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7823A - 热泵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热泵系统的运转的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热泵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热泵系统的运转的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67823A CN115667823A CN202180036381.7A CN202180036381A CN115667823A CN 115667823 A CN115667823 A CN 115667823A CN 202180036381 A CN202180036381 A CN 202180036381A CN 115667823 A CN115667823 A CN 1156678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compressor
- gas
- heat exchanger
- switching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9—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series, i.e. multi-stage expansion,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9—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vapo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9—Pumping down refrigerant from one part of the cycle to another part of the cycle, e.g. when the cycle is changed from cooling to heating, or before a defrost cycle is start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3—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variable spe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9—On-off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3—Suction press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100),上述热泵系统具有压缩机(210)、液体侧开关阀(420)、气体侧开关阀(460)和控制器(600)。上述控制器构造成通过在上述液体侧开关阀关闭且上述气体侧开关阀打开的同时使上述压缩机运转,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以将制冷剂从利用侧管道段(102)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101),并且控制上述系统,使得当在上述压缩机运转以回收制冷剂期间满足预定阀关闭条件时,上述气体侧开关阀开始关闭(S2100),并且使得在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压缩机的运转停止(S240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热泵系统的运转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EP3115714A1提出了一种构造成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的热泵系统。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通过在关闭配置在液体制冷剂管中的开关阀和打开配置在气体制冷剂管中的开关阀的同时使压缩机运转,将制冷剂从利用侧管道段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在上述系统中,配置在气体制冷剂管中的开关阀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之后关闭。
然而,通过上述构造,在开关阀关闭之前,热源侧管道段中的制冷剂将通过气体制冷剂管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EP3115714A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和用于对该热泵系统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能够防止已经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的制冷剂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构造成使得在该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该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利用侧热交换器,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构造成使得在该利用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该利用侧热交换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高压制冷剂管,上述高压制冷剂管与上述压缩机的排放端口和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连接;液体制冷剂管,上述液体制冷剂管与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连接;低压制冷剂管,上述低压制冷剂管与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和上述压缩机的吸入端口中的每一个连接;液体侧开关阀,上述液体侧开关阀配置在上述液体制冷剂管中;膨胀机构,上述膨胀机构配置在上述液体制冷剂管中;气体侧开关阀,上述气体侧开关阀配置在上述低压制冷剂管中;以及控制器,上述控制器构造成通过在上述液体侧开关阀关闭且上述气体侧开关阀打开的同时使上述压缩机运转,对上述热泵系统进行控制,以执行用于将制冷剂从利用侧管道段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的制冷剂回收运转,上述利用侧管道段在上述液体侧开关阀与上述气体侧开关阀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包括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上述热源侧管道段在上述气体侧开关阀与上述液体侧开关阀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包括上述压缩机,其中,上述控制器构造成在上述制冷剂回收模式中控制上述热泵系统,使得当在上述压缩机运转以回收制冷剂的期间满足预定阀关闭条件时,上述气体侧开关阀开始关闭,并且使得用于回收制冷剂的上述压缩机的运转在上述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停止。
一旦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压缩机的运转停止,压缩机的吸入端口处的压力就开始增加,并且该压力增加在低压制冷剂管中传播。因此,如果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压缩机的运转在气体侧开关阀仍然完全打开时停止,则制冷剂很容易经过低压制冷剂管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在这方面,具有上述构造的热泵系统在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停止压缩机的运转。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回收的制冷剂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
根据如上所述的热泵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制冷剂泄漏检测器,上述制冷剂泄漏检测器构造成对在利用侧管道段中发生的制冷剂泄漏进行检测,其中,上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时对上述热泵系统进行控制以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
通过上述构造,当在利用侧管道段中发生制冷剂泄漏时,能够从利用侧管道段排空制冷剂。由此,能够防止进一步的制冷剂泄漏,并且能够安全地进行泄漏点的修复。
根据如上所述的热泵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气体侧开关阀是电动阀。
电动阀构造成使电动机旋转以在阀内移动针并关闭通道。因此,虽然容易对电动阀的关闭的开始定时和速度进行控制,但是完成其关闭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在这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热泵系统能够更早地开始关闭气体侧开关阀。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制冷剂经过气体侧开关阀回流。
根据如上所述的任一热泵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至少利用侧热交换器配置在利用侧单元中;并且至少压缩机、气体侧开关阀和控制器配置在与利用侧单元分开的热源侧单元中。
元件被分离成利用侧单元和热源侧单元的热泵系统对于诸如用于多个目标空间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各种情况是有利的。通过上述构造,压缩机、气体侧开关阀和控制器配置在同一单元中。因此,即使热泵系统被分成利用侧单元和热源侧单元,控制器也能够从附近位置对气体侧开关阀和压缩机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回收到热源侧单元中的制冷剂流回到利用侧单元。
根据如上所述的任一热泵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气体侧开关阀的Cv值大于液体侧开关阀的Cv值。
通常,低压制冷剂管的直径大于液体制冷剂管的直径,因此,气体侧开关阀的Cv值大于液体侧开关阀的Cv值。同时,阀的Cv值越大,阀完全关闭所需的时间越长。在这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热泵系统能够更早地开始关闭气体侧开关阀。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制冷剂经过气体侧开关阀回流。
根据如上所述的任一热泵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热泵系统还包括:旁通管,上述旁通管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与液体侧开关阀之间的一位置点处连接到液体制冷剂管,并在气体侧开关阀与压缩机之间的一位置点连接到低压制冷剂管;旁通膨胀机构,上述旁通膨胀机构配置在上述旁通管中;以及储罐,上述储罐在上述旁通管与上述压缩机之间的一位置点处插设在上述低压制冷剂管中,其中,上述控制器构造成在上述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将上述旁通膨胀机构控制成打开。
