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0524A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30524A CN117930524A CN202410222149.8A CN202410222149A CN117930524A CN 117930524 A CN117930524 A CN 117930524A CN 202410222149 A CN202410222149 A CN 202410222149A CN 117930524 A CN117930524 A CN 1179305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active
- convex
- defocusing
- substrate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2—Ophthalmic lenses having special refractive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317—Production of lenses with markings or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16—Laminated or compound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4—Myopia progression preven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眼镜镜片及其相关技术,该眼镜镜片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并且包括:第1屈光区域,其具有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处方的第1屈光力,以及第2屈光区域,其具有与第1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以抑制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发展的方式在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处聚焦的功能,其中,在眼镜镜片内部配置有界面部分,界面部分具有基底部分以及从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通过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中的各自彼此不同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是平滑的。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80048575.4、申请日为2020年9月1日、发明名称为“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抑制近视发展的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抑制近视等屈光异常的发展的眼镜镜片。具体而言,在眼镜镜片的物体侧的面即凸面上例如形成直径1mm左右的球形状的微小凸部(本说明书中的基材凸部)。在眼镜镜片中,通常使从物体侧的面入射的光束从眼球侧的面射出,并且在佩戴者的视网膜上聚焦。另一方面,通过上述微小凸部的光束在比佩戴者的视网膜更靠近物体侧(近前侧)的位置聚焦。其结果是,近视的发展得到了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申请公开第2017/013156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具有微小凸部的表面上,例如为了提高耐擦伤性而形成硬涂层,并且在该硬涂层上形成有防反射层的情况下,在眼镜镜片的最表面上,微小凸部和与基底部分对应的形状均平缓地发生变化,因此微小凸部和基底部分之间的边界变得不清楚。这样,有可能无法实现本来由微小凸部产生的散焦力。
“散焦力”是一种由散焦区域的形状和/或材料带来的屈光力,是指与各散焦区域对应的焦点位置X处的散焦值的平均值与通过了各散焦区域以外的部分的光线会聚的位置(即比多个焦点位置X位于里侧的焦点位置Y)处的散焦值之间的差。换言之,“散焦力”是从散焦区域的规定位置处的最小屈光力和最大屈光力的平均值中减去基底部分的屈光力后得到的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凸部或凹部上配置规定部件,也能够发挥散焦力。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本发明的发明人们想到了如下方法:使眼镜镜片的最表面平滑,取而代之,在眼镜镜片的内部设置界面部分,并且使凸部或凹部存在于该界面部分。接着,发明人们想到了如下方法:此时,利用该界面部分的凸部或凹部这样的形状以及夹入有该界面部分的两种表面基材的屈光力之差来发挥散焦力。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见解而提出的。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一种眼镜镜片,其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
并且该眼镜镜片包括:
第1屈光区域,其具有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处方的第1屈光力,以及
第2屈光区域,其具有与第1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以抑制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发展的方式在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处聚焦的功能,
其中,在眼镜镜片内部配置有界面部分,
界面部分具有基底部分以及从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
通过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中的各自彼此不同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
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是平滑的。
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根据第1方式中所述的方式,其中,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是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以及设置在散焦面基材上的包覆部件。
本发明的第3方式是根据第1或第2方式中所述的方式,其中,
界面部分由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以及设置在散焦面基材上的硬涂层形成。
本发明的第4方式是根据第3方式中所述的方式,其中,
硬涂层具有分段平滑化层以及包覆该分段平滑化层的耐擦伤层,该分段平滑化层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平坦化:包覆设置在散焦面基材上的凸部或者凹部,并且在包覆凸部的情况下埋入凸部之间的凹部,在包覆所述凹部的情况下埋入凹部本身。
本发明的第5方式是根据第3或第4方式中所述的方式,其中,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凸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硬涂层的屈光率大,或者,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凹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硬涂层的屈光率小。
本发明的第6方式是根据第1或第2方式中所述的方式,其中,
界面部分由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以及被设置成夹入散焦面基材的透镜基材形成。
本发明的第7方式是根据第6方式中所述的方式,其中,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凸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透镜基材的屈光率大,或者,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凹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透镜基材的屈光率小。
本发明的第8方式是根据第1~第7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的方式,其中,
凸部的突出高度或者凹部的凹陷深度在4μm以上。
本发明的第9方式是一种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眼镜镜片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并且包括:
