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3199A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83199A CN113983199A CN202010688410.5A CN202010688410A CN113983199A CN 113983199 A CN113983199 A CN 113983199A CN 202010688410 A CN202010688410 A CN 202010688410A CN 113983199 A CN113983199 A CN 1139831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ntilation
- valve
- purification
- core body
- negative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9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74 pois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 F16K11/05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e.g. butterfly valves
- F16K11/052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e.g. butterfly valves the closure members being pivoted around an essentially central ax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 F16K27/0218—Butterfly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1—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 F16K31/043—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means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valve, e.g. lost motion means reducing backlash, clutches, brakes or retur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 F16K31/535—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for rotat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操作便捷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阀门组件包括:阀基体,所述阀基体设置有通风阀口、净化阀口、负压阀口;通风阀芯体,设置于所述通风阀口;净化阀芯体,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负压阀芯体,设置于所述负压阀口;用于联控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的操作部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进行通风模式的操作中,无需再进行对电控的净化阀门、电控的负压阀门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较为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背景技术
在应对战争、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的事故中,需要较为全面的考虑空气环境污染情况,为人员提供洁净的生存空间。
在外界环境存在颗粒污染物的污染空气环境下,可以采用颗粒物净化器来净化空气,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为隔离帐篷内部的空气源。在有毒有害环境下,需要采用吸收净化装置来净化空气,吸收污染气体,将吸收净化后的洁净空气为隔离帐篷内部的空气源。
其中,为了满足全方位的事故防控,需要多个不同的空气处理装置(例如:颗粒物净化器、吸收净化装置),因此需要向隔离帐篷装配有多套空气处理设备,导致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操作便捷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包括:
阀基体,所述阀基体设置有通风阀口、净化阀口、负压阀口;
通风阀芯体,设置于所述通风阀口;
净化阀芯体,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
负压阀芯体,设置于所述负压阀口;
用于联控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的操作部件,分别与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所述负压阀口连接,用于接收外界操作的旋转力,所述操作部件将受到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所述负压阀芯体,使所述通风阀芯体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净化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中还包括:
蓄力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操作部件接收并蓄存所述操作受到的旋转力;
电控锁紧部件,用于锁紧所述操作部件,以限制所述操作部件的转动,并通过电控操作解除对所述操作部件的锁紧。
可选的,前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中所述操作部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阀基体,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设置于所述转轴,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联动,所述转轴的一端外露,作为操作端。
可选的,前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中所述阀基体包括矩形底壳以及所述矩形底壳外周的矩形侧壁;
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万向联轴器、第三轴;
所述通风阀口、所述净化阀口、所述负压阀口排布于所述矩形壳底的中的一个对角线;
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轴;
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一轴通过蜗轮蜗杆交叉传动连接;
所述第三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轴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轴的第二端垂直指向所述矩形侧壁中的第一侧壁,所述操作端为第三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操控通孔,所述第三轴的第二端为内多边形插孔或外多边形插头,延伸至所述操控通孔,所述内多边形插孔或外多边形插头通过所述操控通孔外露。
可选的,前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中所述蓄力部件包括扭矩弹簧,所述扭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轴的第二端,所述扭矩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阀基体,所述扭矩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
可选的,前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中所述电控锁紧部件包括:电动驱动机构、棘轮、棘爪;
