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458716U -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8716U
CN212458716U CN202021336326.9U CN202021336326U CN212458716U CN 212458716 U CN212458716 U CN 212458716U CN 202021336326 U CN202021336326 U CN 202021336326U CN 212458716 U CN212458716 U CN 212458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odule
resistor
chip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63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e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e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e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e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363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8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8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8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控制器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复位模块、电源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传输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分别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数据,控制器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后通过控制器模块对同类数据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并输出;传输模块用于发送控制器模块输出的温度数据;该种温度采集模块采用两组温度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源,通过两组数据处理能够得到较为精准的温度采集数据,减少由于仪器本身造成的误差,进一步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对采集数据有效性进行自判断。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的温度也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成了共建和谐环境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白领都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因此温度的检测对于现代家庭来说也变得刻不容缓了。为了满足适宜人们生活的最佳温度环境,我们需要研究一种便于提醒和控制温度的模块,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以及个人的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以便达到最佳的居住环境,这不仅仅是对于环境要求的进步,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文明的发达与先进。
温度采集已成为当今流行的社会研究项目,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工业生产工艺参数,如石油、化工、电子、城市供暖等行业的生产需要进行广泛的温度检测和控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空气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的舒适度和情感,因此对温度的检测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性能设备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对温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温度检测模型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回查看等方法来测量和记录环境条件。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还缺乏科学性,很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智能精准采集周围环境温度的设备,并能够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该种智能温度采集模块采用两组温度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源,通过两组数据处理能够得到较为精准的温度采集数据,减少由于仪器本身造成的误差,进一步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对采集数据有效性进行自判断;通该种采集模块还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出至终端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复位模块、电源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传输模块;
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分别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数据,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端口均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信号连接;
所述的控制器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后通过控制器对同类数据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并输出;
所述的复位模块用于对控制器模块实现复位;所述的复位模块输入端口与控制器模块输出端口相连接;
所述的传输模块通过光耦隔离电路与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传输模块用于无线发送控制器模块输出的温度数据;
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为电源模块、传输模块、控制器模块提供直流工作电压,所述的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提供直流工作电压;
所述的控制器模块采用STC15W408AD单片机,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复位模块采用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所述的传输模块采用65LBC184通讯芯片,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采用78M05芯片;
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D3的1脚与3脚直接相连接地,D3的2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2引脚连接;
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D4的1脚与3脚直接相连接地,D4的2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3引脚连接;
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in引脚与12V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in引脚与电容CX3一端和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容CX3另一端和电容C2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out引脚与5V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out引脚与电容C4的正极连接,电容C4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GND引脚接地;
所述的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1脚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3脚与电阻R12一端连接,电阻R12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GND引脚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RST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5.4引脚连接,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VCC引脚与VDD5.0V电源端连接,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VCC引脚与电容C5一端连接,电容C5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WDI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7引脚连接;
所述的STC15W408AD单片机的VCC引脚与5V电源端连接,STC15W408AD单片机的GND引脚与电源地相连;所述的STC15W408AD单片机还与LED灯显示模块连接;
所述的LED灯显示模块包括LED灯LED1、 LED灯LED2和双色LED灯LED3,所述的LED灯LED1的正极与5V电源端连接,LED灯LED1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0引脚连接,所述的LED灯LED2的正极与5V电源端连接,LED灯LED2的负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4引脚连接,所述的LED灯LED1和 LED灯LED2的正极均与双色LED灯LED3的共阳极引脚连接,双色LED灯LED3的第一阴极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1引脚连接,双色LED灯LED2的第二阴极引脚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0引脚连接;
所述的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RO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光耦PC2的K引脚连接,光耦PC2的A引脚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CC引脚连接,光耦PC2的E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0引脚连接,光耦PC2的E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5V电源端连接,光耦PC2的C引脚接地;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DI引脚与光耦PC1的E引脚连接,光耦PC1的E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DD485连接,光耦PC1的C引脚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GND485引脚连接,光耦PC1的A引脚与VDD5.0电源端连接,光耦PC1的K引脚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1引脚连接;所述的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5引脚与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耦PC3的K引脚连接,光耦PC3的A引脚与VDD5.0连接,光耦PC3的E引脚与VDD485连接,光耦PC3的C引脚分别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ER引脚和DE引脚连接,光耦PC3的C引脚还与电阻R6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GND485引脚连接;所述的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A引脚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1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B引脚连接,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A引脚还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2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2另一端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3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3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B引脚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2另一端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V3一端均与传输模块的GND485引脚连接,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CC引脚分别与电容CX1一端和电容CX2一端连接,电容CX1另一端和电容CX2另一端均与传输模块的GND485引脚连接。
