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5063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65063B CN114365063B CN202080063600.6A CN202080063600A CN114365063B CN 114365063 B CN114365063 B CN 114365063B CN 202080063600 A CN202080063600 A CN 202080063600A CN 114365063 B CN114365063 B CN 1143650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board
- holding portions
- housing
- holding
- electronic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具备:主体单元;和被配设于所述主体单元的键盘单元。所述键盘单元具有:键盘;收纳所述键盘的框状的壳体;和多个保持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且保持所述键盘。所述多个保持部通过具有比所述壳体的比刚度高的比刚度的材料而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设备,例如已知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子设备具备:主体;被配设于该主体的键盘配设位置的键盘单元;和被配设于主体与键盘单元之间的薄膜构件。薄膜构件具有:柔性的薄膜片;将薄膜片与主体粘结的主体侧粘结部;和将薄膜片与键盘单元粘结的键盘侧粘结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95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谋求电子设备的轻型化。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具备:
主体单元;和
键盘单元,被配设于所述主体单元,
所述键盘单元具有:
键盘;
收纳所述键盘的框状的壳体;和
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且保持所述键盘的多个保持部,
所述多个保持部通过具有比所述壳体的比刚度高的比刚度的材料而形成。
通过本公开,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轻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中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中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4是将图3的键盘单元的Z1部分放大的示意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与保持部的连接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与保持部的连接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2中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中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4中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10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5中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达到本公开的过程)
在笔记本型计算机(膝上型PC)等的电子设备中,键盘单元具备键盘、收纳键盘的壳体。壳体例如包含:平板状的基座;和设置于基座的外周的框状的基座框架。键盘通过配置于在基座上包围基座框架的部分而保持。
键盘单元的壳体例如通过镁(Mg)合金等的金属材料而形成。因此,键盘单元的重量主要由壳体的重量决定。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实现键盘单元的轻型化,发现了如下结构:将壳体形成为框状,并且通过由比刚度比壳体高的材料形成的保持部来保持键盘。以下,对本公开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第1方式的电子设备具备:
主体单元;和
键盘单元,被配设于所述主体单元,
所述键盘单元具有:
键盘;
收纳所述键盘的框状的壳体;和
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且保持所述键盘的多个保持部,
所述多个保持部通过具有比所述壳体的比刚度高的比刚度的材料而形成。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轻型化。
在本公开的第2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也可以所述多个保持部分别形成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板状,
所述多个保持部排列为具有比所述键盘的按键间距小的间隔。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电子设备更加轻型化。
在本公开的第3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也可以所述多个保持部的长边方向与所述键盘的长边方向交叉。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并且实现轻型化。
在本公开的第4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也可以所述多个保持部的各个短边方向的长度比所述键盘的按键的宽度尺寸或者进深尺寸小。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电子设备更加轻型化。
在本公开的第5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也可以所述多个保持部通过螺钉而与所述壳体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多个保持部与壳体牢固地连接。
在本公开的第6方式的电子设备中,
也可以所述壳体具有:
框状的基座框架;和
一个或者多个内部框架,形成于所述基座框架的内壁,并且配置有所述多个保持部。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并且实现轻型化。
在本公开的第7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也可以形成所述多个保持部的材料是纤维增强塑料。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电子设备更加轻型化。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各图中,为了使说明容易,将各要素夸张表示。
