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944509B - 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4509B
CN113944509B CN202111076706.2A CN202111076706A CN113944509B CN 113944509 B CN113944509 B CN 113944509B CN 202111076706 A CN202111076706 A CN 202111076706A CN 113944509 B CN113944509 B CN 113944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eaf
door
telescopic rod
reverse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67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4509A (zh
Inventor
熊科
王阳明
胡圣伟
贾彦明
王开玉
解峰
张德军
张伟
赵俊龙
刘军舰
毕晶晶
曾程亮
卢佳宾
王博
崔艳斌
陶涛
郭浩
马小娇
戴晓春
郑冬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67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4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4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4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4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4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03Dams, e.g. for ventilation
    • E21F17/12Dam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1/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other non-mechanical means
    • E05B51/0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other non-mechanical means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9/00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 E05C9/06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with three or more sliding b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5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 E05F15/5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36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with a single vertical axis of rotation at one side of the opening, or swinging through the opening
    • E06B3/362Double winged doors or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32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涉及隧道设备领域,所述防护密闭门设于隧道的两端口处,包括:门框,所述门框浇筑在所述隧道的墙上;门扇,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铰接;升降密闭机构,所述升降密闭机构与所述门扇连接,在所述门扇关闭时,所述升降密闭机构能够密封所述门扇的底部并将所述门扇固定于所述门框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在门扇启闭过程中无需升降,其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且底部无需设置沟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公路隧道防淹门无法实现全自动操作功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当公路隧道下穿较大地表水体时,为防止因隧道渗漏、局部坍塌等突发事故造成水体进入隧道,从隧道口部漫灌至两侧城镇,可在隧道两端口部合适位置设置防淹门,完成隧道口部封堵。同时,下穿隧道因地势较低,当发生极端降雨情况时,雨水容易通过两侧口部灌入隧道,危及隧道内人员安全,在此种情况下,可关闭防淹门防止洪水进入隧道,保证隧道内人员可通过隧道逃生通道撤离隧道。
公路隧道防淹门与其它类型的防护密闭门或防淹门相比,其设置条件具有以下特征:孔口尺寸大,单侧隧道一般在三车道以上,其孔口宽度一般在12m以上。路面一般具有纵向和横向两个坡度,对门扇的开启及密封带来了新的问题。公路隧道防淹门设置处需保证无障碍通行,不能采用有门槛的设置形式。防淹门设置处一般为单层建筑结构,同时受制于开挖条件及成本,其预留的藏门空间小。
现有公路隧道防淹门多采用降落式结构,一般在防淹门设置处底部设置有沟槽,防淹门在关闭时需将整体门扇降落至沟槽内,以完成门扇的锁定及密封。在门扇开启时,需将门扇整体提升至沟槽外,然后立转开门,以克服路面坡度对门扇开启的影响。该防淹门底部设置沟槽,平时需采用地沟盖板封堵,存在脱落影响隧道内行车安全的隐患。且其操作过程复杂,无法实现设备的全自动化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实现了防淹防护门的自动化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所述防护密闭门设于隧道的两端口处,包括:门框,所述门框浇筑在所述隧道的墙上;门扇,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铰接;升降密闭机构,所述升降密闭机构与所述门扇连接,在所述门扇关闭时,所述升降密闭机构能够密封所述门扇的底部并将所述门扇固定于所述门框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还包括门扇启闭液压缸,所述门框上设有安装基板座,所述门扇启闭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基板座铰接,所述门扇启闭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门扇铰接;所述门扇的下沿与所述门框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门框包括下槛、上边框和侧边框,所述上边框、所述侧边框和所述下槛均焊接有可拆卸锚固钩,所述下槛的形状与所述门框安装位置的路面的坡度相匹配;所述门框的至少一个侧边框上设有门轴,所述门框上安装有铰页,所述门轴与所述铰页连接,所述门扇通过所述门轴和所述铰页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门框的外周设有锚杆,所述锚杆上设有锚板,所述门框通过所述锚杆和所述锚板浇筑于所述隧道中;所述门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门扇分别与所述门框的相对的两侧边框铰接,当两个所述门扇均关闭时,两个所述门扇未与所述门框铰接的一端相互接触。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所述升降密闭机构包括:闭锁机构和闭锁启闭装置;所述闭锁机构设于所述门扇内,所述闭锁启闭装置与所述闭锁机构连接,所述闭锁启闭装置能够控制所述闭锁机构闭锁所述门扇。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所述闭锁机构包括:减速器、驱动装置、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上锁头和下锁头;所述减速器设于所述门扇内,所述减速器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分别与所述减速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上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上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上锁头,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下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下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下锁头;所述门扇的上端设有上闭锁座,所述门扇的下端设有下闭锁座,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减速器时,所述上锁头能够进入或者滑出所述上闭锁座,所述下锁头能够进入或者滑出所述下闭锁座;所述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上闭锁座内和所述下闭锁座内均设有垫片。