该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该种温度采集模块采用STC单片机、DS18B20传感器模块、AC/DC电源供电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完成了温度采集器的结构设计,具有精度高、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操作简单灵活的优点,能很好地满足工艺要求。该种温度采集模块安装部署便捷,现场安装可以采用壁挂或者随意摆放在合适位置,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40℃~+80℃;该种温度采集模块采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结合实际使用环境,采集周期为1分钟,性能也稳定可靠;通过两组数据处理能够得到较为精准的温度采集数据,减少由于仪器本身造成的误差,进一步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对采集数据有效性进行自判断;采用超低功耗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与中央空调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管理平台软件的实时通讯,省去监测现场布署通讯线缆的工作。进一步的,两组温度传感器的布置还能够形成一主用一备用的状态,当一组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时,可采用单传感器完成温度数据采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的工作系统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中控制器模块STC15W408AD单片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中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中传输模块和隔离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中电源转换模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中复位模块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中LED灯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中485电源转换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复位模块、电源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传输模块;
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分别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数据,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端口均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信号连接;
所述的控制器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后通过控制器模块对同类数据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并输出;
所述的复位模块用于对控制器模块实现复位;所述的复位模块与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的传输模块通过光耦隔离电路与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传输模块用于无线发送控制器模块输出的温度数据;
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为电源模块、传输模块、控制器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模块采用STC15W408AD单片机,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复位模块采用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所述的传输模块采用65LBC184通讯芯片,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采用78M05芯片与78L05。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D3的1脚与3脚直接相连接地,D3的2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2引脚连接;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D4的1脚与3脚直接相连接地,D4的2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3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in引脚与12V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in引脚与12V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in引脚与电容CX3一端和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容CX3另一端和电容C2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out引脚与5V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out引脚与电容C4的正极连接,电容C4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GND引脚接地。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的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1脚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3脚与电阻R12一端连接,电阻R12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GND引脚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RST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5.4引脚连接,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VCC引脚与VDD5.0V电源端连接,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VCC引脚与电容C5一端连接,电容C5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WDI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7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STC15W408AD单片机的VCC引脚与VDD5.0电源端连接,STC15W408AD单片机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的STC15W408AD单片机还与LED灯显示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的LED灯显示模块包括LED灯LED1、 LED灯LED2和双色LED灯LED3,所述的LED灯LED1的正极与5V电源端连接,LED灯LED1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0引脚连接,所述的LED灯LED2的正极与5V电源端连接,LED灯LED2的负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4引脚连接,所述的LED灯LED1和 LED灯LED2的正极均与双色LED灯LED3的共阳极引脚连接,双色LED灯LED3的第一阴极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1引脚连接,双色LED灯LED2的第二阴极引脚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0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RO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光耦PC2的K引脚连接,光耦PC2的A引脚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CC引脚连接,光耦PC2的E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0引脚连接,光耦PC2的E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5V电源端连接,光耦PC2的C引脚接地;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DI引脚与光耦PC1的E引脚连接,光耦PC1的E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DD485连接,光耦PC1的C引脚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GND485引脚连接,光耦PC1的A引脚与VDD5.0电源端连接,光耦PC1的K引脚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1引脚连接;所述的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5引脚与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耦PC3的K引脚连接,光耦PC3的A引脚与VDD5.0连接,光耦PC3的E引脚与VDD485连接,光耦PC3的C引脚分别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ER引脚和DE引脚连接,光耦PC3的C引脚还与电阻R6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GND485引脚连接;所述的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A引脚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1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B引脚连接,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A引脚还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2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2另一端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3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3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B引脚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2另一端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V3一端均与传输模块的GND485引脚连接,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CC引脚分别与电容CX1一端和电容CX2一端连接,电容CX1另一端和电容CX2另一端均与传输模块的GND485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485电源转换模块采用78L05,78L05输入脚Vin与外部电源模块VDD12相连,78L05输出脚Vout与485电源VDD485相连。
该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可设置在如图2所示的工作环境中,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把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给单片机,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准确地传输给系统管理平台。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测温度数据。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设置有传感器接口和供电接口,由于外壳的存在,因此该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可以较为方便的固定或悬挂在所需测量处。STC15W408AD单片机通过对两路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处理,如果两路温度传感器采集同类数据相差大于设定阈值,这可判定该采集模块中存在工作异常传感器,若两路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同类数据相差小于阈值,则单片机对两组数据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当前温度的平均值作为输出。进一步的外壳采用ABS加阻燃材料制成。