第1屈光区域,其具有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处方的第1屈光力,以及
第2屈光区域,其具有与第1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以抑制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发展的方式在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处聚焦的功能,
在该制造方法中,
在眼镜镜片内部配置界面部分,
界面部分具有基底部分以及从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
通过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中的各自彼此不同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
使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平滑。
本发明的第10方式是根据第9方式中所述的方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段平滑化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平坦化来形成分段平滑化层:对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上设置的凸部或者凹部涂覆分段平滑化用药液并进行固化,并且在对凸部进行涂覆的情况下埋入凸部之间的凹部,在对凹部进行涂覆的情况下埋入该凹部本身,以及
耐擦伤层形成步骤,在该步骤中,在分段平滑化层上涂覆与分段平滑化用药液不同的耐擦伤层用药液并进行固化,从而在分段平滑化层上形成耐擦伤层。
本发明的第11方式是根据第9方式中所述的方式,其中,在所述方法中进行以下步骤:
使形成有物体侧的面或者眼球侧的面的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与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粘接;
以夹着散焦面基材的方式,在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的相反侧配置形成有眼球侧的面或者物体侧的面的第2透镜基材用塑模;
在使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与散焦面基材之间的腔室以及第2透镜基材用塑模与散焦面基材之间的腔室连通之后,在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与散焦面基材之间以及散焦面基材与第2透镜基材用塑模之间填充透镜基材的原料组成物,
其中,通过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以及设置在散焦面基材上的透镜基材将界面部分夹入。
另外,能够与上述方式组合的其他方式可以列举如下。
本说明书中的“平滑”是指最表面的凹凸为0.5μm以下的状态。“最表面的凹凸”是指中的距最近似球面的偏离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近似球面”是指在该/>的范围内,根据最表面的测定值(高度分布)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的球面形状。
从表面平均功率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将“平滑”定义如下。平滑是指表面任意位置处的表面平均功率(单位:D)的任意方向上的变化率为0.5D/mm以下(理想为0.4D/mm以下)的面的状态。另外,表面平均功率可以通过下式表示。
表面平均功率=曲面平均曲率(单位:1/m)*(屈光率-1.0)
另外,也可以对“平滑”进行如下定义。即也可以是,将表面平均功率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小于透射度数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由埋入的分段所附加的功率)的状态作为“平滑”。
优选的是,在与凸部或凹部密集存在的部位相对应的最表面部分中,任何部分都是平滑的。
虽然设在与凸部或凹部密集存在的部位相对应的最表面部分中,任何部分都是平滑的,但优选的是,使与凸部或凹部相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整体是平滑的,另外,优选的是,使该最表面的相反侧的最表面整体也是平滑的。
优选的是,界面部分在眼镜镜片的整个圆周上一直存在到眼镜镜片的最外缘。
为了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在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凸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设为1.60且将包覆部件的屈光率设为1.50的组合。
为了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在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凸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设为1.70且将包覆部件的屈光率设为1.50或1.60的组合。
为了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在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凸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设为1.67且将包覆部件的屈光率设为1.60的组合。
另外,为了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而在透镜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凹部(而不是凸部)的情况下,如果使透镜基材的屈光率与包覆部件的屈光率相反,则可以得到散焦力。
优选的是,分段平滑化层在针对凸部的情况下埋入凸部之间的凹部,在针对凹部的情况下埋入凹部本身,并且还包覆基底部分。
也可以是,在界面部分上按照朝向眼镜镜片的物体侧的面的方式形成多个凸部或凹部。也可以是,相反地,在界面部分上按照朝向眼镜镜片的眼球侧的面的方式形成多个凸部或凹部。也可以是,在界面部分上按照仅朝向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的方式形成多个凸部或凹部。另外,也可以是,在界面部分上按照朝向两个面的方式形成多个凸部或凹部。
发挥抑制远视发展的效果的一个方式如下所述。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凹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硬涂层的屈光率大,或者,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凸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硬涂层的屈光率小。
发挥抑制远视发展的效果的另一方式如下所述。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凹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透镜基材的屈光率大,或者,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凸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透镜基材的屈光率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即使在凸部或凹部上配置规定部件,也能够发挥散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眼镜镜片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眼镜镜片中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凸部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眼镜镜片中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凹部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眼镜镜片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进行叙述。以下的说明只是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举例示出的方式。以下没有说明的内容可以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对各图中所示的各结构均标注名称和标号。各标号的说明记载于本说明书的标号说明一栏中。为了便于说明,在本说明书中省略标号。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一种眼镜镜片,其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
