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1907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41907B CN114241907B CN202111495763.4A CN202111495763A CN114241907B CN 114241907 B CN114241907 B CN 114241907B CN 202111495763 A CN202111495763 A CN 202111495763A CN 114241907 B CN114241907 B CN 1142419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lowed
- hollow part
- display panel
- flexible display
- prote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弯折区与非弯折区,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表面且覆盖非弯折区的保护膜、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表面且覆盖弯折区的保护胶,在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保护胶填充于镂空部内且与保护膜接触。由于镂空部增大了保护胶和保护膜的接触面积,使得保护胶和保护膜之间的结合力增大,当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弯折,可以避免保护膜和保护胶的相接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有效缓解当前柔性显示面板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屏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显示屏,柔性显示屏具备明显的优势:更加轻薄,且显示效果更优良,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传统显示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当前的柔性显示屏覆盖有保护胶与保护膜,由于保护胶与保护膜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保护胶与保护膜的结合力较小,造成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较低,若受到外力拉扯或按压,容易导致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域出现裂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增大保护胶与保护膜的结合力,缓解当前柔性显示面板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区与非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显示基板;
保护膜,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非弯折区;
保护胶,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弯折区;
其中,在所述弯折区与所述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所述保护胶填充于所述镂空部内,且与所述保护膜接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包括形成在所述保护膜中的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自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的交界面向远离所述保护胶的一侧延伸。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保护膜中的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与所述第二镂空部不平行且相互导通,所述第二镂空部自与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导通面向所述保护膜的外表面延伸。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镂空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的交界面平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镂空部包括至少一列第一开孔。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镂空部贯通所述保护膜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中的第三镂空部,所述第三镂空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同时设置在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内。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保护膜中的第四镂空部,所述第四镂空部与所述第三镂空部相互导通,所述第四镂空部自与所述第三镂空部的导通面向所述保护膜的外表面延伸。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镂空部贯通所述保护膜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弯折区、非弯折区以及上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显示基板;
保护膜,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非弯折区;
保护胶,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弯折区;
其中,在所述弯折区与所述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所述保护胶填充于所述镂空部内,且与所述保护膜接触。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弯折区与非弯折区,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表面且覆盖非弯折区的保护膜、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表面且覆盖弯折区的保护胶,在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保护胶填充于镂空部内且与保护膜接触。由于镂空部增大了保护胶和保护膜的接触面积,使得保护胶和保护膜之间的结合力增大,当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弯折,可以避免保护膜和保护胶的相接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有效缓解当前柔性显示面板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镂空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镂空部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个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镂空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五个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六个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弯折区20与非弯折区10,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1、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表面且覆盖非弯折区10的保护膜2、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表面且覆盖弯折区20的保护胶3,其中,在弯折区20与非弯折区10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30,保护胶3填充于镂空部30内,且与保护膜2接触。
