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1752A - 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71752A CN115571752A CN202211178113.1A CN202211178113A CN115571752A CN 115571752 A CN115571752 A CN 115571752A CN 202211178113 A CN202211178113 A CN 202211178113A CN 115571752 A CN115571752 A CN 1155717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elevator
- elevator car
- building
- li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7—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permit passengers to leave an elevator car in case of failure, e.g. moving the car to a reference floor or unlocking the d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在建筑智能化管控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消防系统发送的火警信息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并暂停电梯系统自身的控制权限;获取电梯系统中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所述感应信息包括轿厢有人和轿厢无人;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提升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智能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建筑智能化又称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
智能化标准侧重于:以建筑物为平台,强调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结构的配合和协调,如:通信传输智能、智能楼宇、消防智能、安保智能、办公智能等,在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涉及监控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应用等。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智能化建筑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楼宇内的消防系统与电梯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较差,电梯系统难以在楼宇内出现火警情况时,快速协助住户进行逃生,导致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有助于提升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应用于建筑中控平台,所述建筑中控平台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消防系统发送的火警信息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并暂停电梯系统自身的控制权限;
获取电梯系统中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所述感应信息包括轿厢有人和轿厢无人;
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筑内出现火情时,建筑中控平台会对电梯系统的控制权进行接管,同时利用设置在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检测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存在;继而控制无人存在的电梯轿厢停机,以减少电梯外部逃生人员进入电梯的可能;控制有人存在的电梯,快速对电梯轿厢进行停靠并打开电梯轿厢,以便于电梯轿厢内的人员可以快速逃离电梯轿厢并逃生;电梯系统在建筑出现火情时会被建筑中控平台接管控制,使得电梯系统可以在建筑出现火情时协助被困在电梯轿厢的人员快速逃生,同时还降低了电梯外的人员利用电梯进行逃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包括:
若所述电梯轿厢为运行状态,则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实时位置;
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移动至与所述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并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
若所述电梯轿厢为停止状态,则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内部出现火情时,若在电梯轿厢内有人存在,则建筑中控平台首先查看电梯轿厢的运行状态,对于处于停止状态的电梯轿厢,也即还未运行或准备运行的电梯轿厢,直接控制电梯轿厢将厢门打开,以便于电梯轿厢内的乘客可以快速逃离;对于已经在运行的电梯,则首先获取电梯轿厢的实时位置,继而控制电梯轿厢首先移动至与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继而打开厢门以便于电梯内的乘客可以快速逃离;电梯轿厢在出现火情时,可以快速将电梯厢门调整至开门状态,以便于电梯内的人员可以快速逃生,提升了被困人员的逃生概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移动至与所述位置信息距离最近的楼层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
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移动至位于所述运行方向且与所述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并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处于运行状态的电梯,控制其快速停靠在位于运行方向且与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继而打开厢门以便于乘客快速逃生,减少了与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位于电梯运行方向的反方向,导致电梯难以在最短时间内将厢门打开的可能,使得电梯轿厢可以快速进行停靠并将厢门打开,以便于乘客可以快速逃生。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载重值;
将所述载重值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对,若所述载重值大于标准值,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若所述载重值不大于标准值,则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梯轿厢内为无人状态时,继续根据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进一步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存在,若电梯轿厢的载重量大于预设的标准值,判定为电梯轿厢内为有人状态,继而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以便于电梯轿厢内的乘客可以快速逃生;在红外感应装置的检测结果为无人时,进一步根据电梯轿厢载重量来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存在的方式,减少了红外感应装置出现故障导致有人存在的电梯轿厢被误判定为无人的可能,降低了建筑中控平台的误判率,进一步提升了电梯系统在出现火情时的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之后,还包括:
间隔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被调整至开门状态的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
