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433974B -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3974B
CN114433974B CN202210174881.3A CN202210174881A CN114433974B CN 114433974 B CN114433974 B CN 114433974B CN 202210174881 A CN202210174881 A CN 202210174881A CN 114433974 B CN114433974 B CN 114433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gap
heating part
heating
reson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48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3974A (zh
Inventor
王双玲
赵坤
雷剑利
韦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oubl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Yuec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oubl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Yuec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oubl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Yuec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oubl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48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3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3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3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3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3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4Heating appliances
    • B23K3/047Heating appliances electric
    • B23K3/0475Heating appliances electric using induction effects, e.g. Kelvin or skin eff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02Soldering by means of induction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23K2101/42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该感应加热头包括有谐振电容以及间隙加热头,谐振电容中包括有电容,间隙加热头包括有第一加热部以及第二加热部,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保持电连接,且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之间留存用于对外部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间隙;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第一加热部,电容的另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第二加热部。相较于传统回流焊与波峰焊,本申请中采用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不仅结构简洁,其应用在具体的焊接场景中时,能取得高效、精准、稳定的焊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感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应加热头。
背景技术
对电路板或其他具有较大幅面的型材进行表面加工时,往往出现需要批量焊接微小体积元件的场景,这些元件往往体积小、重量轻、数量多,且往往每一个元件往往具有其预期的精准的焊接位置,不能虚焊、不能错焊,因此,上述场合将对焊接加工有较高要求。
以Mini LED屏幕或Micro LED屏幕为例,在其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单颗LED光源作出焊接处理,熔化每一颗LED光源的连接端子处对应施加的焊料,将LED光源阵列式地焊接在背光源基板上。在此过程中,单颗LED光源的体积极小,其连接端子位置定位要求严苛,而与此同时,整个Mini LED屏幕或Micro LED屏幕相对与单颗LED光源而言幅面尺寸庞大,其上需要以阵列的形式排布数量庞大的单颗LED光源,由此可见,如何应对数量庞大的电路规模,将单个元件体积小巧的元器件焊接到预期位置上,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回流焊或波峰焊的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回流焊的方式批量焊接电子元器件时,需预先在PCB的预期焊接部位施放适量和适当形式的焊料,然后贴放表面贴装元器件,利用外部热源使焊料回流达到焊接要求而进行的成组或逐点焊接;而采用波峰焊的方式批量焊接电子元器件时,则需把锡条放在波峰焊的锡炉里将熔融的焊锡形成波峰对元件焊接, 即需要将熔化的软钎焊料,经电动泵或电磁泵喷流成设计要求的焊料波峰,亦可通过向焊料池注入氮气来形成,使预先装有元器件的印制板通过焊料波峰,实现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软钎焊。
