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462333A - 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2333A
CN115462333A CN202111161136.7A CN202111161136A CN115462333A CN 115462333 A CN115462333 A CN 115462333A CN 202111161136 A CN202111161136 A CN 202111161136A CN 115462333 A CN115462333 A CN 115462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raising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water
seedling
f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11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宇
邓岳松
孙静
徐浩
罗志远
李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renshe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rensh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renshe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rensh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11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23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2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育苗车间以及准备育苗循环水系统;步骤二:培育生物饵料以及选择人工配合饲料;步骤三:投放黄颡鱼水花;步骤四:控制育苗过程中的水质;步骤五:根据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定时、定量投喂在育苗前准备好的饵料。本发明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育苗池水质稳定且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鱼苗适口饵料供应稳定且营养全面、鱼苗成活率高且规格整齐以及鱼苗健康,不携带致病菌。本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鱼苗,从而有利于黄颡鱼的产业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育苗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内陆的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其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鳞科(Bag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黄颡鱼在我国俗称为嘎牙子、黄腊丁或嘎鱼等。黄颡鱼属于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缓流或者静水中。黄颡鱼具有肉质细腻、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以及无肌间刺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黄颡鱼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成了内陆淡水地区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所以,黄颡鱼鱼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现今的黄颡鱼市场对育苗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黄颡鱼苗种主要的培育方式为采用池塘培育,然而,在养殖户使用池塘培育黄颡鱼苗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生物饵料的质量难以保证以及由于气候变化引起黄颡鱼苗病害频发等问题。因此,上述的养殖问题致使黄颡鱼苗平均培育的成活率较低,其成活率一般为30%至50%;甚至还存在全池黄颡鱼皆死亡的现象。所以,当前黄颡鱼苗整体的培育效益较差,以至于严重影响了黄颡鱼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背景技术中黄颡鱼苗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育苗车间以及准备育苗循环水系统;
步骤二:培育生物饵料以及选择人工配合饲料;
步骤三:投放黄颡鱼水花;
步骤四:控制育苗过程中的水质;
步骤五:根据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定时、定量投喂在育苗前准备好的饵料。
具体的,所述育苗循环水系统包括生物过滤系统、反冲洗装置以及育苗池。
进一步的,对黄颡鱼进行育苗的5-7天前需要对所述育苗循环水系统预先进行若干次循环;并且,在该提前进行的循环动作中还需要在所述生物过滤系统中投放硝化细菌。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池的水温控制为25-28℃、其光照强度为300-1000Lux、其水体的pH值为6.8-7.5、其水体的溶解氧≥5mg/L、其氨氮≤0.2mg/L以及其亚硝酸盐≤0.05mg/L。
具体的,所述步骤二中需在黄颡鱼育苗的24h前先孵化丰年虫。
具体的,所述人工配合饲料包括黄颡鱼开口饲料以及0.3mm的苗种饲料,并且,所述黄颡鱼开口饲料为粉料。
