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3474C - 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74C
CN1143474C CNB97110252XA CN97110252A CN1143474C CN 1143474 C CN1143474 C CN 1143474C CN B97110252X A CNB97110252X A CN B97110252XA CN 97110252 A CN97110252 A CN 97110252A CN 1143474 C CN1143474 C CN 11434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 number
communicator
receiving terminal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71102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583A (zh
Inventor
福田邦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或下降)次序,从第一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响应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数据帧,从接收端向传输端发射反馈帧。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向接收端发射接收端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响应于接收端已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反馈帧也指示第二重复帧号FB2至第k个重复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构成。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装置
本发明涉及自动重复请求系统的误差控制的数据通信方法及其数据通信装置。
在数据通信中的误差控制方法包括适合用于移动数据通信系统的自动重复请求(ARQ)系统的误差控制方法,在这样的系统中脉冲误差经常出现。按照自动重复请求系统,如果从传输端通信装置(数据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数据通信装置)的数据帧有误差,那么基于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再传输请求,传输端通信装置再发射该数据帧到接收端通信装置。
尽管已有各种自动重复请求的误差控制方法,下面还将通过例子来描述具有高吞吐量的选择性重复系统的自动重复请求系统的误差控制方法。理论上,采用SR系统的装置需要无限存储量的缓冲存贮器。因此,通常不采用SR系统的自动重复请求系统的这种误差控制方法。而采用一个改进的方法。为了描述的简单,将描述原始SR系统自动重复请求的误差控制方法。
下面将参考图1A来描述ARQ帧的构成,当它为数据帧和反馈帧时,具有相同的格式。例如,该ARQ帧由如下构成:16比特传输数据长度指示区域a,8比特传输帧号区域b,8比特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592比特传输数据区域d,以及用于全部区域a至d的16比特误差检测码。
传输数据长度指示区域a是用于指示传输数据区域d的数据量的区域。传输数据区域d的数据量可设置为0-592比特,在这种情况下,其数据量为584比特。传输帧号区域b指示要传输的帧号(例如帧号0或1至255)。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在从接收端通信装置传输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中使用,指示下次接收端通信装置所需的帧数(在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接收的帧号当中最大的帧号)。
误差检测码e是按照ITU-T建议的循环冗余检查(CRC)码。该CRC码在从传输数据长度指示区域a至传输数据区域d的624比特区域中有效。
下面将结合图1B来描述按照SR系统的ARQ传输链。在图1B中,在数据传输端(传输端通信装置),以行排列的矩形帧内的数表示传输帧的帧号。假设有10个传输帧1至10,帧号1和10分别表示第一个传输帧号和最后一个传输帧号。指向右下的箭头表示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传输帧。指向右上的箭头表示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实线箭头表示没有传输误差的帧。虚线箭头表示具有传输误差的帧(传输误差)。反馈帧的重复请求帧号由标有帧号的标符R表示。标符d表示来回延迟量,它表示传输端通信装置从其发射传输帧(数据帧)到接收端通信装置之后,从接收端通信装置接收反馈帧所需的时间,反馈帧指示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在图1B所示例子中,来回延迟量对应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四个传输帧所需的四帧周期。
下面将结合图1B来描述传输端通信装置和接收端通信装置的工作。
[传输端通信装置]
(1)顺序发射传输帧1,2,3和4。
(2)在发射传输帧4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1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2,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1。
(3)在发射传输帧5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2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3,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2。
(4)在发射传输帧6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3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4,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3。
(5)在发射传输帧7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4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再为4,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未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4。
(6)再发射传输帧4。
(7)由于在四帧周期之后确定了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再次发射的传输帧4,顺序地发射后面的帧8,9和10。
(8)在发射传输帧10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4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4,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4。
(9)再发射传输帧4。
(10)由于在四个周期之后确定了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再发射的传输帧4,顺序发射下面的帧5,6和7。
(11)在发射最后的传输帧7时,接收响应于再发射的帧4的反馈帧。由于反馈帧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9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4,但接收端通信装置没有正确地接收传输帧9。
(12)再发射传输帧9。
(13)由于在四周期之后确定了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再发射的传输帧9,发射下面的帧10。
(14)由于在传输帧10的传输之后,没有要传输的帧,再发射曾经请求的传输帧9。
(15)发射传输帧10。在发射传输帧10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9的反馈帧。由于该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10,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9。
(16)由于在传输帧10的传输之后,没有要传输的帧,再发射目前请求的传输帧9。
(17)在发射传输帧10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10的反馈帧。由于该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11,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10。因此,传输端通信装置完成了传输帧1至10的传输。
[接收端通信装置]
(1)由于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1,2和3,顺序发射分别具有帧号2,3和4反馈帧。(2)由于没有正确地接收传输帧4,重复发射其重复请求帧号为4的反馈帧,直到正确接收传输帧4为止。
(3)由于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4,重复发射反馈帧,它包括的重复请求帧号被设置为8后的帧号,它是正确接收的传输帧的最大帧号,即帧号9,它是不被接收的帧的帧号之中的最小数;直到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9为止。
(4)由于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9,发射反馈帧,它包括的重复请求帧号被设置为请求下次发射的传输帧的帧号10。
(5)由于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10,发射反馈帧,它包括的重复请求帧号被设置为请求下次发射的传输帧的帧号11。
在按照图1B所示的SR系统的ARQ误差控制方法中,由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传输帧1至10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实际上发射的传输帧的号N1为16,而在发射第一传输帧之后直到传输端通信装置接收到所有用于确认所有传输帧1至10被正确传输的反馈帧发射的传输帧的号N2为20。
在图1B所示的例子中,由比率N0/N1定义的吞吐量S(N0为要发射的传输帧的数,N1为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全部传输帧数)是S=10÷16=0.625。
在图1B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传输端通信装置不能正确地向接收端通信装置两次发射传输帧4,应该正确地向其再次发射传输帧4,它总共向其发射了三次。由于传输端通信装置不能正确地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再次发射传输帧9,它总共两次发射传输帧9。另外,尽管在传输帧4的传输之后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正确地发射了传输帧5,6,7,它们被再次发射,因为来回延迟。这样传输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事实,即直到传输帧7被再次发射时,反馈帧的重复请求帧号为4。这就意味着某些传输帧是无用地发射。因此,在图1B所示的例子中,吞吐量是相当低的。通常来回延迟量增大时,吞吐量越低。
下面将结合图1B来描述SR系统的ARQ传输的一般工作。最初,传输端通信装置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接收端通信装置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包括重复请求帧号FB1(n)的,具有与传输帧相同格式的反馈帧,该重复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
