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933258A - 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3258A
CN115933258A CN202211602632.6A CN202211602632A CN115933258A CN 115933258 A CN115933258 A CN 115933258A CN 202211602632 A CN202211602632 A CN 202211602632A CN 115933258 A CN115933258 A CN 115933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layer
liquid crystal
crysta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26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圻
杨皓勋
陈建富
林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33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3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器,其包含显示面板与液晶切换面板。液晶切换面板位于显示面板上,且包含基板、第一电极层、绝缘层与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在基板上。绝缘层在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在绝缘层上。第二电极层包含多个弯曲状电极,每一个弯曲状电极具有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转折部连接在一起,转折部沿第一方向排列,弯曲状电极电连接沿着一第二方向的连接电极,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Description

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环境光入射显示装置时,常常会被显示装置所反射。然而,此现象可能干扰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从而不利于进行显示。另外,近年来为了改善美感或提高变化性,越来越多显示装置也被设计具有特殊的外观造型。例如,在一些显示装置中,层叠结构中的至少一层可设置有图案或纹路。承上所述,这些外观造型设计经由环境光的反射,可能非预期地在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被使用者所察觉,进而劣化使用者的观看体验。因此,需开发可在显示状态下减少或避免环境光反射,且在非显示状态下可正常呈现预设外观造型的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器,包含显示面板与液晶切换面板。液晶切换面板位于显示面板上,液晶切换面板为非像素化切换面板,且包含基板、第一电极层、绝缘层与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在基板上。绝缘层在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在绝缘层上。第二电极层包含多个弯曲状电极,每一个弯曲状电极具有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转折部连接在一起,转折部沿第一方向排列。弯曲状电极电连接沿着第二方向的连接电极,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的至少一者与第二部分的至少一者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对称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在10度至80度之间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层还包含条状电极,连接转折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晶切换面板还包含金属线,在转折部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晶切换面板还包含金属线,在转折部下,且金属线的宽度小于条状电极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器还包含光学膜叠层,在液晶切换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膜叠层上具有图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包含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可相对于第二面板折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包含分开的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层包含分开的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液晶切换面板可产生较少的摩尔波纹(moiré)、具有较低的阻值且不具有色偏的问题。因此,使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时,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可被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液晶切换面板的侧视图;
图3A为图2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俯视图;
图3B为另一些实施方式的图2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俯视图;
图4A与图4B为包含液晶切换面板的显示器所显示出的影像的色偏程度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俯视图;
图6为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液晶切换面板的侧视图;
图7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与金属线的俯视图;
图8为在另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俯视图;
图9A与图9B为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侧视图;
图10A与图10B为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显示器
20:显示器
100:显示面板
200:光学膜叠层
300:液晶切换面板
300’:液晶切换面板
310:第一基板
330:第一电极层
330”:第一电极层
330A:第一区块
330B:第二区块
340:绝缘层
350:第二电极层
350’:第二电极层
350”:第二电极层
350A:第一区块
350B:第二区块
351:弯曲状电极
351A:弯曲状电极
351B:弯曲状电极
352:连接电极
352A:连接电极
352B:连接电极
354:第一部分
356:第二部分
357:转折部
358:条状电极
360:第一配向层
370:液晶层
380:第二配向层
390:第二基板
400:偏光片
500:金属线
600:显示面板
600’:显示面板
610:第一面板
610’:第一面板
620:第二面板
620’:第二面板
630:枢接部
700:光学膜叠层
