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994832A -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994832A
CN118994832A CN202310572286.XA CN202310572286A CN118994832A CN 118994832 A CN118994832 A CN 118994832A CN 202310572286 A CN202310572286 A CN 202310572286A CN 118994832 A CN118994832 A CN 118994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weight
parts
resin composition
styr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22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岩
袁明升
刘迪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te Electronic Material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ite Electronic Materi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te Electronic Material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ite Electronic Materi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22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994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8994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94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3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bound to oxygen and to carbon only
    • C08K5/5317Phosphonic compounds, e.g. R—P(:O)(OR')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16Solid spheres
    • C08K7/18Solid spher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08K9/06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with 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4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备而得的各类制品。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或其预聚物:(A)100重量份的聚烯烃;(B)70重量份至15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由所述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制品,在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玻璃转化温度、Z轴热膨胀率、吸湿耐热性、吸水率特性的一种、多种或全部得到改善。

Description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物品,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应用于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及印刷电路板的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不断朝着信号传输高频化和高速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印刷电路板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技术升级,要求更优异的介电性能及工作可靠性,因而,综合性能优良的低介电材料成为了业内的主要开发方向。
聚烯烃属于非极性材料,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常用于制作高频印刷电路板基板,同时,为满足绿色环保及阻燃的要求,业内通常将含磷阻燃剂添至其中,然而,由于聚烯烃与其他成分相容性较差,现有技术中,使用此类体系树脂组合物所制作的基板常存在玻璃转化温度低、热膨胀率高、吸湿耐热性差、吸水率高等各种问题,有鉴于此,本领域有必要开发出新的树脂组合物,不但具备良好的介电性能,同时还具备高玻璃转化温度、低热膨胀率、优异的吸湿耐热性、吸水率低的优良特性,以满足印刷电路板日益增长的高性能及高可靠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制成的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及印刷电路板等制品。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或其预聚物:
(A)100重量份的聚烯烃;
(B)70重量份至15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
式(1)结构式中,X为共价键或C1-C3的烷基,R各自独立为式(2)、式(3)或式(4)所示基团,
式(2)至式(4)中,R1~R2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C1-C3的烷基,
其中,所述预聚物是由混合物进行预聚反应得到,所述混合物至少包括所述(A)成分与所述(B)成分。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三元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马来酸酐三元聚合物、乙烯基-聚丁二烯-脲酯聚合物、马来酸酐-丁二烯共聚物、聚甲基苯乙烯、氢化聚丁二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三元聚合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马来酸酐三元聚合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多官能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包括:具有式(5)至式(9)所示含磷化合物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预聚物是由所述(A)成分与所述(B)成分进行预聚反应所形成,且所述预聚反应的转化率介于10%及99%之间。
优选地,所述树脂组合物还包含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交联剂、有机硅树脂、苯并噁嗪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树脂、胺类固化剂、聚酰胺、聚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树脂组合物还包括硬化促进剂、阻聚剂、无机填充物、表面处理剂、染色剂、溶剂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制品,所述制品包括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或印刷电路板。
所述制品具有以下特性的一种、多种或全部:
参考JISC2565所述方法在10GHz的频率下测量而得的介电常数Dk小于或等于3.15,
参考JISC2565所述方法在10GHz的频率下测量而得的介电损耗Df小于或等于0.0018,
参考IPC-TM-650 2.4.24.4所述的方法测量而得的玻璃转化温度大于或等于220℃,
参考UL94所述方法测量而得的阻燃性为V0,
参考IPC-TM-650 2.4.24.5所述方法测量而得的Z轴热膨胀率小于或等于1.8%,
参考IPC-TM-650 2.6.16.1及IPC-TM-650 2.4.23的方法对所述制品进行吸湿耐热性测试,没有出现爆板,
参考IPC-TM-650 2.6.2.1和IPC-TM-650 2.6.16.1所述方法测量而得的吸水率小于或等于0.20%。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例中的含磷化合物的一例的P1的FTI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本申请的特点及效果,以下谨就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术语及用语进行一般性的说明及定义。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上的字词,皆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申请所了解的通常意义,当有冲突情形时,应以本说明书的定义为准。
本文描述和公开的理论或机制,无论是对或错,均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内容可以在不为任何特定的理论或机制所限制的情况下实施。
本文使用“一”、“一个”、“一种”或类似的表达来描述本申请所述的成分和技术特征,此种描述仅仅是为了方便表达,并给予本申请的范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复数,除非明显是另指他义。
在本文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均属于开放性连接词(open-ended transitional phrase),其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包括多个要素的组合物或其制品,涵盖任一个或任一种所列举的要素,同时并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该要素而已,而是还可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组合物或其制品通常固有的其他要素。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否则用语“或”是指涵盖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例如,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满足条件“A或B”:A为真(或存在)且B为伪(或不存在)、A为伪(或不存在)且B为真(或存在)、A和B均为真(或存在)。此外,在本文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的解读应视为已具体公开并同时涵盖“由…所组成”、“组成为”、“余量为”等封闭式连接词,以及“实质上由…所组成”、“主要由…组成”、“主要组成为”、“基本含有”、“基本上由…组成”、“基本组成为”、“本质上含有”等开放式连接词。
