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546102A - 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6102A
CN117546102A CN202280044312.5A CN202280044312A CN117546102A CN 117546102 A CN117546102 A CN 117546102A CN 202280044312 A CN202280044312 A CN 202280044312A CN 117546102 A CN117546102 A CN 117546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late
flex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cleaning liquid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43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茂木文雄
桥谷学
渡边年宏
池山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546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6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30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3/00Preparing for use and conserving printing surfaces
    • B41N3/06Preparing for use and conserving printing surfaces by use of deter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1/00Forme preparation
    • B41C1/10Forme prepara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st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image to the forme
    • B41C1/1008Forme prepara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st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image to the forme by removal or destruction of lithographic material on the lithographic support, e.g. by laser or spark ablation; by the use of materials rendered soluble or insoluble by heat exposure, e.g. by heat produced from a light to heat transforming system; by on-the-press exposure or on-the-press development, e.g. by the fountain of photolithograph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02Letterpress printing, e.g. book printing
    • B41M1/04Flexographic prin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30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 G03F7/3042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from printing plates transported horizontally through the process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30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 G03F7/3042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from printing plates transported horizontally through the processing stations
    • G03F7/3057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from printing plates transported horizontally through the process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ing units other tha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wash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30Imagewise removal using liquid means
    • G03F7/3092Recovery of material; Wast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固体成分再附着到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一种清洗装置,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具有:显影槽,其填充有清洗液;显影部,其在显影槽内,使用清洗液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而进行显影;及流动制作部,其在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显影槽的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显影槽的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使清洗液在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Description

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了感光性树脂版的印刷版的显影方法,已知有各种方法。例如,在使用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水系显影液进行显影的显影方法中,通过一边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感光性树脂版施加水系显影液,一边用刷子等来清洗作为未曝光部的未固化树脂等而进行显影。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感光性柔版印刷版的显影方法,是使用将刷头朝上浸渍在显影槽内的显影液中的刷子对水分散型感光性柔版印刷版进行显影的方法,并且是使显影液从设置于显影槽的一侧侧面的显影液供给口向相反侧侧面的显影液排出口流动的循环型显影液流动方法,从显影液供给口流入的显影液同时在显影刷子的上下流动,并且通过使供给的显影液与刷子支承基板接触的方法或在与显影刷子的上下对应的位置设置供给口的方法使显影液流入显影刷子的上下。专利文献1的感光性柔版印刷版相当于感光性树脂版。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44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感光性柔版印刷版的显影方法中,尝试了通过以显影液流入刷子的上下的方式从处理槽的一侧侧面向相反侧侧面设置流动,从而抑制未曝光部分的固体成分或感光性树脂凝聚物沉淀在显影刷子周边或处理槽底部。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显影方法中,将完成了显影处理的感光性柔版印刷版从显影液中提起时,在显影液中分散的固体成分再次附着在感光性柔版印刷版。再附着的固体成分难以剥离,使印刷版的品质劣化。因此,期望固体成分不会再次附着在显影后的感光性柔版印刷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固体成分再附着到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具有:显影槽,其填充有清洗液;显影部,其在显影槽内,使用清洗液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而进行显影;及流动制作部,其在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显影槽的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显影槽的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使清洗液在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所述清洗装置具有:
显影槽,其填充有清洗液;
显影部,其在显影槽内,使用清洗液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而进行显影;
输送部,其将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显影槽的清洗液中,在通过显影部显影后,将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出;
淋洗部,其向通过输送部从显影部运出的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供给淋洗液;及
流动制作部,其在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显影槽的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显影槽的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使清洗液在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优选流动制作部在第2区域中,使清洗液在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优选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是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区域可以是与第2区域相同的区域。
优选流动制作部使清洗液以5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流动。
优选显影槽具有与清洗液连通的第1槽部和第2槽部,从第1槽部运入柔版印刷版原版,从第2槽部运出显影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第1区域位于第1槽部,第2区域位于第2槽部。
优选具有:过滤器,其从回收的清洗液去除通过显影而产生的未曝光部;及供给部,其将通过过滤器去除了未曝光部的清洗液供给到显影槽。
优选在第1区域及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在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的清洗液的流路。
优选具有对清洗液进行温度调整的温度调整装置,温度调整装置具有加热器,加热器具备配管、埋设有配管的一部分的块、及设置于块内的加热用加热器,块由金属材料构成。
优选加热器还具有泵,所述泵使清洗液以10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在块内的配管内通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清洗方法,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所述清洗方法具有:
显影工序,在填充有清洗液的显影槽内,使用清洗液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来进行显影,
在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显影槽的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显影槽的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清洗液在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清洗方法,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所述清洗方法具有:
显影工序,在填充有清洗液的显影槽内,使用清洗液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来进行显影;及
淋洗工序,向从显影槽运出的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供给淋洗液,
在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显影槽的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显影槽的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清洗液在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优选在第2区域中,使清洗液在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优选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是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1区域可以是与第2区域相同的区域。
优选使清洗液以5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流动。
优选显影槽具有与清洗液连通的第1槽部和第2槽部,从第1槽部运入柔版印刷版原版,从第2槽部运出显影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第1区域位于第1槽部,第2区域位于第2槽部。
优选从回收的清洗液去除通过显影而产生的未曝光部之后,将通过过滤器去除了未曝光部的清洗液供给到显影槽。
优选对清洗液进行温度调整,对清洗液的温度调整使用加热器,加热器具备配管、埋设有配管的一部分的块、及设置于块内的加热用加热器,块由金属材料构成。
优选清洗液以10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在块内的配管内通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防止固体成分再附着到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1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1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1例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运出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2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2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输送方式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输送中使用的前端导向器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输送中使用的导向器机构部的后端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输送方式的另一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显影槽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4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4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淋洗部的第1例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淋洗部的第2例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中使用的加热器的一例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以下说明的图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性图,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图。
以下表示数值范围的“~”包含记载于两侧的数值。例如,ε为数值α~数值β是指ε的范围为包括数值α和数值β的范围,若以数学记号表示则为α≤ε≤β。
并且,关于“正交”及特定的角度,若没有特别记载,则包含对应的技术领域中一般允许的误差范围。另外,关于数值等,若没有特别记载,则包含对应的技术领域中一般允许的误差范围。
(清洗装置的第1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1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1例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1例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运出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清洗装置10为被称为蛤壳型的结构。在图2中省略了蓋13的图示。并且,在图1及图2中省略了控制部的图示,但清洗装置10的各部由控制部控制。
清洗装置10具有显影槽12和显影槽12的盖13。盖13相对于显影槽12能够开闭,例如,显影槽12和盖13使用铰链来连接。如图1所示,在关闭蓋13的状态下,蓋13的背面13b与显影槽12内的清洗液Q的液面Qs对置。
在显影槽12内,在底面12b侧配置有刷子14。在将刷子14固定的状态下,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实施显影。刷子14例如是俯视时毛14b相对于四边形的基体14a垂直地集束而成的。基体14a通过固定部(未图示)被固定于显影槽12内。基体14a的形状为刷子14的形状。基体14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俯视四边形。
并且,刷子14的毛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适当地利用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 T)等使用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显影中的公知的材质。
在显影槽12的侧面12c设置有供给口15a。在显影槽12内,在供给口15a处设置有吹出口15b。在供给口15a,经由配管21设置有第1阀20。
在与显影槽12的侧面12c对置的侧面12d设置有取出口16a。在显影槽12内,在取出口16a处设置有吸入口16b。在取出口16a,经由配管25设置有第3阀24。
在第1阀20与第3阀24之间,从第3阀24侧设置有循环泵17、过滤器18及加热器19。
利用循环泵17经由吸入口16b从取出口16a取入显影槽12内的清洗液Q,并经由过滤器18及加热器19如后述作为再生清洗液,从供给口15a经由吹出口15b供给到显影槽12内。循环泵17是将由过滤器18去除了未曝光部的清洗液Q供给到显影槽12的供给部,能够适当利用移送公知的液体的泵。循环泵17相当于将去除了未曝光部的清洗液Q供给到显影槽12的供给部。
过滤器18是从清洗液Q中去除通过显影而产生的未曝光部的过滤器,去除显影后的清洗液中的固体成分(未图示)。能够利用过滤器18来降低固体成分的浓度。利用过滤器18,可由显影后的清洗液即疲劳显影液得到再生清洗液。因此,再生清洗液通过过滤器18供给到显影槽12。
过滤器18只要能够分离显影后的清洗液中的固体成分(未图示),则并无特别限定,可根据分离的固体成分的大小适当确定,例如,使用陶瓷过滤器。关于过滤器18,例如优选能够分离粒径为1μm以下的固体成分的过滤器。
再生清洗液是通过过滤器18或后述过滤器29从显影后的清洗液即疲劳显影液降低固体成分的浓度而得的。
加热器19将供给到显影槽12内的清洗液Q的温度调整为规定的温度,例如40~50℃的范围内。清洗液Q的液温由加热器19进行温度调整。另外,加热器19的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利用公知的结构。
并且,可以具有温度调整装置(未图示),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具有对清洗液Q的液温进行温度调整的加热器19,温度调整装置也可以是加热器19。
