用图像显像室架12来保持压缩式螺旋弹簧22a。图31是图像显像室架12在与插入总成B的方向x平行的方向通过支臂部分19的基底的一个平面上的垂直截面图。图像显像室架12具有弹簧保持部分12t,该弹簧保持部分从图像显像室架12的顶部表面向上伸出。这个弹簧保持部分12t至少包括一个弹簧保持圆柱基底部分12k和一个导向部分12n,压缩式螺旋弹簧22a围绕着该弹簧保持基底部分12k被压入安装,该导向部分12n具有一个比弹簧保持基底部分12k的直径更小的直径,以致于压缩式螺旋弹簧22a能够围绕着它宽松地被安装。弹簧保持基底部分12k的高度必须比当压缩式螺旋弹簧22a处于一点没有被压缩状态时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最下环达到的高度更高,希望是压缩式螺旋弹簧22a的第二环达到的高度或更高。
参照图12,凹槽部分21是在鼓室架13的外壁13s和稍微位于外壁13s内侧的一个隔壁13t之间。
关于鼓室架13的右手侧凹槽部分21,它位于与鼓齿轮7b相同的鼓室架13的纵向端,外壁13e的内表面和隔墙13t的外表面,也就是凹槽部分21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与鼓室架13的纵向方向垂直,图像显像室架12的支臂部分19准确地安装在这两个相对表面之间,其中支臂部分19位于与显像滚筒齿轮9k相同的图像显像室架12的纵向端上。另一方面,鼓室架13的左手侧凹槽部分21和图像显像室架12的支臂部分19在总成B的纵向方向上宽松地被安装,其中凹槽部分21位于与正齿轮7n相同的鼓室架13的纵向端上,支臂部分19被插入到左手侧凹槽部分21中。
因此,图像显像室架12和色剂消除室架13在总成B纵向方向上被准确地相互定位。具体地说,这是由于下列的原因。它容易地制造一个鼓室架13,该鼓室架13在位于鼓室架13的纵向端上的凹槽部分21的相对表面之间具有一个精确的间隙,也容易地制造一个图像显像室架12,该图像显像室架12具有一个支臂部分19,该支臂部分19具有一个精确的宽度。此外,即使由温度增加使它们变形而引起图像显像室架12和色剂消除室架13的尺寸在它们的纵向方向上变化,由于它们的尺寸小,所以在凹槽部分21的相对两个表面之间的间隙和安装在这两个相对表面之间的支臂部分19的宽度几乎不变化。此外,与正齿轮7n位于相同侧上的凹槽部分21和安装到这个凹槽部分21中的支臂部分19在总成B的纵向方向上设置有一个间隙,因此即使由于它们的热变形使图像显像室架12和色剂消除室架13的尺寸在它们的纵向方向上变化,在图像显像室架12和色剂消除室架13之间也不会由于它们的变形而产生应力。(实施例1)
下面将描述与在色剂盒11A中搅动装置的驱动相关的结构。
图41-46详细地示出了用于驱动搅动装置的结构。下面参照这些附图来描述搅动装置的结构。
在色剂室架11的壁外面,也就是在位于色剂室架11的纵向端的一端的壁上设置有一个圆的不通孔11y,一个搅动色剂的色剂供给部件9b被支撑在该不通孔中。在相反的壁上设置有一个通孔11w,用于容纳一个传送轴41,也就是一个用于支撑色剂供给部件9b的支撑部件。在通孔11w的外侧上,一个用于传送轴41的普通轴承11s从紧接着通孔11w的周边与壁垂直地向外延伸。普通轴承11s具有一个孔,传送轴41穿过该孔。色剂供给部件9b也起着把容纳在色剂盒中的色剂传送给显像滚筒9c的作用。
参照图41,传送轴41整体地包括:一个支撑色剂供给部件9b的端部分41f;一个止挡部分41b,该止挡部分41b是传送轴41的法兰部分向内的表面并且与普通轴承11s接触;一个圆柱部分41c(轴颈部分),传送轴41穿过圆柱部分41c由普通轴承11s旋转地支撑;一个密封部分41d,它与一个油封42的前唇接触;一个在传送轴41的圆周方向上切割的槽41e,用于容纳一个E-形固定环44,该固定环44防止传送轴41滑出;和一个与色剂供给齿轮9s啮合的连接件11e。
色剂供给部件9b是一个曲轴形式的。色剂供给部件9b的一个轴颈部分9b1被安装在传送轴41的中心孔41g中,色剂供给部件9b靠近轴颈部分9b1的曲柄部分9b2被安装从中心孔41g的入口部分径向地切割的槽中。
参照图41,利用从色剂盒壁伸出的普通轴承11s的内表面来旋转地支撑圆柱部分41c。槽41e和端部分41f伸入到色剂盒11A中。色剂供给部件9b的一个端部分被固定在端部分41f中。E-形固定环44以一种方式被固定到槽41e中,以便在安装固定环44之后提供给传送轴41一个轻微的移动并且在传送轴41组装到色剂室架11上之后也防止传送轴41向左滑出。
为了防止在色剂盒11A中的色剂泄漏,由睛橡胶或类似物形成的油封被坚固地放置在密封部分41d的圆周表面与普通轴承11s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在其内侧上压缩。具体地说,传送轴41的密封部分41d、槽41e和端部分41f穿过油封42的中心孔,以致于油封42的前唇部分与密封部分41d线性接触以便防止色剂入侵。
参照图41,显像装置室架12设置有一个显像保持架40,该显像保持架40位于与色剂室架11的壁的通孔11w所在的相同侧上,并且一个作为用于驱动力的传送部件的齿轮组被设置在显像保持架40中以便传送旋转的驱动力,该旋转驱动力由位于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的一个没有示出的电动机传送给感光鼓7、显像滚筒9c和传送轴41。
如从图41中看到的,色剂供给齿轮9s是该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并且与传送轴41啮合。色剂供给齿轮9s是由一个连接件9s1、一个齿轮部分9s3, (螺旋齿轮)、和一个曲柄部分9s4构成的。与显像保持架40接触的显像架12的侧板12A设置有一个孔12A1,该孔具有一个比色剂供给齿轮9s的上述曲柄部分9s4的外直径更大的一个直径。当显像架12与色剂室架11连接起来并且已经安装有色剂供给齿轮9s和类似物的显像保持架40与侧板12A连接时,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穿过孔12A1并且与传送轴41的连接件11e啮合。因此,驱动力T1通过色剂供给齿轮9s传送给传送轴41。
如在前面说明的,利用定位销40d来旋转地支撑色剂供给齿轮9s,定位销基底部分的直径比实际定位销部分的直径更大。色剂供给齿轮9s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由定位销40d的基底部分面向内的表面来固定。
参照图44,当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的连接件表面9s11与传送轴41的连接件11e的连接件表面11e2接触时,旋转驱动力T1从色剂供给齿轮9s传送给传送轴41。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的连接件表面9s11相对于色剂供给齿轮9s的轴向方向在每单位长度上被旋转了一个角θ2(图44和45)。此外,传送轴41的连接件11e的连接件表面11e2,也就是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的连接件表面9s11的配对表面相对于轴向方向(图43)在每单位长度上被旋转了一个角θ1。角θ1和θ2是相等的。当旋转驱动力T1从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表面9s11传送给传送轴41的连接件表面11e2时,连接件表面9s11和连接件表面11e2的相互作用在该方向上产生了推力以便把传送轴41推入到色剂盒11A中,使传送轴41的止挡部分41b保持压住普通轴承11s的推力接收表面11u。因此,在E-形固定环44,也就是传送轴41的保持器与色剂室架11的壁的内表面之间获得一个足够的间隙L,以便防止这样的一种现象发生,即进入到固定环44与壁之间的色剂颗粒紧密地被堆压在固定环44与壁之间,并且当由固定环44的旋转使被堆压的色剂颗粒旋转移动时,这些色剂颗粒被聚集成粗糙的颗粒。(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47-52来描述第二实施例,这些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色剂供给装置的结构图。
旋转驱动力T1通过在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的连接件表面9s11与传送轴41的连接件11e的连接件表面11e2之间的接触从色剂供给齿轮9s传送给传送轴41。色剂供给齿轮9s包括一个连接件9s1,该连接件9s1在当色剂供给齿轮9s在由一个箭头所示方向上旋转时连接件9s1移动方向的前侧上具有一个倾斜的连接件表面9s11。这个倾斜的连接件表面9s11相对于色剂供给齿轮9s的旋转轴的角是θ4(图50)。传送轴41包括一个连接件11e,该连接件11e是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的配对部件。连接件11e具有一个连接件表面11e2,该连接件表面11e2向着它的前唇部分倾斜了一个角θ3(图48)。使角θ3和θ4相等以致于当连接件表面11e2与连接件表面9s11接触时,这两个表面完全地接触;连接件表面9s11和连接件表面11e2倾斜的方向分别是这样的方向,以致于当旋转驱动力被传送时,在该方向上产生推力以便使色剂供给齿轮9s与传送轴41在它们的轴向方向上产生相互推力。排斥力。换句话说,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表面9s11,也就是色剂供给齿轮9s相对于色剂供给齿轮9s的旋转方向的前表面是这样的一个表面,即该表面相对于色剂供给齿轮9s的旋转方向向后倾斜。因此,当旋转驱动力T1从连接件表面9s11传送给传送轴41的连接件表面11e2时,在连接件表面9s11与连接件表面11e2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方向上产生了推力以便把传送轴41压入到色剂室架11中,使传送轴41的止挡部分41b与从色剂室架11伸出的普通轴承11s的推力接收表面11u相接触,并且保持彼此相压。因此,在E-形固定环44,也就是传送轴41的保持器与色剂室架11的壁的内表面之间能够获得一个间隙L。(实施例3)