应该指出,上述采用回流焊或波峰焊的焊接形式,应用到具体的微小体积元件与目标型材的焊接加工场景中时,其焊接加工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加工效果:采用回流焊形式进行加工时,受制于回流焊炉的结构,其加热温度难以精准调控,容易出现温度不够焊点融化不完全或温度过烤化型材的情况;而采用波峰焊的焊接形式往往伴生产品不良率高的缺点,很难应对数量多、单个元器件体积小、预期焊接位置精确的焊接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头,该感应加热头将以感应加热的方式为小体积元件提供型材表面焊接操作,以其本身良好的温度可控性克服传统回流焊的温度控制缺陷,以其本身良好的操作可控性克服传统波峰焊的焊接精确度控制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谐振式的感应加热头,该感应加热头以谐振式结构构造整个感应加热头,降低感应加热对外部电源输出的交变频率以及电流幅值大小的要求,安全、可靠、高效、稳妥地保证感应加热效果。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间隙的感应加热头,该感应加热头以加热头上留存间隙的形式,充分考虑焊接对象体积小巧、预期焊接位置要求精准的要求,保证感应加热加工质量的同时,满足对电路板或其他具有较大幅面的型材表面进行批量化小体积元件焊接加工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该感应加热头包括有谐振电容以及间隙加热头;
其中,谐振电容中包括有电容,间隙加热头包括有第一加热部以及第二加热部,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保持电连接,且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之间留存用于对外部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间隙;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第一加热部,电容的另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第二加热部。
感应加热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的,具体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谐振电容中设置电容,将电容的两个极板以一定的形式与间隙加热头的两端连接,则电气上呈现为容性的电容将与电气上呈现为感性的间隙加热头连结成为谐振结构,该谐振结构在电气原理上将具有其对应的固有谐振频率,该固有谐振频率的大小将由电容的容抗大小以及间隙加热头的感抗大小共同决定,谐振电容与间隙加热头连接后,将谐振电容与外部电源连接,令外部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的交变频率为,调整外部电源的交变频率,使得逼近,则由谐振电容与间隙加热头接合构成的谐振结构将近似达到其谐振状态,此时由电容与间隙加热头接合形成的谐振结构将作为电流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在间隙加热头的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处获得高频大电流或高频大电压,由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将其转换成为高频磁场后,对外部工件进行感应加热。
由感应加热原理可知,间隙加热头处流通的电流的大小、频率高低、加热头与外部工件之间的距离、外部待处理工件的材料类型等因素,将直接地、明确地、直观地影响加热效果,因此,技术人员选择具有预期的容抗大小的电容以及具有预期的感抗大小的间隙加热头,二者联结即可获得具有预期的谐振形式以及预期的固有谐振频率的谐振结构,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加工过程中时,以合适的外部驱动机构带动该谐振结构运动,到达预期的加工位置处,对应调整外部电源的交变频率,即可控制该谐振结构的工作状态,在间隙加热头处获得具有预期大小的交变电流或交变电压,进而在外部工件处获得预期的加热效果,单次操作完成单个或单行元器件的焊接工作,控制外部驱动机构带动该谐振结构运动至下一工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所有元器件的焊接加工。
在本技术方案中,间隙加热头中包括有第一加热部以及第二加热部,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之间留存间隙,分析可知,对间隙加热头中输入交流电,则间隙加热头会把该交流电转换成为交变磁场,而由于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相互贴近,受交变电流的临近效应影响,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内流通的电流会相互吸引,趋向于集中在间隙周围区域传输,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越贴近、交流电的交变频率越高、临近效应越明显,电流越集中,而也正是由于电流集中在间隙周围区域传输,其转换而来的交变磁场也将集中在间隙周围空间中,由此可知,设置合理的间隙形状以及间隙宽度,即可获得具有预期空间形状以及空间分布的交变磁场,方便单次通电时产生细而窄的空间磁场,只有进入该有效加热范围内的焊料才会因该空间磁场感应发热熔融,进而精准地将体积极小的元器件的引脚焊接到基板的指定位置上去。因此可以说,技术人员选择具有预期容抗大小的电容以及预期感抗大小的感应加热头,将其构成成为指定的谐振结构后,仅需对应调节外部电源的交变频率、电流大小或电流大小,即可对应控制加热效果, 且整个加热过程中,电容与间隙加热头构造而成的谐振结构将对应起到电流放大或电压放大的效果,装置对外部电源的要求不高,整个焊接过程同时将具备良好的温度可控性。且值得强调的是,采用感应加热技术进行焊接时,无需像采用回流焊方式进行焊接时必须构造密闭的回流焊炉一样构造一个密闭的焊接空间,而是仅需外部动力机构搭载该谐振结构运动,到达其预期的加工位置处后,即可对该位置处的焊料进行感应加热,这也有助于精简整个焊接设备的结构。
在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谐振电容还包括有第一铜皮、第二铜皮以及水冷管;第一铜皮紧贴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并与之电导通,第二铜皮紧贴电容的另一个极板并与之电导通;水冷管紧贴第一铜皮和/或第二铜皮,水冷管与第一铜皮和/或第二铜皮连接并保持热导通。
进一步的,谐振电容还包括有第一接座、第二接座、第一接杆以及第二接杆;第一接座设置在第一接杆与第一铜皮之间,第一接杆与第一铜皮通过第一接座连接并电导通;第二接杆与第二铜皮通过第二接座连接并电导通;第一接杆背离第一接座的一端与第一加热部连接并电导通,第二接杆背离第二接座的一端与第二加热部连接并电导通。
