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35878A - 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5878A
CN115135878A CN202180015250.0A CN202180015250A CN115135878A CN 115135878 A CN115135878 A CN 115135878A CN 202180015250 A CN202180015250 A CN 202180015250A CN 115135878 A CN115135878 A CN 115135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opening
check valve
opening portion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52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5878B (zh
Inventor
南宫圭
李周泳
孔成奎
金亮秀
金想垀
孙殷基
安慧林
崔炯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35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5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5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5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09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板式压缩机,上述止回阀可以构成为包括:阀体,在一侧的中心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入的第一开口部,在一侧的周边形成有钩部,在另一侧形成有供制冷剂排出的第二开口部,所述钩部与形成于后壳体的吸入口的连结槽连结;以及脉动减小单元,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以在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并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排出时使制冷剂的流动延迟而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Description

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回阀(check calve)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使制冷剂的流动延迟来减小脉动的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车辆的冷却系统中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这种压缩机包括往复式压缩机和旋转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在压缩制冷剂的结构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执行压缩,旋转式压缩机在压缩制冷剂的结构进行旋转运动的同时执行压缩。
其中,往复式压缩机包括:曲柄式压缩机,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利用曲柄传递到多个活塞;斜盘式压缩机,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具有斜盘的旋转轴;以及摆盘式压缩机,利用摆盘,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叶片式压缩机,利用旋转的旋转轴和叶片;以及涡旋式压缩机,利用绕动涡盘和固定涡盘。
斜盘式压缩机分为固定容量式类型和可变容量式类型,该固定容量式类的斜盘的设置角度被固定,该可变容量式类型能够改变斜盘的倾斜角来改变排出量。
图1公开了现有的止回阀1的一种形态。在现有的止回阀1中,在阀体3的一侧设置钩部2,在一侧的钩部2的中心侧设置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口9。并且,在阀体3的另一侧设置使从流入口9流入的制冷剂排出的流出口4。
图2公开了图1所示的止回阀1通过钩部2而与形成在斜盘式压缩机的后壳体6上的吸入口7的台阶部6a结合的状态。此时,止回阀1起到吸入阀(suction valve)的作用。
在缸孔的内部,活塞随着斜盘的运动而进行往复运动,并且为了使制冷剂流入并压缩,通过缸孔的内部压力,制冷剂流入后壳体6的吸入室。
此时,在吸入口7上设置止回阀1而调节制冷剂的流动。
即,从吸入口7流入的制冷剂向流入口9流入,并在阀体3的内部通过流出口4向吸入室8流入。
现有的止回阀1的结构在其内部不会使制冷剂的流速显著降低。因此,在止回阀1的内部不会顺利地发生制冷剂流动的延迟,从而使从流入口9流入的制冷剂直接从流出口4排出,不会产生脉动减小效果。这是引起压缩机的噪音、振动等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制冷剂的流动延迟而减小脉动的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回阀,可以包括:阀体,在一侧的中心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入的第一开口部,在一侧的周边形成有钩部,在另一侧形成有供制冷剂排出的第二开口部,所述钩部与形成在后壳体的吸入口处的连结槽连结;以及脉动减小单元,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以在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并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排出时使制冷剂的流动延迟而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脉动减小单元包括突出块,所述突出块设置成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方向突出,以使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的制冷剂碰撞并使流动延迟而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所述突出块的上端部形成有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使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的制冷剂碰撞并使流动延迟而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排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脉动减小单元还包括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形成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突出块之间,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内部,所流入的制冷剂与要流出的制冷剂彼此碰撞而减小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凹陷部为将所述突出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端部连接的曲线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所述突出块的上端部形成有辅助流动孔,所述辅助流动孔将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的制冷剂追加地排出,以补偿由于形成所述突出块而产生的制冷剂的流动阻碍。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辅助流动孔在所述突出块的上端部形成有多个。