如图2所示,在显影槽12的侧面12e设置有送液口28。在送液口28经由配管23设置有第2阀22。第2阀22连接在加热器19与第1阀20之间。经过过滤器18及加热器19的、显影后的清洗液Q被供给到送液口28。
在与侧面12e对置的侧面12f,在与送液口28对置的溢流口上设置有过滤器29。将由于清洗液Q流入到显影槽12中而从显影槽12溢出的液被排出的口称为溢流口。
过滤器29由聚烯烃系树脂的无纺布构成,铺满在溢流口,供通过清洗液Q流入显影槽12而溢出的液通过。过滤器29从清洗液Q中去除通过显影而产生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未曝光部分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树脂成分的比重轻,一边在清洗液Q中扩散,一边凝聚或在液面Qs浮出。在液面Qs浮出的比较大的悬浮物由于清洗液Q的流入而从溢流口排出,并被过滤器29捕获。
在具备过滤器29的溢流口经由配管27设置有第4阀26。在显影槽12内,使清洗液Q从送液口28流出,形成从送液口28朝向过滤器29的清洗液Q的流动。
送液口28与过滤器29之间的区域是运出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第2区域D2
在第2区域D2,通过在从送液口28朝向过滤器29的方向F1上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可防止通过显影而去除的未曝光部(未图示)附着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即,防止固体成分附着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
从送液口28朝向过滤器29的方向F1只要是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Ws的方式交叉的方向,则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DL正交的方向。
另外,在将正交设为90°的情况下,上述正交的方向容许80°~100°。
图2所示的例中,在溢流口处具备能够有效地去除在液面Qs浮出的比较大的悬浮物并减轻过滤器18的负荷的过滤器29,但是,即使不一定具备过滤器29,也不会损害防止固体成分附着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效果。
由循环泵17、过滤器18、加热器19、过滤器29、第2阀22、及第4阀26构成使清洗液Q在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Ws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的流动制作部37。
如图1所示,在蓋13的内部设置有马达30。在盖13的背面13b例如设置有两个曲柄32。各曲柄32连接于平板状的固定部件34。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使用支承板35被固定于固定部件34。支承板35例如由粘合板构成。
另外,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图像状曝光例如使用曝光装置(未图示)来进行。已进行图像状曝光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为显影面,并成为印刷面。
并且,两个曲柄32中的一个曲柄32连接于马达30。两个曲柄32相连接,若其中一个曲柄32旋转,则另一个曲柄32同步旋转。因此,若其中一个曲柄32通过马达30旋转,则另一个曲柄32也同步旋转。由此,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行偏心圆运动。例如,由马达30、曲柄32、固定部件34及刷子14构成显影部38。
在清洗装置10中,不是使刷子14移动,而是在清洗液Q中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摆动以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图像形成面在刷子14上进行偏心圆运动。
并且,在清洗装置10中,虽然未图示,但打开盖13,将支承板35例如使用粘合剂固定于固定部件34。由此,能够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固定部件34。在取下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打开蓋13,将支承板35从固定部件34取下,如图3所示,在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向行进方向DL移动而取出时,固体成分在清洗液Q的液面Qs浮动的情况下,由于清洗液Q的表面张力而容易吸附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液面Qs侧的表面36a。因此,如上所述,通过使清洗液Q在第2区域D2中,在从送液口28朝向过滤器29的方向F1上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可防止固体成分附着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
另外,清洗液Q的液流速度优选为50cm/秒以上。清洗液Q的液流速度只要为50cm/秒以上,则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固体成分等附着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因此优选。清洗液Q的液流速度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根据泵的性能等而为200cm/秒以下。
清洗液Q的液流速度是清洗液Q的最低速度,例如是显影槽12的侧面12f处的液流速度。
另外,清洗液Q的液流速度能够使用热式流量计等来测定,具体而言,例如,使用ifm efector公司制SI5007等。
<清洗方法>
对清洗装置10的清洗方法进行说明。清洗方法是指显影方法。
在清洗方法中,首先,将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安装于支承板35,进而,将支承板35安装于固定部件34。向显影槽12内填满清洗液Q。然后,关闭盖13。柔版印刷版原版36浸渍于清洗液Q中。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图像形成面、即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与刷子14的毛14b接触。
接着,通过马达30使其中一个曲柄32旋转而使另一个曲柄32也同步旋转,从而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行偏心圆运动,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以浸渍于清洗液Q中的状态进行显影。
在显影中,为了促进显影,例如,利用加热器19将清洗液Q温度调整到40~50℃的范围的一定温度,并保持在显影槽12内均匀地循环的状态。
并且,从供给口15a经由吹出口15b,将通过了过滤器18的清洗液Q供给到显影槽12内,利用循环泵17经由吸入口16b从取出口16a取入显影槽12内的清洗液Q并通过过滤器18及加热器19将清洗液Q供给到显影槽12内。使清洗液Q从显影槽12的侧面12c朝向侧面12d循环。由此,形成从显影槽12的侧面12c朝向侧面12d的清洗液Q的流动。并且,此时,使清洗液Q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平行地流动。另外,此时,第1阀20和第3阀24处于打开的状态,第2阀22和第4阀26处于关闭的状态,构成清洗液Q的循环路径。
如上所述,使清洗液Q从吹出口15b流动,并从吸入口16b取入清洗液Q,形成从显影槽12的侧面12c朝向侧面12d的清洗液的流动,由此,从吹出口15b流入的清洗液Q同时在刷子14的上下流动,能够抑制凝聚沉淀物向刷子14周边的堆积、进而抑制未硬化部向显影槽12底部的沉淀。
显影后,打开盖13,从清洗液Q中取出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
在显影处理中,从柔版印刷版原版36刮出的未曝光部分的固体成分、感光性树脂凝聚物沉淀在刷子14的周边或显影槽12的底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分的树脂成分的比重轻,一边在清洗液Q中扩散,一边凝聚或在液面Qs浮出。
发现了在将显影处理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排出到清洗液Q外时,为了使在清洗液Q中分散或浮动的固体成分不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不是从清洗液Q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平行地流动的状态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运出到清洗液Q外,而使在相对于排出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清洗液Q的流动,对防止固体成分附着是有效的。
并且,已知固体成分容易附着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
在清洗液Q中,即使保持固体成分难以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清洗液的循环状态,当从清洗液Q取出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为了防止在清洗液Q中浮动的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显影后,例如,如图3所示,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向行进方向DL移动,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清洗液Q中提起时,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与清洗液Q的界面,在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DL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此时,关闭第1阀20和第3阀24,打开第2阀22和第4阀26,在第2区域D2中,在从送液口28朝向过滤器29的方向F1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由此,浮动的固体成分随液流流动,因此能够防止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并且,固体成分由过滤器29捕获。
另外,在上述方向F1上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时,打开第2阀22和第4阀26,并关闭第1阀20和第3阀24,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使第1阀20和第3阀24收缩,此时,从侧面12c朝向侧面12d的清洗液Q的流动变小。
另外,清洗装置1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清洗装置的第2例)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2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2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另外,在图4及图5中,对与图1及图2所示的清洗装置10相同的结构物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并且,在图4及图5中省略了控制部的图示,清洗装置10a的各部由控制部控制。
图4所示的清洗装置10a具有使用清洗液Q去除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而进行显影的显影部40。
如图5所示,第1阀20经由配管21连接于显影槽12的侧面12e。第2阀22经由配管23连接于显影槽12的侧面12e。第3阀24经由配管25连接于显影槽12的侧面12e。
如图4所示,显影部40配置于显影槽12,并具有多个刷子41。
在显影槽12内设置有多个输送辊42。在输送辊42之间设置有支承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支承体46。在各支承体46上分别配置有刷子41。例如,如图5所示,刷子41将3个设为1列,配置有3列,但是刷子41的数量及列数并无特别限定,刷子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或方形,并无特别限定,可根据清洗装置10a的结构适当确定。另外,也可以没有图4所示的支承体46。
刷子41连接于连接管43。连接管43连接于循环泵17、过滤器18及加热器19,并且在连接管43设置有第5阀20b。通过连接管43向刷子41供给清洗液Q或再生清洗液。通过第5阀20b的开闭来控制清洗液Q或再生清洗液向刷子41的供给。
并且,可以与显影槽12相邻地设置载置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台(未图示)。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台送出到输送辊42,通过输送辊42沿运入方向Di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并且,通过输送辊42沿与运入方向Di相反的方向也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
柔版印刷版原版36也可以是与图1所示的清洗装置10同样地以固定在支承板35(参考图1)的状态运入的方式。当使用支承板35(参考图1)时,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在支承板35上,以使图像状曝光面成为刷子侧。
在清洗装置10a中,柔版印刷版原版36沿着1个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到显影槽12,并从显影槽12运出。运入到清洗液Q中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和从清洗液Q运出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通过相同区域。因此,清洗装置10a中,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运入到显影槽12的清洗液Q中的第1区域D1和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显影槽12的清洗液Q运出的第2区域D2是相同区域。另外,对于相同区域,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清洗液Q的运入及运出为相同区域,但是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运入及运出的区域,也可以包含输送误差,并不限于完全一致。
在清洗装置10a中,将第1区域D1和第2区域D2设为相同区域,但并不限于此,第1区域D1和第2区域D2也可以是不同的区域。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改变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运入到显影槽12中的输送路径和从显影槽12运出的输送路径,能够将第1区域D1和第2区域D2设为不同的区域。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运入及运出的输送路径的差异是超过上述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运入及运出的输送误差的差异。
多个刷子41通过驱动部(未图示)相对于旋转轴(未图示)旋转。并且,在显影时,经由旋转轴向刷子41供给清洗液Q或再生清洗液。从刷子41向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供给清洗液Q或再生清洗液。
通过多个刷子41刮擦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以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未图示)并进行显影。
刷子41例如使用相对于基体垂直地集束有毛的刷子。在该结构中,刷子41的毛大致垂直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另外,刷子41的毛并无特别限定。是与上述刷子14(参考图1)相同的材质。
另外,刷子41可以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静止即固定,并且也可以是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移动的结构。该情况下,刷子41的移动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旋转、往复、旋转与往复的组合或偏心圆运动中的任一种。
在刷子41移动的情况下,刷子41可以在显影时始终移动,也可以仅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输送到显影槽12时移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将检测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传感器(未图示)设置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首先通过的输送辊42,并利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定时和输送速度来确定到达刷子41的时间而移动刷子41并进行显影。
清洗装置10a具有补充泵44和补充罐45。在补充罐45中贮存有清洗液Q。通过补充泵44,储存在补充罐45的清洗液Q供给到显影槽12内。
并且,具有淋洗部47。淋洗部47向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供给淋洗液,使用淋洗液去除残留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胶乳成分及橡胶成分等残留物。
淋洗液是实质上仅将水作为成分的液体,例如能够利用淡水、自来水、工业用水、地下水等。另外,实质上只有水是指作为淋洗液的成分,水为99.50质量%以上,优选水超过99.99质量%,最优选仅为水。
淋洗部47具有淋洗液供给部47a及排液喷嘴47b。
排液喷嘴47b设置于比淋洗液供给部47a更靠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DL上的下流侧,即运入方向Di的下流侧。
淋洗液供给部47a例如从喷嘴向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供给淋洗液。
例如,设置检测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传感器(未图示),并检测柔版印刷版原版36通过台侧的刷子41的定时,从淋洗部47的淋洗液供给部47a经由喷嘴向去除了未曝光部的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至少表面36a供给淋洗液。
排液喷嘴47b通过喷射气体而去除或抽吸气体去除由淋洗液供给部47a供给到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淋洗液。另外,排液喷嘴47b只要能够喷射气体或抽吸气体,则其结构不受特别限定,能够利用各种泵。
在淋洗部47中,通过设置淋洗液供给部47a和排液喷嘴47b,来自淋洗液供给部47a的淋洗液通过排液喷嘴47b而卷入,即使来自淋洗液供给部47a的淋洗液的供给量少,也能够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扩散,去除上述未曝光部。由此,能够减少去除残留于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胶乳成分及橡胶成分等残留物所需的淋洗液的量。
另外,优选同时驱动淋洗液供给部47a和排液喷嘴47b。通过同时驱动淋洗液供给部47a和排液喷嘴47b,进一步得到上述淋洗液的卷入效果。
<清洗方法>
对清洗装置10a的清洗方法进行说明。在清洗装置10a中,在刷子41位于清洗液Q内的状态下实施显影。由此,可以防止凝聚物堆积在刷子41上,使储存在刷子41上的固体成分剥落而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
显影槽12的清洗液Q通过打开第1阀20和第3阀24并利用循环泵17经由过滤器18、及加热器19循环,升温至设定温度。当设定温度例如为温度50℃时,成为温度50℃的一定状态时,关闭第1阀20而打开第5阀20b,向刷子41侧供给清洗液Q,进行清洗液Q的循环。
例如,在刷子41在基板上植有多个刷毛时,供给到各刷子41的清洗液Q通过基板上的孔从植毛之间喷射。在该状态下,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在输送辊42上滑动,并沿运入方向Di移动。然后,例如,使刷子41进行偏心圆运动,以实施显影。
显影后,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沿行进方向DL移动。此时,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清洗液Q运出。
