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2277B - 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72277B CN114872277B CN202210326926.4A CN202210326926A CN114872277B CN 114872277 B CN114872277 B CN 114872277B CN 202210326926 A CN202210326926 A CN 202210326926A CN 114872277 B CN114872277 B CN 1148722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blank
- outer layer
- hydraulic cylinder
- circulating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59—Removing sprues from sprue-chan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29C45/2606—Guiding or center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注塑模具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匹配公模和母模,公模包括主体板,主体板前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上基板和下基板;下基板的前侧上部有与毛坯件待注塑外层形状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上基板前端有凸出块,该凸出块上有通孔,该通孔上部活动连接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升降块;主体板的下部后侧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前端固定有第二水平杆,主体板和下基板上有第一贯穿孔。该模具及方法实现了毛坯件外层的自动注塑,且成功率高,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模具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很多的注塑件,其毛坯件基体完成后,需要在毛坯件基体的外层再增加一层,如锤柄经常会在毛坯件基体的塑柄外层再增加一层,该外层一方面可以采用其他材质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花纹,提供美观性,便于握持。目前对于该外层的增加缺少专门的设备,操作麻烦,且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了毛坯件外层的自动注塑,且成功率高,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匹配公模和母模,公模包括主体板,主体板前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上基板和下基板;
下基板的前侧上部有与毛坯件待注塑外层形状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
主体板的后侧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主体板且带动上基板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
上基板前端有凸出块,该凸出块上有通孔,该通孔上部活动连接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升降块;第一升降块的底部固定有升降杆,升降杆插入到该通孔内,且升降杆下降到最底部时,其底部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升降块的上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
下基板的前侧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主体板的下部后侧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前端固定有第二水平杆,主体板和下基板上有第一贯穿孔,当第二水平杆处于前伸状态时候,第二水平杆穿过第一贯穿孔,且第二水平杆前端位于第二凹槽内,优选的第二凹槽采用弧形,第二水平杆有三条,第一贯穿孔对应设置三条。
第二水平杆在毛坯件注塑时候将第一贯穿孔封堵,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二水平杆前后移动,当毛坯件外层注塑完成,将毛坯件取下后,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二水平杆向前移动,将第二凹槽内残留的浆料顶出,避免其对下一次注浆操作造成堵塞。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下基板的前侧下部活动连结有第二升降块;
母模靠近公模一侧的底部固定有导引杆,该导引杆斜向下布置;第二升降块上有斜向下布置的盲孔,当母模与公模贴合一起时候,由于导引杆是固定不动的,第二升降块在前移时候,第二升降块带动盲孔向上移动,导引杆逐渐插入到盲孔内。采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二升降块自动上下移动,操作更加方便、高效,对于下基板可以设置卡槽,第二升降块对应设置与卡槽相互匹配的卡块,实现第二升降块上下平稳移动。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对于母模与公模相对的一面,上侧为与第二升降块匹配的第四凹槽,中间部位为第五凹槽和与毛坯件另一侧待注塑外层形状相互匹配的第六凹槽;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及母模上注浆孔连通,且当母模与公模贴合一起时候,第五凹槽与第二凹槽边缘贴合,第六凹槽与第一凹槽边缘贴合;母模下部为与第二升降块相互匹配的第七凹槽。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母模上有水平分布的第一循环水贯穿孔和纵向分布第二循环水贯穿孔,第二循环水贯穿孔与第一循环水贯穿孔连通,第一循环水贯穿孔穿过母模侧壁后与外界连通,第二循环水贯穿孔一端靠近第六凹槽。采用本技术方案,保证模具的充分降温,且第二循环水贯穿孔与第一循环水贯穿孔连通降低成本。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下基板上有水平分布的第三循环水贯穿孔和纵向分布第四循环水贯穿孔,第四循环水贯穿孔与第三循环水贯穿孔连通,第三循环水贯穿孔穿过下基板侧壁后与外界连通,第四循环水贯穿孔一端靠近第一凹槽。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下基板的四个边角分别有第七凹槽,第三液压缸前端还固定有第一水平杆,第一水平杆可沿着第七凹槽前后移动。