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8754A - 把手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把手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18754A CN117418754A CN202310777323.0A CN202310777323A CN117418754A CN 117418754 A CN117418754 A CN 117418754A CN 202310777323 A CN202310777323 A CN 202310777323A CN 117418754 A CN117418754 A CN 1174187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ing member
- flap
- rocker arm
- handle assembly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2—Opera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handles, sill buttons or lock knobs and the lock unit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座、翻板和延时机构,所述延时机构连接在所述把手座的一侧,所述延时机构被设置为延长所述翻板从所述打开位置返回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时间。本申请的把手组件通过设置延时机构延长翻板从打开位置回复至关闭位置需要的时间,避免把手组件打开后翻板过快地回复至关闭位置,防止夹住操作人员的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打开车辆的车门的把手组件。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车门钣金上设有把手组件,通过把手组件能够打开车辆的车门。现有的一些隐藏式车门把手组件在不需要使用把手组件时,一般将把手组件设置为与车门钣金大致平齐,使得从外观上把手组件能够隐藏在车门钣金中,更加美观。而在需要使用把手组件时,通过使把手组件运动至打开位置,以便于操作者打开车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用于打开车辆的车门,包括:把手座、翻板、翻板复位件以及延时机构。所述把手座内具有操作容腔,所述操作容腔具有开口。所述翻板包括旋转轴,所述翻板通过所述旋转轴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座,所述翻板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所述翻板被设置为当所述翻板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翻板覆盖在所述操作容腔的所述开口上,以使得所述翻板与所述把手座平齐;当所述翻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翻板翻转至所述操作容腔内,以使得操作人员的手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操作容腔中进行操作。所述翻板复位件被配置为向所述翻板施加使所述翻板向所述关闭位置运动的复位力。所述延时机构连接至所述把手座,所述延时机构被设置为延长所述翻板从所述打开位置返回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时间。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延时机构包括摇臂、阻挡件以及阻挡件复位件。所述摇臂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并与所述翻板共同转动。所述阻挡件能够被所述摇臂驱动而转动。所述阻挡件复位件被配置为向所述阻挡件施加使所述阻挡件回转的复位力。其中所述摇臂和所述阻挡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翻板从关闭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后,所述翻板复位件向所述翻板施加复位力,并且所述阻挡件复位件向所述阻挡件施加复位力,所述摇臂和所述阻挡件能够配合,使得在所述阻挡件回转的过程中,所述摇臂在一段时间内相对于所述把手座静止。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延时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阻挡件回转的过程,所述摇臂能够与所述阻挡件相对运动,并且在所述摇臂与所述阻挡件相对运动的时间内,所述摇臂相对于所述把手座静止。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件包括面,所述摇臂包括滚柱,在所述阻挡件回转的过程,所述滚柱能够沿着所述面运动,以使得所述摇臂能够与所述阻挡件相对运动,进而使得所述摇臂相对于所述把手座静止。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件包括凸轮,所述面被设置为所述凸轮的外轮廓的一部分。所述滚柱设置在所述摇臂上,所述滚柱能够与所述凸轮的外轮廓接触,以使得所述滚柱能够沿着所述面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摇臂能够与所述阻挡件相对运动。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摇臂包括上臂和下臂,所述滚柱设置在所述上臂的底部,所述下臂包括下臂接触部。