所述棘轮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阀基体,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单向卡持;
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分离。
可选的,前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中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阀基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拨片,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二角度,所述拨片拨动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分离。
可选的,前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中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所述负压阀芯体中的至少一个为阀板。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包括:
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具有排放对颗粒物过滤后的排风腔室;
净化部件,包括通风通道、净化通道以及负压通道;
净化风扇,所述净化风扇的入风侧连通所述排风腔室,所述净化风扇的出风侧通向所述通风通道的入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的入口;
其中,所述负压通道连通所述排风腔室以及所述通风通道。
上述的阀门组件;其中,
所述通风阀口与所述通风通道连接,当所述通风阀芯体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通风通道由阻断状态转变至导通状态;
所述净化阀口与所述净化通道连接,当所述净化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净化通道由导通状态转变至阻断状态;
所述负压阀口与所述负压通道连接,当所述负压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通道由导通状态转变至阻断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其中所述通风通道设置于所述净化通道外周;
所述通风阀口为一对,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两侧,所述负压阀口为一对,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两侧,一对所述通风阀口、所述净化阀口、一对所述负压阀口排布于所述矩形壳底的中的一个对角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进行通风模式的操作中,操作者只需要通过一次性的对操作部件施加旋转力,即可使所述通风阀芯体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净化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进行通风模式的操作中,无需再进行对电控的净化阀门、电控的负压阀门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较为便捷。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旋风过滤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净化部件进风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净化部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净化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净化部件出风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净化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实施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图1至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通风净化装置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通风净化装置,至少包括:净化部件10以及净化风扇20。
净化部件10,包括:第一气流通道以及第二气流通道。
第一气流通道内设置有污染气体净化单元,污染气体净化单元可以用于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作为净化通道11,净化通道设置11有净化阀门31。具体的材质和结构,可以根据所需要过滤的污染气体的种类而定。其可以设定为单品种的有害气体,也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为过滤至少两种有害、有害气体。第二气流通道内可以作为气流直通的通道,作为通风通道12,通风通道12设置有通风阀门32。
所述净化风扇20的出风侧通向所述通风通道12的入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入口。
在净化部件10内设置有两个气流通道,在需要对空气单独的进行通风中,可以打开通风阀门32,关闭净化阀门31,并开启净化风扇20,风量可以由通风通道12的出口外排,实现通风模式。在需要对空气单独的进行净化中,可以关闭通风阀门32,打开净化阀门31,并开启净化风扇20,风量可以由净化通道的污染气体净化单元净化后外排,实现净化模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净化装置能够实现通风、污染气体净化双功能,组装在安全隔离帐篷中,只需要组装一套设备即可,易于组装。
第一气流通道以及第二气流通道两个为独立的通道,第一气流通道以及第二气流通道可以紧邻设置,即第一气流通道以及第二气流通道之间通过一道格挡分离,第一气流通道用于过滤污染气体,第二气流通道用于在不需要进行污染气体时使用。第一气流通道以及第二气流通道可以采用层叠的设置,也可以采用环形的布置方式,例如,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为环绕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外周的环形气流通道。
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风端的第一端板110具有第一出风口111,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进风端具有第一进风口112,作为净化通道11的入口;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出风端的第二端板120具有第二出风口121,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进风端具有第二进风口122,作为通风通道12的入口;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环绕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外周,第二气流通道的可以为一整体环形气流通道,或者,可以包括多个独立的气流通道,实施中,每个独立的气流通道的第二进风口122连通,作为通风通道12的入口,所述第一端板110与所述第二端板120之间具有气流间隙空间,所述气流间隙空间分别与每个独立的第二气流通道12、所述第一出风口111、所述第二出风口121连通。其中,第二出风口121可以作为净化部件10的总出风口,通过调节通风阀门32、净化阀门31的开关,来选择不同的通风通道。
实施中,所述通风通道12的出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出口可以连通于一统的一出口,将该统一的出口连接至安全隔离帐篷即可,可以为安全隔离帐篷内的人员提供洁净的安全的空气。