按照上述方式,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将通过第一铜皮、第一接座以及第一接杆与第一加热部连接,而电容的另一个极板将通过第二铜皮、第二接座以及第二接杆与第二加热部连接,此时的电容与间隙加热头接合形成一个并联谐振结构,该并联谐振结构的固有谐振频率,该固有谐振频率近似为:,该并联谐振结构应用到交流电环境中时,当外部电源的交变频率逼近该并联谐振结构的固有谐振频率,取得时,该并联谐振结构近似达到其谐振状态,该并联谐振结构处将表现出并联谐振的特点,具备其对应的品质因数,该品质因数的大小也与电容的容抗大小与间隙加热头的感抗有关,且在该并联谐振结构近似达到其谐振状态时,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处将获得成倍于外部电源输出端处电流的交流电,进而在指定位置处获得理想的加热效果,熔化焊料,将指定的元器件焊接到指定位置上。
与此同时,第一接座、第一接杆、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二接杆以及第二接座中均具备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水流通路,接合后,该感应加热头内部形成沿水冷管、第一接座、第一接杆、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二接杆、第二接座至水冷管的贯通水路。电容与间隙加热头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交替流通高频交流电,其上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热量,采用上述方式,在电容以及间隙加热头之间构造贯通的水流通道,可以利用流动的外部冷却水为该感应加热头提供连续的、及时的、有效的冷却措施,保持装置长时间稳定工作,避免其烧损。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谐振电容还包括有连接壳以及连接杆;电容设置在连接壳中,且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紧贴连接壳底侧侧壁并与之电导通,间隙加热头设置在连接壳外,且第一加热部与连接壳的顶侧侧壁并与之电导通;电容的另一个极板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加热部连接并导通。
进一步的,谐振电容还包括有变压器,变压器也设置在连接壳中;变压器包括有磁环以及原边绕组,磁环穿套在连接杆上,原边绕组盘绕在磁环上。
按照上述方式,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盘绕在磁环上,连接杆从磁环中穿过,变压器整体设置在连接壳中,则将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接入外部电源,外部电源对其通入具有一定的交变频率的交流电时,连接杆以及连接壳将同时作为变压器的副边绕组,感应出具有一致的交变频率的交流电,由于该变压器设置在电容以及间隙加热头之间,电容将通过连接杆与连接壳与间隙加热头收尾相连,分析可知,按照上述方式电容将通过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与间隙加热头连结成为串联谐振结构。
同样的,电容与间隙加热头连结形成的串联谐振结构同样具备与之对应的固有谐振频率,该固有谐振频率为,将该串联谐振结构应用到交流电环境中,对变压器的原边绕组通入交变频率为的交流电时,连接杆处将作为变压器的副边绕组感应出同频的交流电,感应出的交流电传输到与连接杆相连的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处,在电容的作用下在电容的另一个极板处产生交流电,由于电容的另一个极板紧贴连接壳的侧壁,交流电将沿连接壳均匀地向间隙加热头处传输,调节外部电源的交变频率为,当外部电源的交变频率逼近该串联谐振结构的固有谐振频率时,该串联谐振结构将达到其谐振状态,此时该串联谐振结构处将表现出串联谐振的特点,具备其对应的品质因数,该品质因数的大小也与电容的容抗大小与间隙加热头的感抗有关,且在该串联谐振结构达到其谐振状态时,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处将获得成倍于外部电源输出端处电压的交流电,进而在指定位置处获得理想的加热效果,熔化焊料,将指定的元器件焊接到指定位置上。
由于交流电的临近效应,在传输过程中将偏向于沿最短路径从上级部件传输至下级部件,因此采用传统的单根连接线连接电容与电感接合成为串联谐振结构的形式,在具体应用到交流电环境中时,电流将趋向于沿单一的、固定的路径传输,长此以往,电流集中传输的部位容易局部积热甚至烧损。而采用上述结构方式,不仅能在最大程度上缩减装置体积,巧妙地变压器、电容以及间隙加热头连结成为串联谐振结构,还可利用连接壳的片状结构接合电容以及间隙加热头,为电流传输提供均匀的、宽敞的、多向的、各向相似的的传输途径,方便电流从电容的另一个极板处以弥散的、均匀的传输态势向间隙加热头传输,这样的设置,增加了装置传输线上的耐流程度的同时,还引导交流电均匀传输,避免装置受临近效应影响局部积热,保证装置长时间稳定工作。
与此同时,谐振电容还包括有至少一片水冷片,水冷片相对于电容设置,每一片水冷片均紧贴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并与之热导通,每一片水冷片的内部中均具备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水冷通道,水冷片中流通的冷却水将为电容提供及时、高效的冷却措施。
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间隙加热头还包括有绝缘基座;绝缘基座设置在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背离外部工件的一侧,且绝缘基座分别与第一加热部以及第二加热部可拆卸式连接。
