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724078A - 可着色耐候导电聚碳酸酯共混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可着色耐候导电聚碳酸酯共混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4078A
CN116724078A CN202180091622.8A CN202180091622A CN116724078A CN 116724078 A CN116724078 A CN 116724078A CN 202180091622 A CN202180091622 A CN 202180091622A CN 116724078 A CN116724078 A CN 116724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polycarbonate
copolymer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16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A·M·拉格
S·J·特霍斯特
M·A·J·范德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Original Assignee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filed Critical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ublication of CN116724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4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1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 H05K1/035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e.g. two or more polymers, polymer + filler, + reinforce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08L69/005Polyester-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75Antistatic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04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H05K2201/0129Thermoplastic polymer, e.g. auto-adhesive layer; Shaping of thermoplastic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塑性组合物,该热塑性组合物包括:(a)约5重量%至约90重量%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b)约5重量%至约65重量%的聚碳酸酯组分,该聚碳酸酯组分不同于要素(a)中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以及(c)大于5重量%至约30重量%的固有耗散聚合物(IDP)。该组合物具有如根据ISO 75所测定在1.8MPa和4.0mm下至少90℃的热变形温度,以及如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至少25kJ/m2的在23℃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在另一些方面,与不包括要素(a)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的比较组合物相比,该组合物具有改善的表面光泽特性。

Description

可着色耐候导电聚碳酸酯共混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具有良好静电放电(ESD)特性的聚碳酸酯(PC)组合物,并且特别是包括固有耗散聚合物(IDP)的PC组合物。
背景技术
对于某些工业照明和其它应用,需要满足ATEX(“用于爆炸性环境的设备和保护系统”(“Appareils destinésàêtre utilisés en ATmosphères Explosives”))法规;特别是在欧盟。ATEX标准要求材料具有E-9至E-11范围内的静电放电(ESD),或替代地具有适当的静电衰减。对于照明应用,存在与冲击、热、耐候性(weatherability,抗寒耐热性)和热老化特性相关的其它要求。存在可着色的ESD聚合物等级,但这些聚合物典型地具有低的初始冲击、零下温度下的低冲击、水老化/热耐久性测试后的差的冲击保持性、和/或低热学(热变形温度(HDT)/维卡(Vicat)软化温度)。加强冲击性能可通过添加聚碳酸酯(PC)树脂来实现。然而,遗憾地,由于配制物内使用的抗静电剂(IDP)的结皮(skin-formation),这样的组合物具有高加工温度和差表面光洁度(finish)。
这些和其它缺点通过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得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热塑性组合物,该热塑性组合物包括:约5重量%至约90重量%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约5重量%至约65重量%的聚碳酸酯组分,该聚碳酸酯组分不同于要素(a)中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以及大于5重量%至约30重量%的固有耗散聚合物(IDP)。该组合物具有如根据ISO 75所测定在1.8MPa和4.0mm下至少90℃的热变形温度,以及如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至少25kJ/m2的在23℃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notched Izod impact strength)。所有组分的合并重量百分比值不超过100重量%,并且所有重量百分比值均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公开和描述本发明的化合物、组合物、制品、系统、装置、和/或方法之前,应当理解,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它们不限于特定的合成方法,或者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不限于特定的试剂,因此当然可以变化。还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方面的目的,并非旨在进行限制。
本公开内容涵盖了本公开内容的要素的各种组合,例如,来自依赖于同一独立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的要素的组合。
此外,应当理解,除非另行明确指出,否则本文列出的任何方法决不旨在解释为要求其步骤以特定顺序执行。因此,在方法权利要求实际上没有叙述其步骤遵循的顺序,或者在权利要求或描述中并未以其它方式具体陈述步骤将限于特定顺序的情况下,决不旨在在任何方面推断出顺序。这适用于任何可能的非表达性解释基础,包括:关于步骤安排或操作流程的逻辑问题;来自语法组织或标点符号的普通含义;以及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方面的数量或类型。
本文所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以公开和描述与所引用的出版物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
定义
还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方面的目的,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术语“包含”可包括方面“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本公开内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在本说明书和随后的权利要求书中,将提及许多术语,这些术语应在本文中有所定义。