如上所述,在采用图1A和1B所示的ARQ传输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即使当传输端通信装置正确地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了数据帧时,传输端通信装置某时不利地重复发射数据帧。
在采用图1A和1B所示的ARQ传输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如果在顺序传输数据帧的开始,接收端通信装置常常不能正确地接收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来的某个号的数据帧,那么,接收端通信装置连续地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包括相同重复请求帧号的反馈帧,直到接收了被请求帧号的数据帧,这避免了传输端通信装置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所有要传输的数据帧。因此,在传输端通信装置完成了全部新近要传输的数据帧后,传输端通信装置必须重复发射曾经发射的数据帧,直到它能确定正确的接收为止。
从这点上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可能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请求帧号的反馈帧,而且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具有一种格式且包括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可改善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的数据帧的吞吐量,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它可能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请求帧号的反馈帧,而且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在采用该数据通信方法的数据通信装置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具有一种格式且包括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它可提高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的数据帧的吞吐量,在采用这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数据通信装置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反馈帧也指示第二重复帧号FB2至第k个重复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
更具体地,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具有被指示的帧号的数据帧,接收端通信装置没有接收到这些数据帧。
图1A和1B分别是显示ARQ帧的结构和显示SR-ARQ传输链的图;
图2A是示例性显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ARQ帧的结构的图;
图2B是显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ARQ帧的图,当它用作为反馈帧时没有传输数据;
图3是在传输帧具有误差时用于解释按照第一实施例的SR系统的ARQ传输方法的图;
图4是图3放大的图,用于解释基于重复请求帧号的数据帧传输的工作;
图5是在第一实施例和图1A所示例子中获得的来回延迟量与吞吐量特性的特征图;
图6是在第一实施例和图1A所示例子中获得的帧误差率与吞吐量特性的特征图;
图7A和7B是示例性显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ARQ帧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例性显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ARQ帧的结构的图;
图9是图8放大的图,用于当传输帧有误差时解释按照第二实施例的SR系统的ARQ传输方法;
图10是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获得的帧误差率与吞吐量特性的特征图;和
图11是显示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通信方法进行描述。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数据通信方法采用了选择性重复系统(SR)的自动重复请求(ARQ)的误差控制方法。下面将结合图2A来描述具有相同格式的ARQ帧的构成,当它们是数据帧和反馈帧时。例如,该ARQ帧由如下构成:16比特传输数据长度指示区域a,8比特传输帧号区域b,8比特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584比特传输数据区域d,8比特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f以及用于区域a至d和f每个的16比特误差检测码。
图2A所示的8比特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f在图1A所示的ARQ帧的592比特数据区域中提供。因此,图2A所示的ARQ帧的数据区域d由592-8=584比特构成。
传输数据长度指示区域a是用于指示传输数据区域d的数据量的区域。传输数据区域d的数据量可设置为0-584比特,在第一实施例中,其数据量为584比特。传输帧号区域b指示要传输的帧号(例如帧号0或1至255)。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在从接收端通信装置传输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中使用,指示下次接收端通信装置所需的帧数。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f在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中使用,指示在再下次接收端通信装置所需的帧数。
误差检测码e是按照ITU-T建议的循环冗余检查(CRC)码。该CRC码在从传输数据长度指示区域a至传输数据区域D的624比特区域中有效。
图2B显示了在数据长度指示区域a,传输帧号区域b和数据区域D没有传输数据时作为反馈帧传输的ARQ帧的结构。由于数据区域d中的数据被具有与反馈信息无关的固定值的数据代替,即例如被所有比特都被设置为0或1的数据代替,就可能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反馈帧到传输端通信装置,而没有改变帧格式,接收速率也不降低。如果传输端通信装置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的反馈帧中检测到数据区域d的所有比特被设置为0的数据,那么传输端通信装置可确定数据区域D的最后8比特即最后1字节表示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f。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f在数据区域d中提供,也不会降低传输数据量。
在图2A所示的ARQ帧的结构中,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数据帧和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具有相同的格式,即统一的格式,因此可实现全双工通信。除实时通信外,大部分现有通信采用半双工通信。因此,按照第一实施例的ARQ帧的反馈帧总是包括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而该反馈帧总不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f,而只是在它没有传输数据时才包括反馈帧。因此,可避免最大的传输速率的下降。
下面将参考图3来描述在反馈帧中使用的重复请求帧号c和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f,其中假设按照SR系统的ARQ传输链在传输帧中出现误差。在图3中,在数据传输端(传输端通信装置),以行排列的矩形帧内的数表示传输帧的帧号。假设有10个传输帧1至10,帧号1和10分别表示第一个传输帧号和最后一个传输帧号。指向右下的箭头表示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传输帧。指向右上的箭头表示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实线箭头表示没有传输误差的帧。虚线箭头表示具有传输误差的帧(传输误差)。在数据接收端,反馈帧的重复请求帧号由标有帧号的标符R表示。标符d表示来回延迟量,它表示传输端通信装置从其发射传输帧(数据帧)到接收端通信装置之后,从接收端通信装置接收反馈帧所需的时间,反馈帧指示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在该实施例中,来回延迟量对应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四个传输帧所需的四帧周期。
在详细描述图3所示的工作之前,先参考图4来描述怎样确定重复请求帧号和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图4是图3的一部分,并放大了。在图4中,与图3对应的相同部件或部分用相同标号代表。图4中各个标号定义如下:
FF(i)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第i个数据帧的帧号
FB(i)在第i个数据帧传输期间接收的反馈帧的重复请求帧号
FBnext(i)在第i个数据帧传输期间接收的反馈帧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
下面将描述传输端通信装置,在利用当传输第i个数据帧时接收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来发射第(i+1)个传输帧时,怎样确定数据帧的帧号。
当下面三个条件都满足时,FBnext(i)被设置为第(i+1)个数据帧的帧号。条件1:如果最后的数据帧已经被发射;或当数据帧FF(i+1)要被发射时,如果帧号FF(i)+1的数据帧暂时不能被发射
条件2:FF(i)=FB(i-1)
条件3:FBnext(i)>FB(i)+1
下面将结合图3来描述传输端通信装置和接收端通信装置的工作。
[传输端通信装置]
下面的步骤(1)至(9)与结合图1 B所述的类似。
(1)顺序发射传输帧1,2,3和4。
(2)在发射传输帧4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1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2,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1。
(3)在发射传输帧5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2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3,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2。
(4)在发射传输帧6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3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4,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3。
(5)在发射传输帧7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4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再为4,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未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4。