具体的,所述步骤三中先将装有水花的氧气袋整体放入育苗池中20-30分钟;待所述装有水花的氧气袋内的温度与育苗池的水温相差在1-2℃之间时,再将水花投放入育苗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水花投放的密度为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入10000尾-20000尾水花。
具体的,在育苗的前3天每天更换育苗池三分之一的水;并且,在3天以后每天中午开启育苗循环水系统,以使育苗池每天至少循环2h;此外,还需保持育苗池的水深在70cm。
具体的,当水花投放至育苗池3-4小时后,每1万尾鱼苗投喂5g的丰年虫初孵无节幼体;在培育鱼苗1-7天的阶段,每天投喂3次的鲜活丰年虫;在培育鱼苗第8-40天的阶段,每天投喂3次的人工配合饲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是一种水产苗种繁育的高效且稳定的培育方式。所述的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可以保证生物饵料的充足性及适口性,从而提高黄颡鱼苗的开口率以及摄食强度,进而提高其成活率。所述的黄颡鱼的培育环境具有可控性,可对黄颡鱼鱼苗的密度、DO、光照度、水温以及水质等生长制约因子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提供使黄颡鱼稳定生长的环境,以防止病害发生,并有利于鱼苗的生长。因此,本发明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苗种培育方式,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鱼苗,从而有利于黄颡鱼的产业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培育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所有材料或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的商业途径得到。
请参阅图1,图1为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的流程图,该种方法适用于黄颡鱼的鱼苗培育,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育苗车间以及准备育苗循环水系统,具体如下:
1.1育苗车间的准备:所述育苗车间可以为砖木结构,其左右两侧均可设有若干窗户用以透光,但其屋顶不透光,故所述屋顶使用日光灯以补充光源。接着,先使用200ppm的强氯精对所述育苗车间进行整体的消毒;最后,再对育苗车间冲洗干净以备用。
1.2育苗循环水系统的准备:首先,搭建生物过滤系统、反冲洗装置以及育苗池以组成所述育苗循环水系统。然后,先将所述生物过滤系统中的生物填料清洗干净;再将所述生物过滤系统进满自来水。在正式对黄颡鱼进行育苗的5-7天前需要对所述育苗循环水系统提前进行若干次循环。特别的,在该提前进行的循环动作中还需要在所述生物过滤系统中投放适量的硝化细菌,进而提高所述育苗循环水系统处理氨氮和亚硝酸的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池的准备包括:
育苗池的消毒:先将育苗桶使用200ppm的强氯精进行消毒;然后,再将所述育苗桶冲洗干净。具体的,所述育苗桶优选为直径2米、高度0.9米的圆柱形育苗桶。再将所述育苗桶放入所述育苗池中,所述育苗桶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浸入水中。此外,每个所述育苗池中放入3-4个气石,并调节气阀至气石呈微沸状。
育苗池水温调节:调节水温为25-28℃。
育苗池光照调节:控制育苗池光照强度在300-1000Lux之间。
育苗池pH以及溶解氧调节:调节育苗池水体的pH值在6.8-7.5之间,调节苗池水体的溶解氧≥5mg/L。
育苗池氨氮以及亚硝酸盐调节:调节育苗池水体的氨氮≤0.2mg/L,调节苗池水体的亚硝酸盐≤0.05mg/L。
步骤二:培育生物饵料以及选择人工配合饲料,具体如下:
2.1生物饵料的培育:需在黄颡鱼育苗的24h前首先孵化丰年虫,所述丰年虫的孵化条件如下表:
影响因素 盐度 温度 光照 pH值 溶解氧
标准值 25-34‰ 26-30℃ ≥2000Lux 7.5-8.5 ≥5mg/L
2.2人工配合饲料的选择:所述人工配合饲料包括黄颡鱼开口饲料以及0.3mm的苗种饲料,所述黄颡鱼开口饲料为粉料。所述黄颡鱼开口饲料的细度95%以上过80目,其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如下表:
粗蛋白(≥) 粗灰分(≤) 粗脂肪(≥) 粗纤维(≤) 总磷(≥) 水分(≤)
42.0 14.0 4.5 11.0 1.0 11.5
步骤三:投放黄颡鱼水花,具体如下:
3.1选购品种优良、口碑好以及活力强的黄颡鱼水花。
3.2在投放黄颡鱼水花前,需提前2-3小时在育苗池中泼洒抗应激产品。所述抗应激产品可以为抗应激Vc等,其使用浓度按其产品说明进行操作。
3.3先将装有水花的氧气袋整体放入育苗池中20-30分钟,待所述装有水花的氧气袋内的温度与育苗池的水温相差在1-2℃之间时,即可将水花投放入育苗池中。在投入水花的1小时后,先使用吸污装置将育苗池中死亡的水花吸出,然后,再观察水花内源性营养消耗情况。待卵黄消耗完时,开始投喂开口饵料。
3.4特别的,在工厂化育苗生产中水花投放的密度为: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入10000尾-20000尾水花。
步骤四:控制育苗过程中的水质,具体如下:
4.1在水花投放到育苗池的当天,需及时吸污以保持池底干净,并且,此后每天至少对所述育苗池吸污一次。因为黄颡鱼是底栖鱼类,其性喜在池底觅食,保持育苗池底部的清洁有利于水花的生长发育。
4.2每天需使用试剂盒检测育苗池的pH值、氨氮以及亚硝酸盐等指标。保证育苗池水体的pH值在6.8-7.5之间、其氨氮在0-0.2mg/L之间以及其亚硝酸盐在0-0.05mg/L之间。
4.3当育苗池水质指标超出适宜指标值时,可在育苗的前3天每天更换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并且,在3天以后每天中午开启循环水,以使育苗池每天至少循环2h。此外,还需保持育苗池的水深在70cm左右。
步骤五:根据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定时、定量投喂在育苗前准备好的各种饵料,具体如下:
5.1投喂开口饵料
当水花投放至育苗池3-4h后,开始投喂丰年虫初孵无节幼体;其投喂量为每1万尾鱼苗投喂5g的丰年虫初孵无节幼体。随后观察鱼苗食饵情况,根据实际需求再增加或减少投喂量。