下面参照图53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在这个第三实施例中,传送轴41包括:一个支撑色剂供给部件9b的端部分41f;一个止挡部分41b,该止挡部分41b与从色剂室架11伸出的普通轴承11s相接触;一个轴颈部分41c,该轴颈部分41c被安装普通轴承11s中并且由普通轴承11s旋转地支撑;一个密封部分41d,它与一个油封42的前唇接触;一个槽41e,在槽41e中安装有用于传送轴41的一个E-形固定环44;和一个与色剂供给齿轮9s啮合的连接件11e。色剂供给齿轮9s包括一个齿轮部分9s3、一个曲柄部分9s4和一个连接件9s1。它围绕着显像保持架40的定位销40d被安装并且保持与定位销40d的基底部分面向内的表面相接触,定位销40d的基底部分的直径比实际的定位销40d的直径更大。显像架12的侧板12A设置有一个孔12A1,该孔具有一个比上述曲柄部分9s4的外直径更大的一个直径。当显像架12与色剂室架11连接起来时,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穿过孔12A1并且与传送轴41的连接件11e啮合。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为了在从色剂供给齿轮9s到传送轴41的方向上提供给传送轴41推力,在色剂供给齿轮9s的曲柄部分9s4的内表面与传送轴41之间设置一个弹性部件45(弹簧,一块泡沫聚氨酯,和类似物),以致于在E-形固定环44,也就是传送轴41的保持器与色剂室架11的壁的内表面之间能够获得一个间隙L。利用色剂供给齿轮9s的曲柄部分9s4的内表面和传送轴41的外表面来保持弹性部件45并且使它们一起旋转。在该实施例中的弹性部分45是一个单个压缩式螺旋弹簧,并且它围绕着连接件(9s1,11e)安装。
这个第三实施例可以给出这样一种变型,在该变型中连接装置由一个具有十字形式横截面的凸件和一个容纳该凸件的十字形槽构成。这种变型适合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根据这种变型,利用连接件使传送轴41和色剂供给齿轮9s连接,当旋转驱动力通过传送轴41和色剂供给齿轮9s被传送时,该连接件使它们在它们的轴向方向上相互排斥。根据这个第三实施例,在E-形固定环44与色剂室架11的壁的内表面之间总是维持一个间隙L,因此,即使从一个完全停止开始旋转之后固定环44不压缩地摩擦色剂颗粒。(实施例4)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的结构除了连接件之外与在前面描述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
图54和55示出了在这个第四实施例中使用的连接件。
参照图54,色剂供给齿轮9s整体地包括一个曲柄部分9s4和一个连接件9s1。连接件9s1是一个螺旋多角柱体的形式,并且从曲柄部分9s4的端面的中心伸出。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连接件9s1是一个螺旋等边三角形柱体。作为传送轴41的连接件11e,它是一个具有等边三角形横截面的螺旋孔形的,等边三角形柱体,也就是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与该螺旋孔啮合。参照图55,等边柱体的横截面积比具有等边三角形横截面的螺旋孔的横截面积小,并且连接件9s1的边缘9s12与连接件11e的内表面11e3接触。这个边缘9s12是螺旋形的。螺旋等边柱体和具有等边横截面的螺旋孔的螺旋角和螺旋方向分别地被设置以致于在使连接件9s1和连接件11e相互排斥的方向上产生推力。
具体地说,色剂供给装置是这样设计的,即当从连接件9s1的端部看时,色剂供给齿轮9s被顺时针被旋转,并且等边柱体的螺旋方向是顺时针的,而当从与连接件11e的端面相对的端部看时,连接件11e的等边孔的螺旋方向是顺时针的,其中该孔是如图54中所示的。连接件9s1和连接件11e的孔的螺旋的程度变为足够大以便产生足够强的推力来克服在边缘9s12与内表面11e3之间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和克服在油封与传送轴41之间接触时产生摩擦力。
如在上面描述的这个实施例的结构中明显看到的,当色剂供给齿轮9s被旋转时,在连接件9s1与连接件11e之间的接触时产生了推力并且使传送轴41朝着色剂室架11被压。结果,止挡部分41b与推力接收表面11u相接触,在E-形固定环44与色剂室架11的壁的内表面之间产生一个间隙L。因此,这个实施例能够防止这样的一种现象发生,即当固定环44实际上旋转地与色剂室架11的内表面接触时使色剂颗粒被聚集成粗糙的色剂颗粒。
很明显,即使凸件与孔交换位置,该实施例也能够工作。换句话说,连接件9s1可以设置有一个螺旋等边孔而连接件11e设置有一个螺旋等边柱体。
上述的等边柱体或等边孔都不需要是等边的,只要它们是螺旋的即可。
虽然,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它的结构是这样的,即连接件9s1的螺旋等边柱体的边缘9s12与连接件11e的螺旋等边孔的内表面11e3接触,但是该结构可以被变型,以致于连接件9s1的螺旋等边柱体的每个侧面与连接件11e的螺旋等边孔的对应内表面11e3面对面地接触。如果对这个实施例进行这样的一个变型,那么螺旋等边三角形柱体与螺旋等边三角形孔产生三个面对面接触。在第一个实施例的情况下,连接件9s1与连接件11e产生二个面对面接触。换句话说,只要利用一种方式来产生推力使色剂供给齿轮9s与传送轴41相互排斥,在二个连接件之间面对面接触数可以仅为一。(实施例5)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这个实施例的结构除了与连接装置相关的部分之外与在前面描述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下面仅对连接装置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57和62示出了在这个第五实施例中使用的连接件。
传送轴41整体地包括一个连接件11e,该连接件11e从传送轴41的外端面直径上伸出并且具有边缘11e3。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11e是一块厚板形状的,但是只要它具有能够与连接件9s1的连接件表面9s11接触的边缘11e3,它可以是不同形状的,下面将对其进行描述。
旋转驱动力T1通过在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的连接件表面9s11与传送轴41的连接件11e的边缘11e3之间的接触从色剂供给齿轮9s被传送给传送轴41。色剂供给齿轮9s包括一个连接件9s1,该连接件9s1在由一个箭头所示连接件9s1的旋转方向的前侧上具有一个倾斜的连接件表面9s11。当它们被分解或切割时(图60),根据连接件9s1的内边缘9s13或外边缘9s14的角来规定连接件9s1的连接件表面9s11的倾斜角。传送轴41包括一个连接件11e,也就是该连接件11e是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9s1的配对部件。当施加旋转驱动力时,倾斜的连接件表面9s11和连接件11e的边缘11e3相互接触。当旋转驱动力被传送时,在倾斜的连接件表面9s11与边缘11e3之间产生的接触在使色剂供给齿轮9s与传送轴41在它们的轴向上产生相互排斥力的方向上产生了推力。
具体地说,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表面9s11在朝着它的移动方向的前唇向后倾斜。当旋转驱动力T1从色剂供给齿轮9s的连接件表面9s11传送给传送轴41的边缘11e3时,在连接件表面9s11与边缘11e3之间接触时在把传送轴41压入到色剂室架11中的方向上产生推力,该推力使传送轴41的止挡部分41b与普通轴承11s的推力接收表面11u相接触,因此,在E-形固定环44,也就是传送轴41的保持器与色剂室架的壁的内表面之间能够获得一个间隙L。
因此,这个实施例能够防止这样的一种现象发生,即当E-形固定环44实际上旋转地与色剂室架11壁的内表面接触时使色剂颗粒被聚集成粗糙的颗粒。
该第五实施例可以给出这样一种变型,在该变型中连接件9s1的连接件表面9s11以螺母的内螺纹形式被套槽,它的轴与连接件9s1的旋转轴一致,并且连接件11e的边缘11e3被刻槽,因此刻槽的边缘11e3与刻槽(螺纹)的连接件表面9s11面对面地接触。这种变型增加了这种连接装置的负载承受能力。
此外,该第五实施例可以给出另一种变型,在该变型中连接件表面9s11保持平面,而连接件11e的边缘11e3单独地被套槽,因此,在传送轴41的止挡部分41b处于与普通轴承11s的推力接收表面11u接触的状态下,平面的连接件表面9s11与套槽的边缘11e3面对面地接触。这种变型也增加了这种连接装置的负载承受能力。
在该实施例中,总成B作为一个形成单色图像的总成被描述,但是本发明有效地适用于一个包括多个显像装置的总成,该多个显像装置用于形成一个由多个颜色(例如两色剂图像、三色剂图像、全色图像或类似图像)组成的图像。