所述阻挡件包括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下臂接触部接触。其中,当所述径向突出部与所述下臂接触部接触时,所述摇臂能够驱动所述阻挡件进行单向转动。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延时机构还包括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被配置为降低所述阻挡件的回转速度。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阻挡件啮合,所述阻尼件被配置为向所述阻挡件提供与所述阻挡件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以降低所述阻挡件的回转速度。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件包括阻尼啮合部,所述阻尼啮合部设置在所述阻尼件上方并与所述阻尼件啮合,以使得所述阻尼件向所述阻挡件提供与所述阻挡件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件包括径向突出部、凸轮以及轴,所述阻尼啮合部、所述径向突出部以及所述凸轮沿着所述轴的轴向依次连接至所述轴,并且与所述轴共同转动。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件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至所述轴,以通过所述轴向所述阻挡件施加复位力。和/或所述翻板复位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至所述旋转轴,以通过所述旋转轴向所述翻板施加复位力。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申请所作的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申请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组件在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把手组件在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1C为图1A所示的把手组件的分解图;
图2A为图1A中的摇臂在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2B为图1A中的摇臂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2C为图2A中的摇臂的主视图;
图2D为图2A所示的摇臂的右视图;
图3A为图1A中的阻挡件在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阻挡件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C为图3A所示的阻挡件的正视图;
图4A和图4B示出把手组件在关闭状态时,摇臂、阻挡件和阻尼件的配合关系;
图5A和图5B示出把手组件在打开状态时,摇臂、阻挡件和阻尼件的配合关系;
图6A和图6B示出把手组件在延时关闭过程开始时,摇臂、阻挡件和阻尼件的配合关系;
图7A和图7B示出把手组件在延时关闭过程结束时,摇臂、阻挡件和阻尼件的配合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图1A-图1C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的立体结构图,其中图1A中示出把手组件100在关闭状态时的结构,图1B示出把手组件100在打开位置时的结构,图1C示出把手组件100在省去把手座102后的分解图。如图1A-图1C所示,把手组件100包括翻板101和把手座102,把手座102内具有操作容腔108,操作容腔108具有开口109。翻板101通过旋转轴105枢转地连接在把手座102上,旋转轴105和翻板101共同围绕旋转轴105的轴向转动。当把手组件100处于关闭状态时,翻板101处于关闭位置,翻板101关闭开口109并大致与把手座102的外表面平齐,以使得把手组件能够从外观上隐藏翻板101。当把手组件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翻板101处于打开位置,翻板101翻转至操作容腔108内并至少部分地暴露开口109,以使得操作人员的手可以经过开口109伸入操作容腔108中进行开门操作。在车门打开后,操作人员的手退出操作容腔108,并且翻板101回复至关闭位置,把手组件100回到关闭状态。
把手组件100还包括翻板复位件,翻板复位件用于向翻板101提供复位力。在本实施例中,翻板复位件为扭簧106,扭簧106套设连接至旋转轴105,以通过旋转轴105向翻板101提供复位力。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翻板复位件也可以不为扭簧,而为其他能够提供复位力的结构或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当翻板101处于关闭位置时,扭簧106处于初始状态。当翻板101转动至打开位置时,扭簧106向旋转轴105施加用于使翻板101回复至关闭位置的复位力。在本实施例中,把手座102安装至车门钣金,操作容腔108中可以设置有电子解锁部件或者与翻板101联动的机械解锁部件,以使得操作人员的手伸入操作容腔108后,能够解锁并打开车门。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容腔108还提供了操作人员的手的抓握空间,以便于操作人员打开车门。
