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2061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22061A CN114122061A CN202110861999.9A CN202110861999A CN114122061A CN 114122061 A CN114122061 A CN 114122061A CN 202110861999 A CN202110861999 A CN 202110861999A CN 114122061 A CN114122061 A CN 1141220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film
- flexible circuit
- circuit substrate
- alignment mark
- film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66—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 H05K1/0269—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visual or optical insp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66—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3—Stretchable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8—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FPCs or between flexible parts of rigid PCB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63—Holes or slots in insulating substrate not used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818—Shape or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5K2201/09009 - H05K2201/09809
- H05K2201/09909—Special local insulating pattern, e.g. as dam around componen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818—Shape or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5K2201/09009 - H05K2201/09809
- H05K2201/09936—Marks, inscriptions, etc. for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主柔性电路基板,是与第一面板电连接的电路,具备第一对齐标记(alignment mark);以及触摸柔性电路基板,是与被配置成和第一面板垂直地层叠的第二面板电连接的电路,具备第二对齐标记,主柔性电路基板和触摸柔性电路基板通过焊盘区域而彼此电连接,触摸柔性电路基板包括在第一对齐标记与第二对齐标记之间形成的第一盖膜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OLED)、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电泳显示装置(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等平板显示装置(flat panel display,FPD)包括电场生成电极以及电光学活性层(electro-optical active layer)。作为电光学活性层,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有机发光层,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层,电泳显示装置包括带电的粒子。电场生成电极可以与薄膜晶体管等开关元件连接而接收数据信号的施加,电光学活性层将这种数据信号变换成光学信号来显示图像。
这种显示装置除了显示图像的功能外,还可以包括能够实现与使用者的相互作用的触摸感知功能。触摸感知功能在使用者将手指或触摸笔(touch pen)等触摸到画面上时,通过感知显示装置施加到画面的压力、电荷、光等的变化,获知物体是否与画面触摸以及其触摸位置等触摸信息。显示装置可以基于这种触摸信息,接收图像信号的输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对主柔性电路基板(Main FlexiblePrinted Circuit,MFPC)和触摸柔性电路基板(Touc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TFPC)进行压接接合的工序中用于防止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破损的盖膜形成结构(coverlay on结构)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其他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盖膜形成结构中可以防止对齐标记与开口间的干扰的显示装置。
用于达成所述的技术课题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主柔性电路基板,是与第一面板电连接的电路,具备第一对齐标记(alignment mark);以及触摸柔性电路基板,是与被配置成和所述第一面板垂直地层叠的第二面板电连接的电路,具备第二对齐标记,所述主柔性电路基板和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通过焊盘区域而彼此电连接,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包括在所述第一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之间形成的第一盖膜区域。
可以是,所述第一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与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第一边缘(edge)之间。
可以是,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还包括:第一开口(opening),以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为基准,在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以及第二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
可以是,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第一盖膜区域和所述第二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焊盘区域的下方。
可以是,所述主柔性电路基板还包括第三对齐标记,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还包括:第四对齐标记;以及第三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三对齐标记与所述第四对齐标记之间。
可以是,所述第三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四对齐标记与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第二边缘之间。
可以是,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还包括:第二开口,以所述第四对齐标记为基准,在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以及第四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四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可以是,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盖膜区域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四盖膜区域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第三盖膜区域和所述第四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焊盘区域的下方。
