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91783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7833A
CN116917833A CN202180094500.4A CN202180094500A CN116917833A CN 116917833 A CN116917833 A CN 116917833A CN 202180094500 A CN202180094500 A CN 202180094500A CN 116917833 A CN116917833 A CN 116917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electronic component
recess
rotation axis
moun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45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川良太
森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17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7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battery compart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电子设备具备:框体,其具有安装面;电子部件,其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于安装面;以及杆,其与电子部件相邻、且在能够绕沿着安装面延伸的旋转轴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框体。杆具有杆主体,该杆主体在旋转轴延伸的方向上与电子部件对置,沿着与旋转轴正交的径向延伸。杆主体具有沿着径向向接近杆的旋转轴的方向延伸的凹部。电子部件具有突起,该突起与凹部对置,并且向朝向杆主体的方向突出,并收容于凹部。通过使杆向远离安装面的方向旋转,从而突起在凹部内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杆嵌合式的连接器,其具备:具有设置有凸轮槽的杆的一方的连接器、以及具有收容于凸轮槽的突起的另一方的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通过以将突起收容于凸轮槽的一端的状态使杆旋转,从而另一方的连接器被向一方的连接器拉近,两个连接器接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535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卸下电子部件的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电子设备具备:
框体,其具有安装面;
电子部件,其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以及
杆,其与所述电子部件相邻设置、且在能够绕沿着所述安装面延伸的旋转轴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框体,并且通过使所述杆旋转而能够将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状态的所述电子部件卸下,
所述杆具有杆主体,该杆主体在所述旋转轴延伸的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电子部件对置,沿着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径向且沿所述安装面的第二方向从所述旋转轴延伸,
所述杆主体具有:
在所述径向上比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电子部件的一端;以及
凹部,其在所述一端开口且沿着所述径向向接近所述旋转轴的方向延伸,
所述电子部件具有: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杆主体对置的面;以及
突起,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凹部对置,并且从与所述杆主体对置的所述面向朝向所述杆主体的方向突出,并收容于所述凹部,
通过使所述杆向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旋转,从而所述突起在所述凹部内向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可以实现能够容易卸下电子部件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使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从第四主面侧观察图1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V-V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VI-VI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3的V-V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5的VIII-VIII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1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完成本公开的经过)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伴随杆的旋转的连接器的移动距离短,难以通过杆的旋转从一方的连接器较大地拉开另一方的连接器。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装卸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从电子设备卸下电子部件的情况下,有时无法从电子设备容易地卸下电子部件。
本发明人等设计了能够容易卸下电子部件的电子设备,从而完成了本公开。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具备:
框体,其具有安装面;
电子部件,其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以及
杆,其与所述电子部件相邻设置、且在能够绕沿着所述安装面延伸的旋转轴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框体,并且通过使其旋转而能够将被安装的状态的所述电子部件卸下,
所述杆具有杆主体,该杆主体在所述旋转轴延伸的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电子部件对置,从所述旋转轴沿着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且沿所述安装面的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杆主体具有凹部,该凹部在所述径向上在比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电子部件的一端开口且沿着所述径向向接近所述旋转轴的方向延伸,