(6)再发射传输帧4。
(7)由于在四帧周期之后确定了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再次发射的传输帧4,顺序地发射后面的帧8,9和10。
(8)在发射传输帧10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4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4,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4。
(9)再发射传输帧4(图4中用i=12所指示的部分)
(10)由于当i=12时,上述三个条件都满足,发射由反馈帧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所指示的传输帧9,该反馈帧是在传输第12个数据帧时接收的(在图4中由i=13指示的部分)
(11)发射传输帧10(i=14所指示的部分)
(12)由于在传输帧10之后没有帧要发射,发射当时请求的传输帧4。在发射该帧时接收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9,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正确接收了传输帧4(由图4中i=15指示的部分)。
(13)发射传输帧9,由于接收反馈帧,在传输帧9的传输期间,其重复请求帧号指示11,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正确接收了传输帧10(图4中由i=16指示的部分)
[接收端通信装置]
接收端通信装置总是将请求传输端通信装置下次发射的数据帧的帧号设置为重复请求帧号,还将请求传输端通信装置再下次发射的数据帧的帧号设置为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反馈帧到发射端通信装置。
(1)由于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1,2和3,顺序发射分别包括被设置为2,3和4的重复请求帧号和被设置为3,4和5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的反馈帧到发射端通信装置。
(2)由于没有正确地接收传输帧4,重复发射其重复请求帧号为4和其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还是5的反馈帧,直到正确接收传输帧4为止。
(3)由于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4,发射反馈帧,它包括的重复请求帧号被设置为8后的帧号,它是正确接收的传输帧的最大帧号,即帧号9,它是不被接收的帧的帧号之中的最小数;它包括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被设置为11。
(4)由于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9,发射反馈帧,它包括的重复请求帧号被设置为请求下次发射的传输帧的帧号11,它包括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被设置为帧号12。
即使当ARQ帧不仅包括重复请求帧号还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时,在传输的开始接收装置常常不能正确地接收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的数据帧,因此重复地发射指示重复请求的反馈帧,那么在接收端通信装置不能正确接收来自发射端通信装置的数据之后,发射端通信装置就可能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可以正确接收数据帧到哪一个数据帧。因此,可避免发射端通信装置无用地再次发射已经从其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数据帧(例如在图1B所示例子中再次发射数据帧5,6和7)。
在按照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SR系统的ARQ误差控制方法中,当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传输帧1至10到接收端通信装置时,实际上发射的传输帧的号N1为13,而在发射第一传输帧之后直到传输端通信装置接收到所有用于确认所有传输帧1至10被正确传输的反馈帧发射的传输帧的号N2为16。
在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由比率N0/N1定义的吞吐量S(N0为要发射的传输帧的数,N1为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全部传输帧数)是S=10÷13=0.769。
图5是显示来回延迟量d(帧数)与在第一实施例中和在图1B所示例子中所获得的吞吐量之间的特性曲线。在图5中,通过分别计算当来回延迟量d变为5,10,15,20,25,30时所获得的吞吐量S的值,来获得特性曲线。在计算中,假设帧误差率为0.1,总帧数为40。研究图5的特性图,发现来回延迟量d越大,与图1B所示例子相比,由第一实施例获得的吞吐量越被改善。例如,当来回延迟量为20时,与图1B所示例子相比,由第一实施例获得的吞吐量提高6.2%。如果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数据通信方法被用于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传输速率提高约1.8kb/秒,假设在采用ARQ误差控制方法时所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为30kb/秒。相反,来回延迟量d变得越小,与图1B例子所示相比,在第一实施例中获得的吞吐量越难提高。
图6是显示在第一实施例和在图1B所示例子中帧误差率与吞吐量S的特性曲线。在图6中,通过分别计算当帧误差率以0.02为单元从0到0.2变化时获得的吞吐量的值,来获得特性曲线。在该计算中,假设来回延迟量d为20,总传输帧数为40。分析图6的特性图,发现帧误差率越大,与图1B所示例子相比,在第一实施例中获得的吞吐量越提高。
基本上描述了一般数据通信方法。该一般数据通信方法如下。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以上升顺序(或以下降顺序),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响应于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反馈帧到传输端通信装置,该反馈帧包括由最小(或最大)帧号FBM(n)构成的第一重复请求帧号FB1,它在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间。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重复请求帧号FB1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再发射接收装置没有正确接收的帧号的数据帧。
响应于由接收端通信装置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在反馈帧中设置第二个重复请求帧号FB2(n)至第k个重复请求帧号FB(n)(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第二个重复请求帧号由未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请求帧号由未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FBM(n)+(k-1)[或FBM(n)-(k-1)]。
响应于接收的反馈帧的第一重复请求帧号FB1(n)和第二重复请求帧号FB2(n)至第k个重复请求帧号FBK(n),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没有正确接收的帧号的数据帧到接收端通信装置。
假设响应于接收的反馈帧的第一重复请求帧号FB1(n)和第二重复请求帧号FB2(n)至第k个重复请求帧号FBK(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第一数据帧的帧号为FF(i),而且第一重复请求帧号和由在帧号FF(i)的数据帧的传输期间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二至第k个重复请求帧号分别为FB1(n)和FB2(n)至FBK(n),要在第(i+1)发射的数据帧的帧号被设置为FBK(i),它满足所有下列条件。第k个条件
(1):如果最后预定帧号已经被发射;或如果数据帧FF(i)+1[或FF(i)-1]暂时不能作为要在第(i+1)帧发射的帧号FF(i+1)的数据帧发射。
(2):FF(i)=FB(k-1)(i-1)[或FF(i)=FB(k-1)(i+1)]
(3):FBK(i)>FB(k-1)(i)+1[或FBK(i)<FB(k-1)(i)-1]
当上述的第k个条件没有满足而下面的第(k-1)个条件满足时,要在第(i+1)帧发射的数据帧的帧号被设置为FB(k-1)(i)。第k个条件
(1):如果最后预定帧号已经被发射;或如果数据帧FF(i)+1[或FF(i)-1]暂时不能作为要在第(i+1)帧发射的帧号FF(i+1)的数据帧发射。
(2):FF(i)=FB(k-2)(i-1)[或FF(i)+1=FB(k-2)(i+1)]
(3):FB(K-1)(i)>FB(k-2)(i)+1
[或FB(K-1)(i)<FB(k-2)(i)-1]
当上述的第k个,第(k-1)个,…,第三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没有满足时,要在第(i+1)帧发射的数据帧的帧号被设置为FB2(i)。
(1):如果最后预定帧号已经被发射;或如果数据帧FF(i)+1[或FF(i)-1]暂时不能作为要在第(i+1)帧发射的帧号FF(i+1)的数据帧发射。
(2):FF(i)=FB1(i-1)[或FF(i)+1=FB1(i+1)]
(3):FB2(i)>FB1(i)+1[或FB2(i)<FB1(i)-1]
当上述的第k个,第(k-1)个,…,第三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没有满足时,要在第(i+1)帧发射的数据帧的帧号被设置为FB2(i)。
按照第一实施例,由于在选择性请求系统的自动重复请求系统的误差控制方法中,从接收端通信装置提供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不仅包括重复请求帧号而且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即使在传输的开始接收装置常常不能正确地接收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的数据帧,因此重复地请示传输端通信装置再发射未能正确接收的数据帧,那么传输端通信装置就可能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可以正确接收数据帧到哪一个数据帧。因此,基于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建议,可避免传输端通信装置无用地再次发射已经从其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数据帧。特别地,当这种数据通信是通过卫星电路进行时,来回延迟量达到35帧的量,这是相当长的延迟(假设一帧由640比特构成,传输速率为32kb/秒,则35帧的延迟量等于700ms),采用按照本发明的数据通信方法可显著地改善吞吐量。在第一实施例中大体描述的重复请求帧号被设置为k=2的方法,当传输帧的总数大时,通过将k值设置为3或更大,就更能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当反馈帧不包括任何传输数据时,即使在数据区域中提供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它也不会降低最大传输率,反而提高吞吐量。当采用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这种方法时,必须显著地增加/改变加到图1B所示例子中数据通信装置的软件/硬件,以便接收端通信装置将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加到发射给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中,以便使传输端通信装置基于该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来确定数据帧的帧号。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数据通信方法。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方法采用选择性重复系统的自动重复请求系统的误差控制方法,与图1B和第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类似,它提供高的吞吐量。下面将结合图7A和7B来描述ARQ帧和反馈帧的构成,ARQ帧当它为数据帧时具有相同的格式。例如,该ARQ帧由如下构成:16比特传输帧号区域b,8比特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图7A所示)或8比特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F(图7B中所示),591比特传输数据区域d,1比特重复请求帧号区域G,以及用于区域a,b,c(或f),d和G的16比特误差检测码e。