并且该眼镜镜片包括:
第1屈光区域,其具有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处方的第1屈光力,以及
第2屈光区域,其具有与第1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以抑制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发展的方式在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处聚焦的功能,其中,
在眼镜镜片内部配置有界面部分,
界面部分具有基底部分以及从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
通过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中的各自彼此不同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
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是平滑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物体侧的面”是具备眼镜镜片的眼镜在被佩戴者佩戴时位于物体侧的表面。“眼球侧的面”是物体侧的面的相反侧,即具备眼镜镜片的眼镜在被佩戴者佩戴时位于眼球侧的表面。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物体侧的面为凸面,眼球侧的面为凹面。即,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是弯月形透镜。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眼镜镜片相同都是抑制近视发展镜片。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也可以是抑制远视发展的镜片。具体详情将在“发挥抑制远视发展的效果的情况”的项目中进行叙述。另外,也将抑制近视发展和抑制远视发展统称为抑制屈光异常发展。
第1屈光区域相当于专利文献1中的第1屈光区域。上述具体结构中的“从物体侧的面入射的光线”被设为来自无限远方的光线。第2屈光区域相当于专利文献1中的第2屈光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内配置有界面部分。该“界面部分”是具有基底部分和凸部或者凹部的部分。界面部分大致划分的话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在任一种情况下,将界面部分通过两种部件夹入。
(情况1)
如后述的图1~图3(实施方式1、2)所示,散焦面基材与包覆部件直接接触而形成界面本身。此时的界面部分为面形状。
(情况2)
如后述的图5(实施方式3)示出了包含界面部件的部分,该界面部件在物体侧的面的一侧形成有基底部分以及例如凸部并且在该物体侧的面的相反侧形成有基底部分以及与该凸部对应的凹部。具体而言,通过以下两部分被夹入的部分:当从界面部件观察时,在设置在物体侧的面的一侧的部件中与界面部件的基底部分和凸部直接接触的部分;以及当从界面部件观察时,在设置在眼球侧的面的一侧的部件中与界面部件的基底部分和凹部直接接触的部分。此时的界面部分为层形状。
该界面部分具有基底部分和从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在上一段落(情况2)中,界面部件本身具有基底部分和从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
“基底部分”如其名是作为界面部分形状的基底的部分,如果没有该凸部或者该凹部,则是形成一个面的部分。
该界面部分存在于眼镜镜片的物体侧的面与眼球侧的面之间,并且至少基底部分和凸部或凹部与该两个面不接触。
虽然是后述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容,但如图2和图3所示,在眼镜镜片制造时,在使用间隔件与散焦面基材为一体的结构时,有时间隔件会在物体侧的面露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基底部分和凸部或者凹部与物体侧的面不接触。因此,在图2和图3中,界面部分存在于眼镜镜片的物体侧的面与眼球侧的面之间,并且,至少基底部分和凸部或者凹部与该两个面不接触,处于埋设在眼镜镜片内的状态。
原本在眼镜镜片按照镜架形状被切割后出厂时,配置有图2和图3所示的间隔件的眼镜镜片的最外缘是被去除的状态。另外,即使在眼镜镜片未切割成镜架形状而出厂的情况下,在作为眼镜完成时,眼镜镜片的最外缘也是被去除的。即,眼镜镜片中大多不存在间隔件。其结果是,无论是否存在上述段落中的定义,实际上,面部分存在于眼镜镜片的物体侧的面与眼球侧的面之间,并且至少基底部分和凸部或者凹部与这两个面不接触。
该凸部是从基底部分突出的部分。相反,该凹部是从基底部分凹陷的部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从基底部分突出的“突出距离”是指从界面部分的基底部分到凸部顶点之间的、由基底部分构成的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也可以将该方向作为光轴方向(透镜厚度方向、Z轴、以下相同)。相反,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陷深度”是指从界面部分的基底部分到凹部顶点之间的在该方向上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中,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是平滑的。另一方面,通过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中的各自彼此不同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
“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是指与在形成界面部分的基底部分和凸部或者凹部的部件的主表面上直接形成的凸部或者凹部相对的物体侧的面或者眼球侧的面的最表面,并且是从凸部或者凹部在光轴方向上的部分。
上述“主表面”是指包含散焦面基材中的基底部分和凸部或者凹部的面,理想的是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整个面。通过对该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至少包括一部分基底部分和一部分凸部或者凹部的部位)直接覆盖屈光率不同的其它部件来形成界面部分。
如果是在眼镜镜片的最表面上形成有防反射层的情况下,该“主表面”是指该防反射层中的凸部或者凹部的正上方部分,如果是在眼镜镜片的最表面上形成有其他层(例如由氟化物聚合物构成的防水层)的情况下,该“主表面”是指该防水层中的凸部或者凹部的正上方部分。另外,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多个凸部分离且独立存在的情况下,该“主表面”是指凸部密集地存在的部分整体。关于凹部也是指同样的内容。
本说明书中的“平滑”是指最表面的凹凸为0.5μm以下的状态。“最表面的凹凸”是指中的距最近似球面的偏离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近似球面”是指在该/>的范围内由最表面的测定值(高度分布)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的球面形状。
从表面平均功率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将“平滑”定义如下。“平滑”是指表面任意位置处的表面平均功率(单位:D)的任意方向上的变化率为0.5D/mm以下(理想为0.4D/mm以下)的面的状态。另外,表面平均功率可以通过下式表示。
表面平均功率=曲面平均曲率(单位:1/m)*(屈光率-1.0)
另外,也可以对“平滑”进行如下定义。即也可以是,将表面平均功率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小于透射度数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由埋入的分段所附加的功率)的状态作为“平滑”。
即,在与凸部或者凹部密集地存在的部位对应的最表面部分中,任何部分都是平滑的。
其结果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即使在凸部或凹部上配置规定部件,也能够发挥散焦力。
作为抑制屈光异常中近视的发展的对象的大多是儿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界面部分处于埋设在眼镜镜片内的状态,因此佩戴了眼镜镜片的儿童不会误使凸部或者凹部破损。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由于通过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的形状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因此能够应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部件的变化是丰富的。具体而言,如后述的实施方式1中举例示出的那样,作为散焦面基材的透镜基材的种类以及覆盖其主表面的硬涂层的材料的组合的变化是丰富的。如后述的实施方式2中举例示出的那样,膜状或板状的散焦面基材的材料以及覆盖其主表面的透镜基材的种类的组合的变化是丰富的。
