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087314A -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7314A
CN115087314A CN202210726247.6A CN202210726247A CN115087314A CN 115087314 A CN115087314 A CN 115087314A CN 202210726247 A CN202210726247 A CN 202210726247A CN 115087314 A CN115087314 A CN 115087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dge
adhesive layer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62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魏向东
沈家铭
郝晓东
龚伟
张燚
张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62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7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7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73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6406 priority patent/WO202324642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散热膜包括:泡棉胶层;金属层,层叠在泡棉胶层的一侧,金属层在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泡棉胶层所在的区域内,且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泡棉胶层的边缘的内侧。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由于金属层在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泡棉胶层的边缘的内侧,即相对于泡棉胶层实现了金属层的内缩式设计,如此,在进行切割时,即可减小刀具的进刀、退刀对散热膜边缘的粘接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散热膜的良率。另外,由于避免了刀具对散热膜边缘的影响,从而早散热膜各叠层的选材时,只要各叠层能够稳固粘接即可,避免了部分叠层选材的限制。

Description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升级换代速度的加快,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作为显示部件的手机、手表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这些电子设备中,OLED显示基板的体积越来越小,集成度以及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使得OLED显示基板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大。目前,主要通过在OLED显示基板上贴附散热膜来对OLED显示基板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小散热膜的部分叠层分离的情况,以提高散热膜的良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散热膜,包括:
泡棉胶层;
金属层,层叠在所述泡棉胶层的一侧,所述金属层在所述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泡棉胶层所在的区域内,且所述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泡棉胶层的边缘的内侧。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散热膜,所述泡棉胶层包括粘接层和泡棉层;
所述泡棉层位于所述粘接层和所述金属层之间,所述泡棉层在所述粘接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粘接层所在的区域内,且所述泡棉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粘接层的边缘的内侧;
所述金属层在所述粘接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泡棉层在所述粘接层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泡棉层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散热膜,所述散热膜还包括中间叠层;
所述中间叠层位于所述泡棉胶层和所述金属层之间,所述中间叠层在所述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泡棉胶层内,且所述中间叠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泡棉胶层的边缘的内侧;
所述金属层在所述泡棉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中间叠层在所述泡棉胶层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中间叠层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散热膜,所述中间叠层包括多个中间子叠层;
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子叠层中包括靠近所述金属层的第一中间子叠层,以及远离所述金属层的第二中间子叠层;
所述第一中间子叠层在所述泡棉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中间子叠层在所述泡棉胶层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第一中间子叠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第二中间子叠层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散热膜,所述散热膜呈矩形,所述金属层的四个角部均具有缺口。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散热膜,所述金属层的角部包括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缺口和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二子缺口,所述第一子缺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缺口的第一端连通。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散热膜,所述金属层在所述第一子缺口的第二端处边缘的拐角为锐角。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散热膜,所述散热膜还包括填胶层;
所述填胶层位于所述泡棉胶层靠近所述金属层的一侧,所述填胶层在所述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泡棉胶层所在的区域内,且所述填胶层背离所述泡棉胶层的表面至多与所述金属层背离所述泡棉胶层的表面平齐。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散热膜,所述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与所述泡棉胶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35毫米。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和上述一方面所述的散热膜;