究竟是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还是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f被插入到传输帧号b与数据区域d之间要取决于下面将要描述的规则。当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被插在其中时,1比特的重复请求帧号区域g的值被设置为g=0(或g=1)。当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f被插入其中时,1比特重复请求帧号区域g的值被设置为g=1(或G=0)。因此,因此,就可能认别是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还是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G被设置在传输帧号b和数据区域d之间的8比特区域。
图7A和7D所示的1比特下一个重复请求认别器区域G被提供在图1A所示的ARQ帧的592比特数据区域D之中。因此,图7A和7B所示的ARQ帧的数据区域D由592-1=591比特构成。由于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数据区域D的数据量与图2A所示第一实施例相比只是轻微减少了,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数据格式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在反馈帧的数据区域D的全双工数据通信中更具优点。
传输数据长度指示区域a是指示传输数据区域D的数据量的区域。以一比特为单元,该传输数据区域D的数据量可设置在0至591的范围内。传输帧号区域b指示要传输的帧号(例如帧号0或1至255)。重复请求帧号区域c用于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中并指示下次接收端通信装置所需的帧号。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g用于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中并指示再下次接收端通信装置所需的帧号。
误差检测码e是按照ITU-T建议的循环冗余检查(CRC)码。该CRC码在由区域a,b,c(或f),d和g构成的全部624比特区域中有效。
下面将参考图8来描述在反馈帧中使用的重复请求帧号c和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f,其中假设按照SR系统的ARQ传输链在传输帧中出现误差。在图8中,在数据传输端(传输端通信装置),以行排列的矩形帧内的数表示传输帧的帧号。假设有10个传输帧1至10,帧号1和10分别表示第一个传输帧号和最后一个传输帧号。指向右下的箭头表示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传输帧。指向右上的箭头表示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实线箭头表示没有传输误差的帧。虚线箭头表示具有传输误差的帧(传输误差)。在数据接收端,反馈帧的重复请求帧号由标有帧号的标符R表示。在括符中标有帧号的标号为接收端通信装置未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帧号。标符d表示来回延迟量,它表示传输端通信装置从其发射传输帧(数据帧)到接收端通信装置之后,从接收端通信装置接收反馈帧所需的时间,反馈帧指示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在第二实施例中,来回延迟量对应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四个传输帧所需的四帧周期。
在详细描述图8所示的工作之前,先参考图9来描述怎样确定重复请求帧号和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图9是图8的一部分,并放大了。在图9中,与图8对应的相同部件或部分用相同标号代表。图9中各个标号定义如下:
FF(i)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第i个数据帧的帧号
FB(i)在第i个数据帧传输期间接收的反馈帧的重复请求帧号
FBnext(i)在第i个数据帧传输期间接收的,由接收端通信装置请求的最后一个重复请求帧号FB(i)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
这儿将描述怎样确定包括重复请求帧号区域或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是否要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通常包括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被发射。可是,只有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才被发射。
条件(1):j mod α=0
(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在α传输次数中发射一次。设置α>1,j表示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帧的顺序号)
条件(2):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重复请求帧号+1
下面将结合图8来描述传输端通信装置和假装的工作。
[传输端通信装置]
由于在第二实施例中传输端通信装置避免接收包括重复请求帧号区域和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传输端通信装置具有存贮器,用于分别在其中存贮不断由新帧号代替的重复请求帧号和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
(1)顺序发射传输帧1,2,3和4。
(2)在发射传输帧4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1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2,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1。
(3)在发射传输帧5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2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3,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2。
(4)在发射传输帧6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3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4,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3。
(5)在发射传输帧7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4的反馈帧。由于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再为4,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未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4。
(6)再发射传输帧4。
(7)由于在四帧周期之后确定了接收端通信装置是否正确地接收了再次发射的传输帧4,顺序地发射后面的帧8,9和10。
(8)在发射传输帧10时,接收响应于传输帧4的反馈帧。由反馈帧指示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为8。
(9)由于没有其帧号超过10的传输帧,而且存贮在存贮器中的最后的重复请求帧号为4,再发射传输帧4(图9中用i=12所指示的部分)
(10)由于在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的基础上满足了上述两个重新传输的条件,再发射传输帧8(在图9中由i=13指示的部分)
(11)发射传输帧8和10(图9中用i=14和i=15所指示的部分)
(12)由于没有其帧号超过10的传输帧,而且存贮在存贮器中的最后的重复请求帧号为4,再发射传输帧4。当发射传输帧4时接收包括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由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9(由图4中i=16指示的部分)。
(13)发射传输帧9,在传输帧9期间接收其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由于反馈帧,指示的重复请求帧号为11,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正确接收了传输帧10,并结束数据帧的传输。
[接收端通信装置]
只有当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大于通过将重复请求帧号加1而获得的值时,接收端通信装置才每个第四次中发射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以代替包括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
(1)由于已经正确地接收了传输帧1,2和3,顺序发射分别包括被设置为2,3和4的重复请求帧号到传输端通信装置(当j=1至3时)。
(2)接收端通信装置没有正确地接收传输帧4,此时,代替j=4的定时,此时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的反馈帧要被发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不超过由重复请求帧号加1获得的值,因此,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其重复请求帧号为4的反馈帧。
(3)顺序地发射包括被j=5至7定时设置为4的重复请求帧号的重复请求帧号的反馈帧。由于已经接收了直到传输帧7的传输帧,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此时为8。
(4)由于传输定时为j=8的定时,此时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要被发射,而且由于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大于由重复请求帧号加1获得的值,则发射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8的反馈帧,代替包括重复请求帧号的反馈帧。
(5)在定时9至11时接收传输帧8,10。在这些定时期间,发射包括指示重复请求帧号4的重复请求帧号区域。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此时为11。
(6)在定时j=12时正确接收传输帧4。由于定时j=12是包括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的定时,而且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大于由重复请求帧号加1获得的值,发射包括指示重复请求帧号11的下一个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