通过上述构造,能够将制冷剂从利用侧管道段抽吸到热源侧配管道段,并且使抽吸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管道段内流通。此外,制冷剂不仅能够蓄积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而且能够蓄积在储罐中。因此,能够增加要回收的制冷剂的量。此外,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积也能够根据其所需的热交换容量来确定,而与要回收的制冷剂的量无关。因此,能够优化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尺寸和设计。
根据如上所述的任一热泵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控制器构造成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对热泵系统进行控制,使得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压缩机的运转在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完成之后停止。
通过上述构造,即使压缩机的运动快速停止且热源侧管道段的低压制冷剂管较短,也能够防止制冷剂回流。
根据如上所述的任一热泵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吸入压力检测器,上述吸入压力检测器构造成对低压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其中,预定阀关闭条件包括在上述低压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低于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
通过上述构造,当低压制冷剂管中的压力变低时、即当假设制冷剂大部分已经从利用侧管道段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时,可以切断低压制冷剂管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因此,能够在回收大部分制冷剂的同时,更早地关闭气体侧开关阀,从而更早地停止压缩机的运转。
根据具有低压气体状态检测器的如上所述的任一热泵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预定阀关闭条件还包括在低压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已经保持低于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长达第二预定时间。
通过上述构造,能够在低压制冷剂管中的低压变得足够低的条件下、即当制冷剂已经从利用侧管道段充分地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时,切断低压制冷剂管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由此,能够在充分地回收制冷剂的同时,更早地关闭气体侧开关阀,从而更早地停止压缩机的运转。
根据如上所述的任一热泵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控制器构造成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对制冷剂压缩机进行控制,使得当气体侧开关阀已经开始关闭之后满足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时,制冷剂压缩机的运转停止,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包括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在上述第一条件中,在高压制冷剂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变化率比第一预定变化率值低,并且在低压制冷剂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变化率比与第一预定变化率值相等或不同的第二预定变化率值低;在上述第二条件中,在低压制冷剂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比低于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的第二预定吸入压力值低;在上述第三条件中,在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完成之后经过了第三预定时间;在上述第四条件中,在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经过了第四预定时间。
通过上述构造,能够停止压缩机的运转以在适当的定时处完成制冷剂回收运转。例如,当热泵系统处于能够防止制冷剂经由低压制冷剂管从热源侧管道段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的状态时,可以停止压缩机的运转。如上所述,在压缩机的运转停止之前,气体侧开关阀开始关闭,而与压缩机停止的定时无关。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热泵系统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上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构造成使得在该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该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利用侧热交换器,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构造成使得在该利用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该利用侧热交换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高压制冷剂管,上述高压制冷剂管与上述压缩机的排放端口和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连接;液体制冷剂管,上述液体制冷剂管与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连接;低压制冷剂管,上述低压制冷剂管与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和上述压缩机的吸入端口中的每一个连接;液体侧开关阀,上述液体侧开关阀配置在上述液体制冷剂管中;膨胀机构,上述膨胀机构配置在上述液体制冷剂管中;以及气体侧开关阀,上述气体侧开关阀配置在上述低压制冷剂管中,上述控制器构造成通过在上述液体侧开关阀关闭且上述气体侧开关阀打开的同时使上述压缩机运转,对上述热泵系统进行控制,以执行用于将制冷剂从利用侧管道段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的制冷剂回收运转,上述利用侧管道段在上述液体侧开关阀与上述气体侧开关阀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包括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上述热源侧管道段在上述气体侧开关阀与上述液体侧开关阀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包括上述压缩机,其中,上述控制器构造成在上述制冷剂回收模式中控制上述热泵系统,使得当在上述压缩机运转以回收制冷剂的期间满足预定阀关闭条件时,上述气体侧开关阀开始关闭,并且使得用于回收制冷剂的上述压缩机的运转在上述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停止。
一旦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压缩机的运转停止,压缩机的吸入端口处的压力就开始增加,并且该压力增加在低压制冷剂管中传播。因此,如果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压缩机的运转在气体侧开关阀仍然完全打开时停止,则制冷剂很容易经过低压制冷剂管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在这方面,具有上述构造的控制器在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停止压缩机的运转。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回收的制冷剂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此外,仅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器应用于现有热泵系统,也能够在现有热泵系统中实现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热泵系统的示意构造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控制器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指示由控制器执行的制冷剂回收运转的过程的流程图的第一部分。
图4是指示制冷剂回收运转的过程的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图5是表示用作压缩机停止条件的条件示例的表。
图6是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热泵系统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构造图。
图7是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热泵系统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热泵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例如,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泵系统是能够通过使用R32制冷剂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空气调节系统。
<系统的回路构造>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泵系统的示意构造图。
如图1所示,热泵系统100包括压缩机210、模式切换机构220、热源侧热交换器230、利用侧热交换器240和储罐250。热源侧热交换机230可以设置有热源侧风扇231,利用侧热交换机240可以设置有利用侧风扇241。
热泵系统100还包括排放侧制冷剂管310、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20、液体制冷剂管330、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和吸入侧制冷剂管350。排放侧制冷剂管310与压缩机210的排放端口及模式切换机构220中的每一个连接。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20与模式切换机构230及热源侧热交换器230中的每一个连接。液体制冷剂管330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0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40中的每一个连接。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40及模式切换机构220中的每一个连接。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与模式切换机构240及压缩机210的吸入端口中的每一个连接。储罐250被插设在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中。
