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4614B -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14614B CN115214614B CN202210920172.5A CN202210920172A CN115214614B CN 115214614 B CN115214614 B CN 115214614B CN 202210920172 A CN202210920172 A CN 202210920172A CN 115214614 B CN115214614 B CN 1152146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ystem
- clutch
- mode
- engine
- speed differ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06 Fillers/Extender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05 diagnos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60W20/50—Control strategies for responding to system failures, e.g. for fault diagnosis, failsafe operation or limp mo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60W20/20—Control strategies involving selection of hybrid configuration, e.g. selection between series or parallel config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02—Clutches
- B60W2510/0208—Clutch engagement state, e.g. engaged or disengaged
- B60W2510/0216—Clutch engagement r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06—Combustion engines, Gas turbines
- B60W2510/0638—Engine sp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06—Combustion engines, Gas turbines
- B60W2510/0657—Engine torqu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当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监测动力系统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以及实际转速差;若目标转速差、实际转速差和扭矩值满足状态切换条件,将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在动力系统处于纯电模式时,监测发动机转速;若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该方法能够提升离合器故障状态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动力系统和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采用了串并联构型混合动力系统。尤其在汽车领域中,串并联构型混合动力系统允许车辆在并联模式和串联模式之间切换。
在相关技术中,当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进入串联模式时,会通过离合器上的传感器来检测离合器的各项数据,从而确定离合器在切换过程中正确的脱开。
然而,上述的方式中,当传感器在工作中出现异常或者收到干扰时,会造成对控制系统对切换发动机状态的误判,从而影响动力系统和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以提升离合器故障状态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动力系统和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串并联构型混合的动力系统,包括:
当所述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监测所述动力系统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所述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以及实际转速差;
若所述目标转速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所述扭矩值满足状态切换条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监测发动机转速;
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若所述目标转速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所述扭矩值满足状态切换条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预设转速阈值,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
对于所述异常状态的动力系统,若所述目标转速差大于目标转速阈值、所述实际转速差小于实际转速阈值并且所述扭矩值大于所述扭矩阈值达到第一预定时长,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包括:
获取所述动力系统在所述并联模式与所述串联模式之间的切换次数;
若所述切换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阈值,则控制所述动力系统重新进入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
若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预设次数阈值,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所述纯电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重置为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所述动力系统重新进入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包括:
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回到所述并联模式;
当所述动力系统在并联模式运行达到所述第一预定时长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回到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预设转速阈值,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包括:
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大于预设转速阈值的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
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变化为小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无异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归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归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正常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发动机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故障检测装置,应用于串并联构型混合的动力系统,包括:
离合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监测所述动力系统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所述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以及实际转速差;
驱动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转速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所述扭矩值满足状态切换条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发动机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监测发动机转速;