在本文中,“或其组合”即为“或其任一种组合”,涵盖所列举要素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任一”、“任一种”、“任一个”即为“任意一”、“任意一种”、“任意一个”。举例而言,“某组合物或其制品包括A、B、C或其组合”,在解读时,涵盖以下情形:A为真(或存在)且B和C为伪(或不存在)、B为真(或存在)且A和C为伪(或不存在)、C为真(或存在)且B和C为伪(或不存在)、A和B为真(或存在)且C为伪(或不存在)、A和C为真(或存在)且B为伪(或不存在)、B和C为真(或存在)且A为伪(或不存在)、A和B和C均为真(或存在),以及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组合物或其制品通常固有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有以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形式界定的特征或条件如数值、数量、含量与浓度仅是为了简洁及方便。据此,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的描述应视为已涵盖且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次范围及范围内的个别数值(包括整数与分数),特别是整数数值。举例而言,“1.0至8.0”或“介于1.0至8.0之间”的范围描述应视为已经具体公开如1.0至8.0、1.0至7.0、2.0至8.0、2.0至6.0、3.0至6.0、4.0至8.0、3.0至8.0等等所有次范围,并且应视为涵盖端点值,特别是由整数数值所界定的次范围,且应视为已经具体公开范围内如1.0、2.0、3.0、4.0、5.0、6.0、7.0、8.0等个别数值。除非另有指明,否则前述解释方法适用于本申请全文的所有内容,不论范围广泛与否。
如果数量、浓度或其他数值或参数是以范围、优选范围(或称较佳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与下限表示,则其应理解成是本文已特定公开了由任意一对该范围的上限或优选值(或称较佳值)与该范围的下限或优选值(或称较佳值)构成的所有范围,不论这些范围是否有分别公开。此外,本文中若提到数值的范围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该范围应包括其端点以及范围内的所有整数与分数。
在本文中,在可实现发明目的的前提下,数值应理解成具有该数值有效位数的精确度。举例来说,数字40.0应理解成涵盖39.50至40.49的范围。
在本文中,对于使用马库什群组(Markush group)或选项式用语以描述本申请特征或实例的情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马库什群组或选项列表内所有要素的次群组或任何个别要素亦可用于描述本申请。举例而言,如果X描述成“选自于由X1、X2及X3所组成的群组”,亦表示已经完全描述出X为X1的主张与X为X1及/或X2及/或X3的主张。再者,对于使用马库什群组或选项式用语以描述本申请的特征或实例的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马库什群组或选项列表内所有要素的次群组或个别成员的任何组合亦可用于描述本申请。据此,举例而言,若X描述成“选自于由X1、X2及X3所组成的群组”,且Y描述成“选自于由Y1、Y2及Y3所组成的群组”,则表示已经完全描述出X为X1及/或X2及/或X3而Y为Y1及/或Y2及/或Y3的主张。
若无特别指明,在本申请中,化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通过化学键连接所形成的化学物质,包括小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化合物,且不限于此。本文中化合物在解读时不仅限于单一个化学物质,还可解释为具有同一种成分或具有同种性质的同一类化学物质。
若无特别指明,在本发明中,聚合物是指单体通过聚合反应所形成的产物,往往包括许多高分子的聚集体,每一个高分子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单体即合成聚合物的化合物。聚合物可以包括均聚物、共聚物、预聚物等等,且不限于此。均聚物是指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共聚物包括无规共聚物(结构为例如-AABABBBAAABBA-)、交替共聚物(结构为例如-ABABABAB-)、接枝共聚物(结构为例如-AA(A-BBBB)AA(A-BBBB)AAA-)以及嵌段共聚物(结构为例如-AAAAA-BBBBBB-AAAAA-)等。举例而言,本发明所述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在解读时,应理解为包括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交替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接枝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或其组合。预聚物是指分子量介于单体与最终聚合物之间的一种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且预聚物含有反应性官能基可以再进一步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完全交联或硬化的更高分子量的产物。聚合物当然包括寡聚物,且不限于此。寡聚物又称低聚物,是由2~20个重复单元组成的聚合物,,通常是2~5个重复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若无特别指明,本申请中的“树脂”是一种合成聚合物的习惯命名,在解读时,可以包括单体、其聚合物、单体的组合、其聚合物的组合或单体与其聚合物的组合等等形式,且不限于此。
若无特别指明,在本申请中,改性物包括各树脂的反应官能基改性后的产物、各树脂与其它树脂预聚反应后的产物、各树脂与其它树脂交联后的产物、各树脂与其它树脂共聚后的产物等等。
若无特别指明,本申请所述的不饱和键,是指反应性不饱和键,例如但不限于可与其他官能基进行交联反应的不饱和双键,例如但不限于可与其他官能基进行交联反应的不饱和碳碳双键。
本申请所述的不饱和碳碳双键,优选地,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乙烯苄基、(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或其组合。乙烯基在解读时应包括乙烯基和亚乙烯基。(甲基)丙烯酰基在解读时应包括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
若无特别指明,本申请中所述的烷基、烯基、单体,在解读时,包括其各种同分异构体。例如丙基,应解读为,包括正丙基及异丙基。
若无特别指明,在本申请中,重量份代表在组合物中相对的重量份数,其可为任意的重量单位,例如但不限于公斤、千克、克、磅等重量单位。例如100重量份的聚烯烃,代表其可为100公斤的聚烯烃或是100磅的聚烯烃。
应理解的是,本文各实施例所揭露的特征均可任意组合,形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只要这些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
下文将以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描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图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及其用途。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试剂和条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试剂和条件。
本申请公开一种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或其预聚物:
(A)100重量份的聚烯烃;
(B)70重量份至15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
式(1)结构式中,X为共价键或C1-C3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或丙基),R各自独立为式(2)、式(3)或式(4)所示基团,
式(2)至式(4)中,R1~R2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C1-C3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或丙基),
其中,所述预聚物是由混合物进行预聚反应得到,所述混合物至少包括所述(A)成分与所述(B)成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举例而言,所述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包括:具有式(5)至式(9)所示含磷化合物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本申请所述的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的各种方法进行制备。举例而言,所述式(1)所示含磷化合物可经由以下方法制得:
步驟(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镁粉、有机溶剂、单质碘及溴苯并环丁烯,反应制得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
步驟(2):在另一反应容器中,将二烯丙基双酚与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R-H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1;
步驟(3):将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与中间产物1进行反应,得到式(1)所示含磷化合物。
所述步驟(1)中的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无水四氢呋喃。
所述步驟(1)的反应温度为0℃至100℃。
所述步驟(1)的反应时间为1至10小时。
在步驟(2)中,进一步地可添加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
在步驟(2)中,所述R-H中R的定义与前述式(1)中R的定义相同,H表示氢原子,所述R-H包括但不限于二苯基氧膦(DPO)、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膦酸二苯酯或双(2,6-二甲基苯基)膦酸酯。所述R-H与二烯丙基双酚的摩尔比为2:1至3:1。
所述步驟(2)的反应温度为80℃至160℃。
所述步驟(2)的反应时间为1至6小时。
所述步驟(3)的反应温度为-20℃至120℃。