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换向器、第二换向器、第三换向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七伸缩杆;所述第一换向器、所述第二换向器和所述第三换向器均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换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上锁头连接;所述第三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七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上锁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四换向器、第五换向器、第六换向器、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第六伸缩杆、第八伸缩杆;所述第四换向器、所述第五换向器和所述第六换向器均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四换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五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六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五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上锁头连接;所述第六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六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八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上锁头连接,所述第八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下锁头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第四伸缩杆的输出端和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均与连接板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多个所述下锁头;所述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驱动连杆,所述第八伸缩杆与所述下锁头之间也设有驱动连杆;还包括多个传动连杆,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换向器和所述第四换向器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器与所述第二换向器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换向器与所述第三换向器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上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与所述上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七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连杆位于所述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换向器与所述第五换向器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五换向器与所述第六换向器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五伸缩杆与所述上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六伸缩杆与所述上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八伸缩杆与所述下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连杆位于所述传动连杆与所述第八伸缩杆的输出端之间;多个所述下锁头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均匀设置;与所述连接板下端连接的下锁头的数量为5个。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链条、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设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链轮设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优选地,所述门扇靠近所述隧道内部的一面为内表面,所述门扇远离所述隧道内部的一面为外表面,还包括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所述第一手轮和所述第二手轮均与所述第一链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手轮设于所述门扇的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手轮设于所述门扇内表面的一侧;所述发动机为液压发动机。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所述闭锁机构还包括驱动摆臂、第一连杆、轴心杆、驱动臂、密封梁、滑销座、滑销、转接头;所述驱动摆臂包括两个摆动片,两个所述摆动片上均设有连接槽,所述驱动连杆上设有两个摆动销,两个所述摆动销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摆动销分别伸入至一个所述驱动摆臂的两个所述连接槽中,且当所述驱动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所述驱动摆臂能够相对所述驱动连杆转动,同时所述摆动销能够在所述连接槽内移动;所述轴心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门扇内且与所述门扇转动连接,所述轴心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门扇外且与所述驱动臂的一端连接,当所述轴心杆转动时,所述驱动臂跟随所述轴心杆转动,所述驱动摆臂远离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轴心杆连接,所述驱动摆臂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轴心杆转动;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梁铰接,所述密封梁能够随着所述驱动臂的转动实现上升或下降;所述滑销座设于所述门扇上,所述滑销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销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梁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滑销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梁的底端设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密封梁靠近所述门扇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门扇的靠近所述密封梁的一侧面的底部设有第一条形凸起;所述密封梁远离所述门扇的一侧面上设有密封锁头,所述下槛上设有锁孔,当所述门扇关闭且所述密封梁下降到最低位置时,所述密封锁头伸入至所述锁孔内,且所述第二密封胶条与所述门框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与所述第一条形凸起相接触,从而密封所述门扇的下沿与所述门框之间的空隙;所述滑销座与所述门扇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均连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含两个连接端,一个所述转接头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驱动臂铰接,另一个所述转接头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密封梁铰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还包括全开位置锁定插销、驱动液压缸、全开位置锁定支座、支撑滚轮和全开位置支撑支座;所述支撑滚轮、所述全开位置锁定插销和所述驱动液压缸均设于所述门扇的外表面,所述驱动液压缸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插销竖向移动;所述全开位置锁定支座和全开位置支撑支座浇筑于靠近所述门扇的全开位置处,当所述门扇开启至全开位置时,所述支撑滚轮位于所述全开位置支撑支座上,且驱动所述驱动液压缸能够使所述全开位置锁定插销插入至所述全开位置锁定支座内。