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不限于感光鼓7。例如,可以包括下列类型。首先,作为感光材料,可以包括像非晶硅、非晶硒、氧化锌、氧化钛有机光电导体和类似物这样的感光材料。作为在其上设置有感光材料的基体部件的结构,它可以是一个鼓或带的形式。例如,鼓型感光材料包括一个由铝合金或类似物构成的圆筒,在该圆筒上淀积和覆盖有一个光电导体层。
作为图像显像方法,可以利用各种已知的方法;例如,两磁刷型显像方法、多层型显像方法、触地型显像方法、暗影型显像方法和类似方法。
同样在该实施例中,利用一个所谓的接触型充电方法,但很明显,可以利用具有与在该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的充电装置;例如,一种常规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三个侧面上由铝或类似物构成的一个金属屏蔽围绕着一个钨丝,通过给钨丝施加高压所产生的正或负离子不被传送给一个感光鼓的表面上以便对感光鼓的表面进行均匀的充电。
除了一个滚筒形式以外,充电装置可以是一个叶片(充电叶片)、一个垫片、一个杆、一个块、一个导线或类似物的形式。
作为用于清除在感光鼓上剩余的色剂的方法,可以利用一个叶片、一个毛刷、一个磁刷或类似物作为用于色剂消除装置的一个结构部件。
上面描述的总成被概括如下:
1.该总成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上,该总成包括:
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例如感光鼓7);
一个显像部件(例如显像滚筒9c),用于把在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形成的一个潜像显像;
一个色剂容纳部分(例如色剂盒11A),用于容纳用于由显像部件使潜像图像显像的色剂;
一个色剂搅动部件(例如色剂供给部件9b),用于搅动容纳在色剂容纳部件中的色剂;
一个驱动力传送部件(例如传送轴41),用于把旋转驱动力传送给色剂搅动部件以便使色剂搅动部件转动,其中驱动力传送部件穿过在色剂容纳部分中设置的一个孔(例如孔11S3);
一个锁定部件(例如固定环44),该锁定部件被设置在色剂容纳部分的内侧以便防止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该孔从色剂容纳部分上脱落下来;
一个驱动部件(例如色剂供给齿轮9s),用于驱动驱动力传送部件;其中该驱动部件被设置在色剂容纳部分的外面;
其中驱动力从驱动部件传送给驱动力传送部件,以致于该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一个凸件(例如连接件9s1)接收向着色剂容纳部分的推力,该凸件具有一个沿着与驱动部件的旋转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斜面(例如连接件表面9s11)和一个与该凸件的斜面啮合的啮合部件(例如连接件11e)。
2.在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侧上设置多个这种凸件,该驱动部件是一种齿轮(色剂供给齿轮9s)形式的,凸件与所述齿轮的轴是同轴的。
3.所述凸件的倾斜表面朝着所述驱动部件的旋转方向倾斜和旋转。
4.所述齿轮是一个螺旋齿轮(9s3),并且两个这样的凸件被相对地设置。
5.所述齿轮和所述凸件是一个整体模制的塑性树脂产品。
6.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是一个整体模制的塑料部件,该驱动力传送部件包括;一个可旋转地与所述孔啮合的圆柱部分(例如41c);一个与在所述圆柱部分的一端上设置的所述倾斜表面啮合的啮合部分(例如连接件11e);一个支撑部分(例如41f),该支撑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的另一端上,用于支撑所述色剂搅动部件的一端;和一个安装部分(例如41e),所述锁定部件被安装在该安装部件上。
7.一个与所述倾斜表面啮合的啮合部分(例如连接件11e)是一种在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的一个自由端上伸出的平面形式的。
8.所述锁定部件具有一个安装到安装部分上的环(例如固定环44)。
如上所述,当旋转驱动力提供给传送部件时,该传送部件接收使其推向色剂室架的推力,以致于在固定环或用于固定传送部件的锁定部件与色剂室架之间产生滑动,由此在固定器与色剂室架之间总是能够维持一个间隙。因此,能够防止色剂由于摩擦热产生的熔化并因此能够防止色剂色剂结块,并且能够保证稳定的图像形成。
虽然在此结合公开的结构已经描述的本发明,但是它不限于这些详细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各种改进和变型都属于下列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上的总成,该总成包括:
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部件;
一个显像部件,用于把在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形成的一个潜像显像;
一个色剂容纳部分,用于容纳用于由所述显像部件使所述潜像图像显像的色剂;
一个色剂搅动部件,用于搅动容纳在所述色剂容纳部件中的色剂;
一个驱动力传送部件,用于把旋转驱动力传送给所述色剂搅动部件以便使所述色剂搅动部件转动,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穿过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中设置的一个孔;
一个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内侧以便防止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该所述孔从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上脱落下来;
一个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其中所述驱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外面;
其中驱动力从所述驱动部件传送给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以致于该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一个凸件接收向着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推力,该凸件具有一个沿着与所述驱动部件的旋转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斜面和一个与所述凸件的斜面啮合的啮合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总成,其中在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侧上设置多个这种凸件,该驱动部件是一种齿轮形式的,所述凸件与所述齿轮的轴是同轴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总成,其中所述凸件的倾斜表面朝着所述驱动部件的旋转方向倾斜和扭转。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总成,其中所述齿轮是一个螺旋齿轮,并且两个这样的凸件被相对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总成,其中所述齿轮和所述凸件是一个整体模制的塑性树脂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的1的总成,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是一个整体模制的塑料部件,该驱动力传送部件包括;一个可旋转地与所述孔啮合的圆柱部分;一个与在所述圆柱部分的一端上设置的所述倾斜表面啮合的啮合部分;一个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圆柱部分的另一端上,用于支撑所述色剂搅动部件的一端;和一个安装部分,所述锁定部件被安装在该安装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总成,其中一个与所述倾斜表面啮合的啮合部分是一种在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的一个自由端上伸出的平面形式的。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总成,其中所述锁定部件具有一个安装到安装部分上的环。