其中,弯折区20具有可弯曲、弯折的功能,非弯折区10则无法实现弯曲、弯折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保护胶3覆盖弯折区20,因而可以与柔性显示基板1较好的贴合,以保护柔性显示基板1。
进一步地,保护膜2具有一定的刚性以及韧性,可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对柔性显示基板1起到保护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选用包括聚偏氯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聚酯或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保护膜,以避免显示屏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杂质污染、腐蚀或划伤,具体地,聚偏氯乙烯是一种耐燃、耐腐蚀、气密性好的高分子材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分子链结合紧密,表现出了优异的阻隔能力;聚酰胺俗称尼龙,具有较好的阻隔能力;聚酯中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是PET和PEN;聚酰亚胺具有热稳定性好、高强度、高韧性、绝缘性好、阻燃性好、无毒无污染等优点。聚偏氯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聚酯、聚酰亚胺均具有较好的阻挡水汽和/或空气的性能,可以保护柔性显示基板1免受水汽和/或空气的侵蚀。
保护胶3包括紫外固化胶,其中,紫外固化胶又称UV光固化胶,是一种单组份,不含溶剂,UV和可见光固化的粘接胶和密封胶,具有固化快、耗能少、无溶剂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胶粘剂,已应用于电子组件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具体地,UV固化指的是:胶粘剂中的光引发剂在适当波长和光强的紫外光照射下,迅速分解成自由基或阳离子,进而引发不饱和键聚合,使材料固化,另外,保护胶3在固化后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将保护胶3覆盖在位于弯折区20的柔性显示基板1表面,可以与柔性显示基板1较好的贴合,以保护柔性显示基板1。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镂空部包括形成在保护膜2中的第一镂空部,第一镂空部自弯折区20和非弯折区10的交界面向远离保护胶3的一侧延伸。其中,第一镂空部包括第一凹槽31,该第一凹槽31包括槽口与槽底,槽底向远离保护胶3的一侧延伸,保护胶3在涂覆过程中凭借其流动性自槽口流向槽底,以使保护胶3与第一凹槽31相嵌合。
具体地,第一凹槽31的设置使得保护胶3与保护膜2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保护胶3与保护膜2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当弯折区20发生弯折,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保护膜2和保护胶3的相接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的延伸方向与弯折区20和非弯折区10的交界面平行,可选地,第一凹槽31的延伸方向还可与弯折区20和非弯折区10的交界面相互倾斜(即非平行)。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镂空部还可为至少一列第一开孔32,可选地,各第一开孔32可以为均匀排布(相邻第一开孔32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或非均匀排布,且各第一开孔32的大小可为相等或不相等,各第一开孔32的截面形状(例如,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可为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开孔32为均匀排布,且各第一开孔32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镂空部还包括形成在保护膜2中的第二镂空部,第一镂空部与第二镂空部不平行(即第一镂空部与第二镂空部之间存在夹角)且相互导通,第二镂空部自与第一镂空部的导通面向保护膜2的外表面延伸。其中,第一镂空部为至少一列第一开孔或第一凹槽,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镂空部为至少一列第一开孔32,第二镂空部包括对应的至少一列第二开孔33,第一开孔32与第二开孔33之间相互垂直,且第二镂空部贯通保护膜2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第二开孔33可以为任意形状,在此不对第二开孔33的形状作具体限定。
其中,保护胶3在涂覆过程中凭借其流动性自第一开孔32流入第二开孔33,以填充第一开孔32以及第二开孔33,由于第一开孔32与第二开孔33的内表面均与保护胶3接触,因此,进一步增大了保护胶3与保护膜2的接触面积、增大了保护胶3与保护膜2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当弯折区20发生弯折,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保护膜2和保护胶3的相接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另外,由于第二开孔33贯通保护膜2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因此,保护胶3会与位于非弯折区10的柔性显示基板1上的部分表面接触,使得保护胶3与位于非弯折区10的柔性显示基板1之间的结合力增大,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镂空部还包括形成在柔性显示基板1中的第三镂空部,该第三镂空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34,且第二凹槽34同时设置在弯折区20和非弯折区10内。其中,第二凹槽34的槽口的一部分位于弯折区20,另一部分位于非弯折区10,保护膜2与保护胶3通过第二凹槽34的槽口与第二凹槽34连通,第二凹槽34可以为任意形状,在此不对第二凹槽34的形状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保护胶3在涂覆过程中凭借其流动性从位于弯折区20的部分槽口流入第二凹槽34,随着保护胶3的不断填充,使得保护胶3在第二凹槽34内的高度不断上升,直至上升至位于非弯折区10处的部分槽口所在平面,并与保护膜2发生接触。
具体地,由于保护膜2的两个外表面(靠近位于非弯折区10的部分槽口处的外表面、与该外表面相邻且靠近弯折区20的外表面)均与保护胶3发生接触,因此,有效增大了保护膜2与保护胶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保护膜2与保护胶3的结合力,另外,由于保护胶3通过第二凹槽34的槽底与柔性显示基板1接触,使得保护胶3与位于非弯折区10的柔性显示基板1之间的结合力增大,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镂空部还包括形成在保护膜2中的第四镂空部,该第四镂空部与第三镂空部相互导通,且第四镂空部自与第三镂空部的导通面向保护膜2的外表面延伸。其中,第四镂空部贯通保护膜2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可选地,第四镂空部可以为第三开孔35,且第三开孔35可以为任意形状,在此不对第三开孔35的形状作具体限定。
