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566015B -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6015B
CN114566015B CN202210156771.4A CN202210156771A CN114566015B CN 114566015 B CN114566015 B CN 114566015B CN 202210156771 A CN202210156771 A CN 202210156771A CN 114566015 B CN114566015 B CN 114566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internet
fixed mounting
cloud computing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67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6015A (zh
Inventor
句惠曦
董瑞雷
谢雷
李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mao Build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mao Build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mao Build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mao Build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67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6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6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6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6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6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5/00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 G08B5/22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08B5/36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light sources
    • G08B5/38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light sources using flashing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80Homes; Building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4Measuring fun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针对现有的用于智能建筑的传感器检测范围较小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物联网监测模块,物联网监测模块连接有传输模块,传输模块连接有云计算模块,云计算模块连接有输出模块,所述物联网监测模块包括横臂,所述横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臂,横臂的底部开设有第一传动槽,第一传动槽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一传动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两个第一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本发明可以提高监测范围,同时具有提示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主要由系统集成中心、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五大部分组成。智能建筑所用的主要设备通常放置在智能建筑内的系统集成中心(System Integrated Center,SIC)。它通过建筑物综合布线(GenericCabling,GC)与各种终端设备,如通信终端(电话机、传真机等)、传感器(如压力、温度、湿度等传感器)的连接,“感知”建筑物内各个空间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后给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再通过通信终端或控制终端(如开关、电子锁、阀门等)给出相应的控制对象的动作反应,使建筑达到某种程度的智能,从而形成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
现有技术中,用于智能建筑的传感器检测范围较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智能建筑的传感器检测范围较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包括物联网监测模块,物联网监测模块连接有传输模块,传输模块连接有云计算模块,云计算模块连接有输出模块,所述物联网监测模块包括横臂,所述横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臂,横臂的底部开设有第一传动槽,第一传动槽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一传动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两个第一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竖臂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传动槽,第二传动槽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两个第二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竖臂上设有传动机构,横臂上设有提示机构和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竖臂一侧的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有竖直动力杆,竖直动力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于一个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竖直动力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一个第一传动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皮带。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臂顶部的L形板,L形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管,两个固定管上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横臂上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抽气孔,竖臂上开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抽气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L形板上转动安装有两个转杆,两个转杆的顶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管内并固定安装有扇叶,两个转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从齿轮。
优选的,两个从齿轮上啮合有同一个主齿轮,主齿轮固定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臂一侧的提示灯,横臂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的一侧接触有凸轮,凸轮固定套设于第一传动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两个滑杆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承载板,承载板固定安装于横臂的顶部,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承载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横臂上设有电源,第一导电块、电源、提示灯和第二导电块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滑板和承载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通过第一链条带动第一连接块移动,第一连接块带动第一安装块移动,第一安装块带动第一传感器运动,提高监测范围,第二链条带动第二连接块运动,第二连接块带动第二安装块运动,第二安装块带动第二传感器运动,提高监测范围;
通过多个第一抽气孔和第二抽气孔对气体进行抽取,使气体向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流动,进一步增加监测范围;
通过滑板带动第一导电块间断与第二导电块接触,使得提示灯闪烁,具有提示的作用;