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判定所述电梯轿厢为出现故障情况的异常轿厢并记录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
生成与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求救信息;
发送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以及求救信息至管理人员的智能终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梯轿厢被调整至开门状态并间隔预设时间后,再次检测电梯轿厢内是否仍旧有人存在,并在检测结果为有人存在时,发送异常轿厢的位置以及求救信息至管理人员的智能设备,以便于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对异常轿厢内的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减少了建筑中控平台在控制电梯轿厢将厢门打开时,电梯轿厢的厢门由于线路故障或变形等原因未能正常打开,继而导致乘客被困在异常轿厢内难以得到及时救援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梯系统在出现火情时的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求救信息包括优先救援请求和正常救援请求;
所述生成与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求救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异常轿厢的载重值,将所述载重值与预设的儿童体重范围进行比对;
若所述载重值位于所述儿童体重范围之内,则生成与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优先救援请求;
否则生成与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普通救援请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判定某一电梯轿厢为异常轿厢时,对异常轿厢的载重值进行检测,若电梯轿厢的载重值位于预设的儿童体重范围之内,则判定存在儿童单独乘坐电梯并被困在异常轿厢内的情况,继而将儿童被困的异常轿厢的求救信息调整为优先救援请求,以便于救援人员可以优先对单独被困在异常轿厢内的儿童进行救援。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再次获取被调整至开门状态的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关闭所述电梯轿厢的厢门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移动至逃生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被调整至开门状态,且预设时间后红外感应器的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表明电梯轿厢内的乘客均已逃离电梯,此时控制电梯轿厢的厢门关闭并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逃生层,减少了建筑内的逃生人员再次进入电梯轿厢带来安全隐患的可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系统应用于建筑中控平台,所述建筑中控平台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系统包括:
控制权限接管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消防系统发送的火警信息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并暂停电梯系统自身的控制权限;
感应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梯系统中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所述感应信息包括轿厢有人和轿厢无人;
电梯动作中止模块,用于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电梯轿厢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筑内出现火情时,建筑中控平台会对电梯系统的控制权进行接管,同时利用设置在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检测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存在;继而控制无人存在的电梯轿厢停机,以减少电梯外部逃生人员进入电梯的可能;控制有人存在的电梯,快速对电梯轿厢进行停靠并打开电梯轿厢,以便于电梯轿厢内的人员可以快速逃离电梯轿厢并逃生;电梯系统在建筑出现火情时会被建筑中控平台接管控制,使得电梯系统可以在建筑出现火情时协助被困在电梯轿厢的人员快速逃生,同时还降低了电梯外的人员利用电梯进行逃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建筑内出现火情时,建筑中控平台会对电梯系统的控制权进行接管,同时利用设置在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检测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存在;继而控制无人存在的电梯轿厢停机,以减少电梯外部逃生人员进入电梯的可能;控制有人存在的电梯,快速对电梯轿厢进行停靠并打开电梯轿厢,以便于电梯轿厢内的人员可以快速逃离电梯轿厢并逃生;电梯系统在建筑出现火情时会被建筑中控平台接管控制,使得电梯系统可以在建筑出现火情时协助被困在电梯轿厢的人员快速逃生,同时还降低了电梯外的人员利用电梯进行逃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
2.在判定某一电梯轿厢为异常轿厢时,对异常轿厢的载重值进行检测,若电梯轿厢的载重值位于预设的儿童体重范围之内,则判定存在儿童单独乘坐电梯并被困在异常轿厢内的情况,继而将儿童被困的异常轿厢的求救信息调整为优先救援请求,以便于救援人员可以优先对单独被困在异常轿厢内的儿童进行救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筑中控平台的整体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301、控制权限接管模块;302、感应信息获取模块;303、电梯动作中止模块;304、电梯轿厢调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建筑中控平台,建筑中控平台可以为放置在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管控主机,建筑中控平台具备智能建筑内部不同智能系统的管控权限,例如消防报警系统、楼宇电梯系统、楼宇监控系统以及楼宇照明系统等智能系统均受建筑中控平台统一管控;正常情况下,智能建筑内的各智能系统均单独运行,建筑中控平台仅做数据监控及收集的工作;紧急情况下,建筑中控平台可以接管各智能系统的管控权限做统一管控;建筑中控平台还包括安装在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红外感应装置可以为红外感应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存在。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接收到消防系统发送的火警信息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并暂停电梯系统自身的控制权限。
具体来说,在建筑内部出现火情时,建筑内部的消防系统会触发火警信息并将火警信息反馈给建筑中控平台,建筑中控平台会在接收到消防系统反馈的火警信息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对建筑内部的电梯系统进行直接管控,同时暂停电梯系统自身的控制权限;也即原有的电梯控制系统不再执行电梯内的乘客除紧急呼叫之外的其他控制指令;例如,上下至某个楼层的指令以及开关门指令。
进一步的,建筑中控平台还可以在接收到火警信息时,同步切断各楼层侯梯区域上/下行电梯呼叫按钮的电源,以减少各楼层逃生人员因无效等待电梯而延误逃生的可能,协助及引导建筑内逃生人员的快速逃生。
S20,获取电梯系统中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