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总成,其中所述倾斜表面被设置在一个螺纹棱柱凸件上,该螺纹棱柱凸件可与所述驱动部件整体地旋转并且被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个中心部分上,所述啮合部分被设置在一个螺纹多边孔中,该螺纹多边孔与螺纹凸件啮合并且被设置在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的一个中心部分上,其中所述螺纹棱柱凸件的螺纹角和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方向被设置成在它们之间产生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总成,其中所述倾斜表面被设置在一个螺纹棱柱凸件上,该螺纹棱柱凸件可与所述驱动传送部件整体地旋转并且被设置在所述驱动传送部件的一个中心部分上,所述啮合部分被设置在一个螺纹多边孔中,该螺纹多边孔与螺纹凸件啮合并且被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个中心部分上,其中所述螺纹棱柱凸件的螺纹角和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方向被设置成在它们之间产生推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总成,其中所述倾斜表面被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件是一个中心部分上并且可与所述驱动部件整体地旋转,所述倾斜表面在该旋转方向上被倾斜,其中所述啮合部分是一个能够与设置在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的一个中心部分上的倾斜表面啮合的倾斜表面,并且被指向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总成,还包括一个在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之间的推动部件,用于在一个轴向方向上使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相互排斥,并且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在所述推力方向上被推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总成,其中所述推动部件是一个压缩式螺旋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2的总成,还包括一个止挡部分,用于限制当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在轴向方向移动时的一个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总成,其中所述止挡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中形成的一个孔的边缘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总成,还包括至少一个充电部件,用于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和一个清除部件,用于清除留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的色剂。
17.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上的总成,该总成包括:
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部件;
一个显像部件,用于把在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形成的一个潜像显像;
一个色剂容纳部分,用于容纳用于由所述显像部件使所述潜像图像显像的色剂;
一个色剂搅动部件,用于搅动容纳在所述色剂容纳部件中的色剂;
一个驱动力传送部件,用于把旋转驱动力传送给所述色剂搅动部件以便使所述色剂搅动部件转动,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穿过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中设置的一个孔;
一个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内侧以便防止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该所述孔从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上脱落下来;
一个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其中所述驱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外面;
其中为了轴向移动通过一个轴连接器使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和
一个在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之间的推动部件,用于在一个轴向方向上使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相互排斥。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总成,其中所述推动部件是一个压缩式螺旋弹簧。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总成,还包括一个止挡部分,用于限制当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在轴向方向移动时的一个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总成,其中所述止挡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中形成的一个孔的边缘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的总成,还包括至少一个充电装置,用于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和一个清除部件,用于清除留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的色剂。
22.一种在记录材料上形成一个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一个总成可拆卸地被安装到该装置上,所述装置包括:
(a)一个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总成的安装部分,所述总成包括:
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部件;
一个显像部件,用于把在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形成的一个潜像显像;
一个色剂容纳部分,用于容纳用于由所述显像部件使所述潜像图像显像的色剂;
一个色剂搅动部件,用于搅动容纳在所述色剂容纳部件中的色剂;
一个驱动力传送部件,用于把旋转驱动力传送给所述色剂搅动部件以便使所述色剂搅动部件转动;
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穿过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中设置的一个孔;
一个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内侧以便防止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该所述孔从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上脱落下来;
一个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其中所述驱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外面;
其中驱动力从所述驱动部件传送给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以致于该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一个凸件接收向着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推力,该凸件具有一个沿着与所述驱动部件的旋转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斜面和一个与所述凸件的斜面啮合的啮合部件;
所述装置还包括:
(b)用于供给所述记录材料的供给部件。
23.一种在记录材料上形成一个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一个总成可拆卸地被安装到该装置上,所述装置包括:
(a)一个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总成的安装部分,所述总成包括:
一个电子照相感光部件;
一个显像部件,用于把在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形成的一个潜像显像;
一个色剂容纳部分,用于容纳用于由所述显像部件使所述潜像图像显像的色剂;
一个色剂搅动部件,用于搅动容纳在所述色剂容纳部件中的色剂;