用于达成所述的技术课题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膜;第一对齐标记和第二对齐标记,在所述基膜上为了与主柔性电路基板的对齐而形成;第一盖膜区域,在所述基膜上形成在所述第一对齐标记与所述基膜的第一边缘之间;以及第二盖膜区域,形成在与所述第一边缘对置的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之间。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口,以所述第一对齐标记为基准,在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所述基膜;以及第三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一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
可以是,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口,以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为基准,在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所述基膜;以及第四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可以是,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盖膜区域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四盖膜区域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基膜通过焊盘区域形成与所述主柔性电路基板的电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通过提供在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边缘与对齐标记之间形成有盖膜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从而可以在如主柔性电路基板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压接工序这样的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中,防止因外力(stress)而使得触摸柔性电路基板被撕裂或受损等破损,由此可以显著地降低不良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即使在适用盖膜形成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确保对齐标记与开口之间的余量,从而可以防止对齐标记与开口间的干扰来维持高的接合工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显示装置的侧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接合区域的前表面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接合区域的背面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图3中沿着AA′线截取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接合区域的前表面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6中沿着BB′线截取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接合区域的前表面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图8中沿着CC′线截取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截面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下部基板;200:显示层;300:上部基板;400:触摸感知层;500:显示驱动芯片;550:触摸驱动芯片;600:主柔性电路基板;640:连接部;641、642、643、644:对齐标记;645、647:开口;649:焊盘区域;6490:端子;700: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10:主体部;720:连接部;730:末端部;740:接合区域;741、743:对齐标记;745、747:开口;C1、C2、C3、C4:盖膜区域;E1、E2: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发明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形态实现,并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各实施例。
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并在整个说明书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
此外,图示的各构成的大小以及厚度为了便于说明而任意示出,本发明并不一定限于图示的情况。在附图中,为了明确表示各层以及区域,有所夸张地示出了厚度。另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所夸张地示出了部分层和区域的厚度。
此外,层、膜、区域、板等部分位于其他部分上或上方时,不仅包括直接位于其他部分上的情况,还包括其间具有其他部分的情况。相反,某一部分直接位于其他部分上时,是指其间不存在其他部分。另外,位于作为基准的部分上或上方是指位于作为基准的部分的下或下方,并不一定指在重力方向侧位于上或上方的情况。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某一部分包括某一构成要素时,在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的情况下,并不是排除包括其他构成要素,而是指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平面上”是指从上观察对象部分的情况,“截面上”是指从侧方观察垂直截取对象部分的截面的情况。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显示装置的侧面图。
一起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包括下部基板100、显示层200、上部基板300以及触摸感知层400。显示装置1包括与显示层200连接的主柔性电路基板(Mai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MFPC)600,并且包括与触摸感知层400连接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并且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驱动芯片500以及触摸驱动芯片550。
显示装置1在图1中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isplay area)DA以及位于显示区域DA的周边的周边区域(peripheral area)PA,显示区域DA可以被定义在图2的显示层200上。
在显示区域DA配置有多个像素。各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和蓄电器(capacitor),并且包括电光学活性层。在显示区域DA还设有传递驱动信号的多个显示信号线(未图示),并且显示信号线包括传递栅极信号的栅极线以及传递数据信号的数据线。显示信号线可以向周边区域PA延伸而在下部基板100上形成焊盘部(未图示)。显示层200包括多个像素以及与像素连接而传递信号的多个显示信号线,它们形成在下部基板100上。
配置在触摸活性区域(touch active area)TA内的触摸感知层400形成在上部基板300上。触摸感知层400包括触摸电极(未图示)以及向触摸电极发送信号和/或接收来自触摸电极的信号的触摸信号线(未图示)。触摸信号线可以延伸而在上部基板300上形成焊盘部(未图示)。
