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6254A - 一种制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浆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56254A CN117656254A CN202311709635.4A CN202311709635A CN117656254A CN 117656254 A CN117656254 A CN 117656254A CN 202311709635 A CN202311709635 A CN 202311709635A CN 117656254 A CN117656254 A CN 1176562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nd
- water
- sand mixing
- wheel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37 pul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129 oil wel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497 Asphy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9/00—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 B28C9/02—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materi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12—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liquid ingredients
- B28C7/126—Supply means, e.g. nozzles
- B28C7/128—Nozzles; Valves; Valve-actua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16—Discharge means, e.g. with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fresh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浆机,属于砂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本制浆机包括机架及固定于其上的混砂罐、排浆缸及泵水组件,混砂罐、排浆缸及泵水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且三者的竖直轴线上贯穿设置一转轴;混砂罐内设有混砂组件;排浆缸内设有砂浆轮;泵水组件设有水轮;转轴的底端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将混砂罐、排浆缸及泵水组件三个模块通过一根转轴连接起来,使得混砂、排浆和送水可依托该转轴实现统一控制,由于制浆机的混砂、排浆及送水功能对于动力的需求是同步的,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完成制浆任务,还能极大地缩小整个设备的体积;同时,本发明控制原理和结构更加简单和清晰,可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提升设备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度高的制浆机。
背景技术
油井生产过程中要用到压裂工艺技术,即靠地面高压泵车车组将流体高速注入井中,借助井底憋起的高压,使油层岩石破裂产生裂缝,进而增强排油能力,提高油井产量。为防止裂缝自行合拢,在注入的液体中,混入砂浆可确保裂缝处于开启状态,使油流环境长期得以改善。由此,制浆机应运而生。另外,在盾构施工、灌注桩钻孔施工领域也有砂浆需求。
现有的砂浆制造设备集成度比较低,其主要的功能:送水、搅拌、排浆需要3台设备完成,每台设备都具有独立的机械结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另外,在进行自动化控制时,每台设备都设有单独的控制原理和结构,控制逻辑复杂,容易出错,故障率高。
有鉴于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浆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制浆机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控制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浆机,包括机架及固定于其上的混砂罐、排浆缸及泵水组件,所述混砂罐、排浆缸及泵水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且三者的竖直轴线上贯穿设置一转轴;
所述混砂罐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混砂罐内设有混砂组件,所述混砂组件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实现水砂混合;
所述排浆缸内设有砂浆轮,所述砂浆轮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排浆;
所述泵水组件设有水轮,所述水轮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汲引水源并注入所述混砂罐;
所述转轴的底端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送砂装置;
所述送砂装置包括储砂罐、输送带及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衔接储砂罐和混砂罐,所述输送带用于在第二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输送沙砾至混砂罐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混砂罐的内部形成混砂室;
所述排浆缸内部形成积浆区,所述积浆区与所述混砂室连通;
所述排浆缸开设有排浆口,所述排浆口连接排浆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泵水组件还包括泵壳、进水口及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