保护胶3在涂覆过程中凭借其流动性自第二凹槽34(即第三镂空部)流入第三开孔35,以填充第二凹槽34以及第三开孔35,由于第二凹槽34与第三开孔35的内表面均与保护胶3接触,有效增大了保护胶3与保护膜2的接触面积、增大了保护胶3与保护膜2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当弯折区20发生弯折,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保护膜2和保护胶3的相接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另外,由于第三开孔35贯通保护膜2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因此,保护胶3会与位于非弯折区10的柔性显示基板1上的部分表面接触,使得保护胶3与位于非弯折区10的柔性显示基板1之间的结合力增大,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与非弯折区,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表面且覆盖非弯折区的保护膜、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表面且覆盖弯折区的保护胶,在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保护胶填充于镂空部内且与保护膜接触。由于镂空部增大了保护胶和保护膜的接触面积,使得保护胶和保护膜之间的结合力增大,当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弯折,可以避免保护膜和保护胶的相接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有效缓解当前柔性显示面板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0所示,包括弯折区(图中未标出)、非弯折区(图中未标出)以及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1、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表面且覆盖非弯折区的保护膜2、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1的表面且覆盖弯折区的保护胶3,其中,在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图中未标出),保护胶3填充于镂空部内,且与保护膜2接触。
具体地,柔性显示基板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驱动电路层43、发光功能层44和封装层45,镂空部可形成在保护膜2中,也可形成在柔性显示基板1的封装层45中,镂空部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驱动电路层43包括依次层叠的有源层431、栅极绝缘层432、栅极433、层间绝缘层434、源漏极层435、平坦化层436、像素电极437以及像素定义层438,有源层431包括沟道区4311以及位于沟道区4311两侧的源极区4312和漏极区4313。栅极绝缘层432覆于有源层431上,栅极433设置在栅极绝缘层432上,且栅极433与沟道区4311对应设置。
层间绝缘层434覆于栅极433以及栅极绝缘层432上,源漏极层435设置于层间绝缘层434上,源漏极层435图案化形成源极4351、漏极4352以及数据线4353等,源极4351通过层间绝缘层434的过孔与源极区4312连接,漏极4352通过层间绝缘层434的另一过孔与漏极区4313连接。
平坦化层436覆于源漏极层435以及层间绝缘层434上,设置平坦化层436可为柔性显示面板4提供平坦的膜层表面,以提高制备发光功能层44的稳定性。像素电极437设置于平坦化层436上,并通过平坦化层436的过孔与源极4351或漏极435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驱动电路层43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示意的,本申请的驱动电路层43还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膜层,且各膜层的位置关系也不限于本实施例示意的,比如栅极433还可位于有源层431的下方,形成底栅结构。驱动电路层43用于给发光功能层44提供驱动电压,以使发光功能层44发光。
发光功能层44包括发光单元441以及阴极442。发光单元441是把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整面设置在驱动电路层43的表面形成,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发射不同颜色的光,比如红色发光材料发射红光,绿色发光材料发射绿光,蓝色发光材料发射蓝光。
阴极442覆盖发光单元441,发光单元441在像素电极437和阴极442的共同作用下发光,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441发射不同颜色的光,进而实现柔性显示面板4的全彩显示。
可选地,像素电极437可以是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如果像素电极437是透明电极,则像素电极437可以由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ZnO或In2O3形成。如果像素电极437是反射电极,则像素电极437例如可以包括由Ag、Mg、Al、Pt、Pd、Au、Ni、Nd、Ir、Cr或它们的组合形成的反射层以及由ITO、IZO、ZnO或In2O3形成的层。然而,像素电极437不限于此,像素电极437可以由各种材料形成,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像素电极437具体是采用透明电极还是反射电极需取决于柔性显示面板4的出光方向,当柔性显示面板4采用顶发光时,像素电极437可以是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当然地,采用反射电极时能够提高发光单元441发出光线的利用率;当柔性显示面板4采用底发光时,像素电极437采用透明电极,阴极442需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阴极442可由ITO、IZO、ZnO或In2O3等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形成,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可选地,发光功能层44还可包括设置于发光单元441与像素电极437之间的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以及设置于发光单元441与阴极442之间的电子注入层(EIL)、电子传输层(ETL)。空穴注入层接收像素电极437传输的空穴,空穴经由空穴传输层传输至发光单元441,电子注入层接收阴极442传输的电子,电子经由电子传输层传输至发光单元441,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单元441位置结合后产生激子,激子由激发态跃迁至基态释放能量并发光。
封装层45覆盖发光功能层44,用于保护发光功能层44的发光单元441,避免水氧入侵导致发光单元441失效。可选地,封装层45可采用薄膜封装,比如封装层45可以为由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三层薄膜依次层叠形成的叠层结构或更多层的叠层结构。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弯折区、非弯折区以及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表面且覆盖非弯折区的保护膜、设置于柔性显示基板表面且覆盖弯折区的保护胶,在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保护胶填充于镂空部内且与保护膜接触。由于镂空部增大了保护胶和保护膜的接触面积,使得保护胶和保护膜之间的结合力增大,当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弯折,可以避免保护膜和保护胶的相接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有效缓解当前柔性显示面板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区与非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显示基板;
保护膜,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非弯折区;