如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因此,例如,提及到的“聚碳酸酯”包括两种或更多种聚碳酸酯聚合物的混合物。
如本文所用,术语“组合”包括共混物、混合物、合金、反应产物等。
范围可在本文中表示为从一个值(第一值)到另一个值(第二值)。当表示这样的范围时,该范围在一些方面包括第一值和第二值中的一者或两者。类似地,当通过使用先行词“约”将值表示为近似值时,应理解特定值形成另一方面。还应当理解,每个范围的端点都是重要的,既与另一端点有关,又独立于另一端点。还应当理解,本文公开了许多值,并且除了该值本身之外,每个值还在本文中公开为“约”该特定值。例如,如果公开了值“10”,则也公开了“约10”。还应当理解,还公开了两个特定单元之间的每个单元。例如,如果公开了10和15,则还公开了11、12、13和14。
如本文所用,术语“约”和“处于或约”意指所讨论的量或值可为指定值、近似指定值、或约与指定值相同。如本文所用,通常应理解,除非另外指明或推断,否则它是所指示标称值±10%变化。该术语旨在传达类似的值促进了权利要求中所叙述的等同结果或效应。也就是说,应当理解,量、大小、配方、参数以及其它数量和特征不是且不必是精确的,而是可以根据需要近似和/或更大或更小,反映了公差、转换因子、四舍五入、测量误差等以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一般而言,量、大小、配方、参数或其它数量或特征是“约”或“近似”,无论是否明确指出是这样的。应当理解,在“约”在定量值之前使用的情况下,参数还包括特定的定量值本身,除非另外特别指出。
公开了用于制备本公开内容的组合物的组分以及在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内使用的组合物本身。这些和其它材料在本文中公开,并且应当理解,当公开这些材料的组合、子集、相互作用、组(groups,基团)等时,虽然不能明确公开这些化合物的各个不同单独和集合组合和排列的具体引用,但每者都在本文中被具体考虑和描述。例如,如果公开和讨论了特定化合物,并且讨论了可以对包括该化合物在内的许多分子作出的许多修饰,则具体考虑该化合物和可能的修饰的每种和每一种组合和排列,除非具体相反的指示。因此,如果公开了分子A、B和C类别以及分子D、E和F类别以及组合分子A-D的实例,则即使没有单独叙述每者,每者也是单独和集合考虑的含义组合,A-E、A-F、B-D、B-E、B-F、C-D、C-E和C-F被认为是公开的。同样,还公开了这些的任何子集或组合。因此,例如,A-E、B-F和C-E的子组被认为是公开的。该概念适用于本申请的所有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制备和使用本公开内容的组合物的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如果存在可执行的多个额外步骤,则应当理解,这些额外步骤中的每者都可以利用本公开内容的方法的任何特定方面或方面的组合来执行。
说明书和结论性权利要求书中对组合物或制品中特定要素或组分的重量份的提及,表示该要素或组分与组合物或制品中的任何其它要素或组分之间以重量份表示的重量关系。因此,在含有2重量份组分X和5重量份组分Y的化合物中,X和Y以2:5的重量比存在,并且无论在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额外的组分均以这样的比率存在。
除非具体相反地陈述,否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基于包括该组分的配制物或组合物的总重量。
如本文所用,术语“数均分子量”或“Mn”能够互换使用,并且是指样品中所有聚合物链的统计平均分子量,并由下式定义:
其中Mi是链的分子量,并且Ni是该分子量的链的数目。聚合物(例如聚碳酸酯聚合物)的Mn可以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使用分子量标准(例如聚碳酸酯标准或聚苯乙烯标准,优选地经认证或可追踪的分子量标准)进行测定。
如本文所用,术语“重均分子量”或“Mw”能够互换使用,并且由下式定义:
其中Mi是链的分子量,并且Ni是该分子量的链的数目。与Mn相比,在确定对平均分子量的贡献时,Mw考虑了给定链的分子量。因此,给定链的分子量越大,该链对Mw的贡献就越大。聚合物(例如聚碳酸酯聚合物)的Mw可以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使用分子量标准(例如聚碳酸酯标准或聚苯乙烯标准,优选地经认证或可追踪的分子量标准)进行测定。
如本文所用,术语“多分散指数”或“PDI”能够互换使用,并且由下式定义:
PDI具有等于或大于1的值,但当聚合物链接近一致的链长时,PDI接近统一。
如本文所用,可互换使用的术语“BisA”、“BPA”、或“双酚A”是指具有由下式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BisA也可称为4,4’-(丙烷-2,2-二基)联苯酚;p,p’-亚异丙基双酚;或2,2-双(4-羟基苯基)丙烷。BisA具有CAS#80-05-7。
提及到聚合物的成分时使用的术语“残基”和“结构单元”贯穿本说明书是同义的。
除非另外指明,如本文所用,可互换使用的术语“重量百分比”、“wt%”和“wt.%”指示给定组分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的重量百分比。也就是说,除非另外指明,所有重量%值均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应当理解,所公开的组合物或配制物中所有组分的重量%值的总和等于100。
除非本文另有相反指出,所有测试标准均为提交本申请时有效的最新标准。
本文所公开的每种材料均是可商购的,并且/或者其生产方法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
应当理解,本文所公开的组合物具有某些功能。本文公开了用于执行所公开功能的某些结构要求,并且应当理解,存在可以执行与所公开的结构相关的相同功能的多种结构,并且这些结构将典型地实现相同的结果。
热塑性组合物
聚碳酸酯(PC)是用于ESD应用的期望聚合物,因为它可着色,提供高抗冲击性,以及典型地在暴露于长期使用条件如热、湿气和/或UV光后的高抗冲击保持性。遗憾地,典型地用来制备用于ESD应用的化合物的IDP不能承受标准聚碳酸酯树脂的加工温度,从而导致(1)由于IDP的降解,表面电阻率方面的功效降低,或者(2)由于与聚碳酸酯的流变学不匹配,它们形成容易层离的表层。已经开发出使用高流动性PC共聚物作为共混物组分来降低PC树脂基体的加工温度的技术,同时保留PC优异的耐热特性、表面电阻率以及美学愉悦的表面光洁度,而无IDP层离。
高流动性PC共聚物(如来自SABIC的HFD树脂)关于流动性和延展性是高度合适的PC共聚物,但与标准PC相比耐热性和热耐力降低,并且与其它PC共聚物(例如聚碳酸酯-硅氧烷(PC-Si)共聚物)相比在低温冲击方面表现得不好。这需要优化共混组合物,以使树脂基体流变特性与IDP相匹配,从而改善表面光洁度,同时平衡组合物中PC-Si共聚物的含量,以保持足够的冲击和热耐力。
通过使用PC-Si共聚物来增加PC的低温冲击强度,配制物最终得到差表面光洁度的趋势会增加。可通过使用PC-Si共聚物创建独特的共混物来进行进一步改善,以与常规共混物相比提供具有在室温和零下温度下更好的冲击强度、优异的冲击保持性,以及良好的表面光洁度而无IDP的层离的组合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优化导致了PC基体,该基体与IDP一起具有足够的热、高冲击和优异的表面光洁度。在需要较高耐热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添加与PC/HFD基体可混溶的高热PC共聚物,以加强HDT。
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一种热塑性组合物,该热塑性组合物包括:(a)约5重量%至约90重量%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b)约5重量%至约65重量%的聚碳酸酯组分,该聚碳酸酯组分不同于要素(a)中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以及(c)大于5重量%至约30重量%的固有耗散聚合物(IDP)。该组合物具有如根据ISO 75所测定在1.8兆帕(MPa)和4.0毫米(mm)下至少90℃的热变形温度,以及如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至少25千焦/平方米(kJ/m2)的在23℃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所有组分的合并重量百分比值不超过100重量%,并且所有重量百分比值均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