第一故障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该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故障检测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故障检测方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的转速信息来对离合器的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在确定离合器的转速信息状态切换条件而可能出现了故障时,将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并且在纯电模式下,根据发动机转速来确定离合器的故障状态。通过上述的方式,不需要传感器来获取离合器的状态数据,而是根据离合器和发动机的机械数据来判断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离合器的故障状态,从而避免传感器异常和收到干扰而导致误判离合器状态,有利于提升离合器故障状态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动力系统和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判断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检测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本申请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具备串并联构型混合的动力系统中,并且具体应用在具备串并联构型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中。在此类场景中,当车辆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需要判定离合器已经脱开,以避免在串联模式中由于离合器未脱开而造成异常加速或者减速。以应用在车辆中为例,应用本申请的方案,车辆会先根据离合器的转速状态来对离合器的脱开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并且判断出离合器可能处于故障状态。随后,车辆会将在满足故障判定条件的情况下,将车辆转换到的电池驱动,并且在纯电模式下,根据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情况来确定离合器是否出现了故障,从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调整动力系统和车辆进行后续的行驶状态,避免故障误判而导致故障对车辆造成更大的损伤。
下面车辆的动力系统为例,对本申请的方案所提供的故障判断方法进行整体介绍。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判断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步骤101中,当整车需要退出并联模式而进入串联模式(即,增程模式)时,会开启故障诊断功能。随后,在串联模式中,故障诊断功能会默认处于正常模式,并且在步骤102中,在离合两端速差绝对值N△Act大于设定值,并且持续时间超过设定时间T1后确认离合器正常脱开,从而退出故障诊断功能并且在正常模式下工作。在步骤103中,如果N△Act小于设定值,增程器的调速扭矩Tq△PI大于设定值并且离合器两端目标速差绝对值N△Target也大于设定值,则会进入预判故障模式,并且在步骤104中退回到并联模式中。随后,在步骤105中,在退回到并联模式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进入增程模式,进行重新诊断。在重新诊断过程中,如果预判故障不允许进入并联模式,则在步骤106中会请求动力系统对发动机停机并且进入纯电模式。在纯电模式中,预判故障诊断会监控发动机的转速。在步骤107中,如果发动机转速归零,则退出诊断进入正常模式,否则,如果发动机转速超过设定值达到一定时间,则确认离合器发生无法脱开故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做出详细说明。为了便于介绍,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辆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串并联构型混合的动力系统作为执行主体来对故障检测方法进行介绍,该故障检测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210至步骤S240:
步骤S210,当所述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监测所述动力系统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所述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以及实际转速差。
在本实施例中,当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动力系统会检测动力系统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以及实际转速差。其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通常为离合器发动机端绝对扭矩值,也可以为增程器调速扭矩,其为发动机与直连的发动机扭矩之和。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为发动机端目标转速与轮端转速速比转换到发动机端的速差绝对值,而实际转速差是通过发动机转速、轮端转速和速比转换计算。这些数据可以直接通过动力系统来获得,而不需要添加额外的传感器。
步骤S220,若所述目标转速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所述扭矩值满足状态切换条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状态切换条件指的是动力系统判断离合器未脱开可能存在故障的判断条件。该状态切换条件通常会提供对应于目标转速差、实际转速差和扭矩值的一个或者多个阈值。通过将监测到的数据与对应的阈值相比较,来对离合器的脱开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判断出离合器的状态存在异常,则会将动力系统切换到由电池驱动的纯电模式。在纯电模式中,动力系统通常以仅由车载电池来提供动力,而发动机不会再向车辆提供动力,因此,动力系统会要求发动机停机或者将转速降低来待命,从而在发动机停机的状态下对离合器的故障进行进一步判断。
步骤S230,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监测发动机转速。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动力系统在进入纯电模式会要求发动机停机或者处于低速运行状态,因此,监测得到的发动机转速按照持续降低到一定数值后稳定的变化规律而变化。
步骤S240,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故障判定条件是用于在动力系统处于纯电模式时来确定离合器是否存在故障的条件,其通常包括相对于发动机转速的一个或者多个阈值,根据发动机转速是否满足阈值要去来确定离合器的故障状态。例如,在纯电模式中,发动机的转速会下降。如果发动机转速下降的速率高于故障判定条件中提供的速率或者在一定时间内,发动机转速下降到低于故障判定条件中提供的转速,在可以认为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从而确定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的转速信息来对离合器的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在确定离合器的转速信息状态切换条件而可能出现了故障时,将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并且在纯电模式下,根据发动机转速来确定离合器的故障状态。通过上述的方式,不需要传感器来获取离合器的状态数据,而是根据离合器和发动机的机械数据来判断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离合器的故障状态,从而避免传感器异常和收到干扰而导致误判离合器状态,有利于提升离合器故障状态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动力系统和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上述步骤S220,若所述目标转速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所述扭矩值满足状态切换条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具体包括如下的步骤S310和步骤S320:
步骤S310,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预设转速阈值,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
步骤S320,对于所述异常状态的动力系统,若所述目标转速差大于目标转速阈值、所述实际转速差小于实际转速阈值并且所述扭矩值大于所述扭矩阈值达到第一预定时长,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将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时,首先会根据实际转速差和预设转速阈值,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具体地,如果离合器未脱开,则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短的转速差应该是一个很小的趋近于零的转速误差。因此,根据实际转速差持续地高于该误差,则表示离合器应该已经脱开,否则,如果低于该值,则表示离合器有未脱开的可能,因此需要进一步确定离合器是否故障。对于处于异常状态的动力系统,如果目标转速差大于目标转速阈值、实际转速差小于实际转速阈值并且扭矩值大于扭矩阈值达到第一预定时长,则将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具体地,对于目标转速差,目标转速差为离合器两端速差目标的绝对值,如果目标转速差在此范围内,表示离合器本身接近处于结合状态的转速,容易造成误判,因此避免在此范围内检测离合器转台。对于扭矩值,离合器在正常状态下,扭矩值应该会使得发动机的转速向目标转速靠近,因此,如果扭矩值低于设定的扭矩阈值,表示说明整车可能出现异常,发动机因为某种原因被定住很难靠向目标转速,有离合器未脱开可能。因此,当三个条件同时出现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则表示离合器存在未脱开的可能性,需要在动力系统处于纯电模式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离合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离合器和发动机本身的数据来对离合器的状态进行初步判断,从而不需要对离合器设置专门的传感器,降低了进行离合器故障检测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上述步骤S320中,若所述目标转速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所述扭矩值满足状态切换条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的步骤S410和步骤S430:
步骤S410,获取所述动力系统在所述并联模式与所述串联模式之间的切换次数;
步骤S420,若所述切换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阈值,则控制所述动力系统重新进入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
步骤S430,若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预设次数阈值,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所述纯电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重置为零。
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到纯电模式之前,控制动力系统重新尝试从并联窗台切换到串联状态,来尝试消除可能存在的故障状态。具体地,首先,动力系统会后获取到动力系统在并联模式与串联模式之间的切换次数。该切换次数为在动力系统根据状态切换条件判断离合器可能存在故障后,尝试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的次数,即重新尝试切换到串联模式的次数。如果该切换次数小于预设次数阈值,则动力系统会重新进入串联状态,并且在重新进入串联状态后,将切换次数加1,之后,重新根据上述的过程判断离合器的状态。如果切换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表示动力系统已经尝试了足够的次数,并且每次都判断离合器可能存在未脱开的情况,则会进入到纯电模式来进一步判断故障是否存在。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系统会切换回到并联状态并且尽量保持在并联装置,直至动力系统由于整车边界限制原因无法保持并联模式后,切换到纯电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系统会多次尝试从并联状态切换到串联状态,从而能够在离合器可能存在故障时,对离合器状态进行多次确认,从而能够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上述步骤S420,控制所述动力系统重新进入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回到所述并联模式;
当所述动力系统在并联模式运行达到所述第一预定时长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回到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动力系统重新进入串联模式时,动力系统的控制器会先将动力系统切换回到并联模式。随后,在第一预定时长内,控制器会将动力系统保持在并联模式运行,并且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长后,将动力系统再次切换到串联模式,并且在切换之后,将切换次数增加。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上述步骤S310,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预设转速阈值,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的步骤:
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大于预设转速阈值的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
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变化为小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无异常。
具体地,如果实际转速差大于预设转速阈值的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表示离合器可能并未成功脱开,此时离合器正被其他动力驱动,因此,可以确定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如果若实际转速差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变化为小于预设转速阈值,则表示离合器在正确脱开后,正处在正常降低转速的阶段,因此可以确定动力系统无异常,从而结束故障检测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上述步骤S240,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的步骤S510至S520:
步骤S510,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归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步骤S520,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归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正常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动力系统在切换到纯电模式时,会要求发动机停机,因此,正常状态的发动机的转速会在一定时间内回落归零。因此,在切换到驱动状态后,监控得到的发动机转速在预定的第三预设时间内未归零,则表示离合器处于未脱开状态,车辆在由电池驱动时,离合器被车辆拖动而转动,从而导致车辆正在倒脱发动机而导致转速未正确归零,因此,可以确定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如果发动机转速在预定的第三预设时间内归零,则表示离合器正常脱开,发动机正常停机,因此离合器处于正常状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驱动的情况下,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来判断离合器的故障状态,从而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离合器是否处于未脱开的故障状态,从而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申请所介绍的故障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的步骤S610:
步骤S610,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发动机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具体地,当动力系统处于纯电模式时,发动机应该处于停机状态,发动机的转速应该为零或者低于一个固定的阈值。因此,动力系统在对发动机转速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发动机转速大于发动机转速的阈值,则表示车辆正在凭借惯性倒脱发动机,从而可以判断出离合器并未成功脱开,因此,可以确定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故障检测方法。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检测装置的组成框图。如图7所示,故障检测装置700主要可以包括:
离合监测模块710,用于当所述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监测所述动力系统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所述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以及实际转速差;
驱动切换模块720,用于若所述目标转速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所述扭矩值满足状态切换条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发动机监测模块730,用于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监测发动机转速;
第一故障确定模块740,用于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驱动切换模块720包括:
异常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差和预设转速阈值,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
状态切换子模块,用于对于所述异常状态的动力系统,若所述目标转速差大于目标转速阈值、所述实际转速差小于实际转速阈值并且所述扭矩值大于所述扭矩阈值达到第一预定时长,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状态切换子模块包括:
切换次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动力系统在所述并联模式与所述串联模式之间的切换次数;
第一模式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切换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阈值,则控制所述动力系统重新进入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
第二模式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预设次数阈值,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所述纯电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重置为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第一模式切换单元包括:
并联切换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回到所述并联模式;
串联切换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动力系统在并联模式运行达到所述第一预定时长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回到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第一故障确定模块740包括:
异常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大于预设转速阈值的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
无异常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变化为小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无异常。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故障检测装置700还包括:
第二故障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发动机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8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计算机系统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储存部分8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各个方法流程图中所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8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串并联构型混合的动力系统,包括:
当所述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监测所述动力系统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所述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以及实际转速差;
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大于预设转速阈值的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
对于所述异常状态的动力系统,若所述目标转速差大于目标转速阈值、所述实际转速差小于实际转速阈值并且所述扭矩值大于扭矩阈值达到第一预定时长,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监测发动机转速;
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包括:
获取所述动力系统在所述并联模式与所述串联模式之间的切换次数;
若所述切换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阈值,则控制所述动力系统重新进入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
若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所述预设次数阈值,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所述纯电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重置为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动力系统重新进入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包括:
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回到所述并联模式;
当所述动力系统在并联模式运行达到所述第一预定时长时,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回到所述串联模式,并将所述切换次数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变化为小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无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归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归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正常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若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发动机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7.一种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串并联构型混合的动力系统,包括:
离合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动力系统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时,监测所述动力系统中离合器的发动机端的扭矩值、所述离合器的发动机端和轮端的目标转速差以及实际转速差;
驱动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实际转速差大于预设转速阈值的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动力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对于所述异常状态的动力系统,若所述目标转速差大于目标转速阈值、所述实际转速差小于实际转速阈值并且所述扭矩值大于扭矩阈值达到第一预定时长,则将所述动力系统切换到纯电模式;
发动机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动力系统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监测发动机转速;
第一故障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发动机转速满足故障判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离合器处于故障状态。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故障检测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检测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20172.5A CN115214614B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20172.5A CN115214614B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14614A CN115214614A (zh) | 2022-10-21 |
CN115214614B true CN115214614B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3615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20172.5A Active CN115214614B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146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20258B (zh) * | 2023-07-24 | 2023-09-22 |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紧急制动的扭矩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8025127B (zh) * | 2024-03-29 | 2024-07-19 | 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18305A (ja) * | 2000-01-28 | 2001-08-10 | Hitachi Ltd |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車の制御装置 |