(7)由于在定时j=13,14时接收了传输帧8,9,发射分别包括指示重复请求帧号9,11的重复请求帧号区域的反馈帧。
图10显示了帧误差率与分别在图2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和图7A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获得的吞吐量的特性图,以进行比较。在图10中,通过计算在帧误差率从0至0.2之间以0.02为单元变化时而获得的吞吐量的值,由此而获得特性曲线。在该计算中,假设来回延迟量d为20,总的帧数为40。分析图10的特性图,发现:如果以相同的误差率来比较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获得的吞吐量,在第二实施例中获得的吞吐量比在第一实施例中获得的吞吐量低,可是其差别非常小,因此很难影响实际的数据通信。因此,由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反馈帧的数据区域的数据量只轻微低一点,在该点上,第二实施例优于图2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
在按照图8,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SR系统的ARQ误差控制方法中(其数据格式显示于图7A中),当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传输帧1至10到接收端通信装置时,实际发射的传输帧的号N1为14,而在发射第一传输帧之后直到传输端通信装置接收到所有用于确定所有传输帧1至10都被正确接收了的反馈帧时要发射的传输帧的号N2为17。
在图8和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由比率N0/N1定义的吞吐量S(N0为要发射的传输帧的数,N1为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全部传输帧数)是S=10÷14=0.714。研究在第二实施例中获得的吞吐量特性图,发现它与图1B所示例子中获得的吞吐量提高8.9%。
按照图7A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与图2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类似,即使在传输的开始接收装置常常不能正确地接收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的数据帧,因此重复地发射指示重复请求的反馈帧,那么在接收端通信装置不能正确地接收从传输端通信装置来的数据帧之后,传输端通信装置就可能确定接收端通信装置可以正确接收数据帧到哪一个数据帧。因此,可避免传输端通信装置无用地再次发射已经从其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数据帧。
在存在两种重复请求帧号区域时,如上所述,重复请求识别器区域只需要1比特,即使重复请求帧号区域数增加,数据区域的数据容量可被抑制,即使发射包括包含数据的数据区域为全双工传输,这是与图2A所示第一实施例相比的(例如,当重复请求帧号区域数为三或四时,重复请求帧号区域需要2比特,当重复请求帧号区域为五或六时,需要3比特,…。)
下面将结合图11来描述本发明可用于其中的,包括数据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数据通信装置1A比如是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中的电话机,它可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网NW与各种数据通信装置1B,1C,1D,1E,…等通信。数据通信装置1B,1C,1D,1E,…是与数据通信装置1A类似的PHS电活机,比如蜂窝式系统电话等的无线电活机,有线电话,中继站,基站,等等。
数据通信装置1A具有传输/接收单元2,传输/接收天线3,与传输/接收单元2连接的调制器4和解调器5,与调制器4和解调器5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6,与信号处理单元6连接的喇叭7,与信号处理单元6连接的麦克风8,与信号处理单元6连接的显示装置9,它用于显示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象等等(由液晶显示等构成)。用于外部数字数据的输入/输出端从信号处理单元6产生。上述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的数据帧和从上述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反馈帧分别由传输端通信装置和接收端通信装置,这些通信装置是数据通信装置1B,1C,1D,1E,…的某些数据通信装置,用于与其它数据通信装置通信。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小(或最大)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反馈帧也指示第二重复帧号FB2至第k个重复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因此,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可能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请求帧号的反馈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按照权利要求1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第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它具有被指示的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未接收这些帧号。因此,除上述效果之外,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具有与数据帧相同格式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如果没有传输数据包括在反馈帧中,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反馈帧包括指示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重复帧号的数据区域,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因此,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可能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请求帧号的反馈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并可在不降低最大传输率情况下,提高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按照权利要求3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第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它具有被指示的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未正确接收这些帧号。因此,除上述效果之外,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但不降低最大传输率。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数据通信装置中,采用了这种数据通信方法,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具有与数据帧相同格式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反馈帧也指示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重复帧号的数据区域,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因此,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它可能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请求帧号的反馈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数据通信装置中,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第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它具有被指示的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未正确接收这些帧号。因此,除上述效果之外,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装置,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数据通信装置中,采用的数据通信方法,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具有与数据帧相同格式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如果没有传输数据包括在反馈帧中,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反馈帧包括指示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重复帧号的数据区域,第二重复帧号由来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因此,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可能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请求帧号的反馈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并可在不降低最大传输率情况下,提高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
按照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按照本发明第七方面的数据通信装置中,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第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它具有被指示的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未正确接收这些帧号。因此,除上述效果之外,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但不降低最大传输率。