所述步驟(3)的反应时间为3至30小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举例而言,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包括70、85、100、120、140或15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且不以此为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举例而言,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一种预聚物,所述预聚物是由100重量份的聚烯烃与70重量份至150重量份的所述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进行预聚反应所形成。本发明的预聚物中含有残留的不饱和碳碳双键,且反应原料的转化率及预聚物分子量皆在可控的范围内。于一个实施例中,预聚物中残留的不饱和碳碳双键能与其它成分(如本文所述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交联剂等)发生反应,如聚合反应或交联反应。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和聚烯烃的转化率来控制预聚物中残留的不饱和碳碳双键的存在及含量。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和聚烯烃的转化率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手段、例如硬化促进剂和/或分子量调节剂以及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来控制。例如,式(1)所示含磷化合物的转化率可介于10%及99%之间,较佳介于30%及95%之间、50%及95%之间、50%及90%之间或75%及90%之间。举例而言,当式(1)所示含磷化合物的转化率为0%,代表式(1)所示含磷化合物完全没有反应,无法形成本发明的预聚物。当式(1)所示含磷化合物的转化率为100%,代表式(1)所示含磷化合物完全反应,此时也无法形成本发明的预聚物。
举例而言,本发明公开的预聚物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至少包括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与70重量份至150重量份的所述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的混合物在适当条件下进行预聚反应。举例而言,该预聚反应可在硬化促进剂和/或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进行。硬化促进剂的种类详如文后所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子量调节剂包括:正丁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4,4’-亚丁基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或其组合。适用于本发明的硬化促进剂和/或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并无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与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的总量,可以分别各自独立为0.01至5重量份,例如分别各自独立为0.1至3重量份,且不以此为限。通常,将聚烯烃与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和任选的硬化促进剂和/或分子量调节剂溶于溶剂中进行预聚反应。溶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用于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单体或寡聚物与聚烯烃之间的聚合反应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甲苯。预聚反应的温度通常高于室温,例如介于50℃及140℃之间,较佳介于80℃及120℃之间。反应时间通常为0.5至6小时,较佳为1至4小时。反应通常在搅拌条件下进行。通常,反应开始前,先将反应温度提升至室温以上,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将温度降低至室温(约25℃)而得到溶液,并使用滤网过滤除去溶液杂质,溶液纯化后得到预聚反应产物,即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与聚烯烃进行预聚反应而得的预聚物。
适用于本申请的聚烯烃并不特别限制,可为任一种或多种适用于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或印刷电路板制作的聚烯烃,且可为任一种或多种市售产品、自制产品或其组合。适用于本申请的聚烯烃可包括但不限于二烯聚合物、单烯聚合物、氢化二烯聚合物或其组合。所述二烯是分子中含两个不饱和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所述单烯是分子中含一个不饱和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适用于本申请的聚烯烃例如但不限于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三元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马来酸酐三元聚合物、乙烯基-聚丁二烯-脲酯聚合物、马来酸酐-丁二烯共聚物、聚甲基苯乙烯、氢化聚丁二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三元聚合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马来酸酐三元聚合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多官能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或其组合。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烯烃可以是上述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举例而言,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多官能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可包括公开于美国专利US20070129502A1中的各类多官能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其全部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举例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树脂组合物还可以视需要添加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交联剂、有机硅树脂、苯并噁嗪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树脂、胺类固化剂、聚酰胺、聚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交联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交联剂。具体实例为双(乙烯基苯基)乙烷、双乙烯苄基醚、二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联苯、叔丁基苯乙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乙烯基环己烷、二烯丙基双酚A、苯乙烯、丁二烯、癸二烯、辛二烯、乙烯基咔唑、丙烯酸酯或其组合。
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交联剂的用量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但不限于,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交联剂的用量可以是1至20重量份,例如1重量份、5重量份、10重量份、15重量份或2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有机硅树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有机硅树脂。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烷基有机硅树脂、聚芳基有机硅树脂、聚烷基芳基有机硅树脂、改性有机硅树脂或其组合。优选地,适用于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为氨基改性有机硅树脂,例如但不限于商品名为KF-8010、X-22-161A、X-22-161B、KF-8012、KF-8008、X-22-9409、X-22-1660B-3等由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氨基改性有机硅树脂、商品名为BY-16-853U、BY-16-853、BY-16-853B等由Toray-Dow corning株式会社生产的氨基改性有机硅树脂、商品名为XF42-C5742、XF42-C6252、XF42-C5379等由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合同会社生产的氨基改性有机硅树脂或其组合。
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有机硅树脂的用量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但不限于,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有机硅树脂的用量可以是10至100重量份,例如10重量份、15重量份、20重量份、30重量份、40重量份、50重量份、60重量份、70重量份、80重量份、90重量份或10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苯并噁嗪树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苯并噁嗪树脂。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双酚A型苯并噁嗪树脂、双酚F型苯并噁嗪树脂、酚酞型苯并噁嗪树脂、双环戊二烯型苯并噁嗪树脂、含磷苯并噁嗪树脂、二氨型苯并噁嗪树脂及苯基、乙烯基或烯丙基改性的苯并噁嗪树脂。适用的市售商品包括如Huntsman销售的商品名LZ-8270(酚酞型苯并噁嗪树脂)、LZ-8298(酚酞型苯并噁嗪树脂)、LZ-8280(双酚F型苯并噁嗪树脂)、LZ-8290(双酚A型苯并噁嗪树脂),或如韩国Kolon Industries销售的商品名KZH-5031(乙烯基改性的苯并噁嗪树脂)、KZH-5032(苯基改性的苯并噁嗪树脂)。其中,二氨型苯并噁嗪树脂可为二氨基二苯甲烷苯并噁嗪树脂、二氨基二苯醚型苯并噁嗪树脂、二氨基二苯砜苯并噁嗪树脂、二氨基二苯硫醚苯并噁嗪树脂或其组合,且不以此为限。