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脉动减小单元包括阻碍突起,所述阻碍突起设置成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相邻,并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方向突出,以阻碍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排出的制冷剂流动而减小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阻碍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宽度间隔(D1)之间,阻碍向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而减小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阻碍突起为圆柱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开口部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形成有多个,所述脉动减小单元包括导向突起,所述导向突起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并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方向突出,以使从所述第一开口部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分散而减小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导向突起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设置多个,在多个第二开口部中的一个第二开口部的两侧设置的一对引导突起分别沿朝向第二开口部的方向形成有直线部,从所述阀体的中心侧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一对所述直线部的间隔(D2)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宽度间隔(D1)内。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脉动减小单元还包括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形成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导向突起之间,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内部,所流入的制冷剂与要流出的制冷剂彼此碰撞而减小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脉动减小单元包括基部块,所述基部块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下端部连接,并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方向突出地设置,以使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制冷剂碰撞并使流动延迟而减小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所述基部块的上端部的外周形成有倒圆部,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的制冷剂在与所述基部块的上端部碰撞后,沿着所述倒圆部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流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所述基部块形成有从所述基部块的中心侧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延伸的延伸突起,所述延伸突起从所述基部块的中心侧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延伸突起的宽度间隔(D4)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宽度间隔(D1)之间。
本发明的斜盘式压缩机可包括:缸体,形成有缸孔;前壳体,结合于所述缸体的前方而形成曲柄室;后壳体,结合于所述缸体的后方而形成吸入室和排放室;以及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口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活塞通过斜盘的运动而在缸孔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此时必然在制冷剂流动中产生脉动,这种脉动现象可以在止回阀的内部通过使制冷剂流动延迟来减小。
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斜盘式压缩机的振动和噪音,从而有助于提高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止回阀的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现有的止回阀安装于斜盘式压缩机的后壳体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斜盘式压缩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的第一实施例的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止回阀配置于后壳体的排放室的状态的图。
图6是将现有的止回阀与本发明的止回阀之间的脉动程度进行比较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止回阀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形态的侧视图。
图10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止回阀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止回阀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止回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斜盘式压缩机的基本形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适用于这种结构,对于斜盘式压缩机的说明仅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内有效。
参照图3,斜盘式压缩机10具有形成外观和框架的一部分的缸体20。此时,贯通缸体20的中心而形成中心孔21,轴6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中心孔21。
可以包括缸体20、前壳体30和后壳体40而称为壳体10。
多个缸孔22以呈放射状围绕中心孔21的方式贯通缸体20而形成,活塞70以能够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于缸孔22的内部。此时,活塞70形成为圆柱形状,缸孔22是与此相对应的圆筒形空间,缸孔22中的制冷剂通过活塞70的往复运动而被压缩。缸孔22和活塞70形成压缩室。
在缸体20的前方结合有前壳体30。前壳体30的与缸体20相对的面凹陷,而与缸体20一同在内部形成曲柄室31。
与发动机等外部动力源(未示出)连接的滑轮3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前壳体30的前方,轴60与滑轮32的旋转联动地旋转。
在缸体20的后方结合有后壳体40。此时,在后壳体40,沿着与后壳体40的外周边缘相邻的位置形成排放室41,以选择性地与缸孔22连通。
并且,吸入口45形成在后壳体40的一侧,并与配置在后壳体40的中心侧部位的吸入室42连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压缩机的类型,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
此时,阀板50介于缸体20与后壳体40之间,排放室41通过形成在阀板50上的排放口而与缸孔22连通。
