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9785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79785B CN117479785B CN202311686419.2A CN202311686419A CN117479785B CN 117479785 B CN117479785 B CN 117479785B CN 202311686419 A CN202311686419 A CN 202311686419A CN 117479785 B CN117479785 B CN 1174797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peep
- proof
- sub
- pix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08000008918 voyeurism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144985 pee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05 prev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changing the viewing angle properties, e.g. widening the viewing angle, adapting the viewing angle to the view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发光组件、多个反射元件与多个反射膜,发光组件包括多个防窥发光元件,且每个防窥子像素区域内设置有两个防窥发光元件,反射元件设置于防窥子像素区域内,并位于两个防窥发光元件之间,反射膜设置于防窥子像素区域,且一个反射膜的位置与两个防窥发光元件的位置相对应。防窥发光元件发出防窥光至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区域的出光侧以及反射膜,反射膜将射向反射膜的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反射元件,反射元件将射向反射元件的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区域的出光侧,且反射元件反射至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区域的防窥光的方向为显示面板的大视角显示方向,实现了大视角防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具有自发光、轻薄、色彩饱和度高、视角宽等优点。虽然OLED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使得OLED显示面板具有更宽的视角,但是,用户有时也希望OLED显示面板显示的视角可根据需要调窄,防止屏幕信息泄漏,从而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目前,可以在非子像素区域设置防窥发光元件,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方向与显示面板大视角显示的方向相对应,导致从大视角不能清楚地观看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进而减小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实现了防窥。但是,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的出光率较低,即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在显示面板的损耗较大,导致防窥效果较差。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在显示面板的损耗较大而导致的防窥效果较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在显示面板的损耗较大而导致的防窥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与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像素层与设置于所述像素层一侧的多个防窥发光元件,且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设置有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反射元件与封装层,多个所述反射元件与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像素层的同一侧,且一个所述反射元件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并位于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之间,所述封装层罩设多个所述反射元件与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至所述像素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反射膜,多个所述反射膜设置于所述封装层背对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一侧,一个所述反射膜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且一个所述反射膜的位置与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发出防窥光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出光侧以及所述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将射向所述反射膜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出光侧,且所述反射元件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大视角显示方向。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反射膜与反射元件将射向所述反射膜的所述防窥光的重新射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减小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防窥光在所述显示面板内损耗,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而且,使得射向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大视角方向平行,实现了大视角防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膜开设有贯穿所述反射膜的多个第一透光孔,一个所述第一透光孔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且所述第一透光孔的位置与所述反射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反射元件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的部分所述防窥光反射至所述第一透光孔,且所述反射元件反射至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小视角显示方向。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膜的第一透光孔用于透过环境光,并将所述环境光传输至所述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的环境光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一透光孔。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反射膜包括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为所述反射膜面对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在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内壁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孔中间部分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面的高度增加或保持不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反射元件包括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为所述反射元件面对所述第一透光孔的表面,在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指向所述反射元件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反射面的高度增大或减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射面为弧面;或者,所述第二反射面的高度的变化率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孔内,所述减反射层增加透过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环境光与所述防窥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包括用于发出第一防窥光的多个第一防窥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二防窥光的多个第二防窥发光元件以及用于发出第三防窥光的多个第三防窥发光元件。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或者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或者设置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层开设有多个像素孔,一个所述像素孔位于一个所述子像素区域。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发出第一显示光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二显示光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以及用于发出第三显示光的多个第三发光元件,每个所述像素孔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且相邻的三个所述像素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相邻,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相邻,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相邻,且所述第一防窥光与所述第一显示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防窥光与所述第二显示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三防窥光与所述第三显示光的颜色相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壳体,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反射膜与反射元件将射向所述反射膜的所述防窥光的重新射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减小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防窥光在所述显示面板内损耗,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而且,使得射向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大视角方向平行,实现了大视角防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沿着III-III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二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四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五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六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七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八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01-第一方向;002-第二方向;1-显示装置;10-壳体;30-显示面板;31-基板;32-驱动电路层;33-发光组件;34-封装层;35-遮光层;35a-第二透光孔;37-反射膜;37a-第一透光孔;38-反射元件;39-减反射层;40-显示面板;41-第一色阻元件;42-第二色阻元件;43-第三色阻元件;331-像素层;331a-像素孔;332-防窥发光元件;332a-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b-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c-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4-第一阳极;335-阴极层;336-第二阳极;337a-第一发光元件;337b-第二发光元件;337c-第三发光元件;371-第一反射面;381-第二反射面;A1-子像素区域;A2-非子像素区域;A21-防窥子像素区域;A22-非防窥子像素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还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及其以上,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等,而“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或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层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显示面板30,所述显示面板30的出光侧露出所述壳体10。