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89C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1189C CN1171189C CNB001225006A CN00122500A CN1171189C CN 1171189 C CN1171189 C CN 1171189C CN B001225006 A CNB001225006 A CN B001225006A CN 00122500 A CN00122500 A CN 00122500A CN 1171189 C CN1171189 C CN 117118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ubstrate
- layer
- strip
- plasma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0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7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12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2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0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88 sand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54 Surface Pri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后基板上直接形成方格网状的阻隔壁、及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前基板上形成对应于阻隔壁上凹陷缺口的柱状凸块,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前、后基板的对准也不困难。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依应用的所需,可轻易地调整方格阻隔壁的开口大小,以及凹陷缺口的尺寸。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其方格网状阻隔壁的结构及制造方法。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简称为PDP)的阻隔壁(rib),一般多使用长条状(strip)的结构。目前也有采用方格网状结构的,如NEC公司在其美国专利(US 5701056)中所揭露的。然而,NEC所揭示的结构,是在PDP的后基板上形成长条状阻隔壁,并在前基板上形成方格网状的阻隔壁,再将前、后两基板组合后而构成;如图1所示。仔细考虑NEC所揭露的结构,仍然有如下四项缺点有待克服。
NEC的结构,由于前基板多了一道阻隔壁的制作工艺,所以成本相对而言较高。
在前、后基板组合时,两者对准的精度要求相当严格,因此加深制作工艺的困难度。
为了确保前、后基板能够精确对准,常需加大后基板、或是前基板阻隔壁的厚度。因此,也牺牲PDP的开口率。
由于阻隔壁的厚度,连带使得涂布萤光体的有效面积变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方格网状阻隔壁不仅制作工艺简单,且可以克服NEC所遭遇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出PDP方格网状阻隔壁的制造方法,可通过简单的步骤来限定所需要的凹陷缺口的大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彼此平行地配置,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放电空间;多个柱状凸块,形成在该第二基板上,该柱状凸块形成相对于该第一基板上该凹陷缺口的位置,及一方格网状阻隔壁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该方格网状阻隔壁包括有多个第一长条区域,该多个第一长条区域将该放电空间限定成多个列放电空间;多个第二长条区域,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交错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域,且在每一上述列放电空间内,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具有一凹陷缺口,使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一抽气孔;在该第一基板上形成多个长条状电极,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在上述长条状电极和上述第一基板上形成一覆盖层;提供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彼此平行地配置,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放电空间,该放电空间与该抽气孔导通;在该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方格网状阻隔壁,该方格网状阻隔壁包括有多个第一长条区域,该多个第一长条区域将该放电空间限定成多个列放电空间,多个第二长条区域,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交错在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域,且在每一上述列放电空间内,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具有一凹陷缺口,使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柱状凸块,该柱状凸块形成在相对应于该第一基板上该凹陷缺口的位置;将该第一基板的周缘与该第二基板的周缘结合,以密封该放电空间;通过该抽气孔对该放电空间进行抽气,使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气体通过该凹陷缺口而自该抽气口抽出。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NEC所揭露的PDP阻隔壁的结构图;
图2A至图2E为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第一种制造方法的立体剖面流程图;
图3A为PDP前后基板部分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3B为图3A组合完成后,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A至图4B为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第二种制造方法的立体剖面流程图;
图5A至图5C为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第三种制造方法的立体剖面流程图;
图6A至图6D为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第四种制造方法的立体剖面流程图。
参照图3A、图3B,图3A显示PDP前后基板部分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3B显示图3A组合完成后,沿A-A′方向的剖视图。本发明所揭露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300;一第二基板304,与上述第一基板300彼此平行地配置,以此使上述第一基板300与上述第二基板304之间形成一放电空间。其中,上述第一基板300上,形成有方格网状阻隔壁302;上述第二基板304上,形成有多柱状凸块312,以及一抽气孔316。