净化风扇20包括:电机21以及扇叶区22,所述扇叶区22设置于所述电机21的驱动轴,根据驱动轴的驱动转动而产生风流。扇叶区22形成的出风口与通风通道12的入口、净化通道11的入口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通风净化装置,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有:过滤部件40。过滤部件40具有过滤进风口以及过滤出风口,所述净化风扇20的入风侧可以与过滤部件30的过滤出风口连通。从而能够在需要对空气单独的进行过滤中,可以打开通风阀门32,关闭净化阀门31,并开启净化风扇20,风量可以由过滤部件30过滤颗粒物质后,再由通风通道12的出口外排,实现过滤模式。在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中,可以关闭通风阀门32,打开净化阀门31,并开启净化风扇30,风量可以由过滤部件30过滤颗粒物质后,再由净化通道11的污染气体净化单元净化后外排,实现净化模式。
过滤部件40可以包括旋流过滤腔41、排污风扇42、排污管道43,所述旋流过滤腔41包括进风腔室411、集尘腔室412、排风腔室413以及旋风过滤器414,所述进风腔室411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旋风过滤器414的入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腔室411,所述旋风过滤器414的排尘口设置于集尘腔室412,所述旋风过滤器414的排风口设置于排风腔室413;所述排污风扇42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集尘腔室412,所述排污管道43第一端连通所述排污风扇42的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43第二端可以引向所述进风腔室411设置的进风口外;所述净化风扇20的入风侧连通所述排风腔室413。
进风腔室413的进风口可以设置有密封盖,在不需要使用当通风净化中,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进风腔室413内。其中,所述密封盖可打开的盖于所述进风腔室413的外侧。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污管道43第二端可以由过滤部件40开设的独立排污口排外尘土,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进风腔室411设置的进风口外排尘土。当打开密封盖后,所述排污管道43第二端可引向所述进风腔室411设置的进风口外,所述进风腔室411的进风口方向以及所述排污管道43第二端的排污口方向可以不同。
在不需要使用当通风净化中,排污管道43第二端可以设置于进风腔室411内,密封盖同时将所述进风腔室411的进风口和所述排污管道43第二端封盖(所述进风腔室的进风口和所述排污管道第二端被密封于密封盖和进风腔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内)。
旋风过滤器414的数量不局限于一个,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多个旋风过滤器414并列设置。
所述旋风过滤器414包括风管4141、锥形筒4142,所述风管4141的第一端内部设置有旋风叶轮,所述锥形筒4142的第一端口伸入所述风管4141的第二端,所述锥形筒4142的第一端口的尺寸小于所述锥形筒4142的第二端口的尺寸。进风腔室411、集尘腔室412、排风腔室413顺次排布,风管4141的第一端的进风口设置于进风腔室411,风管4141的第二端设置于集尘腔室412,锥形筒4142的第二端口设置于排风腔室413,旋风叶轮可以为固定于风管4141的第一端内部的叶轮,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于风管4141的第一端内部的叶轮。其中叶轮的具体形式不限。
工作中,外界的空气由进风腔室411的进风口进入进风腔室411内,经过风管4141的第一端内部的旋风叶轮后,在风管4141内产生旋风,将重量加大的颗粒物质旋流至风管4141内壁,经风管4141的第二端的端口内壁和锥形筒4142的第一端口外壁之间的间隙外排至集尘腔室412,重量较轻的洁净的空气由风管4141中心流经锥形筒4142的第一端口内,并通过锥形筒4142的第二端口进入排风腔室413,从而完成对空气中颗粒物质的筛分。
扇叶区22形成的进风口与排风腔室413连通,净化风扇20在工作中,净化风扇20的进风口一侧形成负压区域,净化风扇20的出风口一侧形成正压区域。在开启净化模式下,通风阀门32关闭,净化阀门31打开,由于所述通风通道12的出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出口连通,会导致当通风阀门32密封不严的情况下,将未进行净化的空气由通风通道32泄露,屏输送至安全隔离帐篷内,导致对通风阀门32的密封性要求过高,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阀门32可包括设置于通风通道12入口的第一阀门和通风通道出口的第二阀门,通过两道阀门提高密封效果。另外,净化模式下,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还可以通过向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的通风通道通12入洁净的正压气体,使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的通风通道12的压力大于净化通道的压力,则可以避免第一阀门泄露向通风通道12内泄露污染气体。另外,净化模式下,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还可以通过向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的通风通道通12施加负压管路,使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的通风通道12的压力小于净化通道的压力,则可以使由第一阀门泄露向通风通道12内的污染气体由负压管路排出。
发明人发现:若是采用双通道结构实现通风、净化功能,为了保证操作安全性,可以设置通风通道设置通风阀门,净化通道设置净化阀门,在由通风功能切换至净化功能过程中,需要人员手动操作关闭通风通道内的手动阀门、电控打开净化通道的电控阀门,在由净化功能切换至通风功能过程中,需要人员手动操作打开通风通道内的手动阀门、电控关闭净化通道的电控阀门,操作繁琐。
图12至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通风净化装置,请结合参阅图12至图1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包括:
阀基体34,所述阀基体34设置有通风阀口34a、净化阀口34b、负压阀口34c;
通风阀芯体321,设置于所述通风阀口34a;
净化阀芯体311,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34b;
负压阀芯体331,设置于所述负压阀口34c;
用于联控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的操作部件35,分别与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所述负压阀口连接,用于接收外界操作的旋转力,所述操作部件将受到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所述负压阀芯体331,使所述通风阀芯体321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净化阀芯体311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进行通风模式的操作中,操作者只需要通过一次性的对操作部件施加旋转力,即可使所述通风阀芯体321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净化阀芯体311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再进行对电控的净化阀门31、电控的负压阀门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较为便捷。