本发明可以提高监测范围,同时具有提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物联网监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臂;2、竖臂;3、第二传动槽;4、第二传动杆;5、第二链轮;6、第二链条;7、第二连接块;8、第二安装块;9、第二传感器;10、第一传动槽;11、第一传动杆;12、第一链轮;13、第一链条;14、第一连接块;15、第一安装块;16、第一传感器;17、第二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9、竖直动力杆;20、第一皮带轮;21、皮带;22、第二腔体;23、第二抽气孔;24、第一腔体;25、第一抽气孔;26、第一连接管;27、第二连接管;28、L形板;29、电机;30、主齿轮;31、从齿轮;32、转杆;33、固定管;34、扇叶;35、凸轮;36、滑板;37、滑杆;38、承载板;39、弹簧;40、第一导电块;41、第二导电块;42、提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5,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包括物联网监测模块,物联网监测模块连接有传输模块,传输模块连接有云计算模块,云计算模块连接有输出模块,物联网监测模块包括横臂1,横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臂2,横臂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传动槽10,第一传动槽10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传动杆11,两个第一传动杆1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12,两个第一链轮12上啮合有同一个第一链条13,第一链条1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5,第一安装块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16,竖臂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传动槽3,第二传动槽3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传动杆4,两个第二传动杆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5,两个第二链轮5上啮合有同一个第二链条6,第二链条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8,第二安装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感器9,竖臂2上设有传动机构,横臂1上设有提示机构和转动机构。
通过物联网监测模块对建筑环境进行检测,通过传输模块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云计算模块,云计算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输出模块将处理的数据输出。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竖臂2一侧的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有竖直动力杆19,竖直动力杆1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8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固定安装于一个第二传动杆4的另一端,轴承的设置,使得竖直动力杆19稳定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竖直动力杆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一个第一传动杆1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20,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皮带21,皮带21的设置,使得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臂1顶部的L形板28,L形板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9,电机29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电机29带动第一传动杆11转动。
本实施例中,L形板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管33,两个固定管33上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6和第二连接管27的一端,横臂1上开设有第一腔体24,第一连接管26的另一端与第一腔体24连通,第一腔体2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抽气孔25,竖臂2上开设有第二腔体22,第二腔体2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抽气孔23,第二连接管27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22连通。
通过多个第一抽气孔25和第二抽气孔23对气体进行抽取,使气体向第一传感器16和第二传感器9流动,进一步增加监测范围。
本实施例中,L形板28上转动安装有两个转杆32,两个转杆32的顶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管33内并固定安装有扇叶34,两个转杆3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从齿轮31,两个从齿轮31上啮合有同一个主齿轮30,主齿轮30固定套设于电机29的输出轴上。
电机29带动主齿轮30转动,主齿轮30带动两个从齿轮31转动,两个从齿轮31带动两个转杆32转动,两个转杆32带动其上的扇叶34转动向上吹风。
本实施例中,提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臂1一侧的提示灯42,横臂1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滑板36,滑板36的一侧接触有凸轮35,凸轮35固定套设于第一传动杆11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滑板3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37,两个滑杆37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承载板38,承载板38固定安装于横臂1的顶部,滑板3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40,承载板3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41,横臂1上设有电源,第一导电块40、电源、提示灯42和第二导电块41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滑板36和承载板38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39。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电机29带动第一传动杆11转动,第一传动杆11带动第一链轮12转动,第一链轮12带动第一链条13运转,第一链条13带动第一连接块14移动,第一连接块14带动第一安装块15移动,第一安装块15带动第一传感器16运动,提高监测范围,与此同时,通过第一传动杆11带动第一皮带轮20转动,第一皮带轮20带动皮带21运转,皮带21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竖直动力杆19转动,竖直动力杆19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第一锥齿轮18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二传动杆4转动,第二传动杆4带动第二链轮5转动,第二链轮5带动第二链条6运转,第二链条6带动第二连接块7运动,第二连接块7带动第二安装块8运动,第二安装块8带动第二传感器9运动,提高监测范围,同时,电机29带动主齿轮30转动,主齿轮30带动两个从齿轮31转动,两个从齿轮31带动两个转杆32转动,两个转杆32带动其上的扇叶34转动向上吹风,通过第一连接管26和第二连接管27对气体进行抽取,进而通过多个第一抽气孔25和第二抽气孔23对气体进行抽取,使气体向第一传感器16和第二传感器9流动,进一步增加监测范围,通过第一传动杆11带动凸轮35转动,凸轮35转动挤压滑板36移动,通过弹簧39使得滑板36复位,进而使得滑板36带动第一导电块40间断与第二导电块41接触,使得提示灯42闪烁,具有提示的作用。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臂1顶部的L形板28,L形板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9,电机29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L形板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电机29位于防护罩内。