700’:光学膜叠层
710:第一光学膜叠层
710’:第一光学膜叠层
720:第二光学膜叠层
720’:第二光学膜叠层
800:液晶切换面板
800’:液晶切换面板
810:第一液晶切换面板
810’:第一液晶切换面板
820:第二液晶切换面板
820’:第二液晶切换面板
830:枢接部
900:偏光片
900’:偏光片
910:第一偏光片
910’:第一偏光片
920:第二偏光片
920’:第二偏光片
A:点
a1:夹角
a2:夹角
a3:夹角
B:点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1:对称轴
L2:线
SL:狭缝
W1:宽度
W2:宽度
W3: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是关于一种包含液晶切换面板的显示器。可通过开启或关闭液晶切换面板以切换显示器的显示标的。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液晶切换面板可产生较少的摩尔波纹(moiré)、具有较低的阻值且不具有色偏的问题。因此,使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时,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可被提升。
图1绘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10的侧视图。显示器10包含显示面板100、光学膜叠层200、液晶切换面板300与偏光片400。液晶切换面板300位于显示面板100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晶切换面板300可为非像素化切换面板,亦即液晶切换面板300非以像素为单位进行显示与非显示的切换。液晶切换面板300的单一切换单位(依照需求)可为整片液晶切换面板300的显示面或大于单一像素的区块。光学膜叠层200在液晶切换面板300与显示面板100之间。偏光片400在液晶切换面板300上。换句话说,显示面板100、光学膜叠层200、液晶切换面板300与偏光片400由下往上堆叠。
显示面板100可为任何可发出显示光或可使显示光通过出射的面板,例如但不限于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等。且面板上可包含偏光片,以让显示光具有偏振性。
光学膜叠层200在显示面板100上,且光学膜叠层200上具有装饰图案。光学膜叠层200可包含相位延迟层、聚合物胆固醇材料层与/或其他合适的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膜叠层200的装饰图案设置在其中一个层上,例如聚合物胆固醇材料层,且光学膜叠层200的装饰图案可为键盘图案、木纹或其他适合的图案。
液晶切换面板300在光学膜叠层200上。液晶切换面板300可为非像素化的超大视角高清晰度(advanced hyper viewing angle,AHVA)面板,因此液晶切换面板300可不包含用于提供不同色光的像素单元。并且,使用AHVA面板作为液晶切换面板300可使得在任何视角下观看显示器10时,显示器10都不会有色偏的问题。搭配液晶切换面板300中的液晶排列方向与上方的偏光片400,可通过液晶切换面板300将显示器10切换为显示状态或非显示状态。当显示器10在不同状态时,显示出的图案可能不一样。举例而言,当显示器10在非显示状态时,显示器10直接反射出光学膜叠层200上的图案,因此显示器10显示出的图案为光学膜叠层200上的装饰图案。当显示器10在显示状态时,光学膜叠层200上的装饰图案不会被反射,因此显示出的图案为显示面板100显示出的图案。液晶切换面板300的状态切换可通过开启或关闭液晶切换面板300里的电路来达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偏光片400与显示面板100上的偏光片(未绘示)的方向实质垂直。
图2绘示图1的液晶切换面板300的侧视剖面图。液晶切换面板300包含第一基板310、第一电极层330、绝缘层340与第二电极层350。第一电极层330在第一基板310上。绝缘层340在第一电极层330上。第二电极层350在绝缘层340上。
第一基板310为任何适合的基板,例如但不限于玻璃基板。第一电极层330在第一基板310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330为整片的电极。亦即,第一电极层330中不具有任何狭缝或开口。第二电极层350在第一电极层330上。第一电极层330可连接至第一电位,且第二电极层350可连接至第二电位,使得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之间具有电位差以控制上方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方向,以调控外在环境光的偏振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可由软性电路板上的元件所提供。亦即,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分别可连接至软性电路板提供的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可由类似或相同的材料组成,例如但不限于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的差别在于,第二电极层350具有狭缝且第二电极层350的形状将在后文详细描述。绝缘层340在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之间,并防止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之间的短路。
图3A绘示图2的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的局部俯视图。应注意,在图3A中,绝缘层340被省略。第二电极层350包含多个弯曲状电极351与连接电极352。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弯曲状电极351的末端都可连接至连接电极352。第一电极层330可进一步连接至第一电位,且连接电极352可进一步连接至第二电位。每个相邻的弯曲状电极351之间都具有狭缝SL。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弯曲状电极351的宽度W1在3微米至6微米的范围之内。
每一个弯曲状电极351具有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354与第二部分356。第一部分354与第二部分356通过转折部357连接在一起,转折部357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54的至少一者与第二部分356的至少一者具有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对称轴L1,换句话说,第一部分354与第二部分356沿着对称轴L1互相对称,且转折部357位于对称轴L1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弯曲状电极351的第一部分354与第二部分356被定义为在一个转折部357与下一个转折部357之间的电极部分。因此,第一部分354实质上仅朝一个方向延伸,第二部分356实质上也仅朝一个方向延伸。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弯曲状电极351的第一部分354与第二部分356可以被定义为在一个转折部357与下一个转折部357之间的电极部分。而第一部分354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部分356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对称轴L1互相对称。