发明人发现:由于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采用了双通道的结构,即,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中净化部件10包括并行设置的通风通道12以及净化通道11,而所述通风通道12的出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出口可以连通于一统的一出口,使用中将该统一的出口连接至待送风场所。由于采用同一净化风扇20向所述通风通道12的入口侧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入口,当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处于污染气体环境下,开启净化模式后,若是当外界环境不再存在污染气体环境后,仍然不能直接的切换至通风模式,由于在开启净化模式中,污染气体会存留于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净化风扇20等内部空间中,容易出现存留于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内部的污染气体由通风通道12排放至待送风场所,从而发生危险事故。因而,在开启净化模式后,需要先对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内部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清理工作,之后,才可以开启通风模式,从而能够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若是将通风阀门32、净化阀门31统一的设置为电控阀门,操作人员在不熟悉该设备的使用规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遗忘,直接远程电控通风阀门32、净化阀门31,将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由净化模式直接切换至通风模式。或者是,还有可能出现内部的非操作人员对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远程误操作电控,将净化模式直接切换至通风模式,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其中,操作部件具有手动的操作端,通过手动向操作端施加旋转力,使所述通风阀芯体321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净化阀芯体311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从而能够实现,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操作者,在实现由净化模式转变为通风模式的情况下,需要人为的到达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所在位置,手动打开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净化部件10中通风通道12的通风阀芯体321,无法实现远程操作由净化模式转变为通风模式的转变,从而能够防止在由净化模式转变为通风模式之前,未对存留于空气处理装置内的毒物清理情况下发生的误操作转换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还包括:蓄力部件36,蓄力部件36与所述操作部件35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操作部件35接收并蓄存所述操作受到的旋转力;电控锁紧部件37,用于锁紧所述操作部件35,以限制所述操作部件35的转动,并通过电控操作电控锁紧部件37解除对所述操作部件35的锁紧。
由于蓄力部件的存在,在开启通风模式中,蓄力部件可以将操作人员施加的旋转力蓄存,而在开启净化模式中,可以将蓄存的旋转力释放。
在实现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的联控中,所述操作部件35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阀基体34,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331设置于所述转轴,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联动,所述转轴的一端外露,作为操作端。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转轴不限定为第一个转轴零件,应当理解为至少包含有一个轴,实际中,其可理解为包含有一个轴的转轴机构,也可以通过多个轴或多个传动机构连接的轴机构,能够实现对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的联控的操作机构。本实施例中仅以适配于矩形结构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为例,对应的阀门组件外壳成矩形结构,所述阀基体34包括矩形底壳341以及所述矩形底壳外周的矩形侧壁342;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351、第二轴352、万向联轴器353、第三轴354;所述通风阀口、所述净化阀口、所述负压阀口排布于所述矩形壳底341的中的一个对角线;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331设置于所述第一轴351;所述第二轴352和所述第一轴351通过蜗轮蜗杆交叉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轴35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轴35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353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轴354的第二端垂直指向所述矩形侧壁中的第一侧壁,所述操作端为第三轴354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操控通孔343,所述第三轴354的第二端为内多边形插孔或外多边形插头,延伸至所述操控通孔343,所述内多边形插孔或外多边形插头通过所述操控通孔343外露。本实施例中阀门组件,通过将所述通风阀口、所述净化阀口、所述负压阀口排布于所述矩形壳底的中的一个对角线,相对于横纵布置三个阀口的方式,可以紧凑的配置三个阀口的位置,同时,利用蜗轮蜗杆以及万向联轴器353,可以使操作端垂直于阀基体34的侧壁,便于外部工具通过操控通孔对内多边形插孔或外多边形插头施加旋转力。
蓄力部件可以采用弹性材质的元件实现旋转力的蓄力,例如可以为扭矩弹簧或是弹性绳索等。以扭矩弹簧为例,扭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轴352的第二端,所述扭矩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阀基体34,所述扭矩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352。
其中,电控锁紧部件可以用于锁紧所述操作部件,以限制所述锁紧部件正反方向的转动。在进行对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实现通风模式中,需要先电控操作电控锁紧部件解除对所述操作部件的锁紧,之后,对操作部件施加旋转力,使所述阀芯体由闭合于所述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阀口的打开状态。
其中,上述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为了简化操作步骤,可以采用下述的实施方式:其中,操作部件用于接收外界操作的第一方向的旋转力,所述操作部件将受到的第一方向旋转力传递至所述阀芯体,使所述阀芯体由闭合于所述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阀口的打开状态;电控锁紧部件用于锁紧所述操作部件,以限制所述操作部件的第二方向的转动,并通过电控操作解除对所述操作部件第二方向的转动的锁紧。