另外,斜盘61设置在轴60的外周表面上,并通过沿着斜盘61的边缘设置的导块62而与各个活塞70连接,活塞70通过斜盘61的旋转而在缸孔22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此时,为了调节压缩机10的制冷剂排出量,设置成斜盘61相对于轴60的角度可以改变。为此,通过压力调节阀(未示出)来调节将排放室41与曲柄轴室31连通的通道的开度。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斜盘式压缩机中,形成于缸体20的大部分缸孔22形成为以轴60为中心呈放射状隔开配置的所谓的径向对称结构。
当斜盘61通过上述结构旋转时,多个活塞70进行运动而压缩制冷剂,阀门因油压而打开,并通过阀板50的排放口将压缩的制冷剂推到排放室41。
其中,在将外部和吸入室42连接的吸入通道43上设置有止回阀100。止回阀100根据通过斜盘61的运动而在活塞70与缸孔22的内部形成的压力,将制冷剂从外部流入到吸入室42中。当制冷剂流入时,所述止回阀100保持相对均匀的压力,从而起到在压缩机的操作时减小噪音和振动的效果。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止回阀100配置于后壳体40的排出腔室的状态的图,图6是将现有的止回阀100与本发明的止回阀100之间的脉动程度进行比较的图。
参照图4及图5,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一实施例可以包括第一开口部120、钩部112、第二开口部130、阀体110及脉动减小单元200。
上述阀体110形成止回阀100的主体,整体上可以形成为圆筒形。
上述第一开口部120可以设置在上述阀体110一侧的中心部,并且是冷却剂流入的部分。另外,上述第二开口部130可以沿着上述阀体110的另一侧的周边设置,并且是排出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的部位。
上述钩部112可以沿着上述阀体110的一侧周边设置,并且可以连结于在后壳体40的吸入口45形成的连结槽45a。
接下来,上述脉动减小单元200可以设置在上述阀体110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以在制冷剂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并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排出时,使制冷剂的流动延迟,从而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脉动减小单元200可以包括突出块210,上述突出块210在上述阀体110的另一端部的内侧朝向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方向突出地设置,以使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碰撞而使流动延迟,从而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可以在上述突出块210的上端部形成平坦部213,以使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碰撞而使制冷剂的流动延迟,并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方向排出。
参考图5,可以确认设置上述突出块210的状态,并且通过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在由X区域表示的突出块210的上部处发生碰撞,从而沿着上述突出块210的外周分散。
并且,沿着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方向进入并流入到吸入室42。
此时,制冷剂在与上述突出块210碰撞而沿外周迂回的过程中发生延迟。即,制冷剂的流速降低,并且随着残留于止回阀100的内部的时间延长,制冷剂的脉动减小。
换言之,随着从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向第二开口部130流出的时间延长,在通过止回阀100的期间,自然地因延迟效果而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脉动减小单元200还可以包括第一凹陷部211,该第一凹陷部211在上述阀体110的另一端部的内侧形成在上述第二开口部130与上述突出块210之间。
在上述第一凹陷部211的内部,流入上述第一凹陷部211的制冷剂与要从上述第一凹陷部211流出的制冷剂彼此发生碰撞,从而起到降低制冷剂的流速而减小脉动的效果。
即,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形成有上述平坦部213的突出块210及第一凹陷部211的结构,在止回阀100的内部通过碰撞来降低制冷剂的流速,从而实现减小脉动的效果。
其中,上述第一凹陷部211可以具有将上述突出块210的端部与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端部连接的曲线形状。这是为了通过将上述突出块210的端部与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端部连接成曲线形状,使在第一凹陷部211中被抵消且流速降低的制冷剂平稳地排出到第二开口部130。
通过形成具有上述平坦部213的突出块210和第一凹陷部211,制冷剂的流动被延迟,从而降低制冷剂的流速,这增加了制冷剂在止回阀100的内部残留的时间,最终减小了制冷剂的脉动。
下面,参照图6,公开了现有的止回阀A与本发明的止回阀B之间的吸入口处的脉动压力的比较实验数据。
在现有的止回阀A的情况下,脉动压力测定为0.0248bar,在本发明的止回阀B的情况下,脉动压力测定为0.0214bar。得到了降低约13%左右的脉动压力的结果。
即,从脉动压力的减小结果可以看出,与现有的止回阀A相比,本发明的止回阀B减小了制冷剂的流速,从而得到从整体上减小制冷剂的脉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止回阀100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形态的侧视图。
参照图7至图9,可以确认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在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二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第一开口部120、第二开口部130、钩部112、阀体110、突出块210、第一凹陷部211之外,还可以包括辅助流动孔215。
上述第一开口部120、第二开口部130、钩部112、阀体110、突出块210和第一凹陷部211的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以下省略说明。
上述辅助移动孔215可以形成在上述突出块210的上端部。这样的辅助流动孔215可以被设置成使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追加地排出到吸入室42,以补偿在形成上述突出块210时所产生的制冷剂的流动阻碍。
参照图7,由于形成有上述辅助流动孔215,从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一部分制冷剂通过上述辅助流动孔215直接流入吸入室42,从而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由于上述突出块210和上述第一凹陷部211处的流速降低引起的制冷剂供给量的变化。
图8公开了上述辅助流动孔215以相对大的直径形成为一个的形态,图9公开了上述辅助流动孔215以相对小的直径在上述突出块210的上端部形成多个的形态。上述辅助流动孔215的位置、尺寸和数量可以根据设计规格而变更。
另一方面,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止回阀100的俯视图。
在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开口部120、第二开口部130、钩部112、阀体110的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以下省略说明。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脉动减小单元200。
参照图10及图11,在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三实施例中,脉动减小单元200可以包括阻碍突起220而构成。
上述阻碍突起220可以被设置成在上述阀体110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与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相邻,并且朝向上述第一开口部120突出地形成,以阻碍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从而减小脉动。