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苯并噁嗪树脂的用量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但不限于,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苯并噁嗪树脂的用量可以是10至100重量份,例如10重量份、15重量份、20重量份、30重量份、40重量份、50重量份、60重量份、70重量份、80重量份、90重量份或10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环氧树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环氧树脂,从改善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角度来看,上述环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双酚S环氧树脂、双酚AD环氧树脂、酚醛(novolac)环氧树脂、三官能(trifunctional)环氧树脂、四官能(tetrafunctional)环氧树脂、多官能(multifunctional)酚醛环氧树脂、二环戊二烯(dicyclopentadiene,DCPD)环氧树脂、含磷环氧树脂、对二甲苯(p-xylene)环氧树脂、萘型(naphthalene)环氧树脂(例如萘酚型环氧树脂)、苯并呋喃(benzofuran)型环氧树脂、异氰酸酯改性(isocyanate-modified)环氧树脂或其组合。其中,酚醛环氧树脂可为苯酚酚醛(phenol novolac)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bisphenol A novolac)环氧树脂、双酚F酚醛(bisphenol F novolac)环氧树脂、联苯型酚醛(biphenyl novolac)环氧树脂、酚苯甲醛(phenol benzaldehyde)环氧树脂、酚基芳烷基酚醛(phenol aralkyl novolac)环氧树脂或邻甲基酚酚醛(o-cresol novolac)环氧树脂;其中,含磷环氧树脂可为DOPO(9,10-dihydro-9-oxa-10-phosphaphenanthrene-10-oxide)环氧树脂、DOPO-HQ环氧树脂或其组合。前述DOPO环氧树脂可选自含DOPO苯酚酚醛环氧树脂(DOPO-containing phenol novolac epoxy resin)、含DOPO邻甲基酚酚醛环氧树脂(DOPO-containing o-cresol novolac epoxy resin)以及含DOPO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DOPO-containing bisphenol-A novolac epoxy resi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前述DOPO-HQ环氧树脂可选自含DOPO-HQ苯酚酚醛环氧树脂(DOPO-HQ-containing phenol novolac epoxyresin)、含DOPO-HQ邻甲基酚酚醛环氧树脂(DOPO-HQ-containing o-cresol novolacepoxy resin)以及含DOPO-HQ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DOPO-HQ-containing bisphenol-Anovolac epoxy resi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不以此为限。
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环氧树脂的用量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但不限于,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环氧树脂的用量可以是10至100重量份,例如10重量份、15重量份、20重量份、30重量份、40重量份、50重量份、60重量份、70重量份、80重量份、90重量份或10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聚酯树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聚酯树脂。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含双环戊二烯结构的聚酯树脂、含联苯结构的聚酯树脂以及含萘环结构的聚酯树脂。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大日本油墨化学出售的商品名HPC-8000或HPC-8150。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聚酯树脂的用量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但不限于,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聚酯树脂的用量可以是10至80重量份,例如10重量份、15重量份、20重量份、30重量份、40重量份、50重量份、60重量份、70重量份或8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酚树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酚树脂,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酚醛树脂或苯氧树脂,其中酚醛树脂包括苯酚酚醛树脂、邻甲基酚酚醛树脂、双酚A酚醛树脂、萘酚酚醛树脂、联苯酚醛树脂及双环戊二烯酚树脂,且不以此为限。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酚树脂的用量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但不限于,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酚树脂的用量可以是10至80重量份,例如10重量份、15重量份、20重量份、30重量份、40重量份、50重量份、60重量份、70重量份或8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胺类固化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胺类固化剂。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二氨基二苯砜、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氨基二苯醚、二氨基二苯硫醚及双氰胺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胺类固化剂的用量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但不限于,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胺类固化剂的用量可以是1至15重量份,例如1重量份、4重量份、7.5重量份、12重量份、或15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聚酰胺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各种聚酰胺,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市售的聚酰胺树脂产品。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聚酰亚胺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各种聚酰亚胺,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市售的聚酰亚胺树脂产品。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苯乙烯马来酸酐,其中,苯乙烯(S)与马来酸酐(MA)的比例可为1/1、2/1、3/1、4/1、6/1、8/1或12/1,具体实例包括Cray Valley销售的商品名SMA-1000、SMA-2000、SMA-3000、EF-30、EF-40、EF-60及EF-80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或是Polyscope销售的商品名C400、C500、C700、C900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且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马来酰亚胺树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马来酰亚胺树脂。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4,4’-diphenylmethanebismaleimide)、聚苯甲烷马来酰亚胺(polyphenylmethane maleimide)〔或称苯甲烷马来酰亚胺寡聚物(oligomer of phenylmethane maleimide)〕、双酚A二苯基醚双马来酰亚胺(bisphenol A diphenyl ether bismaleimide)、3,3’-二甲基-5,5’-二乙基-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3,3’-dimethyl-5,5’-diethyl-4,4’-diphenylmethanebismaleimide)、3,3’-二甲基-5,5’-二丙基-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3,3’-dimethyl-5,5’-dipropyl-4,4’-diphenylmethane bismaleimide)、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m-phenylene bismaleimide)、4-甲基-1,3-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4-methyl-1,3-phenylene bismaleimide)、1,6-双马来酰亚胺-(2,2,4-三甲基)己烷(1,6-bismaleimide-(2,2,4-trimethyl)hexane)、正-2,3-二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3-xylylmaleimide)、正-2,6-二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6-xylylmaleimide)、正苯基马来酰亚胺(N-phenylmaleimide)、乙烯苄基马来酰亚胺(vinyl benzyl maleimide,VBM)、含联苯结构的马来酰亚胺、含10至50个碳原子之脂肪族结构的马来酰亚胺树脂或其组合。在解读时也包括这些成分的改性物。所述改性物包括但不限于二烯丙基化合物与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预聚物、二胺与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预聚物、多官能胺与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预聚物、酸性酚化合物与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预聚物或其组合。
举例而言,马来酰亚胺树脂例如但不限于商品名为BMI-1000、BMI-1000H、BMI-1100、BMI-1100H、BMI-2000、BMI-2300、BMI-3000、BMI-3000H、BMI-4000、BMI-5000、BMI-5100、BMI-TMH、BMI-7000及BMI-7000H等的由Daiwakasei Industry公司生产的马来酰亚胺树脂,或商品名为BMI-70、BMI-80等的由K.I化学公司生产的马来酰亚胺树脂,商品名为MIR-3000或MIR-5000等的由日本化药公司生产的马来酰亚胺树脂。
举例而言,含10至50个碳原子之脂肪族结构的马来酰亚胺树脂,或称亚酰胺伸长的马来酰亚胺树脂,可包括公开于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公开号TW200508284A中的各类亚酰胺伸长的马来酰亚胺树脂,其全部并入本文作为参考。适用于本申请的含脂肪族长链结构的马来酰亚胺树脂例如但不限于商品名为BMI-689、BMI-1400、BMI-1500、BMI-1700、BMI-2500、BMI-3000、BMI-5000及BMI-6000等的由设计者分子公司生产的马来酰亚胺树脂。