所述显示面板30用于显示图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30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或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LED)显示面板,本申请以所述显示面板30为OLE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地,所述显示装置1可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移动电话、车载显示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道路指示牌等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1的具体种类不受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述显示装置1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相应地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驱动板、电源板、高压板以及按键控制板等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述显示装置1的具体类型和实际功能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30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A1与非子像素区域A2。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呈阵列分布,即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沿着第一方向001呈多行设置,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001垂直的第二方向002呈多列设置,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相互间隔,所述子像素区域A1用于发光。所述非子像素区域A2设置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周侧,即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相间隔的区域属于所述非子像素区域A2。所述非子像素区域A2包括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A21以及多个非防窥子像素区域A22,多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呈阵列分布,即多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沿着所述第一方向001呈多行设置,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002呈多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之间。也即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001,多个子像素区域A1与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可按照:所述子像素区域A1、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子像素区域A1、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子像素区域A1、……、所述子像素区域A1、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方式排列设置。一个所述非防窥子像素区域A22设置于相邻两行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之间以及相邻两行的多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还可以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之间;或者,同时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与所述第二方向002,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可以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之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3,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沿着III-III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3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板31、驱动电路层32、发光组件33、封装层34与遮光层35。即所述驱动电路层32设置于所述基板31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33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32背对所述基板31的一侧,所述封装层34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33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32的一侧,所述遮光层35设置于所述封装层34背对所述发光组件33的一侧。其中,所述封装层34背对所述发光组件33的一侧为所述显示面板30的出光侧。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部分所述基板31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A1内,部分所述基板31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部分所述驱动电路层32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A1内,部分所述驱动电路层32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部分所述发光组件33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A1内,部分所述发光组件33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部分所述封装层34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A1内,部分所述封装层34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也即为,所述基板31、所述驱动电路层32、所述发光组件33和所述封装层34均位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和多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所述遮光层35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所述基板31用于提供形成所述驱动电路层32的表面,所述驱动电路层32用于驱动所述发光组件33发光。所述封装层34用于封装所述发光组件33,使得所述发光组件33均与外界隔绝,避免所述发光组件33受到水汽、氧气或灰尘等杂质的影响。所述遮光层35用于遮挡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A1发出的光,避免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A1之间出现色彩串扰。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多个反射膜37,多个所述反射膜37设置于所述遮光层35面对所述封装层34的一侧,且一个所述反射膜37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即多个所述反射膜37设置于所述遮光层35与所述封装层34之间,所述反射膜37的位置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反射膜37分别与所述封装层34以及所述遮光层35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33包括像素层331,所述像素层331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32背对所述基板31的一侧,且部分所述像素层331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A1,部分所述像素层331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发光组件33还包括多个防窥发光元件332,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设置于所述像素层331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32的一侧,且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设置有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的位置与所述反射膜37的位置相对应,即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膜37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内。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多个反射元件38,多个所述反射元件38设置于所述像素层331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32的一侧,且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反射元件38。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种层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为所述环境光的传播方向,实线箭头为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的防窥光的传播方向。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防窥光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出光侧以及所述反射膜37,所述反射膜37将射向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38,所述反射元件38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出光侧。其中,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出光侧为所述显示面板30的出光侧的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射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部分射向所述反射膜37,所述反射膜37将所述防窥光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38,所述反射元件38反射所述防窥光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在所述反射膜37与所述反射元件38的共同作用下,射向所述遮光层35(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防窥光的重新射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减小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的所述防窥光在所述显示面板30内损耗,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30的防窥效果。