(实施方式1)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1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另外,图中的X、Y、Z方向分别表示电子设备1的宽度方向、进深方向、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是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膝上型PC)。电子设备1具备主体单元2和显示单元3。主体单元2与显示单元3经由铰链4而连接。
<主体单元>
主体单元2是搭载有主板的电子设备主体。在主板,搭载CPU、ROM、RAM、芯片组、时钟发生器、各种连接器等。
主体单元2具有较薄的箱型的外部轮廓,在其上表面配设键盘单元5以及触摸板6。
<显示单元>
显示单元3具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的显示装置。显示单元3以铰链4为中心可转动地安装于主体单元2。
<键盘单元>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中的键盘单元5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中的键盘单元5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键盘单元5具有:键盘10、收纳键盘10的壳体11、安装于壳体11并且保持键盘10的多个保持部12。
键盘10具有多个按键。多个按键例如包含:多个字符键、多个功能键、空格键、回车键、上档键、控制键等。多个按键在键盘单元5的宽度方向(X方向),以规定的按键间距P1而排列。所谓按键间距P1,是指将相邻的2个按键的中心连结的距离。在实施方式1中,按键间距P1是指将多个字符键之中相邻的2个字符键的中心连结的距离。
键盘10形成为矩形状的较薄的板状。具体地说,键盘10以键盘单元5的宽度方向(X方向)为长边方向,以键盘单元5的进深方向(Y方向)为短边方向。
壳体11是收纳键盘10的框状的框架。壳体11形成为矩形状的壳体。具体地说,壳体11以键盘单元5的宽度方向(X方向)为长边方向,以键盘单元5的进深方向(Y方向)为短边方向。
在壳体11的内侧,设置一个贯通孔13。贯通孔13形成为比键盘10的外形大。贯通孔13例如形成为矩形状。键盘10被配置于形成壳体11的贯通孔13的空间。也就是说,键盘10被配置于壳体11的框内。
壳体11例如通过Mg合金等的金属材料而形成。
多个保持部12与壳体11连接。多个保持部12被配置于形成壳体11的贯通孔13的位置,以使得保持键盘10。
多个保持部12分别形成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板状。多个保持部12的长边方向与键盘10的长边方向交叉。在实施方式1中,多个保持部12的长边方向与键盘10的长边方向正交,与键盘单元5的进深方向(Y方向)平行。
多个保持部12沿着键盘单元5的宽度方向(X方向)、即键盘10的长边方向而具有间隔地排列。多个保持部12具有比键盘10的长边方向上的按键间距P1小的间隔P2地排列。由此,键盘10的多个按键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保持部12而被保持。其结果,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10,能够提高按键触摸的品质。即,能够提高用户触摸按键时的触感。
多个保持部12的各自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比键盘10的按键的宽度尺寸L1小。在实施方式1中,键盘10的按键的宽度尺寸L1是字符键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尺寸。由此,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10,并且使保持部12轻型化。
在多个保持部12的各自的两端,分别设置贯通孔14。向贯通孔14,插入用于将保持部12与壳体11连接的螺钉。
图4是将图3的键盘单元5的Z1部分放大的示意放大图。图5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11与保持部12的连接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保持部12的两端,分别设置贯通孔14。向贯通孔14,插入将壳体11与保持部12连接的螺钉15。这样,在实施方式1中,多个保持部12通过螺钉15而与壳体11连接。由此,多个保持部12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10。
多个保持部12由比刚度比壳体11高的材料形成。在此,所谓“比刚度比壳体11高”,是指每单位重量的刚性比壳体11高。即,多个保持部12的材料的比刚度(每单位重量的刚性)比壳体11的比刚度高。在实施方式1中,形成多个保持部12的材料是纤维增强塑料(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具有比Mg合金等金属材料的比刚度高的比刚度。纤维增强塑料优选在拉伸强度上具有各向异性。具体地说,优选纤维增强塑料的纤维的方向沿着保持部12的长边方向。即,优选保持部12构成为长边方向的保持部12的拉伸强度比短边方向(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保持部12的拉伸强度大。由此,能够提高向保持部12的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纤维增强塑料是使多个纤维层层叠而形成的。
这样,通过将多个保持部12由比刚度比壳体11高的材料形成,能够使键盘单元5轻型化。此外,能够通过多个保持部12来牢固地保持键盘10。
[效果]
通过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1,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电子设备1具备:主体单元2、配设于主体单元2的键盘单元5。键盘单元5具有:键盘10、收纳键盘10的框状的壳体11、与壳体11连接并且保持键盘10的多个保持部12。多个保持部12由比刚度比壳体11高的材料形成。
这样,将壳体11形成为框状,通过由比刚度比壳体11高的材料形成的多个保持部12来保持键盘10。由此,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10,并且实现电子设备1的轻型化。
键盘单元5是通过用户直接按键而施加负载的设备。因此,在键盘单元5的品质方面,需要提高用户按键时的触感、即按键触摸的品质。按键触摸的品质受到壳体11的牢固性的影响。通过电子设备1,能够通过多个保持部12来牢固地保持键盘10,因此在按键触摸的品质的提高这方面也有益。
多个保持部12分别形成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板状。此外,多个保持部12具有比键盘10的按键间距P1小的间隔P2地排列。通过这样的结构,键盘10的多个按键分别被至少一个保持部12保持。因此,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10,并且实现轻型化。