保护胶,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弯折区;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折区与所述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所述保护胶填充于所述镂空部内,且与所述保护膜接触;所述镂空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中的第三镂空部以及形成在所述保护膜中的第四镂空部,所述第四镂空部与所述第三镂空部相互导通,所述第四镂空部自与所述第三镂空部的导通面向所述保护膜的外表面延伸,所述第四镂空部贯通所述保护膜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所述第三镂空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中且同时设置在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内,以使所述保护胶与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上的部分表面接触,且使所述第三镂空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第四镂空部的内表面均与所述保护胶接触;所述保护胶自所述第三镂空部流入所述第四镂空部,以填充所述第三镂空部以及所述第四镂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包括形成在所述保护膜中的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自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的交界面向远离所述保护胶的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保护膜中的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与所述第二镂空部不平行且相互导通,所述第二镂空部自与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导通面向所述保护膜的外表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的交界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部包括至少一列第一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镂空部贯通所述保护膜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镂空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区、非弯折区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显示基板;
保护膜,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非弯折区;
保护胶,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表面,且覆盖所述弯折区;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折区与所述非弯折区的交界区域形成有镂空部,所述保护胶填充于所述镂空部内,且与所述保护膜接触;所述镂空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中的第三镂空部以及形成在所述保护膜中的第四镂空部,所述第四镂空部与所述第三镂空部相互导通,所述第四镂空部自与所述第三镂空部的导通面向所述保护膜的外表面延伸,所述第四镂空部贯通所述保护膜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所述第三镂空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中且同时设置在所述弯折区和所述非弯折区内,以使所述保护胶与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上的部分表面接触,且使所述第三镂空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第四镂空部的内表面均与所述保护胶接触;所述保护胶自所述第三镂空部流入所述第四镂空部,以填充所述第三镂空部以及所述第四镂空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5763.4A CN114241907B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7/622,808 US12048112B2 (en) | 2021-12-09 | 2021-12-16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PCT/CN2021/138728 WO2023103000A1 (zh) | 2021-12-09 | 2021-12-16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5763.4A CN114241907B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41907A CN114241907A (zh) | 2022-03-25 |
CN114241907B true CN114241907B (zh) | 2023-10-31 |
Family
ID=80754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95763.4A Active CN114241907B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48112B2 (zh) |
CN (1) | CN114241907B (zh) |
WO (1) | WO2023103000A1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31795A (zh) * | 2017-08-22 | 2017-11-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封装薄膜、柔性显示器件及柔性终端 |
CN108922981A (zh) * | 2018-07-19 | 2018-11-3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209418505U (zh) * | 2019-02-14 | 2019-09-20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299473A (zh) * | 2019-07-04 | 2019-10-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634404A (zh) * | 2019-08-30 | 2019-12-3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969945A (zh) * | 2019-12-11 | 2020-04-07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支撑膜、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CN210836904U (zh) * | 2019-12-18 | 2020-06-23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3129747A (zh) * | 2021-04-06 | 2021-07-1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封装盖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328056A (zh) * | 2021-05-31 | 2021-08-3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724597A (zh) * | 2021-08-31 | 2021-11-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21782B1 (ko) * | 2016-03-11 | 2018-01-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556022B1 (ko) * | 2016-07-06 | 2023-07-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716709B1 (ko) * | 2016-10-17 | 2024-10-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WO2019141378A1 (en) * | 2018-01-22 | 2019-07-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udio display with electro-active polymer bender element |