而且,由于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使得射向所述子像素区域A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30显示的大视角方向平行,即所述反射元件38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大视角显示方向,实现了大视角防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设置有相间隔的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一个所述反射元件38设置于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所述反射膜37开设有贯穿所述反射膜37的多个第一透光孔37a,且一个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即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位置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反射元件38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位置一一对应,即所述反射元件38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一透光孔37a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重合。所述遮光层35开设有贯穿所述遮光层35的多个第二透光孔35a,所述第二透光孔35a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35a与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透光孔35a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内壁对齐。所述反射元件38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部分所述防窥光反射至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与所述第二透光孔35a。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反射膜37开设多个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以及在所述遮光层35开设多个第二透光孔35a,使得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的所述防窥光可以射出所述显示面板30,从而减小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的所述防窥光在所述显示面板30内损耗,进而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30的防窥效果。而且,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射出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30显示的小视角方向平行,即所述反射元件38反射至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小视角显示方向,实现了小视角防窥。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环境光依次透过所述第二透光孔35a与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传输至所述反射元件38,所述反射元件38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环境光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一透光孔37a。所述反射元件38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出光侧的所述环境光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大视角显示方向,所述反射元件38反射至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所述环境光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小视角显示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环境光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显示面板30的大视角与小视角防窥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所述反射膜37沿着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中心线呈镜像分布,所述反射元件38沿着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中心线呈镜像分布。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每个所述反射膜37包括第一反射面371,所述第一反射面371为所述反射膜37面对所述封装层34的表面,多个所述第一反射面371位于同一平面,即将所述封装层34背对所述像素层331的表面作为基准面,多个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一致。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二种层结构示意图。在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内壁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中间部分的方向上,即在所述反射膜37的周侧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逐渐增加,即越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孔37a,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就越高,所述第一反射面371就越远离所述封装层34,也即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为圆台形孔或棱台形孔。所述第一透光孔37a口径较大的开口朝向所述封装层34设置,所述第一透光孔37a口径较小的开口背对所述封装层34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面371可以将更多的所述防窥光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38。在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内壁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中间部分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的变化率可以是相同的或者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反射元件38包括第二反射面381,所述第二反射面381为所述反射元件38面对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表面,所述第二反射面381的截面整体可为倒置的“V”形,其开口背对所述封装层34。具体为,在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指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反射面381的高度逐步增大,即所述反射元件38中间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反射元件38周缘部分的高度,且所述第二反射面381的高度的变化率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图6,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种层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反射面381的截面整体可为“V”形结构,其开口朝向所述封装层34。具体为,在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指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反射面381的高度逐步减小,即所述反射元件38中间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反射元件38周缘部分的高度,且所述第二反射面381的高度的变化率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四种层结构示意图。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四种层结构与图6所示的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三种层结构的区别点在于:在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内壁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中间部分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增加,且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的变化率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图8,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五种层结构示意图。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五种层结构与图4所示的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一种层结构的区别点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面381为弧面,即所述第二反射面381的高度的变化率不相同,所述第二反射面381凸向所述第一透光孔37a,即所述第二反射面381中间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射面381边缘部分的高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六种层结构示意图。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六种层结构与图8所示的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五种层结构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内壁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中间部分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增加,且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的变化率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图10,图10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七种层结构示意图。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七种层结构与图8所示的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五种层结构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面381为弧面,即所述第二反射面381的高度的变化率不相同,所述第二反射面381凹向所述像素层331,即所述第二反射面381中间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反射面381边缘部分的高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第八种层结构示意图。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八种层结构与图10所示的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第七种层结构的区别点在于:在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内壁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孔37a中间部分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增加,且所述第一反射面371的高度的变化率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减反射层39,所述减反射层39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孔37a和/或所述第二透光孔35a内。所述减反射层39具有较好的透光性与较低的反射能力,可以避免所述显示面板30的出光侧反射环境光,使得更多环境光进入所述显示面板30内,即所述减反射层39增加透过所述第一透光孔37a的所述环境光与所述防窥光。