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实现,但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结构:所述电控锁紧部件包括:电动驱动机构、棘轮、棘爪;所述棘轮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阀基体34,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单向卡持;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分离。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阀基体34,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拨片,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二角度,所述拨片拨动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分离。当进行对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实现通风模式中,采用棘轮、棘爪的结构配合,电控锁紧部件不限制所述操作部件的第一方向的转动,不再需要电控操作电控锁紧部件解除对所述操作部件的锁紧,可以直接对操作部件施加第一方向的旋转力,使所述阀芯体由闭合于所述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阀口的打开状态,操作过程较为便捷。
基于同一发明技术构思,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可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阀门组件,请结合参阅图12至图1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包括:
过滤部件40,所述过滤部件40具有排放对颗粒物过滤后的排风腔室413;
净化部件10,包括通风通道12、净化通道11以及负压通道13;
净化风扇20,所述净化风扇20的入风侧连通所述排风腔室413,所述净化风扇20的出风侧通向所述通风通道12的入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入口;
其中,所述负压通道13连通所述排风腔室413以及所述通风通道12。
阀门组件,包括:
阀基体34,所述阀基体34设置有通风阀口34a、净化阀口34b、负压阀口34c;
通风阀芯体321,设置于所述通风阀口34a;
净化阀芯体311,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34b;
负压阀芯体331,设置于所述负压阀口34c;
用于联控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的操作部件,分别与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所述负压阀口连接,用于接收外界操作的旋转力,所述操作部件将受到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通风阀芯体321、所述净化阀芯体311、所述负压阀芯体331,使所述通风阀芯体321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净化阀芯体311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
所述通风阀口与所述通风通道12连接,当所述通风阀芯体321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通风通道12由阻断状态转变至导通状态;所述净化阀口与所述净化通道11连接,当所述净化阀芯体311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净化通道11由导通状态转变至阻断状态;所述负压阀口与所述负压通道连接,当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通道由导通状态转变至阻断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进行通风模式的操作中,操作者只需要通过一次性的对操作部件施加旋转力,即可使所述通风阀芯体321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净化阀芯体311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阀芯体331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再进行对电控的净化阀门31、电控的负压阀门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较为便捷。
其中,负压通道可以为独立设置的连接管,也可以是构造于净化部件10内部的气流管路构造。负压通道的第一端连通排风腔室413,负压通道的第二端连接通风通道12的负压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通道12的入口、通风通道12的负压端口位于通风通道12的第一端(通风通道12的入口、通风通道12的负压端口并联通风通道12的第一端),通风通道12的出口位于通风通道12的第二端。由通风通道12的入口通风阀芯体321泄漏进入通风通道12内的污染气体,会由距离通风通道12的入口较近的通风通道12的负压端口排放至负压通道内,可以避免污染气体存留于通风通道12内。
实施中,通风通道12的出口以及净化通道11的出口连通,由于通风通道12的出口以及净化通道11的出口连通,净化模式下,净化通道11的出口排出的洁净空气,一部分会被负压通道由通风通道12抽走,造成的气流量损失较大。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负压通道的通风量配制来完成。实际中,将所述负压通道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通风通道12的内径尺寸,使负压通道能够实现微量的气流流量即可,负压通道具体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通风阀芯体321的泄漏量而定,负压通道的通风量可以稍微大于等于通风阀芯体321的泄漏量即可。
在实现负压通道的第一端连通排风腔室413,使负压通道的第一端保持稳定的负压环境中。需要将净化风扇20的出风侧密封通向所述通风通道12的入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入口,即净化风扇20的出风侧的风量不与排风腔室413连通即可。实施中,所述通风通道12设置于所述净化通道11外周;所述净化风扇20的出风侧为环形风口,所述环形风口密封扣合于所述通风通道的环形入口。环形风口位于排风腔室413内壁的第一区域,负压通道的第一端连通排风腔室413内壁的第二区域。
在开启过滤模式下,通风阀芯体321打开,负压阀芯体331关闭净化阀芯体311关闭,当开启净化风机中,由于负压通道的负压阀门被关闭,则会阻止由过滤部件40过滤的空气被负压通道由通风通道12抽走返回至排风腔室413,从而能大大降低在通风模式下由负压通道抽走返回至排风腔室413的风量。
在进行净化模式下,关闭通风阀芯体321,打开负压阀芯体331,打开净化阀芯体311;开启净化风扇20,在净化风扇20的作用下,在所述排风腔室413以及与所述负压通道产生负压,使过滤部件40对颗粒物过滤后的空气,由排风腔室413吹向所述通风通道12的入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入口,在通风通道12的入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11的入口产生正压,若是通风阀芯体321密封不严的情况下,过滤后的污染气体空气一部分由净化通道11进行污染气体净化后排放,过滤后的污染气体空气一部分由关闭第一通风阀门泄漏进入所述通风通道12,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负压通道一侧的排风腔室413的压力小于通风通道12内的压力,而使得泄露的污染气体被负压通道排放至排风腔室413,而不会由通风通道12的出口以及净化通道11的出口连通的统一出口排出,从而提高了净化模式使用的安全性。同时,相对于单独采用额外的通道压力调节装置对负压通道进行压力调节的方案而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只需要在构造排风腔室413以及通风通道12之间构造负压通道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通道12设置于所述净化通道11外周;实施中,所述通风阀口为一对,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两侧,所述负压阀口为一对,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两侧,一对所述通风阀口、所述净化阀口、一对所述负压阀口排布于所述矩形壳底的中的一个对角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基体,所述阀基体设置有通风阀口、净化阀口、负压阀口;