按照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该数据通信方法,包括这样的过程,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产生第二重复帧号FB2至第k个重复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还包括这样的过程,即在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的每个α1传输次数(其中α1是满足α1>1的自然数)期间,在每个β1传输次数时用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请求帧号FB1(n)(β1为满足0<β1<α1的自然数),…,在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k-1)(n)的反馈帧的每个α(k-1)传输次数(其中α1是满足α(k-1)1>1的自然数)期间,在每个β(k-1)传输次数时用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重复帧号FB(k-1)(n)(β(k-1)为满足0<β(k-1)<α(k-1)的自然数),以及这样的过程,即在反馈帧中包括指示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至k(n)的请求识别器,因此,可能获得基本上与本发明第一方面类似的效果。具体地,可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可抑制数据容量的减少到非常小的量,即使在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全双工通信中。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按照本发明第九方面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基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请求帧号和请求识别器,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被获得并被存贮在存贮装置中;响应于存贮在该存贮装置中的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的各个最后请求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未确认的帧号的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因此,除上述效果之外,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该数据通信方法,包括这样的过程,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产生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请求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请求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还包括这样的过程,即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用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第一请求帧号FB1(n),…,当满足(k-1)个条件时用第k个请求帧号FBK(n)来代替第(k-1)个请求帧号FB(k-1)(n),以及这样的过程,即在反馈帧中包括指示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至k(n)的请求识别器,因此,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基本上具有与本发明第九方面类似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按照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基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请求帧号和请求识别器,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被获得并被存贮在存贮装置中;响应于存贮在该存贮装置中的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的各个最后请求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未确认的帧号的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因此,除上述效果之外,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数据通信方法中,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产生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重复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在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的每个α1传输次数(其中α1是满足α1>1的自然数)期间,在每个β1传输次数时用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第一请求帧号FB1(n)(β1为满足0<β1<α1的自然数),…,在指示第(k-1)个一请求帧号FB(k-1)(n)的反馈帧的每个α(k-1)传输次数(其中α1是满足α(k-1)1>1的自然数)期间,在每个β(k-1)传输次数时用第k个请求帧号FBk(n)来代替第(k-1)个请求帧号FB(k-1)(n)(β(k-1)为满足0<β(k-1)<α(k-1)的自然数),在反馈帧中包括指示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至k(n)的请求识别器,因此,可能获得基本上与本发明第一方面类似的效果。具体地,可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可抑制数据容量的减少到非常小的量,即使在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到传输端通信装置的全双工通信中。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在按照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基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请求帧号和请求识别器,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被获得并被存贮在存贮装置中;响应于存贮在该存贮装置中的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的各个最后请求帧号,接收端通信装置未确认的帧号的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因此,除上述效果之外,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数据帧的吞吐量提高了。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在数据通信装置中,采用这样的数据通信方法,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上述的数据帧还未被接收;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产生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请求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请求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用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第一请求帧号FB1(n),…,当满足(k-1)个条件时用第k个请求帧号FBK(n)来代替第(k-1)个请求帧号FB(k-1)(n),即在反馈帧a中包括指示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至k(n)的请求识别器,因此,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基本上具有与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类似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在按照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基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请求帧号和请求识别器,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被获得并被存贮在存贮装置中;响应于存贮在该存贮装置中的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的各个最后请求帧号,收端通信装置未确认的帧号的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因此,可能获得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它基本上具有与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类似的效果。
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可作出各种变化和改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6)

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
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小(或最大)的帧号FBM(n)构成,和
响应于由所说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其中,响应于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所说反馈帧也指示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请求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请求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由所说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具有被指示的帧号的数据帧,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没有接收到这些数据帧。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帧具有与所说数据帧相同的格式。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由所说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具有被指示的帧号的数据帧,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没有正确接收到这些数据帧。
5,采用了这样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一种数据通信装置,所述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具有与数据帧相同格式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所述数据通信装置包括:
信号处理单元,当所说装置用作为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时,处理传输帧,当所说装置用作为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时,处理反馈帧,其中,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反馈帧也指示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请求帧号的数据区域,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请求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
6,按照权利要求5的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由所说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具有被指示的帧号的数据帧,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没有正确接收到这些数据帧。