一个驱动力传送部件,用于把旋转驱动力传送给所述色剂搅动部件以便使所述色剂搅动部件转动,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穿过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中设置的一个孔;
一个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内侧以便防止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通过该所述孔从所述色剂容纳部分上脱落下来;
一个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其中所述驱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色剂容纳部分的外面;
其中为了轴向移动通过一个轴连接器使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和
一个在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之间的推动部件,用于在一个轴向方向上使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相互排斥;和
所述装置还包括:
(b)用于供给所述记录材料的供给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18667/1996 | 1996-11-14 | ||
JP318667/96 | 1996-11-14 | ||
JP31866796 | 1996-11-14 | ||
JP19054597 | 1997-07-01 | ||
JP190545/1997 | 1997-07-01 | ||
JP190545/97 | 1997-07-01 | ||
JP30862097A JP3352370B2 (ja) | 1996-11-14 | 1997-11-11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08620/97 | 1997-11-11 | ||
JP308620/1997 | 1997-11-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200A true CN1190200A (zh) | 1998-08-12 |
CN1139847C CN1139847C (zh) | 2004-02-25 |
Family
ID=27326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712647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847C (zh) | 1996-11-14 | 1997-11-14 | 总成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920753A (zh) |
EP (1) | EP0843238B1 (zh) |
JP (1) | JP3352370B2 (zh) |
KR (1) | KR100270229B1 (zh) |
CN (1) | CN1139847C (zh) |
AU (1) | AU717080B2 (zh) |
DE (1) | DE69721448T2 (zh) |
HK (1) | HK101092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55117C (zh) * | 2005-09-26 | 2009-10-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处理盒、成像装置、在装置主体上安装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
CN104541212A (zh) * | 2012-06-15 | 2015-04-22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39932B2 (ja) | 1996-09-26 | 2006-11-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及びカップリング |
JP3083091B2 (ja) | 1997-12-09 | 2000-09-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納容器のシール部材、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728097B2 (ja) * | 1998-04-24 | 2005-12-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817369B2 (ja) * | 1998-05-22 | 2006-09-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器及びこの現像器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3667091B2 (ja) | 1998-05-22 | 2005-07-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気接点部品 |
US6115570A (en) * | 1998-09-21 | 2000-09-05 | Xerox Corporation | Ultrasonic weld rivet for process cartridge |
JP2000194248A (ja) | 1998-12-28 | 2000-07-14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帯電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
JP3768706B2 (ja) | 1998-12-28 | 2006-04-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034055A (ja) | 1999-02-18 | 2001-02-09 | Canon Inc |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0330439A (ja) | 1999-03-16 | 2000-11-30 | Canon Inc | すくいシート、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679645B2 (ja) | 1999-03-29 | 2005-08-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1042753A (ja) | 1999-07-28 | 2001-02-16 | Canon Inc | 結合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075435A (ja) | 1999-09-02 | 2001-03-23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679665B2 (ja) | 1999-11-19 | 2005-08-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間隙保証部材および現像装置および帯電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478797B2 (ja) | 1999-12-28 | 2003-1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250294B2 (ja) | 2000-02-16 | 2009-04-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2182446A (ja) | 2000-10-04 | 2002-06-26 | Canon Inc | 駆動力伝達部品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6829455B2 (en) | 2000-10-20 | 2004-12-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a mechanism, and process unit of such an apparatus |
JP3432218B2 (ja) | 2000-10-31 | 2003-08-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負荷発生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44382A (ja) | 2000-12-13 | 2002-08-30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気接点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6714746B2 (en) | 2001-01-23 | 2004-03-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otationally driving image bearing member and contact electrifying member of process cartridge and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ing image bearing member and contact electrifying member |