通风阀芯体,设置于所述通风阀口;
净化阀芯体,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
负压阀芯体,设置于所述负压阀口;
用于联控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的操作部件,分别与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所述负压阀口连接,用于接收外界操作的旋转力,所述操作部件将受到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所述负压阀芯体,使所述通风阀芯体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净化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力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操作部件接收并蓄存所述操作受到的旋转力;
电控锁紧部件,用于锁紧所述操作部件,以限制所述操作部件的转动,并通过电控操作解除对所述操作部件的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阀基体,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设置于所述转轴,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联动,所述转轴的一端外露,作为操作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基体包括矩形底壳以及所述矩形底壳外周的矩形侧壁;
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万向联轴器、第三轴;
所述通风阀口、所述净化阀口、所述负压阀口排布于所述矩形壳底的中的一个对角线;
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以及所述负压阀芯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轴;
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一轴通过蜗轮蜗杆交叉传动连接;
所述第三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轴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轴的第二端垂直指向所述矩形侧壁中的第一侧壁,所述操作端为第三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操控通孔,所述第三轴的第二端为内多边形插孔或外多边形插头,延伸至所述操控通孔,所述内多边形插孔或外多边形插头通过所述操控通孔外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力部件包括扭矩弹簧,所述扭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轴的第二端,所述扭矩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阀基体,所述扭矩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锁紧部件包括:电动驱动机构、棘轮、棘爪;
所述棘轮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阀基体,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单向卡持;
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阀基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拨片,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二角度,所述拨片拨动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的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阀芯体、所述净化阀芯体、所述负压阀芯体中的至少一个为阀板。
9.一种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具有排放对颗粒物过滤后的排风腔室;
净化部件,包括通风通道、净化通道以及负压通道;
净化风扇,所述净化风扇的入风侧连通所述排风腔室,所述净化风扇的出风侧通向所述通风通道的入口以及所述净化通道的入口;
其中,所述负压通道连通所述排风腔室以及所述通风通道;
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阀门组件;其中,
所述通风阀口与所述通风通道连接,当所述通风阀芯体由闭合于所述通风阀口的闭合状态转变至打开于所述通风阀口的打开状态,所述通风通道由阻断状态转变至导通状态;
所述净化阀口与所述净化通道连接,当所述净化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净化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净化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净化通道由导通状态转变至阻断状态;
所述负压阀口与所述负压通道连接,当所述负压阀芯体由打开于所述负压阀口的打开状态转变至闭合于所述负压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负压通道由导通状态转变至阻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通道设置于所述净化通道外周;
所述通风阀口为一对,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两侧,所述负压阀口为一对,设置于所述净化阀口两侧,一对所述通风阀口、所述净化阀口、一对所述负压阀口排布于所述矩形壳底的中的一个对角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40929 | 2020-07-10 | ||
CN202010664092 | 2020-07-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83199A true CN113983199A (zh) | 2022-01-28 |
Family
ID=79731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88410.5A Pending CN113983199A (zh) | 2020-07-10 | 2020-07-16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83199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41119A1 (de) * | 2010-09-21 | 2012-03-22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Funktionsüberprüfung eines in einem Gaskanal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angeordneten Ventils mittels einer Bandpassfilterung |
US20130104844A1 (en) * | 2011-11-01 | 2013-05-02 | Dh Holdings Co., Ltd. | Air cutoff valve and restart stabiliz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