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所述门扇的内部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承载主梁以及多个横向设置的承载副梁;所述门扇的下沿的形状与所述门扇开启或关闭时所经过的路面相匹配;所述门扇上设有检修盖板;所述门扇上还设有逃生门和泄水阀;所述门框的上沿设有第三密封胶条,当所述门扇关闭时,所述第三密封胶条与所述门扇的上端相接触。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还包括全自动启闭装置,所述全自动启闭装置与所述液压发动机、所述驱动液压缸和所述门扇启闭液压缸连接,所述全自动启闭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液压发动机、所述驱动液压缸和所述门扇启闭液压缸。
分析可知,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在门扇启闭过程中无需升降,其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且底部无需设置沟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公路隧道防淹门无法实现全自动操作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土建条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闭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关闭状态下门扇与门框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关闭状态下升降密封梁密封门扇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9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10为图1的C处放大图。
图11为图5的D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门框、2门扇、5铰页、6门扇启闭液压缸、7发动机、8全开位置锁定插销、9支撑滚轮、10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1全开位置支撑支座、101锚板、102上闭锁座、103下槛、1031锁孔、104下闭锁座、104第三密封胶条、105门轴、106安装基座板、201检修盖板、202逃生门、203泄水阀、301驱动摆臂、302第一连杆、303密封梁、304滑销座、305滑销、306转接头、307轴心杆、308驱动臂、3031第一密封胶条、3032第二密封胶条、3033密封锁头、401上锁头、402下锁头、4031第一手轮、4032第二手轮、4041第一换向器、4042第二换向器、4043第三换向器、4044第四换向器、4045第五换向器、4046第六换向器、405驱动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发明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防护密闭门设于隧道的两端口处,包括:门框1,门框1浇筑在所述隧道的门框墙上;门扇2,门扇2与门框1铰接;升降密闭机构,升降密闭机构与门扇2连接,在门扇2关闭时,升降密闭机构能够密封门扇2的底部并将门扇2固定于门框1上。通过升降密闭机构能够在门扇2关闭时密封门扇2与门框1的下槛103之间的空隙,从而防止外部的水流入至隧道,从而使本发明的防护密闭门具有防淹功能。
优选地,还包括门扇2启闭液压缸,门框1上设有安装基板座,门扇启闭液压缸6的固定端与安装基板座铰接,门扇启闭液压缸6的输出端与门扇2铰接;门扇2的下沿与门框1之间留有空隙,门扇2底部距门框1的下槛103有一定距离,以克服路面双向坡度对门扇2立转路径的影响,门扇2可在路面具有较大坡度的情况下正常开启和关闭。
优选地,门框1包括下槛103、上边框和侧边框,所述上边框、所述侧边框和所述下槛均焊接有可拆卸锚固钩,下槛103的形状与门框1安装位置的路面的坡度相匹配,门框1的下槛103与路面坡度完全匹配,在设备设置处,路面无任何障碍物及沟槽,门框1通过砼浇筑固定在门框墙上,门框1与门扇2贴合面设置有第三密封胶条104。门框1由上边框、侧边框和下槛103组成,上边框,侧边框及下槛103均焊接有可拆卸锚固钩;锚固钩优选采用直的锚杆加锚板101的结构。的上边框,侧边框及下槛103拼接焊接后,与门扇2的贴合面上安装有第三密封胶条104;的上边框安装有上闭锁座102,上闭锁座102与上锁头401贴合面的位置可通过垫片调整;的下槛103安装有下闭锁座104,下闭锁座104与下锁头402的贴合面位置也可通过垫片调整。下槛103与密封梁303贴合面设置有锁孔1031,可配合密封梁303上的密封锁头3033完成密封梁303的密封定位及固定密封梁303,将密封梁303载荷传递至门框墙。的门框1可根据运输及安装条件选用分体式设计,至安装现场拼装后焊接,下槛103安装有定位块,且下槛103可根据现场坡度调整与侧边框的相对角度,精确匹配路面坡度条件。
优选地,门框1的至少一侧上设有门轴105,门框1上安装有铰页5,门轴105与铰页5连接,门扇2通过门轴105和铰页5与门框1铰接,设于门框1的两侧,通过铰页5与门框1连接。其内部安装有闭锁装置,在门扇2关闭至设定位置后,可通过闭锁锁定门扇2,并将第一密封胶条3031挤压至要求状态,保证门扇2与门框1的贴合面的密封,与门扇2贴合面的上下两端设有上闭锁座102和下闭锁座104,门扇2下沿与路面坡度相匹配,在门扇2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克服路面坡度影响。
优选地,门框1的外周设有锚杆,锚杆上设有锚板101,门框1通过锚杆和锚板101浇筑于隧道中,通过锚杆和锚板101增强门框1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升降密闭机构包括:闭锁机构和闭锁启闭装置;闭锁机构设于门扇2内,闭锁启闭装置与闭锁机构连接,闭锁启闭装置能够控制闭锁机构闭锁门扇2,从而固定门扇2位置。
优选地,闭锁机构包括:减速器、驱动装置、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上锁头401和下锁头402;减速器设于门扇2内,减速器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分别与减速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单元的上部的输出端和第二传动单元的上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上锁头401,第一传动单元的下部的输出端和第二传动单元的下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下锁头402;门扇2的上端设有上闭锁座102,门扇2的下端设有下闭锁座104,当驱动装置驱动减速器时,上锁头401能够进入或者滑出上闭锁座102,下锁头402能够进入或者滑出下闭锁座104;优选地,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优选地,上闭锁座102内和下闭锁座104内均设有垫片。