弯曲状电极351电连接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连接电极352,且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a3为锐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a3在10度至80度之间的范围内。当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的夹角a3在此范围内时,可有效消除显示器10的摩尔波纹,使用者使用显示器10的观感体验也可大幅提升。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354与线L2之间的夹角a1在84度至86度之间的范围内,且第二部分356与线L2之间的夹角a2在84度至86度之间的范围内,且线L2与第二方向D2平行。
另外,在图3A中,连接电极352沿第二方向D2延伸,因此不同条弯曲状电极351距离连接电极352最近的转折部357,其与连接电极352相距不同距离。换句话说,不同条弯曲状电极351接触连接电极352的第二部分356(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第一部分354)具有不同长度。
图3B绘示图2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的俯视图。应注意,应注意,在图3B中,绝缘层340被省略。图3B的第二电极层350与图3A的第二电极层350类似。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在图3A中,每一个弯曲状电极351包含一个完整的第一部分354与一个完整的第二部分356。在图3B中,每一个弯曲状电极351则包含多个完整的第一部分354与多个完整的第二部分356。
图4A与图4B绘示包含液晶切换面板300的显示器10所显示出的影像的色偏程度。在图4A中,点A与多个点B被标示在具有标准化x、y轴的色度图上。点A表示使用者在直视显示器10时所观察到的颜色。点B则表示当使用者视角的绝对值固定时,使用者在不同视向(viewing direction)上观看显示器10时所观察到的颜色。举例而言,点B可表示使用者在视角60度、视向从0度至360度所观察到的颜色。点B与点A之间的色差可经计算而绘示于图4B中。在图4B中,在任何视向中,使用者所观察到的色差都很小。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显示器10观看影像时可具有良好的观感体验。
图5绘示另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的俯视图。第二电极层350’与图3A的第二电极层350类似。差别在于第二电极层350’还包含条状电极358,条状电极358连接转折部357。具体而言,条状电极358将相邻的弯曲状电极351的转折部357连接在一起,且条状电极358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的弯曲状电极351的末端电连接至连接电极352,而条状电极358与连接电极352不平行。当第二电极层350’具有条状电极358时,可增加第二电极层350’中的弯曲状电极351的结构强度,亦即弯曲状电极351较不易断裂,因此可改善第二电极层350’的断线问题。另外,若液晶切换面板300为大尺寸面板时,条状电极358也可降低第二电极层350’整体的电阻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条状电极358的宽度W2在3微米至9微米的范围之内。
回到图2,液晶切换面板300还包含第一配向层360、液晶层370、第二配向层380与第二基板390。第一配向层360在第二电极层350上。液晶层370在第一配向层360上。第二配向层380在液晶层370上。第二基板390在第二配向层380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390为任何适合的基板,例如但不限于玻璃基板。
第一配向层360与第二配向层380分别位于液晶层370的下方与上方,且可用于提供液晶层370中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与配向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向层360与第二配向层380的配向方向例如但不限于相差0或180度。液晶层370中的液晶分子的方向可随着切换液晶切换面板300的状态(亦即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是否通电)而改变。因此,液晶分子的方向可决定光学膜叠层200(图1)上的装饰图案是否可显示于显示器10上。例如,当第一电位提供至第一电极层330,第二电位提供至第二电极层350时,液晶层370会改变外在环境光的偏振态来降低光学膜叠层200的反射,并让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光通过,因此使用者可观看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另一方面,当第一电位不提供至第一电极层330,第二电位不提供至第二电极层350时,光学膜叠层200的装饰图案会通过外在环境光的反射显现出来,同时显示面板100停止提供显示光,因此使用者可观看到光学膜叠层200的装饰图案。
图6绘示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液晶切换面板300’的侧视剖面图。液晶切换面板300’与液晶切换面板300的细节类似,差别在于液晶切换面板300’还包含金属线500。图7绘示第一电极层330、第二电极层350’与金属线500的俯视图。金属线500在转折部357下,并电连接第二电极层350’。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线500可设置于第二电极层350’的连接转折部357的条状电极358下,且金属线500与条状电极358重叠。金属线500的宽度W3可小于条状电极358的宽度W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线500的宽度W3在2微米至6微米之间的范围内。当具有如此配置时,第二电极层350’的阻值可再降低。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线500与条状电极358不需同时存在于第二电极层350’中。举例而言,金属线500也可形成在第二电极层350(图3A)的转折部357下,并电连接第二电极层350,且金属线500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
图8绘示在另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的俯视图。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分别与图3A的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类似,差别在于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被分成多个区块,而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各自为完整的电极层。具体而言,第一电极层330”包含分开的第一区块330A与第二区块330B。第二电极层350”包含分开的第一区块350A与第二区块350B,且第一区块350A中的弯曲状电极351A的末端接连接至连接电极352A,第二区块350B中的弯曲状电极351B的末端接连接至连接电极352B。第一区块330A与第一区块350A可连接至第一电路,而第二区块330B与第二区块350B可连接至第二电路,因此第一区块330A与第一区块350A、第二区块330B与第二区块350B可被分开控制。换句话说,显示器10对应于第一区块330A与第一区块350A的状态与显示器10对应于第二区块330B与第二区块350B的状态可相异。例如,第一区块330A与第一区块350A使得液晶切换面板为显示状态,而第二区块330B与第二区块350B使得液晶切换面板为非显示状态。因此,显示器10对应于第一区块350A的部分可显示显示面板100所呈现的影像,而显示器10对应于第二区块350B的部分可显示光学膜叠层200的装饰图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并不限于各自被分为两个区块,例如,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可各自被分为四个区块。