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混砂罐内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架包括外壳及连接在外壳内部的横板;
所述转轴设有一上一下两个轴承,上方的轴承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的中央处,下方的轴承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横板中部;所述转轴穿过该横板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混砂组件包括甩砂轮及若干喷头;
所述甩砂轮安装在所述转轴的顶部,所述甩砂轮正对所述进料口,所述甩砂轮呈伞面形,所述甩砂轮的正面设有数条砂砾引导线,每一条所述砂砾引导线均从甩砂轮的中部延伸至其轮边;
所述若干喷头沿着所述甩砂轮的周缘设置,用于喷射高压水流。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沙砾引导线的正面投影呈螺旋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沙砾引导线靠近竖直转轴的一段设有吸砂叶片,所述吸砂叶片的顶部设有弯曲的刀口,该刀口朝向所述甩砂轮旋转的方向弯曲。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一圆形喷水管,所述若干喷头沿着喷水管均匀地分布。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混砂组件包括若干搅拌桨叶;
所述若干搅拌桨叶以多层、上下错位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制浆机将混砂罐、排浆缸及泵水组件三个模块通过一根转轴连接起来,使得制浆机的三大功能混砂、排浆和送水可依托该转轴实现统一控制,由于制浆机的混砂、排浆及送水功能对于动力的需求是同步的,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完成制浆任务,还能极大地缩小整个设备的体积;同时,由于本发明不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单独控制,因此控制原理和结构更加简单和清晰,可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提升设备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制浆机一个角度的剖面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制浆机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顶罐的剖面图;
图4示出了图3顶罐的A-A向剖面图;
图5示出了图3顶罐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底罐的剖面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甩砂轮的剖面图;
图8示出了图7中B向视图;
图9示出了图7甩砂轮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A-A向剖面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多个喷头连接在喷水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俯视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机架的剖面图;
图14示出了图13的机架的俯视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排浆缸的剖面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B-B向剖面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泵水组件的剖面图(省略水轮);
图18示出了图17中A-A向剖面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制浆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主要附图标号:
制浆机-100;机架-10;外壳-11;横板-12;底座-13;支撑板-14;混砂罐-20;第一液位计-B;第二液位计-K;顶罐-21;排气孔-211;底罐-22;进料口-23;防溅盘-231;圆环-232;连接板-233;混砂室-24;转轴-25;轴承-251;轴承盖-252;排浆缸-30;排浆口-31;排浆管-32;压力表-F;第二流量计-E;密度计-H;第二调节阀-C;砂浆轮-33;泵水组件-40;泵壳-41;水轮-42;进水口-43;出水口-44;水管-45;第一流量计-D;第一调节阀-A;第一驱动电机-50;联轴器-51;送砂装置-60;储砂罐-61;第二驱动电机-62;输送带-63;甩砂轮-70;砂砾引导线-71;耐磨橡胶层-711;吸砂叶片-712;喷头-81;喷水管-82;PLC控制单元-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制浆机100,包括机架10、混砂罐20、排浆缸30、泵水组件40、第一驱动电机50、送砂装置60及PLC控制单元90。
请结合图13及图1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0包括外壳11及连接在外壳11内部的横板12。具体的,外壳11呈圆筒形,外壳11包括底座13及壳壁(图中未标识),横板12悬空连接在壳壁之间。为了增强横板12的承重力,在壳壁与横板12之间还设有支撑板14。
其中,混砂罐20、排浆缸30及泵水组件均固定在机架10上,且三者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三者的竖直轴线上贯穿设置一转轴25。
请结合图3-6,所述混砂罐20包括顶罐21及底罐22,顶罐21与底罐22上下对齐并固定连接在一起;顶罐21中央处设有进料口23,所述进料口23设置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
混砂罐20内部设有混砂室24,具体可分为混合区及漏浆区,其中混合区呈柱形,漏浆区呈漏斗形。值得一提的是,混砂罐20的内部空间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但柱形和漏斗形的形状设置无疑是其中较佳的实施例。