参照图1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阻碍突起220可以以圆柱形状实现,由于沿着阀体110的另一侧周围形成四个第二开口部130,因此四个阻碍突起220可以分别与第二开口部130相邻地配置。当然,上述阻碍突起220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状。
由于上述阻碍突起220被设置成与第二开口部130相邻,因此当从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通过上述阻碍突起220时,制冷剂的流动受到阻碍而迂回,并向第二开口部130方向进入。
参照图11,上述阻碍突起220设置在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宽度间隔D1之间,起到阻碍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并减小制冷剂的脉动的功能。
其中,上述阻碍突起220可以具有小于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宽度间隔D1的宽度。
并且,上述阻碍突起220优选设置在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宽度间隔D1的中心部,以在制冷剂向第二开口部130排出时,在第二开口部130的左右方向上引起均匀的流动阻碍。
如图11中示出的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箭头所示,制冷剂绕过上述阻碍突起220,并通过第二开口部130被排出到吸入室42。
由于这样的上述阻碍突起220的流动阻碍,使制冷剂的流速降低,并且使残留在止回阀100的内部的时间增加,最终能够导出减小制冷剂的脉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止回阀100的俯视图。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止回阀100中,第一开口部120、第二开口部130、钩部112和阀体110的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以下省略说明。下面,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脉动减小单元200。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上述脉动减小单元200可以包括导向突起230而构成,上述导向突起230在上述阀体110的另一端部的内侧设置在上述多个第二开口部130之间,并朝向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方向突出,以分散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制冷剂的流动,从而减小脉动。
参考图13,上述引导突起230可以在上述阀体110的另一端部的内侧设置多个。
并且,在多个第二开口部130中的一个第二开口部130的两侧设置的一对引导突起230可以分别沿着朝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方向形成有直线部231,这样的一对直线部231从上述阀体110的中心侧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方向引用制冷剂的流动。
此时,上述一对直线部231的间隔D2可以设置在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宽度间隔D1内。这是为了使由一对直线部231引导的制冷剂顺畅地向第二开口部130排出。
即,上述多个引导突起230设置于上述多个第二开口部130之间,与从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碰撞而降低制冷剂的流速,并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并且,为了补偿向第二开口部130的制冷剂排出流动,例如与第一实施例的辅助流动孔215同样地形成上述直线部231,以与被阻碍的制冷剂流动量相应地补偿制冷剂供给。
结果是,如图13中示出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表示的箭头所示,制冷剂与上述引导突起230发生碰撞而绕过上述引导突起230,并沿着直线部231被引导,然后通过第二开口部130被排出到吸入室42。
由于上述引导突起230的这种流动阻碍,制冷剂的流速降低,并且残留在止回阀100的内部的时间增加,从而可以导出减小制冷剂的脉动的效果。
另外,通过形成一对直线部231,引导向第二开口部130的制冷剂流动,从而补偿制冷剂供给。
接着,上述脉动减小单元200还可以包括第二凹陷部233,该第二凹陷部233在上述阀体110的另一端部的内侧形成在上述第二开口部130与上述引导突起230之间。在这样的第二凹陷部233的内部,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凹陷部211的功能类似,流入的制冷剂和要流出的制冷剂彼此碰撞,从而减小脉动。
即,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引导突起230、直线部231及第二凹陷部233的构成,实现如下效果:在止回阀100的内部通过碰撞来降低制冷剂的流速减小脉动的同时,引导制冷剂的流动,并补偿因制冷剂流速减低引起的制冷剂流动。
另一方面,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止回阀100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止回阀100的俯视图。
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止回阀100中,第一开口部120、第二开口部130、钩部112和阀体110的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以下省略说明。下面,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脉动减小单元200。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脉动减小单元200可以包括基部块240和延伸突起245而构成。
上述基部块240可以在上述阀体110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开口部130的下端部连接,并向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方向突出地设置,以使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碰撞并使流动延迟而减小脉动。
此时,可以在上述基部块240的上端部的外周形成倒圆部241,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可以与上述基部块240的上端部碰撞,然后沿着上述倒圆部241朝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方向流动。
由于上述基部块240的上端的中心部是平坦的,因此从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碰撞并使流动延迟。
参照图14,可以确认设置上述基部块240的状态,通过上述第一开口部120流入的制冷剂在上述基部块240的上端中心部发生碰撞,并沿着上述基部块240的外周分散。
并且,沿着上述倒圆部241平稳地引导流动,并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方向进入而排出到吸入室42。
此时,制冷剂在与上述基部块240碰撞并沿上述基部块240的外周方向迂回的过程中发生流动延迟。即,制冷剂的流速降低,并且随着残留在止回阀100的时间延长,制冷剂的脉动减小。
然后,上述延伸突起245可以从上述基部块240的中心侧朝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延伸而形成。上述延伸突起245可以执行从上述基部块240的中心侧向上述第二开口部130方向引导制冷剂的流动的功能。
这样的上述延伸突起245的宽度间隔D4可以设置在上述第二开口部130的宽度间隔D1之间。因此,沿着基部块240的倒圆部241向第二开口部130方向被引导的制冷剂被上述延伸突起245引导向第二开口部130。
即,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基部块240及延伸突起245的构成,实现如下效果:在止回阀100的内部通过碰撞来降低制冷剂的流速而减小脉动,引导制冷剂的流动并补偿因制冷剂流速的降低而引起的制冷剂流动。