图9A与图9B绘示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20的侧视图。显示器20为可折叠的显示器。图9A绘示显示器20折叠前的样子。图9B绘示显示器20折叠后的样子。具体而言,显示器20包含显示面板600、光学膜叠层700、液晶切换面板800与偏光片900。显示面板600、光学膜叠层700、液晶切换面板800与偏光片900依序往上堆叠。显示面板600包含第一面板610与第二面板620。光学膜叠层700包含第一光学膜叠层710与第二光学膜叠层720。第一光学膜叠层710接触第一面板610,而第二光学膜叠层720接触第二面板620。液晶切换面板800包含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与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接触第一光学膜叠层710,而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接触第二光学膜叠层720。偏光片900包含第一偏光片910与第二偏光片920。第一偏光片910接触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而第二偏光片920接触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
第一面板610可相对第二面板620折叠,其中第一面板610与第二面板620可为同一显示面板600的不同部分,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一光学膜叠层710也可相对第二光学膜叠层720折叠,其中第一光学膜叠层710与第二光学膜叠层720可为同一光学膜叠层700的不同部分,但不以此为限。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也可相对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折叠,其中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与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可分别为同一液晶切换面板800的不同部分,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偏光片910也可相对第二偏光片920折叠,其中第一偏光片910与第二偏光片920可分别为同一偏光片900的不同部分,但不以此为限。因此,将显示器20折叠时,显示面板600、光学膜叠层700、液晶切换面板800与偏光片900都跟着被折叠。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与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可由不同的电路控制,例如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连接至第一电路板,而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连接至第二电路板。
当显示器20为非折叠状态时,如图9A所示,可将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与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切换为显示状态。此时,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可用于显示出后方的第一面板610的影像内容,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可用于显示出后方的第二面板620的影像内容。第一面板610的影像内容与第二面板620的影像内容可为连续的影像。亦即,第一面板610提供影像的上部分,第二面板620提供影像的下部分。在这种状态时,具有显示器20的笔记型电脑可以当作平板电脑使用。
当显示器20为折叠状态时,如图9B所示,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切换为显示状态,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切换为非显示状态。此时,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可用于显示出后方的第一面板610的影像内容,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可用于显示出下方的第二光学膜叠层720的装饰图案,例如键盘图案。在这种状态时,具有显示器20的笔记型电脑可以当作笔记型电脑使用。
当显示器20为折叠状态时,如图9B所示,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与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也可都切换为显示状态。此时,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可用于显示出后方的第一面板610的影像内容,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可用于显示出下方的第二面板620的影像内容。第一面板610的影像内容与第二面板620的影像内容可为连续的影像。亦即,第一面板610提供影像的上部分,第二面板620提供影像的下部分。
显示面板600、光学膜叠层700、液晶切换面板800与偏光片900的其他相关细节分别与显示面板100、光学膜叠层200、液晶切换面板300与偏光片400类似,因此相关细节不在此赘述。
图10A与图10B绘示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20’的侧视图。图10A绘示显示器20’折叠前的样子。图10B绘示显示器20’折叠后的样子。显示器20包含显示面板600’、光学膜叠层700’、液晶切换面板800’与偏光片900’。显示面板600’包含第一面板610’与第二面板620’。光学膜叠层700’包含第一光学膜叠层710’与第二光学膜叠层720’。液晶切换面板800’包含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与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偏光片900’包含第一偏光片910’与第二偏光片920’。显示器20’与显示器20类似,差别在于第一面板610’与第二面板620’分别属于不同面板。第一光学膜叠层710’与第二光学膜叠层720’分别属于不同光学膜叠层。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与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分别属于不同液晶切换面板,且第一偏光片910’与第二偏光片920’分别属于不同偏光片。