触摸活性区域TA可以是整个显示区域DA,还可以包括周边区域PA的一部分。此外,也可以是只有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为触摸活性区域TA。触摸感知层400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感知触摸。例如,触摸感知传感器可以被分类为电阻膜方式(resistive type)、电容方式(capacitive type)、电磁感应方式(electro-magnetic type,EM)、光感应方式(opticaltype)等各种方式。
显示驱动芯片500可以包括向数据线施加数据电压的数据驱动部、向栅极线施加栅极导通电压的栅极驱动部、控制数据驱动部和栅极驱动部的操作的信号控制部等驱动装置。显示驱动芯片500位于基板上,例如,显示驱动芯片500位于下部基板100的周边区域PA。根据实施例,显示驱动芯片500也可以位于主柔性电路基板600或者位于单独的印刷电路基板(未图示)上。
触摸驱动芯片550向触摸感知层400传递感知输入信号。触摸驱动芯片550也可以处理来自触摸感知层400的感知输出信号来生成是否触摸以及触摸位置等触摸信息。触摸驱动芯片550可以位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上。根据实施例,触摸驱动芯片550也可以位于基板(例如上部基板300的周边区域PA)上或者位于单独的印刷电路基板(未图示)上。
用于控制显示驱动芯片500或显示层200的信号可以通过主柔性电路基板600来施加。主柔性电路基板600包括被附着于下部基板100的附着区域(未图示)而将主柔性电路基板600连接到形成在下部基板100上的显示层200的第一连接部,在此,应理解为“与显示层200连接”还包括通过位于下部基板100上的显示驱动芯片500被连接的情况。在第一连接部与下部基板100的附着区域之间可以为了容易实现粘接而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这样的膜。此外,主柔性电路基板600包括用于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实现连接的第二连接部,除此以外,还包括从外部接收信号的输入的输入部以及配置有各种电路元件的主体部。
朝向触摸感知层400的信号的传递/来自触摸感知层400的信号的传递可以通过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来执行。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包括主体部710、连接部720、末端部730以及接合(bonding)区域740。
连接部720附着于上部基板300的附着区域(未图示),从而将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连接到形成在上部基板300上的触摸感知层400。在连接部720与上部基板300的附着区域之间可以设有如各向异性导电膜这样的膜。在主体部710可以安装触摸驱动芯片550,可以通过连接部720传递来自触摸驱动芯片550的信号以及来自触摸感知层400的信号。
末端部730从与连接部720对置的主体部710的端部延伸而形成。末端部730实质上可以是矩形,且可以与主体部710一体地形成。末端部730可以在未施加任何力时整体为平坦的,或者也可以是一定部分被弯曲成U字形。在后者的情况下,若施加一点力,则可以将U字形平坦地展开,并且若去除力,则可以再次使其复原为U字形。末端部730也可以是一定部分形成得比其他部分薄,从而该部分比其他部分柔软。末端部730其被弯曲时的长度短于被展开时的长度。
在末端部730的端部设有接合区域740,接合区域740与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由此,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接收通过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输入部输入的外部信号和/或由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电路元件生成/处理的信号。根据实施例,在接合区域740中,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接合(bonding)而与主柔性电路基板600彼此连接。
另一方面,在下部基板100的背面可以设有用于保护下部基板100的垫层(未图示)。在触摸感知层400上可以设有用于保护下部基板100、显示层200、上部基板300、触摸感知层400等的窗部(未图示)。在显示装置1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上部基板300可以是阻挡水分和/或氧从外部的渗透的封装基板(encapsulation substrate)。
为了制造这种显示装置1,可以执行如COG(chip on glass)、FOG(FPC(FlexiblePrinted Circuit)on glass)、COF(chip on flex)、TFOG(touch film on glass)、OLB(outer lead bonding)、FOF(FPC on film)等这样的制造工序。尤其是,可以为了接合主柔性电路基板600和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而执行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在高温、高压下向主柔性电路基板600压接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以构成电路的压接接合工序。
图3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接合区域的前表面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接合区域的背面的部分放大图,主要表示接合区域740。
首先,在图3和图4中,连接部640是包括于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区域,被定义为为了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连接而包括形成有多个端子6490的焊盘区域649的区域。并且,接合区域740表示为了压接接合工序而重叠配置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的状态。
一起参照图3和图4,为了执行对主柔性电路基板600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压接接合工序,需要将主柔性电路基板600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对齐的过程。若在将主柔性电路基板600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正确地对齐之后,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在高温、高压下向主柔性电路基板600压接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则主柔性电路基板600和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通过焊盘区域649(即,通过形成于焊盘区域649的多个端子6490)彼此被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柔性电路基板600是与第一面板电连接的电路,可以具备对齐标记641、642、643、644。在此,第一面板在图1和图2中可以对应于下部基板100及显示层200。
另一方面,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是电连接到与第一面板垂直地配置的第二面板的电路,可以具备对齐标记741、743。在此,第二面板在图1和图2中可以对应于上部基板300及触摸感知层400。
在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的前表面形成的对齐标记641可以与在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形成的对齐标记741成对,从而可以成为能够确认主柔性电路基板600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对齐的指标。同样地,在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的前表面形成的对齐标记643可以与在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形成的对齐标记743成对,从而可以成为能够确认主柔性电路基板600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对齐的指标。