详细内容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的详细内容”中进行叙述,但作为眼镜镜片的基础的透镜基材并且是市售的透镜基材的种类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可使用的透镜基材的屈光率的种类也是有限的。
在创造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之前,以往通过该透镜基材的屈光率(即与大气的屈光率之差)以及设置在该透镜基材上的凸部或者凹部的形状来发挥散焦力。因此,会产生在本发明的课题一栏中所述的课题,并且本发明人由此获得了关于该课题的见解。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的彼此之间的屈光率(而不是将大气的屈光率)之差有助于发现散焦力。假设即使是用市场上销售的透镜基材作为夹入有界面部分的部件之一的情况下,对于作为夹入有界面部分的其他部件而言,只要选择具有期望的屈光率的部件即可。在此基础上,只要预先在界面部分(本例的情况下是透镜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期望的形状(例如期望的突出距离或凹陷深度)的凸部或者凹部即可。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广泛地使用市场销售的透镜基材,换言之,在商品规格上能够实现广泛的屈光率展开。尤其是,如果使用后述的<实施方式2>的方法,则该屈光率展开会更加显著。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的详细情况]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进一步的具体例、优选例以及变形例进行说明。
<共同项目>
以下的内容是后述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共同的具体例、优选例以及变形例。
在与凸部或者凹部密集地存在的部位对应的最表面部分中,任意的部分都是平滑的,但优选的是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的整体是平滑的,并且优选的是该最表面的相反侧的最表面的整体也是平滑的。
界面部分是由两种部件形成的。另一方面,例如,如果是透镜中央,则也可以是,对作为散焦面基材的透镜基材的主表面设置硬膜层A,并且在硬膜层A的外周部分设置硬膜层B。即,也可以是,在整个镜片上不只由两种部件构成界面部分。
但是,这种情况的变形例将会导致工序的复杂化。因此,如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那样,优选的是在整个镜片上仅由两种部件构成界面部分。如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那样,对于散焦面基材,通过以覆盖该主表面的方式配置其他的1个部件来将界面部分夹入,这在容易进行散焦力的调整方面,并且在不会提高制造上的难度方面是优选的。
“散焦面基材”是用于夹入界面部分的部件之一,其主表面具有该界面部分的形状。在实施方式1和2中,“散焦面基材”是形成界面部分的基底部分和凸部或者凹部的部件,并且是作为产生散焦力的要素之一的部件。在实施方式1中,透镜基材相当于散焦面基材,在实施方式2中,埋入眼镜镜片内的膜状或板状的部件相当于散焦面基材。
上述用于夹入界面部分的另外一个部件也称作包覆部件。使用流动体(液状)的原料作为包覆部件的原料,并且使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与该原料接触。并且,将通过使该原料固化而转印了散焦面基材的凸部或者凹部的形状的部件称为包覆部件。以下,以本段中举出的例子为基础进行说明。
界面部分优选的是存在于眼镜镜片的整个圆周上并且一直存在到眼镜镜片的最外缘。尤其是,在采用后述的实施方式2的方法的情况下,采用该结构将不会提高制造上的难度。
在能够进行屈光率展开的关系上,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构件各自的屈光率没有限定。
若举出用于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的一例,则可以列举在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凸部的情况下,将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设为1.60且将包覆部件的屈光率设为1.50的组合。
若列举用于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的其他例子,则可以列举在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凸部的情况下,将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设为1.70且将包覆部件的屈光率设为1.50或1.60的组合。
在为了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而在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凸部的情况下,可列举出将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设为1.67且将包覆部件的屈光率设为1.60的组合。
另外,为了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而在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凹部(而不是凸部)的情况下,如果使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和包覆部件的屈光率相反,则能够得到散焦力。
另外,在上述列举出的屈光率的组合中,由于散焦面基材和包覆部件之间的屈光率差几乎不存在的关系,优选的是将凸部的突出高度或者凹部的凹陷深度设定得较大。具体而言,优选的是凸部的突出高度或者凹部的凹陷深度为4μm以上。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也可以采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优选例。例如,在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被配置成彼此分离且独立的第2屈光区域的屈光力与第1屈光区域的第1屈光力相比具有大2.00D~5.00D的屈光力。
第2屈光区域也可以分别呈表面的面积为0.50mm~3.14mm2左右且直径d为0.8mm~2.0mm左右的圆形。该多个岛状的第2屈光区域也可以是以彼此分离与半径d/2的值相同程度的距离的方式,大致均匀地被配置在透镜的中心附近。
第2屈光区域也可以形成为被收纳在以透镜的光学中心O为中心的半径R(20mm以下)的圆形的区域内。例如,也可以配置成形成与半径R的圆内切的六边形。这里,第2屈光区域也可以不被配置在以眼镜镜片的光学中心O为中心的半径为2.5mm~10.0mm的圆形区域内。并且,也可以是,在形成为第2屈光区域和第1屈光能力区域混合存在的区域中,第2屈光区域的面积的总和相对于第2屈光区域与第1屈光区域的面积的总和所占的比例为20%~60%。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镜片中,优选的是,在界面部分设置有规则地排列在镜片中心附近的多个凸部或者凹部。优选的是,各凸部或者各凹部是由曲率与眼镜镜片的物体侧的面不同的曲面构成。
优选的是,通过形成这样的凸部,在界面部分的主表面上,在俯视时,沿镜片中心的圆周方向和轴向等间隔地且呈岛状地配置有大致圆形的凸部或者凹部。换言之,优选的是,大致圆形的凸部或者凹部被配置成彼此不相邻而分离的状态,即在各凸部或者各凹部之间存在界面部分的基底部分的状态。
也可以朝向眼镜镜片的物体侧的面在界面部分上形成多个凸部或者凹部。相反,也可以朝向眼镜镜片的眼球侧的面在界面部分上形成多个凸部或者凹部。也可以仅朝向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在界面部分上形成多个凸部或者凹部。另外,也可以朝向两个面在界面部分上形成多个凸部或者凹部。
也可以在硬涂层的正上方或隔着其他层设置防反射层。防反射层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真空蒸镀的方式将ZrO2、MgF2、Al2O3等防反射剂成膜而形成。通过这样的反射防止层的包覆,能够实现透过眼镜镜片的图像的可视性的提高。
另外,也可以如专利文献1的图11所记载的那样,在镜片中心的光轴通过的部位处设置凸部或者凹部,也可以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记载的那样,保证在光轴通过的部位处未设置凸部或者凹部的区域。
作为散焦面基材的原料,例如可以是由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烯丙基、丙烯酸、环硫等热固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另外,也可以不是树脂材料,而是无机玻璃制的透镜基材。包覆部件的原料也相同。其结果是,只要通过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覆盖该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的包覆部件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的形状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以下,对各个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眼镜镜片的截面示意图。