以上事项仅示出了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的特定实施例。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以多种形态进行替换、变更。
产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回阀及斜盘式压缩机,在工业上是可利用的。

Claims (19)

1.一种止回阀,包括:
阀体,在一侧的中心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入的第一开口部,在一侧的周边形成有钩部,在另一侧形成有供制冷剂排出的第二开口部,所述钩部与形成在后壳体的吸入口处的连结槽连结;以及
脉动减小单元,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以在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并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排出时使制冷剂的流动延迟而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动减小单元包括突出块,所述突出块设置成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方向突出,以使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的制冷剂碰撞并使流动延迟而减小制冷剂的脉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出块的上端部形成有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使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的制冷剂碰撞并使流动延迟而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动减小单元还包括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形成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突出块之间,
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内部,所流入的制冷剂与要流出的制冷剂彼此碰撞而减小脉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陷部为将所述突出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端部连接的曲线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出块的上端部形成有辅助流动孔,所述辅助流动孔将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的制冷剂追加地排出,以补偿由于形成所述突出块而产生的制冷剂的流动阻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流动孔在所述突出块的上端部形成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动减小单元包括阻碍突起,所述阻碍突起设置成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相邻,并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方向突出,以阻碍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排出的制冷剂流动而减小脉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碍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宽度间隔(D1)之间,阻碍向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而减小脉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碍突起为圆柱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部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形成有多个,
所述脉动减小单元包括导向突起,所述导向突起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并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方向突出,以使从所述第一开口部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分散而减小脉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突起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设置多个,
在多个第二开口部中的一个第二开口部的两侧设置的一对引导突起分别沿朝向第二开口部的方向形成有直线部,从所述阀体的中心侧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直线部的间隔(D2)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宽度间隔(D1)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动减小单元还包括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形成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导向突起之间,
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内部,所流入的制冷剂与要流出的制冷剂彼此碰撞而减小脉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动减小单元包括基部块,所述基部块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下端部连接,并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方向突出地设置,以使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制冷剂碰撞并使流动延迟而减小脉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块的上端部的外周形成有倒圆部,
从所述第一开口部流入的制冷剂在与所述基部块的上端部碰撞后,沿着所述倒圆部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流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块形成有从所述基部块的中心侧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延伸的延伸突起,
所述延伸突起从所述基部块的中心侧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方向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突起的宽度间隔(D4)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宽度间隔(D1)之间。
19.一种斜盘式压缩机,包括:
缸体,形成有缸孔;
前壳体,结合于所述缸体的前方而形成曲柄室;
后壳体,结合于所述缸体的后方而形成吸入室和排放室;以及
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口处。
CN202180015250.0A 2020-02-19 2021-02-01 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 Active CN115135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20135 2020-02-19
KR1020200020135A KR102717005B1 (ko) 2020-02-19 2020-02-19 체크밸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사판식 압축기