所述电子部件具有突起,该突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凹部对置,并且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杆主体对置的面向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且朝向所述杆主体的方向突出,并且收容于所述凹部,
通过使所述杆主体在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上使所述杆旋转,从而所述突起在所述凹部内向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移动。
根据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卸下电子部件的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电子设备如下:
所述电子部件具有:在所述径向上且在沿着所述安装面的第二方向上靠近所述杆的第一端部、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杆的第二端部,
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所述突起,在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向所述第二方向且远离所述杆的方向突出,
所述框体具有壁部,该壁部设置有向所述第二方向且远离所述杆的方向凹陷的收容凹部,
在所述收容凹部收容有所述突出部。
根据第二方案的电子设备,电子部件的第二方向上且远离杆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外,与第二端部的安装面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因此,通过使杆向远离安装面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以第二端部为中心使电子部件旋转。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顶起电子部件的第一端部。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案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突起具有在所述杆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凹部对置的弯曲面。
根据第三方案的电子设备,能够将突起沿着凹部顺利地移动。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案的电子设备中,
所述凹部具有在所述杆的旋转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内表面及第二内表面,
所述第一内表面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相比于所述第二内表面远离所述安装面而配置,
在所述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突起接触,在所述杆向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旋转期间,所述突起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接触并且向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移动。
根据第四方案的电子设备,在电子部件安装于安装面的状态下,能够在第一内表面将突起朝向安装面按压,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电子部件安装于电子设备。在将电子部件从电子设备卸下的情况下,能够将突起沿着第二内表面在径向上且远离旋转轴的方向引导。
在本公开的第五方案的电子设备中,
所述杆主体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在所述径向上相比于所述凹部配置于所述安装面的附近,
所述倾斜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连续,并且向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交叉的方向且随着远离所述旋转轴而接近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倾斜。
根据第五方案的电子设备,能够从安装面进一步较大地顶起电子部件的第一端部。
在本公开的第六方案的电子设备中,
所述杆主体具有凸轮部,该凸轮部配置于所述径向上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凹部的相反侧,
所述凸轮部构成为在所述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状态下与所述安装面接触。
根据第六方案的电子设备,能够将电子部件更可靠地安装于安装面。
在本公开的第七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也可以是,
所述凹部具有将所述第一内表面的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电子部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的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电子部件的一端连接的第三内表面,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第三内表面与所述电子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突起。
根据第七方案的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杆的机械的强度。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夸张地示出各要素。
(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作为一例是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膝上型PC)。电子设备1具备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第一单元10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于第二单元20。由此,电子设备1构成为所谓可拆卸(detachable)型计算机。