因为第二水平杆很细,且需要将残留成型浆料顶出,采用本技术方案,保证第二水平杆前后移动的平稳性。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第一水平杆外部绕有弹簧圈。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第二水平杆移动时候,起到缓冲作用。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第一凹槽有两个,且升降杆有两个,两个升降杆分别与第一凹槽对应放置。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一次完成两件毛坯件的外层注塑加工。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给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升降块进而带动升降杆下移,通过毛坯件的中间孔将毛坯件插到升降杆上,第二液压缸带动上基板,进而带动毛坯件向后移动到第一凹槽内;
(2)主驱动装置带动公模向母模移动,此时母模的导引杆与第二升降块上的盲孔接触,由于导引杆斜向下布置,随着公模与母模靠近,第二升降块逐渐向上移动,最终第二升降块上部与毛坯件的底部贴合;
(3)注浆孔通过第二凹槽注入适量浆料,浆料通过第五凹槽进入第一凹槽和第六凹槽,循环水打开,对整个模具冷却,浆料填充在毛坯件和第一凹槽、第六凹槽之间间隙,按照第一凹槽、第六凹槽外形在毛坯件外部注塑成型;
(4)主液压缸带动公模远离母模,第二升降块随之下移与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底部分开;
(5)第二液压缸带动上基板,进而带动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向前移动远离第一凹槽;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升降块进而带动升降杆上移,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在上升时被凸出块挡住,从升降杆上脱离;
(6)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二水平杆前移,第二水平杆将第二凹槽内的残余料顶出,然后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二水平杆回缩恢复原始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毛坯件基体的外层的模具,该模具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快速实现毛坯件的外层再加工,进一步提高物件的性能。
(2)该模具的上基板可以前后移动,且带动第一升降块实现上下前后的移动,从而可以实现需要增加外层的毛坯件的快速固定、成型与分离。
(3)该模具有第二水平杆,可以在注塑完成后,将残留的注浆成型料顶出,避免了注浆料的堵塞以及对其他物件成型时候的污染。
(4)该模具的第二升降块可以和导引杆配合实现自动升降,操作简单,提高操作安全性,且保证了公模和母模的贴合度。
(5)该制备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该方法,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公模整体结构示意图(待加外层毛坯件放置在第一凹槽内)。
图3是本发明公模整体结构示意图(待加外层毛坯件未放置在第一凹槽内)。
图4是本发明公模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主体板和上基板连接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公模第二升降块取下后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升降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升降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母模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水平杆与主体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循环水贯穿孔、第二循环水贯穿孔与母模连接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各部件,将母模整体做中空处理,实际内部为实体)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循环水贯穿孔、第四循环水贯穿孔与公模连接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各部件,将公模整体做中空处理,实际内部为实体)
图中,1、主体板,2、第一凹槽,3、上基板,4、下基板,5、第一水平杆,6、凸出块,7、第一升降块,8、升降杆,9、第二液压缸,10、第二升降块,11、导引杆,12、盲孔,13、第二凹槽,14、注浆孔,15、第二水平杆,16、第一贯穿孔,17、第一循环水贯穿孔,18、第二循环水贯穿孔,19、第三循环水贯穿孔,20、第四循环水贯穿孔;21、第四凹槽,22、第五凹槽,23、第六凹槽、24、毛坯件,25、第七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描述清楚,以公模和母模相对的一面为各自前面方位。
实施例1
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匹配公模和母模,公模包括主体板1,主体板前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上基板3和下基板4;
下基板4的前侧上部有与毛坯件待注塑外层形状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2;
主体板1的后侧连接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主体板且带动上基板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
上基板3前端有凸出块6,该凸出块上有通孔,该通孔上部活动连接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升降块7;第一升降块的底部固定有升降杆8,升降杆插入到该通孔内,且升降杆8下降到最底部时,其底部位于第一凹槽2内;第一升降块7的上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
下基板4的前侧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主体板的下部后侧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前端固定有第二水平杆15,主体板和下基板上有第一贯穿孔16,当第二水平杆处于前伸状态时候,第二水平杆穿过第一贯穿孔,且第二水平杆前端位于第二凹槽内。