显示面板600’还包含枢接部630,连接第一面板610’与第二面板620’。枢接部630可包含线路,因此将显示器20’折叠起来后,显示器20’的第一面板610’与第二面板620’也可同时运作。液晶切换面板800’也可包含枢接部830。枢接部830可包含线路,因此将显示器20’折叠起来后,如图10B所示,也可分别控制第一液晶切换面板810’与第二液晶切换面板820’的状态(例如显示状态或非显示状态)。显示面板600’、光学膜叠层700’、液晶切换面板800’与偏光片900’的其他相关细节分别与显示面板600、光学膜叠层700、液晶切换面板800与偏光片900类似,因此相关细节不在此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不会具有色偏问题。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液晶切换面板的第二电极层具有特定形状,使得显示器的摩尔波纹可被减少,且第二电极层的阻值也可降低。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显示器,包含:
显示面板;以及
液晶切换面板,位于该显示面板上,该液晶切换面板包含:
基板;
第一电极层,在该基板上;
绝缘层,在该第一电极层上;
第二电极层,在该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个弯曲状电极,每一个该些弯曲状电极具有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通过转折部连接在一起,该些转折部沿第一方向排列,该些弯曲状电极电连接沿着第二方向的连接电极,且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些第一部分的至少一者与该些第二部分的至少一者具有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对称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的该夹角在10度至80度之间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二电极层还包含条状电极,连接该些转折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液晶切换面板还包含金属线,电连接在该些转折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二电极层还包含条状电极,连接该些转折部,且该金属线的宽度小于该条状电极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还包含:
光学膜叠层,在该液晶切换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光学膜叠层上具有装饰图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显示面板包含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该第一面板可相对于第二面板折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分开的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分开的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
CN202211602632.6A 2022-07-29 2022-12-13 显示器 Pending CN1159332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8629 2022-07-29
TW111128629A TWI809999B (zh) 2022-07-29 2022-07-29 顯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3258A true CN115933258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557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2632.6A Pending CN115933258A (zh) 2022-07-29 2022-12-13 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3258A (zh)
TW (1) TWI80999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213A (zh) * 2014-12-19 2015-04-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Ffs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JP2018087895A (ja) * 2016-11-29 2018-06-07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678583B (zh) * 2018-10-05 2019-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JP7477533B2 (ja) * 2019-11-28 2024-05-01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ふん▼有限公司 アレイ基板、調光液晶パネル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5525A (zh) 2024-02-01
TWI809999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615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10162470B2 (en) Display unit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369074B (zh) 显示装置
US841124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738792B (zh) 显示设备,驱动显示设备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7764775U (zh) 触摸感测电极结构及包含其的触摸传感器与图像显示装置
CN101344688B (zh) 显示设备
CN11188034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I334052B (en) Pixel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11654163U (zh) 一种显示屏、显示装置
US20110211149A1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934598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24449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0809026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632960A (zh) 穿透反射式液晶顯示裝置
US7239365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0426886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JP3199246U (ja) 表示装置
TWI809999B (zh) 顯示器
KR20030077966A (ko) 1개의 구동ic에 의해 구동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5524878A (zh)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9000977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3293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