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可衍生自直链C6-20脂族二羧酸(其包括其反应性衍生物),具体地直链C6-12脂族二羧酸(其包括其反应性衍生物)。具体的二羧酸包括正己二酸(己二酸)、正癸烷二酸(n-demayedioic acid,癸二酸)和α,ω-C12二羧酸,如十二烷二酸(dodemayedioic acid,DDDA)。具体的聚(脂族酯)-聚碳酸酯具有下式:
其中每个R1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如式(1)中所述,m为4至18,优选地4至10,并且酯单元与碳酸酯单元的平均摩尔比x:y为99:1至1:99,包括13:87至2:98、或9:91至2:98、或8:92至2:98。在一个具体方面,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包含具有例如2:98至8:92,例如6:94的x:y平均摩尔比的双酚A癸二酸酯单元和双酚A碳酸酯单元。此类聚(脂族酯-碳酸酯)能够以LEXANTMHFD树脂从SABIC(LEXAN是SABIC的商标)商购获得。高流动性延展性(HFD)共聚物可具有21k Mw的低分子量和6.0摩尔%癸二酸的癸二酸含量。HFD可具有36.5k Mw的高分子量和8.5摩尔%的癸二酸含量。
聚(脂族酯-碳酸酯)可以具有15,000至4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包括20,000至38,000g/mol(通过GPC基于BPA聚碳酸酯标准所测量)。在一些方面,聚(脂族酯-碳酸酯)包括具有18,000-30,000g/mol,优选地20,000-25,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的聚(脂族酯-碳酸酯);具有30,000-40,000g/mol,优选地35,000-4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的聚(脂族酯-碳酸酯);或它们的组合,各自如经由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双酚A均聚碳酸酯标准所测量。
在某些方面,要素(b)中的聚碳酸酯组分是聚碳酸酯均聚物、聚碳酸酯共聚物、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固有耗散聚合物”(IDP)是指能够熔融加工成聚合物树脂或者喷涂到市售聚合物形式和形状上以改善导电特性和总体物理性能的几种材料。典型地,单体抗静电剂是单硬脂酸甘油酯、二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乙氧基化胺、伯胺、仲胺和叔胺、乙氧基化醇、烷基硫酸酯/盐、烷基芳基硫酸酯/盐、烷基磷酸酯/盐、烷基胺硫酸酯/盐、季铵盐、季铵树脂、咪唑啉衍生物、脱水山梨糖醇酯、乙醇酰胺、甜菜碱以及前述物质的混合物。
典型的IDP包括共聚酯酰胺、聚醚-聚酰胺、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含有聚亚烷基二醇部分的聚氨酯、聚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聚合物抗静电材料是期望的,因为它们典型地相当热稳定,并且能够以其纯形式或与其它聚合物树脂的共混物呈熔融状态加工。聚醚酰胺、聚醚酯以及聚醚酯酰胺包括嵌段共聚物和接枝(grail)共聚物,它们均通过聚酰胺形成化合物和/或聚酯形成化合物与含有聚亚烷基氧单元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而获得。聚酰胺形成化合物包括氨基羧酸如ω-氨基己酸、ω-氨基庚酸、ω-氨基辛酸、ω-氨基壬酸、ω-氨基癸酸、1,1-氨基十一烷酸和1,2-氨基十二烷酸;内酰胺,如ε-己内酰胺和庚内酰胺(enanthlactam);二胺与二羧酸的盐,如六亚甲基二胺己二酸盐、六亚甲基二胺癸二酸盐,以及六亚甲基二胺间苯二甲酸盐;以及这些聚酰胺形成化合物的混合物。合适的聚酰胺形成化合物包括己内酰胺、1,2-氨基十二烷酸、或六亚甲基二胺和己二酸盐的组合。市售的IDP包括:Pelestat NC7530(聚醚酯酰胺,PEEA),得自Sanyo Chemical);IRGASTAT P16,可得自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由Atofina(Pebax MV1074)制造,RI=1.508);Pelestat NC6321(Sanyo Chemical,由Tomen在美洲(Americas)出售);Pelestat6500,与Pelestat NC6321具有相同的折射率,是一种向其添加有盐或电解质以增大其电导率的小分子;Pelectron AS,可得自Sanyo Chemical;以及U1和hSTAT2,可得自Croda。hSTAT2是基于聚醚嵌段聚合物和苯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在特定方面,IDP包括PEEA或聚醚嵌段聚合物/苯乙烯共聚物共混物(例如hSTAT2)。
在一些方面,组合物还包括高热共聚物,包括聚碳酸酯。一般来讲,如本文所用,术语或后缀“聚碳酸酯”意指具有式(1)的重复结构碳酸酯单元的组合物:
其中R1基团总数的至少60%是芳族有机基团,并且其剩余部分为脂族、脂环族、或芳族基团。在一方面,每个R1是芳族有机基团,例如式(2)的基团:
A1-Y1-A2-(2)
其中A1和A2各自为单环二价芳基基团,并且Y1为使A1与A2隔开的具有一个或两个原子的桥连基团。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一个原子使A1与A2隔开。该类型基团的例示性非限制性实例是—O—、—S—、—S(O)—、—S(O)2—、—C(O)—、亚甲基、环己基-亚甲基、2-[2.2.1]-二环亚庚基、亚乙基、亚异丙基、亚新戊基、亚环己基、亚环十五烷基、亚环十二烷基和亚金刚烷基。桥连基团Y1可为烃基或饱和烃基,如亚甲基、亚环己基、或亚异丙基。
聚碳酸酯可以通过具有式HO—R1—OH的二羟基化合物的反应而产生,其包括式(3)的二羟基化合物:
HO-A1-Y1-A2-OH(3)
其中Y1、A1和A2如上所述。还包括通式(4)的双酚化合物:
其中Ra和Rb各自表示卤素原子或一价烃基并且可以相同或不同;p和q各自独立地为0至4的整数;并且Xa表示式(5)的基团之一:
其中Rc和Rd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一价直链或环状烃基,并且Rc是二价烃基。
在一方面,含杂原子的环状亚烷基包括至少一个2价或更高价的杂原子和至少两个碳原子。用于含杂原子的环状亚烷基的杂原子包括—O—、—S—和—N(Z)—,其中Z是选自氢、羟基、C1-12烷基、C1-12烷氧基、或C1-12酰基的取代基。在存在的情况下,环状亚烷基或含杂原子的环状亚烷基可以具有3至20个原子,并且可为单个饱和或不饱和环、或稠合多环环系,其中稠合环是饱和、不饱和、或芳族的。
可以使用含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烷单元的其它双酚,例如式(6)的双酚:
其中每个Rf独立地为氢、C1-12烷基、或卤素;并且每个Rg独立地为氢或C1-12烷基。取代基可为脂族或芳族、直链、环状、双环、支链、饱和、或不饱和的。这种含环己烷的双酚(例如两摩尔酚与一摩尔氢化异佛尔酮的反应产物)可用于制备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热变形温度的聚碳酸酯聚合物。含有环己基双酚的聚碳酸酯、或包括至少一种前述物质与其它双酚聚碳酸酯的组合由Covestro供应。
其它可用的具有式HO—R1—OH的二羟基化合物包括式(7)的芳族二羟基化合物:
其中每个Rh独立地为卤素原子,C1-10烃基如C1-10烷基,卤素取代的C1-10烃基,如卤素取代的C1-10烷基,且n为0至4。卤素通常为溴。