上述第一基板300上的方格网状阻隔壁302包括有:
多个第一长条区域3021,该多个第一长条区域3021将该放电空间限定成多个列放电空间308;
多个第二长条区域3022,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3022交错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域3021,且在每一上述列放电空间308内,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3022具有一凹陷缺口306,使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306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上述第二基板304上的多个柱状凸块312,形成相对于上述第一基板300上凹陷缺口306的位置;而且,上述柱状凸块的突出高度为H2小于上述凹陷缺口306的深度H1。
因此(参照图3B),当上述第一基板300与上述第二基板304组合时,上述第二基板304上的柱状凸块312在嵌入上述第一基板300上的凹陷缺口306内时,会在上述凹陷缺口306中保留一通道314,使气体仍可通过该通道314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本发明提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则包括下列步骤:
(9)提供第一基板300,该第一基板300上设置有一抽气孔316。
(10)在该第一基板300上形成多个长条状电极(未图示于图3A~3B),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
(11))在上述长条状电极和上述第一基板300上形成一覆盖层(未图示于图3A~3B)。
(12)提供一第二基板304,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300互相平行地设置;该第一基板300与该第二基板304之间形成一放电空间,该放电空间与该抽气孔316导通。
(13)在该第一基板300上形成一方格网状阻隔壁302,该方格网状阻隔壁302包括有多个第一长条区域3021与多个第二长条区域3022,该多个第一长条区域3021将该放电空间限定成多个列放电空间308,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3022交错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域3021;且在每一上述列放电空间308内,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3022具有一凹陷缺口306,该第二长条区域3022的该凹陷缺口306具有一凹陷深度H1,使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306而在该列放电空间308中流通。
(14)在该第二基板304上形成多个柱状凸块312,该柱状凸块312形成在相对应该第一基板300上该凹陷缺口306的位置,该柱状凸块312具有一突出高度H2,且该突出高度H2小于该凹陷深度H1。
(15)将该第一基板300的周缘与该第二基板304的周缘结合,以密封该放电空间,使该第二基板304上的该柱状凸块312会嵌入该第一基板300上的部分该凹陷缺口306,且在该凹陷缺口306中保留一通道314,使气体仍可通过该通道314而在该列放电空间308中流通。
(16)通过该抽气孔316对该放电空间进行抽气,使在该列放电空间308中气体通过该通道314并从该抽气口316被抽出该放电空间之外。
上述柱状凸块312的制作工艺可为:在第二基板304涂布表面保护层(MgO)的前,先利用网印或光学蚀刻制作工艺在第二基板304半成品表面上生成若干柱状突出物;最后一道MgO涂布后,在对应柱状突出物处即会形成该柱状凸块312。
本实施例中,各像素放电空间由第一长条区域3021与第二长条区域3022加以隔离,只有通道314连接属于同一列放电空间308的各像素放电空间,且通过该柱状凸块312高度H2的限制,使该通道314距离前基板304表面至少有H2距离。因为各像素放电空间在紧邻前基板304表面处有柱状凸块312加以阻隔,如此可减少在驱动信号维持周期(Sustain Period)中,前板X-Y电极往复驱动电离气体时,不同像素间的干涉(cross talk)现象。但该柱状凸块312为一可省略的结构,各像素放电空间也可仅依靠第一长条区域3021与第二长条区域3022来加以隔绝,如此也有减低像素间干扰的效果。
在上述第一基板(后基板)上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有如下四种制造方法。
【第一方法】
图2A至图2E显示本发明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第一种制造方法的立体剖面流程图。
首先,提供一基板200;其中,在上述基板200上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电极202,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200平行于一第一方向(以箭头D表示)。在此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仅图示两个长条状电极。
接着在上述长条状电极202和上述基板200上形成覆盖层(overcoatlayer)204;如图2A所示。
在上述覆盖层204上再形成塑形层206。如图2B所示,上述塑形层206的表面形成有多个长条状凸出部分206a;每一上述凸出部分206a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202间区域的中央,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
在此实施例中,图2B所示的塑形层206有如下两种可能的制作方式。
(1)第一种方式:先以整面印刷(solid print),在上述覆盖层204上印制多层(例如7~8层)浆料,烘烤(baking)后即形成平台部分206b。接着,再使用网版印刷(pattem print),印制1~3层浆料,烘烤(baking)后形成上述长条状凸出部分206a。
(2)第二种方式:先使用网版印刷,印制1~3层浆料;烘烤后,沿上述第一方向形成多个长条状凸出区,以此作为长条状凸出部分206a的底部。再进行整面印刷,在上述覆盖层204上和上述长条状凸出区上印制多层(例如7~8层)浆料,烘烤(baking)后即形成如图2B所示的上述塑形层206。
完成上述塑形层206后,以压膜的方式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干膜光致抗蚀剂层。
接着,曝光、显影上述干膜光致抗蚀剂层,而在上述塑形层206上形成限定遮罩208。上述限定遮罩208,如图2C所示,具有方格网状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2081,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2082;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2081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并形成在一上述长条状凸出部分206a上;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2082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并在多个长条状凸出部分206a与平台部分206b上形成交错。