显影后,在淋洗部47中,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一边喷射淋洗液一边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清洗液Q中提起。此时,关闭第1阀20、第5阀20b及第3阀24而打开第2阀22及第4阀26的状态下,利用循环泵17使清洗液Q流动。此时,在包括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与清洗液Q的界面的上述第2区域D2(参考图5)中,如上所述,在方向F1(参考图5)上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由此,防止在第2区域D2中浮动的固体成分被清洗液Q的流动冲掉,并防止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获得良好的显影的完成品。
另外,在关闭第2阀22的状态且打开第1阀20和第5阀20b的状态下,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沿输送方向移动,从显影槽12的清洗液Q提起的情况下,在上述第2区域D2中,在方向F1上未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无法防止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
另外,如图4所示,第2区域D2也是运入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第1区域D1。即,如上所述,第1区域D1和第2区域D2是相同的区域。
(清洗装置的第3例)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另外,在图6~图8中,对与图1及图2所示的清洗装置10相同的结构物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10b是纵型输送方式的清洗装置。清洗装置10b是一边输送在表面36a上进行了图像状曝光的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一边使用清洗液Q进行显影,是以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沿着所确定的输送路径Dp输送的状态进行显影的清洗装置。将进行使用了上述清洗液Q的显影称为显影工序。如图6所示,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路径Dp具有弯曲的输送路Dpc和直线的输送路Dps。图6所示的输送路径Dp为具有弯曲的输送路Dpc、直线的输送路Dps及弯曲的输送路Dpc的循环输送路径。因此,如后述,能够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循环多次来进行显影。
如后述,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厚度薄至几毫米左右,且具有能够在显影槽54内弯曲并输送的程度的挠性。
在清洗装置10b中,对于浸渍于清洗液Q中且处于输送的状态的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未图示)并进行显影。清洗装置10b为一边沿着所确定的输送路径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一边进行显影的装置。在使用清洗装置10b的清洗方法中,一边沿着所确定的输送路径Dp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一边进行显影。
另外,一边输送上述柔版印刷版原版36及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状态是指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沿着输送路径Dp移动。
清洗装置10b具有输送部50、显影部51及淋洗部52。
在清洗装置10b中,在框架53上设置有输送部50和显影部51,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在清洗装置10b中,例如取出经过了淋洗部52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清洗装置10b中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取出位置并不受特别限定。
框架53例如外形为长方形。在框架53中,如图7所示,平行地配置有两个沿一个方向延伸的部件53a。沿与部件53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在部件53a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和中央配置有梁部件53b。设置于框架53的部件53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梁部件53b之间为直线的输送路Dps。例如,直至框架53的部件53a的中央为止,即直至中央的梁部件53b为止,配置于显影槽54内。显影槽54为在内部贮存清洗液Q的容器。显影部51配置于显影槽54内的直线的输送路Dps。
显影槽54具有与清洗液Q连通的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运入第1槽部M1,并从第2槽部M2运出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第1区域D1位于第1槽部M1,第2区域D2位于第2槽部M2。第1区域D1包括柔版印刷版原版36和清洗液Q的界面。
如图8所示,在各部件53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例如分别可旋转地设置有齿轮55。在梁部件53b的长度方向上对置的齿轮55由轴55a连结。在各部件53a中,在长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齿轮55上绕挂有输送链56。与框架53的梁部件53b的长度方向对置地配置有一对输送链56。
例如,在多个齿轮55中的一个上连接有输送驱动部57。齿轮55通过输送驱动部57旋转,从而输送链56沿特定的方向移动。齿轮55与输送驱动部57的连接方式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由轴等连接,也可以使用链或带连接。
由齿轮55、输送链56及输送驱动部57构成输送部50。通过输送部50,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以在显影槽54内浸渍于清洗液Q中的状态被输送。
输送部50优选具有调整输送时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的张力调整部58(参考图7)。若输送链56的张力小,则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时的张力变小,输送时柔版印刷版原版36松弛,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不稳定。并且,若输送链56的张力小,则有时输送链56从齿轮55脱离。根据这种情况,为了调整输送时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将调整输送链56的张力的张力调整部58设置于部件53a的端部。通过张力调整部58,能够调整输送时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可防止输送时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松弛。
另外,若能够调整输送时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则张力调整部58的配置位置及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利用公知的配置位置及结构。例如,能够适当利用变更绕挂输送链56的齿轮55之间的距离的张力调整部及将齿轮压向输送链56来赋予张力的张力调整部等。
输送部50可以具有引导输送链56的引导机构。通过引导机构,能够抑制输送链56的蛇行等。引导机构例如设置于输送链56的配置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相反的一侧,由插入输送链56的辊(未图示)之间的部件构成。该部件例如由高分子量聚乙烯或PTFE(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构成。
在各部件53a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梁部件53b上设置有转向杆59a和转向杆59b(参考图7)。转向杆59a、59b由半圆筒状部件构成,半圆筒状部件设置成平面部朝向梁部件53b侧。
在由弯曲的输送路构成的弯曲部设置有半圆筒状的转向杆59a、59b。即,由半圆筒状的转向杆59a、59b构成弯曲的输送路Dpc,沿着转向杆59a、59b的表面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此时,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背面36b与转向杆59a、59b接触。转向杆59a、59b由与弯曲的输送路Dpc的曲率等相对应的大小的半圆筒状部件构成。
转向杆59a、59b由于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因此优选至少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的摩擦阻力小。通过摩擦阻力小,能够顺畅地且不会在背面36b产生刮痕等地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通过转向杆59a、59b,可抑制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弯曲的输送路Dpc上的张力变动。
转向杆59a和转向杆59b设置于部件53a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转向杆59b浸渍于贮存有清洗液Q的显影槽54内。
并且,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以柔版印刷版原版36绕挂在转向杆59a及转向杆59b中的转向杆59a的状态安装于后端导向器63。转向杆59a相对于弯曲的输送路Dpc进退。在转向杆59a进入到弯曲的输送路Dpc时,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另一方面,当转向杆59a相对于弯曲的输送路Dpc后退时,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长度变短,成为后述的短路径(shortpass)的状态。具体而言,转向杆59a相对于梁部件53b上下移动,从而相对于弯曲的输送路Dpc进退。例如,在转向杆59a与梁部件53b之间例如设置使用螺线管的直动机构。例如,设为如下结构:在螺线管关闭的状态下转向杆59a下降,在螺线管开启的状态下转向杆59a提升。由此,在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能够降低转向杆59a。
通过提升或降低转向杆59a,能够改变赋予到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转向杆59a作为张力赋予部发挥作用。在张力赋予部中,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导向器之后,提升转向杆59a,由此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被固定于导向器的状态下,力沿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长度伸长的方向起作用,能够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即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导向器之后的张力大于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的张力。
另外,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的张力是指转向杆59a下降的状态下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之后的张力为转向杆59a上升的状态下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
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的大小能够根据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紧情况来确定。
另外,若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大即柔版印刷版原版36伸长,则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中产生纵向褶皱。另一方面,若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小即柔版印刷版原版36松弛,则产生横向褶皱。纵向褶皱及横向褶皱均成为显影不良的原因。工作人员能够目视确认纵向褶皱及横向褶皱并将纵向褶皱及横向褶皱均未产生的状态作为适度的张力而开始进行输送。也优选在张力赋予部或输送路径内设置测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的装置,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调整为一定范围内的张力。
接着,对测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的装置等进行说明。
在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导向器的状态下,目视确认将螺线管设为开启的状态而提升了转向杆59a的状态,并调整螺线管的安装位置或限位器(stoper),以便成为不产生纵向褶皱或横向褶皱的状态。直动机构除了螺线管以外,还可以使用气缸或液压致动器,任何直动机构均通过调整安装位置或限位器而固定为在开启的状态下成为适度的张力状态。
并且,若使用由滚珠丝杠、直线引导件或伺服马达等构成的驱动装置或电动致动器,则直动不仅能够成为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还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地移动,从而能够进行张力的微调。若将这些直动机构构成为经由测力传感器或应变仪运转张力赋予部,则能够进行施加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的测定。通过目视将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中不产生纵向褶皱及横向褶皱的状态的张力范围进行数值化,能够在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对应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长度、厚度等多样的种类的导向器的状态下,目视确认将螺线管设为开启的状态而提升了转向杆59a的状态,并调整螺线管的安装位置或限位器,以便成为不产生纵向褶皱及横向褶皱的状态。直动机构除了螺线管以外,还可以使用气缸或液压致动器,任何直动机构均通过调整安装位置或限位器而固定为在开启的状态下成为适度的张力状态。
并且,若使用由滚珠丝杠、直线引导件或伺服马达等构成的驱动装置或电动致动器,则直动不仅能够成为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还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地移动,从而能够进行施加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的微调。若将这些直动机构构成为经由测力传感器或应变仪运转张力赋予部,则能够进行施加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的测定。通过目视将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中不产生纵向褶皱及横向褶皱的状态的张力范围进行数值化,使对应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长度、厚度等多样的种类的适度的张力状态的设定变得容易。
作为张力测定器,优选张力控制器。
张力赋予部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转向杆59a,也能够使用辊(未图示)来代替转向杆59a。在设置有辊的情况下,与上述的转向杆59a同样地,设为使辊相对于弯曲的输送路Dpc进退的结构,当辊进入到弯曲的输送路Dpc时能够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赋予张力。
转向杆59a、59b的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例如由树脂层、电镀层或类金刚石碳层(DLC层)层构成。树脂层能够由PTFE(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及高密度聚乙烯等构成。电镀层例如为硬铬电镀。除此以外,能够利用氮化钛(TiN)层等。此外,转向杆59a、59b中也能够使用无纺布。当使用无纺布时,能够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背面36b的附着物。
并且,在转向杆59a、59b中,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可以形成有多个凹凸。通过形成多个凹凸,接触面积减小,摩擦阻力变小。作为形成有多个凹凸的部件,例如为经压花加工的不锈钢板等金属板。
另外,转向杆59a、59b整体可以由构成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的材料构成。
另外,转向杆59b有时以浸渍于清洗液Q中的状态使用,因此优选不溶解于清洗液Q、不会因清洗液Q而变质及不会因清洗液Q而发生溶胀等变形。
并且,在框架53的部件53a的中央的梁部件53b与端部的梁部件53b之间设置有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背板部60。例如,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背面36b侧设置有背板部60。
背板部60由于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因此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优选为平面。通过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为平面,能够效率良好地清洗柔版印刷版原版36。
背板部60例如由金属构成。金属优选不锈钢及钛等,背板部60的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可以实施电镀,作为电镀,优选硬铬电镀,更优选进行DLC(类金刚石碳)处理。除此以外,可以对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实施氮化钛(TiN)等的表面处理。
并且,例如可以与背板部60对置地在部件53a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夹持辊(未图示)。柔版印刷版原版36具有挠性,但通过夹持辊,能够抑制输送时的挠曲等而稳定地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尤其在进行显影时,即使刷子61旋转或移动,也能够稳定地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另外,夹持辊并不限定于3个。
另外,夹持辊例如优选使用橡胶辊、海绵辊及旋转刷等,以免损伤印刷面即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
如上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36具有挠性,因此在与刷子61摩擦时发生挠曲等而有可能无法利用刷子61效率良好地去除未曝光部。通过设置上述背板部60,在利用刷子61去除未曝光部时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背面36b被背板部60支承,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去除未曝光部。并且,背板部60作为输送引导件发挥作用,通过背板部60,能够更稳定地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
显影部51(参考图8)可以为由多个刷子61例如4个刷子61沿方向Dw排列成一列而配置的结构。在刷子61中,旋转轴C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配置于垂直的方向。
4个刷子61连接于驱动部(未图示),通过驱动部控制刷子61围绕旋转轴C的旋转及刷子61的移动。
能够用4个刷子61同时进行显影。由此,被刷子61摩擦的面积变多,能够抑制显影残渣的附着,且在维持显影均匀性的状态下加快显影速度。在该情况下,多个刷子61的转速可以相同,也可以按多个刷子61的每个刷子改变转速。并且,4个刷子61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然而,从用于抑制发生显影不均匀的显影均匀性的观点考虑,4个刷子61优选大小及转速相同。