实施例2:
实施例1基础上,下基板的前侧下部活动连结有第二升降块10;
母模靠近公模一侧的底部固定有导引杆11,该导引杆斜向下布置;第二升降块上有斜向下布置的盲孔12,当母模与公模贴合一起时候,导引杆逐渐插入到盲孔内。
对于母模与公模相对的一面,上侧为与第二升降块匹配的第四凹槽21,中间部位为第五凹槽22和与毛坯件另一侧待注塑外层形状相互匹配的第六凹槽23;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及母模上注浆孔14连通,且当母模与公模贴合一起时候,第五凹槽与第二凹槽边缘贴合,第六凹槽与第一凹槽边缘贴合;母模下部为与第二升降块相互匹配的第七凹槽25。
母模上有水平分布的第一循环水贯穿孔17和纵向分布第二循环水贯穿孔18,第二循环水贯穿孔与第一循环水贯穿孔连通,第一循环水贯穿孔穿过母模侧壁后与外界连通,第二循环水贯穿孔一端靠近第六凹槽23。
下基板上有水平分布的第三循环水贯穿孔19和纵向分布第四循环水贯穿孔20,第四循环水贯穿孔与第三循环水贯穿孔连通,第三循环水贯穿孔穿过下基板侧壁后与外界连通,第四循环水贯穿孔一端靠近第一凹槽。
下基板的四个边角分别有第七凹槽,第三液压缸前端还固定有第一水平杆5,第一水平杆5可沿着第七凹槽前后移动。
第一水平杆5外部绕有弹簧圈(附图未显示)。
第一凹槽2有两个,且升降杆8有两个,两个升降杆8分别与第一凹槽2对应放置。
实施例3:
上述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升降块7进而带动升降杆8下移,通过毛坯件的中间孔将毛坯件插到升降杆上,第二液压缸9带动上基板3,进而带动毛坯件向后移动到第一凹槽2内;
(2)主驱动装置带动公模向母模移动,此时母模的导引杆11与第二升降块10上的盲孔12接触,由于导引杆斜向下布置,随着公模与母模靠近,第二升降块逐渐向上移动,最终第二升降块上部与毛坯件24的底部贴合;
(3)注浆孔14通过第二凹槽13注入适量浆料,浆料通过第五凹槽22进入第一凹槽2和第六凹槽23,循环水打开,对整个模具冷却,浆料填充在毛坯件和第一凹槽、第六凹槽23之间间隙,按照第一凹槽、第六凹槽外形在毛坯件外部注塑成型;
(4)主液压缸带动公模远离母模,第二升降块随之下移与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底部分开;
(5)第二液压缸带动上基板,进而带动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向前移动远离第一凹槽2;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升降块7进而带动升降杆上移,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在上升时被凸出块6挡住,从升降杆上脱离;
(6)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二水平杆15前移,第二水平杆将第二凹槽13内的残余料顶出,然后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二水平杆回缩恢复原始状。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匹配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包括主体板(1),所述主体板前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上基板(3)和下基板(4);
所述下基板(4)的前侧上部有与毛坯件待注塑外层形状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2);
所述主体板(1)的后侧连接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主体板且带动上基板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
所述上基板(3)前端有凸出块(6),该凸出块上有通孔,该通孔上部活动连接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升降块(7);第一升降块的底部固定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插入到该通孔内,且升降杆(8)下降到最底部时,其底部位于第一凹槽(2)内;所述第一升降块(7)的上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
所述下基板(4)的前侧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主体板的下部后侧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前端固定有第二水平杆(15),所述主体板和下基板上有第一贯穿孔(16),当第二水平杆处于前伸状态时候,所述第二水平杆穿过第一贯穿孔,且第二水平杆前端位于第二凹槽内;
所述下基板的前侧下部活动连结有第二升降块(10);
所述母模靠近公模一侧的底部固定有导引杆(11),该导引杆斜向下布置;所述第二升降块上有斜向下布置的盲孔(12),当母模与公模贴合一起时候,导引杆逐渐插入到盲孔内;
对于母模与公模相对的一面,上侧为与第二升降块匹配的第四凹槽(21),中间部位为第五凹槽(22)和与毛坯件另一侧待注塑外层形状相互匹配的第六凹槽(23);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及母模上注浆孔(14)连通,且当母模与公模贴合一起时候,第五凹槽与第二凹槽边缘贴合,第六凹槽与第一凹槽边缘贴合;母模下部为与第二升降块相互匹配的第七凹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上有水平分布的第一循环水贯穿孔(17)和纵向分布第二循环水贯穿孔(18),第二循环水贯穿孔与第一循环水贯穿孔连通,第一循环水贯穿孔穿过母模侧壁后与外界连通,第二循环水贯穿孔一端靠近第六凹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上有水平分布的第三循环水贯穿孔(19)和纵向分布第四循环水贯穿孔(20),第四循环水贯穿孔与第三循环水贯穿孔连通,第三循环水贯穿孔穿过下基板侧壁后与外界连通,第四循环水贯穿孔一端靠近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的四个边角分别有第七凹槽,第三液压缸前端还固定有第一水平杆(5),第一水平杆(5)可沿着第七凹槽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杆(5)外部绕有弹簧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有两个,且升降杆(8)有两个,两个升降杆(8)分别与第一凹槽(2)对应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升降块(7)进而带动升降杆(8)下移,通过毛坯件的中间孔将毛坯件插到升降杆上,第二液压缸(9)带动上基板(3),进而带动毛坯件向后移动到第一凹槽(2)内;