进行喷砂(sand blast)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208外的塑形层206,直到露出上述覆盖层204,而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212(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壁区2121和多个第二长条壁区2122);如图2D所示。
在完成阻隔壁后,将上述限定遮罩208(即显影后的干膜光致抗蚀剂)去除,再印上萤光体210,即作为PDP的后基板;如图2E所示。应注意的是:在阻隔壁212中的每一个第二长条壁区2122上,形成有凹陷缺口209。
最后,上述后基板,与一前基板组合后,即可以进行后续程序。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参照图2C、图2E可知,分别变化(上述遮罩层208)第一长条区2081的宽度L1和上述第二长条区2082的宽度L2,可调整阻隔壁的厚度,从而影响每一个像素方格大小,而获得适当的开口率。
另外,参照图2C、图2E可知,分别变化上述塑形层206的平台部分206b的宽度L3和高度L4,即可以控制上述凹陷缺口209的宽度和深度。
【第二方法】
图4A至图4B显示本发明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第二种制造方法的立体剖面流程图。
首先,提供一基板400;其中,在上述基板400上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电极402,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402平行于一第一方向(以箭头D表示)。在此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仅图示两个长条状电极。
在上述长条状电极402和上述基板400上形成覆盖层404。
接着,使用网版印刷(pattern print),以在上述覆盖层404上形成方格网状的塑形层406,即构成PDP的方格网状阻隔壁。如图4A所示,上述塑形层406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406a,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406b。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406a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402间的上述覆盖层404上,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406b平行于第一方向,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与多个条长条状电极402交错。
上述塑形层406以网版印刷,在上述覆盖层404上印制多层(例如7~8层)浆料,经烘烤后而形成。由于该多个长条状电极402高度较低,因此网印多层后,该塑形层第二长条区406b顶部仍接近为一平坦表面。
最后,使用网版印刷,形成多个第三长条区407分别形成在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406a上。完成烘烤后,第三长条区407即成为第一长条区406a的顶部壁部分。又,每两个第三长条区407和任一第二长条区406b,构成凹陷缺口;以此,当前、后基板组合后,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并在每个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上述第三长条区407,使用网版印刷,印制多层长条状浆料层,经烘烤后而形成。
【第三方法】
图5A至图5C显示本发明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第三种制造方法的立体剖面流程图。
首先,提供一基板500;其中,在上述基板500上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电极502,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502平行于一第一方向(以箭头D表示)。在此实施例中为简明起见,仅图示两个长条状电极。
在上述多长条状电极502和上述基板500上形成覆盖层504。在上述覆盖层504上再形成塑形层506;如图5A所示。在此实施例中,上述塑形层506的制作,是以整面印刷(solid print)的方式,在上述覆盖层504上印制多层(例如7~8层)浆料,经烘烤后而完成。
在上述塑形层506上形成干膜光致抗蚀剂层。
曝光、显影上述干膜光致抗蚀剂层,并在上述塑形层506上形成限定遮罩508。如图5B所示,上述限定遮罩508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5081,以及多第二长条区5082。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5081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502间上述塑形层506上。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5082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垂直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5081;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5082在介于每两个第一长条区5081之间处形成有断开区CR,以露出上述塑形层506。
最后,进行喷砂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508外的塑形层506,露出覆盖层504,而形成方格网状的阻隔壁512(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壁区5121和多个第二长条壁区5122);如图5C所示。其中,因为断开区CR的宽度L7远小于方格网状开口的尺寸,因此其喷砂时所侵蚀的深度将远小于方格网状开口区域所被侵蚀的深度;因此在每一断开区CR内仍残留有部分塑形层506;通过断开区CR的限定,而在阻隔壁上形成凹陷缺口510。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参照图5B、图5C可知,分别变化上述第一长条区5081的宽度L5和上述第二长条区5082的宽度L6,可调整阻隔壁512的方格大小,而获得适当的开口率。
通过变化上述断开区的宽度L7,即可调整凹陷缺口510的宽度尺寸。
【第四方法】
图6A至图6D显示本发明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第四种制造方法的立体剖面流程图。
首先,提供一基板600;其中,在上述基板600上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电极602,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以箭头D表示)。在此实施例中为简明起见,仅图示两个长条状电极。
在上述长条状电极602和上述基板600上形成覆盖层604。
在上述覆盖层604上形成塑形层606;如图6A所示。在此实施例中,上述塑形层606的制作,以整面印刷的方式,在上述覆盖层604上印制多层(例如7~8层)浆料,经烘烤后而完成。