混砂室24内设有混砂组件,混砂组件即用于实现水和砂混合的结构,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混砂组件包括甩砂轮70和喷头81。
请结合参阅图7-1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甩砂轮70安装在转轴25的顶部,转轴25贯穿混砂室24的竖直轴线设置。安装后,甩砂轮70正对进料口23,用于承接由进料口23处落下的砂砾。甩砂轮70呈伞面形,即甩砂轮70的轮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小角度,该小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以确保砂砾落在甩砂轮70上具有下滑的趋势,但又不至于下滑过快。甩砂轮70的正面设有数条砂砾引导线71,每一条砂砾引导线71均从甩砂轮70的中部延伸至其轮边。
工作时,甩砂轮70在转轴25的带动下旋转,当砂砾落入其上时,将会在砂砾引导线71的带动下高速甩出。砂砾引导线71的设置有利于砂砾的快速甩出,防止出现砂砾堆积堵塞的情况。
请结合参阅图11及图12,喷头81设有多个,多个喷头81沿着甩砂轮70的周缘设置,用于喷射高压水流。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喷头81一共设有三十二个,三十二个喷头81均匀地连接在一圆形喷水管82上。在工作时,喷水管82连接外部水源,水流从三十二个喷头81一齐喷出形成水幕,形成的水幕围绕在甩砂轮70的轮边处,刚好跟高速甩出的砂砾撞击在一起,从而完成水砂混合制浆。
本发明这种通过水砂撞击方式实现混砂的方式,可省去搅拌装置,因此无需为搅拌装置配置足够的空间,无需通过长时间搅拌实现水砂混合,避免了搅拌装置带来的体积大、耗时长及易断流等问题;且,此种撞击混合方式,实际上是利用水流和砂砾二者的动能实现混合制浆,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静态注水和搅拌方式,能降低整个机械的能耗。
优选的,砂砾引导线71呈螺旋状,此种形状设置更加有利于砂砾在甩砂轮70上的下滑和甩出。
优选的,砂砾引导线71设有耐磨橡胶层711,此设置用于提高甩砂轮70的使用寿命。因甩砂轮70与砂砾直接接触,且二者之间由于高速运动而产生摩擦,时间一长容易出现磨损,耐磨橡胶层711的设置能够减缓砂砾引导线71的磨损,进而提高整个甩砂轮7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其中一些砂砾引导线71靠近转轴25的一段设有吸砂叶片712,该吸砂叶片712的顶部设有弯曲的刀口,该刀口朝向甩砂轮70旋转的方向弯曲(如图8所示)。该吸砂叶片712的特殊形状,能够刮走落在甩砂轮70上的砂砾,使其迅速沿着砂砾引导线71甩出轮盘。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砂砾引导线71共设有八条,其中四条设有吸砂叶片712,剩余四条为常规砂砾引导线71,并且,带有吸砂叶片712的砂砾引导线71与其他砂砾引导线71错开设置,如此,可实现砂砾的快速滑走和甩出。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砂砾引导线71设置为六条、十二条等,其中带有吸砂叶片712的条数还可以设置为三条、六条等,不一而足。
请结合参阅图1-3,优选的,进料口23的底部设有防溅盘231,防溅盘231悬于甩砂轮70上方,防溅盘231的盘面正对甩砂轮70的轮面,二者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该间隙高于砂砾引导线71的高度,从而不阻碍甩砂轮70的转动。防溅盘231的作用在于防止砂砾在甩砂轮70上出现飞溅散落现象,确保砂砾沿着甩砂轮70的轮面甩出。
请结合参阅图15及图16,在本实施例中,排浆缸30连接在混砂罐20的底部,排浆缸30内部形成积浆区,该积浆区与混砂室24连通,具体是与漏浆区连通。排浆缸30开设有排浆口31,排浆口31连接排浆管32;排浆缸30内设有砂浆轮33,砂浆轮33安装于转轴25上。积浆区整体呈圆形,转轴25穿过其竖直轴线设置,排浆口31的轴线与排浆缸30相切,工作时,砂浆轮33在转轴25的带动下旋转,从而连续不断地将砂浆从排浆口31排出。
请结合参阅图17及图18,在本实施例中,泵水组件40连接在排浆缸30的下方,具体的,泵水组件40包括泵壳41、水轮42、进水口43及出水口44。
进水口43用于连接外部水源,出水口44通过水管45连接喷头81,进水口43和出水口44分别设置在泵壳41的两侧,且出水口44的水平高度在进水口43之上,进水口43的口径大于出水口44的口径。转轴25穿出排浆缸30的底壁,水轮42安装于转轴25上。
工作时,转轴25带动水轮42高速转动,从进水口43处汲引外部水源,再从出水口44处经水管45输送至喷头81处。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50安装于机架10底部,且第一驱动电机50通过联轴器51而与转轴25的底端部联接。
至此,第一驱动电机50带动转轴25转动,可带动水轮42完成注水,可带动甩砂轮70完成砂砾的高速甩出,可带动砂浆轮33完成排水(或排浆),因此,本制浆机100将混砂罐20、排浆缸30及泵水组件三个模块通过一根转轴25连接起来,使得制浆机100的三大功能混砂、排浆和送水可依托该转轴25实现统一控制,由于制浆机100的混砂、排浆及送水功能对于动力的需求是同步的,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完成制浆任务,还能极大地缩小整个设备的体积;同时,由于本发明不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单独控制,因此控制原理和结构更加简单和清晰,可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提升设备稳定性。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送砂装置60包括储砂罐61、第二驱动电机62及输送带63,输送带63与第二驱动电机62连接,用于在第二驱动电机62带动下输送砂砾;输送带63底端位于储砂罐61内,顶端位于进料口23处。
整个送砂装置60可设置为移动式的,能够在制浆场地灵活移动;或者设置为固定式结构,即在机架10旁边。