在实施方式1中,对在作为透镜基材的散焦面基材上设置硬涂层的情况进行说明。即,在实施方式1中,界面部分是由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作为透镜基材的散焦面基材和在透镜基材上设置的作为硬涂层的包覆部件形成的。
在以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为目的的情况下,并且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凸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大于硬涂层的屈光率。相反,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凹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小于硬涂层的屈光率。
对硬涂层和作为硬涂层的材料的硬涂剂没有特别限定。其中,硬涂层需要完全包覆在散焦面基材(这里为透镜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的凸部或者凹部。但是,只是这样的话,有可能无法使眼镜镜片的最表面平滑化。这是因为,即使完全包覆了凸部或者凹部,包覆部件的最表面也可能依然具有使凸部或者凹部变钝的形状。因此,需要将硬涂层的厚度形成为不会使该凸部或者凹部的影响在眼镜镜片的最表面显示出的程度。例如,为了使突出距离为4μm的凸部的影响不显示在眼镜镜片的最表面上,需要将硬涂层的厚度设定为至少10μm以上。这是因为,如果采用以往的一层的硬涂层,则在5μm左右的厚度下,在最表面上会残留凸部或者凹部的影响。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使用热固性树脂作为眼镜镜片的硬涂层,但该热固性树脂难以保证10μm以上的厚度。即使假设能够保证10μm以上的厚度,如果采用该热固性树脂,则会产生裂纹,或者即使不产生裂纹也会产生变形,而该变形有可能对眼镜镜片中本来设计好的度数分布造成影响。
另外,也可以考虑使用光固化性树脂来代替热固化性树脂,但即使通过光固化性树脂保证了10μm以上的厚度,其结果也有可能产生裂纹或发生变形。
基于上述见解,本发明的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想到了以下这样的理想的方法。
首先,通过分段平滑化层包覆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具体而言,通过包覆凸部或者凹部,在包覆凸部的情况下埋入凸部之间的凹部,在包覆凹部的情况下埋入该凹部本身的方式进行平坦化(分段平滑化步骤)。然后,对分段平滑化层进一步包覆具有本来的耐擦伤性的硬涂层(耐擦伤层)(耐擦伤层形成步骤)。另外,可以在分段平滑化层的正上方形成耐擦伤层,也可以在夹着其他层的基础上形成耐擦伤层。
在本说明书中,将还包括分段平滑化层的层称为硬涂层。硬涂层包括直接包覆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的层,并且在设置有防反射层的情况下还包括该防反射层的正下方的层。
优选的是,分段平滑化层在包覆凸部的情况下埋入凸部之间的凹部,在包覆凹部的情况下埋入该凹部本身,并且还包覆基底部分。
分段平滑化层以及该分段平滑化层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具有低硬度且高柔软性的紫外线(光)固化性树脂,也可以是高浓度的热固化性树脂。另外,也可以使用以往作为底涂层使用的原料。并且,还可以使用以往作为调光膜使用的原料。
根据实施方式1的眼镜镜片,除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中提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将硬涂层的厚度设定得较大。其结果是,耐擦伤性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2>
图2是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眼镜镜片中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凸部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眼镜镜片中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凹部时的截面示意图。
在实施方式2中,界面部分是由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和以夹入散焦面基材的方式设置的透镜基材(相当于包覆部件)形成的。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2中,针对使用胶带代替垫片,并且将作为在基底部分形成有凸部的界面部分的膜状的散焦面基材配置在眼镜镜片内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胶带以及包含该胶带的母材使用公知的胶带以及包含该胶带的母材即可,这里举例示出使用日本特开2013-160994号公报中记载的胶带(该公报中的标号46)以及母材(该公报中的标号48)的情况。作为具体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只要将日本特开2013-160994号公报中的偏光膜置换成散焦面基材即可,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以体现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为目的的情况下,并且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凸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大于透镜基材的屈光率。相反,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凹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透镜基材的屈光率小。
膜状的散焦面基材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具有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预先确定的屈光力即可。另外,散焦面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不是膜状而是板状(包括平板状,曲板状)。另外,散焦面基材的基底部分的形状可以仿照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也可以不仿照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其结果是,只要是有助于散焦力的实现的形状即可,没有限定。
根据实施方式2涉及的眼镜镜片,除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中记载的效果以外,通过采用膜状或板状的散焦面基材,使用日本特开2013-160994号公报中记载的胶带代替垫片,能够更简便地制作眼镜镜片。另外,只要预先设定膜状或板状的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注入到由胶带形成的腔室内的组成物的屈光率、以及散焦面基材的凸部或者凹部的形状即可。由此,可以实现较广范围的屈光率展开,并且可以实现期望的散焦力。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也能够适用于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结构如下所示。
“一种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眼镜镜片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并且包括:
第1屈光区域,其具有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处方的第1屈光力,以及
第2屈光区域,其具有与第1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以抑制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发展的方式在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处聚焦的功能,
在该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中,
在眼镜镜片内部配置界面部分,
界面部分具有基底部分以及从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
通过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中的各自彼此不同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