而且,所述显示面板30也能够使得所述反射元件38反射的所述防窥光与所述环境光更多地射出所述显示面板30。其中,所述减反射层39由不同折射率的膜层层叠设置形成。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包括多个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多个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以及多个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与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或者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与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或者设置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与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也即为,相邻的三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中(为了便于描述,可依次定义为第一防窥子像素区域、第二防窥子像素区域和第三防窥子像素区域),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即第一防窥子像素区域)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与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即第二防窥子像素区域)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与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即第三防窥子像素区域)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与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发出第一防窥光,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发出第二防窥光,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发出第三防窥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337a、多个第二发光元件337b与多个第三发光元件337c,每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或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且相邻的三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与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用于发出第一显示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用于发出第二显示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用于发光第三显示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相邻,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相邻,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相邻。所述第一防窥光的颜色与所述第一显示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防窥光的颜色与所述第二显示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三防窥光的颜色与所述第三显示光的颜色相同。其中,所述第一防窥光与第一颜色光可为红光,所述第二防窥光与所述第二颜色光可为绿光,所述第三防窥光与所述第三颜色光可为蓝光。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发出红光,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发出绿光,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发出蓝光,使得从大视角与小视角时候观看的所述显示面板30的颜色可调,例如,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与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发光,所述显示面板30的大视角与小视角方向显示黄色;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与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发光,所述显示面板30的大视角与小视角方向显示白色。而且,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发出的第一防窥光的颜色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发出的第一显示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发出的第二防窥光的颜色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发出的第二显示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发出的第三防窥光的颜色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发出的第三显示光的颜色相同,可以避免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的防窥光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显示光串扰。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发光组件33还包括多个第一阳极334与阴极层335,其中,多个所述第一阳极334设置于所述像素层331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32的一侧,且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设置有相间隔的两个所述第一阳极334。一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阳极334的周侧以及该第一阳极334背对所述像素层331一侧,即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罩设一个所述第一阳极334,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罩设一个所述第一阳极334,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罩设一个所述第一阳极334。部分所述阴极层335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区域A1,部分所述阴极层335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且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部分所述阴极层335罩设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a以及像素层331,所述阴极层335罩设所述像素层331的部分的高度低于所述阴极层335罩设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的部分的高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分别与所述第一阳极334以及所述阴极层335连接,以实现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与所述第一阳极334电连接以及实现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与所述阴极层335电连接。所述像素层331开设有贯穿所述像素层331的多个过孔,且一个所述过孔的位置与一个所述第一阳极334的位置相对应,由于所述第一阳极334和所述驱动电路层32分别位于所述像素层331的相对两侧,使得所述第一阳极334与所述驱动电路层32分别覆盖所述过孔的两个开口,所述过孔内设置有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层32与所述第一阳极334连接,以将所述驱动电路层32与所述第一阳极334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层32用于驱动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阴极层335罩设所述像素层331的部分直接与所述像素层331相连接,所述反射元件38设置于所述阴极层335罩设所述像素层331的部分背对所述像素层331的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像素层331开设有多个像素孔331a,一个所述像素孔331a位于一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部分所述驱动电路层32露出所述像素孔331a。所述发光组件33还包括多个第二阳极336,每个所述像素孔331a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阳极336,且多个所述第二阳极336均与所述驱动电路层32连接以实现电连接。每个发光元件设置于一个相应的像素孔331a内,具体为,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设置于一个所述像素孔331a内,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设置于一个所述像素孔331a内,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设置于一个所述像素孔331a内。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部分所述阴极层335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背对所述第二阳极336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背对所述第二阳极336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背对所述第二阳极336的一侧。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部分所述阴极层335的高度低于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的部分所述阴极层335的高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层32通过多个所述第二阳极336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以及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层32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发出第一显示光,驱动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发出第二显示光以及驱动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发出第三显示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层32可通过无源驱动(Passive Matrix,PM)的方式或有源驱动(Active Matrix,AM)的方式驱动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以及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其中,无源驱动是指:脉冲电流直接施加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上,有源驱动是指:所述驱动电路层32为每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每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与每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均配备有具有开关供能的薄膜晶体管以及存储电荷的电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位于同一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001)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与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可按照: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的顺序设置。