JP4681762B2 (ja) | 2001-06-18 | 2011-05-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3234860A (ja) * | 2002-02-12 | 2003-08-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
JP4072362B2 (ja) | 2002-03-14 | 2008-04-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307992A (ja) * | 2002-04-17 | 2003-10-31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307931A (ja) * | 2002-04-17 | 2003-10-31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101690A (ja) * | 2002-09-06 | 2004-04-02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6980755B2 (en) * | 2002-09-30 | 2005-12-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ycling method for developer supplying unit including the step of driving a feeding member in a direction to feed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supply port to 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portion |
JP3913153B2 (ja) * | 2002-09-30 | 2007-05-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給電接点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314006B2 (ja) * | 2002-09-30 | 2009-08-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177835A (ja) * | 2002-11-29 | 2004-06-24 | Canon Inc | 部品及び部品の供給方法 |
JP4018517B2 (ja) * | 2002-11-29 | 2007-12-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部品 |
US6771927B2 (en) * | 2002-12-12 | 2004-08-03 | Xerox Corporation | Toner unit drive element for improved insertion |
US6771915B2 (en) * | 2002-12-19 | 2004-08-03 |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 Coupling arrangement including optical photoconductive drum and grounding plate |
JP2004317995A (ja) * | 2003-04-21 | 2004-11-11 | Canon Inc | トナーシール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5077743A (ja) * | 2003-08-29 | 2005-03-24 | Canon Inc | 現像フレー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148445A (ja) * | 2003-11-17 | 2005-06-09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端部規制部材 |
US7130562B2 (en) * | 2004-03-26 | 2006-10-31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Coupling retraction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3885062B2 (ja) * | 2004-03-30 | 2007-02-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55124B2 (ja) * | 2004-03-31 | 2010-04-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7158749B2 (en) * | 2004-04-26 | 2007-01-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cleaning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110128B2 (ja) * | 2004-04-26 | 2008-07-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部材 |
JP3885074B2 (ja) * | 2004-05-11 | 2007-02-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667317B1 (ko) * | 2004-06-28 | 2007-01-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롤러와 롤러 제조방법과, 화상형성장치용 상담지체 |
KR100612214B1 (ko) * | 2004-07-23 | 2006-08-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동력 커플링장치 및 그것을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
JP4110144B2 (ja) * | 2004-09-17 | 2008-07-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950883B2 (ja) * | 2004-10-06 | 2007-08-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950882B2 (ja) * | 2004-10-06 | 2007-08-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239100B2 (ja) | 2005-01-31 | 2009-03-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729618B1 (ko) * | 2005-10-04 | 2007-06-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구동장치, 그것을 구비한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화상형성장치 |
JP4280770B2 (ja) | 2006-01-11 | 2009-06-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64435B2 (ja) * | 2006-12-11 | 2010-05-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948382B2 (ja) | 2006-12-22 | 2012-06-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
JP4498407B2 (ja) | 2006-12-22 | 2010-07-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
JP5311854B2 (ja) | 2007-03-23 | 2013-10-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
JP4086084B1 (ja) * | 2007-03-28 | 2008-05-1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搬送部材組み立て方法 |
US7680437B2 (en) * | 2007-04-26 | 2010-03-16 | Avner Schneider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machine in a replaceable cartridge |