第一单元10作为一例是平板型计算机。第一单元10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在与其厚度方向交叉的一面具有显示部11。显示部11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另外,显示部11是能够接受用户的触摸操作的触摸面板。第一单元10内置有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易失性存储装置(RAM)、非易失性存储装置(ROM、SSD等)、蓄电池等。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ROM、SSD等)中储存有操作系统(OS)、各种应用程序、各种数据等。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通过执行OS、应用程序、读入各种数据的运算处理来实现各种功能。
第二单元20作为一例是供第一单元1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的站(station)。第二单元20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在与其厚度方向交叉的一面具有用户能够进行输入处理的输入部21、22。输入部21、22例如包括键盘21和触摸板22。
第一单元10经由铰接件23安装于第二单元20。铰接件23配置于第二单元20的进深方向上的缘部。铰接件23具有与电子设备1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L。铰接件23相对于第二单元20使第一单元10绕旋转轴L旋转。铰接件23例如能够将第一单元10相对于第二单元20以各种角度进行保持。例如,如图1所示,铰接件23能够将第一单元10相对于第二单元20以90度的角度进行保持。在该情况下,第一单元10相对于第二单元20成为呈90度的角度打开的打开状态。另外,铰接件23也可以将第一单元10相对于第二单元20保持为成为零度的角度的关闭状态。
接着,对第一单元1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2~图10中,省略了构成第一单元10的部件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第一单元10具备框体30、电子部件50、以及杆40。
如图3所示,框体30作为一例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具有分别与其厚度方向交叉的第一面30a及第二面30b。在第一面30a设置有显示部11。第二面30b是本公开中的安装面的一例。
如图3所示,在框体30的第二面30b安装有杆40和电子部件50。如图2所示,杆40在框体30的短边方向上与电子部件50相邻配置。杆40具有沿着第二面30b的旋转轴L,以能够绕旋转轴L旋转的状态安装于框体30。通过使杆40旋转,从框体30卸下安装于框体30的状态的电子部件50。即,杆40在杆主体41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一位置P1(参照图4)和沿与第二面30b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位置P2(参照图10)之间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杆40的旋转轴L沿框体30的长度方向延伸。
以下,将杆40的旋转轴L延伸的方向(例如,框体30的长度方向)设为第一方向D1,将相对于杆40的旋转轴L的径向(以下,简称为径向。)且沿第二面30b的方向(例如,框体30的短边方向)设为第二方向D2。在此,相对于旋转轴L的径向是指与旋转轴L正交的方向。另外,将与第二面30b交叉的方向(例如,框体30的厚度方向)设为第三方向D3。
如图5所示,框体30具有设置于第二面30b且将杆4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两个轴承部31。各轴承部31在电子部件50的第一方向D1的两端且第二方向D2的外侧与电子部件50的第一端部50a相邻。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述的杆主体41位于各轴承部31的第一方向D1的外侧。各轴承部31为板状且板面彼此相互对置。轴承部31为大致圆形状,具有将轴承部31在第一方向D1上贯通的轴承孔32。
如图3及图7所示,框体30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与后述的电子部件50的第二端部50b相邻的壁部33。壁部33具有从第二面30b沿第三方向D3延伸、在第二方向D2上与第二端部50b对置的壁面33a。如图7所示,在壁部33形成有从壁面33a沿着第二方向D2凹陷的收容凹部34。
如图7所示,框体30具有设置于收容凹部34的内部的第一弹性端子35。第一弹性端子35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接地。第一弹性端子35具有将安装于第二面30b的电子部件50在第二方向D2上朝向第一端部50a施力的第一连接部35a。第一连接部35a在电子部件50安装于第二面30b的情况下与后述的电子部件50的第一连接端子53接触,与电子部件50的电子电路(未图示)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端子35在沿着第三方向D3观察的情况下由大致V字形状的板簧构成。第一弹性端子35在第二方向D2上,第一方向D1的中央部分安装于与收容凹部34的第二端部50b对置的面,第一方向D1的两端相比于第一方向D1的中央部分配置于电子部件50的附近。第一弹性端子35具有分别设置于第一方向D1的两端部的两个第一连接部35a。第一连接部35a在沿着第三方向D3观察的情况下,具有朝向第一连接端子53弯曲的圆弧形状。
如图8所示,框体30具有与后述的电子部件50的第一端部50a相邻配置的第二弹性端子36。第二弹性端子36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接地。第二弹性端子36具有将安装于第二面30b的电子部件50在第三方向D3上向远离第二面30b的方向施力的第二连接部36a。第二连接部36a在电子部件50安装于第二面30b的情况下与后述的电子部件50的第二连接端子54接触,与电子部件50的电子电路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端子36由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大致S字形状的板簧构成。第二弹性端子36的第二方向D2的一端部安装于框体30。在第二弹性端子36的第二方向D2的另一端部配置有第二连接部36a。
电子部件50的接地通常在一个位置进行。在该情况下,若施加振动等外力而电子部件50移动,则触点偏移而产生暂时无法接地的状况,有时抗外部干扰能力变弱。在电子设备1中,通过第一弹性端子35及第二弹性端子36,在多点且不同的方向上与电子部件50接触而进行接地。因此,即使施加外力也能防止产生无法接地的状况,能够实现抗外部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1。另外,第一弹性端子35及第二弹性端子36由板簧构成,因此容易进行电子部件50相对于框体30的装卸。
如图2及图3所示,电子部件50作为一例为大致长方体状,具有在第二方向D2上靠近杆40的第一端部50a和在第二方向D2上远离杆40的第二端部50b。电子部件50例如是智能卡读卡器(smart card reader)、蓄电池、或固态驱动器(SSD:Solid State Drive),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于框体30的第二面30b。