多个保持部12的长边方向与键盘10的长边方向交叉。此外,多个保持部12的各自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比键盘10的按键的宽度尺寸L1小。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10,并且实现轻型化。
多个保持部12通过螺钉15而与壳体11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多个保持部12与壳体11牢固地连接。由此,能够通过多个保持部12来更加牢固地保持键盘10。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多个保持部12的长边方向与键盘10的长边方向正交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多个保持部12的长边方向也可以与键盘10的长边方向倾斜交叉。或者,多个保持部12的长边方向也可以与键盘10的长边方向平行。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多个保持部12具有比键盘10的按键间距P1小的间隔P2地排列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在键盘10中,多个按键分别被至少一个保持部12保持即可。因此,多个保持部12也可以具有以比键盘10的按键间距P1大的间隔而配置的部分。例如,多个保持部12也可以被随机地配置。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多个保持部12的各个短边方向的长度L2比键盘10的按键的宽度尺寸L1小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在键盘10中,多个按键分别被至少一个保持部12保持即可。因此,多个保持部12的各自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也可以比键盘10的按键的宽度尺寸L1大。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形成多个保持部12的材料是纤维增强塑料(FRP)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形成多个保持部12的材料的比刚度比形成壳体11的材料高即可。例如,形成多个保持部12的材料也可以是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Plastics)。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得到比增强纤维塑料高的刚性。或者,形成多个保持部12的材料也可以是无纺布。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形成多个保持部12的纤维增强塑料是使板状的多个纤维层层叠而形成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形成多个保持部12的纤维增强塑料也可以在纤维层之间具有发泡树脂层。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多个保持部12通过螺钉15而与壳体11连接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多个保持部12也可以通过螺钉15以外的构件而与壳体11连接。
图6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11与保持部12的连接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壳体11与保持部12之间配置粘结构件15a,通过粘结构件15a来将壳体11与保持部12连接。粘结构件15a例如是双面胶或者粘结剂。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将壳体11与保持部12连接。
(实施方式2)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方面。在实施方式2中,针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
使用图7来对实施方式2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2中的键盘单元5A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2中,在多个保持部12a的长边方向相对于键盘10的长边方向倾斜交叉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
如图7所示,在键盘单元5A中,多个保持部12a的长边方向相对于键盘10的长边方向倾斜交叉。键盘10的多个按键的列方向的配置错开。具体地说,多个按键的列方向的配置随着朝向下方的列,在从键盘1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稍微错开。因此,通过将多个保持部12a配置为相对于键盘10的长边方向倾斜交叉,能够使其对应于键盘10的多个按键的列方向的配置。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10,并且实现轻型化。
(实施方式3)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方面。在实施方式3中,针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
使用图8来对实施方式3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中的键盘单元5B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3中,在具备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两端连接的外周连接部12ba、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中间连接的中间连接部12bb这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
如图8所示,键盘单元5B具备: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两端连接的外周连接部12ba、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中间连接的中间连接部12bb。在实施方式3中,多个保持部12b、外周连接部12ba以及中间连接部12bb一体地形成。
外周连接部12ba是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两端连接的框状的构件。外周连接部12ba例如由连续地连结的板状的构件形成。从键盘单元5D的高度方向(Z方向)来看,外周连接部12ba形成为矩形状。