把手组件100还包括延时机构110,延时机构110与翻板101相连接,并位于把手座102的一侧,例如外侧,延时机构110用于提供额外的延时关闭过程,从而延长翻板101从打开位置回复至关闭位置所需的时间,以使得把手组件100在处于打开状态时,把手组件100需要从打开状态经过延时关闭的过程,然后才能到达关闭状态。具体来说,延时机构110包括摇臂111、阻挡件112和减速机构,摇臂111设置在阻挡件112的上方,减速机构设置在阻挡件112的下方。摇臂111与翻板101连接,以使得摇臂111能够与翻板101一起转动。阻挡件112与摇臂111配合,以使得阻挡件112能够被摇臂111驱动或者阻挡件112能够驱动摇臂111。延时机构110还包括阻挡件复位件,阻挡件复位件用于向阻挡件112施加复位力。在本实施例中,阻挡件复位件为复位弹簧115,复位弹簧115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连接至阻挡件112。减速机构用于降低阻挡件112复位过程中的回转速度。在本实施例中,减速机构包括阻尼件113。阻尼件113的齿114与阻挡件112啮合,以向阻挡件112施加与阻挡件112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从而降低阻挡件112复位过程中的回转速度。在阻挡件112回转的过程中,摇臂111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的回转速度小于阻挡件112的回转速度,使得翻板101回复至关闭位置所需的时间被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摇臂111在一段时间内的回转速度为0,使得摇臂111相对于把手座102静止。摇臂111和阻挡件112的具体结构将结合后文详细描述。
图2A-图2D示出了摇臂111的具体结构,其中图2A示出摇臂111的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图,图2B示出摇臂111的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图,图2C示出图2A所示的摇臂111的主视图,图2D示出图2A所示的摇臂111的右视图。如图2A-图2D所示,摇臂111包括轴223,摇臂111和轴223共同围绕轴223的轴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轴223与旋转轴105同轴设置并且固定连接,以使得旋转轴105转动能够带动轴223转动。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轴223可以和旋转轴105一体形成,例如旋转轴105延长至与摇臂111相连。由此,随着翻板101的转动,摇臂111能够绕轴223转动。并且扭簧106通过旋转轴105向翻板101和摇臂111同时施加复位力。
摇臂111还包括上臂221和下臂222,上臂221包括臂部224和延伸部226。延伸部226从臂部224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臂部224和下臂222呈一定角度连接至轴223。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26大致呈三角形形状,三角形的一条边连接至臂部224。并且延伸部226的底部设有滚柱228,滚柱228可转动地连接在三角形的延伸部226的靠近底角的一条边上,并且与下臂222相对的一侧。滚柱228被设置为合适的尺寸,以在需要时与阻挡件112可滚动地接触。下臂222的底部上的、与滚柱228相对的一侧形成下臂接触部225。下臂接触部225被设置为合适的形状,以在合适的位置与阻挡件112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在摇臂111的轴223的轴向上,也就是上臂22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部226仅从臂部224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而臂部224的另一侧用于与下臂222连接,以使得延伸部226和下臂222在摇臂111的轴向上是错开设置的,因此上臂221的滚柱228与下臂222的下臂接触部225也是错开设置,从而能够与阻挡件112上的不同部位接触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臂221和下臂22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和结构,例如延伸部226可以从臂部224整体地向下延伸形成等,只需要使上臂221的滚柱228与下臂222的下臂接触部225在摇臂111的轴向上是错开设置的即可。
图3A-图3C示出了阻挡件112的具体结构。其中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阻挡件112在两个视角上的立体结构图,图3C示出图3A所示的阻挡件112的正视图。如图3A-图3C所示,阻挡件112包括贯穿阻挡件112的轴331,阻挡件112和轴331共同围绕轴331的轴向转动。复位弹簧115设置在轴331上。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115为套设在轴331上的扭簧,其一端与阻挡件112相连,另一端被固定,例如另一端被固定至把手座102上或车门的其他部位。当翻板101处于关闭位置时,复位弹簧115处于初始状态。当阻挡件112被摇臂111驱动而转动时,复位弹簧115能够向阻挡件112施加用于使阻挡件112复位的复位力。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115也可以连接在阻挡件112的其他位置,只要能向阻挡件112提供复位力即可。并且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阻挡件复位件也可以不为复位弹簧,而为其他能够提供复位力的结构或部件。