热泵系统100还包括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液体侧开关阀420、液体侧截止阀430、利用侧膨胀机构440、气体侧截止阀450和气体侧开关阀460。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液体侧开关阀420、液体侧截止阀430和利用侧膨胀机构440沿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30朝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的方向依次配置在液体制冷剂管330中。气体侧截止阀450和气体侧开关阀460沿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40朝向模式切换机构220的方向依次配置在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中。热源侧膨胀机构410和利用侧膨胀机构440分别与根据本发明的膨胀机构对应。
热泵系统100还包括制冷剂热交换器260、旁通管360和旁通膨胀机构470。制冷剂热交换器260在热源侧膨胀机构410与液体侧开关阀420之间的位置处布置于液体制冷剂管330。旁通管360与液体制冷剂管330及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中的每一个连接,并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40并联。更具体地,旁通管360在热源侧膨胀机构410与制冷剂热交换器260之间的一位置点处与液体制冷剂管330连接,并在模式切换机构220与储罐250之间的一位置点与吸入侧制冷剂管350连接。旁通管360的一部分布置在制冷剂热交换器260中。旁通膨胀机构470在液体制冷剂管330与制冷剂热交换器260之间的一位置点处配置在旁通管360中。
热泵系统100还包括排放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10、环境温度检测器520、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和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40。排放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10附接到排放侧制冷剂管310。环境温度检测器520配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0附近。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布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40附近。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40在储罐250与压缩机210之间的一位置点处附接到吸入侧制冷剂管350。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40与根据本发明的蒸发温度检测器和吸入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个对应。
热泵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600。控制器600通过有线/无线的通信路径(未示出)与上述机器设备中的每一个连接。
热泵系统100可以具有作为分离单元的热源侧单元110和利用侧单元120。例如,热源侧单元110是配置在外部的单元,利用侧单元120是配置在待空气调节的目标空间内或其附近的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压缩机210、气体侧开关阀460、液体侧开关阀420和控制器600配置在热源侧单元110中,并且至少利用侧热交换器240配置在利用侧单元120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制冷剂管330和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在热源侧单元110与利用侧单元120之间延伸。如上所述的机器设备中的利用侧膨胀机构440、利用侧热交换器240、利用侧风扇241和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布置在利用侧单元120中,其他机器设备布置在热源侧单元110中。控制器600可以经由布置在利用侧单元120中的子控制器(未示出)与利用侧单元120中的机器设备连接。可以说,利用侧单元120中的子控制器是控制器600的一部分。
<机器设备的功能>
压缩机210具有吸入端口和排放端口,并且构造成经由吸入端口吸入制冷剂,在内部对所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且从排放端口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
模式切换机构220构造成在制冷模式连接与制热模式连接之间切换。通过制冷模式连接,模式切换机构220将排放侧制冷剂管310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20彼此连接以形成高压制冷剂管,并且将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彼此连接以形成低压制冷剂管。通过制热模式连接,模式切换机构220将排放侧制冷剂管310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彼此连接以形成高压制冷剂管,并且将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20彼此连接以形成低压制冷剂管。在此,高压制冷剂管是与压缩机210的排放端口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30中的每一个连接的配管(流动路径),低压制冷剂管是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40和压缩机210的吸入端口中的每一个连接的配管(流动路径)。模式切换机构220可以是四通换向阀。
热源侧热交换器230构造成允许制冷剂在其中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20流到液体制冷剂管330,反之亦然。热源侧热交换器230还构造成使得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其中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源侧热交换器230构造成允许室外空气穿过其中。热源侧风扇231构造成促进穿过热源侧热交换器230的空气的流动。
利用侧热交换器240构造成允许制冷剂在其中从液体制冷剂管330流到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反之亦然。利用侧热交换器240还构造成使得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其中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侧热交换器240构造成允许目标空间中的室内空气和/或室外空气穿过其中。利用侧风扇241构造成促进穿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的空气的流动。已经穿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的空气被供给到目标空间。
储罐250构造成从流入储罐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气体制冷剂,并将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向前输送。储罐250还构造成积蓄在热泵系统100的热泵回路中过量的制冷剂。
制冷剂热交换器260构造成使在液体制冷剂管330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已流入旁通管360中并通过旁通膨胀机构470减压和膨胀后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热交换器260可以具有两个流动通道,上述两个流动通道分别形成液体制冷剂管330的一部分和旁通管360的一部分,并且在它们之间存在热传导。
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构造成在热源侧膨胀机制410部分地打开时对流过其中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和膨胀。更具体地,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构造成在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运转期间,在控制器600的控制下,对在液体制冷剂管330中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40流向热源侧热交换器230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和膨胀。热源侧膨胀机构410可以是电动膨胀阀。
液体侧开关阀420构造成对经过其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调节。更具体地,液体侧开关阀420构造成在液体侧开关阀420完全关闭时,在控制器600的控制下,切断液体制冷剂管330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液体侧开关阀420可以是电动膨胀阀。
液体侧截止阀430构造成在手动操作而关闭时停止制冷剂流过其中。液体侧截止阀430保持完全打开,除非手动操作而关闭。液体侧截止阀430可以是检修阀(servicevalve),上述检修阀构造成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同时允许制冷剂经过该检修阀充入到热泵回路和从热泵回路排出。
利用侧膨胀机构440构造成在利用侧膨胀机制440部分地打开时对流过其中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和膨胀。更具体地,利用侧膨胀机构440构造成在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运转期间,在控制器600的控制下,对在液体制冷剂管330中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30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和膨胀。利用侧膨胀机构440可以是电动膨胀阀。
气体侧截止阀450构造成在手动操作而关闭时停止制冷剂流过其中。气体侧截止阀450保持完全打开,除非手动操作而关闭。液体侧截止阀430可以是检修阀(servicevalve),上述检修阀构造成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同时允许制冷剂经过该检修阀充入到热泵回路和从热泵回路排出。
气体侧开关阀460构造成对经过其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调节。更具体地,气体侧开关阀460构造成在气体侧开关阀460完全关闭时,在控制器600的控制下,切断液体制冷剂管330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气体侧开关阀460可以是电动膨胀阀。
通常,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的直径大于液体制冷剂管330的直径。因此,气体侧开关阀460的Cv值大于液体侧开关阀420的Cv值。例如,气体侧开关阀460的Cv值比液体侧开关阀420的Cv值大五倍以上。气体侧开开关阀410的Cv值可以是5,液体侧开关阀420的Cv值可以是0.6。在这种情况下,热源侧膨胀机构410的Cv值可以是0.3。
旁通膨胀机构470构造成在旁通膨胀机构460部分地打开时对流过其中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和膨胀。更具体地,旁通膨胀机构470构造成在热泵系统100在制冷运转和后述的制冷剂回收运转中运转期间,在控制器600的控制下,对在旁通管360中从液体制冷剂管330流向吸入侧制冷剂管350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和膨胀。旁通膨胀机构470可以是电动膨胀阀。
在以下的描述中,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液体侧开关阀420、利用侧膨胀机构440、气体侧开关阀460和旁通膨胀机构470根据需要被统称为“控制阀”。