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62带动输送带63从下往上输送砂砾,并最终在进料口23处落入到混砂罐20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送砂装置60的外形、由下至上的输送方向等仅仅是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典型实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场地需求灵活设置,例如输送带63为水平式结构等,均可。至于输送带63本身结构、张紧机构等均属于现有习知技术,本发明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2均采用变频电机,当然,这不代表本发明限定于此,只是在本发明场景下,变频电机在工作时长、散热性能等方面更具优势而已。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水管45上安装有与PLC控制单元90连接的第一流量计D和第一调节阀A;排浆管32上安装有与PLC控制单元90连接的压力表F、第二流量计E、密度计H及第二调节阀C;PLC控制单元90还与第一驱动电机50和第二驱动电机62分别连接。
由于第一驱动电机50连接砂浆轮33和水轮42,因此,在进行注水量和排浆量的调节时,第一驱动电机50的输出功率一般保持不变,即PLC控制单元90设定第一驱动电机50的功率恒定,仅通过对第一调节阀A和第二调节阀C的控制来达到调节注水量和排浆量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同时调节第一驱动电机50、第一调节阀A和第二调节阀C,共同来完成注水量和排浆量的调节。在调试阶段,需要达到注水量等于排浆(水)量的目的,才开始往混砂罐20内输送砂砾。
制得的砂浆有浓度要求,因而在排浆管32安装有密度计H,密度计H用于监测砂浆浓度是否达标。在调试阶段完成后,砂浆浓度仅与进砂量有关,因而仅需要通过PLC控制单元90控制第二驱动电机62的输出功率即可。
请结合参阅图1,进一步的,本制浆机100还包括第一液位计B及第二液位计K;两个液位计均设置在混砂罐20内壁,且第一液位计B位于第二液位计K下方,第二液位计K与甩砂轮70的轮边平齐。两个液位计均与PLC控制单元90连接,用于监测混砂室24内液面高度是否达到阈值,进而控制相应的执行机构动作。
请参阅图19,本制浆机完整的控制流程如下:
S1、输入所需砂浆参数,包括流量Q1、压力P1和浓度CW1;
S2、启动机械,PLC控制单元90发出信号,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0;
S 3、打开第一调节阀A,水轮42开始吸水;
S 4、混砂罐20内开始注水,当水位达到第一液位计B指示高度时,PLC控制单元90收到反馈信号,并立即打开第二调节阀C;
S 5、砂浆轮33开始往外排水,同时,PLC控制单元90启动第一流量计D、第二流量计E和压力表F;
S 6、PLC控制单元90根据两个流量计D、E和压力表F反馈的信号,自动调节第一调节阀A、第二调节阀C及第一驱动电机50;
S 7、PLC控制单元90实时监测两个流量计D、E和压力表F的数据,判断是否满足如下条件:QD=QE=Q1、PF=P1;若否,则回到步骤6;若是,则进行下一个步骤;
S 8、PLC控制单元90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2,输送带63开始上砂,PLC控制单元90启动密度计H;
S 9、PLC控制单元90根据密度计H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第二驱动电机62,控制进砂量;
S10、PLC控制单元90实时监测两个流量计D和E、压力表F和密度计H的数据,判断是否满足条件:QD=QE=Q1、PF=P1、CWH=CW1;若否,则回到步骤9或步骤6;若是,则进行下一个步骤;
S11、设备开始稳定持续工作;
S12、完成工作;
S13、停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机械运行过程中还包括步骤S14:任意时刻只要第二液位计K被触发,则立马停机并发出警报。
按照如上方法,整个机械能够持续、稳定运行;制得的砂浆满足需求,浓度达标;一旦发生溢流的情况,机械也能在第一时间停机报警,防止出现进一步地损害。
请参阅图1-3,更具体的,转轴25设有一上一下两个轴承251,上方的轴承251设置于所述进料口23的中央处,下方的轴承251设置于其中一个横板12中部。其中,进料口23处的轴承251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安装定位的:进料口23处设有一个圆环232及四个连接板233,每个连接板233的两端分别连接圆环232和进料口23内壁,四个连接板233共同将圆环232架在进料口23的中心处。上方的轴承251安装在该圆环232上。
进一步的,圆环232上还倒扣有一个轴承盖252,轴承盖252呈锥形。该轴承盖252便于引导沙砾从数个连接板233之间的空隙流入混砂罐20,避免出现堵砂现象。
优选的,在混砂罐20的顶壁还开设有数个排气孔211,排气孔211连通混砂室24和外界,用于平衡混砂罐20内外气压,气体不会进入下部空间内导致憋气和砂浆断流。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的制浆机100用于制作砂浆,而本发明的制浆机100不仅仅能应用于石油开采行业,还可以应用于盾构施工、灌注桩钻孔等施工领域,只不过在那些场景下,需要制作的是泥浆,采用的原料将替换为泥土,因此,只要不脱离本发明之精髓,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混砂罐内的混砂组件采用搅拌式结构,水砂混合通过搅拌方式来实现。
所述搅拌式结构包括若干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以多层、上下错位的方式安装在转轴上。
由于不需要高速水流与沙砾互相撞击混合,因此,本实施例可省去实施例一中的喷头和喷水管,直接将水管伸入混砂罐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搅拌桨叶,其数目、形状及其在转轴上的分布,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一类似的,由于搅拌结构、泵水组件、排浆缸共用一个转轴,因此可实现送水、混合、排浆三个功能统一控制,整个设备的体积相比于现有制浆机得到大幅度的缩小,且控制原理和结构更加简单清晰,能减少故障、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制浆机,包括机架及固定于其上的混砂罐、排浆缸及泵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砂罐、排浆缸及泵水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且三者的竖直轴线上贯穿设置一转轴;
所述混砂罐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混砂罐内设有混砂组件,所述混砂组件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实现水砂混合;