在本发明中,举例而言,所述的氰酸酯树脂可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类氰酸酯树脂。例如具有Ar-O-C≡N结构的化合物,其中Ar可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族基团。从改善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角度来看,氰酸酯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酚醛型氰酸酯树脂、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含双环戊二烯结构的氰酸酯树脂、含萘环结构的氰酸酯树脂、酚酞型氰酸酯树脂、金刚烷型氰酸酯树脂、芴型氰酸酯树脂或其组合。其中,酚醛型氰酸酯树脂可为双酚A酚醛型氰酸酯树脂、双酚F酚醛型氰酸酯树脂或其组合。举例而言,氰酸酯树脂可为商品名Primaset PT-15、PT-30S、PT-60S、BA-200、BA-230S、BA-3000S、BTP-2500、BTP-6020S、DT-4000、DT-7000、ULL950S、HTL-300、CE-320、LVT-50、LeCy等由Lonza公司生产的氰酸酯树脂。
举例而言,若未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并不特别限制,且可为任一种或多种适用于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或印刷电路板制作的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举例而言,所述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可由前述氰酸酯树脂与前述马来酰亚胺树脂聚合而得。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可为例如但不限于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与马来酰亚胺树脂聚合而得、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与马来酰亚胺树脂聚合而得、苯酚酚醛型氰酸酯树脂与马来酰亚胺树脂聚合而得或含双环戊二烯结构的氰酸酯树脂与马来酰亚胺树脂聚合而得。举例而言,所述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可为任意摩尔比的氰酸酯树脂与马来酰亚胺树脂聚合而得。举例而言,相对于1摩尔的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可为1至10摩尔。例如但不限于,相对于1摩尔的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为1、2、4或6摩尔。
除前述成分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还可以视需要进一步包括硬化促进剂、阻聚剂、无机填充物、表面处理剂、染色剂、溶剂或其组合。
举例而言,上述硬化促进剂可包括路易斯碱或路易斯酸等催化剂。其中,路易斯碱可包括咪唑(imidazole)、三氟化硼胺复合物、氯化乙基三苯基鏻(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chloride)、2-甲基咪唑(2-methylimidazole,2MI)、2-苯基咪唑(2-phenyl-1H-imidazole,2PZ)、2-乙基-4-甲基咪唑(2-ethyl-4-methylimidazole,2E4MI)、三苯基膦(triphenylphosphine,TPP)与4-二甲基氨基吡啶(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中的一种或多种。路易斯酸可包括金属盐类化合物,如锰、铁、钴、镍、铜、锌等金属盐化合物,如辛酸锌、辛酸钴等金属催化剂。上述硬化促进剂也包括硬化起始剂,例如可产生自由基的过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过氧化二异丙基苯、过氧苯甲酸叔丁酯、二苯甲酰过氧化物(dibenzoyl peroxide,BPO)、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25B)及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或其组合。举例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括0.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硬化促进剂,优选为0.1重量份至4重量份的硬化促进剂,更优选为0.1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硬化促进剂,但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上述阻聚剂可包括但不限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甲基丙烯腈、2,2,6,6-四甲基-1-氧基-呱啶、双硫酯、氮氧稳定自由基、三苯基甲基自由基、金属离子自由基、硫自由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酚噻嗪、β-苯基萘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亚甲基蓝、4,4’-亚丁基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以及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或其组合。举例而言,上述氮氧稳定自由基可包括但不限于2,2,6,6-取代-1-哌啶氧自由基或2,2,5,5-取代-1-吡咯烷氧自由基等来自环状羟胺的氮氧游离基。作为取代基,优选为甲基或乙基等碳数为四个以下的烷基。具体的氮氧游离基化合物并无限制,实例包括但不限于2,2,6,6-四甲基-1-哌啶氧自由基、2,2,6,6-四乙基-1-哌啶氧自由基、2,2,6,6-四甲基-4-氧代-1-哌啶氧自由基、2,2,5,5-四甲基-1-吡咯烷氧自由基、1,1,3,3-四甲基-2-异二氢吲哚满氧自由基、N,N-二-叔丁基胺氧自由基等。也可使用加尔万氧基(galvinoxyl)游离基等稳定的游离基来代替氮氧游离基。适用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阻聚剂也可以为所述阻聚剂中的氢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生的产物。例如阻聚剂中的氢原子被氨基、羟基、酮羰基等原子团取代而衍生的产物。举例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括0.0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阻聚剂,优选为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阻聚剂,但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上述无机填充物可为任一种或多种适用于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或印刷电路板制作的无机填料,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硅(熔融态、非熔融态、多孔质或中空型)、氧化铝、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钙、氮化铝、氮化硼、碳化铝硅、碳化硅、二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铅、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锆酸钡、锆酸铅、锆酸镁、锆钛酸铅、钼酸锌、钼酸钙、钼酸镁、钼酸铵、钼酸锌改质滑石、氧化锌、氧化锆、云母、勃姆石(boehmite,AlOOH)、煅烧滑石、滑石、氮化硅、钨酸锆、透锂长石、煅烧高岭土或其组合。此外,无机填料可为球型、纤维状、板状、粒状、片状或针须状,并可选择性经过硅烷偶联剂预处理。举例而言,于一实施例中,相较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而言,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括50重量份至350重量份的无机填充物,优选为80重量份至320重量份的无机填充物,更优选为100重量份至300重量份的无机填充物,但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上述表面处理剂的种类并不特别限制。本申请添加表面处理剂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无机填充物可以均匀分散于树脂组合物中。
举例而言,上述染色剂可包括但不限于染料(dye)或颜料(pigment)。
举例而言,适用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溶剂并不特别限制,且可为任一种适合溶解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乙二醇单甲醚、丙酮、丁酮(又称为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甲氧基乙基乙酸酯、乙氧基乙基乙酸酯、丙氧基乙基乙酸酯、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溶剂或其混合溶剂。溶剂的添加量以调整树脂组合物的整体固含量至合适范围为目的,举例而言,于一实施例中,溶剂的添加量以调整树脂组合物的整体固含量为50~85%进行添加,但不以此为限。
前述各实施例的树脂组合物可制成各类制品,例如适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的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或印刷电路板。
举例而言,可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树脂组合物制成半固化片,其包括补强材料及设置于补强材料上的层状物。所述层状物由前述树脂组合物经高温加热形成半固化态(B-stage)而制得。制作半固化片的烘烤温度为120℃至180℃之间,优选为120℃至160℃之间。所述补强材料可为纤维材料、织布、无纺布中的任何一种,且织布优选包括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可为各种可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玻璃纤维布,例如E型玻璃布、D型玻璃布、S型玻璃布、T型玻璃布、L型玻璃布、Q型玻璃布或QL型玻璃布(由Q玻璃和L玻璃制成的混合结构的玻璃布);玻璃纤维的种类包括纱和粗纱等,形式则包括开纤或不开纤,端面形状包括圆形或扁平形状。前述无纺布优选包括液晶树脂无纺布,例如聚酯无纺布、聚氨酯无纺布等,且不限于此。前述织布也可包括液晶树脂织布,例如聚酯织布或聚氨酯织布等,且不限于此。此补强材料可增加所述半固化片的机械强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材料也可选择性经由硅烷偶联剂进行预处理。所述半固化片后续加热进行固化(C-stage)后会形成绝缘层。
举例而言,可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树脂组合物制成树脂膜,其由前述树脂组合物经烘烤加热后半固化而得到。所述树脂组合物可选择性地涂布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膜)、聚酰亚胺膜(PI膜)、铜箔或背胶铜箔上,再经由烘烤加热后形成半固化态,使所述树脂组合物形成树脂膜。
举例而言,本申请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可制成各种积层板,其包含至少两个金属箔及至少一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两个金属箔之间,且所述绝缘层可由前述树脂组合物于高温、高压下固化而成(C-stage),可适用的固化温度例如介于190℃至220℃之间,优选为200℃至210℃之间,固化时间为90至180分钟,优选为120至150分钟。前述绝缘层可为前述半固化片或树脂膜固化而得。前述金属箔的材质可为铜、铝、镍、铂、银、金或其合金,例如铜箔。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积层板为铜箔基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述积层板可进一步经由线路加工后制成印刷电路板。