上述刷子61围绕旋转轴C的旋转是指刷子61以旋转轴C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刷子61进行自转。旋转轴C为通过刷子61内的1点的固定轴。刷子61上设置有旋转轴部61a,该旋转轴部61a的中心轴为旋转轴C。旋转轴部61a作为从驱动部传递动力而进行旋转的旋转驱动轴发挥作用,通过使旋转轴部61a旋转,刷子61例如沿旋转方向r进行自转。
并且,优选使4个刷子61沿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方向即相对于输送方向D正交的方向Dw移动。即,优选使多个刷子61沿方向Dw摆动。在该情况下,优选使其移动刷子61的直径DB(参考图8)的1/3以上的距离。将使刷子61沿方向Dw移动的距离称为摆动宽度Mb。
如上所述,通过使刷子61沿方向Dw摆动,能够抑制显影不均匀。通过将摆动宽度Mb设为刷子61的直径DB(参考图8)的1/3以上的距离,能够更进一步抑制显影不均匀,因此优选。
另外,当设置多个刷子时,例如可以由一个马达同时驱动至少两个刷子(而并非使每个刷子进行旋转)。关于4个刷子61,可以由一个马达同时驱动至少4个刷子61(而并非使每个刷子61进行旋转)。由此,能够减少马达的数量,从而能够将装置小型化。并且,当由一个马达旋转多个刷子时,通过设置变速器,能够按每个刷子61改变旋转数。由此,能够减少马达的数量,从而能够将装置小型化。并且,当由一个马达旋转多个刷子时,通过设置变速器,能够按每个刷子61改变旋转数。
关于刷子61,可以是在输送路径Dp的输送方向D上配置有2个刷子61的结构。
并且,在清洗装置10b中,具有至少两种显影中使用的刷子,至少两种刷子中的一种优选为旋转轴C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配置于垂直的方向的刷子。通过将旋转轴C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平行地配置,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显影。
例如,显影部51也可以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路径Dp的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第1区域D1)配置用于显影的完成的辊刷。辊刷以浸渍于清洗液Q的液面Qs的状态配置。优选具有用于显影的完成的辊刷,因此可去除版上残渣等,但无需一定要设置辊刷。
在此,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输送方式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输送中使用的前端导向器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输送中使用的导向器机构部的示意图。并且,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输送方式的另一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输送部50(参考图6)将导向器固定于一对输送链56(参考图9)来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
导向器设置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侧即输送方向D侧的前端36c(参考图9)及相反侧的后端36d(参考图9)。导向器包括图9及图12所示的前端导向器62和后端导向器63。通过导向器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前端及后端双方。
如图9及图12所示,在输送链56上,例如沿着输送链56的长度方向以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部56b。前端导向器62和后端导向器63被固定于固定部56b。输送链56的长度方向为与输送方向D相同的方向。
如图9所示,前端导向器62具有长尺寸的基部62a和设置于基部62a的长度方向的各端部的折弯部62b。如图10所示,在基部62a沿着基部62a的长度方向以等uj隔隔开uj隙而设置有多个安装部62c。在各安装部62c设置有销62d。使销62d贯穿柔版印刷版原版36而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前端导向器62。在该情况下,为了抑制输送中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移动,优选将基部62a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前端对齐并固定。
如图9所示,前端导向器62的折弯部62b被固定于输送链56的固定部56b,从而前端导向器62被固定于输送链56。将前端导向器62固定于输送链56的方法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以挂合、螺合、夹持及利用磁力的固定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进行固定。
挂合例如是指将折弯部62b挂在固定部56b的方法。
螺合例如是指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折弯部62b固定于固定部56b的方法。除此以外,在固定部56b预先形成内螺纹,使用螺纹将折弯部62b固定于固定部56b的方法也包含于螺合中。
夹持例如是指使用夹具等部件将折弯部62b和固定部56b汇集在一起并夹入固定的方法。
基于磁力的固定例如是指预先由磁性体构成折弯部62b及固定部56b,使用磁铁将折弯部62b和固定部56b进行固定的方法。
后端导向器63与上述前端导向器62为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如图10所示,后端导向器63具有长尺寸的基部63a和设置于基部63a的长度方向的各端部的折弯部63b。在基部63a沿着长度方向以等间隔隔开间隙而设置有多个安装部63c。在各安装部63c设置有销63d。使销63d贯穿柔版印刷版原版36而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后端导向器63。在该情况下,为了抑制输送中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移动,优选将基部63a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后端对齐并固定。如上所述,销62d、63d为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固定部件。
后端导向器63的折弯部63b被固定于输送链56的固定部56b,从而后端导向器63被固定于输送链56。将后端导向器63固定于输送链56的方法并不受特别限定,与前端导向器62同样地,以挂合、螺合、夹持及利用磁力的固定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进行固定。
另外,前端导向器62位于行进方向侧,因此即使挂合,力也会在固定部56b按压前端导向器62的折弯部62b的方向上起作用。在后端导向器63中,为了使力在按压折弯部62b的方向上起作用,需要使折弯部63b在与前端导向器62相反的方向上挂合。因此,后端导向器63优选能够以图9及图12的状态固定的螺合、夹持及利用磁力的固定方法。
并且,在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有时由于输送的变动而输送张力发生变动。由于输送张力的变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变得不稳定。并且,由于输送时的输送张力,柔版印刷版原版36有时发生伸缩。因此,优选抑制由输送张力的变动及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伸缩等产生的影响。因此,导向器优选具有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伸缩的导向器机构部64。导向器机构部64通过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伸缩,能够减小由输送张力的变动及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伸缩等产生的影响。
由于前端导向器62位于行进方向侧,因此输送张力不易发生变动,但后端导向器63的输送张力容易发生变动。因此,后端导向器63优选具有导向器机构部64(参考图11)。
例如,如图11所示,导向器机构部64设置于基部63a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之间。导向器机构部64具有框架材64a和弹簧及橡胶等弹性部件64b,框架材64a和基部63a平行地配置,并由弹性部件64b连接。当设置有导向器机构部64时,不在基部63a设置有销63d,而在框架材64a设置有销63d(参考图10)。框架材64a被固定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
另外,前端导向器62可以为具有导向器机构部64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基部62a设置导向器机构部64。
在清洗装置10b中,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将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安装于一个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方式,也可以将多个柔版印刷版原版安装于导向器。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为将两个柔版印刷版原版36安装于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的方式。图12所示的设置有两个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例子为一例,柔版印刷版原版36并不限定于两个,可以为安装3个以上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方式,如上所述,也能够设为安装多个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方式。
前端导向器62使用销62d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后端导向器63使用销63d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但销62d、63d的形状、个数及配置间隔并不受特别限定。从拆卸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便利性考虑,设置销62d的安装部62c及设置销63d的安装部63c优选隔开间隙而配置。另外,为了在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不污染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曝光面即表面36a,或者,为了不污染显影槽54内的清洗液Q,销62d、63d优选不产生残渣等。
并且,销62d、63d例如具有倒钩(未图示)。通过倒钩,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不易从销62d脱离,柔版印刷版原版36被可靠地固定。因此,销62d、63d优选具有倒钩。另外,倒钩是指销62d的突出部分。倒钩使得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不易从销62d脱离。
并且,销62d、63d优选至少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具有树脂层、电镀层或DLC层(类金刚石碳层),或者,在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形成有多个凹凸。
作为电镀层,优选硬铬电镀层。除此以外,可以对销62d、63d中的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实施氮化钛(TiN)等的表面处理。由此,销62d、63d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摩擦减少,销62d、63d容易贯穿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而,销62d、63d的耐久性提高,能够反复利用销62d、63d,进而,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的耐久性也提高。
在销62d、63d中,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接触的面的多个凹凸例如通过压花加工来形成。
在清洗装置10b中,显影部51和淋洗部52沿着柔版印刷版原版35的输送路径Dp而设置。例如,显影部51设置于显影槽54内,淋洗部52设置于经过了显影部51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首次离开的显影槽54的上部。即,淋洗部52设置于第2槽部M2的上部。
淋洗部52设置于显影部51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行进方向上的下游侧。在此,下游侧是指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前端36c(参考图9)行进的方向侧。并且,下游是指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方向D上前端36c(参考图9)行进的位置。另外,与下游侧相反的一侧为上游侧。
此外,如图6所示,清洗装置10b具有经由连接管65a设置于显影槽54的废液罐65。溢出显影槽54的清洗液Q或显影后的清洗液Q即疲劳显影液Qw通过连接管65a移送到废液罐65。
并且,在显影槽54中,在设置有淋洗部52的一侧的侧面54c设置有供给口66。供给口66经由配管66a连接于加热器19。并且,如图13所示,在显影槽54中与供给口66对置,在侧面54d设置有过滤器29。经由过滤器29设置有配管66b。配管66b连接于循环泵17。
由循环泵17、过滤器18、加热器19、过滤器29、供给口66及配管66b,构成在第2槽部M2中使清洗液Q在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Ws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的第2流动制作部37b。
并且,在显影槽54中,在未设置有淋洗部52的一侧的侧面54c设置有供给口67。供给口67经由配管67a连接于循环泵68。在显影槽54中与供给口67对置,在侧面54d设置有过滤器29。在过滤器29中设置有配管67b。配管67b连接于循环泵68。由供给口67、配管67a及循环泵68,构成在第1槽部M1中使清洗液Q在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Ws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的第1流动制作部37a。
如图14所示,在与显影槽54连续设置的罐69中设置有过滤器29。显影槽54与罐69的隔板69a低于清洗液Q的液面Qs,溢出的清洗液Q移动到罐69。因此,若固体成分在液面Qs上浮动,则固体成分移动到罐69中并被过滤器29捕获,去除了固体成分的清洗液Q,即再生清洗液被移送到循环泵68。循环泵68是将由过滤器29去除了未曝光部的清洗液Q供给到显影槽54的供给部,能够适当利用移送公知的液体的泵。另外,隔板69a的上部是溢流口69b。循环泵68相当于将去除了未曝光部的清洗液Q供给到显影槽54的供给部。
(输送部)
输送部50的齿轮55通过输送驱动部57进行旋转,从而使用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被固定于输送链56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在框架53的周围移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路径Dp为循环框架53的周围的路径,具有弯曲的输送路Dpc和直线的输送路Dps。
在清洗装置10b中,例如进行一次显影之后,在淋洗部52进行处理并结束。在进行显影的显影工序之后实施淋洗工序。然而,显影并不限定于一次,为了实施多次显影,也可以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多次环绕框架53的周围。
另外,关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路径Dp,有单向输送路径、往复输送路径及循环输送路径等各种输送路径,但由于在显影之后需要进行基于淋洗部52的处理,因此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路径Dp优选单向输送路径或循环输送路径。
(显影部)
显影部51只要能够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未图示)并进行显影,则其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且并不限定于利用后述的刷子61的显影。刷子的结构也不受特别限定,除了后述的刷子61的结构以外,还能够使用旋转刷及具有与夹持辊平行的旋转轴的刷子。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用毛相对于旋转轴以放射状集束的辊状的刷子。在显影部51中,刷子的结构及刷子的数量等并不受特别限定。
显影部51使用贮存于显影槽54的清洗液Q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行显影。对在显影槽54内浸渍于清洗液Q中且设为已被输送的状态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行显影。
在显影部51中,通过基于刷子61的显影而在显影槽54内产生疲劳显影液Q w。疲劳显影液Qw是指包含通过借助使用清洗液Q的显影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未图示)而产生的固体成分的清洗液Q。
另外,将通过显影去除了未曝光部的状态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称为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
(显影部)
驱动部在刷子61的旋转轴C通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状态下使刷子61旋转。并且,驱动部使刷子61的旋转轴C沿与旋转轴C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另外,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刷子61的旋转及刷子61的移动由驱动部控制。
如图13所示,刷子61配置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侧,作为与旋转轴C交叉的刷子61的第1移动方向,例如设定有相对于输送方向D正交的方向Dw。刷子61为沿方向Dw移动的结构。并且,刷子61也可以为相对于旋转轴C沿两个方向移动的结构。当沿两个方向移动时,只要为两个方向,则不受特别限定,可以为相对于旋转轴C交叉的两个方向,也可以为相对于旋转轴C正交的两个方向。具体而言,例如将第1移动方向设为方向Dw,将第2移动方向设为输送方向D。若刷子61能够均匀地摩擦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整个区域,则刷子61的移动方向并不受特别限定。若为使刷子61沿正交的两个方向移动的结构,则能够利用刷子61均匀地摩擦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整个区域,显影均匀性提高。进而,通过使刷子61沿正交的两个方向移动,显影速度也提高。
当沿着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方向D排列配置有4个刷子61时,在第一个刷子61和第二个刷子61中优选改变植入毛的密度及毛的粗细中的至少一个。毛为高密度或粗毛的刷子即使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内也会进行显影,而独立小点等与印刷品质有关的完成状态有时会变差。因此,当沿输送方向D配置有两个以上的刷子61时,优选首先配置显影的进行快的种类的刷子且作为显影后半期的刷子而配置显影处理品质优异的种类的刷子。
<刷子>
刷子61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未图示)去除并进行显影。刷子61例如浸渍于清洗液Q中,且在显影槽54内的输送方向D上配置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侧。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被输送的状态下,刷子61通过驱动部沿旋转方向r(参考图13)旋转,由此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被摩擦而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未图示)被去除并进行显影。在进行该显影时,产生上述疲劳显影液Qw。
由于刷子61浸渍并配置于清洗液Q中,因此附着在刷子61的清洗液Q不会干燥,可抑制由刷子61去除的未曝光部等作为显影残渣而固着于刷子61。