中间连接部12bb是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中间连接的板状的构件。中间连接部12bb沿着键盘10的长边方向延伸。在实施方式1中,中间连接部12bb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中央部分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加牢固地保持键盘10,并且实现轻型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外周连接部12ba是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两端连接的框状的构件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外周连接部12ba也可以包含:沿着键盘10的长边方向延伸并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一端连接的第1板状构件、和沿着键盘10的长边方向延伸并将多个保持部12b的另一端连接的第2板状构件。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中间连接部12bb将多个保持部12b的中央部分连接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中间连接部12bb在多个保持部12b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将多个保持部12连接即可。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外周连接部12ba、中间连接部12bb以及多个保持部12b一体地形成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外周连接部12ba、中间连接部12bb以及多个保持部12b也可以独立地形成。
(实施方式4)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方面。在实施方式4中,针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
使用图9来对实施方式4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4中的键盘单元5C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4中,在多个保持部12c的各个宽度尺寸L3比键盘10的按键的宽度尺寸L1大这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
如图9所示,在键盘单元5C,多个保持部12c的各个宽度尺寸L3比键盘10的按键的宽度尺寸L1大。换言之,多个保持部12c的各个短边方向的尺寸L3比键盘10的按键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尺寸L1大。
在实施方式4中,保持部12c的宽度尺寸L3是按键的宽度尺寸L1的2倍左右。
通过这样的结构,一个保持部12至少能够保持2个按键,能够使键盘单元5C的牢固性提高。
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了保持部12c的宽度尺寸L3是按键的宽度尺寸L1的2倍左右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保持部12c的宽度尺寸L3比按键的宽度尺寸L1大即可。
(实施方式5)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方面。在实施方式5中,针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5中,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
使用图10来对实施方式5的键盘单元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0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4中的键盘单元5D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5中,在多个保持部12d的长边方向与键盘10的长边方向平行这方面、壳体11具备基座框架11a以及多个内部框架11b这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
如图10所示,多个保持部12d通过在键盘单元5D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板状的构件形成。多个保持部12d以键盘单元5D的宽度方向(X方向)为长边方向,以键盘单元5D的进深方向(Y方向)为短边方向。因此,多个保持部12d的长边方向与键盘10的长边方向平行。
多个保持部12d排列为沿着键盘单元5的进深方向(Y方向)、即键盘10的短边方向具有间隔。多个保持部12d排列为具有比键盘10的短边方向上的按键间距P3小的间隔P4。由此,键盘10的多个按键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保持部12d而保持。其结果,能够牢固地保持键盘10,能够提高按键触摸的品质。即,能够提高用户触摸按键时的触感。
多个保持部12d的各个短边方向的长度L5比键盘10的按键的进深尺寸L4小。在实施方式5中,键盘10的按键的进深尺寸L4是字符键的进深方向(Y方向)的尺寸。由此,键盘10的多个按键能够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保持部12d而可靠地保持,并且能够使保持部12轻量化。
壳体11具有基座框架11a和多个内部框架11b。
基座框架11a通过框状的构件而形成。此外,基座框架11a的外形形成为从键盘单元5D的高度方向(Z方向)来看为矩形形状。
多个内部框架11b形成于基座框架11a的内壁。在多个内部框架11b,配置多个保持部12d。具体地说,多个内部框架11b是从基座框架11a的内壁在基座框架11a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板状的构件。在实施方式5中,多个内部框架11b在键盘单元5D的进深方向(Y方向)延伸,与基座框架11a一体地形成。
多个内部框架11b从基座框架11a的一个内壁延伸到另一个内壁。此外,多个内部框架11b配置为沿着基座框架11a的长边方向具有间隔。
多个内部框架11b与多个保持部12d接触并支承。由此,能够与多个保持部12d一起保持键盘10。这样,通过利用多个保持部12d和多个内部框架11b来保持键盘10,能够提高键盘单元5D的牢固性。
在多个内部框架11b,设置定位部11c。定位部11c被用于在配置多个保持部12d时进行定位。定位部11c例如是肋部等。这样,通过在多个内部框架11b设置定位部11c,能够容易地配置多个保持部12d并与壳体11连接。
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了壳体11具有多个内部框架11b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壳体11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内部框架11b即可。
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了多个内部框架11b在基座框架11a的短边方向延伸的例子。即,说明了内部框架11b的长边方向与保持部12d的长边方向正交的例子。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多个内部框架11b在基座框架11a的长边方向延伸,也可以相对于基座框架11a的短边方向或者长边方向倾斜延伸。