如图5所示,电子部件50具有设置于第一端部50a的突起51。突起51在电子部件50的第一方向D1上从与后述的杆主体41对置的面50c沿着第一方向D1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50具有在第一方向D1上相互朝向相反侧突出的两个突起51。如图4所示,各突起51在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的情况下为大致圆形,在杆40的旋转方向(换言之,相对于旋转轴L的周向)上具有与后述的杆40的凹部44对置的弯曲面。
如图7所示,电子部件50具有设置于第二端部50b的突出部52。突出部52在第二方向D2上向远离杆40的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50具有两个突出部52。各突出部52具有设置于第二方向D2上的前端部的第一连接端子53。第一连接端子53由导电性构件形成,与电子部件50的电子电路电连接。
各突出部52在电子部件50安装于第二面30b的情况下,被收容于收容凹部34。通过各突出部52,电子部件50的第二端部50b的第二方向D2且远离杆40的方向的移动及第三方向D3上的移动被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部件50具有设置于第一端部50a的第二连接端子54。第二连接端子54在第三方向D3上与第二面30b对置。第二连接端子54由导电性构件形成,与电子部件50的电子电路电连接。
如图4及图5所示,杆40在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具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杆主体41。如图5所示,杆主体41在第一方向D1上与电子部件50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杆40具有第二方向D2的长度相互不同的两个杆主体41、以及连结部42。各杆主体41分别配置于第一方向D1上的电子部件50的两侧。即,两个杆主体41由第一杆主体和第二杆主体构成。电子部件50在第一方向D1上位于第一杆主体与第二杆主体之间。
如图5所示,各杆主体41具有收容于轴承部31的轴承孔32的旋转轴部43。旋转轴部43在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的情况下具有大致圆形状,从杆主体41在第一方向D1上且向接近电子部件50的方向突出。将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的各杆主体41的旋转轴部43的中心连结的假想直线构成杆40的旋转轴L。
如图4所示,各杆主体41具有能够收容电子部件50的突起51的凹部44。凹部44在径向上在比旋转轴L靠近电子部件50的端部开口并且沿着径向在接近旋转轴L的方向上延伸。凹部44具有:在杆40的旋转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内表面44a及第二内表面44b、以及将第一内表面44a及第二内表面44b连接的弯曲的底面44c。第一内表面44a是在杆40的旋转方向上靠近第二面30b的内表面。另外,第二内表面44b是在杆40的旋转方向上远离第二面30b的内表面。例如,如图4所示,在杆40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凹部44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被收容的突起51与凹部44的第一内表面44a接触。
如图6所示,凹部44具有第三内表面44d,该第三内表面44d将第一内表面44a的第一方向D1上远离电子部件50的一端和第二内表面44b的第一方向D1上远离电子部件50的一端连接。通过第三内表面44d,限制电子部件50的突起51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即,电子部件50的突起51被第一内表面44a、第二内表面44b及第三内表面44d支承。
各杆主体41具有倾斜部45和凸轮部46。
如图4所示,倾斜部45在杆40的旋转方向上相比于凹部44配置于第二面30b的附近。倾斜部45具有与第二内表面44b连续的倾斜面45a。在杆40处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倾斜面45a向与第二内表面44b交叉的方向且随着远离旋转轴L而在第三方向D3上接近第二面30b的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内表面44b与倾斜面45a连接的部分设置了圆角。
如图4所示,凸轮部46在径向上相对于旋转轴L形成于与凹部44相反一侧。例如,在杆40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凸轮部46在第二方向D2上的与凹部44相反一侧的端部与第二面30b对置配置。凸轮部46在径向上向远离旋转轴L的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部46具有短边相比于长边在径向上远离旋转轴L配置的大致梯形状。在杆40处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凸轮部46的一方的斜边与第二面30b接触。即,杆40的旋转所需的力根据凸轮部46的位置而变动。由此,在使杆40旋转时对操作者施加咔哒感。
如图2所示,连结部42在各杆主体41的第三方向D3上与远离第二面30b的端部连接,与各杆主体41连动地旋转。在杆40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连结部42以与第二面30b一起夹着电子部件50的第一端部50a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连结部42具有在径向上远离旋转轴L的端部成为斜边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状。在使第一位置P1的杆40朝向第二位置P2旋转时,在连结部42的第二方向D2上夹着靠近第二端部50b的端部进行操作。此时,通过操作第二方向D2的长度较大的杆主体41侧的端部,能够以较小的力使杆40旋转。
接着,对将电子部件50从第二面30b卸下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电子部件50安装于第二面30b的情况下,杆40位于第一位置P1。此时,突起51被收容于凹部44的底面44c的附近,与第一内表面44a接触。杆40通过凸轮部46将突起51朝向第二面30b按压。
在将电子部件50从第二面30b卸下的情况下,使第一位置P1的杆40朝向第二位置P2旋转。在使杆40旋转过去时,突起51离开第一内表面44a而与第二内表面44b接触,沿着第二内表面44b在径向上且在远离旋转轴L的方向上移动。此时,突起51在径向上且随着远离旋转轴L而在第三方向D3上且远离第二面30b的方向移动。
若使杆40朝向第二位置P2进一步旋转,则突起51与第二内表面44b接触,并且在径向上且向远离旋转轴L的方向进一步移动。如图10所示,若杆40旋转到第二位置P2,则突起51到达凹部44的外部,位于倾斜面45a。在该状态下,突起51在第三方向D3上远离第二面30b,电子部件50的第一端部50a从第二面30b沿第三方向D3被顶起。在第二内表面44b与倾斜面45a连接的部分设置了圆角,因此突起51能够从第二内表面44b向倾斜面45a顺利地移动。