在本实施例中,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包括在对齐标记641与对齐标记741之间形成的盖膜(coverlay)区域C1。在此,盖膜区域C1可以是覆盖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的一部分。
通过在对齐标记641与对齐标记741之间形成盖膜区域C1,从而在如主柔性电路基板600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压接工序这样的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中,例如在朝向对齐标记741侧施加外力(stress)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被撕裂或受损等破损。
同样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包括在对齐标记643与对齐标记743之间形成的盖膜区域C2,盖膜区域C2可以是覆盖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的一部分,盖膜区域C2可以缓和朝向对齐标记743侧产生的外力。
在本实施例中,盖膜区域C1形成在对齐标记741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边缘E1之间,并且盖膜区域C2形成在对齐标记743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边缘E2之间。由此,通过确保从对齐标记741、743朝向外侧方向由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的一部分形成的缓冲区域,即使在朝向对齐标记741、743侧施加外力的情况下,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也可以被稳固地维持。
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书中,具有盖膜区域C1、C2的结构还可以称为盖膜形成结构。通过将盖膜形成结构适用于显示装置,从而可以防止可能在制造工序中产生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破损来显著地降低显示装置的不良率。
在本实施例中,盖膜区域C1、C2可以形成在焊盘区域649的下方,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盖膜区域C1、C2的形成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而任意改变。
另一方面,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还可以包括:开口745,以对齐标记741为基准,在盖膜区域C1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以及开口747,以对齐标记743为基准,在盖膜区域C2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这些开口745、747可以形成在与以贯通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方式形成的各开口647、645分别对应的位置处。开口645、647、745、747可以为了将主柔性电路基板600或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固定于其他部件而使用,或者还可以为了其他目的而使用。开口645、647的截面结构可以参照图5,开口745、747的截面结构可以与开口645、647相同或实质上相同。
图5是用于说明在图3中沿着AA′线截取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截面的剖视图。
参照图5,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包括基膜701、对齐标记741、743以及盖膜区域C1、C2。在此,基膜701可以使形成在基膜701上的端子与焊盘区域649重叠配置来形成与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电连接,对齐标记741、743可以为了与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对齐而形成在基膜701上。并且,盖膜区域C1可以在基膜701上形成在对齐标记741与基膜701的边缘E1之间,盖膜区域C2可以形成在与边缘E1对置的边缘E2与对齐标记74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盖膜区域C1和盖膜区域C2可以形成为具有通常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宽度,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可以形成为盖膜区域C1和盖膜区域C2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开口745与开口747之间仅形成有基膜701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可以在开口745与开口747之间的基膜701上还形成其他膜或盖膜。
图6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接合区域的前表面的部分放大图,主要表示接合区域740A。
参照图6,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包括在对齐标记641与对齐标记741之间形成的盖膜区域C1。在此,盖膜区域C1可以是覆盖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的一部分。此外,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还可以包括在对齐标记741与开口745之间形成的盖膜区域C3,盖膜区域C3也可以是覆盖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的一部分。
同样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包括在对齐标记643与对齐标记743之间形成的盖膜区域C2。在此,盖膜区域C2是覆盖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的一部分。此外,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还可以包括在对齐标记743与开口747之间形成的盖膜区域C4,盖膜区域C4也可以是覆盖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连接部640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末端部730的一部分。
这些盖膜区域C1、C3可以缓和朝向对齐标记741侧产生的外力,并且盖膜区域C2、C4可以缓和朝向对齐标记743侧产生的外力。
如上所述,通过将具有盖膜区域C1、C2、C3、C4的盖膜形成结构适用于显示装置,从而可以防止可能在制造工序中产生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破损来显著地降低显示装置的不良率。
在本实施例中,盖膜区域C1、C2、C3、C4可以形成在焊盘区域649的下方,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盖膜区域C1、C2、C3、C4的形成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而任意改变。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6中沿着BB′线截取的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的截面的剖视图。
参照图7,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包括基膜701、对齐标记741、743以及盖膜区域C1、C2、C3、C4。在此,对齐标记741、743可以为了与主柔性电路基板600的对齐而形成在基膜701上。并且,盖膜区域C1可以在基膜701上形成在对齐标记741与基膜701的边缘E1之间,盖膜区域C2可以形成在与边缘E1对置的边缘E2与对齐标记743之间。另一方面,盖膜区域C3可以形成在对齐标记741与开口745之间,并且盖膜区域C4可以形成在对齐标记743与开口747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盖膜区域C1的宽度W1可以大于盖膜区域C3的宽度W3。此外,盖膜区域C2的宽度W2可以大于盖膜区域C4的宽度W4。