所述显示基板具有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所述散热膜包括的泡棉胶层贴合在所述显示基板的非显示面。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另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公开实施方式至少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由于金属层在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泡棉胶层的边缘的内侧,即相对于泡棉胶层实现了金属层的内缩式设计,如此,在进行切割时,即可减小刀具的进刀、退刀对散热膜边缘的粘接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散热膜的良率。另外,由于避免了刀具对散热膜边缘的影响,从而早散热膜各叠层的选材时,只要各叠层能够稳固粘接即可,避免了部分叠层选材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散热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散热膜角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散热膜角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散热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散热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散热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散热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散热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一覆盖膜未剥离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一覆盖膜剥离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散热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再一种散热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散热膜角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散热膜角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再一种散热膜角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散热膜;20、像素面板;30、偏光片;40、透明胶膜;50、透明盖板;
11、泡棉胶层;12、金属层;13、中间叠层;14、离型保护膜;15、填胶层;
111、粘接层;112、泡棉层;
121、缺口;122、第一子缺口;123、第二子缺口;
131、第一中间子叠层;132、第二中间子叠层;
141、填充膜;142、覆盖膜;
1421、第一覆盖膜;1422、第二覆盖膜。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散热膜10通常包括多个叠层,且各叠层之间粘接连接,以保证散热膜10的整体效果。而在散热膜10的制作过程中,对个各叠层通过会进行大面积粘接,之后再进行切割,以得到用于与显示基板贴合的散热膜10。而在进行切割时,刀具的进刀、退刀都会影响散热膜10边缘的粘接效果(即散热膜10的边缘处部分叠层出现分离的现象),降低了散热膜10的良率。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散热膜10。如图1或图2所示,散热膜10包括泡棉胶层11和金属层12;金属层12层叠在泡棉胶层11的一侧,金属层12在泡棉胶层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泡棉胶层11所在的区域内,且金属层12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泡棉胶层11的边缘的内侧。
由于金属层12在泡棉胶层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泡棉胶层11的边缘的内侧,即相对于泡棉胶层11实现了金属层12的内缩式设计,如此,在进行切割时,即可减小刀具的进刀、退刀对散热膜10边缘的粘接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散热膜10的良率。另外,由于避免了刀具对散热膜10边缘的影响,从而早散热膜10各叠层的选材时,只要各叠层能够稳固粘接即可,避免了部分叠层选材的限制。
在制作散热膜10时,可预先根据金属层12的内缩边缘和内缩量对大面积的金属层12进行剪裁,之后将剪裁后的大面积的金属层12粘接在大面积的泡棉胶层11上,再针对粘接后的大面积的散热膜10进行切割,以得到本公开实施方式所述的散热膜10。
其中,散热膜10可以为矩形结构、圆形结构等其他形状的结构。散热膜10用于通过泡棉胶层11粘接在显示基板的非显示面,散热膜10不仅用于实现对显示基板的散热,还用于提高显示基板的强度和电磁屏蔽性能等。
其中,金属层12的材料可以为铜等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金属层12相较于泡棉胶层11进行内缩的边缘区域可以根据散热膜10的具体结构,以及切割时容易受刀具影响的区域进行确定。
示例地,散热膜10为矩形结构,此时金属层12内缩的边缘可以包括如图1所示的金属层12四个角部的边缘,也即是如图1金属层12的四个角部均具有缺口121。其中,金属层12进行内缩的边缘可以是角部的弧形边缘,也即是金属层12的角部具有圆弧缺口121;也可以是角部的L形边缘,也即是金属层12的角部具有L形缺口121。当然,金属层12进行内缩的边缘也可以包括金属层12的整个边缘,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避免在进行切割时影响散热膜10边缘的各叠层的粘接效果即可。
继续示例地,散热膜10为圆形结构,此时金属层12进行内缩的边缘可以包括金属层12的整个边缘。
以金属层12的角部具有L形缺口121为例,如图3或图4所示,金属层12的角部包括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缺口122和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二子缺口123,第一子缺口122的第一端与第二子缺口123的第一端连通。如此,通过第一子缺口122和第二子缺口123的延伸,可增大金属层12边缘的内缩区域,从而在对散热膜10进行切割时进一步减小刀具对散热膜10边缘的影响区域,以进一步保证散热膜10的良率。
其中,第一子缺口122、第二子缺口123的延伸长度可根据可散热膜10的结构,以及切割时刀具可能对散热膜10边缘的影响区域而定。金属层12在第一子缺口122的第二端处边缘,以及在第二子缺口123的第二端处边缘可以为直线结构,也可以为锯齿结构,还可以为圆弧结构,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以金属层12在第一子缺口122的第二端处边缘,以及在第二子缺口123的第二端处边缘均为直线结构为例,金属层12在第一子缺口122的第二端处边缘的拐角,以及在第二子缺口123的第二端处边缘的拐角可以为钝角、直角或锐角。示例地,如图3所示,金属层12在第一子缺口122的第二端处边缘的拐角O为钝角;如图4所示,金属层12在第一子缺口122的第二端处边缘的拐角O为锐角。
另外,金属层12在第一子缺口122的第二端处边缘结构,以及在第二子缺口123的第二端处边缘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金属层12在第一子缺口122的第二端处边缘的拐角,以及在第二子缺口123的第二端处边缘的拐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5或图6所示,泡棉胶层11包括粘接层111和泡棉层112,泡棉层112位于粘接层111和金属层12之间。
其中,粘接层111和泡棉层112可为一体式结构,此时粘接层111与泡棉层112之间不会出现叠层分离的情况,如此如图1或图2所示,粘接层111和泡棉层112的边缘对齐。当然,粘接层111和泡棉层112也可以粘接后得到泡棉胶层11。而对于粘接的情况,粘接层111和泡棉层112之间存在叠层分离的情况,如此如图5或图6所示,泡棉层112在粘接层1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粘接层111所在的区域内,且泡棉层112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粘接层111的边缘的内侧。
如此,即可实现泡棉层112相对于粘接层111的内缩式设计,进而在进行切割时,可减小刀具的进刀、退刀对散热膜10边缘的粘接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散热膜10的良率。