示例性二羟基化合物包括以下:4,4′-二羟基联苯、1,6-二羟基萘、2,6-二羟基萘、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1-萘基甲烷、1,2-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4-羟基苯基)-2-(3-羟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溴苯基)丙烷、1,1-双(羟基苯基)环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异丁烯、1,1-双(4-羟基苯基)环十二烷、反式-2,3-双(4-羟基苯基)-2-丁烯、2,2-双(4-羟基苯基)金刚烷(adamantine)、(α,α′-双(4-羟基苯基)甲苯、双(4-羟基苯基)乙腈、2,2-双(3-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正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异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仲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烯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1,1-二氯-2,2-双(4-羟基苯基)乙烯、1,1-二溴-2,2-双(4-羟基苯基)乙烯、1,1-二氯-2,2-双(5-苯氧基-4-羟基苯基)乙烯、4,4′-二羟基二苯甲酮、3,3-双(4-羟基苯基)-2-丁酮、1,6-双(4-羟基苯基)-1,6-己二酮、乙二醇双(4-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苯基)硫醚、双(4-羟基苯基)亚砜、双(4-羟基苯基)砜、9,9-双(4-羟基苯基)氟、2,7-二羟基芘、6,6′-二羟基-3,3,3′,3′-四甲基螺(双)茚满(“螺双茚满双酚”)、3,3-双(4-羟基苯基)苯酞、2,6-二羟基二苯并-对二噁英、2,6-二羟基噻蒽、2,7-二羟基吩噁噻、2,7-二羟基-9,10-二甲基吩嗪、3,6-二羟基二苯并呋喃、3,6-二羟基二苯并噻吩,以及2,7-二羟基咔唑、间苯二酚、取代的间苯二酚化合物如5-甲基间苯二酚、5-乙基间苯二酚、5-丙基间苯二酚、5-丁基间苯二酚、5-叔丁基间苯二酚、5-苯基间苯二酚、5-枯基间苯二酚、2,4,5,6-四氟间苯二酚、2,4,5,6-四溴间苯二酚等等;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取代的对苯二酚如2-甲基对苯二酚、2-乙基对苯二酚、2-丙基对苯二酚、2-丁基对苯二酚、2-叔丁基对苯二酚、2-苯基对苯二酚、2-枯基对苯二酚、2,3,5,6-四甲基对苯二酚、2,3,5,6-四-叔丁基对苯二酚、2,3,5,6-四氟对苯二酚、2,3,5,6-四溴对苯二酚等等,以及包括前述二羟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
可以由式(3)表示的双酚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1,1-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下文中为“双酚A”或“BPA”)、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1,1-双(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正丁烷、2,2-双(4-羟基-1-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叔丁基苯基)丙烷、3,3-双(4-羟基苯基)苄甲内酰胺(phthalimidine)、2-苯基-3,3-双(4-羟基苯基)苄甲内酰胺(PPPBP),以及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DMBPC)。还可以使用包括至少一种前述二羟基化合物的组合。
在一个具体方面,式(4)中的Xa是取代的稠合C5-18亚杂环烷基。在一个具体方面,包括取代的稠合C5-18亚杂环烷基的二羟基芳族单体是式(8)的2-烃基-3,3-双(4-羟基芳基)苄甲内酰胺(也称为2-烃基-3,3-双(4-羟基芳基)-2,3-二氢异吲哚-1-酮):
其中Ri、Rj和Rk独立地为C1-12烃基,G为C1-12烷基或C6-18芳族基团,并且u、v和w各自独立地为0至4的整数。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二羟基芳族单体是具有式(8a)的2-苯基-3,3-双(4-羟基苯基)苄甲内酰胺(PPPBP):
在一些方面,组合物还包括与要素(b)中的聚碳酸酯组分不同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包括碳酸酯单元和硅氧烷单元。“聚碳酸酯”如上所定义。硅氧烷单元(也称为聚硅氧烷嵌段)任选地为式(9):
其中每个R独立地为C1-13单价有机基团。例如,R可为C1-13烷基、C-C13烷氧基、C2-13烯基、C2-13烯氧基、C3-6环烷基、C3-6环烷氧基、C6-14芳基、C6-10芳氧基、C7-13芳基亚烷基、C7-13芳基亚烷基氧基、C7-13烷基亚芳基、或C7-13烷基亚芳基氧基。前述基团可以被氟、氯、溴、或碘中的一种或多种完全或部分卤化。在一方面,在期望透明的聚(碳酸酯-硅氧烷)的情况下,R未被卤素取代。前述R基团的组合可以用于相同的聚(碳酸酯-硅氧烷)中。
在一个方面,每个R独立地为C1-3烷基、C1-3烷氧基、C3-6环烷基、C3-6环烷氧基、C6-14芳基、C6-10芳氧基、C7芳基亚烷基、C7芳基亚烷基氧基、C7烷基亚芳基、或C7烷基亚芳基氧基。在又一方面,每个R独立地为甲基、三氟甲基、或苯基。
式(9)中E的值可以取决于热塑性组合物中每种组分的类型和相对量、组合物的期望特性以及类似考虑因素而广泛变化。一般来讲,E具有2至1,000、或2至500、2至200、或2至125、5至80、或10至70的平均值。在一个方面,E具有10至80或10至40的平均值,并且在又一方面,E具有40至80、或40至70的平均值。在E为较低值(例如小于40)的情况下,可能期望使用相对较大量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相反,在E为较高值(例如大于40)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对较低量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可以使用第一和第二(或更多种)聚碳酸酯-硅氧烷的组合,其中第一共聚物的E的平均值小于第二共聚物的E的平均值。
合适的硅氧烷单元描述于例如WO 2008/042500 A1、WO 2010/076680 A1和WO2016/174592 A1中。在一个方面,硅氧烷单元为式(10)
其中E如对式(9)所定义;每个R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如对式(9)所定义;并且Ar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其中键直接连接至芳族部分。式(10)中的Ar基团可以衍生自C6-C30二羟基亚芳基化合物,例如二羟基化合物如本文所述的那些。示例性二羟基化合物为1,1-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1,1-双(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正丁烷、2,2-双(4-羟基-1-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硫醚),以及1,1-双(4-羟基-叔丁基苯基)丙烷、或它们的组合。
式(10)的硅氧烷单元的具体实例包括式(11a)和(11b)的那些:
其中E如式(9)中所述。在一个方面,E具有10至80或10至40的平均值,并且在又一方面,E具有40至80、或40至70的平均值。
在另一方面,硅氧烷单元为式(12)
其中R和E如对式(9)所述,并且每个R5独立地为二价C1-30亚烃基,并且其中聚合聚硅氧烷单元是其相应二羟基化合物的反应残基。在一个具体方面,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为式(13):
其中R和E如对式(10)所定义。式(13)中的R6为二价C2-8脂族基团。式(13)中的每个M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可为卤素、氰基、硝基、C1-8烷硫基、C1-8烷基、C1-8烷氧基、C2-8烯基、C2-8烯氧基、C3-8环烷基、C3-8环烷氧基、C6-10芳基、C6-10芳氧基、C7-12芳基亚烷基、C7-12芳基亚烷基氧基、C7-12烷基亚芳基、或C7-12烷基亚芳基氧基,其中每个n独立地为0、1、2、3、或4。