(2)主驱动装置带动公模向母模移动,此时母模的导引杆(11)与第二升降块(10)上的盲孔(12)接触,由于导引杆斜向下布置,随着公模与母模靠近,第二升降块逐渐向上移动,最终第二升降块上部与毛坯件(24)的底部贴合;
(3)注浆孔(14)通过第二凹槽(13)注入适量浆料,浆料通过第五凹槽(22)进入第一凹槽(2)和第六凹槽(23),循环水打开,对整个模具冷却,浆料填充在毛坯件和第一凹槽、第六凹槽(23)之间间隙,按照第一凹槽、第六凹槽外形在毛坯件外部注塑成型;
(4)主液压缸带动公模远离母模,第二升降块随之下移与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底部分开;
(5)第二液压缸带动上基板,进而带动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向前移动远离第一凹槽(2);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升降块(7)进而带动升降杆上移,注塑完外层的毛坯件在上升时被凸出块(6)挡住,从升降杆上脱离;
(6)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二水平杆(15)前移,第二水平杆将第二凹槽(13)内的残余料顶出,然后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二水平杆回缩恢复原始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6926.4A CN114872277B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6926.4A CN114872277B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72277A CN114872277A (zh) | 2022-08-09 |
CN114872277B true CN114872277B (zh) | 2023-11-14 |
Family
ID=82670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26926.4A Active CN114872277B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72277B (zh) |
Citation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98410A2 (de) * | 1985-04-15 | 1986-10-22 | Karl Hehl | Spritzgiessmaschine für Kunststoffe |
US5560939A (en) * | 1988-04-28 | 1996-10-01 | Aida Engineering, Ltd. | Mold assembly comprising a sliding mold insert adapted for automated insertion and removal |
JPH0999457A (ja) * | 1995-10-06 | 1997-04-15 | Kanto Auto Works Ltd | 射出成形製品の取出機 |
WO1997020587A1 (de) * | 1995-12-05 | 1997-06-12 | Schering Aktiengesellschaft | Verschlusssystem für eine sterile spritze |
JPH09300444A (ja) * | 1996-05-16 | 1997-11-25 | Santo Soko Kofun Yugenkoshi | 電解液注入瓶成形用金型 |
FR2833872A1 (fr) * | 2001-12-26 | 2003-06-27 | Toyota Motor Co Ltd | Matrice de moulage et procede de changement de matrice pour celle-ci |
KR20100024575A (ko) * | 2008-08-26 | 2010-03-08 | 조형만 | 인서트 자동이송식 사출금형 |
JP2011052486A (ja) * | 2009-09-03 | 2011-03-17 |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 吊車用水平車輪の製造方法 |
JP2011101984A (ja) * | 2009-11-11 | 2011-05-26 | Tigers Polymer Corp | 通気ダクト |
KR101589444B1 (ko) * | 2015-04-29 | 2016-01-28 | 주식회사 수오테크 | 이동수단이 구비된 인서트 사출장치 |
CN106564167A (zh) * | 2016-10-21 | 2017-04-19 | 江苏大学 | 一种单直pin针插件母座轴向侧抽芯嵌件注塑模结构 |
CN206170569U (zh) * | 2016-11-18 | 2017-05-17 | 台州市黄岩宏特精工模具有限公司 | 具有拉丝切断装置的注塑模具 |
CN206446028U (zh) * | 2017-01-12 | 2017-08-29 | 高露洁三笑有限公司 | 使用六轴机器人注塑注胶的装置 |
CN107225725A (zh) * | 2017-06-14 | 2017-10-03 | 苏州超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二次成型的牙刷注塑机 |
DE102018114284A1 (de) * | 2017-10-17 | 2018-08-02 |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pritzgießform für Kunststoffteile |
CN109080074A (zh) * | 2018-08-29 | 2018-12-25 | 宁海禾世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定位装置 |
CN208497511U (zh) * | 2018-05-25 | 2019-02-15 |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 注塑公模及含有该注塑公模的注塑模具 |
CN209395201U (zh) * | 2019-01-07 | 2019-09-17 |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 |
CN210791789U (zh) * | 2019-06-06 | 2020-06-19 | 苏州贝恩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 |
CN211492610U (zh) * | 2019-12-04 | 2020-09-15 | 上海合辉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嵌件产品的注塑成型模具 |
CN111761779A (zh) * | 2020-06-19 | 2020-10-13 | 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嵌件注塑模具的嵌件厚度公差补偿机构 |