在使杆40旋转至第二位置P2之后,夹着第一端部50a顶起,通过将突出部52从收容凹部34脱离,能够将电子部件50从第二面30b卸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电子部件50时,进行与电子部件50的卸下动作相反的动作即可。即,在使杆40位于第二位置P2的状态下,将电子部件50的突出部52收容于框体30的收容凹部34,将突起51配置于倾斜面45a。若从该状态使杆40从第二位置P2朝向第一位置P1旋转,则电子部件50的突起51与凹部44的第二内表面44b接触,并且朝向底面44c移动。若杆40旋转至第一位置P1,则突起51远离凹部44的第二内表面44b而与第一内表面44a接触,通过杆40朝向第二面30b按压。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能够实现以下的效果。
电子设备1具备:具有第二面30b的框体30、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于第二面30b的电子部件50、以及杆40。杆40与电子部件50相邻设置,在能够绕沿着第二面30b延伸的旋转轴L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框体30。通过使杆40旋转,能够卸下被安装的状态的电子部件50。杆40具有杆主体41,该杆主体41在旋转轴L延伸的第一方向D1上与电子部件50对置,并且从旋转轴L沿着相对于旋转轴L的径向且沿第二面30b的第二方向D2延伸。杆主体41具有凹部44,该凹部44在径向上在比旋转轴L靠近电子部件50的一端开口并且沿着径向向接近旋转轴L的方向延伸。电子部件50具有突起51,该突起51在第一方向D1上与凹部44对置,并且从在第一方向D1上与杆主体41对置的面朝向第一方向D1且杆主体41的方向突出,并收容于凹部44。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使杆40从第一位置P1朝向第二位置P2旋转,突起51在凹部44内向远离旋转轴L的方向移动,能够从第二面30b较大地顶起电子部件50的第一端部50a。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地卸下电子部件50的电子设备1。
电子部件50具有在径向上且沿着第二面30b的第二方向D2上靠近杆40的第一端部50a、以及在第二方向D2上远离杆40的第二端部50b。在第一端部50a配置有突起51,在第二端部50b设置有向第二方向D2且远离杆40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52。框体30具有供向第二方向且远离杆40的方向凹陷的收容凹部34设置的壁部33。突出部52收容于收容凹部34。通过这样的结构,限制电子部件50的第二端部50b的第二方向D2上且远离杆40的方向的移动及第三方向D3上的移动。因此,通过使杆40从第一位置P1朝向第二位置P2旋转,能够以第二端部50b为中心使电子部件50旋转。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顶起电子部件50的第一端部50a。
突起51具有在杆40的旋转方向上与凹部44对置的弯曲面。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突起51沿着凹部44顺利地移动。
凹部44具有在杆40的旋转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内表面44a及第二内表面44b。第一内表面44a在旋转方向上配置于比第二内表面44b远离第二面30b的位置。在电子部件50安装于第二面30b的状态下,第一内表面44a与突起51接触。在杆40沿远离第二面30b的方向旋转期间,突起51与第二内表面44b接触并且向远离第二面30b的方向移动。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电子部件50安装于第二面30b的状态下,能够在第一内表面44a将突起51朝向第二面30b按压,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电子部件50安装于电子设备1。在将电子部件50从电子设备1卸下的情况下,能够将突起51向沿着第二内表面44b的径向上且远离旋转轴L的方向引导。
杆主体41具有倾斜部45,该倾斜部45在径向上相比于凹部44配置于第二面30b的附近。倾斜部45具有倾斜面45a,该倾斜面45a与第二内表面44b连续,并且向与第二内表面44b交叉的方向且随着远离旋转轴L接近第二面30b的方向倾斜。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从第二面30b进一步较大地顶起电子部件50的第一端部50a。
凹部44具有第三内表面44d,该第三内表面44d将在第一内表面44a的第一方向D1上远离电子部件50的一端和在第二内表面44b的第一方向D1上远离电子部件5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方向D1上,在第三内表面44d与电子部件50之间配置有突起51。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三个面支承突起51,因此能够提高杆40的机械强度。
杆主体41具有凸轮部46,该凸轮部46配置于径向上的相对于旋转轴L的凹部44的相反侧。凸轮部46构成为在电子部件50安装于第二面30b的状态下与第二面30b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电子部件50更可靠地安装于第二面30b。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框体30设置有收容凹部3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电子部件50的突出部52及框体30的收容凹部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电子设备1具备一个杆4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电子设备1也可以具备多个杆40。例如,两个杆40也可以与电子部件50的第二方向D2上的两端分别相邻地设置。在该情况下,只要在电子部件50的第二端部50b也设置突起51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突起51具有弯曲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突起51也可以不具有弯曲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杆主体41具有倾斜部4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杆主体41也可以不具有倾斜部4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杆主体41具有凸轮部4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杆主体41也可以不具有凸轮部46。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凹部44具有第三内表面44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凹部44也可以不具有第三内表面44d。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突起51在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的情况下为大致圆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突起51不限于在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的情况下为大致圆形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多边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连结部42具有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连结部42也可以具有除此以外的形状。