在式(13)中的一个方面,M为溴或氯,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或芳基如苯基、氯苯基、或甲苯基;R6为二亚甲基、三亚甲基或四亚甲基;并且R为C1-8烷基、卤代烷基如三氟丙基、氰基烷基、或芳基如苯基、氯苯基或甲苯基。
在式(13)中的另一方面,R是甲基、或甲基与三氟丙基的组合、或甲基与苯基的组合。在式(13)中的又一方面,R为甲基,M为甲氧基,n为一,并且R6为二价C1-3脂族基团。优选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为式:
或它们的组合,其中E具有10至100,优选地20至60,更优选地30至50、或40至50的平均值。
在一个方面,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包括衍生自双酚A的碳酸酯单元和重复硅氧烷单元(13a)、(13b)、(13c)、或它们的组合,其中E具有10至100、或20至60、或30至60、或40至60的平均值。在一个方面,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包括衍生自双酚A的碳酸酯单元和式(13a)、(13b)、或(13c)的重复硅氧烷单元,其中E具有10至100、或20至60、或30至50、或40至50的平均值。
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可具有基于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的总重量计约5重量%至约45重量%的硅氧烷含量。特别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可具有约20重量%,或在一些方面约40重量%的硅氧烷含量。示例性聚碳酸酯-硅氧烷(PC-Si)共聚物为LEXANTMEXL树脂(可得自SABIC),其是硅氧烷含量为20重量%的不透明PC-硅氧烷共聚物。如本文所用,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的“硅氧烷含量”意指基于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的总重量计的硅氧烷单元含量。
在某些方面,将PC-Si共聚物添加到组合物以实现在组合物中约1重量%至约8重量%的总硅氧烷含量。
在特定方面,组合物包括约30重量%至约80重量%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以及约5重量%至约65重量%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并且具有约1重量%至约8重量%的总硅氧烷含量。在另一些方面,组合物包括约30重量%至约65重量%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约5重量%至约50重量%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以及约20重量%至约30重量%的IDP,并且组合物具有约1重量%至约8重量%的总硅氧烷含量。
在某些方面,组合物还包括至少一种额外的热塑性聚合物。额外的热塑性共聚物可包括但不限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聚(1,4-环己烷二甲酸1,4-亚环己基二亚甲基酯)(PCCD)或它们的组合。
组合物还可包括至少一种额外的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填料、酸清除剂、防滴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增链剂、着色剂、脱模剂、流动性促进剂、润滑剂、模具脱模剂、增塑剂、淬火剂、阻燃剂、UV反射添加剂,以及它们的组合。至少一种额外添加剂能够以不会显著地不利影响组合物的期望特性的任何量包括在热塑性组合物中。
热塑性组合物的特性
与常规组合物相比,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的组合物具有改善的特性。在组合物中包括IDP具有增加表面电阻率的期望效应,但它也对组合物的各种特性具有有害效应,包括视觉表面(例如光泽度)、老化以及热变形特性。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的组合物包括其它组分以减轻向组合物添加IDP的有害效应。
因此,在一些方面,如根据ASTM D257所测定,组合物具有约107至约1012ohm或等效地欧姆每平方(Ω/sq)的表面电阻率。
在另一些方面,与不包括要素(a)的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的比较组合物相比,组合物具有改善的表面光泽特性。光泽度可以通过由BYK-Gardner ISO/IEC 17025提供的工厂校准证书根据ASTM D523进行测定,并且可以在各种角度(包括但不限于20°、60°和85°)下进行测量。
在具体方面,组合物具有如根据ISO 75在1.8兆帕(MPa)和4.0毫米(mm)下所测定的至少90℃、或至少95℃、或至少100℃、或90-150℃、或90-140℃、或90-130℃、或90-120℃、或95-150℃、或95-140℃、或95-130℃、或95-120℃、或100-150℃、或100-140℃、或100-130℃、或100-120℃的热变形温度。
在某些方面,组合物具有如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在23℃(室温)下至少25kJ/m2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在另一些方面,组合物具有如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在23℃下至少30kJ/m2、至少35kJ/m2、至少40kJ/m2、至少45kJ/m2、至少50kJ/m2、25-100kJ/m2、25-80kJ/m2、30-100kJ/m2、30-80kJ/m2、35-100kJ/m2、35-80kJ/m2、40-100kJ/m2、40-80kJ/m2、45-100kJ/m2、45-80kJ/m2、50-100kJ/m2、或50-80kJ/m2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在特定方面,组合物包括至少10重量%的不同于以上要素(b)中的聚碳酸酯组分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其中组合物具有至少30千焦/平方米(kJ/m2),或在具体方面至少35kJ/m2、或至少40kJ/m2、或至少45kJ/m2、或至少50kJ/m2、或30-80kJ/m2、或30-75kJ/m2、或30-70kJ/m2、或35-80kJ/m2、或35-75kJ/m2、或35-70kJ/m2、或40-80kJ/m2、或40-75kJ/m2、或40-70kJ/m2、或45-80kJ/m2、或45-75kJ/m2、或45-70kJ/m2、或50-80kJ/m2、或50-75kJ/m2、或50-70kJ/m2的在-30℃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如根据ISO 180在厚度为4.0mm的模制棒上所测试。
制造方法
本文所述的一种或任何前述组分可以首先彼此干混,或者与前述组分的任何组合干混,然后从一个或多个进料器进料到挤出机中,或者从一个或多个进料器分别地进料到挤出机中。本公开内容中使用的填料也可以首先加工成母料,然后进料到挤出机中。组分可以从喉式料斗或任何侧向进料器进料到挤出机中。
本公开内容中使用的挤出机可以具有单螺杆、多螺杆、啮合型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螺杆、非啮合型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螺杆、往复式螺杆、带销的螺杆、带筛网的螺杆、带销的料筒、辊、柱塞、螺旋转子、共捏合机、叠盘式处理器、各种其它类型的挤出设备、或包括至少一种前述的组合。
还可以将各组分混合在一起,然后熔融共混以形成热塑性组合物。组分的熔融共混涉及使用剪切力、拉伸力、压缩力、超声能、电磁能、热能或包括前述力或能量形式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如果树脂是半结晶有机聚合物,则混配期间挤出机上的料筒温度可设定为聚合物的至少一部分已经达到大于或等于约熔融温度的温度,或者如果树脂是无定形树脂,则设定为流动点(例如,玻璃化转变温度)。