使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平滑。”
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的优选例与先前所述的眼镜镜片相同。
在实施方式1中优选的是,界面部分是通过形成硬涂层而形成的,该硬涂层是对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涂布药液并使药液固化而形成的。并且,以下内容也是优选的。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段平滑化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平坦化来形成分段平滑化层:对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上设置的凸部或者凹部涂覆分段平滑化用药液并进行固化,并且在对凸部进行涂覆的情况下埋入凸部之间的凹部,在对凹部进行涂覆的情况下埋入该凹部本身,以及
耐擦伤层形成步骤,在该步骤中,在分段平滑化层上涂覆与分段平滑化用药液不同的耐擦伤层用药液并进行固化,从而在分段平滑化层上形成耐擦伤层。”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另外,图4是对实施方式2中列举出的日本特开2013-160994号公报的图8进行改良后的图。
在实施方式2中,优选的是采用以下的方式。
“在该方法中进行以下步骤:
使形成有物体侧的面或者眼球侧的面的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与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粘接;
以夹着散焦面基材的方式,在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的相反侧配置形成有眼球侧的面或者物体侧的面的第2透镜基材用塑模;
在使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与散焦面基材之间的腔室以及第2透镜基材用塑模与散焦面基材之间的腔室连通之后,在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与散焦面基材之间以及散焦面基材与第2透镜基材用塑模之间填充透镜基材的原料组成物,
其中,通过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以及设置在散焦面基材上的透镜基材将界面部分夹入。”
具体的各步骤的详细情况在日本特开2013-160994号公报中有所记载,因此在本说明书中省略说明。
另外,为了使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平滑,例如可以对作为实施方式1的包覆部件的硬涂层或作为实施方式2的包覆部件的透镜基材实施研磨等。如果原本就能够实现平滑,则不需要实施上述研磨等。
[其他实施方式]
<实施例3>
图5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眼镜镜片的截面示意图。
在实施方式3中,举例示出了如实施方式1、2那样的、界面部分不是面形状的界面本身,而是由层形状的界面部件构成的情况。
图5举例示出了在实施方式2的散焦面基材的眼球侧的面的一侧也形成有与物体侧的面的一侧相反的图案的情况。即,如图5所示,在物体侧的面的一侧形成有凸部的情况下,在眼球侧的面的一侧形成凹部,并且使散焦面基材的厚度大致一定。
并且,与实施方式2相同,使用垫圈来制作眼镜镜片。但是,在实施方式3中,第1腔室和第2腔室不连通,并且向各腔室注入屈光率彼此不同的部件的原料组成物。
即,在实施方式3中,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是指仿照界面部件的物体侧的面的一侧的形状形成的第1腔室内部件以及仿照界面部件的眼球侧的面的一侧的形状形成的第2腔室内部件。
并且,通过仿照界面部件的物体侧的面的一侧的形状形成的第1腔室内部件的屈光率、仿照界面部件的眼球侧的面的一侧的形状形成的第2腔室内部件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的形状,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准确地说,通过第1腔室内部件与界面部件的屈光率之差、第2腔室内部件与界面部件的屈光率之差、以及凸部或者凹部的形状,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
此时,在将第1腔室内部件设定为散焦面基材时,第2腔室内部件成为包覆部件。相反的关系也成立。如果考虑原本带来凸部或者凹部的形状的是界面部件,则也可以将两个部件都设定为散焦面基材。即,在实施方式3中,“设置在散焦面基材上的包覆部件”是指通过界面部件设置在散焦面基材上的包覆部件。
界面部件的屈光率没有特别限定。另外,界面部件的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1μm以下(优选为0.1μm以下)。另外,对界面部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在界面部件的物体侧的面的一侧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并且在界面部件的眼球侧的面的一侧设置有与该凸部或者该凹部对应的形状(即,相反形状的凹部或者凸部),最终通过界面部件的两个面的形状被转印到与两个面接触的部件上,从而为眼镜镜片带来抑制屈光异常发展的效果即可。
另外,在以体现抑制近视发展效果为目的时,从界面部件观察时,在物体侧的面的一侧的主表面上设置有凸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1腔室内部件的屈光率小于第2腔室内部件的屈光率。当具有相同目的,在从界面部件观察时,眼球侧的面的一侧的主表面上设置有凸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1腔室内部件的屈光率大于第2腔室内部件的屈光率。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1、2中,通过使流体与已形成凸部或者凹部的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接触、固化来制作眼镜镜片。另一方面,例如,不排除在已形成凸部的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上接合同样已形成凹部的其他的散焦面基材的主表面。但是,需要高精度地对微小凸部和微小凹部进行对位。考虑到这一点,优选的是实施方式1~3。
[发挥抑制远视发展效果的情况]
在迄今为止所述的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中,通过将上述内容的凸部改读为凹部,将凹部改读为凸部,使得光束不是在眼前侧聚焦,而是在其相反的里侧聚焦,由此能够发挥抑制远视发展效果。
作为发挥抑制远视发展效果的一个方式,当采用实施方式1时,如下所述。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凹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硬涂层的屈光率大,或者,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凸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硬涂层的屈光率小。”
作为发挥抑制远视发展效果的一个方式,当采用实施方式2时,如下所述。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凹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透镜基材的屈光率大,或者,
在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凸部,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透镜基材的屈光率小。”
[总结]
以下,对本公开的[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进行总结。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如下所述。
“一种眼镜镜片,其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并且
该眼镜镜片包括:
第1屈光区域,其具有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处方的第1屈光力,以及
第2屈光区域,其具有与第1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以抑制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发展的方式在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处聚焦的功能,
其中,在眼镜镜片内部配置有界面部分,
界面部分具有基底部分以及从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
通过夹入有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中的各自彼此不同的屈光率以及凸部或者凹部来体现作为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