本公开参照附图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充分的记载,但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员而言讲,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修正。应该理解为,这种变形、修正只要不脱离基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本公开的范围,就包含于其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实现键盘单元的轻型化,因此对电子设备(例如,膝上型PC等)有用。
-符号说明-
1 电子设备
2 主体单元
3 显示单元
4 铰链
5、5A、5B、5C、5D 键盘单元
6 触摸板
10 键盘
11 壳体
11a 基座框架
11b 内部框架
11c 定位部
12、12a、12b、12c、12d 保持部
13 贯通孔
12ba 外周连接部
12bb 中间连接部
14 贯通孔
15 螺钉
15a 粘结构件。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主体单元;和
键盘单元,被配设于所述主体单元,
所述键盘单元具有:
键盘;
框状的壳体,收纳所述键盘;和
多个保持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且保持所述键盘,
所述多个保持部通过具有比所述壳体的比刚度高的比刚度的材料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保持部分别形成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板状,
所述多个保持部排列为具有比所述键盘的按键间距小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保持部的长边方向与所述键盘的长边方向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保持部各自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所述键盘的按键的宽度尺寸或者进深尺寸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保持部通过螺钉而与所述壳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
框状的基座框架;和
一个或者多个内部框架,形成于所述基座框架的内壁,并且配置所述多个保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形成所述多个保持部的材料是纤维增强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保持部分别形成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板状,
形成所述多个保持部的材料在拉伸强度上具有各向异性,
所述多个保持部构成为所述长边方向的所述多个保持部的拉伸强度比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的所述多个保持部的拉伸强度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65516 | 2019-09-11 | ||
JP2019165516 | 2019-09-11 | ||
PCT/JP2020/032536 WO2021049319A1 (ja) | 2019-09-11 | 2020-08-28 | 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65063A CN114365063A (zh) | 2022-04-15 |
CN114365063B true CN114365063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7486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63600.6A Active CN114365063B (zh) | 2019-09-11 | 2020-08-28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41368B2 (zh) |
JP (1) | JP7462137B2 (zh) |
CN (1) | CN114365063B (zh) |
WO (1) | WO2021049319A1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5805A (zh) * | 2002-03-15 | 2003-10-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膜片开关、使用膜片开关的键开关、具有键开关的键盘和具有键盘的个人电脑 |
CN2646779Y (zh) * | 2003-06-02 | 2004-10-06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 |
CN201662739U (zh) * | 2008-07-14 | 2010-12-01 | 武金模具有限公司 | 电子产品外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6916A (en) | 1997-11-14 | 2000-12-26 | Unitrend, Inc. | Adjustable circuit board support frame |
US6181390B1 (en) * | 1999-01-27 | 2001-01-30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Display holder with multiple side frames |
US6362968B1 (en) * | 1999-06-28 | 2002-03-26 | Sun Microsystems, Inc. | Computer system motherboard stiffener |
JP2002149268A (ja) | 2000-10-25 | 2002-05-24 |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 携帯情報端末における筐体、その補強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情報端末 |
US6545232B1 (en) * | 2001-11-20 | 2003-04-08 | Sunrex Technology Corp. | Thin light permeable keyboard multiple switch assembly including scissors type actuator mechanisms |
JP4301781B2 (ja) * | 2002-08-14 | 2009-07-22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操作装置 |