接着,在上述塑形层606上形成方格网状的感光限定层608。如图6B所示,上述感光限定层608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6081,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6082。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6081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602间的上述塑形层606上,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6082平行于一第二方向,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一长条区6081的高度大于上述第二长条区6082的高度。
上述感光限定层608的材质,由感光物质和浆料混合而构成。另外,在此实施例中,感光限定层608有如下两种可能的制作方式。
(1)第一种方式:先使用网版印刷(pattern print),在上述塑形层606上印制多层方格网状的第一感光限定层,使成为第二长条区6082与第一长条区6081底部;接着再使用网版印刷,沿上述第一方向在上述第一感光限定层上印制条状的第二感光限定层,使成为第一长条区6081的顶部,如此而形成如图6B所示的感光限定层608。
(2)第二种方式:使用网版印刷,沿上述第一方向在上述塑形层606上印制多层条状的第二感光限定层,使成为第一长条区6081底部;再使用网版印刷,在上述第二感光限定层上印制多层的方格网状的第一感光限定层,并形成如图6B所示的感光限定层608。
接着,以紫外线UV对上述感光限定层608进行曝光,在上述塑形层606上以形成限定遮罩610;如图6C所示。
最后,进行喷砂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610外的塑形层606,以露出上述覆盖层604,并形成方格网状的阻隔壁;如图6D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后基板);一第二基板(前基板),与上述第一基板彼此平行地配置,以此使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放电空间。其中,上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方格网状阻隔壁;上述第二基板上,形成有多柱状凸块,以及一抽气孔。
上述第一基板上的方格网状阻隔壁包括有:多个第一长条区域,该多个第一长条区域将该放电空间限定成多个列放电空间;多个第二长条区域,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交错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域,且于每一上述列放电空间内,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具有一凹陷缺口,使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上述第二基板上的多个柱状凸块,形成相对于上述第一基板上凹陷缺口的位置;而且,上述柱状凸块的突出高度为H2小于上述凹陷缺口的深度H1。
本发明提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提供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一抽气孔。(2)形成多个长条状电极在该第一基板上,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3)形成一覆盖层在上述长条状电极和上述第一基板上。(4)提供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互相平行地设置;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放电空间,该放电空间与该抽气孔导通。(5)形成一方格网状阻隔壁在该第一基板上,该方格网状阻隔壁包括有多个第一长条区域与多个第二长条区域,该多个第一长条区域将该放电空间限定成多个列放电空间,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交错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域;且在每一上述列放电空间内,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具有一凹陷缺口,该第二长条区域的该凹陷缺口具有一凹陷深度H1,使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6)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柱状凸块,该柱状凸块形成于相对应该第一基板上该凹陷缺口的位置,该柱状凸块具有一突出高度H2,且该突出高度H2小于该凹陷深度H1。(7)将该第一基板的周缘与该第二基板的周缘结合,以密封该放电空间,使该第二基板上的该柱状凸块会嵌入该第一基板上的部分该凹陷缺口,且在该凹陷缺口中保留一通道,使气体仍可通过该通道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8)通过该抽气孔对该放电空间进行抽气,使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气体通过该通道而自该抽气口被抽出该放电空间外。
依据本发明,在上述第一基板(后基板)上形成方格网状阻隔壁,有如下四种制造方法。
依据本发明制造阻隔壁的第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提供一基板,其中,在上述基板上设置有多长条状电极,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b)在上述长条状电极和上述基板上形成覆盖层。(c)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塑形层;其中,上述塑形层的表面形成有多长条状凸出部分;每一上述凸出部分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间的上述塑形层上,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d)接着,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干膜光致抗蚀剂层。(e)再曝光、显影上述干膜光致抗蚀剂层,而形成限定遮罩在上述塑形层之上;其中,上述限定遮罩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形成于每一上述长条状凸出部分上;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平行于一第二方向,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f)最后,进行喷砂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外的塑形层,以露出上述覆盖层,并形成上述方格网状阻隔壁。
依据本发明制造阻隔壁的第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提供一基板;其中,在上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电极,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b)形成覆盖层在上述长条状电极和上述基板上。(c)使用网版印刷,以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方格网状的塑形层。其中,上述塑形层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间的上述覆盖层上,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平行于第二方向,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d)最后,使用网版印刷,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多个第三长条区;其中,每一上述第三长条层分别形成在第一上述第一长条层上,以此形成上述方格网状阻隔壁。