具体来说,建筑中控平台在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之后,会首先查询电梯系统内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其中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包括轿厢有人和轿厢无人。
S30,若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中止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电梯轿厢停机。
具体来说,若建筑中控平台获取到的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表明该轿厢内部为无人的空载状态,此时无论电梯处于静止或运行状态,均中止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控制电梯轿厢下降至逃生层并控制轿厢开门后停机;逃生层为可以直接进出建筑的楼层,例如建筑的一层;从而减少了建筑内部的逃生人员进入该电梯轿厢的可能,以引导建筑内部人员正确通过楼梯进行逃生。
S40,若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电梯轿厢停机。
具体来说,若建筑中控平台获取到的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表明该轿厢内有乘客正在搭乘电梯;此时根据电梯的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电梯轿厢保持在开门的停机状态,从而使得电梯轿厢内部的乘客可以快速逃离电梯并及时逃生。
建筑中控平台会在发生火情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并通过对有人搭载的轿厢和无人搭载的轿厢进行对应控制的方式,协助和引导建筑内以及电梯内部的人员进行逃生,降低了电梯外的人员利用电梯进行逃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建筑中控平台在建筑内部发生火灾时,阻止乘客乘坐电梯且尽可能让电梯内的乘客可以快速逃离电梯的原因在于:在火灾情况下乘坐电梯逃生是很危险的事情;一旦火灾发生,往往容易因断电而造成电梯轿厢“卡壳”,将乘坐电梯逃生的人员困在电梯轿厢内;且由于电梯井直通楼房各层,火场烟气涌入时极易造成“烟囱效应”,电梯轿厢内的人员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死亡;而建筑内的逃生人员可能并不是都知道火灾时不可以借助电梯逃生,因此本申请的方案利用建筑中控平台在火灾发生时,直接控制电梯轿厢的方式对逃生人员进行引导和协助,减少了建筑内人员因借助电梯逃生而遇险的可能,从而提高了建筑内部的安全管控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在建筑内部出现火灾情况时,有人乘坐的电梯轿厢可以尽快调整至开门状态,以便于电梯内的乘客可以快速逃离电梯轿厢;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的步骤可以被具体执行为:
建筑中控平台在检测到电梯轿厢为有人乘坐时,首先查看电梯轿厢当前所处的运行状态;若电梯轿厢为停止状态,也即未运行状态,则直接控制电梯轿厢开门,以便于电梯内的人员可以及时从电梯内走出;若电梯轿厢为未停止状态,则首先获取电梯轿厢的实时位置,继而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与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之后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以便于电梯内的人员可以及时从电梯内走出;电梯轿厢在出现火灾情况时,可以在建筑中控平台的控制下,快速调整至厢门打开的状态,使得电梯轿厢内的乘客可以及时走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建筑安全管控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电梯在刚起步时,与实时位置最近的楼层为刚刚离开的,且位于运行方向反方向的楼梯,此时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最近楼层需要转换电梯的运行反向,可能会由于换向导致电梯调整时间加长或者在换向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情况;为了进一步降低建筑中控平台在火灾时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的风险及时间;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与位置信息距离最近的楼层的步骤可以被具体执行为:建筑中控平台在获取到处于运行状态的电梯轿厢的实时位置之后,可以在再次获取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继而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位于运行方向且与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并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从而使得在将电梯调整至开门状态的过程中,无需对电梯进行换向操作;一方面降低了电梯的调整时间,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梯在换向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单独依靠红外感应装置的检测结果来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存在的方式,可能会存在有人的轿厢由于红外传感器故障被误判定为无人轿厢的情况;为了降低建筑中控平台的误报率,在建筑中控系统根据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判定轿厢内部为无人时,“中止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控制电梯轿厢下降至逃生层并控制轿厢开门后停机”的步骤可以被具体执行为:在建筑中控平台根据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判定轿厢内为无人状态时,再次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值,载重值来源于电梯系统本身对于轿厢内部重量的检测信息,也可以预先在电梯轿厢内额外加装重力检测装置以检测轿厢内部的载重量;若获取到的电梯轿厢的载重量大于预设的标准值,则表明电梯内有人存在,此时建筑中控系统判定电梯轿厢内有人,继而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电梯轿厢停机;若获取到的电梯轿厢的载重量大于预设的标准值,则表明电梯内部无人存在,此时建筑中控系统判定电梯内无人,继而中止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控制电梯轿厢下降至逃生层并控制轿厢开门后停机。
仅在红外感应装置的检测结果为无人,且电梯轿厢的载重值不大于预设的标准值的情况下,建筑中控平台方才判定轿厢内为无人,从而减少了有人存在的电梯轿厢被误判定为无人存在的可能,提高了中控系统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时的准确度。同时,针对无人轿厢的处理方式为:中止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控制电梯轿厢下降至逃生层并控制轿厢开门后停机,使得即使建筑中控平台出现误判的情况,出现误判情况的电梯轿厢内部的人员依旧可以正常下落到逃生层并及时逃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建筑中控系统在控制有人存在的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之后,电梯轿厢的厢门可能会由于出现系统故障未响应开门指令,或者由于厢门变形被卡住等原因未能正常打开,继而导致电梯内的人员难以正常逃离电梯的情况;在建筑中控平台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在建筑中控平台发出控制轿厢开门的指令,且间隔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被调整至开门状态的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若感应信息为无人存在,则表明电梯内部人员均已逃离电梯,此时在关闭电梯轿厢的厢门并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逃生层后,再次将电梯轿厢的厢门打开;从而减少了建筑内位于电梯轿厢临时停靠层的逃生人员,由于电梯轿厢持续保持在开门状态而再次进入电梯轿厢带来安全隐患的可能;若感应信息为有人存在,则表明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厢门未正常打开,出现人员被困在电梯轿厢内的情况,此时建筑中控平台判定电梯轿厢为出现故障情况的异常轿厢并记录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之后生成与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求救信息,并发送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以及求救信息至管理人员的智能终端;管理人员可以为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智能终端可以为物业管理人员的手机或电脑等智能设备;以便于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求救信息及时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或者在救援人员赶到时将求救信息转达至救援人员,以便于救援人员可以及时有针对性的对电梯轿厢内的被困人员进行救援。