PCT/KR2021/001276 WO2021167265A1 (ko) 2020-02-19 2021-02-01 체크밸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사판식 압축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5878A true CN115135878A (zh) 2022-09-30
CN115135878B CN115135878B (zh) 2024-07-19

Family

ID=7739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5250.0A Active CN115135878B (zh) 2020-02-19 2021-02-01 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717005B1 (zh)
CN (1) CN115135878B (zh)
WO (1) WO2021167265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8186A (ja) * 1992-04-06 1993-11-02 Zexel Corp 圧縮機の吸入弁
CN1488039A (zh) * 2001-12-27 2004-04-0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压缩机
CN101067410A (zh) * 2006-05-01 2007-11-07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斜板式变容量压缩机
CN101173654A (zh) * 2006-11-03 2008-05-0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压缩机的吸取节流阀
KR101194431B1 (ko) * 2007-10-19 2012-10-24 산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변 용량 압축기
KR20130092876A (ko) * 2012-02-13 2013-08-21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140053736A (ko) * 2012-10-26 2014-05-08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140094799A (ko) * 2013-01-23 2014-07-31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140104300A (ko) * 2013-02-20 2014-08-28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흡입체크밸브
KR20170043235A (ko) * 2015-10-13 2017-04-21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압축기의 흡입 맥동 저감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8186A (ja) * 1992-04-06 1993-11-02 Zexel Corp 圧縮機の吸入弁
CN1488039A (zh) * 2001-12-27 2004-04-0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压缩机
CN101067410A (zh) * 2006-05-01 2007-11-07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斜板式变容量压缩机
CN101173654A (zh) * 2006-11-03 2008-05-0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压缩机的吸取节流阀
US20080107544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Sokichi Hibino Suction throttle valve of a compressor
KR101194431B1 (ko) * 2007-10-19 2012-10-24 산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변 용량 압축기
KR20130092876A (ko) * 2012-02-13 2013-08-21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140053736A (ko) * 2012-10-26 2014-05-08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140094799A (ko) * 2013-01-23 2014-07-31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140104300A (ko) * 2013-02-20 2014-08-28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흡입체크밸브
KR20170043235A (ko) * 2015-10-13 2017-04-21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압축기의 흡입 맥동 저감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7265A1 (ko) 2021-08-26
KR20210105536A (ko) 2021-08-27
KR102717005B1 (ko) 2024-10-15
CN115135878B (zh) 2024-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56260A (en) Multiple-cylinder piston type refrigerant compressor
US6045342A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CN115135878B (zh) 止回阀及包括该止回阀的斜盘式压缩机
JPH0444868Y2 (zh)
JP4153160B2 (ja) 斜板式圧縮機の脈動低減構造
EP1617078B1 (en) Refrigerant suction structures for compressors
EP1146229B1 (en) Pulsation restricting structure in compressor
KR101379610B1 (ko)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102103440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US6179576B1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WO2008056533A1 (fr) Compresseur à piston
KR100552312B1 (ko) 냉매압축기의흡입구및토출구
KR20180124516A (ko) 배출밸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102759395B1 (ko) 사판식 압축기
KR101613986B1 (ko) 압축기의 밸브플레이트 조립체
KR102712301B1 (ko) 사판식 압축기
KR101660537B1 (ko) 압축기
KR102759394B1 (ko) 사판식 압축기
KR102596317B1 (ko) 압축기
US20040005224A1 (en) Piston type compressor
KR102112215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102734369B1 (ko) 흡입 체크밸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20200092667A (ko)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170043235A (ko) 압축기의 흡입 맥동 저감장치
KR101452569B1 (ko)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