而间隙加热头还包括有安装板,安装板设置在绝缘基座背离第一加热部以及第二加热部的一侧,安装板与绝缘基座可拆卸式连接。绝缘基座将为间隙加热头提供稳固、可靠的结构支撑,避免间隙加热头在工作过程中积热变形,也能利用其绝缘特性阻碍交变磁场向该侧传播,进一步保证间隙加热头处产生的交变磁场稳定可靠。而安装板则为整个感应加热头提供了安装基础,对内而言,设置安装板可将间隙加热头以及绝缘基座叠装在一起,成为一个结构稳定、能长时间工作不形变的整体,对外而言,设置安装板也能为外部驱动机构提供与间隙加热头连接的结构基础,便于在不破坏间隙加热头的结构、不妨碍间隙加热头的工作的前提下,将其与外部驱动结构连接起来,方便外部驱动机构带动间隙加热头到达指定加工位置。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相较于传统回流焊与波峰焊,本申请中采用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不仅结构简洁,其应用在具体的焊接场景中时,能取得高效、精准、稳定的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通过外部传输线A与外部电源B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中间隙加热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的第一视角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的第二视角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中谐振电容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提供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中谐振电容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该感应加热头包括有谐振电容1以及间隙加热头2,谐振电容1设置在间隙加热头2的上方,谐振电容1的其中一个极板与间隙加热头2的其中一端连接并保持电导通,谐振电容1的另一个极板与间隙加热头2的另一端连接并保持电导通。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谐振电容1包括有电容11、第一铜皮12、第二铜皮13以及水冷管14;第一铜皮12紧贴电容11的其中一个极板,第二铜皮12紧贴电容11的另一个极板;水冷管14紧贴第一铜皮12和/或第二铜皮13,水冷管14与第一铜皮12和/或第二铜皮13连接并保持热导通。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谐振电容1还包括有第一转接头15、第一转接管16、第二转接头17以及第二转接管18;第一转接头15与第二转接头17均设置在电容11的一侧,且第一转接头15与第一铜皮12连接并保持电导通,第二转接头17与第二铜皮13连接并保持电导通;第一转接管16以及第二转接管18的内部均留存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通道,第一转接管16的一端与第一转接头15连接并保持电导通,其另一端与间隙加热头2的一端连接并保持电导通;第二转接管18的一端与第二转接头17连接并保持电导通,其另一端与间隙加热头2的另一端连接并保持电导通;连接后,水冷管14分别与第一转接管16以及第二转接管18水路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间隙加热头2包括有第一加热部21以及第二加热部22,第一加热部21与第二加热部22保持平行,且第一加热部21与第二加热部22之间留存用于感应加热的间隙C。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间隙加热头2还包括有连接部23,第一加热部21、第二加热部22以及连接部23的内部均留存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通道D,连接部23设置在第一加热部21以及第二加热部22之间,且连接部23分别与第一加热部21与第二加热部22连接并保持电导通;连接后,第一加热部21、连接部23以及第二加热部22内部将形成贯通的冷却水通道。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部21背离连接部23的一端与第一转接管15连接并保持电导通;第二加热部22背离连接部23的一端与第二转接管18连接并保持电导通;连接后,水冷管14、第一转接管16、第一加热部21、连接部23、第二加热部22、第二转接管18之间形成接合贯通的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7。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该感应加热头包括有谐振电容1`以及间隙加热头2`,谐振电容1`中包括有电容11`,间隙加热头包括有第一加热部21`以及第二加热部22`,第一加热部21`与第二加热部22`保持电连接,且第一加热部21`与第二加热部22`之间留存用于对外部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间隙;电容11`的其中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第一加热部21`,电容11`的另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第二加热部22`。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谐振电容1`还包括有第一铜皮12`、第二铜皮13`以及水冷管14`;第一铜皮12`紧贴电容11`的其中一个极板并与之电导通,第二铜皮13`紧贴电容11`的另一个极板并与之电导通;水冷管14`紧贴第一铜皮12`和/或第二铜皮13`,水冷管14`与第一铜皮12`和/或第二铜皮13`连接并保持热导通。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谐振电容1`还包括有第一接座15`、第二接座16`、第一接杆17`以及第二接杆18`;第一接座15`设置在第一接杆17`与第一铜皮12`之间,第一接杆17`与第一铜皮12`通过第一接座15`连接并电导通;第二接杆18`与第二铜皮13`通过第二接座16`连接并电导通;第一接杆17`背离第一接座15`的一端与第一加热部21`连接并电导通,第二接杆18`背离第二接座16`的一端与第二加热部22`连接并电导通。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座15`、第一接杆17`、第一加热部21`、第二加热部22`、第二接杆18`以及第二接座16`中均具备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水流通路(图未示),接合后,该感应加热头内部形成沿水冷管14`、第一接座15`、第一接杆17`、第一加热部21`、第二加热部22`、第二接杆18`、第二接座16`至水冷管14`的贯通水路。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间隙加热头还包括有绝缘基座23`;绝缘基座23`设置在第一加热部21`与第二加热部22`背离外部工件的一侧,且绝缘基座23`分别与第一加热部21`以及第二加热部22`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间隙加热头还包括有安装板24`,安装板24`设置在绝缘基座23`背离第一加热部21`以及第二加热部22`的一侧,安装板24`与绝缘基座23`可拆卸式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8-10。