与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眼镜镜片的最表面部分是平滑的。”
标号说明:
1 眼镜镜片;
2 散焦面基材;
3 包覆部件;
4s 界面;
4m 界面部件;
5 基底部分;
6 凸部;
7 透镜基材;
8 间隔件;
9 母材;
10 胶带;
11 第1透镜基材用塑模;
11c 第1腔室;
11m 第1腔室内部件;
12 第2透镜基材用塑模;
12c 第2腔室;
12m 第2腔室内部件;
21 第1屈光区域;
22 第2屈光区域。
Claims (9)
1.一种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所述眼镜镜片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并且所述眼镜镜片包括:
第1屈光区域,其具有第1屈光力,所述第1屈光力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处方;以及
第2屈光区域,其具有与所述第1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以抑制眼睛的屈光异常的发展的方式在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处聚焦的功能,
其中,在所述眼镜镜片内部具有界面部分,
所述界面部分具有基底部分以及从所述基底部分突出的凸部或者从所述基底部分凹陷的凹部,
通过夹入有所述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中的各自彼此不同的屈光率以及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凹部来体现作为所述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并且
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段平滑化步骤,其中,通过对设置有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上的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凹部涂覆分段平滑化用药液并进行固化来形成分段平滑化层;以及
耐擦伤层形成步骤,其中,对所述分段平滑化层涂覆耐擦伤层用药液并进行固化来形成耐擦伤层,
其中,所述眼镜镜片的最表面是平滑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夹入有所述界面部分的两种部件是设置有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凹部的散焦面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焦面基材上的包覆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包覆部件的厚度为10μ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散焦面基材设置有所述凸部,并且所述凸部的突出距离为4μ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段平滑化层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还包括进行研磨的步骤并且还包括对所述包覆部件的不平滑的表面进行研磨的步骤,使所述眼镜镜片的最表面变得平滑。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所述凸部,所述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所述包覆部件的屈光率大,或者,
在所述散焦面基材上设置有所述凹部,所述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比所述包覆部件的屈光率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界面部分仅由两种部件夹持。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散焦面基材的屈光率、所述包覆部件的屈光率以及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的形状来体现所述第2屈光区域的功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74134 | 2019-09-25 | ||
JP2019-174134 | 2019-09-25 | ||
CN202080048575.4A CN114222945B (zh) | 2019-09-25 | 2020-09-01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PCT/JP2020/033024 WO2021059887A1 (ja) | 2019-09-25 | 2020-09-01 |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48575.4A Division CN114222945B (zh) | 2019-09-25 | 2020-09-01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30524A true CN117930524A (zh) | 2024-04-26 |
Family
ID=7516574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67555.1A Pending CN117908277A (zh) | 2019-09-25 | 2020-09-01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410222149.8A Pending CN117930524A (zh) | 2019-09-25 | 2020-09-01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080048575.4A Active CN114222945B (zh) | 2019-09-25 | 2020-09-01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67555.1A Pending CN117908277A (zh) | 2019-09-25 | 2020-09-01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48575.4A Active CN114222945B (zh) | 2019-09-25 | 2020-09-01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244567A1 (zh) |
EP (1) | EP4036634A4 (zh) |
JP (1) | JP7232927B2 (zh) |
KR (1) | KR20220012916A (zh) |
CN (3) | CN117908277A (zh) |
WO (1) | WO20210598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089473A1 (en) | 2021-05-10 | 2022-11-16 | Carl Zeiss Vision International GmbH | Spectacle lens design, spectacle lens k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pectacle len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spectacle lens design |
AU2023241697A1 (en) * | 2022-03-28 | 2024-09-05 | Hoya Lens Thailand Ltd. | Spectacle lens and design method of spectacle lens |
EP4292798A1 (en) | 2022-06-14 | 2023-12-20 | Carl Zeiss Vision International GmbH | Method of providing refractive microstructures on a surface of a spectacle lens and spectacle lens design |
CN115185105A (zh) * | 2022-08-10 | 2022-10-14 |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4204734A1 (ja) * | 2023-03-30 | 2024-10-03 |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42418B2 (en) * | 2011-11-16 | 2016-01-26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Ophthalmic lens containing a fresnel surfa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JP6110595B2 (ja) | 2012-02-07 | 2017-04-05 | イーエイチエス レンズ フィリピン インク | 眼鏡用偏光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DE102012023025A1 (de) * | 2012-11-23 | 2014-05-28 | Rodenstock Gmbh | Erzeugung mikrostrukturierter Brillengläser mittels Transferschicht |