JP4458378B2 (ja) | 2007-06-29 | 2010-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58377B2 (ja) * | 2007-06-29 | 2010-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642086B2 (ja) * | 2008-01-23 | 2011-03-02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06050B2 (ja) | 2008-06-20 | 2013-10-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外し方法 |
JP5283986B2 (ja) | 2008-06-20 | 2013-09-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159507B2 (ja) | 2008-06-20 | 2013-03-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外し方法、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
JP5127584B2 (ja) | 2008-06-20 | 2013-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7983595B2 (en) * | 2008-07-23 | 2011-07-19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eparator hanger for enabling constrained positioning of a packaging fabric insert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4986948B2 (ja) * | 2008-07-31 | 2012-07-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からマグネットローラを取り外すマグネットローラの取り外し方法 |
JP4788762B2 (ja) * | 2008-12-08 | 2011-10-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5683281B2 (ja) | 2010-02-02 | 2015-03-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 |
JP6066841B2 (ja) | 2012-09-10 | 2017-01-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40962B2 (ja) | 2012-09-27 | 2017-06-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53428B2 (ja) | 2012-09-27 | 2016-12-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容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75823B2 (ja) | 2012-09-28 | 2016-08-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45932B2 (ja) | 2012-11-06 | 2017-12-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33103B2 (ja) | 2013-01-25 | 2016-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70039B2 (ja) | 2013-01-31 | 2018-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72994B2 (ja) | 2013-03-28 | 2017-08-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89172B2 (ja) | 2013-05-23 | 2018-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2974B2 (ja) | 2013-05-31 | 2017-04-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028594A (ja) | 2013-06-24 | 2015-02-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73069B2 (ja) | 2013-06-27 | 2017-08-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76749B2 (ja) | 2013-12-06 | 2018-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6643052B2 (ja) * | 2014-11-28 | 2020-02-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A3108740C (en) | 2015-02-27 | 2024-03-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um unit, cartridge and coupling member |
KR20200108687A (ko) | 2019-03-11 | 2020-09-21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록킹 구조 및 동력 전달 구조를 갖는 구동커플러 |
JP2022090641A (ja) | 2020-12-07 | 2022-06-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34441A (en) * | 1989-05-30 | 1992-07-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the device |
JP2991301B2 (ja) * | 1990-04-06 | 1999-12-20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印刷装置のトナー貯蔵容器 |
US5828928A (en) * | 1990-04-27 | 1998-10-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in a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leaning device |
JP3278198B2 (ja) * | 1991-06-28 | 2002-04-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着脱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
JPH0519612A (ja) * | 1991-07-10 | 1993-01-29 | Konica Corp | 現像器 |
US5585895A (en) * | 1991-12-19 | 1996-12-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with it |
US5283616A (en) * | 1991-12-19 | 1994-02-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bearing for supporting a developing roller |
EP0770932B1 (en) * | 1992-09-04 | 1999-08-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DE69308966T2 (de) * | 1992-09-04 | 1997-08-07 | Canon Kk | Elektrophotographische Arbeitseinheit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mit einer solchen Arbeitseinheit |
JPH06337590A (ja) * | 1993-05-31 | 1994-12-06 | Fujitsu Ltd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DE69434930T2 (de) * | 1993-07-14 | 2007-06-28 | Canon K.K. | Dichtung, Wiederaufbereitungsverfahren einer Prozesseinheit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