如果期望,包括前面所提及组分的混合物可以经受多个共混和成型步骤。例如,热塑性组合物可首先挤出并成型为粒料。然后可将粒料进料到模塑机中,其中粒料可成型为任何期望的形状或产物。或者,源自单一熔融共混机的热塑性组合物可成型为片材或线材,并经受挤出后加工,如退火、单轴或双轴取向。
在本发明方法中熔融的温度可在一些方面维持尽可能低,以便避免组分的过度热降解。在某些方面,熔融温度维持为约230℃至约350℃,但是可以使用更高的温度,条件是树脂在加工设备中的停留时间保持相对较短。在一些方面,熔融加工的组合物通过模头中的小出口孔离开加工设备,如挤出机。所得的熔融树脂线材可以通过使线材通过水浴进行冷却。冷却的线材可以短切成粒料以供包装和进一步处理。
制造的制品
在某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包括热塑性组合物的成形、成型、或模塑制品。热塑性组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模塑成可用的成形制品,所述手段如注塑、挤出、旋转模塑、吹塑和热成型以形成制品。在特定方面,制品可引入照明应用中。具体的照明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灯具、外壳、壳体、开关,以及手电筒。在其它方面,制品可包括壳体、头盔、手持设备、电话、步话机、电缆盒、相机、汽车零件、称重装置、物联网设备、塑料工具、叉车、电源箱、传输带、钻机、遥控器、吸臂、真空吸尘器、通风器、泵、或起重机。
本公开内容涵盖了本公开内容的要素的各种组合,例如,来自依赖于同一独立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的要素的组合。
本公开内容的方面
在各种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并包括至少以下方面。
方面1.一种热塑性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由、或基本上由以下组成:
a.约5重量%至约90重量%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
b.约5重量%至约65重量%的聚碳酸酯组分,所述聚碳酸酯组分不同于要素(a)中的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以及
c.大于5重量%至约30重量%的固有耗散聚合物(IDP),
其中如根据ISO 75所测定,所述组合物具有在1.8兆帕(MPa)和4.0毫米(mm)下至少90℃的热变形温度,
其中如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所述组合物具有至少25千焦/平方米(kJ/m2)的在23℃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并且
其中所有组分的合并重量百分比值不超过100重量%,并且所有重量百分比值均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
方面2.根据方面1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包含癸二酸含量为约4重量%至约10重量%且分子量为约17,000至40,000的高流动性延展性聚碳酸酯共聚物。
方面3.根据方面1或2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IDP包含聚醚酯酰胺(PEEA)或聚醚嵌段聚合物/苯乙烯共聚物共混物。
方面4.根据方面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不同于要素(b)中的所述聚碳酸酯组分。
方面5.根据方面4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具有约5重量%至约45重量%的硅氧烷含量,并且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以实现在所述组合物中约1重量%至约8重量%的总硅氧烷含量。
方面6.根据方面4或5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约30重量%至约80重量%的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以及约5重量%至约65重量%的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
方面7.根据方面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约30重量%至约65重量%的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约5重量%至约50重量%的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以及约20重量%至约30重量%的所述IDP。
方面8.根据方面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额外的热塑性聚合物,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包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聚(1,4-环己烷二甲酸1,4-亚环己基二亚甲基酯)(PCCD)或它们的组合。
方面9.根据方面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含有聚碳酸酯和3,3-双(4-羟基苯基)-2-苯基异吲哚啉-1-酮(PPPBP)的高热共聚物。
方面10.根据方面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额外的添加剂,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额外的添加剂包含填料、酸清除剂、防滴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增链剂、着色剂、脱模剂、流动性促进剂、润滑剂、模具脱模剂、增塑剂、淬火剂、阻燃剂、UV反射添加剂,以及它们的组合。
方面11.根据方面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约107至约1012欧姆每平方(Ω/sq)的表面电阻率。
方面12.根据方面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如根据ASTM D523在20°、60°和/或85°下所测试,与不包括要素(a)的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的比较组合物相比,所述组合物具有改善的表面光泽特性。
方面13.根据方面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10重量%的不同于要素(b)中的所述聚碳酸酯组分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并且其中如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所述组合物具有至少30千焦/平方米(kJ/m2)、或至少50kJ/m2的在-30℃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方面14.根据方面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要素(b)中的所述聚碳酸酯组分是聚碳酸酯均聚物、聚碳酸酯共聚物、或它们的组合。
方面15.一种制品,其由根据方面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形成。
方面16.根据方面15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是照明器材的组件。
方面17.根据方面15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包含以下一项或多项:照明器材的组件,包括灯具、外壳、壳体、开关、或手电筒;壳体;头盔;手持设备;电话;步话机;电缆盒;相机;汽车零件;称重装置;物联网设备;塑料工具;叉车;电源箱;传输带;钻机;遥控器;吸臂;真空吸尘器;通风器;泵;或起重机。
实施例