在轴331的轴向上,阻挡件112依次包括阻尼啮合部333、径向突出部334和凸轮332,它们一体形成或者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使得阻挡件112的阻尼啮合部333、径向突出部334和凸轮332是共同转动的。阻尼啮合部333设置在阻挡件112的最内侧,大致为扇形齿轮形状,其外周边缘设有沿周向布置有多个齿337。轴331穿过扇形齿轮形状的阻尼啮合部333的圆心处,以使得阻尼啮合部333能够作圆周运动。在如图3A-图3C所示的实施例中,阻尼啮合部333从轴331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得阻尼啮合部333的齿337能够与位于阻挡件112的下方的阻尼件113的齿114啮合,从而受到阻尼件113施加的与阻挡件112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
径向突出部334设置在阻尼啮合部333与凸轮332之间。径向突出部334从轴331的外周表面沿径向向上突出一段距离形成。也就是说,径向突出部334的突出方向大致与阻尼啮合部333的凸出方向相反。径向突出部334用于设置在摇臂111的下臂接触部225一侧,以与下臂接触部225接触或分离。在径向突出部334与下臂接触部225接触时,阻挡件112能够在单侧运动方向上被摇臂111驱动或者阻挡件112能够驱动摇臂111。在径向突出部334与下臂接触部225分离时,阻挡件112的运动不驱动摇臂111运动,以使得延时机构110能够提供额外的延时关闭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径向突出部334的顶部具有圆弧接触部336,圆弧接触部336从径向突出部334的顶部进一步向外凸出形成,其外表面形成平滑的圆柱面。圆弧接触部336朝向摇臂111的下臂222方向凸出,以更加便于径向突出部334与下臂接触部225接触。
凸轮332设置在阻挡件112的相对于阻尼啮合部333来说的外侧。凸轮332包括半圆部342和凸出部342。轴331穿过半圆部342的圆心,以与凸轮332连接。凸出部342从半圆部342沿大致径向突出部334相同的方向沿径向向上凸出形成。半圆部342的外轮廓包括半圆形状的圆弧面345。凸出部342的外轮廓包括两侧的斜面343和位于凸出部342的顶部的面335。两个斜面343连接圆弧面345和面335。由此,凸轮332的外轮廓由位于底部的圆弧面345、连接至圆弧面345上方的两个斜面343、以及连接在两个斜面343顶部的面335组成。凸轮332的外轮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与摇臂111的滚柱228接触配合。当面335与滚柱228接触配合时,摇臂111能够与阻挡件112相对运动,以降低摇臂111的回转速度,从而实现延时关闭过程。在本实施例中,面335为平面形状,以使得在摇臂111与阻挡件112相对运动的时间内,摇臂111的回转速度为0,也就是说摇臂111是暂停转动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面335也可以不为完全的平面,而是为较为平缓的弧面,能够在滚柱228沿着面335运动的过程中,降低摇臂111的回转速度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凸轮332的凸出部342的外侧还设有连接座338。复位弹簧115套设在凸轮332的外侧的轴331上,并且复位弹簧115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座338上,以使得复位弹簧115施加复位力时,能够直接作用在凸轮332上,从而带动阻挡件112一起运动。
由此,阻挡件112设置在轴向上不同位置的阻尼啮合部333、径向突出部334和凸轮332,能够分别与阻尼件113、摇臂111的下臂222和摇臂111的上臂221配合,以通过阻挡件112在转动过程中与不同的部位配合,实现额外的延时关闭过程。具体来说,在满足径向突出部334与下臂接触部225分离的条件下,在滚柱228沿着面335滚动时,阻挡件112和摇臂111相对转动而不是共同转动。此时如果阻挡件112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回转,摇臂111也不会随着阻挡件112的回转而转动。因此在摇臂111与阻挡件112相对运动的时间内,摇臂111相对于把手座102是静止的,翻板101也不转动,从而使得延时机构110能够提供额外的延时关闭过程,延长了翻板101的关闭时间。
在阻挡件112的周向上,阻尼啮合部333和径向突出部334的设置在轴331的相对两侧,并且径向突出部334和面335设置在轴331的同一侧。并且在阻挡件112的径向上,面335的高度更高于径向突出部334的高度,以便于它们能够与摇臂111的不同部位接触和配合。
图4A-图4B、图5A-图5B、图6A-图6B以及图7A-图7B示出了延时机构110的具体配合关系。其中图4A和图4B示出把手组件100处于关闭状态,翻板101处于关闭位置时,延时机构110的具体配合关系。图5A和图5B示出把手组件100处于打开状态,翻板101处于打开位置时,延时机构的具体配合关系。图6A和图6B示出把手组件100处于延时关闭过程开始时,延时机构的具体配合关系。图7A和图7B示出把手组件100处于延时关闭过程结束时,延时机构的具体配合关系。其中图4A、图5A、图6A和图7A示出把手组件100的各个状态下,从图1A所示的把手组件的右侧看的侧视图,为了便于观察,各个图中省去了把手座。图4B、图5B、图6B和图7B示出把手组件100的各个状态下,从图1A所示的把手组件的左侧看的侧视图,为了便于观察,各个图中仅示出延时机构110的结构。
如图4A和图4B所示,把手组件100处于关闭状态,翻板101处于关闭位置。翻板101大致与车门外钣金平齐,以使得翻板101能够从外观上隐藏在车门外钣金中。阻挡件112的阻尼啮合部333上最左端的齿337与阻尼件113啮合,以使得阻尼件113向阻挡件112提供阻尼力。阻挡件112的圆弧面345与右侧的斜面343的连接处与摇臂111的滚柱228接触。阻挡件112的径向突出部334抵接摇臂111的下臂接触部225,并且径向突出部334位于下臂接触部225的内侧(即图4A中的右侧),以使得摇臂111的逆时针转动可以推动阻挡件112转动。