JP2007320388A (ja) * | 2006-05-31 | 2007-12-13 | Honda Motor Co Ltd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CN107380170A (zh) * | 2017-06-12 | 2017-11-24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发动机状态监控及故障处理方法 |
CN108688643A (zh) * | 2017-03-31 | 2018-10-23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转速控制 |
CN109017752A (zh) * | 2017-06-08 | 2018-12-18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253185A (zh) * | 2018-09-11 | 2019-01-22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phev电磁离合器快速结合的控制方法 |
CN114251447A (zh) * | 2020-09-25 | 2022-03-29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滑磨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
CN114407864A (zh) * | 2022-01-26 | 2022-04-2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混动车辆及其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储存介质 |
CN114715134A (zh) * | 2022-03-28 | 2022-07-08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
WO2022147870A1 (zh) * | 2021-01-07 | 2022-07-14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的启动方法和装置及车辆 |
CN114763132A (zh) * | 2021-07-21 | 2022-07-19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X363649B (es) * | 2013-06-03 | 2019-03-28 | Nissan Motor | Dispositivo de determinacion de falla de vehiculo hibrido y su metodo de determinacion de falla. |
-
2022
- 2022-08-01 CN CN202210920172.5A patent/CN1152146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18305A (ja) * | 2000-01-28 | 2001-08-10 | Hitachi Ltd |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車の制御装置 |
JP2007320388A (ja) * | 2006-05-31 | 2007-12-13 | Honda Motor Co Ltd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CN108688643A (zh) * | 2017-03-31 | 2018-10-23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转速控制 |
CN109017752A (zh) * | 2017-06-08 | 2018-12-18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380170A (zh) * | 2017-06-12 | 2017-11-24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发动机状态监控及故障处理方法 |
CN109253185A (zh) * | 2018-09-11 | 2019-01-22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phev电磁离合器快速结合的控制方法 |
CN114251447A (zh) * | 2020-09-25 | 2022-03-29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滑磨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
WO2022147870A1 (zh) * | 2021-01-07 | 2022-07-14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的启动方法和装置及车辆 |
CN114763132A (zh) * | 2021-07-21 | 2022-07-19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
CN114407864A (zh) * | 2022-01-26 | 2022-04-2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混动车辆及其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储存介质 |
CN114715134A (zh) * | 2022-03-28 | 2022-07-08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14614A (zh) | 2022-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214614B (zh) |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
US10183664B2 (en) | Vehicle system, batter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US10579484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of watchdog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centr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vehicle | |
US7813849B2 (en) | Vehicle control system | |
EP3330857B1 (en) | Vehicle control device | |
US991569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insulation-breakdown of vehicle component | |
US10254733B2 (en) | Motor control device | |
CN114109594B (zh) | 发动机失火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160156084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verter | |
US20230083817A1 (en) | Electric off-road vehicle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8146250B (zh) | 一种基于多核cpu的汽车扭矩安全控制方法 | |
JP2021136830A (ja) | 診断装置、診断システム、診断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EP4257453A1 (en) | Control method, monitoring metho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controller and control system | |
CN117022158A (zh) | 车辆动力丢失安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691367A (zh) | 一种车辆动力扭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100836297B1 (ko) | 듀얼 프로세서를 이용한 차량 고장 감시 시스템 | |
US11169899B2 (en) | Mitigating data offsets for machine learning | |
US20200180603A1 (en) |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ttery of vehicle | |
CN116215243A (zh) | 双动力牵引车永磁系统急停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
KR20200124786A (ko) | 배터리 센서 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3685259B (zh) | 一种发动机节温器故障判断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
CN115543758A (zh) | 仪表的安全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
CN119218191B (zh) |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
CN116080689A (zh) | 一种车辆驾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9283960B (zh) | 后轮转角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