在本实施例中,盖膜区域C1和盖膜区域C2可以形成为具有通常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宽度,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可以形成为盖膜区域C1和盖膜区域C2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
同样地,盖膜区域C3和盖膜区域C4可以形成为具有通常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宽度,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可以形成为盖膜区域C3和盖膜区域C4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开口745与开口747之间仅形成有基膜701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可以在开口745与开口747之间的基膜701上进一步形成其他膜或盖膜。
图8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接合区域的前表面的部分放大图,主要表示接合区域740B,图9是用于说明在图8中沿着CC′线截取的截面的剖视图。
如参照图6进行的说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包括形成在对齐标记641与对齐标记741之间的盖膜区域C1、形成在对齐标记643与对齐标记743之间的盖膜区域C2、形成在对齐标记741与开口745之间的盖膜区域C3以及形成在对齐标记743与开口747之间的盖膜区域C4。
这些盖膜区域C1、C3可以缓和朝向对齐标记741侧产生的外力,并且盖膜区域C2、C4可以缓和朝向对齐标记743侧产生的外力。
此外,如参照图7进行的说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700可以包括基膜701、对齐标记741、743以及盖膜区域C1、C2、C3、C4。
在本实施例中,盖膜区域C1的宽度W1可以小于或等于盖膜区域C3的宽度W3。此外,盖膜区域C2的宽度W2可以小于或等于盖膜区域C4的宽度W4。
在本实施例中,盖膜区域C1和盖膜区域C2可以形成为具有通常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宽度,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可以形成为盖膜区域C1和盖膜区域C2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
同样地,盖膜区域C3和盖膜区域C4可以形成为具有通常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宽度,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可以形成为盖膜区域C3和盖膜区域C4具有彼此不同的宽度。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开口745与开口747之间仅形成有基膜701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根据具体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可以在开口745与开口747之间的基膜701上进一步形成其他膜或盖膜。
根据参照图6至图9说明的各实施例,在适用了盖膜形成结构的情况下,也充分确保了对齐标记741、743与开口745、747之间的余量,从而可以防止对齐标记741、743与开口745、747间的干扰来维持高的接合工序的准确度。
根据到此为止说明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通过提供在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边缘与对齐标记之间形成有盖膜的盖膜形成结构的显示装置,从而在如主柔性电路基板与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压接工序这样的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中,可以防止因外力(stress)使得触摸柔性电路基板被撕裂或受损等破损来显著地降低不良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即使在适用盖膜形成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确保对齐标记与开口之间的余量,从而可以防止对齐标记与开口间的干扰来维持高的接合工序的准确度。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发明的基本概念所进行的各种变形以及改良形态也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主柔性电路基板,是与第一面板电连接的电路,具备第一对齐标记;以及
触摸柔性电路基板,是与被配置成和所述第一面板垂直地层叠的第二面板电连接的电路,具备第二对齐标记,
所述主柔性电路基板和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通过焊盘区域而彼此电连接,
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包括在所述第一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之间形成的第一盖膜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与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第一边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包括:
第一开口,以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为基准,在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以及
第二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膜区域和所述第二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焊盘区域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主柔性电路基板还包括第三对齐标记,
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还包括:第四对齐标记;以及第三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三对齐标记与所述第四对齐标记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四对齐标记与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的第二边缘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还包括:
第二开口,以所述第四对齐标记为基准,在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所述触摸柔性电路基板;以及
第四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四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盖膜区域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四盖膜区域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盖膜区域和所述第四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焊盘区域的下方。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膜;
第一对齐标记和第二对齐标记,在所述基膜上为了与主柔性电路基板的对齐而形成;
第一盖膜区域,在所述基膜上形成在所述第一对齐标记与所述基膜的第一边缘之间;以及
第二盖膜区域,形成在与所述第一边缘对置的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开口,以所述第一对齐标记为基准,在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所述基膜;以及