排放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10构造成对在排放侧制冷剂管31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或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指示所检测到的压力(以下,称为“排放压力Pc”)和/或所检测到的温度(以下,称为“排放温度Tdi”)的排放侧制冷剂信息连续或定期地发送到控制器600。替代地或附加地,当所检测到的排放压力Pc和/或排放温度Td改变了预定量时、和/或在从控制器600接收到请求时,排放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10可以发送排放侧制冷剂信息。排放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10可以是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或热敏电阻。
环境温度检测器520构造成对穿过热源侧热交换器230的流体(室外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指示所检测到的温度(以下,称为“环境温度Ta”)的环境温度信息连续或定期地发送到控制器600。替代地或附加地,当所检测到的温度Ta改变了预定量时、和/或在从控制器600接收到请求时,环境温度检测器520可以发送环境温度信息。环境温度检测器520可以是配置在位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30的上游侧的、流过热源侧热交换器230的室外空气的气流路径中的热敏电阻。换言之,环境温度检测器520构造成对经受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0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
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构造成对利用侧单元120中的制冷剂泄漏的发生进行检测,并连续地或定期地向控制器600发送制冷剂泄漏信息。制冷剂泄漏信息是指示利用侧单元120中是否发生了制冷剂泄漏(以下,简称为“制冷剂泄漏”)的信息。替代地或附加地,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可以在制冷剂泄漏已发生时发送制冷剂泄漏信息。
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可以是对热泵系统100中使用的制冷剂起反应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20对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40周围的空气中的制冷剂浓度进行检测,并输出指示所检测到的浓度的检测值作为制冷剂泄漏信息。检测值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指示是否发生了制冷剂泄漏。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配置在利用侧单元120或目标空间中。在比空气重的制冷剂、诸如R32制冷剂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优选地配置在布置有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的空气室(未示出)的内底面上或其附近。
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40构造成对在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对在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中流动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进行检测。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40还构造成将表示所检测到的压力(以下,称为“吸入压力Pe”)和所检测到的蒸发温度TeS的吸入侧制冷剂信息连续地或定期地发送到控制器600。替代地或附加地,当所检测到的吸入压力Pe和/或蒸发温度TeS改变了预定量时、和/或在从控制器600接收到请求时,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40可以发送吸入侧制冷剂信息。
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40可以包括: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上述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构造成对在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以及热敏电阻,上述热敏电阻构造成对在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40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和计算器。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器预先存储指示制冷剂的压力与该压力下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TeS之间的已知相关性的表信息。计算器基于检测到的压力和表对制冷剂的蒸发温度TeS进行计算。不过,该计算可以由控制器600执行。
在以下的描述中,排放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510、环境温度检测器520、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和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探测器540根据需要统称为“传感器”。
控制器600构造成根据用户或外部控制器做出的指令在制冷模式连接与制热模式连接之间切换模式切换机构220,并对该热泵系统100的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进行控制。
在制冷运转中,控制器600对该热泵系统100的机器设备进行控制,使得从压缩机210排放的制冷剂依次流过热源侧热交换器230、利用侧热交换器240和旁通管360中的每一个以及储罐250,并被吸入到压缩机210。图1中所示的箭头表示在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运转期间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制冷运转中,热源侧单元110用作冷凝器,利用侧单元120用作蒸发器。
在制热运转中,控制器600对机器设备进行控制,使得从压缩机210排放的制冷剂依次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热源侧热交换器230和储罐250,并被吸入到压缩机210。可以说,当模式切换机构220处于制热模式连接时,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20是吸入侧制冷剂管350的一部分,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是排放侧制冷剂管310的一部分。在制热运转中,热源侧单元110用作蒸发器,利用侧单元120用作冷凝器。
控制器600还构造成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时,控制该热泵系统100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制冷剂回收运转是通过在液体侧开关阀420关闭且气体侧开关阀460打开的同时使压缩机210运转,将制冷剂从利用侧管道段102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101的运转。在此,热源侧管道段101是在气体侧开关阀460与液体侧开关阀420之间延伸且至少包括压缩机210的管道段。热源侧管道段101还包括热源侧热交换器230。利用侧管道段102是在液体侧开关阀420与气体侧开关阀460之间延伸且至少包括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的管道段。
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源侧管道段101包括: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的与模式切换机构220连接的一部分;模式切换机构220;吸入侧制冷剂管350;储罐250;压缩机210;排放侧制冷剂管310;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20;热源侧热交换器230;液体制冷剂管330的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0连接的一部分;热源侧膨胀机构410;制冷剂热交换器260;旁通管360;以及旁通膨胀机构470。利用侧管道段102包括:液体制冷剂管330的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40连接的一部分;液体侧截止阀430;利用侧膨胀机构440;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的与利用端热交换器240连接的一部分;以及气体侧截止阀450。
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控制器600对热泵系统100的机器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利用侧管道段102中存在的制冷剂经由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向压缩机210的吸入端口被抽吸,然后经过热源侧热交换器230、旁通管360和储罐250在热源侧管道段101内流通。制冷剂在热源侧管道段101内流通期间,主要蓄积在储罐250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30中。
控制器600还构造成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对压缩机210进行控制,使得当环境温度Ta高于或等于预定环境温度值Tath时的压缩机转速的增加率比当环境温度Ta低于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时的压缩机转速的增加率低。在此,“压缩机转速”是指压缩机210的转速,例如表示每分钟的旋转次数。压缩机转速的增加率例如是每单位时间的压缩机转速的增加量。
控制器600还构造成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对该热泵系统100进行控制,使得当在使压缩机210运转以回收制冷剂期间满足预定阀关闭条件时,气体侧开关阀460开始关闭。控制器600还构造成对该热泵系统100进行控制,使得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压缩机210的运转在气体侧开关阀460的关闭开始之后停止。关于控制器600的细节,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控制器的功能构成>
控制器600包括:运算电路、诸如CPU(中央处理单元);由CPU使用的工作存储器、诸如RAM(随机存储器);存储由CPU使用的控制程序和信息的记录介质、诸如ROM(只读存储器);以及定时器,尽管它们未示出。控制器600构造成通过CPU执行控制程序来执行信息处理和信号处理,以对热泵系统100的运转进行控制。因此,该控制器600的功能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
图2是表示控制器60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如图2所示,控制器600具有存储部610、信息输入部620、常规运转控制器630、信息输出部640和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