CN105066252A (zh) * | 2015-08-17 | 2015-1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机 |
CN105465940A (zh) * | 2016-01-07 | 2016-04-06 | 顾建军 | 双向风道装置 |
CN107339766A (zh) * | 2017-06-20 | 2017-11-10 | 安徽钟南防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系统 |
CN207407485U (zh) * | 2017-07-27 | 2018-05-25 | 普惠绿装(上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无风管双向流新风系统 |
CN108612612A (zh) * | 2016-12-13 | 2018-10-02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清洁车辆的油箱盖阀的系统 |
CN208998284U (zh) * | 2018-11-15 | 2019-06-18 | 青岛中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验室变频式通风控制装置 |
CN212429836U (zh) * | 2020-07-10 | 2021-01-29 | 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
-
2020
- 2020-07-16 CN CN202010688410.5A patent/CN1139831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41119A1 (de) * | 2010-09-21 | 2012-03-22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Funktionsüberprüfung eines in einem Gaskanal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angeordneten Ventils mittels einer Bandpassfilterung |
US20130104844A1 (en) * | 2011-11-01 | 2013-05-02 | Dh Holdings Co., Ltd. | Air cutoff valve and restart stabiliz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
CN105066252A (zh) * | 2015-08-17 | 2015-1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机 |
CN105465940A (zh) * | 2016-01-07 | 2016-04-06 | 顾建军 | 双向风道装置 |
CN108612612A (zh) * | 2016-12-13 | 2018-10-02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清洁车辆的油箱盖阀的系统 |
CN107339766A (zh) * | 2017-06-20 | 2017-11-10 | 安徽钟南防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系统 |
CN207407485U (zh) * | 2017-07-27 | 2018-05-25 | 普惠绿装(上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无风管双向流新风系统 |
CN208998284U (zh) * | 2018-11-15 | 2019-06-18 | 青岛中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验室变频式通风控制装置 |
CN212429836U (zh) * | 2020-07-10 | 2021-01-29 | 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33205C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104589964B (zh) | 一种小型高效空气净化器 | |
CN212429836U (zh)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 |
GB2588367A (en) | An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 |
CN212226007U (zh)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通风阀门 | |
CN113983199A (zh)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阀门组件 | |
CN111156678B (zh) | 风管结构、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115970440A (zh) | 一种手自一体型干吸附式尾气处理器 | |
CN212253032U (zh) | 双通道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 |
CN106091183A (zh) | 空气净化系统 | |
CN212227324U (zh) | 空气通风净化装置 | |
CN110057014A (zh) |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13915348A (zh)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通风阀门及其操作方法 | |
CN212431224U (zh) | 旋流过滤装置 | |
CN210584120U (zh) | 一种制氧站用尾气处理设备 | |
CN212362335U (zh) | 空气过滤器 | |
JP2020508868A (ja) | 換気バイパス付きnbc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 |
CN103234239A (zh) | 一种模块式防爆滤毒空调系统 | |
CN113970149A (zh)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1594889A (zh) | 烟气净化装置及采用该烟气净化装置的抽油烟机 | |
CN214130962U (zh) | 混合气体的分离装置 | |
CN113983609A (zh) |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空气净化方法 | |
CN113983602A (zh) | 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空气过滤净化方法 | |
CN113983601A (zh) | 旋流过滤装置 | |
CN203090709U (zh) | 多功能组合式紧急避险系统气体净化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Room 1801, 18 / F, block a, Tsinghua T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 Wangzhuang Road, Wudaokou,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Tongfang Qingh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801, 18 / F, block a, Tsinghua T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 Wangzhuang Road, Wudaokou,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TONGFANG CLEAN TEC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