例如,连结部42也可以具有大致矩形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轴承孔32及旋转轴部43为大致圆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轴承孔32及旋转轴部43可以采用在旋转轴部43收容于轴承孔32的状态下能够旋转的任意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弹性端子35设置于框体30、第一连接端子53设置于电子部件5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第一弹性端子35设置于电子部件50,第一连接端子53设置于框体30。对于第二弹性端子36及第二连接端子54也是同样的。
第一弹性端子35及第二弹性端子36不限于由板簧构成的情况,也可以由其他弹性构件构成。
本公开参照附图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充分记载,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修正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变形、修正应理解为,只要不脱离基于所附的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包括在其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对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有电子部件的电子设备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子设备
10第一单元
11显示部
20第二单元
21键盘
22触摸板
23铰接件
30框体
30a第一面
30b第二面
31轴承部
32轴承孔
33壁部
33a壁面
34收容凹部
35第一弹性端子
35a第一连接部
36第二弹性端子
36a第二连接部
40杆
41杆主体
42连结部
43旋转轴部
44凹部
44a第一内表面
44b第二内表面
44c底面
44d第三内表面
45倾斜部
45a倾斜面
46凸轮部
50电子部件
50a第一端部
50b第二端部
51突起
52突出部
53第一连接端子
54第二连接端子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L旋转轴。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具备:
框体,其具有安装面;
电子部件,其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以及
杆,其与所述电子部件相邻设置、且在能够绕沿着所述安装面延伸的旋转轴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框体,并且通过使所述杆旋转而能够将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状态的所述电子部件卸下,
所述杆具有杆主体,该杆主体在所述旋转轴延伸的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电子部件对置,沿着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径向且沿所述安装面的第二方向从所述旋转轴延伸,
所述杆主体具有:
在所述径向上比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电子部件的一端;以及
凹部,其在所述一端开口且沿着所述径向向接近所述旋转轴的方向延伸,
所述电子部件具有: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杆主体对置的面;以及
突起,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凹部对置,并且从与所述杆主体对置的所述面向朝向所述杆主体的方向突出,并收容于所述凹部,
通过使所述杆向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旋转,从而所述突起在所述凹部内向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部件还具有: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靠近所述杆的第一端部;以及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杆的第二端部,
在所述第一端部配置有所述突起,
所述电子部件还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配置于所述第二端部,向远离所述杆的方向突出,
所述框体还具有壁部,该壁部包括向远离所述杆的方向凹陷的收容凹部,
在所述收容凹部收容有所述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突出部具有连接端子,
所述框体具有设置于所述收容凹部的内部的弹性端子,
在所述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弹性端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突起具有与所述凹部对置的弯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凹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内表面及第二内表面,
所述第一内表面相比于所述第二内表面远离所述安装面而配置,
在所述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突起接触,
在所述杆向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旋转期间,所述突起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接触并且向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杆主体还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在所述径向上相比于所述凹部配置于所述安装面的附近,
所述倾斜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连续,并且向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交叉的方向且随着远离所述旋转轴而接近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所述杆向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旋转期间所述突起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接触之后,所述突起位于所述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凹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连接的第三内表面,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第三内表面与所述电子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杆主体还具有凸轮部,该凸轮部在所述径向上相对于所述旋转轴配置于所述凹部的相反侧,