依据本发明制造阻隔壁的第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提供一基板;其中,在上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电极,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b)在上述多长条状电极和上述基板之上形成覆盖层。(c)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塑形层。(d)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干膜光致抗蚀剂层。(e)曝光、显影上述干膜光致抗蚀剂层,并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限定遮罩。其中,上述限定遮罩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间的上述塑形层上;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垂直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在与每一上述长条形电极的交差处形成有断开区,以露出上述塑形层。(f)最后,进行喷砂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外的塑形层,露出上述覆盖层,并形成上述方格网状阻隔壁;其中,在每一上述断开区内仍残留有上述塑形层。
依据本发明,制造阻隔壁的第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提供一基板;其中,在上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电极,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b)在上述长条状电极和上述基板上形成覆盖层。(c)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塑形层。(d)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方格网状的感光限定层。其中,上述感光限定层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间的上述塑形层上,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平行于一第二方向,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一长条区的高度大于上述第二长条区的高度。(e)曝光、显影上述感光限定层,并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限定遮罩。(f)最后,进行喷砂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外的塑形层,以露出上述覆盖层,并形成上述方格网状的阻隔壁。
由以上四种阻隔壁的制造方法可知,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有如下的优点:
①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仅在后基板上制作阻隔壁,所以在PDP进行组合时,前、后基板的对准明显地比NEC所公开的简单。
②阻隔壁的开口区域,可轻易地调整以获得较佳的开口率,并增加萤光体的涂布面积,故可得到较佳的明视度(luminance)。
③在阻隔壁上均形成有凹陷缺口,所以很容易在封装时,进行真空程序(Vacuum process)和气体充填(fill gas)。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少许的更动和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彼此平行地配置,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放电空间;
多个柱状凸块,形成在该第二基板上,该柱状凸块形成相对于该第一基板上该凹陷缺口的位置,及
一方格网状阻隔壁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该方格网状阻隔壁包括有
多个第一长条区域,该多个第一长条区域将该放电空间限定成多个列放电空间;
多个第二长条区域,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交错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域,且在每一上述列放电空间内,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具有一凹陷缺口,使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该柱状凸块具有一突出高度H2,该第二长条区域的该凹陷缺口具有一凹陷深度H1,且该突出高度H2小于该凹陷深度H1,当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结合时,该第二基板上的该柱状凸块会嵌入该第一基板上的部分该凹陷缺口,且在该凹陷缺口中保留一通道,使气体仍可通过该通道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3.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一抽气孔;
在该第一基板上形成多个长条状电极,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
在上述长条状电极和上述第一基板上形成一覆盖层;
提供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彼此平行地配置,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放电空间,该放电空间与该抽气孔导通;
在该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方格网状阻隔壁,该方格网状阻隔壁包括有多个第一长条区域,该多个第一长条区域将该放电空间限定成多个列放电空间,多个第二长条区域,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交错在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域,且在每一上述列放电空间内,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域具有一凹陷缺口,使气体可通过该凹陷缺口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柱状凸块,该柱状凸块形成在相对应于该第一基板上该凹陷缺口的位置;
将该第一基板的周缘与该第二基板的周缘结合,以密封该放电空间;
通过该抽气孔对该放电空间进行抽气,使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气体通过该凹陷缺口而自该抽气口抽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步骤还包括:该柱状凸块具有一突出高度H2,该第二长条区域的该凹陷缺口具有一凹陷深度H1,且该突出高度H2小于该凹陷深度H1,当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结合后,该第二基板上的该柱状凸块会嵌入该第一基板上的部分该凹陷缺口,且在该凹陷缺口中保留一通道,使气体仍可通过该通道而在该列放电空间中流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步骤还包括下列该方格网状阻隔壁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塑形层;其中,上述塑形层的表面形成有多个长条状凸出部分;每一上述凸出部分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间的上述塑形层上,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