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包括物联网监测模块,物联网监测模块连接有传输模块,传输模块连接有云计算模块,云计算模块连接有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监测模块包括横臂(1),所述横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臂(2),横臂(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传动槽(10),第一传动槽(10)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传动杆(11),两个第一传动杆(1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12),两个第一链轮(12)上啮合有同一个第一链条(13),所述第一链条(1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5),第一安装块(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16),所述竖臂(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传动槽(3),第二传动槽(3)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传动杆(4),两个第二传动杆(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5),两个第二链轮(5)上啮合有同一个第二链条(6),所述第二链条(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8),第二安装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感器(9),所述竖臂(2)上设有传动机构,横臂(1)上设有提示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竖臂(2)一侧的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有竖直动力杆(19),竖直动力杆(1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8)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固定安装于一个第二传动杆(4)的另一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臂(1)顶部的L形板(28),L形板(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9),电机(29)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管(33),两个固定管(33)上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6)和第二连接管(27)的一端,所述横臂(1)上开设有第一腔体(24),第一连接管(26)的另一端与第一腔体(24)连通,第一腔体(2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抽气孔(25),竖臂(2)上开设有第二腔体(22),第二腔体(2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抽气孔(23),第二连接管(27)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22)连通,所述L形板(28)上转动安装有两个转杆(32),两个转杆(32)的顶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管(33)内并固定安装有扇叶(34),两个转杆(3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从齿轮(31),两个从齿轮(31)上啮合有同一个主齿轮(30),主齿轮(30)固定套设于电机(29)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动力杆(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一个第一传动杆(1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20),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皮带(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臂(1)一侧的提示灯(42),横臂(1)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滑板(36),滑板(36)的一侧接触有凸轮(35),凸轮(35)固定套设于第一传动杆(1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37),两个滑杆(37)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承载板(38),承载板(38)固定安装于横臂(1)的顶部,滑板(3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40),承载板(3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41),横臂(1)上设有电源,第一导电块(40)、电源、提示灯(42)和第二导电块(41)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滑板(36)和承载板(38)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39)。
CN202210156771.4A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Active CN114566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6771.4A CN114566015B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6771.4A CN114566015B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6015A CN114566015A (zh) 2022-05-31
CN114566015B true CN114566015B (zh) 2023-05-12

Family

ID=81714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6771.4A Active CN114566015B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601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9712B2 (en) * 2015-10-21 2018-11-06 Setra Systems Room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CN107381180A (zh) * 2017-08-26 2017-11-24 梅明会 一种能够提高卷布卷质量的纺织用卷布装置
CN209784809U (zh) * 2019-07-12 2019-12-13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监测设备
CN110608768A (zh) * 2019-09-09 2019-12-24 汪勇 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监测评估装置及系统
CN210781883U (zh) * 2019-09-27 2020-06-16 冯炜 一种机房用通风装置
CN211318117U (zh) * 2019-11-04 2020-08-21 河北赛默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扬尘监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6015A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4127A (zh) 一种远程控制水质监测用浮标
CN114566015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CN112260071A (zh) 一种电力设备故障信号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5448011U (zh) 基于物联网的工业生产现场在线监测系统
CN211453450U (zh) 用于一体化预制泵的有害气体监控电路
CN213240893U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络结构多cpu工矿用泵组控制器
CN2683896Y (zh) 抽油机自动间抽无线群控装置
CN212378839U (zh) 一种基于NB-IoT通讯技术的多级水位监测装置
CN207937030U (zh) 一种液位显示报警系统
CN105020800B (zh) 一种通用安装的窗载式的空气净化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08797675U (zh) 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装置
CN212458716U (zh)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CN209349238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扬尘处理装置
CN114217567A (zh) 一种排水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CN206858381U (zh) 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
CN222099492U (zh) 一种无人叉车底盘控制器
CN210982413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产废水检测装置
CN205679963U (zh) 无线温湿度采集和灯光控制装置
CN205810094U (zh) 太阳能供电的船用无线复合型传感器组件
CN206172452U (zh) 一种用于3d模块化板的链式输送装置
CN111551228A (zh) 一种基于NB-IoT通讯技术的多级水位监测装置
CN206891472U (zh) 一种用于油气分离器的数据监控装置
CN21195318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调控制系统
CN220232287U (zh) 一种智能监控终端
CN107831011A (zh) 一种减速机出厂性能检测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