JP4233086B2 (ja) * | 2003-03-11 | 2009-03-04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 |
US6966617B2 (en) * | 2004-01-09 | 2005-11-22 | Uniwill Computer Corp. | Attachable frame for flat display panels |
US7310054B2 (en) * | 2005-11-10 | 2007-12-18 | Min-Yen Yu | Computer keyboard assembly having separable top and bottom modules |
KR100838879B1 (ko) * | 2006-09-21 | 2008-06-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평판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평판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프레임 |
JP2008299533A (ja) | 2007-05-30 | 2008-12-11 | Toshiba Corp | 電子機器 |
JP4865056B2 (ja) | 2010-05-21 | 2012-02-01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 |
US8611100B2 (en) * | 2011-11-18 | 2013-12-17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back panel with adjustable PCB mounting seat |
GB201201549D0 (en) * | 2012-01-30 | 2012-03-14 | Purcocks Dale M | Portable computer keyboard assembly |
US8749728B2 (en) * | 2012-03-30 | 2014-06-10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Backplane and LCD device comprising backplane |
JP5881550B2 (ja) * | 2012-07-12 | 2016-03-0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電子カセッテ |
JP6412626B1 (ja) * | 2017-06-20 | 2018-10-24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10864686B2 (en) * | 2017-09-25 | 2020-12-15 | Apple Inc. |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winding for thin structural ribs |
-
2020
- 2020-08-28 WO PCT/JP2020/032536 patent/WO202104931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8-28 CN CN202080063600.6A patent/CN114365063B/zh active Active
- 2020-08-28 JP JP2021545211A patent/JP7462137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04 US US17/686,648 patent/US1214136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5805A (zh) * | 2002-03-15 | 2003-10-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膜片开关、使用膜片开关的键开关、具有键开关的键盘和具有键盘的个人电脑 |
CN2646779Y (zh) * | 2003-06-02 | 2004-10-06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 |
CN201662739U (zh) * | 2008-07-14 | 2010-12-01 | 武金模具有限公司 | 电子产品外壳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65063A (zh) | 2022-04-15 |
US12141368B2 (en) | 2024-11-12 |
US20220187925A1 (en) | 2022-06-16 |
JP7462137B2 (ja) | 2024-04-05 |
WO2021049319A1 (ja) | 2021-03-18 |
JPWO2021049319A1 (zh) | 2021-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435366B2 (ja) | フレキシブルヒンジ及び着脱可能接続 | |
US20060192657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8213170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101380749B1 (ko) | 휴대용 컴퓨터 | |
JP6686084B2 (ja) | 電子機器 | |
JP7161288B2 (ja) | タッチパッドモジュール | |
JP2011048732A (ja) | 電子機器 | |
US20120075813A1 (en) |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23005541A (ja) | 電子機器 | |
JP6129885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CN114365063B (zh) | 电子设备 | |
JP7126330B2 (ja) | 電子機器 | |
JP6077025B2 (ja) | 筐体構造体及び電子機器 | |
US20200125145A1 (en) | Chassis memb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7361823B2 (ja) | 電子機器 | |
JP7457091B1 (ja) | 電子機器 | |
JP2018028601A (ja) | スタン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7284444B1 (ja) | 電子機器 | |
JP5111905B2 (ja) | 電子機器 | |
JP6464462B2 (ja) | 端末装置 | |
JP2020187471A (ja) | 電子機器 | |
JP7366207B1 (ja) | 電子機器 | |
JP2012164824A (ja) | 携帯型電子機器及び内装ユニット | |
CN115631690A (zh) | 显示模组 | |
TWI585637B (zh) | 終端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