5.2投喂鲜活丰年虫
在培育鱼苗1-7天的阶段,需每天投喂3餐。其投喂时间安排如:8:00、15:00以及21:00;其日投喂量为每1万尾鱼苗投喂10-15g的鲜活丰年虫。
5.3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在培育鱼苗第8-10天的阶段,需每天投喂3餐。其投喂时间安排如:8:00、15:00以及21:00。其每餐投喂鲜活丰年虫中拌喂黄颡鱼开口饲料,所述黄颡鱼开口饲料投喂量占比从20%逐天增加至100%,所述占比每天均增加,但其日投喂总重量不变,即其日投喂量仍为每1万尾鱼苗投喂10-15g的人工配合饲料。特别的,所述黄颡鱼开口饲料优选为粉料。
此后,在培育鱼苗第11-30天的阶段,仍需每天投喂3餐,其投喂时间与此前的投喂时间保持一致,即其投喂时间安排如:8:00、15:00以及21:00。此阶段可投喂粉料状的黄颡鱼开口饲料以及冰冻桡足类。在鱼苗每一餐饲料投喂的1h后需补充投喂冰冻桡足类,所述饲料的日投喂量为每1万尾鱼苗投喂20-40g。
最后,在培育鱼苗第31-40天的阶段,仍需每天投喂3餐,其投喂时间保持如:8:00、15:00以及21:00。此阶段需全部投喂0.3mm的苗种饲料,其日投喂量为每1万尾鱼苗投喂30-50g的苗种饲料。此阶段也可根据鱼苗的实际进食情况对投喂量进行对应的调整。此阶段鱼苗的平均体重达到0.5-1.0g,此后可以对鱼苗进行销售。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是一种水产苗种繁育的高效且稳定的培育方式。所述的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可以保证生物饵料的充足性及适口性,从而提高黄颡鱼苗的开口率以及摄食强度,进而提高其成活率。所述的黄颡鱼的培育环境具有可控性,可对黄颡鱼鱼苗的密度、DO、光照度、水温以及水质等生长制约因子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提供使黄颡鱼稳定生长的环境,以防止病害发生,并有利于鱼苗的生长。因此,本发明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苗种培育方式,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鱼苗,从而有利于黄颡鱼的产业发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育苗车间以及准备育苗循环水系统;
步骤二:培育生物饵料以及选择人工配合饲料;
步骤三:投放黄颡鱼水花;
步骤四:控制育苗过程中的水质;
步骤五:根据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定时、定量投喂在育苗前准备好的饵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循环水系统包括生物过滤系统、反冲洗装置以及育苗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黄颡鱼进行育苗的5-7天前需要对所述育苗循环水系统预先进行若干次循环;并且,在该提前进行的循环动作中还需要在所述生物过滤系统中投放硝化细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池的水温控制为25-28℃、其光照强度为300-1000Lux、其水体的pH值为6.8-7.5、其水体的溶解氧≥5mg/L、其氨氮≤0.2mg/L以及其亚硝酸盐≤0.05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需在黄颡鱼育苗的24h前先孵化丰年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配合饲料包括黄颡鱼开口饲料以及0.3mm的苗种饲料,并且,所述黄颡鱼开口饲料为粉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先将装有水花的氧气袋整体放入育苗池中20-30分钟;待所述装有水花的氧气袋内的温度与育苗池的水温相差在1-2℃之间时,再将水花投放入育苗池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花投放的密度为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入10000尾-20000尾水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育苗的前3天每天更换育苗池三分之一的水;并且,在3天以后每天中午开启育苗循环水系统,以使育苗池每天至少循环2h;此外,还需保持育苗池的水深在7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花投放至育苗池3-4小时后,每1万尾鱼苗投喂5g的丰年虫初孵无节幼体;在培育鱼苗1-7天的阶段,每天投喂3次的鲜活丰年虫;在培育鱼苗第8-40天的阶段,每天投喂3次的人工配合饲料。
CN202111161136.7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Pending CN115462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1136.7A CN115462333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1136.7A CN115462333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2333A true CN115462333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6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1136.7A Pending CN115462333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233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8018A (zh) * 2012-03-19 2012-07-18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黄颡鱼集约化鱼苗繁育系统
CN103120135A (zh) * 2011-11-21 2013-05-29 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无公害黄颡鱼养殖方法