所述凸轮部构成为在所述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状态下与所述安装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凸轮部具有梯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杆主体由第一杆主体和第二杆主体构成,
所述电子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杆主体与所述第二杆主体之间。
CN202180094500.4A 2021-02-26 2021-11-16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9178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9433 2021-02-26
JP2021029433 2021-02-26
PCT/JP2021/041996 WO2022180948A1 (ja) 2021-02-26 2021-11-16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7833A true CN116917833A (zh) 2023-10-20

Family

ID=83047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4500.4A Pending CN116917833A (zh) 2021-02-26 2021-11-1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6079A1 (zh)
EP (1) EP4300251A4 (zh)
CN (1) CN116917833A (zh)
WO (1) WO202218094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0275B2 (ja) 1994-11-29 2000-06-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H09326248A (ja) * 1996-06-05 1997-12-16 Ricoh Co Ltd バッテリ着脱装置
JP3241650B2 (ja) * 1997-12-02 2001-12-2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機のバッテリー保持構造
JP3732361B2 (ja) * 1999-07-28 2006-01-05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7257916A (ja) * 2006-03-22 2007-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充電器
JP2008109494A (ja) * 2006-10-26 2008-05-08 Fujitsu Ltd 携帯端末装置
JP4958762B2 (ja) * 2007-03-30 2012-06-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
JP2009032595A (ja) * 2007-07-27 2009-02-12 Nec Saitama Ltd 携帯型電子機器ケースの電池パック収納部構造
CN101990013B (zh) * 2009-07-31 2014-10-22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开合机构及具有该电池开合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9841790B2 (en) * 2016-04-07 2017-12-12 Dell Products L.P. Lever release mechanism for a computer compo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80948A1 (ja) 2022-09-01
US20230376079A1 (en) 2023-11-23
JPWO2022180948A1 (zh) 2022-09-01
EP4300251A1 (en) 2024-01-03
EP4300251A4 (en) 2024-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6613B (zh) 探針、檢查治具、檢查單元以及檢查裝置
TWI448011B (zh) 使用於接收基板的連接器
KR101282491B1 (ko) 커넥터 장치
US9426905B2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puting devices
TWI283499B (en) Card connector and contact terminal for the same
US956894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152169B2 (en)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150110692A (ko) 전기 컨택 및 커넥터
CN108376849A (zh) 浮动连接器和电子设备模块
CN106252930A (zh) 连接器、以及扁平电路体与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KR100485501B1 (ko) 커넥터
US884836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6917833A (zh) 电子设备
TWI618313B (zh) 連接器
JP7653591B2 (ja) 電子機器
JP7490717B2 (ja)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US20100136811A1 (en) Butt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25008B (zh) 電連接器
CN116886118A (zh) 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US7186150B1 (en) Split key in a press-fit connector
JP7373795B2 (ja) サポート部材、電子機器及びサポート機構
CN117099067A (zh) 电子设备
CN107567187A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JP2007280785A (ja) コネクタ
WO2024053398A1 (ja) シールド構造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