本申请印刷电路板的其中一种制作方式可以是使用厚度为28密耳(mil)且具有1盎司(ounce)HTE(High Temperature Elongation)铜箔的双面铜箔基板(例如,产品EM-827,可购自台光电子材料),钻孔后进行电镀,从而使上层铜箔和底层铜箔之间形成电导通。再对上层铜箔和底层铜箔进行蚀刻,从而形成内层电路。接着对内层电路进行棕化粗化处理,从而在表面形成凹凸结构以增加粗糙度。接着,将铜箔、前述半固化片、前述内层电路板、前述半固化片、铜箔依序堆叠,再使用真空层压装置于温度190℃至220℃的环境下加热90至180分钟,以对半固化片的绝缘层材料进行固化。接着,在最外表面的铜箔上进行黑化处理、钻孔、镀铜等本领域已知的各种电路板工艺加工,可获得印刷电路板。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公开的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备而得的各类制品,优选具有以下特性的一种、多种或全部:
参考JISC2565所述方法在10GHz的频率下测量而得的介电常数Dk小于或等于3.15,例如介于3.00至3.15之间。
参考JISC2565所述方法在10GHz的频率下测量而得的介电损耗Df小于或等于0.0018,例如介于0.0011至0.0018之间。
参考IPC-TM-650 2.4.24.4所述的方法测量而得的玻璃转化温度大于或等于220℃,例如介于220℃至253℃之间。
参考UL94所述的方法测量而得的阻燃性为V0。
参考IPC-TM-650 2.4.24.5所述方法测量而得的Z轴热膨胀率小于或等于1.8%,例如介于1.0%至1.8%之间。
参考IPC-TM-650 2.6.16.1及IPC-TM-650 2.4.23的方法对所述制品进行吸湿耐热性测试,没有出现爆板。
参考IPC-TM-650 2.6.2.1和IPC-TM-650 2.6.16.1所述方法测量而得的吸水率小于或等于0.20%,例如介于0.08%至0.20%之间。
本申请中,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特性测试,是参考以下方式制作待测物(样品),再根据具体测试条件进行。
1、半固化片:分别选用实施例或比较例中的树脂组合物,将所述树脂组合物均匀混合后形成胶液(varnish),将胶液置入含浸槽中,再将玻璃纤维布(例如,规格为2116的L-玻璃纤维布(L-glass fiber fabric),或规格为1080的L-玻璃纤维布(L-glass fiberfabric),或规格为1078的L-玻璃纤维布(L-glass fiber fabric),均购自Asahi公司)浸入上述含浸槽中,使树脂组合物附着于玻璃纤维布上,于150℃至170℃下进行加热成半固化态(B-Stage),得到树脂含量为53%的半固化片。
2、含铜箔基板(8-ply,8张半固化片压合而成):准备2张厚度为18微米的超低表面粗糙度(HVLP)铜箔以及8张2116的L-玻璃纤维布含浸各待测样品(每一组实施例或比较例)所制得的半固化片,每一张半固化片的树脂含量约53%,依照1张HVLP铜箔、8张半固化片及1张HVLP铜箔的顺序进行堆叠,于真空条件、压力420psi、200℃下压合2小时形成含铜箔基板。其中,8张相互堆叠的半固化片固化形成两铜箔间的绝缘层,绝缘层的树脂含量约53%。
3、不含铜基板(8-ply,8张半固化片压合而成):将上述含铜箔基板(8-ply)经蚀刻去除2张铜箔,以获得不含铜基板(8-ply),所述不含铜基板是由8片半固化片所压合而成,不含铜基板的树脂含量约53%。
4、不含铜基板(2-ply,2张半固化片压合而成):准备2张厚度为18微米的超低表面粗糙度(HVLP)铜箔以及2张1080的L-玻璃纤维布含浸各待测样品(每一组实施例或比较例)所制得的半固化片,依铜箔、2张半固化片及铜箔的顺序进行叠合,于真空条件、压力420psi、200℃下压合2小时形成含铜箔基板(2-ply,2张半固化片压合而成)。接着,将上述含铜箔基板(2-ply)经蚀刻去除两侧的铜箔,以获得不含铜基板(2-ply),所述不含铜基板由2片半固化片所压合而成,不含铜基板(2-ply)的树脂含量约70%。
各测试方法及其特性分析项目说明如下:
1.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Dk)及介电损耗(dissipation factor,Df)
选用前述不含铜基板(2-ply)为待测样品,采用微波介电分析仪(microwavedielectrometer,购自日本AET公司),参照JISC2565所述方法,于室温(约25℃)且在10GHz的频率下测量各待测样品。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越低代表待测样品的介电特性越佳。在10GHz的量测频率下且Df值小于0.005以下的范围,Df值的差异大于或等于0.0001代表不同基板的介电损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存在显著的技术困难度)。
2.玻璃转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
选用前述不含铜基板(8-ply)为待测样品,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ynamicmechanical analyzer,DMA),参考IPC-TM-650 2.4.24.4所述的方法测量各待测样品的玻璃转化温度,单位为℃。测量温度区间为50~400℃、温升速率为2℃/分钟。玻璃转化温度越高越佳。
3.阻燃性
选用前述不含铜基板(8-ply)(125mm×13mm)为待测样品,根据UL94所述方法进行量测,阻燃性分析结果以V0、V1、V2等级表示,其中V0阻燃性优于V1阻燃性,V1阻燃性优于V2阻燃性,样品烧完为最差。
4.Z轴热膨胀率(percent thermal expansion,z-axis,Z-PTE)
选用前述不含铜基板(8-ply)为待测样品,进行热机械分析(thermal mechanicalanalysis,TMA)。以温升速率10℃/分钟加热样品,由50℃升温至260℃,参考IPC-TM-6502.4.24.5所述方法测量各待测样品50℃至260℃温度范围内的Z轴热膨胀率(单位为%)。Z轴热膨胀率越低越好。对于Z轴热膨胀率为2.0%以下的铜箔基板而言,Z轴热膨胀率差异大于或等于0.1%为存在显著差异。
5.吸湿后耐热性测试(pressure cooking test,PCT)
选用前述的不含铜基板(8-ply),参照IPC-TM-650 2.6.16.1所述的方法经压力蒸煮测试进行吸湿3小时(测试温度121℃,且相对湿度100%)后,再参考IPC-TM-650 2.4.23所述方法,浸入恒温288℃的锡炉内,并在浸入20秒后取出观看有无爆板(爆板即失败,未爆板即通过测试,O代表测试无爆板,X代表测试有爆板现象),每组测试3个样品。有一个X代表三个PCT测试中,出现有一个样品爆板,有两个X代表三个PCT测试中,出现有两个样品爆板,有三个X代表三个PCT测试中,出现有三个样品爆板。例如,绝缘层与绝缘层间发生层间剥离即可称为爆板。层间剥离是指在基板任意层间发生起泡分离的现象。
6.吸水率
取长宽尺寸为2英寸*2英寸前述不含铜基板(8-ply)为待测样品,参考IPC-TM-6502.6.2.1所述方法,放入105±10℃烘箱内烘烤1小时后取出,在室温(约25℃)冷却10分钟后秤得无铜基板重量为W1,再参考IPC-TM-650 2.6.16.1所述的方法经压力蒸煮测试(pressure cooking test,PCT)进行吸湿3小时后(测试温度121℃,且相对湿度100%),取出无铜基板,冷却并擦干无铜基板表面水分后称得无铜基板重量为W2,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吸水率:
吸水率(%)=((W2-W1)/W1)*100%。
采用以下来源的各种原料,依照表1至表3的用量分别调配本发明实施例及本发明比较例的树脂组合物,并进一步制作成各类测试样品。
本发明实施例及比较例所使用的化学原料如下:
具有式(1)结构的含磷化合物P1~P5:自制,详述如后。
预聚物Y1~Y3:自制,详述如后。
化合物V1:自制,详述如后。
化合物D1,结构式如下,自制:
化合物D2,结构式如下,自制:
化合物D3,结构式如下,自制:
化合物D4,结构式如下,自制:
B1000:聚丁二烯,购自日本曹达。
SBS-C: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购自日本曹达。
G1726: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购自KratonCorporation。Ricon257:苯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三元聚合物,购自Cray Valley。
ODV:多官能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购自新日铁。
Ricon184MA6:苯乙烯-丁二烯-马来酸酐三元聚合物,购自Cray Valley公司。
DABPA:二烯丙基双酚A,购自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
4-溴苯并环丁烯:购自上海皓鸿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DPO:二苯基氧膦,购自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DVB:二乙烯基苯,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BVPE:双(乙烯基苯基)乙烷,购自临川化工。
25B: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3-己炔,购自日本油脂公司。
SC-2500SVJ: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球型二氧化硅,购自Admatechs。
甲苯:购自中石化。含量以“适量”表示,代表甲苯的含量调整至树脂组合物的整体固含量为60%至68%(solid content,S/C=60%~68%)。
制备例1:含磷化合物P1
S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6克(0.25摩尔)镁粉、5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和0.1克单质碘,边缓慢搅拌边滴加36.6克(0.2摩尔)4-溴苯并环丁烯,加热至8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制得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
S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另外一个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30.8克(0.1摩尔)DABPA、40.4克(0.2摩尔)DPO和50毫升二甲苯,于140℃条件下搅拌反应4小时,得到中间产物溶液,降至室温,冰水浴条件下缓慢滴加步骤一制备的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约2小时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搅拌反应8小时,后升温至40℃搅拌反应2小时,产物经减压蒸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1,如式(5)所示。