优选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换向器4041、第二换向器4042、第三换向器4043、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七伸缩杆;第一换向器4041、第二换向器4042和第三换向器4043均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第一换向器4041的输入端与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一换向器4041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二换向器404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换向器4042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一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换向器4042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换向器404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换向器4042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上锁头401连接;第三换向器4043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换向器4043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七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上锁头401连接;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四换向器4044、第五换向器4045、第六换向器4046、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第六伸缩杆、第八伸缩杆;第四换向器4044、第五换向器4045和第六换向器4046均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第四换向器4044的输入端与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四换向器4044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五换向器404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换向器4045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四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第五换向器4045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六换向器4046的输入端连接,第五换向器4045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五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上锁头401连接;第六换向器4046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六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第六换向器4046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八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第六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上锁头401连接,第八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下锁头402连接;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第四伸缩杆的输出端和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均与连接板的上端连接,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多个下锁头402;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与连接板之间设有驱动连杆405,第八伸缩杆与下锁头402之间也设有驱动连杆405;优选地,还包括多个传动连杆,减速器与第一换向器4041和第四换向器4044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一换向器4041与第二换向器4042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一伸缩杆与连接板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二换向器4042与第三换向器4043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二伸缩杆与上锁头401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三伸缩杆与上锁头401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七伸缩杆与连接板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驱动连杆405位于传动连杆与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之间,第四换向器4044与第五换向器4045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四伸缩杆与连接板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五换向器4045与第六换向器4046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五伸缩杆与上锁头401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六伸缩杆与上锁头401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第八伸缩杆与下锁头402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驱动连杆405位于传动连杆与第八伸缩杆的输出端之间。
优选地,多个下锁头402在连接板的下端均匀设置;优选地,与连接板下端连接的下锁头402的数量为5个,下锁头40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增减。
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7、链条、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设于减速器的输入端,第二链轮设于发动机7的输出端,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通过发动机7作为驱动源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优选地,所述门扇2靠近所述隧道内部的一面为内表面,所述门扇2远离所述隧道内部的一面为外表面,还包括第一手轮4031和第二手轮4032,第一手轮4031和所述第二手轮均均与第一链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手轮设于所述门扇的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手轮设于所述门扇内表面的一侧,通过第一手轮4031或第二手轮4032均可以手动启动闭锁机构。
优选地,发动机7为液压发动机7。优选地,闭锁机构还包括驱动摆臂301、连杆、轴心杆307、驱动臂308、密封梁303、滑销座304、滑销305、转接头306;驱动摆臂301包括两个摆动片,两个摆动片上均设有连接槽,驱动连杆405上设有两个摆动销,两个摆动销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摆动销分别伸入至一个驱动摆臂301的两个连接槽中,且当驱动连杆405沿竖直方向移动时,驱动摆臂301能够相对驱动连杆405转动,同时摆动销能够在连接槽内移动;轴心杆307的一端位于所述门扇内且与门扇2转动连接,轴心杆307的另一端伸出至门扇2外且与驱动臂308的一端连接,当轴心杆307转动时,驱动臂308跟随轴心杆307转动,驱动摆臂301远离驱动连杆405的一端与轴心杆307连接,驱动摆臂301转动时能够带动轴心杆307转动;驱动臂308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0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302的另一端与密封梁303铰接,密封梁303能够随着驱动臂308的转动实现上升或下降,密封梁303安装于门扇2底部,可沿门扇2上下方向滑动,在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可同时密封升密封梁303与门扇2,密封梁303与门框1的下槛103贴合面的密封,完成门扇2底部的密封,密封梁303与路面坡度匹配,且与门扇2闭锁联动,无需单独操作,在闭锁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完成门扇2底部与路面的密封;滑销座304设于门扇2上,所述滑销座304上设置有滑槽,滑销305的一端与密封梁303的上表面连接,滑销305的另一端与滑槽滑动连接;密封梁303的底端设有第二密封胶条3032,密封梁303靠近门扇2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胶条3031,门扇2的靠近密封梁303的一侧面的底部设有第一条形凸起;密封梁303远离门扇2的一侧面上设有密封锁头3033,下槛103上设有锁孔1031,当门扇2关闭且密封梁303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密封锁头3033伸入至锁孔1031内,且第二密封胶条3032与门框1相接触,第一密封胶条3031与第一条形凸起相接触,从而密封门扇2下沿与门框1之间的空隙;密封梁303包括:驱动臂308,第一连杆302,滑销305,滑销305座及密封梁303;驱动臂308通过摆动销与闭锁机构相连;密封梁303的端面及底面安装有第二密封胶条3032和第一密封胶条3031。密封梁303侧面焊接有若干密封锁头3033;滑销305座焊接于门扇2表面;密封梁303的驱动臂308随闭锁机构的传动连杆上下运动而摆动,通过第一连杆302带动密封梁303上下运动,实现密封梁303与门扇2贴合面,与下槛103贴合面的第一胶条挤压,通过门扇2挤压门框1上的第三密封胶条104完成贴合面密封,闭锁机构与上闭锁座102和下闭锁座104的贴合位置可通过垫片调整,控制第一密封胶条3031和第三密封胶条104的压缩量;密封梁303的姿态可通过第一连杆302的长度调整实现,通过密封梁303的上下移动可以实现门扇2与门框1之间的密封。