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该感应加热头包括有谐振电容1``以及间隙加热头2``,谐振电容1``中包括有电容11``,间隙加热头2``包括有第一加热部21``以及第二加热部22``,第一加热部21``与第二加热部22``保持电连接,且第一加热部21``与第二加热部22``之间留存用于对外部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间隙;电容11``的其中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第一加热部21``,电容11``的另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第二加热部22``。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谐振电容2``还包括有连接壳12``以及连接杆13``;电容11``设置在连接壳12``中,且电容11``的其中一个极板紧贴连接壳12``底侧侧壁并与之电导通,间隙加热头2``设置在连接壳12``外,且第一加热部21``与连接壳12``的顶侧侧壁并与之电导通;电容11``的另一个极板通过连接杆13``与第二加热部22``连接并导通。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谐振电容1``还包括有变压器14``,变压器14``也设置在连接壳12``中;变压器14``包括有磁环141``以及原边绕组142``,磁环141``穿套在连接杆13``上,原边绕组142``盘绕在磁环141``上。
进一步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谐振电容1``还包括有至少一片水冷片15``,水冷片15``相对于电容11``设置,每一片水冷片15``均紧贴电容11``的其中一个极板并与之热导通,每一片水冷片15``的内部中均具备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水冷通道。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加热头包括有谐振电容以及间隙加热头,所述谐振电容中包括有电容;
所述间隙加热头包括有第一加热部以及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保持平行且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加热部与所述第二加热部之间留存用于对外部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间隙;所述加热的间隙用于进行批量化小体积元件焊接加工;
所述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所述第一加热部,所述电容的另一个极板连接并导通所述第二加热部;
所述间隙加热头还包括有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部与所述第二加热部背离外部工件的一侧,且所述绝缘基座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部以及所述第二加热部可拆卸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容还包括有第一铜皮、第二铜皮以及水冷管;所述第一铜皮紧贴所述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并与之电导通,所述第二铜皮紧贴所述电容的另一个极板并与之电导通;所述水冷管紧贴所述第一铜皮和/或所述第二铜皮,所述水冷管与所述第一铜皮和/或第二铜皮连接并保持热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容还包括有第一接座、第二接座、第一接杆以及第二接杆;所述第一接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杆与所述第一铜皮之间,所述第一接杆与所述第一铜皮通过所述第一接座连接并电导通;所述第二接杆与所述第二铜皮通过所述第二接座连接并电导通;所述第一接杆背离所述第一接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部连接并电导通,所述第二接杆背离所述第二接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部连接并电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座、所述第一接杆、所述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接杆以及所述第二接座中均具备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水流通路,接合后,该感应加热头内部形成沿所述水冷管、所述第一接座、所述第一接杆、所述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接杆、所述第二接座至所述水冷管的贯通水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容还包括有连接壳以及连接杆;所述电容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中,且所述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紧贴所述连接壳底侧侧壁并与之电导通,所述间隙加热头设置在所述连接壳外,且所述第一加热部与所述连接壳的顶侧侧壁并与之电导通;所述电容的另一个极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加热部连接并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容还包括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也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中;所述变压器包括有磁环以及原边绕组,所述磁环穿套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原边绕组盘绕在所述磁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容还包括有至少一片水冷片,所述水冷片相对于所述电容设置,每一片所述水冷片均紧贴所述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并与之热导通,每一片所述水冷片的内部中均具备容外部冷却水流通的水冷通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加热头还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绝缘基座背离所述第一加热部以及所述第二加热部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绝缘基座可拆卸式连接。