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干膜光致抗蚀剂层;
曝光、显影上述干膜光致抗蚀剂层,并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限定遮罩;其中,上述限定遮罩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形成在每一上述长条状凸出部分上;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平行于一第二方向,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
进行喷砂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外的塑形层,以露出上述覆盖层,并形成上述方格网状阻隔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中,制作上述塑形层包括如下步骤:先以整面印刷的方式,在上述覆盖层上印制多层第一浆料层;对上述第一浆料层进行烘烤;使用网版印刷,印制多层长条状的第二浆料层,在上述第一浆料层上;以及对上述第二浆料层进行烘烤。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中,制作上述塑形层包括如下步骤:先使用网版印刷,在上述覆盖层上印制多层长条状的第二浆料层;对上述第一浆料层进行烘烤;再使用整面印刷的方式,在上述第二浆料层上印制多层第一浆料层;对上述第二浆料层进行烘烤。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步骤还包括下列该方格网状阻隔壁的制造方法,包括:
使用网版印刷,以形成方格网状的塑形层在上述覆盖层上;其中,上述塑形层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间的上述覆盖层上,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平行于一第二方向,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
使用网版印刷,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多个第三长条区;其中,每一上述第三长条区分别形成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层上,以此形成上述方格网状阻隔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塑形层使用网版印刷,在上述覆盖层上印制多层浆料,经烘烤后而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第三长条区使用网版印刷,印制多层长条状浆料层,经烘烤后而形成。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步骤还包括下列该方格网状阻隔壁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塑形层;
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干膜光致抗蚀剂层;
曝光、显影上述干膜光致抗蚀剂层,而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限定遮罩;其中,上述限定遮罩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间的上述塑形层上;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沿第二方向延伸,而垂直于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在与每一上述长条形电极的交差处形成有断开区,以露出上述塑形层;
进行喷砂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外的塑形层,以露出上述覆盖层,而形成上述方格网状的阻隔壁;其中,在每一上述断开区内仍残留有上述塑形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塑形层的制作,以整面印刷的方式,在上述覆盖层上印制多层浆料,经烘烤而完成。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步骤还包括下列该方格网状阻隔壁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其中,在上述基板上设置有多长条状电极,每一上述长条状电极平行于一第一方向;
在上述长条状电极和上述基板上形成覆盖层;
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塑形层;
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方格网状的感光限定层;其中,上述感光限定层包括多个第一长条区,以及多个第二长条区;每一上述第一长条区位于每两个上述长条状电极间的上述塑形层上,且平行于上述第一方向;每一上述第二长条区平行于一第二方向,并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一长条区的高度大于上述第二长条区的高度;
曝光上述感光限定层,而在上述塑形层上形成限定层遮罩;
进行喷砂程序,去除露出于上述限定遮罩外的塑形层,以露出上述覆盖层,而形成上述方格网状的阻隔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感光限定层的材质,是由感光物质和浆料混合而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感光限定层的制作步骤包括:先使用网版印刷,在上述塑形层上印制多层的方格网状的第一感光限定层;再使用网版印刷,沿上述第一方向在上述第一感光限定层上印制条状的第二感光限定层。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感光限定层的制作步骤包括:使用网版印刷,沿上述第一方向在上述塑形层上印制多层条状的第二感光限定层;再使用网版印刷,在上述第二感光限定层上印制多层的方格网状的第一感光限定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01225006A CN1171189C (zh) | 2000-08-04 | 2000-08-04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01225006A CN1171189C (zh) | 2000-08-04 | 2000-08-04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7665A CN1337665A (zh) | 2002-02-27 |
CN1171189C true CN1171189C (zh) | 2004-10-13 |
Family