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若电梯轿厢内的被困人员为单独乘坐电梯的儿童,则在救援时需要优先对单独被困的儿童进行救援的情况;求救信息可以包括优先救援请求和正常救援请求;生成与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求救信息的步骤可以被具体执行为:
建筑中控平台在记录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之后,首先获取异常轿厢的载重值,继而将获取到的载重值与预设的儿童体重范围进行比对,若载重值位于儿童体重范围之内,则表明存在儿童单独被困在异常轿厢内的情况,此时生成与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优先救援请求,以提醒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优先对单独被困的儿童进行救援;否则生成与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普通救援请求。建筑中控平台可以在发现电梯轿厢内存在人员被困的情况时,自动识别是否为儿童单独被困在轿厢内,并在识别结果为儿童单独被困时生成优先救援请求,以便于被困儿童可以被优先救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控效果。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并且图2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建筑中控平台,建筑中控平台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
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控制权限接管模块301,用于在接收到消防系统发送的火警信息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并暂停电梯系统自身的控制权限;
感应信息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电梯系统中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感应信息包括轿厢有人和轿厢无人;
电梯动作中止模块303,用于若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中止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电梯轿厢停机;
电梯轿厢调整模块304,用于若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电梯轿厢停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轿厢调整模块304具体用于若电梯轿厢为运行状态,则获取电梯轿厢的实时位置;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与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并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若电梯轿厢为停止状态,则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轿厢调整模块304具体用于获取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位于运行方向且与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并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动作中止模块303具体用于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值;将载重值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对,若载重值大于标准值,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电梯轿厢停机;若载重值不大于标准值,则中止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电梯轿厢停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轿厢调整模块304还用于间隔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被调整至开门状态的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若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判定电梯轿厢为出现故障情况的异常轿厢并记录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生成与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求救信息;发送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以及求救信息至管理人员的智能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求救信息包括优先救援请求和正常救援请求;电梯轿厢调整模块304还用于获取异常轿厢的载重值,将载重值与预设的儿童体重范围进行比对;若载重值位于儿童体重范围之内,则生成与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优先救援请求;否则生成与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普通救援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轿厢调整模块304还用于若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关闭电梯轿厢的厢门并控制电梯轿厢移动至逃生层。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设备。
具体来说,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来说,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建筑中控平台,所述建筑中控平台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消防系统发送的火警信息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并暂停电梯系统自身的控制权限;
获取电梯系统中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所述感应信息包括轿厢有人和轿厢无人;
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包括:
若所述电梯轿厢为运行状态,则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实时位置;
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移动至与所述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并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