其中,泡棉层112相对于粘接层111的内缩式设计,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金属层12相对泡棉胶层11的内缩式设计,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示例地,对于矩形散热膜10,相对于粘接层111,泡棉层112在四个角部内缩。
另外,金属层12的边缘可以与泡棉层112的边缘平齐,当也可以是金属层12在粘接层111上的正投影位于泡棉层112在粘接层111上的正投影内,且金属层12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泡棉层112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如此,通过金属层12相对于泡棉层112的内缩式设计,进一步减小刀具的进刀、退刀对散热膜10边缘的粘接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散热膜10的良率。
其中,金属层12相对于泡棉层112的内缩式设计,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金属层12相对泡棉胶层11的内缩式设计,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示例地,对于矩形散热膜10,相对于粘接层111,泡棉层112在四个角部内缩。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散热膜10除了包括泡棉胶层11和金属层12外,为了提高散热膜10的散热等效果,如图7或图8所示,散热膜10还包括中间叠层13,中间叠层13位于泡棉胶层11和金属层12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间叠层13的边缘与金属层12的边缘对齐。结合上述散热膜10包括泡棉胶层11和金属片的情况,由于中间叠层13的边缘与金属层12的边缘对齐,从而并不会因为中间叠层13的设计,使得刀具在进刀、退刀时对散热膜10边缘的粘接效果的影响。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或图8所示,中间叠层13在泡棉胶层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泡棉胶层11内,且中间叠层13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泡棉胶层11的边缘的内侧;金属层12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中间叠层13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内,且金属层12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中间叠层13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如此,即可实现中间叠层13相对于泡棉胶层11的内缩式设计,以及金属层12相对于中间叠层13的内缩式设计,进而在进行切割时,即可减小刀具的进刀、退刀对散热膜10边缘的粘接效果的影响,从而保证散热膜10的良率。
其中,中间叠层13可以为一层叠层,示例地,中间叠层13可以为石墨层或绝缘层;当然,中间叠层13也可以为多层叠层,示例地,中间叠层13同时包括石墨层和绝缘层。
对于中间叠层13为一层叠层的情况,中间叠层13相对于泡棉胶层11的内缩式设计可参考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金属层12相对泡棉胶层11的内缩式设计,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在赘述。
而对于中间叠层13包括多层叠层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中间叠层13包括多个中间子叠层,多个中间子叠层的边缘对齐,也即是多个中间子叠层相互之间不存在内缩式设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相邻的两个中间子叠层中包括靠近金属层12的第一中间子叠层131,以及远离金属层12的第二中间子叠层132;第一中间子叠层131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中间子叠层132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内,且第一中间子叠层131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第二中间子叠层132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如此,即可实现第一中间子叠层131相对于第二中间子叠层132的内缩式设计,以及金属层12相对于第一中间子叠层131的内缩式设计,进而在进行切割时,即可减小刀具的进刀、退刀对散热膜10边缘的粘接效果的影响,从而保证散热膜10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或图10所示,散热膜10还包括离型保护膜14,离型保护膜14包括填充膜141和覆盖膜142。
以散热膜10包括泡棉胶层11和金属层12为例,如图9或图10所示,填充膜141位于泡棉胶层11靠近金属层12的一侧,且填充膜141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金属层12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以外;覆盖膜142位于金属层12背离泡棉胶层11的一侧,且填充膜141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金属层12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均位于覆盖膜142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内。
如此,通过填充膜141和覆盖膜142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对散热膜10的保护,还能够在通过辊轮将散热膜10压合在显示基板上时,增大辊轮与散热膜10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散热膜10与显示基板的贴合效果,避免局部区域出现虚贴的现象。
其中,填充膜141和覆盖膜142的材料相同,示例地,填充膜141和覆盖膜142的材料均为PET。填充膜141和覆盖膜142可为一体式设计,当然为了简化离型保护膜14的制作工艺,填充膜141与覆盖膜142也可以粘接。
可选地,填充膜141覆盖泡棉胶层11上未被金属层12覆盖的区域,填充膜141背离泡棉胶层11的表面与金属层12背离泡棉胶层11的表面平齐,覆盖膜142的边缘均至少与泡棉胶层11的边缘对齐,以保证在通过滚轮压合时能够对散热膜10的整个区域进行辊压,且散热膜10整个区域受力均匀。
另外,在散热膜10与显示基板的非显示面贴合后,可剥离覆盖膜142和填充膜1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剥离后的填充膜141对应的区域进行涂胶,以进一步提高内缩式设计的各叠层边缘的粘接效果,从而延长散热膜10的使用寿命。对于涂胶的操作可具体在下述实施方式中解释。
而在剥离覆盖膜142时,为了避免整层覆盖膜142剥离后,容易因外物对金属层12造成的损坏,可以只剥离覆盖膜142上对应填充膜141的区域。此时,如图11和图12所示,覆盖膜142包括第一覆盖膜1421和第二覆盖膜1422。第一覆盖膜1421用于覆盖填充膜141,第二覆盖膜1422用于覆盖金属层12,以便于在填充膜141对应的区域涂胶时,只需要剥离第一覆盖膜1421和填充膜141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散热膜10还包括中间叠层13的情况,可对填充膜141的结构进行调整,即填充膜141同时覆盖泡棉胶层11上未被中间叠层13覆盖的区域,以及中间叠层13上未被金属层12覆盖的区域。其他结构,具体可参考上述仅包括泡棉胶层11和金属层12的描述,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散热膜10包括的多个叠层,由于各叠层的物理属性不同,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部分叠层分离的现象。而为了进一步避免叠层分离的现象,如图13或图14所示,散热膜10还包括填胶层15。