以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制备例1所得的产物P1(Product P1),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2961.5cm-1、2925.2cm-1为甲基、亚甲基上C-H伸缩振动峰,949cm-1、1185cm-1处分别对应DPO中P-H键和P=O键的特征吸收峰,DPO与DABPA发生加成反应后P-H键消失,生成P-C键,因此,949cm-1处特征峰消失,同时P=O特征峰迁移至1172.7cm-1,3445cm-1处为DABPA上O-H伸缩振动吸收峰,4-溴苯并环丁烯与DABPA反应后,该峰完全消失,并出现1266.4cm-1处芳醚键伸缩振动峰以及2829cm-1处苯并环丁烯四元环上亚甲基C-H伸缩振动峰,1400~1500cm-1处为苯环特征吸收峰,其中1437.5cm-1处为DPO结构中苯环特有的特征吸收峰,1474.3cm-1处为苯并环丁烯结构苯环特有的特征吸收峰,证明含磷化合物P1成功合成。
制备例2:含磷化合物P2
S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6克(0.25摩尔)镁粉、5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和0.1克单质碘,边缓慢搅拌边滴加36.6克(0.2摩尔)4-溴苯并环丁烯,加热至8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制得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
S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另外一个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30.8克(0.1摩尔)DABPA、43.2克(0.2摩尔)DOPO和50毫升二甲苯,于145℃条件下搅拌反应4.5小时,得到中间产物溶液,降至室温,冰水浴条件下缓慢滴加步骤一制备的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约2小时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搅拌反应8小时,后升温至40℃搅拌反应3小时,产物经减压蒸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2,如式(6)所示。
制备例3:含磷化合物P3
S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6克(0.25摩尔)镁粉、5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和0.1克单质碘,边缓慢搅拌边滴加36.6克(0.2摩尔)4-溴苯并环丁烯,加热至8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制得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
S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另外一个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30.8克(0.1摩尔)DABPA、46.8克(0.2摩尔)膦酸二苯酯和50毫升二甲苯,于150℃条件下搅拌反应4小时,得到中间产物溶液,降至室温,冰水浴条件下缓慢滴加步骤一制备的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约2小时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搅拌反应8小时,后升温至45℃搅拌反应3小时,产物经减压蒸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3,如式(7)所示。
制备例4:含磷化合物P4
S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6克(0.25摩尔)镁粉、5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和0.1克单质碘,边缓慢搅拌边滴加36.6克(0.2摩尔)4-溴苯并环丁烯,加热至8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制得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
S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另外一个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30.8克(0.1摩尔)DABPA、58.1克(0.2摩尔)双(2,6-二甲基苯基)膦酸酯和50毫升二甲苯,于150℃条件下搅拌反应4小时,得到中间产物溶液,降至室温,冰水浴条件下缓慢滴加步骤一制备的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约2小时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搅拌反应10小时,,后升温至55℃搅拌反应3小时,产物经减压蒸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4,如式(8)所示。
制备例5:含磷化合物P5
S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6克(0.25摩尔)镁粉、5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和0.1克单质碘,边缓慢搅拌边滴加36.6克(0.2摩尔)4-溴苯并环丁烯,加热至8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制得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
S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另外一个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26.6克(0.1摩尔)5',5-二烯丙基-2,2'-联苯二酚、40.4克(0.2摩尔)DPO和50毫升二甲苯,于140℃条件下搅拌反应4.5小时,得到中间产物溶液,降至室温,冰水浴条件下缓慢滴加步骤一制备的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约2小时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搅拌反应10小时,后升温至50℃搅拌反应4小时,产物经减压蒸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5,如式(9)所示。
制备例6:预聚物Y1
向Schlenk反应瓶中加入100重量份B1000、70重量份P1以及110重量份甲苯,溶解均匀后加入1重量份硬化促进剂25B,在液氮环境下抽真空,通氮气,重复上述动作三次,排出体系中的氧气,升温至120℃,反应2小时,后经冷却降温,过滤纯化,得到自制预聚物Y1,固含量为100%,且自制预聚物Y1的转化率介于10%至99%之间。
制备例7:预聚物Y2
向Schlenk反应瓶中加入70重量份B1000、30重量份SBS-C、50重量份P1、35重量份P2、35重量份P4以及110重量份甲苯,溶解均匀后加入0.1重量份硬化促进剂25B,在液氮环境下抽真空,通氮气,重复上述动作三次,排出体系中的氧气,升温至120℃,反应2小时,后经冷却降温,过滤纯化,得到自制预聚物Y2,固含量为100%,且自制预聚物Y2的转化率介于10%至99%之间。
制备例8:预聚物Y3
向Schlenk反应瓶中加入100重量份B1000、150重量份P1以及110重量份甲苯,溶解均匀后加入3重量份硬化促进剂25B,在液氮环境下抽真空,通氮气,重复上述动作三次,排出体系中的氧气,升温至120℃,反应2小时,后经冷却降温,过滤纯化,得到自制预聚物Y3,固含量为100%,且自制预聚物Y3的转化率介于10%至99%之间。
制备例9:化合物V1
S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6克(0.25摩尔)镁粉、5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和0.1克单质碘,边缓慢搅拌边滴加36.6克(0.2摩尔)4-溴苯并环丁烯,加热至8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制得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
S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向另外一个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30.8克(0.1摩尔)DABPA,冰水浴条件下缓慢滴加步骤一制备的4-溴苯并环丁烯格式试剂,约2小时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搅拌反应8小时,后升温至40℃搅拌反应2小时,产物经减压蒸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最终产物V1。
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树脂组合物组成(单位皆为重量份)与样品特性测试结果如表1至表3所示:
表1实施例E1~E7的树脂组合物的组成(单位:重量份)及其制品的特性测试结果
表2实施例E8~E13的树脂组合物的组成(单位:重量份)及其制品的特性测试结果
表3比较例C1~C7的树脂组合物的组成(单位:重量份)及其制品的特性测试结果
从表1至表3可知:
1、实施例E1至E10使用具有式(1)结构的含磷化合物,E11至E13使用本申请预聚物,相较于不含式(1)结构的含磷化合物或不含本申请预聚物的比较例C1,以下特性取得了显著改善:Dk、Df、Tg、阻燃性、Z-PTE及PCT。其中,比较例C1样品的Dk、Df、Tg及Z-PTE无法测试,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Dk均小于或等于3.15,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Df均小于或等于0.0018,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Tg均大于或等于220℃,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Z-PTE均小于或等于1.8%,另外,比较例C1样品的阻燃性为完全燃烧,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阻燃性均为V0,比较例C1样品的PCT发生爆板,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PCT均未发生爆板。
2、实施例E1至E10使用具有式(1)结构的含磷化合物,E11至E13使用本申请预聚物,相较于使用V1与DPO的混合物(比较例C2)以及使用DABPA、4-溴苯并环丁烯及DPO的混合物(比较例C3),以下特性取得了显著改善:Dk、Df、Tg、Z-PTE、PCT及吸水率。其中,比较例C2和C3样品的Dk均大于3.15,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Dk均小于或等于3.15;比较例C2和C3样品的Df均大于0.0018,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Df均小于或等于0.0018;比较例C2和C3样品的Tg均小于220℃,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Tg均大于或等于220℃;比较例C2和C3样品的Z-PTE均大于1.8%,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Z-PTE均小于或等于1.8%;比较例C2和C3样品的PCT均发生爆板,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PCT均未发生爆板;比较例C2和C3样品的吸水率均大于0.20%,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吸水率均小于或等于0.20%