7,按照权利要求5的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帧具有与所说数据帧相同的格式。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由所说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第一请求帧号FB1(n)和由其指示的第二至k个请求帧号FB2(n)至FBK(n),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具有被指示的帧号的数据帧,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没有正确接收到这些数据帧。
9,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包括步骤:
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产生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请求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
在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的每个α1传输次数(其中α1是满足α1>1的自然数)期间,在每个β1传输次数时用所说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所说请求帧号FB1(n)(β1为满足0<β1<α1的自然数),…,在指示第(k-1)个一请求帧号FB(k-1)(n)的反馈帧的每个α(k-1)传输次数(其中α1是满足α(k-1)1>1的自然数)期间,在每个β(k-1)传输次数时用所说第二个请求帧号FBk(n)来代替所说请求帧号FB(k-1)(n)(β(k-1)为满足0<β(k-1)<α(k-1)的自然数);和
在反馈帧中包括指示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至k(n)的请求识别器。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基于由所说接收到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请求帧号和所说识别器,获得所说第一至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以将它们存贮在存贮装置中;和
响应于存贮在所说存贮装置中的所说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的各个最后请求帧号,从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未确认的帧号的数据帧。
1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包括步骤:
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产生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请求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
当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用所说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包括在所说反馈帧中的所说第一请求帧号FB1(n),…,当满足第(k-1)个预定条件时,用所说第二个请求帧号FBk(n)来代替包括在所说反馈帧中的所说第(k-1)个请求帧号FB(k-1)(n);和
在反馈帧中包括指示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至k(n)之一的请求识别器。
12,按照权利要求9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基于由所说接收到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请求帧号和所说识别器,获得所说第一至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以将它们存贮在存贮装置中;和
响应于存贮在所说存贮装置中的所说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的各个最后请求帧号,从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未确认的帧号的数据帧。
13,采用了这样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一种数据通信装置,所述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具有与数据帧相同格式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所述数据通信装置包括:
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所说信号处理单元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产生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请求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其中所说信号处理单元,在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反馈帧的每个α1传输次数(其中α1是满足α1>1的自然数)期间,在每个β1传输次数时用所说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所说第一请求帧号FB1(n)(β1为满足0<β1<α1的自然数),…,在指示第(k-1)个一请求帧号FB(k-1)(n)的反馈帧的每个α(k-1)传输次数(其中α1是满足α(k-1)1>1的自然数)期间,在每个β(k-1)传输次数时用所说第k个请求帧号FBk(n)来代替所说第(k-1)个请求帧号FB(k-1)(n)(β(k-1)为满足0<β(k-1)<α(k-1)的自然数);以及其中所说信号处理单元在反馈帧中包括指示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至k(n)的请求识别器。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基于由所说接收到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请求帧号和所说识别器,获得所说第一至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以将它们存贮在存贮装置中;以及响应于存贮在所说存贮装置中的所说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的各个最后请求帧号,从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未确认的帧号的数据帧。
15,采用了这样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一种数据通信装置,所述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上升次序(或下降次序),从第一预定帧号到最后预定帧号,将数据帧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到接收端通信装置;响应于第一至第n个已接收的数据帧,从接收端通信装置向传输端通信装置发射指示第一请求帧号FB1(n)的、具有与数据帧相同格式的反馈帧,该第一请求帧号由还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中最大(或最小)的帧号FBM(n)构成,响应于由接收的反馈帧指示的第一请求帧号FB1(n),从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接收端通信装置还未确定的数据帧,所述数据通信装置包括:
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所说信号处理单元响应于接收端通信装置已经接收的第一至第n个数据帧的帧号,产生第二重复帧号FB2(n)至第k个请求帧号FBK(n),第二重复帧号由未被接收的数据帧的帧号之中的帧号FBM(n)+1[或FBM(n)-1]构成,第k个重复帧号由帧号FBM(n)+(k-1)[或FBM(n)-(k-1)](其中k是大于2的整数)构成;其中所说信号处理单元,当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用所说第二请求帧号FB2(n)来代替包括在所说反馈帧中的所说第一请求帧号FB1(n),…,当满足第(k-1)个预定条件时,用所说第k个请求帧号FBk(n)来代替包括在所说反馈帧中的所说第(k-1)个请求帧号FB(k-1)(n);以及其中所说信号处理单元在反馈帧中包括指示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之一的请求识别器。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由所说接收到的反馈帧指示的所说请求帧号和所说识别器,获得所说第一至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以将它们存贮在存贮装置中的装置;以及响应于存贮在所说存贮装置中的所说第一至第k个请求帧号FB1(n)至FBk(n)的各个最后请求帧号,从所说传输端通信装置向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发射所说接收端通信装置未确认的帧号的数据帧的装置。
CNB97110252XA 1996-03-06 1997-03-06 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34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927896 1996-03-06
JP49278/1996 1996-03-06
JP49278/96 1996-03-06
JP81804/96 1996-04-03
JP08180496A JP3562124B2 (ja) 1996-03-06 1996-04-03 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通信機
JP81804/1996 1996-04-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83A CN1168583A (zh) 1997-12-24
CN1143474C true CN1143474C (zh) 2004-03-24

Family

ID=2638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025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3474C (zh) 1996-03-06 1997-03-06 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889790A (zh)
EP (1) EP0794630B1 (zh)
JP (1) JP3562124B2 (zh)
KR (1) KR100490127B1 (zh)
CN (1) CN1143474C (zh)
AU (1) AU709417B2 (zh)
DE (1) DE69731324T2 (zh)
MY (1) MY117997A (zh)
SG (1) SG86991A1 (zh)
TW (1) TW343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8829B2 (ja) * 1996-02-05 2005-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方法
JP3825099B2 (ja) * 1996-09-26 2006-09-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映像データ転送方式およびビデオサーバ装置
JPH10224328A (ja) * 1997-02-06 1998-08-21 Sony Corp 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通信機