存储部610以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可读的形式存储信息。所存储的信息可以包括由常规运转控制器630和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10使用的条件和值。所存储的信息可以基于实验等预先准备。
信息输入部620构造成从传感器获取用于对该热泵系统100的运转进行控制所需的信息,并且将所获取的信息传送到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信息输入部620可以进一步将所获取的信息传送到常规运转控制器630。所要获取的信息包括如上所述的排放侧制冷剂信息、环境温度信息、制冷剂泄漏信息和吸入侧制冷剂信息。信息输入部620可以包括用于与每个传感器通信的有线/无线的通信接口。信息输入部620可以在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的控制下向请求信息的传感器发送请求。
常规运转控制器630构造成对该热泵系统100的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进行控制。对于制冷运转,常规运转控制器620构造成控制模式切换机构220切换到或保持制冷模式连接,将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液体侧开关阀420和气体侧开关阀460控制成完全打开,并且将利用侧膨胀机构440和旁通膨胀机构470控制成部分打开。对于制热运转,常规运转控制器630构造成控制模式切换机构220切换到或保持制热模式连接,将气体侧开关阀460、利用侧膨胀机构440和液体侧开关阀420控制成完全打开,将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控制成部分打开,并且将旁通膨胀机构470控制成完全关闭。常规运转控制器630还构造成控制压缩机210、热源侧风扇231和利用侧风扇241以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这两者中运转。常规运转控制器630可以包括有线/无线的通信接口,用于与模式切换机构220、控制阀、压缩机210、热源侧风扇231和利用侧风扇241中的每一个通信。
关于压缩机210的控制,常规运转控制器630构造成对压缩机转速进行控制,使得蒸发温度TeS接近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tgt。无论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运转还是制冷剂回收运转,都使用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tgt,但是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tgt的值不同,如下文所述。常规运转控制器630还构造成对排放压力Pc是否保持在预定阈值以下进行监控,并且当排放压力Pb已经超过预定阈值时降低压缩机转速(即,执行下垂控制)。
常规运转控制器630还可以构造成在制冷剂回收运转期间在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的控制下对该热泵系统100进行控制。
信息输出部640构造成在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的控制下向热泵系统100的用户或诸如信息输出设备的外部设备输出信息。信息输出部640可以包括显示设备、电灯、扬声器、用于向外部设备传输信息的有线/无线的通信接口。因此,信息输出部640构造成通过图像、光、声音、通信信号等输出信息。
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构造成例如通过使用常规运转控制器630来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具有泄漏检测部651、温度检测部652、加速率切换部653和定时控制部654。
泄漏检测部651构造成基于来自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的制冷剂泄漏信息来检测制冷剂泄漏的发生。例如,泄漏检测部651构造成当由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检测到的制冷剂的浓度大于预定浓度值时,判断为发生了制冷剂泄漏。不过,该判断可以由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或信息输入部620执行。所检测到的浓度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可以用于上述判断。泄漏检测部651可以被动地接收由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连续地或定期地发送的制冷剂泄漏信息、或者通过定期地向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20发送请求来主动地获取制冷剂泄漏信息。
温度检测部652构造成从环境温度检测器520获取环境温度信息。温度检测部652可以被动地接收由环境温度检测器520连续或定期地发送的环境温度信息、或者在由泄漏检测部651判断为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通过向环境温度检测器520发送请求来主动地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加速率切换部653构造成基于所获取的环境温度Ta是否高于或等于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来设置目标增加率值Rv_tgt。更具体地,当环境温度Ta高于或等于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时,加速率切换部653构造成将目标增加率值Rv_tgt设置为比环境温度Ta低于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时的目标增加率值Rv_tgt低。
定时控制部654构造成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对制冷剂回收运转中的事件的定时进行控制。具体地,定时控制部654构造成控制压缩机210以将压缩机转速增加所设定的目标增加率值Rv_tgt,并将气体侧开关阀460控制成关闭,并且控制压缩机210在气体侧开关阀460的关闭开始之后停止用于回收制冷剂的运转。定时控制部654的功能在以下关于控制器600的操作的说明中详细描述。
<控制器的操作>
控制器600的泄漏检测部651在压缩机210不运转期间、制冷运转期间和制热运转期间重复进行是否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判断。当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时,控制器600开始制冷剂回收运转。
如果在压缩机210不运转且模式切换机构220不处于制冷模式连接期间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则控制器600控制模式切换机构200切换到制冷模式连接,然后开始制冷剂回收运转。如果在制冷运转期间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则控制器600控制压缩机210停止,然后开始制冷剂回收运转。如果在制热运转期间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则控制器600控制模式切换机构220切换到制冷模式连接,并控制压缩机210停止,然后开始制冷剂回收运转。在任何情况下,控制器600构造成在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期间控制模式切换机构220以保持制冷模式连接。
当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时,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可以经由信息输出部640输出警报信息,以通知用户制冷剂泄漏的发生。优选的是,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向利用侧单元120发送信号,使得警报信息也从利用侧单元110的显示设备、电灯、扬声器等(未示出)输出。
图3是表示由控制器600执行的制冷剂回收运转的过程的流程图的第一部分,图4是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在步骤S1100中,控制器600的定时控制部654将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控制成完全打开,并且将旁通膨胀机构470控制成完全打开。在此,气体侧开关阀460应该已经打开,并且压缩机210仍然停止。由此,当压缩机210之后开始运转时,制冷剂能够在热源侧管道段101内顺畅地流通。
在步骤S1200中,定时控制部654将液体侧开关阀420控制成关闭。由此,当压缩机210之后开始运转时,能够防止制冷剂经由液体制冷剂管330流入到利用侧管道段102中。
在步骤S1300中,定时控制部654将用于控制压缩机转速的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tgt设置为比通常在制冷运转中使用的值低的值。更具体地,定时控制部654将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tgt从第一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1改变为第二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2。第一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1是默认值,第二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2是比第一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1低的值。例如,常规制冷运转中使用的第一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1为-6摄氏度,第二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2为-30摄氏度。由此,即使蒸发温度TeS变低,压缩机210也能够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保持运转。不过,用于保持压缩机210运转的措施不限于此。
在步骤S1400中,定时控制部654将利用侧膨胀机构440控制成打开。由此,当压缩机210之后开始运转时,制冷剂能够从利用侧管道段102顺畅地流出。优选的是,利用侧膨胀机构440逐渐打开。
在步骤S1500中,定时控制部654控制压缩机210以开始运转。由此,存在于利用侧管道段102中的制冷剂能够开始经由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向热源侧管道段101被抽吸。优选的是,压缩机210的运转仅在压缩机210的运转停止之后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T_1之后开始。例如,第一预定时间T_1是1分钟。由此,能够在压缩机210的运转开始之前可靠地完成控制阀的准备。
通过上述的步骤S1100至S1500,压缩机能够在液体侧开关阀关闭且热源侧膨胀机构410、旁通膨胀机构470、利用侧膨胀机构440和气体侧开关门460打开的状态下开始运转。不过,用于准备控制阀的这种状态的措施不限于上述的步骤S1100至S1400。
在步骤S1600中,温度检测部652获取环境温度Ta,并且加速率切换部653对所获取的环境温度Ta是否低于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进行判断。所检测到的环境温度Ta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可以用于上述判断。如果环境温度Ta低于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S1600:是),则处理行进到步骤S1700。如果环境温度Ta高于或等于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S1600:否),则处理行进到步骤S1800。例如,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为35摄氏度。