关于刷子61,将刷子61投影到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面积小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面积。因此,将刷子61局部地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整个宽度接触而进行显影。在进行显影时,由于刷子61小,因此为了使刷子61均匀地摩擦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整个区域,如上所述,可以将刷子61例如沿输送方向D及方向Dw移动,但也可以为仅沿方向Dw移动的结构。
另外,刷子61的移动路径根据刷子61的大小、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大小及输送速度等预先确定。由此,在驱动部中预先对刷子61的移动路径进行编程,能够根据程序使刷子61通过驱动部在移动路径上移动而实施显影。
刷子61例如是毛相对于基体垂直地集束而成,是与上述刷子41相同的结构。基体的形状为刷子61的形状。基体例如为圆形,并不受特别限定。
在基体上设置有旋转轴部。由此,旋转轴C设置于刷子61内。并且,通过调整设置旋转轴部的位置,能够在刷子61内调整旋转轴C的位置。能够将旋转轴部设置在基体的中心以外的位置,但是在该情况下,刷子61进行偏心圆运动。
在此,刷子61的中心是指刷子61的基体的中心,即,将基体投影到平面的形状的几何学中心。若基体为圆形,则圆的中心成为刷子61的中心。若基体为矩形,则矩形的对角线相交的点成为刷子61的中心。
另外,若基体为圆形,则刷子61的旋转轴C通过刷子61的中心是指以使旋转轴C通过基体的中心的方式配置旋转轴部61a。通过以使旋转轴C通过刷子61的中心的方式配置,能够使刷子61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均匀地接触。因此,显影均匀性提高。
并且,通过以使旋转轴C通过刷子61的中心的方式配置,当使刷子61自转时,刷子61稳定地旋转。因此,为了加快刷子61的转速而提高转数,也能够使其稳定地旋转。由此,能够加快显影速度。
并且,当并列配置有多个刷子61时,即使减小刷子61的间隔,也能够抑制刷子61的接触。据此,刷子61的旋转轴C优选通过刷子61的中心。
刷子61例如使用被称作杯刷的刷子。优选将刷子61的毛大致垂直地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接触而利用。
如上所述,刷子61小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由于刷子61小,因此将刷子61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移动来进行显影,能够使刷子61的压力均匀化,从而能够提高显影均匀性。
进而,通过一边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一边使刷子61沿平面方向移动来进行显影,能够减小显影所需的刷子面积,因此能够简化清洗装置。
另外,刷子61的大小只要小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则并不受特别限定。当刷子61的基体的外形为圆时,优选直径DB(参考图8)为30mm~500mm,更优选直径DB为100~400mm,最优选直径DB为200~400mm。
另外,在刷子61的基体的形状为除圆形以外的刷子形状下,将圆当量直径即刷子面积相当的直径作为上述基体的外形圆时的直径。
并且,刷子61通过旋转来进行显影,刷子61的旋转数优选为10rpm(revol utionsper minute:每分钟转速)~2000rpm,更优选为20~800rpm,进一步优选为30~200rpm。
通过提高刷子61的旋转数来提高转速,如上所述,能够提高显影速度,显影均匀性也提高。
在此,关于显影残渣的附着机理,推断如下:在进行显影时,堆积在刷子61内,在某一时刻转印到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而附着显影残渣。因此,需要将显影残渣效率良好地从刷子61内排出到刷子61外。因此,若刷子61的旋转数高,则刷子61内的清洗液容易通过旋转排出到刷子61外,能够将刷子61内的显影残渣效率良好地排出到刷子61外。
并且,刷子61的旋转数并不限定于固定值,也可以为能够改变的值。当能够改变刷子61的旋转数时,例如也能够从显影初期至已显影时预先确定旋转数,以所确定的旋转数进行显影。
刷子61的基体保持毛,例如以束状植入。基体只要能够保持毛且不会因清洗液Q而变质,则并不受特别限定。
刷子61的毛的材质并不受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制成纤维状,则例如可以优选使用棕榈等天然纤维、金属、聚酰胺、聚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聚酰亚胺、聚丙烯腈等中的任何一种。
作为刷子的毛的纤维直径,优选10μ~1mm左右,可以以束状植入,也可以在几根以内独立地植入。作为植入间隔,优选1~20mm左右,当以束状植入时,该束的直径优选1~10mm左右。并且,刷子的毛的长度优选为2~50mm左右,更优选为5~25mm。若刷子的毛的长度为5~25mm,则能够使其通过输送用的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进而,刷子力变强而可得到独立小点性能,且显影速度也变快。
另外,在一个刷子61中毛的长度可以不同,优选中心部分的毛长。并且,在一个刷子61中毛的粗细可以不同,在一个刷子61中毛的密度也可以不同。
并且,若在配置于第1区域D1侧的刷子的毛的材质中使用例如在尼龙丝中添加了氧化铝或碳化硅等微细的磨料的毛,则能够在显影的前半段加快显影速度并缩短显影处理时间。添加了磨料的毛能够使用卷取的毛而不是直刷毛,这称为波状刷毛而不是直刷毛。通过添加磨料能够减少刷子的磨损并延长刷子寿命。作为市售的毛材的例,有ASAHI KASEIADVANCE CORPORATION的SUNGRID(商品名称)、Toray Industries,Inc.的Toregrid(商品名称)、及DuPontde Nemours,Inc.的Tynex(商品名称)。另一方面,在设为配置在第2区域D2侧的刷子的情况下,根据磨料的种类,有可能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上产生擦伤,也可以根据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区域分开使用磨料。
刷子61在基体中集束有毛。在除相对于基体的中心的半径为10mm以内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设置有毛。即,优选在相对于旋转轴C半径为10mm的区域中不设置毛,而在区域以外设置毛。如此,刷子61优选在相对于旋转轴C的半径为10mm以内的区域未设置有毛,而在半径超过10mm的区域设置有毛。
在刷子61中,若在除半径为10mm以内的区域设置毛,则在进行显影时容易排出显影残渣且转速也变快,可得到独立小点性能,因此优选。
为了维持显影速度,刷子61优选在基体的30%以上的区域设置有毛。将在刷子61的基体的30%以上的面积设置有毛称为毛的面积为30%。
如上所述,刷子61通过驱动部在刷子61的旋转轴C通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状态下进行旋转。在该情况下,在将旋转轴C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所成的角设为θ时,关于角θ,优选为30°≤θ≤90°,进一步优选为45°≤θ≤90°,最优选为60°≤θ≤90°。通过将角θ设为60°≤θ≤90°,能够使刷子61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均匀地接触,即使提高刷子61的压力,也能够进行显影。因此,能够实现兼顾显影均匀性和显影速度。如此,刷子61的旋转轴C最优选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垂直。
角θ能够如下那样得到。首先,获取刷子61配置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状态的图像,从图像中获取相当于刷子61的旋转轴C的线和相当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线。接着,求出该两个线所成的角。由此,能够得到角θ。
另外,刷子61的旋转轴C通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状态是指在旋转轴C或延长了旋转轴C的情况下,通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或扩张了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之后的面,表示刷子61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配置关系。
因此,根据旋转轴C的倾角,刷子61的旋转轴C有时不通过实际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那样刷子61的旋转轴C实际通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
另外,刷子61的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位置可以被固定。并且,也可以为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靠近或分离的结构。由于刷子61能够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靠近或分离,因此能够调整刷子61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压力。由此,能够提高刷子61的压力,并能够提高显影速度。
另外,当提高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圆版36的表面36a的刷子61的压力时,优选使刷子61的毛的材质、毛的长度、毛的粗细等与压力相对应。在一个刷子61中可以延长中心部分的毛,或者在一个刷子61中可以变更毛的粗细,或者在一个刷子61中可以变更毛的密度。
并且,由于刷子61能够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分离,因此能够使刷子61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浮起。由此,当附着有刷子61的显影残渣时,能够从刷子61去除显影残渣。
关于刷子61的动作,可以在进行显影时使刷子61始终移动,也可以仅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被输送到显影槽54时使刷子61旋转。在该情况下,例如将检测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传感器(未图示)设置于显影槽54的上方,能够利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时刻和输送速度来确定到达刷子61的时期,并使刷子61旋转来进行显影。
并且,例如能够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外部和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上方用作刷子61的退避部位。刷子61向退避部位的移动由驱动部来进行,驱动部使刷子61从柔版印刷版原版36退避。通过使刷子61从柔版印刷版原版36退避,可抑制显影残渣的附着,因此为优选。
当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外部作为刷子61的退避部位时,与使刷子61仅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浮起而退避的情况相比,显影残渣难以再次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能够进一步抑制显影残渣的附着。
另外,当去除显影残渣时,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除了使刷子61移动到退避部位以外,还预先设定显影时间及显影处理面积等退避条件,当满足退避条件时,使刷子61移动到退避部位。在该情况下,例如将检测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传感器(未图示)设置于显影槽54的上方,对驱动部预先设定退避条件,能够利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时刻和输送速度确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投入量来控制刷子61的退避。
并且,为了将刷子61内的显影残渣效率良好地排出到刷子61外,可以在刷子61的退避部位对刷子61供给清洗液,并将显影残渣排出到刷子61外。
(淋洗部)
淋洗部52使用清洗液等淋洗液去除残留于从显影部51运出的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胶乳成分及橡胶成分等残留物。将在淋洗部52中使用清洗液等淋洗液去除残留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胶乳成分及橡胶成分等残留物称为淋洗工序。
从显影部51输送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其被输送到显影槽54的外部,并由淋洗部52处理。
淋洗部52具有淋洗液供给部52a和排液喷嘴52b。淋洗液供给部52a和排液喷嘴52b分别是与图4所示的淋洗液供给部47a和排液喷嘴47b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淋洗部52例如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上,将淋洗液从淋洗液供给部52a例如以喷雾状喷射到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洗去上述残留物。从淋洗液供给部52a供给的疲劳显影液Qw及被冲掉的上述残留物贮存在显影槽54中。
优选如下:淋洗部52设置成对由残留于从显影部运出的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上的清洗液形成的液膜供给淋洗液。
出于容易使由清洗液形成的液膜与淋洗液一同流入显影槽54中的原因,被供给淋洗液的位置优选距清洗液Q的液面Qs50cm以下,更优选30cm以下,进一步优选15cm以下。
例如,在图6中,供给淋洗液的位置是距离液面10cm的位置。
通过使从淋洗部52供给的使用完的淋洗液流入显影槽54中,能够减少整体的废液量。尤其,当输送路径成为上下方向时,减少废液量的效果大。因此,在淋洗工序中,也优选使使用完的淋洗液流入显影槽54中。
作为供给到被供给淋洗液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单位面积中的淋洗液的淋洗液供给量,优选以0.3~7kg/m2喷霧,更优选0.5~4kg/m2。通过将上述淋洗液供给量设为0.3kg/m2以上,能够稳定地冲掉残留于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上述残留物。另一方面,通过将上述淋洗液供给量设为7kg/m2以下,淋洗液流入显影槽54中的量减少,从而能够减少废液量。
作为淋洗液,所供给的清洗液Q可以为在另一槽(未图示)中新制作的清洗液Q。
<清洗方法>
对清洗装置10b的清洗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曝光装置(未图示)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进行图像状曝光,即以特定的图案进行曝光。
在清洗装置10b中,例如前端导向器62挂绕于一对输送链56各自的固定部56b等而被固定。例如,后端导向器63使用磁铁被固定于输送链56的固定部56b。由此,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通过输送部50在输送路上被输送。
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前端被固定于前端导向器62,后端被固定于后端导向器63。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被固定于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的状态下,将转向杆59a由降低状态提升而将张力赋予到柔版印刷版原版36。如此,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导向器,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被固定于导向器的状态下,使力沿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长度伸长的方向起作用而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之后,使施加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大于固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时施加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
接着,沿着输送路径Dp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浸渍于清洗液Q中且被输送的状态下,利用显影部51的刷子61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未曝光部并进行显影。刷子61的动作如上所述,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显影工序中,产生疲劳显影液Qw。
然后,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显影槽54的第2槽部M2运出。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已被输送的状态下,由淋洗部52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施加淋洗液,以去除表面36a的残留物。若进行一次显影,则在该时间点,解除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的固定而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拆卸。若显影为多次,则环绕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行输送,再次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入显影槽54的第1槽部M1而实施显影。反复进行显影工序和淋洗工序,直至达到预先规定的次数。此时,在第1槽部M1及第2槽部M2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在第2槽部M2中,使清洗液Q沿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交叉的方向流动。即,使清洗液Q流向方向F1(参考图13)。由此,抑制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
另外,在使柔版印刷版原版36多次环绕的情况下,即使在第2槽部M2抑制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固体成分在第1槽部M1的液面浮动时,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可能性变高。因此,优选在第1槽部M1及第2槽部M2两者中使清洗液Q沿方向F1(参考图13)流动。
并且,在清洗装置10b中,即使显影槽的清洗液Q中的固体成分浓度为6.3%,固体物质也不会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此外,在该状态下,继续进行显影处理时,清洗液Q的液面Qs的凝聚物被设置于溢流口69b的过滤器29有效地去除。因此,清洗液Q中的固体成分浓度例如从6.3%降低至4.8%。确认到溢流口69b的过滤器29减轻设置在循环泵17的吐出端的过滤器18的负荷,以及降低分散在及清洗液Q中的固体成分浓度的效果。
通过如清洗装置10b那样设为循环框架53周围的输送路径Dp,与沿一个方向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输送路径的清洗装置相比,能够减小设置面积。
通过改变框架53(参考图6、图7)的部件53a(参考图7)和梁部件53b(参考图7)的大小,能够对应于柔性印刷版原版36的大小,即使柔性印刷版原版36变大,清洗装置10b的结构也不会变得复杂。
另外,如图6所示,通过设为如下结构,即,将框架53设为竖立状态,且相对于显影槽54的清洗液Q的液面垂直地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与将框架53由图6所示的状态旋转90°的状态相比,能够减小接地面积,从而能够节省空间。而且,即使输送路径Dp变长,清洗装置10b也不会大型化,能够减小接地面积,从而能够节省空间。另外,当在将框架53由图6所示的状态旋转90°的状态下对柔版印刷版圆版36进行显影时,需要增加浸渍于清洗液Q中的区域,也需要增大显影槽54。然而,即使在使框架53由图6所示的状态旋转90°的状态下,清洗装置10b的容积也小。因此,清洗装置10b与框架53的配置状态无关地装置结构小,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
并且,将相对于显影槽54的清洗液Q的液面垂直地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称为纵型输送。
此外,当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拆卸时,是从销62d、63d卸下的结构,因此不会发生压曲。并且,即使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浸渍于清洗液Q内,由于不使用粘接层,因此也不会发生脱离而能够稳定地进行对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显影等处理。