优选地,滑销座304与门扇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优选地,第一连杆302的两端均连接有转接头306,转接头306包含两个连接端,一个转接头306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02和驱动臂308铰接,另一个转接头306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02和密封梁303铰接。
优选地,还包括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驱动液压缸、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支撑滚轮9和全开位置支撑支座11;支撑滚轮9、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和驱动液压缸均设于门扇2朝向开启方向的一侧面,驱动液压缸能够带动锁定插销竖向移动;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和全开位置支撑支座11浇筑于靠近门扇2的全开位置处,当门扇2开启至全开位置时,支撑滚轮9位于全开位置支撑支座11上,且驱动驱动液压缸能够使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插入至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内。门扇2的全开锁定装置分为两部分,其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安装于门扇2之上,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与砼一起浇筑于门扇2全开位置,在门扇2开启至指定位置后,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插入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完成门扇2在全开位置的锁定,从而使门扇2可以固定于全开位置。
优选地,门扇2的内部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承载主梁以及多个横向设置的承载副梁;门扇2的下沿的形状与门扇2开启或关闭时所经过的路面相匹配,优选地,门扇2上设有检修盖板201;优选地,门扇2上还设有逃生门202和泄水阀203。优选地,门扇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门扇2分别与门框1的相对的两侧边框铰接,当两个门扇2均关闭时,两个门扇2未与门框1铰接的一端相互接触。门扇2采用型钢骨架加双面板的梁板结构。门扇2型钢骨架采用若干纵向设置的工字钢作为承载主梁,若干横向设置的工字钢作为承载副梁,四周采用槽钢作为框架,型钢骨架两面焊接面板;门扇2型钢骨架其下端框架及面板与路面坡度设计;门扇2内安装有闭锁机构;门扇2可根据孔口尺寸选用单扇或双扇布置方式;门扇2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安装逃生门202和泄水阀203;门扇2安装有检修盖板201,以便于闭锁机构的安装调试及检修,优选地,所述门框的上沿设有第三密封胶条,当所述门扇关闭时,所述第三密封胶条与所述门扇的上端相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全自动启闭装置,全自动启闭装置与液压发动机7、驱动液压缸和门扇启闭液压缸6连接,全自动启闭装置用于控制液压发动机7、驱动液压缸和门扇启闭液压缸6,全自动启闭装置可分实现门扇2的全自动启闭,闭锁机构的全自动锁定及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的全自动锁定动作。的全自动启闭装置,全自动启闭装置可分为门扇2启闭装置,闭锁启闭装置及全开锁定启闭装置,此三套装置共用一套驱动源。驱动源采用液压系统驱动或电力驱动。在使用液压驱动时,全自动启闭装置采用液压驱动,门扇2启闭装置采用液压油缸作为执行元件,闭锁启闭装置采用液压马达作为执行元件,全开锁定启闭装置采用液压油缸作为执行元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如何实现大孔口尺寸以及在双坡度条件下的全自动公路隧道防淹防护密闭门设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设备主要包括:门框1,门扇2,密封梁303,闭锁机构,铰页5,门扇2,全开锁定装置(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驱动液压缸、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支撑滚轮9和全开位置支撑支座11的集合)及全自动启闭装置。于门框1上设置有第三密封胶条104、上闭锁座102及下闭锁座104;于门扇2上安装有暗闭锁,密封梁303及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于密封梁303上安装有密封锁头3033及密封胶条;其中,门扇2采用立转(平开)式布置方式在门框1两端通过铰页5与门框1相连;密封梁303安装于门扇2下部,与门扇2内闭锁机构联动,其降下时可完成门扇2底部密封及承载。闭锁机构采用暗闭锁形式,安装于门扇2内部,其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或采用其它动力源自动驱动;门扇2全开锁定装置由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和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构成,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安装于门扇2全开位置,与隧道底部结构层通过砼整体浇筑;全自动启闭装置通过一套液压系统及相关执行元件驱动门扇2,闭锁及全开锁定装置实现相关动作,完成门扇2的开启和关闭全自动化操作。本发明的门扇2可采用双扇布置形式。门扇2内的闭锁机构根据载荷要求,设置有多个上锁头401和下锁头402。闭锁机构通过第一手轮4031和第二手轮4032实现手动操作,同时驱动密封梁303完成相应的动作,上锁头401、下锁头402与门框1上的上闭锁座102、下闭锁座104的锁定贴合面可由垫片实现位置调整,上锁头401和下锁头402采用多斜面设置,在上锁头401、下锁头402进入上闭锁座102和下闭锁座104的过程中带动门扇2逐步挤压门框1上的第三密封胶条104,完成门扇2与门框1贴合面的密封,门框1的下槛103根据路面坡度进行设置,其与密封梁303的密封面与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密封梁303根据路面坡度进行设置,在门扇2关闭,闭锁锁定状态下,其第二密封胶条3032在于路面的贴合面上,各点处压缩量相同,门扇2底部与路面平行,与路面的距离各点处相同,全自动启闭装置均安装于门扇2或门框1之上,无需额外定位安装。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时如下:
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1、门扇2、密封梁303、闭锁机构、铰页5、门扇2启闭装置、闭锁启闭装置、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支撑滚轮9、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和全开位置支撑支座11。其中门扇2启闭装置,闭锁启闭装置和全开位置锁定装置作为设备全自动启闭装置执行单元,共用一套液压系统实现自动驱动。其中,门框1通过砼浇筑于门框墙内,门框1上设置有若干可拆卸的锚杆及锚板101,以将门框1与隧道建筑结构牢固相连。门框1上通过螺栓连接若干上闭锁座102,门框1的下槛103焊接有若干下闭锁座104,门框1与门扇2贴合面上安装有第三密封胶条104。上闭锁座102和下闭锁座104用于配合闭锁机构的上锁头401完成门扇2关闭时的位置锁定及带动门扇2挤压第三密封胶条104。在门框1两侧安装有门轴105,用于安装铰页5。同时门框1上连接有门扇2启闭装置的安装基座板106,门扇2启闭装置即为门扇启闭液压缸6,以便于安装门扇2的启闭系统,减少系统安装定位误差及安装难度。门扇2的下槛103根据路面坡度条件进行安装,保证下槛103的顶面与路面处于同一平面。门扇2采用双扇布置形式,分左右两扇,其底部安装有密封梁303。门扇2底部与路面平行并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门扇2能消除路面坡度影响正常启闭。门扇2内安装闭锁机构并在门扇2面板上预留检修盖板201,以方便闭锁机构的安装于检修。门扇2上可根据实际场景使用需求设计逃生门202和泄水阀203。逃生门202可在门扇2关闭后,隧道内人员手动打开,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人员逃生需求。泄水阀203用于隧道险情排除后,隧道内积水将至一定深度后,通过人工开启,加快隧道内部积水的排出。门扇2上安装有门扇2启闭装置,其一端与门框1相连,可驱动门扇2完成门扇2的开启和关闭动作。门扇2上安装有闭锁启闭装置,即驱动装置,可驱动闭锁机构完成闭锁机构的锁定与开启动作。门扇2上安装有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当门扇2开启至全开位置后,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可自动插入全开位置锁定支座10。门扇2上安装有支撑滚轮9,在门扇2接近全开位置时可完成门扇2的导向及在门扇2全开后,支撑滚轮9运动至全开位置支撑支座11之上,支撑门扇2,防止因门扇2在其自重下,长时间的悬置导致门扇2发生缓慢变形,影响门扇2与门框1的配合精度。
本实施例中,设备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门扇2关闭过程:收到关门指令→全开位置锁定插销8自动开启→门扇2启闭装置驱动门扇2自动关闭至指定位置→闭锁启闭装置自动驱动闭锁机构完成闭锁锁定并同时驱动密封梁303降落→门扇2完全关闭→隧道孔口完全封堵。
门扇2开启过程:收到开门指令→闭锁启闭装置自动驱动闭锁机构完成闭锁解锁并同时驱动密封梁303上升→门扇2启闭装置驱动门扇2自动开启至全开位置→全开锁定插销自动锁定→门扇2完全开启→隧道孔口完全畅通。
闭锁机构根据防淹水头和防护等级确定的载荷要求合理确定上锁头401及下锁头402数目,闭锁通过第一手轮4031和第二手轮4032操作涡轮蜗杆减速器并通过传动连杆和第一至第六换向器4046驱动上锁头401和下锁头402运动,完成锁头的锁定和解锁动作。为使密封梁303与闭锁机构联动,在密封梁303与闭锁机构的连接处设置了驱动连杆405,该连杆即是闭锁机构的传动连杆又是密封梁303的驱动元件,此设计下可保证仅需单独操纵闭锁机构即可同步联动密封梁303,完成密封梁303的设定动作。
每扇门上各安装一套密封梁303。密封梁303通过驱动摆臂301与闭锁机构驱动连杆405相连,可将驱动连杆405的上下垂直移动转换为驱动摆臂301的旋转运动,驱动摆臂301上通过滑槽及滑销305与驱动连杆405连接,通过控制滑槽的形状来匹配闭锁机构与密封梁303行程的运动学关系。驱动摆臂301通过转接头306,连杆连接密封梁303,并通过安装于门扇2上的滑销座304及滑销305连接密封梁303与门扇2连接,通过此种连接可限制密封梁303在上下方向的多余自由度,实现密封梁303的运动导向。密封梁303在与门扇2的贴合面上安装有第一密封胶条3031,可实现密封梁303与门扇2接触面的密封。密封梁303在与门框1的下槛103的贴合面上安装有第二密封胶条3032,可实现密封梁303与门框1贴合面的密封。同时,为更精确的控制密封胶条与的胶条压缩量,在门框1的下槛103上开有锁孔1031,在密封梁303相应位置焊接有锁头。密封梁303机构设置为自由度可随运动位置变化的机构,在锁头未进入锁孔1031前,机构未挤压第二密封胶条3032和第一密封胶条3031,此时密封梁303在降落过程中可同时沿与门扇2贴合面法向方向前后移动。当密封锁头3033开始进入锁孔1031后,密封梁303在降落过程中的运动完全约束,其沿与门扇2贴合面法向方向及沿与门框1贴合面的法向方向运动的运动关系完全受锁头形状约束。通过此种设计,密封梁303在降落过程中可同时挤压第一密封胶条3031、第二密封胶条3032,且第二密封胶条3032和第一密封胶条3031的压缩量完全可控。其密封效果可靠性高,且便于安装与调试。门扇2与门框1在闭锁机构完全锁定后,其密封状态如图6所示。密封梁303在闭锁机构完全锁定后,其与门扇2的贴合面及与下槛103贴合面的密封状态如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设备主要包括:门框1,门扇2,升降密封梁303,闭锁机构,铰页5,门扇2全开锁定装置及全自动启闭装置。其中门框1通过砼与门框墙浇筑为一个整体,门框1上设置有密封胶条,闭锁座;门扇2采用立转(平开)式布置方式在门框1两端通过铰页5与门框1相连;密封梁303安装于门扇2下部,与门扇2内闭锁机构联动,其降下时可完成门扇2底部密封及承载。闭锁采用暗闭锁形式,安装于门扇2内部,其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或采用其它动力源自动驱动;门扇2全开锁定装置由插销及锁座构成,锁座安装于门扇2全开位置,与隧道底部结构层通过砼整体浇筑;全自动启闭装置通过一套液压系统及相关执行元件驱动门扇2,闭锁及全开锁定装置实现相应动作,可完成门扇2的开启和关闭全自动化操作。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主要解决了以下工程问题:解决路面纵横双坡度下,封堵设备难以密封的问题。采用无地沟,无门槛结构,解决了封堵设备对人员及车辆通行的影响。解决了超大孔口尺寸下封堵及承载问题。解决了现有公路隧道防淹门无法实现全自动化操作的问题。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中,采用双扇布置设计可实现超大的孔口封堵。门扇2底部采用升降密封梁303密封,可不用设置门槛及沟槽即可满足路面双向坡度的设置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升降密封梁303与闭锁联动,只需操作闭锁即可完成门扇2锁定及升降密封梁303密封的动作。与传统结构不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在门扇2启闭过程中无需升降,其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且底部无需设置沟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公路隧道防淹门无法实现全自动操作功能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所述防护密闭门设于隧道的两端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所述门框浇筑在所述隧道的墙上;
门扇,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铰接;
升降密闭机构,所述升降密闭机构与所述门扇连接,在所述门扇关闭时,所述升降密闭机构能够密封所述门扇的底部并将所述门扇固定于所述门框上;
还包括门扇启闭液压缸,所述门框上设有安装基板座,所述门扇启闭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基板座铰接,所述门扇启闭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门扇铰接;
所述门扇的下沿与所述门框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门框包括下槛、上边框和侧边框,所述上边框、所述侧边框和所述下槛均焊接有可拆卸锚固钩,所述下槛的形状与所述门框安装位置的路面的坡度相匹配;
所述门框的至少一个侧边框上设有门轴,所述门框上安装有铰页,所述门轴与所述铰页连接,所述门扇通过所述门轴和所述铰页与所述门框铰接;
所述门框的外周设有锚杆,所述锚杆上设有锚板,所述门框通过所述锚杆和所述锚板浇筑于所述隧道中;
所述门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门扇分别与所述门框的相对的两侧边框铰接,当两个所述门扇均关闭时,两个所述门扇未与所述门框铰接的一端相互接触;
所述升降密闭机构包括:闭锁机构和闭锁启闭装置;
所述闭锁机构设于所述门扇内,所述闭锁启闭装置与所述闭锁机构连接,所述闭锁启闭装置能够控制所述闭锁机构闭锁所述门扇;
所述闭锁机构包括:减速器、驱动装置、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上锁头和下锁头;
所述减速器设于所述门扇内,所述减速器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分别与所述减速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上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上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上锁头,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下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下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下锁头;