第三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一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膜区域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三盖膜区域的宽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开口,以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为基准,在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相反侧形成为贯通所述基膜;以及
第四盖膜区域,形成在所述第二对齐标记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盖膜区域的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盖膜区域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四盖膜区域的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基膜通过焊盘区域形成与所述主柔性电路基板的电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110163A KR20220030412A (ko) | 2020-08-31 | 2020-08-31 | 표시 장치 |
KR10-2020-0110163 | 2020-08-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22061A true CN114122061A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35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61999.9A Pending CN114122061A (zh) | 2020-08-31 | 2021-07-29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696405B2 (zh) |
KR (1) | KR20220030412A (zh) |
CN (1) | CN11412206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73953B (zh) * | 2022-05-25 | 2024-01-2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09637A1 (en) * | 2009-02-10 | 2011-01-13 | Dario Braga | Crystals of Dexlansoprazole |
JP5261300B2 (ja) * | 2009-07-08 | 2013-08-1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2024860B1 (ko) | 2012-10-10 | 2019-09-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패널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1593017B1 (ko) | 2014-07-03 | 2016-02-11 | 세광테크 주식회사 | 패널의 합지불량 검출가능한 패널 마크 인식장치 |
CN204119637U (zh) | 2014-07-31 | 2015-01-21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Pcb与fpcb的对位结构 |
KR20190080271A (ko) | 2017-12-28 | 2019-07-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모듈 |
JP2019175943A (ja) | 2018-03-27 | 2019-10-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積層体、および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 |
-
2020
- 2020-08-31 KR KR1020200110163A patent/KR20220030412A/ko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4-15 US US17/231,507 patent/US11696405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7-29 CN CN202110861999.9A patent/CN11412206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6-08 US US18/331,631 patent/US20230328889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20030412A (ko) | 2022-03-11 |
US20230328889A1 (en) | 2023-10-12 |
US20220071011A1 (en) | 2022-03-03 |
US11696405B2 (en) | 202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79229B (zh) | 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 |
KR101309862B1 (ko) |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9645430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 |
US9836161B2 (en) | Touch sensor built-in display device structure | |
TWI428796B (zh) |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JP5133204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3246414B (zh) | 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US20070273672A1 (en) | Touch screen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20140184951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US8179379B2 (en) | Flat display device unified with touch panel | |
WO2010058495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
JP2008134975A (ja) |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754866B (zh) | 显示设备 | |
US9823770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08033777A (ja) | 電極基板、電極基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WO2018161531A1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
JP4838643B2 (ja) | 入力装置付表示装置 | |
KR100531477B1 (ko) | 터치패널을 가지는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CN114122061A (zh) | 显示装置 | |
JP2008009553A (ja) | 電極基板 | |
US10782807B2 (en) | Display device | |
TW201545609A (zh) |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 |
CN108364996A (zh) | Oled显示装置 | |
JP2008209792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10620468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