当操作人员向翻板101施加向内的推力F时,翻板101能够克服扭簧106的阻力向内转动。在如图4A的角度下,翻板101逆时针转动,并且翻板101的转动带动摇臂111共同逆时针转动。此时扭簧106向翻板101和摇臂111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复位力。在摇臂111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由于阻挡件112的径向突出部334抵接摇臂111,因此摇臂111能够推动阻挡件112阻挡件顺时针转动。此时复位弹簧115向阻挡件112施加逆时针方向的复位力。并且在阻挡件112转动的过程中,阻尼件113向阻挡件112施加沿逆时针方向的阻尼力。随着摇臂111的转动,摇臂111的上臂221向上抬起,滚柱228逐渐离开阻挡件112,直至翻板101到达如图5A所示的打开位置。
如图5A和图5B所示,把手组件100处于打开状态,翻板101处于打开位置。翻板101缩回至操作容腔108中,以暴露操作容腔108的开口109供操作人员的手伸入。此时在如图5A所示的角度下,翻板101转动至最大的打开角度,摇臂111随之转动至逆时针方向上的最大角度,并且阻挡件112也随之处于顺时针方向上的最大角度。阻挡件112的阻尼啮合部333上最右端的齿337与阻尼件113啮合。摇臂111的滚柱228脱离阻挡件112,并且摇臂111的下臂接触部225仍然保持抵接阻挡件112的径向突出部334。
当操作人员撤销向翻板101施加的推力F后,翻板101不再受到外力作用,而是受到扭簧106的复位力作用。在扭簧106的复位力作用下,翻板101和摇臂111沿顺时针方向回转。由于阻挡件112受到复位弹簧115施加的复位力,阻挡件112也能够沿逆时针方向回转。由于阻挡件112还受到阻尼件113的阻尼力作用,阻挡件112逆时针方向回转的速度要低于摇臂111沿顺时针方向回转的速度,使得把手组件100不会直接恢复至关闭状态,而是开始进入如图6A和图6B所示的延时关闭过程。
如图6A和图6B所示,把手组件100开始进入延时关闭过程。阻挡件112的阻尼啮合部333仍然与阻尼件113啮合。由于摇臂111和阻挡件112的回转速度不一样,使得摇臂111的下臂接触部225离开阻挡件112的径向突出部334,不再与其接触。摇臂111的滚柱228开始与阻挡件112的面335的最左端接触。
阻挡件112受到复位弹簧115的复位力作用,继续沿逆时针方向回转。随着阻挡件112的转动,摇臂111的滚柱228沿着阻挡件112的面335运动,使得摇臂111不与阻挡件112一起转动,而是与阻挡件112发生相对运动。虽然此时摇臂111仍然受到扭簧106的复位力作用,但由于滚柱228沿着阻挡件面335运动,使得摇臂111能够被阻止转动。由此当滚柱228沿着面335转动的过程中,翻板101能够保持在打开位置,把手组件100也保持在打开状态,从而实现把手组件100延时关闭的过程。直至滚柱228运动至面335的最右端,也就是如图7A和图7B所示的位置。
如图7A和图7B所示,把手组件100结束延时关闭过程。阻挡件112的阻尼啮合部333仍然与阻尼件113啮合。摇臂111的滚柱228沿着阻挡件112的面335运动至右端位置。摇臂111的下臂接触部225重新抵接阻挡件112的径向突出部334。
阻挡件112受到复位弹簧115的复位力作用,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随着阻挡件112的转动,摇臂111的滚柱228将会脱离阻挡件112的面335,使得摇臂111不再相对于阻挡件112转动。因此,摇臂111可以在扭簧106的扭力作用下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翻板101随着摇臂111一起转动至其关闭位置,阻挡件112也回到初始状态而不再继续受到复位弹簧115的复位力作用。此时把手组件100回复到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关闭状态。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阻挡件112保持与阻尼件113啮合,使得阻挡件112始终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作用。在把手组件打开的过程中,翻板101受到外力作用而转动,从而带动摇臂111进而驱动阻挡件112运动,因此阻尼件113对阻挡件112的阻尼力不会影响阻挡件112的运动。而在把手组件关闭的过程中,翻板101不再受到外力作用。摇臂111和阻挡件112分别在扭簧106和复位弹簧115的复位力作用下回转,因此阻尼件113对阻挡件112的阻尼力能够减慢阻挡件112的运动速度,使得阻挡件112的回转速度比摇臂111的回转速度慢,从而使得把手组件100能够进入延时关闭过程。在延时关闭过程中,摇臂111的回转速度小于阻挡件112的回转速度,因此能够延长摇臂111的回转时间,从而延长翻板101的关闭时间。
通过设置复位弹簧115和扭簧106的弹性系数,能够控制阻挡件112受到的复位力大小。控制阻挡件112受到的复位力大小,以及面335的长度等参数,能够控制把手组件100的延时关闭过程的持续时间。
在一些把手组件中,如果翻板从打开位置回复至关闭位置的速度过快,操作人员的手尚未及时从操作容腔中退出,翻板可能会夹住操作人员的手,给操作人员带来不好的体验。
本申请的把手组件通过设置延时机构延长翻板从打开位置回复至关闭位置需要的时间,避免把手组件打开后翻板过快地回复至关闭位置,防止夹住操作人员的手。
本申请的延时机构通过设置阻尼件,使得阻挡件和摇臂的回转运动速度不同,从而使得把手组件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的动作不同于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动作,因此把手组件能够提供额外的延时关闭过程。