CN104678572B (zh) * | 2013-11-29 | 2018-04-27 |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 眼镜片 |
CN107430055B (zh) | 2015-03-27 | 2020-10-30 |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测定活细胞的整合代谢基线及潜力的方法和系统 |
US10268050B2 (en) | 2015-11-06 | 2019-04-23 | Hoya Lens Thailand Ltd. | Spectacle lens |
US11226497B2 (en) * | 2016-10-25 | 2022-01-18 |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Limited | Devices,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myopia control |
CN110036312B (zh) * | 2016-12-28 | 2021-08-06 | 株式会社尼康依视路 |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及眼镜镜片 |
JP6889639B2 (ja) * | 2017-09-12 | 2021-06-18 |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
EP3730997A4 (en) * | 2017-12-19 | 2022-01-26 | Hoya Lens Thailand Ltd. | Spectacle lens production method and spectacle lens |
US10884264B2 (en) * | 2018-01-30 | 2021-01-05 | Sightglass Vision, Inc. | Ophthalmic lenses with light scattering for treating myopia |
CN208752324U (zh) * | 2018-09-27 | 2019-04-16 |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眼镜片 |
WO2020078964A1 (en) * | 2018-10-15 | 2020-04-23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Improved optical article incorporating optical elemen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EP3640714A1 (en) * | 2018-10-17 | 2020-04-22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Optical articles comprising encapsulated microlens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
2020
- 2020-09-01 JP JP2021548726A patent/JP7232927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9-01 US US17/621,985 patent/US2022024456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01 WO PCT/JP2020/033024 patent/WO2021059887A1/ja unknown
- 2020-09-01 CN CN202410067555.1A patent/CN117908277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9-01 CN CN202410222149.8A patent/CN117930524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9-01 EP EP20867572.8A patent/EP403663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01 KR KR1020217042252A patent/KR20220012916A/ko active Pending
- 2020-09-01 CN CN202080048575.4A patent/CN11422294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22945B (zh) | 2024-03-19 |
CN114222945A (zh) | 2022-03-22 |
CN117908277A (zh) | 2024-04-19 |
JPWO2021059887A1 (zh) | 2021-04-01 |
JP7232927B2 (ja) | 2023-03-03 |
EP4036634A4 (en) | 2023-10-18 |
WO2021059887A1 (ja) | 2021-04-01 |
US20220244567A1 (en) | 2022-08-04 |
KR20220012916A (ko) | 2022-02-04 |
EP4036634A1 (en) | 2022-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930524A (zh)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2888973B (zh) | 包含光学元件的改进的光学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 |
US8662665B2 (en) | Refractive-diffractive multifocal lens | |
US8210677B2 (en) | Patch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power of an optical component | |
US11958305B2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 spectacle lens and product comprising a spectacle lens | |
US20130107186A1 (en) | Pre-edging le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dged lens | |
US9096026B2 (en) | Adhesive dispensing profile enhancement | |
JP2007323062A (ja) | 複合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 |
CN113366377A (zh) | 眼镜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 |
JP5115364B2 (ja) | 眼鏡レンズの傾き角算出方法、眼鏡、眼鏡の製造方法 | |
CN117255742A (zh) | 用于对包括光学元件的光学制品进行改进式涂覆的方法 | |
WO2009079342A1 (en) | Refractive-diffractive multifocal lens | |
US20240160040A1 (en) | Mold manufacturing method, optical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pectacle lens | |
JP2012128106A (ja) | 液晶フレネル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フレネルレンズ | |
JP7642088B2 (ja) | 眼鏡レンズ内の薄膜の封入 | |
EP4344863A1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 optical article incorporating optical elements by inkjet printing | |
TWI833343B (zh) | 具微米薄膜之光學透鏡構造 | |
EP4403983A1 (en) | Spectacle lens | |
CN118159896A (zh) | 眼镜镜片及眼镜镜片的设计方法 | |
JP2012215640A (ja) | 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
CN118922771A (zh) | 眼镜镜片及眼镜镜片的设计方法 | |
CN115308927A (zh) | 眼科透镜及具有其的框架眼镜 | |
JP2012215642A (ja) | 眼鏡レン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