在步骤S1700中,加速率切换部653将第一预定增加率值Rv_1设置为目标增加率值Rv_tgt。
在步骤S1800中,加速率切换部653将第二预定增加率值Rv_2设置为目标增加率值Rv_tgt。在此,第二预定增加率值Rv_2低于第一预定增加率值Rv_1。
在步骤S1900中,定时控制部654对压缩机210进行控制,使得压缩机转速开始以具有设定值的目标增加率值Rv_tgt增加。定时控制部654可以控制压缩机210以预定频率开始旋转,然后通过以预定间隔将频率增加预定步长来增加压缩机转速。可以基于蒸发温度TeS等针对每个间隔确定预定步长。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增加率值Rv_tgt可以用作每个间隔中的增加步长的上限。换言之,定时控制部654可以在步骤S1800中针对在每个间隔中要增加的频率的步长设置上限,而在步骤S1700中基本上不设置上限。
压缩机210被控制成逐渐增加频率,使得蒸发温度TeS接近如上所述的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tgt。不过,在制冷剂回收运转期间,蒸发温度TeS不会达到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tgt,因为在步骤S1300中目标蒸发温度值TeS_tgt已经降低。因此,压缩机210在增加其转速的同时保持运转。当处理行进到步骤S1800时,直到压缩机转速达到相同速度所花费的时间比处理行进到S1700时长。
通过上述的步骤S1600至S1900,能够在环境温度Ta相对较高时使压缩机转速的增加速度较慢的同时增加压缩机转速。
在步骤S2000中,定时控制部654对是否满足预定阀关闭条件进行判断。预定阀关闭条件是指示制冷剂已经从利用侧管道段102充分地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101的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定阀关闭条件是吸入压力Pe已经保持在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Pe_1以下长达第二预定时间T_2。对于该判断,定时控制部654获取吸入压力Pe,并对是否满足上述的预定阀关闭状态进行判断。所检测到的吸入压力Pe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可以用于上述判断。例如,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Pe_1为3.0千帕,第二预定时间T_2为30秒。不过,第二预定时间T_2的持续时间可以从上述的预定阀关闭条件中排除。
如果吸入压力Pe不低于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Pe_1、或吸入压力Pe低于第一预定吸气压力值Pe_1但并未保持第二预定时间T_2(S2000:否),则重复步骤S2200的判断。如果吸入压力Pe保持低于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Pe_1长达第二预定时间T_2(S2000:是),则处理行进到步骤S2100。
在步骤S2100中,定时控制部654将气体侧开关阀460控制成开始关闭。由此,气体侧开关阀460被关闭以防止制冷剂从热源侧管道段101经由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102,即使压缩机210的运转在之后停止。优选的是,气体侧开关阀460逐渐关闭。例如,定时控制部654通过向气体侧开关阀460发送切断信号来控制气体侧开关阀460开始关闭。该切断信号可以是脉冲数减小到零的脉冲信号。
在步骤S2200中,定时控制部654对是否满足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进行判断。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是表示即使压缩机210的运转停止也能够防止制冷剂从热源侧管道段101经由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102的条件,和/或是压缩机210的运转由于安全原因等需要停止的条件。如果不满足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S2200:否),则重复步骤S2200的判断。如果满足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S2200:是),则处理行进到步骤S2300。
图5是示出压缩机停止条件的示例的表。例如,压缩机停止条件包括图5所示的第一条件至第四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条件是下述条件:排放压力Pc的变化率(以下称为“排放压力变化率|Rpc|”)低于预定排放压力变化率值Rpc_th,并且吸入压力Pe的变化率(以下称为“吸入压力变化率|Rpe|”)低于预定吸入压力变化率值Rpe_th。预定吸入压力变化率值Rpe_th可以等于或不同于预定排放压力变化率值Rpc_th。在此,排放压力变化率|Rpc|可以是每单位时间的排放压力Pc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吸入压力变化率|Rpe|可以是每单位时间的吸入压力Pe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例如,预定排放压力变化率值Rpc_th和预定吸入压力变化率值Rpe_th均为每秒0.2kgf/cm2。所检测到的排放压力Pc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和所检测到的吸入压力Pe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可以用于该条件的判断。
第二条件是下述条件:吸入压力Pe低于第二预定吸入压力值Pe_2,上述第二预定吸气压力值低于在步骤S2000中使用的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Pe_1。例如,第二预定吸气压力值Pe_2为1.0千帕。所检测到的吸入压力Pe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可以用于该条件的判断。
第三条件是下述条件:在气体侧开关阀460的关闭完成之后经过了第三预定时间T_3。例如,第三预定时间T_3是2分钟。不过,第三预定时间T_3可以是零。定时控制部654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来检测气体侧开关阀460的关闭的完成。
第四条件是下述条件:在步骤S2100中气体侧开关阀460的关闭开始之后经过了第四预定时间T_4。优选的是,第四预定时间T_4比气体侧开关阀460的关闭所需的时间段长。
定时控制部654可以仅使用上述的第一条件至第四条件中的一个。替代地,定时控制部654可以使用上述的第一条件至第四条件中的任意两个或多个的组合作为AND条件(逻辑与)或or条件(逻辑或)。不过,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不限于这些。在任何情况下,定时控制部654构造成获取判断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所需的信息。
在图4的步骤S2300中,定时控制部654将利用侧膨胀机构440控制成关闭。
在步骤S2400中,定时控制部654控制压缩机210停止运转,并将热源侧膨胀机构410和旁通膨胀机构470控制成关闭。例如,定时控制部654通过控制压缩机210的电源停止来控制压缩机210停止运转。
通过上述的步骤S2000至S2400,当制冷剂回收运转能够完成或应该完成时,能够停止压缩机210的运转并关闭控制阀。然后,制冷剂回收运转终止。当制冷剂回收运转将要结束时,气体侧开关阀460在压缩机210的运转之前开始关闭。定时控制部654可以在已经满足预定终止条件时终止制冷剂回收运转,而与上述预定阀关闭条件和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无关。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期望定时控制部654在气体侧开关阀460的关闭已经开始之后、或者更优选的是在气体侧开关阀460的关闭已经完成之后,控制压缩机210停止。
当制冷剂回收运转已经终止时,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可以经由信息输出部640输出终止信息,以通知用户制冷剂回收运转的终止。优选的是,制冷剂回收控制器650向利用侧单元120发送信号,使得终止信息也从利用侧单元的显示设备、电灯、扬声器等输出。
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终止之后,热泵系统100的用户或维护人员可以修理利用侧单元120的制冷剂泄漏点。由于大部分制冷剂已经从利用侧管道段102排空,因此,能够安全地进行该修理。
<有利效果>
如上所述,热泵系统100构造成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对该热泵系统100进行控制,使得当在压缩机210运转以回收制冷剂期间满足预定阀关闭条件时,气体侧开关阀460开始关闭,并且使得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压缩机210的运转在气体侧开关阀460开始关闭之后停止。由此,能够防止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101的制冷剂流回到利用侧管道段102。
<变形例>
热泵系统100的构造和运转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构造和运转,和/或控制器600的构成和操作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构成和操作,除非偏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可以省略热泵系统100的一些元件和由控制器600执行的一些操作步骤。
例如,在制冷系统的情况下、即不需要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能够省略模式切换机构220和热源侧膨胀机构410。在热泵系统100的所需性能不高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制冷剂热交换器260。在没有旁通管与液体制冷剂管330和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中的每一个连接且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40并联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储罐250。在确保足够空气流过热源侧热交换器230和/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的情况下,能够省略热源侧风扇231和/或利用侧风扇241。在热泵系统100a形成为单个单元的情况下,能够省略液体侧截止阀430和气体侧截止阀450。
控制器600可以仅在满足预定条件时执行是否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判断。例如,控制器600可以仅在压缩机210不运转期间重复该判断。如果通过用户操作指示制冷剂泄漏的发生,则能够省略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此外,制冷剂回收运转可以由其他事件触发、诸如输入请求开始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指令,无论是否发生了制冷剂泄漏。能够省略与所省略的元件有关的控制器600的步骤。能够省略控制器600的处理不需要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图6是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泵系统100的第一变形例的热泵系统的示意构造图。