DS18B20的数据端口与STC15W408AD的输入端口相连;CAT824看门狗复位芯片输入引脚与单片机复位脚P3.7相连,CAT824看门狗复位芯片输出引脚与单片机复位脚P5.4直接相连,构成系统复位电路,65LBC184通讯芯片通过光耦电路与STC15W408AD单片机串口P3.0与P3.1相连。
电源转换芯片78M05的输入脚与电源模块12V输出脚相连,电源转换芯片78M05的输出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电源脚直接相连,电源转换芯片78L05的输出脚与65LB184485传输模块电源脚直接相连。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复位模块、电源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传输模块;
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分别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数据,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端口均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信号连接;
所述的控制器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后通过控制器模块对同类数据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并输出;
所述的复位模块用于对控制器模块实现复位;所述的复位模块输入端口与控制器模块输出端口相连接;
所述的传输模块通过光耦隔离电路与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传输模块用于发送控制器模块输出的温度数据;
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为电源模块、传输模块、控制器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模块采用STC15W408AD单片机,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复位模块采用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所述的传输模块采用65LBC184通讯芯片,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采用78M05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D3的1脚与3脚直接相连接地,D3的2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2引脚连接;
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D4的1脚与3脚直接相连接地,D4的2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3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in引脚与12V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in引脚与电容CX3一端和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容CX3另一端和电容C2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out引脚与5V电源端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Vout引脚与电容C4的正极连接,电容C4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78M05芯片的GND引脚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1脚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3脚与电阻R12一端连接,电阻R12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GND引脚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RST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5.4引脚连接,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VCC引脚与VDD5.0V电源端连接,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VCC引脚与电容C5一端连接,电容C5另一端接地,复位模块CAT824-4.37V看门狗复位芯片的WDI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7引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C15W408AD单片机的VCC引脚与5V电源端连接,STC15W408AD单片机的GND引脚与电源地相连;所述的STC15W408AD单片机还与LED灯显示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灯显示模块包括LED灯LED1、 LED灯LED2和双色LED灯LED3,所述的LED灯LED1的正极与5V电源端连接,LED灯LED1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0引脚连接,所述的LED灯LED2的正极与5V电源端连接,LED灯LED2的负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4引脚连接,所述的LED灯LED1和 LED灯LED2的正极均与双色LED灯LED3的共阳极引脚连接,双色LED灯LED3的第一阴极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1引脚连接,双色LED灯LED2的第二阴极引脚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0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RO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光耦PC2的K引脚连接,光耦PC2的A引脚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CC引脚连接,光耦PC2的E引脚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0引脚连接,光耦PC2的E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5V电源端连接,光耦PC2的C引脚接地;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DI引脚与光耦PC1的E引脚连接,光耦PC1的E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DD485连接,光耦PC1的C引脚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GND485引脚连接,光耦PC1的A引脚与VDD5.0电源端连接,光耦PC1的K引脚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STC15W408AD单片机的P3.1引脚连接;所述的STC15W408AD单片机的P1.5引脚与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耦PC3的K引脚连接,光耦PC3的A引脚与VDD5.0连接,光耦PC3的E引脚与VDD485连接,光耦PC3的C引脚分别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ER引脚和DE引脚连接,光耦PC3的C引脚还与电阻R6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GND485引脚连接;所述的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A引脚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1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B引脚连接,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A引脚还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2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2另一端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3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3另一端与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B引脚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2另一端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V3一端均与传输模块的GND485引脚连接,传输模块65LBC184通讯芯片的VCC引脚分别与电容CX1一端和电容CX2一端连接,电容CX1另一端和电容CX2另一端均与传输模块的GND485引脚连接。
CN202021336326.9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Active CN212458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6326.9U CN212458716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6326.9U CN212458716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8716U true CN212458716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90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6326.9U Active CN212458716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8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4334A (zh) * 2022-05-12 2022-08-12 广东健奥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双传感器准确预测体表温度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4334A (zh) * 2022-05-12 2022-08-12 广东健奥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双传感器准确预测体表温度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3800U (zh) 一种工业无线温度测量装置
CN211824552U (zh) 一种人工智能温湿度采集装置
CN212458716U (zh) 一种人工智能温度采集模块
JP6009472B2 (ja) センサ端末および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208654629U (zh) 一种智能生产车间控制系统
CN220367535U (zh) 一种能耗系统用边缘模块
CN210864374U (zh) 一种智能接口单元设备
CN209230814U (zh) 智能型温度变送器
CN106950889A (zh) 一种自然电场无线传感器及自动化地下污染监控系统
CN202545310U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FFU风机无线群控系统
CN201945994U (zh) 一种多用途智能型串口控制器
CN204680195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及数字信号压力传送装置
CN204498066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光伏汇流数据采集装置
CN208724220U (zh) 一种Zigbee配网系统
CN207866382U (zh)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
CN212007328U (zh) 一种基于LoRa自组网的室内无线多功能传感器
CN212624351U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箱体进水凝露监测报警装置
CN213843834U (zh) 一种物联网综合采集终端
CN105203232A (zh) 两线制压力采集变送器
CN205810094U (zh) 太阳能供电的船用无线复合型传感器组件
CN208833523U (zh) 一种基于无线远传技术的列车管风压检测装置
CN210691082U (zh) 数据监测装置及系统
CN220139690U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设备信息采集的传输系统
CN204948944U (zh) 蔬菜大棚放风机及其测控模块
CN203596663U (zh) 一种变电站除湿机智能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