所述门扇的上端设有上闭锁座,所述门扇的下端设有下闭锁座,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减速器时,所述上锁头能够进入或者滑出所述上闭锁座,所述下锁头能够进入或者滑出所述下闭锁座;
所述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
所述上闭锁座内和所述下闭锁座内均设有垫片;
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换向器、第二换向器、第三换向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七伸缩杆;
所述第一换向器、所述第二换向器和所述第三换向器均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述第一换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上锁头连接;
所述第三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七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上锁头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四换向器、第五换向器、第六换向器、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第六伸缩杆、第八伸缩杆;
所述第四换向器、所述第五换向器和所述第六换向器均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述第四换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五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五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六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五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上锁头连接;
所述第六换向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六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换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八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上锁头连接,所述第八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下锁头连接;
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第四伸缩杆的输出端和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均与连接板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多个所述下锁头;
所述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驱动连杆,所述第八伸缩杆与所述下锁头之间也设有驱动连杆;
还包括多个传动连杆,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换向器和所述第四换向器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器与所述第二换向器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换向器与所述第三换向器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上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与所述上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七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连杆位于所述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七伸缩杆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换向器与所述第五换向器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五换向器与所述第六换向器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五伸缩杆与所述上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六伸缩杆与所述上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第八伸缩杆与所述下锁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连杆位于所述传动连杆与所述第八伸缩杆的输出端之间;
多个所述下锁头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均匀设置;
与所述连接板下端连接的下锁头的数量为5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链条、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设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链轮设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优选地,所述门扇靠近所述隧道内部的一面为内表面,所述门扇远离所述隧道内部的一面为外表面,还包括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所述第一手轮和所述第二手轮均与所述第一链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手轮设于所述门扇的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手轮设于所述门扇内表面的一侧;
所述发动机为液压发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还包括驱动摆臂、第一连杆、轴心杆、驱动臂、密封梁、滑销座、滑销、转接头;
所述驱动摆臂包括两个摆动片,两个所述摆动片上均设有连接槽,所述驱动连杆上设有两个摆动销,两个所述摆动销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摆动销分别伸入至一个所述驱动摆臂的两个所述连接槽中,且当所述驱动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所述驱动摆臂能够相对所述驱动连杆转动,同时所述摆动销能够在所述连接槽内移动;
所述轴心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门扇内且与所述门扇转动连接,所述轴心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门扇外且与所述驱动臂的一端连接,当所述轴心杆转动时,所述驱动臂跟随所述轴心杆转动,所述驱动摆臂远离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轴心杆连接,所述驱动摆臂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轴心杆转动;
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梁铰接,所述密封梁能够随着所述驱动臂的转动实现上升或下降;
所述滑销座设于所述门扇上,所述滑销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销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梁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滑销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密封梁的底端设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密封梁靠近所述门扇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门扇的靠近所述密封梁的一侧面的底部设有第一条形凸起;