提出以下实施例以便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提供如何制备和评价本文所要求保护的化合物、组合物、制品、装置和/或方法的完整公开内容和描述,并且旨在纯粹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致力于确保数字(例如,量、温度等)的准确性,但应考虑到一些错误和偏差。除非另外说明,否则份为重量份,温度为℃或为环境温度,并且压力等于或接近大气压。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提及到组合物的百分比均以重量%计。
存在反应条件的多种变型形式和组合,例如组分浓度、期望的溶剂、溶剂混合物、温度、压力,以及可用于优化由所描述过程获得的产物纯度和收率的其它反应范围和条件。仅需要合理和常规的实验来优化这样的过程条件。
本文所述的组合物中使用的材料列于下表1中:
表1——所用材料
根据以下来测试所形成的组合物的各种特性:
密度——ISO1183
HDT——ISO 75,在1.8兆帕(MPa)和0.45Mpa下,平放地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ISO 180,在23℃和-30℃以及4.0mm的厚度下
拉伸模量——ISO 527,模量1毫米/分钟(mm/分钟),50mm/分钟,在23℃下
MVR——ISO 1133,250℃,5千克(kg)负载,停留时间为300和720秒
表面电阻率(SR)——ASTM D257
光泽度——通过BYK-Gardner ISO/IEC 17025提供的工厂校准证书,根据ASTMD523以20°、60°和85°的角度测试
热塑性组合物根据表2A和2B形成。组合物的特性提供于3A和3B中。
表2A——组合物C1.1-C1.7
表2B——组合物C1.8-C1.14
从数据中可以得出若干观察。组合物C1.10和C1.11展示,以抗静电剂负载(IDP)为代价增加PC-Si共聚物(EXL)的量导致了表面光洁度差的样品(视觉观察)。组合物C1.2、C1.4和C1.5显示,以PC为代价增加高流动性PC共聚物(HFD)的量导致了表面光洁度改善,同时保持其它组分相同。相比之下,仅使用聚碳酸酯(C1.14)导致了表面光洁度差。组合物C1.1包括高流动性PC共聚物和PC-Si共聚物并且具有差的表面光洁度,而具有降低的IDP含量的组合物C1.4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组合物C1.10至C1.14显示出随着PC-Si负载的减少,低温NII(-30℃)降低。因此,从数据观察到,通过包括具有较高量的PC-Si共聚物的高流动性PC共聚物,可以抵消PC-Si共聚物对表面光洁度的负面效应,从而导致视觉特性良好的组合物。
视觉特性可以通过评价样品的光泽度且结合如前所提及的定性视觉检测来量化。组合物的光泽度数据列于表3A和3B中:
表3A——C1.1-C1.7的光泽特性
表3B——C1.8-C1.14的光泽特性
如所显示,增加IDP含量的组合物C1.1、C1.4、C1.6和C1.10降低了样品的光泽度。另外,与具有相同IDP含量、5.5重量%EXL和相对低PC和高HFD含量的C1.12相比,具有19重量%IDP、17.5重量%EXL、相对低PC和高HFD含量的组合物C1.2具有相对较差的光泽度。从这些实施例得出结论,高PC-Si共聚物(EXL)含量导致较低的光泽特性。
此外,组合物C1.13具有与C1.12相同的IDP和EXL含量,但该组合物的HFD和PC含量颠倒,其中C1.13具有低HFD含量和高PC含量。C1.13的光泽度显著低于C1.12的光泽度。从该数据得出结论,HFD的使用改善了所公开组合物的光泽特性。
以上描述旨在例示性而非限制性。例如,上述实施例(或其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彼此组合使用。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审阅以上描述后可以使用其它方面。摘要的提供符合37C.F.R.§1.72(b),以允许读者迅速确定技术公开内容的性质。提交时应理解其不用于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含义。此外,在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分组在一起以简化本公开内容。这不应解释为意指未要求保护的公开特征对于任何权利要求都是必要的。相反,本发明主题可以在于少于特定公开方面的所有特征。因此,以下权利要求据此作为实例或方面引入到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作为单独方面以其自身独立存在,并且预期这些方面能够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应当参考所附权利要求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等同物的完整范围来确定。

Claims (15)

1.热塑性组合物,其包含:
a.约5重量%至约90重量%的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
b.约5重量%至约65重量%的聚碳酸酯组分,所述聚碳酸酯组分不同于要素(a)中的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以及
c.大于5重量%至约30重量%的固有耗散聚合物(IDP),
其中根据ISO 75所测定,所述组合物具有在1.8兆帕(MPa)和4.0毫米(mm)下至少90℃的热变形温度,
其中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所述组合物具有至少25千焦/平方米(kJ/m2)的在23℃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并且
其中所有组分的合并重量百分比值不超过100重量%,并且所有重量百分比值均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包含癸二酸含量为约4重量%至约10重量%且分子量为约17,000至40,000的高流动性延展性聚碳酸酯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IDP包含聚醚酯酰胺(PEEA)或聚醚嵌段聚合物/苯乙烯共聚物共混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不同于要素(b)中的所述聚碳酸酯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具有约5重量%至约45重量%的硅氧烷含量,并且添加到所述组合物以实现在所述组合物中约1重量%至约8重量%的总硅氧烷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约30重量%至约80重量%的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以及约5重量%至约65重量%的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约30重量%至约65重量%的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约5重量%至约50重量%的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以及约20重量%至约30重量%的所述IDP。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额外的热塑性聚合物,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包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聚(1,4-环己烷二甲酸1,4-亚环己基二亚甲基酯)(PCCD)、或它们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含有聚碳酸酯和3,3-双(4-羟基苯基)-2-苯基异吲哚啉-1-酮(PPPBP)的高热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额外的添加剂,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额外的添加剂包含填料、酸清除剂、防滴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增链剂、着色剂、脱模剂、流动性促进剂、润滑剂、模具脱模剂、增塑剂、淬火剂、阻燃剂、UV反射添加剂,以及它们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约107至约1012欧姆每平方(Ω/sq)的表面电阻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523所测试,与不包括要素(a)的所述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的比较组合物相比,所述组合物具有改善的表面光泽特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10重量%的不同于要素(b)中的所述聚碳酸酯组分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并且其中根据ISO 180在4.0mm的厚度下所测试,所述组合物具有至少30kJ/m2的在-30℃下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要素(b)中的所述聚碳酸酯组分是聚碳酸酯均聚物、聚碳酸酯共聚物、或它们的组合。