位于同一列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为同一类型,即同一列(沿着所述第二方向002)设置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为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或者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37a、所述第二发光元件337b与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337c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或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 LED)。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30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A1与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子像素区域A1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A1之间。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发光组件33、封装层34、多个反射膜37、多个反射元件38。多个所述反射元件38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33的出光侧,且一个所述反射元件38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封装层34罩设多个所述反射元件38,多个所述反射膜37设置于所述封装层34背对所述发光组件33的一侧,且一个所述反射膜37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发光组件33包括像素层331与多个防窥发光元件332,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设置于所述像素层331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32面对所述封装层34的一侧,且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设置有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的位置与所述反射膜37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防窥光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出光侧以及所述反射膜37,所述反射膜37将射向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38,所述反射元件38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因此,射向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防窥光的重新射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减小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的所述防窥光在所述显示面板30内损耗,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30的防窥效果。此外,由于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使得射向所述子像素区域A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30显示的大视角方向平行,实现了大视角防窥。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的防窥子像素区域的层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区别在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40没有包括所述减反射层39,所述显示面板40包括多个第一色阻元件41、多个第二色阻元件42与多个第三色阻元件43,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的颜色与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发出的所述第一防窥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的颜色与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发出的所述第二防窥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的颜色与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发出的所述第三防窥光的颜色相同。即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为红色色阻,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为绿色色阻,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为蓝色色阻。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40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相同之处的描述,请参阅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在赘述。
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一个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与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且一个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与一个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孔37a和/或所述第二透光孔35a内,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与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相连接。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相邻,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相邻。
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一个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与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且一个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与一个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设置于第一透光孔37a和/或所述第二透光孔35a内,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与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相连接。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相邻,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相邻。
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一个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与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且一个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与一个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设置于第一透光孔37a和/或所述第二透光孔35a内,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与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相连接。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相邻,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在所述像素层331上的正投影相邻。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2,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332a发出的所述第一防窥光的部分射向所述反射膜37,所述反射膜37将射向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第一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38,所述反射元件38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所述第一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第一色阻元件41,以增加所述第一防窥光的亮度,进而增加小视角方向防窥效果。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332b发出的所述第二防窥光的部分射向所述反射膜37,所述反射膜37将射向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第二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38,所述反射元件38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所述第二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第二色阻元件42,以增加所述第二防窥光的亮度,进而增加小视角方向防窥效果。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332c发出的所述第三防窥光的部分射向所述反射膜37,所述反射膜37将射向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第二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38,所述反射元件38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所述第三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第三色阻元件43,以增加所述第三防窥光的亮度,进而增加小视角方向防窥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30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A1与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子像素区域A1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A1之间。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发光组件33、封装层34、多个反射膜37、多个反射元件38。多个所述反射元件38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33的出光侧,且一个所述反射元件38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封装层34罩设多个所述反射元件38,多个所述反射膜37设置于所述封装层34背对所述发光组件33的一侧,且一个所述反射膜37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所述发光组件33包括像素层331与多个防窥发光元件332,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设置于所述像素层331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32面对所述封装层34的一侧,且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内设置有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的位置与所述反射膜37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防窥光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的出光侧以及所述反射膜37,所述反射膜37将射向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38,所述反射元件38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38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因此,射向所述反射膜37的所述防窥光的重新射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A1,减小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发出的所述防窥光在所述显示面板30内损耗,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30的防窥效果,有利于增加所述显示面板30的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此外,由于所述防窥发光元件332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A21,使得射向所述子像素区域A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30显示的大视角方向平行,实现了大视角防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与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像素层与设置于所述像素层一侧的多个防窥发光元件,且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设置有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