ID=4589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2250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1189C (zh) | 2000-08-04 | 2000-08-04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1189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5968B (zh) * | 2005-11-28 | 2010-06-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等离子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23818B2 (en) | 2002-12-27 | 2008-01-29 | Samsung Sdi Co., Ltd. | Plasma display panel |
CN100337296C (zh) | 2003-01-02 | 2007-09-12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JP2004214166A (ja) | 2003-01-02 | 2004-07-29 | Samsung Sdi Co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JP4285039B2 (ja) * | 2003-03-27 | 2009-06-2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JP4137013B2 (ja) | 2003-06-19 | 2008-08-20 |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US7327083B2 (en) | 2003-06-25 | 2008-02-05 | Samsung Sdi Co., Ltd. | Plasma display panel |
US7425797B2 (en) | 2003-07-04 | 2008-09-16 | Samsung Sdi Co., Ltd. |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protrusion electrode with indentation and aperture |
GB2403842A (en) * | 2003-07-10 | 2005-01-12 | Ocuity Ltd | Alignment of elements of a display apparatus |
US7208876B2 (en) | 2003-07-22 | 2007-04-24 | Samsung Sdi Co., Ltd. | Plasma display panel |
KR100589369B1 (ko) | 2003-11-29 | 2006-06-1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KR100659064B1 (ko) * | 2004-10-12 | 2006-12-1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US7467983B2 (en) * | 2005-05-02 | 2008-12-23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rrier ribs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
KR101403809B1 (ko) * | 2010-01-15 | 2014-06-03 |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2000
- 2000-08-04 CN CNB001225006A patent/CN117118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5968B (zh) * | 2005-11-28 | 2010-06-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等离子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7665A (zh) | 2002-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1189C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8025543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artition wall structure on a plasma display panel | |
KR20010073006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577698A (zh) | 等离子显示板 | |
CN1294611C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
JP4162039B2 (ja) | 表示パネルの組立てに用いる基板構体の製造方法 | |
CN1694206A (zh) |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JP4771618B2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6482062B1 (en) | Method of forming barrier rib and discharge cell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 |
CN1397976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后板及其制造方法 | |
JP3369112B2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
JP2002150947A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285094C (zh) |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JP3888411B2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692908B2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蛍光面形成方法 | |
CN1838367A (zh) | 等离子体显示板 | |
CN1624857A (zh) |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92964A (zh) | 等离子显示面板 | |
JP2001307623A (ja) |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の製造方法、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US7722423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concave barrier wall portion | |
CN1949435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01126621A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 | |
CN1691249A (zh) |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49738A (zh) | 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及用该方法制造的等离子显示板 | |
CN101807502A (zh)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