在将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固定于前端导向器62及后端导向器63且通过张力赋予部赋予了张力的状态下,一边输送,一边使用清洗液进行显影。因此,能够抑制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张力变动而在张力稳定的状态下实施显影处理,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显影等处理。
另外,通过设置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伸缩的导向器机构部64,能够在张力更稳定的状态下实施显影处理。由此,能够更稳定地进行对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显影等处理。
在清洗装置10b中,使用输送链56来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因此装置结构也不会变得复杂,维护性优异。
并且,通过在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状态下进行显影工序,能够将刷子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清洗的生产率。在固定印刷版而仅使刷子可动的以往方法中,需要准备与印刷版的大小对应的宽面积的刷子,或者,当使用小型的刷子时,需要增加刷子的数量或加大刷子的运转范围。若输送印刷版原版,则即使为小型的刷子,也能够得到相同的处理能力。进而,能够在未图示的处理液中的直线的输送路Dps和弯曲的输送路Dpc(转向部)上增设刷子,处理时间会缩短与刷子增加量相当的量,因此能够加快印刷版原版的输送速度,清洗装置10b的生产率变高。
而且,通过在清洗液Q中对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行显影,可抑制显影残渣固着于刷子61,能够减少维护频度。由此,能够减小维护负荷,清洗装置10b的维护性优异。
另外,由于能够减少维护频度,因此例如能够增加月平均或年平均的显影处理,从这点考虑,清洗装置10b的生产率也高。
如上所述,即使是固体成分量高的清洗液,也能够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上不附着残渣而进行显影处理。结果,能够减少自来水或洗涤剂补充稀释液等补充液量,也能够减少母液更换次数,能够实现减少总废弃物的环境负荷少的清洗装置。
作为显影液固体成分浓度与废液量的关系,如果即使在高的固体成分浓度下产生残渣附着,则废液量降低,并且降低运行成本。
例如,使用洗碗机用洗涤剂精0.5%,将补充水设为7.0L/m2,以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的刮擦量450g/m2,显影处理时的显影槽的固体成分浓度成为5.8%(包含洗涤剂固体成分量计为固体成分浓度为6.3%)。此外,即使残渣为11.5%(包含洗涤剂固体成分量为12.0%),若能够防止在柔版印刷版原版附着,则补充水能够减少至3.3L/m2。由此,废液能够减少3.7L/m2,能够实现环境负荷的降低、运行成本的降低。
另一方面,若超过固体成分浓度5.0%(洗涤剂固体成分量计固体成分浓度为5.5%),则成为残渣附着在显影处理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状态时,需要将显影槽的液体全部更换为新液体进行清洗,总废弃物量显著增加,但是在清洗装置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清洗装置的第4例)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4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4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另外,在图15及图16中,对于与图6~图14相同的构成物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5及图16所示的清洗装置10c与图6及图13所示的清洗装置10b相比,不同点在于,设置有显影槽54的结构、分隔部件70及限制部件71,除此以外的结构是与图6及图13所示的清洗装置10b相同的结构。
清洗装置10c在显影槽54中沿着框架53设置有分隔部件70。通过分隔部件70,在显影槽54的底面54b与分隔部件70的端部70a的空隙54g,分为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入到清洗液Q中的一侧和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清洗液Q中被排出的一侧。即,通过分隔部件70,显影槽54成为第1槽部M1与第2槽部M2由空隙54g连通的结构。因此,在显影槽54中,可防止漂浮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进入到清洗液Q中的一侧即第1槽部M1的液面上的固体成分移动到柔版印刷版原版36从清洗液Q中被排出的一侧即第2槽部M2的液面。由此,与第1槽部M1相比,第2槽部M2能够保持固体成分量比较少的状态。另外,如上所述,清洗液Q能够通过显影槽54的空隙54g。
分隔部件70的材质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为氯乙烯树脂块、聚乙烯树脂块、聚丙烯树脂块或发泡成型体等。
并且,通过补充泵44向第2槽部M2补充清洗液Q。由此,贮存在显影槽54中的清洗液Q通过显影槽54的空隙54g,向柔版印刷版原版36所进入的第1槽部M1侧挤出清洗液Q。由此,例如,清洗液Q溢出,从显影槽54移动到罐69(参考图14)。此时,若清洗液Q包含固体成分,则固体成分被过滤器29捕获,去除了固体成分的清洗液Q作为再生清洗液被移送到循环泵68。
并且,溢出显影槽54的清洗液Q或显影后的清洗液Q即疲劳显影液Qw通过连接管65a移送到废液罐65。
限制部件71是对在第1区域D1及第2区域D2中的至少一个中以横过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的清洗液Q的流路进行限制的部件。通过限制部件71形成第1区域D1及第2区域D2中的清洗液Q流动的细长流路。该流路与不设置限制部件71时相比,使清洗液Q流动的范围变窄。由此,在使清洗液Q流动时,抑制清洗液Q的扩散,并抑制清洗液Q的流速的降低。
并且,如图15及图16所示,通过设置限制部件71,能够在不减小显影槽54的容量的情况下抑制清洗液Q的流速的降低。
从液面Qs观察显影槽54时,限制部件71是四边形状的部件,相对于刷子61隔开间隙配置。该间隙成为清洗液Q的流路。
另外,限制部件71可以设置在第1区域D1及第2区域D2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然而,在第1区域D1及第2区域D2中,优选在排出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第2区域D2设置限制部件71。
限制部件71只要能够限制清洗液Q的流路,则无特别限定,例如是长方体的部件。限制部件71的材质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为氯乙烯树脂块、聚乙烯树脂块、聚丙烯树脂块或发泡成型体等。并且,作为设置限制部件71的范围,如图16所示,优选配置成从供给口16朝向溢流口69b形成直线。若限制部件71的液界面部分存在凹凸,则会阻碍流动。并且,由于通过限制部件71从供给口16到溢流口69b之间以外的液界面的流动被妨碍而悬浮物容易滞留,所以优选为覆盖没有形成流路的液界面的大小。
<清洗方法>
清洗装置10c的清洗方法设置有分隔部件70及限制部件71,但是由于是与上述清洗装置10b相同的方法,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清洗装置10c中,由于设置有分隔部件70及限制部件71,因此能够抑制清洗液Q的流速的降低,固体成分更难以附着在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
(淋洗部的另一例)
淋洗部5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6及图15所示的结构,例如也能够设为以下所示的结构的淋洗部52。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淋洗部的第1例的示意图,图1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第3例的淋洗部的第2例的示意图。另外,在图17及图18中,对与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10b相同的结构物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在图17及图18中,省略了淋洗部52的结构以外的图示。
例如,如图17所示,淋洗部52具有在清洗液Q的液面Qs上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对置地配置的淋洗液供给部52a和设置于比淋洗液供给部52a更靠近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上的下游侧即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的排液喷嘴52b。
如图17所示,通过设置淋洗液供给部52a和排液喷嘴52b,来自淋洗液供给部52a的清洗液Q通过排液喷嘴52b而卷入,即使来自淋洗液供给部52a的清洗液Q的供给量少,也能够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上扩散,从而能够去除上述未曝光部。由此,能够减少去除残留于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胶乳成分及橡胶成分等残留物所需的清洗液Q的量。
另外,优选同时驱动淋洗液供给部52a和排液喷嘴52b。通过同时驱动淋洗液供给部52a和排液喷嘴52b,进一步得到上述清洗液Q的卷入效果。
排液喷嘴52b的喷嘴角γ优选为0°~45°。
当排液喷嘴52b的气体的通气口位于相对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为90°的线LB(以下,称为基准线LB)上时,将喷嘴角γ设为0°。
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延伸并通过排液喷嘴52b的通气口的线与基准线LB所成的角为喷嘴角γ。
并且,可以为除了图17所示的结构以外,如图18所示,还可以是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对置地设置预淋洗喷嘴52c的结构。
预淋洗喷嘴52c为了防止在显影槽54的清洗液Q的表面上异物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而喷吹清洗液Q。预淋洗喷嘴52c优选以扰乱显影槽54的清洗液Q的液面Qs的程度的流量供给清洗液Q。
在显影槽54中,由于显影而产生的残渣漂浮于显影槽54的清洗液Q的液面Qs上。若该残渣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及背面36b,则成为缺陷。在淋洗液供给部52a中也存在无法去除的程度的小的残渣,该残渣附着,也会产生缺陷。通过设置预淋洗喷嘴52c,能够防止小的残渣的附着,从而能够提高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表面36a的清洁度。
(加热器的例子)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中使用的加热器的一例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在图19中,对与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10b相同的结构物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加热器19连接于过滤器18和显影槽54。如上所述,对清洗液Q进行温度调整,在清洗液Q的温度调整中使用加热器19。
如图19所示,加热器19具有配管80、埋设有配管80的一部分的块82及设置于块82内的加热用加热器83。块82由金属材料构成。作为构成块82的金属材料,优选为铸造性优异的金属材料,例如为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
配管80是在块82内无裂缝地配置一根管而成的。具有位于块82的内部的直线部80a和连接位于内部的直线部80a的弯曲部80b。弯曲部80b配置于块82的外部。并且,3个加热用加热器83例如沿配管80的直线部80a延伸的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
配管80的直线部80a及加热用加热器83被浇铸,且与块82成为一体。
加热用加热器83能够适当利用用于浇铸加热器(cast-in heater)。
在加热器19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恒温器等过热保护装置,以便在异常过热时切断电力。通过以上,能够将包含清洗液的处理液维持在规定的温度。
加热器19的加热用加热器83的功率密度优选为5W/cm2以下。若将加热用加热器83的功率密度设为5W/cm2以下,则能够将发热体的发热温度抑制为较低,从而能够延长发热体的寿命。当加热用加热器83被浇铸时,难以修理加热用加热器83,因此能够抑制加热器19的故障。
当功率密度较低时,加热器寿命变长,但当功率密度为1W/cm2以下时,加热器块变大,成本增加,因此不实用。加热用加热器83的功率密度更优选为3~5W/cm2
通过将加热器19设为上述结构,清洗液Q不会与加热用加热器83直接接触,且在直线部80a均匀地进行热交换,因此即使为包含固体成分的清洗液Q,也可抑制局部烧焦。
另外,通过使清洗液Q在块内的配管内以10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经过,将加热器19的加热设定温度设为100℃左右,且即使在清洗液Q的固体成分浓度高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包含固体成分的清洗液Q的烧焦。因此,优选将加热器19内的清洗液的流速设为100cm/秒,更优选为200cm/秒以上。另外,加热器19还具有泵,所述泵使清洗液Q以10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在块内的配管内通过。泵例如为循环泵17。
加热器19内的清洗液的流速能够由市售的各种液体流量计测定。并且,加热器19内的清洗液的流速也能够根据加热器19的配管内截面面积与泵的循环量进行计算而求出。
图6所示的加热器19也被称为浇铸加热器。另外,作为加热器,除了上述以外,能够使用浇铸加热器。除了浇铸加热器以外,例如能够使用在金属块中压入有加热器和使溶液通过的管的金属块加热器及将筒式加热器(cartridge heater)或护套式加热器(sheathheater)和金属管固定于模具中并注射金属而得到的加热器等。
另外,图19所示的加热器19并不限于在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10b中使用,也能够在上述清洗装置10、清洗装置10a、及清洗装置10c中使用。
(输送部)
上述清洗装置10b、10c的输送部50以使用齿轮55和输送链56的卷绕传动方式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输送部50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齿轮55变更为滑轮,将输送链56变更为输送带。使用一对输送带,将导向器固定于各输送带来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
当使用输送带时,输送带被平行绕挂。输送带也不受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平带、V带、肋带、圆带及带齿带。
除了上述以外,输送部50例如也能够使用卷取设置于导向器的牵引部件的卷取方式。
在上述卷取方式的情况下,例如在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导向器上安装用于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牵引部件(未图示),通过卷取牵引部件,沿着上述输送路径Dp输送柔版印刷版原版36。牵引部件可以为绳子,也可以为带状部件。
(柔版印刷版原版)
柔版印刷版原版36形成柔版印刷中使用的柔版印刷版,其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厚度薄至几毫米左右,且具有挠性。另外,具有挠性是指卸载力之后由力起作用而弯曲的状态恢复为原状态。作为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大小,例如为800mm×1200mm、1050mm×1500mm。由于使刷子41移动来进行显影,因此也能够对应大的柔版印刷版原版36。
柔版印刷版原版36优选为能够用以水作为主成分的水系显影液来进行显影的、被称为水显影型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柔版印刷版原版。在该情况下,清洗液为水系显影液。
柔版印刷版原版36可以利用能够用水系显影液显影的公知的柔版印刷版原版,作为柔版印刷版原版36,可以为表面涂布有黑色层的CTP(Computer To Plate:直接制版)对应的柔版版材。
以下,对清洗液进行说明。
<清洗液>
清洗液优选为水系清洗液,可以是仅由水构成的液体,并且,也可以是含有50质量%以上的水且添加了可溶于水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作为可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举出表面活性剂、酸、碱等。上述水系清洗液相当于水系显影液。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两性系表面活性剂,其中,优选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月桂酸钠、油酸钠等脂肪族羧酸盐;月桂基硫酸酯钠、十六烷基硫酸酯钠、油烯基硫酸酯钠等高级醇硫酸酯盐;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硫酸酯钠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钠、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钠等聚氧乙烯烷基烯丙基醚硫酸酯盐;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钠等烷基磺酸盐;烷基二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钠、三异丙基萘磺酸钠等烷基烯丙基磺酸盐;十二烷基磷酸单酯二钠、十二烷基磷酸二酯钠等高级醇磷酸酯盐;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磷酸单酯二钠、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磷酸二酯钠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盐;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另外,作为具体例而举出了钠盐,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钠盐,钙盐或氨盐等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作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氧乙烯油基醚或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或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等、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醇类、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或聚乙二醇单油酸酯或聚乙二醇二月桂酸酯等脂肪酸与聚乙二醇的单及二酯类、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或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等脂肪酸与脱水山梨糖醇的酯类、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或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或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三月桂酸酯等脱水山梨糖醇的聚氧乙烯加成物与脂肪酸的酯类、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或山梨糖醇二月桂酸酯等脂肪酸与山梨糖醇的酯类、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或聚氧乙烯山梨糖醇二油酸酯等山梨糖醇的聚氧乙烯加成物与脂肪酸的酯类、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等脂肪酸与季戊四醇的酯类、甘油单月桂酸酯等脂肪酸与甘油的酯类、月桂酸二乙醇酰胺或月桂酸单乙醇酰胺等脂肪酸烷醇酰胺类、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等氧化胺类、硬脂基二乙醇胺等脂肪酸烷醇胺类、聚氧乙烯烷基胺类、三乙醇胺脂肪酸酯类、磷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显示出碱性的盐化合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单硬脂基氯化铵、二硬脂基氯化铵、三硬脂基氯化铵等伯胺及仲胺及叔胺盐类、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硬脂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季铵盐类、N-十六烷基吡啶鎓氯化物或N-硬脂基吡啶鎓氯化物等烷基吡啶鎓盐类、N,N二烷基吗啉鎓盐类、聚乙烯多胺的脂肪酸酰胺盐类、氨基乙基乙醇胺与硬脂酸的酰胺的脲化合物的乙酸盐类、2-烷基-1-羟乙基咪唑啉鎓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两性系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月桂胺丙酸钠等氨基酸型、月桂基二甲基甜菜碱或月桂基二羟乙基甜菜碱等甜菜碱型、硬脂基二甲基磺基乙烯铵甜菜碱等磺基甜菜碱型、咪唑啉甜菜碱型、卵磷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酸,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甲酸、乙酸、草酸、琥珀酸、柠檬酸、苹果酸、马来酸、对甲苯磺酸等无机酸或有机酸。