KR20140115445A (ko) * 2013-03-19 2014-10-01 박진우 순환여과방식과 단계적 해수순치를 통한 강하성어류(무태장어) 양식 방법
CN105309357A (zh) * 2015-11-24 2016-02-10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格优质黄颡鱼种的培育方法
CN106561501A (zh) * 2016-10-26 2017-04-19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
CN106804481A (zh) * 2016-12-20 2017-06-09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
CN107455291A (zh) * 2017-07-31 2017-12-12 兰溪市普润斯水产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方法
CN110915729A (zh) * 2019-12-12 2020-03-27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提高黄颡鱼苗种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0135A (zh) * 2011-11-21 2013-05-29 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无公害黄颡鱼养殖方法
CN102578018A (zh) * 2012-03-19 2012-07-18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黄颡鱼集约化鱼苗繁育系统
KR20140115445A (ko) * 2013-03-19 2014-10-01 박진우 순환여과방식과 단계적 해수순치를 통한 강하성어류(무태장어) 양식 방법
CN105309357A (zh) * 2015-11-24 2016-02-10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格优质黄颡鱼种的培育方法
CN106561501A (zh) * 2016-10-26 2017-04-19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
CN106804481A (zh) * 2016-12-20 2017-06-09 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
CN107455291A (zh) * 2017-07-31 2017-12-12 兰溪市普润斯水产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方法
CN110915729A (zh) * 2019-12-12 2020-03-27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提高黄颡鱼苗种培育成活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0004B (zh) 一种区块式仿生态池塘繁殖育苗设备及方法
CN106342729B (zh) 一种鲑鳟鲆鲽鱼立体混养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CN104115775B (zh) 一种洄游型大西洋鲑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CN109699529B (zh) 一种马鲅鱼的规模化人工繁育方法
AU200520677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quaculture production
CN109122443A (zh) 澳洲淡水龙虾循环水抱卵孵化系统及育苗方法
CN111771772B (zh) 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
CN105123563A (zh) 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方法
CN113508766B (zh) 一种大口黑鲈鱼苗驯食方法
CN107182853A (zh) 一种抗病速成鲈鱼养殖方法及其应用
CN106857334A (zh) 一种加州鲈混养黄颡鱼的养殖方法
CN105918170A (zh) 一种草鱼养殖方法
KR20140026985A (ko) 해삼 종묘 육성용 인공배합사료
CN103004667A (zh) 一种适用于河口地区低盐度池塘的海鲈养殖方法
CN100372510C (zh) 全人工培育斑节对虾亲体的方法
CN101658146A (zh) 罗非鱼耐盐育种技术
CN104705233B (zh) 一种四鼻须鲤养殖池塘混养南美白对虾的方法
CN108293921B (zh) 一种罗非鱼幼鱼的半封闭式循环水的养殖方法及其系统
CN106614180A (zh)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CN109392782A (zh) 一种似鲇高原鳅工厂化养殖方法
CN107295997A (zh) 一种生物饵料高密度混合养殖养殖池的建造方法
CN108124794A (zh) 一种大菱鲆亲鱼性腺促熟培育方法
CN102792910B (zh) 一种金鳟全雌杂交苗种的培育方法
Kestemont et al. Larval rearing of the gudgeon, Gobio gobio L.,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of feeding with the rotifer, Brachionus plicatilis OF Müller
Fadhilah et al. Water qual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and gree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in aquaponics system at different flow r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