CN202210174881.3A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Active CN114433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4881.3A CN114433974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4881.3A CN114433974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3974A CN114433974A (zh) 2022-05-06
CN114433974B true CN114433974B (zh) 2024-11-19

Family

ID=8137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4881.3A Active CN114433974B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397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918A (zh) * 2019-08-27 2019-11-08 深圳市双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电容和电感接合形成串联谐振的结构
CN213938371U (zh) * 2020-12-07 2021-08-10 深圳市双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功率感应加热头
CN214675756U (zh) * 2020-12-07 2021-11-09 深圳市双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感应加热头
CN217316304U (zh) * 2022-02-25 2022-08-30 广东粤灿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49273B (it) * 1991-04-08 1995-02-21 Giovanni Manneschi Riscaldatore induttivo compatto per piccole saldature di parti metalliche
KR101327167B1 (ko) * 2012-04-16 2013-11-06 세향산업 주식회사 고주파 유도가열용 워킹헤드
CN209006864U (zh) * 2018-11-12 2019-06-21 苏州市汇邦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叠焊焊头、叠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918A (zh) * 2019-08-27 2019-11-08 深圳市双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电容和电感接合形成串联谐振的结构
CN213938371U (zh) * 2020-12-07 2021-08-10 深圳市双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功率感应加热头
CN214675756U (zh) * 2020-12-07 2021-11-09 深圳市双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感应加热头
CN217316304U (zh) * 2022-02-25 2022-08-30 广东粤灿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3974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91297A (en) Electrically heated soldering device
US9526161B2 (en) High-frequency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6312219B (zh) 一种热管散热器的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04400167A (zh) 一种感应回流焊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路板元器件焊接方法
JP2018148136A (ja) 半田接合装置
CN100391674C (zh) 高频线路连接器的高频感应焊接方法
CN217316304U (zh)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CN114433974B (zh) 一种谐振式间隙感应加热头
JP2018144093A (ja) 半田接合装置
EP3361828B1 (en) Convective soldering and rework apparatus
JP2011129292A (ja) 誘導加熱コイル
CN111128790B (zh) 微元件的加工装置及焊接方法、显示面板
US20190230748A1 (en) Method of simultaneous induction heating of complementary sides of two workpieces
CN217859217U (zh) 一种楔形感应加热头
CN102714090A (zh) 变压器单元
CN217938366U (zh) 一种磁场发生器
JP7649498B2 (ja) 高周波誘導加熱ヘッドと、それを用いた高周波誘導加熱装置
CN201009027Y (zh) 调温型电磁感应加热烙铁
US3518394A (en) Output transformer and work inductor for induction generators
KR102031865B1 (ko) 이차전지 파우치 전극리드 밀봉장치
JP5331186B2 (ja) 高周波誘導加熱器の水冷式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74290B2 (ja) 誘導加熱用の出力変成器
CN221966975U (zh) 感应焊接电子元件的焊接装置
CN106449047B (zh) 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8745382U (zh) 内外双重冷却式感应焊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