并且本申请的延时机构通过设置凸轮的形状,使得摇臂能够与阻挡件相对运动,因此翻板能够在摇臂与阻挡件相对运动的时间内降低摇臂的回转速度,甚至暂停转动,从而实现了把手组件的延时关闭过程。
此外,本申请的延时机构通过合理设置阻挡件的形状,在轴向上设置不同位置的阻尼啮合部、径向突出部和凸轮,能够分别与阻尼件、摇臂的下臂和摇臂的上臂配合,以实现阻尼缓冲、接触驱动以及延迟关闭的不同作用,结构紧凑,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结合以上概述的实施例的实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本领域中至少具有普通技术的人员而言,各种替代方案、修改、变化、改进和/或基本等同方案,无论是已知的或是现在或可以不久预见的,都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上陈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实例旨在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本公开旨在包括所有已知或较早开发的替代方案、修改、变化、改进和/或基本等同方案。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效果和技术问题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具有其他技术效果并且可以解决其他技术问题。
Claims (11)
1.一种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用于打开车辆的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座(102),所述把手座(102)内具有操作容腔(108),所述操作容腔(108)具有开口(109);
翻板(101),所述翻板(101)包括旋转轴(105),所述翻板(101)通过所述旋转轴(105)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座(102),所述翻板(101)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所述翻板(101)被设置为当所述翻板(101)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翻板(101)覆盖在所述操作容腔(108)的所述开口(109)上,以使得所述翻板(101)与所述把手座(102)平齐;当所述翻板(101)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翻板(101)翻转至所述操作容腔(108)内,以使得操作人员的手能够通过所述开口(109)伸入所述操作容腔(108)中进行操作;
翻板复位件,所述翻板复位件被配置为向所述翻板(101)施加使所述翻板(101)向所述关闭位置运动的复位力;以及
延时机构(110),所述延时机构(110)连接至所述把手座(102),所述延时机构(110)被设置为延长所述翻板(101)从所述打开位置返回至所述关闭位置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时机构(110)包括:
摇臂(111),所述摇臂(111)与所述旋转轴(105)连接,并与所述翻板(101)共同转动;
阻挡件(112),所述阻挡件(112)能够被所述摇臂(111)驱动而转动;以及
阻挡件复位件,所述阻挡件复位件被配置为向所述阻挡件(112)施加使所述阻挡件(112)回转的复位力;
其中所述摇臂(111)和所述阻挡件(112)被配置为当所述翻板(101)从关闭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后,所述翻板复位件向所述翻板(101)施加复位力,并且所述阻挡件复位件向所述阻挡件(112)施加复位力,所述摇臂(111)和所述阻挡件(112)能够配合,使得在所述阻挡件(112)回转的过程中,所述摇臂(111)在至少一部分时间内的回转速度小于所述阻挡件(112)的回转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时机构(110)被配置为,在所述阻挡件(112)回转的过程,所述摇臂(111)能够与所述阻挡件(112)相对运动,并且在所述摇臂(111)与所述阻挡件(112)相对运动的时间内,所述摇臂(111)的回转速度为0,以使得所述摇臂(111)相对于所述把手座(102)静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112)包括面(335),所述摇臂(111)包括滚柱(228),在所述阻挡件(112)回转的过程,所述滚柱(228)能够沿着所述面(335)运动,以使得所述摇臂(111)能够与所述阻挡件(112)相对运动,进而使得所述摇臂(111)相对于所述把手座(102)静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112)包括凸轮(332),所述面(335)被设置为所述凸轮(332)的外轮廓的一部分;以及
所述滚柱(228)设置在所述摇臂(111)上,所述滚柱(228)能够与所述凸轮(332)的外轮廓接触,以使得所述滚柱(228)能够沿着所述面(335)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摇臂(111)能够与所述阻挡件(112)相对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臂(111)包括上臂(221)和下臂(222),所述滚柱(228)设置在所述上臂(221)的底部,所述下臂(222)包括下臂接触部(225);
所述阻挡件(112)包括径向突出部(334),所述径向突出部(334)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下臂接触部(225)接触;