以散热膜10包括泡棉胶层11和金属层12为例,如图13或图14所示,填胶层15位于泡棉胶层11靠近金属层12的一侧,填胶层15在泡棉胶层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泡棉胶层11所在的区域内,且填胶层15背离泡棉胶层11的表面至多与金属层12背离泡棉胶层11的表面平齐。如此,通过填胶层15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内缩式设计的叠层边缘的粘接效果,从而延长散热膜10的使用寿命。
其中,由于填胶层15背离泡棉胶层11的表面至多与金属层12背离泡棉胶层11的表面平齐,也即是填胶层15覆盖泡棉胶层11上未被金属层12覆盖的区域,且填胶层15的厚度小于或等于金属层12的厚度。
在泡棉胶层11朝向金属层12的一侧设置填胶层15时,由于涂胶工艺的限制,为了避免所涂胶水沿泡棉胶层11的边缘溢出,和/或溢流至金属层12背离泡棉胶层11的表面,金属层12的至少部分边缘具有一定的内缩量。即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层12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与泡棉胶层1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35毫米。也即是当金属层12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与泡棉胶层1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35毫米时,散热膜10包括位于泡棉胶层11靠近金属层12一侧的填胶层15。当然,随着涂胶工艺的改进,该距离至也可以进一步缩小,也即是上述距离值0.35毫米只是一种示例,并不进行限定。
而对于在泡棉胶层11朝向金属层12的一侧设置填胶层15的情况,示例地,如图15所示,散热膜10包括泡棉胶层11和金属层12,金属层12的角部边缘相较于泡棉胶层11的角部边缘的内缩量大于或等于1毫米,此时在泡棉胶层11上制作填胶层15时,涂胶点距离泡棉胶层11的边缘的距离d1大于或等于0.5毫米,且涂胶点距离金属层12的边缘的距离d2小于或等于0.5毫米。继续示例地,如图16所示,散热膜10包括粘接层111、泡棉层112和金属层12,金属层12的角部边缘相较于泡棉层112的角部边缘的内缩量,泡棉层112的角部边缘相较于粘接层111的角部边缘的内缩量均大于或等于0.96毫米,此时粘接层111上的涂胶点距离粘接层111的边缘的距离d1大于或等于0.5毫米,泡棉层112上的涂胶点距离金属层12的边缘的距离d1小于或等于0.5毫米。再继续示例地,如图17所示,粘接层111、泡棉层112、中间叠层13和金属层12,金属层12的角部边缘相较于中间叠层13的角部边缘的内缩量,泡棉层112的角部边缘相较于粘接层111的角部边缘的内缩量均大于或等于0.96毫米,中间叠层13的边缘与泡棉层112的边缘对齐,此时由于泡棉层112、中间叠层13的厚度较厚,粘接层111上的涂胶点距离粘接层111的边缘的距离d1大于或等于0.6毫米,泡棉层112上的涂胶点距离金属层12的边缘的距离d2小于或等于0.6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在泡棉胶层11上涂胶时,结合上述金属层13在缺口121端部的拐角O为锐角或钝角的情况,相对于拐角O为钝角的情况,在拐角O为锐角时,便于胶水在缺口121的端部回流,以减小胶水溢出泡棉胶层11的边缘性概率。
进一步地,如图13或图14所示,散热膜10还包括离型保护膜14,离型保护膜14位于金属层12背离泡棉胶层11的一侧,且填胶层15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金属层12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离型保护膜14在泡棉胶层11上的正投影内。
如此,通过离型保护膜14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对散热膜10的保护,还能够在通过辊轮将散热膜10压合在显示基板上时,增大辊轮与散热膜10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散热膜10与显示基板的贴合效果,避免局部区域出现虚贴的现象。其中,离型保护膜14的材料可以为PET。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和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散热膜10,显示基板具有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散热膜10包括的泡棉胶层11贴合在显示基板的非显示面。
结合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散热膜10,能够保证一定的良率,以及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对于使用散热膜10的显示模组,能够实现对显示基板的有效散热等,保证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示例地,如图18所示,显示模组包括散热膜10,以及依次层叠在散热膜10的泡棉胶层11上的像素面板20、偏光片30、透明胶膜40(比如,热固化型光学透明胶膜TOCA)和透明盖板50(比如,玻璃盖板)。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模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数码相框、导航仪、触控显示一体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
结合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所制作的散热膜10,能够保证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进而对于使用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能够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1)

1.一种散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泡棉胶层;
金属层,层叠在所述泡棉胶层的一侧,所述金属层在所述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泡棉胶层所在的区域内,且所述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泡棉胶层的边缘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胶层包括粘接层和泡棉层;
所述泡棉层位于所述粘接层和所述金属层之间,所述泡棉层在所述粘接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粘接层所在的区域内,且所述泡棉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粘接层的边缘的内侧;
所述金属层在所述粘接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泡棉层在所述粘接层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泡棉层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膜还包括中间叠层;
所述中间叠层位于所述泡棉胶层和所述金属层之间,所述中间叠层在所述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泡棉胶层内,且所述中间叠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泡棉胶层的边缘的内侧;
所述金属层在所述泡棉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中间叠层在所述泡棉胶层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中间叠层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叠层包括多个中间子叠层;
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子叠层中包括靠近所述金属层的第一中间子叠层,以及远离所述金属层的第二中间子叠层;