如图6所示,热泵系统100a包括:压缩机210;热源侧热交换器230;利用侧热交换器240;配置在旁通管360与压缩机210之间的一位置点处的储罐250;与热源侧热热交换器230连接的排放侧制冷剂管310;液体制冷剂管330;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40连接的吸入侧制冷剂管350;旁通管360;利用侧膨胀机构440;气体侧开关阀460;旁通膨胀机构470;环境温度检测器520;以及与控制器600对应的控制器600a。利用侧膨胀机构440可以配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0与旁通管360之间的一位置点处。在该构造中,排放侧制冷剂管310与根据本发明的高压制冷剂管对应,吸入侧制冷剂管350与根据本发明的低压制冷剂管对应。同时,如上所述,热泵系统100a不必包括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说明的其他元件。此外,能够省略其他元件。
图7是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泵系统100的第二变形例的热泵系统的示意构造图。
如图7所示,与第一变形例相比,热泵系统100b不具有旁通管360、旁通膨胀机构470和储罐250。即使省略了这些元件,也能够从利用侧管道段102向热源侧管道段101抽吸制冷剂,并且能够将所抽吸的制冷剂主要蓄积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0中。与控制器600对应的热泵系统100b的控制器600b需要执行较少的步骤。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也是可能的。例如,控制器600可以设置与不同的预定环境温度值Ta_th1、Ta_th2、…对应的三个或多个不同的预定增加率值Rv_1、Rv_2、Rv_3、…。环境温度检测器520可以通过有线/无线的通信从诸如天气信息服务器的外部设备获取室外空气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环境温度检测器520不需要布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0附近。如果在制冷剂回收运转期间排放压力不太可能过高,则不需要根据环境温度T1改变目标增加率值Rv_tgt。在这种情况中,能够省略环境温度检测器520。
制冷剂泄漏检测器530可以构造成检测利用侧管道段102的任何部分中的制冷剂泄漏的发生。控制器600可以配置在热源侧管道段101的外部。控制器600也可以远离热泵系统100的其他部分。穿过热源侧热交换器230的流体和穿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40的流体可以是空气以外的流体、诸如水。可以使用R32制冷剂以外的制冷剂。
多个利用侧单元120可以与热源侧单元110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液体侧开关阀420可以针对从液体制冷剂管330分支至利用侧单元120的子液体制冷剂管中的每一个配置,气体侧开关阀460可以针对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0分支至利用侧单元120的子气体制冷剂管中的每一个配置。优选的是,液体侧开关阀420和气体侧开关阀460配置在热源侧单元110内或附近。当在利用侧单元120中的任一个或相应的利用侧管道段102中的任一个中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时,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优选的是,在液体侧开关阀420和气体侧开关阀460中,仅与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120对应的气体侧开关阀460在制冷剂回收运转期间打开。
尽管仅选择了选定的实施方式和变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以明显看出,能够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例如,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改变各种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取向,只要这些改变基本上不影响其预期功能即可。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所示的直接连接或彼此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配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只要这些变化不会实质性地影响其预期功能即可。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一个元件的功能可由两个元件来执行,反之亦然。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采用。所有优点不需要同时出现在特定实施方式中。因而,所提供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仅用于说明。
[附图标记列表]
100、100a、100b:热泵系统;
101:热源侧管道段;
102:利用侧管道段;
110:热源侧单元;
120:利用侧单元;
210:压缩机;
220:模式切换机构;
230:热源侧热交换器;
231:热源侧风扇;
240:利用侧热交换器;
241:利用侧风扇;
250:储罐;
260:制冷剂热交换器;
310:排放侧制冷剂管(高压制冷剂管);
320:第一气体制冷剂管(高压制冷剂管、低压制冷剂管);
330:液体制冷剂管;
340:第二气体制冷剂管(低压制冷剂管、高压制冷剂管);
350:吸入侧制冷剂管(低压制冷剂管);
360:旁通管;
410:热源侧膨胀机构(膨胀机构);
420:液体侧开关阀;
430:液体侧截止阀;
440:利用侧膨胀机构(膨胀机构);
450:气体侧截止阀;
460:气体侧开关阀;
470:旁通膨胀机构;
510:排放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
520:环境温度检测器;
530:制冷剂泄漏检测器;
540:吸入侧制冷剂状态检测器(蒸发温度检测器、吸入压力检测器);
600、600a、600b:控制器;
610:存储部;
620:信息输入部;
630:常规运转控制器;
640:信息输出部;
650:制冷剂回收控制器;
651:泄漏检测部;
652:温度检测部;
653:加速率切换部;
654:定时控制部。
Claims (11)
1.一种热泵系统,包括:
压缩机;
热源侧热交换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构造成使得在该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该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构造成使得在该利用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该利用侧热交换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高压制冷剂管,所述高压制冷剂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放端口和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连接;
液体制冷剂管,所述液体制冷剂管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和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连接;
低压制冷剂管,所述低压制冷剂管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吸入端口中的每一个连接;
液体侧开关阀,所述液体侧开关阀配置在所述液体制冷剂管中;
膨胀机构,所述膨胀机构配置在所述液体制冷剂管中;
气体侧开关阀,所述气体侧开关阀配置在所述低压制冷剂管中;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构造成通过在所述液体侧开关阀关闭且所述气体侧开关阀打开的同时使所述压缩机运转,对所述热泵系统进行控制,以执行用于将制冷剂从利用侧管道段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的制冷剂回收运转,
所述利用侧管道段在所述液体侧开关阀与所述气体侧开关阀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包括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
所述热源侧管道段在所述气体侧开关阀与所述液体侧开关阀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包括所述压缩机,
其中,
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所述制冷剂回收模式中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使得当在所述压缩机运转以回收制冷剂的期间满足预定阀关闭条件时,所述气体侧开关阀开始关闭,并且使得用于回收制冷剂的所述压缩机的运转在所述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制冷剂泄漏检测器,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利用侧管道段中的制冷剂泄漏的发生,
其中,
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时,控制所述热泵系统执行所述制冷剂回收运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侧开关阀是电动阀。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配置在利用侧单元中,
至少所述压缩机、所述气体侧开关阀和所述控制器配置在与所述利用侧单元分离的热源侧单元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侧开关阀的Cv值大于所述液体侧开关阀的Cv值。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与所述液体侧开关阀之间的一位置点处连接到所述液体制冷剂管,并在所述气体侧开关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一位置点处连接到所述低压制冷剂管;
旁通膨胀机构,所述旁通膨胀机构配置在所述旁通管中;以及
储罐,所述储罐在所述旁通管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一位置点处插设在所述低压制冷剂管中,
其中,
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所述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将所述旁通膨胀机构控制成打开。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所述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对所述热泵系统进行控制,使得用于回收制冷剂的所述压缩机的运转在所述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完成之后停止。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吸入压力检测器,所述吸入压力检测器构造成对低压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
其中,
所述预定阀关闭条件包括在所述低压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低于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阀关闭条件还包括在所述低压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已经保持低于所述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长达第二预定时间。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所述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对所述制冷剂压缩机进行控制,使得当所述气体侧开关阀已经开始关闭之后满足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时,所述制冷剂压缩机的运转停止,