作为碱,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
以下,对疲劳显影液进行详细说明。
<疲劳显影液>
疲劳显影液若是包含固体成分的清洗液即包含未固化树脂的清洗液,则不受特别限定,所述固体成分通过由使用了上述清洗液的显影来去除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而产生。然而,也可以包括包含用于形成通常的感光性树脂层的现有公知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疲劳显影液。
通过显影而被去除的未固化树脂可以是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包含的感光性树脂。
并且,优选将以LAM(Laser Ablation Masking:激光烧蚀掩模)方式进行了显影时的疲劳显影液设为处理对象,因此通过显影而被去除的未固化树脂优选为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包含的感光性树脂。
并且,作为这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举出除了感光性树脂以外还含有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抑制剂及增塑剂等的组合物,因此疲劳显影液除了未固化树脂以外还可以包含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抑制剂及增塑剂等。
<未固化树脂>
疲劳显影液中所包含的未固化树脂是指通过去除未曝光部而产生的固体物质,也称为固体成分。作为疲劳显影液中所包含的未固化树脂,例如可以举出水分散性胶乳、橡胶成分、聚合物成分及未交联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聚合物)等。
作为水分散性胶乳,可以举出聚丁二烯胶乳、天然橡胶胶乳、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胶乳、聚氯丁二烯胶乳、聚异戊二烯胶乳、聚氨酯胶乳、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乙烯基吡啶共聚物胶乳、丁基聚合物胶乳、硫醇聚合物胶乳、丙烯酸酯聚合物胶乳等水分散胶乳等水分散胶乳聚合物、或在这些聚合物上共聚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等其他成分而获得的聚合物等。
作为橡胶成分,可以举出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丁基橡胶、乙烯-丙烯橡胶、表氯醇橡胶等。
作为聚合物成分,可以是亲水性,也可以是疏水性,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
比重比清洗液小的固体物质(固体成分)例如为橡胶成分及胶乳等感光性树脂。
比重比清洗液大的固体物质(固体成分)例如为碳等外涂层的成分。
作为烯属不饱和化合物(聚合物),例如能够举出分子中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甲基)丙烯酸改性聚合物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改性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改性丁二烯橡胶及(甲基)丙烯酸改性丁腈橡胶等。
“(甲基)丙烯酸”是表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标记,后述“(甲基)丙烯酸酯”是表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标记。
疲劳显影液中所包含的未固化树脂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下。
<聚合引发剂>
作为可以包含于疲劳显影液中的聚合引发剂,优选为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烷基苯酮类、苯乙酮类、苯偶姻醚类、二苯甲酮类、噻吨酮类、蒽醌类、苯偶酰类及联乙酰类等,其中,优选为烷基苯酮类。
作为烷基苯酮类的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2,2-二甲氧基-1,2-二苯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及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等。
可以包含于疲劳显影液中的聚合引发剂的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
<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可以包含于疲劳显影液中的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除了上述烯属不饱和化合物(聚合物)以外的所谓的相当于单体成分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等。
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可以是具有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作为具有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具体而言,能够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β-羟基-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氯乙酯、(甲基)丙烯酸氯丙酯等(甲基)丙烯酸卤代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壬基苯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烷氧基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3-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键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具体而言,能够举出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通过使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与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醇等具有烯属不饱和键和活性氢的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而获得的多元(甲基)丙烯酸酯;通过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不饱和环氧化合物与羧酸或胺那样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而获得的多元(甲基)丙烯酸酯;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酸酰胺等多元(甲基)丙烯酸酰胺;二乙烯基苯等多元乙烯基化合物;等。
可以包含于疲劳显影液中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3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0质量%以下。
<聚合抑制剂>
作为可以包含于疲劳显影液中的聚合抑制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对苯二酚单甲醚、对甲氧基苯酚、二-叔丁基-对甲酚、邻苯三酚、叔丁基邻苯二酚、苯醌、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N-亚硝基苯基羟胺伯铈盐等。
可以包含于疲劳显影液中的阻聚剂的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5质量%以下。
<增塑剂>
作为可以包含于疲劳显影液中的增塑剂,例如可以举出液态橡胶、油、聚酯及磷酸系化合物等。
作为液态橡胶,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液态的聚丁二烯、液态的聚异戊二烯及由马来酸或环氧基对这些进行了改性的物质等。
作为油,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石蜡、环烷烃及香料等。
作为聚酯,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己二酸系聚酯等。
作为磷酸系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磷酸酯等。
可以包含于疲劳显影液中的增塑剂的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
本发明基本上如上构成。以上,对本发明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改良或变更。
[实施例1]
以下列举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试剂、使用量、物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由以下所示的具体例来进行限定性的解释。
以下示出所使用的装置及药品。
<成像机>
·CDI Spark 4835 Inline(Esko-Graphics BV制)
<曝光机>
·紫外线曝光机Concept 302 ECDLF(产品名称)(Glunz&Jensen公司制)
<柔版印刷版原版>
·FLENEX FW-L(FUJIFILM Global Graphic Systems公司制)
·版的大小1542mm×1067mm
<清洗液>
·Finish Power&Pure Powder SP(Reckitt Benckiser Japan Ltd.制)的水溶液(浓度为0.5质量%)
·液温50℃
<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状曝光>
通过使用上述紫外线曝光机对上述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背面以80W的能量曝光10秒钟而实施了背曝光(back exposure)。然后,通过使用上述成像机烧蚀(ablation)掩模层而进行成像,并通过从表面(背面的背面)以80W曝光1000秒钟而实施了主曝光(main exposure)。将主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作为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
(后曝光工序)
在显影处理后,使用60℃热风进行了干燥,直至水分被去除。
实施干燥后,不配置掩模层,使用上述曝光装置从距离感光层侧15cm的位置以曝光量为2000mJ/cm2的方式进行了曝光(后曝光)。由此,获得了柔版印刷版。
以下,对固体成分浓度、版上残渣进行说明。
[固体成分浓度]
固体成分浓度是将清洗液定量取样,在温度95℃的烘箱中干燥固化24小时,从烘箱中取出并在室温下冷却5分钟后进行质量测定,由干燥前后的质量计算出。
[版上残渣]
在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显影处理后进行了上述干燥及后曝光。
接着,使用胶带对柔版印刷版原版的版上进行去除,将无法去除的残渣全部作为版上残渣。
确认有无大小为100μm以上且使用胶带无法去除的版上残渣,并以每1m2中的版上残渣的数量进行了评价。
接着,对实施例1、2及比较例1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在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10b中,将600L的清洗液的温度调整至温度50℃并供给到显影槽。在上述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排出侧,使清洗液沿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动。以4mm/秒的输送速度进行输送,使刷子61以30rpm旋转,并且使刷子61以24mm/秒在宽度方向上摆动而进行了显影处理。显影后,通过淋洗部将作为淋洗液的水供给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显影面,以使去除蒸发校正水的处理剂补充液和淋洗液的合计为每版面积7.0L/m2。即,以1张柔版印刷版原版供给约11.5L的水作为淋洗液。作为淋洗液供给的量是添加了已蒸发的分量的水的量。
另外,利用吹气喷嘴,以0.07MPa的喷射压力以800L/分向柔版印刷版原版喷射空气,从而去除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水滴。
另外,清洗液使用洗碗机用洗涤剂精,以显影槽的洗涤剂浓度维持在0.5%的方式使用补充泵供给洗涤剂和淋洗液。当继续处理以使去除蒸发校正水的处理剂补充液和淋洗液的合计为每版面积7.0L/m2时,包含洗涤剂的固体成分的显影槽内的固体成分浓度逐渐增加,处理约300m2后的固体成分浓度在6.3%达到平衡。此时,确认到显影槽的液面上凝聚了大量的悬浮物。
在实施例1中,位于清洗液的液面上的悬浮物被冲走,即使清洗液中的固体成分浓度为6.3%,固体成分不会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即,版上残渣为零。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在使清洗液循环时使用过滤器29这一点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同样地,固体成分不会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即,版上残渣为零。
并且,清洗液中的固体成分浓度从6.3%降低至4.8%。通过设置过滤器,能够减轻设置于循环泵17(参考图6)的吐出端的过滤器18(参考图6)的负荷,并且确认了降低分散在清洗液中的固体成分浓度的效果。
[实施例2]
(实施例10)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相比,不进行淋洗处理这一点及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在实施例10中,使用循环泵17(参考图6),在上述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排出侧,使清洗液以70cm/秒的液流速度沿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动。以显影槽的宽度2250mm流动且正对的溢流口前,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33cm/秒。
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使用ifm efector公司制SI5007来测定。
(实施例11)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0相比,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0相同。
实施例11中,供给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110cm/秒,溢流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42cm/秒。
(实施例12)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0相比,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0相同。
实施例12中,供给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130cm/秒,溢流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48cm/秒。
(实施例13)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0相比,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0相同。
实施例13中,供给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150cm/秒,溢流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55cm/秒。
[表1]
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1067mm、进给长度为1542mm,面积为1.645m2。相对于该柔版印刷版原版,以达到7.0L/m2的方式,即,1张柔版印刷版原版以约11.5L的淋洗液喷射水。若淋洗液的喷射量多,则废液也增加,因此优选用尽可能用少的淋洗液洗去洗涤剂,并且也可以洗掉残留的附着物。
即使不使用淋洗液进行洗去,若在清洗液的到达点的溢流口液流速度为50cm/秒以上,也能够防止浮动的固体成分等残渣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
另外,当使清洗液沿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动时,在从供给口到达溢流口之前减速。因此,设定供给口处的流速,以便能够确保作为到达点的溢流口处的流速。并且,若清洗液流动的流路的面积较大,则流动容易扩散而减速。因此,在柔版印刷版原版向清洗液进入或运出的部分,为了使清洗液的流路变窄而设置限制部件,由此能够以较少的循环清洗液的流量确保清洗液的液流速度,因此更优选。
作为比较例,可知,在不使清洗液沿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动的情况下,当将淋洗液的量从7.0L/m2逐渐增加时在20L/m2以上成为柔版印刷版原版的附着物消失的状态。由此可知,在实施例10~13中,通过1m2的版处理,具有减少1杯聚罐的量为20L的废液量的效果。
在洗涤剂浓度维持0.5%(固体成分浓度),进行基于20L/m2的淋洗液的加水而继续处理的以往方式的情况下,以清洗液的容量为600L、柔版印刷版原版为100m2进行处理时显影槽内的清洗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以2.6%左右推移。相对于此,实施例10~13中,如上所述,由于不进行淋洗处理,因此能够减少成为废液量增加的原因的淋洗液量。
[实施例3]
在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10b中,将600L的清洗液的温度调整至温度50℃并供给到显影槽。在上述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排出侧,使清洗液沿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动。以4mm/秒的输送速度进行输送,使刷子61以30rpm旋转,并且使刷子61以24mm/秒在宽度方向上摆动而进行了显影处理。使用各种加热器对清洗液的温度调整进行了评价。
加热器1是浸入式加热器。浸没式加热器使用了Kawai Corporation制护套加热器。使用了将直径12mm的护套加热器做成长度600mm的U字型的3个加热器组合成1套的浸没式加热器(200V 3P 8kW功率密度6.1W/cm2)。
加热器2是循环管式加热器。循环管式加热器中使用了如下管加热器:不锈钢管65A(直径76.3×厚度2.1),将直径41.3mm且长度800mm的筒式加热器(200V 3P 6kW电力密度5.0W/cm2)嵌入到管的中心部,液体在不锈钢管内的筒式加热器的周围流动。
加热器3为铸入式加热器。铸入式加热器通过如下来制作:使用4根不锈钢管20A(直径27.2×厚度1.65),将各管600mm部分用护套加热器(200V 3P 8kW电力密度4.7W/cm2)和铝进行浇铸。
使用加热器1~3,改变清洗液的固体成分浓度,对清洗液的烧焦进行了评价。在下述表2中,将有烧焦的情况设为“有”,将没有烧焦的情况设为“无”。另外,将液体定量取样,在95℃的烘箱中干燥24小时,从烘箱取出,在室温冷却5分钟之后,进行重量测定,从干燥前后的重量计算处理液的固体成分浓度。将清洗液定量取样,在95℃的烘箱中干燥固化24小时,从烘箱中取出并在室温下冷却5分钟后测定质量,由干燥前后的质量计算了清洗液的固体成分浓度。