15.制品,其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组合物形成,其中所述制品包含以下一项或多项:照明器材的组件,包括灯具、外壳、壳体、开关、或手电筒;壳体;头盔;手持设备;电话;步话机;电缆盒;相机;汽车零件;称重装置;物联网设备;塑料工具;叉车;电源箱;传输带;钻机;遥控器;吸臂;真空吸尘器;通风器;泵;或起重机。
CN202180091622.8A 2020-12-14 2021-12-13 可着色耐候导电聚碳酸酯共混组合物 Pending CN1167240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13784.0 2020-12-14
EP20213784.0A EP4011948A1 (en) 2020-12-14 2020-12-14 Colorable weatherabl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carbonate blend compositions
PCT/IB2021/061651 WO2022130177A1 (en) 2020-12-14 2021-12-13 Colorable weatherabl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carbonate blend composit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4078A true CN116724078A (zh) 2023-09-08

Family

ID=73835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1622.8A Pending CN116724078A (zh) 2020-12-14 2021-12-13 可着色耐候导电聚碳酸酯共混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2159A1 (zh)
EP (2) EP4011948A1 (zh)
CN (1) CN116724078A (zh)
WO (1) WO20221301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2764B2 (en) * 2002-12-18 2006-04-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tatic dissipat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US7524919B2 (en) 2006-09-29 2009-04-2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olycarbonate-polysiloxane copolymers, method of making,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US7999037B2 (en) 2008-12-31 2011-08-16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N103547629B (zh) * 2011-04-21 2016-09-07 路博润高级材料公司 静电耗散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EP3169719B1 (en) * 2014-07-17 2018-12-12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High flow, high hea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N107531988B (zh) 2015-04-30 2020-01-10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阻燃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制品
CN107849291A (zh) * 2015-07-30 2018-03-27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经由添加光可渗透的着色剂展现改善的金属粘合强度的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52159A1 (en) 2024-02-15
EP4259712A1 (en) 2023-10-18
WO2022130177A1 (en) 2022-06-23
EP4011948A1 (en) 2022-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86297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EP2663593B1 (en) Polymer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EP3169720B1 (en) High flow, high hea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N113454162B (zh) 包含回收热塑性成分的高热聚碳酸酯组合物
US20090170985A1 (en) Polyester-polyamide compositions, articl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EP2663592B1 (en) Polymer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KR102635114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계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성형품
CN117126522A (zh) 热塑性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和包含其的制品
CN108603015B (zh) 耐热、耐候性聚酯-聚碳酸酯组合物
WO2009140611A1 (en) Polycarbonate-polyester blend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articles thereof
CN116724078A (zh) 可着色耐候导电聚碳酸酯共混组合物
US20180312685A1 (en) High impact polyaryletherketone - polycarbonate blends
CN116867853A (zh) 透明耐候性导电聚碳酸酯掺混组合物
CN113227254B (zh) 包括pmma和pc-硅氧烷共聚物的透明共混物的抗滴落组合物
KR20210086984A (ko) 전기 전도성 폴리카보네이트-실록산 조성물
CN114144472B (zh) 在0.6mm下具有v0的透明超低卤素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
JP5144426B2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0153029A (zh) 耐化学性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制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