CN212021527U (zh) * | 2020-03-30 | 2020-11-27 | 福州品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脚轮塑胶套的注塑模具 |
CN112109283A (zh) * | 2020-09-28 | 2020-12-22 | 厦门倍洁特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管件长度的注塑模具 |
CN112234372A (zh) * | 2020-09-25 | 2021-01-15 | 深圳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工件、用于注塑工件的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
CN112428511A (zh) * | 2020-10-19 | 2021-03-02 | 中山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嵌件注塑模具 |
CN112476985A (zh) * | 2020-11-03 | 2021-03-12 | 赵全民 | 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及加工方法 |
CN213035201U (zh) * | 2020-09-11 | 2021-04-23 | 珠海正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电控外壳的模具 |
CN112757596A (zh) * | 2021-01-21 | 2021-05-07 | 广东理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将工件顶出取件的快速冷却注塑模及操作方法 |
CN112848060A (zh) * | 2021-03-26 | 2021-05-28 | 青岛波瑞特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可埋入金属件的一次性注塑模具及使用方法 |
CN113306076A (zh) * | 2021-06-08 | 2021-08-27 | 深圳市泛海统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 |
CN214926464U (zh) * | 2021-05-08 | 2021-11-30 | 皇裕精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埋入注塑中端子特殊定位机构 |
-
2022
- 2022-03-30 CN CN202210326926.4A patent/CN1148722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98410A2 (de) * | 1985-04-15 | 1986-10-22 | Karl Hehl | Spritzgiessmaschine für Kunststoffe |
US5560939A (en) * | 1988-04-28 | 1996-10-01 | Aida Engineering, Ltd. | Mold assembly comprising a sliding mold insert adapted for automated insertion and removal |
JPH0999457A (ja) * | 1995-10-06 | 1997-04-15 | Kanto Auto Works Ltd | 射出成形製品の取出機 |
WO1997020587A1 (de) * | 1995-12-05 | 1997-06-12 | Schering Aktiengesellschaft | Verschlusssystem für eine sterile spritze |
JPH09300444A (ja) * | 1996-05-16 | 1997-11-25 | Santo Soko Kofun Yugenkoshi | 電解液注入瓶成形用金型 |
FR2833872A1 (fr) * | 2001-12-26 | 2003-06-27 | Toyota Motor Co Ltd | Matrice de moulage et procede de changement de matrice pour celle-ci |
KR20100024575A (ko) * | 2008-08-26 | 2010-03-08 | 조형만 | 인서트 자동이송식 사출금형 |
JP2011052486A (ja) * | 2009-09-03 | 2011-03-17 |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 吊車用水平車輪の製造方法 |
JP2011101984A (ja) * | 2009-11-11 | 2011-05-26 | Tigers Polymer Corp | 通気ダクト |
KR101589444B1 (ko) * | 2015-04-29 | 2016-01-28 | 주식회사 수오테크 | 이동수단이 구비된 인서트 사출장치 |
CN106564167A (zh) * | 2016-10-21 | 2017-04-19 | 江苏大学 | 一种单直pin针插件母座轴向侧抽芯嵌件注塑模结构 |
CN206170569U (zh) * | 2016-11-18 | 2017-05-17 | 台州市黄岩宏特精工模具有限公司 | 具有拉丝切断装置的注塑模具 |
CN206446028U (zh) * | 2017-01-12 | 2017-08-29 | 高露洁三笑有限公司 | 使用六轴机器人注塑注胶的装置 |
CN107225725A (zh) * | 2017-06-14 | 2017-10-03 | 苏州超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二次成型的牙刷注塑机 |
DE102018114284A1 (de) * | 2017-10-17 | 2018-08-02 |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pritzgießform für Kunststoffteile |
CN208497511U (zh) * | 2018-05-25 | 2019-02-15 |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 注塑公模及含有该注塑公模的注塑模具 |
CN109080074A (zh) * | 2018-08-29 | 2018-12-25 | 宁海禾世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定位装置 |
CN209395201U (zh) * | 2019-01-07 | 2019-09-17 |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 |
CN210791789U (zh) * | 2019-06-06 | 2020-06-19 | 苏州贝恩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 |