[表2]
确认到,在加热器3(铸入式加热器)中,即使在固体成分浓度上升至12%的运行条件下,用加热器也不会烧焦固体成分,能够持续进行处理。在加热器3中,即使固体成分浓度为12%,也能够持续显影处理,因此关于淋洗液的水量,根据使用实施例1的洗碗机用洗涤剂精以显影槽的洗涤剂浓度能够维持0.5%的方式用补充泵供给7.0L/m2的洗涤剂及淋洗液的条件,将其供给量减少至3.3L/m2而持续相同的处理时,含有洗涤剂的固体成分的处理槽内的固体成分浓度逐渐增加,约800m2处理后的固体成分浓度以最大12.0%达到平衡。此时,通过使清洗液在与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流动,称为残渣的固体成分未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上,而且能够将淋洗液的消耗量减半,实现了废液的大幅度削减。
[实施例4]
(实施例20)
实施例1中,在图1所示的清洗装置10中,在将上述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贴附于支承板上的状态下,使其沉入到清洗液中,在与刷子平行地按压的状态下使支承板进行偏心圆移动,进行了显影处理。在显影处理时,温度调整至温度50℃,将清洗液供给于显影槽。并且,将第1阀20(参考图1)及第3阀24(参考图1)设为打开的状态,将通过了过滤器18(参考图1)的清洗液Q(参考图1)从供给口15a(参考图1)经由吹出口15b(参考图1)供给到显影槽12内,通过循环泵17(参考图1),经由吸入口16b(参考图1)从取出口16a(参考图1)取入显影槽12内的清洗液Q并且经由过滤器18(参考图1)及加热器19(参考图1),将清洗液Q供给到显影槽12内。由此,形成了从显影槽12的侧面12c朝向侧面12d的清洗液Q的流动。在从该显影槽12的侧面12c朝向侧面12d的清洗液Q的流动中,将侧面12d的吸入口16b附近的流速设为100cm/秒。另外,清洗液的流速使用ifm efector公司制SI5007来测定。
并且,在将第2阀22(参考图1)及第4阀26(参考图1)设为打开的状态,使清洗液Q从送液口28(参考图1)流动,形成朝向过滤器29(参考图1)的清洗液Q的流动、即在从送液口28朝向过滤器29的方向F1(参考图1)上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方向F1为与柔版印刷版原版36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方向F1上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使用ifm efector公司制SI5007来测定。
在显影处理结束之后,在将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清洗液中提起时,如上所述,在方向F1上形成有清洗液Q的流动。
实施例20中,供给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70cm/秒,溢流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33cm/秒。
(实施例21)
实施例21与实施例20相比,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相同。
实施例21中,供给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150cm/秒,溢流口处的清洗液的液流速度为55cm/秒。
(比较例20)
比较例20与实施例20相比,在显影处理结束之后从清洗液中提起柔版印刷版原版时,如上所述,在方向F1上未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及从显影槽12的侧面12c朝向侧面12d的清洗液Q的流动的流速为50cm/秒这一点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相同。
(比较例21)
比较例21与实施例20相比,在显影处理结束之后,在将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清洗液中提起时,如上所述,在方向F1上形成有清洗液Q的流动这一点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相同。
(比较例22)
比较例22与实施例20相比,在显影处理结束之后从清洗液中提起柔版印刷版原版时,如上所述,在方向F1上未形成清洗液Q的流动、及从显影槽12的侧面12c朝向侧面12d的清洗液Q的流动的流速为200cm/秒这一点不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相同。
[表3]
在实施例20、21中,在将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清洗液中提起时,如上所述,在方向F1上形成有清洗液的流动。由此,位于清洗液的液面的悬浮物被冲走,防止了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
另一方面,比较例20~22中,在将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清洗液中提起时,如上所述,在方向F1上没有形成清洗液的流动。因此,固体成分附着在柔版印刷版原版。
符号说明
10、10a、10b、10c-清洗装置,12-显影槽,12b-底面,12c、12d、12e、12f-侧面,13-盖,13b-背面,14-刷子,14a-基体,14b-毛,15a-供给口,15b-吹出口,16a-取出口,16b-吸入口,17、68-循环泵,18、29-过滤器,19-加热器,20-第1阀,20b-第5阀,21、23、25、27-配管,22-第2阀,24-第3阀,26-第4阀,28-送液口,30-马达,32-曲柄,34-固定部件,35-支承板,36-柔版印刷版原版,36a-表面,36b-背面,36C-前端,36d-后端,37-流动制作部,38-显影部,40-显影部,41-刷子,42-输送辊,43-连接管,44-补充泵,45-补充罐,46-支承体,47-淋洗部,47a-淋洗液供给部,47b-排液喷嘴,50-输送部,51-显影部,52-淋洗部,52a-淋洗液供给部,52b-排液喷嘴,52c-预淋洗喷嘴,53-框架,53a-部件,53b-梁部件,54-显影槽,54b-底面,54c、54d-侧面,54g-中间,55-齿轮,55a-轴,56-输送链,56b-固定部,57-输送驱动部,58-张力调整部,59a、59b-转向杆,60-背板部,61-刷子,61a-旋转轴部,62-前端导向器,62a-基部,62b-折弯部,62C-安装部,62d、63d-销,63-后端导向器,63a-基部,63b-折弯部,63C-安装部,64-导向器机构部,64a-框架材料,64b-弹性部件,65-废液罐,65a-连接管,66-供给口,66a、66b-配管,67-供给口,67a、67b-配管,69-罐,69a-隔板,69b-溢流口,70-分隔部件,70a-端部,71-限制部件,80-配管,80a-直线部,80b-弯曲部,82-块,83-加热用加热器,C-旋转轴,D-输送方向,D1-第1区域,D2-第2区域,DL-行进方向,Di-运入方向,Dp-输送路径,Dpc-输送路,Dps-输送路,Dw-方向,F1-方向,LB-90°线(基准线),Mb-摇动宽度,Q-清洗液,Qs-液面,Qw-疲劳显影液,r-旋转方向,γ-喷嘴角,θ-角。

Claims (21)

1.一种清洗装置,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所述清洗装置具有:
显影槽,其填充有所述清洗液;
显影部,其在所述显影槽内,使用所述清洗液去除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而进行所述显影;及
流动制作部,其在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使所述清洗液在相对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2.一种清洗装置,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所述清洗装置具有:
显影槽,其填充有所述清洗液;
显影部,其在所述显影槽内,使用所述清洗液去除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而进行所述显影;
输送部,其将所述图像状曝光后的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中,在通过所述显影部显影后,将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出;
淋洗部,其向通过所述输送部从所述显影部运出的已显影的柔版印刷版原版供给淋洗液;及
流动制作部,其在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使所述清洗液在相对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中,
所述流动制作部在所述第2区域中,使所述清洗液在相对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行进方向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所述方向上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其中,
相对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行进方向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所述方向是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其中,
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是相同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其中,
所述流动制作部使所述清洗液以5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槽具有与所述清洗液连通的第1槽部和第2槽部,从所述第1槽部运入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所述第2槽部运出显影后的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
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槽部,所述第2区域位于所述第2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其具有:
过滤器,其从回收的所述清洗液去除通过所述显影而产生的所述未曝光部;及
供给部,其将通过所述过滤器去除了所述未曝光部的清洗液供给到所述显影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在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所述方向上流动的所述清洗液的流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其具有对所述清洗液进行温度调整的温度调整装置,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具有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具备配管、埋设有所述配管的一部分的块、及设置于所述块内的加热用加热器,所述块由金属材料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洗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器还具有泵,所述泵使所述清洗液以10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在所述块内的所述配管内通过。
12.一种清洗方法,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所述清洗方法具有:
显影工序,在填充有所述清洗液的显影槽内,使用所述清洗液去除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来进行所述显影,
在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所述清洗液在相对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13.一种清洗方法,其使用清洗液对图像状曝光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所述清洗方法具有:
显影工序,在填充有所述清洗液的显影槽内,使用所述清洗液去除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未曝光部来进行所述显影;及
淋洗工序,向从所述显影槽运出的已显影的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供给淋洗液,
在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运入到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的第1区域及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清洗液运出的第2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所述清洗液在相对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行进方向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2区域中,使所述清洗液在相对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行进方向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所述方向上流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相对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行进方向以横过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宽度的方式交叉的所述方向是与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是相同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使所述清洗液以5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流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所述显影槽具有与所述清洗液连通的第1槽部和第2槽部,从所述第1槽部运入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从所述第2槽部运出显影后的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
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槽部,所述第2区域位于所述第2槽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从回收的所述清洗液去除通过所述显影而产生的所述未曝光部之后,将通过所述过滤器去除了所述未曝光部的清洗液供给到所述显影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对所述清洗液进行温度调整,
对所述清洗液的温度调整使用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具备配管、埋设有所述配管的一部分的块、及设置于所述块内的加热用加热器,所述块由金属材料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所述清洗液以100cm/秒以上的液流速度在所述块内的所述配管内通过。
CN202280044312.5A 2021-07-09 2022-07-05 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Pending CN1175461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4295 2021-07-09
JP2021-114295 2021-07-09
PCT/JP2022/026700 WO2023282259A1 (ja) 2021-07-09 2022-07-05 洗出し装置及び洗出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6102A true CN117546102A (zh) 2024-02-09

Family

ID=84800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4312.5A Pending CN117546102A (zh) 2021-07-09 2022-07-05 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3752A1 (zh)
EP (1) EP4439179A4 (zh)
JP (1) JPWO2023282259A1 (zh)
CN (1) CN117546102A (zh)
WO (1) WO20232822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9576A (zh) * 2020-07-31 2023-06-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WO2025047386A1 (ja) * 2023-08-30 2025-03-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洗出し装置及び洗出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6989U (ja) * 2006-09-04 2006-11-16 株式会社タカノ機械製作所 水現像型感光性樹脂製版装置
JP2010197620A (ja) * 2009-02-24 2010-09-09 Fujifilm Corp 平版印刷版原版の自動現像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6044072B2 (ja) * 2011-12-27 2016-12-14 東洋紡株式会社 感光性フレキソ印刷版の現像方法および現像装置
JP7254913B2 (ja) * 2019-04-24 2023-04-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洗出し装置
CN114761881A (zh) * 2019-11-26 2022-07-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23752A1 (en) 2024-04-18
WO2023282259A1 (ja) 2023-01-12
EP4439179A1 (en) 2024-10-02
JPWO2023282259A1 (zh) 2023-01-12
EP4439179A4 (en) 2024-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23752A1 (en) Washout processor and washing method
US11813841B2 (en) Washing device
US20230166493A1 (en) Washout processor and washing method
JPH1076205A (ja) 液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8219043A (ja) 液処理装置および液処理方法
US11048171B2 (en) Conveying type washing device
US20230202161A1 (en) Developer management method, plate-making method, developer management device, and plate-making apparatus
JP4669760B2 (ja) 基板の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WO2021106702A1 (ja) 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US20240190726A1 (en) Regeneration treatment apparatus, washout proces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exographic printing plate
KR20120064038A (ko) 현상 장치, 이를 구비하는 현상 도포 시스템 및 현상 방법
US20210349394A1 (en) Washing device and washing method
JP3957569B2 (ja) 液処理装置
JP2024053320A (ja) 現像装置
CN117730282A (zh) 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JP4153014B2 (ja) 液処理方法
JP3274560B2 (ja) 平版印刷版処理装置
JP2003280158A (ja) 感光材料の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