所述排浆缸内设有砂浆轮,所述砂浆轮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排浆;
所述泵水组件设有水轮,所述水轮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汲引水源并注入所述混砂罐;
所述转轴的底端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砂装置;
所述送砂装置包括储砂罐、输送带及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衔接储砂罐和混砂罐,所述输送带用于在第二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输送沙砾至混砂罐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砂罐的内部形成混砂室;
所述排浆缸内部形成积浆区,所述积浆区与所述混砂室连通;
所述排浆缸开设有排浆口,所述排浆口连接排浆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组件还包括泵壳、进水口及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
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混砂罐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外壳及连接在外壳内部的横板;
所述转轴设有一上一下两个轴承,上方的轴承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的中央处,下方的轴承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横板中部;所述转轴穿过该横板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砂组件包括甩砂轮及若干喷头;
所述甩砂轮安装在所述转轴的顶部,所述甩砂轮正对所述进料口,所述甩砂轮呈伞面形,所述甩砂轮的正面设有数条砂砾引导线,每一条所述砂砾引导线均从甩砂轮的中部延伸至其轮边;
所述若干喷头沿着所述甩砂轮的周缘设置,用于喷射高压水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沙砾引导线的正面投影呈螺旋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沙砾引导线靠近竖直转轴的一段设有吸砂叶片,所述吸砂叶片的顶部设有弯曲的刀口,该刀口朝向所述甩砂轮旋转的方向弯曲。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圆形喷水管,所述若干喷头沿着喷水管均匀地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砂组件包括若干搅拌桨叶;
所述若干搅拌桨叶以多层、上下错位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09635.4A CN117656254A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一种制浆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09635.4A CN117656254A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一种制浆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56254A true CN117656254A (zh) | 2024-03-08 |
Family
ID=9006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09635.4A Pending CN117656254A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一种制浆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56254A (zh) |
-
2023
- 2023-12-12 CN CN202311709635.4A patent/CN11765625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55016B (zh) | 履带式土壤改良修复一体机 | |
PL134582B1 (en) | Apparatus for thickening a suspension | |
CN111550202B (zh) | 一种履带式煤水气分离及计量输送装置 | |
CN210207019U (zh) | 一种盾构施工用渣石破碎搅拌装置 | |
KR101570830B1 (ko) | 골재 및 토사의 연속 혼합장치 | |
CN103612330B (zh) | 一种自动喷水的混凝土搅拌机 | |
CN116988807A (zh) | 一种水射流掘进机中心回转机构及堵砂处理方法 | |
CN117656254A (zh) | 一种制浆机 | |
CN117656255B (zh) | 一种砂浆制备机械 | |
CN209777683U (zh) | 一种轻介共流气力连续输送系统 | |
CN112616369A (zh) | 一种自动喷播机 | |
CN110884914A (zh) | 一种浅基坑给料装置 | |
CN116692348A (zh) | 骨料输送系统 | |
CN216756742U (zh) | 一种耐磨易疏通叶腊石磨机进料管道 | |
CN211436058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矿浆搅拌分配器 | |
KR100510883B1 (ko) | 샌드 크러셔 | |
CN214644699U (zh) | 一种用于高粘度、高硬度土质的防灭火制浆系统 | |
CN110469363B (zh) | 一种连续稳定排料的立式砂仓放砂装置 | |
CN110593340B (zh) | 一种防黏轮砂浆喷注系统及方法 | |
CN209188887U (zh) | 一种矿山充填用的料斗 | |
CN114151099A (zh) | 一种适用于复杂地质环境的盾构机排浆机构 | |
CN219688679U (zh) | 一种防堵塞气力传输机 | |
CN222286953U (zh) | 一种充填浆料的连续混合设备 | |
CN118124011A (zh) | 用于砂浆制造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222641860U (zh) | 一种压裂液配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