CN211492610U (zh) * | 2019-12-04 | 2020-09-15 | 上海合辉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嵌件产品的注塑成型模具 |
CN212021527U (zh) * | 2020-03-30 | 2020-11-27 | 福州品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脚轮塑胶套的注塑模具 |
CN111761779A (zh) * | 2020-06-19 | 2020-10-13 | 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嵌件注塑模具的嵌件厚度公差补偿机构 |
CN213035201U (zh) * | 2020-09-11 | 2021-04-23 | 珠海正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电控外壳的模具 |
CN112234372A (zh) * | 2020-09-25 | 2021-01-15 | 深圳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工件、用于注塑工件的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
CN112109283A (zh) * | 2020-09-28 | 2020-12-22 | 厦门倍洁特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管件长度的注塑模具 |
CN112428511A (zh) * | 2020-10-19 | 2021-03-02 | 中山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嵌件注塑模具 |
CN112476985A (zh) * | 2020-11-03 | 2021-03-12 | 赵全民 | 一种汽车配件用高效的注塑模具及加工方法 |
CN112757596A (zh) * | 2021-01-21 | 2021-05-07 | 广东理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将工件顶出取件的快速冷却注塑模及操作方法 |
CN112848060A (zh) * | 2021-03-26 | 2021-05-28 | 青岛波瑞特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可埋入金属件的一次性注塑模具及使用方法 |
CN214926464U (zh) * | 2021-05-08 | 2021-11-30 | 皇裕精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埋入注塑中端子特殊定位机构 |
CN113306076A (zh) * | 2021-06-08 | 2021-08-27 | 深圳市泛海统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厚透光灯片多次包胶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洪耿松;蒋海东;;塑料科技(第03期);第101-104页 * |
双色注射模取代包胶模具实例;杨建旺;陈煦;蔡恩荣;;模具制造(第05期);第88-91页 * |
机电一体化在塑料模注射生产中的应用;桑玉红;王明荣;;模具制造(第09期);第54-5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72277A (zh) | 2022-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937570U (zh) | 内分型模具及其脱模机构 | |
CN114872277B (zh) | 一种毛坯件外层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5703502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eps泡沫模具 | |
CN106734605A (zh) | 拉延模具 | |
CN212171195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切水口机构 | |
CN218946899U (zh) | 油箱左前撑板制造模具 | |
CN109079022B (zh) | 一种管件端头剪切修边的工艺方法及剪切修边组合模具 | |
CN216175647U (zh) | 一种汽车用加强板翻边模具 | |
CN215825880U (zh) | 前保险杠网格模具的倒扣预变形抽芯结构 | |
CN112157893B (zh) | 一种双工位自动吹瓶机 | |
CN216139353U (zh) | 一种产品顶出机构 | |
CN211637988U (zh) | 一种连动脱料的冲压模具 | |
CN212371106U (zh) | 一种模具快速顶出结构 | |
CN213728909U (zh) | 一种铝型材套件整形模具 | |
CN210940235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出模功能的钢壳模具 | |
CN210308764U (zh) | 一种电镀饰条生产用注塑模具 | |
CN210702079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翻边成型模 | |
CN105252699A (zh) | 基于模内热切的电子产品外壳自动化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
CN220177986U (zh) | 一种汽车后纵梁冲压用模具 | |
CN217474603U (zh) | 一种拉伸成型多工序复合模具 | |
CN212822435U (zh) | 一种钢材挤压成型设备 | |
CN216465024U (zh) | 一种扣板级进模 | |
CN220841233U (zh) | 一种二次脱模模具 | |
CN221312472U (zh) | 一种缸盖底平面斜槽出模机构 | |
CN219357634U (zh) | 一种具有脱模功能的成型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76111 Li Zhuang Zhen Yi Dong Cun, Tancheng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Hongbang Too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76111 Li Zhuang Zhen Yi Dong Cun, Tancheng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ncheng Hongbang plastic hand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