AU5663199A (en) * 1998-08-07 2000-0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roup addressing in a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34147B1 (en) 1999-01-08 2002-08-13 Nortel Netwo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quential ordering of missing sequence numbers in SREJ fram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87464B1 (en) 1999-01-08 2003-07-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rtial reporting of missing information fram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JP4015773B2 (ja) * 1999-03-10 2007-11-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受信装置
US6335933B1 (en) 1999-05-21 2002-01-01 Broadcom Homenetworking, Inc. Limite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for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KR100539879B1 (ko) * 1999-06-29 2005-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라디오링크프로토콜에 따른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6275488B1 (en) * 1999-11-17 2001-08-14 Motorola, Inc. Variable rat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30169740A1 (en) * 2002-03-08 2003-09-11 Harris John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KR101366247B1 (ko) * 2007-03-19 2014-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텔레비전 방송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08114943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data
US9132617B2 (en) 2011-11-08 2015-09-15 Michelle Subrin Scent releasing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6014411B2 (ja) * 2012-08-15 2016-10-25 日本放送協会 無線通信を行う受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23210B2 (en) * 2015-02-06 2018-07-17 Laird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racking location of operator control units for locomotives
US11926353B2 (en) 2015-02-06 2024-03-12 Cattron North America,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racking location of operator control units for locomotives
US12030539B2 (en) 2015-02-06 2024-07-09 Cattron North America,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racking location of operator control units for locomotives
US11046335B2 (en) * 2015-02-06 2021-06-29 Cattron North America,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racking location of operator control units for locomotives
JP7215427B2 (ja) * 2017-09-27 2023-01-3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lan通信装置、無線lan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lan通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6831B1 (fr) * 1980-08-26 1984-12-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ème de retransmission de trames numérotées et reçues en erreur dans un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US4841526A (en) * 1984-05-25 1989-06-20 Wilson Jon C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210751A (en) * 1989-09-19 1993-05-11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capable of performing re-transmission control in units of slots
JP2615509B2 (ja) * 1990-10-30 1997-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5165091A (en) * 1991-03-20 1992-11-17 Nec America Inc. Firmware download from a remote terminal to an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in a digital loop carrier system
US5754754A (en) * 1995-07-26 1998-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rder based selective repeat data transmission error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5701312A (en) * 1996-04-01 1997-12-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providing repeat messag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86991A1 (en) 2002-03-19
EP0794630A2 (en) 1997-09-10
EP0794630A3 (en) 1999-12-29
EP0794630B1 (en) 2004-10-27
KR970072801A (ko) 1997-11-07
US5889790A (en) 1999-03-30
AU1512597A (en) 1997-09-11
AU709417B2 (en) 1999-08-26
MY117997A (en) 2004-08-30
KR100490127B1 (ko) 2005-11-14
CN1168583A (zh) 1997-12-24
JP3562124B2 (ja) 2004-09-08
JPH09298528A (ja) 1997-11-18
DE69731324T2 (de) 2005-10-20
DE69731324D1 (de) 2004-12-02
TW343411B (en) 1998-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74C (zh) 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装置
CN1224189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无线链路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134128C (zh) 码分多址/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311655C (zh) 改善可靠性和吞吐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及重发超时确定方法
CN1204703C (zh) 基于时空分组编码的发送天线分集编码方法和分集发送机
CN1173500C (zh) 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系统对不同服务质量业务的支持方法
CN1114324C (zh) 基站、移动单元通信装置及其相互间的通信方法
CN1302675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调度上行链路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258887C (zh) 使用符号和附加信息的编码存储来交织输入数据比特序列的交织器和方法
CN1684396A (zh) 无线传输系统、无线中继系统和通信装置
CN1816993A (zh) 关于多载波通信装置及反馈信息通信方法
CN1774898A (zh)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1254122C (zh) 蜂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402442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和用于发送脉冲串信号的方法
CN1929331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发送器以及接收器
CN1620768A (zh) 对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系统使用定时器避免拖延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CN1835617A (zh) 移动台、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716956A (zh) 在含有传统设备的网络中传输宽带宽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968274A (zh) 在调制解调器中调度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806229A (zh) 并行管理程序、包含该并行管理程序的存储介质、并行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327660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以及重发送控制方法
CN1173191C (zh) 识别多个应答器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分析器和应答器
CN1642035A (zh)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及程序
CN1260901C (zh) 质量阈值设定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通信控制器
CN1829111A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