3、实施例E1至E10使用具有式(1)结构的含磷化合物,E11至E13使用本申请预聚物,相较于使用其他结构含磷化合物(比较例C4至C7),以下特性取得了显著改善:Dk、Df、Tg、Z-PTE、PCT及吸水率。其中,比较例C4至C7样品的Dk均大于3.15,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Dk均小于或等于3.15;比较例C4至C7样品的Df均大于0.0018,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Df均小于或等于0.0018;比较例C4至C7样品的Tg均小于220℃,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Tg均大于或等于220℃;比较例C4至C7样品的Z-PTE均大于1.8%,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Z-PTE均小于或等于1.8%;比较例C4至C7样品的PCT均发生爆板,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PCT均未发生爆板;比较例C4至C7样品的吸水率均大于0.20%,而实施例E1至E13样品的吸水率均小于或等于0.20%。
以上实施方式本质上仅为辅助说明,且并不意欲用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或这些实施例的应用或用途。在本申请中,类似于“实例”的用语代表“作为一个实例、范例或说明”。本文中任意一种例示性的实施形态并不必然可解读为相对于其他实施形态而言为优选或较有利的情况,除非另有指明。
此外,尽管已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提出至少一个例示性实施例或比较例,但应当了解的是,本申请仍可存在大量的变化。同样应当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并不意欲用以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所请求的技术方案的范围、用途或组态。相反的,前述实施方式将可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种简便的指引以实施所述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及其等同形式。再者,权利要求书包括已知的等同形式及在本专利申请案提出申请时所有可预见的等同形式。

Claims (8)

1.一种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或其预聚物:
(A)100重量份的聚烯烃;
(B)70重量份至15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
式(1)结构式中,X为共价键或C1-C3的烷基,R各自独立为式(2)、式(3)或式(4)所示基团,
式(2)至式(4)中,R1~R2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C1-C3的烷基,
其中,所述预聚物是由混合物进行预聚反应得到,所述混合物至少包括所述(A)成分与所述(B)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三元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马来酸酐三元聚合物、乙烯基-聚丁二烯-脲酯聚合物、马来酸酐-丁二烯共聚物、聚甲基苯乙烯、氢化聚丁二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三元聚合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马来酸酐三元聚合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多官能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1)所示的含磷化合物包括:具有式(5)至式(9)所示含磷化合物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物是由所述(A)成分与所述(B)成分进行预聚反应所形成,且所述预聚反应的转化率介于10%及99%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合物还包含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交联剂、有机硅树脂、苯并噁嗪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树脂、胺类固化剂、聚酰胺、聚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合物还包括硬化促进剂、阻聚剂、无机填充物、表面处理剂、染色剂、溶剂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7.一种制品,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制成,所述制品包括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或印刷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具有以下特性的一种、多种或全部:
参考JISC2565所述方法在10GHz的频率下测量而得的介电常数Dk小于或等于3.15,
参考JISC2565所述方法在10GHz的频率下测量而得的介电损耗Df小于或等于0.0018,
参考IPC-TM-650 2.4.24.4所述的方法测量而得的玻璃转化温度大于或等于220℃,
参考UL94所述方法测量而得的阻燃性为V0,
参考IPC-TM-650 2.4.24.5所述方法测量而得的Z轴热膨胀率小于或等于1.8%,
参考IPC-TM-650 2.6.16.1及IPC-TM-650 2.4.23的方法对所述制品进行吸湿耐热性测试,没有出现爆板,
参考IPC-TM-650 2.6.2.1和IPC-TM-650 2.6.16.1所述方法测量而得的吸水率小于或等于0.20%。
CN202310572286.XA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Pending CN118994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2286.XA CN118994832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2286.XA CN118994832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994832A true CN118994832A (zh) 2024-11-22

Family

ID=9349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2286.XA Pending CN118994832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9948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6745B (zh) 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物品
CN110655536B (zh) 一种含磷化合物、含磷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品
CN110358283B (zh) 预聚树脂、其制备方法、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CN113736255B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TWI695849B (zh) 預聚物、製備方法、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CN114573760B (zh) 预聚物、包含预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CN110922536A (zh) 一种预聚树脂及其应用
TWI773571B (zh) 一種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CN113088060A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制品
CN112646350A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TWI838030B (zh) 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TWI781811B (zh) 一種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CN114316389B (zh) 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CN113980051B (zh) 阻燃性化合物、其制造方法、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CN118994832A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CN111363353B (zh) 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制品
CN118994237A (zh) 含磷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TWI859044B (zh) 聚合物、包含其的樹脂組合物、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TWI869139B (zh) 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TWI852867B (zh) 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TWI839034B (zh) 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TWI827122B (zh) 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CN118994874A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TWI876799B (zh) 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TWI827166B (zh) 共聚物、其製造方法、樹脂組合物及其製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No. 985 Luyang Jinmao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13

Applicant after: Taiwan Optoelectronics Materials (Kun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68, Youbi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ELITE ELECTRONIC MATERIAL (KUNSH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