所述密封梁远离所述门扇的一侧面上设有密封锁头,所述下槛上设有锁孔,当所述门扇关闭且所述密封梁下降到最低位置时,所述密封锁头伸入至所述锁孔内,且所述第二密封胶条与所述门框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与所述第一条形凸起相接触,从而密封所述门扇的下沿与所述门框之间的空隙;
所述滑销座与所述门扇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均连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含两个连接端,一个所述转接头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驱动臂铰接,另一个所述转接头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密封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开位置锁定插销、驱动液压缸、全开位置锁定支座、支撑滚轮和全开位置支撑支座;
所述支撑滚轮、所述全开位置锁定插销和所述驱动液压缸均设于所述门扇的外表面,所述驱动液压缸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插销竖向移动;
所述全开位置锁定支座和全开位置支撑支座浇筑于靠近所述门扇的全开位置处,当所述门扇开启至全开位置时,所述支撑滚轮位于所述全开位置支撑支座上,且驱动所述驱动液压缸能够使所述全开位置锁定插销插入至所述全开位置锁定支座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内部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承载主梁以及多个横向设置的承载副梁;
所述门扇的下沿的形状与所述门扇开启或关闭时所经过的路面相匹配;
所述门扇上设有检修盖板;
所述门扇上还设有逃生门和泄水阀;
所述门框的上沿设有第三密封胶条,当所述门扇关闭时,所述第三密封胶条与所述门扇的上端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自动启闭装置,所述全自动启闭装置与所述液压发动机、所述驱动液压缸和所述门扇启闭液压缸连接,所述全自动启闭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液压发动机、所述驱动液压缸和所述门扇启闭液压缸。
CN202111076706.2A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Active CN113944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6706.2A CN113944509B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6706.2A CN113944509B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4509A CN113944509A (zh) 2022-01-18
CN113944509B true CN113944509B (zh) 2023-05-26

Family

ID=7932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6706.2A Active CN113944509B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45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7709B (zh) * 2022-08-09 2024-02-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下翻式全断面防淹装置
CN118187622B (zh) * 2024-05-20 2024-07-19 山东泰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钢结构双扇浮动防护密闭门
CN119021562A (zh) * 2024-10-28 2024-11-26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铁隧道过江河段疏散平台与其用的防淹防护密闭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21256Y (zh) * 2006-06-29 2007-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立转降落式防淹防护密闭门
CN200975190Y (zh) * 2006-11-22 2007-11-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刚性接触网受电地铁区间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
CN201599060U (zh) * 2009-09-24 2010-10-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地铁区间液压立转式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
CN107476823A (zh) * 2017-09-30 2017-12-15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液压立转式防淹防护密闭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21256Y (zh) * 2006-06-29 2007-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立转降落式防淹防护密闭门
CN200975190Y (zh) * 2006-11-22 2007-11-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刚性接触网受电地铁区间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
CN201599060U (zh) * 2009-09-24 2010-10-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地铁区间液压立转式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
CN107476823A (zh) * 2017-09-30 2017-12-15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液压立转式防淹防护密闭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4509A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44509B (zh) 一种全自动防淹防护密闭门
CN109505493A (zh) 适用于地铁区间和出入段线的双扇防护密闭隔断门
CN204457333U (zh) 隧道车行横通道多功能复合式防火卷帘门
CN213990415U (zh) 一种户外防雨对称式双开门天窗结构
CN111122196B (zh) 用于防淹防护密闭门性能测试的综合试验平台
CN221220263U (zh) 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无门槛防淹防护密闭门
CN109736890B (zh) 一种方便通行的井下防水闸门装置
CN210827361U (zh) 一种水利闸门防盗装置
KR102053164B1 (ko) 재해 방지를 위한 지하철 방수문
CN117703234A (zh) 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无门槛防淹防护密闭门
CN215633142U (zh) 一种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应急防灾装置
CN209838228U (zh) 一种应急快速转换防洪防淹门
CN212318061U (zh) 一种井下矿用风门
CN118933490A (zh) 一种无门槛电驱动的平开式防护密闭门
CN101012727A (zh) 地下结构工程防淹密闭隔断装置
CN207296725U (zh) 地铁防护防淹密闭门装置
CN103590716B (zh) 基于安全门的升降窗装置
CN221000892U (zh) 防洪系统
CN219059950U (zh) 一种新型泵闸门槽结构
CN216811780U (zh) 一种联络通道施工使用的应急防淹门
CN206522074U (zh) 一种用于地铁曲线段的防淹门
CN219387751U (zh) 一种用于地铁出入口的手电双控防淹防护设备
CN215633137U (zh) 一种下翻式防水闸门装置
CN218934232U (zh) 一种升降立转式人防门
CN220414144U (zh) 一种叠梁式潜孔门及引水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