若所述电梯轿厢为停止状态,则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移动至与所述位置信息距离最近的楼层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
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移动至位于所述运行方向且与所述实时位置距离最近的楼层,并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轿厢的载重值;
将所述载重值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对,若所述载重值大于标准值,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若所述载重值不大于标准值,则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之后,还包括:
间隔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被调整至开门状态的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
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判定所述电梯轿厢为出现故障情况的异常轿厢并记录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
生成与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求救信息;
发送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以及求救信息至管理人员的智能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求救信息包括优先救援请求和正常救援请求;
所述生成与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求救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异常轿厢的载重值,将所述载重值与预设的儿童体重范围进行比对;
若所述载重值位于所述儿童体重范围之内,则生成与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优先救援请求;
否则生成与所述异常轿厢的实时位置对应的普通救援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再次获取被调整至开门状态的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关闭所述电梯轿厢的厢门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移动至逃生层。
8.一种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建筑中控平台,所述建筑中控平台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系统包括:
控制权限接管模块(301),用于在接收到消防系统发送的火警信息时,接管电梯系统的控制权限并暂停电梯系统自身的控制权限;
感应信息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电梯系统中每个电梯轿厢内的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信息,所述感应信息包括轿厢有人和轿厢无人;
电梯动作中止模块(303),用于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无人,则中止所述电梯轿厢的当前动作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电梯轿厢调整模块(304),用于若所述感应信息为轿厢有人,则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快速将电梯轿厢调整至开门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停机。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78113.1A CN115571752A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78113.1A CN115571752A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71752A true CN115571752A (zh) | 2023-01-06 |
Family
ID=8458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78113.1A Pending CN115571752A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71752A (zh) |
-
2022
- 2022-09-23 CN CN202211178113.1A patent/CN11557175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00505A (en) | Multiple level building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operable as a means of emergency egress and evacuation during a fire incident | |
EP1068142B1 (en) | Multiple level building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operable as a means of emergency egress and evacuation during a fire incident | |
CN1323925C (zh) | 建筑物住户紧急疏散的方法和系统及现有电梯现代化方法 | |
US20090255761A1 (en) |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 |
CN103130060B (zh) | 电梯的安全系统 | |
JP5088362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EP2107030B1 (en) |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 |
CN103648951B (zh) | 电梯装置 | |
CN115571752A (zh) | 建筑智能化安全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6614600B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 |
CN216785381U (zh) | 一种电梯地震监测装置 | |
JPH1017233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時運転装置及び運転方法 | |
JPH06271224A (ja) | エレベータの閉じ込め防止制御装置 | |
JP2020045240A (ja)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
CN117775912A (zh) | 一种别墅电梯故障时触发自动救援的方法 | |
JP7632699B1 (ja)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救護方法及び救護プログラム | |
JP7577788B2 (ja) | ロボット連動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 |
JP7311008B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連携装置、連携方法、および連携プログラム | |
JP5241161B2 (ja)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
CN109179174B (zh) | 一种电梯厅门误开门防护系统及电梯 | |
KR102084497B1 (ko) | 승강기 탑승객 긴급 구조 장치 | |
CN118373283A (zh) | 一种电梯火灾疏散系统及运行方法 | |
JPH04235882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2004269154A (ja) |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H0398983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