其中,当所述径向突出部(334)与所述下臂接触部(225)接触时,所述摇臂(111)能够驱动所述阻挡件(112)进行单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时机构(110)还包括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被配置为降低所述阻挡件(112)的回转速度,以使得所述阻挡件(112)在至少另一部分时间内的回转速度小于所述摇臂(111)的回转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阻尼件(113),所述阻尼件(113)与所述阻挡件(112)啮合,所述阻尼件(113)被配置为向所述阻挡件(112)提供与所述阻挡件(112)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以降低所述阻挡件(112)的回转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112)包括阻尼啮合部(333),所述阻尼啮合部(333)设置在所述阻尼件(113)上方并与所述阻尼件(113)啮合,以使得所述阻尼件(113)向所述阻挡件(112)提供与所述阻挡件(112)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112)包括径向突出部(334)、凸轮(332)以及轴(331),所述阻尼啮合部(333)、所述径向突出部(334)以及所述凸轮(332)沿着所述轴(331)的轴向依次连接至所述轴(331),并且与所述轴(331)共同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115),所述复位弹簧(115)套设至所述轴(331),以通过所述轴(331)向所述阻挡件(112)施加复位力;和/或
所述翻板复位件包括扭簧(106),所述扭簧(106)套设至所述旋转轴(105),以通过所述旋转轴(105)向所述翻板(101)施加复位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23118569.1A DE102023118569A1 (de) | 2022-07-18 | 2023-07-13 | Griffbaugrupp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398702 | 2022-07-18 | ||
CN202210839870 | 2022-07-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18754A true CN117418754A (zh) | 2024-01-19 |
Family
ID=8952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77323.0A Pending CN117418754A (zh) | 2022-07-18 | 2023-06-28 | 把手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18754A (zh) |
-
2023
- 2023-06-28 CN CN202310777323.0A patent/CN11741875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91464B2 (ja) | 慣性安全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自動車等を対象にしたドアハンドル | |
JP2004060385A (ja) | リッド開閉機構及び車両用収納装置 | |
US8339902B2 (en) | Clockwork mechanism and clockwork timepiece | |
JP5902303B2 (ja) | 家具部品を移動させるための同期装置 | |
JPH0585265A (ja) | 車両用格納式ミラー装置 | |
CN117418754A (zh) | 把手组件 | |
JPS62502394A (ja) | 特にワイパ用の伝動機構及びこのような伝動機構を取付けたワイパ装置 | |
WO2016143903A1 (ja) | 車両用ハンドル装置 | |
WO2024164861A1 (zh) | 把手装置的传动组件、把手装置、车门和车辆 | |
CN113898265B (zh) | 一种稳定型剪刀门铰链 | |
JP3859411B2 (ja) | ワイパ装置 | |
JPH0814304B2 (ja) | 便器等の調速装置 | |
JP2519492Y2 (ja) | 自動車用トランクリッドのクロージャ装置 | |
JP3028075U (ja) | 便器の便座や便蓋の開閉装置 | |
JP3857479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2001151023A (ja) | オーバーヘッドコンソール | |
JP2519493Y2 (ja) | 自動車用トランクリッドのクロージャ装置 | |
JPH09317274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3544491B2 (ja) | からくり時計 | |
JP5020851B2 (ja) | 車両用収納装置のドアの開閉装置 | |
JP2602472Y2 (ja) | 自動車用の扉体のクロージャ装置 | |
JP4437440B2 (ja) | 開閉装置 | |
JPH1132945A (ja) | 便座や便蓋の開閉装置 | |
JPH11321306A (ja) | サンバイザーの取付構造 | |
JP2003172068A (ja) | 扉開閉遅延機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