多个反射元件与封装层,多个所述反射元件与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像素层的同一侧,且一个所述反射元件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并位于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之间,所述封装层罩设多个所述反射元件与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至所述像素层;
多个反射膜,多个所述反射膜设置于所述封装层背对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一侧,一个所述反射膜设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且一个所述反射膜的位置与两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发出防窥光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出光侧以及所述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将射向所述反射膜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所述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的所述防窥光的部分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出光侧,且所述反射元件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大视角显示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开设有贯穿所述反射膜的多个第一透光孔,一个所述第一透光孔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且所述第一透光孔的位置与所述反射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反射元件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的部分所述防窥光反射至所述第一透光孔,且所述反射元件反射至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防窥光的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小视角显示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的第一透光孔用于透过环境光,并将所述环境光传输至所述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将射向所述反射元件的环境光反射至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第一透光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射膜包括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为所述反射膜面对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在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内壁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孔中间部分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面的高度增加或保持不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射元件包括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为所述反射元件面对所述第一透光孔的表面,在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指向所述反射元件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反射面的高度增大或减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为弧面;或者,所述第二反射面的高度的变化率相同。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孔内,所述减反射层增加透过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环境光与所述防窥光。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包括用于发出第一防窥光的多个第一防窥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二防窥光的多个第二防窥发光元件以及用于发出第三防窥光的多个第三防窥发光元件,每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或者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或者设置一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层开设有多个像素孔,一个所述像素孔位于一个所述子像素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发出第一显示光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二显示光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以及用于发出第三显示光的多个第三发光元件,每个所述像素孔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或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且相邻的三个所述像素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防窥发光元件相邻,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防窥发光元件相邻,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防窥发光元件相邻,且所述第一防窥光与所述第一显示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防窥光与所述第二显示光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三防窥光与所述第三显示光的颜色相同。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86419.2A CN117479785B (zh) | 2023-12-06 | 2023-12-06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86419.2A CN117479785B (zh) | 2023-12-06 | 2023-12-06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79785A CN117479785A (zh) | 2024-01-30 |
CN117479785B true CN117479785B (zh) | 2024-07-09 |
Family
ID=89631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86419.2A Active CN117479785B (zh) | 2023-12-06 | 2023-12-06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797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59096B (zh) * | 2024-02-29 | 2025-02-18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06558A (zh) * | 2023-05-06 | 2023-06-0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6887621A (zh) * | 2023-09-07 | 2023-10-1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007930A4 (en) * | 2019-08-02 | 2023-08-30 | RealD Spark, LLC | PRIVACY DISPLAY OPTICAL STACK |
-
2023
- 2023-12-06 CN CN202311686419.2A patent/CN1174797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06558A (zh) * | 2023-05-06 | 2023-06-0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6887621A (zh) * | 2023-09-07 | 2023-10-1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79785A (zh) | 2024-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476137B1 (en) | Tiled display with overlapping flexible substrates | |
KR20210021216A (ko) | 표시 장치 | |
US20230200177A1 (en) | Display panel | |
CN116867316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2968043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6193927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747978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942814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5172626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754530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7502415B2 (ja) | 表示パネル及び携帯端末 | |
CN11510156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323262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6709824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4164832A1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20368984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18570777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250005513A (ko) |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7529184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756097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12208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7641994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20422360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CN219087719U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50127004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