所述第一中间子叠层在所述泡棉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中间子叠层在所述泡棉胶层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第一中间子叠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位于所述第二中间子叠层的正投影的边缘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膜呈矩形,所述金属层的四个角部均具有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角部包括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缺口和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二子缺口,所述第一子缺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缺口的第一端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在所述第一子缺口的第二端处边缘的拐角为锐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膜还包括填胶层;
所述填胶层位于所述泡棉胶层靠近所述金属层的一侧,所述填胶层在所述泡棉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泡棉胶层所在的区域内,且所述填胶层背离所述泡棉胶层的表面至多与所述金属层背离所述泡棉胶层的表面平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与所述泡棉胶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35毫米。
1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和上述所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散热膜;
所述显示基板具有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所述散热膜包括的泡棉胶层贴合在所述显示基板的非显示面。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210726247.6A 2022-06-23 2022-06-23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087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6247.6A CN115087314A (zh) 2022-06-23 2022-06-23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CT/CN2023/096406 WO2023246423A1 (zh) 2022-06-23 2023-05-25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6247.6A CN115087314A (zh) 2022-06-23 2022-06-23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7314A true CN115087314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6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6247.6A Pending CN115087314A (zh) 2022-06-23 2022-06-23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7314A (zh)
WO (1) WO202324642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423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5054823A1 (zh) * 2023-09-12 2025-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散热膜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18740A (ja) * 2016-07-29 2018-02-0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8999706U (zh) * 2018-08-27 2019-06-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605314B2 (en) * 2019-07-26 2023-03-1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2885793B (zh) * 2021-03-12 2025-03-14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16924B (zh) * 2021-05-19 202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087314A (zh) * 2022-06-23 2022-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423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5054823A1 (zh) * 2023-09-12 2025-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散热膜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6423A1 (zh) 2023-12-28
WO2023246423A9 (zh)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4152B (zh) 一种散热膜、曲面屏显示装置
CN11112802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5087314A (zh)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402115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698261B1 (en) Backlight module
CN112863354B (zh) 一种显示面板
KR102398176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90063560A (ko) 표시장치
CN211238260U (zh) 显示装置
CN114203048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EP4020074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740435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13546359U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071193A (zh) 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639310B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US2023020973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iled display screen, and tiled display screen
CN219496843U (zh) 显示装置
CN114530098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6018005A (zh) Oled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379693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666196A (zh) 显示装置
KR20220092212A (ko) 표시 모듈 및 표시 장치
WO2021184210A1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4783309B (zh) 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21529397U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