所述预定压缩机停止条件包括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一条件中,在所述高压制冷剂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变化率比第一预定变化率值低,并且在所述低压制冷剂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变化率比与所述第一预定变化率值相等或不同的第二预定变化率值低;
在所述第二条件中,在所述低压制冷剂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比低于所述第一预定吸入压力值的第二预定吸入压力值低;
在所述第三条件中,在所述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完成之后经过了第三预定时间;
在所述第四条件中,在所述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经过了第四预定时间。
11.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对热泵系统的运转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
压缩机;
热源侧热交换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构造成使得在该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该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构造成使得在该利用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穿过该利用侧热交换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高压制冷剂管,所述高压制冷剂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放端口和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连接;
液体制冷剂管,所述液体制冷剂管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和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连接;
低压制冷剂管,所述低压制冷剂管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吸入端口中的每一个连接;
液体侧开关阀,所述液体侧开关阀配置在所述液体制冷剂管中;
膨胀机构,所述膨胀机构配置在所述液体制冷剂管中;以及
气体侧开关阀,所述气体侧开关阀配置在所述低压制冷剂管中,
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发生时,通过在所述液体侧开关阀关闭且所述气体侧开关阀打开的同时使所述压缩机运转,对所述热泵系统进行控制,以执行用于将制冷剂从利用侧管道段回收到热源侧管道段的制冷剂回收运转,
所述利用侧管道段在所述液体侧开关阀与所述气体侧开关阀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包括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
所述热源侧管道段在所述气体侧开关阀与所述液体侧开关阀之间延伸,并且至少包括所述压缩机,
其中,
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所述制冷剂回收模式中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使得当在所述压缩机运转以回收制冷剂的期间满足预定阀关闭条件时,所述气体侧开关阀开始关闭,并且使得用于回收制冷剂的所述压缩机的运转在所述气体侧开关阀的关闭开始之后停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20175770.5A EP3913303B1 (en) | 2020-05-20 | 2020-05-20 |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same |
EP20175770.5 | 2020-05-20 | ||
PCT/JP2021/018153 WO2021235303A1 (en) | 2020-05-20 | 2021-05-13 |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sam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67823A true CN115667823A (zh) | 2023-01-31 |
Family
ID=7080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36381.7A Pending CN115667823A (zh) | 2020-05-20 | 2021-05-13 | 热泵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热泵系统的运转的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145115A1 (zh) |
EP (1) | EP3913303B1 (zh) |
JP (1) | JP7574324B2 (zh) |
CN (1) | CN115667823A (zh) |
WO (1) | WO202123530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31736B2 (ja) | 2022-05-23 | 2024-08-0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制御方法 |
WO2025046855A1 (ja) * | 2023-08-31 | 2025-03-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99063A1 (ja) | 2010-02-10 | 2011-08-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975714B2 (ja) | 2011-11-07 | 2016-08-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空調装置及び冷凍空調システム |
JP6075264B2 (ja) | 2013-10-09 | 2017-02-08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 |
US20170010030A1 (en) | 2014-03-07 | 2017-01-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JP6493160B2 (ja) | 2014-10-30 | 2019-04-03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WO2017191814A1 (ja) | 2016-05-02 | 2017-11-09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6765438B2 (ja) * | 2016-11-21 | 2020-10-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EP3667204B1 (en) * | 2017-08-10 | 2021-10-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
2020
- 2020-05-20 EP EP20175770.5A patent/EP3913303B1/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5-13 JP JP2022570640A patent/JP7574324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5-13 CN CN202180036381.7A patent/CN115667823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5-13 WO PCT/JP2021/018153 patent/WO202123530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5-13 US US17/918,418 patent/US20230145115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574324B2 (ja) | 2024-10-28 |
EP3913303B1 (en) | 2022-11-02 |
JP2023527765A (ja) | 2023-06-30 |
EP3913303A1 (en) | 2021-11-24 |
WO2021235303A1 (en) | 2021-11-25 |
US20230145115A1 (en) | 2023-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35720B2 (ja) | 冷凍装置 | |
CN110402359A (zh) | 冷冻装置 | |
CN107208939B (zh) | 空调装置 | |
WO2020067428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管理装置、及び冷媒連絡管 | |
CN107429949B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CN110402360A (zh) | 冷冻装置的室内单元 | |
JPH04369370A (ja) | 冷凍装置 | |
CN107208938B (zh) | 空调装置 | |
US11976831B2 (en) | Air-condition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ir-conditioner | |
US10598413B2 (e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10608501B (zh) | 用于空调器的回油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15667823A (zh) | 热泵系统和用于控制该热泵系统的运转的控制器 | |
JP2008298335A (ja) | 冷凍装置および同冷凍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冷媒追加充填キット並びに冷凍装置の冷媒追加充填方法 | |
JP2017067318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2002147905A (ja) | 冷凍装置 | |
JP6828790B1 (ja) | 冷凍装置 | |
JP551789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7048880B2 (ja) | 冷凍空調装置 | |
JP7470897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8107060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7574323B2 (ja) |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の動作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制御装置 | |
JP2016156569A (ja) | 冷凍装置 | |
KR20020041861A (ko) | 시스템내 냉매조절용기가 부착된 에어컨 및 제어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