KR102277928B1 (ko) * | 2018-04-25 | 2021-07-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0379298B (zh) * | 2019-07-19 | 2021-06-01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框胶结构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1696443A (zh) * | 2019-07-24 | 2020-09-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11798751B (zh) * | 2019-07-24 | 2022-02-2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KR102775344B1 (ko) * | 2019-12-12 | 2025-03-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CN211580299U (zh) * | 2020-04-14 | 2020-09-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膜、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863355B (zh) * | 2021-01-22 | 2022-11-25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背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12-09 CN CN202111495763.4A patent/CN114241907B/zh active Active
- 2021-12-16 US US17/622,808 patent/US12048112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2-16 WO PCT/CN2021/138728 patent/WO202310300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31795A (zh) * | 2017-08-22 | 2017-11-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封装薄膜、柔性显示器件及柔性终端 |
CN108922981A (zh) * | 2018-07-19 | 2018-11-3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209418505U (zh) * | 2019-02-14 | 2019-09-20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299473A (zh) * | 2019-07-04 | 2019-10-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634404A (zh) * | 2019-08-30 | 2019-12-3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969945A (zh) * | 2019-12-11 | 2020-04-07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支撑膜、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CN210836904U (zh) * | 2019-12-18 | 2020-06-23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3129747A (zh) * | 2021-04-06 | 2021-07-1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封装盖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328056A (zh) * | 2021-05-31 | 2021-08-3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724597A (zh) * | 2021-08-31 | 2021-11-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03000A1 (zh) | 2023-06-15 |
US12048112B2 (en) | 2024-07-23 |
CN114241907A (zh) | 2022-03-25 |
US20240032230A1 (en) | 2024-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20463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8324805B2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101839263B1 (ko) |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JP6336569B2 (ja) | 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3545345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2664048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US20160254489A1 (en) |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130221341A1 (en)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 |
KR20100109867A (ko) |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센스 장치 | |
KR20150018031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JP2013219025A (ja) |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作製方法 | |
US10559773B2 (en) |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3629206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EP3018724B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KR102581656B1 (ko) | 유기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US9123682B2 (en) | Light-emitting device | |
KR20190081475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JP2011181304A (ja) | 有機el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4241907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1114350B1 (ko) | 유기발광소자의 봉지 구조 | |
KR101114348B1 (ko) | 유기발광소자의 봉지 구조 | |
CN114583076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 |
JP2014072013A (ja) | 有機el表示装置 | |
CN2604844Y (zh) | 有机电激发光面板结构 | |
KR20070050804A (ko) | 오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