JP3095050B2 (ja) * | 1994-08-22 | 2000-10-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JPH08292632A (ja) * | 1995-04-20 | 1996-11-05 | Canon Inc | 現像剤容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352328B2 (ja) * | 1996-06-17 | 2002-1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337915B2 (ja) * | 1996-07-04 | 2002-10-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5835823A (en) * | 1997-11-14 | 1998-11-10 | Xerox Corporation |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process components having critical image quality and life-extending process path acting regions |
-
1997
- 1997-11-11 JP JP30862097A patent/JP335237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11-13 EP EP97309140A patent/EP084323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1-13 US US08/969,791 patent/US5920753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1-13 AU AU45164/97A patent/AU717080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7-11-13 DE DE69721448T patent/DE6972144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1-14 CN CNB971264767A patent/CN113984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11-14 KR KR1019970059999A patent/KR10027022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
- 1998-11-17 HK HK98112092A patent/HK1010920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55117C (zh) * | 2005-09-26 | 2009-10-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处理盒、成像装置、在装置主体上安装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
CN104541212A (zh) * | 2012-06-15 | 2015-04-22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US10228652B2 (en) | 2012-06-15 | 2019-03-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4541212B (zh) * | 2012-06-15 | 2019-08-20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CN110376861A (zh) * | 2012-06-15 | 2019-10-25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 |
CN110426937A (zh) * | 2012-06-15 | 2019-11-08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 |
US10712708B2 (en) | 2012-06-15 | 2020-07-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10996623B2 (en) | 2012-06-15 | 2021-05-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10426937B (zh) * | 2012-06-15 | 2022-08-19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 |
CN110376861B (zh) * | 2012-06-15 | 2022-10-18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 |
US11520284B2 (en) | 2012-06-15 | 2022-12-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11960237B2 (en) | 2012-06-15 | 2024-04-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010920A1 (en) | 1999-07-02 |
EP0843238A2 (en) | 1998-05-20 |
EP0843238B1 (en) | 2003-05-02 |
CN1139847C (zh) | 2004-02-25 |
DE69721448D1 (de) | 2003-06-05 |
DE69721448T2 (de) | 2004-04-01 |
AU4516497A (en) | 1998-06-04 |
KR19980042430A (ko) | 1998-08-17 |
JP3352370B2 (ja) | 2002-12-03 |
EP0843238A3 (en) | 1999-03-17 |
US5920753A (en) | 1999-07-06 |
JPH1173085A (ja) | 1999-03-16 |
KR100270229B1 (ko) | 2000-10-16 |
AU717080B2 (en) | 2000-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851C (zh) | 轴承部件、总成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098476C (zh) | 处理盒和电照相成像装置 | |
CN1117295C (zh) | 感光鼓安装方法、总成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190200A (zh) | 总成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102250C (zh) | 处理盒和电子摄影图象形成设备 | |
CN1176408A (zh) | 总成的组装方法,组装方法和总成 | |
CN1101948C (zh) | 磁密封安装方法、显影叶片更换方法和处理盒 | |
CN1188266A (zh) | 耦合部件、感光鼓、处理总成和电子摄影图象形成设备 | |
CN1145849C (zh) |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象设备 | |
CN1081350C (zh) | 色粉盒,色粉盒组装方法,处理卡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
CN1057621C (zh) | 处理盒、成象设备和成象系统 | |
CN1158582C (zh) |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
CN1058795C (zh) | 处理盒和成象设备 | |
CN1058794C (zh) | 光敏鼓、处理盒、成象装置及成象设备 | |
CN1103462C (zh) | 显影装置框架和处理卡盒 | |
CN1129040C (zh) | 成像装置及可拆卸地安装到其上的盒体 | |
CN1125379C (zh) | 处理暗盒和电照相成像装置 | |
CN1091526C (zh) | 显影装置支架、处理卡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
CN1049983C (zh) | 刮板、刮板粘接方法、清理机构、处理盒和成象设备 | |
CN1117300C (zh) | 处理卡盒、电摄影成像设备和连接触点的连接方法 | |
CN1049987C (zh) | 可安装处理盒的成象系统 | |
CN1054441C (zh) | 把圆柱构件与啮合构件连接的方法、圆柱构件、制版机芯及成象设备 | |
CN1186697C (zh) |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CN1117296C (zh) | 处理盒,电子照相成象装置驱动力传动部件以及电子照相感光鼓 | |
CN1158580C (zh) |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